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概论(教案)

环境工程概论(教案)

环境工程概论(教案)
环境工程概论(教案)

环境工程概论(授课教案)

课程体系(68课时)

●第一章绪论(2课时)

●第二章水污染控制(36课时)

●第三章大气污染与控制(14课时)

●第四章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8课时)

●第五章噪声控制方法(6课时)

●第六章其他物理污染和防护(2课时)

考核方式

●出勤率(10%)

–3次(0%),5次(取消考试资格)

●作业4-5次(20%)

●讨论(演讲)(20%)

●考试(50%)

第一章绪论

一、环保产业

1、全球环保产业概况

●1992年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美元

●10年后已增至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8%,远远超过全球的经济增长率。

●到2010年预计全球环保产业的规模将是现在的3倍,可达1.8万亿美元。

●环保产业已成为世界瞩目的―朝阳产业‖。

●根据国际经验,环境投资占GDP1.0%-1.5%时,可以基本控制污染,当达到2%—3%时,

环境才可得到逐步改善。

2、中国环保产业

●2004年中国的环保产业收入总额超过2500亿元,2005年预计达3000亿元,5年后

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

●中国环保产品出口为14亿人民币,而全球环保产业每年的产值己达6000亿美元

●预计今后国家还要新建1000多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投资需

求将达到500亿~2000亿元。

3、福建省环保产业概况

●2002年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仅26.8%,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只有68.1%;

●2004年底,全省已投入运行污水厂22座,处理能力为147.10万立方米/日,全省城

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6.74%,居全国第13位。

●2004年底,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1.37%,全省23个设市城市中,只有12个城市

的13座垃圾处理场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省44个县城中,只有2个县城的2座垃圾处理场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

●全省有11个市、县的16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正在建设。

●全省在建并要求在2005年底建成通水的污水处理厂有14座,处理能力为46万立方

米/日。

4、福建环境治理规划

●到2010年,全省城镇总污水量为540.22万立方米/日。

●到2010年,闽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率为75.5%,九龙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率为

75.3%,晋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率为84%。

●至2010年,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达60%;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必须日产日清,清运率为100%。

●2006年至2010年,全省将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78座,处理能力总规模为239.2

万立方米/日,总投资约21.92亿元(不包括土地征购费及拆迁费)。

● 至2010年底,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60%,其中福、泉、厦城市污水处理

率达到80%以上,其他城市达到60%,县城达到50%。 ● 至2010年底,全省沿海城市中重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8%—10%,其中福、厦、

漳、莆再生水利用率达到8%,泉州市、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城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0%。

● 在―十一五‖期间,全省23个设市城市需新建或扩建(不包括在建)12座垃圾处理

场(厂),44个县城需新建39座垃圾处理场(厂)。

二、环境

● 环境是指与某一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

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三、环境问题

● 广义的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作用所引发的人们周围环境质量的变

化,以及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等一系列有害的影响问题。 ● 狭义的环境问题,即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通常所指的环境问题)。 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

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科学主要研究对象) 四、 环境科学 1、概述

● 以人类与环境这对矛盾为特定研究系统

● 介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 目的

– 考察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 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 – 掌握它们之间的客观规律

– 调节与控制这个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 合理利用与改造环境,使之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从而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

环。

2. 环境科学特点

● 环境科学发展的综合性:

– 环境科学几乎涉及到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社会

行为、文化教育、人文法律、以及行业部门等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 分支学科形成的独特性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

(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

环境问题

– 各传统学科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相应的环境问题,从而形成了环境

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环境经济学、环境医学、环境法学等多个交叉的分支学科。

● 分析化学应用于环境污染物质分析,形成了环境化学

● 应用现代工程技术解决―三废‖及噪声污染的同时形成了环境工程学

3、环境科学分类系统

五、环境工程学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 主要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

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的学科。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简称ASCE )环境工程分会定义:通过健全的工程理论与实践来解决环境卫生问题,包括几个方面: 控制水、土壤和空气污染

提供安全、可口和充足的公共给水 适当处置与循环使用废水和固体废物 建立城市和农村符合卫生要求的排水系统 消除污染问题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环境工程学的分类

基础环境学

环境社会学 环境数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化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毒理学 环境地质学 环境声学 辐射污染及其控制

热污染及其控制 环境科学

应用环境学 应用环境学

环境控制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污染

防治工程技术及理由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水污染防治工程

固体废物治理及利用工程

噪声及热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污染综合

防治技术和环境规划 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水利工程

环境经济学 环境医学 环境法学

环境工效学(研究环境因素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1. 环境工程学的形成

● 水污染防治方面:

– 中国,公元前2300年 ,陶土管修建的地下排水道形成了中国排水工程雏形,

明朝以前开始采用明矾净水

– 英国,19世纪初开始用砂滤法净化自来水,19世纪末采用漂白粉消毒,19

世纪中叶开始建立污水处理厂,20世纪开始采用活性污泥法(生化法)处理污水。

– 随后,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卫生工程等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一门

防治水污染的技术科学。

● 大气污染控制方面

– 美国,1885年发明了离心除尘器以消除工业生产造成的粉尘污染

– 当除尘、工业气体净化、空气调节、燃烧装置改造等工程技术逐渐发展后,

形成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科学。

● 固体废物处理方面

– 古希腊,约在公元前3000~1000年,开始对城市垃圾采用填埋处置方法 – 20世纪出现了利用工业废渣制造建筑材料等工程技术。

● 噪声控制方面

– 有20世纪50年代,在对噪声控制问题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环境声学。

● 此后,研究工作从单项治理措施逐渐向综合防治措施过渡,同时对防治环境污染的

措施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使得环境系统工程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研究工作迅速发展起来,最终形成了一门新的环境工程学科。

2. 环境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 水污染防治工程

●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 噪声控制

● 光、热、放射性和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 环保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无毒新工艺的设计和应用

