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和目标设想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和目标设想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和目标设想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和目标设想

2012年第2期

第28卷(总第162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No.2,2012

Serial No.162Vol.28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和目标设想

沈向民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个人所得税作为现行税制中唯一能通过累进税制实现纵向公平的税种,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选择中被寄予厚望,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自1980年随着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的颁布而正式确立以来,经历了不断调整完善的改革过程。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调节收入分配、改善民众福利、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个人所得税依然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兼顾公平和效率、兼顾经济规律与社会文化、兼顾流量与存量的职能调节、兼顾短期与长期调节是改革的原则,为此,需要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管理,增加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透明度,建立居民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和个人所得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制度体系直至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综合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配套完善自然人税收制度和管理,完善税制设计。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目标;公平

中图分类号:F810.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774(2012)02-0036-05

现代国家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税收国家,税收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税收既保证了国家机器自身的正常运行,为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又能以税收的方式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引导和调整。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现行税制中唯一能通过累进税制实现纵向公平的税种,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选择中被寄予厚望,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较晚,1980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虽历经多次调整,但与经济社会重大变化相比,其税制理念、制度框架、要素结构和税负分布并没有本质转变,与现行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不相适应是其“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主要动因。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历程

我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颁布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经历了不断调整完善的改革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建立摸索阶段(1980 1994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来到中国。为加强对外籍高收入人员的管理和调节,在国际交往中有效实施税收管辖权,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和国际惯例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并鼓励外籍人员来华工作,1980年9月10日,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也是最完整的一部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文件,成为税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该法虽然明确征税对象包括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但其规定的免征额每月或每次为800元,远高于当时国内居民的工资收入(月均64元左右),因此绝大部分国内居民不在征税范围之内,该法针对外国来华人员和外商等群体的意向显而易见。该法还规定征税对象为纳税人的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6类,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以收入减除一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等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

收稿日期:2012-01-06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JA790027)

作者简介:沈向民,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生,江苏省南京市地方税务局干部。

按5% 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其他5类所得均按照20%的税率计税。同时,还规定了如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奖金等诸多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80年代开始,随着对市场经济的重新认识,我国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搞活经济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个人收入差距明显拉大,需要通过税收方式加以适当调节。当时,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文件与领导人的一些重要指示中都有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提法。如1985年3月7日,邓小平明确指出:“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1〕111。为了适应个体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对其中的高收入者进行适当的调节,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同年9月25日,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征收私营企业投资者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规定》,从不同角度规定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的从业范围、计税依据、税率等内容。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是制度创立阶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等一批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在实质上形成了对外和对内的多套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增加财政收入、调节社会分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收入水平提高、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增长迅速,从1981年的0.05亿元增长到1993年的46.73亿元,12年增长了近千倍;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也从1981年的0.01%上升到了1993年的1.10%。然而,这个阶段的个人所得税制建设还在逐步摸索,虽然确保了一定数量和相对稳定的财政收入,但并没有形成完整和稳定的税制体系,税制设计受到经济发展和政治诉求的影响较大,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探索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部分问题直到1994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时才得以有效解决。

稳定发展阶段(1994 2011年)。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效率,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全面改革,将前述的一“法”、两“条例”、一“规定”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完善了纳税人、征税项目、费用扣除、税率等方面内容,形成较完整、统一的,符合我国国情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新法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境内外居民,征税对象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等共11类,计税依据中,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偶尔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计税依据,其他8类所得以收入减去一定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工资、薪金适用5% 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5% 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其他8类所得按照20%的税率计税。同时规定了多项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新法规范和扩大了税基范围,使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迅速增加,由1993年的不足1700万人增至1995年的5100万人。

1994年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后,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和税制完善的需要,我国先后于1999年、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11年5次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调整。1999年8月30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授权国务院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按照20%的税率开征个人所得税。2000年9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明确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2005年的调整主要是将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从800元/每月提高到1600元/每月,同时规定了个人自行申报纳税的适用范围,包括要求年所得在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需要自行申报纳税。2007年8月15日起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减按5%的税率征税,同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修改,将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从1600元/每月提高到2000元/每月。2008年10月9日起对个人储蓄存款暂免征税。2011年4月和6月底,全国人大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进行了二次审议,修改内容包括工资、薪金的费用减除标准由2000元/每月提升到3500元/每月,原有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改为7级,取消5%、15%和40%三档税率,新增3%的税率标准,扩大3%和10%两个低挡税率的适用范围。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是迄今为止关注度最高、研究讨论周期最长、结构性减税力度最大的税制改革。根据财税部门的测算,全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减收达1600亿元左右,其中由于提高税前扣除标准、调整工资、薪金税率和级距产生的减收大概是1440亿元,占到2010年该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的46%。调整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减收规模大概达到160亿元。

