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批评史全

中国文学批评史全

中国文学批评史全
中国文学批评史全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思考题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基本知识

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23.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以很高评价。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

24.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25.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是扬雄。“劝百讽一”是扬雄对汉赋特点的概括。“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也是由扬雄提出的。

26.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27.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原则的是东汉的王充,他是在其《论衡》是书中提出的。

28.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易传》。

29.孔子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是“思无邪”。“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

30.《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飞刺上”。31.“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顺序是:风、赋、比、兴、雅、颂。唐代孔颖达把“风

雅颂”归纳为诗歌的体裁,把“赋比兴”归纳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思考题

4.名词解释:“发愤著书”。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什么叫“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1)此说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的。

(2)“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

(3)明道、征圣、宗经思想是此说的理论基础。

7.名词解释:“以意逆志说”。

(1)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的批评方法。

(2)“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3)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4)此说也往往被误解,导致主观武断的批评。

8.名词解释:“知人论世说”。

(1)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的,也是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

(2)孟子的愿意是从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的角度来立论的。

(3)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4)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10.名词解释:“思无邪”。

(1)“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2)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用以评价《诗经》的特色,并赋予它政治与伦理的含义。无邪即雅正的意思。但孔子的“无邪”包容了《诗经》广泛的内容。后世反而在理解时经常局限了孔子的本意。

(3)孔子是从文艺的社会功能出发,论诗和乐时把“思无邪”作为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的。

11.孔子是如何论述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的?

(1)首先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歌和礼乐。认为诗乐具有教育作用,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同时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其社会功能。

(2)其次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12.名词解释:“兴观群怨”。

(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功能而说的。

(2)这种说法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3)“兴”从作者而言,是指受外物触动而引发内在之情和创作之念;就读者而言,是指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观”从作者来说,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真实;从读者来说,是要通过作品来认识社会的真实风貌。“群”指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作用。“怨”既指怨刺上政,也包含一般的哀怨和讽谕和男女之间的情怨。(4)孔子此说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对后世批评家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15.名词解释:“心斋”、“坐忘”。

(1)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所谓“道”是指一种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绝对理念,它主宰和支配着主体的精神意志,含有强烈的人格化的力量和因素。“道”的地位至尊,但又具有不可知性和不确证性。(2)“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由耳—心—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的欲求就是“坐忘”。(3)“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

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即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4)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此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16.名词解释:“自然”、“素朴”。

(1)“自然”、“素朴”是庄子提出的关于文艺创作客体的两种互有关联的审美风格。

(2)庄子哲学的“道”即为自然,自然是不可改变的,保持自然的本性,就能取得美的效果。“素朴”与“自然”的概念相一致,主要是指一种明白纯净、取法自然的风格。

(3)庄子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这一风格观念:A.天地有大美而不言;B.顺物自然;C.既雕既琢,复归于朴;D.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4)庄子认为,文艺创作应该顺应、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的类型。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

17.什么叫“得意”“忘言”?

(1)庄子的“道”具有非语言能认知的模糊性,但“道”作为精神实体又必须被认识和掌握。所以庄子主张以“无言”来体悟“道”。具体到文艺创作中,便直接表现为“言”与“意”的关系问题。

(2)庄子认为,言与意之间有差异,各有其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层次,可以言论者为“粗”,可以意致者为“精”,而道“不期精粗”,是言论和意致均难以认识的,所以要从“言”外、“意”外去体悟“道”的形象性。“言”既然不能尽“意”中之“道”,则“言”其实也就难以尽“意”。

(3)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

(4)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5)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

18.名词解释:《毛诗序》

(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诗毛氏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它是综合了汉代学者关于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儒家文论的若干理论原则,如诗歌的本质、诗歌的社会作用和诗歌的体裁以及表现手法等。

(3)《毛诗序》对汉代以及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毛诗序》是如何论述诗歌的本质(即“情”与“志”的关系)的?

(1)《毛诗序》继承了《尚书》、《荀子》、《庄子》等关于“诗言志”的有关观点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点,并有所发挥。

(2)《毛诗序》第一次把“情”与“志”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情感特性的重视,为后人对于诗歌的本质特点的认识奠定了重要基础。

(3)《毛诗序》对“情”的肯定是有限度的,它要求以封建的“礼义”道德规范来约束“情”,也就是说,“情”要受到“志”的规范。“情”与“志”相比,情始终是第二位的。《毛诗序》的这一观点明显带有封建时代统治思想的印记。

20.《毛诗序》是如何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的?

(1)《毛诗序》继承了孔子“兴观群怨”的观点,进一步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2)在这两种形式中,《毛诗序》偏重“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并把文艺的教化作用看作是文艺的根本目的。

(3)《毛诗序》同时也认为:下层百姓在穷苦无告时,也可以诗歌“刺上”。但“刺上”是有条件的,要求“主文而谲谏”,即用隐约的言辞劝谏而不直言其过失,注意方式方法,以维护统治者的尊严。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封建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对后代现实主义创作和理论都形成的一定的影响。

(4)《毛诗序》同时认为,诗歌是社会政治的反映,所以从一个时代的诗歌,也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政治得失。

21.《毛诗序》是如何总结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的?

(1)《毛诗序》总结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为“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六义”说是继承《周礼·春官》的“六诗”之说。

(2)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说对后世影响深

远。

(3)《毛诗序》主要论述的对象是诗歌的体裁,它认为,“风”是通过个人言志抒情反映一国地区的政教和风俗。“雅”说的是王政兴废所由,反映国家的治乱兴衰,其中“大雅”说的是朝政大事,“小雅”说的是个人生活中的事。“颂”是歌颂先王功德和祈祷神明的祭歌。这一概括大体符合《诗经》的基本内容。(4)《毛诗序》虽提到赋比兴,但未作阐释。此后刘勰和钟嵘都作了阐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比兴说”。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基本知识

5.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主要在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文体论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7.两汉时期,第一个著文品评作家才性的是司马迁。

8.汉代文学理论的作家论主要体现在对屈原的品评上。

9.《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

10.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鉴赏论”的专篇是《文心雕龙·知音》。

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是钟嵘的《诗品》。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常用的两种文学鉴赏方法是:味诗法和意象法。

16.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气说”。“气”的具体含义包括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才性和作品的风格三点。

22.陆机《文赋》中的“体”是体裁与风格的总称。

23.陆机《文赋》共分析了十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和风格特征。这十种文体是: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

27.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声律论和四声八病之说。

31.汉字的四声最早是周颙发现的。而最早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上的诗人则是沈约。

32.最早提到声律说“八病”(部分)的是梁代钟嵘的《诗品序》。唐代的《文镜秘府论》才将“八病”完整列出。

36.刘勰的思想和《文心雕龙》的思想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也受到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

38.“枢纽”即理论总纲的意思,是刘勰在《序志》篇中提出的。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

39.《文心雕龙》有20篇专论文体,涉及文体34种。文体论部分的具体写法按照“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体例进行。

41.刘勰的《神思》篇位列创作论之首,是论艺术想象的专篇。本篇集中论述了心与物、情与景、意与辞,即物、情、辞三者的关系。这三者关系贯穿整个创作过程,是刘勰创作论的核心,故也是其创作论的总纲。42.刘勰风格论的专篇是《体性》篇,专论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体指体貌、风格,性指作家的才性。47.刘勰关于文学批评的专论为《知音》篇。

48.刘勰提出的正确的文学批评的方法,即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51.《诗品》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每卷一品,即上、中、下三品。共品评了自汉魏至齐梁的122位五言诗作家。

52.钟嵘从建安到刘宋时期的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历史作了具体论述,认为建安、太康、元嘉三个时期是高峰,并各以曹植、陆机、谢灵运三人为代表,尤其推崇建安诗歌,称之为“建安风力”。

54.钟嵘认为五言诗有三个源头:《国风》、《小雅》、《楚辞》。

55.钟嵘最推崇的诗人是曹植。

思考题

3.简述魏晋南北朝“缘情说”的主要内容。

(1)缘情说与五言诗的发达有关,也是对传统言志说的重要补充。

(2)缘情说最早由陆机在《文赋》中提出,此后刘勰和钟嵘都有发挥。

(3)缘情说确立了创作主体的情感在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注重情感的传统。它主要有三大特征:其一,强调外物对主体情感的感召或摇动,同时又强调主体情感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其二,强调“摇荡性情”的“物”,兼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方面;其三,强调悲哀之情在创作发生中的重要意义,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理论传统,并进一步形成作品的美学价值。

6.魏晋南北朝文学“鉴赏论”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1)关于鉴赏才能。

(2)关于鉴赏者的性情。

(3)关于“味诗法”与“意象法”。

7.魏晋南北朝鉴赏论中提出了哪些不良的鉴赏偏向?

(1)信伪迷真。

(2)文人相轻,崇己抑人。

(3)贵古贱今,贵远贱近。

(4)名士效应。

11.曹丕是如何论述文学的价值和作用的?

(1)曹丕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关于文学价值和作用的理论,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他把文章看成是“经国之大业”,即治理国家的伟大事业。

(3)他认为文章是“不朽之盛事”,是可以流传千古、留名千古的事业。

(4)文章的功能与人之生死、荣乐相比,是无穷的,也更为重要。

(5)曹丕把文章的地位提得如此之高,正是建安时代文学创作新气象的反映,也是文学自觉、文学观念逐渐明确的表现。

13.曹丕是如何论述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的(即“文气说”的主要内容)?