环境工

环境污染

防治工程技术及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水污染防治工程

固体废物治理及利用工程

噪声及热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污染综合

防治技术和环境规划

环境系统工程

●工业污染系统控制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污染控制技术中的控制法规与设计准则

●环境影响的预测、监测和评价的方法

●参与制订环境保护规划的方法与原则

(1)水污染防治工程

●采用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等方法对废水进行综合治理,

并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以防止、减轻直至消除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持水环境质量。并且要合理地利用水源,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制定废水排放标准。

(2)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应用化学和物理的基本原理,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去除工业废气的颗粒物,治理

排放的有害气体,制定不同类型的废气排放标准,保持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在大气的自净化能力范围之内。

(3)固体废物的处置和利用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要求,从工程技术角度解决固体废物的填埋、焚化等

方案的具体实施,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理方法,使某些固体废物成为有用产品的原料,得到有效利用。

(4)噪声控制

●设法从声源上控制它,如采取用无声的或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

设备。

●在技术上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如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阻尼等噪声控制

技术,

●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人处于不同行为状态来制定环境噪声标准。

(5)环境系统工程

●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和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整体的系统

分析,以求取得最优化方案,是环境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对环境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弄清污染物产生,迁移和转化的规

律采取经济手段,管理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便取得环境污染防治的最佳效果。

环境工程图纸:高程布置图、平面布置图、管道布置图

作业一:

●p4;0-2,0-3

第一篇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

第一节概述

一、水循环

?自然循环

?

?社会循环:

?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农业生产用水

二、水资源

?1、世界水资源状况

?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二

十亿人饮水困难。

?公元前每天人均耗水约12升,中世纪时人均耗水增加到20-40升,18世

纪增加到60升,当前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人均每天耗水500升。

?人类正以每15年增加1倍的淡水需求消耗着水资源。到目前为止,人类淡

水消费量已占全世界可用淡水的54%。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被迫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2000万立方米

2.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当于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

?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08个严重缺水。因缺水每年造成工业损失2300多亿元。

3、我国水资源特点

?水量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

?水资源分布呈东南多、西北少;53%的东南沿海地区,拥有水资源总量的

93%,西北广大地区却只有7%的水资源量。

?水量在时程分配上很不均匀

?在广大的北方和西部地区,降水多集中于一年的6~9月份,约占年降水总

量的70%以上,而其他季节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水土资源组合不相适应

?东北、西北、黄淮河流域径流量只占全国总量的17%,但土地面积却占全国

的65%;长江以南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土地面积仅占35%。

4. 水资源的主要用途

?农业灌溉(最主要和用水量最大的部门)

?生活饮用

?工业用水

?城市供水

?畜禽用水

?牧草灌溉、林业繁育

?生态及环境用水

?水力发电、航运、渔业、工程及河道冲淤等

5、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体污染

?中国目前排放污水已近1.7亿t/天(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

?水源枯竭

?生态环境恶化

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

第二节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水体

?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地下水的总称。

?按水体的类型,又可将水体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地表水水体和地下水

水体)。

?水体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

体,使水体的感官性状(如色度、味、浑浊度等)、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电

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等)、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水中的生物

组成(种群、数量)以及底质等发生变化,水质变坏,水的用途受到影响的情

?水体污染源: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或场所

1、水体污染来源

?(1)生活废水

?主要包括粪便水、洗浴水、洗涤水和冲洗水等。

?来源:除家庭生活废水外,还有各种集体单位和公用事业等排出的废水。

?以有机污染为主,有如下几个特点:

?含氮、磷、硫高,容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含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尿素等,在厌氧性细菌

作用下易产生恶臭;

?含有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病原菌、病毒等,易使人传染上各种疾

病;

?洗涤剂在废水中含量增大,呈弱碱性,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2)工业废水

?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排放方式复杂

?工业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污染范围广,不少产品在使用中又会产生新的污染。

?有间歇排放,有连续排放,有规律排放和无规律排放等,给污染的防治造成

很大困难。

?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波动幅度大

?工业产品品种繁多,生产工艺各不相同,导致不同污染物性质、浓度有很大

差异

?污染物质毒性强,危害大

?被酸碱类污染的废水有刺激性、腐蚀性,

?有机含氧化合物如醛、酮、醚等则有还原性,能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悬浮物含

量很高,可达3000mg/L,为生活废水的10倍

?污染物排放后迁移变化规律差异大

?有的沉积水底,有的挥发转入大气,有的富集于生物体内,有的则分解转化

为其他物质,甚至造成二次污染,使污染物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3)农业生产废水

?农业废水包括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排出的废水和液态废物。面广、分散、难于收集,难于治理

?有机质、植物营养物质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

?中国农村牛圈所排废水生化需氧量可高达4300mg/L,是生活废水的几十倍;

?杭州湾水体中化学耗氧量的88%来自农业

?含较高量的化肥、农药(农药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方面)

?施用农药、化肥的80%~90%均可进入水体

?有机氯农药半衰期约为15年,所以参加了水循环形成全球性污染,在一般

各类水体中均有其存在。

第三节水体主要污染物

?凡使水体的水质、生物质、底质质量恶化的各种物质均可称为水体污染物或水污染物。

1、固体污染物(溶解态、胶体态、悬浮态)

水样经过一定孔径的滤膜,

能被截留下来的为悬浮固体(SS-Suspended Solids)(危害:沉积在水体中,会淤塞河道,危害水体底栖生物的繁殖灌溉时,会阻塞土壤的孔隙,不利于作物生长。干扰、破坏废水处理和回收设备的工作)

能够透过滤膜的为溶解性固体(DS-Dissolved Solids)(主要是盐类,亦包括其它溶解的污染物。含盐量高的废水,对农业和渔业生产有不良影响。)

SS+DS=TS(总固体)

上述可用筛滤、沉淀除去

2、耗氧(或需氧)有机污染物

?废水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

?它的来源多,排放量大,所以污染范围广。

来源及成分:

1、生活废水、工业废水中所含的大量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纤维素等;

2、天然水中天然的腐殖物质及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物如动植物残体等

3、无机物主要有Fe、Fe2+、S2-、SO32-、CN-等

特点:

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简单无机物+CO2+H2O

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NH3、CH4、H2S、CO2、H2O

水质腐败

3、有毒污染物

?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有毒污染物,简称为毒物。

?工业上使用的有毒化学物已经超过12000种,而且每年以500种的速度递增。

?危害:

?引起生物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其毒性的大小与毒物的种类、浓度、作用时

间、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有机体的种类及健康状况等

因素有关。

?大量有毒物质排入水体,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

?指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元素,其他尚有钾、硫等。此外,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维生素类物质、热污染等也能触发或促进富营养化过程。

?水中氮和磷的浓度分别超过0.2和0.02mg/L,会促使水华(在湖泊、水库)或赤潮(在海洋);而藻类的死亡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严重时,由于某些植物及其残骸的淤塞,会导致湖泊逐渐消亡。这就是水体的营养性污染(又称富营养化)。

?来源:

?化肥

?来自于人、畜、禽的粪便及含磷洗涤剂。

?食品厂、印染厂、化肥厂的染料厂、洗毛厂、制革厂、炸药厂等排出的含有

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废水。

5、生物污染物

?指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的生物体。

?包括病毒、病菌、寄生虫卵等各种致病体。

?废水中若生长有铁菌、硫菌、藻类、水草及贝壳类动物时,会堵塞管道、腐

蚀金属及恶化水质,也属于生物污染物。

?来源:

?城市生活废水、医院废水、垃圾及地面径流等方面。

?用细菌总数和菌指数为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间接指标。

6、油脂类污染物

?包括矿物油和动植物油。

?难溶于水,在水中常以粗分散的可浮油和细分散的乳化油等形式存在。

?危害:

?漂浮在水面上的油形成一层薄膜,影响大气中氧的溶入,从而影响鱼类的生

存和水体的自净作用

?1千克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万升海水中的溶解氧

?阻碍水的蒸发,影响局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

?对海洋生物影响最大,油膜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对成鱼产生石油臭味,

降低食用价值

?油脂类污染物还能附着于土壤颗粒表面和动植物体表,影响养分的吸收和废

物的排出。

7、感官污染物

?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虽无严重危害,但能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极度不快,被称为感官性污染物。

?异色、浑浊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印染厂、纺织厂、造纸厂、焦化厂、煤气厂等。

?恶臭废水主要来源于炼油厂、石化厂、橡胶厂、制药厂、屠宰厂、皮革厂。

?当废水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时,在流动和曝气过程中将产生泡沫,

如造纸废水、纺织废水等。

?评价指标:

?色度、臭味、浊度、漂浮物

8、酸、碱、盐类污染物

?工业废水排放的酸碱以及酸雨带来。

?危害:

?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

?破坏自然缓冲作用

?消灭或抑制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使水质恶化

?土壤酸化或盐碱化。

?对金属和混凝土材料造成腐蚀

?对渔业水体而言,pH值不得低于6或高于9.2,当pH值为5.5时,一些鱼类就不能生存或繁殖率下降。

?农业灌溉用水的pH值应为4.5~8.5

?酸与碱往往同时进入同一水体,从pH值角度看,酸、碱污染因中和作用而自净了,但会产生各种盐类,又成了水体的新污染物。

?无机盐的增加能提高水的渗透压,对淡水生物、植物生长都有影响。

?在盐碱化地区,地面水、地下水中的盐将进一步危害土壤质量。

9.热污染

?指废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危害

?主要危害:

?使水体溶解氧浓度降低,大气中的氧向水体传递的速率也减慢;

?导致生物耗氧速度加快,促使水体中的溶解氧更快被耗尽,水质迅速恶化,

造成异色和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加快藻类繁殖,从而加快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导致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加快,使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离子浓度、电导率、

腐蚀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管道和容器的腐蚀。

?加速细菌生长繁殖,增加后续水处理的费用

?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第四节水质与水质标准

一、水质

?水质,即水的品质,是指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

?悬浮物质:由大于分子尺寸的颗粒组成的,它们藉浮力和粘滞力悬浮于水中

?溶解物质:由分子或离子组成,它们被水的分子结构所支承

?胶体物质:介于悬浮物质与溶解物质之间。

浊度

色度:带有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

说法1:总固体(TS) =挥发性固体(VS)+固定性固体(FS)

其中:挥发性固体(VS):将固体在600 ℃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量(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量)

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灼烧残渣

说法2:总固体(TS) =溶解固体(VS)+悬浮固体(FS)

其中:溶解固体(VS):表示盐类的含量

悬浮固体(FS):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的量

2、化学性指标

?有关无机物的指标:

?pH值

?天然水体的pH一般在6~9之间,

?饮用水的适宜pH应在6.5~8.5之间

?生活污水一般呈弱碱性

?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P>>N)

?城市污水处理厂磷<1.0mg/L

?水中有亚硝酸存在说明水体受污染并在自净中(亚硝酸盐在水中不

稳定)

?有毒物质

?无机毒物、有机毒物和放射性物质三类

?国际公认6大毒物:氰化物、砷化物、汞、铬、镉、铅。

?表示有机物的指标

?溶解氧(DO):溶解于1升水中的分子氧的含量(mg/L)

?生化需氧量(BOD):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使单位体积污水中可

降解的有机物氧化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氧的量(mg/L)

?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机物的含量多少以及排入水体后产生

耗氧影响的指标

?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一般碳化阶段在20天内完成,作为我们需要

的数据。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微生物在20℃条件下,对单位体积污水中

可降解的有机物氧化5天分解所需氧的量(mg/L)

?BOD5=70%BOD20

?缺点:

?(1)当污水中含大量的难生物降解的物质时,BOD5测定误差

较大;

?(2)反馈信息太慢,每次测定需5天,不能迅速及时指导实际

工作;

?(3)废水中如存在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或不含微生物

生长所需的营养时,将影响测定结果。

?化学需氧量(COD):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K2Cr2O7或KMnO4)氧

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时,与消耗的氧化剂当量相等的氧量(mg/L)

?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

?CODcr:完全地氧化水中大部分有机物(除苯、甲苯等芳香烃类化合

物以外)无机性还原物质(但不包括硝化所需的氧量)

