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健顺 韩国汉诗文吟诵初探

徐健顺 韩国汉诗文吟诵初探

徐健顺 韩国汉诗文吟诵初探
徐健顺 韩国汉诗文吟诵初探

韩国汉诗文吟诵初探

中央民族大学徐健顺薛育从龚昊董景玲

内容提要: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对汉诗文传统的唯一的诵读方式,韩国古代文人也是以吟诵的形式来创作、学习和欣赏汉诗文的,这一方式对韩国汉诗文创作的影响巨大。但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面临失传的危机,韩国对于吟诵的抢救和研究很少,中国学界更是未曾涉及。本文即在采录、搜集和考证的基础上,对韩国汉诗文吟诵的传统、现状、分类和规律做了初步的考察,认为韩国古代的吟诵传统非常发达,意义重大,分为文人吟诵和艺人吟诵两种,在语音、节奏、曲调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规律,值得引起学界的重视。

关键词:

吟诵韩国汉诗文吟诗诵读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对汉诗文传统的唯一的诵读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直到一百年以前,汉文化圈中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吟诵的。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和诵读都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

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汉文化圈的文化共通性的体现。中华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吟诵汉诗文,比如满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布依族、白族、纳西族等等,同时,在东亚东南亚汉文化圈里,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都有吟诵汉诗文的传统,而且这个传统一直在传承。这些民族的汉诗文吟诵,有的是直接使用汉语的,有的是使用汉语转读音的,有的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汉诗文也是通过吟诵的方式进入了这些民族的文化之中。

百年以来,我们只注重从文字的角度研究汉诗文,而忽略了它的声音形式,这是一个很大的偏颇。其实,汉诗文首先是一种声音,古人都是先吟诵,然后笔录下来的。汉诗文的声韵是表达涵义的重要手段,不吟诵就不能了解汉诗文的声韵之美,也就不可能体会到汉诗文的深入完整的涵义。

对于韩国、日本、越南这样的国家来说,吟诵就更为重要了。因为汉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外语,只有诵读好才能真正掌握它。而吟诵汉诗文的形式,也直接影响着这些国家汉诗文创作的特征。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近些年来,我们正在对国内的中华吟诵进行全面系统的抢救性采录和研究,同时也兼及海外汉诗文吟诵。本文即在目前采录和搜集的韩国吟诵的基础上,对韩国的汉诗文吟诵做一个大略的勾勒,更细致的研究尚待未来。

一、韩国古代的汉诗文吟诵

汉诗文是以怎样的声音形式传入古代朝鲜的?由于中国人对汉诗文都是吟

诵的,不难想象,古代朝鲜文人也是学习以吟诵的形式来诵读汉诗文,并以吟诵的形式创作汉诗文的。

韩国汉诗文的鼻祖崔致远的《桂苑笔耕集》中存有30首汉诗,有2首出现了“吟”字。《孤云集》中存有33首汉诗,出现“吟”和“咏”字的有6首。这个频率是非常高了。这说明崔致远来到唐朝后,已经会很熟练地运用吟诵了,吟诵已经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饶州潘阳亭》:“夕阳吟立思无穷”,写诗人站在夕阳中,口中吟咏构思诗句的情景;《和张进士村居病中见寄》:“病来吟寄漳滨句”,更是明白无误地提示,崔致远是先“吟”成诗歌,再笔录下来“寄”给朋友的;此外还有《赠云门兰若智兴上人》:“境高吟不尽,瞑目悟真如”等等。

高丽时期是引进汉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以下我们统计了高丽时期主要文人的诗集①,其中出现“吟”、“咏”、“哦”“诵”的诗句很多,可以证明至少在高丽时期,文人已经熟练地用吟诵的方式创作和欣赏汉诗了,并且吟诗已经成为文人们颐养性情、修身养性的必要方式。

大诗人李奎报一生嗜爱吟诗。李需在《东国李相国文集》序中说他,“常以诗酒自娱,虽在蚁床,犹不绝于讽咏。”在《东国李相国文集》中,有近70首汉

诗出现了“吟、咏、哦、诵”等与吟诵有关的字;《东国李相国文集后集》中,近50首汉诗出现了与吟诵有关的字。李奎报的诗中多次提到自己吟诗的情景,如《绿瓷砚滴子》中说:“我本好吟哦,做诗日千纸”;《次韵白乐天病中十五首》的并序中说:“予本嗜诗,虽宿负也。至病中尤酷好,倍于平日,亦不知所然。每寓兴触物,无日不吟,欲罢不得,或谓曰此亦病也。”说明诗人在病中、闲暇时、出游时无时不吟诗。诗人几乎每天都作诗,在生病时诗兴更加浓厚,以至于有人称此爱好也是一种病。《李侍郎百全见和》中说:“读成闲榻长声咏,警破比邻殷酣眠。”诗人闲暇时在榻上高声吟诵诗歌,惊醒了正酣眠的邻居。诗人还会到清幽的山谷中吟诗,声音之大把山鸟惊飞了。说明诗人吟诵时的调子悠长,声音高亢。《和傀居空馆》中有“咏诗惊谷鸟”,“得句不须书”的诗句。《戊戌正月十五日大雪》中说,“兹为词人事,歌咏所自作。”《分行驿楼上次韵金学士黄文诗韵》中说韩国文人最爱的事就是吟诗,“鸡林好事首吟诗,留作多情朝暮思”。《次韵金承制仁镜谢规禅师赠归》:“鸡林得诗喜不寐,面壁吟赏心无穷。”说韩国文人极好诗文,得到一首好诗十分高兴至于睡不着觉,晚上在屋里面对墙壁反复吟咏欣赏,体会到诗的意味无穷。《次前所寄绝句韵赠欧阳二十九伯虎》的序中说,“以首唱者韵,各赋四韵诗。此既路上口唱,非有所笔。”诗人和朋友在马上,大家决定口唱(即吟咏)诗为乐。按第一个人的韵,依次赋诗。此时的诗完全是吟咏出来,没有用笔,既说明韩国诗人的汉诗造诣之高,又点明吟诵是诗歌创作的方式。《次韵全覆之游安和寺》写道:“绝景无穷才有限,山川入我苦吟中。羡君顷刻摹千状,岂是诗翁赛画翁。”李奎报的诗论《论诗中微旨略言》也叙述了其用吟诵作诗的经验:“句有难于对者,沉吟良久。”这种先吟后录的过程,与中国文人的吟诵创作过程完全一致。

高丽晚期的名儒重臣李穑的《牧隐稿》中收录诗稿35卷,文稿20卷,其中有近200首诗文提及“吟,咏、哦、诵”。李穑著作颇丰,一生嗜爱吟诗写诗。《诗酒歌》中写到,“酒不可一日无,诗不可一日辍······手引深杯苍海翻,口吟长句飞电决。”诗人无论早晨、夜晚,常以吟诗颐养性情。《晨兴》中有:“晨兴慵盥栉,兀坐独吟诗。”早上起来懒得去洗漱,却先要坐着吟诗。《即事》中写道:“吟诗自作长短声,一片清闲物外情。”此句透露出了古代韩国吟诵的特色,即讲究音节的长短。《绝句》中写道:“一灯危坐五更阑,四字长吟一字难。”作

一首五言诗,吟出了四个字,第五个字吟不出来了,这就是描写用吟咏创作的情况。还有一首诗的题目为《二十二日夜中,风雨大作,吟成一篇,晓起录之》,说明该诗是晚上吟咏而成的,早上用笔记录。《记忘》中写暮年的诗人夜里躺在枕上吟成一首诗,点灯提笔写时却忘了。“枕上哦成一二联,呼灯欲笔却茫然。……聊将耿耿灯前意,拥被高吟动远天。”诗人晚年体弱多病,吟诗更成了病榻边的良药。《自咏》中写道:“病夫自是无聊赖,一味吟诗老不休。”《用前韵自咏》:“病不吟诗恐乱心,数年长卧到于今。”诗人论及诗歌创作的心得时,多处提到吟诵作诗的妙处。《吟诗有感》中写道:“吟哦有味足清娱,此乐人间更有无。旧句闲余加润色,新诗淡处着功夫。”诗人深知吟诵对诗歌创作的作用,闲暇时反复吟咏自己的诗,发现不足处,便加以润色修改。《偶吟》:“新诗赋罢长吟好,时有白云生翠微。”《与郑清风同赋》:“诗成更高咏,颇觉有神功。”说明诗人做好诗后便会长声吟诵,体会诗意。《有感》写道:“哦诗妙处自难言,批点讥评欲透源。”说明诗人作诗时或作诗后都用吟咏的方式推敲字句,体味韵律,以便做出修改。

