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积相(环境)划分方案(补)

沉积相(环境)划分方案(补)

沉积相(环境)划分方案(补)
沉积相(环境)划分方案(补)

常见原生原生沉积构造:

1)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

2)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3)交错层理

板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为平面且彼此平行。楔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为平面但互不平行。槽状交错层理:层系底界为槽状冲刷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波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为波状起伏的曲面,上下界面平行或相交。(小型波状交错层理,大型波状交错层理)

特殊形态及成因的交错层理:

a.爬升波纹(沙纹)交错层理(上叠波纹交错层理):沙波迁移同时有悬浮物供给。

同相位爬升波纹层理(波纹纹理基本平行);【波纹=沙纹】

迁移爬升波纹层理(Ⅰ型:背流面与向流面均保存良好;Ⅱ型:仅保存背流面,向流面侵蚀)

b.浪成波纹(沙纹)交错层理:

c.冲洗交错层理

d.丘状交错层理

e.风成交错层理

4)脉状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

5)替变层理

6)韵律层理

7)块状层理

小水流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浪成波痕层理,沟槽充填交错层理,

冲洗交错层理

风成沙丘交错层理

爬升波痕层理,

递变层理(正向递变层理,反向递变层理)

平行层理

均匀层理(块状层理):快速堆积,安静环境快速堆积,或原生层理破坏。

水平纹层:低能安静环境。

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脉状层理:能量强弱交替环境下形成,发育于潮汐环境中,但不是潮汐环境特有产物,在滨湖、三角洲前缘、河流等环境中也常见到。

水平互层层理:近水平的不同成分的沉积层交互,形成于各种环境中。

韵律层理:成分、颜色、结构不同,厚度小于5mm的纹层重复交互。

叠瓦状构造

生物礁:

1、斑礁(点礁或补丁礁):小而园的形态。

2、塔礁:锥形。

3、堡礁:有泻湖将其与海岸隔开。

4、岸礁:固着于海岸上。

5、环礁:包围一个泻湖。

生物丘:局部的原地生长生物;生物层:侧向广泛的原地生长生物。

根据生物特征不同分为3种岩石类型:骨架岩,障积岩,粘结岩。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生物礁可分为:浅斜坡灰泥丘、园丘礁缓坡或台地、边缘骨架礁三种类型。

沉积相部分 -论述题及答案

论述题 1.论述冲积扇的形态及鉴定标志。 答: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扇)形沉积体。其锥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平面上是沿山口向外辐射的扇状。扇体的纵向呈上凹底部不平整的楔形,横向上呈上凸的透镜状。冲积扇有如下识别标志:①岩性:岩性差别大,多以砾岩为主,砾石间充填砂、粉砂和泥。②结构:粒度粗,成熟度低,圆度不好,分选差。③沉积构造及颜色:冲积扇沉积属间歇性急流成因,故层理发育程度较差或中等,扇根显示块状层理或不规则层理,细粒泥质为薄的水平层理,粗粒沉积中有时见不明显和不规则的交错层理,底部常见充填冲刷构造,泥质表面有泥裂、雨痕、流痕等。④生物化石:几乎不含动植物化石,也很少含有机质。⑤C-M图:河床及漫流沉积,C-M图上呈向上弯曲的图形,只有P-Q-R缺RS段,说明悬浮沉积特征,泥石流呈近于与C=M线平行的长条状图形,但分选差得多。⑥沉积相组合:横向上向源区与残积-坡积相邻接,向沉积区多与冲积平原相接。 2.论述河流沉积的多阶性及其成因。 答:在一个地区的河流沉积剖面上,河床亚相的底部滞流沉积和点砂坝沉积构成其下部层序,称为底层沉积,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构成其上部层序,称为顶层沉积,二者的垂向叠置,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构成了河流沉积的所谓的“二元结构”,通常称为河流沉积的一个阶,若二元结构重复出现,就形成了河流沉积的多阶性。 河流沉积的多阶性有两种成因:一种是由区域性地壳振荡运动所造成,称为构造多阶,其特征是:分布广,具区域性,韵律和旋回性明显,最低部具明显的冲刷侵蚀界面,韵律间自下而上无粒度由粗变细的总趋势;另一种由于河床在河谷中侧向迁移的结果,称为迁移多阶,其特点是分布范围相对较小,横向较易变化,韵律间自下而上,粒度具由粗变细的总趋势。 3.论述辫状河流(粗粒)的沉积特征。 答:辫状河流的沉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岩石类型及其组合:辫状河流沉积以砾石和砂为主,局部夹粉砂和粘土,形成所谓“砂包泥”的宏观沉积特征。由于距物源区较近,岩石成分复杂,成分成熟度低,常为混合砂岩或岩屑砂岩。(2)粒度分布:碎屑的粒度范围变化大,分选较差。典型辫状河的粒度分布特征在概率图上有三个总体存在,其中牵引总体(占50~70%)和悬浮总体(占30%左右)发育,而跳跃总体只占很少的百分比,斜率低,分选差,由于缺乏跳跃颗粒,粒度分布为明显的双峰型,C-M图主要显示PQR段的图形。(3)沉积构造:层理类型具多样性,但以在层序底部出现块状或不明显平行层理砾岩,巨型槽状交错层理或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砂砾岩为特征,砾石有时具叠瓦状构造,呈叠瓦状的扁平砾石向上游方向倾斜,其长轴垂直于水流方向排列。(4)沉积层序:目前尚未概括出一个典型的辫状河沉积序列

