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护理

谈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护理

谈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护理
谈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护理

谈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应用静脉留置针的4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8例(采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07例(常规护理),对两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发生的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液体外渗、皮下血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措施可避免留置静脉针的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应积极采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干预

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运用更为

广泛,其操作方便、运用灵活,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刺痛。实际使用时能够避免增加患者的静脉穿刺次数,保护静脉,疼痛程度,为护士的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而若实际操作出现问题,同样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影响医生的治疗效果。现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取得的满意

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415例,均为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男219例,女196

例;年龄34~85岁,平均(56.1±8.7)岁。其中冠心病242例,心肌梗死69例,脑梗死51例,糖尿病34例,呼吸衰竭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8例(采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07例(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一般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静脉炎的护理:①正确操作。护士需熟练掌握操作技巧,降低操作的失误率。穿刺前期,多次洗手,对皮肤消毒过程中保证范围大于敷料覆盖面积,通常为8 cm×8 cm。穿刺过程中,由于护士的手会触及贴膜覆盖面积内的针柄与部位皮肤,穿刺结束时必须要对针柄及附近的皮肤实施消毒,次数3次为佳,皮肤干后计息运用无菌贴膜覆盖[1]。②型号适当。在选择使用留置针的型号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若能够达到治疗的需要,应尽量使用最小号最短的留置针,确保血液回流畅通,避免导管刺激局部血管,防止出现机械性静脉炎。③穿刺位置。护士必须要把握好穿刺位置,防止靠近神经、韧带、受伤、感染的静脉,尽可能不在下肢静脉穿刺。若必须要在下肢静脉,在输液过程中要把下肢抬高20?~30?,促进血液回流,避免下肢静脉受到过重的刺激。

④反复穿刺。在穿刺时要找准位置,争取一次成功,防止同一留置针反复穿刺。有的护士穿刺失败后,把留置针又推回

到套管内重复使用,此种操作会把病原菌带入穿刺点或血管内,需尽量避免。⑤液体输注。在输注高渗液体过程需重新开设静脉通路,避免连续输注,定期做好监护观察。⑥把握时间。在输液过程中,留置时间需控制在3 d内;输注普通液体则控制在5 d内,并及时给患者补充营养,增强其身体免疫功能,避免发生体血管壁创伤及局部抗炎。

1.2.2 导管堵塞的护理:对护士定期培养,提高专业工作水平,规范其操作,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堵管的概率。当完成输液后需要正压封管,把2~3 ml的肝素盐水缓缓静脉推注1.5 ml后,一边退一边注入,让导管内部针头在退出时维持正压状态,避免堵管。封管后的留置针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能接上液体,出现阻力则不能用注射器强制性把血凝血块推入血管内,防止出现堵管。若滴速较慢则采取一次性注射器回抽小血栓,注入25 ml肝素钠生理盐水后,持续封管30 min。输入甘露醇、脂肪乳(20%)等黏度较大的药物后需用10 ml生理盐水冲管、封管,且适当控制患者的活动量。

1.2.3 静脉血栓的护理:尽量选择上肢粗静脉穿刺,对血管采取保护,防止同一部位出现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需禁止在肢体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既减轻了疼痛程度,也改善了护理质量。

1.2.4 液体外渗的护理:护理人员需增强自己的专业水平,

提升穿刺的成功率,保证导管清洁,引导患者适当活动,使持输液肢体与心脏处于平衡状态,穿刺部位上方衣服需尽量宽松,防止局部血液回流受阻;刺激性强的药物出现外渗后采取局部封闭,可用100 ml生理盐水配合20%利多卡因加氢化可的松0.5 g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

1.2.5 皮下血肿的护理:血肿多数是因为穿刺及置管操作失误,若护士的技术生疏,动作不准确等都会导致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出现皮下血肿。护士在穿刺前需要检查血管的弹性,关节、韧带、接近神经的静脉,提高自己的穿刺技能,整个动作需尽量“轻、稳、准”[2]。并结合患者的血管情况,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争取一次性穿刺。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发生的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液体外渗、皮下血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静脉留置针技术不断研发使用,至今在临床上的运用已变得更加成熟。静脉留置针却有着诸多优势,具体体现在:大大降低了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疼痛,缓解了患者因穿刺带来的心理负担,正确维护了静脉输液时的血管通路,防止护士穿刺失败而重复操作,可满足紧急输血和输液要求,为紧急抢救创造有利条件[3]。但在穿刺环节,必须要做好护理工作,否则将会增大并发症状的发生率。

