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构建真实的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真实的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真实的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真实的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真实的数学课堂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各种各样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中,教学方式的创新,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利用等,都很好地显示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成绩,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又感到这些华而不实的教学现象,问题多多,主要是教师在准备这些课时,花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而现实中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这样去备,这就要求教师如何在短时间内上好日常的常态课,在有限教学条件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把新课改的理念很好地、自然地融入平时的教学中,达到简约、扎实、增效的目的。当前,如何构建真实的数学课堂,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充分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通过钻研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好教什么,制定好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教法,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才能胸有成竹的走上讲台。

二、课堂教学力求扎实、朴实、简单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熟悉的情境,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要求老师做到真实,不作秀,体现教师本色,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学生“演”的教学模式,真正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用数学思考。

1.情境创设要真实。现行教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很多生活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多钻研教材,领悟教材编者的意图,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但教师创设情境也不能一味“生活化”,而应落在如何寻找恰当的生活素材以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收到好地效果。

2.合作讨论讲究实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要采取合作讨论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怎样让合作讨论有实效呢?首先,要建立一套有序的讨论规则,并通过训练使之养成习惯;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和捕捉合作讨论的契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拿来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讨论要源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可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在学生解题出错时,开展合作讨论,以实现教学目标。

3. 课堂练习厚实一点。练习是课堂教学中重要一环,因此练习设计要有自身的特点,倡导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锤炼语言,让课堂更生动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无误,不违法科学性。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要逻辑严密,句句连贯,环环紧扣,层次分明,还可以用手势、动作、表情、眼神、板书等感官作用,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

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我认为“该用时不用——不好。”“不该用时用——不对。”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多媒体用多了反而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适时、适量、适度。要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常规教学手段的各自优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不是一堂课下来不用黑板和粉笔,应该板书的内容全部显示在大屏幕上。表面上,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节奏,实际上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失去了大量技能训练的机会。

总之,一节真实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作为一名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反思,不断地寻求适合于自己课堂的方法。

浅谈数学课堂的和谐构建

浅谈数学课堂的和谐构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而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是和谐的人,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对学生实施和谐教育。下面,我就数学课堂的和谐构建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数学课堂的和谐构建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 随着“课改”浪潮席卷全国教育界,界内人士皆积极投身“课改”的学习、探索和实践中。但是,一些教师只把注意力放在了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探索创新上,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些教师在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上总是面带笑容,显得和蔼可亲。课后,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对学生照样凶巴巴、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竭力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这样的课堂虽然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师生间的关系却不是那么自然、融洽,显得生硬,相互之间缺少默契。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真正的和谐教育的。没有建立在和谐的新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的课堂,必然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呢? 1、教师对学生要发自内心地“关注和爱护” 在他们遇到困难时送上一个满含鼓励和期待的眼神;在天气突变时叮嘱他们注意增减衣物;在雨天里默默递上一把伞;在课堂上经过他们身边时仿佛不经意地弯腰俯身轻轻为他们捡起笔和纸;在他们取得进步和成绩时投去那充满赞许的微微一笑和竖起大母指;在他们遇到不幸时为之付出帮助和真诚的泪…… 2、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也是感情的交流 教师要在多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意识和人格,以崇高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即“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和不断提高。 3、勇于道歉,承担责任 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教师也不例外。一句真诚的“对不起”、“谢谢你的提醒”和敢于负责的举动不仅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培养出更具责任感的下一代。 总之,只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和谐师关系的建立和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事,它需要师生特别是教师的真情付出。 二、数学课堂中教与学的和谐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11-03-22T14:09:31.32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2期下供稿作者:冯亚娟[导读] 久而久之,一方面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自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冯亚娟河北省隆尧县第一中学055350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呢?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觉得数学其实并不难。我认为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怎样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才能使得教学效果更好呢? 一、要有正确的教学目标 1、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情感传递活动以及思维活动都是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因此,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 2、课堂教学目的是提高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生学好、学懂、学会,最终是要教学生怎样自学、会学。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定理、公式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数学或讨厌学数学,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枯燥乏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而新教材则更多的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三、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在时间上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他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四、要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面对同一个班的学生智力、思维能力存在的差异,在教学中就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选讲例题、布置作业应适当,也就是基础好的可以少做基础题,基础差的应该适当多做些题型,让成绩好的带动部分能力较差的,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把优、中、差各种知识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去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五、要努力钻研教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俗话说:“要给人一口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说明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才能及时地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随机应变;也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学生的思维才能巧妙地启发、准确地点拨、及时地引导,解开学生在学习中的疑团。久而久之,一方面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自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房县尹吉甫学校刘家云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达成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前沿阵地,也是学生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场所,目前在学校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苦,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为此 新课程需要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材的使用,情境的创设,探究活动及练习的设计,谈谈几点看法: 一、活用教材——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支撑点 “教材内容是教学的原始材料,它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做一番裁剪。该取则取,择其精华实施教学。”这是浙江特级教师纪育华说过的一段话。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编者为知识的呈现提供了尽可能完美的方式,但由于祖国地域辽阔,城乡差异显著等等,教材所提供的知识的呈现方式很难适应所有的地区和学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本着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以发展科学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动和重组,敢于批判和超越教材,以创造的精神来使用教材,从而实现教“活书”和“教活”书。如“认识小数”一课的教学,教材安排了测量课桌椅

