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练习

文学概论练习

文学概论练习
文学概论练习

练习:第五章文学接受(更新)

一、填空

1、文学作品的意义或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它和

的关系。当文学作品孤立存在时,其价值和功能此刻都处于潜在状态。

2、是激活并使文本意义得到衍生的具体手段。

3、文学创作是得以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4、文学接受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接受分为阅读和欣赏、、个体接受和群体接受等。

5、文学的接受过程分为、、、。

6、审美主体的的调整是审美格局调整的关键。

7、文学接受的审美体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8、审美判断是由感性直观直接升华为的思维活动。

9、文学欣赏是一种活动。

10、文学批评的阐释,就是要弄清作品的含义,用的手段来阐明作品中语言的和形象的意义。

11、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

12、姚斯称是接受理论的“方法论顶梁柱”。

13、会使读者对于那些与自己不具有“同构性”的内容和形式几乎“熟视无睹”或“不闻不问”。

14、是文学文本能被读者以的方式接受,并引发读者想象的根本原因。

15、从来说,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审美批评和非审美的批评。

二、选择

1、文学文本潜在的意义逐渐地呈现出来。必须通过()

A、创作活动

B、接受活动

C、想象活动

D、概括活动

2、文学究竟能够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实际上是通过下列活动实现的()

A、创作活动

B、想象活动

C、接受活动

D、典型化

3、在阅读作品时,阅读主体与其构成“同构性”的作品一拍即合,并和作品产生共鸣,往往与下列因素有关。()

A、期待视野

B、召唤结构

C、分析评价

D、阅读经验

4、作为一种框架结构,制约和规定接受者接受的因素是()

A、艺术惯例

B、想象

C、理解

D、意志

5、读者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活跃于自己感受中的主要手段是()。

A、审美理解

B、审美情感

C、审美想象

D、审美判断

6、读者审美期待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A、灵感

B、艺术触发

C、创作动机

D、阅读动机

7、文学接受的第一个阶段是()

A、审美感知

B、审美体验

C、审美判断

D、审美移情

8、下列不属于文学欣赏的接受心理机制有()

A、体认

B、想象

C、语感

D、叙述

9、首先提出“召唤结构”这一概念的德国美学家是()

A、伊瑟尔

B、赫什

C、康德

D、谢林

10、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活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

A、个人的主观感受

B、理性的分析、评价和判断活动

C、个人的主观体验

D、个人的主观想象

11、在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中,创作要求文学接受必须有:()

A、主动的特点

B、体验的特点

C、审美的特点

D、移情的特点

12、文学功能实现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

A、作家的创作活动

B、读者的概括活动

C、批评家的批评活动

D、读者的接受活动

13、英美新批评认为,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属于()。

A、“意图谬见”

B、“感受谬见”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

14、符合文学接受根本性质的需要是()

A、精神需要

B、物质需要

C、求知需要

D、审美需要

15、相当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所说的“先在图式”的接受美学概念是()。

A、“召唤结构”

B、“期待视野”

C、“接受心理”

D、“审美空白”

16、阅读和欣赏是文学接受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欣赏是()。

A.消极接受B.初级接受C.积极接受D.高级接受

17、阅读还只停留在作品的表层,没有进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没有把文学作品当作审美对象,这种阅读叫做()。

A、价值阅读

B、品质阅读

C、批评型阅读

D、鉴赏型阅读

18、在文学接受中,被看作是情感投射的过程,“同化”的过程、“移情”的过程的接受心理是()

A、体认

B、语感

C、想象

D、联想

19、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是抱一种理解和欣赏的态度,而是使自己钻入到文学作品之中,作“个中人”,寻找作品中和自己相似的人物,将自我的情感移入到这样的人物身上。这种

阅读指的是()

A、“体认式阅读”

B、“想象式阅读”

C、“联想式阅读”

D、“移情式阅读”

20、文学批评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从批评实施者的角度划分有()。

A、读者批评与作家批评

B、读者批评与职业批评

C、职业批评与业余批评

D、作家批评与职业批评

21、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的制约体现在()

A作家创作的文学文本,只有通过接受才能实现其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

B文学接受推动了文学创作,接受的阅读需要为创作提供了动机

C文学接受有时会直接影响作家的具体创作

D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

22、期待视野包括()

A文学的期待B生活的期待

C文学观念的期待D价值的期待

23、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

A个体的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 B 文学风尚

C时代要求和审美趣味性D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的积淀

24、读者审美期待的形成与阅读动机有密切关系。读者的阅读动机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A补偿性动机,通过阅读寻求个体情感的满足

B求知动机,通过阅读寻求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悟

C审美创造动机,通过阅读寻求作家的审美创造

D检验性动机,通过阅读预测人物的命运

25、文学的接受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审美期待的设置B审美格局的调整C审美空白的填补D审美意象的生成与升华。

26、“移情式阅读”的意思是()

A、阅读文学作品时不是抱理解和欣赏的态度

B、阅读作品时将自我的感情移入到和自己相似的人物身上,并以这一人物自居。

C、移情式阅读也可以理解为“体认”中的“同化”

D、鲁迅说:“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这说的便是移情式阅读。

27、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文学文本在结构上可分为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而非文学文本只有语言层和意蕴层

B文学文本是虚构的,其中虽然有来自现实世界的成分,但其组合方式构成了人们似乎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非文学文本则是现实的。