三角洲沉积相分类

三角洲相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 1、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平原亚相是三角洲的陆上沉积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分叉处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地区。三角洲平原沉积的亚环境多种多样,以分流河道,分支河道)为格架,分流河道的两侧有天然堤、决口扇,而分流河道间地区常发育有沼泽、湖泊和分流间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分流河道砂沉积与沼泽的泥炭或(和)褐煤沉积,这是与一般河流的重要区别。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陆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淡水湖泊等沉积微相。 (1)分流河道微相:是河流体系河床沉积向下延伸,是三角洲平原中的格架部分。具 有一般河道沉积的特征,即以砂质沉积为主,向上逐渐变细的层序特征。但它们较中、上游 河流沉积的粒度为细,分选变好。一般底部为中—细粒砂,常含泥砾、植物干茎等残留沉积 物,向上变为粉砂、泥质粉砂及粉砂质泥等。砂质层具有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和波状交错层 理,而且其规模向上变小。其底界与下伏岩层常呈侵蚀冲刷接触。 由于分流河道位置较固定,而且较直,所以曲流沙坝一般不发育。分流河道砂体的形态

在平面上为长形砂体,有时分叉;在横剖面上呈对称的透镜状。砂体常沉陷于下伏的泥岩层 内,其中部最厚和最粗,而向两端变薄和变细。 (2)陆上天然堤微相:位于分流河道的两旁,向河道方向一侧较陡,向外一侧较缓。 这种天然堤系由洪水期携带泥沙的洪水漫出淤积而成。天然堤在三角洲平原的上部发育较 好,但向下游方向其高度、宽度、粒度和稳固性都逐渐变小。以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而 且由河道向两侧变细和变薄。水平纹理和波状交错纹理发育。水流波痕、植屑、植茎、植根 和潜穴等较常见。有时见有雨痕和干裂等暴露成因的构造。 (3)决口扇微相:三角洲决口扇与河流的决口扇沉积亦很相似。但由于这种天然堤稳 定性较差,故它们较河流中下游更为发育,而且有的面积较大,可形成席状砂层。(4)沼泽微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分布最广,约占三角洲平原 面积的90%。它们具有一般沼泽所具有的特征。这种沼泽的表面接近于平均高潮面,是一 个周期性被水淹没的低洼地区;其水体性质主要为淡水或半咸水。这种沼泽中植物繁茂,均

单井沉积相划分、单井相

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露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的非均质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关系。正确识别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油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相和环境的含义是有区别的。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根据某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上下左右存在的沉积物类型及其储渗特征。沉积物空间变化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相序递变规律”。 沉积相的分类 沉积相按其规模大小一般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相——相组: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 二级相——大相:如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 三级相——亚相:如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如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等。 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由于碎屑岩储集层比较常见,因此,重点介绍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表1是冯增昭等(1993)的分类方案。由于亚相和微相的划分方案比较复杂,在此不在一一介绍。 表1 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 相分析的方法、流程 相分析就是根据“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运用比较岩石学的方法,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即相标志来分析形成时的各种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恢复古地理的目的。 相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井剖面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由于相分析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期主要讨论单井剖面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单井剖面相分析

沉积相的分类

1.沉积相的分类:陆相组:残积相、坡积——坠积相、沙漠(风成)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像、湖泊相、沼泽相过渡相组: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 2.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 3.冲积扇的类型:冲积扇的类型分为旱扇和湿扇旱扇(Arid Fan) 气候干旱扇形清楚主河道或单一河道间歇性水流或洪水以副砾岩为主, 分选差,混杂堆积. 纵向粒度变化快, 常见红层和膏盐类沉积. 无煤层,沉积构造类型少,碎屑流发育相带分布清晰 4.湿扇(Wet or Humid Fan) 气候潮湿常年流水扇形不清叠加河道, 辫状平原, 正砾岩发育, 无副砾岩, 分选好. 纵向粒度渐变, 无红层或膏盐类沉积. 可见煤层,沉积构造发育缺少碎屑流, 可发育泥流相带分布不清 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扇根,扇中,扇缘 扇根:1泥石流沉积:基质支撑的混杂堆积,块状构造(副砾岩);2河道 沉积:砂砾岩,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3筛析沉积:砂砾岩,粒度双峰分布。 扇中:1辫状水道沉积:砂砾岩,发育叠瓦状构造和不明显的递变层理、交错层理;2局部片流沉积:平行层理含砾砂岩、粉砂岩,呈透镜状。 扇端:水道不发育,以漫流活动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砂岩、粉砂岩,与泛滥平原或湖泊沉积物呈指状交互。 6.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 1. 泥石流沉积 形成:泥质母岩, 植被不发育, 地形较陡的地区, 遭受阵发性洪水侵蚀, 大 量泥砂被携带流动。流体性质:密度大粘度高, 可呈塑性——重力流。形态:呈舌状或叶瓣状, 具有陡, 厚的清晰边界。成分:砾, 砂, 泥混杂, 细粒成分占优势(主要由砂, 粉砂, 泥组成的泥石流称为泥流) 结构:分选极差构造:块状层理, 粒序层理, 一般层理不发育; 扁平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 2. 漫流沉积 形成: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 流速和水深骤减, 携带的 沉积物呈席状或片状沉积下来, 形成席状砂, 砾岩堆积体, 为浅的坡面径流(漫洪沉积, 片流沉积). 形态:呈透镜体状, 一系列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成分:主要由碎屑组成, 可含少量粘土和粉砂。结构:分选较差。构造:块状层理, 交错层理, 细纹层 3. 河道沉积 形成:冲积扇常被间歇性河流切割, 当洪水再次来到时, 所携带的沉积物在 这些暂时性河道中沉积下来, 形成河道沉积(河床充填沉积, 槽流沉积) 形态:横切面透镜状, 与周围沉积物呈槽形接触。成分:主要由砾, 砂组成, 粒度粗。结构:分选差。构造:成层性不好, 砂层可呈交错层理, 具切割—充填构造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期中考试

