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实验指导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实验指导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实验指导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实验指导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实验(周立刚,翟红,郭仰东 等)

实验一 植物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在配制培养基前,为了使用方便和用量准确,常常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类、激素类分别配制成比培养基配方需要量大若干倍的母液。当配制培养基时,只需要按预先计算好的量吸取一定体积的母液即可。通过本实验,学习和了解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2、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3、学习和了解培养基、器皿和相关设备的灭菌方法。

二、主要实验用具和仪器设备

烧杯(1000ml 、500ml 、100ml 、50ml )、量筒(2000ml 、1000ml 、500ml 、250ml 、100ml 、50ml 、25ml 、10ml )、容量瓶(1000ml 、500ml 、250ml 、100ml 、50ml 、25ml )、试剂瓶(1000ml 、500ml 、200ml 、100ml 、50ml )、玻璃棒、油性标记笔、移液枪(5ml 、1ml 、200μl 、100μl )、对应的枪头、培养基瓶(1000ml 、500ml 、200ml )等。

电子天平(感量为0.1mg 、10mg )、pH 计、灭菌锅、微波炉、磁力搅拌器、电磁炉、超净工作台等。

三、实验药品

按培养基配方准备。1N NaOH 、1N HCl 。

四、实验内容

(一)MS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1、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配1L )

无机盐中大量元素母液,按照培养基配方的用量,把各种化合物扩大10倍,分别用50ml 烧杯称量,用蒸馏水溶解,必要时加热。溶解后,倒入1000ml 容量瓶中,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在混合定容时,必须最后加入氯化钙,因为氯化钙与磷酸二氢钾能形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将配好的混合液倒入细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配制培养基时,每配1000ml 培养基,取大量元素母液100ml 。

化合物名称 每升培养基用量 (mg/L )

扩大10倍称量

(g/L )

备注

NH 4NO 3 1650 16.5 每升培养基取母液100ml

KNO 3 1900 19.0 KH 2PO 4

170 1.7 MgSO 4●7H 2O 370 3.7 CaCl 2●2H 2O 440

4.4

2、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配0.5 L )

无机盐中微量元素母液,按照培养基配方的用量,把各种化合物扩大100倍,分别用50ml 烧杯称量,用蒸馏水溶解,必要时加热。溶解后,倒入500ml 容量瓶中,最后用蒸馏水定容。

化合物名称 每升培养基用量 (mg/L )

扩大100倍称量 (mg/0.5L )

备注

MnSO4●4H 2O 22.3 1115 每升培养基取母液10ml

ZnSO 4●7H 2O 8.6 430 H 3BO 3 6.2 310 KI

0.83 41.5 Na 2MoO 4●2H 2O 0.25 12.5 CuSO 4●5H 2O 0.025 1.25 CoCl 2●6H 2O

0.025

1.25

3、铁盐母液的配制(配0.5 L )

目前常用的铁盐是硫酸亚铁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螯合物,必须单独配成母液。这种螯合物使用起来方便,又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沉淀。常常配成200倍母液,溶解时可加热。 化合物名称 每升培养基用量 (mg/L ) 扩大200倍称量 (g/0.5L ) 备注

Na2EDTA 37.25 3.725 每升培养基取母液5ml

FeSO4●7H2O

27.85

2.785

4、有机物母液的配制(配0.5 L )

MS 培养基中,有机物为甘氨酸、肌醇、烟酸、盐酸硫氨素(V-B 1)、盐酸吡哆素(V-B 6),常常配成1000倍或100倍母液。本实验将有机物配成100倍母液。 化合物名称 每升培养基用量 (mg/L ) 扩大100倍称量 (mg/0.5L ) 备注

Glycine

2.0 100 每升培养基取母液10ml

Thiamine-HCl 0.4 20 Pyridoxine-HCl 0.5 25 Nicotinic acid 0.5 25 Inositol

100

5000

5、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母液的配制

配制生长素类,如2,4-D 、萘乙酸、吲哚乙酸等,应先用少量(1-2ml )的乙醇溶解,然后用蒸馏水定容;配制细胞分裂素时,先用少量的1N HCl 或1N NaOH 溶解,然后用蒸馏水定容。

以上各种母液必须用蒸馏水配制,然后保存在冰箱(4 C )中,一般可保存几个月,当发现沉淀或霉团时,则不能继续使用。

(二)MS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配方

MS-1:MS基本培养基+2,4-D 1.0 mg/L+KT 0.1 mg/L+琼脂8g/L(烟草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MS-2:MS基本培养基+ NAA 0.2 mg/L + KT 1.0 mg/L+琼脂8g/L(烟草苗的微繁殖)

MS-3:MS基本培养基+ 2,4-D 1.0 mg/L(烟草细胞悬浮培养)

注:MS基本培养基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质、蔗糖;以上培养基pH值在灭菌前调至6.0。

2、配制量

每4-5人1组,每组选择配1种培养基。MS-1配制0.4L; MS-2配制0.7L; MS-3配制0.7L。

(三)培养基的灭菌

培养基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成分,特别是糖含量较高,是各种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极好场所。而植物材料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很长时间,如果培养基被微生物污染,便达不到培养的预期结果。因此培养基的灭菌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用的是高压蒸气灭菌法。

五、作业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1、根据以下所给母液浓度、蔗糖和琼脂量,配制MS-1, MS-2, MS-3培养基。按MS配方计算各种母液吸取量或药品的直接称量量。

2、简述高压蒸气灭菌的步骤;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应注意哪些事项?

实验二烟草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以烟草为例)材料的灭菌和接种方法。

2、学习和了解植物(以烟草为例)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的方法。

二、主要实验用具、仪器设备

超静工作台、镊子、解剖刀、剪刀、酒精灯、培养基、培养皿、封口膜、培养室(培养箱)、微波炉、油性标记笔、无菌蒸馏水

三、植物材料

烟草无菌苗(或盆栽的烟草幼苗)

四、实验前的准备

(一)按要求配制好培养基:MS-1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 2,4-D 1mg/L + KT 0.1mg/L+琼脂8g/L)的配制;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的保存。

(二)烟草幼苗的准备:烟草幼苗可以是盆栽苗,也可以是实验室培养的无菌幼苗,还可以是野外或田间的材料。本实验介绍烟草无菌苗的准备。在愈伤组织诱导前1个月,先将烟草种子用无菌水清洗,然后用70%乙醇浸泡2min,去除乙醇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然后将种子置无菌滤纸上发芽(25?C下约5天时间),将发芽的种子转到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光照下培养。也可以采用无菌的烟草苗,通过侧芽和顶芽培养获得无菌幼苗。

(三)接种室的准备:预先将无菌的接种用具、无菌蒸馏水、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置于超净工作台(接种台)上。打开超净工作台,正常送风30min,然后向台内用喷雾器喷洒70%乙醇或用紫外灯照射15-30min。

(四)培养皿以及接种工具的灭菌:培养皿的灭菌可以干热灭菌,也可以湿热灭菌。接种工具沾以70%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五、实验内容

