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六下语文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

最新版六下语文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

最新版六下语文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
最新版六下语文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

第一单元

一、春

1.略

2.(1)欣欣然 (2)窠巢繁花嫩叶呼朋引伴 (3)黄晕烘托 (4)蓑笠稀稀疏疏静默

3.(1)zhǎng上涨zhàng头昏脑涨 (2)sǎn散淡s àn散步 (3)yūn晕

车yùn月晕 (4)cong收藏z白ng宝藏

4.如:绿油油闹哄哄金灿灿乱糟糟美滋滋5.C

6.(1)朱自清匆匆 (2)写景抒情盼绘颂 (3)志南和尚春风(4)朗润涨红

7.(1)触柔和 (2)嗅芳香 (3)听

8.(1)花针细丝牛毛

(2)雨丝在柔和春风吹拂中倾斜着、互相交错着飘落下来的样子极准确地写出细

雨像笼子似的罩在屋顶上的状态

(3)写了灯光,撑着伞慢慢走的人;工作的农民,草屋

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9.(1)略 (2)生机勃勃、美好、充满希望和力量(3)分别对应上文所写的春草、春花、春风和春雨,

都充满生动、希望和美好

10.(1)?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的挤劲,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

(2)?闹?字不仅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众多沸腾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浓

(3)?抚摸?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吹?则表达不出来11.成语如:春风得意春华秋实春风化雨如沐春风等诗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春眠不觉晓春风吹又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2.略

二、春风

1.ch0 m6ng ji白0 sa 2.(1)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在的东西(才能) (2)

评论好坏 (3)江河大地解冻 (4)调养、休息造句略3.如:苍苍草原莽莽沙漠

哄哄呼啸4.(1)飘拂滋润 (2)匀净5.比喻春天持续的时间短6.只见起

风、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

像细雨的滋润,草长莺飞,杂花生树7.D 8.(1)用

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北国

春风来时速度快,力量大,铺天盖地,发出震人心魄的声响 (2)春风的凛冽,劳作的喜

悦,展现北方春种时的特有情景以及人们喜悦的心情9。北国的春风及时送走坚冰霜雪,

伴随作者经历艰苦的岁月,喜欢北国山民的豪迈10.略11.如:扑通噼哩叭啦叮咚

哗啦啦唰写话略

三、花的话

1.(1)矜持 (2)凝重 (3)眼花缭乱 (4)万紫千红 (5)屈尊纡贵2.

1

(1)A.清幽B.清新c.清雅D.清丽同:都有清新的意思异:?清雅?还有高雅、

文雅的意思,?清幽?还有幽静、,幽美的意思,?清丽?还有?美丽?的意思 (2)A.美好

B.美丽同:都有美的意思异:?美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的事物,?美

丽?则一般形容好看3.

4.繁复新巧纤薄单弱自写略5.使不同时令的花

儿能够聚集在一起,为下文写花

儿们的对话做了铺垫暗示读者,文章内容并不是无知妄言,而是另有深意6.花儿说话

的顺序是用后者逐步衬托前者的过程。从?骄傲?的程度看,榆叶梅可谓最骄傲,后面的

花则次之;从‘‘吹嘘?的手段看,前面的花只会自我吹嘘,后面的白丁香和玉兰表面谦虚,

实质吹嘘手段最高,她们相互吹捧抬高自己,达到了既夸AX夸己的目的。因此,它们顺序

不能调换7.如:玫瑰?骄傲地昂起头?表现了玫瑰自视甚高,对其余的花不屑一顾的

神情8.二月兰不受人注意,默默地却尽力地开放,犹如敬爱的老师无私的付出;紫色是

神秘的,给人以幻想9。如:(1)梅花香自苦寒来坚韧顽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端庄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10.略

[扩展迁移]

(一)一日的春光

l—2.略3.尽情的享受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4.(1)苦苦等待

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 (2)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

就被寒风冷雨驱散 (3)到处寻找

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行欲扬先抑,层层蓄势,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的可贵

5.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

宜人,裱纤适中,充满生机6.(1)?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快

乐、活泼、力量和生命 (2)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不再

怨恨春天7.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辛苦(二)春天的梦

1.如:(1)短暂 (2)饥渴(焦灼渴望) (3)执著 (4)‘渴盼 (5)给予

(6)赞美(歌颂) 2.略3.(1)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

期盼和渴慕 (2)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4.作者感受到

2

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但她又是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