| | | | | | | |装| | | | |订| | | | | |线| | | | | | | | | 防灾科技学院 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沉积环境沉积相试卷(A)标准答案与评分细则使用班级1250131、1250132、1250133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15 分。) 1、具有颗粒结构的碳酸盐岩,由( )、( )、 ( )、( )等四种结构组分组成 2、()是辫状河最突出的特征 3、构造成因的湖泊可进一步分为() 、()、()三个基本类型 4、粒度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 )、( ) 5、沉积岩原始物质是形成沉积岩的物质基础,其来源有四种,即( )、( )、( )、( ) 二、 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10 分。) 1.基性斜长石的风化稳定性比酸性斜长石低,因此在沉积岩中,基性斜长石很少见到() 2.在沉积学范畴中牵引流是最常见的 ()3.平行层理是低能或静水环境的标志之一()4.邓哈姆(Dunham)的石灰岩分类基本上是一个三端元的分类()5.河流相的二元结构是一个逆粒序() 三、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瓦尔特相律 2、楔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 3、鸟眼构造 4、急流、缓流、层流、紊流 5、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三角洲的分类

| | | | | | | |装| | | | |订| | | | | |线| | | | 2、简述冲积扇相沉积模式 3、简述湖泊相沉积模式 4、简述砂岩的分类及其所代表的沉积环境 五 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比较曲流河和辫状河垂向序列的特点 2、论述河控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和沉积序列

沉积相及划分

相类型亚相微相岩性组合测井曲线、地震相冲 积扇旱扇、湿扇 扇根块状混杂砾岩~叠瓦状砾岩 电位、GR呈箱状、钟状扇中砂岩~含砾砂岩 扇缘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煤电位、GR在箱状、钟状背景 河流相曲流河 河床亚相 河床滞留砾石为主,砂、粉砂 “泥包砂”正韵律,地震属性显 示曲流河 边滩砂岩(低成熟),正韵律 堤岸亚相 天然堤细砂岩、粉砂岩、泥岩 决口扇细砂岩、粉砂岩 河漫亚相 (泛滥盆地) 河漫滩粉砂岩、粘土 河漫湖泊粘土为主,粉砂 河漫沼泽粘土、泥炭 牛轭湖 辫状河 河床滞留砂砾岩 “砂包泥”正韵律,泛滥平原不 发育 心滩、河道砂岩 泛滥平原粉砂岩、泥岩互层 湖泊相断陷型、坳陷型、前 陆型 湖成三角洲 滨湖砾、砂、泥、泥炭电位、GR齿状 浅湖粘土、粉砂 电位、GR平直半深湖粘土(富有机质) 深湖泥岩、页岩、泥灰岩、油页岩

湖湾泥页岩、粉砂质泥页岩,夹薄层云岩电位、GR平直少量齿 三角洲相河控(辫状河)三角 洲 三角洲平原 分支(辫状)砂岩 退积型三角洲为正韵律,电 位、GR呈钟状;进积型三角 洲为反韵律,电位、GR呈漏 斗、反钟形,地震相为叠瓦状 前积构造 陆上天然堤细、粉砂岩,泥岩 决口扇细、粉砂岩 沼泽粘土、泥炭、褐煤夹粉砂 淡水湖泊暗色有机粘土夹砂岩透镜体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支河道砂、粉砂 水下天然堤极细粒砂和粉砂 支流间湾粘土,含少量粉砂、细砂 分支河口砂坝分选好的细砂、粉砂 远砂坝粉砂,少量粘土、细砂 前缘席状砂分选好的细砂、粉砂(仅见于退积型三角洲) 前三角洲暗色粘土、粉砂质粘土电位、GR平直 扇三角洲(分旱扇、 湿扇,属灾变性沉 积) 扇三角洲平原 泥石流厚层~块状砾岩,砾石磨园低、分选差、基质高60% 电位、GR韵律与上同,地震 相杂乱 河道充填砾岩、含砾砂岩、粗砂岩,成熟度低,正韵律 漫滩薄层状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 扇三角洲前缘 碎屑流类似泥石流,由分选差的砾石、不等粒砂、泥岩组成 水下分流河道含砾中、粗粒砂岩 支流间湾灰色细砂、粉砂夹灰绿泥岩 河口砂坝分选好的细砂~中砂 远砂坝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 前扇三角洲灰绿色、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钙质页岩、油页岩电位、GR平直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_图文(精)

第七章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第一节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第二节洪积相 第三节河流相 第四节湖泊相 第五节三角洲相 第六节海岸沉积相 第七节碳酸盐岩相 沉积相研究意义及工作思路 沉积学是地学中的基础学科,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矿产领域,尤其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几个事实: a.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油气,99.9%储存在沉积岩中,当然,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受控于沉积相。 b. 盆地或区域物源分析、沉积相研究,可掌握生油层、储集层、盖层的分布及其空间组合→预测有利探区。 c. 我国经50年勘探,在老区易找大中型构造油藏的基本已找到,

现在多为难找的、复杂的隐蔽油气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岩性油气藏,岩性油藏在哪里?—→都直接取决于岩性的分布、规模、特征等→受控于沉积相。 d. 用现有资料,作出相对最好的预测: 如第一口探井钻遇5.6m油砂(图 非地质人员眼中:仅仅是5.6m油砂 沉积学工作者眼中:① 5.6m油砂;②是河流相-曲流河砂体;③油层呈条带状;④油层宽度约800-1500m;⑤砂体可能呈北东向延伸;⑥下口探井应在该井北东向1.5km 处。 沉积相工作方法 ?野外剖面观察 ?钻井岩心观察 ?室内单井沉积相剖面分析 ?室内井间沉积相对比 ?室内地震相分析 ?沉积相平面展布分析-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将今论古”的原则和比较地质学研究方法 一、相标志 是指沉积岩所具有的那些能反映其沉积环境的环境参数,沉积过程的各种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岩石的成分、结构

