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秋天里》、《好吃的食物》个别化修后

《在秋天里》、《好吃的食物》个别化修后

《在秋天里》、《好吃的食物》个别化修后
《在秋天里》、《好吃的食物》个别化修后

11月主题:在秋天里、好吃的食物

中三班

一、主题的核心经验

教材:

认知:特征、变化。

情感:亲近自然、丰收喜悦、劳动快乐。

动作和技能:动手与动脑、安全与卫生。

幼儿:基于“小班——苹果和橘子”的主题经验以及中班孩子的基本认知特点。

二、个别化学习内容的整体结构

三、主题下每个个别化学习内容点的思考

备注:

创设秋虫、秋天的树叶、秋天的果实资料库:

在个别化内容的设计中尽量做到平衡领域,满足孩子对秋天里动植物等的认知需求。

◇1

一、名称:秋天的树叶((源自教材p43——44)

二、材料:

1、收集的不同树叶

2、颜料、蜡笔、毛笔、剪刀

3、铅画纸、较薄的白纸

4、可供陈列平面和立体作品的环境

5、用餐巾纸和白胶糊成的各种大小的瓶子

三、玩法:

玩法一:沿着树叶边缘印画树叶,涂色并剪下(或在树叶上想象添画。

玩法二:把树叶放在较薄的白纸下,蜡笔在薄纸上用力涂色,就会出现树叶轮廓。玩法三:用颜料涂在树叶一面,摁到铅画纸上或白胶糊成的瓶子上

玩法四:用绘画的树叶或真树叶进行想象添画,仿编散文树叶。

四、观察重点

1、幼儿在颜料拓印中的操作方法?

2、幼儿在蜡笔拓印中的用力程度与作品结果

五、提示

1、可以利用家长的资源,组织亲子制作树叶粘贴画,感受树叶的多种造型和树叶组合的美。

◇2

一、名称:蜘蛛知网((源自教材p47)

二、材料:

1、蜘蛛织网的主题痕迹、幼儿作品等

2、不同材料织网的环境

3、有若干钉子的底板,双色橡皮筋

4、能表现幼儿操作结果的记录纸

5、一些图形卡、教师已搭好的一些范例卡图片

6、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

三、玩法:

1、看图形织网:

根据老师提供卡片中单个的图形织网,并且点数钉子数进行记录

根据老师提供卡片中两个图形组合的图案织网,并并且点数钉子数进行记录根据老师的图形卡片中两个交叉的图形织网,并且点数钉子数进行记录

2、看数字织网

幼儿根据数字的暗示进行织网。如:6根橡皮筋可以织成怎样的图形?

四、观察重点

1、幼儿看着图卡织网时对空间位置的表现能力?

2、幼儿看数字自由织网的创造性表现?

◇3

一、名称:蔬菜园(源自教材p49)

二、材料:

1、收集秋天的农作物布置环境。

2、“蔬菜桌子”的提示卡与环境

三、玩法:

1、在山芋上用橡皮泥、牙签等材料打扮成不同的动物

2、探索用蔬菜做个“能站立的蔬菜桌子”

用许多牙签帮忙

用四根牙签帮忙

用三根牙签帮忙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能根据提示卡的方法做蔬菜桌子

2、幼儿在操作中碰到难题时对活动的持续性

五、提示

1、教师选择的蔬菜要根据目的有所挑选;如果孩子在操作中有困难,建议可以剖开使用半只蔬菜,让幼儿试试。

◇4

一、名称:丰收的庄稼((源自教材p49)

二、材料:

1、收集秋天的稻子、麦子的实物或照片展示在区域中。

2、米制品、麦制品的图片供幼儿操作。

3、石墨一或两个、干米和浸泡过的湿米

三、玩法:

1、将米制品和面制品分类插入相应的集合内。

2、幼儿用干米在石墨上磨,观察结果并记录

3、幼儿用浸过水的湿米在石墨上磨,观察结果并记录

四、观察重点

1、幼儿磨米时是否能有目的的观察现象?