(1)曹丕的“文气说”是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气”既作家的气质,又指作家的才性,也指作品的风格。由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2)曹丕认为文章“清浊有体”,即是把文学的风格大致分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类。

(3)曹丕认为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是一致的。

(4)曹丕相对忽视社会现实对作家风格形成的影响,有一定的片面性。

14.简述曹丕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1)提出文章“本同而末异”的观点。“本同”指文章的性质相同,“末异”指文章的风格特点不同。这是对传统“德本文末”说的提高。

(2)他把文体分为四科八体,即有韵之文:铭、诔、诗、赋;无韵之笔:奏议、书论。认为不同文体各有其不同风格。

(3)他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体现了对文学特点的认识的提高,也是魏晋文学观念的时代特点的反映。

15.简述曹丕文学批评论的主要内容。

(1)曹丕把品人与评文结合起来,对当时文坛上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进行了批评,对建安七子进行了评价。

(2)从“文人相轻”的角度立论,认为当时文坛上存在著“暗于自见”、“谓己为贤”的风气。

(3)当时文坛也存在“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现象。

(4)他以对比的手法对建安七子的长处和不足都作了比较客观的评论。

16.简述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

(1)陆机根据自己的创作体会,并总结了前人创作与文学理论的经验,写作了《文赋》。

(2)《文赋》论述了文学创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论述的中心是:意与物的关系;艺术想象的重要性;强调创作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从理论上提出创新,反对抄袭;论述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论述了自然景物之多变与文体多样性的关系;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常犯的几种毛病。

17.陆机是如何论述创作前的准备的?

(1)陆机认为文学创作前,应具备三种要素:其一、观察万物;其二、阅读古籍;其三、抱有高尚廉洁的志向。

(2)观察万物主要是为了获得创作素材和想象力,要求通过现象看到本质;阅读古籍主要用以提高写作水平;崇高的志向主要是用以指导文学创作。

(3)陆机既重视作者主体作用,也重视客体的感触激发;既重视作家创作思想,也重视表现思想的技巧。19.陆机是如何论述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表现和作用的?

(1)所谓灵感即“感兴”或“应感”。

(2)陆机认为灵感的表现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应感之会”,即灵感的畅通;一种是灵感的“六情底滞”,即灵感的闭塞。灵感畅通来源于“天机”,此时文笔如花;灵感闭塞,则文思枯竭,难以写出美文。

(3)陆机只强调作家灵感的主观作用,忽视了现实生活和社会习染对作家灵感产生的作用,有其片面性。而且因为时代的限制,他无法对灵感的产生作出科学的解释。

21.陆机认为文学创作应防止那五种弊病?

(1)防止篇幅狭小,缺乏音韵之美。即“清唱而靡应”。

(2)防止美丑混合,文不调谐。即“应而不和”。

(3)防止重词遗理,流于空泛。即“和而不悲”。

(4)防止迎合时俗,格调不高。即“悲而不雅”。

(5)防止清淡疏缓,缺乏趣味。即“雅而不艳”。

28.简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1)《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体大思精的理论巨著,全书可分为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

(2)总论也可称为“文之枢纽”,指从《原道》到《辨骚》五篇;文体论也可称为“论文叙笔”,指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创作论和批评论合称“割情析采”,其中《神思》至《总术》十九篇为创作论,《才略》、《知音》、《程器》可称为批评论,《时序》、《物色》两篇兼而有之;《序志》篇相当于后序。

(3)刘勰的文学思想以儒家经典为主,但也吸取了不少道家和佛家的思想。

30.简述刘勰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1)《文心雕龙》有20篇专论文体,涉及文体34种,把当时出现的文体都论及了。

(2)刘勰把所有文体分为“文”与“笔”两类。文是指偏向抒情言志、文学性较强的文体;笔是指学术性较强而又不重音韵文采的作品。体现了当时对文字作品文学性和非文学性的区分。

(3)文体论部分的具体写法按照“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体例进行。具体地说,即叙述文体的源流演变,解释文体名称的内涵,选出某一文体的代表性作品,总结某一文体的写作要求。四者结合,形成了文体论史、论、评三者合一的写作特色。

(4)刘勰的文体论全面总结了历代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是刘勰全部文学理论的基石。

38.简述刘勰批评鉴赏论的主要内容。

(1)刘勰关于批评鉴赏论的篇目有《才略》、《知音》、《时序》、《程器》、《物色》等,既有批评鉴赏理论,也有相关的批评实践,是古代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总结。

(2)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物色》主要论述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文学家受自然感发,但对自然现象进行了审美的观照和再创造。《时序》篇主要论述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他在追溯历史的情况下,总结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规律。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要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制约,但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和再创造。

(3)关于文学批评的专论,见于《知音》篇。刘勰认为知音难逢,原因是主观方面难免有一些偏见,而且批评鉴赏本身是属于精神活动,自然存在主观好恶;但如果批评家掌握正确的方法、遵循正确的步骤,同时端正批评态度,也完全可以使文学批评做到客观公正。

(4)具体做法是:一、通过丰富的实践,加强和提高批评鉴赏的能力;二、端正批评态度,不抱私心,力求公正;三、掌握正确的方法,即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四、遵循正确的步骤,从形式到内容,把握作品意蕴。

(5)刘勰认为,文学批评的关键是能把握作品的特征。同时批评活动本身也会给批评家带来美感享受。39.钟嵘《诗品》的主要理论内容

(1)诗歌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根源。

(2)五言诗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3)诗歌的艺术性及其批评的标准。

(4)诗歌批评的方法及其批评实践。

第三章唐宋金元文学理论

基本知识

1.唐代近体诗是在沈佺期、宋之问手中完成格律化的定型。

2.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主要见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他提出的“风骨”、“兴寄”之说成为唐代诗论的旗帜。

3.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代表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诗学水平。

4.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代表了唐代天宝至大历年间的诗学水平。他明确提出诗歌的“意境”概念,成为审美意境论的先声。

5.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三种构思境界:物境、情境、意境。

6、日本和尚遍照金刚的《文镜秘府论》保存了我国初唐至中唐丰富的诗学理论资料。

8、王昌龄《诗格》、皎然《诗式》论及诗境,权德舆提出“意与境会”,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的观点。

10、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说,这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重要发挥。

13、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美学命题,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主张。

15、宋代诗话的代表作有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严羽的《沧浪诗话》等。

17、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穷而后工”的理论。他的《六一诗话》首创“诗话”这种理论批评形式。

20、黄庭坚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并开创了江西诗派。

22、严羽《沧浪诗话》是对唐宋诗学的总结性著作。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个

部分,后附《答临安出继叔吴景仙书》。

23、《诗辨》是严羽的论诗总纲,提出“别材别趣”说与“妙悟”说,而且“以禅喻诗”的批评方法,也是相当独特的。

26、方回的《瀛奎律髓》总结了江西诗派的理论,提出“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28、宋代提倡婉约派的词论主要有李清照的《词论》和张炎的《词源》。

29、李清照的《词论》作于北宋末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这既是我国有组织有条理的第一篇词论,也是我国妇女所作的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

32、金元时代专论声乐的专著有燕南芝庵的《唱论》。

33、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一部论述北曲音韵的专著。

34、金元时代理论性较强的曲论专著是钟嗣成的《录鬼簿》。

39、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小说评点类理论著作。

40、皎然俗姓谢,湖州(今属浙江)人,谢灵运十世孙,主要活动在中唐大历、贞元时期。他的论诗著作主要是《诗式》五卷。

41、皎然认为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是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是作者和读者的中间环节和媒介。

42、皎然认为,意境的两个要素是诗人内在情思与外界物象。情思是铸成诗境的主导力量。

43、皎然标举的诗歌审美标准是自然。

44、韩愈“文以明道”的观点最早是在《争臣论》中提出的。他所谓“道”是指以孔孟为正统的儒家思想体系。

45、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说。在《荆潭唱和诗序》中,他又提出“穷苦之言易好”的主张。

46、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同时又启发了欧阳修“穷而后工”说的产生。

47、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言宜”的主张。韩愈所谓“气”首先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其次指行文的气势。韩愈的这一理论是对孟子“养气”理论和曹丕“文以气为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9、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与元九书》、《新乐府序》、《读张籍古乐府序》、《寄唐生》等。

50、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51、白居易在《寄唐生》中提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主张。

52、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关系问题上,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53、司空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论诗著作主要有:《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题柳柳州集后序》,《诗赋赞》,《诗品》。

58、司空图认为,要具备诗歌的韵味,就必须在诗歌的形象和意境上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在诗歌意境创造方面,司空图又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要求,这一观点主要是受到戴容州的启发。

59、司空图《诗品》的“品”字,偏于审美品味的意思。

61、《诗品》中的意境和风格体现老庄精神的有冲淡、自然、高古、疏野、超诣、旷达、飘逸等。

63、“直致所得”出自《与李生论诗书》,“思与境偕”出自《与王驾评诗书》,“万取一收”出自《诗品·含蓄》,“离形得似”出自《诗品·形容》,“妙造自然”出自《诗品·精神》。

66、“辞达”是首先由孔子提出的,见《论语·卫灵公》。

67、苏轼在《答王庠书》中对孔子的“辞达”说作了调整和发挥。

68、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书》中提出“文理自然”的观点,并把“自然”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他在《自评文》中又提出“随物赋形”的观点。

71、苏轼在《书摩诘蓝天烟雨图》中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观点。

74、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提出“点铁成金”的观点,而“夺胎换骨”说则出自于惠洪的《冷斋夜话》。

79、严羽,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省)人,有诗集《沧浪吟》和诗论专著《沧浪诗话》。

80、《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体系性最强。全书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后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诗辨”是全书的核心。

81、别材别趣说是严羽提出的审美特征论,此说主要是针对宋诗特别是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风而言的。

83、严羽把“悟”分为不假悟、透彻之悟、一知半解之悟三类。

思考题

10.简述皎然的“取境”理论。

(1)皎然认为一首诗从诗思的获得、艺术风貌的形成再到读者鉴赏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意境。

