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1.绪论

2.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特点

3.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5.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

6.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7.药用植物资源

8.野果植物资源

9.野菜植物资源

10.芳香油植物资源

11.色素植物资源

12.纤维植物资源

13.油脂植物资源

14.淀粉植物资源

15.树胶植物资源

16.鞣料植物资源

17.农药植物资源

18.观赏植物资源

19.其他植物资源

绪论

一自然界一切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资统称为资源(resources) 。

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区域性。

▲二植物资源(plant resources)的概念及内涵

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野生植物的总和。

内涵:时间性、空间性、人文性、经济技术性

时间性: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利用途径和价值的差异。

空间性:植物在分布区域内,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的利用价值差异。

人文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利用植物的种类、经验和方法的差异与多样性。

经济技术性:野生植物资源的可利用程度随人类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而改变。

三研究植物资源的意义

植物有何用途是由其形态、结构、功能和所含化学物质所决定的,由于形态、结构、功能和所含化学物质的差异,所以植物的用途具有多样性,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其他方方面面。

食物来源:粮食、蔬菜、水果和油料作物

药物来源:人参、柴胡、甘草、草麻黄(治疗疾病、增强身体抵抗力)、红豆杉、雷公藤、美登木、喜树(抗癌、抗艾滋病)

工业原料:纤维:棉花、亚麻、苎麻、芦苇、木本纤维;

香料:薄荷、花椒、百里香、香茅、紫罗兰;

色素:紫草、茜草、菘蓝;

非糖植物甜味剂:甜叶菊、甘草、水槟榔、油脂、树胶、树脂、鞣类(单宁)

生物农药:特点:低毒、无残留、易降解已开发利用:除虫菊酯、苦参碱、烟碱、苦楝素、蜕皮类激素、卫矛醇、雌酮、雌三醇。

绿化观赏;抗污染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绿肥植物;能源植物;种质植物;饲料植物;蜜源植物;

四植物资源学的概念、任务、研究内容

▲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的边缘分支学科,是植物学向应用领域拓展,并与植物化学、分类学、中药学、生药学、食品学、生态学、农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用途、品质、贮量、利用方法、产品开发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研究的对象:是对人类生产生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资源;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植物资源的用途和利用方法;

研究的重点:是野生植物资源。

▲主要研究内容

植物资源学研究内容广泛,是采用多学科手段和技术方法研究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贮量、用途、采收加工方法,有效成分及其性质、形成、积累和转化规律,有用成分的提取、分离、精制的技术方法,以及植物资源的驯化栽培和保护管理等。

(1)植物资源分类系统。

(2)植物资源种类和用途。挖掘有用植物的种类;研究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阐明其用途、利用方法或采收加工技术。

(3)植物资源有效成分。植物资源中的大多数是利用其含有的各种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用的化合物。

(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利用的重点对象是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数量有限,不能满足需求;影响其自然更新,造成资源破坏、甚至物种灭绝;

(5)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植物资源具有多种用途的特点

(6)植物资源开发的生物技术。植物资源的有用次生代谢产物分布在不同的细胞组织中,可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有用成分;利用植物的茎尖、花药、胚胎等组织作为材料,生产无性繁殖苗木,实现幼苗的快速工厂化生产;基因工程改造植物优良资源性状和抗逆性等。(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植物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生态区域分布有不同的植物资源种类或植物资源的贮量不同。

(8)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典型的可更新资源,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不断产生新的个体。种群的增长能力是一定的;过度利用使种群自然更新受到负面影响;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

一植物资源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是构建合理的分类系统,使系统化、条理化

意义:是有助于阐明研究范畴,认识研究对象的差别,并对深入开展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开发生产具有理论指导,是进行植物资源的调查、评价、制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规划的重要科学依据。

二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

历代国内外,植物资源的主要分类方法是按照植物资源的用途进行的。

第二种分类系统:1、食物植物资源

2、药用植物资源

3、工业用植物资源

4、防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4小类)

5、植物种质资源:近缘属种

指示植物:一定区域范围内能指示生长环境或某些环境条件的植物种、属或群落。

三简述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野生植物资源具有一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普遍的植物特点外。具有1、可再生性2、易受威胁性3、成分的相似性4、利用的时间性5、用途的多样性6、可栽培性7、分布的地域性8、价值的潜在性

1、可再生性。植物具有产生新个体繁殖后代和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再生能力。

〔1)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

(2)组织器官的再生性

2、易受威胁性。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速率是其自然灭绝速率的100~1000倍,有近30%受威胁的物种与直接经济利用有关。

3、成分的相似性。植物化学分类的大量研究表明,植物近缘属种在所含化学成分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它的理论依据是从生物化学角度研究,发现植物遗传物质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仅决定植物的形态、结构和遗传,而且决定植物代谢产物的积累。利用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的原理,在相近种中寻找新的资源植物,是一种既省时间又省人力、财力的一条捷径。

4、利用的时间性。掌握采收时期总的原则是按经济目的要求,选择植物含有效成分最多、产量最高的时期采收,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5、用途的多样性

6、可栽培性

7、分布的地域性。分布的地域性是指野生植物资源都分布在一个自己适应的区域内,换言之,一定的地区有一定的野生植物资源。

生态环境是复杂的,主要包括气候(温度、降水、风等)、土壤、地形和其他生物。生态环境不仅影响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而且影响其有用成分的含量及其结构、功能等特性。

8、价值的潜在性

四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影响因素,三向地带性?我国植物资源自然区域划分。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温度和水分状况的不同。

植物资源一方面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结合起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植被种类和分布的基本特点,即所谓“三向地带性”学说。

《中国自然区划》将我国的自然区域概分为东部季风区域、西北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寒区域。简而言之,东部湿润,西北干旱,青藏高寒。

五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区域分布

我国自然地理学家从多学科角度,根据中国自然情况的最主要差异,首先把全国区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并进一步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及农业分布等,将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内蒙古和青藏等8个自然地区和36个副区。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特别是水热条件的分布规律。

(一)东北区

本区又进一步划分为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东北东部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东北平原森林草原3个副区。

本区气候冷湿,冻土、沼泽广布,森林及草甸、草原植被。

土壤在平原上为黑土和黑钙土,山地为暗棕色森林土;在低洼的中西部地区有大面积盐碱土发育。

本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是我国地道植物药材“北药”的基地。(二)华北区

本区包括辽宁西部、河北省(张口地区除外)、山西、陕西(北以长城为界,南以秦岭为界)、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山东、河南和安徽淮河以北、江苏黄河故道以北、北京和天津。本区又进一步划分为辽东、山东半岛落叶阔叶林,华北平原半旱生落叶阔叶林,冀晋山地半旱生落叶阔叶林草原和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干草原等4个副区。

