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编全套(三)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编全套(三)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编全套(三)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编全套(三)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编全套(三)

板块四 光学部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

1.下列关于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 B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白光经光密三棱镜折射发生色散时,红光的偏折角最大

D .当日光灯启动时,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咯咯”声,这是由于电磁波的干扰造成的 答案: AD

2.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B .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 .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部分是光子到达几率多的地方

D .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但辐射光子的能量却是连续的 答案:C

3.以下关于光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导纤维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无影灯主要是应用了光的衍射

B .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色散现象

C .自然光是光振动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光,偏振光是光振动沿着特定方向的光

D .现在我们知道,光就是一份一份的能量 答案:BC

4.在没有月光的夜间,一个池面较大的水池底部中央有一盏灯(可看做光源),小鱼在水中游动,小鸟在水面上方飞翔,设水中无杂质且水面平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到处都是亮的,但中部较暗

B .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的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鱼的位置无关

C .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中部有一个圆形区域是亮的,周围是暗的

D .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的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鸟的位置有关 答案:BD

5.如图所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 以入射

角i 照射到水平面上,反射光OB 射到水平放置的光屏上,屏上用光电管将光讯号转换为电讯号,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来控制液面的高度,若发现光点在屏上向右移动了△s 距离,即射到B '点,则液面的高度变化是( )

A.液面降低i s sin ?

B.液面升高

i s sin ? C.液面降低

i

s tan 2? D.液面升高

i

s

tan 2?

答案:D

6.如图所示为光由玻璃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直线AB 与CD 垂直,其

中一条是法线.入射光线与CD 的夹角为α,折射光线与CD 的夹角为β,

α>

(α+β≠900),则该玻璃的折射率n 等于( )

A.β

αsin sin B. α

βsin sin C.

β

αcos cos D.

α

βcos cos

答案:D

7.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射入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出,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沿半径指向圆心,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有可能用来表示上述光现象的是( )

答案:CD

8.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块横截面呈扇形的玻璃砖,折射率为2.现有一细光束垂直射到AO 面上,经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OB 面平行返回,∠AOB 为1350,圆的半径为r ,则入射点P 距圆心O 的距离为( )

A.

4

r B.

2

r C. rsin 7. 50 D. rsin 150

答案:C

9.如图所示,用三块完全相同的平板玻璃组成一等边三角形,一束单色光由AB 面入

射,由AC 面射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出光线方向与入射光线平行 B .射出光线向顶角偏折 C .射出光线会发生色散 D .射出光线向底边偏折 10.如图所示,全反射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n=2,一束光线垂直于ac 边从点O 射入棱镜,现在让入射光线绕O 点旋转改变入射方向,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 边射出且向右移动

B .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会从a b 、bc 两边射出

C .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逆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 边射出且向左移动

D .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逆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bc 边射出且向下偏转移动 答案:BD

11.2008年奥运会上,光纤通信网将覆盖所有的奥运场馆,为各项比赛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将大量信息高速传输.若采用的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包层两层介质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折射率都大

B .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折射率都小

C .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大

D .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小 答案:D

12.如图所示,MN是暗室墙上的一把直尺,一束宽度为a的平行白光垂直射向MN,现将一横截面积是直角三角形(顶角A为300)的玻璃三棱镜放在图中虚线位置,且使其截面的直角边AB与MN平行,则放上三棱镜后,射到直尺上的光将()

A.被照亮部分下移

B.被照亮部分的宽度不变

C.上边缘呈紫色,下边缘呈红色

D.上边缘呈红色,下边缘呈紫色

答案:AD

13.某种色光,在真空中的频率为ν,波长为λ,光速为c,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时,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c,频率为ν,波长为λ

B.速度是c/n,频率为ν/n,波长为λ/n

C.速度是c/n,频率为ν,波长为λ/n

D.速度是c/n,频率为ν,波长为λ

答案:C

14.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射入

长方体形玻璃砖的同一点,并且都直接从下表面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上表面射入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小

B.从下表面射出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大

C.紫光和红光将从下表面的同一点射出

D.从下表面射出后紫光和红光一定平行

答案:AD

15. 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光路如图所示,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b光的全反射临界角

B.用同一干涉装置可看到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宽

C.在该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D.如果b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BC

16.如图所示,在折射率大于玻璃折射率的透明液体中,水平放置着

一个长方体玻璃砖.在竖直平面内有两束光线,相互平行且相距为d,斜射

到长方体的上表面上,折射后直接射到下表面,然后射出.已知图中a为

红光、b为紫光,则()

A.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大于d

B.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等于d

C.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小于d

D.两出射光线将不再平行

答案:A

17.如图所示,MN是位于水平平面内的光屏,放在水平面上的半圆柱

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ab 与屏平行,由光源S发出的一束白光从半圆沿半径

射入玻璃砖,通过圆心O再射到屏上,在竖直平面内以O点为圆心沿逆时

针方向缓缓转动玻璃砖,在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当玻璃砖转动角度大于

某一值,屏上彩色光带中的某种颜色的色光首先消失,有关彩色光的排列顺

序和最先消失的色光是()

A .左红右紫,红光

B .左红右紫,紫光

C .左紫右红,红光

D .左紫右红,紫光 答案:B

18.如图所示,一个棱镜的横截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一细束红光

从AC 面上的P 点沿平行于AB 的方向射入棱镜,从BC 面上的Q 点平行于AB 射出,且PQ//AB (图中未画出光在棱镜里的光路).如果将一细束紫光也从P 点沿同样的方向射入棱镜,则从BC 面上射出的光线将( )

A .仍从Q 点射出,射出光线仍平行于A

B B .仍从Q 点射出,但射出光线不再平行于AB

C .从Q 点上方的某一点处射出,射出光线仍平行于AB

D .从Q 点下方的某一点处射出,射出光线仍平行于AB 答案:C

19.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 、b 、c 三种单色光,并同时做如下实验:①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双缝间距和缝屏间距不变);②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锌板;③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垂直投射到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单色光b 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单色光a 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B .单色光c 的波动性最显著

C .单色光a 穿过光纤的时间最长

D .单色光c 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 答案:D

20.如图所示,O O '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 、

B 是关于O O '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射出后相交于O O '下方的P 点,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在玻璃中,A 光比B 光的速度小

