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三册重点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三册重点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三册重点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三册重点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三册重点知识整理

1. 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用根尖的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这样才能看到不同分裂期细胞。

2. 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丙酮是有机溶剂,加入SiO2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少许CaCO3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层析时,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得快。从上到下是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

4. 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在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了蔗糖液

5. 植物根吸收矿质元素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ATP)(因为是主动运输过程)。

6.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是: 有氧呼吸有机物彻底分解有氧呼吸有水产生; 产生ATP 最多的是第三阶段

7. 血糖浓度能维持在80-120mg/dL的范围内。当某人血糖浓度超过160mg/dL原因为胰岛激素分泌减少所致

8. 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液体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9. 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被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它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和矿质元素在体内运输的重要动力

10. 在一定条件下,ATP分子A-P~P~P中最易断裂和重新形成的化学健是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健

11. 酶的组成和特点:绝大多数是由蛋白质组成,极少数是RNA。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条件。P46

12. 酶生理作用的叙述能加快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速度

13. 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14. 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因此,可以说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5. 生长激素主要通过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而达到促进生长的作用,幼年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个体小但智力正常),过多则患“巨人症”。甲状腺激素则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年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个体小智力低下),过多则患“甲亢”

16. 内分泌腺是指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内。分泌物主要是激素。

生物界中最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17. 四分体是指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一条来自父方和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又由于经过了复制,每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合起来有4条染色单体。所以叫四分体。

18.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先进行早期卵裂,然后形成囊胚,然后再形成具有三个胚层的原肠胚

19.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20. 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1.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Dd)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它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的分离。纯合子:由相同基因(DD、dd)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它能够稳定地遗传,自交后代不再发生性状的分离

22. 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但环境也能影响表现型

23. 变异可分为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的变异又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4种:1)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2)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3)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4)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24.. 秋水仙素能干扰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单倍体植株是指用植物体配子发育成的植物体。

25. 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致病类型及概率的计算:无中生有为隐性;如为无中生女有则为常染色体隐性,否则如出现母患儿必患则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如出现父患女必患,则为性染色体显性遗传,否则就不一定了

26.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27. 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28. 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变异选择的结果

29.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种内关系有: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30. 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1. 种群是指一定地域内同一物种的集合。群落是一定地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生态系统是一定地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的集合。食物链是一定地域内所有植物与动物之间由吃与被吃联系的集合。

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2.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是指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如绿色植物、化能细菌)。消费者是指人和动物。分解者是指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3.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但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否则相反。

34.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规律是:后一营养级所获能量是前一营养级的10%-20%。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不能。

35. 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动植物种类少,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啮齿目动物较多。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植物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和海水的盐度

36. 生物富集作用: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因为这些污染物一般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等特点,所以,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37.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38. 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氢键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不稳定易突变.

39.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常规抗体相比,优势明显

40. 口服胰岛素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消化而失效

41. 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此细胞,则培养液中通常应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________等营养成分,动物血清

42. 在酶的参与下,为进行多种反应合成有机物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内质网

43. 脂肪的去向(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贮存,氧化分解或被转化成糖类

44. 人吃下葡萄糖变成血糖、吃进的蛋白质变成血液中的蛋白质,这两个过程分别属于:吸收和同化

45. 各种代谢这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存于同一植物体内。明确高等植物吸收水分、矿质元素及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注意有机物运输分配的“就近运输”、“优先生长中心”两个基本原则

46. C4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有--------的叶绿体;苋菜---,---,----,----能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47. 连续多雾的天气里,菜叶常会表现缺钙症状:蒸腾作用减弱,影响钙的运输

48.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范围的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与有关。

49. 糖尿病/高血糖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50. 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51. 抗原抗体结合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52. 饲养场里训练和巩固动物的条件反射要使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 ;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刺激

53. 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常不能引起猫的反应,这说明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54. 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碍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突触间隙

55. 发生免疫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仅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56. 具有“保钠排钾”作用的激素,来自肾上腺皮质

57. 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就会引起心跳,呼吸加快等多种生理反应,属于体液调节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58.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其中只有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用骨髓移植法治疗白血病的优点之一是不发生排斥反应/