林椿的《西河集》中约有14首诗提及吟诵。如《八月十五日夜探韵得起字》:“旋酌鹅黄蹴我起,耸肩危坐共闲吟,颠倒如掗笔下字。”写出诗人吟诗改诗的情景;《岭南寺竹楼》:“吟罢挥毫留粉壁。”这是运用吟咏以创作。《谢了惠首座惠粮》:“文字五千空柱腹,平生嗜酒喜吟诗。”总结了吟诵对自己的意义。

李齐贤的《益斋乱稿》中约有10首诗提及吟诵。如《雪》:“驴背吟诗忍饥冻”;《悼一斋权政丞》:“醉吟佳句桂花间”;诗人在中国入蜀途中写的《路上》:“马上行吟蜀道难”。

其余诗人的状况也基本类似。

郑梦周的《圃隐集》中有15首诗提及吟诵,如《蓬莱驿示韩书状》:“每作新诗和我歌”;《题圃隐记后三章章四句》:“高吟又赋乌川诗”。

闵思平的《及庵诗集》中共12首诗提及吟诵。如《次惠鑚上人诗韵呈愚谷》尾记中说,“枕上吟得拙诗”,又“因忆昔年拜呈之行,吟成绝句诗一首”;《右捕东倭》中有诗句“闲词谁咏烛红摇”。

李榖的《稼亭集》中有16首诗提及吟诵。如《送金梅翁赴化平府序》:“送人作郡谩吟诗”;《中秋习元月》:“况当佳节共吟诗”。

郑誧的《雪谷集》中有4首诗提及吟诵。如《诗稿序》:“供职是务,不能专意吟咏”;这里直接以“吟咏”代“写诗”。《东莱杂诗》:“吟哦兴未阑,辟间无一字,岂为和诗难”。

李达衷的《霁亭集》中有5首提及吟诵,如《原韵》:“倚栏不觉沉吟久,拙笔难成万一容”;《闵及菴祭文》:“诗有旨味,文友高致,俾余长吟兮,中而不倚”。

白文宾的《淡菴逸集》中有8首提及吟诵,如《及庵集序》:“余读之,不觉吟咏之不足……可歌之多累千百首”;《动齐说》:“子皆有诗,予有忧患来,诗益拙,不能为之歌咏”。

李集的《遁村杂咏》中有6首提及吟诵,如《遁村杂咏十六》:“吟风咏月乐在中”;《复用前韵呈诸君子》;“新诗再三读,令我愈头风,题咏见余事……”。

田禄生的《壄隐逸稿》中有11首提及吟诵。

郑道传的《三峰集》中有1首提及吟诵。

等等等等。

以上资料可以直接证明吟诵在高丽是多么的普及,其兴盛的情况决不亚于中国。凡是读书人都会吟诗,吟诵是每个文人几乎每天必做的功课。吟诵既是诗歌的欣赏方式,又是创作方式。吟诵对高丽文人来说已经超越了诗歌的范畴,变成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还是朋友之间常有的娱乐方式。高丽朝是如此,到了李朝时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李朝重理学,四书五经的吟诵更成为文人士子的基本技能。

在这些诗文表达的背后,反映着古代朝鲜整个汉诗文教育体系的状况。在私塾和官学中,吟诵是对汉诗文的唯一的诵读方法。朝鲜的文人们,从小就是吟诵着汉诗文长大的。韩国古代读书人从小学习汉文,其方式与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相同,即不仅用眼睛看,最重要的是发声读。吟诵是汉诗文的声音载体,承载着汉诗文语音形式和意义载体的功能。这样,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自然习得了吟诵。甚至可以说,吟诵是学习汉语的必要方式。吟诵还可以增强记忆。吟诵的旋律好听又简单,记得吟诵的旋律,自然也就想起了内容。据韩国学者调查,古代朝鲜文人在学习汉文时,平均每天要花费7-8个小时来读书和背诵。学堂教育一般有12年,每天都要吟诵。他们认为,发声读书不仅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而

且会渗透到身体里。这种学习方式也是与中国一样的。

古代韩国文人虽然熟练地掌握了汉字和汉文化,创作了大量汉诗,但汉语只是书面语,大多数人并不能用汉语自由交流。所以大多数韩国文人吟诵汉诗时用的是韩国语或转读音。他们在私塾中接受汉语启蒙教育,古代汉语无标点,无论学习汉语诗歌还是散文,老师先大致讲解其意思,然后让学生断句,并在断句处添加韩语词缀。之后,再用转读音吟诵。老师据其吟诵来判断学生是否理解文章意思。吟诵汉诗时,汉语有四声,且汉诗讲究平仄押韵,这需要准确而合适地把握四声的平仄从而发出高低长短的声音。诗人创作汉诗时,用转读音在口中吟咏推敲诗句,再拿纸笔用汉语书写出来,再用吟诵加以润色修改。这一特殊的吟诵方式对韩国人学习、欣赏和创作汉诗都有影响。

从创作的角度讲,汉诗,尤其是近体诗讲究格律。对于不会说汉语的韩国诗人,创作时必须背诵熟记韵书,即汉字押韵字表,保证所做的汉诗韵律整齐,格式规整。古人作诗多是先吟出来,在口中推敲词句,再下笔记录在纸上。吟诵对诗人创作有直接的影响。那么韩国诗人独特的吟诵方式必然对其创作的汉诗有特殊的影响。与中国汉诗相比,韩国汉诗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韩国民族的特色,是否与创作时吟诵方式的不同有关?

从欣赏的角度讲,同一首汉诗,由于欣赏时吟诵方式的不同,韩国文人与中国文人的理解也就会存在差异。韩国人要先明白诗歌汉字的声调平仄,再用转读音或本国语朗读理解意思,根据汉字的声调平仄重点把握文字声音的高低长短。文字的意思全部了解并能自然吟诵时,在吟诵中体悟诗的风格和味道。我们对韩国汉诗的评价主要运用了中国诗歌的理论体系,是否应该考虑到韩国汉诗由于汉字这一书面语和韩国语口语的差异而存在的特殊性?

但是遗憾的是,古代朝鲜文人的吟诵的具体形式是什么样的,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相关的文献记载。不过,吟诵本就是一种口头形式,它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承,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们可以通过韩国现在的吟诵的情况,对古代吟诵的状况做个管窥。

二、韩国汉诗文吟诵的分类与现状

在韩国,吟诵又被称为声读、诗唱、诵书等等。

在吟诵所使用的语言方面,韩国和日本一样,都有三种方式:(一)汉语,会说汉语的人可以直接用汉语吟诵,这一般限于一些汉学的学者;(二)韩国语,把汉语的意思翻译为韩国语来吟诵。在这种情况下,汉诗文原来的语法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因为韩国语不属于汉藏语系,是一种粘着语,其语法结构与汉语不同,动词常在最后。(三)转读音,即模仿汉语读音的一种中间形式,其语音往往是唐宋时传入韩国的汉语的中古音。这种吟诵遵循汉语语法,在不改变汉诗语法结构的情况下,只在汉语词后面附加韩国语虚词词缀而达到表达韩国语意义的目的。第三种情况最为常见。

例如,韩国著名汉学家李家源先生吟诵的《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动词“徂”是“不归”的原因,所以要在“徂”的后面加上表示它是原因的词缀“??”,这样,韩国文人就可以按照韩国语的语法来理解这首诗了。②如果从吟诵人身份的角度,韩国汉诗文吟诵又可分为文人吟诵和艺人吟诵两种。这两种吟诵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差异。

