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技术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技术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技术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技术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

1预制构件制作:

1.1模具

1.1.1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符合构件精度要求。

1.1.2制作模具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所选用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1.1.3模具每次使用后,应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水泥浆和混凝土残渣。

1.1.4模板表面除饰面材料铺贴范围外,应均匀涂刷脱模剂。

1.2钢筋

1.2.1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并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检验,钢筋的质量必

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2钢筋成品笼尺寸应准确,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和绑扎方式等应符合有关

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1.2.3钢筋笼应采用垫、吊等方式,满足钢筋各部位的保护层厚度。

1.2.4钢筋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1.3混凝土

1.3.1混凝土用的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

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复试检验,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等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1.3.2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

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1.3.3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设备应运行可靠、计量准确,并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

定或校准。

1.4饰面

1.4.1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

格、生产单位等。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2面砖在入模铺设前,应先将单块面砖根据构件加工图的要求分片制成定型

砖模套件。

1.4.3石材在入模铺设前,提前24h在石材背面涂刷处理剂。

1.4.4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与混凝土的结合应牢固无空鼓。石材与混凝土之间

连接件的耳钩、锚栓等的数量、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4.5涂料饰面的构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棱角、线槽应顺畅,对于大于1mm的

气孔应进行填充修补。

1.5门窗框

1.5.1门窗框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

门窗框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5.2门窗框的品种、规格、尺寸、性能和开启方向、型材壁厚和连接方式等应

符合设计要求。

1.5.3门窗框宜预埋在墙板构件内,生产时应在模具上设置限位框进行固定。1.5.4门窗框应采取纸包裹和遮盖等保护措施,不得污染、划伤和损坏门窗框。

1.6构件成型

1.6.1构件浇筑前应进行隐蔽验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后方可浇

筑混凝土。

1.6.2混凝土成型应振捣密实,振动器不应碰到钢筋骨架、面砖和预埋件。

1.6.3混凝土浇筑过程应连续进行,同时应观察模具、门窗框、预埋件等是否有

变形和移位,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补强和纠正措施。

1.6.4混凝土表面应及时用泥板抹平提浆,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面。

1.6.5设计图纸指定某处需做毛面时,一般有以下方式:

1)在混凝土未完全凝结时用铁耙在构件表面平行拉毛,一般要求间距5cm左右,

深度4-6mm。

2)待混凝土凝结后用铁钎人工凿毛,但需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裂缝损伤

构件。

3)在钢模上涂抹缓凝剂(也称露骨剂),待脱模后用高压水枪冲掉涂剂露出骨

料形成自然毛面,但需注意的是必须将涂剂冲刷干净无残留。

1.7构件养护

1.7.1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可采用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

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静停时间为混凝土全部浇捣完毕后不宜少于2h;

2)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h;

3)恒温时最高温度不宜超过55℃,恒温时间不宜少于3h;

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5)养护时应注意预埋窗框的变形。

1.8构件脱模

1.8.1预制构件拆模起吊前应检验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

度75%方可拆模起吊。

1.8.2应根据模具结构按序拆除模具,不得使用振动构件方式拆模。

1.8.3预制构件起吊前,应确认构件与模具间的连接部分完全拆除后方可起吊。

1.8.4预制构件起吊的吊点设置除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预制构件平

稳起吊的要求。

1.8.5复杂节点,如窗台下方滴水线处,构件厂应该提供合理可行的脱模方案

1.9 构件编号

构件编号应该采取统一的形式。

构件编号需要表示如下信息:楼号、楼层(楼层范围)、构件名称、模板号、出场日期等。

2运输与堆放

2.1预制构件视具体情况选用竖立式或平叠式运输,车上应设有专用架,并正

确选择支垫位置,且有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构件接触部位用柔性垫片填实。

2.2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吊装顺序堆置。现场堆场

应设置在吊车工作范围内,堆垛之间宜设置通道。

2.3现场运输道路和堆放堆场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

现场的道路,应满足预制构件的运输要求。卸放、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并应有满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地。

2.4竖立式堆放架应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倾倒,并支垫稳固。

2.5平叠式堆放,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支垫位置应上下对齐,最下面一层

支垫应通长设置。一般叠放层数不应大于5层。

3成品保护

3.1预制外墙板饰面砖、石材、涂刷表面可采用贴膜保护。

3.2预制构件暴露在空气中的预埋铁件应涂抹防锈漆,防止产生锈蚀。

3.3预埋螺栓孔应用海绵棒进行填塞,防止混凝土浇捣时将其堵塞。外露螺杆

应套塑料帽或泡沫材包裹以防碰坏螺纹。

3.4门窗框应用槽型木框保护。

3.5对连接止水条、高低口、墙体转角等易损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

用套件加强保护。

4现场施工

4.1构件吊装

4.1.1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按吊装流程核对构件编号清点数量,并对构件上各个不