(一)培养基平板的制备:将已灭菌保存的用于烟草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MS-1),在微波炉中熔化,冷却到60?C,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到已灭菌的培养皿中(90mm直径的培养皿一般装培养基20-30mL,1000mL培养基能分装40皿)。也可以将已灭菌尚未冷却的培养基直接分装到培养皿中。

(二)植物材料的表面消毒(老师讲解):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获得无菌外植体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必要前提,起自田间或温室的材料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因此通过化学药剂消除植物材料上的微生物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植物材料灭菌的一般过程包括:(1)材料的前处理(如用自来水清洗,去除病残部分);(2)灭菌剂的配制(如70%的乙醇、0.1%的氯化汞、2%的次氯酸钠);(3)材料的表面灭菌;(4)灭菌剂的清洗。

(三)植物材料的接种和培养:取无菌(或已表面灭菌)的烟草植株在无菌条件下分切成根、茎和叶三部分,幼嫩的叶片切成1 cm × 1 cm大小、茎或根切成5 mm- 15 mm长的茎段或根段,然后将外植体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25?C下,暗培养。

(四)愈伤组织诱导的观察:每隔一段时间(2-5天)观察并记录烟草愈伤组织在外植体上的形成,愈伤组织的生长动态,愈伤组织的颜色,污染情况。

(五)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小心将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从外植体上分离,转到新鲜的培养基(如MS-1培养基)上,经过5-7次继代培养,可获得生长迅速、质地疏松的烟草愈伤组织。诱导的愈伤组织有多方面的用途如:原生质体的制备和细胞融合、细胞大量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细胞的遗传转化、植株的再生、种质资源的保存、细胞的生理生化研究等。

六、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1、哪些因素影响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

2、观察并记录烟草愈伤组织在外植体上的形成、愈伤组织的生长动态、愈伤组织的颜色等。

3、植物组织培养中哪些因素可导致污染的发生?如何防止污染?

实验三烟草微繁殖

一、实验目的

可采用两种方法对植物进行微繁殖:(1)丛生芽的转接扩繁。接种材料应该是无菌生长的丛生芽,扩繁时将每个芽分离开,单独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也可以直接接种到既可以长芽又可以生根的培养基中;(2)侧芽和顶芽的扩繁。接种材料为无菌植株,扩繁时将植株切成几段,每段保留一个侧芽,然后将茎段和顶芽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侧芽会从腋芽处长出,其它步骤同于第一种方法。

实验目的是学习和掌握植物微繁殖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主要实验用具、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镊子、解剖刀、剪刀、酒精灯、培养基、100毫升三角瓶、封口膜、培养室(培养箱)、微波炉、油性标记笔、无菌蒸馏水

三、植物材料

烟草无菌幼苗

四、实验前的准备

(一)按要求配制好培养基:MS-2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 NAA 0.2mg/L + KT 1mg/L+琼脂8g/L,pH5.8)的配制;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的保存。

(二)烟草无菌幼苗的准备:烟草无菌幼苗既可以来自无菌种子发芽生长的幼苗,也可以通过无菌苗的顶芽和侧芽扩繁而来。培养基采用有利于芽增殖的培养基。推荐的烟草微繁殖的培养基配方:(1)MS基本培养基+ IAA 0.5mg/L + BA 0.5mg/L+琼脂8g/L,pH5.8,该培养基有利于烟草苗和根的生长,但芽增殖较少;(2)MS基本培养基+ NAA

0.2mg/L + KT 1mg/L+琼脂8g/L,pH5.8,该培养基有利于烟草芽的增殖,但根生长较

少;(3)MS基本培养基+琼脂8g/L,pH5.8,该培养基有利于芽和根的生长,但没有芽的增殖。

五、实验内容

(一)培养基的分装:将已灭菌保存的用于烟草苗微繁殖的培养基(MS-2)在微波炉中熔化,冷却到60 ?C,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到已灭菌的三角瓶中。也可以将已灭菌尚未冷却的培养基直接分装到三角瓶中。

(二)植物材料的接种和培养:本实验采用的是烟草顶芽和侧芽的微繁殖。取无菌的烟草植株,在无菌培养皿中(或无菌的滤纸上)将根切除,同时切除大的叶片,将烟草茎切成几段,每段保留一个节,剪切时要求茎节上部少留,节下部多留,茎段长5 mm - 15 mm。将茎段下部插入培养基中,每瓶接1个茎段。

(三)培养与观察:将植物材料在25 ?C下,光强1000-2000lux,光照时间为每天12h。1周后,可观察到侧芽从腋芽处长出。

(四)后续工作(要求了解):可以将新生长的幼苗继续扩繁,继代培养,也可以将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

六、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1、茎段接种时是否要考虑培养基的厚度?

2、茎段接种用的培养基能否应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培养的培养基?

3、如何减少植物微繁殖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4、观察并记录烟草微繁殖中芽的生长动态。

实验四烟草细胞悬浮培养

一、实验目的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plant cell suspension culture)是将游离的单细胞和小细胞团在不断振荡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用于悬浮培养的细胞和细胞团既可来自培养的愈伤组织,也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植物的组织或器官中获得。植物悬浮培养的细胞具有生长迅速,代谢均匀一致的特点,同时生长环境易于控制。由于培养的细胞对外界的各种反应比较灵敏,植物悬浮培养细胞已成为代谢、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材料,同时还可用于突变体筛选、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领域。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系统要求:(1)细胞培养物分散性好,细胞团较小;(2)细胞形状和细胞团大小均匀一致;(3)细胞生长迅速。所采用的液体振荡培养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振荡可以对培养液中的细胞团施加一种缓和的流变力,使它们破碎成小细胞团和单细胞;(2)振荡有利于细胞在培养基中均匀分布,有利于培养基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3)培养液的流动有利于培养基和容器内的空气通过气液界面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保证细胞呼吸所需的氧气,使细胞能迅速生长,同时也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除。

三、主要实验用具、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恒温震荡器(摇床)、高压灭菌锅、培养室(培养箱)、无菌量筒(50ml)、镊子、酒精灯、培养基、三角瓶(100ml)、封口膜、油性标记笔、无菌蒸馏水

四、植物材料

烟草愈伤组织。

五、实验内容

(一)培养基的配制和分装:MS-3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 2,4-D 1.0 mg/L, pH 5.8)的配制;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的保存;培养基分装。

(二)烟草愈伤组织的诱导、驯化培养:利用实验二获得的烟草愈伤组织。经继代,进行驯化培养,获得生长迅速、新鲜幼嫩、颗粒小、疏松易碎、外观湿润、均匀一致、白色或谈黄色的愈伤组织。

(三)愈伤组织的接种:作为悬浮培养的接种材料应该是处于旺盛生长期的愈伤组织,液体培养基成分一般与愈伤组织成分相同,但不加琼脂。在100ml三角瓶中加入20ml液体培养基,每瓶接种约2g疏松易碎的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用接种铲(或镊子)将愈伤组织块捣碎。然后将三角瓶封口后放入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培养条件为:

25 C、120rpm、黑暗。

(四)继代培养(老师讲解):每隔7d或14d可继代培养1次。继代培养时先将培养瓶静置一段时间,大的细胞团就会沉在瓶的底部,吸取中部的细胞悬浮液到新的培养瓶中,加入2-4倍的新鲜培养基。

(五)细胞生长量和细胞活力的测定(老师讲解):细胞增殖的测定:指标有细胞记数、细胞鲜重、细胞干重、细胞密实体积等。细胞活力的测定:采用的方法有荧光素二乙酸法(FDA法)、三苯四唑氮还原法(TCC法)、伊凡蓝染色法(Evans blue法)、中性红染色法等。细胞活力以活细胞数占总观察数的百分数表示。

六、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1、植物悬浮细胞是否可以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培养而不需要振动?