这一阶段个人所得税制建设通过早期的摸索和

磨合,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明确、经济体制和分配体制改革到位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对个人收入进行管理调节的完整、统一的税制体系。经过十多年的税收实践,这套税收体制有效发挥了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适合也适应了整个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从1994年的72.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943.6亿元,增长了54.2倍;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1.43%上升到2009年的6.23%,提高了4.8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4年的0.16%上升到2009年的1.18%,提高1.02个百分点。

后转型阶段(2011年以后)。2011年税改之前的工资薪金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存在级次过多、低档税率级距累进快等问题,容易出现较高收入者减税幅度高于较低收入者的减税幅度等现象。为体现中央关于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要求,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以及税率设计基本原则,此次税法修改将原法税率表级次简并为7级税率,减少税率级次,降低最低档税率,拉大低档次税率级距,避免中低收入者税负累进过快,又加大了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使不同收入的纳税人税负增减变化较为平滑。具体改革内容有,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至3500元,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最低税率由5%降为3%,对税率间的级距也有相应调整,并提高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标准。个人所得税税负普遍减轻,可以更好地保障工薪阶层的收入。其中受益对象主要是月薪在4000 8000元的人群。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由目前的约28%下降到约7.7%,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即约6000万工薪族今后不需交纳个人所得税〔2〕。

近年来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都是以公平为目标来实行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例如多次调整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费用扣除标准,从近期或者局部的角度来看,政府税收收入有一定幅度的减少,但居民的福利得到了提高。2011年四季度工资薪金所得税和个体生产经营所得税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前者同比下降11.1%,后者同比下降10.7%〔3〕。以长期或全局的角度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增加了购买力,将促进消费的现实增长,增加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国家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并且,社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促进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

本次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依然存在“避重就轻”的问题。免征额的大幅度上调在切实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纳税负担的同时,没有考虑区域发展不均衡和通货膨胀的相关影响,免征额设计体系不够完善。另外,对“税制”、“税率”这些重量级的调控指标有所涉及,但程度不够,个人所得税税制没有出现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本质转变。

二、四个兼顾: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原则

根据财政部的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应该基于这个大的背景下,按照结构性减税的总体趋势,寻求实现纳税主体和平均税负更加公平、制度框架和管理机制更加合理的有效路径。改革的原则应该兼顾四个方面:

1.兼顾公平和效率

长期以来,坚持“效率优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发展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性来关注公平和正义。就个人所得税的功能而言,收入功能已经固化而且在现有机制下难有较大改变,调节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税制设计应该主要考虑税负的公平问题,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首先要树立公平的理念,让全民形成个人所得税是“富人税”的意识,税收调节的对象主要是高收入群体,在税制设计上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其次是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让公平的思想渗透到税制设计和执行的各个环节,保证个人所得税税制系统的公平性;再次强化税制的横向比较,宏观层面上注意个人所得税与其他税种的平衡问题,微观层面上关注劳动收入和财产增值的税负平衡等问题,对初次分配形成的不公进行有效调节,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同时,我国仍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的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发展来解决,效率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路在个人所得税的税制设计上应该调整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保证税收征收、税收调节和税收管理等各方面的效率,确保税制的实施不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和阻碍。

2.兼顾经济规律与社会文化

个税的税制设计应该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在综合自身因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寻求最优方式和选择的同时,更要兼顾社会伦理和文化。经济规律是前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探索和实践的成果,是对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归纳。

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税制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路径,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引作用。西方国家建立在市场经济实践基础上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总结出的经济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我国税制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但我们更要坚持因地制宜的观念,制度功效的发挥除本身合理性外,还要适合制度作用对象的情况。在宏观层面,税制设计要考虑当前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过分强调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和调节作用显然不切实际;在微观层面,在税制设计上要更多地考虑传统文化因素的伦理价值。例如,最优税制理论上应保证每人征得最后一个单位的税收引起的效率损失正好相等,但低收入者的劳动供给弹性比高收入者低,按上述规律对低收入者课以高税率,显然与社会伦理和文化相悖。

