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57年资料7 对“关于中医切脉问题之我见”一文中的几个意见

1957年资料7 对“关于中医切脉问题之我见”一文中的几个意见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对“关于中医切脉问题之我见”一文中的几个意见


熊明峰



中医杂志1956年第9期,发表了柳谛同志的“关于中医切脉问题之我见”一文,阐明中医切脉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意义,使读者更能了解祖国医学的丰富内容,并供初学者之学习研究,特别是在广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的时候,发表有关中医的诊断知识,是很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不过,我读了该文以后,也有几个“我见”,作为学术上的研究吧,兹提出如下:


一、脉象问题


原文中说:“近年来为了更加易学和便于掌握,又有人把各种脉象编为传心诀,即:……迟而有力滑脉居……数而无力为芤脉。”(475页)考古代脉学“滑”脉统于数脉之下,未见迟脉中出现“滑”脉者,即如李士材四言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则“滑”脉统于“数”脉之下,如:“数脉属阳,一息六至,往来流利,滑脉可识。”又陈修园新著八脉四言诗,以浮沉迟数细大短长八脉为纲,也是滑脉统于数脉之下,如:“数而流利,滑脉痰濛。”作者提出“迟而有力滑脉居”,是“滑”脉统于“迟”脉之下,这是不可理解的。又“芤”脉在四言际诀和新著八脉四言诗中,均统属于“浮”脉之下,因芤脉“浮如葱管”,中空之象,作者以“数而无力”四字形容“芤”脉,确有未妥;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浮沉”“迟数”“滑濇”为纲,“芤”脉统于“浮沉”,盖“浮沉’以部位言,“迟数”以至数言,“芤”脉不能统于“数”脉之下,这是很明显的。
原文又说:“紧脉——短促细小之脉。”(477 页)“短促”类似“动”脉之象,“细小”亦非“紧”脉之形,切诊“紧”脉时,手指所触知者,如“转索”,如“切绳”,为细而有力,不是细小,也不是短促;叶橘泉编译中医诊疗(修订本)说:“紧、与弦脉同类而小异,弦脉大而有力,紧脉细而有力”。是紧脉之细,较弦脉为细,非“细小”之意。


二、主病问题


何脉主何病,何病见何脉,作者言之甚详。不过,个别脉象所说主病情况,似有笼统之处,如:“滑脉……主热实、外感、内伤”。(476页)又如:“弦脉,……主外感、内伤、头痛等杂病”。(477页)外感感于何邪?内伤伤于何情?岂有六淫所感、七情所伤,不分寒热虚实,均能见此二脉(滑、弦、)吗?又如:“洪脉……凡是发烧恶寒之症,则多出现此脉”。发热恶寒,为太阳中风

或伤寒的热型,但太阳中风则脉缓,太阳伤寒则脉紧,都不出现“洪”脉;伤寒论云:“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温病条辨云:“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这样,是但恶热不恶寒,出现“洪脉”者多;发热又同时恶寒,出现“洪脉”者少。因此“恶寒”二字,放在“洪脉”之下,是不妥的。即作者本人亦云:“如疟疾在发烧阶段”,而不是恶寒阶段,这是要辨别清楚的。又如:“弦脉……左关弦,主肺胸有病”。(477页)根据作者以左右寸关尺分配脏腑,也是“左关肝胆”,为什么左关弦,又主“肺胸有病”?接着说:“右寸弦,胸及头痛”,这就使读者模糊不清了。


三、治法问题


何脉主何病、何病用何法治之,使诊断与治疗相结合,是适合读者要求的,作者尤重视“温补”法,温者温其寒,补者补其虚,对虚寒之症,用温补之法,当然“效如桴鼓”。不过,作者于所列十九脉中就有十脉(浮、沉、迟、数、芤、弱、细、濇、代、动、)提出了“温补”法;我认为仅凭脉象以决定治法,而不参合其他症状,还是不够全面的。如作者于浮脉下云:“除急性热性病之外的各种杂症,如出现浮脉者为里虚之候,应以温补为主。”如此肯定“浮脉为里虚”,而不别其有力无力是不妥的。张景岳云:“大都浮而有力有神者为阳有余,阳有余则火必随之,或痰见于中,或气壅于上,可类推也。”又云:“浮而无力空豁者为阴不足,则水亏之候,或血不营心,或精不化气,中虚可知也,若以此为表症,则害莫大焉。”就是杂症出现浮脉者,也未必完全为里虚之候,张路玉(医通)云:“杂症之脉浮者,皆为风象,如类中风痱之脉浮,喘咳痞满之脉浮,烦 瞑衂血之脉浮,风水皮水之脉浮,消瘅便血之脉浮,泄泻脓血之脉浮,如上种种,或与证相符,或与证互乖,咸可治疗。”是咸可随证治疗,不是都要用“温补”之法。又如“吐泻”法,本适应于实症,所谓“实者泻之”,而作者在“细脉”下云:“脉经云:细为血气衰,治疗应用泻吐之法。”(477页)血气衰即为虚症,不用补而用泻,令人难以理解。总之,单凭切脉而定治法,不是中医的诊疗原则,必须望、闻、问、切,四诊参合,根据患者主观和客观的症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作出适当的治疗方法。方药中同志在“谈问诊”一文的结语中,也曾提出:“作为一个医生来说,那当然是应该综合患者一切阳性所见,加以分析,才能作出最后的诊断,这是无疑的”(中医杂志1956年9期)。我认为方药中同志这个主张是

正确的。
个人学识浅陋,看问题不够全面,以上提出的意见,缺点很多,欢迎医界同道予以批评!

(本文发表在1957年7期第377页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