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马克思对从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分类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从马克思对从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分类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从马克思对从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分类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从马克思对从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分类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从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分类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作者】刘炯忠/叶险明

【作者简介】刘炯忠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

叶险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目前学术界不少人在生产力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上陷入了一种“误区”:忽略马克思对“生产力”这一概念在不同意义上的使用,超“规定性”地使用“物质生产力”的概念,把直接或间接影响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等同于物质生产力本身。例如,有些人在强调科学的重要性时,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无视科学向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转化过程,把本属于智力或知识形态的科学作为构成“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的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来看待。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上看,或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使得一些模糊的、不准确或不严谨的提法相继问世,如“教育是生产力”、“政治思想工作是生产力”,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一点不很成熟的看法。

一、关于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分类与科学的“归属”问题

为了研究的需要,马克思曾对“生产力”这一概念加以分类使用,但在他那里,这种分类不是无则可循的。从概念的使用范围来看,他对“生产力”概念的划分有两类,即种分类和子分类。“种分类”是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分类系统的主构架,它制约和规定着“子分类”。属于“种分类”的概念有: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直接生产力和间接生产力、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和广大意义上的生产力。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进行种分类的根本依据是物质和精神间的辩证关系。我们认为,要搞清楚科学的“归属”问题,就必须首先对上述这三对概念的确定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作一辨析。

1、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这对概念首次出现于《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73、505页)。虽然马克思没有对这两个对应性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但从他在《资本论》创作过程中对它们的使用范围来看,物质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积极地适应、改造、调控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抑或说是指人类为了创造自己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条件而对物质运动及其各种形式间相互转化规律能动的应用、驾驭的实际能力。而精神生产力则是指人类创造精神产品、精神价值的实际能力。它既是在人类积极地适应、改造、调控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也是在人类运用语言系统从事脑力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物质生产力对精神生产力具有本原意义上的决定性作用,是精神生产力由以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当然,精神生产力并不是消极地适应物质生产力,它对物质生产力具有能动的推动作用和某种先导作用。社会愈发展,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和影响就愈大(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已多次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但是无论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和影响有多大,也不会改变精神生产力原本的性质,它始终是以“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20页)

科学是在人类积极地适应、改造、调控自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的主要构成,同时也是生产这种精神力量的主要部门。其实,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正确地回答了科学的基本属性问题,他说:自然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42卷第96页)在《资本论》中他更进一步地指出,不仅科学本身属于精神生产力,而且科学的应用也属于精神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7页)。科学的应用是精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构成环节,而科学应用的范围、程度和速度则是度量精神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尺度。据此,我们认为,包括科学在内的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之间的界限是相对确定的,不可混淆的,否则,就会既搞不清楚精神生产力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特点,也搞不清楚物质生产力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特点,更不要说正确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了。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上看,在目前学术界关于生产力理论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倾向,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生产力实体化”问题,而是把包括科学在内的精神生产力“物质实体化”问题。把包括科学在内的精神生产力“物质实体化”实际上也就是哲学方法论上犯了约.狄慈根曾经犯过的错误:混淆物质和精神的界限,把物质概念扩大化,认为精神也是物质。这种方法论错误将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带来极大的危害(见本文第三部分)。

科学地把“生产力”划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是马克思的生产力观在19世纪50年代末深化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个标志的深层含义体现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 )使《德意志意识形态》所确立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力关系,从而最终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公式更加精确化。在有关精神生产力方面的内容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的时代,对上述公式作笼统的、抽象的议论,很容易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论或“二元”论。这一点应是不言而喻的。(2 )产业革命使科学成为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从而也使其成为精神生产力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正确、全面地把握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便成为科学地考察近代生产力系统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的逻辑前提。

2、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和间接、潜在的生产力

在马克思看来,“直接性”包含着无“中介性”的含义。例如,他曾说,“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属于“没有中介的领域”。这种“直接性”与“现实性”是同构的。故在他那里,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就是指物质生产力,即人类在积极地适应、改造、调控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直接、现实的物质力量。这种物质力量总是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的。而间接、潜在的生产力则是指只有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才能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物质力量的生产力。如科学等就属于这种生产力。

学术界有的人为了论证科学也属于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常引用马克思的以下两句话:

其一,“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70页)

其二,“……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73页)