B.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比对B 光的折射率小

C.空气中,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波长长

D.A 光的光子能量比B 光的光子能量大 答案:AD

21.甲、乙两种单色光分别垂直进入一块厚玻璃砖,已知它们通过玻璃中的时间乙甲t t >,那么,甲、乙两种单色光光子的能量关系是( )

A. 乙甲E E >

B. 乙甲E E <

C. 乙甲E E = D .不能确定

答案:A

22.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K 为一金属板,A 为金属电极,都密封在真空的玻璃管中,W 为由石英片封盖的窗口,单色光可通过石英片射到金属板K 上,E 为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流,其负极与电极A 相连,A 是电流表,实验发现,当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K 时,K 会发出电子(光电效应),这时,即使A 、K 之间的电压等于零,回路中也有电流.当A 的电势低于K 时,而且当A 比K 的电势低到某一值Uc 时,电流消失,Uc 称为截止电压,

当改变照射光的频率 ,截止电压Uc也将随之改变,其关系如图乙所示,如果某次实验我们测出了画出这条图线所需的一系列数据,又知道了电子电量,则()

A.可得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B.可求得该金属的逸出功

C.可求得普朗克常量

D.可求得电子的质量

答案:ABC

23.一细光束中包含有红和蓝两种单色光,由真空中以不等于00的入射角照射到透明的平板玻璃上,透过玻璃板后,又射出到真空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进入玻璃板的光线从玻璃板的表面射出时(即光线经过下表面时),红光和蓝光的入射角不同,折射角也不同

B.红光在玻璃中的波长与在真空的波长相比大于蓝光在玻璃中的波长与在真空中的波长之比

C.无论蓝光或红光由真空射入玻璃后,其速度都变小,所以光子的能量都变小

D.红光在玻璃板中所经历的路程比蓝光的短

答案:B

24.如图所示是伦琴射线管的装置示意图,关于该装置,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1可用低压交流电源,也可用直流电源(蓄电池)

B.E2是高压直流电源,且E2的右端为电源的正极

C.射线a、b均是电子流

D.射线a是电子流、射线b是X射线

答案:ABD

25.如图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各电池的电动势E 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 5 e V,现分别用能量不同的光子照射钨板(各光子的能量也已在图上标出),那么下列图中电子不能到达金属网的是()

答案:AD

26.如图所示,已知用光子能量为2.82eV的紫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

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头P向

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电压表读数为1V,

则该金属涂层的逸出功约为()

A. 2. 9×10-19J

B. 4.5×10-19J

C. 2. 9×10-26J

D. 4. 5×10-26 J

答案:A

27. A、B两束不同频率的光波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如果产生光电流的最大值分

别为I A 和I B ,且I A

A .照射光的波长

B A λλ< B .照射光的光子能量B A E E <

C .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板的光子数B A

N N <

D .照射光的频率B

A ν

ν

<

答案:C

28.频率为ν的光照到某金属材料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 ,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材料,则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 为普朗克常量)( )

A. 2E km

B. E km +h ν

C. E km -h ν

D. E km +2h ν 答案:B

29.由于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使太阳光覆盖地球面积与没有大气层时不同,则有大气层时太阳光覆盖面积是较大还是较小?地球某处清晨接收到的第一缕阳光是何种颜色?(设大气层为均匀介质)( )

A .较小,紫色 B.较小,红色 C .较大,红色 D.较大,白色 答案:C

30.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

辐射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个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

A.光具有波动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答案:C

31.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路边施工处总挂着红色的电灯,这除了红色光容易引起人的视觉注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一原因是红色光( )

A .比其他色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B .比其他色光的光子能量大

C .比其他色光更容易发生干涉

D .比其他色光更容易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A

32.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 、b 分别照射到玻璃三棱镜AC 面上,穿

过三棱镜后互相平行,则( )

A. a 光的频率高

B. b 光的波长大

C. a 光穿过三棱镜的时间短

D. b 光穿过三棱镜的时间短

33.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通过M 上的小孔S 后照射到M 右方的一偏振片P 上,P 的右侧再放一光屏Q ,现使P 绕着平行于光传播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一周,则关于光屏Q 上光的

亮度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当偏振片转到某一适当位置时光屏被照亮,其他位置时光屏上无亮光

B.光屏上亮、暗交替变化

C.光屏上亮度不变

D.光屏上只有一条亮线随偏振片转动而转动

答案:C

34.夜晚,汽车前灯发出的强光将迎面驶来的汽车司机照射得睁不开眼,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若考虑将汽车前灯玻璃改用偏振玻璃,使射出的灯光变为偏振光;同时汽车前窗玻璃也采用偏振玻璃,其透偏方向正好与灯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但还要能看清自己车灯发出的光所照亮的物体,假设所有的汽车前窗和前灯玻璃均按同一要求设置,下面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A.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水平的

B.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

C.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右上450,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左上450

D.前窗玻璃和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0

答案:D

35.如图所示是用光学的方法来检查一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装置,

其中A为标准平板,B为被检查其表面光滑程度的物体,C为单色入

射光,如果要说明能检查平面光滑程度的道理,则需要用到下列哪些

光学概念?()

A.反射和干涉B.全反射和干涉

C.反射和衍射 D.全反射和衍射

答案:A

36.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的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同海市属楼的光学现象具有相同的原理,是由于光的全反射作用造成的

B.“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

C.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

D.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

答案:AD

37.如图所示,a和b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

为r,一细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以入射角 从O点射入a板,且

射出b板后的两束单色光通过空气射在地面上M、N两点,由此可知

()

A.若射到M、N两点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现象,则

射到M点的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小,这束光为蓝光,光子的能量大

B.若射到M、N两点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现象,则射到M点的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大,这束光为红光,光子的能量小

C.射到N点的光为蓝光,光子的能量小,较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射到N点的光为红光,光子的能量大,较难发生衍射现象

答案:A

38.在一次观察光的衍射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清晰的亮暗相间的图样,那么障碍物可能是()

A.很小的不透明圆板

B.很大的中间有大圆孔的不透明档板

C.很大的不透明圆板

D.很大的中间有小圆孔的不透明挡板

答案:D

39.如图所示,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a)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者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

(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

定.现若在图(a)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

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

纹()

A.变疏B.变密C.不变D.消失

答案:A

40.用a、b两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图乙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述正确的是()

A.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B.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

C.若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打出光电

子,则用b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打不出光电子

D.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答案:B

41.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则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象是()

