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化创新及其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机制研究_洪银兴

产业化创新及其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机制研究_洪银兴

产业化创新及其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机制研究_洪银兴
产业化创新及其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机制研究_洪银兴

 201511 

* 洪银兴,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2100093,电子信箱:yinxing@nj

u.edu.cn。本文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价值链发展变化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15ZDA060)的资助。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笔者已做了相应的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产业化创新及其驱动产业结构转向

中高端的机制研究

洪银兴

[提 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需要引入产业化创新的概念。产业化创新是个机制,能有效克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张皮”状况。产业化创新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产业化创新中得到体现,反映创新创业的各个参与者在其中各尽所能。以产业化创新为内容的科技创业与一般的企业运行目标不同,它追求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也只有在企业整体价值提升后,各个创新创业参与者才能得到自身价值的提升。因此从创业板到主板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价值发现和评价。股票市场不仅要科学评价产业化创新成功的企业价值,支持其扩大规模,更要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化。

[关键词] 产业化创新;产业结构;中高端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

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产业结构如何由现在的中低端转向中高端,需要有强大的推动力。本文的研究指出: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引擎是创新,突出在产业化创新。产业化创新不只是概念,更为重要的是其机制。我国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需要建立并完善产业化创新的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归结为结构的转型升级。过去对结构调整喊了不知多少年,但结构调整的进程非常缓慢,原因何在?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结构调整的方向不明确。人们往往把产业结构的调整看做是数字问题,也就是各个产业部门的比

例问题。应该说,数字和比例可以直观地观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准,但是仅仅在数字上做文章没有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重心。产业结构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后,发展的主题将是在产业创新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向中高端的提升。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推出的产业升级目标可以作为高端化的参照系。例如德国推出的工业4.0计划,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撇开三次产业结构的差距,可以发现我国的制造业处于低端水准,突出表现在科技含量上。一是产业档次处于中低端;二是在高科技产品的全球价值链上中国制造部分处于中低端;三是绿色化程度处于中低端。中低端产业结构与中高端产业结构

201511

的差距可以归结为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差距。

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践证明,先行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是在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基础上实现的。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准之所以长期处于低端,原因是已有的几次产业革命都与我国失之交臂。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了领先而不是跟随的科技和产业创新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均等的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机会。在此背景下,我国完全可以通过科技和产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路径基本上是跟随发达国家,采取模仿和引进创新方式。实践证明,只是模仿和引进,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只有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才能进入高端。这就需要与发达国家进入共同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领域。就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它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不仅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存在着国际竞争,更需要自主创新,以最新的科学发现应用于产业创新,占领世界产业的制高点。

现代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特征是全球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国际分工演变为高科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环节的分工,也就是根据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条件进行生产环节的分工。我国生产的许多高科技产品要么是代工的,要么是在国内加工组装的,要么是“贴牌”,附加值都很低。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中高端化就不是过去意义上的替代进口品,而是价值链攀升。一是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上攀登价值链中高端。其途径包括:边干边学,对关键高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吸引跨国公司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进入中国本土等。二是建立以我国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价值链。这需要自主创新,利用原创性科技成果推进产业创新。掌握和替代国外所拥有的较高附加价值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需要自主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进入价值链的高端,提高产业附加值。

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传统产业需要也可能转向中高端。传统产业面广量大,中高端不能丢弃传统产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工业结构的技术跨越,提供了传统产业转向中高端的路径。首先是“互联网+”。当然,“互联网+”是代表性概念。现实中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还有“绿色化+”的要求。可以设想,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可能出现“智能化+”的效应。可以说,只要采用最新技术,再传统的产业都可以成为现代产业。

上述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提出了创新驱动的目标和任务。在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需要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已有创新理论都是以熊彼特当年的创新概念为依据,后来人们又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使用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概念,弗里曼又提出产业创新概念。所有这些概念都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产业化创新的概念,强调创新要实,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创新活动。产业化创新能否成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提出来,其内涵是什么?这是需要结合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这个概念如果得到肯定,可以有效地解决长期存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两张皮问题,推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法近来得到广泛使用。对此提法不是没有争议的。是否大众都成为创新创业者呢?显然不可能。近来笔者读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的《大繁荣》一书,该书的副标题就是“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他对大众创新的表述是:“把各种类型的人都变成创意者,金融家成为思考者,生产商成为市场推广者,终端客户也成为弄潮儿。”[1]受此启发,笔者把所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定义为:各个创新创业的参与者在其中各尽所能。进一步想法是这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有在产业化创新中才能得到实现。因为只有产业化创新才包含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相结合的过程。

 201511 

3.产业化创新的发动者是谁?往往既不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不是对本行业熟悉的行业内企业,而是行业外的科技创业的小企业,也就是“草根企业”。对这种现象作出理论说明牵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的选择。特别是要研究以产业化创新起步的草根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之路。

4.产业化创新从而科技创业的动力是什么?科技创业同一般的企业运行所追求的目标是否相同?熊彼特垄断理论说明了对创新成果的专利权垄断并取得相应的垄断收益是创新的动力。而在现代,创新成果并不都是在转让中获取收益,而是进行科技创业,由此提出了产业化创新成果的价值评价和科技创业企业的运行目标问题。一般的企业由资本和劳动组成,科技创业企业则是由创意和风险资本组成。一般的企业是物质资本雇佣劳动,追求资本所得(利润)最大化,而科技创业企业是以知识和创意吸引风险资本,所追求的是整个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各个参与者的动力。

5.股票市场从创业板市场到主板市场的功能是什么?它们需要从产业化创新及其价值实现的角度去重新定位。通常的定义是企业从股票市场获取创业和扩大规模的资本。从产业化创新创业的角度去定义,股票市场具有对科技创业企业价值发现和价值评价的功能。例如创业板市场实际上是发现和评价科技创业企业的预期价值,主板市场则是对创业成功的科技企业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价。一些成功进行产业化创新的企业因得到市场高的价值评价而获得爆发性扩张。如果对股票市场的功能有了这种认识,就需要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解决好价值发现和评价的准确性问题。

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需要产业化

创新来连接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先导,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终端。但在我国的现实中,两者往往是脱节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我国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已居世界最前列,但产业水准还处于中低端。解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张皮”问题的关键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建立有效对接的桥梁。这就有必要提出产业化创新概念和相应的机制。需要对产业化创新的概念做进一步的论证,希冀得到普遍的接受。

先要明确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已有的创新定义,从熊彼特到弗里曼,都把创新的内涵概括为新发明、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或新制度第一次运用到经济中的尝试。[2]与此定义相对应,人们长期把创新归结为技术创新。从20世纪后期出现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来,创新的实践出现以下两大趋势。