同作用的预埋金属件做好区分标识和作业注意事项的交底。

4.1.2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重量、形状来确定配套吊具,宜采用

可调式横吊梁均衡起吊就位。

4.1.3塔吊的起吊能力和钢扁担的承载力均应该经过提前计算,防止不安全的情

况发生。

4.1.4按设计图纸校核楼面预埋连接件及接驳钢筋等。

4.1.5按标高线预调标高顶撑件。

4.1.6打胶衬条如为现场粘贴,粘贴前应先扫净混凝土表面灰尘,涂上专用粘结

剂后压入粘牢衬条。衬条接头处宜45度切口搭接不留空隙。

4.1.7构件根部应系好缆风绳,人工控制构件转动,保证构件平稳就位。

4.1.8预制构件吊装校正,可采用“3+1”的形式,即XYZ空间三向与垂直度的

校正方式。以预制外墙挂板为例:

1)在PC墙板内侧弹出一米水平标高线(控制Z向),用水平仪测量PC墙板内

侧的一米水平线,用底部标高顶撑来调整板块标高或高低肩。

2)在PC墙板内侧弹出板宽竖直中心线(控制X向),在施工层地面也弹出相应

的板宽竖直中心线、人站在5米外目测地面与PC墙板各自弹出的竖直中心线是否在一直线上,可用撬棒或小型千斤顶来调整平行位移。

3)在楼面弹出内外进出边线(控制Y向),用硬尺测量PC墙板两侧端至地面弹

出的内外进出边线的距离是否一致,用撬棒或小型千斤顶来调整进出。

4)用垂直靠尺或线锤测量板块的垂直度,以内侧斜撑杆来调整倾斜。如有两根

斜撑杆时,严禁一根在紧固状态下调动另一根,这样会使PC墙板内部产生应力造成损伤。

4.1.9待“3+1”校正调整完成后立刻紧固各处连接件,须循环均匀紧固。常会

出现一端紧固时导致另一端走样的情况,所以在全部紧固之后还需再测量一遍定位。

4.1.10当采用饰面砖外装饰时,控制相邻板与板之间、层与层之间饰面砖缝对直。

外表面十字拼缝处四角高低差应满足质量检测标准。

4.1.11 预制构件与楼层预埋连接件形成可靠连接后,再脱钩、松钢丝绳和卸去

吊具。

4.1.12 预制外墙板相邻两板之间的连接件应紧固到位不可虚松。

4.2与现浇结构相关的施工

4.2.1叠合外墙板竖向板缝处由内侧填塞直径30圆形PE棒至设计要求位置,再

以砂浆嵌实封缝,宜用掺防水剂或微膨胀砂浆。

4.2.2叠合墙板内侧预埋锚固螺杆若遇钢筋作业干涉时可临时取下,钢筋作业完

毕后应立即复原锚固螺杆,并旋拧至设计要求深度。内侧模板封闭前应复核锚固螺杆或锚固钢筋的数量与位置。

4.2.3内侧模板钻孔与拉结螺杆的定位应与叠合墙板内侧预埋件位置相对应,如

发现有缺失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磋商补救措施。

4.2.4在混凝土浇筑时应随时观察预制构件定位状况,如有跑位等较大偏差出现

时应即刻暂停浇筑,当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4.2.5临时斜撑杆、连接件等应在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4.2.6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由厂家进行专门培训,取得培训方认可后方可作业。

灌浆工作业前应明了灌浆范围,事先做好封边密闭等工作。

4.2.7现浇面与预制构件面相接时应预留防裂伸缩缝,后期嵌补密封胶,不得用

砂浆嵌补。

4.3防水密封胶

4.3.1事先对防水密封胶的性能、质量和配合比进行检查,耐老化与使用年限应

满足设计要求。打胶衬条的材质应与密封胶的材质相容。

4.3.2预制外墙板外侧水平、竖直接缝的密封防水胶封堵前,侧壁应清理干净保

持干燥,打胶衬条应完整顺直。

4.3.3防水密封胶的注胶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注胶应均匀、顺直、饱和、

密实,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缝现象。

4.3.4预制外墙板连接缝施工完成后应在外墙面做淋水、喷水试验,并在外墙内

侧观察墙体有无渗漏。

4.4外表面修补

4.4.1施工中如有构件外表面磕碰破损、甚至开裂等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评估受损

程度,制定修补措施。

4.4.2造成防水接缝处有缺损,修补时应格外注意后补范围边圈与原件之间的接

槎牢固,以免雨水从后补边圈缝隙渗入。

4.4.3塔吊扶墙楼层处预制构件有预留开洞时,孔洞后补作业应按相关施工技术

要求实施。

4.4.4脚手架预留孔洞以及PC板板外侧连接孔洞的修补应保证内部后填料的密

实,需制定专项修补方案。

4.5脚手架

4.5.1脚手架搭设按《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连墙件可利用窗洞口伸入建

筑物内固定,或事先在预制构件预埋接驳件。如利用PC墙板接缝设置连墙件,必须严格做好后道防水密封作业。

4.5.2脚手架承重着力点或临时设施不可落在尚处于拼装阶段的预制构件上,严

禁将拼装过程中的预制构件作为传力构件使用。

4.6套筒灌浆

4.6.1套筒与灌浆料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4.6.2套筒材质及灌浆料的材质要求参见《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钢筋套筒连