?COD Mn:较难分解含氮有机物

?CODcr>BOD20>BOD5>COD Mn

?BOD5/CODcr>0.3(废水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总需氧量(TOD-Total Oxygen Demand)

?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是C、H、O、N、S,在高温下燃烧后,将分别产生

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TOD的值一

般大于COD的值。

?测定方法:是向氧含量已知的氧气流中注入定量的水样,并将其送入以铂为

触媒的燃烧管中,在900℃高温下燃烧,水样中的有机物即被氧化,消耗掉

氧气流中的氧气,剩余氧量可用电极测定并自动记录。

?TOD的测定仅需几分钟。

?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

?通过测定废水中的总含碳量可以表示有机物含量。

?测定方法:是向氧含量已知的氧气流中通入定量的水样,并将其送入以铂为

触媒的燃烧管中,在900℃高温下燃烧,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在燃烧过程

中产生的CO2量,再折算出其中的含碳量,就是总有机碳TOC值。

?TOC的测定时间仅需几分钟。

3、生物学指标

?细菌总数

?说明水体受细菌污染程度,不能说明污染来源

?大肠菌群数

?粪便中大量存在大肠菌群。在一般情况下,大肠菌群属于非致病菌。

?如果水中的大肠菌群数超过规定的指标,就认为这些水中可能含有水致传染

病菌和病毒,如人体直接接触这些水就可能会被传染上疾病。

二、水质标准

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

2、水环境质量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82)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第五节水体自净

?水体是地面水(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和海洋的总称。它不仅仅指水,还包括水中的溶解物、悬浮物、水生生物和底泥等,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水体自净指水体具有消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质,使自身的质量保持洁净的能力

?水环境容量指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净化机理:

?物理过程,如稀释、扩散、挥发、沉淀等;

?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如氧化、还原、吸附、凝聚、中和等反应;

?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如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不同生物群体的相互

作用等。

氧垂曲线

?I区位于污水排放口

上游,水质清洁,溶解氧饱和,生物物种多,可发现鱼类包括观赏鱼类;

?II区位于污水排放口附近,水质浑浊,有污泥下沉或上浮现象,溶解氧减少至饱和溶解氧量的40%,鱼类和绿藻减少,蓝绿藻蔓生,底泥中出现颤蚓虫等蠕虫;

?III区为污染严重地区,水质变灰发黑,出现浮渣,溶解氧降至40%饱和度以下甚至零,有腐败性气体如硫化氢等产生,厌氧细菌大量繁殖,微生物物种减少,藻类减少,鱼虾死亡,蚊蝇孳生;

?IV区水质逐渐恢复,溶解氧逐渐回升,出现真菌、浮游动物,藻类增加,底栖生物中可见颤蚓、贻贝等介壳类以及昆虫的幼虫,一般鱼类复生;

?V区水质变清,生物物种恢复到污水排放口上游的状态,表明水体对有机污染物的自净作用已经完成。

污染物在不同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河流中的扩散:

?受到河流的流量、流速、水深等因素的影响。大河和小河的纳污能力差别很

?河口的扩散:

?受潮汐影响,受涨潮、落潮、平潮时的水位、流向和流速的影响。

?污染物排人后随水流不断回荡,在河流中停留时间较长。

?湖泊、水库的扩散:

?贮水量大,但水流比较慢,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较弱。污染物不能很

快地和湖、库的水混合,易在局部形成污染。

?当湖泊和水库的平均水深超过一定深度时,由于水温变化使湖(库)水产生温

度分层,当季节变化时易出现翻湖现象,湖底的污泥翻上水面?海洋扩散:

?海湾或海域局部的纳污和自净能力差别很大。

?污水的水温较高,含盐量少,密度较海水小,易于浮在表面,在排放口处易

形成污水层。

?地下水扩散:

?污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地下水一旦污染要恢复原状非常困难。

第六节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简介

一、给水处理

基本方法:

1、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混凝、澄清、沉淀、过滤、消毒

2、变革水中溶解物质:软化、除盐、水质稳定

3、降低水温:冷却

4、去除微量有机物

常规处理工艺

工业用除盐水

其它水处理工艺:

高浊度水处理工艺、低浊度水处理工艺、微污染水处理工艺、富营养化湖泊水处理工艺

热点问题与发展方向:

热点问题:

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已发现有机物种类在2000种以上;饮用水中有700多种。美国确立了117种优先控制有机物我国也确定了12类58种

病原微生物:贾第虫、隐孢子虫等

管网水二次污染:细菌繁殖―>水质变差、管道堵塞`

发展方向:

加强微量有机物去除:加强常规处理、增加预处理(如生物预处理)、增加后处理(如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开发新技术(如膜技术)

加强消毒:防止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影响

消毒副产物的问题:替代氯的其它消毒技术

管网水二次污染控制

二、废水处理

按废水中污染物的除去方式分:

分离处理:通过各种方法使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一般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本性

转化处理: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是转化为易于分离的物质然后再分离。

稀释处理:既不把污染物分离出来,也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通过稀释混合,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从而使其达到无害的目的。

按处理的程度分:

一级处理:也叫初级处理,该过程只能除去废水中的大颗粒的悬浮物及漂浮物。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二级处理:一般可以除去细小的或呈胶体态的悬浮物及有机物,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也称高级处理: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胶体及溶解态的污染物。一般可达到回用的目的。

按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分:

物理法:沉淀、气浮、筛网

化学法:中和、吹脱、混凝、消毒

生物处理方法:好氧、厌氧

物理化学方法:吸附、离子交换、膜技术

处理一般流程:

工业废水处理

根据水质不同、处理程度工艺而异。一般大多以生物处理为主,但常有前处理(调节、气浮除油、中和)根据需要有后处理:混凝、过滤、活性炭吸附 重要课题

难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的治理技术, 如农药废水、造纸废水、染料废水等 作业二:

? 浓度排放标准和总量排放控制标准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总量控制标准更合理? ? 简述氧垂曲线的内容?

? 常规河流的监测指标有哪些?