答案:A

42.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λ=h/p, p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同样光也具有粒子性,光子的动量为p=h/λ.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证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如果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会发生下列情况:设光子频率为ν,则E=hν, p=h/λ=hν/c,被电子吸收后有hν=m e v2/2,hν/c=m e v.由以上两式可解得:v=2c,电子的速度为两倍光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关于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在微观世界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B.因为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

光子

C.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规律,所以唯一结论是电子不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D.若γ光子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作用,则γ光子被电子散射后频率不变

答案:C

43.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观察激光束经过细丝时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

A.这主要是光的干涉现象

B.这主要是光的衍射现象

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

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

答案:BD

44. 1961年德国学者约恩孙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他用电子束的一系列衍射和干涉实验.其中他做的双缝干涉实验,与托马斯·杨用可见光做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的图样基本相同,这是对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的又一次实验验证.根据德布罗意理论,电子也具有波泣二象性,其德布罗意波长λ=h/p,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电子的动量.约恩孙实验时用50 kV电压加速电子束,然后垂直射到间距为毫米级的双缝上,在与双缝距离约为35 cm的衍射屏上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条纹间距很小.下面所说的4组方法中,哪些方法一定能使条纹间距变大?()

A.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加大双缝间的距离

B.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C.加大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靠近双缝

D.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靠近双缝

答案:BD

45.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

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

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地变化,当温度

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

到最亮,则()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

λ

C.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4

λ

D.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2

答案:D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

(1)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 a'代表两种介质的界面,过a a'上的O点画出界面的法线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N

(2)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 a'对齐.

(3)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

P 1、P 2,P 4挡住P 1、P 2、P 3,记下P 3、P 4的位置.

(4)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连接P 1、P 2作为入射光线,连接P 3、P 4作为折射光线,测量出人射角i 与折射角r ,填入表格中.

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严重的缺漏,应作的补充是 答案:步骤(2)中应在白纸上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步骤(4)中应通过P 3、P 4的连线与bb'的交点,作出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由某种透光物质制成等腰直角三棱镜,腰长

BO AO ==16 cm ,为了测定这种物质的折射率,使两腰分别与O x 、Oy

重合,当从OB 边的C 点观察A 棱时,发现A 棱的视位置在D 处.若C 点坐标为(0,12),D 点坐标为(9,0),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为 。

答案:

3

4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棱镜的折射率,其中ABC 表示待测直角

棱镜的横截面,棱镜的两个锐角α和β都是已知的,紧贴直角边AC 的是一块平面镜,将一束光SO 入射到棱镜的AB 面上,适当调整光线SO 的人射方向,使从AB 面出射的光线与人射光线SO 恰好重合,在这种情况下,仅需要测出一个物理量 就可以算出该棱镜的折射率,则计算折射率的表达式为n = 。

答案:∠SOB 或人射角i

α

sin cos SOB ∠或

α

sin sin i

4.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直立在装满某种透明液体的宽口瓶中(液体未漏出),从刻度尺上A 、B 两点射出的光线AC 和BC 在C 点被折射和反射后都沿直线CD 传播,已知刻度尺上相邻两根长刻度线间的距离为1 cm ,刻度尺右边缘与宽口瓶右内壁间的距离d=2.5 cm ,由此可知,瓶内液体的折射率n= (可保留根号).

答案:

1717

5

5.某同学用圆柱形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

在白纸上放好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 1和P 2,然后在圆柱形玻璃砖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

1的像被P 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 3、P 4,使P 3挡住P 1、P 2的像,使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圆柱形玻璃砖的边界如图所示.

(1)在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量出玻璃砖折射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要求在图上标出).

(3)写出计算折射率的公式n = 。

答案:(1)光路如图所示 (2)∠i 和∠r (3)α

sin sin i n =

6.为验证小灯泡(点光源)光能的球面散射规律并测定

其发光效率,有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个“6

V 8.0 W”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使之正常发光,在灯泡灯丝

的同一水平面、正对光线方向放一个光强探头,以测定与光源

间距为d时相应的光强值I,其测得以下9组数据(下表);

并用一数字图象处理器将表内数据分别在I—d, I—d-1和I—d-2坐标平面内标得如下数据点,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三个数据点图,可看出I与哪个量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可将I与d之间的数学关系式表达为,其中的常量为。

(2)在与光源等距的各点,认为光源向各方向发出的光强大小几乎相等,依点光源光能向周围空间3600球面均匀散射的物理模型,写出光源的发光功率P0,光强值I及相应的与光源距离d之间的关系式。

(3)根据以上条件,算出小电珠的电—光转换效率=

η。

答案:(1) k/d20. 035 W (2) P0=4πd2I (3)5.5%

7.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用日光灯作为被观察的对象,以下的做法和观察结果有

A.卡尺的两个测脚间距很小,大约是0. 5 mm或更小

B.卡尺的两个测脚形成的狭缝要与灯管平行

C.狭缝离日光灯近一些效果较好

D.眼睛要紧靠狭缝,通过狭缝观察日光灯

E.观察到的是在灯管上下边缘形成黑白相间的条纹

F.观察到的是在灯管上下边缘形成的彩色条纹

以上所述的内容中,正确的是(用序号字母表示).

答案:ABDF

8.如图所示是测定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荷质比的简要实验

原理图.两块平行板M、N相距为d,其中N为金属板,受紫外

线照射后将发射出沿不同方向运动的光电子形成电流,从而引起

电流表指针偏转.若调节R逐渐增大极板间电压,可以发现电流

逐渐减小,当电压表示数为U时,电流恰好为零.切断开关S,

在板M、N间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逐渐增大磁感应强度,

也能使电流为零.当磁感应强度为B时,电流恰为零.则光电子的荷质比

为 。

答案:ABDF

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激光器发出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线.

(1)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 性.

(2)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 条纹中心时如图甲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 条纹中心线时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丁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 5 mm ,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 m ,则图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 .图丁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 ,所测光波的波长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条纹的距离将 。

答案:(1)相干 (2)11.4 16. 7 减小测量的偶然误差(或提高实验的精确度)6.6×10-7m (3)变小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宇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如图甲所示,折射率为n 的玻璃柱长为L ,紧贴玻璃柱的A 端有一点光源,点光源发出一光脉冲信号如图乙所示,光脉冲持续时间为T.试求在玻璃柱的B 端能接受到光信号的时间.