C文学文本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而非文学文本的语言则是一种解释性或说明性的。

D文学文本的意义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而非文学文本的意义则是确定的。

28、文学批评的功能包括()

A对作品的评价B对创作的规范

C对读者的引导D对文学理论的突破、超越、丰富和发展。

29、“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新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以此来描述接受意义的理论家是()

A伊塞尔B 姚斯C 艾勃拉姆斯D海德格尔

30、文学欣赏关系的确立,要求()

A鉴赏活动的主体具有期待视野

B鉴赏活动的客体有召唤结构

C有文学文本的审美表现

D鉴赏主体的期待视野与鉴赏客体的召唤结构有相互对应关系。

三、判断√×

1、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

2、阅读式接受不容易深入到文学作品内部,因此它不可能充分实现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3、欣赏式的接受比一般的阅读式接受要进一步,它至少可以做到与作品息息相关,心领神会,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但也没有完全实现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4、阐释式的接受是在阅读和欣赏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解说,主要是用分析释义和评论的手段阐明作品中语言的含义,进而弄清作品的整体含义。()

5、批评式的文学接受较之阐释更进一步,它除了解说,更要评价,要对作品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评价和判断。()

6、文学欣赏活动与作者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7、文学欣赏活动的再创造是指,读者在作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切身的人生经验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感情以及艺术形象。()

8、文学接受是主观的,也是存在着差异性的。()

9、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补充和超越,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够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自由、愿望、需要得到一种替代性满足。()

10、“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说文学接受的一致性。()

11、欣赏对象具有“召唤结构”,欣赏主体则有“期待视野”,但二者并不一定必然形成审美欣赏关系。()

12、文学批评的阐释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活动,相似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13、从文学批评的取向来说,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审美批评和非审美批评,前者强调文学作品的美,后者关注文学与社会人生,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关系,强调文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及文化意义。()

14、文学批评的尺度是一个变数,具有历史的相对性。()

15、当读者具备了某种期待视野,作为鉴赏对象的文学文本也具备了某种召唤结构的时候,

就能够形成审美的欣赏关系。()

16、召唤结构既包含着不确定性,也包含着一定的确定性,二者的交织决定了读者的接受活动既是选择的和自由的,又是非随意的。()

17、期待视野是文学文本能被读者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并引发读者想象的根本原因。()

18、语感、体认、想象都属于文学欣赏活动中的心理活动()

19、接受者从他既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出发,去领悟、理解、解释作品,接受那些与其审美心理结构具有同一性的作品,而排斥或至少不喜欢那些与他的审美心理结构不能构成同构关系的作品,这就是接受中的“同化”。()

20、文学接受中读者想方设法改变自己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补充和更新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使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能够适应作品,从而让自己能够读懂那些自己一时读不懂的作品,这是文学接受中审美心理结构的“顺应”。()

四、简答

1、期待视野会对文学接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文学欣赏与再创造是什么关系?

3、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是什么关系?

4、什么是“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理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5、简述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

6、文学批评的意义

7、简述文学批评的阐释与评价。

五、辨析与理解

1、为什么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一千个哈姆雷特”?其说明了文学欣赏的什么特点?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阐释”的理解。

六、论述

1、论述接受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意义。

2、结合自己的欣赏实践,说明什么是文学欣赏的“再创造”,并论述“再创造”在欣赏赏活

动中的作用。

4、论述文学欣赏的再创造得以实现的原因。

5、谈谈群体接受对你的影响。

一、填空

1、作为一种创作性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体现了作家对人生的。

2、文学经典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并不完全是指后人对经典的自觉学习,更普遍的现象是经典以的方式,在无形之中影响甚至决定着后人的创作。

3、经典往往会成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的法则或标准,在有意无意之间成为后人从事文学创作的。

4、母题并非生成于现实情景,也不属于个人的创造,而是源于。

5、原型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是人类的表现。

6、灵感虽然带有偶发性,却是的结果。

7、艺术构思不是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梳理和修饰,也不是对现实生活经验的复制和延伸,它是对现实经验的。

8、人生活于其中的时间和空间是有序的,不可逆转的,但文学的叙事却常常要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时空顺序,按照

的需要重新安排时间和空间。

9、文学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的标志

10、母题以它的构成显示了文化传统向_ __的转化、浸渗和凝聚。

11、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心理活动,不仅包括可以把握、可以分析的意识活动内容,而且还有许多属于_ __意识、与

__思维相关的、难以把握的心理对象。

12、创作动机指促使创作欲望和创作行为发生的__ __。

13、灵感是指创作过程中由于思维紧张、情绪高涨而导致的一种_ __,这对创作而言是一种飞跃。

14、西方文论谈灵感一般强调其 __的一面,而中国文论则看到灵感思维的

_ ___。

15、艺术构思是指创作主体以_ __的方式,对创作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聚成一个体现了_ ___的艺术整体的_ __过程。

16、文学创作中情感与_ __两种心理因素的性质和作用几乎完全相反,它们各有其特点,而且构成了相反相成的

_ __关系。

17、当下性的艺术触发是指创作冲动的__ ___形成;长期性的艺术触发则是指创作欲望的萌生经历了一个过程。

18、就创作过程而言,艺术构思的成果,即作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最终都须通过一定的艺术_ ___来表现。

19、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艺术呈现,是通过一系列作品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

