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城区学习探究诊断_第5章__相交线与平行线

西城区学习探究诊断_第5章__相交线与平行线

西城区学习探究诊断_第5章__相交线与平行线
西城区学习探究诊断_第5章__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测试1 相交线

学习要求

1.能从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的关系入手,理解对顶角、互为邻补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能依据对顶角的性质、邻补角的概念等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角有一条______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__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2.如果两个角有______顶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___________ 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重要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

(1)∠1和∠2叫做______角;∠1和∠4互为______角;

∠2和∠3互为_______角;∠1和∠3互为______角;

∠2和∠4互为______角.

(2)若∠1=20°,那么∠2=______;

∠3=∠BO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且∠COE=90°,则

(1)与∠BOD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BOD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EOA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OD=42°17′,则∠AOD=__________;∠EOD=______;∠AOE=______.

二、选择题

6.图中是对顶角的是( ).

7.如图,∠1的邻补角是( ).

(A)∠BOC (B)∠BOC 和∠AOF (C)∠AOF

(D)∠BOE 和∠AOF

8.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若AOD AOC ∠=

∠3

1

,则∠BOD 的度数为( ).

(A)30° (B)45° (C)60° (D)135°

9.如图所示,直线l 1,l 2,l 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

(A)∠1=90°,∠2=30°,∠3=∠4=60° (B)∠1=∠3=90°,∠2=∠4=30° (C)∠1=∠3=90°,∠2=∠4=60°

(D)∠1=∠3=90°,∠2=60°,∠4=30° 三、判断正误

10.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 ) 11.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 ) 12.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 ) 13.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它们一定互为补角. ( ) 14.对顶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 ) 15.有一条公共边和公共顶点,且互为补角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 )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16.如图所示,AB ,CD ,EF 交于点O ,∠1=20°,∠BOC =80°,求∠2的度数.

17.已知: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1=2∠3,∠2=86°.求∠4的度数.

18.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B,∠AOD∶∠DOE=4∶1.求∠AOF的度数.

19.如图,有两堵围墙,有人想测量地面上两堵围墙内所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又不能进入围墙,只能站在墙外,请问该如何测量?

拓展、探究、思考

20.如图,O是直线CD上一点,射线OA,OB在直线CD的两侧,且使∠AOC=∠BOD,试确定∠AOC与∠BOD是否为对顶角,并说明你的理由.

21.回答下列问题:

(1)三条直线AB,CD,EF两两相交,图形中共有几对对顶角(平角除外)?几对邻补角?

(2)四条直线AB,CD,EF,GH两两相交,图形中共有几对对顶角(平角除外)?几对邻

补角?

(3)m条直线a1,a2,a3,…,a m-1,a m相交于点O,则图中一共有几对对顶角(平角除

外)?几对邻补角?

测试2 垂线

学习要求

1.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线的性质,能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__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__线,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____________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_________中,_________最短.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4.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______;直线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O点,记作____________;线段PO的长度是点_________到直线_________的距离;点M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画图

5.如图,过A点作CD⊥MN,过A点作PQ⊥EF于B.

图a 图b 图c

6.如图,过A点作BC边所在直线的垂线EF,垂足是D,并量出A点到BC边的距离.

图a 图b 图c

7.如图,已知∠AOB及点P,分别画出点P到射线OA、OB的垂线段PM及PN.

图a 图b 图c

8.如图,小明从A村到B村去取鱼虫,将鱼虫放到河里,请作出小明经过的最短路线.

综合、运用、诊断

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9.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 10.若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 11.一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 ) 12.平面内,过线段AB 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 垂直. ( ) 13.连接直线l 外一点到直线l 上各点的6个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 ) 14.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过这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的距离. ( ) 15.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 ) 16.在三角形ABC 中,若∠B =90°,则AC >AB . ( )

二、选择题

17.如图,若AO ⊥CO ,BO ⊥DO ,且∠BOC =α,则∠AOD 等于( ).

(A)180°-2α (B)180°-α (C)α2

1

90+?

(D)2α-90°

18.如图,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P 到直线m 上的三点A 、B 、C 的距离分别为P A =4cm ,

PB =6cm ,PC =3cm ,则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 ).

(A)3cm (B)小于3cm (C)不大于3cm (D)以上结论都不对

19.如图,BC ⊥AC ,CD ⊥AB ,AB =m ,CD =n ,则AC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AC <m (B)AC >n (C)n ≤AC ≤m (D)n <AC <m 20.若直线a 与直线b 相交于点A ,则直线b 上到直线a 距离等于2cm 的点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1.如图,AC ⊥BC 于点C ,CD ⊥AB 于点D ,DE ⊥BC 于点E ,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

的距离的线段有( ).

(A)3条 (B)4条 (C)7条 (D)8条 三、解答题

22.已知:OA ⊥OC ,∠AOB ∶∠AOC =2∶3.求∠BOC 的度数.

23.已知: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且CD ⊥EF ,∠AOE =70°,若OG

平分∠BOF .求∠DOG .

拓展、探究、思考

24.已知平面内有一条直线m 及直线外三点A ,B ,C ,分别过这三个点作直线m 的垂线,

想一想有几个不同的垂足?画图说明.

25.已知点M ,试在平面内作出四条直线l 1,l 2,l 3,l 4,使它们分别到点M 的距离是1.5cm .

·M

26.从点O 引出四条射线OA ,OB ,OC ,OD ,且AO ⊥BO ,CO ⊥DO ,试探索∠AOC

与∠BOD 的数量关系.

27.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为邻角,过顶点作公共边的垂线,若此垂线与锐角的另一边

构成

75直角,与钝角的另一边构成直7

3

角,则此锐角与钝角的和等于直角的多少倍?