(2)取境指诗的意境创造,即诗人通过艺术构思,使审美主体的情思与客观的物象感应交融,从而熔铸称自然和谐的艺术境界。

(3)读者的鉴赏,也只有通过对意境的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者寄寓在诗中的情感。

(4)皎然认为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是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是作者和读者的中间环节和媒介。14、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

(1)文以明道(2)不平则鸣(3)气盛言宜(4)含英咀华,闳中肆外(5)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15、术语解释:文以明道

(1)“文以明道”是韩愈提出的古文运动的主要理论,最早是在《争臣论》一文中提出的。

(2)文以明道理论的主要含义是:学习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文是手段,是形式;道是目的,是内容。韩愈所谓道是以孔孟为正统的儒家思想体系,带有明显的伦理色彩。

(3)韩愈虽本于道,但并不轻视文,他主张“用文尚能”,把重道与尚文结合起来,并对散文的艺术形式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4)韩愈的文以明道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具有一定的现实内容。

(5)韩愈这一理论有力地冲击了骈体文,他要求恢复和发扬三代、秦汉文章重视思想性和社会性的优良传统,用自由流畅的文学语言和单句散行的新型文体去代替骈体文,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完成了文体和语言的革新。

(6)这一理论也有局限性,它过分强调了文学的政治性,而忽略了它的现实性,忽略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

16、术语解释:不平则鸣

(1)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这一理论。

(2)韩愈列举了从上古到唐代的一大批作家,指出每个时代的优秀作家,其文学作品都是那种郁于中而泄于外的不平之气的表现,也只有那些反映现实、抒发自身愤懑情感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

(3)韩愈特别重视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其不平则鸣理论就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4)韩愈的这一理论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并影响到后来欧阳修“穷而后工”理论的形成。

17、术语解释:气盛言宜

(1)这一理论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的。韩愈认为,作家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那末写文章无论言长言短、声高声低都能左右逢源。

(2)韩愈所说的“气”,首先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其次指行文的气势,与散文创作的布局排比及语言艺术密切相关。

(3)这一理论是对孟子“养气”理论和曹丕“文以气为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揭示了作家本身的修养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4)如何培养文气?要求作家从世界观的高度去严格锻炼,具有坚定的创作信念,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24.简述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

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是在评论作品和描绘各种诗境时自然言及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直致所得:强调诗人深入自然,即目所见,任性率真,而不数事用典。

(2)思与境偕:“思”指作者所要抒写的主观情思;“境”指作者为表达情思而创设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物境。“思与境偕”,从创作的角度说,是指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统一;从塑造诗歌形象的角度来说,即是指“意”与“象”的结合。

26.简述苏轼“辞达”的文学观。

(1)“辞达”首先是由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的,意思是说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只要达意就可以了,似乎对文采的要求不高,实际上孔子在其他地方是主张文质并重的。

(2)苏轼则在《答王庠书》中从“文”的方面对孔子的“辞达”说作了调整和发挥。苏轼认为,所谓“辞达”是说文章要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要准确揭示客观事物的特征,所以辞达是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3)如何做到“辞达”?苏轼认为:首先要细心观察、深入研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客观事物的“理”;其次,要求充分调动艺术手段,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客观事物。

(4)苏轼虽重视“文”,但他同时也提倡朴实平和的文风。这反映了他的“辞达”理论比较全面而深刻,有力地指导了当时的文学创作。

29、简述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艺观。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王维诗画特点所作的评论。

(2)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突出地强调文艺作品既要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般;又要有深刻的内涵,

如诗之有味。诗画结合,揭示了艺术耐人寻味的美的境界。

(3)苏轼的这一理论反映了他对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点和意境美的正确认识,而且融合诗画特点来论述文艺言不尽意的美感特征者,苏轼是古代文论史上的第一人。

(4)苏轼的这一理论继承了前代哲学家和文论家的理论,并作了新的发挥,对后人的相关理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以此构成了中国文论史上“审美”派理论体系的基本线索。

32、术语解释:点铁成金

(1)“点铁成金”是江西诗派的鼻祖黄庭坚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源出其《答洪驹父书》。

(2)这一命题的意思是:要求取古人陈言经过诗人的重新陶冶熔铸,为我所用,以前人作品中的佳句善字点化自己的作品。

(3)黄庭坚的这一理论表现了一定的求变创新精神,其自身创作也有成功的一面。

(4)这一命题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后人不善学习,往往以抄袭代替创作,违背了创作规律。而且认为杜甫诗歌和韩愈散文“无一字无来处”,也不符合实际。

33、术语解释:夺胎换骨

(1)“夺胎换骨”是江西诗派的鼻祖黄庭坚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源出于惠洪《冷斋夜话》。

(2)所谓夺胎换骨,就是用新的文字词汇重写前人诗意,以前人诗歌内容作为材料。黄庭坚提出这一命题,主要是为了方便初学者尽快掌握学习与借鉴古代丰富的语言艺术遗产的一条捷径。

(3)这一理论虽有一定的借鉴古人、推陈出新的意义,却否定了诗人的自我个性和创造精神,否定了诗人的独特心理感受,是违背诗歌创造规律的。所以受到后代诗论家的批评。

38、严羽《沧浪诗话》的基本结构(理论体系)

(1)《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体系性最强。全书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后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2)《诗辨》提出“别材别趣”、“妙悟”等诗论命题,为全书的核心;《诗体》主要论述了历代诗歌各种体制的流变和发展;《诗法》主要论述诗歌创作的法规和技巧;《诗评》主要评论了历代诗人的作品和风格;《考证》是对一些诗人和诗作的考证批评。

(3)严羽的诗论是针对宋诗忽视诗歌审美特征的不良风气而发的,他对于诗歌的审美特征和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39、简述严羽的诗歌审美特征论(名词解释:别材别趣)

(1)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别材别趣”说,作为他的诗歌审美特征论,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特殊规律和审美特征的自觉探索,对纠正当时诗坛流弊起到了重要作用。

(2)“材”即诗歌题材,“别材”即是说诗歌创作在题材和内容方面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即:吟咏情性。反对以知识学问为具体内容和表现对象,反对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气。他认为只有吟咏情性的诗歌,才具有感发读者的审美效果。

(3)“趣”指艺术旨趣,“别趣”即是说诗歌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别趣”又名“兴趣”或“兴致”,它的具体内涵有三:第一,它要求诗歌内容必须表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即情性,别趣以别材为前提条件。第二,要求在诗歌的语言、情感、意趣等艺术表现上做到“不落言筌”,“无迹可求”,共同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整体,创造出透彻浑成的意境,使读者领悟到丰富的艺术旨趣。第三,别趣并不否定理性内容的存在,严羽反对的是以诗歌讲理的概念化倾向,主张将理趣寄寓在审美的境界中。

(4)“别材别趣”说从题材内容、审美效果、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论述了诗歌的独特规律和审美特征,论述了诗歌创作中的情理关系,纠正了宋诗之弊,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但这一理论相对忽视现实生活的重要作用,是其不足。

第四章明清诗文理论

基本知识

1、清代前期是中国诗文理论的总结时期。

5、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提出“真诗乃在民间”观点的是李梦阳。

6、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7、介于前、后七子之间的文学流派是唐宋派,她的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其中茅坤编有《唐宋八家文钞》,创作成就最高的则是归有光。

8、明代万历时期文学的代表是李贽和公安派。李贽提倡“童心说”,重视戏曲小说,是明代最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也是明代后期文学解放思潮的主要理论代表。

9、竟陵派以锺惺和谭元春为代表,他们合作编辑了《古唐诗归》,在创作上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

11、明末清初三大家是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2、王士祯是继钱谦益、吴伟业而起的诗界领袖,以标举“神韵说”著名。并编选了《唐贤三昧集》。

13、清初对我国诗学贡献最大的是叶燮的《原诗》,《原诗》用理、事、情来概括客观世界的事物,用才、

胆、识、力来说明诗人从事创作的主观条件。

14、清代乾隆年间主盟诗坛的是沈德潜,他以格调说风靡一时。格调说源出严羽,发端于李东阳,大倡于前后七子。

15、翁方纲的“肌理说”是一个以学问为本,通法于变,而一概求诸古人的诗学体系。他代表了多数朴学家的诗学观点,形成了一派“学人之诗”。

16、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出“性灵说”,与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相对立。性灵就是真情实感、真性情。

20、清代散文理论批评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其得名是由于它的三位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

21、方苞提出“义法说”,刘大櫆讲究神气音节,姚鼐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位一体说。

27、李梦阳在《与李空同论诗书》中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

29、谢榛著有《诗家直说》(一名《四溟诗话》)。

31、公安派是活动于明代万历中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习称公安三袁。他们对明代文坛的拟古现象作了批判。

34、性灵说是公安派文论的核心。袁宏道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作《叙小修诗》,首次明确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

38、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文学批评著作主要有《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内、外编)、《南窗漫记》,这三种著作后合编为《姜斋诗话》三卷。另有《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等。

42、王夫之认为诗歌的兴、观、群、怨同源于情,故称“四情”。

43、叶燮字星期,号己畦,人称横山先生,江苏吴江人,著有自成理论体系的诗话专著《原诗》。

44、叶燮把创作概括为四个过程:基础,取材,匠心,文章。

45、叶燮把理、事、情作为审美客体和反映对象,也就是创作的客观条件。

46、叶燮把才、胆、识、力作为创作的主观条件,而以“识”为最先,最为重要。

47、叶燮第一次把“形象”与“思维”结合起来讨论。

48、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诗论著作有《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分甘余话》、《古夫于亭杂录》、《渔洋诗话》等,后人合辑为《带经堂诗话》。

51、沈德潜著有诗论专著《说诗啐语》,提出“格调说”。

52、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世称随园先生,著有《随园诗话》。“性灵说”是其理论核心。“性灵”一词的涵义大致包括性情和灵机两个方面。