的长、宽的操作活动,以认识零点几这样的小数,知道十分几这样的分数可以改写成一位小数,而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则是通过人民币来认识的。这两个内容好像是割裂的,是为教学两个不同内容而采取了不同的素材,有不协调之感。为此,我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与重构。课始以某个小朋友喜欢喝的酸奶价钱导入,由不同形式的数表示价格,很自然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课中以学生的身高情况为线索,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发地以相应的单位的小数来表示9分米、5分米、1米2分米等长度,从中自主领悟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同时,在观察比较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零点几都比1小,几点几都大于1,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练习中又首尾相应,让学生阐述一盒酸奶的价钱是几元几角,如何改写成小数,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内在的思考过程。整个过程,自然和谐,亲切生动,学生感觉自己不再是研究与自己不相干的东西,很轻松地获得了本课中关于小数的许多认知。 二、妙设情境——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助推器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奥苏泊尔也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认知的原生态,找准认知起点,创设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但是,所创设的情境要有一定的数学价值,既关注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课题研究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课题研究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课题研究 一问题背景 我们提出这一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2、新教材的实施,对于每位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新生的事物。然而,每所学校因为各有自己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陈旧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着教师的头脑,虽然有好的教学方法、经验,也无法予以实施。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满堂灌” ,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 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学生主动的学习;既要减负,又要提高成绩。这对当今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提出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它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根据教学的实际,选

择和处理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性”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4、提高数学设计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能力。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使教学设计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指导策略及追踪 (一)创设生动风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动风趣的教学过程,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动的场景,风趣幽默的故事,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枯燥的学习风趣化!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主持人的优雅自如的风度,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的学科感兴趣,进而幻想在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 (二)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是有隔阂的。这种隔阂往往会严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现在倡导的课堂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良好的师生