3.兼顾流量与存量的职能调节

就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来看,存量收入和增量收入(或称流量收入)的作用方式不同。从宏观税制来看,我国的税制结构中间接税占比较大而直接税占比较小,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占比更小,2002 2009年都在7%左右。在这种税制结构下,居民获得收入时的税负较轻,而消费商品和劳务时的税负较重,导致储蓄增加而消费动力不足。而由于消费倾向递减,收入越高的群体的消费占收入比重越低,而且消费倾向递减趋势明显,从而导致整个税制的累退性。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扩大直接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规模,减低货物和劳务相关间接税的比重,降低消费支出的税收负担,通过税收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发挥对收入分配特别是存量收入的调节功能。我国近期开展的增值税减税改革和即将开始的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的改革都符合上述的发展思路,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税负都在下降,而且在间接税调节上基本以对增量收入的调节为主。下一步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应该加强对存量收入的调节,从而形成存量收入与增量收入调节的平衡,切实发挥出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

从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来看,劳动所得是流量收入,财产所得是存量收入,是财富积累形成的收入。近年来,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占居民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也是造成新时期收入分配起点不公的重要原因。个税的税制调节不仅要考虑流量调节,更要关注和强化以财富收入为主要内容的存量调节,在不损害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

4.兼顾短期与长期调节

个税调节在强调公平的同时,必然会对短期的经济效率造成损害。但是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会进一步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源水平和投资消费取向,从而提高长期的经济效率水平。税制设计应该以短期公平、长期效率为目标,坚持动态和长效的合理调节。在面临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选择问题时,以往过于强调短期效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民众关心免征额,税制改革就调整免征额;民众质疑税负过重,就降低税率,这么做确实解决了一些现实矛盾和问题,但这些措施往往是临时性、过渡性、阶段性的措施,易造成改革的反复,形成内部博弈增加额外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极大浪费。所以,坚持长期效应应该是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和必然选择,根据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出相应的税收制度,采取适合的征管措施,并通过指数化、差异化的调整,确保税制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可以提前避免和化解诸多经济和社会矛盾,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思路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学术界和社会上很多学英学美、一步到位的思潮都是片面的、缺乏可行性的短视观点。制度变迁需要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支撑,制度变迁又会改变现有的环境。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以下若干方面内容:

1.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管理。这一环节的主要目标:一是提升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意识。现行税收管理中,高收入群体的偷逃税行为最为严重,转变高收入群体纳税的观念意识,增强其依法纳税的主动性,对提升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整体纳税遵从度具有决定意义。二是确保个人所得税税基的稳定。高收入群体在现行税制和未来改革中都将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重点群体,加强对其收入的管理,特别是处于税收边缘模糊地带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的管理,可以稳固税基,为改革的平稳进行提供收入保障。

2.增加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透明度。公平性是社会公众对现行税制质疑和否定的根源,这种公平不仅体现在税制本身,还包括税制的落实和执行。高收入群体依法纳税了吗?政府官员依法纳税了吗?垄断

行业职工依法纳税了吗?这些都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也是其对改革公平性和成功性认可的重要依据。

3.建立居民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和个人所得税信息化管理平台。未来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趋势是综合征收方式,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多部门信息共享都是必须解决的前提条件。信息化征收方式也是解决未来个人所得税大规模、大批量复杂繁琐计算、分析的必然方式。

4.改革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制度体系,等条件成熟后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综合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较大程度地改进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对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进行区分,兼顾税负水平和征收方式,先行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模式。在保证征收秩序和效率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职能,增强对收入调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个人所得税切实成为“富人税”。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管理条件和纳税人纳税意识成熟后,逐步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综合征收模式,把劳动性、财产性以及其他如继承、赠与的收入全部纳入一个平台征税。同时,推行负所得税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提高财政税收管理的公平和效率。

5.配套完善自然人税收制度和管理。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建立同时,对其他如遗产继承、财产赠与等收入取得行为开征相应税收进行管理,进一步完善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

6.完善税制设计。个人所得税收制度的价值理念、所追求的伦理目标、所寄托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实现,均依赖于科学完善的税制设计。一是税前扣

除方式与标准,避免产生个人所得税的逆向调节作用。从现行标准来看,3500元的免征额相对收入和物价的涨幅还有较大的调节空间,应建立免征额的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探索免征额的区域差异调整制度。在保留“三险一金”全额在税前扣除规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保障基本权利、得到社会共识、有助公平正义的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比如增加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和贷款利息等费用。在结构性减税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可以由粗到细、由零到整,不断拓展费用扣除范围,适当放宽费用扣除标准。二是税率问题。税率是税收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素,是税制改革的关键指标。应探究科学合理简明的多层级税率和级距,尤其是工资薪金性质的收入所采用的超额累进税率。三是税收征管问题。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搭建信息共享和信息管税平台是确保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纳税编码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双向申报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稽查制度,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宣传和服务,注重发挥税务代理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明之〕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个税改革后,个税全年减收1600亿元左右〔N〕.中国经济时报,2011-07-01.