53、桐城派是清代最正统的散文流派,方苞、刘大櫆、姚鼐时序相接,同为安徽桐城人,人称桐城派“三祖”。

54、姚鼐编选有《古文辞类纂》,流传广泛。姚鼐在《述庵文集序》中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相济之说。此说源于方苞的“义法说”。

61、张惠言是常州词派的宗师,他与弟弟张琦编选《词选》,是常州派的重要范本。

62、周济晚年编选有《宋四家词选》,指明学词途径是:“问途碧山(王沂孙),历梦窗(吴文英)、稼轩(辛弃疾),以还清真(周邦彦)之浑化。”

65、“雅洁”是姚鼐评价内容和文辞两方面相统一的最高艺术审美标准。

思考题

2、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观。

(1)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提出“文必秦汉,文必盛唐”,严守古法,模拟形式,基本上是从复古到拟古。何景明的思想略有不同,主张领会神情,临景结构,不妨形迹,较为通脱。总体上说,前七子掀起的文学复古运动,对“台阁体”和“理气诗”一类的诗歌,有一定的冲击和批判作用,但由于其理论和创作上的局限,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模拟,对文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2)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他们在前七子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地宣扬复古、拟古的主张,给文学发展带来了更消极的影响。

5、翁方纲“肌理说”的主要内容

(1)翁方纲是从继承并修正王士祯的“神韵说”与沈德潜的“格调说”的角度提出“肌理说”的。

(2)肌理说是一个以学问为本、通法于变,而一概求诸古人的诗学体系。尽管他对诗法的论述有不少合理因素,但其所谓“学”实际上就是“经术”,这正是当时乾嘉实证学风的文学反响。

(3)肌理说代表了多数朴学家的诗学观点,因而形成了一派“学人之诗”。

13、简述王世贞的诗歌理论。

(1)王世贞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艺苑卮言》,在很多方面与李梦阳等人的观点相似。

(2)王世贞的理论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其一,取径较宽,主张广泛学习诗歌;其二,反对明显的模拟,主张在学习的基础上自出机杼。

(3)王世贞论诗以格调为中心,他认为作者的才情,通过构思,形成音节,构成意境,诗格就体现在其中了。具体来说:一,格调与才思有关,因而是因人而异的,故格调不能简单套用;二,格调与艺术境界有关,,佳境就是一种成熟的艺术构思在适当的情况下的完美表现。

14、简述公安派的主要理论(即公安派“性灵说”的理论内涵)。

(1)公安派是活动于明代万历中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中道。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以公安三袁为中心的文学流派为“公安派”。

(2)公安派得楚文化才情洋溢的影响,又与批判前后七子复古模拟之风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李贽文学思想的影响。

(3)公安派的首倡人物是袁宗道,他著有《文论》上下篇,他从理论上阐明了古今诗文不可因循相袭的道理,力破当时贵古贱今的观念。袁宏道则认为诗文是世道人心的反映,古今诗文各有所长,只有摆脱对古人的膜拜,才能创出诗文新路。他并认为闾巷民歌才是明代文学的真正代表。

(4)袁宏道是公安派最有影响的人物,他在《叙小修诗》中首次明确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在努力摆脱传统性理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汉魏盛唐诗文格调的束缚的基础上,提倡一种个人特定的不为传统礼教所规范的感情,以及本色、自然、无拘无束的表达方式。性灵说作为晚明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露,指感情强烈,且发自本性,而不加掩饰;其二是俗,要求用当时的语言写当时的情事;其三是趣,既努力表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趣。

(5)公安派的理论在后期有所变化,开始追求含蓄的诗文风格,其中袁中道还提出向唐诗学习,对前后七子也颇多肯定,只是路径略宽而已。较前期的诗文观念为平稳,但锐气也就消磨殆尽了。

19、什么叫“四情说”?王夫之是如何论述诗歌的功能的?

(1)王夫之从诗歌社会功用与美感作用统一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将诗歌创作与功用联系起来,提出“四情说”。

(2)王夫之认为诗歌的兴、观、群、怨都统一于真情,情是四者的根本。兴、观、群、怨分别是情的四种客观内容和表现形态,故称之为“四情”,指出诗歌是通过它所包含的审美情感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发挥它的社会作用的。所以诗歌创作必须“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从诗歌鉴赏来说,对诗歌中兴观群怨的审美情感进行玩味体悟,就能获得更多的美感享受。王夫之的这一理论深化了传统的“兴观群怨”说的理论深度,同时也丰富了诗歌创作论。

(3)兴、观、群、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相因相生、相辅相成的。“兴”与“观”的统一,在创作中即为“情”与“理”的统一,在鉴赏中体现为美感作用与认识作用的统一。“群”与“怨”的关系也基本如此。

(4)王夫之从不同角度对“兴观群怨”进行了新的阐释,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与突破。

20、简述叶燮的诗歌本原论。

(1)所谓“本原”是指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或存在依据。叶燮探索诗歌本原,力图阐释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等根本问题。

(2)叶燮首先提出“感触起兴”的原则,认为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来自诗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感兴。(3)其次他向诗人提出“格物”的要求,强调客观生活对创作主体的作用,要求诗人必须熟悉生活,反映现实。

(4)叶燮所谓本原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生活尚有距离,在其他地方,他仍无法完全摆脱儒家“宗经”观念的束缚。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21、简述叶燮的诗歌正变论。

(1)叶燮所谓“正变论”,即文学发展论,着重讨论诗歌历史发展的规律。

(2)叶燮严厉地批判了明代以来的认为文学一代不如一代的复古倒退论,说明文学发展和新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他认为随着时代和生活的变化,感触起兴的文学也必然随之而发展。

(3)他认为文学因时而变、今胜于古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故而提出“时有变而诗因之”的文学发展观,肯定了文学发展是不断变化、发展和创新的,文学之“变”和不可阻挡的。

(4)叶燮同时指出:文学之“变”不是简单的直线运动,而是采取“递衰递盛”的曲折前进的方式,正变相继,辩证发展。

(5)叶燮的正变观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他认为文学发展至唐宋而“能事已毕”,此后即重复过去的发展过程,不免自我限制了其文学发展观。

22、简述叶燮文学创作论的基本内容

(1)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他认为创作必先端正态度,因为创作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他把创作概括为四个过程:基础、取材、匠心、文辞,而以基础最为重要。

(2)叶燮重点探讨了创作的规律问题,即审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条件及原理。他把“理”、“事”、“情”三者作为审美客体和反映对象,也就是创作的客观条件;而把“才”、“胆”、“识”、“力”作为创作的主观条件,四者之中,以“识”为先。认为客观的“理事情”必须通过主观的“才胆识力”来表现。

(3)在创作思维规律方面,第一次把“形象”与“思维”结合起来讨论,认为创作思维具有特殊的规律,不能自然主义地实写生活中的“理事情”,创作思维要以“情”为主,但并不绝对排斥逻辑思维,而是彼此渗透,情理融合,要积极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着重于艺术境界的创造。

23、什么叫“理、事、情”?(即叶燮是如何论述创作的客观条件的?)

(1)叶燮认为“理”、“事”、“情”三者是审美客体、反映对象,也就是创作的客观条件。

(2)“理”是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根据,也就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自然之理”,要求描写生活的本质,要求诗人具有敏锐的目光和观察生活的能力。

(3)“事”是指客观事物按照自身规律的发展而呈现的具体面貌,创作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事”来艺术地言“理”,寓“理”于“事”。

(4)“情”是指事物的情状,即特殊的客观属性。诗要有韵味和意境,就离不开描绘生动而形象的“情”。(5)“理”、“事”、“情”三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诗人的创作要反映生活,就必须透过现象写本质,以便闪现内在之“理”的光辉,但“理”又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或活生生的情感来作艺术概括,寓“理”于“事”,是文学家区别于哲学、政治等家的重要艺术手段。而具体之“事”又必须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来表现,“情”的种种变化,又是立足于“事”、“理”之上的。

24、什么叫“才、胆、识、力”?(即叶燮是如何论述创作的主观条件的?)

(1)叶燮认为创作的主观条件就是才、胆、识、力。客观的理、事、情必须通过主观的才、胆、识、力来表现。

(2)“才”是指才思才华,是文学家驾驭创作的具体艺术才能。“胆”指作家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创作中表现为自由创新的艺术精神。“识”指文学家对于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辨识能力。“力”指作家运用形象概括生活的功夫和笔力,以及其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气魄。

(3)四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缺少其一,即不能称为合格的作家。但四者之中,以“识”为最先,也最为重要。没有“识”,则其他三者也就无所依托。这是符合唯物主义美学原则的。

27、简述叶燮《原诗》的理论特色。

(1)叶燮的《原诗》具有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2)其理论特色主要有三点:其一,《原诗》理论的严密系统性;其二,符合文学历史斗争实际的针对性批判性;其三,巧于运用艺术辩证法的灵活性。

28、简述王士祯“神韵说”的理论内涵。

(1)为了躲避文字狱并针对清初诗坛流弊,王渔洋在吸取唐宋理论家如司空图、严羽等多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神韵”为核心的诗歌理论。其说一经创立,即对清代中后期的诗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神韵说”在作家修养方面,强调性情与学问并举。王渔洋所谓“性情”就是作家的真情实感,这一方面是针砭时弊,另一方面也符合神韵内在的逻辑要求。王渔洋还要求诗人具备扎实的学问根底,多多掌握典故并熟练运用,可以达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3)在创作方面,追求味外味的美学旨趣。所谓“味外味”,是指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诗中获得的、来自诗中而又超越诗歌本身、指向诗外的一种审美体验。从创作角度来说,味外味就是诗歌传达给读者的一种含蓄蕴藉、悠长持久的韵味或快感。