第一种趋势:技术创新上升为科技创新。这反映创新源头的变化。过去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在企业中进行的。现在,技术进步的源泉更多地来源于科学的发现。利用当代最新科学发现的成果迅速转化为新技术可以实现大的技术跨越。例如,新材料的发现,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突破都迅速转化为相应的新技术。这种以科学发现为源头的科技进步模式,体现了知识创新(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密切衔接和融合。对这种以科学发现为源头的技术创新现象的概括,就是科技创新。

第二种趋势:产业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终端。过去的技术创新着重于产品和工艺创新,现在的科技创新则落脚在产业创新。新的科学发现随之带来的是新产业革命。如果说过去一项重大科学发现到产业上应用需要隔上数十年的话,那么现在的趋势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例如,新的科技进展迅速催生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这就是通常说的高科技产业化。建立在新科技革命基础上的产业创新意味着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其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也更为绿色。

顺应上述创新实践的两大趋势,我国实施的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需要解决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衔接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转化,即科技创新成果如何迅速转化为新产品或产业新技术;二是协同,即科技创新领域的科学家与产业领域的企业家协同创新新产业。这两个方面就是产业化创新的基本功能。产业化创新居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中,使科技创新更为实,培育出产业升级

201511

的增长点。

产业化创新概念的提出也为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出了方向。现有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明确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强调,创新需要使不同行为者(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机构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流,并且在科学研究、工程实施、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之间进行反馈。因此,创新是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共同体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3]这里所讲的各个创新阶段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还只是在科技创新范围内的创新活动。产业化创新被引入了国家创新体系。这就使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和目标更为明确实在。

产业化创新不只是概念,更重要的是机制。其基本功能是它以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能有效衔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体系。具体表现在它所具有以下三大功能性机制。

1.产业化创新的协同机制。产业化创新既要依靠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发现,又要依靠企业所掌握的市场需求,两者的结合才能成功地进行产业化创新。按此要求,产业化创新的关键和重要路径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也就是产学研各方共同介入创新。知识创新主体大学及其科研人员的介入,解决了创新的科学导向问题;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及企业家的介入,解决了创新的产业化导向问题。这种协同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产业化创新的风险。

2.产业化创新有共同的研发平台。过去大学和企业一般是在各自的平台上分别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两者通过技术转移来联系。而产业化创新则需要建立大学和企业共同进入的研发新技术的平台。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科学家和企业家的互动,共同研发产业创新的技术。这与技术转移是不同的过程。

3.产业化创新需要两个导向:一是产业化导向,其中包括市场的商业化价值的导向。二是科技水平导向,其中包括先进性的技术价值导向。这两个导向结合,所产生的创意开发出的新技术、新产业就可能占领产业和市场的制高点。

产业化创新的概念在实践中的体现,或者是给科技创新提供理念和方向,或者是直接成为连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桥梁。根据笔者的实证研究结果,不同行业产业化创新的需求不同,相应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方式不尽相同。在不同行业产业化创新有不同的方式。[4]

一是知识创新带动型产业化创新。在生物技术、制药行业、航空航天产业和环保产业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产业化创新一般需要突破性创新,其创新模式以科学技术型为主导,更多地依赖于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因此在这类产业领域,企业和大学合作进行的产业创新更偏向于大学及其科学家的作用。产业化创新主要通过共建研发和孵化新技术平台进行。

二是技术创新带动型产业化创新。化工、新能源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虽然都依赖于突破性科技创新,但在突破性创新后,技术创新主要是基于突破性进展进行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其产业化创新更多是渐进性创新,这方面创新的速度很快,尤其是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创新模式以互动式为主导。产业化创新更多地在企业内的研究院和研发机构进行,但会注重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创新下一代新技术和新产品作准备,特别重视从大学获取人才和培养技能型劳动力。

三是采用新技术型产业化创新。服装、食品、家具、零售等传统产业,也被称为中低技术产业,但不意味着没有产业化创新的机会。恰恰是这些行业因技术门槛低而竞争激烈,更需要通过产业化创新来提升竞争力。过去,传统产业的创新靠自身的技术改造,现在则要靠社会的科技进步,采用最新科技,例如应用数字化的机器设备,采用互联网+,利用机器人,采用节能减排技术等。

三、产业化创新的大众参与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实际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人人都去创业,而是指大众在创新创业中各尽所能。创新者不一定是创业者,产业化创新则可能把创新和创业有机地衔接起来。

产业化创新与一般的科学研究的创新不同,它

 201511 

不是单凭研究者的爱好,而是直接以产业创新为目标。既要依据科学发现提出新创意,又要孵化出新技术,还要将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既涉及科技创新,又涉及科技创业。科技创业也就是将科技创新的成果(新技术、新发明)产业化。在许多场合是科技创新者带着孵化出的创新成果创办企业。也有现有的企业将新技术进行产业化,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的是大众参与产业化创新。不仅要有创新构想和创意人士提出创意,还要求围绕被接受的创意,企业、风险投资、甚至消费者等各方面参与并协同。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过程需要不同投资主体的参与,例如天使投资人、超天使基金、风险资本家、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对冲基金。这个过程还需要不同生产商的参加,如创业公司。大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并涉及各种市场推广,包括制定市场策略和广告宣传等活动。除此以外,还有终端客户的评价和学习。[1]将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含义。其前提是形成激励创新的制度。这样,有“大众”和“万众”参与的产业化创新将是科学家(创意者)、金融家、科技企业家和消费者的集合。

不可否认,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都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与新创意孵化新技术阶段同市场较远相关。就如费尔普斯所说:“事实上,所有创新都有偶然或者随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新产品开发成功和得到商业化应用都是概率问题。”“创新是走向未知的历程。”[1]产业化创新的风险主要有四个:一是转化风险:新的创意能否开发成新技术、新产品,是不确定的。二是市场风险:创新技术和产品进入市场能否被市场接受,其价值能否得到实现,也是不确定的。三是技术风险:创新成果是否具有先进性,还是不确定的。四是财务风险:创新投入的成本可能得不到补偿。所有这些不确定就是风险。市场对产业化创新有个筛选过程。麦肯锡公司开展的一项研究估计,每10 000个商业创意会产生1 000家企业,其中100家会得到风险资本,20家可以上市,2家最终会成为市场领先者。[1]