主要地道药材:祁药、怀药、东药

(三)华中区

本区进一步划分为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林和中亚热带浙闽沿海常绿林3个副区。

(四)华南区

(五)西南区

本区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地道植物药材“川药”、“云药”、“贵药”的主产区。(六)西北区

(七)内蒙区。也是我国地道药材“北药”中适应干旱环境种类的集中产区之一。

(八)青藏区

本区分为喜马拉雅南翼山地热带、亚热带森林,藏东、川西切割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藏南山地灌丛草甸,柴达木盆地及昆仑山山地荒漠,阿里昆仑山山地高寒荒漠草原和荒漠5个副区。

第二章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

1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开发的手段侧重于农学和生物学方面,目的在于不断扩大野生植物资源产量,不断提高质量。

2针对发展资源产品的二级开发。开发手段侧重于工业生产方式,但因资源开发目标不同而异。

3针对发展新资源、新成分、新产品的三级开发。开发手段涉及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包括区域调查、植物系统分类、植物区系、植物化学、植物生态、植物地理、植物生理等多个学科。目的在于发掘新资源、开发新原料、发现新成分、开发新产品等。

二植物资源不同开发利用层次间的关系

以科学研究方式为主的三级开发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科学支撑,以工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二级开发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一级开发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稳定保障。

三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采用系统研究法寻找和开发植物资源?

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性,即利用近缘属种植物成分的相似性特点,发掘新资源的方法。

特点:

系统研究法常用于寻找已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代用品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周期短,一旦成功,可直接为医药及工业等生产服务。

要求:

系统研究法要求实验设施和技术手段必须精良;

要求有重大开发价值或潜力的目标化合物;

要求对植物区系情况有深人的了解和认识,包括相关植物种类资源、生态地理分布等情况。研究方法的工作程序:1、研究目标的确定2.研究方法的制定3.研究结果的评价

四什么是民族植物学?如何采用民族植物学法寻找和开发植物资源?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它是研究人类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包括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历史、文化和现状,特别是种类及其用途和利用方法。

据裴盛基教授的观点,民族植物学法在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可划分为描述阶段、解释阶段和应用阶段3个不同的研究阶段。

1、描述研究阶段

主要工作是对民族民间利用野生植物进行科学鉴定、分类和利用状况的记述。

2、解释研究阶段

3、应用研究阶段

描述阶段和解释阶段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资料,研究的性质均以基础和应用基础为重点。

应用研究阶段是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新产品、扩大原料资源等,使民族、民间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进人更广阔的市场。

五仿生栽培

目前,从野生植物资源的驯化栽培方式上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典型的农业栽培方式;另一个是仿生栽培方式。

仿生栽培:是指利用野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条件,通过野生抚育、人工播种、营养繁殖、剔除竞争种等人为措施,扩大其生长面积、种群规模和资源产量的一种半人工栽培技术。

六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植物资源?

组织培养技术是应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利用植物体某一部分组织或细胞,经过培养,在试管内繁殖试管苗(微繁殖)和保存种质。组织培养有不受季节限制,可大量快速繁殖植物幼苗,进行工厂化生产,并可进行脱病毒和育种等工作。

生物技术应用于原料生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细胞工程生产次级代谢产物。这是扩大原料生产非常有前途的途径,并已取得显著成果。

第三章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植物资源调查的概念?

植物资源调查是以植物科学(包括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等)、为基本理论指导,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了解某一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类、用途、贮藏、生态条件、地理分布、利用现状、资源消长变化及更新能力,以及社会生产条件等,挖掘新资源,揭示植物资源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

现场调查

路线调查

访问调查

野外调查取样技术

(一)现场调查是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踏查、详查

1 踏查也称概查,是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

目的:在于对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的范围、边界、气候、地形、土壤,以及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的一般规律进行全面了解。

方式:应配合分析各种有关地图资料进行。如植被分布图、土壤分布图、土地利用图和地形图,甚至遥感图象资料等,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详查:是在踏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具体调查区域和样地上完成植物资源种类和贮量调查的最终步骤,是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路线调查

1选择调查路线的基本原则是能够垂直穿插所有的地形和植被类型,不能穿插的特殊地区应给予补查。

决定调查路线必须进行慎重的研究。因为植物资源种类分布的调查和资源贮量的详查基本上是在调查路线上,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取样获得的。

调查路线对调查区域的覆盖及代表性,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踏查、访问和各种参考图件资料,如地形图、植被分布图等,是正确确定调查路线的必要保证。

2路线的布局方法

(1)路线间隔法

采用的基本条件:是地形和植被变化比较规则、植物资源的分布规律比较明显,穿插部位有道路可行。

(2)区域控制法

3在调查路线上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调查路线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样地,代表性样地的选择既要反映植物资源分布的普遍意义,又要反映其集中分布的特点。

(三)访问调查

(四)取样原则、技术与方法

对选取样地的要求:应该是既能代表总体,又要使样地的数目尽可能的少,以减少人力和物

力。

1 取样原则

2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

3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

5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

2 取样技术

取样技术分为主观取样和客观取样两种。

(1)主观取样

主观取样是根据主观判断选取“典型”样地。

优点:迅速简便,有经验的工作者来做有时可以得到很有代表性的结果。

缺点:无法对其估量进行显著性检验,无法确定其置信区间,应用的可靠性无法事先预测。

影响因素:主观取样常受到工作熟练程度、精力饱满程度、偏见,以及种群分布格局等影响,容易出现误差,但主观取样通过有经验的判断可减少一定的取样数目。

(2)客观取样:我们应该尽可能采用客观取样方法。

一般常用的客观取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一般认为随机取样是最理想的取样技术。

②规则取样(系统取样):

③分层取样:

3 取样方法

草本植物采用1~4 m2

灌木为16~40 m2

乔木和大型灌木为100~200 m2

(1)取样面积

最小取样面积:是指基本上能表现出群落植物种类的面积,只有这么大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

(2)取样数目

取样数目可在确定最小取样面积的基础上,用取样数目与植物资源某种的相对贮量特征关系曲线确定。

三植物资源贮量的计算方法

1. 单株产量

2. 单位面积产量

3. 贮藏量

4. 经济量

5. 年允收量。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贮藏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持续利用的采收量。

地下器官更新调查需采用定期挖掘法和间接观察法

四植物资源调查成果图的绘制

植物资源调查的成果图主要有植物资源分布图、植物资源贮量图和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图等。(一)植物资源分布图的绘制