2、幼儿记录磨米结果的方法

五、提示

1、在磨米活动之后,可以尝试磨比米粒稍大一些的材料,如:干湿的红豆、绿豆等,引导幼儿观察磨豆的现象与结果,并与磨米进行比较等。

◇5

一、名称:水果篮((源自教材p52)

二、材料:

1、不同难度的提示卡

2、不同的水果塑封并把同类的水果单独摆放在一起。

三、玩法:

1、根据提示卡的要求,把水果放入篮子里

提示卡难度:

(水果+数、水果+点)

(颜色+数字)

(根据两张或几张提示卡的要求买水果)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能根据一张提示卡的要求装水果

2、幼儿用两张提示卡装水果时数数的正确性

五、提示

1、此内容的重点是学看提示卡,在学习教材52页的买水果篮。

2、为了让幼儿在操作中方便快速的拿取水果,建议把水果塑封,并把同样的水果单独摆放在一起。

3、也可以把此内容命名为买蔬菜,操作材料来自于学习操作包“胖阿姨买菜”中的篮子和各种各样的蔬菜。

◇6

一、名称:调味品((源自教材p86)

二、目的:

感受不同调味品的味道,交流感受。

二、材料:

1、装有盐、糖、醋、酱油等调味品的瓶子

2、图表和标记每人一份

三、玩法:

玩法一:

选择装有盐、糖、醋、酱油的调味品,先尝尝比较它们不同的味道。

玩法二:

在图表上贴上自己喜欢的标记,按图表品尝各种食物,品尝中进行调整。

四、观察重点

1、观察幼儿是否能主动大胆地尝试。

2、能否交流自己的感受,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五、提示

1、请保健、阿姨配合,注意卫生工作。

◇7

一、名称:水果对对碰(源自教材p52)

二、材料:

1、水果卡片若干(每种水果的卡片做相同的两张)

2、两种颜色的筛子若干

3、记录红队绿队结果的计分板

三、玩法:

玩法一:对对碰(双人游戏)

●将所有的卡片随意正面排列,先目测进行记忆,然后将卡片背面朝上。一人

先翻牌,另一人凭自己的记忆翻出同样的水果牌,翻对了就拿走两张;翻错了则给对方拿走。

玩法二:对对碰(双人游戏)

●将所有的卡片背面朝上排列成几行,每行几张。以扔骰子的形式决定翻哪张

牌,能说出名称的拿走牌。

骰子可以从一个增加到两个:

四、观察重点

1、幼儿在游戏中能否寻找出方便的记忆方法。

2、能否靠记忆去推断出相同的卡片。

五、提示

1、在同样的玩法下,牌的内容可以随着主题的开展而改变,例如:蔬菜牌、昆虫牌等。

◇8

一、名称:小舞台买菜(源自教材p45、47、51、53)

二、材料:

1、可供幼儿插入节奏卡的环境

2、2~3种小乐器

3、主题中已学过的几首歌曲音乐

三、玩法:

1、幼儿看着老师图片、文字的提示,幼儿学唱歌曲。

2、根据节奏卡的提示用小乐器敲打出节奏。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能根据节奏卡敲打出正确的节拍。

2、幼儿能不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进行替换,创编歌词。

五、提示

1、会唱歌曲“秋天”、“小蝈蝈”之后,幼儿还可以随着歌曲做“扫落叶”、“小蝈蝈”的游戏。

◇9

一、名称:种菜((源自教材p60)

二、材料:

1、橱面上教师用即时贴做的不同线条的路

2、各种各样的蔬菜若干。

3、教师提供的种菜提示卡

4、可插入结果的固定记录图片(什么路、什么菜、多少)

三、玩法:

1、层次一:在直线路、曲线路、折线路上按提示卡的要求种菜,并数出菜的数量。(从起点到终点的点数)

2、层次二:在不同图形的篱笆上按提示卡的要求种菜(封闭式数数)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理解提示卡的规律进行种菜

2、幼儿能否正确数数并记录点数的结果

五、提示

1、此活动内容是对教材60页上的教学活动实例“卖水果”的拓展,目的是渗透封闭式数数的经验,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10

一、名称:豆豆一家

二、目的:

在夹运不同的豆子过程中,发展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熟练的使用筷子。

三、材料:

1、不同材料、粗细、长短的筷子、镊子、等

2、各种各样的豆类、果实类、

3、纸盒做的大卡车,车厢上粘几个一次性杯子,贴有不同的豆豆

4、纸盒做的大卡车,车厢上挖几个不同大小的洞洞

5、透明的、折叠的中空管道。

6、一次性杯子减半,粘成阶梯状往下并拐弯的操作区域。

7、区域内贴有操作方法示意图

三、玩法:

1、用不同材料的筷子夹豆子、花生等不同的秋天果实。

(不同材料、长短的筷子体现难度)

2、根据容器上的提示将豆豆分类夹入。

1)把豆豆从篮筐里夹到大卡车车厢上的一次性杯子里

2)把豆豆从篮筐里夹到大卡车车厢上的小孔里,让豆豆从不同的孔中装入车厢。

3)将豆子夹运到旁边的透明管子口,让豆豆从上而下的滚动到底部的容器内。 4)将豆子夹运到旁边半只一次性杯子粘成的环境中,让豆子从上而下的跳跃到底部的容器内。

四、观察重点

1、个别幼儿使用筷子的动作协调性

2、使用不同工具材料、在不同的情景下夹豆子的兴趣

五、提示

1、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幼儿餐点时出现的使用筷子和镊子中的问题,提供材料让幼儿在区域中加强练习。

2、有针对性的鼓励需要练习的幼儿在此区域中练习。

◇11

一、名称:阅读区

二、材料:

1、各种教师提供的、幼儿带来的书

2、供幼儿修书的工具

3、幼儿制作图书的废纸盒剪刀、固体胶、空白纸等

4、环境中结合主题的问题设置

三、玩法:

玩法一:幼儿剪剪贴贴做成的与主题有关的书

如:幼儿根据教师操作步骤图的要求,在广告纸上或废旧的书上剪下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树叶,贴到页面中,续编散文诗小树叶,并组成一本书。

玩法二:根据聪明屋中的问题,在各种书中寻找答案,并写上书上的编码,页码,贴到问题旁边。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能带着问题看书,寻找答案?

2、幼儿有没有围绕提示卡剪剪贴贴做书的意识?

五、提示

1、教师可以在不同的主题背景下,围绕不同的内容,让幼儿剪剪贴贴做书,并

让幼儿讲述自己做的书,发展幼儿的语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A卷

面对经济全球化(A卷) 一、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人民观念的转变 D.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 ①生产全球化②资本全球化③贸易全球化④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随着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升温,愈演愈烈,在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的趋势下,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 A.把握机遇,回避挑战 B.面对挑战,视若不见 C.与发达国家步调一致,寻求援助 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迎接挑战 4.跨国公司奔走全球,寻找“最有利的生产条件、最有利的销售市场”,其目的是() A.促进国际分工 B.推动经济全球化 C.合理配置资源 D.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 5.托马斯?弗里德曼指出,全球化是大势,但在不同的体制里,全球化会结出不同的果实。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全球化最不可能结出的果实的是() A.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B.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都受益 6.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所以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是因为() ①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优势 ②当前的国际经济规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③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④发达国家的财富不断积累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7.我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连锁集团拓展业务的首选目标之一。家乐福、麦德隆、罗林等国际著名商业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国内市场国际化() A.是我国发展民族经济的一种战略 B.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C.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应予以抑制 D.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8.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①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②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最好形式 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④支配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好吃的食物(小班整合方案)

好吃的食物(小班整合方案) 整合方案活动: 好吃的食物 一、主题的产生原因及理由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初次离开家庭,参加集体活动,常有幼儿在入园前闹情绪,所以,家长常用食品来安抚他们的情绪。有一天,刘瀚泽带着一种上海的特产“粽子糖来园,小朋友见到了,纷纷议论起来:你的糖哪儿买的?叫什么名字?怎么没见过?吃过上海的五香豆,吃过肯德基……从孩子的话题中,们注意到了孩子的兴趣点,那就是食物。 每个人都需要食物,食物是们成长的原动力。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食物的选择往往影响们身体的健康与发展。食物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们比较熟悉,资料也容易收集,而且们班偏食的幼儿很多,借此主题的开展,使幼儿明白各种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孩子不偏食及珍惜食物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预知的教育目标 1、充分利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认识常见的食物,培养孩子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教育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了解食物与人们的关系,知道珍惜食物。 三、预知的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食物的名称,感受食物的丰富多样。 2、知道常见食物的种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3、学习购买食物的基本程序,体验购物的乐趣。 4、锻炼幼儿肌肉的抓握能力,享受涂画的乐趣。 四、主题准备 展示台 活动区材料 家长工作 亲子活动 1、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食物的图片、图书资料 2、幼儿的作品 一、益智区 1、大胃王食物图卡。 2、食物配对、分类游戏。 二、美工区 1、提供橡皮泥,供幼儿搓圆、做年糕。 2、提供画纸、画笔,让幼儿画卡片[1][2][3][4][5][6][7]下一页。 三、语言区 1、有关各类食物的图片、图书。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cnn评出「世界上最好吃的50种美食」第一名居然是………