来希望的5。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6.作者将?春

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以温暖和希

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凸

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美好的主旨(三)诗两首

l_(1)遍布 (2)争妍 (3)懂得2—_3。略4.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

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霎时

万紫千红,繁花似锦。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

作雪飞。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春光的印象5.要点:小草的新嫩;春雨的细密、柔

和6.甲诗咏的是摄魂的早春,一切都是新嫩的,迷蒙的,而乙诗描绘的是仲春百卉千花

争妍斗奇的?群芳谱?,春意显得格外热闹

第二单元

五、羚羊木雕

l。jT zhan邑ji6 zhu6 d6i权羚怦怦揍攥喉2.A。小声B.塞到我

的手里c.坚定3.:。, 4.怦怦地跳起来小声紧

紧地盯着我严厉发抖5.

(1)①态度:很生气,不断地追问我,义正词严地要

求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依据:妈妈

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变得十分严厉;坚定地说②态

度:沉稳、平静,但也不主张把羚羊

木雕送人依据: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

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

。种不可抗拒的力量③态度:懂得我的心思,但又做

不了主依据:她一定想说什么,可

是,她没有说;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2)这几段话写出了?我?与

万芳间有着纯真、美好的友谊,所以?我?才决定把

羚羊木雕送给她 (3)羚羊木雕虽然

珍贵,但它还是有价的。而?我?与万芳的友谊却是

无价的,它能随时给?我?带来温暖,

所以?我?不愿意去换回羚羊木雕6.(1)愧疚、难过、

担心万芳会不理?我? A.叫

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 B.我

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c.我几乎

听不见自己的声音D.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任写三句) (2)冷冷的月光,烘托了

?我?当时悲伤的心情 (3)万芳的谅解,更显出她

的纯洁、大度,对友谊的珍重,反衬

出?我?的行动愈加显得俗气、卑琐,所以?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7.c

(A.模糊了原本非常清楚明白的立意,即赞孩子间纯真的友谊,批家长们的过于?重财轻

义?,不尊重孩子的情感。B.?奶奶?与另几个人截然不同,她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情

感。D.将?插叙?的写法解释成了?倒叙?) 8.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

线索,插入一段相关内容避免平铺直叙,使全篇叙事有波澜,能引人人胜9.略

六、在那颗星子下

1.(1)l已(2)zO(3)li66(4)qihn(5)ni西n(6)xian(7)-ni6n

(8)ji0 2.(1)chuQn chuai;hui(2)z6。z6。z6。(3)p 白n p白n xln

(4)chu6 lI=l组词略3.(2)(6)√其余× 4.贪玩、学习不认真?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触犯校规?两句5.?我?尽管违规,但林老师也没有以身作则,她一定有些歉疚,所以此时的?我?很得意6.比喻。要复习的内容太多,一下子无法全部记住,只好先突出

重点和难点7.尽管?我’’这次考得很好,但再次考试?我?仅得了47分。是林老师让?我?知道了?我?的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所以不敢正视这张成绩单8.不矛盾。c〃纤细,,是老师手的形态,而?沉甸囱?是形容老师?搁?的力量,从中?我?感受到老师对?我?的爱9.考试前夜看电影,临考?抱佛脚?,却得了113分,全班第一试卷讲评时,先得到老师夸奖,既而重考只有47分事后,成绩单上英语考试成绩是?优?10一11-略

七、一千张糖纸

1.(1)duo (2)zan (3)kui (4)gala (5)zhe (6)miao 2-(1)

缺乏;贫乏 (2)应许 (3)急迫得无法再等待造句略3.略4。有必要。一来?我们?的游戏让表姑不得安宁,为下文表姑让?我们?捡糖纸换电动狗埋下伏笔;二来同第七段四合院安静如初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5.用零花钱买糖,突击吃糖;走街串巷寻找糖纸;守候在糖果店柜台前捡糖纸;在婚礼上捡糖纸天真、单纯和执着6〃五个?笑?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表姑对欺骗?我们?的行为不以为羞。她笑得越厉害,对我们的伤害也越深7。不矛盾。前者写出了童年的?我们?整天玩乐、无忧无虑;而后者表现了?我?