接用灌浆料》。

4.6.3套筒灌浆操作应由供货方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认可,施工方应固定灌浆

操作员,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随意操作。

4.6.4水平PC板缝灌浆填充前应清理界面处渣物,并做好周围密封措施以免漏

浆。

4.6.5灌浆路径过长时应做分仓处理,宜3~4个套筒为一个仓格。

4.6.6套筒灌浆在同层现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同时要求监理旁站,逐

个逐项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必须确保节点施工质量。

5质量验收

5.1预制构件制作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5.1.1预制构件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

志。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进行观察、量测。

5.1.2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按技术

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和经原设计单位认可,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5.1.3预制构件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

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

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砼运输→砼浇筑→拆模、砼养护 1、砼运输:保持运输均衡,考虑商砼站较近且浇筑方便,确定初凝时间6小时,终凝时间8小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造成不能在初凝前完成入模振捣成型,则必须退砼,不得违规使用。保证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并且上层混凝土覆盖振捣完的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 2、砼离析:砼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砂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事先经试验室验证可行,严禁直接加水。 3、砼浇筑: 1)、连续浇筑不分层,设置溜槽下砼,浇筑前对垫层及帮模浇水润湿,以湿润无明水为宜。 2)、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要求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400mm,振捣持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全部泛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到设计标高后振捣完毕用木杠刮平,待混凝土收水时,木抹子压实、搓平,至少压三遍,将表面裂纹压回,使表面密实平整,用2m靠尺检查平整。 3)、砼养护:砼浇筑完成后12h内应立即进行养护,应使用草帘子或麻包片覆盖表面,在其上洇水保持砼表面润湿。不但可以节约用水并防止溢流进地基土内,还能确保砼在持续润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4)、雨期施工:选择无雨天气进行。浇筑过程中遇中雨以上天

气马上停止施工,已施部位合理留好水平施工缝(不得留垂直施工缝),并用塑料布覆盖防雨,小雨天气连续作业必须确保及时覆盖。浇筑后未完成压面或已压面但尚未硬化到足以抵抗雨水冲刷的程度前则必须覆盖防雨并保证及时搓平压面且不受雨水入侵冲刷影响。 5)、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时,才允许继续接槎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水平施工缝应全部剔除软弱层及浮浆到露出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50~100mm同混凝土配比无石子砂浆一层,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以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预制构件施工方案

预制构件施工专项方案 二〇一六年九月

编制:审核: 审批:

一、工程概况 码头工作平台1座(58m*20m),共7个排架,排架间距9m,基桩采用φ1400mm全直灌注(嵌岩)桩,排架间距9.0m。上部包含现浇横梁、预制纵梁、叠合面板、预制靠船构件等结构。系缆墩(8.5m*8.5m),采用高桩墩式结构,基桩采用4根φ1400mm全直桩嵌岩桩,上部为现浇墩台。引桥1座(399.756m*9m),采用高桩墩式结构,标准跨度25m。基桩采用φ1200mm全直灌注(嵌岩)桩,。上部为现浇墩台、预制预应力空心板、叠合面板等结构。 本项目预制构件分为两块进行,非预应力预制构件计划在现场进行预制,预应力构件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预制厂家进行制作。 非预应力构件工程量:预制纵梁34件,预制靠船构件7件,预制面板48件,预制水平撑6件等,混凝土约600方,钢筋约70吨。本工程现场预制构件包括码头平台预制纵梁、面板、靠船构件和水平撑。 预应力构件工程量:空心板共135件,混凝土约2200方。 主要施工图: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表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 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02-2011。 三、施工场地安排 我方根据实际情况对场地进行布置,预制场地尺寸长70m,宽25m,靠近现有公路布设大门(10m宽),其中配备休息室(3m*6m)一个,预制构件浇筑场地(500㎡),临时加工区(236㎡)一个,场内布设道路,主路8米宽,堆载区中间预留10米宽道路用来供施工机械使用,堆载区600㎡,满足生产所需场地要求。 其中浇筑区采用100mmC30素砼铺设,并磨光处理,满足预制施工要求。预制场地布设详图见附件。 四、施工人员安排 1、管理组织机构

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广场现场浇筑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他公路、城市道路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引用文件 2.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0.3 术语 3.1 水泥混凝土面层cement concrete surface course 用水泥混凝土铺筑的道路面层 3.2 主控项目dominant item 城镇道路工程中的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3.3 一般项目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3.4 抽样检验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城镇道路工程检验项目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4 施工准备 Ⅰ技术准备 4.1 熟悉图纸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4.2 技术交底 1 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技术员、材料员、施工员进行详细交底,落实各环节应注意的

施工要点。 2 混凝土原材料已进行试验,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 Ⅱ物资准备 4.3 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3 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实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4 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 2 粗集料的含泥量小于1.5%,泥块含量小于0.5%。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5 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 2 砂宜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粗、中砂,不宜使用细砂。 3 含泥量小于3%,泥块含量小于2%,进场应取样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6 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定》GB 50119的有关规定。 2 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并应检查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相应资质检测部门出具。 4.7 粉煤灰及其他掺合料: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质量应符合一、二级标准。也可使用硅灰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案