(4)在艺术风格上,以冲淡清远为宗。作为一种风格,其意在以简易平淡的手法表现隽永超诣的情思,从而给人一唱三叹、韵味无穷之感。它来自于道家的素朴美和平淡美观念。

(5)王渔洋的神韵说虽在诗歌艺术原理的许多方面都有可贵的探索,并建立了新的美学体系,但其所谓性情带有较多的消极避世成分,构思上过于看重灵感,风格上偏嗜冲淡等,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局限。

31、简述袁枚“性灵说”的理论内涵。

(1)“性灵说”是袁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他在《随园诗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

(2)“性灵”一词的含义大致包括两个方面:性情和灵机。

(3)袁枚所谓性情泛指人的各种情,但在人的各种情中,他更强调男女之情,似乎描写男女欢爱之情更适合于他的所谓性情,只要从诗人自身出发,写出个人真情实感,就是佳作。

(4)所谓灵机,含义有二:其一,就诗人创作主体来说,是指天分、灵思,即诗人感受和把握现实世界形象特征的禀赋和敏悟;袁枚论诗虽特别重视天分才性,但并不否定读书积学的重要性,要求读书时要“有人”而“无我”,广泛吸取前人创作经验,以充实、丰富自己;作诗时就要“有我”而“无人”,独抒性灵,体现出个人的精神风貌。其二,就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来说,是指天籁,即兴到自成、作品中显现出来的灵气飞动、生机盎然的美学特征。袁枚认为,诗歌虽出自诗人,却非出自人力,而是天地元音,故其特征以“自然”为首,另有“意新,味鲜,趣真,出色”四个特点。在具体创作上则要求“即景成趣”,天籁与

人巧结合。

(5)袁枚的性灵说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的“性灵说”的诗学思想,对明清浪漫主义创作风格提供了新的理论。

33、简述浙西词派的主要理论。

(1)浙西词派以龚翔麟选刻的《浙西六家词》而得名,其理论渊源于宋代的张炎和清代的曹溶,创始人为朱彝尊,编有《词综》一书,主要盛行于康、雍、乾、嘉四朝。

(2)推尊词体,提高词体的文学地位。他们认为,词表面上写闺房儿女之言,实际上传达着风骚的旨意,强调词体的独立地位。

(3)要求词意雅正,格律谨严,以谨严的格律形式来表现封建士大夫的思绪情趣。把雅正作为文学发展的方向,反对俚俗,努力表现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4)宗法南宋,推崇姜夔、张炎的词风。这也是浙西词派尚雅的必然反映。

(5)浙西词派在提高词体、推崇雅正词风方面有独特的贡献,对于廓清当时粗俗词风起到了规范和遏制作用,但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过于狭窄的规定,也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最终为为常州词派所取代,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34、简述常州词派的主要理论。

(1)常州词派发轫于嘉庆初年,大畅于道光时期,影响直至近代而不息。张惠言为此派宗师,他与弟弟张琦编有《词选》,为常州词派的理论范本。

(2)推尊词体,扩充词体的社会意义。常州词派注重词体的艺术本质及社会功能,认为词与诗一样同属正宗文学之列,强调词除了表现封建士大夫的忠爱之情和“不遇”之感之外,也应表现重大社会政治历史内容和相关的思想情感,加入了明显的时代生活内容。

(3)强调比兴寄托,注意探索词体的艺术特征与审美规律。张惠言谈比兴多依经立论,主张“意内言外”,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寄寓在语言之外。周济则从词的审美规律方面提出“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见解。(4)以比兴寄托作为区分正变的重要标准,对唐宋词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系统的清理,并为初学者指出问途词学的路径。张惠言以儒家诗教为指导,把词的发展分为唐、五代、北宋、南宋几个阶段,认为唐代是正,其后为变,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周济则在《宋四家词选》一书中为初学者指明学词路径:问途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

(5)常州词派直接针对阳羡和浙西词派的流弊而起,这是时代和词体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他们以儒家诗教为指导,始终未能逾越封建道德规范。对比兴寄托的理解也时时流于教条,表现出常州词派以经说词的明显弊端。

35、常州词派比兴寄托说的主要内容(分析“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理论内涵)

(1)常州派鼻祖张惠言依经立义,借孟喜《周易章句》之语,以“意内言外”说词,认为词语言外表里寄寓着词人的内在情感。情因物有所寄托,物因情而具有比兴之义,揭示出艺术创造过程中形象性与联想性的关系问题。

(2)周济论比兴寄托则注意词体创作的审美规律,富有创造性地提出“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见解。首先,论述“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必要性,词作有寄托才有内容,无寄托是为了留下艺术空白,启发读者的接受思维;其次,以此对艺术思维的活动规律进行了探讨,所谓“非寄托不入”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慨通过精心构思,而加以精确和自然的表达,所谓“专寄托不出”就是作者跳出所感的一事一物,把情境向纵深拓展,以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再次,周济指出艺术创作由“非寄托不入”的初级阶段到“专寄托不出”的高级阶段,要“以无厚入有间”的艺术表现能力,将思想感情升华并化为生动而又含蕴丰富的艺术境界,从而达到既有寄托又不见寄托痕迹的“浑化”境界。

(3)周济认为“浑化”是词创作的最高境界,所谓浑化就是意境迷离,使人难以明确认识,但又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特点。但这也为那些片面追求形象的朦胧,心中无寄托,笔下无功力的人提供了藏拙的方便。第五章明清戏曲理论

基本知识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认为,我国古代戏曲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北朝北齐时的歌舞戏的出现。

2、元末明初的高明明确提出戏曲创作要有助风化,要能动人、乐人。

3、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是明初仅见的一本戏曲理论著作,主张以戏曲“饰太平”。

4、明确提出戏曲应当反映社会人生这一现实主义理论的是卓人月。

5、明清戏曲理论关于创作方法方面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形象思维、典型化和虚实关系三个问题。

6、明清曲论家中最重视戏曲结构的是李渔,他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首章即提出:结构第一。

7、关于戏曲结构,王骥德提出“大间架”、“大主脑”;李渔提出“立主脑”、“密针线”;金圣叹提出“狮子滚球法”。

8、明清剧作的曲词,大要分为本色与文采两大类型。

9、明清时期特别强调戏曲音律的是吴江派代表作家沈璟,最有系统、影响很大的曲论专著是王骥德的《曲律》。

10、沈璟增订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被吴江派奉为作剧指南。

11、明代潘之恒认为演员要从才、慧、致三个方面加强修养。

12、明清曲论家研究唱法的著作,首推魏良辅的《曲律》。他以“海盐腔”为基础,参考北曲唱法,把昆山地方调改进为昆曲声腔。

13、《梨园原》是明清时期仅见的一部重点论述表演技巧的专著。

14、吕天成的《曲品》引用孙月峰的意见,在戏曲批评鉴赏方面提出了“十要”的标准。

15、王骥德在戏曲批评鉴赏的方法上提出“论曲,当看其全体力量如何”的著名观点。

16、徐渭专论南戏的著作名《南词叙录》,这也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南戏的理论著作。

17、专论地方戏的著作有焦循的《花部农谭》和李调元的《剧话》。

18、现存最早的一部传奇作家传略和剧作品评集是吕天成的《曲品》。

19、收集品评传奇名目最多的是《远山堂曲品》。

20、现存唯一的著录和品评明人杂剧的专书是祁彪佳的《远山堂剧品》。

21、李渔号笠翁,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曾定居南京,建芥子园书铺。著有《闲情偶寄》,其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后人合为《李笠翁曲话》。

22、李渔戏剧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舞台性为核心。

思考题

5.简述明清戏曲创作论中有关情节结构的主要内容。

(1)李渔在明清曲论家中最重视结构。他的《闲情偶记·词曲部》首章即“结构第一”,他概括了戏曲结构的基本特点,并全面阐述了艺术构思的七个问题。

(2)从本质上揭示情节结构之内在张力的是汤显祖,他自觉地以情与理的矛盾构成《牡丹亭》的戏剧冲突,后人具体归纳出“遥应”、“伏脉”、“补写”等写作特点。

(3)关于戏曲结构,,王骥德提出“大间架”、“大主脑”;李渔提出“立主脑”、“密针线”;金圣叹提出“狮子滚球法”等。

(4)孔尚任系统探讨了结构艺术,他认为全剧情节要围绕主线进行;他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强调戏曲结构的创新的必要性;结构的变化要服从全剧浑然一体、气足神完的总体要求。

(5)凌濛初等也提出了有关情节结构的若干意见。

种”等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值得重视。

11.名词解释:《南词叙录》(简述徐渭的戏曲理论)

(1)此书的作者是明代戏曲理论家徐渭。这也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南戏的理论著作。(2)本书分“鄙见”(即理论批评)和“著录”(即戏曲篇名目录)两大部分。著录部分也包括对南戏脚色、科白等的简单记录。

(3)此书热情扶持南戏,反对一味重北杂剧而轻视南戏;探讨了南戏的声乐特点,反对用宫调等成法约束南戏;提倡“本色”论,肯定南戏的优良传统,反对“以时文为南曲”的风气。

15.简述汤显祖的戏曲理论。

(1)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中后期戏曲流派临川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传奇“临川四梦”。他的哲学思想深受李贽的影响,勇敢地提出“真情”,与“天理”相对立,认为情胜于理,这一理论是建立在“贵生说”的基础上的。所谓“真情”,就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思想、精神等方面力图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要求平等的自然要求。这也是他创作《牡丹亭》的思想源泉。

(2)汤显祖曲论的基本主张是:强调充分表现剧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受格律束缚。这一主张集中体现在《牡丹亭》中,更突出反映在他捍卫《牡丹亭》原作的论战中。

(3)《牡丹亭》的思想核心在于表现情与理的冲突,并以此为戏剧情节发展的动力来结构全剧,将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用“情”一以贯之,这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4)从创作方法和艺术描绘方面来看,为了抒发真情,追求理想,汤显祖要求“以意趣神色为主”,在艺术构思上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反对拘泥于现实生活的形迹。

