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贝多芬作品列表

贝多芬作品列表

贝多芬作品列表
贝多芬作品列表

贝多芬作品列表(按编号)

贝多芬最重要的作品包括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和晚期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作品的编号是由他作品的出版商编制的。因此,编号是按照作品出版的先后顺序,而不是按照写作的顺序排列。比如,1792年创作的木管八重奏为作品103号,而作品102 和104号分别创作于1815年和1817年。编号135号以前的作品为贝多芬在世时所出版。其他则是在他去世后出版的。

作品1 no 1 (1795) 钢琴三重奏No. 1 降 E 大调

作品1 no 2 (1795) 钢琴三重奏No. 2 G 大调

作品1 no 3 (1795) 钢琴三重奏No. 3 C 小调

作品2 no 1 (1796) 钢琴奏鸣曲No. 1 F 小调

作品2 no 2 (1796) 钢琴奏鸣曲No. 2 A 大调

作品2 no 3 (1796) 钢琴奏鸣曲No. 3 C 大调

作品3 (1794) 弦乐三重奏No. 1 降 E 大调

作品4 (1795) 弦乐五重奏降E 大调

作品5 no 1 (1796)奏鸣曲钢琴和大提琴No. 1 F 大调

作品5 no 2 (1796)奏鸣曲钢琴和大提琴No. 2 G 小调

作品6 (1797) 四手联弹钢琴奏鸣曲

作品7 (1797) 钢琴奏鸣曲No. 4 降 E 大调

作品8 (1797) 弦乐三重奏(小夜曲)No. 1 D 大调

作品9 no 1 (1798) 弦乐三重奏No. 2 G 大调

作品9 no 2 (1798) 弦乐三重奏No. 3 D 大调

作品9 no 3 (1798) 弦乐三重奏No. 4 C 小调

作品10 no 1 (1798) 钢琴奏鸣曲No. 5 C 小调

作品10 no 2 (1798) 钢琴奏鸣曲No. 6 F 大调

作品10 no 3 (1798) 钢琴奏鸣曲No. 7 D 大调

作品11 (1798) 钢琴三重奏No. 4 降B 大调

作品12 no 1 (1798) 小提琴奏鸣曲No. 1 D 大调

作品12 no 2 (1798) 小提琴奏鸣曲No. 2 A 大调

作品12 no 3 (1798) 小提琴奏鸣曲No. 3 降E 大调

作品13 (1799) 钢琴奏鸣曲No. 8 C 小调"悲怆"

作品14 no 1 (1799) 钢琴奏鸣曲No. 9 E 大调

作品14 no 2 (1799) 钢琴奏鸣曲No. 10 G 大调

作品15 (1795) 钢琴协奏曲No. 1 C 大调

作品16 (1796)五重奏钢琴和管乐器

作品17 (1800) 圆号奏鸣曲F 大调

作品18 no 1 (1800) 弦乐四重奏No. 1 F 大调

作品18 no 2 (1800) 弦乐四重奏No. 2 G 大调

作品18 no 3 (1800) 弦乐四重奏No. 3 D 大调

作品18 no 4 (1800) 弦乐四重奏No. 4 C 小调

作品18 no 5 (1800) 弦乐四重奏No. 5 A 大调

作品18 no 6 (1800) 弦乐四重奏No. 6 降B 大调

作品19 (1795) 钢琴协奏曲No. 2 B 降大调

作品20 (1799) 七重奏E 降大调

作品21 (1800) 交响曲No. 1 C 大调

作品22 (1800) 钢琴奏鸣曲No. 11 B 降大调

作品23 (1801) 小提琴奏鸣曲No. 4 A 小调

作品24 (1801) 小提琴奏鸣曲No. 5 F 大调春("Spring")

作品25 (1801) 小夜曲D 大调长笛, 小提琴和中提琴

作品26 (1801) 钢琴奏鸣曲No. 12 降A 大调

作品27 no 1 (1801) 钢琴奏鸣曲No. 13 降E 大调

作品27 no 2 (1801) 钢琴奏鸣曲No. 14 升C 小调"月光"

作品28 (1801) 钢琴奏鸣曲No. 15 D 大调

作品29 (1801) 弦乐五重奏C 大调

作品30 no 1 (1803) 小提琴奏鸣曲No. 6 A 大调

作品30 no 2 (1803) 小提琴奏鸣曲No. 7 C 小调

作品30 no 3 (1803) 小提琴奏鸣曲No. 8 G 大调

作品31 no 1 (1802) 钢琴奏鸣曲No. 16 G 大调

作品31 no 2 (1802) 钢琴奏鸣曲No. 17 D 小调"暴风雨"

作品31 no 3 (1802) 钢琴奏鸣曲No. 18 E 降大调

作品32 (1805) 歌曲- 致希望

作品33 (1802) 七首小作品钢琴

作品34 (1802) 6变奏曲钢琴on an original theme, F 大调

作品35 (1802) 15变奏曲和赋格钢琴on an original theme, 降E 大调"英雄Eroica" 作品36 (1803) 交响曲No. 2 D 大调

作品37 (1803) 钢琴协奏曲No. 3 C 小调

作品38 (1803) 钢琴三重奏No. 8 (Arrangement of the Septet 作品20)

作品39 (1789) 两首前奏曲里面包括了12中大调钢琴

作品40 (1802) 浪漫曲小提琴G 大调

作品41 (1803) 小夜曲钢琴和长笛或小提琴D 大调

作品42 (1803) 夜曲中提琴和钢琴D 大调

作品43 (1801) 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 序曲和芭蕾音乐

作品44 (1792) 钢琴三重奏No. 10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降E 大调)

作品45 (1803) 三首进行曲钢琴, 四手联弹

作品46 (1795) 歌曲- Adelaide

作品47 (1802) 小提琴奏鸣曲No. 9 A 大调克罗采("Kreutzer")

作品48 no 1 (1802) 歌曲- 请求

作品48 no 2 (1802) 歌曲- Die Liebe des N?chsten

作品48 no 3 (1802) 歌曲- 论死亡

作品48 no 4 (1802) 歌曲- 自然中主之荣耀

作品48 no 5 (1802) 歌曲- Gottes Macht und V orsehung

作品48 no 6 (1802) 歌曲- Bu?lied

作品49 no 1 (1792) 钢琴奏鸣曲No. 19 G 小调

作品49 no 2 (1792) 钢琴奏鸣曲No. 20 G 大调

作品50 (1798) 浪漫曲小提琴F 大调

作品51 no 1 (1797) 回旋曲 C 大调钢琴

作品51 no 2 (1798) 回旋曲G 大调钢琴

作品52 no 1 (1805) 歌曲- Urians Reise um die Welt

作品52 no 2 (1805) 歌曲- Feuerfab

作品52 no 3 (1805) 歌曲- Das Liedchen von der Ruhe

作品52 no 4 (1805) 歌曲- 五月歌

作品52 no 5 (1805) 歌曲- Mollys Abschied

作品52 no 6 (1805) 歌曲- 爱情

作品52 no 7 (1805) 歌曲- Marmotte

作品52 no 8 (1805) 歌曲- Das Blümchen Wunderhold

作品53 (1803) 钢琴奏鸣曲No. 21 C 大调"黎明Waldstein(森林之石)" 作品54 (1804) 钢琴奏鸣曲No. 22 F 大调

作品55 (1805) 交响曲No. 3 降E 大调"英雄Eroica"