〔3〕个税改革影响显现,去年四季度工资薪金税负增长〔EB/O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 _02/14/12507096_0.shtml.

The Reform Process of Our Personal Tax Income and the Target Envisioned

Shen Xiangmin

Abstract:As the only tax we have now that achieves vertical equity tax by progressive tax system,personal in-come tax,a social focus in China today,is widely anticipated in the regulat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narro-wing the wealth gap.With the issue of the first Personal Income Tax Law in1980,our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was officially established and has ever since gone through a constant reform process of adjustment and perfec-tion.The present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accords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adjusting revenue distribution,improving public welfare and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system is also confronted with much reform pressure.We should give due consideration to both fairness and efficiency,economic law and social culture,the functions of the flow and stock adjustment,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egulation.These are the reform principles of personal income tax.Accordingly,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igh income group,in-crease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management,establish resident individu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and personal income tax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perfect the natural personal tax system and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tax system design.

Key words: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reform;target;equity

解读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伦理意义_1

解读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伦理意义 摘要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刚刚起步,上就充斥着各种声音,对于税制并不完善的我国来说,及时其改革的必然性、探讨其现实意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伦的角度对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进行解读,探讨了其蕴含的伦理价值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改革伦理意义 2005年10月27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 1 600元,并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备受瞩目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终于迈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立法精神,是我国推进民主法治、落实公平正义、实践“以人为本”科学观的又一重要体现。 1 个人所得税及其改革的伦理必然性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体现的是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自1799年在英国创立以来,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适用的一个税种。为了维护国家的权益,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于1980年开始实施个人所得税法并开征个人所得税,其间曾在1993年和1999年作过两次修订。此次被修改的起征标准是1993年制定的,在当时的就业者中,月工薪收入在800元以上的只有1%左右。但到2004年,800元以上月工薪收入已升至60%左右,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提高67%,在个人所得税

总收入1 737.05亿元中,65%左右来自人数庞大的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在有些地方甚至高达80%以上,而最高等级的45%税率实际收到的税款却几乎为零。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在表面上要体现的是“高收入高税率”,在现实中却只针对那些以工薪为惟一生活来源的劳动者,而有多种收入来源的“富人”却通过“合理避税”减少了纳税。这表明该标准的个人所得税制作用已经完全脱离了实际,严重背离了本来是要使高收入者拿出一部分收入用来支援低收入者,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共享繁荣的初衷。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成为了纳税主体,富裕阶层反而没有足额纳税,甚至逃避纳税,这就使个人所得税不仅无法起到公平收入分配、平衡贫富差距的作用,反而出现了“逆向调节”,增加贫困人口的负担,有了“劫贫济富”之嫌。这种现状的继续存在,必然会激发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动荡。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今天,我国人大与时俱进地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修改、制定公平科学的个人所得税法,是对广大民意的积极回应,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地贯彻落实,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分配观。它有利于从个人所得税征管层面有效调节社会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的利益矛盾,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进行良性的利益博弈,形成均衡的利益格局;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鼓励公民诚实劳动,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毕业论文

个税改革(论文

编号:浅析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改革 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考试地区: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正文┉┉┉┉┉┉┉┉┉┉┉┉┉┉┉┉┉┉┉┉┉┉┉┉ 3 1.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概念、地位以与历史沿革┉┉┉┉┉┉ 3 2.中国个税法律实践面临的问题┉┉┉┉┉┉┉┉┉┉┉┉┉ 5 2.1分项所得税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2税率设计不合理,工薪族成为纳税主体 2.3累进税率级数过多,最高边际税率过高 2.4起征点设定不合理 2.5个人所得税征收、监管手段落后 3.国外个税改革特征与经验┉┉┉┉┉┉┉┉┉┉┉┉┉┉┉ 8 3.1由分类所得税制向综合所得税制转换 3.2扩大个人所得税税基 3.3降低最高税率,减少税率分级 3.4缩减个人所得税扣除政策 3.5个人所得税指数化 4.中国个税法律改革的取向┉┉┉┉┉┉┉┉┉┉┉┉┉┉┉ 10 4.1选择和确立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 4.2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减少税率档次 4.3在个人所得税减免、扣除政策的规范与统一上,也应该有更合理的设计 4.4建立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税收征管方 注释┉┉┉┉┉┉┉┉┉┉┉┉┉┉┉┉┉┉┉┉┉┉┉┉ 14

