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1-4章

统计学1-4章

统计学1-4章
统计学1-4章

1-4章共165题

一、判断题题库答案(第一章)

1.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

2.身高和体重都属于离散变量。() -

3.学生人数、企业数和产品产量属于离散变量。() +

4.对有限总体可进行全面调查或非全面调查,对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

5.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线总体主要是为了判别在抽样中每次抽取是否独立。() +

6.样本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通常由所研究的一些个体组成。() -

7.总体根据其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否可数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

8.截面数据是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所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9.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

10在检查灯泡的使用寿命时采用普查方式。() -

11.在调查某班人数时,人数是离散变量。() +

12.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特点是从一次观察到下一次观察结果会呈现出差别或变化。() +

13.某公司每月的销售利润是变量。() +

14. 年龄是数量标志。() +

15. 性别是数量标志。() -

16. 人口普查和工业普查是典型的普查类型。() +

17.离散变量是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取值是无限的。() -

18.连续变量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取值是有限的。() -

19.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的整体。() +

(第二章)

1.所有统计数据追踪其初始开源,都是来自调查或实验。() +

3.相对来说,一手数据搜集比较容易、采集成本低、搜集速度快。() -

4.实验大多是对自然现象而言的。() +

5.调查通常是对社会现象而言的。() +

6.搜集二手资料是研究生首先考虑并采用的,分析也应该首先从对二手数据的分析开始。()+

7.概率抽样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样的。()-

8.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

9.先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组或类,然后在每一组或类内按照随机的原则抽样,这种抽样方法叫做整群抽样。()-

10.先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组或类,然后随机抽取组或类,对选中的组或类中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抽样。()-

11.概率抽样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依据调查结果,计算估计量误差,从而得到对总体目标量进行推断的可靠程度。()+

12.配额抽样和分层抽样都属于非概率抽样。()-

13.搜集二手资料在研究中应优先考虑。()+

14.在医学实验中,采用志愿者抽样可能是取得数据的唯一途径。()+

15.在对照组中,每个单位不接受实验组成员所接受的某种特别的处理。()+

16.一个好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产生不仅应该是随机的,而且应该是匹配的。()+

17.抽样误差存在于所有调查之中。()-

(第三章)

1.对于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主要从完整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去审核。()+

2.对于通过其他渠道取得的二手数据,应着重审核数据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3.向上累积是指由变量值大的组向变量值小的组逐组进行累积。()-

4.适合于低层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也适合于高层次的数据;但适合于高层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的有些方法并不适合于低层次的数据。()+

5.单变量值分组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 )+

6.组距分组既适合于连续变量,也适合于离散变量。()+

7.只要是组距分组,都应该采取等距分组。()-

8.茎叶图由“茎”和“叶”两部分构成,其图形是由数字组成的。()+

9.如果存在极小值则箱线图为右偏分布。()-

10.如果存在极小值则箱线图为左偏分布。()+

(第四章)

1.集中趋势是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

2.中位数可以用来测度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3.一组数据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众数,但可以有多个众数。()-

4.众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5.用众数和中位数测度数据集中趋势,其代表性如何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6.上四分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出于25%位置上的值。()-

7.权数越大,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即算术平均数倾向于权数大的那一组。()+

二、单选题

(第一章)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数据

2.()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A、参数

B、统计量

C、总体

D、样本

3.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

4.下列属于品质数据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身高

C、工人性别

D、工人工资

5.某灯泡厂生产一批灯泡,欲了解其产品质量,需要采用()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A、每个家庭

B、每个人

C、每个地区

D、全国总人口

7、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由150部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新车的价格明显高于本国生产的新车”,这一结论属于()

A对样本的描述 B对样本的推断 C对总体的描述D对总体的推断

8.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A用拼图描述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

B从一个苹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利用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

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

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9. 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10.以下答案不是现代统计涵义的有()

A、统计学

B、统计数据

C、统计分析

D、统计活动

11.将06市场营销专业全体学生看做一个总体,以下不是变量的是()

A、学生的性别

B、专业

C、年龄

D、民族

12.下列属于品质数据的是()