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会遗传

59. 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雌性激素,促进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动物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

60. 病毒的衣壳决定其抗原的特异性

61. 培养金黄色葡萄菌所用的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62.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酶结合不会改变酶的结构/

连续培养优点能及时补充所需的营养,提高产量、能消除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某些环境因子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发酵工业为了获得较多的代谢产品,需延长__稳定_期,此时除了要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外,还应严格控制的条件有温度、PH、溶氧量、转速

在黄色短杆菌培养过程中,如果培养基的pH发生变化,将影响黄色短杆菌细胞中的_酶的活性、细胞膜的稳定性_等,从而影响黄色短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63. 人类研究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设法调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人工火烧起到促进物质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流动速度,即起到了分解者的作用。

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

64.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其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速度快。即枯枝落叶等有机物分解的速度快,利用效率多,残枝落叶在地面很少积累

65.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可见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动物则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

66. 在海洋里随着深度的增加,光线逐渐减弱,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越少。在海洋的生产者中,主要生物类群是藻类。

67. 当水深达100米以下时生产者固定光能数量为零,不可能有生产者存在,所以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与分解者。

68. 生态学中除了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用金字塔图形表示外,有时数量与营养级间的关系,也可以用金宇塔图形表示,但是无论数据金字塔形状如何,能量金宇塔的低营养级的图形体积(或面积)比高营养级的大(因为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69. 细胞核遗传时,正反交相同,F1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细胞质遗传时,正反交不同,Fl的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即母系遗传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自身转录RNA和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信息系统控制的,所以它们都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70.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型不相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发育、繁殖力、抗逆性和产量等诸方面均优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是:(1)杂种优势不只是一、两个性状单独表现出优势,而是多个性状的综合表现;(2)杂种优势的强弱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互相补充,在一定范围内,双亲的基因型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远,杂种优势就越强;

(3)杂种优势与双亲的基因型纯合度有关,若双亲的基因型纯合度高,F1的优势就强;(4)杂种优势只在 F1代得以表现,F2、F3等后代由于基因分离而表现衰退; (5)杂种优势的大小与所处的环境有关,F,种子只有在适宜环境下才能表现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既可见于种间杂种(如雌马与雄驴的杂种一代——骡,与其双亲相比,其耐力强,性温顺,适于役用),又可见于品种间的杂种(如猪的品种间杂种一代往往比双亲个体,大,生活力也强)。玉米的杂种一代可增产20%-30%;我国推广的杂种水稻,每公顷产量约增加了750kg。可见杂种优势的利用,在农、牧生产上均有重要意义

71. 利用标记基因的特性对受体细胞中是否导人了目的基因进行检测; 并根据受体细胞是否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来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了解基因工程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以及基因诊断(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单链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的过程)和基因治疗(健康的外源基因导人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等

72. 目前把重组质粒导人细菌细胞时,效率还不高;导人完成后得到的细菌,实际上有的根本没有导人质粒,有的导人的是普通质粒A,只有少数导人的是重组质粒。此处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鉴别得到的细菌是否导人了质粒A或重组质粒:将得到的细菌涂布在一个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就是导人了质粒A或重组质粒,反之则没有。使用这种方法鉴别的原理是_________普通质粒A和重组质粒都含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73. 在研究影响鹿群的生态因素时,科学家在分析了温度、降水、食物、天敌等因素时,发现冬季食物供给是影响鹿群存活的关键因素。因此人们在冬季的森林中为鹿群堆放了饲料,使鹿群在冬季的死亡率降低,从而提高了鹿群的数量。

74. 在大陆架附近,由于雨水的冲涮,有大量的矿质元素流人海洋,同时由于潮汐的作用使得海底的矿质元素得以升到海洋的表层。而在大洋深处,大陆上随雨水冲涮下来的矿质元素到不了这么远的区域,洋底的矿质元素无法上升到海洋的表层,只有在不同洋流的交汇处,才有可能将洋底的矿质元素带到表层。所以矿质元素是限制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因素75. 决定海洋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盐度、阳光和矿质元素。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实际上阳光很少成为限制因子,在地球的表面除了两极外,几乎都可以受到阳光的辐射,而且光照强度一般都不会低于光补偿点。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有两个:

一是水分,在中低纬度地区,水分较多的地区分布的是森林,较少的地区则是草原或荒漠,严重缺水的地区便是沙漠。

二是温度,同样是水分充沛的地区,在低纬度地区,由于年平均温度比较高,是常绿阔叶林,雨水特别多的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温度稍低一些的地区则是落叶阔叶林,温度再低一些的地区是阔叶针叶混交林,温度再低一些的北方是针叶林,到了北极圈地区尽管水资源很丰富,但已没有或很少有种子植物分布,称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植物主要以地衣为主。

76.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水不成为限制因子,但阳光、温度、盐度及其他矿质元素的含量成为水生植物的主要限制因子。

77. 有很多胎生动物的分娩是在春天,这对环境是适应的,因为春天食物最为丰富,有利于幼体的生长发育,但繁殖活动常在冬天进行,原因是胚胎发育需要的时间较长。这类动物繁殖就需要一个短日条件。

很多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是在春天,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胚的发育的时间一般不到一个月,春天食物丰富,也是对环境适应的。这类动物的繁殖就需要一个长日条件

很多鸟类秋冬季节不能在高纬度地区生活,不是因为温度太低,而是因为食物不足和白昼取食时间缩短。

78. 在我国沿海岸线从南往北,植物群落的分布特点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79. 寄生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如虱和蚤等;

另一种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

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没有排斥现象,捕食者选择被捕食者,被捕食者也选择捕食者,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进行着相互选择,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80. 为了使植入的器官长期存留,病人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减轻排斥反应

81. 体液免疫:抗原→B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

细胞免疫:抗原→T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靶细胞→裂解的过程

82.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性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抗体作用结果不同, 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分布在皮肤和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的表面,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就会在相应部位与过敏原结合后,使所吸附的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机体产生不良反应,且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也快,不破坏组织,具有遗传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83. 在炎热夏季15点时,人体体温为约37.4℃,写出此时体温调节的反射弧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

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光反应速率不高

84. 圆褐固氮菌是一种自生固氮菌,它不仅有固氮的能力,还可以分泌促进植物生长和果实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

只有侵入到豆科植物根内根瘤菌才能固氮

85. 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较强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是 C4植物大大提高了固定CO2的能力? “雷雨发庄稼”。请写出有关的三个反应方程式: N2+O2→2NO; 2NO+O2→2NO2 4NO2+2H2O+O2-→4HNO3—

86. C4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维管束鞘细胞中,C3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含有叶绿体的栅栏组织中。由于C4植物具有固定CO2能力较高的PEP,因而光合作用的效率比C3植物的高,从进化的角度看,C4植物较C3植物高等。

87.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随着受体细胞的繁殖而复制,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繁殖速度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88. 科学家培养超级动物的更重要的目的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从这些动物的乳腺细胞中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各类物质(如激素、酶、抗体等),

通常被用作基因工程的运载体细菌质粒 \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89. “转基因抗虫棉”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0. 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91. 试管婴儿是指成熟的卵和精子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通过分裂,发育成一个多细胞胚,再移植到母体(或寄母体)的子宫内膜上,在母体内发育直至分娩。这种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两个方面。

92. 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培养无病毒植物,可以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和杀虫剂等,还可以诱导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包裹上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

93. 在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因为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过程不属于有性生殖。这样培养的植株在理论上是可育的,

94. 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用灭活的病毒(如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融合后在特定环境下培养,可大量繁殖,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可产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异性抗体, 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时,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既能消灭瘤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产生杂交细胞不是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

95.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来分析,取自动物胚胎或生出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中的细胞,其分裂增殖的能力强,容易进行原代培养。

96. 在细菌细胞内,噬菌体只提供DNA模板,细菌细胞为噬菌体繁殖提供合成所需的原料,如脱氧核苷酸、氨基酸等。

97. 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组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其合成只受遗传物质控制,诱导酶则是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够由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酶,诱导酶的合成提高了微生物的适应性。

98. 稳定期:特点是因营养不足、有害物质积累、PH值的变化导致细胞分裂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死亡率繁殖率,有芽孢产生,细胞内有大量代谢产物积累,通过连续培养可延长稳定期、缩短培养周期,并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