作品56 (1805) 三重协奏曲C 大调

作品57 (1805) 钢琴奏鸣曲No. 23 F 小调"热情Appassionata"

作品58 (1807) 钢琴协奏曲No. 4 G 大调

作品59 no 1 (1806) 弦乐四重奏No. 7 F 大调"拉斯莫夫斯基1"

作品59 no 2 (1806) 弦乐四重奏No. 8 E 小调"拉斯莫夫斯基2"

作品59 no 3 (1806) 弦乐四重奏No. 9 C 大调"拉斯莫夫斯基3"

作品60 (1807) 交响曲No. 4 降B 大调

作品61 (1808) 小提琴协奏曲D 大调

作品62 (1807) 科里奥兰序曲

作品63 (1806) 弦乐五重奏( 作品4的整理版本) 钢琴三重奏

作品64 (1807) 钢琴三重奏( 作品3的整理版本) 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作品65 (1796) 咏叹调- Ah perfido!

作品66 (1796)莫扎特主题“一位少女或一位女性”变奏曲,大提琴

作品67 (1808) 交响曲No. 5 C 小调

作品68 (1808) 交响曲No. 6 F 大调田园("Pastoral")

作品69 (1808)奏鸣曲钢琴和小提琴,大提琴No. 3 A 大调

作品70 no 1 (1808) 钢琴三重奏No. 5 D 大调"鬼魂"

作品70 no 2 (1808) 钢琴三重奏No. 6 降E 大调

作品71 (1796) 管乐六重奏降E

作品72a (1805) 歌剧- 列奥诺拉(序曲为列奥诺拉第二号)

作品72b (1806) 歌剧- 列奥诺拉(序曲为列奥诺拉第三号)

作品72c (1814) 歌剧- 费德里奥

作品73 (1809) 钢琴协奏曲No. 5 降E 大调"皇帝Emperor"

作品74 (1809) 弦乐四重奏No. 10 降E 大调"竖琴"

作品75 no 1 (1809) 歌曲- 迷娘

作品75 no 2 (1809) 歌曲- 新的爱情,新的生活

作品75 no 3 (1809) 歌曲- 词:歌德浮士德*从前有一个国王

作品75 no 4 (1809) 歌曲- 格雷太尔的警告

作品75 no 5 (1809) 歌曲- 致远方的爱人

作品75 no 6 (1809) 歌曲- Der Zufriedene

作品76 (1809) 6变奏曲钢琴on an original theme, D 大调

作品77 (1809) 钢琴幻想曲

作品78 (1809) 钢琴奏鸣曲No. 24 升F 大调

作品79 (1809) 钢琴奏鸣曲No. 25 G 大调

作品80 (1808) 合唱幻想曲

作品81a (1809) 钢琴奏鸣曲No. 26 降E 大调"告别"

作品81b (1795) 六重奏降E

作品82 no 1 (1809) 歌曲- 希望

作品82 no 2 (1809) 歌曲- 爱之怨

作品82 no 3 (1809) 二重唱- L'amante impatiente

作品82 no 4 (1809) 歌曲- L'amante impatiente

作品82 no 5 (1809) 歌曲- 生活的享受

作品83 no 1 (1810) 歌曲- 忧郁中的欢乐

作品83 no 2 (1810) 歌曲- 渴望

作品83 no 3 (1810) 歌曲- Mit einem gemalten Band

作品84 (1810) 艾格蒙特(序曲和情景音乐)

作品85 (1804) 基督在橄榄山上

作品86 (1807) C 大调弥撒

作品87 (1795) 三重奏两双簧管和英国号C 大调

作品88 (1803) 歌曲- 友谊之幸福

作品89 (1814) 波罗乃兹C 大调

作品90 (1814) 钢琴奏鸣曲No. 27 E 小调

作品91 (1813) 威灵顿公爵的胜利("战役" 交响曲)

作品92 (1813) 交响曲No. 7 A 大调

作品93 (1814) 交响曲No. 8 F 大调

作品94 (1815) 歌曲- 致希望

作品95 (1810) 弦乐四重奏No. 11 F 小调"Serioso"

作品96 (1812) 小提琴奏鸣曲No. 10 G 大调

作品97 (1811) 钢琴三重奏No. 7 降B 大调大公("Archduke")作品98 (1816) 歌曲套曲- 致远方的爱人

作品99 (1816) 歌曲- 守诺的人

作品100 (1814) 歌曲- 纪念石

作品101 (1816) 钢琴奏鸣曲No. 28 A 大调

作品102no 1 (1815)奏鸣曲钢琴和小提琴,大提琴No. 4 C 大调作品102no 2 (1815)奏鸣曲钢琴和小提琴,大提琴No. 5 D 小调作品103 (1792) 木管八重奏降E

作品104 (1817) 弦乐五重奏(钢琴三重奏No. 3 的整理版本)

作品105 (1819) 6套变奏曲钢琴和长笛

作品106 (1818) 钢琴奏鸣曲No. 29 降B 大调"槌子键钢琴"

(“槌子键钢琴”奏鸣曲手稿)

作品107 (1820) 10套变奏曲钢琴和长笛

作品108 (1818) 25首苏格兰歌曲

作品109 (1822) 钢琴奏鸣曲No. 30 E 大调

作品110 (1822) 钢琴奏鸣曲No. 31 降A 大调

作品111 (1822) 钢琴奏鸣曲No. 32 C 小调

作品112 (1815) 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合唱和乐队)

作品113 (1811) 歌唱剧- 雅典的废墟

作品114 (1822) 进行曲和合唱- 新屋落成典礼

作品115 (1815) 序曲- 命名日

作品116 (1802) 声乐三重奏,乐队伴奏- Tramte, empi tremate

作品117 (1811) 歌唱剧- 史提芬王

作品118 (1814) Eligischer Gesang (合唱和乐队)

作品119 (1822) 11首新小曲钢琴

作品120 (1823) 33变奏曲钢琴主题“Diabelli的一首圆舞曲”, C 大调(迪阿布里变奏曲) 作品121a (1803) 钢琴三重奏No. 11 (“我是卡卡杜裁缝”主题变奏曲)

作品121b (1822) Opferlied (合唱和乐队)

作品122 (1824) Bundeslied (合唱和乐队)

作品123 (1822) 庄严弥撒Mass D 大调(Missa Solemnis)

作品124 (1822) 序曲- 新屋落成典礼

作品125 (1824) 交响曲No. 9 D 小调"合唱"

作品126 (1824) 六首小作品钢琴

作品127 (1825) 弦乐四重奏No. 12 降E 大调

作品128 (1822) 歌曲- 吻

作品129 (1795) 回旋曲随想曲钢琴G 大调(Rage over a lost penny)

作品130 (1825) 弦乐四重奏No. 13 降B 大调

作品131 (1826) 弦乐四重奏No. 14 C升小调

作品132 (1825) 弦乐四重奏No. 15 A 小调

作品133 (1826) 大赋格降B 大调

作品134 (1826) 钢琴大赋格四手联弹

作品135 (1826) 弦乐四重奏No. 16 F 大调

作品136 (1814) 康塔塔- 荣耀的一刻

作品137 (1817) 弦乐五重奏(赋格) D 大调

作品138 (1807) 序曲- 列奥诺拉第一号

莫扎特创作一览表

1762年(6岁)

1、G大调小步舞曲和三重奏(作品第1号,即K.1)

2、F大调小步舞曲(K.2)

3、降B大调快板(K.3)

4、F大调小步舞曲(K.4)

5、F大调小步舞曲(K.5)(以上作品均作于萨尔茨堡)

1763年(7岁)

1、C大调快板(钢琴独奏)(K.9A)(作于萨尔茨堡)

2、降B大调行板(钢琴独奏)(K.9B)

1764年(8岁)

1、四十二首钢琴独奏曲(K.109B.)