产业化创新有这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为什么还会有“大众”和“万众”的参与呢?这需要有激励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关键在于创新收益和风险的分配。从理论上讲,风险应该共担,但在实践中激励创新机制的设计对不同的创新参与者应该有不同等的激励。首先,为激励大众提出创意,创意者的创意取得成功后其价值必须得到实现,会有相应的收益,但创新不成功,只是承担其创意价值没有实现的风险,相对来说经济风险较小。其次对真正或者说实际承担创新失败经济风险的风险投资者,需要明确其高风险、高收益。原因是风险投资收益有明显的收敛性,风险投资公司是风险投资的主体。风险投资公司之所以愿意承担风险,原因是其投资在多个创新创业项目上,其中某个或几个项目一旦成功就会有大的收益,足够弥补创新创业失败项目的支出。这就是风险大收益也大的含义。由于创新的技术具有外溢性的特点,政府对创新应该有投入,政府通过建设科技园、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方式提供引导性投入。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风险投资者的风险压力。这也说明,“大众”和“万众”积极参与的产业化创新需要有足够活跃的并能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以及对风险投资者的激励。

大众参与的创新创业所需要的风险投资,不只是资本本身,更重要的是创办新企业的经验和辅导。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者从研发和孵化新技术就开始进入,把创新和创业两个阶段黏合在一起。风险投资者的专业性在于,既专注于创新项目的市场,又专注于创新项目的科学价值,并且着力对创业企业进行辅导和帮助,大大降低了产业化风险。就如奈特所指出的:“在现代经济中新企业的创建和建成后企业的经营之间的分离的趋势很明显。一部分投资者创建企业的目的是从企业的正常经营中得到收益。更多的人则期望从建成后的企业的出售中获得利润,然后再用这些资本进行新的风险投资活动。”在现代经济中,虽然创业投资存在不确定性,但“相当多的且数目日益增加的个人和公司将其主要精力放在新企业的创建上。”[5]其目的不是追求成为股东取得股权收益,而是追求股权转让收益,期望从建成后的企业的出售中退出,然后再用这些资本进行新的风险投资活动。这些风险投资者的存在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充满创新活力的

201511

原因所在。

从产业化创新来看,大众参与的创业既然以创新为前提,就有以新产业替代旧产业的目标。在产业发展史上,常常不是传统产业创造出替代自己的新产业。熊彼特当年在阐述其创新理论时就指出,创新通常可以说是体现在新的企业中,它们不是从旧企业里产生的。例如,并不是驿路马车的所有主去建造铁路。[6]其原因可以用创新理论来说明。创新就是创造性毁灭。已有的产业部门(或者说传统产业)有工艺创新的动力,有降低消耗的创新动力,但不可能有以产业创新来毁灭自己的动力。资产的专用性,产业创新所产生的沉没成本,已有的市场都会成为包袱,阻碍对自己的产业创新。因此,产业创新往往产生在已有产业的外部。

大众参与的创新创业常常是从小微企业起步的。研究从20世纪后期产生新经济以来的产业化创新尤其是科技创业可以发现,产业化创新创业成功的往往是科技型小企业和草根企业,这可以说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效果的最好诠释。例如,率先进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创新的是比尔·盖茨领导的微软公司、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我国的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都还只是小企业,在世界信息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抓住时机在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创新上取得突破。成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最初也是小企业,它率先进行了互联网领域的产业化创新。

当然,大众参与的创新创业并不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一般都是产业化创新成功的企业。这些企业有能力以其创新的技术引领新产业的产生和成长。例如阿里巴巴以其互联网技术进入零售业产生电子商务(网购业),进入金融领域产生互联网金融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的科技型小企业,不仅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并迅速扩大规模,而且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提升。如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一跃超过老牌的福特等“百年老店”,领导了世界的信息技术革命。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商用网络的巨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信息化。阿里巴巴一跃成为全球顶尖的电子商务巨头,并且与腾讯等企业一起推动了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科技型小企业引领的产业化创新,现有的大企业,如大型汽车企业、大型钢铁企业、大型化工企业,不会游离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外。除了自身的技术改造之外,还会分出(或者被挖走)一部分科技资源(包括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支持科技型小企业的创新创业。不仅如此,有一部分大企业也正在根据上述创新规律探索产业化创新的道路,如海尔那样的大公司在企业内组成了一个个按新创意组成的创新团队,大公司可能由一个个从事产业化创新的科技型小企业组成。

四、产业化创新的动力在追求科技

企业的整体价值

对一般的企业运行来说,目标和动力在对利润的追逐。而对从事产业化创新的创业企业来说,其目标和动力在企业整体价值的实现。

通常的价值理论指的是c+v+m,也就是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相应的其价值的实现路径就是产品的出售。而对产业化创新成果的价值来说,就不能简单地以上述价值理论来说明。创新过程与生产过程不是同一个过程。创新创业过程虽然也需要物质资源的消耗和劳动的消耗,但更为重要的是智慧和创意。①具体地说有以下四个方面与一般的生产过程相区别:

第一,创新所依赖的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也不是一般的知识和技能。“基本要素是想象力或创造力,对可能开发和推广的还没有人想到过的事物的构想。”[1]相应的,从事产业化创新的科技企业,是科学家的知识资本、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和风险投资家的金融资本的集合。相应的创新成果的价值除了一般的劳动消耗外,主要部分是这三类

01①“直到今天,政策制定者和评论家都分不清现代经济体、欠发达经济体和非现代经济体的差异。他们将所有国家的

经济(包括高度现代的经济)都视为产品制造机器,只不过效率不同。某些国家只是在自然条件或政策上存在缺陷。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现代经济体的某些独有特征,那就是创意。”[1]

 201511 

资本价值在某种创新成果上的付出及相应的分配份额。如果要用劳动价值论来说明,这三类资本都是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更高的价值。

第二,科技创业者一般是个团队。在团队里的科技人才是多方面专业人才的集合,除此以外,还需要有经营管理、市场和销售人才。①而且,科技创业不只是组织科技创新活动,还要经营企业,参与市场活动。这意味着科技创业是各类人才的共同创业。这也是费尔普斯所发现的:“构思新产品的项目通常要先组建一个有创造力的团队,商业化生产和推广新产品的项目往往需要首先设立一家由若干人组成的公司。任何有团队工作经验的人都明白,团队产生新创意的能力远远超过单独的个人。”[1]

第三,科技创业的基本要素是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根据新增长理论,知识的创新和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永久动力。科技创业能否成功依赖于体现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企业家的创新素质和参与科技创新的科技人员的知识积累。

具体地说,在旧经济时代,创业主要靠资本(资金),是以资本(资金)招技术,是物质资本雇佣劳动。而在新经济时代,创业主要靠知识和技术。是以知识和技术招资本(资金)。物质资本被知识资本所雇用,物质资本则作为风险投资,从属于知识资本。