20、在文学理论中,风格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个人所特有的作用及其表现,另一种则是指某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所体现的。

21、艺术形式是审美意识的基础,也是实现艺术提炼、艺术的基本方式。

22、文学创作的最终成果借形式而凝定,文学接受者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感受也只能从的把握入手,形式创造对于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23、风格形成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与。

24、作家与,构成了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

25、从的“诗灵神授”说到的“天才论”都是对创作活动中主体的神奇作用的强调。

二、选择

1、对文学创作具有直接影响的主观因素是()

A 作家的人生经验

B 作家的心理特征

C 作家的创作个性 D作家置身其中的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

2、制约和规范作家创作活动的因素是()

A 作家的人生经验、心理特征和创作个性等主观因素

B作家置身于其中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

C业已存在的文学传统

D业已存在的文学的各种惯例

3、体现在创作过程和作品中的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

A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上的个性化

B在艺术形象的塑造的个性化

C 作品意蕴的提炼上的个性化

D作家艺术表现的个性化

4、文学理论之所以关注创作动机,原因在于()

A源于理论探讨的需要。

B源于人们对作家想象和创造的惊异,是什么愿望、意图激发了作家的想象,使他创造了如此诱人的艺术世界。

C源于对作家身世的好奇。

D源于批评的需要,分析创作动机有利于理解文本的意义,特别是潜藏的意蕴。

5、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情感推动、引导着想象的展开 B情感影响着对生活材料的感受和理解

C情感对作家理解人生、判断价值形成的影响

D情感对文学创作的心理感受、运思方式和语言操作具有重要影响。

6、提出“白日梦”理论的人是()

A、荣格

B、歌德G、黑格尔D、弗洛伊德

7、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理论的人是()。

A、荣格

B、海德格尔

C、弗洛伊德

D、高尔基

8、在创作动机的驱使下,现实生活的某种因素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使之进入创作实际操作的过程,是()

A、艺术触发

B、艺术动机G、艺术构思D、灵感

9、灵感思维的本质特征是()

A、突发性

B、亢奋性

C、短暂性、

D、创造性

10、文学风格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包括()

A作家风格和作品风格 B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C文体风格和流派风格 D 原型风格和母题风格

11、创作动机的形成有()

A来自意识层面的心理因素

B来自潜意识层面的心理因素

C、来自行政命令

D、来自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12、作家的创作个性首先凝聚在()

A、文学的语言形式中

B、文学的意蕴中

C、文学的主题中

D、文学的形象中。

13、20世纪,真正认识到形式的独立性的理论流派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法国结构主义

C、英美新批评派

D、象征主义

14、在文学理论中,风格的两种含义是()

A、指个人所特有的作风及其表现,即个人风格;

B、指某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所体现的风范格局。决定文学形态类型的正是后一种意义上的风格。

C、民族风格

D、地方风格

15、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人生经验的一种遇合,而这种遇合关系的建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作为主体的作家

B、作为客体的生活

C、文学的重要因素情感

D、历史与传统。

16、母题源于()

A、现实生活

B、社会生活

C、文学经典

D、传统

17、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是()

A、作品多

B、作品销售量大

C、题材新颖

D、创作个性。

18、创作个性的形成取决于()

A、创作实践

B、个性

C、气质

D、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追求自己的创作特色

19、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因素有()

A、母题

B、原型

C、文学经典

D、传统文化

20、体现在创作过程和作品中的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上的个性化

B、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作品意蕴的提炼上的个性化

C、作家的艺术表现中。

D、作家的语言

三、判断√×

1、灵感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2、艺术构思可以清晰地分为孕育形象、探索形式、建立结构和提炼意蕴等阶段。()

3、艺术构思中的想象活动完全是天马行空,没有限制的()

4、艺术直觉过程是有意识的,而艺术想象的过程则是无意识的。()

5、情绪指人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

6、情感是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7、原型源于人类的最为遥远的记忆,是一种神话思维。()

8、文学创作不是机械性的活动,它需要激情、欲望、冲动,要求作者全身心投入。()

9、灵感的迷狂状态并非真的失去了理智,而是作家在精神专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想象时所产生出来的思维的腾飞、高度兴奋的心理状态。()

10、在文学创作中,艺术理解的作用表现在作家对自己的情感积累的再开掘,再理解和再思考。()

11、对文学产生影响的母题、原型等也是文学产生的源。()

12、形式是在艺术构思完成之后才出场的。()

13、形式参与了作品的创造。()

14、文学中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具有审美意义()15、文学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哲学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6、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往往毁灭了作家的创作。()

17、刘勰所说的“通变”,是对传统的背离。()

18、所谓“参古定法”而“通则不乏”,是提倡创新。()

19、只有把当下创作置于传统之中,才能判断它的意义和价值。()

20、什科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意思是用陌生或反常的方式表现人们熟悉的事物,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变成艺术品里晦涩难懂的成分,以克服习惯造成的感觉迟钝、麻木。()

四、简答

1、简述原型与母题的区别。

2、什么是创作个性?在创作活动中,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对灵感的认识

4、什么是艺术构思?艺术构思过程中想象会受到限制吗?

5、简述文学中的陌生化。

6、简述理解作为创作心理要素的理解的特点

7、简述审美情感的特点

8、简述艺术形式的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

五、辨析与理解

1、辨析:有人认为,创作个性就是作家个性的表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中国的“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说法,以及西方的“愤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等,反映了文学创作的什么规律?