被袅赔欺骗后,希望变成了失望,热情变成了悲愤的心理。突出了?我?所受的伤害之深

8.孩子是天真的,是不可以欺骗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孩子的感受,大

人都曾有过,所以说不能让伤害延续下去了 9.如:可以批评孩子、可以为孩子们找一些

其它有兴趣的活动等10〃略

八、为少年轻唱‘

1.尴尬落熏硝邃漪2.(1)搜肠刮肚 (2)莫名其妙 (3)在劫难逃

造句略3.略4.夸大孩子的错误,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不顾孩子面子、不宽容

委婉表现了渴望老师理解的心情5.少年人的害羞与自尊。少年人面对自身错误及师长、

长辈的指责,困惑无奈的情感6.小猫被老师丢出去了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无辜的小猫

?错误?一词表达出少年人的善良、纯真的内心,他们为自己的无意之举伤害到小猫而

伤心,也为老师的不理解而难过7.D 8.面对同学的疏远冷漠,女孩渴望融入集体、渴

叠同学的友谊发泄对她,?拖了班里的后腿?的不满9.提示:即使在竞争的硝烟中,也

d

应永远保持内心的宽广和明亮;正确对待在学习上?拖了班里的后腿?的同学10一11.略

[扩展迁移]

(一)胆小鬼

1.都是前一个2.略3.(1)孩子的心理特点: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来仍期望有几个

铜板在口袋里响的 (2)父母平日不给零用钱,没钱去买流行的东西受不了良心的煎熬

4.小孩子的一种稚气,喜欢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也是小小虚荣心的表现5.(1)插叙大弟自

主支配零用钱一事从侧面烘托出?我?渴望有一点零用钱的心理,为下文?我??偷钱’’做铺

垫 (2)此时父亲已知?我?偷钱一事,这段文字含蓄地交代了父亲对偷钱一事的?反思?

和处理,表现出父亲的开明及对孩子的理解6。不是。依据:可从描写?我??不好过?的心

理语句人手

(二)我的早年生活

1.(1)形容人度量大 (2)具有敏锐的眼力 (3)比喻查究了情报源的不很明显

的线索 (4)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5)整理行

装,等待出发造句略2.略3.

(1)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 (2)我乐意别人问我所

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3)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

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4.(1)明白自己的优点,自信 (2)丘吉尔认为孩子就应

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学习内容,但同时必须学习最基础最实用的知识,这样才会有利于自

己的谋生和发展5.(1)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却能一字不漏地背诵

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并获全校优胜奖 (2)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

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丘吉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固然需要一点运气,但对于理想的

坚持,对于自己所爱学科及特长的钻研和发挥才是最终成功的重要前提6.如:人也许很

渺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认识自我,发现并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拥有自

信,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发光)

(三)梯子

1.如:(1)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

的 (2)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

透的橘子 (3)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南瓜 (4)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的脸

上2.?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 3.(1)写出了他惊恐万分的神情 (2)

写出了他高兴的神情4.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但对任何人都设防而不去信任,也是不可

取的5.略

第三单元

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C(?怠?应读dai)

2.D(A项中?与?应为?予?,B项中?总?应为?终?,c 项中㈠慢?应为?漫?,?精?应为?经?) 3.如:(1)遥不可及 (2)游手好闲(3)视而不见(4)五光十色

4.C

5.如: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6.略7.想以此来证明拥有光明的幸福,并劝告人们珍惜这种幸福

8.因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倦怠,难以理解每一天的意义,缺乏对生活的必要的热情。如果把每一天都看作是最后一天,便显示出了生命的价值,就会

倍加珍惜,自然也能做很多事情

9.要点:健康的人认为死亡是遥遥无期的,意识不到时问的宝贵,不知珍惜时问

10.略 11.要点:因为眼中所见都是习惯了的,便难以产生鉴赏之心。这句话意在劝诫人们要珍惜自身的天赋,爱惜、重视周围的一切

一o、?诺曼底?号遇难记

1。(1)cOo声音杂乱 (2)c0事发突然,来不及防备 (3)hOn熟睡‘(4)

zh60闯祸 (5)tuOn形容水势凶猛,流速迅疾 (6)I 已行使、执行(职责、权利、

义务等) (7)整齐而有顺序2.如:粗枝大叶镇定自若杂乱无章不可同日而语

3—4.略5.依照惯例,按照常规哈尔威船长对这条航线、这条船的情况很熟悉了,这次

的撞船并非是他失职,纯粹是对方造成的意外事故。这也为下文作了伏笔6.?玛丽?号

的速度之快、体积庞大渲染紧张恐怖气氛,表明它来得突然、无声无息,令人猝不及防

?玛丽?号航行时的那种巨大气势:速度极快,负载之重,体积庞大穿破、飞驶、非常

快、特别大、笔直、逼7.(1)①把哈尔威船长指挥果

断、调度有方的特点形象地表达出

来了,似乎连灾难、船舶都听命于他②略 (2)刻画

了沉着、坚毅、视死如归的伟大形

象,让读者看到一个强者的风范8.既照应上文?犹

如铁铸?、?纹丝不动?,写出船长的

镇定自若,视死如归,又表现他尽忠职守,誓与轮船

共存亡的精神和勇气,深深刻在了人们

和读者的心里(如同雕像永远矗立着) 9.法国雨

果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

三年笑面人10.略’

