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1 概述

1.1 任务依据

1、通州区2016年度县乡公路大修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勘察设计标段中标通知书(2015年9月);

2、关于明确通州区兴东街道东翔路(原南二环路)和向阳东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要点的函(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办事处,2016年1月15日);

3、地形图。

1.2 项目地理位置

西兴线支线工程位于通州区兴东街道,A线东起兴东镇派出所门口东侧,西至规划镇中路,路线呈东西走向,全长0.906km,B线北起人民路,南至原南北向小桥北,路线呈南北走向,全长0.808km。

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

图1-1 A线起点现状图1-2 A线终点现状

图1-3 B线起点现状图1-4 B线终点现状

1.3 设计标准

本项目设计按以下标准设计:

A线:

1、道路等级:三级公路

2、设计速度: 30km/h

3、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4、路基标准横断面:

(1)建安桥以东路段(AK0+000~AKO+588.933)行车道路面宽9m,道路全断面组成为2×4.5m行车道+2×0.9m盖板边沟,其中AK0+133.551~AK0+554.542路段道路北侧设置4m宽人行道;

(2)建安桥以西路段(AKO+588.933~AK0+906.164)行车道路面宽9m,道路全断面组成为2×4.5m行车道+2×4.5m硬路肩+2×0.9m盖板边沟;

(3)建安桥(AKO+588.933~AK0+608.933)净宽11.5m。向阳河路交叉

口(AK0+554.542~AK0+588.933)为9m宽断面至11.5m宽断面渐变段,AK0+608.933~AK0+618.933为11.5m宽断面,AK0+618.933~AK0+668.933为11.5m断面至18m宽断面渐变段。

B线:

1、道路等级:三级公路

2、设计速度: 40km/h

3、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4、路基标准横断面:路面宽7m,路基宽8.5m

1.4 测设简况

1、2015年12月中旬接业主通知需对西兴线支线进行道路设计,项目组于2016年1月上旬开展外业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2、2016年1月中旬,形成初步方案,与通州区交通运输局、兴东街道办事处进行了充分沟通;

3、2016年1月15日,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办事处发《关于明确通州区兴东街道东翔路(原南二环路)和向阳东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要点的函》至我院,要求我院根据设计要点加快施工图设计工作;

4、2016年1月中下旬,项目组全面开展施工图文件编制工作。

1.5 老路概况

1、A线老路概况如下:

(1)项目路跨向阳河桥梁——建安桥,已于去年建成,桥面净宽11.5m;

(2)建安桥以东老水泥路路面宽度为10.5m,路面由三块宽3.5m水泥板组成,南边水泥板厚18cm,北边两块水泥板厚16cm,由于周边地块开发,大型施工车辆行驶,路面破损情况严重;

(3)建安桥以东老路南侧为路灯,北侧分布有高杆杆线,地下管线等,存在较多制约因素;

(4)与解放路交叉口现状路面损坏严重,本次设计一并纳入。

2、B线老路概况如下:

(1)原沿河水泥路面已挖除,路线内分布较多房屋地坪;

(2)兴东街道拟在围墙东侧外2m内设置绿化带,西侧沿河侧打造沿河景观长廊,故将B线中心线定于围墙西侧5.5m处。

1.6 兴东街道办事处设计要点函执行情况

1、A线设计速度为30km/h;B线设计速度为40km/h;

2、A线起点定于兴东街道派出所门口东侧,终点位于规划镇中路,全长约900m,B线起点位于镇西大桥,终点位于原南北向小桥北,路线中心线位于已建小区围墙西侧5.5m,全长约850m;

3、A线建安桥以东路面宽度为9m,建安桥以西路面宽度为18m;

4、B线按三级公路设计,路面宽度为7m,路基宽度为8.5m;

5、A线解放路至建安桥路段北侧设置人行道;

6、路面结构采用4cmAC-13C+5cmAC-16C+乳化沥青下封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2%石灰土;

7、沿线杆线迁移、房屋拆迁、土堆清理均不计入本次工程量;

8、老路改造路段开挖89cm,一般路基处理方式为基底翻拌20cm掺5%石灰土,其上回填40cm泥灰结碎石;建安桥西新建路段开挖至路床顶面以下60cm,原地拌和20cm5%石灰,其上填筑60cm采用6%石灰土填筑。

1.7 遵循的标准、规范

施工图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如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9)《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1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1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1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1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1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6);

(20)《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

(21)《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 B06-02-2007);

(2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2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

(2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2 建设条件

2.1 地形与地貌

项目工程位于苏通园区,勘察区域地形开阔,地势稍有起伏,一般地面标高:▽2.6m~▽4.9m之间(村民住宅房基、沟塘除外);地貌单元上属于长江下游三角洲河口前缘冲积平原区。

2.2 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温暖湿润气候,季节转换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多年平均气温在15~16℃,1月气温最低,平均在1~2℃左右,6~8月气温高,最高温度在7月,日平均气温一般达28℃左右。年降雨量1080毫米左右,自北向南雨量逐渐增高。春末夏初盛行霉雨,6~7月为最多雨时,夏末秋初多台风雨,平均降水日数达120天。年水面蒸发量平均在960~968毫米左右,6~8月最强,1~2月及12月最弱。该区冬季多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风速一般为2.5~4米/秒。2.3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1、路基填料

本工程需要的筑路材料主要包括土石方、路面及其它构造物所需要的砂石材料、各种片块石材料以及水泥和沥青材料等。土方可根据需要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砂、砾石缺乏,需要从附近采购。另外水泥和沥青等材料均需在南通地区或周边地区购买,所购材料应品质良好,满足本工程的要求。

2、工程水电

线路区域内有向阳河、小沟渠等水系,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工程用水需要,作为工程用水使用前应进一步进行化学分析。沿线城镇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解决。

3、运输条件

拟建道路所需建筑材料的运输可采用公路运输。

3 路线

3.1 平面线形设计

3.1.1 设计原则

(1)已建路段平面线形、道路宽度、道路等级;

(2)被交道路交叉口、规划道路交叉口及桥梁等构筑物的布置;

(3)道路等级对道路平面设计要求。

3.1.2平面线形设计

A线路线呈东西走向布置,道路起点位于兴东镇派出所门口东侧,终点止于规划镇中路,全长0.906km,平面设置一处圆曲线,圆曲线半径为450m。

B线(向阳东路)路线呈南北走向布置,道路起点位于镇西大桥,终点位于原南北向小桥北端,全长0.808km。道路平面线位为一直线。

3.2纵断面设计

3.2.1设计原则

(1)满足相关设计规范的纵断面线形指标;

(2)有利于与沿线道路交叉的平顺衔接;

(3)综合考虑沿线地形、水文地质、道路排水等需求。

3.2.2主要控制因素

(1)A线顺接起点水泥路面的现状标高,B线顺接起点人民路的现状标高;

(2)满足与被交道口的平顺衔接;

(3)道路纵断面线形应确保行车平顺、安全,并注重平纵线形的组合设计。

3.2.3纵断面设计

A线最大纵坡为0.142%,最小纵坡为0.1%,最小坡长为100m,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3600m/1个。最小竖曲线半径凹曲线25000m/1个,竖曲线占路线总长23.48%,A线起点顺接派出所门前水泥路标高,建安桥头两侧顺接桥头标高。

B线最大纵坡为0.4%,最小纵坡为0.1%,最小坡长为120m,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13000m/1个。最小竖曲线半径凹曲线8750m/1个,竖曲线占路线总长65.86%,B线起点顺接人民路标高。

3.2.4 平纵线型设计

在进行路线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时,就平纵面线形可能的组合进行了研究,努力使路线同地形、地物、景观和视觉效果相协调,减少工程土方量,以保证行车舒适、安全的使用功能。在保证平、纵面各自线形平顺、流畅的前提下,设计中尽可能使两者的技术指标保持均衡和协调,避开规范中要求避免的不良线形搭配和组合,以求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行车安全。