99. 谷氨酸合成过程受酶的活性的调节,即酶+产物→酶的活性被抑制,当产物是两种物质时,只有两种物质同时积累,才会抑制酶的活性,但当谷氨酸浓度下降时,抑制作用会自动解除,合成反应又重新启动。因此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可使谷氨酸排到培养液中,将谷氨酸分离提纯出来,从而降低谷氨酸浓度,使谷氨酸合成反应永不中断;另外谷氨酸发酵过程。也可通过改变遗传特性如突变来解除酶的活性被抑制

100.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分酶的合成调节和酶的活性调节,两者同时存在,互相协调, 后者具有快速精细的特点;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长高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有些代谢产物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甚至将微生物杀死; 控制生产条件是对酶活性调节的手段之一

101.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就成为抗原人体的免疫细胞将消灭它。由于它的抗原决定簇位于衣壳上 ,外面有囊膜包围,所以需要吞噬细胞的处理 ,将其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刺激淋巴细胞,并使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102. 发现某一酵母菌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单倍体;酵母菌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产生新的个体

若米饭多而酒曲少,则会造成酵母菌的起始密度过低,不能迅速增殖形成生长优势,往往会导致杂菌感染而影响酿造效果。

103. 诱导酶一旦合成,其活性就将一直保持下去

pH的改变会影响微生物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稳定性

104. 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时的产热速率,散热则小于20℃时的散热速率/

105.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器官、淋巴细胞、淋巴因子和抗体/

106. 当在短期内被同种SARS病毒感染后可以具有免疫力;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感染同种SARS 病毒,可能由于抗体和记忆细胞失活而患病;SARS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因此再度感染后仍可能患病

107. 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常将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间作),间作的好处有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能够保证通风良好,提高CO2的含量,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分布于不同土层,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土层中的水和矿质元素;大豆根瘤菌可以固氮,根瘤破溃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氮量

108.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的是

①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②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③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④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 ①②④

同学录留言

1.你有你的赤橙黄绿,我有我的青蓝靛紫,天空同属于我们,因为我们年轻

2.有一双眼睛凝视着你,有一颗心伴随着你,有一份守侯等待着你,还有远方的人祝福着你!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3.不可改变容颜,但可改变微笑;不可改变别人,但可把握自己;不可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改变生命的宽度。

4.相信自己,直到成功那一刻,笑看风云!

5.在这收获的季节里,相信自己,就是胜利。愿你实现心中的梦想,放飞儿时的希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6.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7.微笑常挂在脸上,乐观会增强你的判断力,这是人们常说的好运的根源。

8.十年的光阴似乎代价太高,代价是需要成功来偿还的,一定的!

梦没有实现,这才是你我最刻骨铭心的痛!

9.风,从水面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走过,留下圈圈年轮。我们从时代的舞台上走过,留下什么呢?留下的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第一次全力以赴的拼搏身影。

10.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命是不完整的。

11.梦想成真的时刻就要到了

12.愿灿烂的阳光,青春的活力,秀美的容貌,舒心的微笑永远属于你!

13.同学们,你们是最棒的!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整理(必背)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与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循环 淋巴 注意: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调节: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注意: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属于细胞内液成分。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2.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 3H+ + HCO3- 3. 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 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四、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中生物哪些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史上最全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更多内容尽请关注高三网! 2017年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汇总高考生物最易错易混淆的考点汇总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 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 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 水中毒; 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吃冰棋淋会口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温度 :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 ,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 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 ) ( 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 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 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 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 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 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 本实验采用对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 加入酸和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7 7 7 总结: 以上三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物质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静息时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 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 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 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 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 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全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结大全