2、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6)(作于巴黎)

3、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7)(作于巴黎)

4、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8)(作于巴黎)

5、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9)(作于巴黎)

6、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0)(作于伦敦)

7、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1)(作于伦敦

8、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2)(伦敦)

9、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3)(伦敦)

10、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4)(伦敦)

11、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5)(伦敦)

12、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K.16)(伦敦)

13、D大调第一交响曲(K.19)(伦敦)

1765年(9岁)

1、梅塔斯塔西奥,男高音(K.21)(伦敦)

2、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和弦乐(K.23)(海牙)

3、“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合唱)(K.20)(伦敦)

4、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K.22)(海牙)

5、C大调钢琴奏鸣曲(四手联弹),未完成(K.19D)(伦敦)

6、(K.107)

1766年(10岁)

1、“第一位使者的罪责”(K.35)

2、F大调Kyrie,四个声部和弦乐(K.33)(巴黎)

3、一首宗教圣歌,四个声部、乐队和管风琴(K.34)

4、Galim athias musicum(K.32)

5、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6)

6、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7)

7、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8)

8、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9)

9、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

10、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1)

11、八首钢琴变奏曲(K.24)

12、七首钢琴变奏曲(K.25)

1767年(11岁)

1、拉丁文喜剧(K.38)(萨尔茨堡)

2、致欢乐(歌曲)(K.53)(Olmuetz)

3、葬礼音乐(K.42)(萨尔茨堡)

4、F大调第六交响曲(K.43)(Olmuezt)

5、F大调第四十三交响曲(K.76)(维也纳?)

6、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K.37)(萨尔茨堡)

7、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K.39(萨尔茨堡)

8、D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K.40)(萨尔茨堡)

9、G大调钢琴协奏曲(K.41)(萨尔茨堡)

10、降E大调管风琴和弦乐奏鸣曲(K.67 )(萨尔茨堡)

11、降B大调管风琴和弦乐奏鸣曲(K.68)(萨尔茨堡)

12、D大调管风琴和弦乐奏鸣曲(K.69)(萨尔茨堡)1768年(12岁)

1、德国小歌剧《巴示亭和巴士亭纳》(K.50)(维也纳)

2、谐歌剧La finta semplice (K.51)(维也纳)

3、宗教音乐(K.47)(维也纳)

4、G大调Missa brevis (K.49)(维也纳)

5、“达夫纳,你的玫瑰色面颊”(艺术歌曲)(K.52)(维也纳)

6、D大调第七交响曲(K.45)(维也纳)

7、D大调第八交响曲(K.48)(维也纳)

8、G大调交响曲(K.221)

9、降B大调交响曲(K.214)

10、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46D)

11、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46E)

1769年(13岁)

1、D大调Missa brevis (K.65)

2、C大调Missa (K.66)

3、圣歌一首,四声部、弦乐和管风琴(K.72)

4、C大调Te Deum(K.141)

5、咏叹调,女高音(K.70)

6、梅塔斯塔西奥(K.71)

7、F大调第四十二交响曲(K.75)

8、六首小步舞曲(K.61H)

9、D大调遣兴曲(K.62)

10、G大调遣兴曲(K.63)

11、D 大调小步舞曲(K.64)

12、七首小步舞曲(K.65A)

13、降B大调遣兴曲(K.99)

14、D大调小夜曲(K.100)

15、十九首小步舞曲(K.103)

16、六首小步舞曲(K.104)

17、六首小步舞曲(K.105)

18、D大调小步舞曲(K.64)

19、七首小步舞曲(K.65A)

20、一首宗教音乐,C大调(K.141)

1770年(14岁)

1、Mitrtidate Re di Ponto.严肃的歌剧(K.87)

2、交替圣歌《Cibavit eos.》(K.44)

3、Miserere,A小调(宗教音乐)(K.85)

4、交替圣歌(K.86)

5、慈悲经,G大调(K.89)

6、慈悲经,D 小调(K.90)

7、诗篇咏唱(四个声部)(K.93)

8、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咏叹调(K.143)

9、咏叹调(K.79)

10、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K.82)

11、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K.83)

12、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K.88)

13、咏叹调(女高音、弦乐和管风琴)(K.143)

14、G大调交响曲(K.74)

15、D大调交响曲(K.81)

16、D大调交响曲(K.84)

17、D大调交响曲(K.95)

18、D大调交响曲(K.97)

19、G大调交响曲(K.110)

20、小步舞曲,降E大调(K.122)

21、乡村舞曲,降B大调(K.123)

22、G大调弦乐四重奏(K.80)

23、小步舞曲,D大调(K.94)

1771年(15岁)

1、塞雷纳塔(K.111)

2、一首宗教音乐,G大调(K.108)

3、一首宗教音乐(K.109)

4、一首宗教音乐(K.115)]

5、一首宗教音乐(K.116)

6、G大调,Kyrie(K.221)

7、梅塔斯塔西奥(K.74B)

8、梅塔斯塔西奥,独唱,合唱,乐队(K.118)

9、G大调第四十六交响曲(K.96)

10、F 大调第十三交响曲(K.112)

11、D大调第五十交响曲(K.120)

12、D大调第五十一交响曲(K.121)

13、降B大调交响曲(K.216)

1772年(16岁)

1、小夜曲(K.126)

2、序曲Lucio Silla(K.135)

3、一首四声部、交响乐队和管风琴的宗教乐曲(K.125)

4、Regina Coeli,降B大调(宗教乐曲)(K.127)

5、弥撒,C小调,大调(K.139)

6、《我多么不幸》(艺术歌曲)(K.147)

7、《哦,神圣同盟》(艺术歌曲)(K.148)

8、《秘密的爱情》(艺术歌曲)(K.150)

9、G大调交响曲(K.124)

10、C大调交响曲(K.128)

11、G大调交响曲(K .129)

12、F大调交响曲(K.130)

13、降E大调交响曲(K.132)

14、D大调交响曲(K.133)

15、A大调交响曲(K.134)

16、D大调交响曲(K.161)

17、C大调交响曲(K.162)

18、D大调交响曲(K.163)

19、谐谑曲,D大调(K.131)

20、谐谑曲,D大调(K.136)

21、谐谑曲,降B大调(K.137)

22、谐谑曲,F大调(K.138)

23、六首小步舞曲(K.164)

24、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D 大调(K.144)

25、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F大调(K.145)

26、弦乐四重奏,D大调(K.155)

27、弦乐四重奏,G大调(K.156)