3、请你分析某位作家的创作个性

4、经典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什么样的影响?结合具体的文学现象,谈谈这个问题。(有人说后世文学创作可以摆脱经典的影响,有人说经典是后世文学创作的准则和标准,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六、论述题

1、什么是创作个性?举例说明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作家事例分析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之间的关系

3、结合你所熟悉的文学史事实,谈谈想象在创作构思中的心理学作用。

4、请结合实例谈谈作家的缺乏性动机。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审视、感悟与反省

2、潜移默化

3、参照系统

4、传统

5、集体无意识

6、长期积累

7、超越和提升

8、艺术表现

9、作家成熟10、_叙事形式_11、_潜_ _灵感_12、心理原动力_13、_感悟__14、_动_ _动中之静_15、_想象__ _创作意图_ _思维__16、_理解矛盾17、即时18、形式 19、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 20、风范格局 21、物化概括 22、形式作

品形式 23、作家的创作个性作品的语言形式。24、人生经验 25、柏拉图康德

二、选择

1、ABC

2、ABCD

3、ABCD

4、ABD

5、ABCD

6、D

7、A

8、A

9、ABCD 10、ABC 11、ABD 12、A 13、ABC 14、AB 15、A

16、D 17、D 18、AD 19、ABCD 20、ABCD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 14、× 15、×16、× 17、×18、× 19、√ 20、×

四、简答

1、简述原型与母题的区别。

(1)原型指的是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它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母题则是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

(2)原型是一种源于文化传统的原始意象,主要表现为形象类型,而母题则是在叙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基本的叙事单元,具有叙述模式和形式结构的特点。

(3)原型从心理学中借鉴而来,意在通过原型探寻人类的深层心理;母题则移植于民俗学,意在通过民间叙事类型的描述把握传统对创作的影响,把握民族审美心态的积淀过程。

2、什么是创作个性?在创作活动中,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创作个性,即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2)在创作活动中,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审美理性与审美趣味上的个性化;

第二,在艺术形象上的塑造和作品意蕴的提炼上的个性化;

第三,创作个性还体现在作家的艺术表现中。

3、简述对灵感的认识

(1)灵感是指创作过程中由于思维紧张、情绪高涨而导致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对创作的认识而言是一种飞跃。

(2)灵感的特点:偶发性、短暂性、亢奋性和创造性。

(3)灵感看似神秘,但通常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

4、什么是艺术构思?艺术构思过程中想象会受到限制吗?

(1)艺术构思是指创作主体以想象的方式,对创作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聚成一个体现了创作意图的艺术整体的思维过程。

(2)艺术构思就是展开想象。艺术构思中的想象活动看似天马行空,其实是有限制的。想象受制于创作首先体现在想象活动要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其次是艺术构思的想象活动还要受制于创作的意图或目的,想象和虚构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艺术创造。再次,艺术想象还要受文化传统和创作成规的制约。

5、简述文学中的陌生化。

(1)陌生化也译作“反常化”或“奇特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它指的是通过用陌生或反常的方式表现人们熟悉的事物,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变成艺术品里的陌生或新奇的对象,从而使人们在艺术形式中获得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克服习惯造成的感觉迟钝、麻木。

(2)陌生化的手法既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反常使用之中,也可以体现在以独特的叙事形式来改变或重构内容上。打乱时空顺序,采用特殊的叙事结构,都可造成陌生化的效果。

6、简述理解作为创作心理要素的理解的特点

(1)理解是创作心理构成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直接影响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文学创作并不以展示为目的,艺术形象能否体现出的对人性、人生的深刻思考,理解的参与极其重要。

(2)构成创作心理要素的理解,是一种艺术理解或审美认知,具有融感性与理性为一体的特点,而不像一般的理解活动那样,只是一种逻辑的、抽象的和分析的活动。

(3)艺术理解的作用表现在作家对自己的情感积累的再开掘、再认识、再理解和再思考。一方面作者在情感驱动下通过想象实现对生活的超越,另一方面作者又以“他者”的身份,通过艺术理解对自己的情感活动和想象活动进行某种审视和判断。

7、简述审美情感的特点

审美情感是创作心理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在文学活动中具有深刻、巨大的影响。其特点是:

(1)审美情感是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人的感性的丰富性,能够确定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因此审美情感所激发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满足,而是对美的需要。

(2)审美情感对文学创作的心理感受、运思方式和语言操作的影响,因此具有了审美规范的意义。

(3)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不是像科学研究那样由理性和理智支配思维。

(4)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一,情感推动、引导着想象的展开。其二,情感影响着对生活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其三,情感还会对作家理解人生、判断价值形成深刻的影响。

8、简述艺术形式的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

(1)艺术形式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并非仅仅在于“物化”,给构思结果赋予某种可感的外貌。形式不是在艺术构思完成之后才出场的,形式参与了作品的创造。

(2)艺术形式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内容只有通过与之相应的形式才能得到充分的显现,而且更体现在完美的艺术形式能够深化、提升和拓展内容。艺术形式“照亮”、“强化”了生活材料,使我们产生全新的感受和认识。比如陌生、反常的语言表现形式“凝聚”着特殊的人生经验,并使之得以表现,克服习惯造成的感觉迟钝、麻木。