我们认为,以上这两段话丝毫不包含着科学本身就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的意思。第一句话主要是讲自然因素纳入生产过程是与科学的物化过程相一致的。所谓“一致”即是指科学被技术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但是,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科学与“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科学不是一回事。后者通过“应用”已扬弃了原本具有的观念形式,这就是说它已不属于原本意义上的科学或精神生产力了。而所谓“独立因素”在这里并不是指科学已成为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并列存在的物质实体。实际上,马克思强调“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

素”,旨在表明: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力量,抑或说“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70页)。众所周知,在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自然科学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力量。另外,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正如人们不能由精神力量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转化为物质力量这一事实而得出精神力量就是物质力量的结论一样,人们也不能由科学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物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这一事实而得出科学本身就属于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的结论。对马克思的第二句话也应作具体分析。我们认为,综观《经济手稿(1857—1858年)》中的有关思想,这段话有三层含义:一是精神生产力或间接、潜在的“生产力也包括科学”;二是物化了的科学凝结在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中。三是指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也包括科学”(见下文)。无论从那种含义上看,都不能把马克思的这句话作为论证科学本身属于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观点的理论依据。

把“生产力”划分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和“间接、潜在的生产力”,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角度上看,如果说,“生产力”的概念的种分类Ⅰ侧重于确定包括科学在内的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之间的区别,以及把它们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单位加以考察的必要性的话,那么,“生产力”概念的种分类Ⅱ则侧重于说明科学等精神生产力的形态向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转化的中介环节及其内在的机制。

3、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和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

马克思虽然没有在语言形式(指文字语形式)使用过这对概念,但是,当他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和系统发展规律的角度来把握“生产力”时,这对概念便以“潜台词”的形式出现在他的逻辑思维中了。

在马克思那里,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是指构成“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的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它是相对于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而言的。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是指作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有机统一体的生产力。马克思有时把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称之为“一切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73页)。马克思使用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的概念,既不意味着他把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等量齐观,更不意味着他把这两者相互混同。他使用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是为了把生产力总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即是指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对马克思所提出的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从一定的意义上讲,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实际上就是精神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程度、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展的直接结果。如果说,“生产力”概念的种分类Ⅱ只是着重说明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间转化关系的“单向性”(即精神生产力向物质生产力的转化)的话,那么,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则昭示了这种转化关系的“双向性”,并将这种双向性的转化关系作为一个过程的整体来把握。但是,无论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对于全面考察生产力系统的发展规律有多重要,我们都不能用它来代替或把它混同于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否则将会出现理论上的混乱。这一点应是不难理解的。

综上所述,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进行种分类的方法论原则,对于正确地考察科学的“归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种意义不独限于此,同时也体现在对科学与技术间关系的研究上。因为,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进行种分类的方法论原则,是正确地研究科学与技术间关系的逻辑前提。

二、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人们在说明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性时,往往把科学和技术捆在一起,一般说来是可以的。然而,当人们探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问题时,仍把科学和技术捆在一起,便会引起一些误解。

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朦胧地觉察到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他说:“科学之目的为智识。故一种指定的科学之目的。即为一种特别的智识。如建屋之学问。为一种特别的智识。固不与他种智识混。故另有专名曰建筑术。”(柏拉图:《理想国》第2册,商务印书馆1957 年版第94页)在这里柏拉图区分了一般的智识(自然科学)和“特别的智识”(技术)。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中更一步地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来看待。近代的一些思想家不仅比较明确地意识到科学和技术的区别,而且还初步探察了这两者间的联系:认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例如.罗.培根和弗.培根曾建议工匠要研究科学,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技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再如,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初步总结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论述了工匠劳动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修筑城堡、制造兵器等技艺,有助于国防和战争胜利,但是,“产生这一切的母亲是一种学术——数学”。他在这里所讲的“数学”,实际上就是指整个自然科学。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曾提到霍布斯的这段论述,并认为这段论述表明他已认识到“技艺之母是科学,而不是实行者的劳动”(〔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4页),即不是实行者的狭隘经验。

但是,在产业革命以前,作为一种知识系统和社会建制的科学还尚未成熟,故自然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还未充分发展,从而也不可能全面展现出来。所以,在此以前,人类对科学和技术间关系的认识还是零散的、不系统且欠准确的。然而,自产业革命以来,自然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这种状况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是依据这种变化及其趋势,马克思在人类思想认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力角度上正确、全面地昭示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要正确、全面地考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必然首先把握技术、技术科学、自然科学这三者之间的区别。