28、弦乐四重奏,C大调(K.157)

29、弦乐四重奏F大调(K.158)

30、弦乐四重奏,降B大调(K.159)

31、弦乐四重奏,降E大调(K.160)

32、D大调钢琴奏鸣曲(四手联弹)(K.381)

1773年(17岁)

1、C大调弥撒(K.167)

2、Offertory (K.167)

3、C大调,Osanna (K.223)

4、D大调第二十三交响曲(K.181)

5、降B大调第二十四交响曲(K.182)

6、G小调第二十五交响曲(K.183)

7、降E大调第二十六交响曲(K.184)

8、Divertimento,降E大调(K.166)

9、16首小步舞曲(K.176)

10、D大调小夜曲(K.185)

11、Divertimento,降B大调(K.186)

12、Divertimento,C大调(K.187)

13、D大调进行曲(K.189)

14、D大调钢琴协奏曲(K.175)

15、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190)

16、降B大调弦乐五重奏(K.174)

17、F大调弦乐四重奏(K.168)

18、A大调弦乐四重奏(K.169)

19、C大调弦乐四重奏(K.170)

20、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K.171)

21、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K.172)

22、d小调弦乐四重奏(K.173)

23、十二首钢琴变奏曲(K.179)

24、六首钢琴变奏曲(K.180)

1774年(18岁)

1、谐歌剧(K.196)

2、F大调Missa brevis(K.192)

3、D大调Missa brevis(K.194)

4、G大调第二十七交响曲(K.199)

5、C大调第二十八交响曲(K.200)

6、A大调第二十九交响曲(K.201)

7、D大调第二十三交响曲(K.202)

8、D大调小夜曲(K.203)

9、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K.191)

10、C大调钢琴奏鸣曲(K.279)

11、F大调钢琴奏鸣曲(K.280)

12、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13、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282)

14、G大调钢琴奏鸣曲(K.283)

15、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四手联弹(K.358)

16、D 大调进行曲(K.237)

1775年(19岁)

1、梅塔斯塔西奥(K.208)

2、Missa brevia,C大调(K.220)

3、Misericordias Domini (K.222)

4、D大调小夜曲(K.240)

5、Divertimento,F大调(K.213)

6、C大调进行曲(K.214)

7、D 大调进行曲(K.215)

8、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07)]

9、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11)

10、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16)

11、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18)

12、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19)

13、降B大调管风琴和大提琴奏鸣曲(K.212)

14、降B大调巴松管和大提琴奏鸣曲(K.292) 1776年(20岁)

1、降E大调,四声部宗教音乐(K.243)

2、C大调弥撒,四声部,乐队和管风琴(K.257)

3、C大调短小的弥撒(K.258)

4、C大调短小的弥撒(K259)

5、两重合唱,弦乐和管风琴(K.257)

6、C大调弥撒(K.262)

7、咏叹调(K.255)

8、咏叹调(K.256)

9、D大调小夜曲(K.239)

10、降B大调谐谑曲(K.240)

11、F大调谐谑曲(K.247)

12、F大调进行曲(K.248)

13、D大调进行曲(K.249)

14、D大调哈夫纳小夜曲(K.250)

15、D大调谐谑曲(K.251)

16、降E大调谐谑曲(K.252)

17、F大调谐谑曲(K.253)

18、四首乡村舞曲(K.267)

19、降B大调第六钢琴协奏曲(K.238)

20、F大调第七十钢琴协奏曲(K.242)

21、C大调第八钢琴协奏曲(K.246)

22、小提琴协奏曲,快板(K.246)

23、降B大调回旋曲(K.269)

24、C大调管风琴、小提琴奏鸣曲(K.263)

25、F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24)

26、A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25)

27、G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41)

28、F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44)

29、D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74)

30、降B大调弦乐三重奏(K.266)

31、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K.254)

1777年(21岁)

1、降B大调短小弥撒,四声部,弦乐和管风琴(K.275)

2、Graduale ad festum B.M.V.,F大调(K.273)

3、咏叹调(K.272)

4、降B大调谐谑曲(K.270)

5、D大调,Notturno(K.286)

6、降B大调谐谑曲(K.270)

7、F大调谐谑曲(K.288)

8、降E大调谐谑曲(K.289)

9、降B大调第九钢琴协奏曲(K.271)

10、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71A)

11、C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271)

12、G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278)

13、D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K.285)

14、C大调钢琴奏鸣曲(K.309)

1778年(22岁)

1、降E大调咏叹调,四声部,管风琴与乐队(K.322)

2、咏叹调(K.294)

3、咏叹调(K.295)

4、咏叹调(K.316)

5、小咏叹调(K.307)

6、小咏叹调(K.308)

7、D大调第三十一(巴黎)交响曲(K.297)

8、降B大调加沃特舞曲(K.300)

9、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

10、G大调长笛协奏曲(K.313)

11、D大调长笛协奏曲(K.314)

12、C大调长笛协奏曲(K.315)

13、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

14、A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K.298)

15、C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K.271)

16、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96)

17、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1)

18、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2)

19、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3)

20、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K.304)

21、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5)

22、D 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6)

23、九首变奏曲(钢琴)(K.164)

24、十二首变奏曲(钢琴)(K.265)

25、A小调钢琴奏鸣曲(K.310)

26、D 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

27、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

28、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

29、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

30、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

31、八首钢变奏曲(K.352)

32、十二首钢琴变奏曲(K.353)

33、C大调小幻想曲(K.395)

1779年(23岁)

1、C大调《雷吉娜.柯立》四声部,管风琴与乐队(K.276)

2、C大调弥撒(K.317)

3、C大调《多米尼加的晚课经》(K.321)

4、C大调慈悲经(K.323)

5、G大调交响曲(K.318)

6、降B大调交响曲(K.319)

7、D大调小夜曲(K.320)

8、D 大调谐谑曲(K.334)

9、降E大调两架钢琴协奏曲(K.365)

10、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364)

11、C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329)

12、C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328)

13、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78)

14、八首小步舞曲和三重奏(K.315A)

15、两首进行曲(K.335)

1780年(24岁)

1、埃及国王塔莫斯(K.345)

2、C大调庄严弥撒(K.337)

3、C大调慈悲经(K.340)

4、四声部晚课经(K.339)

5、两首德国宗教歌曲(K.343)

2008-7-24 贝多芬共创作了__首钢琴奏鸣曲,其中较著名的有__ __ __ __ __。7

2011-7-13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创作的9首编号交响曲、35 (1)

更多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有哪些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贝多芬创作钢琴奏鸣曲练习

《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

1.1.f小调奏鸣曲

2.2.A大调奏鸣曲

3.3.C大调奏鸣曲

4.降E大调奏鸣曲

5.1.c小调奏鸣曲

6.2.F大调奏鸣曲

7.3.D大调奏鸣曲

8.C小调悲怆奏鸣曲

9.1.E大调奏鸣曲

10.2.G大调奏鸣曲

11.降B大调奏鸣曲

12.降A大调奏鸣曲

13.降E大调奏鸣曲

14.升c小调奏鸣曲

15.D大调奏鸣曲

16.1.G大调奏鸣曲

17.2.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

18.3.降E大调奏鸣曲

19.1.g小调奏鸣曲

20.2.G大调奏鸣曲

莫扎特

C大调钢琴奏鸣曲K279

F大调钢琴奏鸣曲K280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282

G大调钢琴奏鸣曲K283

D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

C大调钢琴奏鸣曲K309

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

A小调钢琴奏鸣曲K310

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

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

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

c小调幻想曲K475

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

F大调K533/K494

C大调K545

降B大调K570

D大调K576

莫扎特的一共18首

贝多芬音乐赏析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 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同。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两个主题再次汇合,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第二乐章: 稍快的行板、双重主题变奏曲式.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 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乐章: 快板、诙谐曲,是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最后,第一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的第二主题,表现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到发展部的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