怎样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怎样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新课改要求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那么怎样构建和谐的课堂呢? 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 教学的基础。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 交流中,学生表现对教师布满期望、有信任感。 首先是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我在小学任教多年,我十分注意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平时哪怕 心情多么不好,我也把这不良情绪抛到脑后。有一次,有一位急性子的学生家长不问青红皂 白就到学校来无理取闹,当着一些学生的面诬陷我。这时上课铃响了,我马上抛弃了心中的 不快和怨恨情绪,整理了一下衣裳,便又像平时那样微笑着走进了课堂。学生都很敬佩我。 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微笑着进行教学,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 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让学生进行积极合作交流,寻找时机让学生进行 自我表现,在学生的表现中,教师创造一个布满活跃、快乐的教学氛围,发挥好情感教育的 活跃性、愉快性的作用。 其次是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 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在课堂上,“你能行”“你真棒”成了我的口头禅。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嘛。 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答应学生“别出心裁”、“标 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帮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学习进步,取得成功的必要 条件,教师要注重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经常鼓励,赞美学生。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夸奖,这是一种天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去克服他们的缺点, 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的心态。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或夸奖,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 片天地。 教学中,我从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学生只要有一点点成绩,我都及时表扬。教师对学生适度 的赞扬,及时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学好数学的积极信念,有利于学 生形成良好的自励心理。 再次是把民主带进课堂构建和谐的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非常重要。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 氛围中学习,心情愉快,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 二是教与学的和谐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元素,它们的完美统一是和谐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最佳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生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真切地体验情感。我们数学教师要了解,把握学生心理,关爱,尊重,欣赏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创造和谐的数学课堂。那么,怎样创造和谐的课堂呢? 首先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主动活泼的乐于学、善 于思的气氛,使学生树立起积极主动的乐于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引入知识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爱好。如“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先对同 学们说:“今天我们进行一个师生比赛,你们随便给老师出一个数,老师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魏家峪学校郭珍莲 讲课是每一位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了,教好学生也是每一位教师所期待做到的,但是如何才能把教学效果做到最佳呢? 一、吃透教材、巧设情境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者意图,对这些,教者只有仔细琢磨,深入钻研,做到胸中有书,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内容与现时生活的最佳落脚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怎样教学的问题。 二、精彩生动的语言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为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是知识的载体。形象的比喻,激励的话语,幽默的解释,紧迫的疑问,巧妙的点拨,使抽象变具体,深奥变形象,乏味变有趣。另外,教师的书面语言(板书)和姿态语言(教态)也显得尤为重要。黑板上的一个记号、一种格式,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的思维激起阵阵涟漪,把教学推向高潮。所以,教师的语言应注意准确、生动、鲜明,具有

启发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教育性,这样才能到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倘若教师语言罗嗦重复,模棱两可,词不达意,拖泥带水,怎不令学生昏昏欲睡呢?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语言还要做到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疾徐有序,切忌一节课一个调,从而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改进教法、注重生成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摸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后,还要进一步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落脚点难以找到,这样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讲究教法、研究学法。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级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各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强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经验及做法,但有几条规律是可以共同遵循的: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系统性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联系密切,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数学又来源于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落脚点,通过课前的复习、整理,课上提问、发现,把难点化成几个小问题,顺利过度到新知。 2、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

数学课堂中的“和谐”

数学课堂中的“和谐” 发表时间:2018-05-18T15:13:06.440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作者:付丽华[导读] 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学好数学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建设小学6524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学好数学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促进数学课堂“和谐”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师生关系教与学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需要和谐,同样校园、课堂教学更需要和谐。在课堂教学中,它的范围很广:如师生和谐、生生良好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等。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一、师生和谐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和谐的课堂,意味着学生能敞开心灵、激荡智慧、畅所欲言。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在这一交往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在这种多向性的活动方式中,如果师生关系和谐,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关注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应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 教师一定要注意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良好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课堂评价是根指挥棒,运用得好,对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应时刻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以评促学的和谐效果,让课堂充满激励。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回应老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二、教与学的和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而学生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教师的“教”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和谐的教学共同体。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为和谐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那么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可以创设充满童趣的情境,带着迫切寻求答案的心理,迅速进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总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三、合作对话的和谐 我们的教学,是交往的过程、活动的对话、是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还给学生“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这样合作交流的学习,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习都得以发展,还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另外,教师在合作活动中,也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与组内学生的交流,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关注学生在这里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主动探究的和谐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才可以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呈现“和谐”局面。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观察、分析,可以发现规律,获取新知,从而使学生沉浸在自主探索的情趣之中。如在“圆柱的认识”这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对自己所带圆柱体进行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了很多特征:如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相等、圆柱上下一样粗细等等。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发现是正确呢?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去,由此促进了课堂的“和谐”。 课堂和谐,只有在师生共同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在学生充分的感性体验和群体互动交流中,学生与教师的创造潜能才能激活与发挥,才能使师生主动和谐探究,最终达到共同的精神愉悦和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龙华在数学课堂中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7):71-71。 [2]郭家勇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7):109-109。 [3]曹彩丽浅谈数学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113-113。 [4]苏湛垣关于数学课堂中和谐教学的一点探索[J].珠江教育论坛,2014,(1):40-41。 [5]刘岚激发学生数学课堂主动探究的热情[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4)。