一般说来,技术是属于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无论是把技术视为已经物化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技艺)还是把技术视为装备、生产工具或操作方式、工艺方式的别名,其规定都属于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例如,恩格斯所讲的作为决定产品的交换形式以及分配方式的“全部技术装备”,指的就是上述含义上的技术。关于这一点,学术界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故不赘述。

技术科学作为科学的一个种类,与自然科学一样,也属于潜在的、精神的、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当然,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有区别的。这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第一客观现实”,即未加工的自然客体。自然科学是关于未被人化了的自然客体的知识体系。技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第二客体,即人化了的客体:技术科学是关于经过加工、改造的自然客体的知识体系。广义的技术科学研究对象还包括科学技术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其次,与自然科学一样,虽然技术科学要成为直接的、物质的、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也需要一个转化或物化过程,但与自然科学比较起来,它和上述含义上的生产力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从而向直接的、物质的、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转化的中介环节也就更少。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讲的工艺学、农艺学等等;现代的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和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有机合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等,都属于技术科学。然而,绝不能把技术科学视为技术的同义语。马克思曾把技术称之为“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他说:作为固定资本的社会生产力就包括着“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29页)当然,技术同时也是活的生产力即劳动主体的技巧,确切地说,技术只有首先作为活的生产力的技巧,才能进而成为“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从劳动主体或活的生产力的角度上看,技术就是指从事直接生产的规则,程序,方法等等(包

括解决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规则、程序、方法等等)。而对技术科学则不能这样看,它虽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自然科学相比),但其本身既不是“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也不是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进而言之,技术科学本身不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这就是说它还不是劳动主体从事物质生产的规则、程序、方法等等,更不是直接物化在劳动客体上的“技巧”。

以上,我们从生产力的角度简略地阐述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旨在为从生产力的角度上探明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不能确定事物之间的区别,就谈不上对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把科学和技术视为一个科学的整体,并把科学分为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把科学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对于正确、全面地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无疑是有益的。但是,把科学和技术笼统地称之为科学也有其局限性:在考察科学技术在近现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很容易在方法论上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而这样是显然不利于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的。因此,狭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概念应当确定下来。

我们认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这三者的区别从逻辑上规定了这三者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一种结构性联系,可用图式表示为: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 技术(活的生产力的技巧 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这一图示表明:其一,转化的双向性。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之间的转化关系首先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具体地说,只有在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有其中一方向另一方的转化。不确认这一点,就不可能正确地昭示单向性转化的具体过程及其内在机制。据此而论,在实践中,如果我们忽略或不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之间转化关系的双向性,那么将会损害或削弱这三者间的单向性转化关系。其二,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种结构性关系,因此,自然科学并不能直接地应用于技术,从而也不能直接地应用于生产。换言之,自然科学转化为技术必须通过特定的中介环节即技术科学。这对技术向自然科学转化也是如此。技术科学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媒介体,它制约着这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同时又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技术发生相互作用。其三,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实际上是科学与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间的关系。恩格斯曾指出,科学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列宁曾说,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是“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在这里,恩格斯所讲的“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实际上指的是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的状况和需要:列宁所讲的“技术方面”实际上指的是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方面。其四,我们强调科学与技术间关系的结构性,丝毫不意味着否定科学中的自然科学(或基础科学)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系统中的根基地位及其主导作用。我们认为,这两种提法是相统一的:只有首先在逻辑上确定科学与技术间关系的结构性,才能进而昭示自然科学在这种结构性关系中的根基地位及其主导作用。进而言之,自然科学的根基地位及其主导作用只能存在于这种结构性关系中。我们正是基于自然科学在这种结构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而断定,那种不注重自然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必然会损害技术科学,从而也最终会损害技术的发展。脱离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从而技术的发展必然会缺乏后劲。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科学不同于其它观念形式:它与生产力的物质技术之间有着意义广泛的本质联系,并最终规定着物质生产力诸要素的性质、水平及其发展方向(从而也最终规定着整个物质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及其发展方向),但是,如果忽略科学与技术之间关系的结构性,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这三者相互混同起来,并把科学视为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那么就不可能搞清楚科学对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三、正确把握科学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实践意义