2、岩石的沉积构造

沉积构造:交错层理反映水动力条件

沉积环境于沉积相 4

《沉积环境沉积相》读书报告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班级:七班 姓名:米尔格巴依·吾那依 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一、沉积环境的概念 “沉积环境这个术语技沉积学的意义通常是指沉积作用进行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地球表面不同的部分所发生的自然作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都是不问的,因此可特地球表面区分为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每一个单元即构成一种自然地理环境。暴露在地表的各种地质体,从遭受风化、剥蚀、搬运到沉积形成各种沉积物,自始至终都是在各种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虽然沉积作用也受地质构造控制,而已这种控制是极为重要的,甚至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但地质构造作用总是通过改变自然地理条件间接地对沉积作用和沉积过程施加影响。所谓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地貌、气候、动植物、水深、水温、水动力和水化学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地貌特点对限定各类环境的范围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人们习惯地根据地貌单元来划分沉积环境。例如河流环境、湖泊环境、三角洲环境、滨海环境、生物礁环境、海底扇环境等。 二、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学中的“相”或“沉积相是地质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然而也是—‘个长期有争议的概念。在地质学发展的早期,“相”这个术语就被丹麦学者斯丹诺引入列地质文献中来了。当时斯丹诺只是从地层学的意义上用“相”来表示“时期”和“阶段”。最早赋于“相”以沉积学含义的是瑞士学者格列斯利。当时格列斯利在研究瑞士西北部休罗纪地层时,发现该地层在岩性和古生物面貌方面有极大的变化。于是,格列斯利就用“相”来描述这种变化。他认为地层单位的“相”或“象”的种种变化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岩性相似的地层单位必然具有相同的古生物组合;另—‘点是不同岩性的地层单位不可能具有同一属种的生物群。然而,后来的他质学家在用“相”这个术语时却发生了混乱,出现了种种不同的理解。有的指地层的岩石类型,如“砂老相”、“灰岩相”等;有的指岩石的成因作用类型,如“浊积岩相”、“生物礁相”等;有的指沉积环境,如“河流相”、“滨海相”等,还有的与构造环境联系起来,如“磨拉石相”、“复理石相”等,而将“相”作为地层学中的一个地层单位来应用的观点则很少有人再使用了。由于“相”这个术语的含义比较混乱,有人曾主张在使用“相”的术语时,“只要明确指出这个词的含义,那末,64B’这个术语的各种用法都是可行的”。 近些年来,随着沉积学飞速的发展,人们对“相”的认识也逐渐趋向统一。当前国内外地质界多数人的认识是把“相”或沉积相看作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进行着一定的沉积作用.并形成一定的沉积组合。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各种特点,必然会在这些沉积产物中留下某些记录。这些记录芒要表现为岩石组分、几何形态、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等方面的差异。所以“相”应是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规律综合(。根据这个定义,“相”与“环境’’不是同一的概念。“环境”是条件、原因,而“相”是环境中诸作用的产物、结果。塞利曾用简暗的图解明确地表示出“环境”和“相”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表1—1) 据上所述,“相”或“沉积相”对恢复古环境来说,应是一种解释性的术语。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或者由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备和特征件的标志没有暴露,“相”的类型gZ法确定;或者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对同一现象常有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在确定“相’絮型时常出现意见分歧。为此,曾有人主张引入“岩相”和”生物相’’两个术语为描述意义的相(呐,用以表示沉积岩体中可观察到的特征。“岩相’P5表示岩石综合待征的岩石单位,“生物相”则是表示生物持征的岩石单位。前者如“交错层砂岩相”、“纹层状泥灰岩相”等;后者如“笔石页岩相”、“壳相”等。作者认为,如将“岩

沉积相

沉积相 第五章沉积相 一、名词解释 1、沉积环境:指发生沉积作用的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 2、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3、沃尔索相律: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相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能重叠在一起。 4、相模式:对特定沉积环境和某种沉积作用特征的全面概括。 5、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指河流相的垂向剖面中,下部河床亚相较粗的砾岩、砂岩沉积物与上部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较细的粉砂岩、粘土岩沉积物所组成的正旋回结构。 6、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7、重力流:指在重力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砂泥并呈悬浮搬运的高密度流体,是一种非牛顿流体。 8、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9、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二、选择 1、按照湖水盐度,含盐度1%-3.5%的湖泊为(C) A、微咸水湖; B、淡水湖; C、咸水湖; D、盐湖。 2、无障壁海岸带的波浪带中能量最高的是(B) A、升浪带; B、破浪带; C、碎浪带; D、冲浪带。 3、无障壁海岸沉积环境中代表潮上带的是(B) A、海岸沙丘; B、后滨; C、前滨; D、近滨。 4、障壁海岸潮坪亚相中砂坪属于(C) A、高潮坪; B、中潮坪; C、低潮坪; D、潮上坪。 5、下列环境中不可能有浊积岩出现的是(D) A、深海; B、浅海; C、湖泊; D、河流。 6、标准相模式应该能起到以下作用(ABCD) A、可以作为对比的标准; B、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提纲和指南; C、可以对新区进行预测; D、可以作为环境或体系水动力条件解释的基础。 7、河流相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ABCE)亚相 A、河床亚相; B、堤岸亚相; C、天然堤亚相; D、河漫亚相; E、牛轭湖亚相。 8、进积式三角洲沉积的层序由底向上依次为(BAC) A三角洲前缘粉砂和泥;B、前三角洲泥;C、三角洲平原的粗粒河流和漫滩沼泽沉积;D、远砂坝沉积。 9、一个典型的现代无障壁海岸沉积环境可分为(BCDE) A、泻湖; B、海岸沙丘; C、后滨; D、前滨; E、近滨。 10、根据沉积物颗粒在块体流中的支撑机理,把重力流划分为(ABCD)类型 A、浊流; B、颗粒流; C、液化沉积物流; D、碎屑流。