五、辨析与理解

1、辨析:有人认为,创作个性就是作家个性的表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种说法不对。

首先,创作个性与个性是两个不同范围的概念。

创作个性是一个文学理论术语,指的是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它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而个性则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指的一个人特有的兴趣、气质、天赋、能力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其次,有个性的作家未必有创作个性。

作家个性是以个人的生理素质为基础,受具体生活情境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而创作个性的形成只能通过创作实践、艺术活动,是作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追求自己的创作特色的结果。个性人人具有,但创作个性却并非每个作家都有。

第三,创作个性未必一定体现作家个性。

个性会影响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影响他对题材选择和表现题材的方式,但是从创造心理学和文学的虚构性、想象性上讲,个性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又表现得非常复杂。生活实践有可能使一个人的气质从反面影响他的创作,虚构权力和心理补偿动机有可能让一个作者在他的创作中去体现其本人实际上没有,但他又希望有的那种品格和个性,因此常会出现文不如其人的现象。所以不能武断地判断创作个性就是作家个性的表现。

2、中国的“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说法,以及西方的“愤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等,反映了文学创作的什么规律?

(1)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坎坷的生活经验和由此形成的创伤性心理体验,会郁结为一种潜在的创作动力,迫使作家通过艺术想象来获取心理平衡。文学家愤而著书,而创作一旦发生,“愤”虽未烟消云散,但却凝聚成作品的审美内涵。

(2)悲剧性人生和创伤性体验,从情感内涵,文学风格、语言形式等诸多方面,酿成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因此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往往成就了伟大的作品。

(3)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创伤性的生活经验似乎较之欢愉性生活经验有着更高的审美价值,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

3、请你分析某位作家的创作个性

(样本)此分析稍嫌笼统,应加实例补充。

创作个性指的是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王朔的创作个性主要体现在大众化、平民性,或者说是大俗大雅上。

首先,王朔以“拒绝崇高”来呈现他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王朔的创作倾向与动机,并非“投观众所好”的问题,他的全部创作都在反复地拒绝崇高,因为他对过去文学中的虚伪的崇高与现实中的“并不崇高”有着一种非凡的体认,这才是他的创作的精义所在。如……

其次,王朔以调侃与戏谑的方式描绘人物。他笔下人物的生活是不少现实人正过着的更是许多人潜意中追寻的生活——享乐人生、亵渎神圣、戏谑社会、调侃他人,极端个人主义及“资产阶级自由化”。如……

第三,在艺术表现上,王朔以特有的激情、悬疑、机智、幽默甚至无耻,引起了读者的愉悦,吃惊乃至激愤和憎恶——其小说在追求趣味性、娱乐性、平民世俗性上表露无遗。如……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朔不是“媚俗”,而是他从来就尊崇且体认“俗”才是生活与文学的追逐。

4、经典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什么样的影响?结合具体的文学现象,谈谈这个问题。(有人说后世文学创作可以摆脱经典的影响,有人说经典是后世文学创作的准则和标准,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文学经典是指由优秀作家创作,得到学术界认可,并能够构成某种文学传统的精品,它会在课程中体现,也会在文学史、文学选集中得以体现,因此接受过教育的人都会受到经典的影响。

(2)从文学创作的实践历史来看,创作受经典影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韩愈钟爱先秦散文,苏轼最喜陶渊明,曹雪琴倾慕阮籍,而在当代作家的创作谈中,也经常提到他们喜欢的经典作家或作品,这些都说明,经典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深刻的启发。

(3)经典对后来文学创作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觉的学习,如贾平凹在创作《废都》时有意学习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后者是更普遍的影响方式。这种无形的影响甚至能够决定后人的创作,且往往会成为后来文学创作的法则或标准。比如古希腊的作品,在古罗马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都被当作学习的典范,并取得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创作成果。

(4)文学创作之所受文学经典的影响,是因为经典的成就和权威性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许多作家都是在文学经典的影响下走上创作道路的。他们把经典视为仿效的对象。经典的权威性还体现在它作为文学创作的法则或标准,在有意无意之间成为后人从事文学创作的参照系统,从而使后来的创作避开曲折的摸索。

(5)经典也会当下创作带来一种压力,因为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其生命和发展维系于不断的创新,经系于对传统的不断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对文学家既能形成一种启迪和激励,也可能酿成一种束缚和焦虑。

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既尊重传统,亦提倡创新,所谓“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

六、论述题

1、什么是创作个性?举例说明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创作个性指的是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创作个性直接影响和规定着文学创作的个人化程度,是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有无创造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创作个性的形成和两个因素有关:其一是创作实践,其二是作家的个性。个性气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有条件的,现实生活的状况、创作经验的积累,都有可能不同程度地抵消个性对创作中的影响。生活实践和文学的虚构性有可能使一个人表现与自己个性气质相反的东西。创作个性是一个和创作实践、和技术、形式因素相关的概念;创作者的精神个性最终需要落实在与众不同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方式上。

(3)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上的个性化。在创作实践中,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的个性化是指一个作家在切入生活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方式以及对生活材料的理解上,有他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贾平凹的小说往往带有一种神秘意味,读他的某些作品总让人想起《聊斋》;池莉很关注小人物的生活,能从俗人俗事中发现生活的意味和乐趣。