一一、清贫

1.奢筹矜蓄掷吓

2.如:(1)筹备 (2)踌躇 (3)田畴

3.(1)庄重谨严,丝毫也不马虎 (2)形容办事认真,

丝毫不马虎 (3)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造句略

5.清白、贫穷国方兵士捕获方志敏以后想从他身

上发洋财结果一无所获的?趣事?

6.长期、一向朴素、从没有奢侈过这些词语使我们

了解到方志敏数十年如一日地安于清贫的生活,表现

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7.两个国方士兵热望从方志敏身上发个意外之财而反复搜身,恐吓,终究一无所获。两个士兵认定当大官的一定有钱,认定方志敏藏匿钱财,一再地搜身,摸、捏、搜寻,威吓进逼,无所不用其极,丑态百出

8.热望激怒威吓企望失望

9.进一步交代自己家里珍藏的财产只是一些旧的换洗衣服,深化了主题。以调侃的语气来写,表达了对国民党反动派一心只做升官发财之梦的蔑视和嘲讽

10.略11.提示:这里的?贫?不仅指物质财富,更

指精神上的

十二百合花开

1.苞瘤鄙醒zT ti6。y,ng新2.纯净欢喜嘲笑3.B 4.排比拟人

展示百合自尊、坚强、永远向上的形象5。这种嘲笑是因为野草目光短浅,并怀有强烈

的妒忌心理不理会野草的嘲讽,让花香在风中飞扬6.┏━━━━━━━━━━━━━━━━━━━━━━┳━━━━━━━━━━━━━━━━┓

┃句子┃所表现的百合的品性┃

┣━━━━━━━━━━━━━━━━━━━━━━╋━━━━━━━━━━━━━━━━┫

┃有使命感,有责任心,不想虚度┃

┃(2)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生命┃

┣━━━━━━━━━━━━━━━━━━━━━━╋━━━━━━━━━━━━━━━━┫

┃(3)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

┃┃

┃存在┃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

┣━━━━━━━━━━━━━━━━━━━━━━╋━━━━━━━━━━━━━━━━┫

┃(4)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执著,不因人们的好恶、环境的变┃

┃都要开花┃化改变自己┃

┗━━━━━━━━━━━━━━━━━━━━━━┻━━━━━━━━━━━━━━━━┛7.(1)百合花为了开花认真地做准备,简直已经到了心无旁骛的境地 (2)写出人们不

顾路途遥远急切地跑来观赏,突出了百合花的吸引力8.突出百合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

值的努力表明它开花并不是为了争名9.百合的生命历程象征10.用百合花象征人的

心灵。只要我们像它一样永不放弃,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那我们最终就会得到完满的结局

11.略

[扩展迁移]

(一)人生是一本书

1.略2.d白ng chl zh6 k吾3.略

4.因为人生就像书一样,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构思,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语言风格,要使内容精彩,就要不断体验、感受生活,并学会构思生活,表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5.(1)历尽坎坷却永不放弃追求 (2)飞黄腾达却丧失尊严与原则 (3)平平淡淡却执着真情

6.重要的不在于已经过去的,而是即将开始的,一个人应该朝前看,认真对待即将开始的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7.要点:一个人的生活只要有过理想,有过追求,有过付出,那么,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充实的;反之,即使有财有势,也会觉得十分空虚

(二)贝多芬之魂属于人类

1.罕崛遐辟2.(1)庄肃 (2)富润迪3.肃碑昂形

4.略5.后两句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6.D 7.环境交代贝多芬临死时的天气状况,渲染一种激越、壮阔的气氛,突出贝多芬的英雄气质,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8.贝多芬的音乐能?教懦弱者具有生的勇气、倔强和胆识;教精神跪倒的人用独立的头脑霍地站起来;

教欠缺意志和自信力的空虚心灵奋发向上?