答案:c

nL c

L n T t -

+

=2

2.红宝石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道的闪光,每道闪光称为一个脉冲.现有一红宝石激光器,发射功率为P=1.0×106 W ,所发射的光脉冲持续时间△t=1.0×10-11s,波长为693. 4 nm (1 nm=10-9 m),求:(1)每个光脉冲的长度.(2)每个光脉冲含有的光子数.(h=6.

63 ×10-34J ·s)

解:(1)由L = c t ?,得L=3×108

×1.0×10-11=3×10-3m. (2)激光器的发射功率为P ,每个脉冲的能量E=P t ?,又λ

c

nh

E =,则P t ?λ

c

nh

=,即

=?=

hc

t P n λ 3.5×1013

(个)

3.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A=600, ∠

C= 900;一束极细的光于 AC 边的中点垂直AC 面入射,AC =2a ,棱镜的折射率为n =2,求:

(1)光在棱镜内经一次全反射后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

(2)光从进入棱镜到第一次射入空气时所经历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解:(1)如图所示,因为光线在D 点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

和几何知识得∠4=300,则

2

25sin ,4

sin 5sin =

∠=∠∠n

第一次射入空气的折射角∠5=450.

(2)设光线由O 点到E 点所需的时间t ,则

n

c v v

DE

OD t =

+=

,,

由数学知识得a DE a OD 3

32,3=

=,

由以上各式可得a c

t 365=

4.如图所示,宽度为a 的平行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到一平板玻璃的上表面,入射角为450,

该光束的光由两种不同的单色光①和②组成,玻璃对两种单色光①和②的折射率分别为n 1=1. 5,n 2=3。

(1)求两种光射入玻璃时的折射角1β、2β .

(2)为使光从玻璃下表面出射时,两种光各自的光束不重叠,玻璃板的厚度d 至少应为多少?(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解:(1) 6

6arcsin

,3

2arcsin

11==ββ.

(2) a d 3

7

10

107min +=

.

5.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 5的棱镜,用于某种光学仪器中,现有一束光线沿MN 的方向射到棱镜的AB 界面上,入射角的大小i=arcsin 0. 75.求:(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2)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不考虑返回到AB 面上的光线).

解:(1)如图所示,设光线进入棱镜后的折射角为r,由

v

c n r

i ==sin sin 得5.0sin sin ==

n

i r ,r=300

s m n

c v /100.28

?==。

(2)光线射到BC 界面的入射角为

i 1=900一(1800一600一750)=450,光线沿DE 方向射出棱镜时不改变方向,故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方向与AC 界面垂直.

6.如图所示,AOB 是1/4圆柱玻璃砖的截面图,玻璃的折射率为

2.今有一束平行光线以450

的入射角入射到玻璃砖的AO 面,这些光线只有一部分能从B A

面射出,并假设凡是射到OB 面上的光线全部被吸

收,也不考虑OA 面的反射作用.试求圆柱AB 面上能射出光线的面积占AB 表面积的几分之几?

解:正确的画出光路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图所示,假设光线从P 点入射到C 点恰好发生全反射.

由r

n sin 45sin 0

=

得,r= 300. ∠PCO 为临界角,则∠PCO =arcsin

2

1=450

则∠POC =1800一450一600=750,

∠COB= 150,可以判断出PC 以下的光线才能从圆柱面射出,即圆柱面上BC 部分有光线射出.

6190150

0==B

A C

B ,即圆柱面AB 上有61

的表面积能透射出光线来. 7.如图所示,透明介质球的半径为R ,光线DC 平行直径AB 射到介质球的C 点,DC

与AB 的距离H=0.8R 。

(1)试证明:DC 光线进入介质球后,第一次到达介质球的界面时,在界面上不会发生全反射.(要求说明理由)

(2)若DC 光进入介质球后,第二次到达介质球的界而时,从球内折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求介质的折射率.

解:(1)如图甲所示,DC 光线进人介质球内,发生折射,有

n r

i =sin sin ,折射角r 一定

小于介质的临界角,光线CE 到达球面的入射角∠OEC = r ,小于临界角,因此一定不会发生全反射.

(2)光线第二次到达介质与空气的界面,人射角i'= r ,由折射定律可得折射角r'= i .若折射出的光线PQ 与入射光线DC 平行,则∠POA=∠COA= i, DC 光线进入介质球的光路如图

乙所示.折射角r= i/2,则

447.05

5sin ,8.0sin ==

=r i

折射率79.15

54)

2sin(

sin ==

=

i i n

8.已知玻璃对某种单色光的折射率n=2,现使一束该单色光沿

如图所示方向射到三棱镜的AB 面上,最后从棱镜射出.假设光在行进过程中有折射光线存在时不考虑反射问题,则

(1)在原图中画出该光束在棱镜中的光路图. (2)求光射出棱镜时的折射角.(结果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已知一组可能使用的三角函数近似值sin 100=0. 17,sin 200=0. 34, sin 400=0. 64, sin 500=0. 77)

解:(1)如图所示.

(2)由折射定律得 2

145sin sin 0

=

=

n

θ

故θ=300,α=400.

即该束光在玻璃中折射光线与三棱镜BC 边平行,故它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一定射到AC 面,而射到AC 面的入射角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故在AC 面射出.如图所示.则

sin β=nsin 400=0. 642(或0.905), 故β=arcsin 0. 905.

9.如图所示,游泳池宽度L=15 m ,水面离岸边的高度为0.5 m ,在左岸边一标杆上装有一A 灯,A 灯距地面高0.5 m ,在右岸边站立着一个人,E 点为人眼的位置,人眼距地面离1. 5 m ,若此人发现A 灯经水反射所成的像与左岸水面下某处的B 灯经折射后所成的像重合,已知水的折射率为1.3,则B 灯在水面下多深处?(B 灯在图中未画出)

解:如图所示,设水面为CF,A 到水面点C 的距离为L 1,B 灯与水面点C 之间的距离 为L 2,人眼到水面上点F 之间的距离为L 3,点C 、D 之间的距离为L 4,由A 灯光的反射得

5

.05.15.05.015,

4

4

31

4

4++=

-=-L L L L L L L

得L 4=5 m.

对B 灯光的折射过程,有CBD i ∠=sin sin 2

2

2

55L +=

D A C r '∠=sin sin 2

2

1

5

5+=

3

.111sin sin =

=

n

r

i ,解得:L 2=4.35m .

即灯在水面下4. 35 m 深处.