第二,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作品意蕴的提炼上的个性化。创造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和挖掘、表现什么样的主题、意蕴,是创作个性的又一重要的表现。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往往相当集中地表现在作家从人们熟识的生活材料中创造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形象,挖掘出发人深省的意蕴。鲁迅小说《伤逝》对爱情主题的处理,巴金塑造的高觉新形象,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他们在表现人们都熟悉的生活、形象和思想时,能让我们产生一种陌生和惊奇的感觉。

第三,创作个性还体现在作家的艺术表现中。艺术表现的各种形式,如用何种体裁样式,语言操作的方式,修辞造句,甚至某种句法某些用词,都可以见出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来。例如,张爱玲喜欢用比喻,她的比喻常常用于表现内心感觉的特点,而且这种感觉多少都和人生悲凉有关,世态炎凉成为她的比喻所指的中心意象等,都体现了这个作家在语言表现上的特点。

2、结合作家事例分析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之间的关系

(1)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体现了作家对人生的一种审视、感悟和反省。作家与人生经验,构成了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人生经验既包括实践经验与所见所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也包括心理经验与自我反省。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括: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得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就是人类得一种高级得特殊得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得原理、文学得范畴与判断标准等问题得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得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与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与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就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得,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得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与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得性质 答:文学理论得学科归属:文学理论就是文艺学中得三个分支之一,与其她分支有密切得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得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她分支得研究、从对象任务上瞧,文学活动作为人类得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就是随着时代得发展而发展得,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得特征。它作为人类得一种特殊得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她活动得特殊性质。社会生活就是一切种类得文学艺术得源泉、经过作家得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得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瞧,具有实践性与自身独特得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得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得依据就是什么?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就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得有机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得基础上创立得。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得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瞧成就是一种人得主体对于客体得认识与反映,文学就是对于生活得反映,就是一种艺术得反映。 4.艺术生产论:就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得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就是指实际得艺术创作过程。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艺术瞧成就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得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得性质,又具有审美得性质,就是这两者得有机结合、 6.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与对话。 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得基石就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得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得精神性得生活活动,也就是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得创造与欣赏展现与外化出来。文学就是作为主体得人得能动得创造,它塑造人,就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得存在与意识得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瞧成就是一种人得主体对于客体得认识与反映,文学就是对于生活得反映,就是一种艺术得反映、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得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就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得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就是指实际得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专业考试号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真实只是艺术真实的___________,为艺术真实提供___________。 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人与社会、______、___________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4、西方现代小说发端于18世纪,___________小说是第一代;19世纪的___________小说是第二代。 5、创造诗歌意境的总的方法是___________,它可具体化为两条途径,即___________的方法和化情思为景物的方法。 二、选择题(1-3题为单项选择,4-6题为多项选择。请将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1、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运用( )塑造形象。 A、造型 B、表演 C、综合 D、语言 2、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 A、爱德华·泰勒与弗雷译 B、席勒与斯宾塞 C、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 D、荣格与克罗齐

3、叙事性作品中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情节的基本阶段)是( ) A、序幕、发展、高潮、结局 B、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C、序幕、高潮、结局、尾声 D、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自18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如下几个文学思潮(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自然主义 E、现代主义 5、灵感的基本特点( ) A、不期而至,偶然突发 B、专注敏捷,亢奋紧张 C、超长独特,富于创造 D、突然消失,不可再得 E、超控自如,随意挥发 6、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A、直感性 B、理念性 C、蕴情性 D、想象性 E、审美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典型: 2、创作灵感: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以下正确的表述是(A)。 [A]主要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个别方法 [B]特殊方法指的是唯物辩证法 [C]一般方法有很强的实践性 [D]个别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能被其它的方法所取代。 2、关于世界文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当今世界文学越来越趋向于表达共同话题 [B]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不断融合的过程 [C]文学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是矛盾的过程 [D]文学的世界化是民族文学发展的趋势 3、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主要有(C)。 [A]陶冶型、说教型、研究型 [B]快乐型、说教型、研究型 [C]陶冶型、闲适型、快乐型 [D]快乐型、闲适型、研究型 4、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C)。 [A]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B]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物质载体 [C]语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纵深的层次 [D]文学是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门类 5、正式的文学创作过程开始于(C)。 [A]前创作阶段 [B]文学形象的酝酿构思 [C]创作动机的萌发 [D]语言的表达与锤炼

《文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教育 ————学年第 ———— 学期 《文学概论》试卷(A卷) 一、一、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 上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 共计20分) 1、文学创造中的艺术概括是从() A、一般出发 B、个别出发 C、以对特殊事物即有特征的事物的描述为途径 D、概念出发2、文学对社会的反映是() A、纯客观的反映 B、原生态的摹写 C、零度反映 D、有选择有改造的反映 E、反映外部世界,也反映作家的精神 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它是()A、功利性的 B、无功利的 C、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D、直接是无功利的 E、间接是有功利的 F、无功利性是功利的手段 4、徐悲鸿绘画中的马是() A、客观生活中的真实的马 B、生物学中的马 C、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马 D、象征人类精神的马 E、具有深刻寓意的马