9.要点:

(1)他的创作是他对整个人类命运的热切关注和忧虑的结果

(2)?贝多芬之魂?给人以永恒的自信力,并能升华为一种信仰,转化为一座精神财富之山

(3)贝多芬的影响超越时空、国度、民族的界限,属于全人类

(三)为生命喝彩

1.略2.如: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日积月累日暮途穷日

新月异日以继夜3.比喻句如:生命是一面镜子(我用那双被世间万物洗涤过的双眸凝

视生命一一那是一本大书) 排比句如:在这本书中,秒是它的标点,分是它的词汇,时

是它的句子,日是它的段落,月是它的篇章……(我们用自己智慧的或愚钝的,无私的或

贪婪的,勇敢的或胆怯的,组成句子,汇成篇章,谱写成生命这本大部头生活中,你努力

呵护?真?,诚信就会成为你的标志之一;你大力弘扬?善?,你必将收获一路的欢声笑语;

4g,~1心去发掘?美?,美就会在你身边闪现……生命

因拥有知识而充实,因充满挑战而彰

显精彩,因流泪流汗而摇曳多姿) X寸比句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命

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j‘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有的篇章虽短,却很精彩动

人,有的篇章虽长,却猥琐,、粗陋,好生累赘). 4.引发对生命的思考,表达对生命应执

着追求、顽强求生的观点5.微笑面对每一天,相信生命因拥有知识而充实,因充满挑战

而彰显精彩,因流泪流汗而摇曳多姿6.略7.--*3v~一种回声写话略

第五单元

一八、中国石拱桥

1。(1)雄跨横跨雄跨比横跨显得更加雄伟有气势(2)古朴质朴质朴主要

强调朴素的意思;而古朴则强调在朴素中更有.古代的风格 (3)推崇推荐推崇是指对

好的事(人)物很重视、给予高度评价;推荐则指将好的事(人)物介绍出去 (4)惟

妙睢肖巧妙绝伦惟妙惟肖主要指描写或模仿得逼真;而巧妙绝伦多指设计达到极好的境

界2。略3.(1)举例子 (2)列数字 (3)作比较4.历

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

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 甲诗作者为宋代诗人,乙文作者为唐代文学家。 B. 从题材看,甲诗为怀人诗,乙文为山水游记 C. 甲乙两诗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地。 D. 甲乙两诗文作者在文坛上被并称为“刘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 甲诗颈联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千帆过”“万木春”之景,表达其对生活哲理性的思考。 B. 乙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句着意描写了潭中鱼儿自由游弋的可爱情态。 C. 甲诗尾联中“长精神”和乙文中“凄神寒骨”都隐约传达出作者被贬后的失意与怅惘。 D. 甲诗和乙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均较为显性,伤感至豁达、欢乐转忧伤,读者能感同身受。 (4)古人云“诗言志,歌咏怀”,甲诗和乙文作者有过被贬谪经历后,都在作品中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情感,请举例说明。 【答案】(1)D (2)(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3)D (4)甲诗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含蓄表达思念故友,感慨岁月的情感;乙文借幽深凄清之景委婉抒发被贬谪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解析】【分析】(1)A. 甲诗作者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B. 甲诗为酬答诗。C. 甲诗不是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地。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故选D。(2)本题注意关键词: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诗歌鉴赏文言文答案