贝多芬交响乐综述与赏析

贝多芬交响乐综述与赏析 2012-02-17 9:48 卞祖善中国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 提要: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之一,著名的作曲家。他主要的代表作就是九部交响乐。贝多芬的音乐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但又有所创新。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写给王室贵族,而是写给全社会,写给全人类的。尤其是第九交响乐《欢乐颂》更使贝多芬交响乐创作在艺术上和人文关怀精神上达到了极致。所以第九交响乐是贝多芬交响乐创作的一个总结,也是音乐史上古典交响乐的一个顶峰。可以说,贝多芬的交响乐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华章,他将永远鼓舞人类向着光明、向着幸福前进。 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贝多芬交响乐,这个话题我想从一本专著讲起。这本专著就是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榜里的前10名是这样一些人物:第一名穆罕默德、第二名牛顿、第三名耶稣基督、第四名释迦牟尼、第五名孔子、第六名保罗、第七名蔡伦、第八名谷登堡,他是德国活字印刷的发明家、第九名哥伦布、第十名爱因斯坦。共有八个中国人进入了这个排行榜,除了孔子、蔡伦以外,还有秦始皇、成吉思汗、隋文帝、

老子、毛泽东、孟子。其中第45位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贝多芬。评论中第一句话这样说“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这位作者在用词方面是非常严谨的。我们现在已经把这个“最”字用烂了,总是说“最伟大的什么什么之一”,其实那就不是最伟大了。最伟大就是唯一的,不应该有“之一之二”这种说法。贝多芬是最伟大的作曲家,而他主要的代表作就是他的九部交响乐。 一、维也纳古典乐派 在讲贝多芬之前,必须要简略的介绍一下维也纳古典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是从1750年开始形成的。其中的三位杰出代表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海顿是一位交响乐作曲家,有“交响乐之父”的美誉。其实在他之前有一位奥地利作曲家摩恩,于1740年首创了古典交响乐的四个乐章——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快板,这样一个套曲。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称海顿是“交响乐之父”呢?是因为他写的多,写的好。他一共写了107首交响曲,其中有编号的交响曲是104首,早期的交响曲还有3首。通过海顿的交响乐创作,交响乐的乐队编制完善了,而且交响乐的艺术表现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感想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感想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歌,他在失聪的情况下,依旧创作出令人产生共鸣的音乐。所以我很敬佩贝多芬,他是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欣赏了《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后,使我再次感受到贝多芬的伟大,他那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使我十分难忘。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乐曲体现了贝多芬那种通过斗争换取美好生活的哲理思想。和着熟悉的旋律,感受着变化的节奏,那是灵魂的交响乐,贝多芬用生命的力量完美的演绎了这部作品。在一次次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一次次被它所感动。那高亢、优美的旋律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振奋,生活中增添了勇气,这就是贝多芬的音乐,能使人感动、使人称赞不绝的音乐! 《欢乐颂》,第四乐章里的合唱部分,也是这部交响曲里最重要的段落。它是依据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同名诗歌写成的,内容反映例如贝多芬那个时代的人们“四海之内皆兄弟”,“亿万人民团结起来”的理想愿望。我们应当理解贝多芬那种通过斗争换取美好生活的哲理思想。“交响合唱”部分气势磅礴,一气呵成,但又自然地分为了七个部分。贝多芬用生命谱写了欢乐,讴歌了胜利,这是他一生创作的总结与终结。作曲家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以伟大的《第九交响曲》登上了他的艺术思想的峰巅。在当时欧洲席卷黑暗阴云的时刻,他以

锐利有力的音乐语言,写出了光明的时代之音,实践了他的“艺术只应该为穷苦的人民服务”的信念。他曾经在黑暗王国中慷慨地预言过:“五十年内,世界上到处都将由共和国。”这精确的预言,使贝多芬这部最后的杰作至今放射着灿烂的思想光芒和绚丽的艺术光辉。

贝多芬 英文简介

Well, it seems that many geniuses are a little crazy. He also had strange personal habits such as wearing filthy clothing while washing compulsively. Yes, but besides these problems he worked very well, and wrote many things. His father taught him in the beginning, but unfortunately he was an alcoholic and beat him. Well, there's no wonder he went crazy. Luckily, Beethoven's talent was soon noticed by others. That's when his career lifed off. We talk about his career in periods: the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In his early period he emulated Haydn and Mozart, his middle period began shortly after he found he was going deaf. So this is when we start to see large-scale works expressing heroism and struggle. These include many of the most famous works of classical music. Yes, then his late period is greatly admired for intellectual depth and intense, highly personal expression. He stopped composing in 1826. Ludwig van Beethoven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composers of all time. Much of his music was filled with great joy. Unfortunately, Beethoven’s life wasn’t filled with joy or happiness. Ludwig van Beethoven was born in 1770 in Bonn, Germany. He had a difficult and miserable childhood. His father, Johann, was a musician for the king. Johann started to give Ludwig piano lessons before he was four years old. Ludwig was so small that he had to stand on the piano seat to reach the piano. When Johann saw how quickly Ludwig learned, he knew his son had talent. He was determined to make Ludwig into a concert perfo rmer, and he was very demanding. He hit Ludwig’s hand when he made a mistake

中外钢琴名曲鉴赏论文(贝多芬)

中外钢琴名曲鉴赏课论文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 论文摘要: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从而找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点 对于很多外行人来说,谈到钢琴音乐,首先想到的音乐家一定是贝多芬。这不仅是因为他精湛的艺术手法与骄人的艺术成就,更因为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重要艺术成就之一就是他的35首钢琴奏鸣曲。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站在他所处的时代前列,以新的素质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和巴赫的深邃性、哲理性、宏伟性气魄,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风俗性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热烈的抒情性,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因此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对20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 一、早期(1792—1800年)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同时,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