A、年龄

B、身高

C、民族

D、月收入

13.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企业经济类型

B、性别

C、企业占地面积

D、民族

1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牲畜存栏数

D、汽车运输里程数

15.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职工工资总额

B、化肥产量

C、企业数

D、播种面积

16、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17、某手机厂商认为,如果流水线上组装的手机出现故障的比例每天不超过3%,则组装过程是令人满意的。为了检验某天生产的手机质量,厂商从当天生产的手机中随机抽取了30部进行检测。手机厂商感兴趣的总体的是()

A、当天生产的全部手机

B、抽取的30部手机

C、3%有故障的手机

D、30部手机的检测结果

18、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 B实验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顺序数据

19、一项民意调查的目的是想确定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的话题。调查结果表明:4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家庭财务状况,38%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有关教育的话题,1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爱情问题。该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是()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实验数据

20、某一大学的疑问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参数是()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

B、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C、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生活费支出

D、所调查的2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21、到商场购物停车变得越来越困难,管理人员希望掌握顾客找到停车位的平均时间。为此,某个管理人员跟踪了50名顾客并记录下他们找到车位的时间。这里管理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

A、管理人员跟踪过的50名顾客

B、上去在商场停车的顾客

C、在商场停车的所有顾客

D、到商场购物的所有顾客

22.消费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23.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24.受教育程度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第二章)

1.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买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2.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4.为了解女性对某种品牌化妆品的购买意愿,调查者在街头随意拦截部分女性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方便抽样

D、自愿抽样

5.与概率抽样相比,非概率抽样的缺点是()

A、样本统计量的分布式确定的

B、无法使用样本的结果对总体相应的参数进行推断

C、调查的成本比较高

D、不适合探索性的研究

6.某机构十分关心小学生每周看电视的时间。该机构随机抽样300名小学生家长对他们的孩子每周看电视的时间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这些小学生每周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15小时,标准差为5小时。该机构搜集数据的方式是()

A、概率抽样调查

B、观察调查

C、实验调查

D、公开发表的资料

7.指出下面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抽样误差只存在于概率抽样中

B、非概率抽样只存在于非概率抽样中

C、无论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都存在非抽样误差

D、在全面调查中也存在非抽样误差

8.某居民小区为了解住户对物业服务的看法,准备采取抽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物业管理部门利用最初的居民户等级名单进行抽样。但现在的小区中,原有的一些居民已经搬走,同时有些是新入住的居民户。这种调查的误差属于()

A、随机误差

B、抽样框误差

C、回答误差

D、无回答误差

9.某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者怀疑有些居民户有偷电行为。为了解住户的每月用电情况,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部分居民户进行调查。发现有些居民户有虚报或瞒报情况。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

A、有意识误差

B、抽样框误差

C、回答误差

D、无回答误差

10.指出下面的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B、非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C、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D、抽样误差是可以控制的

11.下面的哪种抽样调查的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进行估计()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判断抽样

12.如果一个样本因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

A、抽样误差

B、非抽样误差

C、设计误差

D、实验误差

13.为了估计某城市愿意乘坐公交车上上下班的人数的比例,在收集数据时最有可能采用的数据搜集方法是

A、普查

B、公开发表的资料

C、随机抽样

D、实验

14、如果要搜集某一特定群体的有关资料,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滚雪球抽样

D、判断抽样

15、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变量)分为若干类,然后在每个类中采用方便抽样或判断抽样的方式选取样本单位。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A、分类抽样

B、配额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16.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他将问卷发给就餐者,填写后再收上来。他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

A、自填式问卷调查

B、面方式问卷调查

C、试验调查

D、观察式调查

17.研究人员根据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这种调查方式是()

A、判断抽样

B、分层抽样

C、方便抽样

D、自愿抽样

18. 对无限总体进行调查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通常采用()

A、抽样调查

B、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19. 某市对占全市80%以上的几家大的商业银行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0.有意识地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居民小区调查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1. 某市拟对占全市80%以上的几家大的商业银行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2. 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3.某些产品在检验和测量时常有破坏性,一般宜采用()

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4.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

A、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B、了解全国人口总数

C、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

D、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25.下列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鞍钢、宝钢等大型钢铁基地进行调查

B、全国人口普查

C、到某棉花产地了解大棉厂棉花收购情况

D、对一批进口彩电的质量进行抽检

26.某市为了掌握在春节期间商品的销售情况,拟对占该市商品销售额85%的五个大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27.()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