植物资源分布图是表达调查地区植物资源分布特点和规律的地图,是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结果按一定的行政区划绘制到地理底图上制成的。

植物资源分布图通常用范围法来表达。

(二)植物资源贮量图的绘制

植物资源贮量图是表达调查地区植物资源贮量特点及区域变化规律的地图,是在植物资源贮量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结果按一定的行政区划绘制到地理底图上制成的,选用的地理底图一般可与范围法相同。

(三)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图是表达调查地区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及区域差异的地图,是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结果按一定的行政区划绘制到地理底图上制成的。选用的地理底图一般可与范围法相同。

五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包括外业和内业两部分。

(一)原始资料的整理与汇总

1 标本的分类和整理

2 数据汇总

3 民间验方和民族用药习俗的收集整理

(二)植物资源分析

1 种类、蕴藏量分析

2 野生植物资源受威胁状况分析

第一类:总分为14 分以上,可界定为濒危种类,亟待保护。

第二类:总分在7~13 分之间,为渐危种类,应重视保护。

第三类:总分在 6 分以下,为受威胁或渐稀有种,应注意保护。

(三)植物资源评价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章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

一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称为永续利用,是指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植物自身正常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满足当今人类对植物资源的要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二植物资源受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一)资源利用过度

(二)资源利用不合理

1、采收地点不合理:

2、采挖时间不合理:

3、采挖收获时不注意对资源的保护:

(三)人工栽培未能完全代替野生资源

(四)资源经营体制的影响

(五)资源更新能力研究不够

(六)资源生境的破坏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应坚持“抢、保、控、限”四字原则。

上述模型统称为剩余产量模型:其缺点是没有考虑种群个体的年龄、大小和环境波动的影响。

▲三什么是野生抚育?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有哪些技术措施?

野生抚育是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其原生境或想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技术措施

(一)封禁:指以封闭抚育区域、禁止采挖为基本手段,促进目标资源植物种群的扩繁。

即把野生目标资源植物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域通过各种措施封禁起来,借助资源植物的天然下种或萌芽增加种群密度。划定区域、采用公示牌标示、人工看护、围封等各种方式

(二)人工管理:指在封禁基础上,对野生资源植物种群及其所在的生物群落或生长环境施加人为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资源植物种群生长和繁殖。

(三)人工补种:在封禁基础上,根据野生资源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繁殖方法,在资源植物原生地人工栽种种苗或播种,人为增加资源植物种群数量。

(四)仿生栽培:指由于过度采挖在基本没有野生目标资源植物分布的原生环境或相似的天然生境中,完全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培育和繁殖目标资源植物种群。

第五章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以及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和所形成的各种生态综合体,如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等。

生境:指物种或物种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一物种灭绝或受威胁的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对物种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生境的破坏、片断化、退化,外来种的引入,疾病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二物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

根据受威胁程度和状况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灭绝的种类(Extinct Species)

2.濒危的种类(Endangered Species)

3.渐危的种类(Vulnerable Species)

4.稀有的种类(Rare Species)

5.未定种(Indeterminate Species)

1灭绝的种类(Extinct Species)

定义:指在历史上有过记录,甚至数量曾经很多,但因种种原因,现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已经找不到天然生长个体的那些种类。

在某些区域内,由于环境急剧改变,导致许多适应能力较弱的植物不能生存而绝迹。

2 濒危的种类(Endangered Species)

定义:指其物种自然种群的数量已经很少,它们在脆弱的生境中受到生存的威胁,有走向灭绝的危险,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很弱,其数量减少到快要灭绝的临界水平;或是它们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或被剧烈的改变已经退化到不能适应它们的生长,或有于过度开发,病虫害等原因所致,即使致危因素已经排除,并采取了保护恢复措施,数量仍然继续下降或尚存在男恢复的物种。

3 渐危的种类

定义:指那些致危因素仍在起作用,在不久的将来确信能进入濒危种范围的物种。也就是目前未处在濒危的状态,由于人为或自然地原因,在其分布范围内,已经看出其种群有走向衰落的迹象。

4 稀有的种类(Rare Species)

定义:指那些全球种群数量很少,现在还不是“濒危种”或“渐危种”,但处于危险之中的物种。

5 未定种

定义:处于受威胁状态,数量有明显下降,但真实数量尚无正确估计,缺乏足够的资料来说明,其它情况不太清楚的种类。

三什么是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

就地保护:指在其自然原生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措施。

迁地保护:指在其适宜生存的区域建立人工保护的措施。(如三峡大坝库区)

四3个重点保护级别

一级:中国特有,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濒危种类;

二级: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濒危或渐危种类;

三级: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五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1、不同自然地带和大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天然生态系统类型保存较好的地段,应首先考虑为自然保护区;有些地区天然生态系统类型已经破坏,但其次生类型通过保护仍能恢复至原有状态的区域,也可以考虑选为保护区。

2、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其他濒危动物的主要栖息地。

3、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或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其他珍稀植物的原生地或集中分布地区。

4、有特殊保护意义的天然和文化景观等。

5、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特殊意义,而需要加以保护的区域。

6、在利用方面具有成功经验的典型地区。

六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破坏严重

2、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与技术研究严重滞后

3、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新产品

4、盲目开发

5、忽视综合开发利用

四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的目标

1、保护物种的生存

2、保护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

3、保护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4、保护植物资源形成的生态环境

制定植物资源持续开发利用规划: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

五中国植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1、物种高度丰富

2、特有属、种繁多

3、区系起源古老

4、栽培植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

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

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

一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

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植物。广义的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二按有效成分分类