? 工业废水(造纸、印染、电镀)的水质控制指标有哪些? ? 给水处理与废水处理有何区别? 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第一节 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

? 大小0.1mm 或1mm 以上,包括砂砾、小卵石、砾石、树枝、菜叶、碎布、垃圾等 ? 去除方法:物理处理法 ? 处理设备:

? 格栅、筛网、沉砂池、离心机等

环境工程概论习题

环工习题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废水处理的最终目标同该厂所在地区整体的环境目标紧密相关。 2.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基本类型。 3. 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4. 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来完成固液分离目的的常见构筑物有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和重力浓缩池。 5. 影响废水中悬浮颗粒体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固液密度差、颗粒大小、水的动力学条件及水的粘度。 6. 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两种类型。 7. 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三种。 8. 设置淹没潜孔、穿孔墙或导流窗的目的在于整流。 9. 斜板(管)沉淀池不适合于分离生物污泥。 10.从内部过程看,化学混凝分为凝聚和絮凝两种。 11.无机型混凝剂主要起凝聚作用,有机型混凝剂主要起絮凝作用。 12.聚合氯化铝的英文缩写是PAC。 13.聚合硫酸铁的英文缩写是PFS。 14.聚丙烯酰胺的英文缩写是PAM。 15.按离子型来分,聚丙烯酰胺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 16.影响废水的化学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废水水质、混凝剂类型、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方法、混合和反应条件。 17.往往以药液的均匀性(是否有未溶解的粘性团块)及药液的粘度对聚丙烯酰胺的配置效果进行初步判断。 18.化学混凝系统的日常操作管理内容有混凝剂保存及药效分析、混凝药液配置、混凝条件控制与絮体性状观察、混凝效果测定及设备维护保养等。 19.石灰的投加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20.工业液碱中NaOH的有效浓度一般为30%左右,液碱投加前需配制成5%~15%的稀溶液。 2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 22.采用石灰石作为中和滤料时,要注意预防和消除滤料表面结壳和附着碳酸气。 23.通过降低进水中硫酸浓度和提高废水的水流速度,可以有效地消除中和时石灰石表面结壳。 24.通常将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称为吸附剂,如活性炭。 25.吸附剂是通过分子引力(范德华引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来完成吸附作用的,相应地吸附也就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三种类型。 26.当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等时,吸附过程才达到平衡。 27.沸石通常用于废水的脱氮处理,其作用原理主要为吸附与离子交换。 28.当使用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措施。 29.吸附剂的再生方法主要有加热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30.吸附法属于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只有当废水经过了充分的常规处理之后才使用。 31.吸附塔无法进水的主要原因有进水管堵塞、吸附床内部压力过高、出水阀门锈死或损坏等。 32.吸附塔吸附容量下降、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进水水质不合格、反冲洗不彻底及吸附剂再生不当等。 33.吸附剂跑料过多的原因有反冲洗强度过大、底部配水系统损坏及吸附床的偏流或沟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问答题: 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生态破坏 D大气环境污染 E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管理 F生物多样性危机 G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 H海洋污染 2、请说明好氧生物处理的作用机制 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脱出的H是以O为受H体,如C6H12O6 + 6 O2=6 CO2 + 6 H2O +2880KJ 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彻底,最终产物是能量较低的CO2和H20,故释放能量多,代谢速度快,产物稳定。 3、请说明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 厌氧:是指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如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5、写出生物法脱氮方法与流程,并进行必要的说明。 生物法脱氮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转盘、接触曝气法),而以活性污泥法使用较多 脱氮菌在脱氮过程中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也要有供氢体(H2-donor) 的存在。 其流程为:见复习题 6、简述好氧法与厌氧法处理废水的优缺点 好氧: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废水有机污染物稳定化,释放能量高,代谢速度快,产物稳定。缺点:对含有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由于要供给足够的O2较困难,需耗用大量稀释水,处理成本高。 厌氧法的主要特点:(1)应用范围广(2)能耗低(3)负荷高(4)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5)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6)有杀菌作用(7)污泥易贮存 缺点:(a)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所需时间比好氧设备长; (b)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在厌氧处理后串联好氧处理; (c)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d)厌氧过程会产生气味对空气有污染 8、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 1 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 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3再生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7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8多级活性污泥法系统 9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0深井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系统 11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2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9、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特点 1、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 2、有机负荷高 3、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回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报告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报告生存还是灭亡:谈环境问题的前景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摘要 本文主要以基本自然科学定律和基本社会科学规律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案例来探究环境保护问题的发展前景,即回答一个严肃的问题:若干年后是人类成功地解决了环境问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从而超过自然本身和人类环境科学所能处理的极限。由此带来两种相反的后果,即是人类的生存或是灭亡。 关键词:环境问题发展趋势人类命运 - 1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basic laws of natural science and basic social scientific laws as a starting point, combining to the practical cases ,to explore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namely to answer a serious question : After several years, the hum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ould have successfully solved so that it achieves human and nature harmony, 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more serious, thus exceeding the limits of nature itself or that huma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n handle. It results two opposite consequences, that is, human existence or destruc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evelopment trends, human destiny - 2 -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题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 境污染与破坏。 2.按照资源利用特性,可将资源划分为:耗竭性资源、非耗竭 性资源。 3.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别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 机环境。 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形式为有机物质,为单向的;能量 流动过程遵从林德曼规律。 6.清洁大气的主要组成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臭氧。 7.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散逸层。 8.对流层厚度一般为8~20km ;占有大气质量的 75% 。 9.按照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可将污染物分为:气态型、颗粒 型。 10.气态型污染物的种类分别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 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11.衡量悬浮颗粒物污染的的主要指标是: PM10 、 TSP 。 12.按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将污染源划分为:工业污染源、生 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