A、非抽样误差

B、抽样框误差

C、抽样误差

D、回答误差

(第三章)

1.对于异常值要仔细进行鉴别:若果异常值属于记录时的错误,在分析之前应予以纠正;如果异常值是一个正确的值,则应予以()。

A、剔除

B、纠正

C、保留

D、修正

2.对品质数据主要是做()整理,对数值型数据则主要是做()整理。

A、分类分组

B、分类分类

C、分组分组

D、分组分类

3.条形图可以横置或者纵置,纵置时也称为()。

A、帕累托图

B、饼图

C、环形图

D、柱形图

4.简单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样本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如果想研究多个样本各部分所占的比例,需要用()来展示。

A、饼图

B、条形图

C、环形图

D、直方图

5.()是将各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有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两种方法。

A、频率

B、累积频率

C、累积频数

D、频数

6.直方图下的总面积等于()。

A、0

B、0.5

C、1

D、2

7.在确定各组组距时,第一组的下限应()或等于原始数据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应()或等于原始数据的最大变量值。

A、低于低于

B、低于高于

C、高于低于

D、高于高于

8.采用组距分组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A、不重

B、不漏

C、不重不漏

D、不冲突

9.Excel在作频数分布表时,每一组的频数()一个组的上限值这与统计学的“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

A、包括一致

B、包括不一致

C、不包括一致

D、不包括不一致

10.()主要用于反映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用来研究时间序列数据。

A、箱线图

B、茎叶图

C、线图

D、雷达图

11.气泡图用于展示()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A、1

B、2

C、3

D、4

12.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频数

B、频率

C、频数分布表

D、累计频数

13.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与全部数据之比称为()

A、频数

B、频率

C、比例

D、比率

14.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

A、频数

B、频率

C、比例

D、比率

15.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

A、频率

B、百分数

C、比例

D、比率

1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茎叶图

17.组中值是()

A、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

B、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

C、一个组的最小值

D、一个组的最大值

18. 为描述身高和体重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A、条形图

B、对比条形图

C、散点图

D、箱线图

19.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2000

B、1000

C、1500

D、2500

21.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5000

B、7500

C、5500

D、6500

22.帕累托图是按各类别数据出现的()多少排序后绘制的条形图。

A、频数

B、频率

C、累积频数

D、累计频率

(第四章)

1.一组数据分布的最高峰点所对应的数值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2.()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于测度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3.下表为某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的频数分布,中位数、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分别为()

A、150 75 225

B、150 225 75

C、一般一般一般

D、一般一般不满意

4.()是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测度值。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四分位数

5.()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测度值,计算简单,易于理解,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6.四分位差是()

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

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

C、下四分位数加上上四分位数

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

7.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

A、标准分数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标准差

8.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反映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9.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D离散系数

10.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11.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一直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0~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A、95%

B、89%

C、68%

D、99%

12.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5分,如果一直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0~90分之间的学生至少占()

A、95%

B、89%

C、68%

D、99%

13.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

A、对称的

B、左偏的

C、右偏的

D、无法确定

14.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15.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大

B、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

C、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

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

16.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假设新员工得分的分布时未知的,则得分在65~95分得新员工至少占()

A、75%

B、89%

C、94%

D、95%

三、多选题

(第一章)

1.数据分析所用的方法可分为()

A、描述统计分析

B、演绎统计分析

C、推断统计分析

D、归纳推理

2.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性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3.以下数据属于品质数据或定性数据的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A、所有制

B、学生人数

C、利润额

D、年工资总额

5.人口按性别分类分为男、女两类,该类数据属于()

A、定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分类数据

D、数值型数据

6.将06市场营销专业全体学生看做一个总体,以下属于变量的是()

A、学生的性别

B、专业

C、年龄

D、民族

7.变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其他变量

8.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

A总体单位数B样本量 C样本容量 D样本空间

(第二章)

1. 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有()

A、自填式

B、面方式

C、电话式

D、观察式

2.概率抽样包括()

A、分层抽样

B、自愿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3.非概率抽样包括()

A、判断抽样

B、自愿抽样

C、配额抽样

D、滚雪球抽样

4. 对于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概率抽样依据随机原则抽选样本

B、非概率抽样样本统计量的理论分布存在

C、非概率抽样可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

D、非概率抽样无法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

5.对二手资料进行评估,要考虑以下方面()