F、具有审美价值的马 5、对待文学遗产的错误态度是() A、全盘继承 B、全盘抛弃 C.、批判的继承 D、只能继承形式 E、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6、文学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A 、直接的 B、间接的 C、紧密的 D、有距离的 E 、无关的 7、文学作为话语是() A、社会性话语活动 B、单纯的个人话语活动 C、是社会的产物 D、审美意识形态 E、是对现实的反映F、具有阶级性话语的性质 8、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是() A、世界文学排斥民族文学 B、形成了世界性就取消了民族性 C、既有区别又相联系 D、世界文学的形成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为基础 E、世界文学的形成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发展 9、文学创作是() A、私人化行为 B、社会活动 C、纯粹个人的事情 D、作家与社会的对话 10、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相比,() A、生活真实更丰富、生动 B、艺术真实没有生活真实具体、典型和有感染力 C、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 D、艺术真实比现实更理想、更美、更有感染力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10 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3.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 4.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 5.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学)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B卷)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 2.艺术真实: 3.文学性: 4.叙述频率: 5.文学消费: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____、________。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 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 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 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 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 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____’说。 2、一一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3、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____、____三种形态。 4、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____、社会效果和____ 一效果。 5、“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____ 一》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____、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 态。 7、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____ ,二是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典型 2、文学史眼光 3、文学情境 4、审美感受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于的括号中,正确的填“~/”, 错误的填“×”) 1.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 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2.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 描写和议论。( ) 3.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 4.-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 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 5.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 、、,____.-___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文学概论 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文学与科学、伦理学的区别:文学面向人们的情感世界,求美;科学面向人们的理性世界,求真;伦理学面向人们的道德世,求善。 刘勰把具体作品的风格归纳为“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致,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糜。二、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8分) ⑴人性:人性即人这一物种的本质特性。 人性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人的这个群体环境养成的。这一养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与文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把“动物的人”转化为“思想的人,道德的人,组织的人,说话的人和计划的人”,人性于是而能日趋完善,并按照“物种尺度”和“内在需要的尺度”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⑵文学学: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发展史三门学科的总称。文学学是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理论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广泛多样的文学现象。或者有称之为文艺学(文学学与艺术学的合称)的。 ⑶蒙太奇:蒙太奇,原意为构成、装配。作为电影术语,蒙太奇就是影片镜头的剪辑与组合,又可叫做“镜头组接”。 ⑷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偶然机遇而茅塞顿开,思路贯通,创造获得意外成功的一种心理现象。 ⑸形象思维:是文学创造中认识和掌握世界、选取材料以及塑造形象等过程中一种具有整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

⑹主题:指作品描绘的全部生活现象即作品整个形象体系所显示的中心思想。 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三、什么是典型化?它与个性化、概括化的关系怎样?(13分)典型化是指作家对生活的素材按照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予以选择、集中、加工、创造,使之成为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的过程。它包括个性化和概括化这两个不可分割和同时进行的方面。 个性化和概括化同时进行,是典型化的基本原则,其中个性化是典型化的出发点,只有个性化,才能是典型人物以自己的思想、性格面貌呈现出来。 四、什么是陌生化?有人说“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试对典型化与陌生化的关系加以阐述。(13分)197页 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任务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只有真实的典型形象,才能取信于读者和观众,收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典型形象逼真的本身,就是构成文艺作品吸引读者和观众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文艺家要写出典型形象的高度真实性,就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需要对生活的精密仔细、独具慧眼的观察和体验。 五、什么是悬念效果?试以《雷雨》剧情为例予以分析。(12)155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new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B卷)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 2.艺术真实: 3.文学性: 4.叙述频率: 5.文学消费: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____、________。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 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 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 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 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 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 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 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 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括: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4.艺术生产论: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6.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卷第 1 页 共 6 页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年第————学期 《文学概论》试卷(A 卷) 一、一、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20分) 1、文学创造中的艺术概括是从 ( ) A 、一般出发 B 、个别出发 C 、以对特殊事物即有特征的事物的描述为途径 D 、概念出发 2、文学对社会的反映是( ) A、纯客观的反映 B、原生态的摹写 C、零度反映 D、有选择有改造的反映 E、反映外部世界,也反映作家的精神 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它是( ) A、功利性的 B、无功利的 C 、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D 、直接是无功利的 E 、间接是有功利的 F 、无功利性是功利的手段 4、徐悲鸿绘画中的马是( ) A 、客观生活中的真实的马 B 、生物学中的马 C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马 D 、象征人类精神的马 E 、具有深刻寓意的马 F 、具有审美价值的马 5、对待文学遗产的错误态度是( ) A 、全盘继承 B 、全盘抛弃 C.、批判的继承 D 、只能继承形式 E 、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6、文学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 A 、直接的 B 、间接的 C 、紧密的 D 、有距离的 E 、无关的 7、文学作为话语是( ) A、社会性话语活动 B、单纯的个人话语活动 C、是社会的产物 D、审美意识形态 E、是对现实的反映 F、具有阶级性话语的性质 8、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是( )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学“四要素”理论,就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C) 。 A、文采 B、情感 C、观众 D、文化 2、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与“(A)”。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 B、诗学 C、佛学 D、神学 3、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就是(B)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德国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D) 、语境依托性。 A、意识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中介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D)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什可洛夫斯基 B、高尔基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巴赫金 6、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 A、实用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7、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A) 。 A、语境依托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8、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就是(D) 文本。 A、创意型 B、再现型 C、象征型 D、表现型 9、注重客观地与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就是(C) 文本。 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10、文学文本就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与(A) 。 A、表意 B、表象 C、表情 D、表志 11、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C)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下学期