测试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习要求

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能从所构成的八个角中识别出哪两个角是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如图,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在所构成的八个角中指出,下列各对角之间是属于哪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

(1)∠1与∠2是_______;(2)∠5与∠7是______;

(3)∠1与∠5是_______;(4)∠5与∠3是______;

(5)∠5与∠4是_______;(6)∠8与∠4是______;

(7)∠4与∠6是_______;(8)∠6与∠3是______;

(9)∠3与∠7是______;(10)∠6与∠2是______.

2.如图所示,图中用数字标出的角中,同位角有______;内错角有______;同旁内角有______.

3.如图所示,

(1)∠B和∠ECD可看成是直线AB、CE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

(2)∠A和∠ACE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4.如图所示,

(1)∠AED和∠ABC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

(2)∠EDB和∠DBC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

(3)∠EDC和∠C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

综合、运用、诊断

一、选择题

5.已知图①~④,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在上述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有(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D)①

6.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5与∠2是对顶角(B)∠1与∠3是同位角

(C)∠2与∠3是同旁内角(D)∠1与∠2是同旁内角

7.如图,∠1和∠2是内错角,可看成是由直线( ).

(A)AD,BC被AC所截构成

(B)AB,CD被AC所截构成

(C)AB,CD被AD所截构成

(D)AB,CD被BC所截构成

8.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GH分别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4对(B)8对

(C)12对(D)16对

拓展、探究、思考

一、解答题

9.如图,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几对同位角?几对内错角?几对同旁内角?

测试4 平行线及平行线的判定

学习要求

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用作图工具画平行线,从而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在同一平面内,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若直线a与直线b平行,则记作______.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____.

3.平行公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平行公理的推论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即三条直线a,b,c,若a∥b,b∥c,则______.

5.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除平行线定义和平行公理推论外):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判定方

法1可简述为: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这个判定方法

2可简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这个判定方法

3可简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已知条件推理

6.已知:如图,请分别依据所给出的条件,判定相应的哪两条直线平行?并写出推理的根据.

(1)如果∠2=∠3,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2=∠5,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2+∠1=180°,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5=∠3,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4+∠6=180°,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6=∠3,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如图,请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B=∠3(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D(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A(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BCE=180°(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诊断

一、依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8.已知:点P是∠AOB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直线CD∥OA,直线EF∥OB.

9.已知:三角形ABC及BC边的中点D.过D点作DF∥CA交AB于M,再过D点作DE ∥AB交AC于N点.

二、解答题

10.已知:如图,∠1=∠2.求证:AB∥CD.

(1)分析:如图,欲证AB∥CD,只要证∠1=______.

证法1:

∵∠1=∠2,(已知)

又∠3=∠2,( )

∴∠1=_______.( )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如图,欲证AB∥CD,只要证∠3=∠4.

证法2:

∵∠4=∠1,∠3=∠2,( )

又∠1=∠2,(已知)

从而∠3=_______.( )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绘图员画图时经常使用丁字尺,丁字尺分尺头、尺身两部分,尺头的里边和尺身的上边应平直,并且一般互相垂直,也有把尺头和尺身用螺栓连接起来,可以转动尺头,使它和尺身成一定的角度.用丁字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如下面的三个图所示.画直线时要按住尺身,推移丁字尺时必须使尺头靠紧图画板的边框.请你说明:利用丁字尺画平行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拓展、探究、思考

12.已知:如图,CD ⊥DA ,DA ⊥AB ,∠1=∠2.试确定射线DF 与AE 的位置关系,并说

明你的理由.

(1)问题的结论:DF ______AE .

(2)证明思路分析:欲证DF ______AE ,只要证∠3=______. (3)证明过程:

证明:∵CD ⊥DA ,DA ⊥AB ,( )

∴∠CDA =∠DAB =______°.(垂直定义) 又∠1=∠2,( )

从而∠CDA -∠1=______-______,(等式的性质) 即∠3=___.

∴DF ___AE .(____,____)

13.已知:如图,∠ABC =∠ADC ,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 .且∠1=∠3.

求证:AB ∥DC .

证明:∵∠ABC =∠ADC , .2

1

21ADC ABC ∠=∠∴( ) 又∵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 ,

.2

12,2

11ADC ABC ∠=

∠∠=

∠∴ ( )

∴∠______=∠______.( ) ∵∠1=∠3,( ) ∴∠2=∠______.(等量代换) ∴______∥______.( )

14.已知:如图,∠1=∠2,∠3+∠4=180°.试确定直线a 与直线c 的位置关系,并说

明你的理由.

(1)问题的结论:a ______c .

(2)证明思路分析:欲证a ______c ,只要证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

(3)证明过程:

证明:∵∠1=∠2,(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3+∠4=180°,(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由①、②,因为a∥______,c∥______,

∴a______c.(________,________)

测试5 平行线的性质

学习要求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依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

2.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的区别.

3.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平行线具有如下性质:

(1)性质1:______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______.这个性质可简述为两直线______,

同位角______.

(2)性质2:两条平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这个性质可简述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性质3:__________________,同旁内角______.这个性质可简述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同时______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二、根据已知条件推理

3.如图,请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如果AB∥EF,那么∠2=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B∥DC,那么∠3=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F∥BE,那么∠1+∠2=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F∥BE,∠4=120°,那么∠5=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如图,DE∥AB.请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分别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DE∥AB,(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AB,(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AB( ),

∴∠1+______=180°.(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5.如图,∠1=∠2,∠3=110°,求∠4.

解题思路分析:欲求∠4,需先证明______∥______.

解:∵∠1=∠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如图,∠1+∠2=180°.求证:∠3=∠4.