CNN评出「世界上最好吃的50种美食」,第一名居然 是………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旗下的旅游网站CNNGo搜罗了全球各地的食物并将其排名这是你心中的排名吗?赶紧来 看看吧!50.美国奶油爆米花49.印度咖喱土豆卷饼用米糊摊成一张香脆的薄饼,包上辛香的土豆泥,然后蘸着椰子酸辣酱、泡菜、西红柿扁豆酱等佐料吃。这是一种极好的早餐食品,为你提供整个上午的能量,而午餐时你可能还想再来上一份。48.美国薯片展开剩余96% 薯片是在纽约发明的,当时一名厨师打算给一位十分挑剔的餐厅客人搞点恶作剧。如今,薯片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受孩子们喜欢的食品之一。不过,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它们:如果一片薯片,比方说要5美元,那它就会是远比鱼子酱更诱人的美味。47.西班牙海鲜拌饭大海冲刷着你的脚,和煦的微风吹动桌布轻拂你的腿,一盘热气腾腾的海鲜拌饭摆在你的面前。小虾、龙虾、贻贝和墨鱼,配以白米饭和各种香草,加上油和盐新鲜烹制出这款瓦伦西亚美食,会立即带给你一种假日风情。46.泰国青木瓜沙拉制作这种泰国最有名的沙拉,要先将大蒜和辣椒用杵臼捣烂,然后加入罗望子汁、鱼酱、花生、干虾、西红柿、柠檬汁、甘蔗糊、四季豆和少量磨碎的青木瓜。配着糯米饭一起吃。45.新加坡鸡肉饭通常被称为新加坡的“国菜”,

清蒸或水煮的鸡肉盖在芳香油亮的米饭上,再加几片黄瓜作为搭配的蔬菜。变化形式有烤鸡肉的或酱油鸡肉的。用优质老抽、辣椒、大蒜和姜泥调成的蘸料给它增添了额外的魅力,保证让你不在新加坡吃鸡肉饭时,也会想起这里。44.加拿大普丁浇上奶酪凝乳和棕褐色肉汁的炸薯条。听起来有点恶心,看起来甚至更糟,但吃上一口之后,汤汁、奶酪和炸薯条混合的香味会让你把它吃个精光。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坚决主张在凌晨3点“几杯”啤酒下肚之后再享用它,效果最佳。43. 墨西哥卷饼手工制作的新鲜玉米饼,铺上些事先用油和海盐涂抹的小块烤牛肉,然后再盖上鳄梨酱、莎莎、洋葱、香菜或其他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卷起来吃无论早餐、午餐或晚餐,它都是完美选择。42.英国酸酵母奶油面包的确,任何加了奶油的东西可能味道就会很好,但这种有点刺鼻、又咸又酸、让人或爱或恨的酵母提取物,将烤面包变成了生活下去的一个理由。想要添点其它美味因素,还可以再加一层果酱。41.东南亚臭豆腐对于这种地球上最奇怪的菜肴之一的恶臭,你会感到防不胜防。和榴莲一样,臭豆腐是东南亚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豆腐发酵的气味是如此强烈,许多人好几个月都无法摆脱对它的记忆。40.德国杏仁糖膏不要被用黄豆酱或杏仁精做的便宜仿制品给骗了。真正的杏仁糖膏,原料只有磨碎的杏仁和糖。它是如此美味,你会吃下整整一大块,感觉有点甜腻,但忍不住又剥开了第二块的糖纸。39.美国番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优质教案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A.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 B.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2)理解:A.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实质;B.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C.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 (2)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劳动生产率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到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 (2)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趋势的了解,确