第四,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既是分散的,又是相互合作的,因此参与者对创新价值有共享的要求。就如里夫金在其《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所指出的:“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习惯于对创造力、知识、专业技能、甚至产品和服务的开放式共享,以促进社会总体财富的增长。”[8]在产业化创新中信息资源的共享必然会导致创新成果的共享。

产业化创新的每个参与者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体现在创新收益中得到符合自身贡献的财务回报和非财务回报(主要是产权)。例如,提出创意者合法地取得创意收益(如专利收入),投资人得到投资收益,等等。从创新成果的财产权利考虑,由依靠创新成果创业的企业,其股权结构就不能只是投入的资金份额,还必须包括科技创业者的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股权。因此科技创业者价值实现的主要形式是股权激励。不仅如此,股权激励甚至可以扩大到参与创新活动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显然,产业化创新的经济体也就是整个创业和经营团队。其中无论是哪一个参与者的收入,都依赖于整个创新成果及企业的整体价值。每个创新参与者只有在创新企业的整体价值提升中才能得到利益。科技创业成功,企业价值的整体提升就成为所有创业者的共同利益追求。即使是风险投资者,他们也不能单纯作为资本所有者在其中获利,只有在创办的科技企业在上市或股权转让后才能得到自己的收益。

研究硅谷的科技创业机制,可以发现,对科技创业者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是股票期权。其目标是将创业者的股权收入与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市场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企业一旦上市或出售给大公司,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就十分可观。而且,股票期权不是经理人特有的,还被视为吸引创新人才进入创新型新兴企业的报酬。其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价值可以随着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而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对科技创业企业来说,其进行产业化创新所追求的目标是依靠创新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其核心是科技企业家对企业的创立和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科技企业家与风险投资者的最大不同就是不从建成后的企业出售中获利,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所有者,只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还不同于一般的经营者,只是追求经营规模最大化,而是追求科技企业的创新价值,也就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

科技创业企业的运行目标是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最高的价值评价。资本市场的发现和评价创新企业价值的功能,也能提供对科技创业者的激励。就如费尔普斯所发现的:“如果在一个经济体里,人们

①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家爱德华·罗伯茨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时指出,优秀的企业是由团队造就的,而非个人。在团队里,除了要有技术人才,还要有市场和销售人才。[7]

201511

没有创新的动力和激励,或无法获得创新的条件。”“如果没有财产保护和盈利的激励,不管非财务性质的回报有多大,多数创业家都不愿冒风险。”[1]对产业化创新最有效的激励是股权激励。激励的主要方式是将各类创业者的股权(期权)收入与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市场价值紧密联系起来。股票期权被视为吸引创新人才进入创新型企业的报酬,其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价值可以随着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而变现。将来企业一旦上市或出售给大公司,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十分可观。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后,不仅企业价值得到市场的评价,其创业团队成员以股票期权的价值也得到市场评价。比如阿里巴巴以技术人员为主的30人创业团队在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豪。资本市场也就为科技创业者提供了获取企业股权收益的途径,从而成为激励科技创业者成长的路径。

五、产业化创新成果价值的市场评价

科技创业企业的价值评价离不开市场,其在资本市场募集的资本规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该企业价值的市场评价。就如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募得巨额资本就是对其公司,同时也是对马云这样的企业家的最高评价。

在熊彼特那个时代,创新的真正实现或应用需要有足够能力的企业家完成筹集资本、组织新企业、开发潜在的新产品等必要工作。其过程是缓慢的。而在现代,风险投资者大大加快了这个初创过程。根据硅谷和中关村等地的经验,这里不仅仅是科技企业靠近大学,更重要的是聚集了活跃的专事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家以充足的资金和专家的水准,再加上敢冒风险的企业家精神筹集资本并进行资本运作,成功的概率较大。风险投资活跃的基本条件是存在像纳斯达克这样的创业板市场。“具有高度流动性且上市条件较为宽松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使创业企业首发上市的

成功率大为提高,进而导致风险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9]

根据威廉·拉让尼克的界定,股票市场对创新型企业有五个作用(5c):一是创建(creation)。股票市场具有鼓励资本流入创业企业的作用。二是控制(contronl),通过股票买卖,股票市场可以影响公司持股比例的集中程度,从而对谁来行使公司资源的战略控制发生影响。三是兼并(combina-tion),股票市场使公司用股票而非现金作为并购的支付手段,从而控制另一家公司。四是薪酬(compensation),股票市场可以把股票(期权)当做薪酬方式用来吸引、保留、动员和激励员工。五是现金(cash),股票市场对公司现金的募集具有开源的作用。[9]股票市场这五个作用就是放大了产业化创新成果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产业化创新创业的三个阶段。

产业化创新的第一个阶段,需要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初创的科技企业。通常认为,创业板股票市场的作用是为风险投资者转让创业企业的股权服务。其意义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为创新的科技企业的预期价值进行市场评价。一般情况下,科技企业从创业开始一直到壮大,其融资过程要经过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产业化创新成功的企业只有在创业板市场上得到较高的预期市场价值评价,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创业投资。科技企业在年轻时就上市(或转让股权),使科技企业因得到金融支持而实现跨越式成长。例如思科原来是一家不为人知的高科技公司,依靠纳斯达克市场在17个月后其市值就攀升到全球之冠。[9]由于科技企业为激励创新和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高技术人员一般以股权(期权)形式取得薪酬。在公司上市时这些为科技创业做出贡献的持有股权的人员能获得高额的回报,最典型的是Facebook。之所以能出现风险投资大量流入产业化的创新和创业领域,创业板股票市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①1971年开张的纳斯达克市场较主板市场宽松了许多的上市

21①Facebook是2004年才上线的草根互联网企业。一开始是得到天使基金提供的50万美元的融资,2005年和2006

年分别获得1 260万美元和2 7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后来微软和高盛也出手投资。最后于2012年5月18日上市,至2015年4月20日收盘,其市值达2 326.52亿美元,2014年营业收入达125亿美元,净利润近30亿美元。[10]

 201511 

条件,这使创新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变得大为容易。其功能是为风险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把风险转让给了投机者并得到回报,也就使投入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在孵化出高新技术和企业后能及时退出从而进入新的项目,这不仅吸引风险资本对科技企业的投资,而且能保证风险投资的可持续。在硅谷,早期的风险投资家主要是富有的个人和家庭。后来美国政府又允许养老基金大量流入风险投资基金。“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来自养老基金的投资占独立风险投资合伙企业募集资金总量的31%~59%。”[9]在美国风险投资总额中,硅谷占43%,每年有近1 000家风险投资支持的高科技企业在硅谷创业。