证明思路分析:欲证∠3=∠4,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1+∠2=18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_)

7.已知:如图,AB∥CD,∠1=∠B.

求证:CD是∠BCE的平分线.

证明思路分析:欲证CD是∠BCE的平分线,

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AB∥CD,(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1=∠B,( )

∴______=______.(等量代换)

即C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如图,AB∥CD,∠1=∠2.求证:BE∥CF.

证明思路分析:欲证BE∥CF,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AB∥CD,( )

∴∠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ABC-∠1=______-______,( )

即______=______.

∴BE∥CF.(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如图,AB∥CD,∠B=35°,∠1=75°.求∠A的度数.

解题思路分析:欲求∠A,只要求∠ACD的大小.

解:∵CD∥AB,∠B=35°,(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1=75°,

∴∠ACD=∠1+∠2=______°.

∵CD∥AB,( )

∴∠A+______=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

10.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BC,∠B=50°.求∠D的度数.分析:可利用∠DCE作为中间量过渡.

解法1:∵AB∥CD,∠B=50°,( )

∴∠D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AD∥BC,(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如果以∠A作为中间量,如何求解?

解法2:∵AD∥BC,∠B=50°,( )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AB,( )

∴∠D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如图,AB ∥CD ,AP 平分∠BAC ,CP 平分∠ACD ,求∠APC 的度数.

解:过P 点作PM ∥AB 交AC 于点M .

∵AB ∥CD ,( )

∴∠BAC +∠______=180°.( ) ∵PM ∥AB ,

∴∠1=∠_______,( )

且PM ∥_______.(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也互相平行) ∴∠3=∠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P 平分∠BAC ,CP 平分∠ACD ,( )

∠=

∠∴21

1______,∠=∠2

14______.( ) 902

1

2141=∠+∠=

∠+∠∴ACD BAC .( ) ∴∠APC =∠2+∠3=∠1+∠4=90°.( )

总结: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______.

拓展、探究、思考

12.已知:如图,AB ∥CD ,EF ⊥AB 于M 点且EF 交CD 于N 点.求证:EF ⊥CD .

13.如图,DE ∥BC ,∠D ∶∠DBC =2∶1,∠1=∠2,求∠E 的度数.

14.问题探究:

(1)如果一个角的两条边与另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

系?举例说明.

(2)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

举例说明.

15.如图,AB∥DE,∠1=25°,∠2=110°,求∠BCD的度数.

16.如图,AB,CD是两根钉在木板上的平行木条,将一根橡皮筋固定在A,C两点,点E 是橡皮筋上的一点,拽动E点将橡皮筋拉紧后,请你探索∠A,∠AEC,∠C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提示:先画出示意图,再说明理由).

测试6 命题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命题,知道一个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的.

2.对于给定的命题,能找出它的题设和结论,并会把该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判定该命题的真假.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______一件事件的______叫做命题.

2.许多命题都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题设是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 _____.

3.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

4.所谓真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就______的命题.相反,所谓假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______的命题.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顶角相等.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9.90°的角是直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末位数字是零的整数能被5整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等角的余角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诊断

一、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3.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 14. 不是有理数.( )

15.直线a与b能相交吗?( ) 16.连接AB.( )

17.作AB⊥CD于E点.( ) 18.三条直线相交,有三个交点.( ) 二、判断下列各命题中,哪些命题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对于真命题画“√”,对于假命

题画“×”)

19.0是自然数.( )

20.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

2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

22.如果AC=BC,那么C点是AB的中点.( )

23.若a∥b,b∥c,则a∥c.( )

24.如果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B=2BC.( )

25.若x2=4,则x=2.( )

26.若xy=0,则x=0.( )

27.同一平面内既不重合也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

28.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

29.同位角相等.( )

30.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

拓展、探究、思考

3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论断:

①AB∥DC;②AD∥BC;③AB=AD;④∠A=∠C;⑤AD=BC.

以上面论断中的两个作为题设,再从余下的论断中选一个作为结论,并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真命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求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测试7 平移

学习要求

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知道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所具有的联系和性质,能用平移变换有关知识说明一些简单问题及进行图形设计.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线段ON是由线段______平移得到的;线段DE是由线段______平移得到的;

线段FG是由线段______平移得到的.

2.如图所示,线段AB在下面的三个平移中(AB→A1B1→A2B2→A3B3),具有哪些性质.

图a

图b 图c

(1)线段AB上所有的点都是沿______移动,并且移动的距离都________.因此,线段AB,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

E D C B A ① 2 1 21 ②12 ③1 2 ④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35分)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2.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 A. 43∠=∠ B. 21∠=∠ C. DCE D ∠=∠ D. ο 180=∠+∠ACD D 3.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ο30,第二次向右拐ο30 B.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C.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右拐ο130 D. 第一次向左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 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5.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个数是(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7.如右图,CD AB //,且ο25=∠A ,ο45=∠C ,则E ∠的度数是( ) E D C B A 432 1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相交线与平行 线)基础练习 试卷简介:全卷共5道题,分值100分,测试时间30分钟。主要考察了大家对平行线的判定以及性质的掌握情况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 1.如图,∠1=∠A,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AB//FD B.ED//AC C.∠B=∠1 D.∠3=∠1 答案:B 解题思路:解:由∠1=∠A,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DE∥AC故选B. 易错点:不能够准确的找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如图2,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则的值是 ( ) A.30 B.20 C.50 D.60 答案:B 解题思路:解:由a∥b知x=30,因为3y+x=180,可得y=50,所以=20故选B 易错点:同学们不能够根据平行的到x,y的值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