(5)对戏曲艺术特征有独到的精辟见解。他指出戏曲产生的内因在于人类之感情,以及由情而引起的“啸歌”和“动摇”,并简要概括了从参军戏到明传奇的历史发展,形象地描述了戏曲的艺术感染力和观众的审美共鸣,对塑造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方法,也作了精辟的概括。

(6)支持汤显祖曲论主张的理论家还有王思任、孟称舜等。

17.简述吴江派与临川派论争的主要内容。

(1)两派争论的焦点是针对《牡丹亭》的评价问题,并由此延伸为两派的理论争锋。

(2)吴江派的观点主要是认为此剧虽好,但不合格律,故提出批评,认为汤显祖此作只是“案头之书,非

筵上之曲”,并奋起修改以补其不足。而汤显祖则认为戏曲以意趣为主,音律为次,表示要继承关汉卿剧作的现实精神和王维雪中芭蕉的浪漫意趣,维护《牡丹亭》的艺术精神。

(3)孟称舜继续发挥了汤显祖关于艺术典型的理论;王思任从人物塑造方面高度赞赏《牡丹亭》的成就。他们极力反对吴江派对《牡丹亭》的任意删改,认为只有像《牡丹亭》这样具有奇幻之事、奇艳之辞、瑰奇之情的作品,才能传世不朽。

(4)两派之争,双方各有道理,但也各有偏激,所以当时也有一些批评家采取折衷态度,指出双方的不足,主张应兼顾音律和意趣两方面。

(5)明代不少传奇“以时文为南曲”,偏重语言之精丽,而疏于格律。对于这种风气,汤显祖和沈璟均表不满,但汤显祖从思想内容出发,以具有叛逆色彩的真情来纠正当时戏曲流行的陈词滥调;沈璟从形式着眼,以戏曲特殊的声律和本色纠正当时戏曲不便演出的情况。两人在反对的一面是相同的,但纠正的方向却有不同,导致本应是战友的两人却变成了论敌。汤显祖的《牡丹亭》原是为宜黄腔而作,格律确有问题。沈璟虽喜爱此作,但却以昆曲格律来修改,又缺乏汤显祖那种叛逆意识和浪漫气质,所以不免弄巧成拙,引发矛盾。

(6)两派关于《牡丹亭》的争论,涉及到文艺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当二者出现矛盾,自应以内容为主,形式次之,所以汤显祖坚持的原则是基本正确的,但毕竟不如两全其美。

20.简述王骥德对沈璟与汤显祖之争的评论。

(1)两派争论的焦点是针对《牡丹亭》的评价问题,并由此延伸为两派的理论争锋。吴江派的观点主要是认为此剧虽好,但不合格律,故提出批评,认为汤显祖此作只是“案头之书,非筵上之曲”,并奋起修改以补其不足。而汤显祖则认为戏曲以意趣为主,音律为次,表示要继承关汉卿剧作的现实精神和王维雪中芭蕉的浪漫意趣,维护《牡丹亭》的艺术精神。

(2)王骥德认为工词比守法更重要。他高度重视格律,并充分肯定沈璟格律论在戏曲史上的贡献,但他同时强调要守“法”又不拘泥于法,反对因“律”害“词”,强调在顺其自然且文理通顺的前提下谋求音律的和谐。

(3)王骥德对汤显祖也有不满,但他认为沈璟“法胜于词”,作品格律谨严,舞台性强,却缺乏风神,既不能快人,更不能感人,故评为“老教师”;汤显祖“词胜于法”,不协声律,舞台性差,但独具风神,快人动人,其艺术成就明显在沈璟之上。他还进一步认为,汤显祖如果在声律上严格以求,则可以成为戏曲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所以王骥德总体上对汤显祖的评价较高。

(4)王骥德对沈璟、汤显祖的评论,体现了他“法与词两擅其美”的戏曲艺术理想。

25.简述李渔的戏曲理论成就。

(1)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主要有《闲情偶记》,其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被后人合为《李笠翁曲话》。(2)构建了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他以舞台性为核心,将戏曲理论批评提高到戏剧美学的角度,建立起完备的戏曲理论体系。他强调戏剧活动的有机整体性,他把剧本写作、演员表演和舞台演出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过程,论述涉及编、导、演和观众各个环节,体现了其戏曲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创新性和深刻性。

(3)在戏曲功能方面,他提出要娱乐与教化相结合的主张,要求不仅“自娱”“娱人”,而且要劝善惩恶。(4)在戏曲结构方面,他明确提出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指出结构是戏曲各部分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而且处在戏曲创作过程中最先的次序,并提出了若干具体主张。

(5)在戏曲人物方面,他主张人物应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羊进行艺术加工,形成艺术真实;他认为戏曲人物应个性鲜明,要求复杂与单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对戏曲作家,则要求能深入生活,观察体验人情物理,同时要合理展开想象,化身为剧中人物。

(6)在戏曲语言方面,他提出词采先于音律和严格遵循曲谱的主张。

(7)总之,李渔在融汇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富有创见的、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成为封建时代古典剧论的集大成者,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28.简述李渔的戏剧结构论。

(1)从戏曲特点出发,李渔提出戏剧创作要“结构第一”。这指两方面而言:其一是结构在戏曲各部分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结构安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出戏演出的成功与否,所以结构不仅在重要性上超过音律,在体现作家匠心独运上也难于音律。其二是结构处在戏曲写作过程中最先的次序,结构类似于建筑图纸,含义超出属于形式要素的结构,已把总体艺术构思包含在内,所以李渔讲的是全剧结构,着眼于表演的情节安排,因而更全面、更科学、更深刻。

(2)李渔围绕结构提出了四个具体主张:其一立主脑,即强调戏曲要突出中心人物和事件的重要性,实质上是对情节整一性的强调,这对戏剧创作实践有指导意义。其二减头绪,要求戏曲作品以一人一事为主,强调情节线索的单一化,以加强演出效果。其三脱窠臼,这是对情节创新性的要求,是对当时戏曲领域抄袭摹拟之风所下的针砭,所以他特别强调作家要编新戏,即使搬演古剧,也要变古为新,以吸引观众,满

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其四密针线,这是对情节发展的埋伏照应而言的,也是对结构完整性的要求,以形成精巧严密完整的戏剧结构。

(3)李渔还论及“格局“问题,即传奇的体制、格式,这也是从全剧结构的整一性角度来说的,也有较好的意见。总之,李渔的结构论涉及

第六章明清小说理论

基本知识

1、“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2、正式作为理论概念的“小说”要到汉代才出现,桓谭的《新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都对小说的文体特征作了一定的论述。

3、作为文学范畴的“小说”的一些基本理论是在明代开始形成的。

4、划分小说与史传之间的界限,可视为对小说基本特征的认识与把握的标志。

5、小说语言可分为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叙事语言具有准确性、简洁性和细腻性的特点,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和口语化的特点。

6、情节叙述的技巧论是明清小说情节论的最主要内容。

7、小说的功能主要有史鉴功能和审美功能两个方面。

8、李贽号卓吾,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曾评点《西厢记》和《水浒传》等戏曲小说多部。

9.李贽文学理论的核心是“童心说”。

10.李贽的小说理论主要集中在评论《水浒传》上,《忠义水浒传序》为现存最早的《水浒传》序文之一。11.金圣叹原姓张,名采,字若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12.把小说评点推向高潮,并使之体系化的批评家是金圣叹。他作有三篇《水浒传》的序言和一篇重要的《读第五才子书法》。

13.金圣叹首次把“性格”作为基本概念运用于小说批评。

14.“《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这段话出自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15.金圣叹从创作思维方面提出了“动心”的观点。。

16.金圣叹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提出“格物——因缘生法”这一艺术思维理论,“忠恕”是连接“格物”与“因缘生法”的中间环节。

17.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共同完成了《三国演义》的修订与评点。并著有《读三国志法》。

18.毛纶、毛宗岗父子第一次在小说理论史上使用了“结构”这一概念。

19.张竹坡是第一个对《金瓶梅》作全面分析并自成体系的批评家。他竭力为《金瓶梅》清洗其“淫书”的恶名,认为《金瓶梅》也是“泄愤”之书。

20.张竹坡所说的“专在一心”,金圣叹的“动心”,李渔的“设身处地”等说,意思相近,都强调了发挥作家艺术想象力的重要性。

21.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期间,在他周围团结了一批朋友,他们了解曹雪芹的创作方法和指导思想,平时聚会,对《红楼梦》多有品评,此即所谓“脂评”。俞平伯把评语汇辑成《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书。

22.宋代赵令畤和刘辰翁开始将“传神论”引入小说领域,是中国小说人物形象论的肇端。

二、思考题

10.简述李贽“发愤之所作”论的主要内容。

(1)李贽关于小说的理论主要集中在评论《水浒传》上,他在《忠义水浒传序》一文中明确肯定了《水浒传》“发愤之所作”的精神,有着与《史记》同等的思想艺术价值。

(2)“发愤之所作”论源于司马迁,本指封建士人在失去立德、立功机会或遭受穷苦困厄之后的发愤立言,是古代重要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李贽把这一理论引入小说领域,体现了他对小说的重视和对小说创作的更高要求。

(3)他在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基础上,扩展了书法怨愤的蕴含,重在忧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忠义英雄的揭竿呐喊,超出了此前“立言传世”的意思。

(4)他认为文学作品表现的发愤之情,应针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黑暗现实,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作品以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李贽的这一理论也有其局限,他没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造成社会不平、不能选贤任能的真正根源,反映了他内心交织的忠君报国与反传统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发愤之所作”论的积极意义。11.简述李贽《水浒传》评点的主要艺术理论。