能否从方法论上正确、全面地把握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直接涉及到能否在实践中真正贯

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小平同志主要基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产力落后状况的规律,所提出来的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其主旨就在于:说明科技在发展社会生产中的极端重要性;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益来发展生产力;大力提倡在全党、全民族、全社会普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鉴于已发表有关这方面问题的大量著述,故不赘述)。小平同志的上述思想集中地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实践的内在要求:注重科技(技术科学)成果向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的转化。近现代科学技术也正是通过这种转化而不断获得加速发展的。

但是,目前学术界有些人由于忽略对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分类规范,无视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结构性,故在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时,往往把科学作为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来看待,似乎惟其如此,才能充分地说明科学的极端重要性。不过,这样也就使他们走向上述命题的反面,这恐怕是与他们的初衷相悖的,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因为,把科学视为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实际上也就是在逻辑上否定了科学的上述“转化”过程的现实性,而否定了这一点,也就是否定了在实践中创造实现科学上述“转化”的诸种社会条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观点一旦用于指导现实生活,必将既危害科学的发展,又危害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应释为:科学技术是现代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系统中的“第一生产力”。所谓“第一”即是指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大发展过程中的发动和先导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在现代,谁在科学创造领域居领先地位,谁就必将执生产力之牛耳。然而,充分肯定科学创造的这种“第一”作用,与说科学本身就属于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科学创造的这种“第一”作用,是通过“转化”而实现的。没有科学与技术间的结构性关系,没有存在于这种关系中的“转化”过程,科学创造的这种“第一”作用就不可能实现,确切地说,就不可能有科学创造的这种“第一”作用。

就目前我国而言,在科技发展中所一直存在着的突出问题是: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或不能迅速的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尽管这种状况近年来有所改变)。例如,据1992年初统计,上海市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只有6%—10%。这种情况虽然比较典型,但它却说明上述问题在我国远未得到普遍的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就在于: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或不能迅速地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将会极大地削弱我国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也会极大地削弱科学创造的“第一”作用。如果我们认清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但还固执地、抽象地论证科学属于现实的生产力这一命题的“真实性”,那就不能不说是一种自我讥讽了。

怎样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坚持和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切实实地为科学向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转化培育和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呢?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论题。因篇幅所限,在这里,我们仅就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首先急需改进的薄弱环节,提要式地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首先,必须全面地建立起与基于市场机制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科技发展体制。这种科技体制是充满活力、具有很强的自调能力的科技体制。国外有的学者认为,全面建立这种科技体制是中国今后在全球性的科技和经济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的主要战略。这是有道理的。其次,全面加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商品技术开发能力。实践表明:在科技本身发展的不少方面上,目前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并不差或差距不大,但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商品技术开发能力方面就差得比较远了。如果我们现在不抓紧时间在这方面尽可能地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那么在今后日益加深和扩展的国际经济交往中,我们将会产生对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大的依赖性。再次,由上所见,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学创造方面的差距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为科学而科学”则是有害的。这种观点很容易在逻辑上把人们引入歧途:认为科学创造本身的

发展直接标志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第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市场,必须首先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造和完善培育人才市场发展的社会设施或社会环境,否则,即便初步建立起来人才市场,它也难以维系下去。二是人才市场的合理结构。具体地说,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建立起一支以产业化和商品化为直接目的的技术开发队伍;另一方面又不能忽略以产业化和商品化为最终目的的基础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这两者的职能是有所不同的,但又是相辅相成的,其中任何一方被削弱都会给对方带来危害从而使整个人才市场的发展处于畸形状态。而畸形发展的人才市场是不利于全面实现科技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要言之,建立具有合理结构的人才市场,是由科技产业和商品化这一社会工程的系统性以及科学与技术间关系的结构性所决定的。至于人才市场合理结构的量的规定性问题,我们宁愿留给有关专家去研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01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1、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劳动对象。它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一方面,劳动对象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只有同劳动对象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劳动对象又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不同的劳动对象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3、劳动者。它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02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一,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0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高一政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2)生产关系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3)二者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政权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3)二者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②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它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上相适应时,会巩固经济基础,反之会削弱经济基础。 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比较 区别:(1)联合的性质不同。股份合作制以劳动者的联合劳动为基础,实行资本联合,资本从属于劳动。入股职工既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又是劳动者。股份制则是资本的联合,劳动从属于资本。入股者未必是劳动者,本企业的职工也未必都是股东。 (2)所有制实现形式不同。股份合作制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实行股份合作制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后所有制性质不变。股份制不具有基本制度属性,不能笼统地说它姓“公”还是姓“私”。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如果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从而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3)股权设置不同。股份合作制企业设集体股、职工合作股等,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份制企业设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社会募集型还可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4)入股者权利不同。股份合作制企业不行使一股一票,而行使一人一票的表决权。股份制企业行使一股一票的表决权,有多少股票就有多大权力。