3.如图3,直线l1//l2,则∠α=() A.100° B.110° C.120° D.130° 答案:D 解题思路:解:由l1//l2得,∠1=180°-110°=70°,所以70°+60°=130°故选D. 易错点:找不对同旁内角去转移角度。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 4.如图4,AB//CD,∠BAE=120°,∠DCE=30°,则∠AEC=() A.90° B.150° C.75° D.60° 答案:A 解题思路:过E做EF∥AB,则∠BAE+∠AEF=180°,所以∠AEF=60°,EF∥CD,所以

∠FEC=∠C=30°,所以∠AEC=90° 易错点:同学不能够把这些条件通过做平行线集中 试题难度:四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5.如图5,∠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1=∠3.下列正确的结论有()个. ①DE//BF;②AB//CD;③∠1=∠2;④∠A=∠C. A.1 B.2 C.3 D.4 答案:D 解题思路:由∠1=∠3得,DE∥BF,由∠2=∠ADF,∠1=∠ABC,∠ADF=∠ABC的, ∠1=∠2=∠3,所以AB∥CD,所以∠A+∠ADF=∠C+∠ABC,所以∠A=∠C 易错点:不能够利用角平分线怎么利用。 试题难度:四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了解邻补角、对顶角以及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能找出图形中的这些角,理解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垂线与及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垂线的画法。 考点知识 1.邻补角: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对顶角: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C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 O A B D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PO⊥AB,同P到直线AB的距离是PO的长。PO是垂线段。PO是点P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5.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图中∠1与∠5,∠2与∠6,∠3与∠7,∠4与∠8。 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如图中∠3与∠5,∠4与∠6. 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如图中∠3与∠6,∠4与∠5. 经典例题 例1.如图所示,AB和CD交于点O,∠AOE=? 90,则∠AOC与∠BOD是,∠AOC与∠AOD是,∠AOC与∠DOE C A O B D E ?P A B O

(完整word版)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辅助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辅助线 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计算或证明,必须具备相应的图形,即三线八角,如果图形不齐全,则应将其补齐,这个“补齐”过程,就是添置辅助线,通常有两种情况; 1. 缺角补角 在图形中虽然具备了“三线”,但“八角”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为了使解题思路流畅自然,应利用延长线段的方法,将“八角”补齐。 2. 缺线补线 如果在图形中“三线”尚不齐全,则首要的任务是添线,通常是做平行线进行添线,添置平行线有一定难度,应结合已知条件,对图形全面进行考查,并辅以必要的练习,才能领会其中要领。 1、 如图,若AB ∥CD,则∠B-∠C+∠E=? 2、 若∠O=∠A+∠C,AB 和CD 平行吗?说明理由。 3、 如图,FG ∥HI ,∠GEK=120°,∠B=30°,∠C=48°,∠CDI=30°,∠A=? 4、 如图a ∥b, ∠1=105°,∠2=140°,则∠3=? 5、 如图,l ∥m ,长方形ABCD 的顶点B 在直线m 上,求∠1=

6、 如图CD ∥EF, ∠F+∠C=∠ABC,求证AB ∥GF 7、如图,AB ∥CD ,猜想∠BAP 、∠APC 、∠P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8、如图,AB ∥CD ,点E 是线段AC 上一点,猜想∠BAC 、∠CED 和∠CDE 之间的数量关系. 9、如图,AB ∥CD ,∠1=50°,∠2=110°,则∠3 10、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E=10°。求证:AB ∥EF 11、如图,AB ∥ED ,α=∠A+∠E ,β=∠B+∠C+∠D .证明:β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专题一

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专题训练 一、两组平行线 1、已知:如图,∠A=∠ACE,∠B=∠BDF,且∠A=∠B,求证:EC∥DF。 2、如图∠A=∠1,∠C=∠2,求证:AB 3、已知CD证:AB C D F E B A 1 2 G F E D C B A 2 1

7、如图,BD丄AC 于D,EF丄AC 于F.∠AMD=∠AGF.∠1=∠2=35°。求证:DM∥BC. 8、已知:如图,EF⊥AB,∠1=∠2,∠3=∠B.求证:CD⊥AB. 6 9 3

D G A E B H C F 10、已知:如图,DG ⊥BC ,AC ⊥BC ,EF ⊥AB ,∠1=∠2 求证:CD ⊥AB 。 二、求特殊角 1、、已知,如图,AB ∥CD ∥GH ,EG 平分∠BEF ,FG 平分∠EFD 求证:∠EGF=90° 2、如图,已知∠ABC=90°,∠1=∠2,∠DCA=∠CAB .求证:(1)CD ⊥CB ;(2)CD 平分∠ACE .

求证: AB 7、如图,点E在直线DF上,点B在直线AC上,DB、EC分别交AF于点G、H,若∠AGB=∠EHF, 2 1 F E D C B A 3、

∠C=∠D,请你判断∠A和∠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8、如图,已知AB//CD,∠1=∠2,∠3=∠4,试证明AD//BE。 9、如图,∠1+∠2=180°,∠A=∠C,DA平分∠BDF.证明: (1)AE//FC (2)BC平分∠DBE 四、寻找角之间的关系