第九章 基本概念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问题 1.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是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也分别称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3.试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答: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然而,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倾向,同时又过分强调非理性、自我表现,散布着悲观、绝望、颓废的情绪和危机感。 5.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是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散文写的是实人、实事、实物,重在抒写真实感受、境遇。散文必须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切身的感受,抒发真挚的情怀。真实的境遇与真实的感受,使散文艺术表现的核心,在描写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他运用剪裁、取舍、提炼

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1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1.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经过。(0.6分) A.消费导引 B.商业炒作 C.媒体宣传 D.文学阅读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2. 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示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0.6分) A. 母语 B.书面语 C. 口语 D.标准语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3. 小说中的时间是,它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0.6分) A.主观时间 B.叙述时间 C.客观时间 D.心理时间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4.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0.6分) A.悲喜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剧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5.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0.6分) A.语言符号 B.叙述场景 C.具体形象 D.人物活动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6. 是空间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标志。(0.6分) A.社会环境 B.地域范围 C.景致器物 D.文化范围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7. 文学阅读涉及四个基本要素,即、语境、文学文本、读解。(0.6分) A.消费 B.读者 C.媒体 D.交流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8.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0.6分) 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9.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0.6分) A.语言符号 B.叙述场景 C.具体形象 D.人物活动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10.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的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的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个个流动的构成。(0.6分) A.形象 B.场景 C.画面 D.动作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 1.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0.8分) A. 史诗

文学概论习题大全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10分,每题1分) 1、文艺学是只研究()的文学。 2、文学是主体的()创造。 3、观察文学的视点即()、()、()、()。 4、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5、()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6、艺术通感与()有关。 7、()是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二、选择(20分,每题2分,1—5题为单选,6—10题为多选) 1、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A、抽象性 B、评价性 C、科学性 D、认识性 2、()是作品核心和纲领。 A、形象 B、主题 C、题材 D、语言 3、首先强调意境对文学的重要意义的是()。 A、鲁迅 B、陆机 C、苏轼 D、王国维 4、必须体现视觉形象和行动性的是()。

A、电影文学 B、戏剧文学 C、小说 D、报告文学 5、文学欣赏以()为主要目的。 A、审美 B、感受 C、体验 D、娱乐 6、文学的本质论有()。 A、创造论 B、再现论 C、表现论 D、客体论 7、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是()。 A、情景交融 B、具体可感性 C、“虚实结合”性 D、韵味性 8、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有()。 A、感伤主义 B、启蒙主义文学 C、自然主义 D、古典主义 9、戏剧文学按性质和审美效果可分为()。 A、哑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剧 10、直接的文学消费包括()。 A、文学消费 B、文学阅读 C、文学分析 D、文学评价 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文艺学的基础理论是艺术理论。() 2、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精神的体现。() 3、文学创作是按照审美这一最基本的尺度进行生产的活动。()

4、典型形象的塑造过程,即艺术的典型化过程。() 5、写实性文学不能虚构。() 6、工业题材属于狭义题材。() 7、陌生化效果理论与“间离”有关。() 8、综合艺术涵盖音乐艺术() 9、现实主义认为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摹仿。() 10、别林斯基提出了“历史的美学的”批评原则。() 四、解释题(20分,每题5分) 1、表现论 2、艺术想象 3、古典主义 4、文学典型 五、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说情感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20分,1题20分) 举例论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艾布拉姆斯 C.苏珊·朗格D.英加登 2.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萨丕尔B.王力 C.伊格尔顿D.索绪尔 3.最早直接提出“意境”概念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 A.王昌龄B.皎然 C.司空图D.刘禹锡 4.“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 ) A.王昌龄B.司空图 C.王国维D.王夫之 5.提出“小说界革命”的文化家是( ) A.康有为B.刘熙载 C.王国维D.梁启超 6.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 A.小说B.戏剧 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 7.“每一个直觉或表象同时也是表现。没有在表现中对象化了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就还只是感受和自然的事实。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 A.布洛克B.克罗齐 C.科林伍德D.卡西尔 8.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以气分清、浊二体的人是( ) A.曹操B.曹丕 C.曹植D.陈琳 9.在西方,最早把文学的风格分为“崇高的”、“平庸的”和“低下的”三种的人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安提西尼 10.创作须先“胸有成竹”。这种观点的最早提出者是( ) A.苏东坡B.欧阳修 C.王安石D.司马光 11.游戏说的最早提出者是( ) A.弗雷泽B.斯宾塞 C.康德D.肖伯纳 12.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是( ) A.摹仿说B.游戏说 C.巫术说D.劳动说 13.文学接受的对象是( ) A.文学文本B.文学生产 C.文学流通D.文学消费 14.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 ) A.生产者B.消费者 C.购买者D.学习者 15.以下著作论述到古代文论中的“虚静说”的是( ) A.《文心雕龙》B.《典论·论文》 C.《文赋》D.《六一诗话》 16.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的人是( ) A.恩格斯B.马克思 C.列宁D.普列汉诺夫 17.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主潮是( )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D.后现代主义 18.“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段话出自( ) A.《论语》B.《老子》 c.《庄子》D.《淮南子》 19.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

文学概论课后题

第三章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活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3、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界。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家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构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越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与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显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揭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他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读者。 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揭示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领先。 思考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答:关系: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