产业化创新的第二个阶段,如果说创业板市场是对初创科技企业的预期市场价值作出评价,那么主板资本市场则是对创业成功的科技企业价值作出评价。创业成功的科技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其创新能力逐步释放,盈利能力也明显提高,进一步要求实现由小到大的规模扩张并且领跑产业升级。特别是许多小的甚至没有历史的草根科技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能够得到超越历史悠久的大企业得到的市场评价并募集到巨额资本,原因就在于主板股票市场的开放和公平,更为青睐企业的创新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主板股票市场对上市的科技企业比创业板市场有更为严格的条件,同时股票市场参与者众多,有能力为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在此条件下,这类企业上市,资本市场对其给予高的市场评价,使其募集到足额的社会资本,也就能迅速地实现其由小到大的爆发性扩张,并有能力成为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领跑者。我国的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其IPO发行价为68美元,上市募集资金多达200多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小到大的爆发性扩张。

产业创新的第三个阶段则是先行实现产业创新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资产重组机制,带动整个行业的提升。产业化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创造出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因此,从社会讲,需要放大产业化创新成果,以带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从企业讲,实现产业化创新并且其市场价值得到资本市场高的评价后,进一步的要求就是控制市场,其必要性在于公司上市后需要有足够的业绩来支撑。但是,产业化创新成功的企业的成长,面对的是一批创新乏力但规模较大的企业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其中不乏过剩和落后产能。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过剩产能不化解,落后产能、污染产能以及高能耗产能不淘汰,产业创新、高科技产业化都难以推进。同时面对同行业的竞争所产生的竞争费用会降低其盈利能力。这就需要市场存在一种机制,推动资源和市场向产业化创新成功的企业集中。资本市场就有资本集中的功能,其路径就是在资本市场上推进企业之间的并购和资产重组。优势企业既有产业的技术优势,又有在股票市场提高市值并且募集了巨额资本的规模优势,因而有足够的能力迅速壮大并成为行业“老大”,如微软收购有150年历史的大企业诺基亚。成立于1928年世界财富百强企业之一摩托罗拉,先被谷歌收购,后被联想收购。这些案例说明股票市场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实现的功能可以放大产业化创新成果的价值。

说到资本市场放大产业化创新成果价值,不能不指出金融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金融家作为风险投资者有敏锐的眼光选择有价值的创意作为投资对象,并有足够的能力募集用做风险投资的社会资本。金融家作为投资银行家预见性地选择并推荐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帮助其在资本市场募集足够规模的社会资本。金融家作为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的金融资本家推动企业资产重组并引导结构调整。试想,没有这些充满活力的金融家,不可能有成功的产业化创新,资本市场也不可能有上述推动结构调整从而放大产业化创新成果价值的功能。国内一些科教资源丰富的地区并没有成为产业化创新和科技创业的中心,问题在于缺乏足够活跃的金融活动。从根本上说是缺乏充满活力的金融家。因此,在推进产业化创新和产业结构中高端化中,金融投资功能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包括:创新投资引导创新驱动,创业投资引导科技创业,并购投资引导企业重组,产业投资引导结构调整。

当然,资本市场具有上述市场发现和评价创新企业价值的功能是在规范运作基础上实现的。商品市场之所以具有发现和评价价值的功能,基本要求

201511

是公平竞争、信息充分和等价交换。股票市场要具有这种功能,除了这些要求外,还要求规范运作和上市公司披露准确的信息,以及严格的审计制度。21世纪初美国出现安然、世通等大公司的CEO财务造假以获取更高的股票期权收入,著名财务公司帮助造假,导致公司破产和华尔街股票市场濒临崩溃事件,由此促使美国出台较为严格的会计审计和对市场各个主体行为进行监控的制度。这说明只有在股票市场规范运作得到投资者高度信任,才可能准确评价上市的科技企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费尔普斯.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3]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4]洪银兴,等.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7]罗伯茨.风险投资及运行机制[A].廖理.探求智慧之旅[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9]威廉·拉让尼克.创新魔咒新经济能否带来持续繁荣[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10]杨涛.中小科技企业“找钱”有招[N].人民日报,2015-04-22.

(责任编辑:王碧峰)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ONG Yin-xing

(Nanjing University)

Abstract: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is required in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driv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er to the middle-end/high-end.Th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clud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venture.The technology venture s operational goal isdifferent with general corporations,which is to seek to enhance its overall value.Therefor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GEM(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board and mother board are value discovery and evaluation.The stock market is not only to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success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of industrialinnovation,in support of its scale,but also to build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driv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ransfer to the middle-end/high-end.

Key words:industrial innov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middle-end/high-end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含答案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2.关于江苏省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 B.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 D.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扶持第三产业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据此完成3~5题。 3.调整前的山西工业产业() A.以加工业为主B.经济效益低下 C.产品丰富多样D.资源利用高效 4.山西构建的产业链不包括() A.煤—电—铝B.煤—焦—化 C.煤—铁—钢D.煤—电—化 5.产业结构调整后,山西省() A.废气排放减少B.产品适应性差 C.就业结构多元化D.交通拥堵增多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

国考笔试申论写作素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

国考笔试申论写作素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唯有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为您提供更多帮 助!这里可以>>>。 仍有疑惑?我们来看看是怎么设置教学的。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肩负支撑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新使命。与此同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也呈现出新特点,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已显 现出可能发生重大突破的先兆。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凸显了我国长期形成的适合跟踪引进为主的科技体制与我国科技创新跨越的新要求不相适应,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完成“十二五” 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保障。科技体制改革 也正是要充分释放人才资源的巨大能量。能否有效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能否有效地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衡量科技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至201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达到5700万人,全国研究开发人员接近260万人,均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是在科技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上,我们还存在许多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差距。人才培养、人才使用政策调整已成为重大 而紧迫的任务。 促进人才结构布局与时俱进 纵观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可以看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初期,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 程度差距很大,同时在自然资源、经济规模和政治结构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战后半个世 纪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无不对人才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面对全球激烈竞争以及结合本国国 情,人才政策再次成为创新政策的首选。例如,美国在2006年2月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 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是美国提出的一项旨在以科技与创新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和提升美国国家竞争力的综合性战略计划。其五项主要内容中,有三项涉及人才问题,包括:强化K~12数学与科学教育;改革劳动力培训体系;采取相关措施以增强美国吸引和挽留全球范围最优秀的高技能劳动力的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我国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核心的问题是人才结构和布局如何与快速变革的要求相适应。 人才培养体系要与世界竞争环境和国情紧密联系。夯实未来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基础,根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总体战略,围绕“实施五区九园六纵四横,建设美丽麻涌”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发展创新力量,全力加速科技培育步伐,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打造出要素齐备、机制完善、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以科技及产业发展规律为指引,创新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撬动和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提升的投入水平,强力推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以实施“科技麻涌”工程为着力点,加大镇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每年20xx0万元、三年6000万元”的产业升级扶持资金,以推进创新驱动“强基工程”、产业提升“振兴工程”、校企结合“活企工程”、创新平台“智富工程”和知识产权“倍增工程”五项工程为依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