1、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 (1)求证:CF∥AB; (2)求∠DFC的度数。 2、如图,已知∠1=∠2,∠3=∠4,∠5=∠6,求证:AD//BC。 3、如图,BCE、AFE是直线,AB//CD,∠1=∠2,∠3=∠4,求证:AD//BE。 4、如图,∠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一点E,BE交CD于点F,∠1+∠2=90°。求证:(1)AB//CD; (2)∠2+∠3=90°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五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 【知识框架图】 平移 判定 性质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及其性质 对顶角相等邻补角,对顶角平行公理 两三条条 直直线线被所第截两线条相直交 平行 相交 平线 面的 内位两置条关直系 【知识要点】 1、相交线:两条直线有唯一 公共点 时,它们的位置关系就叫相交。两相交直线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2 对对顶角,有 4对邻补角。 (1)邻补角:两个角是邻补角的条件有① 有公共顶点 ;② 一条公共边 ;③ 另不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有 邻补角互补;若两个互为邻补角的角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是 90 度。 (2)对顶角:两个角是对顶角的条件有① 有公共顶点 ;② 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有 对顶角相等 。此类问题常常用方程思想列方程来解决。 2、垂线: ⑴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中有一个角是 直角,就叫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垂线。过一点...(包括线上和线外两种情况)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有且只有一 条。 如图0,因为直线AB ⊥CD 于O ,(O 叫 垂足 ),所以∠ AOC =∠ BOC =∠BOD =∠ AOD = 90 °。反之,因为∠ AOC= 90 °(或∠ BOC=

90 °或∠BOD= 90 °或∠ AOD = 90 °),所以AB⊥CD。 回忆并操作:如何过三角形(特别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作对边的垂线。 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成为垂线段最短。举例:跳远成绩的测量、从河流引水的水渠的挖掘等。 ⑶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段的距离 3、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必将构成八个角,其中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种情况: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成“F”形;内错角成“Z”形或“N”形,同旁内角成”C”形。每一种角之间必须要有平行线为前提才有相等或互补的数量关系,否则其数量关系并不成立。 如找出图中的三线八角,能否确定它们之间的相等或互补的数量关系?(不能) (学会图形的分解): 对同位角 12对邻补角 6对内错角 6对对项角 对同旁内角 4、平行线 ⑴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即没有交点)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叫互相平行,其中一条叫另一条的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图 0 O D C B A E B

整理打印版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辅助线与折叠问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辅助线与折叠问题 一、【折叠问题】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计算或证明,必须具备相应的图形,即三线八角,如果图形不齐全,则应将其补齐,这个“补齐”过程,就是添置辅助线,通常有两种情况; 1. 缺角补角 在图形中虽然具备了“三线”,但“八角”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为了使解题思路流畅自然,应利用延长线段的方法,将“八角”补齐。 2. 缺线补线 如果在图形中“三线”尚不齐全,则首要的任务是添线,通常是做平行线进行添线,添置平行线有一定难度,应结合已知条件,对图形全面进行考查,并辅以必要的练习,才能领会其中要领。 1、如左下图,直线AB∥CD,∠A=70,∠C=40,则∠E= 第2题图 第3题图 2、 如图,若AB∥CD,则∠B -∠C+∠E= 3、 如图a∥b, ∠1=105°,∠2=140°,则∠3= 4、如图,AB∥CD,∠1=50°,∠2=110°,则∠3= 5、如图,AB∥CD,点E 是线段AC 上一点,猜想∠BAC、∠CED 和∠CDE 之间的数量关系. 6、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E=10°。求证:AB∥EF 7.如图CD∥EF, ∠F+∠C=∠ABC,求证AB∥GF A C B D E 第1题图 E D C B A E D C B A E D C B A F E D C B A b a 3 2 1 3 2 1 D C B A

8、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角平分线的规律 图1 图2 图3 ①、如图1,AB∥CD,EM、FN分别平分∠PEB、∠PFN,可以得出结论为: ②、如图2,AB∥CD,EM、FN分别平分∠AEF、∠DFE,可以得出结论为: ③、如图3,AB∥CD,∠BAC的平分线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E,可以得出结论为: 9.图(1),EF⊥GF,垂足为F,∠AEF=150°,∠DGF=60°.试判断AB和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AB∥DE,∠ABC=70°,∠CDE=147°,∠C=.(直接给出答案)(3)如图(3),CD∥BE,则∠2+∠3﹣∠1=.(直接给出答案) (4)如图(4),AB∥CD,∠ABE=∠DCF,求证:BE∥CF.

(word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训练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证明练习 1、如图:∵∠2=∠3 ∴ ____∥_____ ( ) 又∵EF ∥GH ∴____=______ ( ) ∴ ∠1=∠3 2、如图,已知∠A=∠F ,∠C=∠D ,试说明BD ∥CE. 解:∵∠A=∠F(已知) ∴AC ∥DF ( ) ∴∠D= ∠ ( ) 又∵∠C=∠D(已知) ∴∠1=∠C(等量代换) ∴BD ∥CE( ) 3、如图,已知∠B+∠BCD=180°,∠B=∠D. 求证:∠E=∠DFE. 证明:∵∠B+∠BCD=180°(已知 ), ∴AB ∥CD( ). ∴∠B=∠DCE ( ). 又∵∠B=∠D (已知 ), ∴∠DCE=∠D ( ). ∴AD ∥BE( ). ∴∠E=∠DFE ( ). 4、如图,已知:∠1=∠2,当DE ∥FH 时, (1)证明:∠EDA=∠HFB (2)CD 与FG 有何关系? 证明:(1)∵DE ∥FH (已知), ∴∠EDF=∠DFH ( ), ∴∠EDA=∠HFB ( ). (2) ∵∠EDF=∠DFH ( ), 且∠CDF=∠EDF-∠1 ,∠DFG=∠DFH-∠2 , 又∵∠1=∠2(已知 ),∴CD ∥FG( ). 5、如右图,已知AD ⊥BC,EF ⊥BC,∠1=∠2. 求证:DG ∥BA. 证明:∵AD ⊥BC,EF ⊥BC ( ) ∴∠EFB=∠ADB=90° ( ) ∴EF ∥AD( ) ∴∠1=∠BAD( ) D A B F A B E C G H F 1 2 D