文人吟诵的主体是文人,其吟诵是在私塾、官学中代代相传的读书方式。前文多举的例子基本上都属于文人吟诵。

艺人吟诵的主体是吟诵艺术表演者,他们不把吟诵作为读书方式,而是作为一种表演门类和职业。在这里,吟诵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学习和自娱方式变成了表演和娱人方式。这些表演者除了表演吟诵以外,还表演时调、歌辞等其他音乐文学。艺人吟诵比之文人吟诵更为夸张,也更为规整,更具美感。这种吟诵常被称为“诗唱”。“诗唱”有相对固定的服装、程式、伴奏乐器,旋律和节奏也相对固定一些。这种情况在日本也存在,日本的“诗吟”表演者还分为很多等级。然而,中国却没有艺人吟诵这种形式。这是吟诵传入韩国和日本后所发生的变化。朝鲜人和日本人根据自身的语言及音乐特征,改造了汉文吟诵的表现方式,创造了表演这种专门的形态,并衍生出一门新的职业,成为娱乐的一种。这在客观上扩大了吟诵的传播及接受范围,将吟诵从文人的、个人的审美及修身养性,演变成公众的、公开的审美及娱乐,扩大了吟诵的外延。

根据文章种类,韩国人将汉文大致分为散文和韵文,故吟诵也有散文吟诵和韵文吟诵之分。此处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和各类经文,韵文包括绝句和律诗。

根据风格分类,可以分为学堂式和自由式。学堂式即在学堂跟随老师习得的吟诵方式;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的积累,个人形成自己独特的吟诵风格,此即自由式。

吟诵属于口头文化,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的,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韩国汉诗文吟诵的乐谱(日本吟诵是有乐谱的,中国吟诵也没有乐谱),所以一旦失传,很难恢复。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韩国的汉诗文吟诵也像中国一样面临几乎失传的危机。现在只有少数汉学者或音乐人还会吟诵。在韩国出版的各种韩语词典里已经没有“吟诵”一词。在韩国的各级学校里也不教吟诵,学术界也对吟诵很少涉及。虽然韩国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是吟诵尚未纳入保护的范围,没有引起韩国政府、文化界、学术界和国民的重视。这一点与日本迥然有别。日本的汉诗文吟诵非常兴盛,各种诗吟社会员有500多万人,诗吟馆遍地都有。中华吟诵学会2009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华吟诵周”活动,也邀请了日本吟诵代表团和韩国吟诵代表团参加,其中韩国吟诵代表团在活动中深受震撼,他们表示回国后将筹备韩国吟诵学会,开展韩国汉诗文吟诵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三、韩国汉诗文吟诵的特点

此前在韩国,关于汉诗文吟诵的研究极少,少数的论著其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文学角度研究韩国汉诗文吟诵的专著尚未见到,韩国民俗国乐院2006年曾出版了一套从音乐角度记录和研究汉诗文吟诵的专著《古文里存留的音乐》。这套书采录了一些典型的吟诵,研究了不同地区吟诵的音乐特点。但是这套书没有结合语言学和文学来研究,所以无法解释吟诵的音乐特征的产生机制是什么,只是吟诵音乐表面形态的描述。

我们在对韩国汉诗文吟诵做采录和考证的基础上,对比中国和日本汉诗文吟诵情况,对韩国汉诗文吟诵的规律做了初步的研究。我们发现,韩国汉诗文吟诵与中华吟诵和日本吟诵一样,都是因地不同、因人不同,因时不同的。各地的吟诵调不一样,各人的吟诵调不一样,同一个人吟两次,也会因心情的不同、理解

的变化而吟诵调发生变异。在语音上,吟诵是文读语音。在速度和节奏上比较自由。但是,韩国的汉诗文吟诵也有自己的特点。

1、汉语是声调语言,吟诵格律诗时一般都遵循平长仄短的规律;韩国语没有声调,用韩国语或转读音吟诵时,只遵循发音长短的规则,长音长读,短音短读。这与朝鲜民歌的“语短声长”法是一致的。在我们采录的吟诵和搜集的吟诵记谱中,都没有发现平长仄短的现象。据华钟彦先生研究,日本的汉诗吟诵是存在平长仄短的现象的。在这一点上,韩国的汉诗吟诵与中国和日本都不同。韩国的汉诗格律诗吟诵,在偶位字(第二、四、六字)上都会有拖长的现象,尤以五言诗第二字、七言诗第四字突出,这倒与汉语的现代朗诵习惯很接近。韩国汉诗文吟诵的音长既与平仄声调无关,那么韩国文人是不能从吟诵中体会到平仄相间之感的,韩国文人对汉诗的语感就与中国文人大为不同,这一定会影响到汉诗创作的机制。中国的文人是以汉语声韵表达诗歌涵义的,比如四声的情感色彩就不同,平声中正,上声婉转,去声铿锵,入声顿挫,诗歌的很大一部分涵义是通过这些声韵的声音意义表达的。韩国文人所体会到的声韵意义一定与中国文人不同,则创作汉诗时也一定不一样。这些不同正是韩国汉诗的独特性的原因之一,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2、用汉语或转读音吟诵时,汉字发音为汉语的中古音。这种发音是唐宋时期传入的,并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中国的汉诗吟诵已随着汉语发音的改变有了很多改变,但韩国的发音一直沿用并比较严格地遵循汉语中古音。这一点对中华吟诵的意义重大。吟诵自古就有文读的传统,各地没有真正使用方言吟诵的,都是使用方言的文读系统。现在推广普通话吟诵的时候,仍然是普通话的文读系统,其中有少量字的读音与普通话不同。但是究竟读什么音,在国内只能参考吴语、闽语、粤语等南方方言,而这些方言随时代变迁已经与中古音有了差距。由于环境相对封闭,韩国的汉诗文吟诵的语音系统是自中古以来变化比较小的,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古时期的中华吟诵,以及确定普通话吟诵的文读标准都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

3、在吟诵时加入大量韩语词缀,词缀为虚词,无实际词义,少数词缀有语法意义。词缀有停顿或断句功能。这些词缀正是韩国汉诗文吟诵的特点和魅力所在,因为被拖长和渲染的部分,很多时候都是这种词缀。吟诵的情感比较多地寄

托在词缀上。词缀一般是一字多音的。

4、根据诗歌的意义和诗人对诗歌的理解,发音的长短可以自由调整。这一点与中华吟诵是一致的。但是,韩国和日本的汉诗文吟诵总的来说都比中华吟诵的音长要长。中国文人用汉语吟诵的时候,一般一字一音,倚音花腔比较少,速度相对比较快。韩国和日本的吟诵都相对比较慢一些,倚音花腔比较多。

5、吟诵时,诗歌的首句多长读,比后面的诗句都要吟的长一些。这也是一个与中华吟诵不同的特点。中国文人的汉语吟诵,一般诗歌各句的长度是大体相当的。韩国汉诗文吟诵的这种情况,似乎与起兴的传统有关。

6、文人吟诵,一般一首汉诗的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艺人吟诵的音域就比较宽了。这既与文人不是专业歌者,嗓音条件所限有关,又与读书为学习娱己,不事夸张有关。这个性质与中华吟诵是相通的,但是中华吟诵并没有音域的限制。

7、在音乐上一字多音为主,曼声长吟。这一点与日本汉诗文吟诵近似,而与中华吟诵一字一音为主不同。这恐怕与韩语、日语不是声调语言,又是粘着语有关。

8、吟诵的节奏与朝鲜民族固有的特色节奏——“长短”有关系。“长短”有很多种,而且与地域有关。吟诵的节奏受到了当地的“长短”的影响,明显地有长节奏和短节奏的组合。但是这种组合与“长短”的具体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

以上是我们对韩国汉诗文吟诵的初步考察,由于材料所限,很多方面的研究都有待深入。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引起学界同仁对韩国汉诗文吟诵的重要价值的关注,有更多的人一起来抢救、研究韩国汉诗文吟诵。

附录:

我们于2009年采录了一批当代韩国汉诗文吟诵,下面是其中艺人吟诵的范例,是吟诵表演家李五奎先生用转读音吟诵的两首诗: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李五奎先生的吟诵中气十足,旋律婉转,又不失深邃和力度,起唱时高亢,随诗句行进渐渐成为沉吟,不失为吟诵的精品。这两首诗的乐谱如下(龚昊记谱,拼音为古韩国语词缀的发音本乐谱只能反映音高和节奏的大致情况,不能完全表现吟诵的实际状态,但读者可以依此来感受韩国汉诗吟诵的韵味。):

作者简介:

徐健顺:男,1969年生,满族,天津市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

薛育从:女,1985年生,中央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

龚昊:男,1986年生,中央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

董景玲:女,1985年生,中央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

①以下统计,其资料依据为《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民族文化促进会,1990年7月版。

