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止违章动火的六大禁令

防止违章动火的六大禁令

防止违章动火的六大禁令
防止违章动火的六大禁令

防止违章动火的六大禁令

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动火证是化工企业执行动火管理制度的一种必要形式。而办理动火证的过程中,动火执行人,项目负责人、车间安全技术人员、分析人员、监护人、值班主任(工段长)、车间主任都各自有自己的责任,层层负责,人人把关,共同对动火安全负责。

办理动火证的过程又是具体落实动火安全措施的全过程。从办证、与生产系统隔绝、排气、置换、清洗、分析、清除周围易燃物到消防措施和监护等都必须一一落实之后,审批人才能批准动火。

其次,批准了动火证是动火的“指令”,项目负责人必须对动火执行人逐项交代清楚、动火执行人要认真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应严格按“指令”中的要求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动火。

在动火完毕后,批准的动火证又是动火的原始凭证,以便总结、检查。

上述几点就是办理动火证的重要性和目的意义。在禁火区域内持有经过批准的动火证进行动火,就能有效地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和生产的安全。

但是,有的企业(单位)对动火管理制度贯彻不力,执行不严,未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就动火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如:[例一]1996年5月6日,某化工厂水汽车间循环水冷却塔,根据生产需要,要对冷却塔配水池进行动火加盖,而塔内装有易燃聚丙烯填料,是一类动火区域。但没有按规定办理动火证,车间主任和安全员未到现场全面检查,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将过期的动火证延期一天使用。致使动火气割时,熔渣穿过旧石棉瓦掉进冷却塔聚丙烯填料中,引起大火,十座冷却塔中的四座半塔内的聚丙烯填料及部分金属支架被烧毁,五台风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损失五十四万二千九百余元,事故责任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例二]1999年10月9日,某厂安装一队承担的氨水提浓技改施工项目,需在氨水罐上动火,但由于未办理动火证。也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稀氨水罐中达到爆炸极限的氨气和少量的氢气、甲烷气混合气体,遇到明火而爆炸。三名检修工人被炸开的直径约7米的顶盖弹向天空。其中一人被抛到离罐30米处,头部击在架空的水管线上,脑壳迸裂,落地死亡。在相邻新罐上施工的一名铆工被猛烈气流推倒而受轻伤。上述两个典型的事故案例深刻地说明了化工企业在禁火区域内动火检修未办理动火证所造成的重大损失。为确保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必须认真执行禁火区内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证的管理制度。那么,哪些是化工企业的禁火区呢?

一般讲来,凡是生产、使用、贮存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助燃气体和氧化剂,还有易燃固体(煤粉、炭黑、赛璐珞、发孔剂H等)等车间、岗位的设备、容器、管道及其周围十公尺范围内均称为禁火区。但该生产区内空气中易燃、易爆、挥发气体浓度较大时,应由安全、消防部门共同研究另定范围。

凡在上述禁火区动火、或进行易发生火花的工作,如电焊、气焊、使用电器工具、喷灯、抬拿高温物料、金属锤击、起重设备和易产生火花的装置进入禁火区、有直接火焰设备的第一次点火——都应办理动火证。

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是采用连续性强、设备、管道紧密相连的生产方式进行的。绝大多数是易燃、易爆、易中毒的介质,在这种特定的生产条件下,进行局部设备的动火检修,为什么必须要与生产系统隔绝呢?这是因为设备、管道虽然有各种阀门控制,但因化工生产中,阀门构件长期受内部介质的冲刷和化学腐蚀作用,严密性能大大减弱,总会出现微量、甚至局部泄漏。这样,易燃、易爆、易中毒的介质泄漏到空气中,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遇明火即能发生火灾、爆炸或造成中毒事故。

因此,化工设备、管道检修时,首先要采取措施与生产系统安全隔绝,切断易燃、易爆、易中毒介质的来源,确保动火检修的安全。

有不少企业,由于不采取隔绝措施,而盲目动火,造成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教训极为深刻。

[例一]1996年5月27日14时40分,某石化公司一个蒸馏塔在动火检修时,由于没有采取隔绝措施,

在塔进出口管线上未用铁制盲板封死,当电焊工点焊时,塔内立即发生爆炸,一股强烈的气流将两名工人抛到二十多米外的加热炉顶上,当场死亡。周围其他七人受伤,塔内1~14层塔盘炸坏,损失十万九千一百元,推迟开车十天。

[例二]1995年8月15日,某石化公司精制车间1000m3的23号汽油无力矩钢罐在动火补焊前,没有将出口管线加上盲板盲死,因阀门泄漏进汽油,在蒸汽加热下产生大量的汽油蒸气,又由于大雨时罐体受冷却,罐内吸进空气与油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上电焊的火源,发生爆炸,罐被炸毁,直接损失一万多元。

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化工企业的设备(如塔、罐、柜、槽、箱、桶等)和管道里有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动火检修前,如不按规定要求,将设备管道内的可燃气体物质彻底清洗、置换合格,一旦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火源即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如果有毒物质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标准,还能产生中毒事故。

这里应该提醒的是废旧设备和管道的再利用更要清洗,置换后才能动火。

[例一]1997年7月9日,某化肥厂120~2#混合甲胺贮槽爆炸,就是由于贮槽上动火烤螺丝前,置换处理不彻底,就开始动火,导致爆炸。死亡1人,轻伤2人。

[例二]1984年5月14日上午某化肥厂机修车间,在给汽车柴油箱补焊漏处时,未办理动火证,加之焊工技术水平较差,二次补焊都未合格。午饭时钳工组长和司机违令饮酒,上班后对柴油箱不清洗置换,擅自盲目动火进行第三次补焊,结果油箱内的油气爆燃,柴油喷到一焊工的上身及脸上造成严重烧伤,经抢救无效于第三日死亡。肇事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上述事例,说明清洗、置换的重要性,必须按要求切实做好这一工作。

(一)什么叫置换?

动火检修前,用水、蒸汽、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将设备、管道里的可燃性或有毒性介质(气态)彻底置换出来,这一方法叫置换。

置换方法要视被置换介质比重大小而定。以气体为置换介质时的需用量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三倍以上(但不能仅仅依靠置换介质的倍数,而要以分析合格为准)。以水为置换介质时,将设备管道灌满,确认没有未转换或清洗到的死角即可。

(二)什么叫清洗?

可燃易爆有毒介质吸附在设备、管道内壁表面的积垢(残液、沉淀物)或外表的保温材料中,由于温差和压力变化的影响,置换后也还能陆续发出来,导致在动火过程中气体成份发生变化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必须用水、蒸汽或其它溶剂来进行冲洗,彻底清除易燃有毒介质,这种方法叫清洗。

四、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化工生产具有边生产边检修的特点,虽然对需动火检修设备、管道已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工处理工作。如:与生产系统隔绝,切断气源或液体来源,排气、置换、清洗合格,但这仅仅是动火前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中的一个方面。还必须认真检查动火现场周围下方是否有易燃物品。如有,必须清除干净,对清除不了的易燃物品和易燃介质的设备、管道应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方能进行动火,否则仍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例一]1998年9月,某厂在合成氨年度大修现场,需对新制作的200立方米的氢氮回收罐,进行现场焊接组装,电焊工要在2米高处动火。一没有采用接火盘;二没有把动火下方地面上供防腐用的油漆移走,结果电焊火星落入油漆桶中,酿成火灾,烧伤了一名职工。

[例二]1999年7月25日,某市石油七厂热裂化车间废酸工段的油水分离罐管线堵塞需要动火检修。此分离罐距隔油池只有几米远,又未采取安全隔挡措施,罐周围地面油污等易燃物很多,动火前没有认真清除干净,在动火时火花落在地面油污上,引起地面着火,并迅速漫延到5000平方米隔油池内形成大火烧了一个多小时后,池内油基本烧尽,火才扑灭,损失一万三千多元,造成停产六小时。

上述两起事故案例的教训是:动火前,就是因为没有消除动火现场易燃物品,结果使焊接熔渣、火星落到易燃物品上,酿成火灾,给职工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带来不应有的重大损失。

清除周围易燃物的安全要求:

(1)动火现场的易燃物品。如:汽油、易燃溶液、油漆、油棉纱、木材、电石等,必须清除到离火源十米以外的地方。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距离不得小于五米。两者离火源不得小于十米。

(2)周围易燃物品不能清除时,如:可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管道、应用水喷湿或盖上石棉板、石棉布、湿麻袋来隔绝火星。

(3)应检查现场周围有无可能泄漏的可燃气体的水封,阴井、明沟、暗沟和地下隐蔽工程,应进行化工处理和动火分析,采取可靠的遮挡措施。

(4)高处动火要采用接火盘,安设铁皮遮挡或石棉布栏等捕集溶渣,防止火星飞溅的措施。动火前应自上而下进行检查,在动火垂直下方周围十米内,应把易燃物品清除干净,并且不得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泄漏。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高空动火。

五、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需要动火检修的设备、管道及动火周围现场经过处理后,易燃易爆介质的浓度究竟还有多少?能否安全动火?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按时作动火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审批人员可以得出是否能动火的正确判断。因此,按时作动火分析是安全动火、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关键措施,万万不可缺少。

[例一]1997年2月某化肥厂,在补焊浓氨水槽上层时,因未按时作动火分析,造成了下部稀氨水槽发生爆炸,死亡二人,重伤一人。

[例二]1998年一月18日某化学厂,油罐顶部安装焊接蒸汽管线,动火前未按时取样分析、盲目动火,顿时一声巨响,两个相互联通油罐发生着火爆炸,形成一片火海,当场死四人,烧伤六人。

通过上述二例,说明了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盲目动火所造成的惨重危害。

(一)什么是动火分析

动火半小时前对动火地点、设备、管道、易燃易爆介质或环境所作的测试及化学分析叫做动火分析。

其目的是测定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是否在安全动火范围内。以此来决定是否可以动火。

(二)动火分析的安全要求

1、为防止动火设备、管道或动火周围场所的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因此,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前半个小时,如间断半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严禁使用明火试验现场空气中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

2、动火分析的取样要有代表性防止死角。当被测定的气体比重大于空气比重时,取中、下部各一个气样;小于空气比重时,取中、上部各一个气样,取样插入深度和取样方法必须符合要求。所有分析样品必须保留至动火检修结束之后。

3、动火分析由动火所在单位或监测单位负责。动火分析的项目、时间由动火证审批人确定,由值班工长指定取样具体地点后,化验人员必须按时按要求进行取样分析。

4、分析数据必须准确,分析人对分析结果负责,在动火证上填写分析结果,并签字。

5、分析所用的试剂、药品的配制要准确可靠。动火分析的仪器要经常保持完好,定期检查核对,保证灵敏可靠。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一、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化工生产一般都是连续性生产,每一设备容器都在生产工艺中分别起着一定的贮存、反应、运送、加工等必需的作用,而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某一部位发生问题就会带来连锁反应。设备、容器内往往由于生产情况的变化及本身的条件所限,情况十分复杂,检修工若盲目进入,就会发生事故。特别在系统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对其中某一设备、容器进行检查、修理,更易发生事故。

[例一]1998年1月24日,某化肥厂一号造气炉风帽脱落,堵塞了灰斗下料口,检修工未经申请、批

准,且又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就独自入内工作,被煤气熏倒,巡回检查的人员发现,由于未戴防护面具,便进入救人,人未救出,也跌到昏迷。副主任又连忙出炉喊人抢救,数名操作工闻工赶到先后入炉救人,但均先后中毒倒下,乱成一团。这时一名退休干部闻讯赶到现场,提醒大家要戴防护面具,才有人找来氧气呼吸器戴上入内抢救。这样,已造成十一人中毒,三人抢救无效死亡。

[例二]1996年5月14日,某化肥厂一维修工未办理申请批准手续便进入炉内装灰门,由于操作工不知道此情况,便操作下灰,将该维修工灼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凡违章进入各种容器、设备内进行任何工作,均可能发生人员窒息、中毒、灼伤或容器内着火爆炸等事故。为了切实保证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人员的安全,首先必须按制度规定办理进入容器、设备作业证并得到批准。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工作的具体内容确定工作方案和安全措施,并使这些措施得到落实。

2、保证人员要进入的容器、设备能与生产系统切断,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作好相应准备工作。

3、对将进入容器、设备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待和安全教育。

4、做好严密的安全组织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指定专人监护。

在申请和批准进入容器设备的过程中,签署和填写进入设备、容器的作业证,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因此,各有关人员不应草率行事、随意马虎填写,而应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审批人员不能形式主义地签名,而是要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然后签署批准“进入设备容器作业证”。

二、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安全隔绝主要是将人员要进入的工作场所与某些可能产生事故的危险性因素严格隔绝开来,即切断容器、设备与物料、水、气、电、动力等部分的联系,以防止人员在容器内工作时,由于阀门关闭不严或误操作而使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窜入设备容器内及由于未切断电源而造成各种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这方面的事例是相当多的。

[例一]1996年10月5日,某化工厂聚氯已烯车间新聚合工段的两名清釜工在串釜排污后,未切断物料来源就进釜清理,两人因料浆窜入釜内而死亡。

[例二]1997年12月5日,某公司化肥厂二造气车间原料工段3#皮带下焦溜子堵塞。车间机械技术员未经允许,又未将动力源切断,擅自蹬上皮带溜子里观察,此时皮带启动,人被绞死。