马克思主义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技对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技即科学和技术,科学是技术提高的理论基础,技术作为操作性知识,它可以使科学知识付诸实践,使其得以检验,进而推动科学的进步;而且技术将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依上所言,在教育领域,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同样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当下随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它的影响已深入到教育领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地有机融合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推动着教育的革新、发展,那么它到底能给教育教学带来些什么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一、技术改变对知识的认识 以往我们教授都是课本上的,已经定论的知识。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所教所学知识不仅包括课本上的,还有网络上海量的知识,也就是教授知识范围不断扩大,我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有利于教学的各种知识,丰富了知识库,当然网络上得来的知识也需要甄别。 技术不仅扩展了知识范围,同时加快了知识地更新,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地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加快自身知识的扩充和更新,来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二、技术改变教授方式 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正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改变,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兴趣,积极思考。知识的传授方式由原来的单向式变为互动式。 知识的传授不在仅仅依靠语言,还更多地加入图片、视频,甚至交互式亲身体验,这样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师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实时的交流,难点及时攻克,重点及时巩固,大大延伸了课堂,使课堂走出校园,延长了教学的时间,加强学生对时间的合理利用。 教师教授方式由一对多,扩展到一对多和一对一,通过网络实现交互式实时一对一的教授,辅导。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起到监督,指导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巩固,教师也能及时得到学生当天学习的反馈,并做好下步的教学。 三、技术改变师生关系 过去的教学方式,往往形成了教师高高在上,难以亲近学生的局面,甚至师生关系发生紧张。现代科技的使用,更多的强调互动参与,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老师逐渐回归本应所处的位置-----引导,辅助的主导地位。 也由于师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参与活动,在频繁的互动、交流、接触、碰撞、融合中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避免了冲突,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四、技术改善家校联系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教育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在教育上形成合力,对教育效果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方便了家校联系,使家长及时,甚至实时地得到学生在校的情况,可以促进家长的管理,教育不盲目,不过激,不笼统,有的放矢;同时老师全面细致的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有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教育,防微杜渐使教育效果最大化。这样,不仅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

第三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 .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71855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其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而社会对技术的需要更加把科学推向前进。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背景首先,它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次,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背景。 (三)科学技术是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总体上考察科学技术,阐释了重要的科学技术思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科学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

程。” (五)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一一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 学,”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六)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看成是按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此快速前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因为“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 (七)在对事关中国科技进步的战略全局性问题进行充分论述的 同时,江泽民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及重大措施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集中体现在他对中国科技进步道路的不懈探索上。正如他所指出的:“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务的,因此把生产力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主体,把生产关系看作是为这一社会性主体服务的社会事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的一定时期内,生产关系的性质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合的,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不具有对抗性质,因此,不会、也不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逐渐变成不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矛盾就日益激化起来,其性质也由非对抗转化为对抗,这时就必然要提出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于是就进入到根本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阶段。在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实现以后,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不适合又转化为适合,从而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限的前进运动过程。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趋向,揭示了生产力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的始终决定作用,从而也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原理: 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提纲(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提纲(2009年11月) 1、马克思主义的广义、狭义含义? P3 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P4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P16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继承了前人的什么理论成果?P8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什么?P17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P14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8、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是什么?P21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P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0、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P28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1)