量和效益上来,逐步建设完善“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端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体系。 (二)工作目标。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确立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科技促进内生增长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创新体系功能有效优化,创新资源有效集聚,科技产业金融有效融合;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影响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建成以一批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结构合理的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将我镇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20xx—20xx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建设结构合理的特色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需求结构与创新产出结构相一致的产业体系,创建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总量规模、质量效益的双跨越。20xx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9.2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4.8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54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家以上。 2、建成功能定位明晰的研发机构体系。镇内拥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

辽宁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研分析报告

辽宁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研分析报告 沈阳建筑大学 管理学院 拟稿人:梦之羽团队 指导教师:孙红

目录 前言··1; 一、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分析··1; 二、各城市产业结构调研报告分析··2; (一)沈阳市··2; (二)大连··4; (三)鞍山··6; (四)抚顺··7; (五)本溪··9; (六)丹东··10; (七)锦州··12; (八)营口··13; (九)阜新··14; (十)辽阳··16; (十一)盘锦··17; (十二)铁岭··19; (十三)朝阳··20; (十四)葫芦岛··21; 三、辽宁省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的认识与建议··21;参考文献··22; 调查问卷··23;

辽宁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报告 ——以“十一五”期间为例 佟佳鑫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0805300318 前言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成就显著,不论是农业、林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清晰的呈现出了“十一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的印迹,农业生产越来越现代化,生产能力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强,先进的机器使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快速推广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经济的发展推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五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三次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问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力较低,第二产业在以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仍在继续巩固,第三产业的发展仍不完善。 在踏进“十二五”的进程里,为了对今后的五年中经济的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我们团队通过本专业省内各地区学生的帮助,对各地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发放了58份调查问卷,对全省14个市,26个区,12个县进行了调研,收回51份调研报告,占问卷总数的87.93%。本问卷对“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调整和产业内部关系进行了汇总,深入分析了产业结构对整体发展的影响和今后三次产业结构应如何进一步优化,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一、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分析 1、第一产业 农业牧渔业,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1%。其中,种植业增加值下降2.8%;林业增加值增长6.3%;牧业增加值增长6.0%;渔业增加值增长8.7%;林业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1%。 虽然种植业产值有所下降,但针对辽宁的地域特征,以种植业为主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中国大陆人口最多的十省产业结构分析

中国大陆人口最多的十省产业结构分析 中国大陆人口最多的十个省份 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河北、湖南、安徽、湖北、浙江十个省市中国大陆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中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属于中南部地区,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属于华东地区,四川属于西南地区。从地理分布中可以看出,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属于沿海省份,而其它属于内陆省份人口最多的十个省份的面积大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4左右。 从人口的发展情况看,广东的人口总数保持明显增长趋势;山东、江苏、河北、湖南、浙江的人口略有增长;其它省份的人口基本保持不变。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看广东的增速最快、河南、江苏次之。所有省市的农业人口都在下降,城镇人口都在增加 江苏、浙江的人均GDP远高于其它省份;广东、山东的人均GDP高于全国的水平;湖北的人均GDP和全国水平持平,其余的省份人均GDP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人口十省的人口结构 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湖北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的人口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全国水平(54.45%),山东、湖北的人口比例基本和全国保持同等水平;河南、四川、湖南、安徽四省的农村人口比例仍高于城镇人口。

人口十省的产值 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看,四川、湖南、江苏、安徽、湖北的增速高于全国的水平。特别是四川、湖南、安徽三个农业人口大省的增速高于全国的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

人口十省产业结构 从人口十省的产业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所有产业都是增长的趋势,农业人口的减少并没有对第一产业的发展产生质的影响。广东、江苏、浙江的第三产业规模已经接近了第二产业查,说明在人均GDP水平较高,且城镇人口较多的省份,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而山东、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的第二产业仍然占据国民总产值得最大份额。四川、安徽、湖南、湖北的国民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应该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说明这几个省份的工业化进程正是推进国民总产值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大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抢抓入世机遇,发挥大连优势,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把大连建设成东北经济区国际物流中心的战略部署,加强对全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保证和推进大连现代物流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大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一、现代物流在大连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流,就是物品的空间移动,即按照用户的要求,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现代物流是物流实现区域化(全球化)、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和社会化结果,是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对各种物流资源和物流运作主体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满足客户需要。在现代物流营运中形成新的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开发新的利润源泉。 1、发展现代物流是推动大连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发展现代物流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大连市投资环境,以开发新的生产经营领域,吸引更多的中外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发展,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流通费用,实现了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现代物流成为“第三利润源”。初步测算,全市物流费用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亿元的利润。 2、发展现代物流是大连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促进第三产业总量的增长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快大连产业高级化的进程;供应链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可以引导和调解各类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现代物流的充分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3、发展现代物流是进一步提升大连城市功能的需要 物流中心是大连市经济中心城市的基础功能之一。大连成为物流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大连的航运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作用。现代物流的充分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大连在东北经济区、东北亚及全球中的地位和作用。 4、发展现代物流是推进大连经济走向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需要 发展现代物流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按照WTO的规则,提高物流运作的国际化水平。大批国外物流企业的引进,必然推动大连经济参与国际循环的深度和广度。现代物流发展必然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分割,加快发育健全的市场体系,推进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促进大连市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二、发展现代物流的宏观背景和现实基础 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成熟的产业,至今仍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的现代物流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大连以其特有的优势,必将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 1、世界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态势 全球范围内(主要体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从20世纪50年代的初步形成,到90年代末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纵观当今世界现代物流发展,呈现如下五大发展趋势:(1)持续增长。2000年,全球物流业务总量(总支出)达万亿美元,预计到2002年,全球物流支出将达到4万亿美元,平均增长%,比全球经济增长(GDP)高出1到2个百分

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调研

学科分类号110.7199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比较调研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姓名朱江海 学号0906020630029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曾达聪职称副教授 指导教师令狐雨薇职称助教 二○一三年五月