化工生产在容器管道内对物料、水、气等隔绝视具体情况(压力、物料性质、检验时间等)分别采用关严阀门后,加盲板和拆除管线的方法。通常情况均采用盲板进行隔绝,因它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若容器内部动火或长时间检修时,可拆卸一段和被修容器相连的管道,但对生产系统相连的一端管口,也应盲死。决不允许单纯加水封关阀门来隔绝。

对机电传动设备的隔绝,电源应拉下电闸并挂牌禁止启动,也可将电闸加锁、拆除熔断器,由检修者保管或派人监守。对动力部分要将传动部分拆下,如用皮带传动的可将皮带拆下。

对在设备容器内动火的安全隔绝,除以上隔绝外,还应作好和周围设备容器、各种易燃物的安全隔绝。对较深的容器还要考虑分层隔绝,防止高空坠落工具或其他物体,打伤底部工作人员及高处火星坠落引起事故。

由于化工生产中安全隔绝以抽堵盲板方式应用多而广泛,而且管道内容器内存有压力和危险物质,又多在高空进行,故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注意:

(一)工作前必须将容器管道内的压力、物料放尽,温度降到60℃以下,并注意防止形成负压,确保内部无余液(化验证实)、余压。

(二)两米以上作业应搭脚手架或平台,系好安全带。进入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时,工作人员应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工作时间长,要轮换作业。

(三)凡在禁火区域或危险介质的管道、设备拆卸法兰时不准用铁器敲打,且在规定距离内严禁动火,应该使用防爆工具。

(四)螺栓的拆卸应缓慢进行,每隔一两个松一个,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全部卸下,在抽盲板部位要挂“盲板”牌的标志,中低压盲板应留有手柄,手柄上留有一孔,作为起吊及盲板标志之用。

(五)抽堵盲板应按盲板图进行,同时要建立抽堵盲板记录台帐,注明抽堵时间地点、盲板规格、抽堵

人员姓名等。盲板图由项目负责人掌握,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

(六)对可能产生压力部位处的盲板,其厚度应经计算选用。低中压盲板应用煤油渗漏检查。对高压盲板,使用前还应对板材进行强度验算和无损探伤。

(七)要严防在拆卸法兰、抽堵盲板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或其他原因而使危险物质突然窜出。

(八)对剧毒装置必须先清洗、置换。而后再抽堵盲板。

每一个操作人员在进行安全隔离的工作中,都要注意安全。

[例一]1998年7月8日某地氮肥厂甲醇车间在粗甲醇槽上部进行料管改造时,为了使槽与动火的管线隔离,需在两者之间的法兰上装上盲板。就随意找了一块石棉板随手撕开后,于法兰上方抽上,但留下五毫米的管口,导致因漏出甲醇在动火时引燃爆炸,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例二]1996年4月6日,某市炼油厂施工安装煤气管线,由于与系统连接处采用高压石棉板做盲板,煤气通过石棉板渗到检修管线内,一周后继续施工,动火烧焊时发生爆炸[应该用承受压力的钢板(防渗漏)做盲板]。

[例三]2000年6月13日,某省化肥厂尿素车间,在清理尿素造粒塔内壁结块时,由于未采取安全隔绝措施,一块被水渍湿了的尿素疤块由45米高处散落下来,将塔底作业的生产副厂长和一工人砸死,同时重伤一人,轻伤两人。

[例四]1996年1月30日,某公司化肥厂造气车间停车检修并更换变炉触煤,由于管道未加盲板,当空分车间开动压缩机送氮气时,氮气通过泄漏的阀门进入炉内,使正在工作的两名工人窒息死亡。

三、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容器通常在泄料后,内部仍残存部分物料。对易燃、易爆物质来说,当容器在密封状态工作时,里面基本没有空气,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般是没有危险的。当泄料后,容器打开,空气进入器内,由于残料挥发,与易燃气体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此时如遇火源,便会发生爆炸。如:2000年8月1日,某化肥厂,在清理造气炉系统的洗气塔时,没有进行清洗、置换,当人孔打开,空气进入塔内与炉气混合形成可爆混合气体。一名清灰工人刚把铁锹放进塔内,铁锹与塔壁撞击产生火花,引起爆炸。清灰工人被气浪冲击,撞在5米以外的砖墙上死亡。

对一些剧毒、有毒物质,容器内即使只有很少一点的量,也是足以致人死亡的。如氯气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千分之一时,即可对人体造成致命性损害(还有比它更毒的物质),可见其毒性之剧。所以,进入设备容器必须先经过置换、通风并经取样分析合格后,人员才能进入。

置换一般是将物料泄尽后,用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汽、烟道气等)充灌于容器内,将原有残留的危险性物质驱赶排出,然后根据容器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洗涤液进行冲洗,一般用水或热水(特别是有机物)蒸煮或用蒸汽经一定时间的吹扫,最后再通入空气。置换时要注意。

(一)置换前必须做好置换方案,绘出置换流程图,以免遗漏。

(二)置换冲洗时要特别注意弯头和死角。用水清洗贮槽等容器时,要让水灌满,并让水从顶部孔口溢出。

(三)设备内如积存有易燃、易爆和易引起中毒的沉淀物,置换后不得关死,要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挥发性物质超过容许浓度。必要时可用强制通风的方法。

(四)置换后应进行取样分析,取样点应置于置换系统的终点;有时须取上、中、下三部位,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工作开始前30分钟;分析样品须保留到工作结束后方可放掉;分析结果应有纪录,经分析者签字后生效。

置换和通风对防止事故发生有很大关系,在这方面的事故教训也是很多的。

[例一]2000年1月15日,某化肥厂修碳化塔,停车置换时水位未到塔顶,使塔顶空间残留煤气,排水后在塔下部取样分析合格,因采样部位不合理,无代表性,在动火时发生爆炸,将一检修工人炸死。

[例二]1998年7月25日,某化肥厂大修基本结束,在结合铜洗塔气密试验进行合成塔吹扫粉尘的过程中,由于置换不彻底,铜洗塔内残留大量油污及硫化物。在塔温仍然较高的条件下,送入空气(有一定压力),使塔内的可燃物剧烈氧化燃烧,温度和压力迅速上升,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直接损失约48000余元。[例三]2001年7月17日,某省化肥厂停车检修脱硫塔,停车后未经置换,也未分析,检修人员第一次进

塔所幸戴了长管面具,未发生问题。第二次连长管面具也不戴便入塔检修,造成八人中毒,其中二人死亡。

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主要是指:

(一)易燃、易爆气体含量的分析。

(二)氧含量的分析。氧含量在19~22%(体积比)为合格。在某些情况下,如对有毒气体和氧含量无法测定时,可用小动物进行试验,放入后30分钟无异常现象人员方可入内,作业开始还要经常检测。

(三)有毒气体含量的分析,有毒介质的含量应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32条规定。此外,在取样分析时,尚要注意采样的位置,要深入现场调查,根据器内的具体情况和介质的性质,在最有代表性的部位采取。在容器内,一般采取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气样。如对有毒气体来说,多数气体比空气重,故容器内由于生物或化学物质的耗氧而形成缺氧时,也常常发生在底部。而对一些易燃、易爆物质来说,又常常比空气轻。如氢气比空气轻,在容器内易积聚在顶部,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如果采样分析不合格,则仍需继续进行清洗、置换,直至分析结果符合要求为止。

容器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操作者便可以进入容器内进行工作,但随着工作的进行,又会有新的不安全因素。如设备容器内部,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往往会有腐蚀物、沉积物吸附在内壁上面。从微观来说,容器的内壁也是高低不平的,且存有很多细小缝隙。一些有害物质往往通过浸润、毛细管引力等作用面积蓄在里面,仅仅通过置换、通风只能去除外表面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温度的变化,沉积在壁隙内、腐蚀物内及其它杂物内的有害物质就会陆续散发出来,特别是在动火时的情况下,更加速了这种挥发。

再如容器底部有时沉淀有淤渣需要清除,当人员在清除淤渣时,由于翻动,便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散发出来。同时,大量新鲜空气与其接触,使淤渣内部的化学物质急剧氧化,也易在底部造成局部缺氧。

此外,当某一容器设备内部进行清理检修动火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而使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因此,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并不是进入容器前30分钟的一次分析,还须视具体情况确定一次至数次安全生产分析。换句话说,安全分析的结果,只有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才是符合客观现实的真实数据。超出这个时间规定,安全生产分析的结果便不能为正常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只有按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才能保证器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例一]2000年4月14日,某化肥厂检修碳化回收清洗塔,用清水置换后分析合格,在塔内多次动火未见异常现象。最后在检修该塔泡罩动火时发生爆炸,炸死电焊工一名。原因是泡罩内积的原料气,检修过程中翻动泡罩,原料气逸出,遇明火爆炸。

[例二]1998年2月5日,某化肥厂补焊浓氨水槽,下层为稀氨水槽。5号上午动火没发生问题,但在这期间操作工给稀氨水槽进稀氨水1.5吨。加之稀氨水槽的人孔盖上只套了两只螺栓,未拧紧,可爆炸气体逸出,在下午继续补焊时,也未做动火分析,致动火时发生爆炸。死亡2人,重伤1人。

六、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的危险性因素是很多的,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消除措施,但是仍有一些不安全因素无法排除干净或难以予见。如:制酸企业进入酸罐、酸塔、管道的检修,其酸泥、酸雾无法清除干净;某些有害有毒物质因动火高温的二次挥发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人员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是防止自身免遭危害的最后的一道防线。因此,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具主要用来防尘、防毒、防腐蚀、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等。因毒物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以烟、尘、雾、气的形式,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有些物质还会直接对眼、皮肤造成伤害。我们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后,就可防止这种伤害。个人防护用具很多。下面主要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防护服

1、防尘服:通常以致密的棉布或绒布制成,配有遮盖或风帽、披肩或头巾和鞋罩盖。领口、袖口、裤脚须扎紧,并有防尘、防沙面罩。

2、防侵蚀服:一般采用橡胶或聚乙烯薄膜制成,毛制品、丝织品也可以。对四肢防护常用橡胶长靴及手套,并有防护面罩。

3、防烧灼服:一般为石棉布工作服,皮革工作服,皮鞋等。

(二)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主要用来防止有害气体、蒸汽和气溶胶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防毒面具按其原理可分过滤式(净化式)和隔绝式(供气式)两类。它们各有自己的防护范围和适用时间,必须根据容器设备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容器内工作情况十分复杂,因此必须按照具体情况选用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以免人体受到伤害。下面通过几个具体事例,来看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的重要性。

[例一]1998年4月6日,某氮肥厂准备使用一号造气炉,造气车间副主任进炉前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结果因煤气倒流入炉造成中毒死亡。

[例二]1996年1月31日,某化肥厂合成车间一班班长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去疏通气柜封柜的放水阀。疏通后,煤气与水一起冲出,由于煤气浓度过大,防毒面具失去作用。使班长中毒倒下。另一操作工见状连忙抓起一个过滤式防毒面具去救护,此操作工在慌乱中拿了一个防氨面具,也中毒倒下,两人一起死亡。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后一个操作工拿对了防毒面具也要中毒,因已超出浓度范围,过滤式防毒面具已无用了。

[例三]2001年3月10日,某氮肥厂尿素车间一操作工在吊装硫塔内的脱硫剂筐时,没戴防护用具便下到塔底。二十分钟后,吊车工发现其全身发抖,眼翻白,抱住吊车架,还没待吊车工人起吊,便手一松,摔倒在塔内。一检修工赶来,只戴上过滤式防毒面具就乘吊车下去救人,当下到塔二分之一处时,也全身发抖,掉入塔内。结果造成两人死亡。原因是塔内窜入一氧化碳所致。

七、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人员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除由于存在易中毒、易窒息、易触电等危险因素外,加之人员进出困难,联系不便,因此而造成发生事故后不易被发现,导致事故危害性的扩大而造成伤亡事故,这就需要有人在器外进行监护。一般来说,监护人主要责任有如下几点:

(一)工作前,监护人要做好如下检查:

1、检查是否办理了申请、批准手续,作业证中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和现场一致,并切实落实。

2、工作人员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工作要求,对安全措施、工作任务是否明确。工作人员使用的安全带、防护器具,是否齐全、符合要求。

3、架子、梯子、栏杆是否合乎要求,照明是否符合规定。

(二)监护人应该对监护人的安全监护负责。工作前,必须规定联系信号,否则不准开始工作。监护人有权监督和要求被监护人执行安全措施。如发现违章作业,应立即停止其工作。

(三)监护人对安全措施还未落实或尚不完善的危险作业,应督促改进,经提出后,如仍不改进,应拒绝参加监护工作,并报告部门负责人。

(四)监护人必须注意严禁用电动的电车,吊车,卷扬机等电器设备作起吊作业人员的工具,因为在停电时,作业人员就无法从毒区退出。

(五)监护人必须选择适当的监护地点,注意自身防护。同时应做好处理事故的一切准备工作,不许脱离现场,不准参与施工作业,

(六)当作业人中发生意外时,监护人员应带好防护用品,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有效的抢救。严禁不讲科学,盲目蛮干而使事故扩大。

(七)监护人员一般应有两人担任,对时间长,需要倒班监护的工作,应增加人员并轮换进行。但交接必须清楚,监护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经验,年老体弱者不能担任。

(八)监护人对保证进入容器人员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疏忽这一点,就要受到惩罚。如:

[例一]1997年2月8日,某厂化工车间副主任,夜间一人到造气工段放气柜水封的水,由于无人监护,又未采取防护措施,结果放水时煤气冲出人倒下,待被人发现时早已死亡多时。