13.大气环境标准的类型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4.我国依据城市区域功能不一样,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三类,将 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15.与大气影响密切的气象因子有:气温、气压、空气湿度、 风、云况、能见度。 16.风有大小和方向,人们将风的方向划分为 16 方位。 17.地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大气热量则来源于地面长波辐射。 18.气温直减率是指空气快在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100m)时温度 改变的大小。干燥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下降100m,温度改变幅度为 1℃。 19.依据干绝热直减率的相对大小,可将大气层结划分为中性层 结、等温层结、正常分布层结、逆温层结。 20.逆温层不利于大气扩散,依据逆温形成的机理可将逆温划分为下 沉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 21.依据不同的大气稳定程度,烟流可以划分为5种不同形态,它们 是波浪形、锥形、扇形、爬升形、熏烟形。 22.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扩散有两种方式,为分子扩散、平流输送。湍流扩散理论主要阐述的是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当前有关湍流扩散的理论分别有泰勒模式、萨顿模式、高斯模式。 23.烟囱有效高度是指烟囱的物理高度和烟气抬升高度之和。 24.常用的处理易溶解于水的气态污染物的吸收设备有:喷淋塔、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教案31

第三章化工废水处理 教学重点:1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类型 2 废水的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教学总学时:10学时 学时分配:第一节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1学时 第二节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概述1学时 第三节物理处理法—————2学时 第四节化学处理法—————2学时 第五节物化处理法—————2学时 第六节生化处理法—————2学时

第一节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第二节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授课方式:讲课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工废水的来源、特点、危害;并从作用原理和处理程度两方面介绍化工废水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1水体污染物的种类; 2 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化学处理法的 原理; 3 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的程度。 教学难点:水质指标与水体污染的关系及各种污水处理方法的原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第一节化工环境污染概况 一、废水的来源及特征(15分钟) 化工废水是从每一种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水,如工艺废水、冷却水、设备洗涤水、场地冲洗水等等。不同行业、不同生产方式、不同设备、操作水平的高低等因素都会影响废水的产生数量和废水中污染物种类。 1.化工废水的主要来源(5分钟) (1)在生产、包装、运输、堆放的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又经雨水或用水冲刷而形成的废水; (2)化学反应不完全而产生的废料:由于反应条件和原料纯度的影响以及反应本身的性质不同,任何反应都有一定的转化率,一般反应的转化率只能达到70%~80%。未反应的原料虽然有一定的循环程度,但仍有一部分得不到利用,残留在废水中排放出去; (3)化学反应中副反应生成的废水:化学反应常伴有副反应,产生副产物,有些可以回收利用,有些不易回收的,以废水的形式排放; (4)冷却水:冷却水分为直接冷却水、间接冷却水(温度不高时,一般可直排),直接冷却水中必然会含有一些物料,形成废水; (5)一些特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有些生产过程本身需要大量的水,例如酸洗过程(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通常指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一般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 (6)地面和设备冲洗水和雨水。 2.化工废水分类(5分钟) 按成分分为三大类:含有机物的废水(洗涤剂、有机农药、多氯联苯、稠环芳香烃、芳香胺类、杂环化合物、酚类、腈类);含无机物的废水(酸、碱和无机盐类;汞、铬、镉、镍、锌、铜、锰等重金属类;(砷、硒、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亚硝酸盐等非重金属类);既含有机物又含有无机物的废水。不同的行业产生的废水污染物种类不同,污染程度不同。 3.化工废水的特点(5分钟) 化工行业在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了经济发展业,但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化工废水污染的主要特点: (1)废水排放量大:化工生产中必然要进行化学反应,通常化学反应都要求一定的温度、压力、催化剂条件,因此,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工艺用水尤其是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因此排放量也很大,居各工业系统之首; (2)污染物种类多:废水中的污染物是来源于原料,不同的行业化学反应中用到化学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有些带有毒性,有些不易降解,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3)污染物毒性大,不宜生物降解; (4)废水中有害污染物较多:全国废水中氰化物、汞、铬等有害污染物多数是来源于化工废水; (5)化工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视其所用原料、生产工艺方法及生产规模不同而又很大差异; (6)污染范围广:化工行业种类多、厂点多,而且水具有流动性,所以污染面广。 二、水体污染物 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大致可分为: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热污染等。为了表征废水水质,规定了许多水质指标,各项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主要有:有毒物质、有机物质、细菌总数、PH、色度、温度等。水质指标和污染物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固体污染物 在水中以三种形态存在:溶解态(直径小于1nm)、胶体态(1nm~100nm)、悬浮态(大于100nm)。1.呈悬浮状态的物质通常称为悬浮物,是指粒径大于100nm的杂质,这种杂质造成水质显著混浊,其中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2011 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1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2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分类 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 3环境污染物的远期危害 三致作用:即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 4可再生资源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5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可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 二次能源是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6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 7生态学的基本任务 生态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生态学规律,探讨生态自然保护的原则和机制,以减少对

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合理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协调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8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若大气污染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则称其为一次污染物。(如SO2、H2S 、NO 、NH3、CO、CO2、CmHn , HF 、HCl 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如硫酸云雾和光化学烟雾、SO3, H2SO4、 MSO4 、NO2 、HNO3、MNO3 、O3 、醛、酮、过氧乙酰基硝酸酯。 9 除尘器分类 依照除尘器除尘的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四类。 10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 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1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 大气污染最通常的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12 大气圈 一般是将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大气圈,其厚度通常是从地球表面到1000—1400Km 的气层。 13光化学烟雾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什么是原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 2、什么是次生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3、什么是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 降水(如雾、露、霜、雹等),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4、酸雨中人为排放的哪两种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 人为排放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 5、生物多样性是什么?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6、什么是优先污染物? 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亦称优先控制污染物 7、什么是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进人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一次污染物与正常大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线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