叠合板安装及支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沈北新城一期(公租房)工程(一标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及二次设计的预制构件制作图。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21/T1868-2010 5.《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DB21/T1872-2011 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11G101系列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沈北新城,一期工程14栋楼,每栋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上27层,地下一层.(1#、2#楼带2层裙房),层高3m,建筑总高度84.5米,总建筑面积㎡。一~四层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五~二十八层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板安装后再结构整浇,其中外墙板均为预制节点整浇,内墙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走廊处的连梁和楼板为全现浇结构,其余楼板为预制和整浇叠合板.设计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2.叠合板每层18块,预制构件最重板约,每栋总计432块;楼梯踏步板两种规格尺寸,总计;叠合板的预制层厚度为60mm,现浇层厚度为80mm,局部120mm。钢筋采用HPB300、HPB335、HRB400,叠合板及梁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 三、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每层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准备 1.材料进场及检验:预制板进场材料是否有翘曲、缺棱掉角现象,叠合板已经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项目部与监理工程师一同验收,发现不合格品直接退场。 2. 进场的楼板分别编号,并注明楼板所在工程的位置。 3. 现场堆放:放现浇板的场地平整,做混凝土硬化处理。.叠合板卸车前在地面上放置方木.起隔离作用,叠合板堆放不许超过七个高。 4.内墙施工双排落地脚手架、外墙的预制挂架安装牢固可靠。 五、预制板安装 1.线位控制:安装前先弹好叠合板水平及标高控制线,注意核对水暖、消防预留洞的位置,沿着管、洞中心做十字交叉线,在预制板的边缘和安 预制板

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

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基础工程施工 基础施工前必须按《建筑场地墓坑探查与处理现行规程》进行探查处理。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或与地质勘查报告不符时,应与建设单位、设计院商定处理方案。 1) 施工工序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定位→(由西向东)土方机械大开挖→运输→边坡加固→清理基坑→问题坑处理→验槽→黄土、灰土过筛→填筑→压实→验收。 2)土方机械的选用 3) 土方工程 土方大开挖时,将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土体边坡、围墙、周围建筑及其公用设施的稳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工程采用机械化 施工方法,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地基采用强夯,基坑土方以机械打开挖为主,开挖宽度;沿基础轴线外放3.0米;深度:基层标高-2.30米,开挖至地基底标高以上300─500mm后,用装载机作出入口坡道,底部人工修理、清底。为保证基础回填土的施工质量,将坡道设置在基坑以外。

4)土方填筑与压实 为了保证土方工程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土的种类和填筑方法。 要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土、液化状态的泥、含水量大的粘土、粉状砂质粘土、混杂土等不能作填土之用。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地层填土、压实。并尽量用同类土填筑,填土密实度,土的实际干容重用“环刀法”测定。灰土垫层施工时, 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施工。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图中的要求,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问题坑的处理。基坑用3:7灰土回填,垫层厚度为0.5米,至-2.3米处,上置钢筋砼筏板基础。分段、分层施工时,铺填厚度在200 ─ 300MM 之间,上下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拌和均匀并于当日铺填夯实,同时做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容重试验。回填素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3,回填灰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灰土比例必须严格计量,拌和均匀后,分层分段碾压夯实。 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基坑,并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至室内设计标高,同时邀请有关部门进行基础工程的验收,合格后在施工上部结构。第二节混凝土工程 钢筋砼工程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三大工种,施工生产中必须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合理组织,确保构件的施工质量。 1)施工工序: 制作模板→安装模板→安装钢筋骨架→拌制砼→浇捣砼→养护砼

预制构件安装施工的方案

构 件 安 装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2010年3月

施工组织设计 (分册九之码头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主编人:陈建勇(项目总工) 编制人员:钟凯(项目常务副经理) 孙浩(技术部主任) 盛庆宝(项目副经理) 张波(测量主管) 审核人 : 徐平(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施工单位 : 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工程负责人: 徐平(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项目工程师: 陈建勇(项目总工高级工程师) 报送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报送日期:2009年3月25日

一、工程综述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名称: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 1.1.2、工程地点:拟建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位于江都市大桥镇前进村长江北岸,上游侧紧临科进船厂码头,下游约1.5 km处为泰州杨湾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码头。 1.1.3、工程概况: 江都海昌港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香港昌兴建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规划建设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的5万吨级公用码头泊位3座,以及年产150万吨的超细矿渣粉磨生产线。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位于江苏省江都市经济开发区沿江公业园区,使用长江岸线830m及相应水域。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包含一座主体码头和三座引桥,主体码头为高桩梁板式结构,长795m,宽30m,码头桩基采用Ф1000mmPHC(C型)管桩和Ф1000mmδ16钢管桩相结合的形式,引桥桩基岸侧部分采用Ф1000mm钻孔灌注桩,与码头衔接部分采用Ф1000mmPHC(B型)管桩。 1.1.4、建设单位:江都海昌港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监理单位:镇江市兴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2、主要工程量 本码头预制构件工程量统计表如下:

PC预制构件施工方案(PC)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睿园项目(二期)(1-3#楼、5-13#楼、15-23#楼、25-28#楼、31-33#楼、35-37#楼、 第五版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睿园项目二期19#~23#楼,25#~28#楼 PC预制构件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及 措 施 2018年4月24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二、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三、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安排 四、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五、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要求(包括主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说明) 六、质量目标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七、安全文明目标及保证措施 八、其他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建设地点:海门 2. 投标范围:睿园项目二期19#~23#,25#~28# PC预制构件(包括叠合板、剪力墙、楼梯等)生产、运输、检验检测、配合验收及现场技术指导。 3.合作方式:由招标方确定中标单位及中标价格,招标方指定签订合同的合作方式,若中标单位与招标方指定的第三方签订合同时,应承诺执行定标价及合同条款。 二、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1、管理形式 根据业主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为加强项目总承包管理力量,我公司将对本工程设立项目经理部,代表单位履行总承包合同义务,对本工程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直接对业主和监理负责。 2、组织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肩负实施项目管理、履行总包合同的重任,是企业为实现本工程各项管理目标而设置的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因此,现场组织机构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为保证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能够胜任本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我们在设置组织机构时,将严格遵守下列原则: 精干、高效的原则 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各类专业人员,我们都将选派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具有拼搏、奉献和敬业精神的人员。 层次分明、职责明确的原则 组织机构分为企业保障层、项目管理层、施工作业层,企业保障是后盾,项目管理是主体,施工作业是基础,各层次间职责划分明确。 发挥团队精神的原则 项目的最终成功要依靠项目团队的努力,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有利于大家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1.编制目的 本标准文件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满足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特制定本技术标准作为现场施工作业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建的所有项目。 3.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标准 本标准为现场施工必须执行的文本(与设计或其它文件有冲突时,按本文件执行),投标人投标时必须认真考虑,竣工结算时一律不再增加任何费用。 混凝土工程实行原材料、产品全过程监控,验收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必须有监理部和发包人工程师签字认可的验收合格文件,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予以支付工程款,也不进入结算; 4.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4.1.施工准备 4.1.1.材料 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各项目混凝土材料一律采用商品混凝土。 4.1.2.对商品砼的质量检查要求 (1)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应超过100m3的工程,应派出质量检查员驻场。 (2)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小于一次。 (3)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4)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 4.2.混凝土浇筑和捣实 4.2.1.混凝土浇筑原则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和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正确,拆

模后混凝土表面要平整、密实。 4.2.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1) 防止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钢筋混凝土柱和墙中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设置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下料。 2) 正确留置施工缝:柱子施工缝应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顶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梁截面高大于等于1m),梁板分别浇筑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施工缝留置在梁托下面。单向板施工缝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楼梯施工缝应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墙施工缝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界处。双向受力的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结构复杂的结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4)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6)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4.2.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法 (1) 多层、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 分层分段施工,合理划分施工段,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 断面在400x400mm以内的柱子,浇筑时如果箍筋相交,应在柱子侧面开孔以斜溜槽分段

素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素混凝土基础技术交底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用325号~425号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且无杂物。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平头和尖头)、振捣器(插入式和平板式)、刮杠、木抹子、胶皮管、串桶或溜槽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 2.2.3 在槽帮、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隔3m左右钉上水平桩。 2.2.4 埋在垫层中的暖卫、电气等各种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方面验收。 2.2.5 校核混凝土配合比,检查后台磅秤,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3.4.6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3.4.7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预制构件安装方案解析

预制构件安装方案 编制单位:黑龙江宇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3年11月2日

目录 一、工艺流程 (2) 二、预制构件安装前准备 (3) 三、预制墙体构件安装 (7) 四、预制楼梯构件安装 (11) 五、预制叠合梁构件安装 (14) 六、叠合板构件安装 (15) 七、预制阳台、飘窗、窗台板构件安装 (19) 八、预制构件成品保护 (19) 九、质量控制 (20)

一、工艺流程

二、预制构件安装前准备 1.预制构件安装前现场准备 1)根据施工现场平面情况,确定吊装方案。规划场内运输道路,并确定现场构件临时堆场的位置。 2)根据预制构件吊装及施工要求,确定现场外脚手架采用形式。如采用外挑架,给定预留槽钢位置和洞口位置,墙体现浇位置。 3)楼板中预留放线洞口位置,在当前楼层四个基准外角点相对应的正上方预留一个20cm×20cm方洞,以便于上层轴线定位放线时,经纬仪对下层基准点的引用。根据规划给定的基准线及基准点,对引入楼层的控制线、控制点的轴线及标高进行复合检查。 4)在预制构件上标出轴线位置,以便于安装方向的控制。 5)确定首层预制剪力墙插筋位置。底层内、外墙构件安装前先与构件加工厂确认墙体预留插筋位置,根据工厂预制墙体上部模具固定插筋位置,用与剪力墙设计相同的主筋规格焊接做成梯子筋,现场施工时控制梯子筋第一排主筋位置,焊接固定后对插筋的品种、规格,位置、间距及外露长度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构件安装。 6)预制构件与混凝土基础结合面在构件安装前进行凿毛、剔除表面浮浆并洒水湿润等工作,即按混凝土施工缝进行处理。