[例二]1999年2月2日,某化肥厂煤气炉发现问题,需停车检查。设备科长未采取任何措施,也无人监护,便独自一人进入炉内检查炉体,煤气窜入炉内使设备科长中毒,待发现时早已死亡。

监护人员为什么坚守岗位呢?这是因为各类事故往往是在意料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如进入容器、设备的内部经常会出现缺氧与二氧化碳含量超标相并存的情况。缺氧空气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常被人们认为是无毒的气体,因无臭无味而不易被人察觉它的危险性。当检修人员直入这种存有缺氧空气和二氧化碳

混合气体的容器内部进行作业,在进容器及检修的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免不了要气喘吁吁的大口呼吸,大量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二氧化碳透过肺泡膜的能力较氧气大25倍,会造成体内二氧化碳滞留,加上缺氧引起窒息,会使检修者在吸入这种气体后短短几秒钟之内,几乎触电般地迅速昏迷倒下,中毒致危。如果不马上将其抢救过来,极易造成死亡,这种中毒现象,在医学称“闪电型”中毒,除上述混合气体外,还有氰化物气体等也能使人发生“闪电型”中毒。这种中毒现象,在进入容器内工作时常会发生,危害极大。特别是在发生中毒事故后,往往在进行抢救时出现手忙脚乱现象,有的不尊重科学,有的违章指挥,连防毒面具也不戴就盲目进入容器抢救,结果连续出现“闪电型”中毒,造成事故扩大化。

总之,人员进入设备工作,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监护人坚守岗位,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密切注视被监护人的工作状况,就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

八、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进入容器、设备内的作业情况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有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备有抢救后备措施,正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及时、迅速、正确的把受伤者从容器中救出并进行急救和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这对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减少事故损失,创造了良好条件。否则,由于抢救措施不力,贻误抢救时间,就会造成事故伤亡损失的扩大。如:

[例一]1996年2月14日,某地化肥厂一名值班工长因不慎将铁管掉入煤箱内,就让另一名操作工监护,自己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进箱取管,因箱内存的煤气,值班长进箱后中毒倒下,监护者无救护手段,急忙打电话向厂调度室反映,待调度室通告气防站派人将他救出,已因中毒时间过长而死亡。

[例二]1999年1月1日,某氮肥厂检修合成一车间提氢工段的保冷箱时,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也没有准备好必要的防护用具,一工人便进箱扒砂,进箱后就窒息倒下。由于没有准备救护用具,第二名工人只好系绳子进箱救护,进箱后也窒息,幸有绳子被及时拉出箱外未造成死亡。在临时从其它车间借到二个氧气呼吸器后,二人进箱救援,但因进箱后,二人不会正确使用器材,脱下面罩也遭窒息。后打开入孔将人救出,但因救护车外出拉货不在家,终因抢救不及时,三人死亡。

从上述事故深刻地说明了化工企业特别是有毒有害等危险性大的工厂更必须配备足够的现场抢救设施和救护力量。

生产区内的14个不准

国家原化工部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总结了以往的事故教训,制定了《生产区内14个不准》要求每一个化工企业必须把生产区的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每一个在生产区内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必须明确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的严格区别,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明白各项安全要求,认真学习十四个不准的禁令,熟悉条文,严格遵守。

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我国化工行业,由于明火管理不善和禁烟制度不严而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是经常发生的,造成的人身伤亡,经济损失都颇为严重,俗话说:“水火无情”,化工企业的“火”,更无情,因火灾,爆炸造成的损失,比任何其它行业都大,故加强管理,严格禁烟制度对化工企业来说,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为了加深对这一条禁令的理解看一下事故教训的例子。

例:2000年12月8日10时许,某市石油化工厂原矿车间一运输工在车间一人偷偷点着烟后,随手将火柴杆扔掉,由于火柴杆恰好落到带有油污的破布上,引起火灾,致使整个原矿车间的操作室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如何加强明火管理呢?

大家都知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可燃物质;(2)要有助燃物质;(3)要有引火源,在化工企业里,前两个条件在多数场合下总

是同时存在,无法避免,火源则是引起可燃物燃烧的主要灾源,因此,控制明火,消灭致灾源是防火、防爆的关键。

在化工企业中有哪些火源呢?

按火源的性质,有四类八种。第一类火源是机械性火源;①撞击,磨擦火源;②压缩热(如气体压缩过程中产生的高热);第二类火源是热火源。③高温物体(一般地讲,≥100℃就算作高温物体);④热射线(如阳光,钢水的热射线);第三类火源是电火源,⑤电器火花;⑥静电火花。第四类火源是化学火源,⑦明火;⑧自然火源。

按火源的用途有:①工艺加热用火;②维修用火;③其它火源。

怎样加强明火管理呢?

第一,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都必须十分重视防火安全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二,了解本单位的致灾火源在哪里,并联系实际,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

第三,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第四,学习防火,防爆安全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

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不论什么时间,把未成年的人(特别是小孩)带入生产区都是不允许的。

未成年人进入生产区,存在的隐患可以归纳三大处:

1、未成年人进入生产区后,使其家长和周围的生产操作人员,分散注意力,易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发生。

2、未成年人有好动和好奇心强等共同特点,进入生产区后,势必到处乱跑,各处玩耍,并用手去触、摸、弄这样就极易被运转的设备挤、压、轧、撞和砸伤。同时,还可能发生触电和被高温、酸碱等灼烧事故。

3、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大气和环境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粉尘,毒气的污染,而未成年人耐毒、抗毒能力差,故易中毒。

由于有些人对带小孩进入生产区持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受到客观现实的惩罚。

例:2001年8月5日,某化肥厂电工把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带进变电所,任其玩耍,小孩手里玩的长弹簧丝,触动碰到变电所的带电部位,小孩触电死亡,全厂停电45分钟,对这个电工和厂里损失就不言而喻了。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这条禁令包含着两层重要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要求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上班时间,全神贯注地干好本岗位工作,忠于职守,是每个职工应该具有的起码的劳动态度,也是对每个职工的最基本的要求。相反,如果在岗位无精打采,懒懒散散,离岗串岗,或者在工作时间干私活,这是劳动纪律所不能容许的。

第二层意思,也是发布本条例的核心思想,是要求人人确保安全。化工生产的特殊性,这是大家都清楚的。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化工生产过程。要受设备状况、原料质量,以及相关岗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始终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中。尤其目前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工艺比较落后,设备陈旧,生产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各项工艺指标的控制,大多还得依靠各岗位的人员手工操作,异常情况需要操作人员细密监视来发现,并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显然,如果操作人员在上班时,睡岗、离岗、串岗和丢开岗位干别的事,那么,这个岗位事实上成了无人操作的岗位,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既无人发现,也无人处理,或者处理不及时,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方面的事故教训是不泛其例的,现列举3例,以供吸取。

[例一]2002年8月5日凌晨3时55分,某市焦化厂苯酐车间加热炉爆炸,自重5吨的炉体,拉断连接管道,腾空飞出五百米之外落地;该车间当班操作工四人当场炸死,二人重度烧伤(其中一人抢救无效,十天后在医院死亡)。百米以内的树叶、花草被高温气浪烘焦。这次恶性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工睡岗,加热炉的温度压力失控所造成的。

[例二]2002年8月6日,某氮肥厂一台4.5吨/时废热锅炉爆炸,造成五人死亡,二人重伤,二人轻伤,工厂部分停产。事故原因,是废热锅炉操作工脱岗,回到岗位发现炉水烧干后,急向炉内进水,致使炉内压力急剧增高而发生爆炸。

[例三]1990年8月31日,某合成氨厂操作工上班睡觉,当7机转6机出现瞬间起压时,清洗塔后导气管脱落,毒气进入室内,造成该操作工中毒死亡。

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酒能刺激、麻醉人的神经,这是人所共知的。这是因为酒内含有大量酒精的缘故。酒精最重要的药理作用是抑制大脑的神经功能。当人饮酒使神经功能受到抑制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智能障碍和运动障碍。轻者头昏无力,动作笨拙或异常;重者恶心呕吐,神智不清,嗜睡不醒。目前的许多国家认为,当人的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35~0.4‰,人的各种能力有明显降低,维持人体正常工作能力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2~0.3‰。

具体地讲,班前、班上喝酒有五大害处:

(1)由于人体中枢神经经常受到酒精的麻醉、抑制作用,放松了对人体运动神经的控制,使人产生一种“解放感”,引起动作混乱,发生误操作。

(2)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上升,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时间向后延滞,反应迟钝、缓慢,降低甚至失去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3)由于酒精作用,使分配注意的能力减退,不能把注意力同时分配到两个或几个方面去。

(4)严重者对酒精敏感者,可使人的意识和工作能力完全丧失。

(5)因为酒精对有些毒物有加强和联合作用,可以出现中毒,轻微中毒的,会加重中毒。

喝酒误事的情况很多,生产人员在班前、班上喝酒而出事故的例子也不少。

[例一]2000年12月26日,某化工厂一职工午间喝了酒,酒后醉熏熏的走到离施工爆破地点只有五分钟路程的距离时,眼看就要爆破作业,他不但不隐蔽,却迷迷糊糊地声称去看“天女散花”,随着爆炸声响而倒地死亡。

[例二]1994年2月23日,某市造纸厂一锅炉工,班前喝酒,上班后头脑发昏,便倒在煤堆之间睡觉,结果被塌下来的煤掩埋而死。

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汽油具有闪点低、易挥发、蒸汽比重高于空气(空气为1,汽油蒸气为3.15)、易燃易爆,流动和磨擦易产生静电等特性。用它来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时,会出现下列情况。

其一,极易挥发的汽油,并与空气混合。因此,汽油周围空间很容易存有爆炸性气体。汽油爆炸下限低,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如遇火源,则发生爆炸。

其二,汽油在受到震动、碰撞、冲击、摩擦等情况和流动时,会产生静电。当这种静电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就可能放电而发出火花,把汽油及其蒸气引燃,同时点燃附近的可燃物而造成火灾。

其它一些挥发性强的易燃液体,也都具有类似汽油的上述特点,用其来擦洗东西时,亦会出现类似情况。所以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设备或用具、衣物是很危险的。许多事故案例,也为制定此条禁令提供了事实根据。

[例一]某厂研究所的分析室,先是一盏使用中的36伏低压行灯由于没有挂牢,掉落在装有2吨稀释的203添加剂上,引起着火,经扑救熄灭。此时,室内地板、墙壁和部分仪器设备上,都粘上了许多粘稠的添加剂。于是,该分析室职工于当天下午短时间内用掉50公斤汽油进行擦洗,大量挥发油气充满室内。14时30分,现场一电源启动时产生火花引燃室内油气,发生强烈爆炸,5人死亡,3人烧伤,直接经济损失二万五千元。

[例二]某厂小车司机,用汽油洗刷车辆发动机。由于汽车未断电源,擦洗用的毛刷搭铁短路,产生火花,引起汽油燃烧,造成司机被严重烧伤,该车辆报废的严重后果。

近年来,已相继研制合成出数种无毒、不可燃的金属清洗剂,安全可靠,除垢性能好,有的清洗剂中还添加防蚀剂,对被清洗的设备或用具有防腐蚀作用。这些金属清洗剂对化工企业的设备或用具清洗也是完全适用的。千万别用汽油清洗。

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一)劳动保护用品分类

常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可分为:

1、一般工种劳动保护用品。如:工作服、工作手套、工作帽、工作鞋、护袖、围裙等。

2、特殊工种劳动保护用品。如:面罩、脚盖、护目镜、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3、工业卫生专用品。如: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防噪声耳塞、防腐工作服、防辐射工作服、石棉工作服等。

4、保险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等。

种类繁多的劳保用品,分别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岗位和不同工种的需要而配备的。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

穿戴劳动保护作品的作用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

1、防止皮肤吸毒物和高温热辐射。

化工生产一般都有尘毒危害。生产中的尘毒通过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体内。

生产性中毒多为呼吸道和皮肤吸收毒物所致。其中皮肤吸收毒物又有三条途径:(1)表皮屏障;(2)毛囊(3)汗腺。毒物经皮肤吸收的数量和速度(中毒的强度)除与毒物的水溶性、脂溶性、浓度和气温、温度有关外,还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吸收毒物越多,中毒越重。反之,吸收的毒就少,中毒就轻。气态毒物,还能被皮肤呼吸孔直接吸收。如果上班时打赤膊、着短裤、穿凉鞋,这就扩大了外露皮肤与毒物的接触面积。

如果在高温场所操作,外露皮肤会直接吸收环境中的毒物和高温物体的辐射热,不穿工作服反而比穿工作服要热,容易得热射病。如:2001年9月,某市农药厂,一进厂不久的工人,药粉溶于汗水后被皮肤吸收(直入血液,不经肝脏解毒),发生严重中毒,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防止烧伤、烫伤、灼伤、冻伤。

化工操作人员常常接触高温、深冷和酸碱等许多腐蚀性物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受到烧伤、灼伤、冻伤等伤害。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可以起到避免或减轻这些伤害的作用。如:1993年7月8日下午,某市焦化厂对二甲酸酐车间,一操作工赤膊上班操作。当他向地下缸放料(料温高达400℃)时,由于地下缸内的残余可燃气体未排除干净,碰到高温物料而着火爆炸。上身和脸部烧伤,戴手套的双手和穿工作裤的下半身均没烧伤。

防护用品对防止酸碱灼伤和蒸汽烫伤,更起着直接的保护作用。这里不多赘言。

3、防止物击、碰撞、坠落、触电等。

在从事高空以及其它危险作业时,常发生意外的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伤亡事故。如果按规定佩戴了防护用品就可能避免这些意外伤亡事故。