(1)关于李贽是否评点过《水浒传》,学术界有一些争议,但主要是版本的争议,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

李贽确实评点过《水浒传》一书。

(2)《水浒传》性格论。李贽在评点中已注意到《水浒传》创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从理论上作了较为精当的总结。李贽认为,要使人物形象传神逼真,首先必须抓住各类人物所属类型的特征,准确把握和表现人物的“光景”和“声音”;其次要注意到在同类人物中显示各自不同的特色,要“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做到人物形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通过行为动作和个性化语言,表现其独特个性。

(3)《水浒传》真实论。真实性是小说艺术的生命,李贽认为:其一,小说创作源于现实生活;其二,小说描写要符合生活实际,以增强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在人情物理和具体细节上也要生活化,使读者进入“不隔”的生活情境中去体味;其三,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虚构,概括出生活中并非实有而是可能有的人和事,创造带有普遍意义,因而更具真实性的艺术形象。

(4)《水浒传》技巧论。李贽在评点中涉及到小说里悬念设置、结构波澜、伏笔照应等问题,他将技巧分析与小说情理描写结合起来,提出了不少精辟的理论:其一在情节结构方面,李贽主张既要情理自然,又要波澜曲折;其二在小说叙述角度方面,要求注意叙述角度的区别是变化,特别是将人物的叙述角度与侧面的客观叙述角度区别开来。李贽关于小说技巧的分析,重在为塑造人物、表现情理服务,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5)从李贽开始,小说评点变成一种文学理论批评的独特形式,开拓了小说研究的新天地。他在评点中往往结合自己的社会和情感体验,借题发挥,彻底改造了旧的评点形式,增加了小说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他的具体评点,在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为揭示作品艺术形象蕴含,体察作者创作用心,以及启发读者领悟,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正由于李贽的大力倡导和具体实践,使评点的这种批评形式在小说批评中被固定和广泛运用。不仅加快了《水浒传》的普及与流传,而且其艺术见解也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小说评点,有力地推动了明清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批评的深入发展。

15.简述金圣叹小说人物性格论的主要内容。

(1)性格论是金圣叹小说理论中最有创见的部分,主要见于他在对《水浒传》的评点中。他不仅首次把“性格”作为基本概念运用于小说批评,而且还对“性格”的内涵以及作品中如何塑造人物作了细致系统的阐述。

(2)他认为成功塑造人物性格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水浒传》的魅力就在于“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3)金圣叹还通过分析《水浒传》的人物形象,阐释了性格就是个别性的涵义,他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他要求不仅揭示人物形象的内在本质特征,还要写出同一类型任务性格的不同。

(4)金圣叹还注意到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问题,主张通过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特征来表现性格,着重于任务的性情、气质、胸襟和心地的刻画;通过展现人物外部的形态特点,描绘人物的形状、声口、装束来表现性格。金圣叹尤其重视后一条途径。

16.简述金圣叹“格物——因缘生法说”的主要内容。

(1)金圣叹结合人物形象塑造问题,探讨了“格物——因缘生法”这一艺术思维理论。他认为《水浒传》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作者“十年格物”的结果,格物以“忠恕为门”,但不知“因缘生法”,便不知“忠恕”,所以“因缘生法”是关键。

(2)所谓“因缘”,本是佛教指事物赖以存在的各种关系。金圣叹移之以论小说,实际上就是指作家必须要有生活经验的基础,即平时对社会生活各种复杂的关系能静观默察,了然于心,创作时才能凝神结想,把自己所获得的景象和印象,依据生活逻辑艺术地加以琢磨和发挥,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

(3)“格物”论源出《礼记·大学》,本是指修身、正心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也就是指自我的伦理道德修养。金圣叹认为小说创作中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才在一个规律性的“理”,即“格物”之“物”。作家必须努力把握这个理,才能写好人物。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着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着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 (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2)对不合道的着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二)论文叙笔 (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 (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 (三)剖情析采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1)

批评史名词解释 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 界。“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 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心无邪意;心归纯正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诗经的比兴联想方式几四言体式的关系【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出自】:《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虚静”和“物化”说道家把虚静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范式来对待,在它那里,虚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必备的心理状态,物化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应该达到的境界。这一境界的形成虽然有虚静参与,但是,已经迥异于虚静的创造内涵,它和虚静一样,也成为审美创造的独立范畴。 6"三表法"墨子提出了判断事物是非的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二表是百姓民众利害,三表是“百姓耳目之实”,即根据百姓耳闻自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 7“发愤著书”在《史记》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提出了他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建树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感同身受,归纳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对屈原等人的作品的具体分析,结合自己因李陵案受到统治阶级残酷迫害的体验,把它归结为“怨”。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文要想要立德立功的机会很少,便转求立言,人常常是在横逆固穷的环境下,受激励而发愤完成伟大的事业,创作出伟大的著作。 8《毛诗序》 [1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

2022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贵州财经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 1.1贵州财经大学招生简章...................... 1.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目录........................ 1.3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 2.1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综合介绍................. 2.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就业解析................. 2.3贵州财经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 第三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 3.1报考数据分析.............. 3.2复试信息分析.............. 3.3导师信息了解........ 第四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 4.2真题分析................ 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 第五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 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 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 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 第六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 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 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

【学校简介】 贵州财经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入选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1992年与贵州计划管理干部学校合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拥有花溪、河滨和鹿冲关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106.8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1万余册,电子图书160万余册,电子期刊3.6万余种;承办有国家统计局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1个,设有学院(部)17个;有本科专业62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796人,留学生21人;有教职工2009人,专任教师1297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科研机构(基地)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创园1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获批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5个;设有校级科研机构42个。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三】中古期──自东汉建安至五代(纪元一九一──九五九年) 二○风格与神气 《文心雕龙·体性》篇说: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馥采典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趋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此所谓八体,不是指文章的体制而是说文章的风格,就文章的风格而加以区分,这应当算是最早的材料了。后来日本《文镜秘府论》卷四《论体》篇,有博雅、清典、绮艳、宏壮、要约、切至六目,就是本《文心雕龙》所举八体,稍加改易而去了新奇轻靡二体。唐代皎然《诗式》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司空图有二十四《诗品》,虽品目较多,然而没有《文心雕龙》所说的扼要。盖刘氏所说的八体,可以归纳为四类:雅与奇为一组,奥与显为一组,繁与约为一组,壮与轻为一组,这四组就是所由构成风格原因的四类。雅与奇指体式言,体式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就视其所习,所以说:“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奥与显指事义言,事义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又视其所学,所以说:“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繁与约指辞理言,构成之因视其才,所以说:“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壮与轻由风趣言,构成之因视其气,所以说:“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 在这里,雅奇、奥显、繁约、壮轻是两种相等的不同的风格,雅郑、浅深、庸俊、刚柔,又是两种相对的表示优劣的评语,两相配合,固然不能尽当,但是雅奇和习,奥显和学,繁约和才,壮轻和气,却是很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比附。在此四类之中再可以综为二纲,这即是他所说的“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情性出于先天,所以才和气可以合为一组,所谓“才有天资”。陶染出于后天,所以学和习又可合为一组,所谓“学慎始习”。 才和气的关系即《体性》篇所法“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诸例。他总结所举各例说:“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这就说明了个性和风格的问题。 学和习的关系,即《定势》篇所说:“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以及“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覈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他如《文镜秘府论·论体》篇所说:“称博雅,则颂论为其据;语清典,则铭赞居其极;陈绮艳,则诗赋表其华;叙宏壮,则诏檄振其响;论要约,则表启擅其能;言切至,则箴诔得其实。”这都说明了文章体制和风格的问题。 此外,《文心雕龙》还有《时序》一篇说明风格与时代的关系,《物色》一篇说明风格与地域的关系,也可以作参考。风格问题,本来也是受当时玄学的影响,多少不免带些唯心的色彩,不过象《文心雕龙》这样讲,说明风格和种种具体事实的关系,尚不致令人有不可捉摸的感觉。

中国文学批评史

“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宋代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提出的诗歌创作法则,他认为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遣词造句独创最难,于是教人以取巧之方,创此说,点铁成金是取古人之陈言加以点化,夺胎换骨是蹈袭古人之诗意加以形容,这两种说法不过是以故为新的英名下,教人横加剽窃而己。 不平则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说,这个说法继承并发扬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精神,他认为文艺作品主要产生于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是符合封建社会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的,韩认为作品越是发现了不平的思想感情,就越能反映时代的真实面貌,而作家就能成为真正的善鸣者这就鼓舞了有正义感和不满现实的作家用文字作武器反抗黑暗现实,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表露的比较重要的思想,涉及到文学创作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穷而“自放”,能与外界事物建立起比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更为曲折入微却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是明代公安派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方面提出的主张。所谓“性灵”相对于性情和感情,所谓“格套”指表现形式方面凝固的框子和清规戒律,“公安派”文论,强调自由抒写真情实感,独创见解,反对虚伪矫饰,随声雷同,和任何形式的束缚,对文学创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公安派”的性灵,用感之说,也有放弃对社会的责任感,追求士大夫阶级闲情逸致的需要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因素。 童心说:李贽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李贽天真自然为美的文艺观,崇尚个性,强调作家灵活运用、突破常规的创作精神,认为创作过程中的冲突之美来源于作者内心世界对于不公平的外部世界的抗争,是由人及文的一种精神创造过程。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是王国维从作者塑造形象时感情色彩的强烈与淡泊,执着与超然的角度提出的两种境界。有我之境,是指作家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事物,故物皆含有明显的作家主观感情色彩。无我之境,是指作家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其中,表面上看不出有作家主观的感情色彩。实际上绝对的“无我”是不可能的,所以“无我”不是有无之无,而是感情浓淡的程度不同。《尚书·尧典》:也称《书经》,战国之前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历史与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记载了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思想,具体表现如下:1.诗言志:重志;重情;情志并重;2.诗歌的教育作用: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3.诗乐舞三位一体 《典论·论文》的文学思想(一)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曹丕批评了当时文学批评中存在的“贵远贱今,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以及“文人相轻”、“暗于自见”的错误态度,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二)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之关系。曹丕以七子为代表,指出作家的才能各有所偏,而通才是极少的。“文非一体,鲜能备善”。王粲长于辞赋,徐干风格舒缓。陈琳、阮瑀擅长章表书记。(三)文体论。曹丕论述了文体有四科八种,“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铭诔两体,自汉以来溢美之辞非常普遍,提出“实”字加以规范;书论之体重在说理,不能逞以华丽之辞,故提出“理”字加以规范。诗赋的特点是“丽”,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此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四)文气说。曹丕的《论文》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的“气”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曹丕的“文气”说不同于孟子的“养气说”,因为孟子的养气主要指的是道德内容,曹丕的“文气”则是先天赋予的、没有伦理道德色彩的自然禀性。(五)文学价值论。曹丕对文章价值给予了从未有过的崇高评价。他把文章提到了比立德、立言更重要的地位,认为只有文章才是真正不朽的事业,可以使作者扬名后世。 《典论.论文》在文学批评史上的贡献与主要不足。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篇开新风气的作品。1、开篇就提出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2、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说;3、提出了本同末异,四科八体之说;4、在文章末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儒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道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意境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三、填空题: 1.1927年,_陈中凡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1996 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 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文学批评;(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评点;(5)散见于诗、词、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的文学批评;(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 五、论述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朱自清)。 三、填空题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思无邪____’。”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文质彬彬____,然后君子。” 四、名词解释题 1.以意逆志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一章:先秦 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