2.预制构件进场验收 1)预制构件进场首先检查构件合格证并附构件出厂混凝土同条件抗压强度报告。 2)预制构件进场检查构件标识是否准确、齐全。 (1)型号标识:类别、连接方式、混凝土强度等级、尺寸。 (2)安装标识:构件位置、连接位置。 3)预制构件质量验收 (1)预制混凝土构件观感质量检验是否满足要求 (2)预制混凝土构件尺寸及其误差是否满足要求 (3)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结合构造是否满足要求 (4)预留连接孔洞的深度及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 (5)灌浆孔与排气孔是否畅通,并作一一对应标识。 (6)预制混凝土构件端部各种线管出入口的位置是否准确 (7)吊装、安装预埋件的位置是否准确 (8)叠合面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4)预制构件结构性能验收 (1)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隐蔽工程验收是否合格 (4)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结构实体检验是否合格 对结构性能检验不合格的构件不得作为结构构件使用,应返厂。非结构性损伤进行修补,修补后重新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技术 【教材解读】 一、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钢筋网的绑扎: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2)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3)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4)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一定要固定牢靠,位置准确,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6)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7)钢筋的连接。 1)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2)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 3)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 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模板安装位置、尺寸,必须满足图纸要求,且应拼缝严密、表面平整并刷隔离剂。 (2)模板及其支撑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3)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撑进行观察和维护。 (4)模板及其支撑拆除的顺序原则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具体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混凝土搅拌 搅拌混凝土前,宜将搅拌筒充分润滑;严格计量、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冬期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混凝土搅拌装料顺序:石子→水泥→砂子→水。 2.混凝土浇筑 (1)单独基础浇筑。 1)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浇筑,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必使砂浆充满模板。 2)浇筑台阶式柱基时,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上层台阶与下口混凝土脱空)现象。 3)为保证杯形基础杯口底标高的正确性,宜先将杯口底混凝土振实并稍停片刻,再浇筑振捣杯口模四周的混凝土,振动时间尽可能缩短。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杯口模板的位置,应在两侧对称浇筑,以免杯口模挤向上一侧或由于混凝土泛起而使芯模上升。 4)高杯口基础,由于这一级台阶较高且配置钢筋较多,可采用后安装杯口模的方法,即当混凝土浇捣到接近杯口底时,再安杯口模板后继续浇捣。 5)锥式基础,应注意斜坡部位混凝土的捣固质量,在振捣器振捣完毕后,用人工将斜坡表面拍平,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6)为提高杯口芯模周转利用率,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将芯模拔出,并将杯壁划毛。 7)现浇柱下基础时,要特别注意连接钢筋的位置,防止移位和倾斜发生偏差时及时纠正。 (2)条形基础浇筑。 1)浇筑前,应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木模上弹出标高线;如采用原槽土模时,应在基槽两侧的土壁上交错打入长100mm左右的标杆,并露出20~30mm,标杆面与基础顶面标高平,标杆之间的距离约3m。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方案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1.2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而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1.3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1.4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1.5.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2.吊装顺序策划 根据平面图确定安装塔吊的数量和型号供应使用,确定构件的吊装顺序,做到可穿插进行每道工序。 3.技术工作流程与分解图 3.1工作流程 引测控制轴线→楼面弹线→水平标高测量→预制墙板逐块安装(控制标高垫块放置→起吊、就位→临时固定→脱钩、校正→锚固筋安装、梳理)→现浇剪力墙钢筋绑扎(机电暗管预埋)→剪力墙模板→支撑排架搭设→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空调板安装→现浇楼板钢筋绑扎(机电暗管预埋)→混凝土浇捣→养护(按上述工序二至十一层结构完成)