2、试比较在液体培养中进行的细胞悬浮培养和在固体培养上进行的愈伤组织培养的异同。

实验五、

实验六:烟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游离及融合

1、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分离技术。

2)掌握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PEG融合技术

2、实验材料

烟草无菌苗叶片。

3、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低速离心机、控温摇床、手术刀,镊子,培养皿等。

4、试剂药品

基本培养基,甘露醇,Cellulase Onzuka R - 10,Macerozyme R – 10,PEG等。

5、实验步骤

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将1g幼嫩烟草叶片用手术刀切成细丝,移入到经过微孔过滤器(0.22μm)过滤灭菌的10ml 酶溶液(见表)中,在27士l℃、黑暗条件下以40 r/min的速度振荡处理6-8h,酶解后,用0.4mm孔径的不锈钢网筛过滤原生质体酶解液,以除去组织碎片。然后将滤液小心地置于20%蔗糖溶液上,在350×g下离心10min。收集原生质体,用原生质体培养基(表2)洗涤1次,并将原生质体悬浮于培养基中。

注:引自[陈名红,2006]

注:引自[陈名红,2006]

2)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

原生质体融合采用PEG - 高Ca 2+高pH 法。以1

:l 的比例将烟草叶肉原生质体进行混合,将原生质体混合液滴于无菌干燥的培养皿底部,在其上迅速滴加PEG 融合液(表3),处理10min 。融合处理后,将融合原生质体用原生质体培养基轻轻洗涤2次,27士l ℃、黑暗条件进行液体浅层培养。

6、作业

1. 简述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

2. 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实验七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盘遗传转化

1实验目的及意义

本实验以烟草为实验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目的基因,使同学们了解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掌握遗传转化的基本操作技术。

2 实验原理

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包括农杆菌对植物细胞的附着,植物细胞释放信号分子,诱导Vir区域基因的表达,T-DNA (transfer DNA) 的转移和在植物核基因组上的整合、表达,经过细胞和组织培养,获得完整的转基因植株。

Ti质粒为根癌农杆菌染色体外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大约200Kb,包括毒性区域(Vir region)、结合转移区域(Con region)、复制起始区域(Ori region)和T-DNA( transfer DNA region) 4部分,其中Vir区域、根癌农杆菌染色体上的毒性位点和T-DNA的边界序列是T-DNA转移所必需的。

农杆菌附着在植物伤口组织上后,通过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农杆菌形成纤维小丝将其固定在植物细胞壁上,同时诱导受伤的植物组织释放一些酚类等化合物,VirA作为受体蛋白接受损伤植物细胞分泌物的诱导,自身磷酸化后,进一步激活VirG蛋白,后者是一种DNA转录活化因子,被激活后可以特异性结合到其他Vir基因启动子区上游的一个叫Vir框(Vir box)的序列,启动这些基因的转录。其中VirD基因产物对T-DNA进行剪切,产生T-DNA单链(T-链),其与VirD2、VirE2相结合形成T-链蛋白复合体后穿越细菌细胞膜、细胞壁和植物细胞壁、细胞膜和核膜,进入细胞核的T-DNA以单或多拷贝的形式随机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研究表明,T-DNA优先整合到转录活跃区,而且在T-DNA的同源区与DNA的高度重复区,T-DNA的整合频率也较高(李卫等2000,Zambryski 1992)。整合进植物基因组的T-DNA也有一定程度的缺失、重复、超界等现象发生。

不同的植物由于受基因型、发育状态、组织培养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是叶盘法,该方法中转化受体已经扩展到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等。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外源基因,该法操作简便、转化效率高,基因转移是自然发生的行为,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基因组的拷贝数少,基因重排程度低,转基因性状在后代遗传较稳定。

3实验仪器与试剂

3.1仪器设备和消耗品

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打孔器,培养皿,烧杯,三角瓶,Eppendorf管,吸管,涂抹器,滤纸等。

3.2化学试剂

(1) 2 %次氯酸钠

(2) 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Kan ),羧苄青霉素(Carbencillin,Carb )或头孢霉素(cefotaxime,Cef )

(3) GUS检测液(50ml)

(4) FAA固定液(100ml)

(5) 酶及分子检测试剂

Taq DNA 聚合酶、DNA 分子量标记、DNA 回收试剂盒、T4DNA 连接酶、各种限制性内切酶和反转录PCR 试剂盒,地高辛Southern杂交试剂盒,Hybond TMN+尼龙膜等。

(6) 培养基

a)LB液体培养基:NaCl 10g?L-1,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 5g?L-1,胰蛋白胨(tryptone)

g?L-1,pH7.0。若配固体培养基,则添加10 g?L-1琼脂。

b)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萌发培养基:MS基本固体培养基,加入2.0 mg?L-1 6-BA、0.5 mg?L-1

IAA,pH5.8,高压灭菌后分装备用。

c)生根培养基:1/2MS基本固体培养基,pH5.8,高压灭菌后分装备用。

d)选择培养基:愈伤组织形成和再生芽萌生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中加入50 mg?L-1卡那霉素

(Kanamycin,Kan )和100 mg?L-1 羧苄青霉素(Carbencillin,Carb )。

4 实验材料

(1) 带有质粒pBI121(携选择标记基因如n ptⅡ、gus A或目的基因)的农杆菌LBA4404 菌株。

(2) 烟草充分展开的幼叶。

5 操作步骤与方法

5.1 菌液的制备:挑取继代2天后的农杆菌单菌落,在添加50mg?L-1Kan的液体LB培养基

中,以200r·min-1振荡培养,培养条件为28℃、黑暗,16-20h后,将菌液置于离心管中,5000×g下离心5min并收集菌体。将收集到的菌体用添加50 mg?L-1 Kan的液体LB 培养基或烟草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液体培养基稀释到适宜的浓度备用。

5.2烟草叶盘外植体的制备:取烟草幼嫩叶片(组培苗或温室大田苗),若从大田或温室取

材,则取材后用自来水洗净,2 %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3-5min。无菌水冲洗三次,用5mm孔径的打孔器打成小圆片,无菌水中保存备用。

5.3侵染及共培养:将烟草叶盘外植体分别浸泡在含有质粒pBI121(携带选择标记基因或目

的基因)的农杆菌LBA4404 菌株添加mg?L-1Kan的液体LB培养基和不含有质粒pBI121(携带选择标记基因或目的基因)的农杆菌LBA4404 菌株的液体LB培养基中,4-5min取出,滤纸吸干菌液后,接种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培养条件24~28 ℃,暗培养。