10.某种液体的折射率为2,在其液面下有一可绕水平轴O 匀速转动的平面镜OA,OA 的初始位置与液面平行,如图所示.在液面与平面镜间充满自左向右的平行光线,若在平面镜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光线射入空气中的时间为2 s,试问:

(1)平面镜由初始位置转过多大角度时,光线开始进入空气? (2)平面镜旋转的角速度是多大?

解:(1)设临界角为C, 则n

C 1sin =

,故C= 450.

由此可知当平面镜转过1α =22.50时光线开始进入空气.

(2)当平面镜转过67. 50时,光线又发生全反射,不能进入空气,所以平面镜转过22. 50

67. 50间光线进鹅空气.平面镜转动的角速度8

1

2πααω=

-=

t

rad/s.

11.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满折射率n=2的某种透明液体,容器底部安装一块平面镜,容器直径L=2H ,在圆心正上方高度h 处有一点光源S ,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任意位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S 发出的光,h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解:点光源S 通过平面镜所成像为S',如图所示,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任意位 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S 发出的光,即相当于像S'发出的光,则入射角i ≤0i , 0i 为全反射临界角,有0

0030,2

11sin ===

i n i ,

tan i=(L/2)/(H+h) ≤tan 0i ,L=2H, 得到h ≥(3-1)H,

正确结果是H>h ≥(3-1)H.

12.如图所示,相距为d 的两平行金属板A 、B 足够大,板间电压恒为U ,有一波长为又的细激光束照射到B 板中央,使B 板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金属板B 的逸出功为W ,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e ,求:

(1)从B 板运动到A 板所需时间最短的光电子,到达A 板时的动能; (2)光电子从B 板运动到A 板时所需的最长时间.

解:(1)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 h ν—W ,光子的频率为λ

νc

=.所以,光电子

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

λ

hc

-W.能以最短时间到达A 板的光电子,是初动能最大且垂直于板

面离开B 板的电子,设到达A 板的动能为E K1,由动能定理,得eU= E K1一E K ,

所以E K1 =e U +

λ

hc

-W .

(2)能以最长时间到达A 板的光电子,是离开B 板时的初速度为零或运动方向平行于B 板的光电子.则dm

Uet

at

d 2212

2

=

=

得t=d

Ue

m 2

13.光子具有动量,每个光子的动量mv=h/λ式中h 为普朗克常量,又为光子的波长).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不论光被物体吸收还是被物体表面反射,光子的动量都会发生改变,因而对物体表面产生一种压力,称为光压.图是列别捷夫设计的用来测量光压的仪器.图中两个圆片中,a 是涂黑的,而b 是光亮的、当光线照射到a 上时,可以认为光子全部被吸收,而当光线照射到b 上时,可以认为光子全部被反射.分别用光线照射在a 或b 上,由于光压的作用,都可以引起悬丝的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借助于和悬丝一起旋转的小平面镜M 进行观察.

(1)如果用两束光强相同的光同时分别照射两个圆片a 、b ,光线的入射方向都跟圆片表面垂直,悬丝将向哪个方向偏转?为什么?

(2)己知两个圆片a 、b 的半径都为r ,两圆心间的距离是d ,现用频率为ν的激光束同时照射a 、b 两个圆片,设入射光与圆面垂直,单位时间内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光子个数为n ,光速为c ,求:由于光压而产生的作用力分别是多大.

解:(1 )a 向外b 向里转动(从上向下看逆时针转动).其原因是:对时间t 内照到圆片上的光子用动量定理Ft =ntS ?mv ,照到a 上的每个光子的动量变化是mv ,而照到b 上的每个光子的动量变化是2mv;因此光子对b 的光压大.

(2)分别对单位时间内照射到a 、b 上的光子用动量定理,

有c

h

r

n F c

h

r n F b a νπνπ2,2

2

?==。

14.在实验室做了一个这样的光学实验,即在一个密闭的暗箱里依次放上小灯泡(紧靠暗箱的左内壁)、烟熏黑的玻璃、狭缝、针尖、感光胶片(紧靠暗箱的右内壁),整个装置如图所示,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熏黑的玻璃后变得十分微弱,经过三个月的曝光,在感光胶片上针头影子周围才出现非常清晰的衍射条纹.对感光胶片进行了光能量测量,得出每秒到达感光胶片的光能量是5×10-13J.假如起作用的光波波长约为500 nm ,且当时实验测得暗箱的长度为1. 2 m ,若光子依次通过狭缝,普朗克常量h=6. 63×10-34J ·s .求:

(1)每秒钟到达感光胶片的光子数;

(2)光束中相邻两光子到达感光胶片相隔的时间和相邻两光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3)根据第(2)问的计算结果,能否找到支持光是概率波的证据?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1)设每秒到达感光胶片的光能量为E 0,对于λ=500 nm 的光子能量为E=h λ

c

,①

因此每秒达到感光胶片的光子数为n=E 0/E, ② 由①、②式及代入数据得n=1. 25×106(个).③

(2)光子是依次到达感光胶片的,光束中相邻两光子到达感光胶片的时间间隔

s n

t 7

10

0.81-?==

?

相邻两光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s=c t ?= 2. 4×102 m

(3)由第(2)问的计算结果可知,两光子间距有2. 4×102 m ,而小灯泡到感光胶片之间的距离只有 1. 2 m ,所以在熏黑玻璃右侧的暗箱里一般不可能有两个光子同时同向在运动.这样就排除了衍射条纹是由于光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波动行为的可能性.因此,衍射图形的出现是许多光子各自独立行为积累的结果,在衍射条纹的亮区是光子到达可能性较大的区域,而暗区是光子到达可能性较小的区域.这个实验支持了光波是概率波的观点。

板块五 原子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

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

C .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 .铀核(

23892

U )衰变为铅核(

20682

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答案:BC

2.如图所示,铅盒A 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

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打在图中a 、b 、c 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B .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 .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 .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答案:AC

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该学说包括的内容有( )

A .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内

C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答案:ABC 4.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

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 、Q 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 、Q 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α粒子的作用,则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正确的是( )

A .一定在①区域

B .可能在②区域

C .可能在③区域

D .一定在④区域 答案:A 5.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

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时,下面关于观察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在A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荧光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 .放在B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 位置时稍少些

C .放在C 、

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 .放在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答案:AD