诗歌鉴赏题 1,【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诗歌鉴赏】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连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写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稳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2.【答案】(10分) ①(2分)D ②(3分)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③(5分)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 3.【参考答案】⑴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⑵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4.【答案】(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诗歌、文言文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自请且留此县,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乃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①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 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吏皆移③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乃召见诸曹吏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郡中大惊。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②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 【注】①二千石:指郡太守。②谳(yàn):审判定罪。③旧时公文的一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著:显著 B.博本武吏,不更文法更:更改 C.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论:论罪,判定罪行 D.正监以为博苟强强:逞强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 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②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③博本武吏,不更文法④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⑤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⑥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立即斩杀了组织者,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几年时间使琅邪的陋习有了很大的改变。 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升调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⑵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3)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8.B(更:经历) 9.A 10.B(“解散投诉者”在先,“斩杀组织者”在后) 11.(10分) (1)朱伪装成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咸,完全了解了他所犯的罪。(共4分。其中“诈”“具”“坐”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按照)旧例,新太守刚刚到仟,总要派遣官员慰问,表达问候之意,我们才敢起来正式去任职。(共3分。其中“故事”“存”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所到之处总是用这样奇特怪异(的手段),来明确地告诉下属(自己)是不可以欺瞒的。(共3分。其中“所”字结构、补足第二分句省略部分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朱博字子元,是杜陵人。家境贫困,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逐渐升迁为功曹,刚直仗义,喜爱交游。当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由于是公卿子弟才能显著而为人所知,朱博都和他们相友善。陈咸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犯罪,被关进监狱。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陈咸的案子。陈咸被拷打询问,伤势很重,朱博伪装成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咸,完全了解了他所犯的罪。终于免去陈咸的死罪。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 升任冀州刺史。朱博本来是武官,没有经历过用法令条文办事的文职,等到当了刺史巡视部属时,官吏和百姓几百人人拦路自行投诉,官署都满了。从事请求暂时留在这个县,事情办完了再出发,想要以此来观察试探朱博。朱博心里明白,告诉侍从赶紧准备车马。于是会见自行投诉的人,派遣从事明确地告谕官吏百姓:“想要投诉县里丞尉的,刺史不监察佩戴黄色绶带(官俸二百石)的官员,各人自己到郡里去。想要投诉二千石的墨绶长吏的,等使者巡视部属回来,到刺史的官署去。百姓被官吏所冤枉,以及投诉强盗小偷诉讼之事的,要到各自所属的部从事那里。”朱博停车判决发落,四五百人都离去了,如同神明。官吏百姓大为震惊。后来朱博慢慢查问,果然是一个老从事教唆百姓集会。朱博杀了这个官吏,州郡都畏惧朱博的威严。 朱博升为琅邪太守。齐郡风俗是人们都性情迟缓,以自高自大来涵养名声,朱博刚刚任职,右曹掾史都移书称在家躺着养病。朱博询问原因,回答说:“恐惧!(按照)旧例,新太守刚刚到任,总要派遣官员慰问,表达问候之意,我们才敢起来正式去任职。”朱博于是召见各个曹史书佐和县大吏,挑选其中看起来可以任用的,发布教令让他们填补空缺。驱逐罢免各个称病的官吏,让他们戴着白巾走出府署大门。郡中大为震惊。他就是像这样来拒绝别人。朱博任职几年,大大改变了齐郡的风俗。 朱博升任廷尉,职责是掌管解决疑难之事,主持平议天下的狱讼。朱博担心被属吏所欺骗,任职后,召见正监典法掾吏,对他们说:“廷尉(我)本来是从武官出身,不通晓法律。然而廷尉自从治理郡县,判决狱讼以来将近二十年,单单是耳濡目染的时间也很长了,三尺法律条文,人事尽在其中。掾吏试着和正监一起写出过去判决狱讼时官吏讨论难以明白的几十个案件,拿来询问廷尉,廷尉能够替你们再行臆断。”正监认为朱博只是要逞强,料想他不一定能够做到,就一起逐条陈述出来。朱博把掾吏都召来,一同坐着来问难,朱博为他们判断刑罚的轻重,十个里说对了八九个。属吏都佩服朱博的干练,才能超过常人。朱博每次升调改换官职,所到之处总是用这样奇特怪异(的手段),来明确地告诉下属(自已)是不可以欺瞒的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昏鸦”是指________ (2)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 B. 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C. 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D. 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 【答案】(1)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C 【解析】【分析】(1)理解词语意思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昏:傍晚。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A.“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表述错误。B.“温情”表述错误,无中生有。D.“怅惘若失的心绪”。应是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故答案为:⑴黄昏时归巢的乌鸦。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就能完成。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做的鉴赏,考生要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人的情感及诗歌的写作特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能够判断出正误。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请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为下文铺垫。 (2)诗人借周瑜火烧赤壁的胜利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的抑郁不平。 【解析】【分析】(1)“折戟”为小;“赤壁之战”为大,“国家的命运”为大。“折戟”是引起诗人抒发感情的工具,同时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 文言文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集锦 【一年级上册】2首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下册】4首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4首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4首 《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4首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4首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4首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6首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文言文,诗歌.带答案docx