A、资料是谁搜集的

B、为什么目的而搜集

C、数据是怎样搜集的

D、什么时候搜集的

6.简单随机抽样包括()

A、抽签法

B、整群抽样

C、直接抽选法

D、随机数表法

7.实验法的逻辑严密,是证明假设,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个良好方式,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回遇到一些问题,包括()

A、人的意愿

B、心理问题

C、道德问题

D、抽样方式问题

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

B、总体的变异性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

C、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大

D、总体的变异性越小,抽样误差就越小

9.回答误差包括()

A、理解误差

B、记忆误差

C、调查员误差

D、有意识误差

(第三章)

1.数据的预处理是在对数据分类或分组之前所做得必要处理,内容包括数据的()等。

A、审核

B、筛选

C、排序

D、分组

2.组距分组适合于()

A、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B、适合于连续变量,也适合于离散变量

C、适合于离散变量

D、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

3. 箱线图由一组数据的()的特征值绘制而成,主要用于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特征,还可以进行多组数据分布特征的比较。

A、最大值

B、最小值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

4.制作茎叶图时,首先把一个数字分成两部分,通常是以该组数据的高位数值作为树茎,而且叶上只保留该数值的最后()个数字。

A、0

B、1

C、2

D、3

第四章

1.在测度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2.用加权方法计算平均数时,权数有两种表现形式,即()

A、频数

B、变量值

C、频率

D、标志值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 (2)产量指数: %64.11555000 63600 01 0== ∑∑q z q z (3)单位成本指数: %84.9963600 63500 1 011== ∑∑q z q z 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1)销 售额总指数: 12126000 31475 01 1== ∑∑q p q p (2)价格的变动: 10928800 31475 1 011== ∑∑q p q p 销售量的变动: %77.11026000 28800 01 0== ∑∑q p q p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解:

价格指数: %5.92480 444 1 011== ∑∑q p q p %76500 380 001== ∑∑q p q p 销售量指数 %965004800 01 0== ∑∑q p q p %8.116380 4440111==∑∑q p q p 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 解: 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25%,绝对额增加65万元。 5.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通过计算说明其价格总的变动情况。

统计学第四章答案

五、计算题 1.某企业两个车间的工人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如下表: .. 从表中看,各个技术级别的工人劳动生产率(人均完成工时定额)都是A车间低于B车间,试问:为什么A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又会高于B车间呢? 2.在某个核算年度内,两个建筑施工单位采购同一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和批量情况如下表。试分别计算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并从平均数计算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会有差别? .. 3.根据某城市500户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居民户按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分组后,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资料: .. 要求:(1)据资料估计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说明这两个平均数的具体分析意义。(2)利用上表资料,按居民户数加权计算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数。

(3)试考虑,上面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能否说明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一般水平?为什么? 4.某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其原因。 5. 2004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6. 某学院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英语统考成绩如下表。要求:(1)分别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成绩; (2)试比较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哪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差距更大?你是用什么指标来说明这些问题的;为什么? .. 7. 利用上题资料,试计算A班成绩分布的极差与平均差,并与标准差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三者之间是何种数量关系。 8. 根据某城市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500户居民按年收入水平分组后,分别观察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整理得到如下的复合分组资料,试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考察变量,利用资料(即恩络尔系数)分别计算该变量的总方差,平均组内方差、组间方差,并验证三者之间的数量关式:

统计学第四章答案及习题

五章平均、变异指标 (一)某厂09年A种车资料如下: 计算A种车平均每辆成本。 (二)某车间第一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试计算平均废品率。 (三)某车间工人日产量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该车间工人平均每人日产量。 (四)某厂从不同地区购进三批相同材料资料如下: 计算该厂购进该种材料的平均每公斤价格。 (五)某企业工人产量资料如下 (六)2009年9月甲、乙两市场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商品在两个市场平均每件的销售价格。 (七)某厂某车间工人产量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该车间工人平均每人日产量、标准差。 答案 (一)=f X x f ∑∑ =210×0.4+230×0.45+250×0.15 =225(元/辆) (二)χ = ∑ x ∑ f f =1%×35%+1.5%×40%+2%×25% = 1.45% (三)χ= ∑∑f f χ=(5×10+6×28+7×35+8×31+9×16)÷(10+28+35+31+16) =855/120=7.125(件) (四) 380004000022000= 10()3800040000220009.5 10 11 m X m x ∑++= =∑++元/公斤(10分) (五)200 20 36021201?+?+?= ? ∑??∑=X =)/(5.1200/300人件= (六)