3.2.5 路线坐标及高程系统的采用

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1°。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 路基路面

4.1 路基

4.1.1路基标准横断面

根据规划本项目A线为三级公路,道路布置为双向两车道。

(1)建安桥以东路段(AK0+000~AKO+588.933)行车道路面宽9m,道路全断面组成为2×4.5m行车道+2×0.9m盖板边沟,其中AK0+133.551~AK0+554.542路段道路北侧设置4m宽人行道;

(2)建安桥以西路段(AKO+588.933~AK0+906.164)行车道路面宽9m,道路全断面组成为2×4.5m行车道+2×4.5m硬路肩+2×0.9m盖板边沟;

(3)建安桥(AKO+588.933~AK0+608.933)净宽11.5m。向阳河路交叉口(AK0+554.542~AK0+588.933)为9m宽断面至11.5m宽断面渐变段,AK0+608.933~AK0+618.933为11.5m断面,AK0+618.933~AK0+668.933为11.5m断面至18m宽断面渐变段。

行车道采用双向2%横坡,人行道采用反向1%横坡。

根据规划本项目B线为三级公路,道路布置为双向两车道。

B线横断面路面宽7m,路基宽8.5m。

行车道采用单向2%横坡。

4.1.2一般路基处理方案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压实。路基压实度要求见下表4-1:

表4-1 路基压实度要求

路基填料强度及最大粒径要求见下表4-2:

表4-2 路基填料强度及最大粒径要求

注:土源需分段分层取样做好试验工作,确保土源合理利用,尽量将好土作为结构用土。

建安桥以西(AKO+588.933~AK0+906.164)路段路基填筑前,应清除地表耕植土(清表补偿按15cm计),并进行原地面碾压(压实补偿按10cm计)。

1、A线:

(1)建安桥以东

行车道:

开挖至路床底40cm后,基底翻拌20cm掺6%石灰处治,压实度≥90%。其上铺筑20cm泥灰结碎石,压实度≥92%,然后填筑20cm泥灰结碎石至路床顶,压实度≥94%。

人行道:

人行道清表后原地面碾压,其上采用素土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0%。

(2)建安桥以西

当路基填土高度H≤109cm时,清除表土层15cm后,行车道反开挖至路床顶以下60cm,基底翻拌20cm掺6%石灰处治,压实度≥90%,其上填筑20cm6%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2%,然后填筑40cm6%石灰土至路床顶,压实度≥94%。

当路基填土高度H>109cm时,清除表土层15cm后,行车道反开挖至路床顶以下60cm,基底翻拌20cm掺6%石灰处治,压实度≥90%,其上填筑20cm6%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2%,路基中部采用6%石灰处治土回填,压实度≥93%,然后填筑40cm6%石灰土至路床顶,压实度≥94%。

2、B线:

开挖至路床底40cm后,基底翻拌20cm掺6%石灰处治,压实度≥90%。其上铺筑20cm泥灰结碎石,压实度≥92%,然后填筑20cm泥灰结碎石至路床顶,压实度≥94%。

4.1.3路基土石方的计算

本标段路基的土石方计算包括路床土方、路基中部土方、清除耕植土、原地面夯实方、路面底基层用土方等。

为了满足路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的要求,路基掺加石灰的具体处理原则如下:

1、清除耕植土补偿(15cm厚)、原地面压实补偿(10cm厚)。

2、路基基底翻挖处理,按掺6%石灰计算。

3、填塘部分,按掺6%石灰计算。

4、路基填筑中,中部填料按掺6%石灰计算。

5、泥灰结碎石按石灰:土:碎石=3:17:80计算。

6、对于掺入的石灰按每吨0.5m3的体积从总压实体积中扣减。石灰土和石灰处治土的质量比均为内比。

4.1.4 材料要求

1、土

路基填筑材料不得采用膨胀土及高液限粘土,填料优先考虑利用超挖土方,不足部分采用外购土方。

2、石灰

石灰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表3.3.1的规定。尽量缩短石灰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覆盖防潮。采用生石灰粉,使用前应进行有效CaO、MgO含量试验,达到III级石灰要求才允许使用。

3、碎石

(1) 选用的石料等级不宜低于IV级,压碎值不大于26%。

(2) 碎石中长条、扁平状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并不得含有黏土块或其它杂物。

(3) 适宜泥灰结碎石层的碎石颗粒组成见表4-3、4-4。

表4-3 适用灌浆法骨料的集料颗粒组成范围

4.1.5 泥灰结碎石的技术要求

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可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第4章有关规定进行。

2、混合料的原材料应按要求进行试验,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应进行重

型击实试验。

3、泥灰结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用于泥灰结碎石层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标准应符合要求,并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黏土、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4、根据相关经验,一般黏土用量不超过混合料总重的15~18%,石灰与土的用量不应大于混合料总重的20%,其中石灰剂量为土重的8%~12%;采用灌浆法时,泥浆按水与土(泥灰)按0.8:1~1:1(体积比)进行拌和配制成泥(泥灰)浆。

本次设计要求泥灰结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6 MPa,设计配合比为石灰:土:碎石=3:17:80,泥浆按水与土(泥灰)按0.8:1~1:1(体积比)进行拌和配制成泥(泥灰)浆。

4.1.6 一般路基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施工前,必须调查是否存在与路线交叉的燃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地下通讯管道等地下暗埋管线,若存在有关地下暗埋管线,必须对其具体位置、埋深进行确认,确认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告知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管线的迁移或保护。不得在未确认地下暗埋管线位置、埋深的情况下冒然施工,以避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2、路基在填筑前应对场地耕植土进行清除。

3、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4、路基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5、若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m。

6、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和均匀性。

7、老路改建中存在技术复杂性和方案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对老路状况要开展细致的复查,划分最佳的施工段落,组织好交通管理,做好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4.1.7 老路开挖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施工前,需对老路的地下暗埋管线进行确认,明确这些地下暗埋管线的具体位置、埋深,若与设计文件不符,施工单位应立即告知相关部门,经核实后,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不得在未确认地下暗埋管线位置、埋深的情况下贸然施工,避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2、施工前应对老路状况进行调查,并放样标明路基开挖。

3、做好新老路基之间的搭接,分层压实,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路基填料符合规定要求。

4、老路开挖后必将形成纵向凹槽,为防止雨水浸泡路基,应开挖横向临时排水沟。

5、如老路拓宽宽度满足不了最小碾压宽度,施工单位需考虑超宽施工开挖。

6、对于开挖较深的路段或垂直开挖段需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挡,防止坍塌。

7、对开挖边缘不迁移的行道树进行必要的加固,防止倒塌。

8、老路扩建中存在技术复杂性和方案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对老路状况要开展细致的复查,划分最佳的施工段落,组织好交通管理,做好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4.1.8 原地面掺灰翻拌处理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施工工艺流程

开挖老路→整平场地→翻晒及破碎→稳压布灰→拌和粉碎→平整碾压→试验检测→养护固结

2、翻晒及破碎

场地初步整平后,用压路机进行稳压,用多铧犁与旋耕机配合进行翻晒和破碎,再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一遍,直至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1%~2%左

右,翻晒时间要准确掌握,避免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含水量过大时要继续翻晒,过低时洒水补充。

3、稳压布灰

翻晒好的地表土经过平整碾压后,打格布灰,计算出每格所需石灰量,然后用小型翻斗车上灰,人工配合机械按格摊铺均匀,布灰一定要均匀,避免“灰包”或“少灰”的现象发生。

4、拌和粉碎

铧犁从铺好白灰的灰土外侧,沿边缘线开始翻起,按螺旋型路线依次翻至中心,翻拌深度控制在20cm,然后用旋耕机进行粗拌,最后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拌和时要从外侧向中间拌和,拌和时重叠宽度不小于30cm,以免发生漏拌,拌和时派专人随时检查拌和机的拌和深度,配合拌和机操作人员调整拌和深度。