[例一]某化工厂内化建工人,承包安装设备时,一个板手自15米左右高的塔架上掉下来,砸伤没有戴安全帽一个工人的头,经抢救无效死亡。

[例二]某焦化厂进行焦炉检修,大焦炉一侧调换起门机小铁轨时,不慎一根2.5米长的小铁轨从炉项掉下,刚好砸在一检修班长的头上,由于他戴了安全帽,避免了危险。

[例三]2001年5月2日,某单位一青年电工在4米高的电杆上作业。因安全带断裂,人从4米高处摔下,但因戴了安全帽(并结好了带子),只是安全帽跌坏,头部未受伤害,保全了性命。

此外,在化工生产或检修时,常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在使用这些电气设备时应按规定穿戴合格的绝缘手套和绝缘鞋。若稍有忽视,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如:2001年6月2日,某厂压缩车间铜洗工段一班长,在使用电钻时未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由于电钻漏电(无接地、接零保护),而触电死亡。

4、方便操作,防止事故。

有的职工对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样既影响生产也妨碍操作,同时也是造成事故的根源。

如:2002年4月10日上午11时25分,某化工厂一工人,上班后未换工作服和工作鞋,为了拉一只烧碱池中的管子卡住的麻袋,又怕弄脏自己的衣服和皮鞋,于是,便选择了较干净的站脚点。右脚踩在碱池上边的碱液管上,左脚踩在一根蒸汽管上,两手抓住麻袋使劲往上拉,结果跌入碱液池中,造成严重灼伤而死亡。

可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是防止事故的工具。

总之这条禁令,对进入生产岗位的人员,既提出了必需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要求,并且还强调了必须按规

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样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不可麻痹疏忽。七、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一)设置安全装置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凡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跑料、溢料、伤害人体的容器、设备装置、转动机械等都应设置齐全的安全装置,用来排除机器对人体伤害的危险性,以防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常用的安全装置有防护安全装置、信号安全装置、保险安全装置、联锁安全装置等。它们根据设备的类型而装设在不同的设备上。如:化工厂生产一般是在密闭的容器管道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温度、压力和瞬间的生产状况,均靠各种仪表信号装置来显示和控制。若这些安全装置不全或不灵,我们就无法按工艺指标正常操作。轻则影响产品的产量质量,重则发生重大的火灾爆炸、人身伤亡事故。

为了生产而设置的池、坑、井、沟和设备孔洞上的安全围栏和盖板,也是一种安全装置,也必须齐全、牢靠。

[例一]安全阀失灵,真空干燥器发生爆炸。

2001年12月1日,某电影胶片厂三醋酸车间,真空干燥岗位两名操作工人,中班接班后,脱离岗位。一台真空干燥器原夹套内加热蒸汽发生超压(规定8kg/cm2,后升到12kg/cm2),而设备安全阀因长期未进行校正已失灵,超压不起跳,结果发生爆炸,直接损失10万元。

[例二]酸罐孔洞没盖好,掉进酸罐,惨遭死亡。

2000年4月17日上午,某厂硫酸车间修理班,一名工人到吸收塔的地下硫酸罐上拆卸一台立式泵。泵拆下后,酸罐顶上便留下一个800×460毫米的孔洞。因罐内有98%的浓硫酸,酸雾呛人,一个工人随便找来一块旧铁皮盖上。下午,另一名工人上罐工作时,不慎一脚踏在铁皮盖上,连人带铁皮一同掉进酸罐内,当即捞人,仅捞到一个头盖骨。

[例三]齿轮无防护罩,咬住大衣,把人绞死。

1997年10月12日,某厂脱硫塔衬里过程中,用筒式混合黄土,操作人员穿棉大衣,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大衣襟角被齿轮咬住,将人带入,被绞致死。原因:(1)齿轮无安全防护罩。(2)操作人员穿棉大衣检查机器。

(二)常用的几种安全装置

(1)防护装置:如机器设备的传动和转动部分(传动皮带、转动齿轮、飞轮、砂轮、电锯、电刨);剪床和冲床,有碎片、屑末、液体飞出部位;裸露导电体;敞口的池、沟、井、槽、罐以及其它机器设备和生产设施上设置的防护罩、遮栏、挡板、盖板等,以防止人体受到伤害。

(2)信号报警装置;在化工生产中,安装信号报警装置可以在出现危险状况时警告操作者,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发出的信号一般有声、光等。它们通常都与测量仪表相联系,当温度、压力、液位等超过控制指标时,报警系统就会发出信号。岗位之间的联系信号,便于有故障时配合处理。

随着生产的发展,报警信号系统亦日趋完善,警报的传送方法可按照故障的轻重程度设置信号装置,分别以灯泡的颜色和音响来显示,即使有微小的变化也能显示分辩出来。

(3)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只能提醒人们注意已发生的不正常情况和故障,但不能自动地排除故障。而保险装置在发生危险状况时,则能自动进行动作,消除不正常状况。

如压力容器的安全阀、防爆膜(片);起重设备的行程限制器,重量限制器;乙炔发生器的回火防止器;压力自动调节器;化工设备的阻火器;电气设备的熔断器,过电流保护器;接地、接零防静电装置;避雷装置等。

(4)安全联锁装置:所谓联锁就是利用机械或电气控制依次接通各个仪器及设备,并使之彼此发生联系,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在化工生产中,联锁装置常被用于以下一些控制过程中:

a 同时或依次开启两种物料的阀门。

b 在反应到一定程度需要通入惰性气体保护时。

c 打开设备前应预先排除压力时。

d 多个设备、部件的操作先后秩序不能随意变动时。

e 当工艺控制参数一旦超出极限必须立即处理时。

f 危险部位和禁止无关人员入内时。

例如酸和水的混合操作中,必须先往设备中注入水后再注入硫酸,否则将会飞溅灼伤工人,为此可将注水阀和注酸阀进行联锁,这样就可以防止因疏忽而颠倒顺序。

(5)指示仪表及安全标牌、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组合指示仪等及各种介质管道的涂色标志,管道内介质流向标志;压力容器标牌,交通安全指示牌以及各种如“高压危险”,“有人操作,切勿合闸”,“严禁油脂”,“严禁烟火”等警告牌示。这些标牌帮助人们迅速辨别情况,并能促使我们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

化工生产设备复杂繁多,如槽、罐、塔、釜、炉、箱、器、管、坑、井、沟、池等等。同时还有其它辅助设备和检修、检验用的工具设备,如电焊机,高压气瓶,机动车辆,电气设备,起重设备,各类车床,压缩机,以及X光,超声波等检验仪器。各种设备仪器和工具如:高压设备,反应釜(器),机动车辆,电气设备等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要熟练掌握这些设备的性能的操作技术,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领到操作证后才可独立操作。考试不合格,无操作证就不得上岗位操作。如果缺乏知识,盲目蛮干,擅自动用别人分管的设备工具,就有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故。分管领导分配给谁管,领导只能分配给有安全作业证的人分管。经考核一个人可领取两种以上的作业证。操作人员对自己分管的设备和工具还应做到“四懂三会”,熟悉和掌握设备、工具的结构原理、性能、用途和操作技术,还要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要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另外,化工生产随客观条件变化的因素较多。生产中还必须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变化了的客观条件进行操作或调整,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不一定完全了解这些情况,动用起来盲目性很大,弄不好容易出毛病,甚至自己被机器所伤害,这种事故例子不是没有的。

[例一]对新岗位设备不熟悉,被机械伤手残废。

1995年12月21日,某厂触煤车间,铁触煤工段干燥岗位。因一名工人休假,岗位无人顶岗,工段长就从溶解岗位调来一名工人顶替。开动干燥器后,往干燥器内送热风,当他来到检查口试风量时,由于不懂该机器的构造,用左手伸进检查口内,被干燥器内搅拌用的刮刀将左手节掉,造成重伤残废。

[例二]随便动用他人刨床,刨掉一个手掌和三个手指。

1998年11月18日,某厂机修车间,一名锻工,拿了一块小木板,准备刨平后做小板凳用,便擅自动用自已不熟悉的木工刨床,由于他不懂得刨床的性能,操作方法不当,结果将左手手掌和三个手指刨掉,造成终身残废。

[例三]动用他人割矩动火,发生爆炸身亡。

1998年1月18日,某化肥厂,要检修2号碳化主塔第七节水箱时,尚未进行动火分析,未办理动火证,一名工人擅自自动用焊工用具去割水箱螺栓,使塔内残余可燃气体爆炸,封头冲出,自己身亡,还使其他两人受伤。

因此,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防止工伤事故和其它事故,凡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和工具,千万不要去动用。

九、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一)化工设备检修的特殊性

化工设备检修是化工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化工设备与一般机械设备不同,生产设备中多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比一般机械设备检修有更大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中毒、灼伤、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同时,设备检修前,需要拆除保温、填料、卸掉触媒,与生产系统隔绝,清洗和置换设备中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这些也是比较复杂和危险的工作。还有化工设备中高、大、重设备不少,检修中危险性较大的登高和起重作业常常是不可少的。此外,化工设备都互相连接,串通,有的需要检修的设备与正常生产的设备连接在一起,一边生产,一边检修,也给检修工作带来麻烦和危险,如此等等。据事故统计,检修中发生的事故,在所有化工生产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主要是火灾、爆炸、中毒、灼伤、高空坠落、起重伤害等。

[例一]1997年8月1日,某化工厂氯化钡加酸工序,停车检修,在既不分析有害物质浓度,又不佩带防毒用具的情况下,冒失进入硫氢化钙贮罐清理泥渣,以致造成五人硫化氢中毒死亡的重大事故。

[例二]不系安全带,冒险高处作业,坠落致死。

1998年10月30日,某厂检修班长带两名起重工担任吊装风管,一名起重工爬上4米高的房梁上,另一脚踏在吊天花板的方木上。这时,班长见状就喊:“方木不稳,要系安全带”,但该工人满不在乎,刚巧脚一滑,就头朝下坠落在地面管线的法兰上,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例三]动火措施不妥,造成氨塔着火。

1999年9月10日8时40分,某厂主氨塔在检修过程中,气焊切割引起塔内着火。烧毁41米3木格子以及塔内大漆衬里和铅衬底等,直接损失上万元,原因:塔内动火安全措施不妥。明知塔内有木格子和油泥,但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只准备了一根消防水带。当木格子着火后,水又打不到着火点,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大火。

上述事故案例,深刻地说明了化工检修时,安全措施有一项不落实,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能草率进行检修。

(二)化工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

1、确定检修项目,明确检修任务要求。

2、进行现场检查和安全技术交底,弄清检修现场环境情况和设备结构、性能、设备内危险物质及其危险程度等。(生产车间、部门应与检修车间、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协助落实措施,为搞好检修工作提供方便。)

3、制定检修方案和安全措施(包括每个检修项目和每个作业工种的安全措施)。

4、检查检修用的工具、设备、零件、材料和各种防护用品、保险用具等是否符合要求和安全要求。

5、按时办理各种检修作业(如动火证、登石棉瓦作业证,进入设备、容器作业证,停送电工作票等)票证。

6、对检修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检修前的安全教育(包括现场教育)。

7、进入检修现场后,要与操作人员共同确认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还要检查转动设备是否切断电源,取下熔断器,设备内和周围环境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等物质是否清除置换干净,安全分析是否合格,各种作业证是否按规定经过批准,脚手架、跳板是否安全可靠以及其它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8、在检修过程中,还要随时注意设备和环境情况是否有变化,遇到有危险的新情况时,要立即停止检修。

9、检修时必须认真负责,保证质量,检修完工交付使用时,应交接清楚,并办理交接手续,防止给生产留下事故隐患。

十、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一)彻底检查的必要性

生产设备停机检修后,不经详细、彻底检查,就草率进行试车或开车(机)而发生事故是常有的。为了说明问题,先看几个事故例子;

[例一]开炉不开阀门,煤气炉发生爆炸,伤亡损失惨重。

1994年4月8日,某厂造气车间水煤气工段,发现煤气发生炉的蒸汽总管漏气,决定停炉检修。操作人员把四台炉子的夹套锅炉的出口阀关闭,打开放空阀,把夹套锅底压力控制在2kg/cm2以下,后由焊工进行焊补。完工后,未进行彻底检查,没有把夹套锅炉的蒸汽出口阀打开,各锅炉相继开炉生产、送气后发现3号炉的φ50给水管漏水,随后又发现该炉夹套锅炉压力继续上升。班长不但不认真查明原因,反而认为压力表失灵,交代工人去更换压力表。此时压力表已升至满刻度6kg/cm2(实际已超过6kg/cm2)。没等取回新的压力表,炉子就发生爆炸。全部炉子毁掉,死亡两人,重伤3人,轻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77万余元。

[例二]试压忘拆盲板,容器罐顶爆炸

1998年6月,某厂白土车间停工检修。工人根据布置,在容—8(22M3过滤机进料罐)顶罐出管线上加一块盲板,未挂牌,且只少数人知道。检修完后开车,车间布置拆除盲板时,未布置拆这块盲板,在贯通扫管线时也没有检查出来,车间就决定开车生产。6月5日,夜班,过滤工与班长和操作工联系,