沉积相知识点

1.沉积学研究的是沉积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称之为沉积环境. 2.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3.相标志:沉积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这些要素是相应各种 环境条件的物质记录,通常构成最重要的相标志. 4.沉积环境和沉积岩特征的辩证关系:沉积环境是形成沉积岩特征的决定因素,沉积岩 特征则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即前者是形成后者的基本原因,后者是前者发展变化 的必然结果. 5.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它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岩相 和沉积相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同义关系.) 6.生物相:指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综合生物特征 7.古地理:古代的地理景观,或古代环境. 8.沃尔索定律(相序连续性原理,相序递变规律):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相 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能重叠在一起,即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 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一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 9.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 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 的空间组合形式. 10.标准相模式应起到四方面的作用:1.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 2.对于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 3.对于新的研究地区来说,它 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 4.对于所代表的环境或系统的水动力学解释来说,它必须起到 一个基础的作用. 11.沉积模式可以采用的表现形式:直观模式,事实模式,静态模式,动态模式,比拟实验模 式,数学模式 12.沉积体系:指的是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 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13.沉积相的划分: 三个相组(陆相组,海相组,海陆过渡相组)→确定相类型,即二级相→确定沉积亚相和 微相,即三级相和四级相. 14.冲积扇:在气候干旱,地壳升降运动较强烈的地区,风化,剥蚀作用剧烈,其形成的产物被山区的暂时性水流(雨水或洪水)或山区河流带走。当水流流出山口,地形坡度急剧变缓(且失去两侧的阻挡),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锥或洪积扇。因它具山区河流冲积成因的特点,通常又称为冲积扇。15.冲积扇形态: 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扇)形沉积体。其锥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平面上是沿山口向外辐射的扇状。扇体的纵剖面平行水流方向,纵向呈上凹底部不平整的楔形,横剖面垂直水流方向,横向上呈上凸的透镜状。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林大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读书报告 一.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环境: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称为沉积环境。 沉积相: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以又在该环境中所形的沉积岩(物)特征综合。完整的、准确的沉积相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反映沉积岩的特征,二是揭示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包括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侯状况、生物发育情况、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沉积岩(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岩石成分、颜色、结构等)、古生物特征(古生物种属和生态)。 自然地理环境可分为大陆环境、海洋环境与海陆过渡环境。大陆环境又可分为沙漠、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海洋环境又可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海陆过渡环境可分为三角洲、泻湖等。 同理,沉积相也将可分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这三大类型。 二.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相标志 1 .沉积构造标志 (1)沉积构造的概念及分类 沉积环境(相)分析:对指示环境的标志进行分析,与沉积环境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 成因标志:指具有成因意义,能反映其形成环境条件的各种特征。包括沉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化石、古生态、接触关系、沉积序列(剖面)以及沉积岩体的形态分布等,但概括起来可归属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三方面标志。沉积构造:由沉积物的颜色、成分、结构的不均一性而形成的岩石宏观特征。其规模一般较大,多在野外露头上及岩芯中可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 根据其形成时间划分为:原生沉积构造和次生沉积构造。 根据沉积构造的成因性质可分为三类: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沉积物沉积时、沉积后不久、固结前形成的构造。能反映沉积时的沉积介质类型和能量条件。是判别沉积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生成的沉积构造,它反映成岩环境。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在流体流动、重力等物理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沉积构造(原生)。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由结晶、溶解、沉淀等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其中,大多数是在沉积物压实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 属于次生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生物活动或生长而形成的构造(原生)。

沉积相名词解释

1、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2、沉积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沉积环境。 3、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环境是原因,相是结果。 相包含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不等同于环境,也不同于地层。 4、沉积环境与沉积岩特征的关系:沉积环境是沉积岩特征形成的决定因素,沉积岩特征是 沉积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 5、沃尔索相律:(相序连续性原理、相序递变规律):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 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 6、相模式的表现形式:1)直观模式2)事实模式3)静态模式4)动态模式5)比拟实验模式 6)数学模式 7、沉积体系: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 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其基本单元是相。 8、冲积扇:发育在山谷出口处,主要由暂时性洪水水流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于圆锥 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9、冲积扇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 件。 10、泥石流和筛状沉积主要在扇根,扇中到扇端主要是河道沉积与漫流沉积。 11、从扇根到扇端,粒度由粗到细,厚度由厚到薄 12、冲积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沉积速率、盆地沉降速率的变化,使冲积扇体发生进积、退 积或侧向移动 13、分叉参数:在每个平均蛇曲波长中河道沙坝的数目。(单河道≤1,多河道>1) 14、弯曲度: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低弯度河≤1.5或1.3,高弯度河>1.5 ) 15、湖泊:大陆上地形相对低洼和流水汇集的地域。是陆上沉积物堆积的重要场 所,同时也是化学沉淀的主要场所。 16、湖成三角洲:在河流入湖的河口处,流速降低,水流携带的沉积物便在河口处堆积下来, 形成平面上呈三角形或舌状,剖面上呈透镜状的沉积体。湖成三角洲形成过程中河流起主导作用。 17、在湖泊沉积体中,湖成三角洲的砂体最为发育,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18、从盆地边缘至湖盆中央,沉积相序大致依次为冲积扇、河流—湖成三角洲、滨浅湖、半 深湖、深湖和重力流。 19、碎屑湖泊相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的良好条件 20、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出露水面的一种沉积物。 21、河流流量和输砂量是形成三角洲的物质基础。 22、河控三角洲: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作用远远超过波 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 23、鸟足状三角洲(舌形或长形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建 设型三角洲 24、根据扇三角洲的影响因素,将它划分为湖泊扇三角洲、波浪改造的扇三角洲和潮汐改造的扇三角洲 25、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 26、潮位:潮汐引起海面水位的垂直升降。 27、潮流:潮汐引起海面水位的水平移动。 28、海流:由地球重力场或海水温度、盐度分布不均产生密度梯度而引起的海水流动。 29、陆棚(大陆架):平均坡度0.1°,绝大部分水深在200m以内,平均133m。30、大陆坡