立对外开放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是《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请同学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品牌商品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中国品牌商品。教材P106上的图片 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并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表现 我们可以买到“洋货”就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贸易全球化。请大家看教材P107关于贸易全球化的相关内容,了解贸易全球化的情况,并分析“甲乙两国”应如何充公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 从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来看,甲国在粮食及肉类的生产上均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进一步比较会发现,乙国在肉类生产上的优势更大(是甲国的两倍),甲国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幼儿园大班音乐《好吃的食物》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音乐《好吃的食物》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 3.体验配乐时的快乐。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活动难点: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食物卡片若干,棒铃和碗勺若干,红薯、鸡蛋羹、蛋挞实物。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导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有带了魔术盒,大家猜猜我会变出什么神奇的东西来呢? (小朋友猜,老师变魔术变出食物。)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有吃过这些食物吗?(让部分幼儿品尝食物,强化几种不常见事物的名称。) 2.出示图片,认识更多食物。 师:刚我们品尝的食物的名称还记得吗?来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这几种食物?(老师出示图片,并贴在白板上。) 师:小朋友们觉得老师的魔术盒还会不会变出更多的食物呢?(从盒子里拿出歌词相关的图片,让幼儿说名称。老师把图片按顺序贴好。) 师:今天我们不但会说这些名称,我们还要把它们唱出来,想不想挑战一下?

3.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1)熟悉歌曲的旋律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原来都是我们这上面的好吃的呢! (2)按节奏打旋律。 师:我们一起跟着歌曲来打节奏。(带幼儿唱歌并拍手打节奏, 感知3/4拍的强弱。) 4.引导幼儿用乐器进行演奏。 (1)根据旋律,引导幼儿选择乐器。 师:我这里有两种乐器,都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安排乐器? (2)展示图谱,引导幼儿用乐器演奏。 师:大家看着图谱再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试试吧! (3)带领幼儿进行表演。 师:这次我们一起边唱边表演吧! :本次活动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打击乐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陌生。而且人多的班级并不好操作,所以在公开课做这样的尝试是比较冒险的。活动中我对幼儿比较陌生的食物都用实物来做了强化转移,对于 歌词的记忆也做了图谱,让幼儿一看就一目了然。所以熟悉旋律的部 分就变得简单了。后面的用乐器伴奏部分依然使用了图谱来辅助,而 且在伴奏时老师有用乐器带领幼儿来表演,降低了幼儿的难度。但是 本次活动有很多的不足。在感知3/4拍的方面做得不好。课前有设计 在幼儿熟悉旋律后带领幼儿拍节奏来感知强弱,因为怕时间来不及所 以课上对这一环节轻描淡写的带过了,以至于后面的表演幼儿的强弱 感不强。而在乐器选择方面因为班级人多,再怕课堂难以控制,所以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一、名词解释 1. 主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2. 亚文化:亚文化指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3. 反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4. 社会化:它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 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 社会群体:(广义上)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6. 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 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7.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 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8. 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 9. 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 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0.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 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11. 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 动。 12.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揩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 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13. 社会控制:(广义上)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 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上)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4. 社会问题:(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15. 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 为。 二、简答题 1. 集合行为的主要类型?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 规的行为。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 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2. 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好吃的食物主题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 主题说明: “我们需要的东西有很多可以等,但孩子不能等。现在,他的骨头正生长,现在,他的血液正制造,现在,他的心智正发展,对他,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 ——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 每个人都需要食物,食物是我们成长的原动力。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份,食物的选择往往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发展。食物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每个人对食物都有自己的喜好。食物的色彩、外形、气味、营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好吃的食物》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幼儿认识食物名称、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使幼儿了解食物的多种多样与营养成分,增进幼儿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通过强调卫生习惯与餐桌礼仪,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态度建立健康饮食的观念。 主题目标: 1,了解、认识常见食物的名称,初步知道不同的食品对人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作用。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 3,能接受老师和承认的劝说,愿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 4,在各类活动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环境创设 1,墙面布置布置“香香园”,幼儿可以把收集到的糖果纸贴在香香园,观察其中的糖纸,说说每种糖的味道。 2,创设“甜甜秘密”品尝区。提供各种皱纸、彩纸,供幼儿在墙面上画糖果、甜食等。 3,拍摄一些幼儿品尝或制作糖果的照片,贴在墙面或相关区域,供幼儿观看。 4,丰富自然角,将收集的多种食物布置成种植园、动物园、观赏园。 5,定期更换好看的食物图片,或是与食物有关的画。 6,在角色游戏中提供幼儿彩泥和摸型,制作小点心和简单的菜肴。 7,超市增加幼儿收集的各种食物包装,以及水果菜肴。 8,区域活动中印章:食物;撕贴:水果;描画涂色:水果、蔬菜;喂娃娃吃豆豆。家园共育: 1,家长和幼儿一同收集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糖果。让孩子进行相应活动时带到幼儿园,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感性经验。 2,和孩子一同去超市看看各种各样的甜食,引导孩子回忆并尝试用绘画等方式记录自己看到的甜食。 3,培养孩子早晨、餐后、睡前漱口的良好习惯。 4,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多拥抱,多交谈,让孩子经常感受到成人的关爱。 5,让幼儿带自己喜欢吃的糖果来幼儿园,互相介绍、互相交换。 6,带孩子去水果店、超市、菜场观察、认识各种食物,让幼儿了解食物的不同种类,了解购物的地方和购物的方法,鼓励幼儿将选购的食物(每人1-2种)带到幼儿园与同伴交流,共同分享。 7,帮助孩子收集一些食物的图片、图书,如水果、蔬菜等。 8,鼓励幼儿喜欢吃多种水果、蔬菜,并自己动手洗水果、剥水果、分水果。 9,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果园,并参加采摘。 10,在家中和幼儿园教育一致,也教育幼儿不挑食,样样东西都要吃。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复习提纲 一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P2 2.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 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唯实论与唯名论)p69 3.社会的要素:人口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 4.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 能P73 5.社会运行评价的三原则: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则 6.***微观社会结构: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理解)费孝通 7.**试分析血缘,地缘,业缘关系?P85—88 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地缘关系: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的位置关系。 业缘关系:指以人类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8.文化定义:文化是考察和理解社会的重要维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P90 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5.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可习得性 (2)文化具有共享性 (3)文化具有象征性 (4)文化具有全括性 (5)文化具有整体性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6.***文化的区分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辨析题)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了解)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的辨析 7.文化的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文明 8. 文化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习惯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9 几个文化的概念 *文化堕距: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在变迁过程中产生的落差。 *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另一种文化模式)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重点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