要向容—8扫管线。扫管线发现容—8声音不正常,曾告诉操作工,但没有及时处理,结果容—8因超压爆裂,罐顶掀开一半,被迫停产13小时。

[例三]阀门未关,串气熏死人。

1996年2月16日,某石油厂二厂干馏三部炉硫铵塔经过检修和改造后,验收合格,准备生产。由于操作工人在开车前检查不认真,一个连通阀门未关。开车后,大量煤气冲出,使正在与塔相连的管道内拆挡板的工人严重中毒熏倒,施工组长下管道救人也被熏倒。其他同志赶来抢救,当将第一个被熏倒的人救出来时,不慎又将入孔处的照明灯光碰碎,引起瓦斯着火,灭火后,第二次下去救人,但因中毒过重,先后死亡两人,另外六人在抢救时中毒。

由此可见,检修后的设备,不进行彻底检查,草率开车生产是很危险的。其原因主要有:(1)停机检修设备时,一般都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状态,如该关的阀门可能是开着的,该开的可能是关闭的。(2)检修中可能遗漏检修项目或忘记上紧螺栓。(3)设备内可能有遗留物件(如工具、螺帽、废料杂物等)。(4)遗忘拆除盲板。(5)有的检修质量可能不合格或者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装错位置或方向,不符合工艺要求等等。

因此,凡是停车、停机检修的设备,都必须进行彻底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方能启动开车。

(二)进行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1、检查顺序:对一个生产系统的设备,应按工艺顺序或设备前后顺序进行检查,以免遗漏。对于单位设备或单机,视具体情况办理,定型设备按出厂说明进行检查。

2、重点检查项目:不论是生产系统设备,还是单体(单机)设备,除进行普遍检查处,都要确定各种设备的重点检查项目,列出安全检查表,然后逐个地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一般有:

(1)所有检查项目是否全部检修完毕,有无漏掉检修项目。

(2)按抽堵盲板图,逐个检查盲处是取下盲牌,所有盲板是否已经抽堵完毕。

(3)设备安装是否正确,有无装错的设备,部件,仪表,阀门等,它们的位置和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4)安全装置(如安全阀、减压阀、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声光报警指示装置、连锁装置、自控设备、行程开车、限位器和制动器以及栏杆、盖板等)是否灵敏、齐全、牢固、可靠。

(5)各种设备、容器、管道内是否有检修遗留物(如螺钉、螺帽、铁件、砖头废料、工具等)。

(6)各类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开或闭)。

(7)检修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安装、焊接是否牢固,有无漏上、漏紧的钉、螺帽。

3、进行试漏、试压和试车

经详细、彻底检查确认无误后,在开车生产前,还必须进行试漏、试压试车(先单体试车,后系统试车),证明符合生产要求了,才能正式启动开车进行生产。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在进行设备试漏、试压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技术条件和技术力量,取得生产、技术、设备、安全部门同意,经生产(技术)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才能进行。

十一、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化工检修经常需要登高作业。我国规定一般离地2米以上就属于高空作业,作业时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带。

正确使用安全带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使用前要认真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有无磨损、腐蚀,连接头和挂钩是否牢固,严禁凑合使用。

(二)安全带要拴挂在人的垂直上方,高挂低用。多人作业时,人和拴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坠落时,互相发生碰撞。

(三)安全带应绕杆拴挂,严禁把挂钩直接挂在脚手架的绑绳或铁丝上。不准拴在有尖锐菱角的构件上,以防止下坠时的摆动把安全带切断。

(四)安全带的绳子不宜过长,一般为2米,最大允许使用长度不得大于2.5米。绳子过长,掉下时冲击力过大,会伤害内脏而死亡。

脚手架,跳板是登高作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它牢固与否,对高空作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脚手架、跳板不牢,发生断裂、倒塌等,就会造成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或击伤下方人员。

[例一]1998年3月17日,某造漆厂在安装电梯时由于超重,造成有裂缝的脚手架断裂,十名工人从5米多高处坠落,结果造成五名重伤,一名轻伤的多人事故。

[例二]2000年8月12日上午,某建筑站一工人,由于脚手架不合规格,跨度过长,竹脚手架开裂折断,致使这名工人从9.2米高处坠落,造成颅底骨折,抢救无效死亡。

[例三]1991年1月29日,某氮肥厂70#炉大修,因跳板没有用铁丝固定在架上,3#炉的灰车开动后,灰块碰到跳板,使一名站在跳板上作业的工人坠落,造成重伤。

上述事故案例说明了,脚手架、跳板不牢登高作业时,给职工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脚手架的材料与架设必须符合《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中的第四章的规定要求,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使用脚手架、跳板应注意下列安全要求:

(一)使用前,应按规定要求进行认真检查,看是否可靠。

(二)使用时不得超过负荷,禁止压放重物。

(三)严禁起吊重物时碰撞脚手架,雨后如出现架子基础下沉或立杆悬空时,应采取填补加固等措施。

十二、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石棉瓦是一种脆性阻燃建筑材料,有大、中、小型三种规格。厂矿企业一般使用中、小波型瓦。以中波石棉瓦为例,瓦的规格1800 X 745 X 6mm,施工后,瓦跨度为780mm,它的强度一般只考虑承受雨载、雪载等自然性均匀荷载,它承受不了人或较重的物体负荷。如果时间长了,石棉瓦还会变质发脆,强度大大降低,就更加危险了。因此,登石棉瓦作业时,必须有固定跳板等安全措施,才能确保人身安全。

某些单位在登石棉瓦作业时,由于未采取固定跳板等安全措施,踩碎石棉瓦而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的事故是很多的。

[例一]1998年8月3日9时,某厂总务科修缮班6名工人在汽油车间更换石棉瓦,有人提出铺好跳板再干,领队工人说用不着,于是自己带头踏上石棉瓦作业,当即踏穿石棉瓦,从5.4米高处坠落,头碰到往复泵上,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例二]1996年5月31日,某厂的原油维修队,在检修设备时,一名起重工在高空瓦斯管道上负责溜绳任务到收工时,想走近路,从水泵房石棉瓦屋顶上下来时,踏破石棉瓦,从8.12米高的泵房顶坠落死亡。

[例三]1997年1月31日,某化建公司工程处一名工人在拆锅炉房屋面石棉瓦时,因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踩石棉瓦作业,石棉瓦断裂,从3米高处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为防止上述事故的重复发生,凡需要登石棉瓦进行高空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有许可证,制定安全措施,加以落实,方可作业。

十三、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触电保安器又称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时,它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种保护装置。

设备或移动电动工具的线路漏电时无外乎出现两种现象,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如外壳)出现对地电压;系统三相平衡被破坏,出现零序电流(或零序电压)。漏电保护装置就是利用在故障情况下出现的对地电压或零序电流(电压)作为装置的输入信号,当输入信号达到规定值时,装置动作,使接触器跳闸,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如不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就会极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十四、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许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增大字体

操作工的六严格

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㈠严格交接班的重要性

由于化工生产的特点,决定了严格交接班的重要性。

1、化工生产的高度连续性。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往往需要几个班次的工人交替作业。每一个班次的生产操作,一般包括接班、工艺指标控制、程序操作、巡回检查及交班等内容。交接班是生产中操作工相互衔接、协调的过程,是一个班次的结束,另一个班次的开始,是保证生产连续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每一个班次的工人在开始生产前,必须了解上一班次生产情况,设备情况及有无遗留问题。这个了解情况的过程就是通过交接班手续来完成的。如果交接班不严格,马马虎虎交班,糊里糊涂接班,接班者就无法弄清上一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对事故隐患采取防范措施,就可能使隐患进一步扩大或出现意外情况时束手无策,以导致发生重大事故。如:

1998年7月1日,某化工厂一车间防染盐S磺硝化工段的一台硝酸液下泵更换法兰垫圈。下午一时开始检修,到二时十五分垫圈还未更换完毕,其中正值早、中班交接。早班未交代清楚,接班者也未弄清情况,更未到现场检查,一名中班工人盲目开动液下泵,硝酸喷出,正在检修的四名工人均被灼伤,由于现场无清水,灼伤者慌忙跳入污水池,加重了污染,其中两名抢救无效死亡。

2.化工生产反应过程的复杂性。化工生产过程一般都有高温、高压、反应复杂的特点;化工厂生产所用的原料,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品大都是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的危险物品,这些危险物品又会随外界条件变化而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情况。这些特点决定了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在操作时稍有差错,就可能发生重大事故。这就是要求操作工对本岗位的各种物料的状况及生产过程的变化情况,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操作工由于班次的变换而不能自始至终掌握这种情况,只能靠交班者把有关情况向接班者交代清楚。如果交接班不严格,接班者就会心中无数,而可能使操作失误,最终导致发生事故。如:

某市化工厂,在1996年8月12日发生一起三氯异腈尿酸爆炸事故。这个厂试验生产三氯异腈尿酸时,在成品过滤后没有进行洗涤以消除游离氯、三氯化氮等危险品,就让成品静置一夜。在静置过程中,成品温度回升,残存的三氯化氯挥发形成爆炸物。第二天交接班时,交班者未交代清楚,接班者打开塑料盖时成品受到震动,引起三氯化氮爆炸,致使二人重伤,三人轻伤。

3、化工设备的复杂性。化工生产所用的设备如:塔、釜、罐、机、泵等,品种规格繁多、结构多变。这些设备在使用上也是多人轮流连续使用,不象一般机械行业的机械设备是专人专用。由于这些设备一般都在高温、高压下连续运行,并有腐蚀介质的腐蚀。因此这些设备的状况时刻都在变化,只能靠观察、预测设备的运行及变化情况。靠交班者把这种情况向接班者交代,使接班者能正确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持设备正常运行或及时停车检修排除隐患,实现了周期安全生产,如果交班者隐瞒设备缺陷或交代不清,接班者也不认真查问,带着隐患操作或盲目改变操作条件,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例一]1994年3月11日某电石厂电石车间二号电石炉在早班时发现电极软断苗头,车间有关人员对这一情况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采取有力措施,还错误地采取停风的办法。早班在和中班交接时只简单地说了情况,中班未详细检查就马马虎虎地接了班。接班者由于对设备隐患的情况不明,思想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未对电极度硬度进行检查的情况下,盲目下放电极度,致使电极软断喷火,烧死三人。

[例二]1993年5月8日,某省八一石化厂电石车间,同样由于交接班不严格,致使1800KV A电石炉爆炸,造成三人死亡,三人重伤,一人轻伤的重大事故。这个厂的电石炉因处于生产末期,炉底上涨严重,不能正常出炉。5月7日的夜班,5月8日的早班均停电处理炉眼,在连续19小时未出炉(一般情况80分钟出一炉)的情况下,又发生具有很大危险性的导电卡子漏水,按照规定,应停电停水,由维修工检查,在排除故障后方可送电开炉。但这个厂交接班制度极度不严格,连续三个班都不按规程办事,更没有交清隐患的严重情况,5月8日中班操作时,积水进入炉内,与液化电石接触发生爆炸。

㈡怎样严格进行交接班

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交接班的具体内容也各有不同,一般讲,交接班时应做到:

1、准时

接班人员应提前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先检查。

2、对口交接

接班人员到齐后,由交班班长和接班班长、各岗位的交接人员相互对口交接。

3、严格认真

⑴交接中对重要的岗位要一点一点交接。如关键化工设备及有关的安全附件,操作控制仪表等等都要逐一交代,不可疏忽。

⑵对重要数据如原材料的耗量,重要工艺指标等,要一个一个地交接。

⑶对重要的生产工具与各种消防、防护器材等,要一件一件地交接。

⑷交接班时应谨慎细致,应该看到的就要看到,应该听到的就要听到,应该用手摸到的就要摸到。

4、坚持做到“五交”、“五不交”

五交:

⑴交本班生产、工艺指标、产品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

⑵交各种设备、仪表运行及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情况。

⑶交不安全因素及已采取的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情况。

⑷交原始记录是否正确完整和岗位区域的清洁卫生情况。

⑸交上级指令、要求和注意事项。

出现下列情况应做到“五不交”:

⑴生产情况、设备情况不明,特别是事故隐患不明不交。

⑵原始记录不清不交。

⑶工具不齐不交。

⑷岗位卫生不好不交。

⑸接班者马虎不严格不交。

5、严格手续,建立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手续完成后,由双方班长和各岗位的操作工分别填写交接班记录,将交接情况详细记录并在记录上签字,以便查寻。

接、交班长还应各自召集本班人员开班前或班后会,提出安全生产要求或进行班后总结。

二、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㈠严格进行巡回检查的重要性

化工生产比较复杂,主、辅设备繁多,且通常采用集中控制操作,在自动化程度不太高的情况下,操作工不可能同时顾及本岗位的所有设备。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工艺指标要求严格。这些指标及设备运行情况经常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时还受前后工段的制约和影响,这就要操作工根据这种变化情况随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整设备运行和控制工艺指标。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这种变化情况,就必须严格进行巡回检查。否则,小小的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大的事故。如:[例一]1994年3月17日,某化工厂的消沫剂车间由于冷却盐水管被异物堵塞,使反应釜内冷冻量不足,釜内温度升高,而操作工未能进行巡回检查,没有发现釜内温度、压力的变化,未能采取调节措施,最后因温度升高使反应加剧,造成釜内温度、压力急剧上升,将釜上防爆膜冲破,物料冲出,一釜物料报废,造成很大损失。

[例二]1996年10月28日,某化工厂全氟丙烯残液处理工段的氧化罐爆炸,造成四人死亡,二人重伤的重大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酒精吸收器到氧化器之间的缓冲器进料阀门未关严,使酒精经过缓冲器直入氧化器冷凝器与过饱和高锰酸钾在搅拌情况下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爆炸。如果在事故前认真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就会查出这只进料阀未关严,这起重大事故可以避免。