5、平整碾压

灰土拌和均匀后,压路机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开始整平,整平时平地机从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保证路拱和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平整完毕后,压路机按照先静压后振动再静压,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进行碾压,达到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其碾压工序为: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然后弱振两遍,最后用三轮压路机静压一遍。压路机主轮需重叠1/2,碾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km/h,碾压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压实度经检测达到90%以上。

6、试验检测

碾压成型后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组抽检。

7、养护固结

当压实度经检测大于等于90%以后,用洒水车在表面进行均匀洒水,然后用光轮压路机碾压1~2遍收面,使表面密实成型。

8、泥灰结碎石施工

泥灰结碎石施工方法可采用灌浆法。

(1)一般要求

1)准备工作包括:备料、放样、布置料堆、准备路槽、拌制泥(泥灰)浆等。

2)泥灰结碎石的施工气温应不低于5℃,并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一个月完成。降雨时不应进行泥结碎石施工,一般情况下,使用这种材料的工程不宜安排在雨季施工。

3)泥灰结碎石施工的压实厚度,每层不小于l00mm,也不超过200mm。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4)在铺筑上层前应将下层的表面拉毛,并洒水湿润。

(2)施工顺序

泥灰结碎石灌浆法施工程序如下:

1)摊铺骨料碎石

要求大小颗粒分布均匀,厚度一致。摊铺碎石时采用松铺系数 1.20~1.30(碎石最大粒径与厚之比为0.5左右时用 1.3,比值较大时,系数接近

1.2)。摊铺力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2)预压

碎石铺好后,用轻型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宜慢,每分钟约25~30m,轮迹重叠25~30cm。一般碾压6~10遍,至石料无松动为止。不宜过度碾压,以妨碍灌浆。

3)浇灌泥浆与铺洒嵌缝材料

在预压的碎石层上,灌注泥(泥灰)浆,要求洒布均匀、浇灌透彻,以灌满孔隙、表面与碎石面齐平为度,但碎石棱角仍应出露于泥(泥灰)浆之上。灌浆1~2小时后,表面未干前均匀撒铺5~15mm的嵌缝料。

4)整形碾压

撒铺嵌缝料后,即用中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并随时注意用扫帚将石屑扫匀。

(3)养生

1)泥灰结碎石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温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或时干时湿。

2)泥灰结碎石养生期应不少于7天。养生方法可采用洒水、覆盖砂或低

黏性土,或采用不透水薄膜和沥青膜等。

3)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不得通行车辆,采用覆盖措施的泥结碎石面层层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通行的车辆,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30km/h。

4.1.10 路基、路面排水

本项目A线道路排水主要设置盖板边沟方式排除路面水,B线道路排水采用单向坡,通过横坡方式排入西侧向阳河。

4.2 路面

4.2.1 设计标准

路线经过地区属于自然区划Ⅳ1区,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4.2.2 路面结构

根据路段所处的自然区划、公路等级、沿线的地基条件和地质条件,结合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本地区的路面施工工程实例,本着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原则,确定其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

(1)行车道路面结构组合如下:

上面层: 4cmAC-13C

下面层: 5cmAC-16C

下封层:乳化沥青下封层

基层: 20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cm12%石灰处治土

(2)人行道:

8cm彩色透水砖

3cm水泥砂浆

10cmC20水泥砼

10cm碎石垫层

(3)交叉口路面结构同主线行车道路面结构

(4)机耕道搭接:

A线

(1)机耕道及地坪搭接:水泥混凝土地坪或机耕道搭接采用C20素砼,道口搭接按10m计,地坪搭接按5m计;

(2)沥青混凝土机耕道搭接路面结构用主线行车道路面结构,搭接长度按10m计。

B线:机耕道搭接长度按10cm计,路面结构采用20cmC20素砼与水泥稳定碎石稳定层。

4.2.3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本次路面结构计算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为基础,以路表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采用电算程序进行辅助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计算采用BZZ-100标准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以路表面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层的层底拉应力及半刚性材料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

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10年,路表设计弯沉Ld为37.2(0.01mm),累计当量轴次2.72×106。沥青路面结构计算采用设计参数详见下表4-5:

表4-5 材料指标表

4.2.4 材料要求

1、沥青

⑴沥青路面

根据工程地区实际经验、气候条件及交通等级要求。上、下面层采用A级沥青,沥青标号为70号,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2.1-2中70号沥青、1-3气候分区的各项要求。

⑵乳化沥青下封层

各项技术要求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3.2的要求规定。

⑶粘层

沥青面层间应喷洒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使用的沥青标号同主层沥青混凝土为70号,其规格和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9.2.3的规定。

2、粗集料

粗集料必须坚硬、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8.2中其他等级公路的要求,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合比计算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

规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8.3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磨光值和与沥青的粘附性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8.5中潮湿区、其他等级公路的技术要求。当粘附性不符合要求时,宜掺加消石灰、水泥或用饱和石灰水处理,必要时可同时在沥青中掺加耐热、耐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落剂,也可采用改性沥青的措施,使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达到要求。

3、细集料

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9.2中其他等级公路的要求。

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通常宜采用粗、中砂,其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9.3的规定。砂的含泥量超过规定时应水洗后使用,海砂中的贝壳类材料必须去除。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天然砂的用量通常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

石屑的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9.4的要求,采石场在生产石屑的过程中应具备抽吸设备。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

4、填料

沥青混凝土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10.1中其他等级公路的要求。

5、石灰

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如存放时间较长时,应采取覆盖封存防潮措施。宜采用生石灰粉,使用前应进行有效CaO、MgO含量试验,石灰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表3.3.1的规定的III级消石灰或III级生石灰的技术指标。

6、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都可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7、水

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8、彩色透水砖

彩色透水砖抗压强度不小于Cc40,耐磨性(磨坑长度)≤30mm,保水性≥

1.0g/cm2,透水系数(15℃)≥3.0×10-2cm/s。

4.2.5 路面结构层技术要求

1、沥青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6C。沥青面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5.3.5和《条文说明》中的5.3.2的要求执行,进行热拌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并确定施工级配允许的波动范围。其级配范围宜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3.2-2的规定。

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3.4-1中的1-3气候分区的要求。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宜)检验沥青混凝土的水稳性,并符合《公路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3.4-2中的潮湿区的要求。

2、乳化沥青下封层的技术要求

沥青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其技术要求见下表4-6:

表4-6 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3、水泥稳定碎石的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根据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水泥剂量应不大于4.5%,设计初步推荐水泥剂量为4%,施工单位应根据材料的来源和品质,做混合料组成设计的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上报批准后执行。水泥稳定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3.5~4.0Mpa,以3.8MPa为目标值,180天劈裂强度应不小于0.55Mpa。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应达到98%,基层施工应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的工艺。

4、石灰土的技术要求

石灰应满足质量要求,土宜采用塑性指数Ip在15~20之间的黏性土,水泥石灰土拌压时间不得超过2天。石灰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0.8MPa,180天劈裂强度应≥0.25Mpa,石灰、土的设计推荐配合比为12:88,最终的配合比由试铺确定。

4.2.6 路面的施工要求

路面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质量检查标准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设计推荐的配合比供施工单位参考。

1、路面底基层施工前路基质量检查

底基层铺筑前,应对路基的高程、中线、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等外形进行全面检查。

主要进行以下项目检验:

碾压检验:用18~21t三轮压路机.以低档速度(1.5~1.7km/h),碾压3~4遍,不得有松散、翻浆、弹簧等现象,检验频度要求全面、随机。

路基强度检验:弯沉值用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量。主线每一评定路段(不超过1km)检查240~300个点,辅道每一评定路段(不超过1km)检查80~100个点。对舍弃的弯沉特异值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直到满足要求。