贵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3 年 5 月4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1 引言 (3)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1.1 研究背景 (3) 1.1.2 研究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4) 2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6) 2.1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6) 2.2 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8) 3 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可借鉴建议 (19)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附录 (24)

摘要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产业结构的优化能促进各国或各地区的发展。贵州省是中国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之一,就其原因还是其各产业结构的直接作用。对此,本文主要获取2000-2011年贵州省、黔西南、遵义、贵阳、六盘水四个地区各产业结构现状的相关资料,利用经济基础知识、数学知识和统计学基础知识,用定性分析法,对贵州省四个地区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得出。 这些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经营化立体缺乏,管理体制不适应;轻、重工业比例结构有欠协调,科学技术水平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等缺点。对此,本文采用前人的建议,对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如以稳定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状大第三产业,一、二、三产业相互协调发展为重点,积极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金融等。 关键词:贵州省;区域;各产业结构 ABSTRACT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or regions.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the province in china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reason is the direct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 this, this paper gets the data 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00-2011,southwest guizhou, Zunyi, Guiyang, four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situation, the use of economic knowledge,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statistical knowledge, using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alyzes the four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structur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se region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not strong, lack of stereo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uitable; light, heavy industry proportion is coordinated, low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s insufficient. to this, the previous proposal,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measure of each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uch as the stability of the first industry, the second industry to do strong, big one or two, the tertiary, three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s the focus, actively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t financial ect.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

湖北产业结构分析

目录 前言 (1)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1) 一、湖北产业结构的现状 (3) (一)产业结构的含义 (3) (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3) (三)湖北产业结构分析 (5) 二、湖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7) (一)湖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7) (二)湖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7)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0) (一)结论 (10) (二)政策建议 (10)

湖北产业结构分析 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研究的永恒主题。湖北也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之所以有这一政策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取决于这个地区有多强大的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合理的产业结构。而产业是指具有某类拥有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产业结构是产业之间具有经济技术联系,以市场为主体的存在与分布状态表现出来的,而市场主体则是产业的承载者。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市场主体的发展又为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创造条件。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为市场主体的外在数量增加和内在竞争力提高创造条件,而市场主体的外延扩张和内在升级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市场主体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湖北市场主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 在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提出的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后来经过古斯塔夫·拉尼斯和费景汗等人的补充,形成了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汗模型。该模型认为,加快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效率是促进工业进步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平衡增长”,按照投入和产出的基本原则把有限的可投资资金合理配置在两个部门使之相协调,就能够促进工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资和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县域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坚持统一规划、示范引领、完善体制机制,逐步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示范村、示范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机农艺融合、草木一体、盐碱地改良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升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在优质粮食、草畜、瓜菜、枸杞等特色农产品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对列入自治区重点攻关和培育计划的机遇专项补贴,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提高补贴标准。发挥原产地品种品质优势,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提升我县马铃薯、草畜和硒砂瓜等特色品牌影响力。 加强科技支持,助推脱贫富民。紧扣实施脱贫富民战略,统筹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先进成熟技术示范、农业科研项目,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专项、自治区“百人团”科技扶贫指导员专项、“三区”人才专项向我县倾斜,优先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到2020年,力争使科技扶贫项目能够涉及到每个贫困户,户均掌握1-2门生产实用性技术。完善“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支持企业优先选择贫困户实施

产业项目,在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技术培训和应用,增强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和信心。全面落实自治区“XXXX”东西部合作部署,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与拥有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建立一些平台载体,实施一批科技合作项目。 搭载创新平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通过完善创新平台来培育创新型企业。自2018年起,每年遴选出一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通过完善的配套政策,采取“一企一策”、财政奖补和科技金融等手段,支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探索多形式协同创新模式,深化产学研、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在特色农产品精细加工领域实现新突破。 搭载多层次的“双创”载体。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政府主导建设一批双创孵化示范基地。支持鼓励园区、管委会、企业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发展“互联网+”双创网络服务,降低大众创业创新门槛,助力实体经济成长。研究制定奖补政策,对创建为国家和自治区级双创示范基地的、获批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双创”平台的、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国家级众创空间的、认定为自治区级的、达到国家和自治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标准的企业在享受自治区奖补政策的同时,再给予自治区20%的奖励。积极与发达地区各类孵化器开展合作,引导区外孵化器将创业

11.2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1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即都具有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最早对产业之间比例关系进行研究论述的,当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配第在17世纪发表的《政治算术》中用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不同。此后,克拉克进一步对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现象进行研究,他收集并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分布将增加。 配第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会沿着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这个轨迹来移动,是因为制造业比农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的相对差异是引起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的原因。 二、库茨涅兹的进一步论证 库茨涅兹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趋势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 (2)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 (3)第三次产业(即服务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的来看是上升的。 除此之外,库兹涅茨还深入到各产业内部进行考察,研究有关产业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与影响,指出:第二次产业份额的上升,主要是由制造业促成的,而在制造业内部,加工和化学、石油等行业的份额显著上升,而纺织、服装、木材和皮革行业的份额则下降了。 综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茨涅兹的研究成果,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可以这样表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这样,第一次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和占有的劳动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缩小,第二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升到稳定乃至缩小,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最庞大的产业。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重心沿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越高,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即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就越低。 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分析 为什么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会出现顺次转移,其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产业间需求收入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第一次产业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绝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小,属于需求低增长产业,因而价格不易有大的提高,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价值;第二次产业的产品工业品中,有一部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晶,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耐用消费晶,