②见韩国延世大学许敬震、初佳男《韩国大学的汉诗教育》,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资料,

2010年3月。

5 徐健顺 关于普通话吟诵标准的建议

关于普通话吟诵标准的建议 徐健顺 一、普通话吟诵的定义: 1、除个别字使用文读读音外,基本上使用普通话的读音。 2、遵循吟诵的基本规则。 二、普通话吟诵的对象: 1、普通话吟诵的对象是所有的汉语古诗文,以及现代人创作的汉语古近体诗文。 三、普通话吟诵的分类: 1、普通话吟诵,分为普通话吟咏和普通话诵读。 2、普通话吟咏有曲调,普通话诵读没有曲调。 四、普通话吟诵的学理依据: 1、吟诵的语音历代都有所变异,普通话可以在遵循吟诵规则的情况下进行吟诵。 2、吟诵历来有雅言传统,各地的吟诵都使用文读语音系统,这体现了吟诵使用 民族共同语的理念,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的统一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普通话吟诵的读音: 1、普通话吟诵基本上使用普通话读音,只有下列情况使用文读读音。 2、入声字读普通话的声、韵、调,但是读为短音。入声字的范围以平水韵为基 准,参考各时代、各地域的特点而定。除上古时期南方诗文外,所有古诗文都要读出入声字。 3、韵字要读出押韵。韵字的读音可参考古音。但是可以宽读,只要听感上押韵 就可以。韵字要拖长,收音在韵尾。 4、古平声字现读为仄声的,如果在格律体诗文的格律位置上,则读为平声,具 体读音可参考古音;在其他位置上则不限。 六、吟诵的规则: 1、普通话吟诵的目的,是力求完整、准确、深入地传达出诗文的涵义,尤其是 使用声韵手段,传达声韵涵义。 2、普通话吟诵当遵守吟诵的规则如下。 3、依字行腔,即字音的声调与乐音音程方向一致,不倒字。

4、依义行调,即整体旋律节奏体现出诗文的涵义与结构。 5、对称模进,即古体诗文乐句旋律之间的关系以模进为主,近体诗文乐句旋律 之间的关系以对称为主。 6、平长仄短,即近体诗文的韵字、格律位置的字拖长,入声字读短,其余的字 大体为中等长度。 7、文读语音,见上。 8、腔音唱法,即汉语传统的唱法,包括以橄榄型发音为主、咬字完整、字正腔 圆、圆转雅正、自由节奏、自由体态等。 9、古体诗韵字拖长(入声韵顿住),入声读短。节奏上,魏晋以前的可以根据诗 意定快慢,魏晋的新体诗按其规则吟诵,唐以后的古体诗一般有均匀节奏地吟诵,七古快于五古,古体诗整体快于近体诗。 10、古文吟诵,入声读短,虚字读长,其余按照文意定抑扬顿挫。格律文吟 诵,按照近体诗规则进行。 七、吟诵的风格: 1、普通话吟诵,应该是同一篇诗文人人不同的,应该有地方特色。 2、普通话吟诵,应该继承即兴的传统。 3、普通话吟诵,应该在遵守吟诵规则的基础上,尽量用声韵传达出个人对诗文 的理解。 4、普通话吟诵,应该针对不同的文体有相应的吟诵风格,唐以后的近体诗文原 则上当稍慢于古体诗文。 5、普通话吟诵,应该面向当代,美听美观。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吟诵教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1 通过参加“吟诵”培训班,我对吟诵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下面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在此与各位共勉。 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它是用声音来描绘作者笔下的诗文,是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教育智慧。声音与古诗文的意思相吻合、相一致的。通过声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诗文的意境,进而明白作者借助诗文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是要表达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所以,我们不可小看声音在吟诵诗文时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许,这也是唐诗、宋词、元曲、文赋等得以一代代留传至今的法宝。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么好的方法,我们真的该好好学习、运用。 吟诵是一种快乐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在培训班我们跟中华吟诵协会秘书长徐建顺等老师学习了一些基础知识:像古体诗的无格律吟诵,近体诗的平长仄短等等,千人可以千调,只要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自己吟诵着舒服,别人听了好听就行。再重读古诗词时,我借用这种方法,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吟诵。

关于吟诵教学,徐老师指出不赞成用录音教孩子,教育永远是以人为主的,教师是第一位的。孩子吟诵不一样,要明白哪些要纠正,哪些要鼓励,哪些不用管。教师一定会吟诵。会吟诵不是要成为吟诵家,要唱成歌星那样好听,那就成了今天所谓的“音乐课”了。会吟诵,是了解吟诵规则,理解诗文涵义,知道什么样的吟诵是好的,引导孩子们往好的吟诵方向发展就行了。这才是吟诵教学的任务。 徐xx教授说到吟诵推广时,用到了“抢救”一词,这让在场的学员十分震撼。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自己更有义务把吟诵这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绝学传扬下去。学习吟诵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吟诵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2 什么是吟诵?吟诵即古代的读书法,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中华传统读书法,古代教育最基本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吟诵主要贵在能将古人诗歌原有的韵律与自己读诗时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结合起来,令诗歌的生命延续,生生不已,这便是吟诵的宝贵和美妙之处。可是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丢失了传统,忘却了经典…… 7月7日-9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名家论坛》,聆听了徐健顺、张广林等几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并欣赏了几节优秀的吟诵研讨课,由一开始对古诗吟诵的似懂非懂,到现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徐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

10 徐健顺 李商隐《无题》的吟诵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的吟诵 徐健顺 以前香港歌星徐小凤唱过一首歌,是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的前两联,后来大陆不少歌星也翻唱过,风靡一时,现在30岁以上的人大概都会唱。但是,这是西方作曲法做出来的,一望可知曲作者不懂诗词格律。 这首歌对第一联的唱法是: 6 6 5 6 7 6. 7 676 5 3 6 5 6 2 3 —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两句的旋律居然完全一样。然而,这是一首七律,律诗的规则是偶位字平仄同句相间、同联相对,就是一句之中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一平一仄间隔开的,而一联之中二、四、六字的平仄相反。这两句第一句的偶位字平仄是“仄-平-仄”,第二句是“平-仄-平”。平声就是现在的一、二声,仄声就是现在的三、四声(外加现在消失的入声)。 这首歌是按照国语创作的,国语和普通话一样,平声字声调高,仄声字声调低。您看,按照五度标音法,一声是55调,二声是35调,都在上面。三声214,四声51,在下面。这叫“平高仄低”。 为什么会有格律这东西?因为吟诵呀。吟诵的时候,字音都拖长,要是老是高音,累死,老是低音,也累死,而且难听。所以,要一高一低地唱。汉语是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所以每两个字要变化声调,这就形成了格律的“平仄相间”原则。当然,在古代,并不都是平高仄低的,很多地区是平低仄高的。 这样您就明白了吧,徐小凤的歌把两句格律完全相反的诗唱成了同样的旋律,结果就只能是:倒一大片字。 这首歌的第一句倒真是依字行腔的。“见”字低唱,“难”字高唱,“亦”字又低唱,可见是按国语唱的。所以,第二句必然就把“力”唱成了“离”,把“花”唱成了“话”。旋律走向全反了。 吟诵是严格地依字行腔的。相信吧,这也是李商隐当年做这首诗时的方式,尽管曲调不同,但是平长仄短、依字行腔,这些原则是一样的。李商隐可不会朗诵,他只会吟诵。 吟诵的时候,如果按照普通话,那么平高仄低。这首诗是仄起七律,它的二、四、六字的格律是: 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 所以旋律就应该是: 低——高——低,高——低——高。