摘要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由于立法之初的经验、条件所限,个人所得税立法与征收等方面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从中国个人所得税立法的概念和发展沿革入手,剖析了当前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所面临问题,并在分析国外个人最新所得税改革经验基础上,提出有关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取向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字 个人所得税,个税改革,综合税制,个税起征点,个税征管

论个人所得税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913590828.html, 论个人所得税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钟倩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2期 摘要:2006年1月1日起,我国新的个人所得税开始实施,这次改革最重要的是起征点提高至1600元,可是,这次改革还不够全面。起征点只是一个硬性指标,把所有公民都规定在这一指标纳税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利于调节贫富差距,因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并没有考虑到赡养系数、城市和农村等多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032-02 1个人所得税的产生与发展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创立。目前,个人所得税已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并成为一些国家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历经两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政府调节分配不公、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受到广泛的关注,焦点是以下惊人的数字。一是800元的个税起征点已经25年不变,这个当时是城市职工平均工资近10倍的起征点,现在已经把绝大多数城市劳动人口都纳入了征管范围;二是1994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成为同比增长最快的税种,增幅高达48%,远高于9%的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三是在发达地区,工资薪金税收已经占到了个税总额的60%以上。近年来,改变这些不可思议的数字的呼声非常强烈。 2005年全国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这是我 国自1980年制定个人所得税法以来的最重要的一次修改,核心内容一是将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二是要求高收入者自行办理纳税申报。我国新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2个人所得税改革后的成果和不足 2.1改革后的成绩

浅析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史

浅析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赵芳 财务管理 09233249 指导老师:刘芳 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个人所得税又是税收中重要的税种。国家可以也应该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国民收入,缩小国民贫富差距,这就需要一个公平的且能起调节作用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虽然经过不断调整,但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制度;税率 一、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 个人所得税在我国征收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 1980年9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由此,我国制定了本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并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确定为800元。 1986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该条例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修正案,该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把个税法第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删去,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征“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2002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确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将个税起征标准提高至1600元。 2007年8月15日国务院决定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2008年3月1日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从起由1600元上调至2000元。,10月9日国务院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2011 年三月的“两会”上,温家宝明确表示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将会成为国务院讨论的重要问题。此后学界对于将起征点调整到 5000 元进行力推,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2011 年 6 月 3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 3500元,将超额累进税率中第 1 级由 5%降低到 3%。这一决定已在2011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由以上的个税发展及改革历程来看,个税改革的主要特征为个税起征点的

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改革

摘要:摘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在财政收入规模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各地税务机关开展了纳税人自行申个人所得税的工作,完善了全员全额扣缴申治理,有效地堵塞了税收漏洞,抑制了偷漏税现象,促进了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当针对造成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2011年6月的最后一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起征点上调到3500元。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概况 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199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仅为72.7亿元,2004年达到1737.05亿元,十年提高了约24倍;占中国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从1994年的1.4%,迅速提升至2004年的6.75%,个人所得税已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和中国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近日,社会各界期盼已久的个人所得税法(修订)立法进程,正在按照人大立法计划如期进行,修改方案已经在8月23日由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从而进入人大立法的“一读”程序。 我国所得税制是1980年制定的,尽管中间有几次小的调整,但是我国现行税制的第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起征点多年不变。第二个弊端就是个人所得税的模式选择问题。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选择一个综合所得税制模式,而中国选择的是一个分类所得税制模式。分类所得税制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处于同一收入水平的纳税人的纳税负担不相同。由于收入来源不同,最后的实际税收负担也不相同。此外,我国现行所得税制没有考虑一些个案,比如同样的收入水平,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一样,表面上看,纳同样的税好像很公平,但是这个纳税之后的生活负担能力或者承受能力可能截然不同。 目前国内个税最大的弊端在于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没有起到调节社会公平应有的作用。首先,工薪阶层税负过重。如今国内工薪阶层月薪3000元-5000元里面增加了很多的支出内容,如住房公积、医疗支出、教育费用、养老保障,这部分月薪实际上对许多工薪阶层仅够维持生计用,但目前税制仍然按照富人的标准来对他们征税。其次就是调节的重点对象有失偏

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计算实例

培训资料: 个人所得税申报表(A表)填写案例讲解 案例一: 甲为一家五金店(个体工商户)A的业主,该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2017年1月至4月A收入总额100万元,累计发生成本费用80万元,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10万元,1月至3月累计已预缴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1万元。甲有听力残疾,有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残疾人证,并已按相关文件要求办理了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劳动所得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备案手续。甲该如何申报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 解答: 收入总额=1000000(元) 成本费用=800000(元) 利润总额=1000000-800000=200000(元)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100000(元) 投资者减除费用=3500×4=14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200000-100000-14000=86000(元) 税率30% 速算扣除数9750 应纳税额=86000×30%-9750=16050(元) 减免税额=375×4=1500(元) 已预缴税额=10000(元) 应补(退)税额=16050-1500-10000=4550(元)