5.4选择培养:共培养2-3天后,将烟草叶盘浸泡在添加300-500 mg?L-1Carb液体愈伤组织

诱导培养基中,30-60min后将其接种在选择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直到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培养条件为:愈伤组织诱导阶段是24~28 ℃,暗培养;不定芽及根再生阶段为24-28 ℃,13 -16h/ d光照,光强为2000-2500 lx。

5.5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1) 组织化学法:按照Jefferson等(1987)的组织化学法对愈伤组织和叶片进行GUS基因

表达的检测。Kan抗性愈伤组织GUS检测: 将得到的Kan抗性愈伤组织或叶片切成小块,加入已配好的X-gluc底物溶液中,37℃保温,过夜。用FAA溶液固定1h以上,并依次用70%、90%、100%的乙醇脱色,肉眼观察愈伤组织表面及内部是否有GUS基因表达。

(2) PCR 鉴定:以提取烟草拟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选择标记基因或目

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非转基因植株总DNA(阴性对照)、空菌株转化植株(阴性对照)和载体质粒DNA(阳性对照)为对照进行PCR扩增检测,初步鉴定外源基

因是否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DNA中。

(3)Southern 杂交分析:提取烟草拟转基因植株基因组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

切。将处理后的DNA 在0.7-0.9 %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参照DIG High Prime DNA Labeling and Detection Starter Kit Ⅱ(Roche)说明书进行探针标记、DNA 转膜、膜处

理和杂交操作。进一步鉴定外源基因是否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DNA中及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对照选择同上)。

(4) RT-PCR 检测:利用Trizol 试剂盒提取烟草拟转基因植株总RNA,用反转录PCR试

剂盒将总RNA 按规定程序进行RT反应和PCR 反应。进一步鉴定外源基因在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对照选择同上)。

(5) Northern 杂交分析:提取纯化烟草拟转基因植株总RNA或mRNA ,1.2 %(w/v)

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参照DIG RNA Labeling Kit (Roche)说明书进行探针标记、

RNA转膜、膜处理和杂交操作。进一步鉴定外源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对照选择同上)。

6 注意事项

(1) 遗传转化操作及培养过程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2) 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要添加适宜的选择压。在选择培养过程中,抑制农杆菌生长的羧

苄青霉素(或头孢霉素)的浓度不要太高,否则会抑制烟草的分化。

注: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目的基因,转化受体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以器官、组织作为转化受体时,将其与菌液浸泡一段时间后,从菌液中取出,用无菌滤纸吸取受体表面的菌液后,再进行共培养;以细胞、原生质体作为转化受体时,将其与菌液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添加300-500mg?L-1Carb液体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处理30-60min后接种在选择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

7 思考题

(1) 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基础是什么。

(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实验八植物细胞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在细胞悬浮培养中,通过对培养细胞和细胞团活力进行测定,可以有效地了解细胞的生长和活力状态。在进行原生质体培养之前,常常需要测定原生质体的活性,了解所制备原生质体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

细胞(或原生质体)活力的测定采用的方法有:荧光素二乙酸酯法(FDA法)、三苯四唑氯还原法(TCC法)、伊凡蓝染色法(Evans blue法)、中性红染色法(NR法)、噻唑蓝法(MTT 法)、XTT法、台盼蓝法(TB法)等。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活力以活细胞数占总观察数的百分数表示。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离心机(2000×g)、尼龙网、显微镜(带目镜和物镜测微尺)、刻度离心管、荧光显微镜、注射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吸管、血球计数板、酒精灯(架)、恒温水浴、试管(10mm×100mm)、细胞计数器、载玻片、超滤器、盖玻片、刀片等。

0.02%荧光素二乙酸酸酯(FDA)溶液、0.001%的氯代三苯基四氮唑(TCC)溶液、洋红(0.005%~0.01%)、甲基蓝(0.005%~0.01%)、伊凡蓝(0.005%~0.01%)等。

四、实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植物原生质体。

五、操作步骤与方法

(一)荧光素二乙酸酯法

荧光法(荧光素双醋酸酯法,即FDA法)。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本身无荧光,非极性,可以自由透过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部。进入细胞后由于受到活细胞中酯酶的水解,而产生有荧光的极性物质-荧光素,则不能自由出入原生质膜。故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具有荧光的细胞,表明该细胞是有活性的细胞。相反不具有荧光的细胞是无活力的细胞。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吸取0.5 mL已制备好的细胞(或原生质体)悬浮液放入10 mm×100 mm小试管中,加

入0.5 mL 0.02%的FDA溶液,使FDA最后的浓度达0.01%。混匀并在常温下作用5 min。

2)荧光显微镜观察,激发滤光片为QB24,压制滤光片为TB,经观察发出绿色荧光的细胞

为有活力的细胞,不产生荧光的细胞为无活力的死细胞。

3)活力统计,细胞活力是用有活力的细胞数占总观察细胞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细胞活力=活细胞数目

×100% 观察细胞总数

注意:含叶绿素的细胞由于受叶绿素的干扰,有活力的细胞可发出黄绿色荧光而不是绿色荧光。无活力的细胞,则发出红色荧光。

(二)噻唑蓝法

有活力的细胞(或原生质体)由于细胞中的脱氢酶将淡黄色的MTT还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甲臜(Formazane),据此可测定细胞的活力。MTT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而甲臜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异丙醇、二甲基亚砜(DMSO)等有机溶剂,通过多孔板分光光度计(酶标仪)依颜色深浅可测定出吸光度值。由于生成甲臜的量与反应的活细胞数量成正比,因此吸光度值的大小可以反映活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程度。

1)材料准备:制备悬浮(单)细胞悬液(或者制备原生质体悬液)。

2)配制MTT溶液:MTT用pH 7.2 0.2 mol/L的磷酸缓冲液(PBS)配制成0.5 mg/mL的

溶液。

3)取0.5 mL的细胞(或原生质体)悬液于试管中,然后加入0.5 mL的MTT溶液,常温

下作用10 min。

4)将细胞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显蓝紫色的细胞数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细胞活

力。

细胞活力=显蓝紫色的细胞数

×100% 观察细胞总数

(三)氯代三苯基四氮唑还原法

有活力的细胞(或原生质体)由于氧化还原酶的活性,将氯代三苯基四氮唑(2,3,4-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还原成红色,据此可测定细胞的活力。一般可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显红色的细胞数目,计算活细胞的百分率。还可以用乙酸乙酯提取红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在520nm测定光吸收值,计算细胞的相对活力。

1)材料准备:制备悬浮(单)细胞悬液(或者制备原生质体悬液)。

2)配制TTC溶液:用蒸馏水将TTC配制成0.001%的溶液。

3)取0.5 mL的细胞(或原生质体)悬液于试管中,然后加入0.5 mL的TTC溶液,常温

下作用5 min。

4)将细胞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显红色的细胞数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细胞活力。

细胞活力=显红色的细胞数

×100% 观察细胞总数

(四)染色法

有活力的细胞(或原生质体)具有选择性吸收外界物质的特性。当用染色剂处理时,活细胞拒绝染色剂的进入,因此染不上颜色。死细胞可吸附大量染色剂而染上颜色。统计未染上颜色的细胞数目,就可计算出它的活力。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材料准备:制备悬浮(单)细胞悬液(或者制备原生质体悬液)。

2)配制染色剂,如洋红、甲基蓝、伊凡蓝(Evans blue)等,择其一配制浓度为0.005~0.01%。

3)将染色剂滴加在材料上染色,数分钟后,即可观察统计。注意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

有活力的细胞也会染上一些颜色,从而会影响统计的准确性。

4)统计未染色细胞,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细胞活力。

细胞活力=未染色的细胞数

×100% 观察细胞总数

六、提示注意

植物细胞的活力测定方法同样可用于原生质体的活力测定。植物细胞或原生质体活力测定的具体方法可参考一些专门的书籍。关于细胞或原生质体活力的测定,可选择某一种方法;或者同时采用几种活力测定方法,然后对结果进行比较。

七、思考题

1、用于植物细胞(或原生质体)活力测定的方法有哪些?