(元/件) (元/件) (七) =(25×10﹢35×70﹢45×90﹢55×30)/(10﹢70﹢90﹢30) =42(公斤) 标准差σ = (公斤) 81.761200 12200)(2 === -∑∑f f x x 六章 动态数列 (一) 某企业09年二季度商品库存如下: 计算该企业二季度平均库存额。 (二)某商场2009年某些月分库存皮鞋资料如下: 计算该商场2009年皮鞋月平均库存量。 (三)某企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为250万元,若平均每年的发展速度为110%,那么到

习题:1统计学总论

第一章统计学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 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B.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 C.自然现象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社会经济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 A.量的方面去研究其质的方面 B.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 C.质的方面去研究其量的方面 D.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 3.社会经济统计能否充分发挥认识社会的作用关键在于() A.统计总体的差异性 B.统计阶段的连续性 C.统计过程的完整性 D.统计资料的真实性 4.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应用大量观察法的原因是() A.个体偶然偏差趋于抵消 B.如实反映情况不产生偏差 C.个体产生偏差不予考虑 D.个体数量足够多 5.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 B.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C.调查方法、汇总方法、分析方法 D.调查方法、整理方法、预测方法 6.社会经济现象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总体单位之间必须存在() A.差异性 B.同质性 C.社会性 D.综合性 7.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8.要了解某班级 60 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60 名学生 B.每一名学生 C.60 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9.标志是() A.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 B.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C.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 D.说明总体单位品质特征的名称 10.下列标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A.产品成本 B.企业增加值 C.企业经济类型 D.企业职工人数 11.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人的性别 B.人的年龄 C.人的民族 D.人的文化程度 1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统计学第四章测试答案

第四章 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 四分位数 D.平均数 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 四分位数 D.平均数 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 A.异众比率 B.离散系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 6、四分位差是() 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 B.下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 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 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 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 A.标准分数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标准差 10、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 A.比平均数高出2个平均差 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C.等于2倍的平均数 D.等于2倍的标准差 11-15AABCA 11、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3,表明该数据() A.比平均数高出3个标准差 B. 比平均数低3个标准差 C.等于3倍的平均数 D.等于3倍的标准差 12、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约有() A.68%的数据 B.95%的数据 C.99%的数据 D.100%的数据 13、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约有() A.68%的数据 B.95%的数据 C.99%的数据 D.100%的数据 1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约有() A.68%的数据 B.95%的数据 C.99%的数据 D.100%的数据 15、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2,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统计学(贾5)课后练答案(11-14章)

。 第11章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散点图(略),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2)920232.0=r (3) 检验统计量2281.24222.142=>=αt t ,拒绝原假设,相关系数显著。 (1)散点图(略)。 (2) 8621.0=r (1)0?β表示当0=x 时y 的期望值。 ? (2)1 ?β表示x 每变动一个单位y 平均下降个单位。 (3) 7)(=y E (1)%902 =R (2)1=e s 一家物流公司的管理人员想研究货物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的关系,为此,他抽出了公司最近10个 (1)绘制运送距离和运送时间的散点图,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 (2) x 运送距离(km ) y 运送时间(天) x 运送距离(km ) Pearson 相关性 1 : .949(**) 显著性(双侧) N 10 · 10 y 运送时间(天) Pearson 相关性 .949(**) 1 显著性(双侧) # N 有很强的线性关系。 (3) |

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化系数 t 显著性 B 标准误 Beta 1 (常量) % x 运送距离(km ) [ 回归系数的含义:每公里增加天。 / (1)人均GDP 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a=。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 为5 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 (7)求人均GDP 为5 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人均GDP (元) 人均消费水平(元) 人均GDP (元) Pearson 相关性 1 .998(**) 显著性(双侧) ~ N 7 7 人均消费水平(元) Pearson 相关性 .998(**) ` 1 显著性(双侧)

统计学第四章作业及答案

第四章作业 一、判断题 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2.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3.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年与1998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例相对指标。()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6.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数值大于100%,就说明完成并超额完成的计划。() 7.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累加。() 8.全国粮食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3.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 % 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如果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则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11% B. C. D. 10.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指标是()。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1%113%100%111%113-100%113%111-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统计学第四章习题答案贾俊平