古诗文阅读(一)5.26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濠守给士卒廪赐不如法,声欲变,守惧。转运使檄抃摄治之,州以无事。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温成皇后之丧,刘沆以参知政事监护,及为相,领事如初。抃论其当罢,以全国体。吴充等相继被逐。抃言其故,悉召还。吕溱等既出守,欧阳修等求郡。扩言:“近日正人端士纷纷引去,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修等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知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出知虔州。虔素难治,护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岭外仕者死,多无以为归,抃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于是至者相继,悉授以舟,并给其道里费。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为疑,帝曰:“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伤也。”及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成都以戍卒为忧,遂以大学士复知成都。召见,劳之曰:“前此,未有自政府往者,能为朕行乎?”对曰:“陛下有言,即法也,奚例之问?” 既至蜀,治益尚宽。有卒长立堂下,呼谕之曰:“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人喜转相告,莫敢为恶,蜀郡晏然。剑州民私作僧度牒,或以为谋逆告,抃不师界狱吏,以意决之,悉从轻比。谤者谓其纵逆党,朝廷取具狱阅之,皆与法合。薨,年七十七。谥曰清献。 (选自《宋史·赵扩传》有删改)参考译文: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考中进士。濠州郡守不按照法令供给士兵粮食和赏赐物品,士兵声称要发生兵变,郡守害怕。转运使发公文让赵抃暂代治理,濠州得以平安无事。担任殿中侍御史,弹劾检举不回避权贵幸臣,声名严正,京城称他为“铁面御史”。温成皇后的丧事,刘沆凭着参知政事的身份监领,等到刘沆担任宰相,仍然兼任原来的职务。赵抃论述刘沆应当免去所兼任的职务,以保全国家体制。吴充等人相继被贬逐。赵抃陈述事情缘故,都把他们召回朝廷。吕溱等人出京任郡守后,欧阳修等人要求出任郡职。赵抃上疏说:“近来正直之士纷纷退离,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全集及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全集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巴山道中除夜①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②路,羁危③万里身。乱山残雪④夜,孤烛⑤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⑥。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⑦新。 【注释】①除夜:除夕。②迢(tiáo)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后亦多泛指四川。③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④残雪:残余的积雪。⑤孤烛:一支烛。这里并非实指,而是说在这除夕之夜,孤烛独照,自己更感到成了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⑥僮仆: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⑦岁华:年华。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三巴路”言路途遥远,“万里身”表地域艰险。 B. 颔联中,“夜”点明了时间为除夕,“乱山”“残雪”点明了所处的环境,表现了羁旅之苦。 C. 颈联表现了诗人由于长期客居,与亲人骨肉远离,情感渐疏,而与僮仆朝夕相处则越发亲近的无奈现实。 D. 尾联中“明日”二字紧扣题中的“除夜”,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的漂泊之苦,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表达了诗人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等诸多纷杂的心绪。 B. 颔联写山用一“乱”字,写雪用一“残”字,既点明了时令,也写出了诗人纷杂的心态和凄冷的心境。 C. 颈联用笔巧妙,明写“僮仆”之亲,暗指“骨肉”疏远,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 D. 全诗语言朴素,抒情细腻,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A错误,应是:“三巴路”表地域艰险;“万里身”言路途遥远。(2)C错误,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 故答案为:⑴A;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选择即可; ⑵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看诗人定诗风,看诗歌所属的类别,看诗歌标题或关键系,看写作背景。具体要做到:通读全诗,把握大意,理解情感。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诗歌文言文练习

宁县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诗歌文言文鉴赏练习 主备人张文强备课组成员孙鹏肃何喜科孙维刚豆旺峰苏娟梅亢新明 课型新 授 课 时 四课时总课时四课时授课人 集体备课内容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变化 2.诵读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炼字、炼句、品味语言风格 4.文言文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思路,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变化 2、诵读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学案 学生学习纠 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浦。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答:______________ 这首词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托水珠因风流转的神韵,抒写了自 乡愁,具有清新明丽的语言特点。(意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 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 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 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 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伍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 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 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 也。

部编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

部编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采桑子①(其四)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①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来到额州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下面是小文与小涵对此诗的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从“残红”“春空”等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伤春之诗,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 小涵:未必是这样的。赏析诗歌要注意方法。________ 【答案】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好”字,“好”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小文的意见是“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是通过对“残红”“春空”等词分析出来的。小涵对他的这种分析方法及分析出来的情感给予否定。所以小涵肯定使用另一种方法分析,并得出与之不同的情感。如小涵可回答:可用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内容的分析方法。知人论世是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用词含蓄,透露的是轻灵欢娱之情。还可分析诗眼“好”,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 故答案为: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好”字,“好”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了诗词的赏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名句中关键词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从遣词、修辞、造句仔细揣摩、理解作者炼字的精妙。答题格式:(“?”字运用了?修辞(描写手法)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或“?”字不仅写出了剧中含义,而且表达了?效果,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桶,天上接行杯③。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此诗当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时登岳阳楼

小学到高中古诗词文言文大全

《小学到高中古诗词、文言文合集》 小学篇 小学课内古诗词篇: 【一年级上册】 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50首)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50首)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①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①?①:亻舌,音活,相会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3.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①。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①:日希,音西,干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②。②:氵矣,音四,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③。③:氵止,音止,水中的小沙滩 4、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虎豹嘷动。鸡惊禽失。羣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5、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文言文古诗文中意象