2、简述TTC法、FDA法、MTT法,以及染色法测定细胞活力的原理。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指导书 光电工程学院 2016年8月

实验一 频率的数字测量技术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数字式频率计的工作原理。 2、熟悉数字式频率计的正确操作。 3、掌握减小测量误差及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通用计数器测量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部分技术指标。 2、利用通用计数器测量脉冲参数。 3、利用通用计数器校准示波器的时基因数(或扫描速度)。 三、预备知识 1、通用计数器的原理及其基本功能及误差分析 2、通用计数器测量各种参数的工作原理 3、利用通用计数器测量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技术指标 频率标称误差的定义是: %10000?-=?f f f f f x f x -通用计数器测得值 f 0-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标称值 频率稳定误差的定义是: t f f f f f x x t /)( min max -=? t---规定的时间间隔 f xmax 选定的一组时间间隔内,计数器示值的最大值 f xmin 选定的一组时间间隔内,计数器示值的最小值

四、使用仪器及设备 1、通用计数器(GFC-8010H)一台 2、低频信号发生器(DF-1641) 一台 3、脉冲信号发生器一台 4、脉冲示波器(GOS-6021) 一台 五实验方法 1、实验准备工作 要求按规定进行预热、外观检查,然后进行自校,仪器工作正常后,才能进行以下的实验。 2、等精度测量(次数、显示值需由实验人员自行列表) 具体要求是: (1)任选一台待测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等精度测量某一频率(例如,1kHz 或其他指定值)10次、间隔30秒。 (2)通用计数器各功能选择,闸门时间、周期倍乘、时标.记忆等开关,以及输入电平指示、显示时间调节等旋钮的位置,均由实验人员自已选择或调节。 (3)列表记录。 3、测量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标称误差及稳定误差。 具体要求是: (1)按表1所列的各频率值测量其标称误差并记录有关数据,间隔10秒测量,测量三次的均值作为显示结果fx。(测量功能可选择频率或周 期,周期倍乘取1。) 表1频率标称误差的测量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开课学期:秋季 先修课程:普通生态学、植物地理学 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2或3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对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发展历史和不同研究层次的方法手段等的系统介绍,并辅以相应的操作实习,旨在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的方法手段有一个 全面的了解,建立起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时:51学时。其中授课45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合计3个学分。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1)Ecological Methodology.Krebs J. Charles, 1998 (2)Scientific methods for ecological research. E. David 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R. McIntosh著,徐嵩龄译,1992年; (4)生态学调查方法手册。(英国)W.J. Sutherland等著,张金屯译,1999年; (5)植被数量生态学方法。张金屯,1995年; (6)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郑师章,吴千红,王海波等编著,1994年; (7)普通生态学实验手册。G.W. Cox著,蒋有绪译,1979年。 (8)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董鸣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 (9)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提纲及数据库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项目组编著,1993。 (10)植物生态学实验。内蒙古大学生物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11)植被生态学的目的与方法。Ellenberg,Muller- Daumbois (12)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邬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3)植物种群学。王伯荪,李鸣光,彭少麟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14)当代生态学博论。刘建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5)试验设计的技术与方法。栾军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一、时间安排 9月12日~1月2日,24次课,48学时,3学分。其中10月1、3日课程与国庆节冲突,1月1日与元旦冲突,实际上课21次,中间安排3次实习,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第24次课将作考前辅导;最后一次课考试。学校规定上课时间到1月6日止,6~17日停课复习。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实习情况和期中、期末考试。平时的考核包括课后思考题,课前不定期穿插小测验。平时成绩占4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40%。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研究方法讲解为主,同时配合数据练习;辅以3次操作性实习;最后通过卷面考试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通过上述途径,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发展过程及其当前进展获得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途径;学习关于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获得一定的研究实践经验。 在内容上,将涉及现代生态学几个主要分支: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但以陆生植物生态学为主;涉及生态学研究的野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指导书

北方民族大学 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指导书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

北方民族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指导书 编著杨艺丁黎明 校审杨艺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 二〇一二年三月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工科类大学二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类课程。实验主要设备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交流毫伏表和直流电源等。 课程教学要求是:通过该课程,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集成运放的使用及运算放大电路各项性能的测量,学会查找并排除实验故障,初步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学会仿真软件的使用,掌握工程设计的概念和步骤,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践三大部分。 基础验证性实验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双极性三极管电路的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量等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掌握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设计性实验主要包括运算电路的实现等内容。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 综合设计实践主要包括项目的选题、开题、实施和验收等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调试电路的能力。 实验要求大家认真做好课前预习,积极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独立写出严谨、有理论分析、实事求是、文理通顺、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本书前八个实验项目由杨艺老师编写,实验九由丁黎明老师编写。全书由丁黎明老师提出课程计划,由杨艺老师进行校对和排版。参与本书课程计划制订的还有电工电子课程组的全体老师。 2012年3月1日

《电子测量》课件—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doc

《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张海燕编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二O 一三年十月 实验一、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目的

1、了解通用示波器和数字实时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通用示波器和数字实时示波器测量电压、时间、相位的基本方法 3、掌握示波器的基本应用 实验仪器 1、双踪小波器一 台 2、数字示波器一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 台 4、移相器一 个 三、实验内容 1、掌握通用示波器、数字实时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主要控制旋 钮的作用以及测量电压、时间、相位差的基本方法。 2、示波器X轴、Y轴偏转系统的灵活应用 向X轴、Y轴输入2KHz的正弦信号,分别显示下列图形: (1)一个光点(调节各控制旋钮使光点亮度适中,聚焦良好) (2)一条垂直线 (3)一条水平线 (4)一条45°斜线 (5)在示波器屏幕上分别显示10个、3个、1个周期波形。 以上各步骤除调出图形外,应记录或说明各主要控制旋钮所放置的位置或范围。 3、电压测量 由信号发生器输出IKHz的脉冲信号,测量其幅值。 (1)直接测量法 直接从示波器屏幕上量出被测电压波形的高度,然后换算成电压值。若已知Y 通道的偏转灵敏度为Vy, Y轴通道处于“校正”位置,被测电压波形峰-峰高度为h,则可求被测电压值:Vp-p二Dy*h