中班主题:好吃的食物

中班主题:好吃的食物 上海绿洲幼儿园:金晓倩 主题来源: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每个孩子来自于不同家庭,有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们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的幼儿不爱吃蔬菜,有的幼儿不爱吃某一类的水果,而大家对甜蜜蜜的糖果却情有独钟,因此,我们预设了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旨在利用生活中幼儿熟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以糖果、水果、蔬菜为情景脉络,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我们希望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培养幼儿均衡饮食和良好的进餐习惯。同时,随时关注、聆听、发现和追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捕捉他们在观察、品尝、分辨食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借助这些教育契机提升幼儿关于食物的经验,积极为幼儿创设游戏化的环境,让孩子们充满兴趣、积极主动的进入主题探究。主题目标: 1、通过认识食物的种类和营养,学习简单的分类,增进孩子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知道有些食物好吃不能多吃。 2、通过食物的品尝和分享,帮助孩子感知不同的食物,充分体验分享和游戏的乐趣,从而产生对食物探究的兴趣。优秀教案:活动名称:豆豆的一家 活动目标:通过品尝活动,激发幼儿愿意吃豆制品的愿望,知道豆制品都是有营养的。 活动准备:煮毛豆、各种豆制品。 活动过程: 一、讲讲尝尝,交流经验: 1、引起兴趣:(教师扮演成豆妈妈)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豆妈妈,这儿是我的家。今天我请客,请你们到豆豆家来做客。 2、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我请你们吃些什么呢?对了,就用我们豆豆家的好东西来招待你们。 3、请你们尝尝这些是什么好东西?好吃吗?(将盘子放在桌上) 二、幼儿品尝: 1、教师个别问问:(每组孩子都交流)