㈡如何进行巡回检查

1、巡回检查内容

巡回检查主要是检查本岗位范围内的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查工艺指标:如压力、温度、液位、反应时间,反应产物的数量、浓度、成分等工艺指标是否

符合要求。

(2)查设备:其运行状况、坚固情况,润滑情况是否完好。

(3)查安全附件:如温度计、压力表、液位计的指示是否正确,安全阀、防爆膜(片)是否完好。

(4)查是否有跑、冒、滴、漏。

(5)查是否有事故隐患。

2、巡回检查路线

巡回检查路线应将所需检查的设备、设施、操作点、控制点都包括在内,力求线路合理,检查内容全面。

3、巡回检查周期

根据本岗位生产情况,确定巡回检查周期。如有异常情况,应加强检查或有重点的检查。

4、检查人员

按本岗位人员配备情况,确定专人负责巡回检查或轮流进行检查。

5、检查方法

(1)听声音。是否有不正常声音,以判断设备运行情况。

(2)看仪器仪表显示数,阀门开关位置,设备运行状况,以判断生产工艺过程及设备完好情况。(3)摸紧固件有无松动,设备运转是否平稳,设备表面温度是否正常,判断设备运行完好情况。

(4)有条件的单位应采用自动检测设备,监视设备运行情况,测定周围环境中物质浓度,以判断是否有物料外溢及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情况。

(三)巡回检查后的处理

1、迅速采取措施

根据情况维持原有的操作或采取适当调整措施和有效的安全措施,甚至在情况危急时可紧急停车。

2、加强信息传递

把本岗位的变化情况迅速向工段长或值班长汇报,在需要时可直接和前后工段联系。

3、做好检查记录

按照巡回检查内容、周期和路线的要求,填写好巡回检查记录。

三、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一)工艺指标的概念

在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中,都有一个根据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和设备状况,经优选后确定的最佳反应和运行条件,这就是工艺指标。如:投料比、反应时间、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升降温速率、中间产品及成品的成分,以及设备运行指标(如:温度、压力、电流等)。

(二)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的重要意义

1、保证化工生产连续顺利进行

一个化工产品往往要包括几个反应过程,经过几个岗位才能完成。在生产中往往采用管道化、连续化生产方式。为了确保生产从起始到结束连续顺利进行,就必须制订出各岗位的工艺指标,作为各岗位的任务,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生产正常、连续地进行。

2、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不同的反应条件会得到不同的反应结果。反应产物的吸收率直接关系到原辅材料的消耗,反应时间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产品成分决定了产品质量。选用最佳反应条件就能得到最大的吸收率,能创造最高生产效益,获得最好的产品质量。这就是说,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就能使企业得到最佳经济效益。

3、确保生产安全

工艺指标不仅关系到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1)提高温度、压力对安全的影响

提高温度、压力通常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加快能放出更多的热量,使温度、压力进一步升高,形成连锁反应而导致发生爆炸事故。化工生产选用的设备是在选定的条件下设计的。只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化学反应的温度、压力提高了,会使设备强度降低,甚至因设备超温超压而发生爆炸。

[例一]1996年9月,某化肥厂造气车间违章提高三号煤气水夹套的压力,而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死

亡二人,重伤二人,轻伤四人。

[例二]1994年9月,某化工厂苯甲酸车间氧化工段精馏釜夹套中的石蜡(载热体),由于电加热时间太长,超温,造成石蜡爆沸,并从放空管和夹套与釜的接合法兰处喷出,造成三人不同程度烫伤,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

(2)投放原料的性质和数量对安全的影响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岗位设施、设备的选用是根据该产品的生产特点设计而成的,它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投放原料物化性质的变异或投料量的改变,就有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或改变反应速度,出现超温超压现象,超过设备的允许范围,使生产系统无法承受而发生危险。如:

[例一]1994年6月11日,某化工厂五硫化二磷车间,由于操作人员开车前未认真检查,当发现加磷过量时,应急措施不当,磷阀关闭,硫阀未关,连续投硫,致使反应剧烈,引起反应锅爆炸,造成四人死亡,一人重伤,六人轻伤和车间全部摧毁。

[例二]1997年3月,某省一农药厂锌硫磷混酸工段,在进行锌硫磷乳剂混配时,操作工把规定数量的锌硫磷原药和乳化剂投入混配锅,按规定指标还应加入数百公斤甲苯(稀释剂),但当时天气很冷,工业甲苯粘度增大抽不出,只加入50公斤甲苯。这位操作工想等明天再加。由于稀释剂没有加足,在混配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没法及时移走,造成局部过热,促使锌硫分解放热发生连锁反应,最后锌硫磷大量分解,压力猛升,造成混配锅爆炸,锅盖飞出击坏厂房,剧毒农药到处飞溅,造成重大损失。

(3)反应物的成分对安全的影响

化工生产过程涉及的有毒、易燃、易爆物质较多,因此在制订工艺指标时,首先考虑控制反应产物中有害物质特别是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爆炸的氧气含量,若氧气或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了限度,就会出现爆炸或中毒事故。

如:1992年4月,某省一化肥厂在检修后开车,造气车间煤气炉不正常,煤气中氧含量超指标,分析工没有及时发现。大量含氧量高的煤气进入气柜,导致1000M3气柜爆炸,气柜罩飞上天空。

(三)怎样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1、建立和健全工艺指标管理制度

企业在生产中要加强对工艺指标的管理,把各岗位的工艺指标以书面形式下达给车间岗位。

各岗位都要把本岗位的工艺指标贴在岗位操作台上方。每一个操作工都要形成一个明确的观念,工艺指标就是生产中的法律,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得违反。

在需要更改工艺指标时,生产管理部门必须有书面工艺指标更改通知书,下达给有关岗位执行。重要工艺指标的更改还应得到厂长或总工程师的批准。对上级下达的指标和设计要求企业不得随意改动。

生产管理部门要按月统计工艺指标合格率,作为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依据。

2、提高操作工的操作技术素质

每一项工艺指标都是由操作工来控制执行的,操作工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工艺指标的执行。各企业要对操作工进行技术培训,开展技术练兵,使操作工不但能严格控制好工艺指标,而且能预测物化反应及设备运行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尽量不使工艺指标偏离或及时纠正偏差,从而提高工艺指标的合格率。

3、改革工艺,逐步应用自动化监视控制仪表。随着生产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应使用自动化监视控制仪表,改革工艺逐步采用微机控制,使工艺指标的偏离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纠正,确保安全生产,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四、严格执行操作法(票)

化工生产过程中,为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完成某项操作而下达的程序指令称为操作票。如:开停车票、交换工艺条件操作票、停送电操作票等。

(一)严格执行操作票的重要意义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现代化工生产管理中,正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推行经济责任制,实现数据管理,重视信息和信息反馈。操作票就是为加强生产指挥系统而传递的各种信息;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考核经济责任制实行情况的基本依据。实行操作票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一开工准备 ㈠办理动火证,落实安全措施。 ㈡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 ㈢检查灭火器材、消防器材,确保完好无隐患。二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㈠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㈡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㈢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㈣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㈤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㈥没有消防措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三安全防护措施 ⑴首先要保证磨内足够照明,采用通风机进行通风换气,确保作业时磨内含氧量达到标准。动火前,要用彩瓦遮盖,防止火花飞溅到电缆上或周围其他设备。动火部位下部所有重要仪表设施,在动火前都需采取包裹、隔离措施。动火时,安排专人监护。 (2)水泥磨处于高空,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确周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按规定确认、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施工现场要规范配置灭火器材和消防器具,消防器材不得擅自移作他用、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4)现场作业人员严禁抽烟,需焊割和明火作业,应事先消除周围可燃物或采取防范措施。 (5)氧气和乙炔气体要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乙炔瓶应装有防爆回火装置,安全距离大于5米,与明火距离大于10米,设专人看管,乙炔表要装有防爆回火装置。气瓶严禁在阳光下曝晒,氧气瓶口及减压阀、阀门处不得沾染油脂、油污,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运输、储存、使用气瓶时,严禁碰撞、敲击、剧烈滚动,且气瓶要放置牢固,防止气瓶倾倒。 ⑹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气瓶(减压阀、胶管、割炬等)、砂轮、修整工具、电缆线、切割机等器具,确保其在完好状态下,电线无破损、漏电、卡压、乱拽等不安全因素;电焊机的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件上,不可乱搭乱接,以防接触不良、发热、打火引发火灾或漏电致人伤亡。 (7)班前、班中、班后安全员须做好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纠正排除。动火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对周围现场进行安全确认,整理整顿现场,在确认无任何火源隐患的情况下,方可离开现场,确保人走火灭。

动火作业标准的题库

一、填空题(8分/空) 1.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第三条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2. 动火作业的电、气焊工具必须安全可靠,不得有(裸露)和多处接头现象不准带病使用。 3. (五级及以上)大风,应停止室外动火作业。 4. 凡在有可燃物构建的凉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5.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21 % )。 6. 动火六大禁令第五条,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7. 在易燃易爆区域进行的动火作业,监护人必须由熟知现场的(工艺人员)担任。 8. 每名监护人可同时监护同一装置区域内,同一作业面,可监控范围内的动火作业,但最多不准超过( 3 )处。 9. 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以实体防火墙与其他部分隔开,门窗(向外)开,道路畅通。 10.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周围( 10米)。 11. 动火六大禁令第六条,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12. 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许可证必须(在现场公示)。 13. 动火作业执行人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14. 动火作业批准人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动火安全措施,确保逐一落实安

全措施才能审批。 15. 动火作业前必须先进行(可燃气体分析)。 16.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使用的消防器材。 17. 如遇阴雨天气,动火作业时,(电焊机)要设有防雨棚。 18.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第二条,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19. 动火作业区域需拉设警戒并设置(五面防护)。 20.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21. 动火作业取样与动火开始时间如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22.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第四条,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23.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 24. 动火作业的电、气焊工具必须安全可靠,不得有裸露和(多处接头)现象。 25.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第一条,动火工作许可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26. 办理好许可证后,动火作业负责人应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27. 监护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随时扑灭动火飞溅的火花。 28. 动火监护人有权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29. 动火作业执行人应提前确认(动火地点)和动火时间。 二、选择题(6分/题) 1. 在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内或设施上动火作业时,进行可燃气体检测

六大禁令

六条禁令 (1)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 (2)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3)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 (4)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5)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6)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第一章 1.2008年2月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颁布了《反违章禁令》 2.《六条禁令》是集团公司继《安全环保责任书》之后,在安全生产方面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强化安全管理、根治违章的坚定决心。 3.就石油企业而言,本身就是安全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中国石油作为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挑战和压力更是前所未有。 4.从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来看,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仍然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5.“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普适价值观。 6.“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根本,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发展权;以人的需要为宗旨,既关心人的物质需要,还关注人的精神健康;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以人的持续发展为原则,不允许以任何理由破坏生态。 7.“科学发展”,首先要为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的前提和环境。 8.发展就是要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菜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需要。 9.根据科学发展的观点,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都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 10.“公平正义”,关键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奉献与获取的机会和权利要平等,也就是责、权、利要对等。 11.在企业内部,为保证正常和高效的生产,生产者、管理者、决策者各自承担着明确的分工和责任、拥有承担责任的权力、享有完成职责应得的利益,这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12.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普遍实行的是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HSE) 13.HSE管理体系的突出特征的把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与员工、民众的健康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与所在国的自然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要求就是企业“零事故”安全承诺。14.集团公司制定、颁布《六条禁令》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决心——下决心纠正严重违章行为,包括严重违章操作行为和严重违章指挥行为。 15.最好的管理办法就是针对真实的管理对象和现状最有效的办法。 16.中国石油这个庞大的队伍,在全国、全世界从事高强度、高速度、高易爆燃性、高爆炸性、高污染的生产活动,没有铁的纪律不行! 17.《六条禁令》就是军令,它和一般的管理规定、规章、办法的不同就在于权威性、强制性、服从性。 18.以命令的方式禁止的行为,一旦违反,必然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员工违反《六条禁令》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事故的,解除劳动合同。 19.转变观念,首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为已与为人的关系问题。 20.对忽视安全者而言,六条《禁令》是是紧箍咒;对珍爱生命者来说,六条《禁令》是保护伞。 21.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兑现“零事故”的承诺,这既是中国石油的理想目标,

