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

课题我们周围的土壤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过程时值复备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2’

10’2’10’

三年级科学第1页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10’8’

我们周围的土壤

三年级科学第2 页

课题了解土壤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教学目标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W w .x K b 1.c o M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3、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过程时值复备

一、导入新课:

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

2、生回答。

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

2、自主研究

(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

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

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记录在记录本上)X k B 1 . c o m

1、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2、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5’15’

三年级科学第3页

5、探究透水性能: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

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①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②倒入相同的水。

③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

(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

(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

4、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

(1)分组讨论

(2)大组交流X k B 1 . c o m

(3)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

四、课后作业

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15’5’

板书设计

了解土壤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

三年级科学第4 页

课题肥沃的土壤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1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X|k |B | 1 . c|O |m

教学过程时值复备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

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有落叶的土地

(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

2、自主研究

(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

(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3、制作肥料袋

(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

(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①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②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③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4、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5’15’

三年级科学第5页

(2)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5、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三)总结巩固

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1、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2、管理肥料袋课标第一网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

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四、课后作业

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15’5’

肥沃的土壤

三年级科学第6 页

课题土壤的保护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2、能够进行环保宣传。

3、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

的破坏。

教学过程时值复备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X|k |B| 1 . c|O |m

(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2’15’

三年级科学第7页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三)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四、课后作业

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新| 课|标|第|一| 网15’5’

土壤的保护

三年级科学第8 页

课题果实和种子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8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

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

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种子的构造。

2、设计种子萌发的实验

教学过程时值复备

一、导入新课:

1、你已经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识?

2、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

3、了解种子吗?

发表自己的看法

填写活动记录

学生提出种子构造!

能参与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表意见。较快的记录;对研究问题有兴趣

二、解剖观察种子,发现种子的共同点

1、提出:你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

2、提出:只有解剖了种子,才能观察。

3、你觉得解剖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4、解剖观察其他植物种子,你发现什么?

1、说出常见植物种子的名字。

2、讨论发表注意点。

3、解剖、观察大豆的种子,并记录。课标第一网

4、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的构造相同点!讨论归纳

1、讨论积极,认真倾听。

2、实验、观察、记录合作好。2’20’

三年级科学第9页

三、讨论种子的萌发

1、猜一猜种子为何能长出一棵植物?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吗?

2、指导实验(讨论注意点)

1、讨论,发表意见

2、一起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

1、积极发现问题

2、能完成7天实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四、交流问题

关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共同讨论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3915640817.html, 15’2’

果实和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旅行:

三年级科学第10 页

课题根和茎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

之处。

2.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认识根和茎的形态。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

教学过程课标第一网时值复备

一、导入新课:

直接揭题

板书

二、认识植物的根

课题植物的根相同吗?

组织学生小组内将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

有哪些不同?将植物的根画下来,不同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

全班交流、比较。

为什么植物的根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想一想

听学生猜测。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植物的茎相同吗?

引导学生交流各种形态的茎。2’15’

三年级科学第1 1页

三、认识植物的茎

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测、设计实验

1.以上都是猜测,都没有经过事实验证的,我们必须

都要——?

(做实验)

2.布置实验要求、观察任务。

3、记录观察结果。

四、小结。

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X|k |B | 1 . c|O |m 15’5’

根和茎

根的作用:茎的作用:

三年级科学第12 页

课题叶和花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4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描述不同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

3.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2.知道花的构造。

教学过程时值复备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

二、认识植物的叶。X|k |B | 1 . c|O |m

观察一片树叶的正反面,比较有什么不用?

1、引导观察更多的树叶,比较她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

不用之处。

2、引导学生将带来的树叶分分类。

3、探究叶子在植物生长的作用。

a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预测

b组织学生谈论应该如何比较。

c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做?需要注意有哪些条件必须保持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4、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做更多的对比实验。2’15’

三年级科学第13页

三、认识植物的花。

你仔细看过花吗?说说

1将你们带来的花画下来。

集体交流所观察到的花

2、教师根据学生的绘画介绍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3、出示一朵花,问学生:你能在这多花上面把它的各

个部分找出来吗?

指名认花的各部分。新| 课|标|第|一| 网

4组织学生认一认所带来的花的各个部分。

5、猜猜花的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四、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组织学生说。

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5’5’

叶和花叶的作用:花的结构和功能:

三年级科学第14 页

课题植物和我们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26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课型新课

重点

难点

1.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过程时值复备

一、导入新课:

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二、植物和我们

1、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说一说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感受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2、教师补充一些学生没有说过的植物并小结:

植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X|k |B| 1 . c|O |m 3、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是植物为人们提供营养,那么你们知道各种植物的哪部分能供我们吃吗?