徐建顺_吟诵之美

徐建顺:吟诵之美 自古汉诗皆吟咏!我们汉语的诗词文赋,以前都是“吟咏”的。100年以前,也就是1910年,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而所有认字的中国人,都是会吟诵的。吟诵是从先时期就有的创作方式、欣赏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它是汉语文传统的唯一的诵读方式。在古代,一首诗有成千上万个吟诵调,村村不同,人人不同。这是我们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民族教育的一个巨大宝库,可惜今天已经所剩无几了。吟诵的历史关于吟诵的最早的记载是《尚书》,尧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歌永言”,就是说汉语的歌曲,就是把说话拉长就可以了,“声依永”就是说音乐就是按照拉长的说话来进行的,“律和声”就是把这些声音放在音律上、音阶上。这就是中国式的作曲法。把英语拉长能作出曲吗?不可能的。英语是重音语言,有重音没声调,而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本身就具备音乐旋律特质,所以把汉字的声音拖长,就很容易作出曲来。第二个对吟诵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是孔子。在孔子之前,周代是礼乐文化,凡政治、外交、宴饮、祭祀等等场合都有乐歌相伴,主要是《诗经》,而这个“乐”是配有一个大乐队的,还有仪仗队,有唱歌的,有跳舞的。到孔子那个时代,礼崩乐坏。再也没有乐队了。怎么办?孔子发明了一个人也可以实现礼乐文化的办法,这就

是抚琴而歌。他走到哪里都带着一琴,弹着琴教学生学《诗经》,这就是个人的吟诵。孔子把吟诵从集体性质变成个人性质,为中国文化找到了一条秘密的传承之路。为什么说是秘密之路呢?始皇焚书坑儒,到汉代时,政府又向民间征集书籍。那些书是他们埋在后院里传下来的吗?不是的,是用吟诵的方法记在心里,代代口传心授,传下来的。等政府需要时,又重新誊录出来。所以中国的书不怕烧。但是今天,要是图书馆烧了,怕是恢复不了了。个人的吟诵,籍以学习、修身,这个办法是孔子发明的。屈原是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个用吟诵进行创作的人。“行吟江畔,形容枯槁。”屈原的作品《怀沙》、《哀郢》、《离骚》等等都是在汨罗江畔先吟成,而后誊录下来的。此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文学上的楚辞时代,全中国都在唱楚歌、吟楚辞。楚辞成为全中国的流行歌曲,邦、项羽都唱楚歌。这个时代一直到汉武帝时代才结束,结果,全中国的诗人们都学会了用吟诵来进行创作。吟诵从此成为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法。到晋时代,所有的文人都吟诵了,学校里老师和学生都是吟诵的。唐诗是吟出来的!大家去翻看唐诗,“吟”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说: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白居易说:终日歌吟如狂叟。……诗是吟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五四”。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关于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

徐健顺 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徐健顺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吟诵就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自己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有这样一段回忆: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 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 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 过去。 这里所谓的“朗读”,为什么要加曲线符号呢?因为那就是吟诵。吟诵的很多性质,在这一段描写中都得到了说明: 第一,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通过教育体系(私塾和官学)代代相传的。 第二,吟诵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也是自娱的方式,修身养性,大有助益。 第三,吟诵中的吟咏是有曲调的。 第四,吟诵的时候,吟诵者是摇头摆身,陶然自得的。 鲁迅自己有这样一首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吟”。

诗是“吟”成的.而后才要找纸笔录出来。再往上追溯,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总而言之,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也就是说,当李白们写诗的时候,他们心中流淌的是吟诵的声音。一直到鲁迅们,也仍然是如此。而如乐府、词、曲这类歌诗,在其音乐失传之后,也是可以吟诵的。可以说,吟诵就是古代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式、诵读方式、传承方式。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和诵读都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朗诵和吟诵相比,带有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而且和汉语、汉文的特点不完全契合。吟诵才是汉语文的原生态形式。 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之不同于西方,基础在于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结构不同,表现在于价值观不同、人生观不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宗族社会,更重视集体利益,更重视推己及人,重视人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的各种活动,从治国、济世、做官到隐居、读书、写诗、琴、棋、书、画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核心的。比如西方人写poetry,是为了抒情,为了发泄,而中国人写诗,是为了修身,为了观照。目的不同,因此形态大异。所以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有礼以立规矩,有乐以和人心。只有在乐中,才能把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化成个人的自觉和快乐。乐者,乐也。中国的乐不是西方的music,西方的乐是人心的思索和发泄,中国的乐是人心的快乐与和谐。自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开创私学,“弦歌”《诗经》,吟诵就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在中国的文人阶层中,作为礼乐精神的继承者,实际上承担起了“乐”的作用。而雅乐、词曲、民歌、曲艺等,并不是以教化为主要目的的。因此,吟诵从规则到形式,从外观到内涵,从吟诵内容到吟诵神态,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吟诵汉诗文,比如满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布依族、白族、纳西族等等,这些民族的汉诗文吟诵,有的是直接使用汉语的,有的是使用汉语转读音的,有的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汉诗文也是通过吟诵的方式进入了这些民族的文化之中。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吟诵的教育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同时,在东亚东南亚汉文化圈里,日本、朝鲜、韩国、

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经典吟诵教学的实践研究

而民族文化核心中的儒家思想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勤恭俭“等传统美德在一代又一代的人身上慢慢流失,以至于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凸显。2007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启动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从2010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2010年6月2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战略主题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将诵读活动打造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期,国内唯一的一套人教版的国学教材正式发行,教材的实施姚达到四个目的: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学术价值 1980年,叶圣陶先生指出:“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历史不能割断,文化遗产跟当今各条战线上的工作有直接或间接的牵连,所以谁都一样,能够跟经典有所接触总比完全不接触好。”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学习并积累传统经典,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吟诵涵咏鉴赏文质兼美的诗文,获得情感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 作为人类文化行为方式的吟诵,是发源于远古时代的十分古老的艺术。是人类为表达、交流感情而发出的、含有意义的声音。吟诵艺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对于古人,吟诵是一种普遍的读书方式,读书人不仅以吟诵的方式欣赏前人的诗词佳作,创作和口头交流诗词作品时也是用吟诵。因而,吟诵艺术对于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传承,曾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今后,对于中华传统经典的传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二)吟诵的研究应用价值: 汉字,不仅是形、义结合体,也是声、义结合体,即古诗词文赋的声调、声韵、格律都是可以表示意义和感情色彩的。即所谓的以声传情。古私塾先生就在他们抑扬顿挫、一摇头一俯仰一微笑一蹙眉间将句文的、情感传递给了学童们,而老先生们用的用这种奇妙的读书方法就是吟诵。古时的学童们就在吟诵音调中记忆、背诵、体味和表达着诗词的内容、意蕴、情感。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白了“寓乐于教”、“寓美于教”的道理,创造和运用了吟诵这一独特的教学方式,将快乐和美感融入到教育之中。吟诵的教育价值,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得到尤为显著的体现。如今,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地重视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倡“快乐教育”、“审美教育”等,吟诵艺术的传承,正是通向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16 徐健顺 “唐调”浅探