华西村发展中的两个矛盾运动,归结起来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是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切的生产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再到基本适合;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这种关系的优势,从而使的整个村子和村民们都富裕起来。实现了家家有汽车,户户住洋房的美好生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和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循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所有制形式、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现状、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状况等经济范畴的总和。而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行政体制、法制系统、军事力量、哲学思想、意识观念、文化教育、理论宣传、伦理道德、社会机制,以及其它反映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建筑体系。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对矛盾里,经济基础居于决定地位,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形态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形态,或曰上层建筑因经济基础变化而变化。 毫无疑问,华西村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故而开始了上层建筑的修建,塔楼高楼,河道湖水等,都是华西村经济发达的象征。 一般而言,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即在同一个社会形态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也就是说二者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这种非抗性矛盾运动,即二者的相互调适与适应,促进着这一社会形态的进步与发展。但具体来讲,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又时常处在对立和激化之中,故此,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良或改革,以缓解矛盾或解决矛盾。那么,什么时候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会转变成对抗性矛盾呢?出现这种情况大致有两种可能性,即有两种原因所导致。一是在同一种社会形态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时呈反向发展,即要么经济基础蜕变,要么上层建筑异变,二者不能协调一致的发展;二是现有社会形态落后,新的社会形态正在生成或已产生,即在新旧社会形态并存或转化之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能适应,或是二者先进与落后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复习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 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 ( 1)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 2)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 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 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60 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 所在。 (4)实现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 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P28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 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想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 为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 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为什么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37 答: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是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 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 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 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 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 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现实的实践性、显著的创新性、坚持自力更生的自主性和为民、利民的人本性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 引言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中国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他们的科技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对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体现,因此他们的科技思想都不可避免地镌刻了时代的烙印,紧密地反映了当时时代的需求。[1]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技术观是一种关于技术的发展规律与本质的理论体系。科学技术观分析了技术的体系结构、本质与属性,与此同时分析了这种发展影响社会系统的途径,并探讨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技术的实践性。人对自然界的实践水平与能动关系总是技术在本质上的反映,技术总是代表着人对自然界的利用的一种活动和过程。从根源上说,实践活动的发展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的。也就是说,技术不只是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目的的实践活动,它更是生产劳动的过程和手段。 科学与技术从一出生就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把自然物在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加工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人造物的劳动活动,就是技术的实践性。就是认为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技术的实践性在两个方面表现,一个方面表现在实践中产生了技术。最初始的技术是与物质生产活动相关联的生产技术,在劳动对象上反映人类的意志和目的,并使劳动对象在人们希望中的发生变化的主要方法。同样地道理,人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人对自然的活动以及人对自身思维的活动等也体现了所谓广义技术的本质。在另一方面来看,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各种形式的技术才可能变为实现的技术,这反映技术的实践性。静态存在的技术只有将它们结合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它们才可能从可能的技术、潜在的技术,转变成为发挥作用成为现实的技术。第二,技术的确定性。作为科学与生产的连接的技术,在一方面要进行设计、构建来作为知识的运用和物化,另一方面又要进行实现、建设,直接运用于生产过程。所以,技术创造是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综合。因为技术活动的探索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增强,并且技术实践始终贯穿着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要求人们提供建构客体的概念、方法和原理给技术活动。因此,技术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技术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或理性认识。 人类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加工得到的思维的成果展现了技术的理论性;人类能动性地改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一、思考题 思考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 思考2:(2008·江苏单科,7)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答案 B 解析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属于经济基础,故B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但材料未体现;C、D项错误。 二、知识突破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什么是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生产力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生产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统称为生产资料。生产力的性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力具有人的属性。第二、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第三、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第四、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2、什么是生产关系?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或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生产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内容或结构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的分配关系(产品如何分配)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地位如何)等三个方面组成。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例题:材料一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除了实行公有制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除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材料二、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哲理?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什么是经济基础?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留和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2)什么是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为先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精选版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 .上层建筑是指( )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 .社会形态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新论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e14425856.html,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新论析 作者:蔡青竹 来源:《桂海论丛》2013年第04期 摘要: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概念具有超越工具理性的人文关怀,兼具“物象性”和“主体性”。“物象性”表明生产力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主体性”则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 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出现了知识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等生产力的新形态。由于生产力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它能够推动社会主体不断发展,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并于总体上推动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新形态;动力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4-0025-04 对于社会发展动力,学者多研究系统动力,这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仅局限于这一视角。从生产力本身出发,破除对生产力的狭隘认识,对于生产力及其作用或许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尝试从生产力的特性着手,结合生产力的新形态,论述生产力缘何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特性剖析 (一)“技术”与“人”:超越工具理性的人文关怀 作为李斯特理论体系前提的“生产力”只具有工具理性,马克思对此批判道:“如果弯腰驼背,四肢畸形,某些肌肉的片面发展和加强等,使你更有生产能力(劳动能力),那么,你的弯腰驼背,你的四肢畸形,你的片面的肌肉运动,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你精神空虚比你充沛的精神活动更富有生产能力,那么你的精神空虚就是一种生产力,等等。如果一种职业的单调使你更有能力从事这项职业,那么单调就是一种生产力。”[1]261身体畸形、精神空虚、单调的职业显然都不足以成为属人的生产力。在李斯特狭隘生产力论的前提下,人沦落为生产力的工具。那么,究竞如何看待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力与个人力量的相分离表现为生产力从人的身上转移到了分工、私有制上。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变成自主活动的否定形式。“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因此,“各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是为了实现他们的自主活动,而且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2]129。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1]127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工业的历史”实质上就是后来 所讲的生产力的历史,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就是以生产资料的物的形态而存在的生产力。由此,马克思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真实联系。