第四章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4.1 一家汽车零售店的10名销售人员5月份销售的汽车数量(单位:台)排序后如下:2 4 7 10 10 10 12 12 14 15 要求: (1)计算汽车销售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3)计算销售量的标准差。 (4)说明汽车销售量分布的特征。 解: Statistics 10 Missing0 Mean Median Mode10 Std. Deviation Percentiles25 50 75 单位:周岁1915292524 2321382218 3020191916 2327223424 4120311723 要求; (1)计算众数、中位数: 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

网络用户的年龄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Q1位置=25/4=,因此Q1=19,Q3位置=3×25/4=,因此Q3=27,或者,由于25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2=。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 Mean=;Std. Deviation=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 Skewness=;Kurtosis=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分布,均值=24、标准差=、呈右偏分布。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1、确定组数: ()lg 25lg() 1.398111 5.64lg(2)lg 20.30103 n K =+ =+=+=,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41-15)÷6=,取5 3、分组频数表 网络用户的年龄 (Binned) 分组后的直方图:

统计学第四章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第四章作业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四章作业 一、判断题 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2.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3.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4.1999年与1998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例相对指标。()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6.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数值大于100%,就说明完成并超额完成的计划。() 7.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累加。() 8.全国粮食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3.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 A.5.5% B.5% C.115.5% D.15.5% 4.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如果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则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A.13%-11% B. C. D. 10.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指标是()。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111%113%100%111%113-100 %113%111-

统计学第五版本第十四章统计指数.doc

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计量产量单位成本(元) 产品名称 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台2000 2200 12 12.5 乙吨5000 6000 6.2 6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 计产量单位成本(元)指数( %) 产品量 名称 单 0 1 z z 1 产量单位成本q q 位 甲台2000 2200 12 12.5 110 104.2 乙吨5000 6000 6.2 6 120 96.8 z0q1 63600 115.64% ( 2)产量指数: 55000 z0q0 z1q1 63500 99.84% ( 3)单位成本指数: 63600 z0q1 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商品计量销售数量单价(元) 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千克100 115 100 100 乙台200 220 50 55 丙件300 315 20 25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商品销售量单价(元)销售额(元) ( 1)销售额总名称q0 q1 p0 p1 p0 q0 p1 q1 p0q1 指数: 甲100 115 100 100 10000 11500 11500 p1q1 31475 p0q0 121.06 26000 乙200 220 50 55 10000 12100 11000 丙300 315 20 25 6000 7875 6300 ( 2)价格的变 合计————26000 31475 28800 动: p1q1 31475 109.29% p0q1 28800 销售量的变动:p0q1 28800 110.77% p0 q0 26000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商品计量销售数量价格(元) 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支400 600 0.25 0.2 乙件500 600 0.4 0.36 丙个200 180 0.5 0.6 解: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统计学,第四章,课后,答案,解析,第四章,练习题,单项选择,,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第四章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b.质量指标c.总体标志总量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b.95.45%c.200%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b.95%c.5%D.114.5%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A.大量的b.同质的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b.平均增长水平c.平均发展水平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b.13c.7.1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