6.在下列四个方程,X 1、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114156

92361023592

3X Ba Kr n U ++

→+

230

143015

X Si P +→

323490

23892

X Th U +→

423491

23490

X Pa Th +→

A. X 1是α粒子

B. X 2是质子

C. X 3是中子

D. X 4是电子 答案:D

7.下列氘反应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 A. n He H H 1

04

23

12

1+→+

11.5多用电表 预习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无答案)

11.5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预习目标】 1、认识多用电表的组成及各功能区的作用。 2、学会操作和使用多用电表,知道多用电表的使用规则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3、学会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使用说明】 1.先阅读课本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完成教材助读设置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研读教材或者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在疑惑卡上。 2.自主阅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 【学习目标】 1、认识多用电表的组成及各功能区的作用。 2、学会操作和使用多用电表,知道多用电表的使用规则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3、学会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一、认识多用电表 二、使用多用电表

1、测量小灯泡的电压 将电压表___________在待测电路两端。量程应___________小灯泡两端电压的估计值。___________接高电势, ___________接低电势。读数时先看___________再看___________ 2、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将电流表___________在待测电路中。量程应___________通过小灯泡电流的估计值。电流应从___________流入电表。读数时先看___________再看___________ 3、测量电阻 待测电阻与别的元件断开,将红、黑表笔接在被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将刻度盘上的读数乘以选择开关所指的倍率即可得到被测电阻的阻值。 【思考讨论】 1、多用电表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路中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并叙述一下步骤,读出下图电压、电流值。(选取直流5mA档测量电流,用直流2.5V档测量电压) 3、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应该按什么步骤操作? 结合表中的情况,请分析如何更换挡位能更精确地测量电 阻? 【成果展示】 分组展示探究成果 【点评精讲】 1、测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1)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 (2)估测待测元件的电压、电流值,选取对应量程。

(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 1.(多选)在力的分解中,唯一解的条件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2.(单选)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被竖直悬挂,当其下端挂上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换上一个质量为l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 A.4 cm B.8 cm C.14 cm D.16 cm 3.(单选)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10N,另一个大小为2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 A.2 N B.8 N C.10 N D.12 N 4.(单选)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 5.(单选)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之间一定相互接触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D.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6.(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_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画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B 对A 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B .D 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 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 D .A 、B 物体对C 在竖直向上没有弹力 7.(单选)如图所示,汽车B 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1v 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 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2v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 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若 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 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8.(单选)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 .弹力增大则摩擦力一定增大 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9.(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 C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重力 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0.(单选)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 ,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

高中会考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18个小题(共54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8个小题(共46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 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速度 B. 质量 C. 动能 D. 时间 2.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A. 安培 B. 法拉第 C. 牛顿 D. 欧姆 3. 图1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 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90km/h B. 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90m/s C.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 D.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 4. 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则质点 A. 在0~1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1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在10s~4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在10s~40s内保持静止 5. 人站在电梯中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的是 A. 电梯加速上升 B. 电梯加速下降 C. 电梯匀速上升 D. 电梯匀速下降 6. 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1.0s末速度的大小为 A. 5.0m/s B. 10m/s C. 15m/s D. 20m/s 7. 如图3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在此过程中,恒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B. C. D. 8.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质量为m ,当它的速度为v 时,它的动能为 A. mv B. C. D. 9. 飞机着地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运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 A. 停在机场的飞机 B. 候机大楼 C. 乘客乘坐的飞机 D. 飞机跑道 10. 下列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的过程 B. 小石块做平抛运动的过程 C. 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 D. 木箱在粗糙斜面上滑动的过程 11. 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而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 A. 2倍 B. 4倍 C. 8倍 D. 16倍 12. 如图4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为L ,导线中电流为I ,该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 是 A. B. C. D. 13. 下表为某电热水壶铭牌上的一部分内容,根据表中的信息,可计算出电热水壶在额定电压下以额定功率工作 14. ①(供选学物理1-1的考生做) 下列家用电器中主要利用了电流热效应的是 A. 电视机 B. 洗衣机 C. 电话机 D. 电饭煲 ②(供选学物理3-1的考生做) 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1.5V ,内电阻r=1.0Ω,电阻R=2.0Ω,闭合开关S 后,电路中的电流I 等于 A. 4.5A B. 3.0A C. 1.5A D. 0.5A 15. ①(供选学物理1-1的考生做) 面积是S 的矩形导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穿过导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 A. B. C. BS D. 0 ②(供选学物理3- 1的考生做) 如图6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一个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沿电场线方向从A 点运动到B 点,A 、 B 两点间的距离为d ,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等于 A. B. C. D. αsin Fx α cos Fx αsin Fx αcos Fx mv 212mv 2mv 2 1 B IL F =I BL F =BIL F =L BI F =B S S B q Ed d qE qEd E qd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分享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分享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1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 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 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2 一、静电的利用

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 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 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 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3、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 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气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二、静电的防止 静电的主要危害是放电火花,如油罐车运油时,因为油与金属的振荡摩擦,会产生静电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火花放电,容易 引爆燃油,引起事故,所以要用一根铁链拖到地上,以导走产生的 静电。 另外,静电的吸附性会使印染行业的染色出现偏差,也要注意防止。 2、防止静电的主要途径: (1)避免产生静电。如在可能情况下选用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2)避免静电的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 接地等。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3 一、电容器与电容 1、电容器、电容 (1)电容器:两个彼此又互相的导体都可构成电容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 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 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 7、四种基本作用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 F=kx k 劲度系数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 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有相对滑动 大小:f=μN 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N可能等于G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F=F1+F2 最小值F=|F1-F2|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找分力的方法: 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 2、形变效果