(完整word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学习体会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学习体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学习体会所谓科学技术观,即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 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某个问题。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由此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我所认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指根据中国时代要求和实践的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思考和研究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由此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而在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那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表现。 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之前,中国在科学技术上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在经历了大跃进等活动后,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科学技术都是处于一 1 / 4

个止步不前、岌岌可危的状态。 而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了科学技术在我国的最高地位,把知识分子的地位从地底泥平反成了工人阶级。 它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 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 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纵观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科技兴国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还记得小的时候学历史,非常喜欢看清朝之前的历史。 那是因为以前的科学技术虽然发展的比较缓慢,但总体上是不断交流和提高的,而且我们的科学技术比其他国家的要高超,使得我国处于领先的地位。 而清朝则闭关锁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但是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跟不上其他国家的脚步,就容易挨打。 而在晚清和民国时期,虽然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提出洋为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撰稿者:天秀中学李素香 一.中考例题 1.(2004年中考题)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 A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B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C生产关系影响并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2002年中考题)阅读下列文字,分别写出所包含的基本观点。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金属工具,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个体劳动成为生产发展的趋势,生产资料也相应地转归个体家庭私有,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在社会上确立起来,这表明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已不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2005年中考题)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请简要说明。 二.知识结构体系 (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含义P5 劳动者——人在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因素P117 生产力的三要素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的含义P6。(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生产关系的内容)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P117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原始社会:P5 P5、6 原始社会后期几种社会现象的排列: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 阶级国家 (2)奴隶社会:P9 P10 (3)封建社会:P12 P13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18、19世纪,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技术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应该是排除了形而上学因素,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科学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结束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其他幼稚行为”。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是“人类理论的进步”。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阐述了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中,生产力问题是联系科学观、技术观与历史观的纽带。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基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而且也是有充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事实上,这个科学论断本身就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开始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推荐理由: 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科研人员的必备观念。作为石油特色鲜明的学校里的一名工科生,如果想在科技技术领域有所成就,必然涉及到对于科学技术本质的探寻。自然辩证法课程中本章节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思想指引,系统的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技术论,并对技术辩证性质给出了解答,这正是从事科研工作人员所必备的人文知识素养。马克思主义社会技术观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从事科研工作起步阶段的研究生需要理性认清科学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解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技术输出和技术引进,才能解释在技术转移中的条件和限制。 2.认清技术的种种属性对于探寻科研大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课程之前,从没有这么认 真的思考过技术本质如何,总是模模糊糊的对技术概念有些似有似无的认知。课程给我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认知世界,从此我知道了原来技术本质的奥秘有那么多。第一次认识到,原来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主体性和客观性、跃迁性和累积性、中立性和价值性等等。经典的论断,至今言犹在耳:我们在科学技术工作中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迎头赶上,重点跟踪,有所突破,同时又要扎实地、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包括做好重要的及细小的技术改良。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近代科学对目的论的祛除,遮蔽了事物的意向结构,导致了技术中立论,并且技术中性论是有局限的。 3.自然辩证法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重要性日益突显。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科学技术与 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和工程活动以自然界发生的改造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与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体看法是通过科学、技术和工程的中介来得以实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