平整度检验:采用3m直尺。每200m测6处×10尺,质量标准应在15mm以内。

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

底基层为一层20cm厚石灰土,碾压时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规范规定的碾压次序进行。底基层铺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养生和交通管理。

石灰土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养生期不宜少于7天。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30km/h,禁止重型卡车通行。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单层压实厚度控制在15cm~20cm,施工时为一层20cm铺筑,碾压时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规范规定的碾压方法及次序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铺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养生和交通管制。

宜采用渗水土工布养生,覆盖后,应立即洒水,在7天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

状态,28天内正常养护。养生结束后,应将覆盖物清除干净。无上述条件时,也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底喷头要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基层结构,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潮湿,应注意表层情况,必要时,用两轮压路机压实。

4、沥青下封层的施工

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的清扫与冲洗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正常养生7天后才可施工下封层。基层表面由6~8人一字排开用竹帚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将浮灰吹净,然后用水冲洗,使表层集料颗粒部分外露。

⑵、喷洒乳化沥青

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即可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乳化SBS 改性沥青,数量按纯沥青量0.9kg/m2~1.1kg/m2计。

⑶、撒布集料

每段乳化沥青喷洒后,立即用集料撒布机撒布集料,数量按6m3/1000m2计。集料撒布全部在乳化沥青破乳之前完成。

⑷、碾压

集料撒布后即用轮胎压路机均匀碾压3遍,每次碾压重叠1/3轮宽,碾压要求两侧到边,确保有效压实宽度。

⑸、养生

碾压完毕后封闭交通,养生7天后方可开放交通。

5、粘层的施工

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均应喷洒黏层沥青,粘层沥青喷洒数量折算成纯沥青为0.2~0.3kg/m2。

喷洒粘层沥青前,应将沥青面层表面清扫干净,用森林灭火器吹净浮灰,雨后或用水清洗的面层,水分必须蒸发干净、晒干;桥面应清除调平层的杂物和浮灰,清除排水孔灰浆杂物,彻底洗刷干净。

为防止粘层沥青发生粘轮现象,沥青面层上的粘层沥青应在面层施工2~3天前洒布,在此期间应做好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行驶。

6、沥青面层的施工

沥青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摊铺、碾压、接缝等技术要求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第5.4、5.5、5.6、5.7、5.8节的规定执行。同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2.2-2中70号沥青的要求。

沥青面层分层施工,在铺筑下面层的沥青混凝土以前应清洁沥青封层表面。沥青面层应尽可能连续施工,其间时间间隔不宜太长,以防止沥青下面层受到污染。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凝土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严禁在沥青面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

7、平石的施工

平石埋置后应将回填材料压实或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面层施工变形。

8、彩色透水砖的施工

彩色透水砖铺砌时的定位可根据树池、单位出入口坡道为参照,人行道板的模数、平整度、坡度、顺直度均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铺砌。彩色透水砖铺砌时,施工人员必须站在已铺砌完成的道板上操作,严禁站在刚铺设的砂浆上操作。在铺砌过程中,应随时用3米直尺校验平整度,校验方向应按横向、纵向及45°方向同时进行,发现不平整处,应及时调整。

4.2.7 各层顶弯沉控制指标

机动车道路面基层完工后,应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时进行弯沉、压实度双控,以压实度为主。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各层层顶弯沉值在不利季节时,其设计值为:路基顶面266.2 (0.01mm)、石灰土层顶面152.3 (0.01mm)、水泥稳定碎石层顶面50.0(0.01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顶面42.5 (0.01m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顶面37.0(0.01mm)。

以上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再方可进行下阶段的施工。

5交通安全设施

5.1 交通标志

1、标志平面布设

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并满足夜间行车视觉的效果,版面标记及结构形式与道路线型、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满足视觉及美观要求的原则,依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及安全保障工程的要求进行设计。本桥设置停车让行标志、限载标志、限速标志和交叉口标志。

2、标志版面设计及反光材料的选择

为了满足道路使用者对标志信息的视认要求,参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和《江苏省公路标志标线实施指南》中的规定,各种版面尺寸、内容及其在版面上的位置见标志版面设计图。

版面反光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各类反光膜的反光特性、使用功能、应用场合和使用年限,要兼顾到经济性及施工、维修、养护的方便。据此,标志中的文字、箭头以及底色等均采用四级反光膜。

3、标志结构设计

根据标志版面尺寸大小及设置位置的需要,标志支架结构为单柱式。标志底板采用铝合金板,标志板的厚度采用2mm,并采用铝合金龙骨加固。标志的构件采用Q235钢,立柱采用热轧无缝钢管,焊条全部采用T42,所有钢材均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处理,紧固件表面镀锌350g/m2,钢管钢板等600g/m2,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标志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根据版面的大小及地基承载力决定其尺寸及埋置深度。

5.2 信号灯的平面布设

为保障道路行驶安全和交通的畅通,本项目在2处交叉口设置了交通信号灯对交通流进行控制,2处交叉口均由本项目实施。交换机应具有与公安交管控制网络有联网功能。

5.3 信号灯技术要求

信号灯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具有严格的安全标准和可靠的性能指标,产品必须具有生产检测合格许可证,并通过公安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灯体外壳采用压铸铝合金成型并进行喷塑处理。发光单元外壳选用PMMA或者PC材料制成。发光体外壳、前盖、摭沿、色片及密封圈表面应平滑,无缺料、开裂、银丝、明显变形和毛刺等缺陷。信号灯外壳颜色应与信号颜色有明显区别。

发光体使用超高亮度进口发光二极管(LED),发光直径为φ400mm,信号灯的可视距离大于400m。

电气安装设置必须符合《低压电气装置规程》,做到安全运行可靠,要具有防触电保护:信号灯安装后,因调换灯泡等原因而打开信号灯时,其带电部件应不可触及;调节信号灯安装方位时,其带电部件不可触及;除灯泡等光源和灯座的罩盖,可徒手取下的所有部件取下后,其防触电保护应保持不变。

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具有防雷措施。

5.4 道口标柱

设置于各机耕路口处,提醒主线行驶车辆提高警觉,防范被交叉路口车辆突然出现而造成意外。

5.5 施工注意事项

1、路侧设置的柱式标志,标志板内缘距土路肩边缘距离不小于25cm。

2、所有标志立柱和横梁都应焊接柱帽和横梁帽,柱帽和横梁帽用钢板冲压成型。

3、标志板在运输、吊装过程应小心,避免对标志板、反光膜产生任何操作。

4、标志支撑结构(包括:立柱、横梁、法兰盘)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为600g/m2。

5、螺栓、螺母、垫圈采用镀锌处理。如采用热浸镀锌,必须清理螺纹或进行离心分离处理。

6、铝合金板、铝合金挤压型材与钢材接触的部位,应采用相应的防锈措施。

7、镀锌层在运输、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其它未尽事宜,敬请参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和其它相关规范。

6 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1、道路施工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执行。

2、应注意对坐标及标高的复核。

3、路基施工时,在工程分界处应注意与相邻工程的衔接与协调。

4、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仔细阅读并核实施工设计文件及图纸,如有疑义或不明之处,应及时与设计、监理、业主等方面联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不同横坡及宽度的连接处,施工时应圆滑过渡,确保路容美观。

6、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立即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及设计单位,对设计、监理、业主等方面联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7、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工程监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每道工序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施工进场后,应首先核实现场各类地上(下)管线并调查因道路建设需拆迁的房屋、管线以及占用农田、果林、农灌等设施,尽早与有关部门联系、予以妥善解决,本项目所涉及的干线迁移,房屋拆迁等均由地方政府解决。