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7、“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则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南北朝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8、“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他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文学观念: 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 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 “兴、观、群、怨”: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 “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 儒家的诗教。孔颖达注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第三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第三套)

第 1 页 【共 3 页】 试卷部分 XX 学院XX 至XX 学年X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试卷编号:Z )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 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仅理论部分 其他 ) 学院: 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 级: 级 班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知人论世” 2.“自然英旨” 3.“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4.理、事、情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将作品选项字母标号填入对应的作家空格。共 10分) A.《楚辞章句序》 B.《报任少卿书》 C.《宋书·谢灵运传论》 D.《池北偶谈》 E.《论诗三十首》 F.《石林诗话》 G.《诗式》 H.《答李翊书》 J.《与王驾评诗书》 K.《答洪驹父书》 L.《词源》 M.《闲情偶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毛诗大序》的文学观点。 2.简述苏轼的文学主张。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第 2 页 【共 3 页】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评价所举文论作品反映的观点。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2.分析下面文论片断所表现的创作论特点。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限选做一题。20分) 1.谈谈唐人对“兴”的讨论。 2.论司空图诗论的理论渊源。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 262338) 一、单选题 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 (c)。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 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d )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 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 )关于辞赋的观点。 A、司马迁 B、扬雄 C、班固 D、刘安 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b ) 。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 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C )。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 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 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b) A.曹丕B.陆机 C.刘勰D.钟嵘 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 C.《诗品序》 D.《文赋》 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 (b) 。 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 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 ) A.陈子昂 B.殷璠 C.刘禹锡 D.司空图 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 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_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 ①出自《诗经》。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 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③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 ①出自《左传》、《国语》。 ②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③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 ①出自《左传》。 ②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③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 ①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②“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③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 ①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②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 ①出自《论语》。 ②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完)

一、名词解释 1、赋诗言志 借用或引申《诗经》中的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和人生态度。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声律论 南齐永明时,由沈约、谢眺等人提出的关于诗歌语言的声音、韵律的理论。这是对诗歌语言形式美的理论总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钟嵘认为过份讲究声律,文学创作就会受到束缚,就会影响“自然英旨”的产生。 3、知人论世 知人,即了解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和审美趣味;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等。知人论世,既了解了作者的人格和思想,又能结合时代环境,才可以真正领会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偏颇。涉及到了文学批评的社会学方法,较为客观和公允,是中国文学批评方法论体系中的金绳宝筏。 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的,也是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4、诗味说 唐代司空图创立诗味说,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诗歌创作和评论都以辨别“味”为首要条件。他认为诗味来源于咸酸等单一的味,但又蕴含单一之味之外的醇美。单一的味相当于自然美,而诗味相当于艺术美。这是诗味说的基本内涵。司空图说“近而不浮远而不近”,说的就是有韵味的诗歌的艺术特征,前者指具体景象的描写要真实自然,如在目前,而不空泛。后者指具体景象构成的意境应当含蓄深远,有无穷之余味。 5、活法 南宋时期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以吕本中为代表,以“脱胎换骨”、“点石成金”为中心,学习豫章黄公而至变幻不测,是对黄庭坚诗法论的修正。 6、隐秀 刘勰关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的理论。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 7、大音希声 老子认为最美的声音就是没有声音,有声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大音希声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体现了道教的虚静玄览思想,体现了绝弃人工、委任自然的审美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的主要特征。 8、《毛诗序》 《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有《诗大序》和《诗小序》。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 1、素月分飞,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自宋代陈师道的《江城子》。() 4、“梨花院落溶深月”的下句是“照水红蕖细细香”。() 5、吴方言以上海语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 6、现代汉语的语音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有高低起伏变化的声调,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7、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全部单字有4500个,其中已认识的1000个左右。() 8、从1956年到1964年,全国有8个省和自治区的35个县以上地名经国务院批准更改了生僻的地名用字。共精简生僻字30个。() 9、“霜前暖,雪后寒”和“人心齐,泰山移”都属于规戒谚。() 《中国名胜词典》由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选收全国名胜古迹约5000条。 () 10、 11、“欢送词”应有五个要素:表示惜别,感谢合作,小结游程,征求意见,期盼重逢。() 12、先秦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首推《庄子》。() 13、张衡的《归田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14、《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古代叙事诗的代表作。() 15、《花间集》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文人词选集。() 16、“张三影”和“贺梅子”分别指的张先和贺铸。() 17、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18、《琵琶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 19、《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古典戏剧著作。() 20、在语言方面,《水浒传》堪称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21、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是归有光,代表作品是《项脊轩志》。() 22、在艺术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所已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小说是《儒林外史》。() 23、况周颐评价纳兰性德是“围初第一词人。”() 24、清代桐城三大家中,刘大槐提出了“义法”的主张。所谓“义”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谓“法”,指的是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及对材料和语言的运用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指研究中国古代至近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历史的一门现代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特色。它以中国化的宇宙观、人生观与美学观为理论基石,是对古代文艺创作、欣赏与评论的各种阐述。中国文学批评整体上既有着显在的范畴、命题,也有着潜在的审美文化蕴涵,尤其是后者,是产生中国文学批评显在理论形态的灵魂。从先秦的孔孟、老庄开始,就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这一理论倾向,呈现出与重视知识与逻辑范式的西方文论不同的民族文论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它最早生发于先秦诸子的文化批评形态之中,同时又以《诗经》、《楚辞》等文学创作作为来源,可谓源远流长,根基深厚。先秦时代的文学批评的这种将人生与文艺相联系的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历代得到了传承与弘扬,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中彰显得十分突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强调文品出于人品,追求人生与艺术统一的审美境界。文学批评不是作为纯粹的思辨对象与形式玩赏,而是与忧患意识、人格精神、文化重建相联系。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文论,都充满着这种现实品格与历史意识,凝聚着这些杰出批评家的人格精神。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还侧重对作品与作家的评论,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虽然不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学科划分,但是却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重视作品与作家评论的特征。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创构,肇端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铃木虎雄的《支那诗论史》,它着重指出,中国古典形态的文学批评有赖于西方现代学术文化的整合,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学科建构是中西学术综合的产物。1927年,中国人自己的第一部文学批评史陈钟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它标志着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学科的草创。嗣后,郭绍虞、罗根泽、方孝岳、刘大杰、朱东润等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相继问世,一时蔚为大观。1949年以来,又有敏泽、张少康等独著,以及王运熙、蔡钟翔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的著作,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推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工作与学科发展。从学科的名称来说,西方文艺学一般分成“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部分,这是从西方既有的文化传统去划分的,因而陈钟凡、罗根泽等认为,西方文艺学所说的狭义的文学批评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是广义的文学批评,按中国传统的诗文评范畴,应当是涵括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诸方面的学问。后来出版的一些同类著作就用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名称。但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范畴,更能彰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通过文学评论来阐释原理的特点,是中国文学批评关注人文性、现实性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用“中国文学批评”来指称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在内的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文艺学,似乎更能体现中国文学批评的民族文化特征。从学科内涵来说,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文学批评产生与演变的历史,它是现代的人们运用西方学术观念对于中国原生态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一章:先 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

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09级期末试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

09级本科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试题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填写下列论著的作者或编者及其生活的朝代: 1.《论衡》()(); 2.《文赋》()() 3.《文心雕龙》()(); 4.《诗式》()() 5.《沧浪诗话》()(); 6.《二十四诗品》()() 7.《童心说》()(); 8.《随园诗话》()() 9.《四溟诗话》()(); 10.《人间词话》()() (2)填写下列文本空格中的原有文字并注明出处(书名或篇名):(每空1分,共20分) 11.《周易·系辞上》:“子曰:…()?然则圣人之意,其不 可见乎?子曰:…圣人()设卦以尽情伪,(),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12.《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 13.《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 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不知其人,可乎?是以()” 14.《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圣 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天道自然无为” 15.《毛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16.班固《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 ()。” 17.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年寿有时而尽, 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 18.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 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19.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 难工,()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20.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1.袁宏道《叙小修诗》:“大都()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 下笔。” 22.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不能作景语,() 23.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胡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