我国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比较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经济理论研究19 我国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比较 常彬强1 余宝林2 张磊 3 (1.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2.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河北石家庄050514; 3.安顺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从三次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状况,揭示其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最后在比较分析结果的同时就其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 引言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三个地区,各经济圈的发展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对于这样三个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层面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以揭示其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差异,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和制约因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一)三大经济圈三次产业结构领先全国 三次产业结构可以反映区域伴随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及其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水平。按照产业结构递变规律,建立在第二产业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国家或区域,其第一产业比重越小,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先进。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三大经济圈第一产业比重较低,而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说明其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表1、表2)。 表1.2006年三大经济圈与全国三次产业构成比较(%) 地区GDP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环渤海100.29.650.739.9长三角100653.740.3珠三角100 6.450.742.9全国 100 12.6 47.6 39.8 资料来源: 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2.2006三大经济圈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环渤海37.629.632.8长三角24.339.935.8珠三角32.930.736.4全国 44.8 23.8 31.4 资料来源: 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优于环渤海地区 从表1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一产业比环渤海地区低约三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高约1 至2个百分点,这说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 构比环渤海地区先进,经济发展水平高。从表2也可以看出,三大经济圈当中,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高,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最低,这也说明环渤海地区产业层次最低。 (三)经济圈产业结构高度同构 从表1可以看出,三大经济圈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十分相似。除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差较大外,其他各组数据非常接近,这反映了三大经济圈在三次产业这样浅层次的结构方面区别不大,作为规模最大的工业,其所占比重也很相似,这说明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呈现出高度同构的态势。 二、工业结构分析 (一)传统产业比重仍然偏大,深加工产业规模偏小,工业结构层次不高 支柱产业是当前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资本运营效率高、运营状态良好,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因此,支柱产业的发展可以反映区域工业的概况。从各地的统计年鉴可知,环渤海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北京、天津两地的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其科技地位与其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而采掘、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在环渤海地区的河北、山西、辽宁、山东等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比较发达,其中上海以深加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导,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江苏的传统工业仍占主导地位,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优势;浙江省工业优势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制造业较发达;广东省的支柱工业以深加工和轻纺工业为主,重化工业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虽然三大经济圈各省市主导产业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但总的说来三大经济圈支柱工业中传统产业仍占重要地位,深加工产业规模偏小,工业结构层次不高。 (二)三大经济圈工业结构雷同 目前三大经济圈的工业结构中,都是以传统的轻纺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普遍存在着工业结构相似度高,支柱产业、

深刻理解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意义

深刻理解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意义 2011年02月18日 蔡达峰(民进)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是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总体思路,这也是我们党派组织在参政议政、服务大局中需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和着力研究的课题。 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于经济实力。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远没有达到先进的水平,经济发展的要求、困难与矛盾还大量存在,还需要争取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这种增长再也不能依赖落后的推动方式,不能以劳动者生活改善、能力发展和资源保障等根本利益为代价,否则经济增长要么没有速度,要么不能平稳,最终不能持续。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不是权益之计。从本质上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更多地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生产力或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式,摆脱对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的依赖。从实现途径上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为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类型,使知识和技术成为市场的真实需求。所以,战略性新型产业必须成为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而不仅是投资的重点。同时,每个行业和企业也都要努力用知识和技术来发展自己,而不是依赖非智力因素。 强大的经济实力必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必须依赖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依赖大批具有科学精神和能力的人,这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所有研究机构的、行政部门的和企业的工作者,都应该善于学习新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努力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为本职工作提出新目标、新思路和新办法,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科学和技术研究、经营和行政管理等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生产力的全面升级。 而人的转变和提高,需要精神和物质各种条件。除了教育的力量以外,还须有先进的利益制度的保障。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包括劳动者既可以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还可以更公平地行使权利。犹如国家发展以经济为基础一样,劳动者的利益保障直接影响了劳动积极性和价值观。要使得广大社

企业如何践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企业如何践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企业如何践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揭示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根源,那就是“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否定了人的思维和行动结果具有最终性,不存在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100多年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依据这一基本哲学原理来探寻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党以这一哲学原理为指引,积极探寻一种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通过90多年的探索,特别是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应用,是在实践中的一种探索和发展,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对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在发展过程中,碰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在实践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结合企业实际,我想谈谈上海石化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过程中,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低成本战略为切入点,进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应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下,一切从真实状况出发,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如何“求是”,关键还是首先要弄清楚事实。陈云同志曾经说过“难在弄清楚情况,不在决策,我们因该用90%的时间弄清楚情况,用10%的时间制定政策”,他在主持宝钢建设期间,提出“十点意见如何建设宝钢”,奠定了宝钢的基础。宝钢有今天,陈云同志功不可没,他递交党中央并付诸实施的“十点意见”,就是在充分深入进行调研,掌握了详实的一手资料,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实事求是的经典案列。

产业结构演进

2.2.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这种经济现象是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相对变动的,它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即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同时,它又要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即产业间保持协调的情况下,不断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首先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因而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配弟,1928)。威廉·配弟的这一发现为探求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开辟了产业结构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为建立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继威廉·配弟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重大发现之后,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柯林·克拉克根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主张,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即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第一次产业为主体时,人均国民收入低并占有绝大多数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产业逐渐取代第一次产业而占居主导地位,这时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劳动力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使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大,人均国民收入大大提高,同时劳动力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使第三产业所占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迅速下降。人们将柯林·克拉克这一研究成果称之为克拉克法则(柯林·克拉克,1940)。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材料,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揭示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产业重心的转移,以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西蒙·库兹涅茨,1985)。与此同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结论与库兹涅茨结构变动理论相似。区别在于刘易斯的研究重在理论,而库兹涅茨重在对实际经济现象的研究与实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强调经济发展一定使资源配置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换(演进),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把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变动结合起来,认为资源通过结构的转换实现优化配置,促进总量经济的增长,从而把宏观和中观结合起来,对凯恩斯主义理论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凯恩斯认为,成熟的经济不存在结构缺陷,只是总量的调整)。 钱纳里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考察了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并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作为外生变量,代入GDP 市场占有率回归模型,从而可以得出一个标准的产业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变动趋势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成为观察分析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所常用的一种方法。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及其改进以后的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大量相互关联情形有了进一步的揭示,并能描述不同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特征及差异性,大大深化了对产业结构变动及演进趋势的认识。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是否 合理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基准,但目前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有不同的 主张,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代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国际基准,即以钱 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该标准用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业结构 是否达到了合理化。这种标准产业结构是通过各国同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统计

大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欢迎共阅 大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抢抓入世机遇,发挥大连优势,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把大连建设成东北经济区国际物流中心的战略部署,加强对全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保证和推进大连现代物流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大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一、 现代物流在大连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利润。 2分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3、发展现代物流是进一步提升大连城市功能的需要 物流中心是大连市经济中心城市的基础功能之一。大连成为物流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大连的航运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作用。现代物

流的充分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大连在东北经济区、东北亚及全球中的地位和作用。 4、发展现代物流是推进大连经济走向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需要 发展现代物流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按照WTO的规则,提高物流运作的国际化水平。大批国外物流企业的引进,必然推动大连经济参与国际循环的深度和广度。现代物流发展必然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分割,加快发育健全的市场体系,推进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促进大连市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1 呈 ( 预计到 保持 (2 (3)热点东移。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有的地区随着加工业的转移,物流增长速度趋缓。而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中物流需求迅速增大,都在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企业纷纷将物流业务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当今发展现代物流的热点地区。 (4)服务社会化。仓储、运输、配送、代理、咨询等各种物流活动实现有效链接,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系统集成,形成一体化、开放式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