三、教师及时点拨学生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名称。2’15’

三年级科学第15页

1、同学们对植物的各个部分的认识都很准确,

如果请你画一株完整的植物,会画吗?

2、引导学生用图画的方式描述植物各部

分及其名称。

3、评价时,引导学生从植物的六个器官方

面进行评价。

四、小结。

这一课学习的课题是《植物和我们》,植物和我们有哪些关系?新| 课|标|第|一| 网

鼓励学生说出这节课的收获。主要从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贡献等方面说。15’5’

板书设计

植物和我们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哪些部分?

三年级科学第16 页

课题认识固体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31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

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

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课型新课

重点

难点

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教学过程时值复备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

(二)自主学习。

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

(2)师生交流。

(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W w .x K b 1 .c o M

(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

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2、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

(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

(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5’15’

三年级科学第17页

(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

个组研究的项目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多

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

(6)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形状。

3、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

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

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

(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

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

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

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

(3)指导学生把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B.小组交流办法。

C.如果课内时间不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

(三)小结本课。

15’

5’

板书设计

认识固体

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

W w .x K b 1.c o M

三年级科学第1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3、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 教学过程一、启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做的运动是什么? 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其实一部分答案就在 我皮肤下面,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板书) 二、探究: (一)、探究骨骼结构特点 1、摸一摸:一个小组摸一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并汇报。 2、汇报:谁能说说你摸到的骨头的位臵及数量? 3、导入: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 资料包,也许会对你认识骨骼有所帮助,愿意试一下吗?请双击 桌面文件夹1. 4、学生再汇报:有什么收获:①骨头数量②骨骼概念 板书:206 块人体骨架 5、游戏:看谁摸得对(老师说骨骼名称,学生摸骨) 6、导语:大家学得真快,想不想自己独立地组成完成一幅人体 骨骼图?请打开文件夹2,自己拼骨骼图,看谁拼得多. 7、导语:拼得开心吗?都拼了几幅?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你说 一块骨头或一群骨头能不能称为骨骼?为什么?? (二)、了解骨骼内部结构及作用: 1、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骨骼的数量、位臵,那你想 不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和作用呢?请打开桌面文件夹2,双击 ?骨骼的作用?文件,自学里面的内容,一会儿汇报。 2、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特点:硬、结实、可生长,骨髓造学细胞。 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3、谈话:你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骨骼人会怎么样? 三、拓展: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骨骼的许多知识,那么你还想不想了解 有关骨骼更多的知识呢?请打开文件夹3自主学习。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师备课本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科学 年级:三年级 教师:

第一单元植物 单元目标: 1.发展他就植物的兴趣。 2.感受植物的多样性,配用对不同形态植物的研究兴趣。 3.培养对植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 4.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的意识。 5.培养学生以观察结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追求结果的态度。 教学重点: 发展探究植物的兴趣,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形态植物的研究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以观察结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追求结果的态度。 单元总课时:七课时 1.1我看到了什么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学生能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3、学生意识到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难点: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教前设想:学生知道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懂得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模式流程: 一、预习导学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精讲点拨 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 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三、当堂训练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目录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科学三年级上教学设计 (1)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1)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1)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1)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 (3) 第三课、大树和小草 (4) 第四课、观察水生植物 (6) 第五课、植物的叶 (7) 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8) 第七课、植物的共同特点 (10) 第二单元动物 (11) 第一课、寻访小动物 (12) 第二课、蜗牛(一) (13) 第三课、蜗牛(二) (14) 第四课、蚯蚓 (15) 第五课、蚂蚁 (16) 第六课、金鱼 (17) 第七课、动物的共同特点 (18) 我们周围的材料 (19)

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9) 第2课、谁更硬一些 (20) 第3课、比较柔韧性 (22) 第4课、它们吸水吗 (23) 第五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25) 第六课、砖和陶瓷 (26) 第七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27)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28) 第一课、水 (29) 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0) 第三课、谁流得更快一些 (31) 第四课、比较水的多少 (32) 第五课、我们周围的空气 (34) 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 (35) 第七课、空气有重量吗 (36)