沉积环境沉积相

一 沉积环境:沉积学研究的沉积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 沉积相:沉积环境以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的特征的综合 沉积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在对一定环境中的现代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沉积相的发育、演变加以高度概括,归纳出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包括沉积体的空间形态、岩性组合、沉积结构、生物特征、动力状况、构造背景等要素。) ——对特定沉积环境和某种沉积作用(沉积体系)的全面概括,称为沉积模式。 沉积序列:沉积相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展变化的有序性。 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相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能重叠在一起” 相邻沉积相在纵向上的依次变化与横向上的依次变化是一致的。 层流:是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的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的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紊流:是一种充满了漩涡的急湍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雷诺数:Re=惯性力/粘滞力=ρvd/μ,表示惯性力与粘滞力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值。(1左右,层流型无背流尾迹,1~40,规则背流尾迹,>40,紊流不规则背流尾迹) 缓流:Fr<1,在明渠中水流中受到干扰微波后,若干扰微波既能顺水流方向朝下游传播,又能逆水流方向朝上游传播,流水的性质为缓流。 急流:Fr>1,在明渠中水流中受到干扰微波后,向下游的流速大于向上游传播的波速,此时不可能有向上游移动的波,流水的性质为急流。 弗劳德数:Fr=惯性力/重力=v2/lg,表示惯性力与重力关系的一个数值,(=1临界流) 重力流:由大小不一的碎屑物质与流体形成的高度混合的高密度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使混合的流体整体搬运。 牵引流:是指带动碎屑作牵引运动的流体,搬运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流体作用在沉积物上的推力(牵引力),推力主要取决于流速,推力愈大则能搬运的沉积物颗粒愈大。 二是负荷力(或称载荷力),主要取决于流量,负荷力愈大则能搬运的沉积物数量就愈多。 二 沉积物的来源: ①陆源物质——母岩风化产物 ②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物质 ③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 ④宇宙源物质——陨石

沉积相标志

试述地层中沉积相的识别标志 杨其栋硕研2011-5 2011020529 当前,国内外多数人把沉积相看作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即一个沉积环境中所有的原生沉积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古生物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因此识别沉积相时就要从最能反映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入手,主要包括:①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其组合;②古生物特征—生物的种属和形态;③地球化学特征。 按沉积环境不同,可划分出不同的沉积相类型,进而,还可根据各相类型中的亚环境、微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确定出相应的沉积亚相和微相。不同环境中的沉积相,沉积亚相和微相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可根据对应的相标志对其进行识别。 1 大陆环境中沉积相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1.1 冲积扇相 冲积扇相是大陆沉积体系中颗粒最粗、分选最差的近源沉积物,以砾岩、砂砾岩和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和泥岩。包括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积物及泥石流沉积。其识别标志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描述。 (1)岩性特征:以砂砾岩为主,含碳酸盐、硫酸盐等矿物。 (2)结构标志:成熟度低,粒度粗;扇根到扇缘分选和磨圆逐渐变好;粒度逐渐变细。扇体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以粘土为主。粒度曲线跳跃总体发育差或整体呈略向上拱弯弧状。 (3)沉积构造标志:泥石流沉积—块状、递变层理;河道沉积—砾石叠瓦状排列;筛状沉积—块状构造;漫流沉积—平行、交错、块状、水平层理、变形构造及暴露构造。常见冲刷—充填构造。 (4)颜色标识:泥质沉积物多带有红、黄、棕红等氧化色。 (5)生物化石标志:几乎不含化石,很少含有机质。 1.2 曲河流相 1.2.1 河床亚相 (1)河床滞留沉积 沉积物以粗粒为主,多为砾石,时有垮塌或冲刷泥砾;发育明显的冲刷—充填构造,可有叠瓦状构造;横向上河床滞留沉积呈透镜状、席状;垂向上其位于河流沉积的最底部。 (2)边滩沉积 沉积物以砂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分选中等,跳跃组分为主;发育大中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沉积物垂向上向上粒度变细,层理规模变小;横向上呈板状、透镜状而平面上呈带状。 1.2.2 堤岸亚相 (1)天然堤 沉积物为粉砂、泥的薄互层,向河道方向可有细砂,一般单旋回厚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发育小型波状、槽状、攀升层理、水平层理,顶部可有水平层理、暴露构造;天然堤位于边滩沉积之上,剖面呈楔形而平面呈豆荚状。 (2)决口扇 沉积物以细砂、粉砂为主,较天然堤粗;发育中小型交错、波状层理,冲刷—充填构造;垂向上上下均为河漫泥质沉积,单旋回厚十几厘米—几米;剖面上呈透镜状;平面上呈舌形或扇形;垂向上为正粒序。 1.2.3 河漫亚相 (1)河漫滩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程论文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程论文——题目:热水沉积及其成矿作用 姓名: 班级: 学号:

热水沉积及其成矿作用 摘要:热水活动在岩石圈中是一种昨常重要的地质和成矿作用,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是当今地质学和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至今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综合调查分析, 对热水沉积成矿的概念、矿物岩石学标志、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热水沉积;热水沉积成矿;沉积环境;成因机制 近些年来,热水沉积作用的研究在地质和地球化学领域形成了一个热潮。国际上,以60年代基伍湖和红海海底热水沉积物的发现和研究为契机,重新评价热液成矿理论,使喷气溢沉积获得新的发展动力。70年代末期大洋中脊热泉沉积的发现,把热水沉积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吸引起地学工作者和其它领域的专家的极大关注。热水沉积作用的发现和研究被认为是继板块运动以来地学界的又一重大突破,它使矿床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古老的命题从单纯的思辩和模拟范畴,变得可以实际观察和操作。据现今正在发生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的各种作用的理解,澄清了许多有关矿床形成的多种假说长期争论不决的状态为在浩瀚的现代海洋底部寻找新的工业矿床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并藉以在陆地发展为有效的找矿预测理论和方法。 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对热水沉积成矿的概念、矿物岩石学标志、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展望了热水沉积成矿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热水沉积作用的概念 热水沉积作用是指循环流动在地球内部的热水体系到达地表或地表附近时所发生的沉积作用、交代——充填作用和热动力作用。根据热水沉积作用发生的环境,可以分成陆相热水沉积作用和海相热水沉积作用。从时代上,可分为现代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古代热水沉积成矿作用。 现代热水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洋脊扩张中心、岛弧、弧后扩张中心及板内火山活动中心,它是岩石圈物质和能量排放的重要途径。古代热水沉积岩(矿)主要产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已发现的热水沉积成矿遍布多种地质环境,裂谷系、大陆边缘、克拉通内部都有分布。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深海洼地和古地温异常是热水沉积成矿的理想条件。 总的说来,热水沉积主要与地壳受热——拉张——变薄的裂谷化过程相联系。这种裂谷环境有利于海水的渗透循环,较厚的硅铝质地壳和超厚的沉积柱使得对流循环的热水流体能从中淋滤、萃取出大量有用元素;裂谷带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异常的高热流值,可为流体提供物质和能量;同时,裂谷环境中同沉积断裂发育,常成为热水流体运动的诱发因素和流体上升、喷溢的通道。

第1章沉积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沉积相地概念和分类 一、沉积相()地概念 “相”这一概念最早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首先引入地质文献.他认为,“相是一定地质历史时期中地表某一部分地全貌”.年瑞士地质学家格列斯利()开始把相地概念用于沉积岩,他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地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地、地质地或古生物地差异”.由此开始,相地概念逐渐为地质界所接受和引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进入世纪以来,相地概念随着沉积学、古地理学地发展而广为流行,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详尽地论述,当然各有看法.总地来说,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相是地层”地观点,把相简单地看作“地层”地横向变化;另一观点是把相理解为“环境”地同义语,即认为“相就是环境”.另外还有人认为“相就是能表明沉积条件地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地有规律综合”,即把相看作沉积物(岩)形成条件地物质表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上述观点是对沉积相概念地不同理解.油气及其它矿产资源勘探事业地发展,促进了对沉积相地研究,使人们对这一概念地理解更加深入和准确.目前,较为一致地看法是:相地概念中应包括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这两方面地内容,而不应把相简单地理解为环境,更不能把相与地层地概念混淆起来.因此,相地较完整地定义应该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地沉积物(岩)特征地综合”. 这里所说地沉积环境由下面一系列环境条件组成: ①自然地理条件:海、陆、河、湖、沼泽、冰川、沙漠等地分布和地势地高低. ②气候条件:气候地冷、热、干旱、潮湿. ③构造条件:大地构造背景及沉积盆地地隆起与坳陷. ④沉积介质地物理条件:介质地性质(水、大气、冰川、清水、混水、浊流)、流动方式、能量大小以及水介质地温度和深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程读书报告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程读书报告 ——稳定碳,氧同位素在沉积学中的应用摘要:碳,氧同位素在在地球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学到沉积学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应用。本文通过碳,氧同位素在古环境恢复,古气候分析以及古海拔高度测定四个方面的应用,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实例,介绍了碳,氧同位素在沉积学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拔高度 由于同一元素的稳定同位素的质量不同,因此它们在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性质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H、O、C等质量较小的元素,同位素之间的相对质量差较大,在自然界中的各中物理化学过程(如扩散、蒸发、渗透、吸附、结晶交代、沉积及生物作用)中就有可能发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作用,因此自然界中的同位素组成的变异是物理化学条件的反映。正是由于同位素的这些特点,同位素在沉积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古环境重建,古气候分析,古盐度测定方面尤为突出。其中C,O,S在这些方面的应用的较多,效果也较好。 1C,O同位素的化学性质 自然界中氧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是99.763%、0.0375%,0,1995%。 沉积岩的δ18O变化范围大,为10~36‰。其中砂岩的δ18O最低,为10~16‰;页岩其次,为14~19‰;石灰岩最高,为22~36‰。 自然界中碳有两种同位素12C,13C,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是98.89%和1.11%。碳同位素标准是PDB。自然界碳同位素分馏可达到160‰。最重的碳是出现在碳质球粒陨石中的碳酸盐,13δ13C达70‰,最重的白云石13δ113C达55‰。最轻的碳是天然气甲烷,13δ13C值低至-90‰。 沉积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由寒武纪到第三纪的海相碳酸盐δ13C几乎都接近于零,淡水碳酸盐则有较大的变化,且相对富12C,因此根据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可以