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 教学内容: 1、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2、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第四乐章(合唱部分片段) 3、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 4、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之《飞行的女武神》 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西方音乐,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 2.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3.比较欣赏这两个时期的音乐风格,能够随钢琴哼唱本课欣赏乐曲的主旋律。 教学难点:区别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相关的音乐资料,教材资料,钢琴。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很多不同的时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西方音乐在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特点。 (课件:西方音乐发展时段) 通过课件展示,介绍古典、浪漫时期,揭示课题——古典主义时期。 二、新授: 一)古典主义时期: (课件:S.H.E的《不想长大》、音乐《第40交响曲》片段) 设问:(《不想长大》、《第40交响曲》),这两首作品有什么共同之处?第二首曲子的作者是谁?(提示:音乐的主旋律相似、莫扎特) 教师用导语引出古典主义音乐。 (课件:展示西方音乐发展时段之——古典主义特点) 简单介绍古典乐拍,提问:这一时期涌现出三位杰出的代表,这三位是? (课件:了解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学生观看课件, (一)莫扎特简介:围绕音乐天才、作品数量多等方面介绍莫扎特。并引出: 莫扎特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最完美的风格,我们现在来欣赏一首莫扎特创作的《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 (课件:《弦乐小夜曲》主题1) 1、唱乐谱主题I,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乐句,设问:这段音乐情绪怎么样? (答案提示:优美抒情的) 通过分析作品,总结:这也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个特点,在旋律上富有歌唱性,追求优美的气质。 2、引导学生分析结构,教师总结:乐句有整齐的对称性、方整性特点。 3、在这首作品里,主题旋律出现了很多次,插在主题旋律之间的叫做插部,一共有三个插部,我们继续听一听这首作品整体的音响效果是怎样的。 (课件:《弦乐小夜曲》全曲整体效果:两组词选择 6分45秒) (答案提示:清晰、和谐繁杂、不协和) 4、老师结合课件图表小结。总结莫扎特音乐中所体现的古典主义的风格特点。 (课件:古典主义的风格特点) (二)贝多芬 1、视频简介贝多芬:…… 2、教师介绍《第九交响曲》的成就及音乐内容。 (课件:播放《第九交响曲》部分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情绪。 3、老师伴奏,组织学生演唱《欢乐颂》部分。 (课件:总结合唱主题) 教师总结演唱情况:

古典三巨头: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异同

古典三巨头: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异同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被认为是古典风格作曲家中的三巨头。的确,他们三位带给了我们那个年代最伟大的音乐。舒伯特的名字有时候会加入其中,不过基于以下理由笔者在这里就不对他展开讨论了:舒伯特创作的几乎都是新的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而非古典风格,直到他短暂人生中的最后几年。他留下了一些杰出的大型作品,但数量上远不及上述三位。 在重点指出三位作曲家的差异之前,但笔者想首先简言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以往或之后的音乐风格相比,曲式在古典风格的音乐作品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运用奏鸣曲式是这种风格的典型特征。奏鸣曲式在当时十分普及,它渗透进了每种体裁的音乐中,甚至包括歌剧和宗教音乐。这三位作曲家各自创作了一些奏鸣曲式同其他曲式杂糅的作品。回旋曲式和变奏曲式就经常与奏鸣曲式混搭。 简言之,奏鸣曲式的开头简单而调性稳定,越超中段发展则越为紧张,而在结束部分,乐曲会回归简单和舒缓。高潮总是出现在中间段落。你通常在这个部分发现乐曲最为复杂的结构、跨度最大的音调转换和最激越的节奏。 海顿并不是奏鸣曲式的创始人,却是其中的行家里手。他对曲式的把握十分精准,同时又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发

挥。在奏鸣曲式的乐章中,他将假再现应用在发展部临近结尾的地方。这种方法可以捉弄听众,让他们误以为再现部已经开始了,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乐曲依然在发展部不稳定的和声中继续推进。当然,像假再现部这样的桥段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简明扼要。在短暂捉弄听众之后,音乐将进入真正的再现部。 除了假再现部之外,海顿还喜欢利用出人意料的急转给听众带来惊喜。突如其来的曲调变化,始料未及的节奏及和声变换,一段将乐曲引向与预期完全不同的乐句……海顿的袖子里藏着好些逗人的包袱。他是一个能给听众带来惊喜天才,即使依然是在奏鸣曲式的范畴内。他的音乐充满了个人气质和异乎寻常的想法。他不断尝试令听众吃惊的新方法。他喜欢用突然而始料未及的停顿或延长音毫无征兆的打破乐曲原有的进程,使听众惊愕。他喜欢紧凑的使用相隔甚远的音调,突然毫无预兆的从一个音跳到另一个很远的音上。而莫扎特更倾向于循序渐进的将一个较远的音呈现给听众,以使他们有所准备。 海顿喜欢在主题中以简单的动机为跳板演进为千变万化的乐思,贯穿整个乐章。他许多的乐章都是单一主题的。实际上,一位法国的评论家写道,海顿只需要一个主题即可创作一篇交响乐章,而小众作曲家则需要若干个。莫扎特当然不是“小众作家”。然而他喜欢在一个乐章里使用多个主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赏析

英雄的颂歌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感想法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在其著作《贝多芬传》中 对《第九交响曲》有这样一段激动人心的精彩描述:“黄昏将至,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了我们。”初次聆听音乐巨人的巅峰之作便深深地被这种庄严肃穆、厚重深邃的音乐氛围感染,像是一条长河有奔流入海的激荡也有涓涓细流的幽静,又像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有辉煌也有落魄,心潮跟着音符激昂澎湃,曲终时恍如经历了一场很久之前的战争。 “贝多芬一生中从未间断过阅读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席勒的作品,其中尤以《欢乐颂》给他印象最深,影响最大。” ①德国著名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具有很强烈的反专制思想,渴望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在其著名诗作《欢乐颂》中深刻表现了这一主题,同时对青年时期的贝多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考证说早在波恩时期,贝多芬就有意将席勒的《欢乐颂》谱写成一部宏大的乐曲。但此时的贝多芬还未经过漫长的生活旅途,艺术与思想没有进入成熟阶段,几经尝试都未能成功:“一七九八年, 贝多芬又曾记下一首配唱“慈爱之父必定存在”《欢乐颂》中的诗句的旋律。一八一一年, 在第七和第八交响曲的草稿之间, 又有一个主题, 配唱‘欢乐, 神明美丽的光芒’。一八一二年又有过草稿设计, 曲名是《席勒序曲》, 拟以《欢乐颂》作为高潮结束。” ②直到晚年创作《第九交响曲》的时候才得尝夙愿。《欢乐颂》作为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正体现了他“通过苦难得到欢乐”或者“通过斗争得到胜利”的人生信念。不少的研究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在思想内涵上超过了诗歌。“俄国音乐评论家里亚历山大·谢觉夫( 1820—1871) 曾着重指出, 贝多芬作的曲在思想上超过了席勒的诗……席勒把欢乐当做亲密团结的前提, 贝多芬却认为, 两者的关系应该倒置,只有取得了亲密团结, 欢乐才能降临人间。所以, 贝多芬从席勒的诗中理解到了积极而又具有活力的特点。” ③《第九交响曲》全曲都试图在向人们传达“通过苦难,得到欢乐”的信念,欢乐必须要经过抗争、奋斗,而不单纯是乌托邦的想象。“在贝多芬的不少期作品中包括第九交响曲, 既显露出贝多芬以及这时人民群众普遍经历苦难的悲痛和孤寂情, 也显示出去克服悲痛、战胜苦难的意志和力量。这是《欢乐烦》原诗所没有的。正如贝多所说的‘人们只能如此(指蒙受苦难)。即使这样, 人们也应当保持他的力量……’(1816年5月13日致埃士朵弟伯爵夫人的信)。” ④贝多芬一生未曾与当时黑暗的统治妥协,坚持着对自由平等解放的追求,未曾停止过斗争。整个乐曲就像是一位英雄的斗争史,起伏跌宕波澜壮阔,更像是贝多芬传奇一生的映射。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有时大脑里会闪现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塑造的人物形象——桑提亚哥老人。贝多芬似乎也在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一个与命运与黑暗势力斗争的英雄形象。贝多芬所要塑造的英雄形象与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更关注社会、人民的安慰,渴望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世界,真正的着眼点在于社会、世界;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超越,是对人类顽强毅力的肯定。整部作品又给人一种自述式的感受,似乎是作曲家在向人们激情澎湃地做着讲说,有时娓娓道来有时手足舞蹈