3.2流程分解图 技术工作流程一:楼层弹线,并测量水平标高 施工工序二:外墙板按指定方向吊装

施工工序三:外墙板吊装、校正完毕 施工工序四:绑扎剪力墙、柱钢筋 施工工序五:剪力墙后浇段、粱支模,搭设楼板和预制梁排架

施工工序六:吊装预制梁、叠合板构件 施工工序七:楼层内其他后续施工(梁、板钢筋)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挡土墙工程施工技术 1、基槽挖土方:本工程挖基槽土方采用挖掘挖机及人工配合进行开挖。挖基配合墙体施工分段进行,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用1m3反铲挖掘机开挖,多余的土方装车外运弃土。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集水抗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 2、地基处理:当挖基发现有淤泥层或软土层时,需进行换土处理,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批准后,才进行施工。 3、碎石垫层施工:根据设计图纸现浇钢筋砼挡土墙。基底铺20公分厚碎石垫层,并用打夯机夯入地基土。以便增加基底摩擦系数。予制挡土墙的基础垫层为C10砼垫层10公分厚。 4、钢筋安装:现浇钢筋基础先安装基础钢筋,预理墙身竖向钢筋,待基础浇灌砼完后且砼达到2.5Mpa后,进行墙身钢筋安装。 预制钢筋砼挡土墙的基础钢筋分二次安装,第一次安装最底层的钢筋,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安装好预制墙身后,再安装第二阶的基础钢筋。 5、现浇砼基础: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 6、现浇墙身砼:现浇钢筋砼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砼开始浇灌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公分厚的1:2水泥砂浆再浇灌墙身砼。 墙身模板采用光面七夹板拼装,竖枋用8×10cm枋间距为40cm,用钢管作围楞,用8×10cm的木枋作斜撑进行支撑,侧模用ф16的螺栓对拉定位,螺栓间距为80cm(见附件挡墙模板示意图),螺栓穿孔可采用内径为20—25cm的硬塑料管,拆模时,将螺栓拔出,再用1:2水泥砂浆堵塞螺栓孔,墙身模板视高度情况分一次立模到顶和二次立模的办法,一般4米高之内为一次立模,超过4米高的可分二次立模,亦可一次立模。当砼落高大于2.0m时,要采用串筒输送砼入仓,或采用人工分灰,避免砼产生离析。砼由砼加工厂,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在墙顶搭设平台,用吊机吊送砼至平台进行浇灌,砼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n,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在砼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砼浇灌过程中应派出木工、钢筋工、电工及试验工在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砼强度件制作应在现场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工作班应制作不少于2组试件(每组3块)。 砼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 7、伸缝缩、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现浇灌钢筋砼挡土墙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宽2cm(施工时缝内夹2公分厚的泡沫板或木板,施工完后抽出木板或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深15cm。 挡土墙泄水孔为ф10cm的硬质空心管,泄水孔进口周围铺设50×50×50cm碎古,碎古外包土工布,下排泄水孔进口的底部铺设30cm厚的粘土层并历夯实。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预制构件施工方案

预制构件施工专项方案二〇一六年九月

编制:审核:审批:

一、工程概况 码头工作平台1座(58m*20m),共7个排架,排架间距9m,基桩采用φ1400mm全直灌注(嵌岩)桩,排架间距9.0m。上部包含现浇横梁、预制纵梁、叠合面板、预制靠船构件等结构。系缆墩(8.5m*8.5m),采用高桩墩式结构,基桩采用4根φ1400mm全直桩嵌岩桩,上部为现浇墩台。引桥1座(399.756m*9m),采用高桩墩式结构,标准跨度25m。基桩采用φ1200mm全直灌注(嵌岩)桩,。上部为现浇墩台、预制预应力空心板、叠合面板等结构。 本项目预制构件分为两块进行,非预应力预制构件计划在现场进行预制,预应力构件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预制厂家进行制作。 非预应力构件工程量:预制纵梁34件,预制靠船构件7件,预制面板48件,预制水平撑6件等,混凝土约600方,钢筋约70吨。本工程现场预制构件包括码头平台预制纵梁、面板、靠船构件和水平撑。 预应力构件工程量:空心板共135件,混凝土约2200方。 主要施工图: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表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 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02-2011。 三、施工场地安排 我方根据实际情况对场地进行布置,预制场地尺寸长70m,宽25m,靠近现有公路布设大门(10m宽),其中配备休息室(3m*6m)一个,预制构件浇筑场地(500㎡),临时加工区(236㎡)一个,场内布设道路,主路8米宽,堆载区中间预留10米宽道路用来供施工机械使用,堆载区600㎡,满足生产所需场地要求。 其中浇筑区采用100mmC30素砼铺设,并磨光处理,满足预制施工要求。预制场地布设详图见附件。 四、施工人员安排 1、管理组织机构