数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将科学性和新颖性融入课堂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着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精选3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精选3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精选3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WTT收集整理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1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主体已由"教的主体"变为"学的主体",以求"教是为了达不教"的最终目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首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问题和评价教学结果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一般来说,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和优化。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七年级数学中对平行线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它与以往所学的相交线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时后面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都是建立在平行线基础上的,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平行线的形成和发展,采用假设的方法来推理得出,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让学生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从而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当自己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和解决矛盾,同时也就提高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优化教学过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组织教学、复习引入、讲授新课、练习巩固、课堂总结五个阶段。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是要打破程序化,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现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1、过程高效率。关注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师的导控制在10分钟以内,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35分钟以上;充分利用和调动了小组学习,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按规定导学;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2、方式高效力。能按要强求认真完成预习,做好了预习笔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参与自主、合作学习人数达到100%;能围绕学习目标参与学习态度认真,习惯良好,乐于自主,善于合作,勤于探究,学习质量高;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对学”“群学”充分,合作高效,共同达标;乐于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诵读、演讲、说理、评价、自信等能力,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会倾听、欣赏,书写或演示规范;能按要求当堂完成达标检测。 3、模式高效能。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关注了全体学生;依据“三步六段”导学模式撰写的导学案和上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做到没经过学生认真自学的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不交流探究,没发现学生思维困惑点和障碍点的不讲解;导学过程和环节流畅;围绕“三维目标”能启发、善纠偏、真解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质量高效益。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量和质达标,测评反馈“基础达标”100%,“能力提升”80%,“拓展延伸”70%;学生处于乐学、善问、会听、敢议、能评的学习状态,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智商、情商同步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数学研究性学习、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数学研究性学习、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同学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面广,课堂效率就高,教学效果就好,学习成绩就会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效率呢?结合本人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目的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只有当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时,才能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中,有趣的学习材料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完“列方程解应用题”后,我设计了一个“救救小羊”的情境练习,就在狼想吃小羊的时候,山大王老虎来了,老虎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规定:“小羊如果做错了一题,狼可以前进一步,如果做对了,狼就后退一步,远离小羊。”在如此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学生本能的一种“正义感”马上被激发出来,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做题异常认真。随着学生一次一次正确的练习,狼被迫步步后退,当狼退至“河边”,逼进河里时,学生心底“惩恶扬善”的愿望终于得到了满足,全班禁不住高声欢呼起来,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的极致,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动手操作,激发兴趣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对枯燥无味,与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构成矛盾。为了体现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激发兴趣,使他们跃跃欲试。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进行操作,主动探索、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大胆推导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问: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联系?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通过操作后,已经明确了两个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空间形式,这样他们要说的话就很多,就有参与的兴趣,完全有可能进行加工、整理、进而推导出公式,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效。 二、精选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效率。实践证明,盲目的过多的练习是不科学的,它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反而,由于大量机械性的练习题目,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呆滞,加上那么多的作业,挤掉了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阻碍了他们思维的正常发

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妙

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妙和谐是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作为教师应致力于构建和谐的课堂,让课堂从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变为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经验重组、释放活力、展示成长的空间。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是知识发现的引导者,是对话的启发者,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业的评价者,是教学信息的重组者。因此,在整个和谐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美妙。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放大和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在平时教学中,对每节课的引入我都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再反过来运用新知来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我在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中,将假期旅游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引例,这一系列身边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利用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身边常见的问题,促进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与和谐。 二、让尊重走进课堂,丰富和谐