第四章统计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综合指标 一、单选题 1.B 2.D 3.D 4.D 5.B 二、多选题 1.BDE 2.BCE 3.AC 三、简答题 1.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总量指标的作用:(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基本实力;(2)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2.结构相对指标将总体分为性质不同的部分,用各部分和总体数值对比;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两个不同部分之间的数值对比;比较相对指标是用两个不同总体的同类指标数值对比。 3.强度相对指标是对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密切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反映现象强度、密度、或普及程度的相对指标。在表现形式上同平均指标类似,单平均指标是总体标志总量处以总体单位个数,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不同性质单密切联系的总体指标之比。 4.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的区别: (1)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相加表明较长时期的总量。时点指标不具有可加性; (2)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和时间长短有关,时点指标则无关; (3)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连续计数,时点指标的数值只能间断计数。 5.权数可理解为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在数据未分组时可用简单算术平均,对分组数据适用加权算术平均。在各数据的权数都为1时两者相等。 6.联系:两者都是平均指标的一种,调和平均数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区别:(1)变量不同:算术平均数是x,调和平均数是1/x 。 (2)权数不同:算术平均数是f或n,代表次数(单位数),调和平均数是xf 或M,代表标志总量。 四、计算题 1.(1)结构指标:男性人口(女性人口)/人口总数×100% (2)比例指标:男性人口/女性人口×100%、女性人口/男性人口×100% (3)动态指标:1990年人口总数/1982年人口总数×100%-1等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1)培训讲学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 (2)产量指数: %64.11555000 63600 01 0== ∑∑q z q z ()∑∑=-=-元860055000636000 01 0q z q z (3)单位成本指数: %84.9963600 63500 1 011== ∑∑q z q z ()∑∑-=-=-元10063600635001 01 1q z q z 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1)销售额总指数: %06.12126000 31475 01 1== ∑∑q p q p ()∑∑=-=-元547526********* 01 1q p q p (2)价格的变动: %29.10928800 31475 1 011== ∑∑q p q p ()∑∑=-=-元267528800314751 01 1q p q p 销售量的变动: %77.11026000 28800 01 0== ∑∑q p q p ()∑∑=-=-元280026000288000 01 0q p q p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解:

价格指数: %5.924804441 011== ∑∑q p q p %765003800001==∑∑q p q p 销售量指数 %965004800 01 0== ∑∑q p q p %8.116380 4440111==∑∑q p q p 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 解: %125260325601001006050.110010.110025.10 0000 1 0001==++?+?+?===∑∑∑∑p q p q q q p q p q k q ()∑∑=-=-万元652603250 01 0q p q p 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25%,绝对额增加65 万元。 5.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通过计算说明其价格总的变动情况。 价格总指数

统计学第四章

第四章 差异量 教学目的: 1、理解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与差异系数等概念; 2、掌握各种差异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数据的分布特征不仅有集中趋势,还有离中趋势。以动态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瞧,数据就是向中间变动的,也就是向两端变动的。两组数据可能平均水平相同,但两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如】:比较下列两组数据 A 组:88、82、73、76、81 B 组:92、86、70、72、80 两组平均数,80==B A X X 但R A =88-73=15,R B=92-70=22。即A 组较集中,B 组较分散。因此,我们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既要描述其集中趋势,也要描述其离中趋势。 差异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离中趋势或变异程度的量称为差异量。 常用的差异量指标有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与差异系数。 第一节 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 一、全距 全距:就是一组数距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优点:意义明确,计算方便。 缺点:反应不灵敏,易受极端值影响。 二、四分位距 (一)四分位距的的概念 四分位距:就是指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间部位50%个频数距离的一半。 ) (1.421 3Q Q QD -= QD :表示四分位距; Q 3:表示第三四分位数; Q 1:表示第一四分位数。 所以:四分位距的公式又为:

2 2575P P QD -= (二)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1、原始数据计算法 (1)将数据由小到大进行排列; (2)分别求出三位四分位数(点); (3)代入公式计算。 【例如】:有以下16个数据25、22、29、12、40、15、14、39、37、31、33、19、17、20、35、30,其中四分位距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先将原始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好; 12、14、15、17、*19、20、22、25、*29、30、31、33、*35、37、39、40 Q 1=18 Md =27 Q 3=34 (2)求出Q 1、Md 、Q 3; (3)将Q 1、Md 、Q 3的得数代入公式(4、1)。 82 1834=-=DQ 2、频数分布表计算法 利用频数分布表计算公式为: ) (2.4225 75P P QD -= 关键就是分别计算P 75与P 25,百分位数计算方法掌握了,这里的计算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三)优缺点 优点:意义明确,不受极端值影响。 缺点:反应不灵敏。 三、百分位距 百分位距:就是指两个百分位数之差。 常用的百分位距有两种:P 90-P 10与P 93-P 7 优点:意义明确,不受极值影响。 缺点:反映不灵敏。 第二节 平均差 一、平均差的概念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练习题 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 A.异众比率 B.离散系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 6、四分位差是() 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 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 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 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 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 A.标准分数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标准差 10、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2,表明该数据() 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 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C.等于2倍的平均数 D.等于2倍的标准差 11、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68%的数据 B.95%的数据 C.99%的数据 D.100%的数据 12、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4,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 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13、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14、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15、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 A.等于0 B.等于1 C.大于0 D.大于1 16、如果一组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在0.5~1或-1~-0.5之间,则表明该组数据属于() A.对称分布 B.中等偏态分布 C.高度偏态分布 D.轻微偏态分布 17、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是() A.等于0 B.大于0 C.小于0 D.等于1 18、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 A.尖峰分布 B.扁平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19、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在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A.1200 B.经济管理学院 C.200 D.理学院 20、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21、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