9、施工中遇到技术问题与建设监理及设计单位共同研究解决。

10、施工中如遇特殊问题,须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已审核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 2、甲方来往的书信,传真等文件。 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版)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003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等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丽园公司4 号楼6、抗震设防烈度:七级 2、建设地点:长葛市创业园死号地7 、建筑耐久年限:一级五十年 3、建设单位:长葛市电力公司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4、使用功能:办公、会议

5、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总平面

1、本工程设计标高士0.000相当于黄河高程标高83.7M,室内外高 差0.900M。 2、建筑定位放线,土方工程、管道布置、道路、广场、绿化等均按总平面图施工。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注意现有城市及小区的各种管线的走向与位置,避免现有管道造成损坏。 五、建筑注意构造做法要求 (一)防水 所以防水工程均应按《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设防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卷材不宜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所以上下水管、电缆等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埋设防水钢套管(相见大样图)施工时应与各设备专业工程图纸紧密结合。 凡图注明使用防水砂浆者,均为1: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无机铝盐防水剂(BS1). 各防水材料、隔热材料要求采用优质产品,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生产厂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预留连接口等薄弱环节、易漏部位,应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卷材防水层应全面封闭,并高出室内地面标高150mm。 必须有专业公司对特殊部位防水构造作深化设计,经设计院认可后, 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并负责保证质量。 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H级;做法详见“建施-2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防水层次:

施工图设计说明

本次桥梁维修工程包括:1、桥面铺装改造工程;2、伸缩缝更换工程;3、排水系统修复工程;4、支座更换工程;5、梁体加固工程;6、分隔栏杆及护栏修复工程;7、梁体裂缝、锈胀处理工程;8、声屏障安装工程;9、桥墩表面涂装工程。 3.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3.1改造设计原则 1、满足桥梁原设计指标。 2、加强结构的耐久性。 3、减小对交通的影响,选择快速维修方案。 4、弄清病害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2主要设计规 1、《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CJJ 99-2003) 2、《城市桥梁设计规》(CJJ 11-2011) 3、《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CJJ 166-2011) 4、《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2010) 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 2-2008)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9、《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JTG/T J22-2008) 10、《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JTG/T J23-2008) 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JTG D40-2011) 3.3技术标准: 1、原桥设计荷载: 汽车-20,挂车-100,结构按四车道加载;桥上不考虑人群荷载集度。 2、地震烈度:7度。 4.桥梁病害现状 4.1桥面铺装现状 现状桥面露骨现象严重,且存在大量横向、纵向裂缝以及网裂现象。 4.1.1 非机动车道露骨 4.1.2 机动车道严重开裂 4.1.3机动车道纵向开裂露骨 4.1.4伸缩缝处桥面横向裂缝

景观设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精选.pdf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建设单位: 1.3项目位于: 二.设计依据 2.1国家及地方颁发的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2甲方()与乙方()签定的委托合同 2.3甲方认可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 2.4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建筑总平及其它相关设计资料 三.设计深度 3.1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施工图设计深度及园林绿化设计规范的 有关要求的设计深度 四.技术说明 4.1本工程总平面图与分区平面图设计标高采用绝对标高值,园建单体及立、剖设计采用 相对标高值;其±0.00相对绝对标高值,详见各图中附注;本工程设计绝对标高为 甲方提供的标高值 4.2本工程设计中除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3本工程设计中所指距地高度均指离开完成面的高度 4.4其它相关专业(结构、水、电等)的配合,应于室外环境工程施工前由甲方负责组织 相关专业施工图设计,经本设计单位会审通过后方可施工 4.5本工程所用的各类设备(给排水、机电等)应在本工程室外环境工程施工之前由甲方 负责组织相关的设备技术施工图,经本设计单位会审通过后,由厂家或安装单位派专 人赴现场配合室外环境工程施工 五.基础及构造措施 5.1所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如遇基础的设计底标高不能落在持 力层上,必须除去非持力层,用砂夹石回填并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0),压实系数≥0.95;如遇膨胀土地基时,除去膨胀土,用砂夹石换填并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0),换填至基底标高(压实系数≥0.95),换填后地基的承载力必须满足150Kpa 5.2连续的地面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平头缝, 其间距6-12m,横 向缩缝采用假缝,其间距为3-6m,缝宽5-20mm, 深度宜为垫层厚度的1/3,面层与垫层对齐;连续的路面垫层沿纵向宜设置伸缝,其间距采用20-30m,缝宽20-30mm,缝内填沥青类材料,沿缝两侧的混凝土边缘应局部加强 5.3本次园林设计如涉及到有关建筑结构顶板(底板)及围护结构,本设计如无特殊指明, 则其有关构造做法及措施参照建筑施工图设计 5.4本工程所有砖基础部分用M10水泥砂浆、MU10页岩砖(240×115×53)砌筑;砌砖部 分用M5水泥砂浆、MU7.5页岩砖砌筑 5.5排水沟: 5.5.1砖砌排水沟用M5水泥砂浆、MU7.5页岩砖砌筑 5.5.2排水沟如遇填土,沟底C15混凝土垫层下应加铺50-70mm粒径卵石(或碎石) 一层夯入土中 5.5.3排水沟与勒脚交接处设变形缝,缝宽30mm灌建筑嵌缝油膏,深50mm 5.5.4每30-40m设变形缝,缝宽30mm灌建筑嵌缝油膏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受古蔺县水务局委托,我单位于2014年9月初编制完成了本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两河项目区(叙永县)太平溪小流域实施方案》,并于9月9日在四川省水利厅通过了专家技术审查会,按照与会专家修改意见于9月下旬修改完成实施方案后进行报批申请。于10月初领取到四川省水利厅下发的《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函[2014]1338号)。 该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情况如下:星光河小流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km2。共实施坡改梯60.00hm2(石坎48.50hm2,土坎11.50hm2);水土保持林276.0hm2;经济果木林364.0hm2;封禁治理1099.46hm2;保土耕作550.54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塘堰整治7座,蓄水池32口,沟渠12.68km,沉砂凼58个,作业道路7.63km。 星光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076.3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697.48万元,植物措施288.97万元,封禁治理6.95万元,独立费用82.98万元。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6-2006);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治理技术》(GB/T16453.6-2008);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200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制图》(SL73.6-2001); (10)《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 (11)《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 (12)《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4); (1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 (16)《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基础资料 (1)《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四川省实施规划》(2013~2017年)》; (2)《四川省古蔺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0年~2015年); (3)《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古蔺县实施方案》(2013~2017年); (4)《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水保[2013]442号) 三、设计工程概况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完整版(施工图设计说明)

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部分) 1、工程概况 1.1工程规模、建设范围 XX市XX城XX路按照XX城城区路网规划总体要求,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40米,道路区域为填海区,填海造城一期工程海堤填筑刚合拢,现在已形成16m宽的道路路胚,原路基范围内未进行地基处理,直接吹沙填筑,高度有4m~5m左右。为了加快XX城内部城区建设,根据建设单位要求,XX路近期先实施16m,远期按照40m道路红线宽度修建。本次设计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起点位于XX市XX路与XX路交叉口处(K0+30.234),道路沿海堤前进,终点位于XX桥(K4+578.114),本次修建长度全长4.547公里。 1.2工程自然条件情况 1.2.1地形地貌 本线路位于XX市将新建的XX城城区内,道路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方向。XX 市XX城将在围海填筑基础上形成城市,现已完成海堤填筑,整个地形比较平缓。 1.2.2水文条件 本工程沿线无大河流,路线受海洋潮汐影响较大。 1.2.3工程地质 本工程沿线地质主要是填海区,而且是在刚填筑的堤坝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主要是刚完成堤坝填筑,路基不够稳定,沉降影响较大。1.4 设计内容及文件组成 根据签定的设计合同,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内容为:道路、排水、管线综合等。 2、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道路设计合同 2.1.2建设单位提供XX市XX城海堤填筑施工图 2.1.3XX市XX城区域路网规划――总平面图 2.2采用规范 2.2.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2.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2.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D30-2004) 2.2.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2.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2.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道路工程设计 3.1设计原则 3.1.1服从现状区内现状用地规划,满足各条道路规划红线的要求,保证道路实现其交通、景观、艺术功能,维护区内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可持续性。 3.1.2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 3.1.3根据地形与地块功能分区,道路竖向设计与周边地块开发有机结合。 3.2主要设计标准