(2)比较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就是用已知电压值(一般为峰-峰值)的信号波形与被测信号电压波形比较,并算出测量值。 4、时间的测量 测量一个脉冲信号的时间参数。目前,示波器是测量脉冲时间参数的主要工具。 (1)记录数据 (2)在坐标纸上画出观察到的波形,标上参数。 5、相位差的测量 (1)线性扫描法 利用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是测量信号间相位差的最直观、最简便的方法。 自己设计一个相移网络,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直接加入YA通道,经相移网络输出的信号加入YB通道,相移网络参数(C=O.OluF, R=1.2K),根据测量数据计算vl、v2的相位差仞。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最新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 建设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 地理科学专业是我校新建的专业。2008年秋季招收首届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依据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结合专业实际,确保专业课的实践和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同步配套,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特制定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一、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立足服务于地理学的师范类本科教学和基本课程实验,并能够逐步服务于地理学科相关的科研任务和实验需要,最终建成为适合当前地理科学本科教学和科研发展趋势的地理学专业实验室。 按照地理学科的专业方向,实验室建设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自然地理方向,二是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其中自然地理方向需要开设试验的课程名称为地球概论(天文学基础)、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环境学概论、水文和水资源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方向主要包括: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 二、实验室数量与名称 为了满足上述各门地理专业基础课程实验的开展,需建设地理学科基础实验室6个,专业实验室2个。 (一)6个基础实验室包括:天文—气象实验室,地质—地貌实验室,土壤—植物地理实验室,水文—环境实验室,手工绘图和测量实验室,地理信息微机室;

(二)2个专业实验室包括:地表过程实验室,遥感与GIS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地理学综合实验的开展,并服务于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科研。 三、实验室用房面积与基本配置 (一)天文—气象实验室: 1、面积400m2(包括室外,用以进行最基础的天文、气象观测) 2、基本配置:6人一组的实验桌椅10组,实验仪器柜10组 3、远景目标:建设成为带有天文圆顶、小型气象观测站的天文—气象综合实验室,成为师范大学地理系的特有标志,同时成为地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 (二)地质—地貌实验室 1、面积2×180m2 2、基本配置:6人一组的实验桌椅10组,标本柜20组,标本陈列桌10张(三)土壤—植物地理实验室 1、面积2×180m2 2、基本配置:实验室需要方便用水、电,6人一组的实验桌椅10组,实验仪器柜10组,标本桌10张,实验台10米,空调1台 (四)水文—环境实验室 1、面积180m2 2、基本配置:实验室需要方便用水、电,6人一组的实验桌椅10组,实验仪器柜10组,实验台10米,空调1台 (五)手工绘图—测量实验室

2011.12.30(修改)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 王凤歌 (修改于2011.12.30) 1

实验一直流网络定理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基尔霍夫和迭加原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的理解。 2、用实验方法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3、学习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4、验证功率输出最大条件。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 1、电工实验装置(DG011T、DY031T、DG053T) 2、电阻箱 四、实验要求 1. 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 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 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时的“ +、-”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可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4.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 +、-”号的记录。 五、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是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它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I = 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内所有支路或元件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U = 0 2、迭加原理是线性电路的一个重要定理。 独立电源称为激励,由它引起的支路电压、电流称为响应,则迭加原理可简述为:在任意线性网络中,多个激励同时作用时,总的响应等于每个激励单独作用时引起的响应之和。 3、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部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相串联的有源支路来代替,如图1-1所示,其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网络端口的开路电压U OC,其电阻等于原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为零值时的入端等效电阻R0。 图1-1 2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doc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第一部分绪论 本指导书是根据《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是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重要环节,对更好地学习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有初步分析、处理电子测量技术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学生独立完成电子技术实验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实验需要掌握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误差的概念、来源以及分类,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电子示波器的性能,电子计数法测量频率、电子计数法测量周期以及电子计数法测量时间间隔的原理,相位差测量、电压测量以及阻抗测量的原理等基础知识。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教学目标、要求 1 电阻、电压等精度测量 2 掌握电阻电压的测量方法及其误差分析方法,掌握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函数信号有效值测量 2 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DVM 的使用方法;理解不同检波方式表头测量不同波形时的换算关系。 3 频率测量实验 2 掌握EE16XX 系列函数发生器、频率计的使用方法,理解频率测量中的闸门概念。 4 波形信号参数测量 2 掌握波形参数:峰峰值、平均值、脉冲上升时间等参数的测量方 法,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理解不同波形相应参数的不同含义。 合 计 8

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 实验一电阻、电压等精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阻电压的测量方法及其误差分析方法,掌握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示波器 通用电子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它是一种对电压敏感的电子仪器。应该说,在示波器荧光屏上进行的所有测量,都归结为对电压的测量。不言而喻,电子示波器则就是测量电压的显示仪器。用电子示波器测量电压,其原理就是基于被测量的未知电压使电子束产生正比的偏转。当只测量电压数值大小的时候,可以在X 轴上不加入扫描信号。被测电压为直流的情况下,其电子束光点的偏移量正比于待测电压的大小。当被测电压为正负半波对称的正弦电压或其他各种波形的交变电压时,其电子束的偏转高度正比于被测电压振幅值的两倍,即双峰值,亦称双巅值。 (2) 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是在直流数字电压表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为了能测量交流电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衡山实习报告

篇一:衡山实习报告 前言: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课程,为了使该专业的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院安排了本专业的同学在南岳衡山进行一次实习。通过这次实习让同学们巩固加强课堂上的知识,认识多种植物,观察衡山土壤状况、植被分布、地质地貌、气象气候,并了解当地的文化及风土人情。从而将书本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思考、团结合作能力,加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提高实践的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实习目的: 1)掌握野外实习的一些基本要素与学习方法 2)进一步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专业素养 3)提升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的 知识和实际中的实习相结合 4)培养同学们的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团结合作、解决和分 析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地点: 时间:2011年6月24日上午至6月26日下午 地点:南岳衡山 三、实习内容: 1)认识记录植物园的植物第一天上午我们到了衡山的植物实习基地。下午,我们组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五个人,两人记录树的名称、科属、拉丁文字,两人拍照,一人采集标本并探路。分好工后,我们就走进了植物园里去认识各类植物。一路上,我们见到了许许多多平常见过却叫不出名称的植物和没见过的树。树上都挂上了牌,因此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树,有什么药用价值和作用,属于什么科类。平时在植物地理学上课中,总觉得枯燥无味,因为那些都只是文字与图片,感觉很虚。而今天,我们仔细观察了每棵树的枝干和叶片,大家在野外植物园里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了解到了众多植物的价值,并且我们还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习联系起来,这才发现我们上课所讲的植物地理学并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实际上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我们实习的任务是要找到三十多种植物,特别要找到“绒毛皂荚”,因为这种植物世界上只剩两株。本来大家都很累了,不想再找植物了,但一听老师说到绒毛皂荚这种植物是如此的稀有时,我们的斗志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非找到不可。经过我们五人的努力和其他组提供的线索,在经过一番艰辛寻找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它。经过我们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此树木材致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它的荚果可作洗涤剂,植株具有园林观赏价值,对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被国家列为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据后来的了解,正是由于南岳衡山分布区的气候独特,终年多雾,日照短,年平均气温为12℃~13℃,年降雨量为2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才使得这棵树得以生存下来。回去后,我们还做了一下小总结,将其中两人所找到的树木合到了一起,并进行了整理。将所有的植物标本都依次标上了序号,保存好。通过这次在植物园的实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的植物,而且培养了我们细心观察的能力,更明白了学以致用的道理。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学得深刻和有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此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团队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五个人的感情都进一步加深,整个专业的凝聚力也进一步提升。 2)观察衡山土壤状况、植被分布、地质地貌、气象气候,了解当地的文化及风土人情。 接下来两天,我们体验了南岳衡山四奇风景(祝融峰之高、水濂洞之奇、藏经殿之秀以及方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加文档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信息工程系 2010-12-22