贝多芬生平简介

贝多芬生平简介 导读: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

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

电影音乐鉴赏——《复制贝多芬》

永恒的旋律 《复制贝多芬》电影音乐鉴赏摘要:在电影中,音乐与电影中情节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既可以抒情,又 可以渲染气氛,还可以让人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更可以塑造完美的银幕艺术形象,而通过研究电影本身这样一个画面与音乐共存的载体,也能看出音乐与叙事的关系。本文从《复制贝多芬》入手,分析电影音乐是怎样在影片中参与,烘托和强化叙事的。值得一提的是,《复制贝多芬》通篇采用贝多芬的作品作为电影音乐,本文也将着重分析这些作品在电影中的作用。 关键词:《复制贝多芬》《大赋格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一.剧情简介 1824年,音乐大师贝多芬(Ed Harris饰)正在赶制自己的新作《第九交响曲》,在乐章完成的最后阶段,他的御用抄谱员施莱默突然病入膏肓,将要不久于人世。为了让贝多芬的杰作如期上演,施莱默向维也纳音乐学院求助,希望能有位高才生来接替自己的位置。不久,23岁的才女安娜(Diane Kruger饰)出现在施莱默的面前,施莱默告诫安娜,贝多芬是个暴君,和他一起工组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耐心,并将没抄写完的乐谱交给了安娜。 安娜乐于为这位脾气暴躁的狂人抄写乐谱,而作为音乐天才,安娜也不安于抄谱员的工作,她要让贝多芬品评自己的作品。当安娜将完成的《第九交响曲》交给贝多芬时,还告诉他替他修改了错误。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贝多芬对安娜的态度由最初的怀疑逐渐转变成信任和依赖。 虽然贝多芬在人前风光无限,但生活中也有难言之隐。他非常宠爱侄子卡尔(Joe Anderson饰),期望他能出落成优秀的钢琴家,但卡尔偏偏好逸恶劳、嗜赌成性,甚至窃取叔叔的钱财。关键时刻,安娜总能在贝多芬的身边给予抚慰和帮助,贝多芬开始离不开安娜,甚至与安娜的男友马丁(Matthew Goode饰)争风吃醋。他毫不留情的嘲笑安娜的作曲,又跑到修道院下跪去求得安娜的宽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安娜陪在他身边,如贝多芬所说,他们灵魂相通…… 二.音乐分析 开篇是安娜·霍兹乘马车去探望贝多芬的路上光景,典型的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乡村和街道,孩童,田野,农民,羊群,马匹,同车的婴儿,被风吹走的帽子……背景音乐是贝多芬《降B大调大赋格曲》①,紧凑而挣扎的旋律,锯条一样拉动的小提琴,充满跳跃的运动感镜头音乐配合地完美,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调,阴郁,紧张,积蓄待发。正像贝多芬所说:暴风雨就要来了。《大赋格曲》是贝多芬晚年充满了现代意识的作品,如影片中说,表现的是耳聋后的贝多芬听到的所谓“上帝的声音”。而这首曲子曲子在当时因其革命性而饱受诟病,如片中大公在听完后毫不客气的说“贝多芬,你比我想象的还要聋”。而现在,《大 ①“赋格”愿意为“遁走”,是一种使用对位法的作曲格式,由不同乐器,不同时间,不同音高,演奏同一旋律——作者注。

贝多芬交响乐赏析

贝多芬交响乐赏析 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开始于1817年,历时近七年的时间,完成于1824年春,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于维也纳。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也是音乐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我国著名学者丰子恺先生称之为:“世间最伟大的杰品”。这部交响曲构思宏伟、气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争、发展、壮大至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人类的进化、形成,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彻底解放自身,达到一个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和神圣的理想世界的壮丽史诗,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总和。 《第九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 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版,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而且是庞大

的诙谐曲式。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但是仔细品味,大家不难发现,到了乐章最后,旋律重新开始急促起来,隐约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气氛。 第三乐章倒是慢板乐章了,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在前两个乐章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面之后,第三乐章似乎是大战中短暂的平息。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莫扎特梵高贝多芬以及其他几位都是梅毒患者看来我们和大师之间差了一段梅毒的距离

莫扎特、梵高、贝多芬以及其他几位都是梅毒患者,看来我们和大师之间差了一段梅毒的距离! 梅毒这家伙虽说学名只有一个,爱称倒是不少。法国人叫它“那不勒斯病”,德国人和波兰人叫它“法国病”,俄罗斯人叫它“波兰病”,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叫它“基督徒病”,印度人叫他“葡萄牙病”,岭南以北的中国人叫他“广东疮”,日本人则叫它“中国疮”。总之,梅毒甚至比爱情跑的还快,仅次于流言。 梅毒通过性进行传播,当时大英帝国还没有开发出杜蕾斯,文人骚客们既管不住自己的“枪”又缺乏贴身保护,自然喜当梅毒爹。中招后尚不自知,又进一步无序传播。因此,梅毒很快从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性病上升到了逼格满满的社会病、文化病。而得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大牌,越来越有范儿,好像没点知识文化地位逼格你都不好意思得这个病。梅毒患者1号:梵高一生蹉跎,颜值超低,穷困潦倒,感情不顺的梵高,有着滚烫的情感与灵魂。当这样的欲望遭到了人间的放逐,被心爱的人厌恶促使梵高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妓女。《梵高传》里有这样一句话:“……农民在土地上耕耘。妓女在肉体上耕耘,这是一个主题……”1888年,梵高来到了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在这里他与命运同样纠结的高更共用一个叫做拉舍尔的妓女。后来,梵高把自己割下来的耳朵送给