本组资料显示,针对留置静脉针运用过程出现的并发症,在使用的同时配合了相关的护理工作,患者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这表明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措施可避免留置静脉针的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应积极采用。

4 参考文献

[1] 辛培.静脉留置针穿刺常见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4):751.

[2] 王风勤.关于静脉留置针穿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

误诊学杂志,2008,8(8):1844.

[3] 金文喜.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技巧[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08,8(26):63.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 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减轻了患者每 日扎针的痛苦,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常导致某些并发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 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导管堵塞、液体渗漏、肢体肿胀、静脉炎及皮下血肿。 1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是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导管堵塞有两种可能:(1)血栓堵塞在管 腔内。即为血凝块堵塞或是输注高营养液时,部分静脉营养物质粘附于管腔内壁所致,另外,导管冲洗不彻底也会形成堵塞。(2)在管腔口形成血栓活瓣。此类堵塞,因为滴注液体畅 而无阻,我们有时会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为患者接上液体输液,一旦血栓发生脱落,栓子随 血液进入肺循环,可造成肺小动脉栓塞。发生导管堵塞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 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方法是回抽。回抽亦不畅,则拔除 置管。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正确使用封管液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 2 液体渗漏 液体渗漏系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 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特别是有些药物刺激性强,给 病人带来痛苦较大,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发现液体 渗漏时可给予以下措施处理:(1)局部封闭,减轻疼痛,促进吸收,取0.9%生理盐水 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可地松0.5g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2)取土豆切成片状贴敷于 皮肤红肿部位;(3)局部物理疗法。在选择血管时尽量选择近端、弹性好的血管,操作过 程中适当控制输液的速度,减少对血管壁的侧压,以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使静脉留置 针发挥其最好的功能,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工作中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肢体肿胀 长期保持不动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发生肢体肿胀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患者都认为 输液肢体保持不动可以防止漏液,但没有注意到输液肢体不动使肢体背面受压,肢体的静脉 血液回流受到相应的影响,使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术后需要大量的输入液体,补液又加重了 输液肢体的负担,引起输液肢体由远端向近心端回流缓慢而发生水肿,停止输液后水肿可缓 解或消退。另外,对输液肢体按摩、伸屈活动可以有效地预防输液肢体的肿胀。肢体活动能 促进微血管运动—改善毛细血管微循环—改善肢体血管渗透性—促进组织重吸收—组织水肿 减少。 4 静脉炎 4.1 静脉炎下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肢,远端(踝部、手背)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亦高于近端(腕部、肘部以上),其可能与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在血管内易形 成血栓有关 4.2 输入刺激性药物以及高渗性液体,特别是液体量每日超过1500ml,容易引起静脉炎。刺 激性药物或高渗性液体进入静脉后刺激血管收缩与痉挛,病人感到疼痛、麻木,以致静脉变硬、成条索状,严重时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 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动静脉留置针的_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 一、静脉留置针的优点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 其优点有: 1)减轻痛苦;2)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3) 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有利于抢救患者;4)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 1、穿刺前的准备: ①清洗双手。 ②备齐用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透明敷贴、棉签、2%碘酊、75%酒精、胶布。(注意: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③备好输液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④选择准备穿刺的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 (注意: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⑤安抚患者工作: 2、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 1)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应>8cm,并反复2 次消毒。嘱患者握拳 松动针芯. 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