目录 实验一电压表的使用及交流电压的测量 (1) 实验二通用计数器的实验 (5) 实验三示波器测试技术与示波器的使用 (13)

实验一 电压表的使用及交流电压的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低频电压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 2、掌握高频电压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F05A 型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 2、DF2170D 型交流毫伏表 3、AS2271A 型超高频毫伏表 三、 实验原理 1、用交流毫伏表(均值电压表)测量低频电压 均值电压表常用来测量1MHZ 以下的低频信号电压。均值电压表的组成如图1-1所示。称放大—检波式电压表,即先放大后检波。检波器的基本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1 均值电压表的组成 图1-2 平均值检波器 均值电压表的直流输出 1||T x U u dt T =? 恰好为|u x |的平均值,因此均值电压表的表头偏转正比于被测电压的平均值。 均值电压表虽然是均值响应,但仍以正弦电压有效值刻度,因此,当被测信号为正弦信号时,其读数直接就是正弦电压的有效值。当被测信号为非正弦信号 时,就需要如下换算: 11.1α U K Ux F = 其中K F —为被测波形的波形系数。

2、用超高频毫伏表(峰值电压表)测量高频电压 峰值电压表又称检波—放大式电压表,即被测交流电压先检波后放大,然后再驱动直流电压表。峰值电压表的组成见图1-3所示。 图1-3 检波—放大式电压表 在峰值电压表中,常采用二极管峰值检波器,即检波器是峰值响应的。峰值电压表的表头偏转正比于被测电压(任意波形)的峰值,除特殊测量需要(例如脉冲电压表)外,峰值电压表是按正弦电压有效值刻度的,即: P P U U K α= 式中U α—正弦电压有效值 K P —正弦电压的波峰因数 这样,当用峰值电压表测量任意波形的电压时,只有把读数乘以2=p K 时,才等于被测电压的峰值。被测电压的有效值为: x P U U K α = 式中K p —被测电压的波峰因数 四、 实验内容 1、用函数发生器分别产生峰—峰值为5V 、频率为1KHz 、100KHz 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电压,用均值电压表分别予以测量,计算它们的峰值、均值和有效值,并计算误差,结果填入表1-1。 2、用函数发生器分别产生峰—峰值为1V 、频率为100KHz 、1MHz 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电压,用峰值电压表分别予以测量,计算它们的均值、峰值和有效值,并计算误差,结果填入表1-2。 五、 实验注意事项 1、AS2271A 型超高频毫伏表 (1)接通电源,预热5分钟; (2)平衡调节——把探头接到探头插座上,探头插入本仪器提供的T 型接头内并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天目山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天目山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目录 绪言实习简介。。。。。。。。。。。。。。。。。。。。。。。。。。。。。。。1 实习目的。。。。。。。。。。。。。。。。。。。。。。。。。。。。。。1 实习路线。。。。。。。。。。。。。。。。。。。。。。。。。。。。。。1 西天目山简介。。。。。。。。。。。。。。。。。。。。。。。。。。。。。。1 第一节植被的垂直分布。。。。。。。。。。。。。。。。。。。。。。。。。1 第二节西天目山生态现状与保护。。。。。。。。。。。。。。。。。5 结束语。。。。。。。。。。。。。。。。。。。。。。。。。。。。。。。。。。。。。6 参考文献。。。。。。。。。。。。。。。。。。。。。。。。。。。。。。。。。。。。。6

绪言实习简介 实习目的 通过对植被现状的野外考察,加深对群落和植被的理论:群落的概念、主要群落的外貌、结构和动态和群落类型等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搞清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地形地貌、土壤、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实习路线 实习路线一:大有村——浮玉山庄——古柳杉林实验样地——红庙 实习路线二:仙人顶——开山老殿——五世同堂——五里亭——三里亭 西天目山简介 本次天目山植物实习主要集中于西天目山,它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浙、皖交界处,北纬30°20′,东经119°25′。西天目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因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山区北缘,北亚热带南缘,其气候具有丘陵向平原、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气候过渡的特征: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西天目山地势复杂,具有复杂多变多类型的森林生态气候,根据仙人顶气象台1961—1980年的记录,天目山山顶与山麓海拔相差1200m,山顶年平均温度8.7℃,年平均降水量1625.9mm,年雾日248天,年平均风速5.9m/秒,大风较多,年平均215.6天,占全年总日数的58.9%,相对湿度78.4%;而山麓则分别为15℃、1536.4m、55.8天、1.3m/秒和81%。在山顶,十月中旬地面开始结冰,直到次年五月冰雪才开始消融,而山麓地区则要到十二月才开始结冰,次年二月冰雪已消融。由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山顶和山麓的气候间有不小的差距,相对来说,山顶雾多、雨多、湿度大、风速大,这是由于山顶与山麓之间的海拔差异造成的,也影响到西天目山的植物的分布,从山麓沿山间小路到山顶,可以看到较明显植被的垂直分带。 西天目山受亚热带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在山麓可以看到明显的水平地带性。林木主要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但同时受地形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植被的类型也随之改变,由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一直递变成针叶林。天目山的植被不仅分带明显,林木更具有高、大、古、稀、茂五大特色,具体来说西天目山的森林十分茂密,其中不乏稀有树种和中生代孑遗植物,有着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就是其代表。西天目山上的某些树种长得十分高大,高首推一般树高达45m的金钱松,而开山老殿的大树王国生长的柳杉的胸径最高达到了2.33m,乾隆皇帝就曾封其中的一棵柳杉为大树王。西天目山的植物种类多样,植物资源丰富,其特有的森林景观外貌独具一格,是亚热带野生植物资源的宝库,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一节植被的垂直分布 西天目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西天目山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森林景观独树一帜,汇集了2000多种植物,而且垂直分带明显,是植被研究的好场所。多年来,植物学工作者对该山的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分类、森林植被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研究,近年来有学者对西天目山做了生态学的