--会考-高中物理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解选择题(本题为所有考生必做?有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E.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2 .下列有关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B .不能可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C.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 .热传导的可以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方向进行 3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是直流电 B .这是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C. 这是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 10^ 2 V D .这是交流电,周期为 2s 4. A、B两物体的动量之比为2:1,动能的大小之比为 1: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A . 12:1 B . 4:3 C. 12:5 D. 4:3 5.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E.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C.当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6 .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只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E.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运动方向一致 7 .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带电量越多,电容越大 B .电容器两板电势差越小,电容越大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高中物理必修3 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 1.“顿牟掇芥”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对摩擦起电现象的观察记录,经摩擦后带电的琥珀能吸起小物体,现用下述模型分析研究。在某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在其正下方h 处有一个原子。在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场强为E )作用下,原子的负电荷中心与正电荷中心会分开很小的距离l ,形成电偶极子。描述电偶极子特征的物理量称为电偶极矩p , q =p l ,这里q 为原子核的电荷量。实验显示,p E α=,α为原子的极化系数,反映其 极化的难易程度。被极化的原子与点电荷之间产生作用力F 。在一定条件下,原子会被点电荷“掇”上去。 (1)F 是吸引力还是排斥力?简要说明理由; (2)若将固定点电荷的电荷量增加一倍,力F 如何变化,即求 (2) () F Q F Q 的值; (3)若原子与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半,力F 如何变化,即求() 2() h F F h 的值。 【答案】(1)吸引力,(2)4,(3)32。 【解析】 【详解】 (1)F 为吸引力。理由:当原子极化时,与Q 异种的电荷移向Q ,而与Q 同种的电荷被排斥而远离Q ,这样异种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大于同种电荷的排斥力,总的效果是吸引; (2)设电荷Q 带正电(如图所示): 电荷Q 与分离开距离l 的一对异性电荷间的总作用力为: 2332222 ()222()()22(4 ) kQ q kQq hl kQql kQp F kQq l l l h h h h h --= +=≈-=--+- 式中: q =p l 为原子极化形成的电偶极矩,负号表示吸引力,由于l h ,故: 2 2 24 l h h -≈ 又已知: p E α=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强化模拟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12mB.14mC.25mD.96m 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的阻力,其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为零 B.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C.速度不断增加,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4s﹣6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 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末相遇 4.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如下框所示,其中方框4中的内容是

A.提出猜想B.形成理论 C.实验检验D.合理外推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一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 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 C.t l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6.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C.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D.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x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7.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 则有()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B.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 计数点序 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 应的时刻 /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 时的速度/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速度:单位m/s 1、速度和平均速度 v=Δx/Δt 或v=x/t 2、瞬时速度 v=Δx/Δt (Δt →0)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v=s/t 二、加速度: 单位m/s 2 a=Δv/Δt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基本公式: 1、速度公式:0t a t υυ=+? 2、位移公式: X 2 012 s t at υ=+ t v x = 二、推论: 1、平均速度公式:02 t υυ+= 2、速度——位移公式:22 02t as υυ-=X 3、中时速公式:022t t υυυυ+== 4、中位速公式:22 202t x υυυ+= 。(2 2x t υυ?)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1、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从运动开始,在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之比: υ1::υ2:υ3:…:υn =1:2:3:…:n (提示:t a t υ=?) (2)从运动开始,在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 X 1:X 2:X :……:X n =12: 22: 32:……:n 2 (提示: X 2 12 s at =) (3)从运动开始,在第1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提示:X Ⅰ=X 2-X 1) (4)从运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① t Ⅰ:t Ⅱ:t Ⅲ:……:t N =1:1)::……: ② t 总Ⅰ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X Ⅰ,X Ⅱ,X III ……X N ,则 △X =X Ⅱ-X Ⅰ=X III -X Ⅱ=……= X N -X N -1=aT 2 =恒量 推论:第n 个T 时间内的位移和第m 个T 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 n -X m =(n -m )aT 2 3、自由落体运动: V 0=0, a=g 第三章相互作用 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2、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3、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f = μF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高二物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关于电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C=Q/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它的带电量、两板间电压有关. B.电容器带电量多,说明它容纳电荷的本领大. C.由Q=CU可知,当U增大时.Q可以无限增大. D.两个相互靠近彼此绝缘的人,虽然不带电,但它们之间有电容. 2.对于一个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两板间电压越大,电容越大. B.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它的电容就增加到原来的2倍. C.电容器所带电量增加1倍,两板间电压也增加1倍. D.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与两板正对面积、两板间距离及两板间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有关 3.将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一些() A.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C.电容群的电容不变.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4.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静电计金属球和外壳分别连接,对电容器充电,使静电计指针张开某一角度,撤去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两板间距离,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变大. B.减少两板间距离,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变大. C.将两板平行错开一些,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变大. D.将某电介质插入两板间,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将变大. 5.如图17-1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有匀强电场.其中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当发生下列哪些变化时,液滴将向上运动() A.将电容器下极板稍稍下移. B.将电容器上极板稍稍下移. C.将S断开,并把电容器的下极板稍稍向左水平移动. D.将S断开,并把电容器的上极板稍稍下移. 6.如图17-2,电源A的电压为6v,电源B的电压为8V,当电键K从A转B时,通过电流计的电量为l2X10-5C;则电容器的电容为() C6X10-6FD.1X10-6F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一、三种性质力 1、 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大小:G=mg ,重力加速度:从赤道到两极g 值 ,在极地G 最大,等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随着高度的变化g 值 。在有限范围内,在同一问题中重力认为是恒力,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使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不变; (3)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而不是与支持面垂直); (4)物体的重心: 确定重心的方法:悬吊法,支持法。 2、 弹力、胡克定律: (1)弹力是物体接触伴随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是接触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发生形变),有挤压或拉伸作用。 常见的弹力:拉力,绳子的张力,压力,支持力; (2)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相关。形变程度越重,弹力越大。 (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是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结论:两物体接触发生形变,弹力方向: 面面接触: 点面接触: 点点接触: (4)胡克定律: 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F=kx (x 长度改变量:'='-x x x x x 现长原长00,) 3、 摩擦力 (1)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且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 ※摩擦力是接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存在。(含盖了产生弹力的条件)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接触面相切。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从而找到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3)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f N =μ·,N 为正压力 静摩擦力是一组值,其中有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 擦(使物体开始运动时的静摩擦力)。不能用f N =μ·来 计算,只能根据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平衡条件或牛顿二定律求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正压力、滑动摩擦系数有关,而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思考: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吗?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1)F F 12,同一直线情况同向反向()F F F F F F F F =+=->??? 121212 (2)F F 12,成θ角情况: 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者三角形法则 ②应用方法作图法:严格作出力的合成图示,由图量出合力大小、方向。计算法:作出力的合成草图,根据几何知识算出大小、方向。F ????? ?? 2、二力合成合力取值范围:2121F F F F F +≤≤-合 3、三力合成合力取值范围:321max F F F F ++= F min ???-+==最大) F F F F (0321 4、力的正交分解法: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的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问题来确定。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 轴和y 轴上各力的投影的合力F x 和F y