“唐调”浅探 徐健顺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诵读方式。百年之前,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朗诵为何物,正如今天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吟诵为何物一样。世事变幻,竟是如此无情,又是如此可笑。 于是以吟诵方式创作的诗文,就被朗诵着,习以为常以至为天经地义。文学被视同口语,等同文字。声韵之美,自然消散,甚至涵义思想,也无法体会。如今要复兴传统文化,却连传统文化是什么样子的还没弄清楚,岂不可叹。 吟诵,就是恢复汉语文的声音。吟诵之必要,不言自明。然而传统的吟诵到底是怎样的?它有什么规则、讲究?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笔者近年来广为搜罗采录,至今已有300余位先生的数百小时影音资料,以及数百万字的文献材料。其中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然而差异之中又有统一,变化之下又有规则,我已有他文论述。 在这些众多的吟诵中,有一种独具特色而又影响力巨大。在第一届“中华吟诵周”中,我只为这种吟诵举办了专场活动,这就是——“唐调”。本文即想简介“唐调”的来龙去脉,并简单分析其规律性和功用、价值。 目前所得,有唐文治先生录音、唐文治先生之弟子陆如挺、朱东润、钱仲联、陈以鸿、萧善芗、范敬宜、冯其庸及唐文治先生长孙女唐孝纯的吟诵影音,以及再传弟子陈少松、魏嘉瓒、周??的吟诵影音,以及与“唐调”有关的屠岸、钱绍武、戴逸、姚奠中的吟诵影音等。除前三位外,均为亲自采录,有采访文字记录,谈及学习“唐调”的经历以及“唐调”的心得等。文献资料有桐城派、曾国藩、唐文治的文集中的相关资料,以及陈以鸿、秦德祥、陈少松、余子侠等的研究论著等。 由于唐文治先生的录音久远,很多地方难以听清,其他资料搜集也不够丰富,加之本人不会吴语,学识不深,故本文为浅探之见,仅为管窥,其中大道,尚俟方家。 一、“唐调”的来龙去脉 “唐调”,因唐文治先生而得名。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著名教育家、爱国进步人士。原籍江苏太仓,后定居无锡。18 岁中举。28岁中进士。清末历任多个外交和商部之职,官终尚书。此后致力于教育,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今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前身) 校长十余年。1920年,因双目失明,辞职回无锡疗养,旋创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自任校长直至病逝。留有《茹经堂文集》等大量专著、文章。其中还有一项独特的遗产,并非文字,即其吟诵法。 唐文治先生在上海交大和无锡国专期间,大力提倡吟诵,身体力行,以致受业学生,大都会其腔调。无锡国专人才济济,师多名士,生多才子,如章太炎、钱基博、钱穆、吕思勉、周谷城、郭绍虞、朱东润、夏承焘、饶宗颐等人都曾于其中授课,而陈中凡、王蘧常、唐兰、吴其昌、蒋天枢、钱仲联、钱伟长、冯其庸、范敬宜等著名学者,皆出其门下。于是唐先生的吟诵调流布江南,被称为“唐调”。 1934年,唐文治先生曾灌制吟诵唱片两张。据《茹经先生自订年谱》,唐文治先生于甲戌年(1934年)七十岁高龄时,分别在五月底和十月中旬两次赴华东电气公司录制读文唱片,第一次“读文四篇”,第二次“讲演‘孝’‘弟’‘廉’‘耻’及读《诗经》《左传》法”。此事仅见于其日记,两张唱片是否发行,不得而知。至今我也没有这两张唱片的任何下落。 1948年,唐文治先生再为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十张唱片,其中绝大部分是吟诵。这套录音名为《唐文治先生读文灌音片》(10张LP唱片),由上海大中华唱片厂录制发行。唱片附《唐文治先生读文灌音片说明书》,其中有唱片开篇唐先生论读文之法的演讲录音文字记录,并及各篇目录。目录如下(前方数字为大中华唱片公司的唱片编号):

18 徐健顺 吟《将进酒》寄上诸师友

吟《将进酒》寄上诸师友 诸位老师端午吉祥!附上《离骚》开篇吟诵,即《中华长歌行》所播出者,聊为端午薄礼,兼且祭奠屈子。另附“并庄屈以为心”之李白《将进酒》吟诵。此吟说来话长。 余自专力吟诵以来,每于聚会、讲座之中,被命吟《将进酒》、《念奴娇》等,皆汉诗最著者,因知吟诵复兴,必唱响名作而后已。然除矿泉水调外,实无抓手,以是尴尬不能对久矣。至《我爱吟诵》录音,勉强为之。后见东北师大吟诵团习用此调,更无地汗颜,乃劝解弃用之。然《我爱吟诵》之调半吟半诵,亦有缘也。 数年前,尝与诸朗诵名家宴享,酒酣,一人起立,朗诵《将进酒》,气势恢宏,如百万雄师过江云。众人交相叹赏,独曹灿先生曰:“此非《将进酒》也。”乃持杯离座,曼声低诵,醉态摇曳,气韵悠缓,听之不能自持,见之不能自止,此真知李白也!余遂誉为最佳朗诵。宴散,曹先生谓余曰:《将进酒》之后半段,当半吟半诵之,惜不能吟。于后乃有朗诵研究会之吟诵学习班。至录《我爱吟诵》时,忆及曹先生之言,乃稍尝试一吟,然终不能满意也。思之,未得其门而入故也。 稍后,于“中华吟诵周”开幕式,见大连张本义先生吟诵此诗,一句四顿,颇感奇怪,然事务繁忙,未暇请教。两日后,于“韩日吟诵雅集”再见韩国朴锡教授吟诵,曲调迥异,而节奏几同,讶异更甚,而又无暇请教。后一年,赴温州采录戴岩梁先生。先生为永嘉名宿,年九十,其得意者正《将进酒》也,调近道情,风味浓重,更鼓掌击节,一唱四叹,与张、朴先生同。何南腔北调如此之合拍耶?今年终得北上拜见张先生,请问《将进酒》,先生曰:“此汉乐府旧题,乃鼓吹曲也。鼓吹用于军中,当有节奏。”检汉乐府旧辞及南朝拟作,皆三言也,始悟。日来兴起,遂有此吟。 盖歌行起于唐,非无端也。上古四声皆平,中古乃有升降,于是只能押平声韵矣。然古体尚在,于是近体曼声长吟,古体疾声快吟,以避倒字。七古字最多,故最快,得以称“歌行”。“歌行”者,目不必歌行谣辞引吟曲,而体必七古也。故“歌行”者,快吟之体也。 又昔曾闻友米来抚琴歌《将进酒》甚佳,不知其出处也。后得金蔚先生《响山集》,始知为金先生自度琴歌也。至亲聆先生弦歌,其意更绝妙,直如群星流落,天地回响,神之往之,不知所止,叹为神品也。 如曹先生朗诵者,为沧桑李白。金先生琴歌者,为潇洒李白。余之吟诵者,为一痛苦李白也。余师裴斐,少曾与林庚先生辩李白非盛唐气象也,非青春意气也,乃“痛苦以豪放出之”也。后遂为泥瓦匠二十二年,至为八级技工方罢。至为余师,每曰世谓李诗豪放飘逸,杜诗沉郁顿挫,均未得神韵也。李杜之诗,皆雄浑悲壮也。余不能忘,至今仍以此目李杜。念当年师徒均沉沉于李杜诗中,念兹在兹,同喜同悲,恨不能生李杜之侧,而李杜之容之色、之步之态、之情之心,历历如见,终生不复他想,是何等甜美!今永不再矣! 是为记。 徐健顺拜上于辛卯端午前

06徐健顺基本调与吟诵调讲解

基本调与吟诵调 徐健顺 一、中国音乐的创作顺序 我们中国人的音乐传统,是先词后曲。《尚书》说: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这段文字,到了《礼记》则表述为: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礼记·乐记》 《毛诗大序》又表述为: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些话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即诗歌舞的顺序是: 情——言——诗——歌——舞 先有感情,心动了,有了感情,于是有话要说;话说出来,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拖长它;还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加上叹词;还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和上音律歌唱;还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手舞足蹈,这就是古代的跳舞了。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点,一切都是从感情出发的。志者,心之所之也,心所向往的地方,也是感情的意思。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也没有舞蹈。诗歌、音乐、舞蹈,都是从感情里自然生发出来的。今天的流行歌曲和所谓舞蹈,都是表演的。甚至很多人以为艺术就是表演艺术。岂不知,生活艺术才是艺术。艺术就是在生活中,感情来了,挣脱了动物性的羁绊,绽放出人性的光辉,就是艺术了。 表演艺术永远是二流的。表演就是假装。为什么每次演出都要这样唱?为

什么每次到这里都要这样跳?难道感情没有任何变化?以前的艺人都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要钩脸儿,把自己藏在脸谱的后面,还要出场先亮相,表示自己不是那个角色。也正因如此,以前的艺人严于修身,有气骨有艺德。现在从大众到艺人,都以为演艺明星是艺术专业户,艺人就只有离艺术更远了。 生活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宗教艺术,是那人真的信仰。剪纸艺术,是那人真的那么想。这些都不是表演。歌唱,是有话要说才唱的。唱的是自己的词,唱给自己或者他想告知的对象,不是不认识的人,不是虚空的大众。舞蹈,是身体自然的动作,用以表达他的感情。现在我们见到的舞蹈,大都是谄媚于人。这不是我们中国人所谓的舞蹈。舞蹈和歌唱一样,都没有什么美不美,只有感人不感人。所以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舞蹈。每个人都不一样,每次都不一样。这才是艺术。 第二点,我们的旋律和节奏,是从语言中生发出来的。因为我们的语言,是声调语言,还是旋律型声调语言,天然地与音乐相通。西方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是重音语言,他们有重音没声调,天然只与节奏有缘,而与旋律较远。所以西方需要作曲家。作曲这件事,在西方是天才才能做的事,需要拍脑袋的灵感,而灵感需要刺激,所以贝多芬的头发是那样的,艺术家在西方近乎疯子。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作曲家。我们有编曲家、演奏家、作词家、歌唱家,就是没有作曲家。像姜夔自度曲,已经是很特殊的事情了,所以他要反复提起。况且“度”也不是西方作曲,而是在长短高低规则已定的情况下,选择乐音和结构的过程,实际上接近编曲。 我们不需要作曲家,是因为人人都是作曲家。在中国,作曲不是个什么事儿。把想说的话拖长,往音阶上一放,就是歌曲。语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就化为音乐的旋律节奏。这件事,每个说汉语的中国人曾经都会。 我们从小就体会语言的声音的涵义,学习使用声音去表达。妈妈呼唤刚出生的孩子:“宝宝——”,其实孩子对这个声音的涵义一无所知。但是,他会慢慢去体会。慢慢地,他会明白,当妈妈说:“宝宝~~”的时候,是喜欢他;说“宝宝!”的时候,是生气了。他会从语音、表情和动作中体会涵义。他也就会用语音、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思。 汉诗文是用声音创作的,先吟后录,或者吟了不录,当创作完成的时候,