始业教育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和目标: 1.自由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趣味探究,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3.共同协商,制订科学学习常规,推选课代表等。 4.快速阅读,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自由交流,了解科学 1.举行“记者招待会”,学生自由发问了解教师。教师注意观察,收集来自学生的各方面信息。 2.让学生说说你心目中的科学课。 二、趣味实验,亲历探究 1.神奇的硬币 实验材料:百元大钞1张(越新越好),一元硬币1个。 师先后出示一元硬币和百元大钞,问:想要吗?想要哪个?都不给——哈哈,这是今天的实验材料。 演示:把百元纸币对折,打开成90度直角左右,立在桌子上。再在百元纸币直角上放上一元硬币。慢慢拉直纸币,拉成一线,硬币不掉。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科学教案 青教版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本册教科书主要围绕“走进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构建了《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水的科学》、《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我们周围的空气》五个单元,最后是《研究与实践》,共22个课题,32课时。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本册教科书从整体上看,所选内容似乎没有形成明显的知识体系,只是以生活经验及其相关链接构建单元。但教科书的灵魂在于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各单元的内容上,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第一课玩具里的科学 一、教材分析: 玩具是学生的童年伙伴,每个小学生都是在玩玩具中成的。对于玩玩具,学生具有非常鲜活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 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二、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三、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玩具。 教师准备各种玩具的图片、投影片等。 教师自制各种玩具的课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难点: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它将把我们带进科学的大门,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 (二)学习新课: 1、玩玩具说特点: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玩。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么玩有趣味性,怎么玩有创造性。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2)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 教师提问: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么玩,有哪些 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 学生分小组回答。 教师评价: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你们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会了观察。 教师提问: 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册教材目录为199级,3级, 植物 1,我在校园里看到的2,树3,树和草4,水生植物的观察5,植物的叶子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的共同特征 1,寻找小动物2,蜗牛(1) 3,蜗牛(2) 4,蚯蚓5,蚂蚁6,金鱼 1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2,谁更硬3,谁更灵活4,他们是否吸水5,水中材料的起伏6,砖块和陶瓷 7,分类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3,谁流动更快4,多少水5,我们周围的空气6,空气是否占据空间7,空气是否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和师生之间的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的以前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概念,提供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以及学习背景,为建立未来的学习目标做准备。 2,讨论了适合班级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科学方法划分学习小组,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并讨论了常规科学学习体系的形成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调查表[教学过程] 1,自由交谈,理解科学学习背景:

老师:暑假期间你看了什么科学节目或做了什么?请分享部门 :记录所经历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问题,并与每个人进行联合研究。在家里分享科学材料,如百科全书,并把它们放在教室里,让全班同学在课后阅读和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的学习体系: 名学生:确定一个新的四人小组学习单元,组长每月轮换一次选择2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从优秀作品展示、数据收集、创新方法的选择和编写等方面探讨了《科学馆》月刊栏目的运作方法(分工与合作)。)(3)阅读反思,理解科学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看封面,理解图片中的含义阅读目录,这个年级的科学内容是什么,让我们也了解一下请记录下课后需要完成的内容。名学生:完成问卷内容;根据第三卷的教学内容提出初步概念和问题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研究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时,我们将回顾这个问卷,并希望我们能从中看到我们已经成功了。 第1单元植物 第1课我怎么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树是一种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是有生命的物体过程和方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教师备课手册三年级科学学科 学校 姓名 2013年9月1 日起2013 年第2本承德市双桥区教育局

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学习本学科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方法,学习成绩以及知识基础,以及能力发展水平,差生情况等)。 三年级,本班共30名学生,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班级人数不多,班级容量不大。另外科学学科是一门新的课程,需要教师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喜欢科学,爱上科学课,这样学生上课就会有较好的听课习惯,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及时地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们的刻苦学习,学生们会把知识掌握的全面些扎实些,期末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二、本册教材的分析(包括编排体系、特点,各部分教材之间的联系,重点难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要求等内容)。 三年级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组织“生命世界”和“地球与宇宙”中的相关内容,涉及常见的动植物、生理与健康、土壤、水、空气等内容。本册教材共设计了“动物和植物”、“土壤”、“水”、“空气”、“食物与健康”5个单元,17个课题。各单元以不同内容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体验科学课的探究学习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和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的方法,认识

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学生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并想办法验证假设的能力;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真爱生命、关心环境的情感态度。 三、本学期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1、能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感知事物性质与功能;能根据事物的性质与功能对事物进行分类;能用图形辅以文字的形式记录感知结果;能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对现象进行猜想或假设。 2、对科学课产生兴趣;体验到合作的好处;能够大胆的交流;在学习活动中能尊重事实。 3、知道人体基本组成和所需营养、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土壤的基本组成和我国水源的分布概况;能理解土壤、水和空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4、认识到爱护其他生物、保护水资源、土壤及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能提出简单的改善环境的方法;能描述生产某种物品的基本过程。 四、完成教学任务,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包括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落实活动课程,转化差生,培养尖子生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发扬乐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培养好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突出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 教案

第九小学西校区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科教学计划(综合学科) 三年级任课教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3.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4.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2.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三年级科学教案全

三年级科学教案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打开科学之门 第一课时:图中藏着什么? 探访生物王国 1.寻找生命 第一课时:草地里有什么? 第二课时:我知道的生物 2.红番茄 第一课时: 活动1:观察番茄 活动2:观察番茄叶 拓展:各种各样的叶子 活动3:研究番茄花 第二课时: 活动4: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活动5:比较番茄和其他的植物3.小白兔 第一课时: 活动1:观察兔子的外形