施工图设计说明

1 经开大道交通工程优化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 1、 项目建设背景 1.1 项目由来 本次交通优化设计范围为经开大道入口段及经开大道C 、D 、E 段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本次交通优化道路是经开区高峰园、经开区龙腾园和G50高速的出入口,同时也是进入万州火车站的入口,随着经开大道的正式通车,预计未来出入经开区的车流量会大幅度增加。 但是现状道路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现状描述如下: (1)经开大道B 段匝道出入口较多,驾驶员在此处易违规掉头,交通隐患大大增加; (2)同时在匝道入口处,现状波形防撞护栏已有多处损坏,丧失了防撞功能; (3)在经开大道B 段匝道出口处,指路标志缺乏、指路系统明确性、连续性不足,由于部分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极易在经开大道B 段走错道路,驾驶员为了纠正行驶路线,易在匝道出口处违规调头; (4)交通标线磨损严重; (5)由于经开大道建设尚未全面完工,交通安全设施未能全面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现状,易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因不能正确识别目的地道路而出现违规掉头、违规左转,进而影响行车安全,降低道路通行能力。 指路标志损坏、指路标志版面偏小 缺乏隔离设施 交通标线磨损 2015年4月,我院与经开区管委会及重庆万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勘查现场,决定对此处进行交通优化,以防止交通交通事故的发生。 1.2主要工作内容 (1)对现状道路标志、标线进行优化设计; (2)在道路中间增加隔离防撞栏杆; (3)在道路两侧设置防撞栏杆; (3)完善经开大道存在安全隐患路段的交安设施。 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

景观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景观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XXXXX建设工程 2. 建设地点:XXXXXX 3. 建设单位:XXXXXXXX 4. 工程内容:包括市民广场、中轴景观步道的铺装、园路、涌泉、园林建筑小品、绿化种植 设计以及附属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二、总则 1.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 (2)建设单位认可的景观设计方案。 (3)建设单位提供1:500地形图。 (4)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规划资料。 (5)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区域周边市政道路资料。 (6)国家现行规范,规定与标准。 (7)《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012; 2、本工程采用甲方提供的北京坐标系和黄海高程。本图中所指标高均为完成面标高(或尺寸)。 3、本工程图纸所注尺寸除总平面及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本图须与道路、建筑、结构、绿化、给水排水、电气等有关专业图纸同时配合施工。预先做 好施工组织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足够的计划安排。 5、所有材料须有国家或部、省、市认可的产品合格证,替代品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方可使用。 6、施工应按设计图施工,如有改变,需征得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批准。 7、所有外装饰材料色彩、质感需先做小样,经甲方及设计单位认可方可大面积施工,凡铺贴在 水泥砂浆面上的石材其背面涂刷“石材处理剂”一道(市场成品)以防泛浆,污染石材面。 8、地下管线应在绿化施工前铺设,功率在100W以上的灯具离植物的距离应大于1m。 9、严禁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砂浆,必须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砂浆。 10、未详尽处施工应按国家及本地区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11、绿化种植按种植设计说明进行施工。 三、施工要求 1、基层做法: (1)所有的基础均应置于老土层以下。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以及其他过分潮湿的路段不宜直接铺筑灰土基层。否则应在其下设置隔水垫层,防止水分侵入土基层。 (2)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 土质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确有困难时,可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控制。土质路基的压实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无车辆通行的广场、道路、人行道按下表“支路”标准执行。有小车、轻型车通行的按“次干道”标准执行。 大干密度为100%。 2、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 3、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 方要求。 2、砖、石及混凝土施工:除注明者外砖砌体用MU10砖、M5水泥砂浆,不得使用普通实心粘土砖。 可选用混凝土砌块,各类烧结空心、实心砌砖,各类蒸压空心、实心砌块。用于基础的及承重的砌块不得使用轻质混凝土砌块。替代黏土实心砖的承重砌块宜选用烧结空心砌块。 3、各类金属件: (1)材料: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采用Q235B钢,钢筋采用HPB235级钢,不锈钢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钢和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 (2)焊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有关技术规定。电焊条选用E4303的手工电弧条型号。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不得有裂缝、过烧现 象,外露处应锉平、磨光。焊缝的高度为8mm,焊缝长度见各大样。安装后不应有歪斜、 扭曲、变形等缺陷。 (3)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刺、无铁锈、无油污及附着在构件表面的杂物。 (4)钢板制作的装饰件应保持边角整齐、切割部分须锉平磨光,不得留有切割痕迹和毛刺。 (5)各种机加工件,要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 (6)钢构件表面装饰及防腐处理:各种钢构件在面层油漆前应进行彻底的除锈处理。 (7)油漆:对室外各构件的油漆做法。除图纸中另有注明者外,均按地上建筑做法说明中的做法。 ①金属构件:钢刷除锈、磨去毛刺、湿布擦净、涂硝基底漆一遍。刮5p基腻子一遍。 填补麻点,凹痕,划痕,砂纸磨平。硝基基漆处用色漆数遍至颜色均匀,膜面平整, 水砂纸打磨,喷亚光硝基外用清漆(Qn11型)罩面颜色另定。 注意:所有油料需经脱色处理,颜色为淡色透明。 (8)预埋铁件应进行防锈处理。外露钢材宜采用热镀锌处理。 4、本项目所有木材均选用进口成品芳兰防腐木材,外刷两道栗色木纹漆。 5、防护: (1)防滑:凡是光滑的地面材料(如玻璃、卵石铺装)坡度必须小于0.5%。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定稿)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述 1.1工程位置及建设意义 硅谷大街拓宽改造工程位于范家屯镇的东南部,为范家屯镇与长春市区联系的主要通道。该工程的建设将更近一步的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开发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1.2设计主要内容及工程规模 本次设计研究范围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及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工程起点桩号K0+600,终点桩号K4+360,全长3760m。 主要工程项目如下: 道路:包含K0+600—K4+360段的道路工程、路内排水工程、土方工程。 道路标准横断为双幅路形式:中央分隔带8米,行车道16米×2,路肩0.5米×2。道路的右幅利用原有道路,本次设计只包括中中央分隔带和左幅路及左侧路肩。 排水管线:道路左侧新建雨水管线共3572.5米。 桥梁:新建2座中桥,K1+411中桥为4孔16米,K4+313.08中桥为3孔16米,桥右幅为原有桥梁,本次只设计包含左幅。 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1、道路平面、横断面设计;2、道路纵断面设计;3、路基、路面设计;4、排水设计;5、桥梁工程设计;6、附属工程设计。 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2.1设计依据 1、本设计委托单位: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人民政府。 2、道路工程中线规划坐标及横断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2012)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给排水标准图集》(2006年版)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CJTGD50-2006)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9、《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建设部 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3、《范家屯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20)》 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5、《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2.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一及脸收规范》(GB50268-2008) 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850141-2008) 2.3主要技术标准 2.3.1、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I级 (2)设计车速: 60Km/h (3)荷载标准: 双轮组单轴载BZZ-100 (4)结构设计年限: 15年 (5)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6)最大纵坡:1.958% (7)最小纵坡:0.014% (8)最小坡长:220米 (9)最小凸曲线半径:6000米 (10最小凹曲线半径:7700米 (11)最小竖曲线长度:68.6米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3.10