(1) 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 (2) 导管的材质不变, 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不易劈叉, 减少耗损,减少痛苦。 (3) 处理后, 软管与针芯紧密粘合. 因此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选择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丰富的血管。 2 )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15°~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5°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退针芯1~2mm至外套管内,固定针芯慢慢将套管送入静脉内,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伤血管,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 3、妥善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于穿刺部位,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 方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与皮肤拉紧,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将贴膜另一端紧帖在皮肤上。拉紧进针部位松弛的皮肤,使静脉留置针固定更加牢固,为了便于每日换输液器,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 4、正确封管 1)常用封管液 肝素盐水:10~100 单位/ 毫升保留时间持续12小时用量5ml 生理盐水:保留时间持续8 小时用量5~10ml 2)封管的技术 A、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 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B、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 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

静脉留置针护理要点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一、静脉套管针护理如下: (一)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 1、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2、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3、做好物品的准备 4、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

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5、妥善固定: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二)、正确的封管 1、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 2、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生理盐水5~10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h冲管1次[2].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 3、封管的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二、并发症 (一)穿刺部位感染 1、原因:①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②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③留置时间过长等。 2、措施:①洗手②无菌操作操作过程中正确使用无菌技术可以预防感染。 (二)皮下血肿 1、原因:①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②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③静

常见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常见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发表时间:2013-01-18T16:22:45.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钟小玲[导读] 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钟小玲(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放疗科广东湛江 524002)【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1 并发症及预防 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1.1 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2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1.3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组。 1.4 静脉炎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5 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2 观察与护理 2.1 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2.3 置管期间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贴膜。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技术日渐完善,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护理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其使用技术并做好观察及护理,提高导管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对长期置管病人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一、静脉炎 (一)原因 1.细菌性静脉炎:多见于病人抵抗力低下,医护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皮肤消毒不严格,套管脱出部分再送入血管内,局部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 2.化学性静脉炎:输注的药物和液体损伤静脉内膜或软管进入静脉太短,肢体活动较剧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引起炎性反应。 3.机械性静脉炎:留置的静脉导管固定不牢,导管置于关节部位,导管型号较大而静脉较细,穿刺和送管动作不当等对静脉形成摩擦性损伤。 4.血栓性静脉炎:由于留置的静脉导管固定不牢,导管型号较大,进针速度、角度不当,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内膜所致。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

症状。 (三)预防和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2.尽量选用较粗大的静脉血管,使输入药物足够稀释,减少刺激性药物刺激局部血管。 3.在病情允许并经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减慢滴注速度。 4.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 5.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套管尖端劈叉现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6.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可及时拔除套管进行湿热敷、理疗等处理。 7.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8.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灭菌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二、导管堵塞 (一)原因 1.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2.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 3.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 (二)临床表现 静脉点滴不畅或不滴,推药阻力大。 (三)预防和处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1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 操作方法 1.1 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 1.1.1 血管的选择: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宜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患儿可选择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紧急心脏起搏、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抢救、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胃肠外营养等治疗,宜选用股静脉或颈外静脉;长期卧床的患者,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因久病卧床的患者易形成血栓。发生在静脉的血栓比动脉多4倍,发生在下肢的血栓又比上肢多3倍[1];烧伤患者可供使用的血管较少,更应注意血管部位的选择,由于上肢静脉干线短,下肢静脉干线长,选位顺序应先上肢后下肢;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可应用腹壁静脉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 1.1.2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留置针的大小依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血管情况分别选用18G~24G等型号。有主张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用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可相对延长留置时间。 1.2 穿刺方法:四肢浅静脉穿刺法:选择粗直、弹性好且活动方便的血管,距穿刺点10~15cm扎止血带,使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达最佳状态是穿刺成功的关键[2]。消毒穿刺部位后,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继续沿血管进针1~2mm,使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固定。等通过3种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的研究发现,送外套管时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穿刺成功率高。 头皮静脉穿刺法: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用部位。操作者右手拇指与中指握住套管回血腔两侧,食指轻按在外套管上面,无名指、小指与患儿头皮接触固定,以15°~30°角缓慢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入1~2mm。拇指、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直至全部置入血管内。右手将长约4cm的3M透明胶带,以穿刺点为中心平整粘贴,透明胶带上缘在外管针翼一半处,右手拇指与食指持肝素帽,左手食指、中指按外套管尖端处,即食指紧贴透明胶带下缘按压,以阻断回流血为宜。右手无名指与小指夹针芯退出,拇指、食指迅速将肝素帽对口旋上外套管,双手拧紧肝素帽,再次固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 预防与处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1、穿刺部位感染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皮下血肿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3、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4、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