(完整版)徐建顺:吟诵理论

吟诵理论 第一讲什么是吟诵 一、什么是文学? 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2、语言归根到底乃是声音。 3、语音的四要素:音长、音强、音高、音质。音质又分普通音质、个人音质。每个要素都产生意义。 4、文字只记录所谓语义(普通音质),与真正的语义(语言的意义)相去有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5、创作文学、欣赏文学、学习文学、研究文学,都应以把文学还原为语音为起点。 二、什么是吟诵? 1、一个文学作品,一定是以某种声音形式进行创作的。其声音形式与意义关联甚大。文学作品的声音形式分四种:唱、吟、诵、念。不独汉语。 唱:有曲调,目的在曲。 吟:有曲调,目的在词。 诵:没有曲调,是口语的艺术化。 念:没有曲调。口语方式。 2、文学作品的意义绝不是狭义的语义(普通音质),所以,世上绝少有用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 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上是唱、吟、诵的方式。昆腔以前的唱法基本失传,而中国的唱与吟的音乐特征是一致的,所以以吟法代替唱法是最接近歌诗原貌的。其余以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更毋庸论。 4、吟诵的概念历来不统一。以下是我的概念: 世界上所有语言都有唱、吟、诵、念四种形式。对汉语而言,吟诵是吟咏与诵读的合称。吟咏与诵读都是汉语传统的诵读方法,自三千余年前的先秦,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诗文的创作规则来诵读的。吟咏与诵读的唯一区别就是吟咏有曲调而诵读没有曲调。(古人多言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咏与诵读以文体区别;现在我们以有无曲调而区别。)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吟诵汉诗文。日本尤其发达。 中华吟诵即中华民族对汉诗文的吟诵,并特指古代教育系统(私塾与公学)的吟与诵,即私塾调。 5、自古以来,汉诗文就是吟诵的,创作、欣赏、学习,都用吟诵,诗词文赋,都可吟诵。用什么方式创作,就应该用什么方式欣赏,因此白话诗文当朗诵,而古诗文当吟诵。 三、怎样吟诵? 1、吟诵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其依字行腔远比戏曲民歌严格。 2、近体诗词、骈文赋吟诵为一类,古体诗文赋又为一类。前者讲究格律,后者讲究文气。 3、自然发声,运气摇体,腔音唱法。 4、曲调可学可创,终以自成曲调为上。

01 徐健顺 什么是吟诵

什么是吟诵 徐健顺 什么是吟诵呢? 吟诵是汉诗文的读法、固有的声音、本来的声音、传统的声音。几千年来,我们的汉诗文就是这样的声音,它是汉诗文的活态。 汉诗文有读音,有读法。我们现在是只知读音,不知读法。 什么是读音?比如“汉”字,读为hàn,它的声母是h,韵母是an,声调是四声,这就是它的读音。什么是读法呢?就是长短高低、轻重缓急。同样一个“汉”字,有多少种读法?细分起来,至少一百种。因为读法在各个维度上都至少分三级:长度分长中短,高度分上中下,重度分轻中重,速度分快中慢,在此基础上,还有量的差异,比如同是长音,又有较长和非常长之分。 读法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们说“妈妈”这两个字,写出来,永远就是这么两个字,可是叫出来,可有很多种叫法,而且每种叫法的意思都不一样,我们都明白,妈妈听着也明白。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们要寻找的是汉诗文的涵义,只停留在字义上,隔了两层,怎么可能找到? 况且,汉诗文的读法,自古以来是有规矩的。这些规矩又是有意义的。 为什么要强调吟诵呢?因为现在汉诗文的声音,古诗文的声音,都是所谓朗诵、朗读、歌唱的声音,与吟诵大为不同。 不同在哪里呢?朗诵和唱歌,不遵守吟诵的规则。 吟诵的规则是哪些?我总结叫“一本九法”:声韵涵义为本,入短韵长、虚实重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模进对称、腔音唱法、文读语音为法。您也可以自己总结,但总之,古诗文的声音是有规则的。 当然这些规则——一本九法——有的是所有的汉诗文共同遵守的,像入短韵长、依字行腔;有的是某些文体遵守的,如近体诗词要平长仄短、平低仄高。 比如入短韵长,入声字读短,韵字读长,这是所有古诗文,所有的声音形式——唱、吟、诵、读、念——都遵守的。现在的朗诵和唱歌,不遵守了。 比如近体诗词要平长仄短,二四六平声字读长,现在的朗诵和唱歌,不遵守了。 比如依字行腔,以前所有的吟咏、歌唱都遵守的,现在唱歌不遵守了,倒字一大片,不上字幕谁也不知道他在唱什么。 朗诵和唱歌,什么都不遵守,一切都是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想怎样就怎样。所以那“自己的理解”常是无根的乱解。朗诵来自话剧,在中国出现还不到90年。话剧需要大声,所以“朗”读“朗”诵。朗诵是汉语欧化的产物。 什么是吟诵? 守吟诵规则的就是吟诵。 我现在不强调古代唱、吟、诵、读、念等等之间的区别,是因为我们现在需要强调更大、更重要的区别,就是古代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的差异!这里有一条巨大鸿沟,而且国人不知道有这条大沟。 古代所有的声音形式,唱吟咏哦读念诵歌,都遵守吟诵的规则。其间的差异,

关于读古诗的心得体会

关于读古诗的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参加了新教育古诗吟诵培训活动,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古诗词”这种文学体裁并不陌生,有四言的,五言的,七言的,而且押韵,朗读的时候要有感情要把握节奏,虽然这些我们都懂,但是怎么教小学生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听了市金海岸小学牛见玉等几位老师的吟诵课,以及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诗歌教学可以这样教。 首先我对古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徐教授的专业讲解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帮我们揭开了古诗吟诵的三个误区:两字一顿法、一句两顿法、随心所欲法。我们在吟诵古诗的时候只要掌握好几个常识,也就会减少错误的发生。古诗吟诵有哪几个常识呢?徐教授为我们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平仄声调、平仄句式、平低仄高、平长仄短及四种平仄基本句式。同时为我们展示了古诗吟诵艺术。这对于我们古诗教学上有了一个很好的指导!诵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是学习语言文字的第一基本功,是一种最简便,最实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初读时的范读、领读、自读、轮读,理解中的指名读、集体读、查读,巩固提高中的接力读、配乐读、表演读、比赛读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既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真正达到“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目的。读古诗,如果片面理解为一味地让学生读,学生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地读,哪怕读上千遍,也只能使学生养成“唱仰天书”的坏习惯,而“其义”是不能“自见”的。因此,诵读古诗时我们教师还要加强指导。为了提高古诗词的诵读效益、

巩固古诗词的诵读成果,我们还应把“读”与“画”、“演”、“写”、“编”有机结合起来。“画”、“演”、“写”、“编”都是学生喜闻乐见 的活动,让读与这些活动相结合,不但有效提高了古诗诵读效益,有效巩固了古诗诵读成果,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了学生的心灵。学习古诗文是孩子们一辈子的事,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古诗文教学活动,仅仅是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有关“诗歌吟诵艺术”,在没有听这个讲座之前,对于“吟诵”我只能解释为“与朗诵的意思一样,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但 徐老师把吟、诵分开做了解释,“诵”是“节奏上比‘读’缓慢,”“吟”是“是一种没有谱、自我性很浓重的哼哼唱唱,具有音乐性”,而“吟诵”是“以唱的方式来读,运用的是乐调”,徐老师亲自给我们吟诵 了张继《枫桥夜泊》,还让我们看了台湾一位老师吟诵的《敕勒歌》 教学片段,用唱的方式来学诗歌,头一次听到让我们感到很是新鲜,如果也这样教学生们,他们肯定也会很感兴趣,加快背诵的速度但不能刻意地去模仿别人的唱腔,要唱出自然的韵味。 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传承古诗吟诵的必要性。希望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把吟诵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吟诵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在古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原生态的吟诵,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加快背诵的速度,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徐健顺:什么是吟诵