案例二: 甲为一家个人独资企业A的投资人,该个人独资企业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2017年1月至2月A收入总额40万元,累计发生成本费用35万元,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0元,1月累计已预缴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2000元,甲购买了符合财税〔2015〕126号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每月支付保费200元。甲该如何申报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 解答: 收入总额=400000(元) 成本费用=350000(元) 利润总额=400000-350000=50000(元) 投资者减除费用=3500×2+200×2=7400(元) 应纳税所得额=50000-7400=42600(元) 税率20% 速算扣除数3750 应纳税额=42600×20%-3750=4770(元) 已预缴税额=2000(元) 应补(退)税额=4770-2000=2770(元)

浅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论文)

浅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山东财经大学2013级财政税务班,学号 姓名:李晗

2016年5月1日,国家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后,国民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个人所得税改革迫在眉睫,结合所学财政税务知识,浅谈一下在个人所得税方面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明晰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不仅能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而且在调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且其地位在不断上升。目前,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 回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的30年历程,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税制正在不断走向完善。在1986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至今个税法已经进行了数次修改,在其中,特别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实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成为了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有效的缓解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了通货膨胀,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保障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正视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合理, 经济成分逐渐呈现多元趋势,国家公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样化,并且收入差距明显拉大,高收入者人群不断地分散和扩大、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和隐蔽。当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要求。 我认为,其局限性有: (一)以个人为征收单位存在不足。当前,我国个税以个人为征收单位与以家庭为实际支出单位之间的不一致、不同步,国人的实际收入与支出往往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仅以个人为单位的税制,对于双收入家庭与单收入家庭会造成明显区别与不公。另外,原有的所得税制度仅仅考虑了收入端,完全依据收入大小确定不同的所得税税率,忽视了不同收入者的正当支出差异。例如:家庭需要抚养的儿童与老人数量,每个月需要支付的房屋贷款利息等。原来的所得税制度都没有作必要的考虑与扣除。 (二)分类税制显现缺陷。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类税制,即将个人各种来源不同、性质各异的所得进行分类,分别扣除不同的费用,按不同的税率课税,即对纳税人的各项收

个税修改历程

个税修改历程 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税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其中涉及对个人所得征税的主要是薪给报酬所得税和存款利息所得税,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征。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1986年9月,针对我国国内个人收入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规定对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把个税法第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删去,而开征了《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2002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3年7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的报告,建议改革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适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同时对中等收入阶层采取低税率政策。 2003年10月22日,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等多项建议。 2005年初,广东财政再次对个税免征额提高进行调研,以便为中央尽快出台税改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个人所得税2005年0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08月23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免征额1600元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

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

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 【摘要】由于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税收制度不完善等种种问题,使对其进行改革的问题迫在眉睫。从税制模式到具体的征收对象、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结构等等,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改革目标的指引下,结合我国国情,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制定和落实各项计划任务,按部就班地稳步推进改革。笔者于本文中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就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制税制模式免征额征收管理改革措施【正文】: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迅猛发展(个人所得税收入由1993年的46.82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1737.05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1.33%上升至2004年的6.8%),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的第四大税种。而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从税制模式到费用扣除标准、免征额和税率结构等等存在着税负不合理、不公平等缺点,亟需进行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 (一)分类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税负1.分类税制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所谓分类税制,就是根据收入来源不同,将收入分成不同应税所得项目,不同扣除税率和征收方式。