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应用

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应用 摘要】浅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危 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近几年来,浅静脉留 置针在国内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1]。具有避免反复穿刺、保护血管、减轻病员 疼痛;有利于病员活动,增加舒适度;可以保证输液安全,可随时打开静脉通路 及早用药,提高抢救率,减轻护理工作量的优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一留置针的选择 根据患者自身血管的情况选择留置针的型号,创伤大、出血多则选择粗的留 置针,反之则选择小型号的留置针。因为留置针的直径与血管的直径的比例与静 脉炎的发生机率有关,所以在不影响抢救和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小型号的 留置针,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壁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二置管部位 一般选择相对较粗、暴露血流丰富、平直且易于固定的上肢血管,避开关节 韧带、静脉瓣和受伤感染的静脉,因下肢静脉回流慢容易发生静脉炎及血液回流 入留置针的管道内,如必须在下肢置管时输液可抬高20~30度,并可给予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缩短药物在血管内滞留时间,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三操作方法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操作要轻、稳、准,选择充盈血管,牢固固定,在穿刺 上方6cm处扎止血带,局部常规消毒,消毒面积为8cm×8cm,进针时以30~45 度向心方向进针速度不能过快,见回血后即降低穿刺角度,平行血管推进2cm, 将针芯轻轻退出1.5cm,再沿血管走向将头全部送入血管,穿刺时通过观察回血 和感觉针头刺入血管时的落空感,来判断是否进入血管。切忌盲目进针或退针, 见回血后边退针芯边沿血管走行方向向血管内推入外套管,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增加患者痛苦,牢固固定留置针,以穿刺点为中心 待消毒液干后用3M透明敷料粘贴,再用抗过敏胶布固定肝素帽的2/3处,并标 上置管日期和时间。 四护理 1 留置时间:应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时应缩短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常限留置时间为3~5天,根据情况可留置7天。 2 封管:封管时不可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推完再拔针,以免因拔针时产生的 回抽力使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堵塞管腔,因此强调正压封管,即边推药液边退针, 封管液选用低浓度肝素液(250u/ml或125u/ml)或生理盐水5ml正压封管,对 于糖尿病患者牛玉玲[2]认为50u-100u/ml肝素液封管最佳。 3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如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退行性变,血流缓慢,使药物停留在局部血管的时间延长,药 物长时间地对血管内膜造成化学性刺激,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为有 效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封管时适当加大封管液量,以充分稀释局部血管内药物浓度,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宜使用生理盐水间断冲管,以减轻药物对 血管壁的刺激,如选择关节部位行浅静脉置管时,宜采用离心穿刺法,因离心穿 刺时针柄位于关节上部,此处平坦无骨性突起,易于稳妥固定套管针,避免套管

常用管道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 主讲人:李秋梅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时间:2010年7月27日 地点:五楼会议室 内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越来越广泛。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而且很大程度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艾滋病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也可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一、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方法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年龄及血管情况的需要分别选择18 G~24 G等型号,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有弹性、无静脉窦且远离关节、活动方便、易于固定的血管,对能下床活动患者不宜选用下肢静脉。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在穿刺点上方10~15 cm处扎止血带,以进针点为中心,皮肤常规消毒,直径为6~8 cm,穿刺前检查好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松动留置针外套管,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示指持留置针柄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直刺静脉,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退针芯1~2 mm至外套管内,再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拔出针芯,穿刺成功后,连接肝素帽。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使留置针固定更牢固。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及时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目的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方法对20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出现并发症,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采取适当的护理防范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周密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科患者留置套管针200例(男106例,女94例),年龄4~86岁。 1.2操作方法 1.2.1操作前的准备告知患者及家屬套管针应用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护师洗手,戴口罩,备齐治疗盘,选择合适的留置针,成人选用18~20号的针头,小儿选用20~22号的针头,大量失血或快速补液的选用16号的针头。 1.2.2穿刺方法距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用0.5%碘伏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皮肤2遍,消毒范围的直径大于8cm,待消毒液完全干透后穿刺,手持套管针,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刺入,见回血后针尖平行进入2~5mm,左手退出针芯少许,右手将套管送入血管内,边退针芯边送套管,穿刺成功用3L手术膜固定,注明静脉留置针置入日期,时间,责任人。 1.2.3封管方法正确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常采用肝素封管;将12500U的肝素加入250ml的生理盐水中,取5ml从肝素帽处脉冲式推入,以确保留置针内充满肝素液,抗凝时间可以持续12h。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则用生理盐水5ml封管,每隔6~8h重新封管1次。 2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2.1皮下血肿因对血管选择不当,穿刺不熟练,技巧欠佳均可导致套管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首先选择血管弹性好,走行直,避开