统计学第一章 总论习题

第一章总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将古典概率论引入社会经济现象研究的学者是()。 A.阿道夫·凯特勒 B.威廉·配第 C.约翰·格朗特 D.海尔曼·康令 3.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新兴科学 C.方法论科学 D.实质性科学 4.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 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 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 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 5.标志是指()。 A.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和数量特征的名称 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 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 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 6.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7.在某地区2003年GDP和人均GDP资料中,属于下面哪一种类统计指标()。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8.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 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 C.某一高等学校 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 9.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 10.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个公司 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11.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 A.性别 B.年龄 C.商品价格 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 12.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 13.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 B.标志值 C.指标 D.变量 1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 15.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16.下面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社会统计学基本公式

122 31 3.322log 4×6i i i i i i i i i i i i u l u l u l u l l R h N h R N A A B =-+-= =+= += == ==+第三章 、组距 h (上限 下限)2、组中值 m 或 m 、斯特奇斯公式 (:组距 :全距 :总体单位)频数频率 、频数密度 频率密度组距组距标准组距 5、折合系数实际组距 标准组距频数实际频数折合系数、基尼系数 G 11 1111 n n i i i i i i PI P I --++===-∑∑ 或 G (i i P 是横轴上的累积百分数;I 是纵轴上的累计百分数) P i I i A B

1(2))(1)122 12 22d d X X X N fX X f N N N N N F L == ++-=+∑∑∑第四章 1、算术平均数()()未分组资料 分组资料 注:对于单项数列分组,X即为变量值,若为组距式分组,则X为组中值 f:各组频数 2、中位数(M 未分组资料 若N为奇数,则取第位上的变量值为中位数,若为偶数,则取第 位和第 位上的两个变量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分组资料 M 112h h L : 2 m m d m m m m m N F U f f f F F N --- ?=- ?或 M 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 : 小于中位数所在组的各组频数之和(向上累计) h : 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U: 中位数所在组的上限 : 包括中位数所在组的各组频数之和(向上累计) 注: 中位数所在组由 确定

1 111 1 11113333 3 334h :h 34h :N F l f F l f N F l f F l -=+?-=+?3、四分位数 (1)第一四分位数 Q :小于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各组累计频数(向上累计)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2)第三四分位数 Q :小于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各组累计频数(向上累计)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331 12 12h 1 h :h 5o o o o o o f L L ?=+??+???下限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4、众数(M )()未分组资料 先将所有数据顺序排列,观察某些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最多,这些变量值就 是众数 (2)分组资料 M 众数所在组的下限 :众数所在组频数与前一组频数之差 :众数所在组频数与后一组频数之差 :众数所在组的组距 、几何平均数1 1 lg lg anti(lg )(2)1 lg lg anti(lg )g g g g g g g g g X N f X N X === ==== =∑∑(M )()简单几何平均数 M 或 M M M 加权几何平均数 M 或 M M M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则为组中值

统计学第四章答案

应用统计学(答案) 第四章P83 4.19解:依题意提出假设:01:82;:82.μμ≥=P TDIST 0H 不拒绝, 没有证据表明该企业生产的金属板不符合要求。 4.21解:依题意提出假设:01:17;:17.%%ππ≤>H H 检验统计量为: ()0,1 2.440.0070.05,拒绝H α=-=<=P NORMSDIST 该生产商的说法是属实的。 4.23解:依题意提出假设:012112:-=0;:0.H H μμμμ-≠ (1)用Excel 【数据分析】工具中的【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进行检验,结果为: 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 2.44 z = = =

(2)用Excel 【数据分析】工具中的【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进行检验,结果为: 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 由于“()=t 双尾

利用Excel 【数据分析】工具中的【F-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进行检验得到的结果为: F-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 由于“()=f 单尾

H H 用Excel 【数据分析】工具中的【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进行检验,结果为: 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