G H K F E D C B A 又∵∠1=∠2 ( ) ∴ (等量代换) ∴DG ∥BA.( ) 6、如图:已知:AD ⊥BC 于D ,EF ⊥BC 于F ,∠1=∠3, 求证 :AD 平分∠BAC 。 证明:∵AD ⊥BC EG ⊥BC 于F (已知) ∴AD ∥EF ( ) ∴∠1=∠E ( ) ∠2=∠3( ) 又∵∠3=∠E (已知) ∴∠1=∠2( ) ∴AD 平分∠BAC ( ) 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EF 和AB,CD 分别相交于K,H,且EG ⊥AB,∠CHF=600 ,∠E=30°,试说明AB ∥CD. 证明:∵EG ⊥AB (已知) ∴∠EGK=90°( ), ∴ 在ΔEGK 中∠E+∠EKG=90°( ), 又∵∠E=30°( ) ∴∠EKG=600 又∵∠CHF=60 0 ∴∠EKG=∠CHF ∴AB ∥CD.( )。 8已知:如图,AB ∥CD ,AD ∥BC. 求证:∠A =∠C . 证明:∵AB ∥CD , (_______________) ∴∠B+∠C=1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 ∥BC , (已知) ∴∠A+∠B=1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已知DE//BC,CD 是的∠ACB 平分线,∠B=70°,∠ACB=50°,求∠EDC 和∠BDC 的度数。 11.如图,AB ⊥BD ,CD ⊥MN ,垂足分别是B 、D 点,∠FDC =∠EBA . (1)判断CD 与AB 的位置关系; (2)BE 与DF 平行吗?为什么? F E C A A B C D

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汇编附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 a ∥b ∥c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线 b 上,若∠1=30°,则∠2 等于( ) A .40° B .60° C .50° D .7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1324==∠∠,∠∠,再根据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得341290+=+=?∠∠∠∠,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a ∥b ∥c ∴1324==∠∠,∠∠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线 b 上 ∴341290+=+=?∠∠∠∠ ∵∠1=30° ∴290160=?-=?∠∠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和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不能判断12//l l 的条件是( ) A .13∠=∠ B .24180∠+∠=? C .45∠=∠ D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详解】 A 、∠1=∠3正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2+∠4=180°正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 、∠4=∠5正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2=∠3错误,它们不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故不能推断两直线平行.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 3.如图,直线a ∥b ,直线c 分别交a ,b 于点A ,C ,∠BAC 的平分线交直线b 于点D ,若∠1=50°,则∠2的度数是( ) A .50° B .70° C .80° D .1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D=∠1,再根据AD 是∠BAC 的平分线,进而可得∠BAC 的度数,再根据补角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 因为a ∥b , 所以∠1=∠BAD=50°, 因为AD 是∠BAC 的平分线, 所以∠BAC=2∠BAD=100°, 所以∠2=180°-∠BAC=180°-100°=80°.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几个( ) (1)12∠=∠ (2)34∠=∠(3)5B ∠=∠ (4)180B BCD ∠+∠=?.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专题练习(word 版 一、选择题 1.如果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A ∠比B 的3倍少36,则A ∠的度数是( ) A .18 B .126 C .18或126 D .以上都不对 2.如图,AB ∥CD ,直线MN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F ,FG 平分∠EFD ,EG ⊥FG 于点G ,若∠CFN =110°,则∠BEG =( ) A .20° B .25° C .35° D .40° 3.如图,AB ∥CD ,∠B =20°,∠D =40°,则∠BED 为( ) A .20° B .30° C .60° D .40° 4.如图所示,若AB ∥EF ,用含α、β、γ的式子表示x ,应为( ) A .αβγ++ B .βγα+- C .180αγβ?--+ D .180αβγ?++- 5.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其中AB ⊥CD ,∠1:∠2=3:6,则∠EOD = ( )

A .120° B .130° C .60° D .150° 6.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度,那么这两个角互补;(3)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4)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补吗? A .(1)(2) B .(3)(4) C .(2)(3) D .(1)(4) 7.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 .∠1=50°,∠2=40° B .∠1=50°,∠2=50° C .∠1=∠2=45° D .∠1=40°,∠2=40° 8.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则1∠与2∠是( ) A .同位角 B .内错角 C .同旁内角 D .对顶角 9.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 ∥b 的是( ) A .∠1=∠3 B .∠2=∠3 C .∠4=∠5 D .∠2+∠4=180° 10.(2017?十堰)如图,AB ∥DE ,FG ⊥BC 于F ,∠CDE=40°,则∠FGB=( ) A .40° B .50° C .60° D .70° 11.如图所示,下列条件能判断a ∥b 的有( )

(完整版)平行线中的基本图形、辅助线做法.doc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复习 基本图形、基本规律 姓名: 图形一: A B F G E 推广 J C D H I 三种辅助线的画法:结论是: 辅助 A B A B A B 线做 E E E 法 C D C D C D 写法 对应练习: 1、 如右下图, l ∥ m ,∠ 1=115o ,∠ 2= 95o ,则∠ 3= B l 3 D C l 1 3 2 P E A 1 l 2 第 1 题 第 2 题 ( 3 题) 2、如图,在 △ ABC 中,∠ C = 90°.若 BD ∥ AE ,∠ DBC = 20°,则∠ CAE 的度数 是 3、如图,直线 l 1∥ l 2 被直线 l 3 所截,∠ 1=∠ 2=35°,∠ P=90 °,则∠ 3= 4、 如图, AB ∥ CD ,∠ ABF=2 ∠ABE ,∠ CDF=2 ∠CDE ,求∠ E ∶∠ F 的值。 3 3 C D F E A B