了妓女拉舍尔。我实在想象不到拉舍尔收到这一只耳朵时是何种感受,难道不想让他立马狗带?在当地居民不解甚至是惶恐的眼神下,梵高被迫离开阿尔,前往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你以为他只是单纯的精神疾病?错!罪魁祸首都是梅毒,因为病毒会造成精神层面的刺激。最终梵高于1890年7月27日在圣雷米的一个小河边开枪自杀。梅毒患者2号:高更很多人知道高更是因为毛姆的那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而我知道他,是因为他是梵高的基友。曾有人说高更和梵高是同性恋人,事实与否,我们也无从知晓。现在甚至有人考证说梵高的耳朵根本就不是自己割的,而是高更割的。 在梵高死后不到一年,高更到达了塔希提岛,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放浪形骸、欲仙欲死的几年。在塔希提岛,有一种当地风俗,女孩以与远方客人共眠为荣。(说实话,这种风俗真的不是有心之人故意挑唆出来的吗)因而,高更几乎每天都要换个土著女孩与他啪啪啪。 压抑会变态,放纵会变坏——高更被塔希提岛上的原住民传染了梅毒。毫无疑问高更最后没有死于自杀而是在1903年死于梅毒。梅毒患者3号:马奈印象派大师马奈(不是莫奈),生活给他过成了一部八点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马奈爱上了自己父亲的情妇苏珊娜。于是乎,苏珊娜这个小婊砸半推半就投怀送抱,暗地里和高更搅和到了一起。1852年苏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2)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感受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音乐情绪及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二)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代表作及音乐历史贡献。 (三)初步懂得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音乐知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 难点:认识古典主义的音乐特征。 教学内容安排: (一)以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为重点内容,再感受、体验 音乐情绪表现,理解内容方面进行细致的赏析。 在教师的引领下,掌握几个音乐主题,特别是《欢乐颂》主题。 (三)了解贝多芬创造的背景,亲自指挥的状况以及作品产生的影响及作 用。 (四)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创造的风格特征与忍受经历的关系。 教学资源: (一)教材及配套资料,贝多芬生平、创作背景及高水平乐团《第九交响 曲》第四乐章的演出视频资料。 教师示范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音乐主题。 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如:器乐、声乐、指挥等激发兴趣、调动情绪 活跃气氛。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完整聆听全曲 (二)出示乐曲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乐曲发展的脉络。 (三)指导学生演唱主题及四声部。 (四)师生合作用器乐、声乐、指挥形式等表现音乐。 (五)引导学生从贝多芬音乐中感悟音乐与人生,。 教学评价设计 (一)以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理解情况。 (二)探究讨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以组为单位交流,教师评价)。 (三)教师对学生演唱主题及四声部时的评价。 (四)师生合作表现音乐时对学生表演的评价。 (五)学生写一篇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后的感想。 教学过程:

贝多芬简介

姓名:贝多芬国籍:德国年代:1770-1827 职位: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在自己短短的五十七年生涯里,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所以,世人尊称他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音乐家。贝多芬从小就具有十分敏锐的乐感,他的父亲发现这个点后,决心把他培养成另一个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好以此作为他的摇钱树。但贝多芬不具备莫扎特那样的演奏天赋,他是在父亲的棍棒下学会音乐的。当时年仅五岁的贝多芬经常被父亲锁在屋里,从早到晚地弹奏钢琴和拉小提琴。小贝多芬经常强忍着痛苦和委屈在钢琴上一遍遍地练习,如果不是贝多芬具有非凡的音乐天才的话,他就可能就会永远厌恶音乐了。 贝多芬的音乐成长道路异常艰苦,但他凭借自己的刻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八岁就公开举行演奏会,十岁开始作曲。他的第一位老师聂费对他的协助极大,聂费拓展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并教会了他很多音乐技能,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深厚基础。 1792年,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了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与创作技能,他先后拜海顿、阿尔布雷希茨贝格、萨利埃里等名师学习,他努力学习他们的音乐创作技艺与经验,持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此同时,他还广泛阅读各种文学和哲学书籍,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度修养的艺术家。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鲜明独特,他的作品中热烈激昂、振奋人心的斗争音调十分突出,这与贝多芬坚强的个性及其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是紧密相联的。贝多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革命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创作,他追求“自由、平等、博爱”,渴望全人类的解放。贝多芬把这些思想与观点作为音乐创作的基本内容,在作品中体现出革命的斗争精神与人民的愿望。发果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清澈的泉水,贝多芬的音乐就是熊熊烈火,迸发着炽热的激情。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风格轻快流畅;中期作品则体现了他自己的特有的音乐风格,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同时出现了浪漫主义的因素。 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作品包括:九部交响曲、一部歌剧——《费德里奥》、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管弦乐序曲:《埃格蒙特》、《柯里奥兰》以及大量的声乐器乐及戏剧音乐作品。这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对贝多芬以后的历代作曲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这些伟大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笔丰厚的宝藏。 1827年3月26日,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巨人终因贫病交加而与世长辞。

高中音乐贝多芬教案

高中音乐贝多芬教案 教学目标 1. 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2. 了解贝多芬的简单生平,认识维也纳古典主义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教学重点 聆听《第九交响曲》和《热情》,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认识古典主义的音乐特征。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致爱丽丝》《欢乐颂》 同学们听过这两首乐曲吗?知道乐曲的作者是谁吗? 这两首乐曲的作者是一位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贝多芬是一位性情古怪,身患耳疾,但最终用意志战胜命运的音乐家,并且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音乐大师。被人们誉为“乐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感受贝多芬的强大的意志品格及其作品所散发的精神之光。 二.新课教学

以《致爱丽丝》为背景音乐,并用课件出示贝多芬图片。 1.介绍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 谈话册与人交谈。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2.相关音乐知识介绍——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常简称为“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在奥地利维也纳形成这个重要的音乐流派。其代表人物是“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作品欣赏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和巴赫

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巴赫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粮食街9号,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 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波恩市,祖籍佛兰德,终年57岁。 肖邦: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终年39岁)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作曲家代表作:《马祖卡舞曲》、《圆舞曲》、《葬礼进行曲》、《革命练习曲》。 “巴赫”这个名字一般是指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被称之为:“西方音乐之父”,1685-1750,终年65岁。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以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及大量的教堂音乐和器乐曲而著称。 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的人生都是跌宕起伏,但是只有莫扎特几乎一生大多数时候都穷困潦倒,贝多芬其实不缺钱,只是晚年时候比较穷,肖邦那个时候祖国波兰战火不断自己颠沛流离。 莫扎特在室内乐、交响曲、协奏曲和歌剧几个方面全方位出击,将他对社会的理解融入到他和谐美丽的音乐之中,他是以自己的痛苦融化为温柔的音符来抚慰这个世界。 贝多芬则是以他横空出世的交响乐震响着这个世界,将器乐的理解发挥到那个时代的极致,是直面人生且挥舞着时代的大旗。 莫扎特的音乐是一派天籁,贝多芬的音乐是一片浪潮。 莫扎特的音乐能够让我心们中粗糙坚硬的东西变得柔软,贝多芬的音乐能够让我们心中的柔弱淡薄的东西变得强硬。 莫扎特的音乐把痛苦点石成金化为美好的境界,贝多芬的音乐是把痛苦碾碎成药营养着人生升华为崇高的境界。 莫扎特的音乐是含有抚摸性质的,贝多芬的音乐是具有破坏力量的。 莫扎特给我们以信心,贝多芬给我们以勇气。 贝多芬站在遥远的前方,莫扎特就站在我们跟前 莫扎特、贝多芬的小步舞曲都是欢快的。莫扎特大部分都是欢快甜美的,只有少数如《安魂曲》和《第40交响曲》有些伤感。 莫扎特是第一个拜托宫廷的自由音乐家~~ 自由就意味着漂泊~~

音乐鉴赏论文-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关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歌剧的赏析 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第九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 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版,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而且是庞大的诙谐曲式。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

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 第三乐章倒是慢板乐章了,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 第九号交响曲在速度和力度上,都让人想起尼采的那句名言:“欢乐——比心中的忧伤更为深沉。”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欢乐颂》的乐队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笑出声来,连听众都一个个神情严肃,沉浸在一种精神享受之中,其情绪与在听悲歌时是一样的。,这个杰作是贝多芬给人类做好的礼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