1、含生物碱类药用植物。如:麻黄、川乌、延胡索、贝母、槟榔、黄连。

2、含皂苷类药用植物。如:人参、甘草、三七、远志、桔梗。

3、含醌类药用植物。如:大黄、丹参、何首乌、虎杖、紫草

4、含香豆素和木质素类药用植物。如:白芷、防风、厚朴、杜仲、五味子等。

5、含黄酮类药用植物。如:黄芩、银杏叶、红花、淫羊藿

6、含强心苷类药用植物。如:洋地黄叶、香加皮、黄花夹竹桃

7、含萜类和挥发油类药用植物。如:龙胆、地黄、当归、苍术、丁香、薄荷、肉桂。

8、含鞣质类药用植物。如:五倍子、诃子、儿茶、绵马贯众

9、含有机酸类药用植物。如:金银花、山楂、马兜铃、升麻。

三国内外对药用植物资源需求重点方向

1、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类植物资源

2、康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类药用植物资源

3、抗风湿病与类风湿病类药用植物资源

4、抗肿瘤类药用植物资源

5、抗过敏类药用植物资源

6、增强妇幼保健类药用植物资源

7、防治性病与艾滋病类药用植物资源

8、抗衰老类药用植物资源

9、防治肥胖和促进健美类药用植物资源

四灵芝采收与加工

秋季和冬季采收灵芝子实体,采集时避免损伤子实体,地下部分菌柄应全部挖出。

使用采集箱不要使用塑料袋,以免子实体因不透气生霉腐烂。

采集后洗净,除尽泥沙,阴干或晒干,但不可久晒。

光质对灵芝生产有影响,黄光下灵芝子实体产量最高,蓝光下灵芝孢子产量最高。

五何首乌与白首乌的药材区别

何首乌

外观:团块状纺锤形,表皮红棕色。体重质坚。

切面:浅棕色,有4~11个异形维管束,形成云锦状花纹。

味:气微,味微苦涩

白首乌

外观:块根呈纺锤,表面黄白色,多皱纹,凹凸不平,具横向疤痕,体轻。

切面:断面类白色粉性,有辐射状纹理裂隙

味:气微,味甘,

六首乌功效

生首乌:首乌直接切片。味微苦、性甘平。有润肠通便、解疮毒、消痈的功能。用于瘰疬疮痈、风湿瘙痒、肠燥便结,高血脂等症。

制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味甘涩、性微温。有补肾甘、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等症。

夜交藤:以藤茎入药者。性平,味甘、微苦,有安神、通络、祛风的功效,主治失眠、痨伤、多汗、血虚牙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何首乌具有促进细胞新生及发育、降低胆固醇在肝内沉积的作用。

1促进造血功能

2增强免疫功能

3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

4保肝

5延缓衰老,现代调查有维生素E制止皱纹再生。

6对内分泌的影响

7润肠通便

七金银花

原植物为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忍冬于秋末虽老叶枯落,但叶腋间又簇生新叶,常呈紫红色,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春、夏开花不绝,先白后黄,黄白相映,故名“金银花”。

以干燥花蕾和茎叶入药:干燥花蕾中药名为金银花;干燥茎叶中药名为忍冬藤。金银花原有4个法定的药用品种:忍冬、红腺忍冬(L.hypoglauca Miq)、山银花(L.confsa DC.)、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 Rehd.)。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和忍冬藤的抗菌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

八杜仲的剥皮方法:有3种剥皮方法:即砍树剥皮、部分剥皮、环状剥皮。后两种剥皮方法能保护树木,充分利用资源,并提高单株产量

第七章农药植物资源

一定义与特点

农药植物资源是指植物体内含有驱据、干扰或毒杀害虫、控制病菌和除草等物质的一类植物。

二植物农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活性物质化学结构鉴定是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的基础

2、植物源农药研究的主流在于探索农药活性化合物

3、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并不排斥直接加工利用

4、植物源农药研究要刻意创新

三农药植物资源的分类

1、按使用目标:

(1)杀虫剂类植物农药:指含有对害虫有毒杀作用物质的种类

(2)杀菌剂类植物农药:对植物病菌有杀灭作用物质的种类

(3)除草剂类植物农药:对杂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物质

2 按杀虫、杀菌或除草方式分

(1)寄生性植物农药:利用寄生植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的寄生作用杀灭病虫害和病菌,也成为微生物农药。

(2)毒杀性植物农药:利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杀灭虫害和植物病菌。

(3)激素性植物农药:利用植物中含有的昆虫激素及其类似物干扰害虫的发育过程或引诱害虫而用其他农药毒杀,进而达到杀虫目的。

保幼激素、抗保幼激素、蜕皮激素、抗蜕皮激素

(4)引诱性、驱据性植物农药:利用植物中含有害虫所喜欢、不喜欢或讨厌的某些物质,以防御害虫取食,进而使害虫饥饿而死亡。丁香油、香茅油、萜烯类高效拒食剂

四除虫菊的利用价值与有效成分。

主要利用植物的头状花序提取除虫菊素。

具有麻痹昆虫中枢神经的作用,为触杀性杀虫剂,杀虫速度较快,用其配制成农药广泛用于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昆虫防治,用其配制成卫生喷雾剂可用于家庭卫生防虫。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

五锈毛鱼藤的利用部位与防治效果?

主要从根中提取鱼藤酮。

鱼藤酮是传统的植物性杀虫剂成分之一,杀虫谱广,具有触杀、胃毒、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对数百种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第八章其他植物资源

一为获得更多的树脂,可以采用:

1、强度采割法:加大割面、增加割沟的数量,加大其宽度和深度;

2、化学采脂:利用植物激素或化学药物刺激树体,促使其多分泌树脂。亚硫酸盐、硫酸软膏、α-萘乙酸等。

▲二十大名花

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花

三香料植物资源

定义:香料植物是指植物体中含有芳香油的植物。

芳香油:又称精油,化学和医药上称为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体中的具有特殊气味油状液体,是小分子物质的混合物。

芳香油的化学组成:

以萜类化合物(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为多见,还有非萜类小分子的含氮含硫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非萜类化合物

(1)含氮或含硫化合物

(2)芳香族化合物

(3)脂肪族化合物

香水可依挥发度不同分成3个部分:头香(顶香)、体香、尾香

四饮料植物资源

定义:凡是植物的果实、根、茎、叶、花等器官可作为原料加工成饮料的植物称为饮料植物。

茶中的具有保健作用的主要成分:茶多糖、茶皂素、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

茶多酚的生理活性:

(1)抗氧化:人体自然衰老与包括肿瘤、心血管等疾病在内的人体退行性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生过程,即细胞受到氧自由基的氧化损害。

(2)抗菌: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桔草菌、芽孢杆菌、金黄色链球菌等自然界中近百种细菌均有优异的抗菌活性。把霍乱菌放在浓茶汤里浸六分钟以上,多数细菌就失去活动能力。(3)对脂类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可降低体脂和肝脂的数量,并且能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降血压和延缓血小板凝结,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

五色素植物资源

定义:指植物的某些器官含有的具有着色能力的物质,其中具有着色能力的成分称为植物色素,常可用作食品、饮料的添加剂或作为工业染料,也称为天然色素。

色素类物质的分类:

(1)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

(2)多烯色素

(3)酚类色素

(4)醌类色素

六甜味剂植物资源

定义:具有甜味的物质称为甜味剂,植物体内富含甜味剂称为甜味剂植物资源。植物甜味剂的分类:

(1)糖类物质:主要为蔗糖、葡萄糖、果糖

(2)非糖类物质:具有甜味,无毒。

甜味剂的用途:

(1)添加入食品中增加甜味。

(2)非糖类甜味剂用于糖尿病等患者的食品。

论如何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论如何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人类衣食住行的保障,对于调节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可以有效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还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不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还是生态环境角度来看,森林资源都具有巨大的价值。为此,从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森林资源的功能、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及如何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 标签:森林资源;重要性;保护;开发利用 森林资源既在生态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森林资源具有双重的利用价值。但如果人们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只重视它的经济效益而忽略对森林的保护,就不能保证森林的调节生态的功能,反之亦然。所以要注重森林开发的协调性,合理有度利用森林资源。 1 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1.1 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资源,是众所周知的大自然的调节器。它可以提供氧气、土壤等生态多样性的支持,是大自然的保护伞。陆地上的野生资源基本都是在森林中生存的,并且多数的生物和资源也都存在于森林中,对气候和环境产生影响,进而调节生态的平衡。近些年来,世界都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因此,森林资源更是可以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铺好道路。森林资源对大气的调节,对水土的保持,对风沙的抵御,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2 对经济的重要影响 森林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不容小觑的,从历史资料的调查中不难发现森林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它是保障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保障。近些年来,森林资源不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数量上都在稳步增长,林业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与买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要想更好的发挥森林资源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化管理体系,促进森林产生发展的规模化、科学化,进而更好的实现它的经济价值。 2 森林资源的功能 2.1 森林资源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材料 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居住条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事物素材等。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生产者,人类依靠它提供的有机物进行生产生活,如森林中蕴含着丰富的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必要物质, 很难想像, 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同时, 水资源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的作用包括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种类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 但是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此外, 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 人均水量相当有限,我们更改懂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 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 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目前, 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最初开发利用目标比较单一,以需定供。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逐渐变为多目的、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现在各国都强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广,诸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等。防洪、防涝等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还持有不同的意

植物资源开发复习题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的开发利用方面来看,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地域性多用性分散性再生性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采收利用时间性可栽培性 2、植物资源按用途进行分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吴征镒系统按植物的用途将植物资源分为五大类: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植物资源植物种质植物资源 3、我国资源植物极为丰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重要条件是:辽阔的疆域中纬度和大陆东岸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土壤多种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4植物体内的油脂主要属于各种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还有少量的非甘油酯类化合物,如粘蛋白淄醇色素蜡维生素磷脂游离酸等。 5、植物化学成分主要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晶法透析法萃取法分馏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层析法 6、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要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的和谐和统一。 7、引种驯化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工作中须注意以下几点:气候相似论、北种南移比南种北移容易、草本比木本容易。 8、植物纤维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各部分,按其存在的部分不同分为以下类别: 韧皮纤维种子纤维果壳纤维木材纤维根纤维叶纤维和茎干纤维。 9、中药的炮制方法有:洗、漂、泡、渍、煅、炒、煨、灸、蒸、煮。 二、名词解释 1、芳香油:亦称精油或挥发油,它与植物油不同,主要化学成分有掂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和含硫含氮化合物等,其中掂烯类是最重要的成分,是一类取之于植物原料,不溶解于水,能随水蒸气蒸发的具有芳香气息的油状液体。 2、鞣质:又称植物单宁,它是分子量500~3 000,能与明胶及其他蛋白质产生沉淀的水溶性多元酚的衍生物,是鞣制生皮革的一种化工原料,是一种棕黄色到棕褐色的物体,呈粉状、粒状、块状或浆状,工业称栲胶。 3、中药的炮制: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用植物的清洗、整理和根据医疗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等的加工过程。 4、纤维植物资源:是指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纤维组织的一类植物。从广义上还包括目前农业中广为栽培的棉、亚麻、苎麻等经济作物。 5、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植物。广义的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6、生境片断化:是指原来覆盖面积很大的生境,由于道路、农田、城填及其他较大的人类活动场所而分割成小块。 7、天然树脂:是指由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树木的生理分泌物和光合产物,存在于植物的特殊管道、乳管、瘤、及不同部位的储藏器官中,是固体或半固体、假固体的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物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8、香精:按一定的方法将两种以上乃至几十种香料(有时也加入适宜的溶剂或载体)混合,调制得到调和香料叫香精。 9、活性炭: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具有大的内表面积,强吸附能力的炭。 10、天然色素:是存在于自然界的有色成分,可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等的着色。包括动

谈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谈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摘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是调整我国生态系统不平衡的系列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在有效利用林业资源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林业资源环境,以实现其长 足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资源;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林业资源是由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这两部分组成,林地资源主要是用于生产 和再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地,是最基本的林业生产资源,林地资源也是森林资源的 载体,而森林资源不仅仅指林木,林区的一切都属于森林资源[1]。 1林业资源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林业资源主要包括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但可用的森林资源占地 面积较小,因此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主要方法。林地资源涵盖了林地、宜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林地、苗 圃地等,它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森林资源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 条件。森林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财富,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土 流失、阻挡风沙等功能,而且森林里还蕴含着大量珍稀动植物。根据我国森林资 源清查数据显示,全国的森林覆盖面积为2.08亿hm2,森林覆盖率21.63%,我 国国土面积大,但是森林覆盖率较低,西北地区与东北、西南地区相比覆盖率差 异变化较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显示,人类的活动是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的 主要元凶。由于人们对林业资源开发的认识不够,使得林业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遇 到很多问题。管理体系不完善、技术水平不达标等都制约着林业资源的开发。多 年来,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尤其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稀缺,科技力量不足 导致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入瓶颈。随着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实施,商业性采伐 的停止,木材加工企业相继转型,林业产业开始转型生态林业。全球化的林业资 源浪费问题在我国也普遍存在,人们只看重眼前利益,不为长远发展谋划,导致 林业资源枯竭,可再生资源也逐渐变为不可再生的恶性循环。 2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举措 2.1完善机制合理开发利用 要提高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在思想上将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高度,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林业资源相关政策,有效遏制乱砍滥伐现象,强有力的保护天然林及濒危动植物资源,很多濒危动植物都需要相对特殊的 生存环境,生存环境的破坏无疑是对这些动植物产生致命的打击。调整林业资源 相关政策,为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创造优良环境,加强林区之间的监督管理,使林业资源的保护无盲区、无盲点。建立林业资源的数据信息存储系统,及 时准确的开展工作。确保各环节密切联系,保证工作的高效可持续。对林业资源 进行分类,按照分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理,保证林业资源管理的合理性。在保 障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生态效益,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放宽林业资源 相关政策,完善经营体制,对林地产权的继承、转让、使用等方面进行思考,保 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明确所有权、放开投资权、激活经营权,实现有主、有权、有责、有利,激发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性,促进林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多年来, 我们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一定的误区,但是只有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才能达到优质利用林业资源的目标,要从单一的砍伐加工销售模式,转型为培育 绿色经济作物、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模式,因地制宜,使 林区的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用。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编者按: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印花税上调、厦门暂停PX项目)再次引起公众对政府发布信息的关注。无论这两件事情关注的是信息的公开、传播和相关制度,还是关注信息的管理、服务对象等,其性质都可以纳入到信息资源的这个范畴。总体来说,信息化的本质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信息的形成、消费和各种机制等结构化的框架。该从哪一个角度看待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框架?这些 框架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将对日常工作有何指导作用?本报邀请专家,从机制、经济、工程、工作框架四个角度梳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信息资源目录与定位体系的建设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应该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目录建设,努力在信息搜索定位技术及相关服务上有较大突破。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 具有更大的复杂性,这是因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公益机构、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主体。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但是,实践证明,单纯的技术驱动思路不能完全做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我们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梳