————————————————————————————————————————————————— - 1 -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概 述 1.1 项目背景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是一座美丽的海湾城市、边关城市、港口城市,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最便捷的主门户、大通道、桥头堡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防城港于1993年设立地级市,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 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陆地边境线230多公里,人口近90万,是一个全海景的生态滨海城市,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图-1.1 防城港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位置 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作为防城港市三大景区之一,位于防城港市沿海旅游带的中心,具有极大 的发展潜力。根据《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报批版),防城港市定位为滨海文化旅游风貌区。而早在 1982 年,江山半岛就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成为防城港市旅游开发的重点。 随着江山半岛旅游资源的开发,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江山半岛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较为无序,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业结构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项目作为为江山半岛旅游产业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将对岛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升级升级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图-1.2 江山半岛在防城港市中的区位 在本项目的投标中,我公司顺利中标,承担了防城港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的设计任务。 江山半岛定位为 滨海文化旅游风貌区

施 工 图 设 计 总 说 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Ⅰ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日溪乡党洋村畲族文化公园 二. 设计依据 1. 现行国家颁布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 业主提供的基地现场有关现状基础资料。 3. 业主认可的方案设计有关文件(其中包括业主反馈信息、方案设计与扩初设计评审会意见)。 三. 设计范围 园林景观设计 四. 设计深度 1. 参照“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2. 本设计单位内部技术管理条例中有关规范要求。 五. 一般说明 1. 本工程设计除注明者外,标高采用绝对标高(业主提供),坐标采用何种坐标系,均与标高一致为业主所提供的数据;图纸中所标的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2. 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设计所指距地高度均指距离完成面高度。 3. 本工程铺装地面的排水坡度应设在1%左右,若出于景观需要,可将排水坡度设定在2%~3%在的范围;景观道路的路面横坡坡度设定在1%~2%,最小纵坡度设定在0.5%以上,以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4. 所有地面工程、墙体工程及综合工程中的驳岸与景石布景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 5. 特殊工艺如雕塑、喷泉、艺术假山、钢及膜结构等等,其详细施工图纸与施工安装应由专业队伍负责,但须同时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施工图纸,并由专业队伍派人员赴现场施工或配合土建施工。 6. 各种施工安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部门标准及各项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与结构、水电、绿化等专业施工图纸密合切地配合。 (二). 图例 本工程设计图纸中总平面图、分区图、铺装平面图、植物配置图、景观灯具及城市家具布置图均示有图例说明。 六. 土建说明 (一). 材料要求 1. 结构材料 1) 混凝土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C20,垫层(在钢筋结构下)为C15;钢筋混凝土若用在景观道路与铺地上,预制的为C20,现浇的为C25;若用在构筑物、园建小品及水池等等上,预制的为C15,现浇的为C20~25;钢筋采用HPB235,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2) 砖砌体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砌体均为MU10非粘土砖,规格为240×115×53mm,M5砌筑砂浆;如果墙体厚度为1/4标准砖,则采用1:2.5水泥砂浆砌筑;用于基础及承重砌块不得使用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3) 金属件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等均采用Q235--AF钢;不锈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焊接及焊接材料也应符合国标中的有关技术规定,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无裂缝、过烧现象,外露处应挫平、磨光;焊条用E43系列,焊缝高度6mm,钢与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施工图设计编制依据 1、依据性文件 1)主管机关认可的建筑方案设计图 2、主要相关设计规范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2005 3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4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50001-2010 5 《房屋建筑学》教材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淮安某高校学生宿舍楼 2、建设地点:淮安 3、建筑层数:5层 4、建筑高度:18.00米。 5、建筑面积: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6、设计使用年限:50年 7、防火设计耐火等级:二级。 8、屋面防水等级:11级 9、抗震设防烈度:8 度 10、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三、设计标高、坐标及图纸标注 1、本项目平面定位及±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值详位置图。 2、图中尺寸单位,除标高及总平面以米为单位外,其他均以毫米为单位。 3、平面图中凡未注明门窗洞口尺寸者,可视图示按剧中或一侧墙面200 。 4、专业代号:总图-总;建筑-建;结构-结;给水排水-水;采暖-暖; 通风-风;电气-电; 5、墙体预留洞、槽表示方法: 洞:(专业代号)宽×高槽:专业代号)宽×高×深圆洞:(专业代号)直径⊙洞底距楼地面高度槽底距楼地面高度洞中心距楼地面高度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四、其它: (1)内外高差为600mm。 (2)有组织外排水,屋面可以考虑上人。 一、设计依据 1、计委批准文号:昌发改复[2005]69号 2、规划许可证编号:2005 昌规建字0043号 3、设计合同书编号:2005—016号

4、地质勘探报告编号:2005—046号 5、我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06);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1 -602 -2006 );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05 ); 二、项目概况 1、建筑名称: 2、建设单位: 3、建设地点:淮安市某高校 4、建筑面积:3704m2(含阳台面积)该面积数值仅作为参考。 5、檐口高度:12.85米 6、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7、使用功能:办公楼 8、耐火等级:二级 9、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0、相对高程:±0.00米,相当于绝对高程,见总平面图 11、平面所注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所注标高以米为单位。 总平面图中所注尺寸以米为单位。 三、墙体工程 1、墙体的基础部分见结施; 2、墙体±0.000以上采用240厚页岩实心砖,M10混合砂浆砌筑,±0.000以下采用MU15页岩砖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3、墙体外保温层采用60厚粘贴聚笨板保温层。见图集:88J2—9∶5页外墙51M2⑩ 楼梯间墙体内保温层采用20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 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下约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内加3%—5%防水剂的 墙身防潮层(在此标高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或下为砌石构造时可不做),当室内地坪变化处防潮层应在高低关埋土一侧墙身做20厚1∶2水泥 砂浆防潮层,如埋土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酯防水涂料(或其它防潮材料); 4、女儿墙为240厚页岩实心砖,60厚砼压顶,做法:88J14—2—W8—2 5、墙体留洞及封堵 А.钢筋混凝土墙上的留洞过梁见结施和设备图; В.砌筑墙体预留洞过梁见结施说明; C .预留洞的封堵: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用C15豆石混凝土填实; 变形缝处双墙留洞的封堵,应在双墙分别增设套管,套管与穿墙管之间嵌堵嵌缝油膏,防火墙上留洞的封堵为不燃烧材料堵塞密实。 6、几点特殊技术要求: A.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墙)涂塑耐玻纤网格布粘贴部位做法参照88J2—3B1~B10页) B.所有管道井、风道井,管道安装完毕后,在楼板处用后浇板作防火分隔。 四、屋面工程 1、本工程的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设防做法为:〈88J1—1〉Ⅲ4 2、屋面做法及屋面节点索引、露台、雨篷等见各层平面图及有关详图;

施工图设计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

经开大道交通工程优化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 1、项目建设背景 1.1项目由来 本次交通优化设计范围为经开大道入口段及经开大道C、D、E段交通安全设 施设计。 本次交通优化道路是经开区高峰园、经开区龙腾园和G50高速的出入口,同 时也是进入万州火车站的入口,随着经开大道的正式通车,预计未来出入经开区的车流量会大幅度增加。可是现状道路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现状描述如下: (1)经开大道B段匝道出入口较多,驾驶员在此处易违规掉头,交通隐患大大增加; (2)同时在匝道入口处,现状波形防撞护栏已有多处损坏,丧失了防撞功能;(3)在经开大道B段匝道出口处,指路标志缺乏、指路系统明确性、连续性不足,由于部分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极易在经开大道B段走错道路,驾驶员为了纠正行驶路线,易在匝道出口处违规调头; (4)交通标线磨损严重; (5)由于经开大道建设尚未全面完工,交通安全设施未能全面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现状,易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因不能正确识别目的地道路而出现违规掉头、违规左转,进而影响行车安全,降低道路通行能力。 指路标志损坏、指路标志版面偏小 缺乏隔离设施交通标线磨损 4月,我院与经开区管委会及重庆万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勘查现场,决定对此处进行交通优化,以防止交通交通事故的发生。 1.2主要工作内容 (1)对现状道路标志、标线进行优化设计; (2)在道路中间增加隔离防撞栏杆; (3)在道路两侧设置防撞栏杆; (3)完善经开大道存在安全隐患路段的交安设施。