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强烈的表现欲望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规矩”去抑制他们的创新思维火花。在数学课堂上,松开手,放宽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课上,在展示提升环节,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带领全班一起学习。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课前预习更积极了,课上的质疑问题也有独到之处,别具一格。赞许的微笑,鼓励的点头,发自内心的称赞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课堂,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力求给学生创造一种思维情境,一种动眼、动脑、动手、动口机会,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讲一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他们的心灵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舒展。 三、让合作走进课堂,促进和谐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和谐课堂的一种有效方法。班级分为8个自主学习小组,各组实力均衡。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如在学习平行线的判定一节时,讨论交流中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有的剪,有的画,有的量,有的记,有的算,几人合作,有的拿着直尺比划着、思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 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效果如何,主要 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呢?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觉得数学其实并不难。我认为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 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人。具体怎样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才能使得教学效果更好呢? 一、要有正确的教学目标 1、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情感传递活动以及思维活动都 是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因此,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 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 2、课堂教学目的是提高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生学好、学懂、学会,最终是要 教学生怎样自学、会学。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定理、公式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概 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数学或讨厌学数学,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枯燥乏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 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而新教材则更多的强调学生用 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以丰 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 有数学。要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 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到 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数学课堂教学应积 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三、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 把各部分在时间上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 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 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 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他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

建构和谐的数学课堂

建构调和的数学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的数学课堂存在着一些不调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参与不调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环境条件的限制,教师大多在课堂上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教师在无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更不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过程和表现的机会。 2.信息交流不对称。信息交流不对称,主要是指学生的反馈信息不通畅,有偏差。 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大多是优等生,“学困生”总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几乎没有机会和老师交流,大凡学生只能当听众,没有机会发言。信息交流不对称,显然是全体学生发展的瓶颈。 3.课堂学习不喜悦。教师严字当头,学生之间竞争有余而合作不够。课堂上学生心理、课业负担过重,体会不到学习的喜悦,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调和的数学课堂的内涵 《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而“谐”的意思是“配合得当”,“调和”旨在使例外事物“相应”且“配合得当”使多样要素相“统一”。调和课堂实际上是教学中在各方面追求一种平均,对“度”的恰当把握。 调和的数学课堂,教师给予学生亲和力,学生赋予学习学习力。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乐而满堂和,教学好而效果佳。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师如果真挚对待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安全感、理智感和道德感,师生关系才会调和。师生之间、课程资源和手段之间等各要素的调和统一,“教”“学”多样化的表达,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实现“调和”。 三、建构调和的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调和人际关系

1.调和师生关系。师生作为教学的主角,两者之间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调和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道德、情感关系尤其严重。道德、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尊崇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础。师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应该“严慈相济”。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欢愉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师爱是无私的、公正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学生的成绩是非、素质的凹凸,也不论学生家庭的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坚持同等的原则。 2.调和学生关系。调和课堂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关系体现出同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合作。同学之间通过交流与合作,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调和”,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成就。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首先要强调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人人都有任务;其次,当学生有困难时,合作小组力求组内解决问题;其三,汇报学习成果时,不能总是让几个优等生占有,而要体现小组的胜利。 (二)再建课堂秩序 优良的课堂秩序就是课堂有条理、不纷乱,同时又要尊崇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潜能的机会。 1.倡导秩序井然。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探索、创造。然而,有的课堂活动过滥,追求形式,致使课堂秩序纷乱,影响了教学效果。调和的课堂应该是动静搭配合理,张弛恰当有度,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思索中感悟,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活动,有的课还不止一个活动节目,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由于占去大量的时间,文化知识教学的时间就难以保证。不少课,给人的感觉是松弛有余而严格不够。其实有许多知识,没有清静的思考、刻苦的训练是学不好的。 2.尊崇学生个性。尊崇学生个性与倡导秩序井然并不矛盾,秩序井然的课堂有赖于教师创设尊崇学生的情境与气氛。教师必须树立同等、公平、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突如其来的灵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不要去制止他,先听他说完理由,哪怕是错误的想法,也要耐烦倾听。如解决“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先走5分钟,再坐车1/3小时,一共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分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