理,形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构化思路框架。 机制框架:重要推动力 合理的机制是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动力。理顺机制对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宏观政策的制定和顶层政策的设计来说,理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机制关系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所谓机制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或这个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即指事物之间推动或制约的作用原理或机理。 从方法论的角度讲,理清机制需要从研究有关行为主体以及相关的行为过程入手。从全社会看,从事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有三类:政务部门、公益性信息机构和信息企业。相应的信息资源开发主要过程包括:政务部门从事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公益性信息机构从事的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和服务,信息企业从事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和服务。 政务部门开发信息资源主要依靠行政机制。公益性信息机构从事信息服务主要依靠公益机制。信息企业从事信息开发活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这三种机制构成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框架(见图1)。 图1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框架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关于彬长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汇报

关于彬长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汇报 彬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东南,属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塬梁沟壑区的一部份,海拔850—1200m,泾河穿越矿区中部,地势从黄土塬梁向中间泾河谷地倾斜,塬梁破碎,沟壑纵横。全县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8镇8乡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盛产苹果、梨、大枣、核桃等名优水果和干杂果,是“省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主要支柱产业为果业和煤炭、化工,2006年全县GDP为18.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0元。 一、煤炭资源概况 彬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煤炭、土、油母页岩、石英砂等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32.6亿吨,含煤地层为中、下侏罗系组,含煤系数17.4%,分上、中、下三个含煤段,共含煤4层。煤炭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储量大。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达32.6亿吨,远期储量40亿吨。二是煤质优。已探明的煤炭资源,是低灰(8.87-33.24%)、低硫(0.13-2.9%)、特低磷(0.002-0.129%)、中高发热量(6800---8200大卡/千克),与我省其它地区的煤质比较,更为突出的是煤田形成于侏罗纪,被称为“年轻的煤”,是良好的工业气化、液化、水煤浆和低温干馏用煤。三是储存条件好。煤田煤层储存稳定、构造简单,埋藏深度300~500

米,最深达700~800米,煤层平均厚度10.64米。开采技术条件属简单~中等。 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煤炭工业的开发与建设已具雏形,已形成1万吨/年的生产规模。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县煤炭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具有转折性、标志性和历史性的大突破:一是全县煤炭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2007年煤炭产量预计达到1000万吨,同比增长33.3%;二是煤炭工业产值突破20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35 %。 回顾煤炭工业发展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煤矿建设成效显著。彬县境现有煤矿为:大佛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MT/a,井田面积86.3平方公,储量1249.92MT,可开采储量765.68MT,服务年限92.5年,目前已形成3.0MT/a生产规模;下沟矿井2.10MT/a,井田面积11.0平方公里,储量176.54MT,可开采储量 76.49MT,目前已形成3.0MT/a生产规模;官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 MT/a,井田面积30.9平方公里,储量173.72MT,可开采储量112.92MT, 服务年限76年,目前按0.45 MT/a建设;家河矿井0.45 MT/a,井田面积23.0平方公里,储量34.66MT,可开采储量24.26MT, 服务年限38年,目前按0.45 MT/a建设;水帘区其他乡镇矿井井田面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资料