2020年高中会考物理模拟试题

2013年高中会考物理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4分) 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功 B .重力势能 C .线速度 D .周期 2.在物理学史上,用科学推理的方法论证了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库仑 C .法拉第 D .爱因斯坦 3.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7N ,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 . 0 B . 1N C . 10N D .21N 4.对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下面哪一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 .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B .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灯的拉力 C .灯受到的重力与电线对灯的拉力 D .灯受到的重力与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5.一石块只在重力作用下从楼顶由静止开始下落,取g =10m/s 2,石块下落过程中 A .第1s 末的速度为1m/s B .第1s 末的速度为10m/s C .第1s 内下落的高度为1m D .第1s 内下落的高度为10m 6.如图1所示,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弹簧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轻 弹簧的伸长等于 A .mg B .kmg C . k mg D .mg k 7.在如图2所示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图1

图4 图3 下列关于这些物理量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v r ω= B .2v T π= C .2r T πω= D .v r ω= 9.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 ,如果保持两个点电荷所带的电量不变,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等于 A . 4F B .2 F C . 2F D .4F 10.如图3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B .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 C .受重力、支持力 D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11.如图4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 。 在此过程中,拉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Fx sin α B .α sin Fx C .Fx cos α D .αcos Fx 12.在图5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标明了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 方向的是 13.下表为某国产家用电器说明书中“主要技术数据”的一部分内容。根据表中的 信息,可计算出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通过该电器的电流为 A .15.5 B . 4.95A C .2.28A D .1.02A 请考生注意:在下面14、15两题中,每题有①、②两道小题。其中第①小题供选学物理1-1的考生做;第②小题供选学物理3-1的考生做。每位考生在每题的①、②小题中只做一道小题。 14.①(供选学物理1-1的考生做) 如图6所示,在垂直于纸面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线圈abcd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O 1O 2和O 3O 4都是线圈的对称轴,若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方 A B I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说课稿全套(附高中物理说课模板)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我是_____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必修____的第____章第____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和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课(概念课或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和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初步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讨论;从初中的形象思维到高中的抽象思维;从初中简单的逻辑思维到高中复杂的分析推理的转变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创造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创造能力: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而且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得到不断的锻炼。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高中物理会考模拟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物理会考模拟试题 说明:本卷计算中g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2.下列有关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B.不能可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C.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热传导的可以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方向进行 3.A、B两物体的动量之比为2:1,动能的大小之比为1:3,则它们的质量()A.2:1 B.1:3 C.2:3 D.4:3 4.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C.当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5.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只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运动方向一致 6.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带电量越多,电容越大 B.电容器两板电势差越小,电容越大 C.电容器的电容与带电量成正比,与电势差成反比 D.随着电容器电量的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大 7.沿x正方向传播的横波的波速为v=20米/秒,在t=0时刻的波动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综合测试(Word 版 含答案) 一、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ABD 为竖直平面内的绝缘轨道,其中AB 段是长为 1.25L m =的粗糙水平面,其 动摩擦因数为0.1μ=,BD 段为半径R =0.2 m 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3510/E V m =?。一带负电小球,以速度v 0从A 点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接着进入半圆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D 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 22.010m kg -=?,所带电荷量52.010q C -=?,g 取10 m/s 2(水平轨道足够长,小球可视 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求: (1)带电小球在从D 点飞出后,首次在水平轨道上的落点与B 点的距离; (2)小球的初速度v 0。 【答案】(1)0.4m ;(2)2.5m /s 【解析】 【详解】 (1)对小球,在D 点,有: 2D v mg qE m R -= 得: 1m/s D v = 从D 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有: mg qE ma -= 得: 25.0m/s a = 2122 R at = 得: 0.4t s = 0.4m D x v t == (2)对小球,从A 点到D 点,有: 22011()2222 D mg q E L mg R qE R mv mv μ---?+?= - 解得:

0 2.5m/s v = 2.我们可以借鉴研究静电场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周围空间的引力场,如用“引力场强度”、“引力势”的概念描述引力场。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将地球视为均质球体,且忽略自转。 (1)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写出地球引力场的“引力场强度E ”的定义式,并结合万有引力定律,推导距离地心为r (r >R )处的引力场强度的表达式2=G M E r 引; (2)设地面处和距离地面高为h 处的引力场强度分别为E 引和' E 引,如果它们满足 '0.02E E E -≤引引 引 ,则该空间就可以近似为匀强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力场。请估算地 球重力场可视为匀强场的高度h (取地球半径R =6400km ); (3)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地球引力场的“引力势”的表达式为=-G M r ?引(以无穷远处引力势为0)。请你设定物理情景,简要叙述推导该表达式的主要步骤。 【答案】(1)引力场强度定义式F E m =引,推导见解析;(2)h =64976m ;(3)推导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引力场强度定义式F E m = 引 2Mm F G r = 联立得 2M E G r =引 (2)根据题意 2M E G R =引 '2 M E G r =引 '0.02E E E -=引引 引 h r R R =-= 解得 h =64976m

人教版高中物理目录(必修版新教材课本目录)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六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电流和电源 5、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2、电流的磁场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交变电流 4、变压器 5、高压输电 6、自感现象涡流 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光谱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信息化社会 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高中物理必修三

高中物理必修三----静电场题型 1如图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的Q处有一固定的质点A,Q正上方的P点用丝线悬挂另一质点B,A、B两质点因为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于漏电使A、B两质点的带电量逐渐减小。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悬点P的拉力大小() A、保持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减小; D、逐渐增大。 2如图甲所示,在x轴上有一个点电荷Q(图中未画出),O、A、B为轴上三点。放在A、B两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检验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x轴的正方向为电场力的正方向,则() A.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N/C B。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N/C C.点电荷Q在AB之间D。点电荷Q在AO之间 3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

D.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4如图所示,a、b带等量异种电荷,MN为ab连线的中垂线,今有一带电粒子从M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0 射入,开始的一段时间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则在飞越该电场的过程中,该粒子() A.电势能先增后减 B.动能先增后减 C.必带负电 D.运动到无穷远处后,速率一定仍为v 5(2011?江苏)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粒子带负电荷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 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6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3.1重力 1.力 (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性质: ①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作用的同时B也对A也有作用,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③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④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 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如何来表示一个力? ①力的图示: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 ②力的示意图: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 作力的图示步骤: ①选取合适的标度;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 ③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 2.重力 (1)概念: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特点: ①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②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 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3)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①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 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 ②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质量分布、形状。 ②重心位置的确定: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几何中心;薄板型物体:悬挂法。注意: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