沉积相有关概念

沉积相有关概念 1. 4.1沉积作用(沉积) 从供给区母岩的离解,碎屑物的搬运,到沉积场所的沉积和沉积物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直到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称为沉积作用,简称沉积。 1.4.2沉积间断 在沉积过程中,沉积作用停止期叫沉积间断,或称沉积的不连续性。 1.4.3 沉积环境 指沉积物在沉积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流、构造、生物、物源、物理及化学条件等。 1.4.4沉积相 指在特定沉积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征的沉积体。分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大类,每一类中细分为:相、亚相、微相等不同级别。沉积相的研究对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5 沉积体系 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沉积相类型的组合体。 1.4.6 一级相(相组)与二级相(相) 一级相(相组)是指按沉积物及其沉积环境所划分的沉积相最大单元,分为陆相组、海相组、海陆过渡相组三大类。 二级相(相)是相组中次一级相。如陆相组可分为残积相、坡积相、山麓——洪积相、河流相、湖泊相、风成相、冰川相、沼泽相等;海相组可分为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等;海陆过渡相组可分为三角洲相、(?)湖相、障壁岛相、潮坪相、河口湾相等。 1.4.7三级相(亚相)与四级相(微相) 三级相(亚相)是二级相的细分。如河流相可细分为河道亚相、河漫滩亚相、堤岸亚相等;湖泊相可细分为湖泊三角洲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深湖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是三级相的进一步细分。如河道亚相细分为边滩微相、心滩微相、滞留微相等;浅湖亚相细分为水下沙洲微相、席状砂微相、生物滩微相及泥坪微相等。细分沉积相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认识油层非均质性及地下油水运动规律有重要意义。

沉积相考试卷B (2)

《沉积相》考试B 卷 姓名 成绩 一、概念题(计10分,每题2分) 沉积相 风暴流 浊流 生物丘 陆表海 二、根据下列图示,确定相应的沉积环境或沉积相(计30分,每空2分) 1 、确定河流类型 2 、确定湖泊沉积亚相 3 、确定海岸沉积亚相 4 、确定潮坪沉积亚相 三、叙述题(计 60 分) 1 、简述冲积扇四种沉积类型形成过程和沉积特征(15分) 2 、图示河控三角洲沉积序列并说明主要沉积微相特征(20分) 3 、图示潮坪沉积序列并说明砂坪、砂泥坪和泥坪沉积特征(15分) 4 、简述生态礁发育演化的阶段及特征(10分)

出题人:朱筱敏教研室主任:金振奎 《沉积岩石学—沉积相》考试B卷答案 一、概念题 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风暴流:指由季节性台风引起的风暴潮产生的风暴退潮流携带大量沉积物向海流动的密度流。 浊流:是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重力驱动的底流。 生物丘:具地形起伏的生物原地堆积。 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水体很浅的浅海。 二、答: ( 1 )曲流河( 2 )辫状河( 3 )网状河( 4 )顺直河( 5 )滨湖(6 )浅湖 (7 )半深湖(8 )深湖(9 )沿岸砂丘(10 )后滨(11 )前滨(12 )临滨 (13 )泥坪(14 )混合坪(15 )砂坪 三、答: 1、答: (1)河道沉积 河床充填沉积主要由砾、砂沉积物组成,粒度粗,分选也差。成层性不好,可见交错层理,各单层的成层厚度一般为5-60cm。常具明显的切割—充填构造,并且常因这种构造的影响使粗粒物质位于扇体的中部或下部,以致破坏了沉积物粒度从扇顶至扇缘逐渐变细的分布状况。 (2)漫流沉积 漫流沉积物主要由碎屑组成,可含有少量粘土和粉砂。常呈块状,亦可出现交错层理或细的纹层。产状呈透镜状,一系列漫流沉积的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通常构成冲积扇的主题。 (3)筛状沉积 筛状沉积主要由次棱角状的粗大砾石组成,分选较好,其间充填物较少,而且主要是分选好的砂级碎屑,无明显的成层界线,常形成块状沉积层。 (4)泥石流沉积 泥石流经常发育在扇体的上部。其最大特点是砾、砂、泥混杂,分选极差,大者为可达数吨的漂砾,小至粉砂、粘土,但总体是以后者占优势。层理一般不发育。粘度大的泥石流,其粗粒碎屑分布均匀,呈块状层理构造,粘度不大者可具粒韵层理,扁平状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在形态上泥石流呈舌状或叶瓣状,且具有陡、厚而清晰的边缘。 主要由砂、粉砂、泥质组成泥石流成为泥流,粗粒级含量较少,一般不含2mm以上的粗粒沉积物,但分选仍很差,表面可发育龟裂。 2、答: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支河道、陆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湖泊等几个沉积微相: (1)分支河道微相:构成了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骨架。以砂质沉积为主,粒度比邻近的微相稍粗,分选差。河床可发育边滩或心滩。垂向上具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河道废弃时,上部突变为少见。(2)陆上天然堤微相:发育在分支河道两侧,以细砂和粉砂沉积为主,远离河床沉积物变细、泥质增多,常见各种波状层理及流水波痕,可见铁质结核和碳酸盐结核,少见植物碎片。 (3)决口扇微相:洪水漫溢河床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扇滩,可形成较大面积的席状砂层,但比河床沉积细,与河流相决口扇沉积类似。 (4)沼泽微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间低洼地区,其表面接近平均高潮线。沼泽中植物繁茂,排水不良,为一停滞的还原环境。其沉积为深色有机质粘土、泥炭、褐煤,夹有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砂。富含保存完好的植物碎片,并含有丰富的黄铁矿、蓝铁矿等自生矿物。当排水通畅时,粘土中的有机质不发育,并可见昆虫、藻类、介形虫、腹足类等化石。 (5)淡水湖泊微相: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湖泊面积小,水体浅,通常3-4m,沉积物主要为暗色有机粘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