1.系统研究法的理论根据,系统研究法的研究方法及程序。民族植物学方法的起源和研究程序。 (1)地球上千千万万的生物,虽然差异很大,但都是同源的。物种之间亲缘关系有远有近,亲缘关系愈近,其体内的有用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也愈相近,这就是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 (2)1.确定目标;2.资料搜集;3.植物分类研究;4.同类或亲缘关系最近的种类及分布研究;5.采集样品,植物化学研究;6.与既定目标比较研究;7.生产工艺研究;8.应用效果试验研究;9.应用推广。 (3)㈠任何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地区长期居住,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对当地的植物进行广泛的开发利用,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对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丰富的经验。民间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是寻找新药物、新型食品、新的工业原料等的巨大宝库。 ㈡共分3个阶段: 1.描述阶段①目标确定(如药用、食品、工业原料、花卉等);②文献资料研究(查找或考证);③调查设计;④民间调查访问(地方调查,集市贸易调查等);⑤野外调查和证据标本采集;⑥鉴定分类和资料整理⑦描述、总结、编目。 2.解释阶段①在描述阶段完成4个“W”的基础上,再研究2个“W”,即由谁用(by whom)和为什么用(why);②民间解释;③科学解释;④应用市场分析研究 3.应用阶段①应用市场分析研究。③拟定开发利用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④项目实施; ⑤产品进入市场,取得效益。 2.引种与驯化的意义是什么?我国引种驯化的历史可分哪几个阶段? (1)意义:一、增加了新的资源种类;二、以良种代替劣种,提高了效益; 三、扩大栽培范围,形成商品生产基地,保证市场供应;四、保护野生和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2)1.国内引种时期,从原始农业的萌芽到公元一世纪。 2.陆路引种时期,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元末明初。丝绸之路的开辟。 3.海道引种时期,从明代到新中国成立。郑和七下西洋(1405年首次出发)。 4.计划引种时期,新中国成立后。 3.我国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在我国,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植物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将不断增加,我国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我国经济还不发达,不能大量从国外进口木材,我国对木材的大量需求仍将作为对植物 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一种巨大威胁长期存在。 ②虽然我国森林覆盖率下降的趋势被扼止子,但天然林的减少并未停止。 ③树种单一的人工纯林增加并不能弥补天然林缩减,人工林在生产力、林副产品种类及贮 量,尤其是生态效益上难以与天然林相比。 ④正在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生产力水平大多较低,这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⑤一些大型工程对植物资源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三峡水利工程使该地区植被大面积被淹, 人口迁移及农田、城镇上移会使未淹地面的植被急剧下降。 4.试述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1.开发利用植物资源一定会或多或少消耗资源,减少资源的贮藏量,而保护则是为了保证资源贮藏量不减少,因此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是一对矛盾。 2.人类保护植物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资源,离开这个目的,把一草一木都当作绝对保护对象,保护资源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这一对矛盾中,开发利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考虑问题时应首先从主要方面考虑。反过来,如果没有开发利用产生的效益来为保护资源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资源的保护就是无源之水,不能持久。因为没有开发利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只能让植物资源自生自灭,浪费,也不能持久。 3.植物资源具有再生性,生物物种的种群在遭受外界力量破坏后,破坏的强度在一定限度内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薛庆远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徐州 221008) 摘要 依据全国第三轮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及统计预测成果,从整体上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勘查研究程度、生产开发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就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能源政策、布局煤田勘探、煤炭工业建设和煤炭生产、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煤炭资源 资源开发 资源利用 资源保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P618.11 作者简介 薛庆远 男 33岁 硕士 讲师 煤田地质 1 我国煤炭资源的统计预测和远景评价 资源统计预测和远景评价的结果是制定国家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必备基础,是合理布局煤炭基地建设和能源工业生产、超前部署煤田地质基础研究、合理安排煤田勘查规划的必要前提。 按照我国矿产资源分类规范和系统分级的原则,结合地质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及物探、钻探的实际控制程度,可将我国煤炭预测资源量划分为:预测可靠级(E 级)、预测可能级(F 级)、预测推断级(G 级)三级[1] 。 根据地矿部系统组织的全国第三轮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公布的统计结果(1994年发表,资料截至 1990年底)[2]:我国境内埋深在2000m 以浅的煤炭资源预测总量为53287亿t,位居世界第二。如按地质研究的可靠程度E 、F 、G 三级分别为17633亿t 、22624亿t 、13029亿t ,分别占33.1%、42.5%和24.4%。如按不同成煤时代统计:华南早石炭世为154亿t,占0.3%;华北石炭二叠纪14940亿t,占28%;华南(含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2578亿t ,占4.8%;晚三叠世95.4亿t ,占0.2%,北方早中侏罗世33598亿t,占63%;华北及东北早白垩世1593亿t,占3%;第三纪为329亿t,占0.6%。如按煤种统计:褐煤1430.5亿t ,占2.7%;低变质烟煤28835亿t,占54.1%;烟煤14308亿t,占26.8%(其中焦煤2330亿t,占4.4%);贫煤2271亿t,占 ANALYSES OF COAL PETROLOGY AND QUALITY DATA SUPPORTED BY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Dai Shifeng Ren Dey i Tang Yuegang Hou Huimin Ai T inanjie (Beijing Graduate Schoo l ,China U 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 echno logy )zhang Jianhua liu Xuqiang (Wuda Coal Bureau o f Inner M ongolia) Abstract T aking the W uda Co al M ining Dist rict as an ex ample,the po ssibility ,fundamental pr inciple,method,advantag e and pr ospect of G eog raphical Infor mation System in co al petr o lo gy and qua lit y data analyses ar e intr oduced.In the analytical pro cess,var io us ty pes o f geo lo gical data ar e linked in a scient ific and systematic manner using the softw ar e o r G IS sy stem and "dBA SE Ⅳ",ther eby pro viding a simple and co nvenient w ay o f utilizing t his infor matio n . Keywords g eog ra phical infor mation systems;database;co al petr og ra phy ;nature o f coal ? 23?第24卷第6期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 (C) P12 A、季节性特点 B、空间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时间性特点 2.西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B)P18 A、党参、甘草、半夏 B、黄连、贝母、厚朴 C、枸杞、人参、何首乌 D、雪莲、肉苁蓉、伊犁贝母 3.西洋参的原产地是()(D) P26 A、英国 B、印度 C、芬兰 D、美国 4.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成()(B)P26 A、2个 B、3个 C 、4 个 D、5个 5. 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 (A) P28 A、相关性 B、相异性 C、排斥性 D、融合性 6.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是()(B) P69 A、巴西 B、中国 C 、美国 D、哥伦比亚 7.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特点的是()(C) P21-25 A、易受威胁性 B、成分的相似性 C、不可栽培性 D、可再生性 8.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取样数目公式n=V2 /P2中的V代表()(C)P41 A、所需要的样方数 B、要求的标准差 C、所测得的标准差 D、所测得的样方数 9.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是()(A) P28 A、零级开发 B、一级开发 C、二级开发 D、三级开发 10. 热量条件、降水和生长期内降水的分布、霜冻特征和越冬条件统称()(A) P57 A、气候 B、生境 C、季节 D、环境 11. 世界上应用天然药物最多的国家是()(D) P79

A、南非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 12. 阳坡分布的植物为()(B)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13.缓冲区的周围最好划出相当面积的() (D) P69 A、核心区 B、休憩区 C、旅游区 D、实验区 14. 野生植物资源的二级开发主要针对的是()(C) P26 A、发展面积 B、发展原料 C、发展资源产品 D、发展产量 15.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常用种类”属于() (A)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6.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较常用种类”属于() (B)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7.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一般民间利用”属于() (D)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 公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所计算的是()(B) P44 A、年允收量 B、经济量 C、单株产量 D、单位面积产量 19. 我国闻名世界的三大名花之一是() (B) P390 A、合欢 B、杜鹃 C、茉莉 D、鸢尾 20. 宁夏枸杞的药材商品名是()(C) P128 A、茨果子 B、明目子 C、枸杞子 D、茄果子 21. 野生植物资源的三级开发手段侧重于()( D) P28 A、工业生产方式 B、可持续利用性 C、农学和生物学方面 D、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 22. 阴坡分布的植物为() (A)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23. 组织培养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 (A) P32(2.3)