图形二: A B E C D 三种辅助线的画法:结论是: 辅助 A B A B A B 线做 E E E 法 C D C D C D 写法 图形三:结论是: M V K A B G O P C F D L H N S I J E Q R U T 对应练习: 1、 如左下图,直线 AB ∥ CD ,∠ A =70 ,∠ C =40 ,则∠ E= E D C B A 第1题图

2、如图,CD∥AB,∠DCB=70°,∠CBF=20°,∠EFB=130°,求证:AB∥EF. 翻折问题 1、如图,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 ABCD 沿 BD 对折,使 C 点落在 E 处,若∠ DBC=15°,求∠ BOD 的度数。 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 EF 折叠后,点 D、C 分别落在 D ′、 C′的位置.若∠ EFB = 65°,求∠ AED′的度数。 3、如图,把矩形 ABCD 沿 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 BEF的度数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 ABCD 沿 PQ 对折,A 点落到 A ′位置,若∠ A′ QB=120°,求∠ DPA′的度数。

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填空 1.如图①,∵∠ = ∠ ∴AD ∥BC 。( ) (写出一个正确的就可以) 2.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EF 所截,且∠EOB +∠DPF =180°.求证:AB ∥CD . 解法一:∵∠EOB +∠BOP =180°(已知), ∠EOB +∠DPF =180°(已知), ∴ ∠BOP =∠DPF (等量代换) ∴ ( ). 解法二:由图知∠EOB =∠POA ,∠CPO =∠DPF (对顶角相等), ∵ ∠EOB +∠DPF =180° (已知) ∴ (等量代换) ∴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如图5,(1)∵∠A= (已知) ∴AC ∥ED( ) (2)∵∠2= (已知) ∴AC ∥ED( ) (3)∵∠A+ =180°(已知) ∴AB ∥FD( ) (4)∵AB ∥ (已知) ∴∠2+∠AED=180°( ) (5)∵AC ∥ (已知) ∴∠C=∠1( ) 4.如图,已知:AB ∥EF ,AB ∥CD ,求证:∠DCE +∠E =180°. 证明∵ AB ∥EF ,AB ∥CD (已知), ∴ EF ∥CD ( ) ∴ ( ). 5.如图,AB ∥DE ,求证∠B +∠E =∠BCE . 证明:过点C 作CF ∥AB ,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 ∴____________( ) A B C D E F 123图5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 6.如图,已知AB ∥CD ,∠1=∠2,求证EP ∥FQ . 证明:∵AB ∥CD , ∴∠MEB =∠MFD ( ) 又∵∠1=∠2, ∴∠MEB -∠1=∠MFD -∠2, 即∠MEP =∠______ ∴EP ∥_____.( ) 7.如图,(1)已知∠1=∠2求证:a ∥b . ⑵直线//a b ,求证:12∠=∠. 8.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第8题改编).已知;如图 2-87, DF//AC ,∠C =∠D ,求证:∠AMB=∠ENF

初一:“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方法与技巧

精锐教育名师大讲堂讲义 初一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方法与技巧 ● 学习要求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理解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知道垂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用尺规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知道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通过观察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特征,归纳并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4.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平行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描述这两条平行线相对位置的量。 5.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及有关基本事实进行说理,初步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初步感知形式推理的规则和过程。 ● 方法点拨 ● 考点1:邻补交、对顶角的概念性质 1. 如图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射线OE ,则图中的邻补角一共有(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2.如图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则AOB DOC ∠+∠= _________ . 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 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 对,则m 与n 的关系是( ) A .m = n ; B .m >n ; C .m <n ; D .m + n = 10. 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12 1 2 1 2 1 2 考点2:垂线与斜线概念性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直线c 外一点A 与直线c 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 ,则 (图1) (图2)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5.1.1相交线(详见课本第2页) 1、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 点, 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2、对顶角的概念: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 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如图2所示,∠1与∠ 3、∠2与∠4都是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4、邻补角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延长,这条反向延长线与这个 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3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由平角定义可知∠1+∠2=180°. 5.1.2垂线(详见课本第3-5页) 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2、垂线的性质 (1)(垂直公理)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 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2)(垂直推理)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垂线段最 .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如图5所示,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叫做点P 到 直线l 的距离. 4、 垂线的画法(工具:三角板或量角器) 画法指点: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详见课本第6-7页) 1、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 条直线所截形成 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5,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 角(位置相同)同位角是“F ”型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位置在内且交错)内 错角是“Z ”型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 同旁内角是“U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图形补全. 如上图6 5.2.1平行线(详见课本第11-12页) 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 ;⑵(通常把 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A B C D 1 4 3 21A B C D O 图2 O D C B A 图1 图5 21 O C B A 图3 图4 E

(完整)七年级-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含辅助线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一、平行线 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两条线(a,b)被第三条(c)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 线的同一方,把这种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corresponding angles) 如图:∠1与∠8,∠2与∠7,∠3与∠6,∠4与∠5均为同位角。 两条线(a,b)被第三条(c)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 且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如图: ∠1与∠6,∠2与∠5均为同位角。 两条线(a,b)被第三条(c)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一侧,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interior angles of thesame side)。如图:∠1与∠5,∠2与∠6均为同位角。 2、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ZU型辅助线的添加 题型一、“U”型中辅助线请安题号把图重新编号 已知:如图,AB∥CD,求证:∠BED=360°-(∠B+∠D)。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180°()。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 ∴∠D+∠2=180°()。 ∴∠B+∠1+∠D+∠2=180°+180°()。 又∵∠BED=∠1+∠2, ∴∠B+∠D+∠BED=360°()。 ∴∠BED==360°-(∠B+∠D)()。 变式.已知:如图,AB∥CD,求∠BAE+∠AEF+∠EFC+∠FCD的度数. A B E F 第3题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