浅谈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心得

浅谈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心得 浅谈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心得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近年来在我国广泛的开展应用,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的穿刺次数,减轻了疼痛感,为住院病人输血、输液提供了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既利于病人的抢救工作,又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术和做好留置针的护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本科自20xx年1—6月对2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病人进行观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总结了此200例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包括穿刺方法、心理护理、血管选择、置管时和置管期间的护理、拔针注意事项等。浅静脉留置针因其穿刺方便,对血管刺激小,可较长时间留置使用,无需反复穿刺,减少病人痛苦,既不影响患者活动,又可保护血管和紧急抢救,因此在临床尤其是急诊室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科自20xx年1—6月对200例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其中年龄最大91岁,年龄最小2岁;留管时间最长7天,最短1天。

1.2穿刺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备齐用物,选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仔细评估病人血管,并向神清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排尽输液管内空气,并将留置针与输液管相连接(有两种连接方法:一是取下留置针肝素帽及输液器头皮针使两者直接相连,用于连续不间断输液;第二种方法是将输液器针头直接穿刺进入留置针上肝素帽内,注意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此法用于少量输液及间断输液,输液后便于及时封管)。选择合适血管后,常规扎止血带和消毒局部皮肤,右手持留置针针翼,针尖斜面朝上,取下针头保护帽,旋转针芯,以15°——30°角度进针,见回血后,压低穿刺角度,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将套管送入血管,同时右手拉出针芯。最后用专用留置针贴膜固定,写好穿刺时间,调节输液速度。 2护理 2.1心理护理由于浅静脉留置针较普通的输液穿刺针粗、长,且在血管里的留置时间较长,病人难免紧张、恐惧。所以,护士要详细介绍留置针的优点和注意事项,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同病室病友或者其他留置针受益者与其进行交流体会,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配合进行置管。 2.2血管的选择选择弹性好,粗大,血流丰富,易于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免靠近神经、关节及受感染的静脉。 2.3留置针穿刺处皮肤的护理每日护理1次。更换贴膜,用0.5%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由内到外,消毒3次,消

留置针安全知识试题

留置针操作比赛理论复习题 1、静脉输液操作的目标 答:成功穿刺、安全留置、血管保护。 2、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静脉炎、渗出、堵管、感染、空气栓塞、肺水肿。 3、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因素 答: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患者皮肤消毒不严、患者血源性传播、导管在穿刺前被污染、输液接头被污染、药液被污染。 4、常见静脉炎的种类 答: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5、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答:合理选择血管,充分的血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滴速、消毒待干等。 6、机械性静脉炎的常见原因 答:导管材质过硬、导管型号选择不当、固定不牢、快速及大量输液。 7、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 答:因为软管与针芯紧密贴合,穿刺前要转动针芯可便于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8、使用留置针的好处 答:减少穿刺次数,保护病人血管,不易损伤,保证输液顺利和安全,配合多次用药,提高疗效,减少病人费用、减轻病人痛苦。 9、常见静脉血流量