天然林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天然林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国家经济的转型发展对各行业和领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加大了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并出台了保护政策,实现了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循环发展。要将森林资源的功能和作用体现出来,做好天然林的保护工作,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基础工作。要制定科学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措施,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促进森林资源价值的发挥。 一、天然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的现状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林业经营管理也出现了一些极其不和谐的状况。传统的森林经营模式通常仅仅关注于对更多的树木进行商业化的采伐,提升经营目标的实现。然而这种毫无长远目标的砍伐直接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因此,每一名森林资源从业者都必须提高警惕,采取对应的手段来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发展与壮大,利用地区森林的发展状况作为依据,确保森林资源的长效发展。 二、天然林保护措施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1、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首先,从提升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入手。在具体的工作中不仅要对相关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同时在砍伐的设计中必须要对所涉及坡度进行降低处理,避免采伐面积的过度扩大,另一方面还应对整个森林资源做好分类与调查,确保对管辖区内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统计,对于有明显缺陷的树木出材率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根据上级资源政府部门的需要开展上报制度,为后续的采伐、生产提供数据支撑与保证,最大程度上降低生态破坏,确保自然森林资源的治愈水平。 2、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森林资源基本都经历过过度采伐的伤害,随着环境的破坏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森林资源可再生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保证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实现森林植被的再次恢复。这种状态下便可将森林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行放大,通过有目标、有节制的科学开发,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保证森林资源的循环利用。与此同时,森林资源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国家各项森林政策的扶持,各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部门必须要时刻跟上国家政策的指引,确保森林可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因此,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不仅能将森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同时还能对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开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与自然资源持续发展的进行,很多利益关联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则是其矛盾的主要焦点,相关部门以及主要管理者对于森林资源的强制性管理、林区保护观念的绝对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对各级森林资源关联方的自身利益产生了影响。所以在实际的森林资源保护中,必须要对一些技术手段与作业水平进行科学提升,主要可以从 3 个方面入手。 第一,将森林经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抓,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森林不仅是提供工业生产的原料,同时也是人类生态环境下不可替代的环保资源,在日常的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其商业价值,同时也要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真正做到左手抓经济、右手抓环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第二,要做好规划,对下级森林保护区域进行妥善保护,特别是要重视人的因素,必须要加大力度引进更多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的专业精英人才参与到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堪忧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堪忧 作者:崔昊 如何良好地开发信息、利用信息资源,已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当我们在谈论这个数据爆炸年代如何去存储信息的时候,往往我们忽略了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毕竟在这些正处在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中,蕴含着人类赖以持续发展的智慧,同时,在这些数据中,也并不都是精华,也有糟粕。于是,这就对我们如何良好地开发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近日,作为国内较早关心信息化建设,关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大型综合性媒体集团,《光明日报》举办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组织了业内许多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参加,包括中国社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社科院信息办主任解延德、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等知名人士,同时,作为国际上的权威调查机构,IDC中国公司副总裁万宁先生也出席了此次会议。另外,在信息数据存储领域有着领先地位的EMC,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厂商代表,EMC公司客户解决方案总监马隽也发表了其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看法。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作为国际上权威的调查机构,IDC一直非常关心数据存储产业的发展,在研讨会上,IDC中国副总经理万宁引述IDC最新研究报告《数字宇宙膨胀:到2010年全球信息增长预测》数据指出,2006年全球每年制造、复制出的数字信息量共计1610亿GB,中国数字信息量为127.1亿GB ,占全球信息量的7.9%;受“富媒体”、用户创建内容和16亿网民三大因素推动,到2010年,全球数字信息量预计为9880亿GB,而中国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900.5亿多GB,占全球信息量的9.1%。由此看出,中国的信息增长速度还要高于全球,2006-2010,全球信息量增幅为6倍,而中国则高达7倍。相比之下,印度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172亿GB,韩国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157亿GB,日本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520亿GB。 这就说明,我国信息资源不仅整体规模十分庞大,而且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如此众多的信息的存储、利用是全社会,尤其是以国家主体的政府政务系统和以商业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商务系统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 对于电子政务与政府机构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解延德主任表示,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他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他表示,10年来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是急速发展,但真正的信息共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我们还没有做到,特别是在信息开发和信息应用过程中,我们确实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在网络是基础、信息是关键、应用是问题、管理是保障,必须要融合到一起才能健康地发展,最难的是数字化办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我们还处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办公流程简单结合的层面上。 他认为,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分析和利用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当前只有以应用为目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取得实质的进展。 而对于目前我国存储设备的购买、管理和利用,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还非常的不健全,

国土部发布《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全文

国土部发布《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 行)》全文 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 2012-9-27 10:25:04 我要投稿 所属频道: 火力发电关键词: 国土资源部煤炭煤炭企业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国土资源部关于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三率”指标要求(试行)的公告 为强化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煤炭资源,依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现予以公告。 附件: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2012年9月20日 附件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煤矿采区回采率、原煤入选率、煤矸石与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煤炭企业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经研究,确定其指标要求如下: 一、“三率”指标要求 (一)煤矿采区回采率。 1.井工煤矿。 薄煤层(<1.3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层(1.3~3.5米)不低于80%;厚煤层(>3.5米)不低于75%; 对于采用水力采煤技术的井工煤矿,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的采区回采率分别不低于80%、75%和70%。

2.露天煤矿。 薄煤层(<3.5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层(3.5~10.0米)不低于90%;厚煤层(>10.0米)不低于95%。 (二)原煤入选率。 煤炭矿山企业的原煤入选率原则上应达到75%以上。 (三)煤矸石与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煤炭矿山企业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煤矸石以及与煤共伴生矿产资源。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也要对煤层气、黄铁矿、镁、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指标要求。其中 煤矸石和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均应达到75%以上。 二、监督管理 (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煤炭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新建或改扩建的煤炭矿山企业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生产矿山要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要求规定的要求。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矿山企业,不予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受地区煤层、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矿山企业应说明原因,并提交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出具的论证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原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要对矿山企业提交的论证报告予以审定。 (四)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煤炭矿山企业执行本指标要求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不定期开展抽查和检查,定期公告符合本指标要求的煤炭矿山企业名单,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三、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一)煤矿采区回采率。 1.定义。 煤矿采区回采率:是指采区实际采出煤量与采区动用资源储量的百分比。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摘要目的:为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在简要回顾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就当前急需研究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及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道地性”研究及药用植物资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等3个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我国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但还存在不足和误区。结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在当今“人类要回归大自然”思潮的影响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受到各国的关注;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且应用中草药历史悠久的国家,自然更加受到重视。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迎接即将来的21世纪。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所

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就当前急需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果的 回顾 建国49年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己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的研究和汗发的特点,取得了显着成果。 1.1药用植物的调查和整理经过30余年的考察,已查明我国高等植物约3万种,居世界第3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1],相继出版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着作,如《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新华本草纲要》、《中国本草图录》、《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等,使我国在药用植物的调查、整理和总结工作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1.2药用植物的引种裁培 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药用植物就有150多种,种植面积已达440多万亩,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组织培养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据初步统计,49年来由野生转为家种的药用植物不下60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