反应而产生的新的污染物,它常比一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 8、我国的环境保护八项管理制度中原三项是什么? 原三项:三同时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制度 9、什么是三同时原则?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 10、排污收费制度。 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 第二章 1、磷肥工业用磷矿、焦炭、硅石生产黄磷。反应式中产生了哪些污染物? Ca3(PO4)2+5C+3SiO2=2P+5CO↑(废气)+3CaSiO3(废渣)2、污水中固体污染物常用哪两个指标来表示? 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SS:mg/L)与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3、什么是化学需氧量(mg/L )(COD)? 它表示在酸性条件下,用强的化学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 所消耗的氧量 总需氧量(TOD):污水在高温下燃烧所需的氧量。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浅谈可持续发展是化学工业的必由之路 能动141506123 田厚众 摘要: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署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并于1992年6月被发表在《里约热内卢宣言》上, 从那以后人类开始把减轻地球环境负荷作为共同的努力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发展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是人们长期以来单纯的经济发展观, 导致了地球环境的全方位污染与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统计的结果也表明, 化学工业为最大的有害物质释放工业, 超过排在前10名的其他个行业的总和,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化学工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生态环境化学工业 正文: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在目前却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尤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的困难重重,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还不够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质量和效益不高。(2)人口总量庞大,人口素质较低。到本世界中叶,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

龄人口高峰将接踵而至,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变,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明显不足。(4)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极为严重。部分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令人触目惊心,部分大中城市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全国流失面积已达3.6亿公倾,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并且仍在继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面积仍在快速扩散。七大水系污染严重。事实证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这样的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而且最终会给我们子孙后代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当前我国经济要想保持高度持续增长,必须审时度势,立足现实,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化学工业的概况 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包括基本化学工业和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染料工业等。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B) 一、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 BDBDBA 二、填空(15分,每空1分) 1. 竖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 2. 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 3. 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 4.0.3; 5. 风玫瑰图; 6. 水体浸泡、雨水淋溶; 7. 最终处置或无害化处置; 8. 常压或低压下的稀溶液、溶液中末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度; 9. 电晕电极、集尘极;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本题评分主体意思2~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 1. 亏氧量是指在某一温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平衡浓度(即该温度下的饱和溶解氧量)与实际浓度(即实际溶解氧量)之差。 2. 投配率指每日加入消化池的新鲜污泥体积或高浓度污水容积与消化池客积的比率 3. 气体吸附指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多孔性固体接触时,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物中其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上的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 4.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之间,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5. 固体废物与垃圾: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己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评分依据详见各题) 1.简述分析自由沉淀与絮凝沉淀过程的区别。 答:根据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特性可将其在水中的沉降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①自由沉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为此类型。②絮凝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其尺寸、质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沉速亦随深度而增加。混凝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后期、以及二次沉淀池的初期为此类型。(每部分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 2.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 答:可分为丝状菌大量繁殖和非丝状菌引起的膨胀。丝状菌膨胀原因:含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多的污水往往发生由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水温较低;营养物质、溶解氧不足等;非丝状菌性膨胀主要发生在污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但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就积贮起大量高黏性的多糖类物质。(3分)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

《化工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定位 从环境的基本概念入手,论述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作了较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体污染及防治和固体废物的处置及利用;另外涉及噪声及其控制、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介绍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化工清洁生产的最新领域。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为: (1)在大学生中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素质教育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是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而开设的环保素质教育的基础课。 (2)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文精神 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环保意识和人文精神。 (3)提高学生解决自己所学专业中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积极推动学生提出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本领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建议,提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标 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目前我国和平顶山环境现状,对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人类活动影响下主要环境要素(包括化工废水、废气、废渣等方面)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增加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人文精神和素养。 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合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评估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二、职业岗位标准 1、岗位分析 依据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有关方面的岗位和技术等级标准,分析得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工作岗位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并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专业岗位分析见下表。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A2012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 120分钟) 1. 以下不属于化学性水质指标的为 A.COD B.TN C.硬度 D.SS 2. 常通过BOD/COD 值的大小判断废水可生化性能。当B/C> ,可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处理,值越大可生化性越强。 A.0.1 B.0.3 C.0.5 D.1 3. 活性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的操作不当时常出现的现象,下列指标常用来表示衡量活性污泥膨胀指标的为 A.SV B.MLSS C.θc D. MLVSS 4. 根据颗粒污染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将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 的所有固体颗粒称为 A.PM 10 B.PM 100 C.TSP D.粉尘 5.大气稳定度常采用气温垂直递减率(γ)和干绝热递减率(γd )对比获得。下面不同的条件下,大气层结是稳定的为 A. γ=γd B. γ<γd C. γ>γd D. γ/γd =2 6.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过程要保持最佳的燃烧水平,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的不包括 。 A.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B.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态 C.温度 D.有机物的含量 1. 在众多的除尘器中,对大颗粒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小粒径除尘效率不高,常用来作为预处理的除尘器主要有 和 。 2. 噪声源的发声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 和电磁噪声 。 3. 烟囱排烟时,烟气所能达到的高度称为有效源高,其数值等于 和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之和。 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三化”原则指 、 和无害化。 5. 城市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可考虑采用 和厌氧生物发酵技术为主的生物转化工艺。 6. 固化处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特有害固体废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体基质内,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试列举两种固化技术- 、 。 7.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工艺的区别有,物理吸附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引起的 (填多或单)分子层的吸附。 8. 测定废水的BOD 时,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 9. 人工湿地是将废水有控制地投配到人工构筑的湿地上,利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的联合 作用处理废水的一种处理系统。依据水的流态的不同可分为表面流湿地、 和 。 1. 总量控制: 2. COD : 3. 凝聚与絮凝: 4. 自由沉降径: 5. 固体废物与垃圾: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B)一、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 BDBDBA 二、填空(15分,每空1分) 1. 竖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 2. 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 3. 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 4.0.3; 5. 风玫瑰图; 6. 水体浸泡、雨水淋溶; 7. 最终处置或无害化处置; 8. 常压或低压下的稀溶液、溶液中末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 答:根据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特性可将其在水中的沉降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①自由沉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为此类型。②絮凝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其尺寸、质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沉速亦随深度而增加。混凝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后期、以及二次沉淀池的初期为此类型。(每部分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 2.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 答:可分为丝状菌大量繁殖和非丝状菌引起的膨胀。丝状菌膨胀原因:含溶解性碳水化合物