动火安全知识

气焊、气割用气体和气瓶动火安全知识 一、氧气 1、氧气的性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氧气),氧气的分子式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氧气本身是不能燃烧的,但能帮助其它可燃物质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它几乎能与自然界一切元素相结合,这种化合作用称为氧化反应,剧烈的氧化反应称为燃烧。氧气的化合能力是随着压力的加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当工业中常用的高压氧气,如果与油脂等易燃物质相接触时,就会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而使易燃物质自行燃烧,这样在高″压和高温作用下,促使氧化反应更加剧烈而引起爆炸。因此在使用氧气时,切不可使氧气瓶瓶阀、氧气减压器、焊炬、割炬、氧气皮管等沾染上油脂。 一级纯度的含氧量不低于99.2%,二级纯度的不低于98.5%,通常,氧气厂供应的氧气就可以满足气焊和气割的要求,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气焊应采用一级纯度的氧。 2、氧气瓶:氧气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氧气的压力容器,瓶体用低合金钢或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瓶的厚度一般为5~8毫米,长度约1450毫米,外径φ219毫米,容积为38-40升,重量约60公斤(60千克)。瓶体上部瓶头内壁纹有14分/时的螺纹,用以旋上瓶阀。瓶头外部还套有瓶箍用以旋紧瓶帽,以保护瓶阀。瓶体的底部呈凹面形状,使氧气瓶在直立时保持平稳。 氧气瓶内的额定工作压力为14.7兆帕(147公斤),为了保证安全,氧气瓶在去厂前必须经过水压试验,试验压力是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22.05兆帕),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定期技术检验,检验时间每3年一次。 氧气瓶阀氧气瓶是控制氧气瓶内氧气进出的阀门。按瓶阀构造的不同,可分为活瓣式或隔膜式两种。目前主要采用活瓣式氧气瓶阀。主要有阀体、安全膜装置、阀杆、手轮以及活门等部件组成。阀体由黄铜制成。在阀体的下端加工成φ27.8×14分/时螺纹的锥形尾,用以旋入氧气瓶头内壁。阀体的旁侧加工成5/8″直齿螺纹的侧接头,用以连接减压器,它是瓶阀的出气口,阀体的另一侧装有安全膜装置,它由安全膜片、安全垫圈以及操作帽组成。当氧气瓶内压力达到17.64~22.05兆帕时,安全膜(紫铜片)即行爆破而放气泄压,从而保护了气瓶的安全。因此,当紫铜片破裂后或漏气时,使用单位不能随意自行处理,应该在气瓶外表写明情况后,送交氧气充装单位处理。因为紫铜片的直径和厚度是有一定规格的,必须保证在额定的压力范围内自动破裂泄气,以获得安全保险作用。 使用瓶阀时,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开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关闭。旋转手轮时带动阀杆转动,再通过传动片使活门上下移动,活门向上移动时气门开启,氧气放出,活门下移压紧时,由于活门内嵌有密封垫料,使活门关紧,氧气停止溢出。 瓶阀上带有瓶帽,其目的是保护瓶阀不受撞损和避免油脂或其它杂质进入氧气的出口内。 二、乙炔瓶 1、乙炔性质: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它是无色气体,比空气轻,乙炔的密度为1.17公斤/立方米。工业用乙炔中因为含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因而带有刺鼻的特殊臭味。乙炔的自燃点为480℃,在空气中的着火点为428℃,它与空气混合燃烧时火焰的温度为2350℃,而与氧气燃烧时火焰温度为3100~3300℃,乙炔的燃烧火焰在空气中传播的最高速度为2.87米/秒。在氧气中传播的最高速度13.5米/秒。乙炔的完全反应式为: 2C2H2 + 5O2 = 4CO2 + 2H2O + Q(放热) 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2、乙炔爆炸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doc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5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安全月正式开始的前一天,沈阳、宜昌、启动陆续发生火灾事故……沈阳建筑工地火灾 据@沈阳消防消息:2016年05月31日14时38分,沈阳支队接到报警,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附近的中山路裕景中心建筑工地发生火灾,作战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南市、沈河、南湖等6个中队25台消防车125名官兵赶赴现场,现场为在建的裕景中心电梯管道井起火,15时10分明火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及损失正在调查之中。宜昌化工厂火灾 据@宜昌发布消息:2016年5月31日下午15:10左右,宜昌中兴化工有限公司有机硅副产物处理现场物料泄露引发火灾,经紧急救援处置,下午17时30分,火势得到基本控制,截止23时,明火已扑灭。现场工人在疏散撤离过程中,2人摔伤,1人灼伤,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启东工厂爆炸 据@启动发布消息:5月31日17时53分,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启东)锂电池满电态搁置仓库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员工12人受伤,消防队员8人受伤,其中1名消防人员和1名海四达员工抢救无效死亡。安全月前一天还陆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形势严峻,所以,下面这些动火作业安全知识,你知道吗?

什么是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指在厂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星、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所谓易燃易爆场所:主要指公司涂装及喷砂场、油库、气站、危险品仓库、材料库、油品及油漆稀料、前处理剂等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场所、液化气瓶储存室、变配电室、相互禁忌作业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 动火作业如何分级? A级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指本规程第二款第2条规定的区域。 B级动火作业:公司区域内除易燃易爆场所外,有关部门或承包方进行的临时性的维修、改造、施工等动火作业。 C级动火作业:指在公司焊接线区域内进行的固定的长期性动火作业。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特殊情况时,除C级动火作业外,公司内进行的其它动火作业一律按A级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5、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十大禁令六大纪律

安全十大禁令 一、严禁穿木屐、拖鞋、高跟鞋及不戴安全帽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二、严禁一切人员在提升架、吊机的吊篮上及在提升架井口或吊物 下操作、站立、行走。 三、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开动任何施工机械及驳接、拆除电线、电器。 四、严禁在施工现场玩耍、吵闹和从高空抛掷材料、工具、砖石、砂泥及一切什物。 五、严禁在土方施工时进行掏挖取土及不按规定放坡或不加支护进行深基坑开挖施工。 六、严禁在不设栏杆或无其它安全措施的墙头、梁及屋架上行走。 七、严禁在无安全措施的同一部位上同时进行上下交叉作业。 八、严禁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九、严禁在高压电源的危险区域进行冒险作业及不穿绝缘水鞋在潮湿的地方操作电器设备,严禁用手直接提拿灯头、电线移动照明灯具。 十、严禁在有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的现场、仓库等地方吸烟、动火。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一、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二、两米以上的高空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三、高空作业,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四、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五、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六、吊装和拆除作业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吊物垂直下方不准站人。 京泰路南延工程综合管廊项目一标段 2018.4.30

十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按规定使用“三宝”。 二、机械设备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 三、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 四、架设电线线路性能符合当地电业部门规定,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接零接地。 五、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要设漏电掉闸装置。 六、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七、各种缆风绳及其装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八、在建工程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等,必须有防护设施。 九、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或带钉易滑的鞋靴。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前安全准备 1. 检查焊割设备是否完整好用,预防焊割设备自身发生事故 2. 做好焊割现场的安全检查,清除各种可燃物 3. 查清焊割件内部的结构情况,清除焊割件内部易燃易爆等可燃物 4. 查清焊割件连接部位的情况,预热传导、热扩散引起火灾 5. 配备必要的灭火器和设备 6. 焊割作业人员自身防护,穿着不易燃工作服 动火作业中采取的方法 1. 拆迁。在易燃易爆场所和禁火区域内,可把焊割件拆下,迁移到安全地带焊割 2. 隔离。对无法拆卸的焊割件,把焊割部位或设备与其他易燃易爆物质进行严密隔离 3. 置换。对可燃气体的容器、管道焊割时,可以将惰性气体、水蒸汽或水注入焊割容器、管道内,把残留的可燃气体置换出来。 4. 清洗。对储存过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进行焊割前,先用水、蒸汽或酸液、碱液把残留的燃液体清洗掉

5. 移取危险物。把作业现场的危险物品移开 6. 敞开设备。被焊割的设备,作业前必须泄压,开启全部人孔、阀门等 7. 加强通风。在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的室内作业时。先进行通风,将上述气体排出室外 8. 提高湿度,进行冷却。作业点附近的可燃物无法搬移时,可采用喷水的办法,将可燃物浇湿,进行冷却,增加其耐火能力 焊割后做好安全检查 1焊割后及时彻底清理作业现场,消除遗留火种 2关闭电源、气源,收好焊割工具设备 3检查焊割人员工作服有无烧灼痕迹和残留焊渣,防止阴燃 4加强焊割作业现场的事后巡查 动火作业常见事故原因 1焊接、切割作业中,炽热的金属火星四处飞溅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 2焊接、切割时的高温通过金属物件热传导,而引起火灾

3焊接件的内部结构、性质未了解清楚进行盲目焊接,往往也回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4在焊割金属容器时,由于对残留的可燃气体或液体未彻底清除,盲目焊割而发生爆炸事故 5对临时进行焊割作业的现场,没有进行认真检查或没有彻底清除可燃物而引起火灾事故 6在有易燃液体或可燃气体泄露的场所附近进行焊割作业,而引起爆炸事故 7在有稻草、软木、棉麻等可燃物作保温的管道处、恒温室、冷藏库等地点进行焊割时而造成火灾 8.焊割工作结束后,遗留火种引燃原有或后置可燃物而引起火灾 9电焊导线自身短路或回路打火引燃其他可燃物或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 10气焊、气割自用氧—乙炔、煤气等遇明火发生火灾和爆炸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讲课教案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一开工准备 ㈠办理动火证,落实安全措施。 ㈡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 ㈢检查灭火器材、消防器材,确保完好无隐患。二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㈠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㈡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㈢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㈣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㈤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㈥没有消防措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三安全防护措施 ⑴首先要保证磨内足够照明,采用通风机进行通风换气,确保作业时磨内含氧量达到标准。动火前,要用彩瓦遮盖,防止火花飞溅到电缆上或周围其他设备。动火部位下部所有重要仪表设施,在动火前都需采取包裹、隔离措施。动火时,安排专人监护。 (2)水泥磨处于高空,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确周围环境是否放

置可燃易燃品,按规定确认、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施工现场要规范配置灭火器材和消防器具,消防器材不得擅自移作他用、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4)现场作业人员严禁抽烟,需焊割和明火作业,应事先消除周围可燃物或采取防范措施。 (5)氧气和乙炔气体要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乙炔瓶应装有防爆回火装置,安全距离大于5米,与明火距离大于10米,设专人看管,乙炔表要装有防爆回火装置。气瓶严禁在阳光下曝晒,氧气瓶口及减压阀、阀门处不得沾染油脂、油污,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运输、储存、使用气瓶时,严禁碰撞、敲击、剧烈滚动,且气瓶要放置牢固,防止气瓶倾倒。 ⑹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气瓶(减压阀、胶管、割炬等)、砂轮、修整工具、电缆线、切割机等器具,确保其在完好状态下,电线无破损、漏电、卡压、乱拽等不安全因素;电焊机的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件上,不可乱搭乱接,以防接触不良、发热、打火引发火灾或漏电致人伤亡。 (7)班前、班中、班后安全员须做好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纠正排除。动火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

现场动火作业注意事项

现场动火作业注意事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现场动火作业注意事项 一、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批准,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3、不清洗,不置换合格,禁止动火。 4、不消除周围可燃物,禁止动火。 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二、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1、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进入设备内、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应执行进设备内和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 2、高处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确保安全。 4、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5、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6、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 7、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不小于5m,二者距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10m,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8、在铁路沿线的动火作业,如遇装有化学危险物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9、凡在有可燃物或难燃物构件的冷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火隔绝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 10、生产不稳定,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不准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11、动火作业时,安全、消防主管部门、车间主管领导、动火作业与动火作业设施所在单位(管理权限的分厂)的安全员应到现场监督检查安全防火措施落实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动火作业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12、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13、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14、在生产、输送、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23%。 15、动火作业前,应通知动火作业设施所在单位(管理权限的分厂)生产调度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6、带压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视压力不低于3000Pa,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危险告知牌

动火作业危险告知牌 动火作业的定义及涵盖内容动火作业的六大禁令 凡是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作业都属于动火作业范围。 具体内容有:焊接、切割、喷灯加热、凿水泥基础、打墙眼,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打砂、金属器具的撞击等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四、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五、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六、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动火作业的安全作业要求 1、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工作票,焊割工必须具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及其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 该区域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何可燃品,确保动火区域保持整洁,无易燃可燃品。 3、动火区域与外部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焊接和切割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至少 两具灭火器,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4、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点须保持不少于10 米的安全距离。 5、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气瓶、砂轮、修整工具、电缆线、切割机等器具,确保其在完好状态下, 电线无破损、漏电、卡压、乱拽等不安全因素;电焊机的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件上,不可乱搭乱接,以 防接触不良、发热、打火引发火灾或漏电致人伤亡。 6、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确周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 按规定确认、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室外进行高处动火作业时,5级以上大风应 停止作业。 7、特殊情况下必须动火时,要保证容器、设备、管道处于常温、常压状态,通过切断、加装符合要求 的盲板等措施保证动火设备或管道与生产系统的物料彻底隔离,动火前必须检查分析容器、设备、管 道中的化学品性质及周围环境。 8、动火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对周围现场进行安全确认,整理整顿现场,在确认无任何火源隐患 的情况下,方可离开现场。 防护措施

动火作业培训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 (一)目的 控制动火作业行为,使之风险降至最低,减少和避免火灾事故和其它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的生产安全。 (二)定义 1.动火作业: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三)作业人员安全职责 1、作业区域所在单位应当告知作业单位现场存在的风险,提供现场作业的安全条件;审查作业单位动火作业措施或相关方案,监督现场作业安全,发现违章有权停止作业; 2、作业单位负责开展风险分析,制定并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安全措施或方案,开展作业前安全培训或交底,检查作业现场安全状况,及时纠正违章行为;现场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及时终止作业。

3、作业申请人是动火作业现场负责人,负责提出作业申请,落实作业安全措施,组织实施动火作业,并对作业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负责。 4、作业批准人或其授权人负责审批动火作业许可,与作业单位沟通工作区域风险和基本安全要求,核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授权后批准人扔承担动火作业安全的最终责任。 5、作业监护人应当经过安全培训,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及其他救护器具,全面了解动火区域和部位状况,对动火作业实施全过程现场监护;对违章行为及时纠正或制止,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 6、作业人员在动火作业前应核实动火作业部位、动火时间,确认各项安全措施已落实;在动火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动火作业许可及操作过程相关要求;发现不能保证动火安全时,应当天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四)动火作业的分级 公司内的动火作业分为A级、B级、C级