全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 结大全 全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结大全下面是网分享的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结大全。 供大家参考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结大全1.诱变育种的意义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14.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有机物一般是葡萄糖,也可以是氨基酸等物质和氧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 16.矿质元素是指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呼吸作用的意义是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整理及归纳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整理及归纳 【一】高考生物知识点整理 1.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外层核膜相连,还与线粒体外膜相连。对蛋白质进行折叠、组装、加糖基等加工,再形成具膜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分泌。 2.分泌蛋白有抗体、干扰素(糖蛋白)、消化酶原、胰岛素、生长激素。经过的膜性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3.三种细胞分裂中核基因都要先复制再平分,而质基因都是随机、不均等分配。只有真核生物才分成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两种方式。细胞的生命历程是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分裂次数越多的细胞表明其寿命越长。细胞衰老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4.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在转录水平由基因两侧非编码区调控的。 5.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的细胞具有发育的潜能。根据动物细胞全能性大小,可分为全能性细胞(如动物早期胚胎细胞),多能性(如原肠胚细胞),专能性(如造血干细胞);根据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大小排列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6.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酸碱度等。使酶变性的因素是强酸、强碱、高温。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受外界温度影响。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度左右。 7.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作用与磷酸

二酯键);细胞工程的工具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时需配制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保证等渗,保护原生质体),胰蛋白酶(动物细胞工程)。 【二】关于生物染色体知识点整理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三】生物细胞中的物质基础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P、S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量少但生物必需)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P、S(共占细胞总量的97%) 细胞鲜重时,主要元素的含量依次是:O、C、H、N、P、S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高三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18 - =…………………………………………② 或者x a r y18 3 - =…………………………………………③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 1.10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 表示有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 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G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 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目录 一、走近细胞 3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4 三、协调配合——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 8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6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8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22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26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29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34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5 第一部分稳态 38 第二部分神经系统的调节 40 第三部分植物激素调节 49 第四部分种群与群落 51 第五部分生态系统 53 第六部分环境问题 57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一)走近细胞 一、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 病毒分类:DNA病毒、RNA病毒 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三者实例的判断,看以前练习)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重要结构 光学结构: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 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 凹面——调亮视野 机械结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 转换器——更换物镜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 2、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 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晰,并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4)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二)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97条 绪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填空)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 在于,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中 9、稳态的调节 : 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 应器(还包括)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 脑干: 小脑:维持身体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 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还有 2的调节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整理(必修+选修+实验史上最全)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汇总 必修+选修+实验总结 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主要由 C 、H 、O 、N 4 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 P 、S 元素,有的也含有微 量的 Fe 、Cu 、Mn 、I 、Zn 等元素。 (2)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表示方法(右图): 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NH —CO — 拓展: 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环肽来说,肽键数=氨基酸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 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5)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胃蛋白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6)核酸的元素组成有 C 、H 、O 、N 和P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7)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8)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而 R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DNA 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 RNA 中只含有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9)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拓展: ①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只有 RNA 病毒以 RNA 作为遗传物质,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③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 ④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的 RNA 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 ⑤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 DNA 。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0)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 、H 、O 。 (1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12)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3)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元。 (14)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 、H 、O ,有些脂质还含有 P 和 N 。 (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6)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 (17)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18)因为等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说脂肪是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9)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20)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参与;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1)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变小有利于适应代谢活动的增强。 拓展: ①种子成熟过程中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变大,萌发过程中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变小。 ②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大小决定了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强度,比值越大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一般二者比值越大,抗性越差,比值越小,抗性越强。 (22)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拓展:ATP 、核苷酸等物质的合成需要磷酸。 (23)组成细胞最基本元素是C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大量元素有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有 Fe 、Mn 、Zn 、Cu 、B 、Mo 。 (24)活细胞中的这些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要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创立对生物的进化的重要意义是:它揭示了任何动植物均是由细胞构成的,从而说明动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揭示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2.多种多样的细胞 (4)自然界的生命系统包括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5)植物的生命系统层次中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6)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等)与真核细胞(如酵母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拓展: ①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原核生物如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由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真核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③自然条件下,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只有基因突变;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④原核细胞如细菌主要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7)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的代谢和繁殖过程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拓展: ①病毒在生物分类上是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 ②组成每种病毒核酸的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或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③病毒的培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因为病毒的繁殖必须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8)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能分离得到纯净的细胞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9)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拓展: ①行使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物质是载体。 ②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膜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有差别,例如,细胞膜上糖类的含量相对与细胞器膜要多。 (10)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11)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12)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拓展: ①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②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植物细胞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