答:手背至肘部静脉:<95ml/min肘部至肩部静脉:100-300ml/min 锁骨下静脉:min上腔静脉:min 10、堵管的常见原因 答:过度活动,体位变化导致导管异位、冲管不充分导致血栓形成、多种药物混合产生药物沉淀 11、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答:72-96小时。 12、留置针的穿刺角度答:15-30度。 13、选择静脉和导管的基本原则 答:①选择最适合病人病情及疗程需要的输液工具 ②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③在满足治疗输液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小型号的导管 14、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 答:对接受治疗者无害、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不使废弃物对他人造成伤害。 15、安全留置针的概念 答:“安全”是指杜绝可能的血液的接触和针尖扎伤的可能性,安全型留置针必须具有防止血液接触和针刺伤的设计。 16、输注何种液体时,输液接头需要每24小时更换 答:输血、胃肠外营养(TPN)。 17、INS标准规定冲管时冲管液的最少量 答:导管及其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 17、冲管液的种类答案:生理盐水。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1、穿刺部位感染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 、皮下血肿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3、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4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 5、静脉炎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 6、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发表时间:2009-07-21T10:34:11.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杨莉朱玉玲 (哈密地区中心医院 839000) [导读]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方便。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1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1.1 穿刺部位感染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2 皮下血肿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3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1.4 导管堵塞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 1.5 静脉炎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 1.6 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高。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2.1 做好健康教育静脉置管前,在行留置针前应对患者和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在留置针使用期间,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脱出、污染或液体渗漏等。 2.2操作技术要熟练,穿刺前检查好套管针,正确选择血管,输液器每日更换1次。每次注药、输液应严格无菌操作,液体滴完后要及时封管,并关好留置针小调节夹,以防引起空气栓塞,肝素帽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并用胶布固定好。 2.3 观察局部反应凡放置留置针的患者应及时巡视,进行床头交接班,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则表示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拔出留置针,并给予50%硫酸镁持续热敷24h~36h,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2.4 置管期间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小纱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 2.5 输液前后的护理留置针放置时间最好不超过7天,以防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对局部进行处理。输液完毕后,应妥善固定留置针,避免脱出。认真进行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留置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浅静脉留置针护理新进展.

浅静脉留置针护理新进展 浅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我国已被广泛认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使用套管针进行穿刺后,将针芯取出,只保留其外套管在血管中,由于外套管所使用的材料具有柔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性小等特征,故可较长期在血管中留置。套管针的使用,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减少留置套管针所致的并发症,延长留置的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1.穿刺方向及穿刺部位 有研究结果显示,静脉炎的发生与置管部位有关,踝部大隐静脉向心方向置管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浅静脉置管致局部静脉炎与细菌感染无明显关系,考虑是个体对异物机械性刺激反应及某些药物刺激而引起局部反应。老年患者由于血管退行性变,血流缓慢,使药物停留在局部血管的时间延长,药物长时间地对血管内膜造成化学性刺激,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人体下肢的静脉瓣最多,血流缓慢,药液滞留于血管内的时间较长,易致下肢静脉炎。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首选下肢静脉置管。 套管针对血管的物理性刺激不容忽视。资料表明,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方法有关。踝部大隐静脉置管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腕部头静脉置管,两组静脉炎发生率虽有区别,但统计学结果无差异(P>0.05)。这可能与套管针固定的稳定性有关,在腕部头静脉及踝部大隐静脉处行向心穿刺置管时,套管针柄落在关节骨突起处,致针柄不能与皮肤完好贴合,使套管针随关节运动来回移动,造成静脉内膜损伤而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离心穿刺时针柄位于关节上部,此处平坦无骨性突起,易于稳妥固定套管针,从而避免套管针移动造成静脉内膜损伤。为此,如选择关节部位血管行浅静脉置管时,宜采用离心穿刺法,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套管针对血管的物理性刺激与血管的直径、血流量大小、套管针型号等相关。建议临床护士在使用套管针前,需先评估病人输液总量、速度、液体性质、静脉粗细,据此选择能满足输液要求的最小型号的套管针,同时,可根据静脉所处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以减轻套管针对血管的物理刺激,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2.封管液推注速度 有实验结果表明:虽采用相同的封管液,但封管方法不同,效果差异明显。快速推注组堵管率占46.67%,缓慢推注组堵管率只占5%。可见采用缓慢推注法封管效果明显优于快速推注法封管。 采用快速推注法封管时,由于封管液推注速度较快,当注射针从肝素帽处拔出后,血管内瞬间压力大于留置针内压力,使血液回流至留置针内,并挤走部分封管液,使留置针内残留的封管液不足以维持回流血液不凝状态,形成栓子,阻塞留置针。临床发现,采用快速推注法封管后,回血的