熟悉混凝土基础与桩基施工技术要求

熟悉混凝土基础与桩基施工技术要求 1、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混凝土基础的主要形式有条形基础、单独基础、高层建筑筏型基础和箱型基础等。混凝土基础中,分项工程主要有钢筋、模板、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缝处理。 (1)单独基础浇筑 1. 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住的高杯口基 础的台阶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灌足,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使砂浆充满模板。 2. 浇筑台阶式柱基时,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现象,可采取 如下措施: 在第一级混凝土捣固下沉2-3cm后暂不填平,继续浇筑第二级,先用铁锹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然后再分层浇筑。外圈边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级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待第二级混凝土浇筑后,再将第一级混凝土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捣完第一级后拍平表面,在第二级模板外先压以200mm×100mm的压角混凝土并加以捣实后,再继续浇筑第二级。 3. 为保证杯型基础口杯底标高的正确性,宜先将杯口底混凝土振实并 稍停片刻,再浇筑振捣杯口模四周的混凝土,振动时间尽可能缩短。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杯口模板的位置,应在两侧对称浇筑,以免杯口模挤向上一侧或由于混凝土泛起而使芯模上升。 4. 高杯口基础,由于这一级台阶较高且配置钢筋较多,可采用后安装 杯口模的方法,即当混凝土浇捣近杯口底时,再安杯口模板后继续浇捣。 5. 锥形基础,应注意斜坡部位混凝土的捣固质量,在振捣器振捣完毕 后,用人工将斜坡表面拍平,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条形基础浇筑 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000~3000mm距离,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3) 设备基础浇筑 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300mm。每层浇筑顺秀应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顺序。 (4)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建设项目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垫层、砼结构及室内地面砼均采用商品砼,未特别说明砼采用C30,垫层砼为C15,冷库内及冷库地面砼强度为C40F300。砼浇注采用汽车泵泵送浇筑方式。 1、砼施工管理制度 砼是形成浇筑产品结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砼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验收规范的合格水平。所以应加强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砼产品合格。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审核 本工程所用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采用委托形式经由经大连市建委、质检站认可的有相关资质试验室预配后提供,试配结果报送业主和监理;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为建筑主管部门认证产品,外加剂的种类及性能报监理认可。 (2) 混凝土的拌制、运输 ①浇筑混凝土时项目部定期派专人去混凝土生产厂家监督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在原材料的计量、搅拌时间上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控制。 ②每次浇筑混凝土时,由专人作好混凝土运输车辆的疏导指挥工作,确保混凝土能够及时连续的供应,连续浇筑。 ③当相邻车次间隔时间超过正常间隔时间时,应取该罐车混凝土作坍落度实验。混凝土从罐车输出时,严禁任意加水,施工人员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3) 混凝土浇筑值班制度 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项目经理确定本次浇筑混凝土值班人员,以便于提前准备,做到岗位到位、责任到人。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值班人员不少于五人(至少有一名为土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一人在现场值班,实行旁站式管理。混凝土浇筑时值班人员严格按施工方案、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监督,做好值班人员记录。 (4) 混凝土的检查制度 混凝土的检查在混凝土拆模后、上一施工段施工完毕进行,此项工作由质量检查员及模板、混凝土施工班组长参加,及时评定、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监理和各专业施工班组,督促、改进工作。 2、砼浇筑前的准备 (1)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浇筑砼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整个浇筑过程有组织、有分工连续有序的进行。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实操分享)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 (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工程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对图纸中不明确的地方积极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并进行图纸会审。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建设工程防线测量回执》。将本工程的定位桩用专用仪器引测至开挖线以外,将开挖线用白灰撒出。 (3)、完善各种制度及资料,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施工准备工作: (1)、在建设单位的协助下,解决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安接水源、电源做好施工电缆线的敷设与临时设施的搭设工作。 (2)、及时采购各种施工用料。购置水泵及麻袋等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机具、材料。 (3)、积极联系土方施工机械,合理选择机械队伍。组织钢筋加工等大型机械的进场工作。 (4)、积极进行劳动力的准备工作,对进场的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及质量意识教育工作。 四、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 (一)、施工方法 基础采用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基础梁砼强度等级采用I级,独立基础的持力层为稍密卵石层,持力层的承载力标准值fk≥250Kpa,基础嵌入持力层的深度≥1m,独立基础底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 50mm,基础梁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35mm 梁砼强度等级:2层梁砼C35(机构设计总说明上) (二)工艺要求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砼垫层——钢筋绑扎——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一、基础梁钢筋绑扎 首先在主梁模板上按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主筋穿好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梁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注意:绑扎箍筋时应按设计要求部位间距加密)。 弯起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要准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主次梁钢筋,要在主筋下垫好垫块,以保证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方案.doc

双沟酒业园区40000吨技改项目16号厂房工程 预制结构吊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双沟酒业园区,为酒业园40000号名优酒技改项目中的一幢标准工业厂房,此厂房采用主跨为18米连跨11跨,标准开间为6米开间,连续布置开间为21间,结构设计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架柱结构,牛腿高度为4.92米,屋架支座标高为9米,预应力屋架为18米跨,屋架端头高度为1.65米,屋架顶端高度为2.65米,,每榀屋架的混凝土用量为2.62立方米,折算重量为6.55吨,为本方案中的最大起重量,屋面板为标准的通用大型预应力屋面板及嵌缝板,天沟为内置天沟,屋面在南侧第二间到第四间之间设有天窗架及天窗,天窗架的高度为3米,天窗架的顶端高度为14.35米,其上的屋面板为最大起吊高度,室内的吊车梁为通用的标准预制吊车梁,整个屋面体系中的屋架支撑系统如上下弦水平边杆,连接拉杆,柱间支撑等均按常规设计,整个厂房约25000平方米。 2:本工程的现场工况情况:本工程由于基础施工设计变更增加了基础的埋深,同时由于窑池结构施工为-2.2米,所以目前室内地面的;回填土方的高度为-2.2米,按照各方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除大型预应力屋架为现场预制外,其它的预制构件,全部在构件厂订购,直接运入施工现场吊装。现场考虑吊装及构件运入厂房内的需要,将屋架预制位置选择在贴近柱侧面进行叠层浇筑,其布置方式见附图,其叠层高度为6层和5层各两堆。同时为外订构件入场现场在南侧夹层处,将3.6米的顶板采用二次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留作大型构件运入施工现场时做为运料通道。南侧区设两个通道。另外为了保证外购构件能在现场形成两个出入口,将在厂房的北侧辅设一条6米宽,长度约100米的施工便道,接至酒厂灌区永久施工道路,作为构件出入场区的备用道路。 3:施工协作情况:目前,施工现场的预制屋架已基本浇筑完成,排架柱的上柱已陆续进行浇筑,浇筑完上层柱后,对上部的标高及轴线进行投放后,将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