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 2.1设计依据 1.业主设计任务委托和相关设计合同; 2.该区域地形图; 3.该区域所在规划; 4.现场调查资料。 2.2设计选用的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 (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 )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4)《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 (5)《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 ) (6)《路面标线涂料》(JT/T280-) (7)《路面标线用玻璃珠》(JT/T446-) (8)《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 ) (9)《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 ) (10)《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 ) (11)《视觉信号表面色》GB/T 8416-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 (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细则》(JTG/T D81—) (14)《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1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CJJ75-97) (17)《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3、交通优化设计内容 3.1交通组织原则 交通组织以尽量满足区域交通和对干道交通干扰尽量减少的原则进行组织,主干道交通优先,支路交通停车让行。各路段交通流具体组织形式详见各相关路段交通组织设计图。 3.2交通渠化 1、车行道上同、异向车流采用交通标线; 2、与本工程范围道路相交道路均采用交通标线分离; 3、本工程范围内道路采用交通标线和交通标志控制。 3.3设计内容 针对现状情况,我院决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工程整治: 在经开大道B段中间设置隔离防撞栏杆;同时在路侧设置指引标志;替换路侧波形护栏为防撞护栏;在临时匝道出口及高填方观测段处设置隔离防撞栏杆;完善经开大道全线交安设施。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总说明书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为交叉口改造项目,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东北侧,伦教镇东侧。主线道路为碧桂路,被交线道路为龙洲路。本工程近期按菱形立交实施,远期为枢纽式立交,其中以碧桂路跨线桥为主体工程。本工程近期实施方案设计范围,碧桂路南起K59+571.497,北止K61+051.497,长1.48km。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于2008年3月14日在顺德区召开。根据评审会意见,我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认真研究后,对相关章节进行了修改补充及完善。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期间,业主又先后召开了数次“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协调会”,并形成了《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补充大纲》。本施工图修编设计按照《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及《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等有关文件来编制。 1.1 任务依据 1)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合同。 3)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7年4月)。 4)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2007年4月)。 5)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方案施工图设计原则(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 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7年12月)。 6)《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佛交函【2007】475号。 7)《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8年3月) 8)《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9)有关会议纪要。1.2 采用规范

施工图设计说明怎么写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序号带外圈“O”者为本工程选用)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合同以及开发商的设计要求文件 2、政府职能部门就本工程的批本: ①规划报建批复;设计红线图 ②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 3、得到开发商方认,获各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图纸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532-2005) 5、《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 50096-199:2003年版)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9、《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48-88) 1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1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16、《膨胀土地区建筑技主规范》(GBJ112-87) 17、《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18、国家及工程当地其他行政规范、规定、标准 二、工程概况 1、建筑经济技术指标:详总平面图。 2、建筑类别:1、2、 3、号楼为6层商住楼;奥园大厦为6层综合楼;商业街为2层商业楼;其余为6层住宅楼。 3、耐火等级:二级 4、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5、结构类型:1、2、3、4号楼和奥园大厦及商业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他各栋单体住宅;砖混结构。 6、使用耐久年限:50年 7、抗震设防烈度:6度 三、墙体 1、砖混结构的墙体采用机制中砖(240*115*90mu10)砌筑,外墙及分户墙为240厚,户内隔墙为15厚,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小型混凝土砖渣空心砌块 (240*190*120mu10)砌筑,外墙及分户墙为190厚,户内隔墙为120厚;M7.5混合砂浆砌筑。 2、首层无地梁处的墙身防潮层设于室内标高-0.060处,抹20厚1:2防水水泥砂浆(掺3%防水剂)。 四、室内外工程做法详见本图所附“建筑构造材表”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母本)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项目名称)”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文件( ______________ 设计事务所)(_年_月) 2?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工程地质一一岩土工程报告书。(_年_月_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合同。 4?“ __________ ”提供的设计要求。 5?“管理部门”于____________ 年_____ 核准的用地红线定位图 6?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武汉市土地管理局关于“(该项目的批文)” 7.武汉市人民政府人防办公室关于“项目名称”防空地下室扩初设计的审查联系单。 (_年_月_日) 8?武汉市抗震办公室关于“(项目名称)”初步设计抗震审核意见。(批文号)(_年 月—日) 9?武汉市公安局消防处“关于同意(项目名称)初步设计”的消防审核意见。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修改意见联系函( _________ 年_月_日)。 11?国家现行法规规范: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JGJ83-99),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戈U规范》(GB50289-9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标准》(GBJ47-88),《办公室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86)《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95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试行)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87)(试行),《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试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97),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及规范》(JGJ39-87),《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J91-85),《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50096-1999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二、工程概况: 名称 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____ 规模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地面积 _____________ 建筑面积 _________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 . word教育资料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南顶路位于市丰台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南顶路为丰台区中部介于石榴庄路和南四环路之间,沟通东西方向的一条交通干道。规划起点为马家堡路,终点为北树街,道路全长约4.71千米。本次设计丰台区南顶路(蒲黄榆路~北树街)为规划南顶路的一段,道路起点接蒲黄榆路,终点至北树街,道路全长1018.936米,规划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为35米,设计速度为40千米/小时。 我单位受恒盛宏大道路投资的委托,在本项目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基础之上进行施工图(含初步设计)。本图册为丰台区南顶路(蒲黄榆路~北树街)道路工程设计分册。 二、项目沿线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丰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下降。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平原占全区面积的四分之三。按形态可分为三个地貌区:低山与丘陵、台地、平原,本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项目围地势平坦。 2、气候水文 丰台区地处华北大平原北部(北纬40°附近),西北背山,东南距渤海150公里。冬季受高纬度陆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高温多雨,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2.8℃,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无霜期200天左右。根据地勘报告,本项目拟建道路现状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32.16m~34.20m(埋深 4.20m~5.10m),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 3、工程地质 根据地勘报告,表层为人工堆积土层,主要为黄褐色、稍密、湿的粉土填土及杂色、稍密、湿的房渣土;人工堆积土层以下为新近代沉积层,主要为褐黄色、密实、湿的粉土、褐黄色、很湿、可塑的粉质黏土及褐黄色、中密、湿的粉砂。拟建道路沿线无影响路基稳定性及道路正常使用的不良地质作用。拟建场地除人工填土外,无其它特殊性土。 4、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项目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三、道路现状 1、现状概述 丰台区南顶路(蒲黄榆路~北树街)为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本项目在蒲黄榆路至现况南顶路段有长约200米的沥青路,其余路段无现况路。该现况沥青路为一幅路,路面宽4.5~6米,道路北侧土路肩宽约1.5米,道路南侧土路肩宽约3米。 另外,在红线围散落有部分小区部混凝土路面铺装和沥青路面铺装。 2、现况相交道路 与丰台区南顶路(蒲黄榆路~北树街)相交的现状道路共有4条,分述如下: (1)蒲黄榆路(榴乡路):城市快速路,红线宽65m,已按规划实施。现况路横断面为四幅路,中央分隔带宽2米,机动车道路面宽15.5米×2,两侧机非分隔带各宽5米,两侧非机动车各宽7米,两侧人行步道各宽4米。本次设计南顶路与蒲黄榆路的设计边界线为蒲黄榆路行车道的路边。 (2)现况南顶路:城市支路,红线宽25m,未按规划实施。现况路横断面为一幅路,路面宽约6米。本次设计南顶路与现况南顶路在该处设计为一处丁字路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