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化抽象为形象,变无情为有情。意象的构思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鉴赏古典诗词的重点。 1、“柳” (1)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以折柳表惜别。 2、“燕”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3、“水”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4、“月” 对月思亲——(1)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3)明月蕴涵时空

诗歌和文言文解析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苏州市中考试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 蒋捷 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③秋娘渡与泰娘桥:都是吴江地名。④银字笙:笙上用银作字以表示音色的高低。⑤心字香:褚人获《坚瓠集》:“按心字香,外国以花酿香,作心字焚之。 1.结合文章内容,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词人内心的愁绪?(3分) 2.揣摩“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所蕴含的丰富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乙】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茸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备注】:①福唐:今福州市。刘彝是人名。②跣足庐墓:赤着脚在墓旁搭盖小屋。③乡里:(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④格物致知:研究事理、汲取知识。 3.划分句子朗读停顿,每句一处。(2分) 会福唐刘彝赴阙夜不安枕者逾年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纯仁贤.之()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 (4)首谒.范纯仁:()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 6.【甲】文主要采用写作手法刻画宋濂,【乙】文主要是采用表达方式刻画徐中行的。(2分) 7.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这宋濂和徐中行形象上的异同点。(4分)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1.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初一至初三古诗词文言文

《观沧海》 曹操(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咏雪》 刘义庆(南北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 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否?” 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父,则是无礼。” 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而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为 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师为师矣。”《为 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为 政》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 我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子 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 罕》子夏曰:“博学而 笃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子张》 《诫子书》 诸葛亮(两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

文言诗歌

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余匹。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帝寤,曰:“朕之不明,以至于是。感卿此意,良用恻然。今从所请,以旌谏诤。”悉达等竟以减死论。由是渐见委信,擢为右武候车骑将军。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时通弟盖为长安令,亦以严整知名。时秦、陇盗贼蜂起,以通为关内讨捕大使。有安定人刘迦论举兵反,有众十余万。通发关中兵击之,师临安定,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通乃扬声旋师而潜入上上郡。迦论不之觉,遂进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诸城邑。通候其无备,简精甲夜袭之,贼众大溃,斩迦论并首级万余,于上郡南山筑为京观,虏男女数万口而还。 炀帝幸江都,令通镇长安。义兵起,代王遣通进屯河东。既而义师济河,大破通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大惧,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将自武关趋蓝田以赴长安。军至潼关,为刘文静所遏,不得进,相持月余。通又令显和夜袭文静,显和军溃,悉虏其众,或说通归降,通泣曰:“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通闻京师平,乃留显和镇潼关,率兵东下,将趋洛阳。通适进路,而显和降于刘文静。遣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显和追之,遂擒通送于长安。高祖谓曰:“何相见晚耶?”通泣对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以愧相王。”高祖曰:“隋室忠臣也。”命释之,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仍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举,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高祖闻而谓曰:“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寻以本官判陕东道行台仆射,复从太宗讨王世充。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洛州都督,赐实封六百户,加左光禄大夫。明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屈突通传》)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悉达等竟.以减死论竟:竟然 B.遂进.兵南寇进:进犯 C.既而义师济.河济:渡过 D.每自摩.其颈摩:抚摸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朕之.不明,以至于是命释之.,授兵部尚书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项及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项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野步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袭,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有人认为,诗中“野步”之人是老者,这从本诗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本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有写秋风,作者寄予其间的情意是否相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倚杖、白人头 (2)本诗“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把秋风拟人化,说是秋风管闲事,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表现秋风之猛烈,吹破了诗人的茅屋,表达了诗人对秋风的怨愤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通读全诗,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人物形象。野步之人是一位老者,从诗歌的“倚杖”一词,得知是个倚着拐杖的老人;最后一句中“白人头”也在告诉读者野步之人是白头发的老者。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诗人情感的能力。这首诗的后两句写秋风,诗人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的感受形象地表达出来。诗人是借写秋风表达岁月无情人将老的怅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要表现秋风风势之大、之猛,吹破了诗人栖身的茅屋,表达诗人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故答案为:⑴倚杖、白人头; ⑵本诗“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把秋风拟人化,说是秋风管闲事,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表现秋风之猛烈,吹破了诗人的茅屋,表达了诗人对秋风的怨愤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⑵解答本题,学生要反复朗读,理解全诗内容,抓重点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熟知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提升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