① 2 1 21 ②12 ③1 2 ④ 优学教育------七年级数学下五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35分)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2.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 A. 43∠=∠ B. 21∠=∠ C. DCE D ∠=∠ D. ο 180=∠+∠ACD D 3.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ο30,第二次向右拐ο30 B.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C.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右拐ο130 D. 第一次向左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 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5.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个数是(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E D C B A 432 1

人教版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与习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2、互为邻补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且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性质:从位置看:互为邻角;从数量看:互为补角; 3、互为对顶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直 4、垂直: (1)定义: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交点叫做垂足。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垂直。 5、任何一个“定义”既可以做判定,又可以做性质。 6、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7、垂线段的性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8、区分: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两点间的距离”的一种特殊情况。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9、内错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两侧,都在被截直线之间。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10、同位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侧,都在被截直线的同一方。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11、同旁内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侧,都在被截直线之间。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相交线、平行线 12、截线与被截直线的定义:截线就是截断两条同一方向直线的直线,被截直线就是被截线所截断的两条同一方向的直线。 13、相交线的定义:在平面内有一个公共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辅助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添加辅助线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添加辅助线 教学过程: 说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计算或证明,必须具备相应的图形,即三线八角,如果图形不齐全,则应将其补齐,这个“补齐”过程,就是添置辅助线,通常有两种情况; 1. 缺角补角 在图形中虽然具备了“三线”,但“八角”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为了使解题思路流畅自然,应利用延长线段的方法,将“八角”补齐。 2. 缺线补线 如果在图形中“三线”尚不齐全,则首要的任务是添线,通常是做平行线进行添线,添置平行线有一定难度,应结合已知条件,对图形全面进行考查,并辅以必要的练习,才能领会其中要领。 例题解析: 例1. 如图所示,AB//CD ,∠A=∠C 。求证;AD//BC 。 C 分析:由AB//CD 知它所对应的图形应是三线八角,而在图中,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为了更好地使用已知条件,可以将某些线段延长。 证法1:如图所示,延长CD 和AD 。 AB CD C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 ∴∠=∠∠=∠414 ∴∠=∠1C ∴AD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证法2:延长CD 和AD 。 AB CD //(已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2 ∠=∠A C (已知) ∴∠=∠∴2C AD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证法3:延长CD 和AD

AB CD A C C AD BC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已知)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31803180 小结: 延长AD ,CD 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使用图形——三线八角,但没有决定性作用,可以不作为添加辅助线的必要部分。 本题虽然不添置辅助线也能够证明,但思路狭隘,不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例2. 如图所示,已知:∠B+∠D=∠BED ,求证:AB//CD 。 A B E C D 分析:由条件和结论可以发现,要证明AB//CD ,缺少第三条直线,怎样添加第三条直线呢? 如图1中,DM 是第三条直线;图2中,BN 是第三条直线;图3中,BD 是第三条直线,按这三种方法添置辅助线,都可以进行证明,只是在证明过程中,要用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 B C N D 图1 图2 图3 由已知图形及条件∠B+∠D=∠BED 可以意识到,AB ,CD 分别在两组“三线八角”中,而且BE ,DE 分别是第三条直线,基于上述认识,过E 点应存在一条平行于AB 的直线,这就挖掘出了添置辅助线“过E 作EF//AB ”的背景。 如图4,也是过E 作EF//AB ,图5也是过E 作EG//AB ,只是方向不同。 A B F C D A B C D 图4 图5 证法1:如图4,过E 作EF//AB

(完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专项训练

3 2 1D C B A 3 2 1 E D C B A 证明题专项 1如图,已知AB ∥CD, ∠1=∠3, 试说明AC ∥BD. 2、如图,已知CD ⊥AD ,DA ⊥AB ,∠1=∠2。则DF 与AE 平行吗?为什么? 3、如图,AB ∥CD,AD ∥BC,∠A=3∠B.求∠A 、∠B 、∠C 、∠D 的度数. 4、如图,AB ∥CD,直线EF 交AB 、CD 于点G 、H.如果GM 平分∠BGF,HN 平分∠CHE , 那么,GM 与HN 平行吗?为什么? 5、已知,如图15,∠ACB =600,∠ABC =500,BO 、CO 分别平分∠ABC 、∠ACB ,EF 是经过点O 且平行于BC 的直线,求∠BOC 的度数。 6、已知:如图AB∥CD,EF交AB 于G ,交CD 于F ,FH 平分∠EFD ,交AB 于H , ∠AGE=500 求:∠BHF 的度数。 7、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COE ,∠COE :∠EOD=4:5,求∠BOD 的度数。 8、已知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补角的一半大90°,则这个角的度数等于多少度? 9、如图:已知AD ∥BE, ∠1=∠2, 请说明∠A=∠E 的理由. E F A B C D 12 H G F E D C B A D C B A B C D E F G H M N A

10、已知,如图,BCE、AFE是直线,AB∥CD,∠1=∠2,∠3=∠4。求证:AD∥BE。 11、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BOD,OF平分∠COB,∠2∶∠1=4∶1,求∠AOF的度数。 12、已知:如图∠1=∠2,∠C=∠D,∠A=∠F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13、已知:如图,DE⊥AO于E,BO⊥AO,FC⊥AB于C,∠1=∠2,求证:DO⊥AB. 14、如图,已知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 求∠COE、∠AOE、∠AOG的度数. 15、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OE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6、如图,AB∥DE,试问∠B、∠E、∠BCE有什么关系. 17、如图,已知∠1=∠2求证:a∥b.⑵直线//a b,求证:12 ∠=∠. 21 O E D C B A F H G 2 1 F E D C B A A D B C E F 1 2 3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