我国目前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模式,对纳税人不同性质的所得实行分项征税,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征税标准和方法。这种税制模式虽然既可控制税源,又可降低稽征成本,但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不能区别纳税人各种负担状况,不利于纵向公平,容易造成应税所得来源渠道多、综合收入高的人不纳税或少纳税,而应税所得来源渠道单一、综合收入少但相对集中的人却要纳税的现象,无法充分体现“税负公平”的税收原则。随着对高收入调节力度的不断加大,征管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配套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这种税制模式弱点,就显得越来越突出。 2.对非工薪收入缺乏有效监控,造成不同来源的收入之间税负不公。对于工薪阶层而言,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又实行代扣代缴制,因此其完税率最高,而高收入者由于各种原因收入来源多元化,渠道多而隐蔽,税务部门对其监管的难度较大且征收成本很高,逃税和漏税现象较多。而我国现行税制客观上方便了高收入者进行避税:个人所得税目前分11个项目,一个人可能有1个项目,另一个人可能有好多项目。因此,高收入者一般多源收入,纳税纳得少;而非高收入者收入单一,因此纳税纳得比较多。如月收入同为2000元,若都是工薪所得,应缴纳税款为95元,若2000元所得分别为工薪所得800元,劳务所得800元和稿酬所得400元,则不必缴纳税收。 3.按月、按次分项计征,容易造成税负的不公。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纳税人各月获得收入可能是不均衡的,有的人每月的收入相对平均,有的人的收入则相对集中于某几个月。而依照现行的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历程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历程 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的施行,经历了一个曲折和缓慢发展的历程。1909年清政府草拟的《所得税章程》是中国最早涉及所得税的法律文件,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所得税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法规,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所得税暂行条例》,1943年出台《所得税法》,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所得税法诞生,并开始实施个人所得税。但由于历史政治原因,个人所得税在我国难以真正推行。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个人所得税才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50年1月,政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税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其中涉及对个人所得征税的主要是薪给报酬所得税和存款利息所得税,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征。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税制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相继开征了对外籍个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国内居民征收的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 1980年9月,全国人大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起征点确定为800元,征税对象包括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但由于规定的免征额较高(每月或每次800元),而国内居民工资收入普遍很低,因此绝大多数国内居民不在征税范同之内。 1986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规定对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人调节税。

1993年10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实现了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三税并轨。 199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初步建立起内外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其后,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把个税法第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删去,而开征了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2008年10月9日起,为配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控需要,该税暂免征收)。 2000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精神,制定了《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财税[2000]91号1,明确从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征企业所得税,对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从而解决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双重征税问题。 2002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5年8月,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初审,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500元/月。2005年10月,全国人大通过决议,个税起征点改为1600元/月,自2006年起实施。

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个人所得税中居民纳税人的是()。 A、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 天的个人 B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超过90 天但不满183 天的个人 C、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D、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 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的个人 2、下列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实行混合征收 B、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C、费用扣除额较窄 D、采取源泉扣缴和个人申报两种征纳方法 3、某大学教授2019 年度稿酬收入如下:(1)公开发表论文两篇,分别取得500 元和1800 元稿费。(2)2018 年 4 月出版一本专著,取得稿酬12000 元。2019 年重新修订后再版,取得稿酬13500 元。(3)2019 年3月编著一本教材出版,取得稿酬5600 元。同年10 月添加印数,取得追加稿酬5200 元。该教授2019 年度稿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元。 A、2861.6 B、1209.6 C、1552 D、2821.6 4、查理是英国某公司驻华代表处职员,2019 年在华时间为135 天,11 月份境内外工资为81000 元,均由境内公司支付,11 月份在华工作时间为10 天。该外籍个人11 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元。(英国与我国缔结税收协定)

A、0 B、2528.13 C、2990 D、6765 5、中国内地张先生通过沪港通机制购买中国香港联交所股票,下列各项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处理中,正确的是()。 A、股票转让差价免税 B、股票转让差价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20% 的个人所得税 C、取得的股息红利,按照10% 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D、取得的股息红利,实行差别化待遇缴纳个人所得税 6、下列各项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个人的房屋租赁所得 B、个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所得 C、外籍个人取得的现金住房补贴所得 D、个人因任职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票增值权所得 7、某个体工商户2019 年为其从业人员实际发放工资105 万元,2019 年该个体工商户允许税前扣除的从业人员补充养老保险的限额为()万元。 A、 3.15 B、 5.25 C、1.05 D、7.35