什么是吟诵 (2011-08-29 21:27:50) 徐健顺 李白诗云:“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吟诗,是古代文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人人都会的事情。诗词文赋,从来就不是朗诵的,而是吟诵的。所谓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诵,就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按照诗文内在的格律或节奏来吟诵,而这一点,正是西方传来的朗诵法所忽略的。吟咏和诵读的区别,在于吟咏多有曲调,而诵读多无曲调。现在我们已经按照有没有音阶和曲调,来区分“吟”(吟咏)和“诵”(诵读)。 吟诵和歌唱的区别,在于歌唱是曲为主词为辅的,而吟诵却是以词为主的,它的目的是更充分地表达词意,所以严格地依字行腔。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不是像诵读一样地唱歌。所以吟诵听起来,又像唱歌,又像诵读,介于唱和读之间。 吟诵的曲调,各地都不一样,甚至每个人都不一样,与当地的官话以及地方的音乐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又有一些普遍遵守的原则,比如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文读、曼声长吟、摇头摆身等等。这些都有它科学的道理。 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手段,所以是古典诗文的活态。欣赏的时候,也只有通过吟诵最能体会古典诗文的神气韵味。 吟诵还是学习古典文化的方法,在私塾中代代相传了三千多年。因为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不同,学习者需要掌握大量的经史子集知识,要大量地背诵,才会有所习得。吟诵不仅是记忆的高效方法,而且吟诵本身就是对作品的反复揣摩,所以它也是理解作品的自学方法。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道:那就是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在吟诵。鲁迅、胡适、朱自清这些老一代的白话文大师们,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好的白话文,也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这其中,吟诵功不可没。朱自清、叶圣陶等许多文化大师们都曾经撰文,大力提倡在中小学恢复和发展吟诵传统。今天,吟诵已经濒临失传的边缘,我们是不是应该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做点什么呢?

吟诵教学总结_教学工作总结.doc

吟诵教学总结_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教学总结 驻操营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1班经典诵读教学总结 本学期进了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有以下总结: 根据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本学期进了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有以下总结: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保障措施: 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2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

收获的快乐。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定期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诵读之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6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 总之,经典文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将继续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 郝俏俏 篇二:古诗吟诵学习心得体会 古诗吟诵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参加了新教育古诗吟诵培训活动,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古诗词”这种文学体裁并不陌生,有四言的,五言的,七言的,而且押韵,朗读的时候要有感情要把握节奏,虽然这些我们都懂,但是怎么教小学生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听了市金海岸小学牛见玉等几位老师的吟诵课,以及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诗歌教学可以这样教。 首先我对古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徐教授的专业讲解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帮我们揭开了古诗吟诵的三个误区:两字一顿法、一句两顿法、随心所欲法。我们在吟诵古诗的时候只要掌握好几

徐健顺 吟诵的现状

吟诵的现状 一、传统吟诵(私塾吟诵)现状: 全国各地都有会传统吟诵的人士,他们的年龄基本上都在80岁以上,部分是90多岁到100多岁。平均每个市(包括各郊区县)有1-10名左右,北京有百名左右,也有的市已经没有会吟诵的人了。这些先生中很多人也只会部分文体的吟诵,少数学养深厚、书香世传的先生吟诵的文体比较全面。吟诵人比较多、吟诵保留尚比较系统的地区有江苏常州、福建漳州、广东广州、湖南长沙、河北河间、北京等地。 很多尚在世的老一辈的著名学者都会吟诵,如周有光、季羡林、霍松林、冯其庸、叶嘉莹、吴小如等等。 由于以前的私塾有义务教育的特征,某些地区也有年纪很大的农民或者家庭妇女会吟诵,如北京昌平、河北河间、江苏镇江等,但是他们的吟诵多为初级。这种情况很可能在全国各地都有。 除了汉族,某些与汉族接触密切、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少数民族也有汉语吟诵,如壮族、白族、布依族、纳西族、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 全国各地的吟诵调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吟诵调也有差异。但是都遵循着一些普遍的规律。 20世纪以来,陆续有一些吟诵的录音录像,散在某些机构和一些个人的手中。这批录音十分珍贵,其中不乏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而且音质正在损坏之中,也亟需转录保存。 总的来说,五至十年之后,传统吟诵将基本消失。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吟诵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传统吟诵的历史 魏晋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魏晋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皆用吟诵。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为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顾宪成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此即吟诵之声。清中叶,桐城派创古文吟诵法,倡导“因声求气”,流传至今。曾国藩谓: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曾国藩是桐城传人。 古代的吟诵主要通过教育系统(私塾和公学,前者为主)传承。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民国建立以后,新学堂更盛。私塾进一步消亡。但是在农村,由于新学堂的师资匮乏,私塾还有存在的空间,新学堂也有私塾吟诵的成分。在城市,私塾公学已经很罕见,只有一些书香门第仍以家馆或家学的方式继续私塾式教育。新学堂基本不再吟诵。 1920年唐文治办无锡国专,大力提倡吟诵。“唐调”大行于江南,散布至今,成为最大最完整的一个吟诵调。“唐调”也是桐城派吟诵调的一支。 20年代西方话剧大为传播。西方的朗诵全面引进中国,学校普遍以两字一顿法念书,教育界热烈讨论如何诵读的问题。抗日战争时私塾再遭灭顶,同时朗诵诗盛行。抗日战争结束后,汉语朗诵基本定型,其形态始终留有抗日朗诵诗的痕迹。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朗诵遂一统天下。 三、对吟诵的研究与呼吁 1920年赵元任首次研究吟诵,写成论文,1922年录制常州吟诵唱片。1934年、1948年唐文治两次录制“唐调”唱片。 20年代至40年代,很多著名学者撰文、写书,呼吁传承吟诵文化。其中通晓西方文化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大家谈汉字》教学设计

《大家谈汉字》教学设计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温永林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大家的作品中找到其对汉字的独特见解,丰富对汉字的认知,进一步感知祖国文字的魅力,对汉字心怀自豪与喜爱。 2?在阅读及拓展练习等实践活动中,形象感知读“大家”作品的好处,习得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可靠有效信息的策略---------- 读“大家”、读经典。 【教学重难点】 能够统整从大家作品中提取出的独特见解,丰富对汉字的认知,进一步感知祖国文字的魅力,习得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可靠有效信息的策略一一读“大家”、读经典。 【教学过程】 一、聚焦议题,理解大家”意思 1?孩子们这段时间都在开展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说说你对汉字的了解? 2?这节课咱们要学习和交流的话题也跟汉字有关,上课前,老师为了找到合适的文本,在网上输入“汉字” 一词,没想到出来这么长一串数字一一一亿个。可见,这些信息真可以称得上海量了。我精心筛选,最终确定了这组文本。(读课题) 你知道“大家”是什么意思吗? 指名交流,相机ppt出示:①众人、大伙儿。 “大家”的意思可不止这一个,至少还有这一个,ppt出示:②大作家、大专家。 2.这里的“大家”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介绍。 ppt出示作家头像及简介:(介绍时语速稍微加快)徐健顺:他是著名吟诵专家,他用生命研究汉字声韵调和意义之间的关联,表达汉字的声音体会到的情感。 毕淑敏:她是当代最受欢迎的女作家,她的作品获得海内外各种文学奖项30余次, 堪称“文学的白衣天使”。《柔和》是其散文集中的一篇。 蒋勋:他既是台湾知名作家,又是美学大师。他在《汉字书法之美》一书中把汉字的书写和美学融为一体,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 3?读完他们的介绍,你们觉得今天的“大家”更偏重于哪个意思? 、群文分享,提取"大家"见解,增长汉字知识 (一)共读一文,提取“大家”见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