多的污水往往发生由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水温较低;营养物质、溶解氧不足等;非丝状菌性膨胀主要发生在污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但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就积贮起大量高黏性的多糖类物质。(3分) 措施:①可调整、加大空气量,及时排泥,在有可能时采取分段进水,以减轻二次沉淀池的负荷等。②营养物质等不足时采用投加营养物质等方法。(3分) 3. 简述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答:当污水与滤料等载体长期流动接触,在载体的表面上就会逐渐形成生物膜。阐述有机物、 (2 (1)求该沉降室能 100% 捕集的最小粒径(30℃下空气粘度系数为 1.87×10-5Pa ?S )。(5分) (2)该除尘器对粒径为50μm 的粉尘的去除效率为多少?(5分) 解:重力沉降室除尘效率:20 ()18p c s i p c g h u L LW d h H H v H Q ρημ===<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 2.对城市噪声而言,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和生活噪声。3.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是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 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填埋、焚烧、堆肥。5.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海洋中称为赤潮。6.处理工业废水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是活性污泥法。 7.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8.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 9.按化学性质进行分类,一般将化工废渣分为有机废渣和无机废渣。10.在化工行业中,具有普遍性的大气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11.电磁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屏蔽辐射源、距离控制及个人防护三个方面。 12.污泥最佳的最终处置办法是应用在农业上。 13.“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 9.影响人类生活的电磁污染源有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种。10.热污染的间接来源是能源的大量消耗,直接来源是工厂所排放的废热水和废热气。 11.从微生物的代谢形式出发,生化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好氧处理

和厌氧处理两大类型。 12.从微生物的代谢形式出发,生化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两大类型。 13.污泥最佳的最终处置办法是应用在农业上。 二、选择题 1.大气环境污染作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 ABC )A.全球气温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沉降 D.城市热岛 2.水体富营养化,指天然水体中如果排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的现象。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指(BD )等元素。 A.钙 B.氮 C.氧 D.磷 3.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应用最广的吸附剂是( C ) A.硅胶 B.分子筛 C.活性炭 D.骨炭 4.“世界环境日”是( D ) A. 6月9日 B. 6月20日 C. 6月10日 D. 6月5日 5.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A )。 A.吸收紫外线 B.吸收红外线 C.阻挡微波辐射 D.防止酸雨6.大气环境污染作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 ABCD )A.全球气温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沉降 D.广泛的大气污染7.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重金属( B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铅 B.镉 C.甲基汞 D.铬 8.电渗析的分离对象是( A )。 A.离子 B.大分子 C.微粒 D. 小分子 9.水体富营养化,指天然水体中如果排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的现象。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指(BD )等元素。 A.钙 B.氮 C.氧 D.磷 10.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应用最广的吸附剂是( C )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汇总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环境 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背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并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物质世界。 2、环境问题 狭义上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广义上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两点:其一是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其二是保存子孙后代发展的潜力。 4、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工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5、水体污染 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用途。 6、BOD与COD BOD: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COD: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K2Cr2O7、KMnO4)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 7、水体自净 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生物的分解、水生生物的吸收等作用后,浓度自然,就这就是水体的自净作用。 8、水体富营养化 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可供水中藻类吸收利用的形式,因而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优势种群,使得鱼类死亡的现象。一般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超过20毫克/米3,300毫克/米3,就可以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 9、大气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10、PM10 飘尘微粒粒径<10um 长期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 11、逆温: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12、固体废物 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赋存的物质。 13、固化处理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危险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14、固体废物资源化 资源化就从广义来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指的是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又引入新的生产—消费的循环系统。

环境工程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 1、环境: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 类周围的各种总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果,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职业分工文化艺术卫生等建筑和生产关系等。 2、环境保护: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措施,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保护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用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3、为什么将自然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的发展中国家,环境负荷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被不断破坏和浪费,已经出现 了资源短缺现象,为了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 能力的发展。 5、为什么需要全球合作:因为每个地区和国家之间情况不同,资源的多少的分 布影响着各地区的利用情况。只有达成一致才能使得资源合理利用。发达国家应注意不能过多的开采和利用某些落后地区的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应对实际情况分析,不能盲目的利用。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形成资源共享。 6、为什么说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的过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从而把经济活动对 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7、什么事清洁生产?什么是清洁产品?举例说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产品: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生产、流通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处置,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 8、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物质循环,其特点如何? 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 9、当前人类的主要能源资源有哪些?那些能源对环境污染最严重?那些污染 小一些? 最原始的木材干草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自然能源风能水能新型能源太阳能氢气然后是概念能源 清洁能源:太阳能水、地热、天然气严重的:煤石油核裂变燃料 10、新能源有哪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能

17交2013《化工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412103001 课程名称: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学时/学分:20/1 先修课程:化工工艺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教研室: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保护专业一门基础专业课程,使学生了解当前的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的危害,认识人类与环境发展的关系,为随后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环境污染和治理污染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及有关法规的内容。 2.课程任务: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本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以及环境管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树立为环境保护事业立志成才的志向。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应在基础课讲授完成之后,专业课讲授期间进行,也就是在第四学期之后讲授。 2.本课程应重点阐述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概要介绍人口与环境,生态与环境,资源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重点讲授水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简要讲授噪声污染及其控制,其他物理污染及其防护,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本课程共计20课时,教学周期为10周,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期终成绩由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成绩组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内容

1. 环境概念、环境问题、环境科学 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 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学 4.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5. 能源与环境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环境和生态学的定义,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掌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学会运用生态学的知识解释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二章水污染与控制 (一)教学内容 1. 水资源现状,水质、水质指标及水质标准,水体污染与自净 2. 物理处理法 3. 生物处理法 4. 物理化学及化学处理法 5. 废水中氮磷的去除 6. 污泥处理 7. 水处理与水工业 (二)基本要求 了解目前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现状和水污染情况;认识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水污染的治理方法;了解目前先进的水污染防治技术;会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水污染治理技术的设计。 第三章空气污染与控制 (一)教学内容 1. 大气圈的结构,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2. 空气污染物的扩散 3.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 4. 室内空气污染与控制 5. 全球性大气污染环境问题 (二)基本要求

《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42011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 Project Introduction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环境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正确理解和掌握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基本原理; (2)将生产操作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等基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生态平衡、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及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至实际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的要求 对习题课的要求(4学时):掌握环境、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