模拟电子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学时

设备的使用 1、示波器的使用 0-20MHz范围内的信号都可测量。 三个校准旋钮顺时针拧到底; 五个按钮全要释放; 触发源要与输入通道一致;双通道输入时(DUAL),则触发源CH1和CH2都可; “LEVEL”旋钮的使用(波形水平移动,不稳定时); “垂直衰减旋钮”要合适,尤其是数值和波形的幅值相比小太多时,波形太大,出了屏幕,会看不到波形; Y轴校准方法; DC和AC档位的区别。 2、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测量10-2MHz正弦信号的有效值。频带比示波器小,比万用表大。 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否则误差大。比如:正弦信号Ui=1V,要选3V量程档,用30V的话,误差大! 数字万用表 万用表 3、数字 测直流电压、电流信号,电阻值。 测交流信号不如交流毫伏表精度高,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的交流信号有效值都用交流毫伏表测量! 4、模拟万用表 在本实验室只用于单管放大时测静态工作点的电流I B和I C。 5、信号发生器 正弦信号输入是有效值,切记!要注意分清题目给的条件是指正弦信号的有效值(示例Ui =1V)和最大值(示例Ui m=1V)。 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 +12V、地、-12V这三个电源必须接上,运放才能工作。同时注意要打开电源开关。

输入信号不是电源,切记! 共地:“输入信号的地”、“示波器的地”一定要和“电源的地”可靠地接在一起。 开环过零检查运放的好坏。 比例运算电路要闭环调零减少误差。 实验板 7、单管放大电路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板 +12V和地要可靠连接; 共地:“输入信号的地”、“示波器的地”一定要和“电源的地”可靠地接在一起。 线要连好,不要落了接某些线。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指导书 %%%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2.09 实验一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指示准确度和纹波系数的测量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输出指示准确度和纹波系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YB1719型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TDS 1002型数字示波器一台; 万用表一个。

三预习要求 详细阅读有关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指示准确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 输出指示准确度是直流稳压电源的一个技术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万用表的读数即测量值 U 1 ,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刻度指示值为 U 2 ,则输出指示准确度A 如下: U 2 U1 A 2 1 100% U1 2)实验步骤 a 将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调节到较小位置,万用表的量程也置于适当的档位; b 接通万用表及直流稳压电源的电源开关,调节万用表为适当量程,从小到大调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节旋钮,即调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分别读取电源电压指示值 U2 和万用表的读数 U 1 ,并计入表1-1; c 按公式计算每次测量的指示准确度 A U ,最后计算 A U 的平均值; d 按上述步骤,测试电流输出指示值 I 2 ,万用表读数 I 1 ,并计算电流输出指示准确度 A I 及其平均值,完成表1-2。 表1-1 电压输出指示准确度的测量

表1-2 电流输出指示准确度的测量 2直流稳压电源纹波系数的测量 1)测量原理 纹波系数是反映直流稳压电源输出中交流成分大小的物理量,纹波系数定义为: U 2 U1 其中,U 2表示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纹波电压的峰- 峰值,U 1为直流稳压电源输 出电压的最大额定值。纹波系数越小,说明直流稳压电源直流输出的特性越好。 2)实验步骤 a 将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调节到较小位置; b 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和示波器的电源开关,示波器的耦合方式置为“交流耦合”方式; c 将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示波器的探头和地端相接触,调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最大额定值,调节示波器使稳压电源的输出纹波能比较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中间,观察纹波波形并记录其波形和峰- 峰值,计入表1-3 ; d 按公式计算纹波系数。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土壤植物地理学课教学大纲

土壤植物地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体系设置 二、教学大纲 土壤植物地理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自然地理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土壤学和植物学基础知识,即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土壤的发育,植物的形态与植物的基本类群;土壤与植物间相互作用关系;土壤植被的分布规律;世界土壤与植被分布的类型几方面的内容。(二)、教学目的 该门课程将土壤地理学和植物地理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讲授。教学目的是使同学掌握土壤与植物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及土壤与植物之间在形成、分布等方面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及土壤植被系统对自然地理环境及地理环境其它各要素尤其是与气候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三)使用教材 1、土壤地理学朱鹤健何宜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植物地理学(第三版)武吉华张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四)考核方式 实验操作

(五)实验课内容 实验编号00903001 实验名称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 实验学时3 实验目的认识及学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内容(1)、显微镜结构的认识 (2)、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 (3)、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 实验编号00903002 实验名称植物组织观察 实验学时3 实验目的认识及学习玉米根尖纵切片结构。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内容(1)、观察玉米根尖纵切片 (2)、绘玉米根尖组织结构图 实验编号00903003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构造 实验学时3 实验目的认识及学习南瓜茎横切片结构。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内容(1)、观察南瓜茎横切片 (2)、绘南瓜茎内部构造图 实验编号00903004 实验名称植物叶的构造 实验学时3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 王飞 2014.2

实验一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学习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方法。 3.测量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 4.进一步熟悉各种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1-1为电阻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电路,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 = R W1 + R 3和R B2 = R W2 + R 4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级中接有电阻R E = R 6,用来稳定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电路输入端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电路输出端便可得到与U i 相位相反、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实现了电压放大。R 1和R 2组成输入信号的分压电路,其目的是防止输入信号过大,损坏三极管。 图1-1 在电路中静态工作点为: CC B B B B U R R R U 2 12 += E E E BE B E R U R U U I = -= )(E C C CC CE R R I U U +-= 动态参数: 电压放大倍数k 3.3//50==-== R R R R U U A C be L C i U γβ

其中) mA () mv (26) 1(300E be I r β++= 输入电阻:若开关合上,即R 7短接 be B B i r R R r ////21= 输出电阻:5R R r C o == 放大电路输入电阻测试方法:若输入信号源U S 经R 1 = 5.1k 与C 1串联后再接到三极管 V 1的基极,测得U S 和'i U ,即可计算出1' ' R U U U r i S i i ?-= 输出电阻可用下式计算:L R U U r )1(0 '00-= 其中' 0U 为R L 未接入时(R L = ∞)U 0之值,U 0为接入R L 时U 0之值。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指在放大电路输入端不加输入信号U i 时,在电源电压V CC 作用下,三极管的基极电流I B ,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集成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 CE 等。测量静态工作点时,应使放大电路输入信号U i = 0,即将信号源输出旋钮旋至零(通常需将放大电路输入端与地短接)。然后测出I C ,或测出R E 两端电压,间接计算出I C 来,I B = I C / β, U BE , U CE 用数字式直流电压表进行测量,在测试中应注意: a) 测量电压U BE 、U CE 时,为防止引入干扰,应采用先测量B 、C 、E 对地的电位后进行计算,即: U BE = U B – U E U CE = U C – U E b) 为了测量I B 、I C 和I E ,为了方便起见,一般先直接测量出U E 后,再由计算得到: E E E C R U I I == β C B I I = 总之,为了测量静态工作点只需用直流电压表测出U C 、U B 、U E 即可推算出。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电路的基本任务是在不失真的前提下,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故设置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原则是: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并使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改变电路参数U CC 、R C 、R B 都将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通常以调节上偏置电阻取得一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如图1-1中调节R W1。R B1减小将引起I C 增加,使工作点偏高,放大电路容易产生饱和失真,如图1-2-a 所示,U 0负半周被削顶。当R B1增加,则I C 减小,使工作点偏低,放大电路容易产生截止失真,如图1-2-b 所示。U 0正半周被缩顶。适当调节R b1可得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