静脉留置针护理心得

静脉留置针护理心得 黄银燕 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针。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静脉留置针对以下几种患者特别有利:1危重患者,留置针为患者争取了抢救时静脉给药时间,时刻保持静脉通道开放。 2烦躁不安患者,留置针有利于静脉输液顺利完成,不容易发生外渗,而造成患者肢体因为外渗而水肿,减少穿刺次数。 3长期需要静脉给药患者,由于长期的静脉注射往往会造成血管变细变沉,加大了静脉穿刺的难度。留置针可以在血管停留3到5天,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 4 手术患者,有利于手术中静脉给药,需要抢救时能保证静脉通道开放,赢得抢救时间与给药时间。 5神志不清者需要静脉给药患者,对于这种患者我们应该选择患者接触不到部位进行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自行拔针的机率。必要时可以将患者双手进行约束。 静脉留置针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导管的材质不变,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不易劈叉,减少医院的材质,减少病人的痛苦。但处理后,软管与针芯紧密粘合,故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在操作时,我们在血管上方以15-30度角直刺血管,绷紧皮肤,缓慢进针,在针芯侧孔处仔细观察回血,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0.2cm。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0.2cm,送管,撤针芯。 在贴一次性敷料帖前先在针柄处贴上一道胶布,因为每天都需要更换敷料帖,如果没有贴好针柄,撕敷料帖时容易带出留置针。所以加一道胶布有利留置针固定。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血管特别细与沉者、水肿者、皮肤十分皱折、血管不直、弯曲者我们应该在操作时做出一些特殊的处理。老年患者的血管一般不明显,在操作前可以让病人用温水泡水或者是扎两条止血带,使血管得到明显暴露。如果血管真的很短、细者,可以进针的时候可以在皮下走一点后进入血管或者是软管不全部进入血管,可以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对239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大多数无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不仅减轻了患者重复注射的痛苦,而且减少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标签:静脉留置针;护理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如今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大手术后、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静脉留置针可保护患者血管,其操作方法简便,使用方便,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还能缓解患者因反复穿刺所导致的痛苦,减少患者常穿刺引起的疼痛和恐惧心理,减少液体外渗、防止皮下气肿,且能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同时也为护理人员减轻了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因此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技术对护理工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临床资料 2009年1~12月对笔者所在医院238例住院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年龄47~81岁,大都数无不良反应,其中穿刺失败5例,置管堵塞6例,无静脉炎发生。 2护理 2.1心理护理为消除患者对此项操作的疑虑,缓解其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以便患者能主动配合,在实施静脉留置针之前,应向患者介绍采用静脉留置针的原因、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如何配合操作。若患者神志不清,则护士应尽量对其家属进行解释说明。 2.2物品准备护士在操作时静脉应尽量选择较粗的,静脉留置针则选择较细的,这样可保证套管与血管间存在一定量的血液边流,使套管接触到血管内壁的机会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型号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对留置针的质量、生产日期及型号要仔细检查,同时检查其包装的完整性,套管和针芯有无粘连,套管是否完整、有无断裂,针尖斜面是否锐利、有无钩及导管边缘是否粗糙等。 2.3血管的选择血管宜选择粗、直、有弹性且充盈的血管,这样容易固定,且血管的长度应适合静脉留置针穿刺,一般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贵要静脉等四肢浅表静脉较为适宜。注意尽量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为避免影响日常活动,患者的手背静脉也不宜选用,肢体活动障碍者应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止使用静脉留置针。 2.4穿刺方法及妥善固定(1)严格检查静脉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操作时动作轻柔,选择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皮肤,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