活动2:认识兔子 第二课时:活动3:小白兔爱吃什么? 走进水世界 4.清清的水 第一课时: 活动1:哪杯是纯水? 第二课时: 活动2:给水变个样 活动3:往水里加点东西 拓展:茶叶会溶解吗? 第三课时: 活动4:怎样加快溶解. 11 拓展:浊水变清 (12) 第四课时: (12) 活动5:欣赏美丽的水体 (12) 5.生命之水 (12) 第一课时:活动1:我一天喝多少水11/10. 13 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 13 第二课时:活动2:植物也“喝水” (13)

网上学:珍惜水资源 (14) 认识空气 (14) 6.看不见的空气 (14) 设计思路 (15) 第一课时:活动1 :空气在哪里 (15) 活动2:“捕捉”空气 (16) 第二课时: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11/20. 16 活动4:压缩空气 (16) 7.离不开的空气 (17) 第三课时:活动1:人与空气 (17) 活动2:豆芽的生长 (18) 第四课时: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 18 7.从岩石到土壤 (19) 8.坚硬的岩石 (20) 第一课时:活动1:观察石头 (20) :活动2:给石头分类 (20) 第二课时:拓展:岩石里有什么 (21) 第三课时:网上学:岩石展览会 (22) 9。松软的土壤 (22)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全册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 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

三科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科教版)【DOC范文整理】

三科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科教版) 学科科学册数一课型新授总第课时 课题入学教育备课时间8月31日 主备教师石初珍参与教师三年级全体科学教师 教学目标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 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 教学重点了解学习任务和内容。 教学难点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教具学具调查表格 教法和 学法指导举例、讲授、交流、谈话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活动 一、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二、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确定新的6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三、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活动 四、说说自己的愿望。 上课要求 )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走动,有问题举手发言 )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对当天学习内容及时进行复习,不懂就问。对即将学习新内容进行预习。 安全教育 教师要热情鼓励,肯定、赞许学生的愿望。 五、小结: 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科 学 教 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___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土壤和生命 1、我们周围的土壤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1课。本课教学通过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土壤,知道当地土壤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利用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对土壤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做好简单的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和观察,达到亲近土壤,意识到土壤和生命有密切关系的这一目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土壤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我们周围的土壤中究竟有什么,学生又未必作过细致透彻的观察研究。本课中学生将在了解我们周围土壤的基础上,意识到土壤和生命的关系。 在选择材料时,有目的地让学生采集田野里、花圃或水塘边等生活场所的土壤,因为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本身就蕴含着本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也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二)知识与技能 1.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 2.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3.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2.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进行实地考察,为孩子们准备一块泥土地、铲子、放大镜、盛土容器、土壤研究记录纸。 2.孩子们准备:一根木棒、一只塑料杯子、一块抹布。 四、教学过程: (一)挖一挖,找一找。 1. 你们校园里哪里有土壤? 2.想一想,土壤里可能有什么? 3. 讨论:在外出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师生小结:1.注意安全;2.不要破坏环境,更不能伤害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动植物;3.及时记下自己的发现,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先照样子画下来; 4.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里有些什么。

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上期)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一)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板块分析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 、“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学习了观察”等六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合集

《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气体,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 科学探究: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变成了什么样”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了解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 【教学难点】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小组材料】湿棉签、玻片、材料盘、杯子、黑卡纸、实验记录表、前测单 【教师材料】展台、一杯水、湿毛巾、板贴、课件、切换笔、板书勾画 【教学过程】 一、前测: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怎样的。师出示一杯水放展台上,讲述:我们都知道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一年级时我们曾对水进行过观察。提问:谁来说一说水是怎样的? 2.师生交流,教师板贴特点。提问:老师用湿毛巾写的水字有什么变化吗?水渐渐消失,它到哪里去了呢? 3.学生填写前测单。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记录单,将个体猜想填写到表格中,全班进行统计。 4.分析学生前概念。把每位同学的想法都汇总在投影上,从汇总表中对学生前概念进行分析。 二、观察:水变成了什么样子 1.引导方法,观察玻璃上水的蒸发。讲述:同学们,这只是猜想,科学研究得讲究证据,我们需近距离来观察水的蒸发才行。给每一组发一块玻璃,可以把水放在玻璃上,近距离的观察,水变成了什么样子? 2.指导操作。给每2位同学准备一块玻璃片、一小杯水、棉签,用棉签蘸一些水,在玻片上划一划,水就会留在玻璃片上。把玻片放平,静静观察。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 3.视频指导。用感官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1 玩具里的科学 课时1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