三类; A级动火作业 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指本规程第二款第2条规定的区域。 B级动火作业 公司区域内除易燃易爆场所外,有关部门或承包方进行的临时性的维修、改造、施工等动火作业。 C级动火作业 指在公司焊接线区域内进行的固定的长期性动火作业。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特殊情况时,除C级动火作业外,公司内进行的其它动火作业一律按A级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五)动火作业十四个不准 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四、在班前、上班时不准喝酒。 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

化工企业防止违章动火的六大禁令

化工企业防止违章动火的六大禁令 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动火证是化工企业执行动火管理制度的一种必要形式。而办理动火证的过程中,动火执行人,项目负责人、车间安全技术人员、分析人员、监护人、值班主任(工段长)、车间主任都各自有自己的责任,层层负责,人人把关,共同对动火安全负责。 办理动火证的过程又是具体落实动火安全措施的全过程。从办证、与生产系统隔绝、排气、置换、清洗、分析、清除周围易燃物到消防措施和监护等都必须一一落实之后,审批人才能批准动火。 其次,批准了动火证是动火的“指令”,项目负责人必须对动火执行人逐项交代清楚、动火执行人要认真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应严格按“指令”中的要求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动火。 在动火完毕后,批准的动火证又是动火的原始凭证,以便总结、检查。 上述几点就是办理动火证的重要性和目的意义。在禁火区域内持有经过批准的动火证进行动火,就能有效地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和生产的安全。 但是,有的企业(单位)对动火管理制度贯彻不力,执

行不严,未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就动火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1996年5月6日,某化工厂水汽车间循环水冷却塔,根据生产需要,要对冷却塔配水池进行动火加盖,而塔内装有易燃聚丙烯填料,是一类动火区域。但没有按规定办理动火证,车间主任和安全员未到现场全面检查,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将过期的动火证延期一天使用。致使动火气割时,熔渣穿过旧石棉瓦掉进冷却塔聚丙烯填料中,引起大火,十座冷却塔中的四座半塔内的聚丙烯填料及部分金属支架被烧毁,五台风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损失五十四万二千九百余元,事故责任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案例二:1999年10月9日,某厂安装一队承担的氨水提浓技改施工项目,需在氨水罐上动火,但由于未办理动火证。也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稀氨水罐中达到爆炸极限的氨气和少量的氢气、甲烷气混合气体,遇到明火而爆炸。三名检修工人被炸开的直径约7米的顶盖弹向天空。其中一人被抛到离罐30米处,头部击在架空的水管线上,脑壳迸裂,落地死亡。在相邻新罐上施工的一名铆工被猛烈气流推倒而受轻伤。 上述两个典型的事故案例深刻地说明了化工企业在禁火区域内动火检修未办理动火证所造成的重大损失。为确保安

动火作业安全方案(最新版)

动火作业安全方案(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12

动火作业安全方案(最新版) ㈠施工单位:大庆市中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㈡业主单位: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三公司东风供热分公司 ㈢工程地点:油田总医院锅炉房 主要施工内容及范围:拆除现状2台低温热水锅炉前墙,将每台锅炉2个燃烧器安装位置改造为一个燃烧器安装位置,对3#,4#炉炉前燃烧器管线进行相应调整。拆迁3#,4#炉燃烧器,风机及基础。 二、动火作业情况 动火地点(部位) 油田总医院锅炉房内 动火级别

三级 动火方式 气割、切割、打磨、焊接 动火设备 割枪、切割机、打磨机、焊机 动火原因 拆除3#,4#燃烧器,风机及基础,管线安装。动火起讫时间 2013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15日 动火人 任可利 施工单位负责人 马玉镇 现场安全总负责人 郑杰 监护人

万有贺 安全措施落实负责人金成万 动火安全器具准备情况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灭火器 个 2 消防水带 M 安全标志 套

1 三、安全作业措施 3.1开工准备 ㈠办理动火证,落实安全措施。 ㈡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 ㈢检查灭火器材、消防器材,确保完好无隐患。 3.2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㈠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㈡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㈢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㈣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㈤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㈥没有消防措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3安全技术措施 ⑴本次动火作业内动火是重点防护部位是顶棚上的风机设备以及电缆电线。首先要保证仓内足够照明,采用通风机进行通风换气,

九项原则和六大禁令

中油集团公司HSE管理九项原则 1.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 2.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 3.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4.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 5.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 6.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7.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8.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 9.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集团公司HSE管理九项原则解释 为统一HSE认识,规范HSE行为,培育HSE文化,确保集团公司HSE方针和战略目标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依据HSE方针和战略目标,借鉴国际大公司通行做法,结合公司实际,编制印发HSE管理九项原则。 HSE管理九项原则是对集团公司HSE方针和战略目标的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是针对集团公司HSE管理关键环节提出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HSE管理原则与HSE方针和战略目标共同构成集团公司HSE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HSE工作首先要做到预防为主、源头控制,即在战略规划、项目投资和生产经营等相关事务的决策时,同时考虑、评估潜在的HSE风险,配套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优先保障HSE条件,做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 二、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员工应承诺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接受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良好的安全表现是企业聘用员工的必要条件。企业应充分考察员工的安全意识、技能和历史表现,不得聘用不合格人员。 三、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接受岗位HSE培训是员工的基本权利,也是企业HSE工作的重要责任。企业应持续对员工进行HSE培训和再培训,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的HSE知识和技能,培养员工良好的HSE意识和行为。 四、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各级管理者是管辖区域或业务范围内HSE工作的直接责任者,应积极履行职能范围内的HSE职责,制定HSE目标,提供相应资源,健全HSE制度并强化执行,持续提升HSE绩效水平。 五、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各级管理者应以身作则,积极参加现场检查、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了解HSE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并改进HSE管理薄弱环节,推动HSE管理持续改进。 六、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任何作业活动之前,都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员工应主动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熟知岗位风险,掌握控制方法,防止事故发生。 七、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所有事故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一经发现,都应立即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应及时采取相应监控措施。应对整改措施或监控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确保整改或监控达到预期效果。 八、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要完善机制,鼓励员工和基层单位报告事故,挖掘事故资源。所有事故事件,无论大小,都应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时报告,并在短时间内查明原因,采取整改措施,根除事故隐患。应充分共享事故事件资源,广泛深刻吸取教训,避免事故事件重复发生。 九、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企业应将承包商HSE管理纳入内部HSE管理体系。承包商应按照企业HSE管理体系的统一要求,在HSE制度标准执行、员工HSE 培训和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等方面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改进HSE表现,满足企业要求。一、

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 定义 1.动火作业:指在厂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星、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2.易燃易爆场所:主要指公司涂装及喷砂场、油库、气站、危险品仓库、材料库、油品及油漆稀料、前处理剂等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场所、液化气瓶储存室、变配电室、相互禁忌作业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 职责 1.担当部门:主要指在公司内进行的维修、改造、施工等临时性作业的部门,如设备管理部、生产技术部等。负责动火申请,《安全作业许可书》办理,动火现场的清理及监护等;对担当的承包方在公司区域内动火时,《安全作业许可书》的初审及动火作业状况监督。 2.承包方:负责动火作业时的申请,《安全作业许可书》办理,动火现场的清理及监护等;负责配合、落实担当部门、管理部提出的安全防范及整改、预防措施。 3.安全环保课:接受动火申请,负责批准《安全作业许可书》;检查动火作业的安全状况及督促现场改善。 动火作业分类 公司内的动火作业分为A级、B级、C级三类; A级动火作业 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指本规程第二款第2条规定的区域。 B级动火作业 公司区域内除易燃易爆场所外,有关部门或承包方进行的临时性的维修、改造、施工等动火作业。 C级动火作业 指在公司焊接线区域内进行的固定的长期性动火作业。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特殊情况时,除C级动火作业外,公司内进行的其它动火作业一律按A级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动火作业十四个不准 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四、在班前、上班时不准喝酒。 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七、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九、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十、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十一、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十二、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十三、未安装触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十四、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四、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五、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六、没有消防措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 控制动火作业行为,使之风险降至最低,减少和避免火灾事故和其它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的生产安全。 安全操作规程 1. C级动火作业要求、B级和A级动火作业基本要求 (1)动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遵守公司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焊割工必须具有焊工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即:IC卡。 (2)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及其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该区域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何可燃品(化学品、纸箱、塑料、木头及其它可燃物等),确保动火区域保持整洁,无易燃可燃品。

动火作业安全培训考核试题

动火作业安全培训考核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4分) 1、根据动火区域风险等级的高低,将动火等级分为特殊一级二级及固定动火。 2、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不小于5米,二者之间距离与动火作业地点应不小于10米,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3、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间隔一般不超过30分钟。 4、动火作业过程中,动火监护人应坚守岗位。监护人发生变化需经批准。 5、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6、遇节假日、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7、特殊、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8小时,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检查确认或分析。 8、动火作业人员应处于动火点上风向位置动火。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C)。 A18%B21%C23.5%D32% 2、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应超过(D)。 A8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72小时 3、(C)风以上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 应升级管理。 A3级B4级C5级D6级 4、下列不属于一级动火区域的是(D) A停工过程的生产装置区 B可燃物料的泵房与机房 C存有物料的罐区 D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 5、用火期间,距用火点米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气体,米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液体。(B) A.10、30; B.30、15; C.30、20; 6.按动火审批权限,特殊动火需经(C)审批签字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A.安全部门负责人; B.企业负责人; C.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 7、在受限空间内施救,在可燃、有毒气性质体不明的情况下,应首先选个体呼吸防护器为(B)。 A.过滤式防毒面具 B.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C.自吸式防毒面具。 8、动火作业完毕,(A)应清理现场,监火人在确认有无残留火种后才可离开。 A动火人B监火人C当班人员 9、在进入有限空间内部动火作业前,应进行有限空间气体分析,除可燃物含量分析还要(C)。A氧含量B有毒物C氧含量和有毒物D一氧化碳 10、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C),如超过此间隔时间,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 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60分钟 1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自2015年(B)开始实施。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12、在受限空间潮湿容、狭小金属容器内使用手持照明灯具时安全电压应小于等于(A伏。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浅解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浅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八条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生产装置多数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工生产、使用、贮存的区域进行动火作业必须遵守《消防法》,并严加管理和控制。需要动火的工件尽量拆下搬移到企业划定的固定动火区内进行,焊好后再装回原处,尽量避免在禁火区内动火。需焊接的工件不能拆卸不得不在禁火区内动火作业时,必须遵守“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的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办理动火证是防止违章动火的重要管理程序,从申请到批准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要有责任人,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敷行。动火要领导审批的目的是动火安全措施要领导把关,明确领导者的责任。负责动火审批的领导要明确指示审核动火需采取的安全措施,坚决制止违章动火。动火作业人员要拒绝违章指挥,要明确意识到安全措施不落实动火,自己首先是受害者。即使是紧急抢修,也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落实安全措施后才能动火。动火作业人和领导(审批者)对动火,必须明确如下概念。 1.化工企业在企业划定的固定动火区之外,均为禁火区。 2.在禁火区内动火均须办理动火证。 3.动火是指在禁火区内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4.明确动火等级,根据企业生产工艺装置和物料危险程度以及装置在厂区内的布置情况划定固定动火、二类动火、一类动火、特殊动火四等。划分动火等级的依据和如何办理相应的动火证,都要依据《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规定执行。 申请、审批动火证的人,必须切实了解动火对象、场所及周围的实际情况,严肃认真地进行申批,反对形式主义,敷衍了事。要知道不办和不认真办理动火证就开始动火,是目前化工企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首要原因。动火要批准,实际上是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届时的动火操作票或动火方案,落实相关责任人,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是非常重要的。 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为保证动火作业安全,在动火前,首先要做的安全措施就是动火点与其它设备实行可靠的隔绝,以防止作业过程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因素相互串通。可靠的隔绝方法是加堵盲板或拆除一段连接管线,不允许用水封或关阀门的方法作为隔绝措施,事实证明作为隔绝措施它们是不可靠的,止逆阀(止回阀)更不能作隔绝措施对待,这方面的教训数不胜数,都是因为可燃气体相互串通而导致事故。盲板的材质规格、加工精度等技术条件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并正确装配。如用拆除一段管线的方法隔绝,应注意在生产系统或存有物料的一侧上好堵板,堵板的技术要符合安全要求。 动火现场要注意常压敝口容器和邻近管口的隔绝,保证火星不能与容器口、管口逸出来的可燃物相遇。通常是将容器口、管口接临时放空管,将放空管口升高或变向,避免与火星相遇。如容器无升压也可在容器口、管口加堵板,另外应将动火部位(尤其是高处动火作业) 用不燃材料严密包围,使焊渣、火花不向外飞溅。事实证明,不做好隔绝工作就盲目动火后患无穷(例八厂中间体车间火险)。与动火系统外进行有效隔绝,是动火作业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隔绝后即将动火影响范围有效闭。把动火影响范围封闭系统内的设备、管道、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动火安全才有把握,保证不受范围外的因素干扰,也不因动火作业不当而危及其它。 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化工企业的设备(如塔、罐、柜、槽、箱、桶及窨井、暗沟、管道、密封空间等)多有易燃易爆的物料、气体,如不清洗、置换合格动火,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在做好隔绝工作之后,界定内的设备、管道等必须把物料排净,对可燃气体进行置换,对残液和附着物、沉积物进行彻底的清洗,经验证合格后,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