(1)你知道吃的是什么吗?有些什么味道? (2)你最喜欢吃哪一样? 2、刚才你们都吃了用豆豆做的东西,谁能告诉我,你最爱吃哪一样,为什么?(出示毛豆、豆腐干、豆浆等) 3、这样东西你们以前都吃过吗?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刚才吃在嘴里是什么味道?(出示素火腿) 4、总结:你们刚才是的东西都是用豆豆做成的,用豆豆做成的东西叫豆制品,豆制品很有营养,吃了会让我们长得高,身体变得壮。 三、自助品尝豆制品: 1、豆妈妈还准备了许多豆制品,有豆干丝、素鸡、油豆腐……也都很好吃的,想吃吗?(幼儿自助品尝) 2、到豆妈妈家来做客开心吗?欢迎你们下次再来。主题活动反思:《好吃的食物》主题产生后,幼儿自发地收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图片,并能与同伴讨论品尝各种各样的糖果、水果和蔬菜。为了及时的满足大部分幼儿交流分享的需要,激发他们更大的探索欲望,我们为幼儿创设了游戏化的环境,鼓励幼儿把更多的有关信息搜集到这里。孩子们在这里分享着同伴的经验。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家长的人力资源也是不可缺一的一部分。我们指导家长经常带孩子去超市,去菜场,帮助认识和了解糖果、水果和蔬菜,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收集各种食物的图片、实物来进行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对糖果、水果和蔬菜的更多了解,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社会性交往能力等等,这次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使思维真正“活”了起来。同时提高了幼儿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调整丰富了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拓展了思路。 在活动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例如: 1、教师调控活动的能力需要加强。 2、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还欠缺。 3、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努力的。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社会学 第一章 1、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即主要研究社会秩序,社会冲突和社会行为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2、孔德是社会学之父,提出社会学一词,<实证哲学教程> 3、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4、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5、为什么把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 A 历史时代根据: a社会学在19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的实践要求。 b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重要的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方面,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各方面的变化。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社会良性运行的问题被提出来了。 B 社会现实根据: a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畸形发展)。 b我们现在要建立的社会学就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自己的对象的。 6、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 表现在它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表现在它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表现在它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 7、社会学分类 A 国外 (1)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孔德,斯宾塞,迪尔克姆。 (2)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韦伯等。 (3)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做第三大类。 B 国内 (1)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代表:严复,费孝通。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代表:孙本文,龙冠海,杨心恒。(3)第三类型的观点:“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问题说”,“未定说”。

中班主题文案《好吃的食物》

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或多或少都养成了一些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比如:我们班有些孩子挑食偏食(不喝牛奶、豆浆、不吃肉、不吃青菜),还有的孩子有乱洒饭的现象,这些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发育和健康,于是我们进行了《好吃的食物》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帮助幼儿了解日常 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学着不挑食, 从而使幼儿养成一些良好的进餐 和饮食习惯。 1、了解几种常见的食物,逐渐喜欢吃各种食物。 2、通过认识食物的种类和营养成分,增进幼儿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 3、通过强调卫生习惯与餐桌礼仪,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与态度。

网络图: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游戏活动 学习活动 家园活动

!! 蔬菜展览会 !!! 蔬菜娃娃好朋友 记录: 做好锻炼,喝了杯茶,大家惬意的坐在餐桌前,品尝着我为孩子们准备的小菜—— 炒芹菜。大家都有些等不及了,陈秉涵还没等其他小朋友动筷子,就立马夹起几根芹菜塞进了嘴里,其他小朋友按耐不住,就说到:“陈秉涵吃了。” “那我们也来尝一口吧,尝一尝是什么味道,嚼在嘴里怎么样?” 赵一磊:“苦苦的。” 赵宇飞:“很水的…… ” 周羿飞:“咸咸的,要嚼好几下。” 黄智泓:“我,觉得翠翠的。” “你吃到芹菜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是翠翠的呢?” 陈国强:“芹菜里面有水的。” “那就再尝一口,嚼一嚼~~”(孩子们吃了第二口) 叶志煌:“我在嚼的时候好像还听到声音了。” 杨霄宇:“我们可以再尝一尝,听一听吗?”(再尝一尝) “真的有声音。” 隋佰宸:“是嚓嚓嚓……”

试着摘下一根茎让孩子们动手撕一撕,会有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孩子们发现了一根根细细的东西——纤维。 最后,孩子们和老师一同把芹菜的样本放到了展示台上,并让孩子找找西芹和芹菜的相似处、不同之处,从而引起幼儿认识另一种蔬菜的兴趣。 ——蔬菜一家子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 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4.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的内外重要条件: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第三章社会1.社会的概念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特点 3.社会的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