1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附件1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 表) 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投资者信息 姓 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国籍(地区) 纳税人识别号 被投资单位 信息 名 称 纳税人识别号 类 型 □个体工商户 □承包、承租经营单位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据实预缴) □查账征收(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预缴)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 行次 项 目 金 额 1 一、收入总额 2 二、成本费用 3 三、利润总额 4 四、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5 五、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 6 六、投资者减除费用 7 七、应税所得率(%) 8 八、应纳税所得额 9 九、税率(%) 10 十、速算扣除数 11 十一、应纳税额(8×9-10) 12 十二、减免税额(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13 十三、已预缴税额 14 十四、应补(退)税额(11-12-13) 谨声明:此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填写的,是真实的、完整的、可靠的。 纳税人签字: 年 月 日 感谢您对税收工作的支持! 代理申报机构(负责人)签章: 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主管税务机关印章: 受理人: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在中国境内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月度(季度)纳税申报。 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合伙人的,应分别填报本表。 一、申报期限 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纳税人应在次月(季)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如果在1年内按月或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应在每月或每次取得所得后的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 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应在次月(季)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人不能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延期申报。 二、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表头项目 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自本年度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截至本月最后1日的时间。 (二)表内信息栏 1.投资者信息栏 填写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相关信息。 (1)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2)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3)身份证件号码:填写纳税人身份证件上的号码。 (4)国籍(地区):填写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 (5)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2.被投资单位信息栏 (1)名称: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载明的被投资单位全称。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号码。 (3)类型:纳税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对应框内打“√”。 (4)征收方式:根据税务机关核定的征收方式,在对应框内打“√”。采用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的,应在下划线填写具体征收方式。 (三)表内各行的填写 1.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总金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第2行“成本费用”:填写本年度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及其他支出的总额。 3.第3行“利润总额”:填写本年度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的利润总额。 4.第4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写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5.第5行“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填写本栏;其他则不填。分配比例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填写;合伙协议未约定或不明确的,按合伙人协商决定的比例填写;协商不成的,按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填写;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按合伙人平均分配。 6.第6行“投资者减除费用”:填写根据实际经营期限计算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投资者本人的生计减除费用。 7.第7行“应税所得率”:按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纳税的纳税人,填写税务机关确定的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按其他方式纳税的纳税人不填本行。 8.第8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下表对应的方式填写。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1、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计税模式,对纳税人的不同所得项目分别按规定税率计算征税,这种计税模式,虽然能够简化税额的计算手续,并便于对纳税人的不同应税项目分别进行“源泉扣缴”,但是难以掌握纳税人的总体收入水平和负担能力,会使那些多渠道取得收入,应税所得总额较大但分属若干税目的纳税人税负相对较轻,而使那些收入渠道单一、应税所得总额较小的纳税人税负相对较重,难以真正实现税负公平。 2、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采用“定额扣除法”,计算纳税人的生计费用,这种费用的扣除方法比较简单,征纳双方都易于掌握。但是这种费用扣除方法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缺点。首先,由于这种费用扣除方法以固定数额作为费用扣除标准,未能与物价指数挂钩,从而难以适应由于通货膨胀造成居民生活费用支出不断上涨的实际情况。其次,这种费用扣除方法对不同纳税人采取单一的费用扣除标准,没有考虑不同纳税人之间家庭结构的差别,以及教育、住房、医疗等开支对纳税人生活费用的影响,从而会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 3、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基本上采用按月计征税款的办法,年终不汇算清缴(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及财政部规定的特殊行业除外)。这种方法,不仅难以适应由于许多行业生产经营季节性带来的纳税人各月份之间收入不均衡的特点,容易造成税收负担的不平衡。 4、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设计也存在不尽合理之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采用的是分类计征模式下的超额累进与比例税率并存的税率。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环境分析,累进税率带来了以下问题:一是过高的边际税率不利于我国民间投资资本的形成,不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成长阶段。二是税率设计过于繁杂,操作难度大,不适应我国现有的征管水平。三是级次过多的边际税率,使相当多的纳税人不能接受,在实际执行中形成虚设,反而由此使许多纳税人为了降低边际税率档次而想方设法隐瞒各项所得,从某种意义上讲,强化了纳税人的偷逃税意识。四是现行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水平下,真正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处于中下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这从某种意义上更加剧了纵向不公平。五是累进税率在时间跨度上有违横向公平原则。在纳税人的所得比较集中于一个时期(以月份为标准)的情况下,相同的所得就要缴纳更多的个人所得税款。 5、恢复对储蓄存款征收个人所得税,由于未设起征点,使相当一部分具有养老性质的储蓄存款利息被课征,而部分高收入者往往利用“私款公存”或进入股市等方法逃避课征。 6、缺乏对诚实纳税人的激励机制。任何法规的贯彻执行都离不开对违法行为的严厉处罚,同时也离不开对奉公守法行为的褒扬和激励机制。近年来,我国特别强化了税收征管和处罚力度,并于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这无疑为公民遵守税法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诚实纳税公民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相应的物质鼓励条款至今未见列入相关的税法条款之中。 7、偷逃税比较严重。根据《中国税务报》在2002年税收大盘点专题分析六中公布的数字表明,在个人所得税收入中,来之工资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呈上升趋势,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呈下降趋势。其中,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比重由1994年的38.7%,提高到2002年的46.4%;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比重由1994年的4.4%提高到2002年的31.7%。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已不再是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比重分别从1994年的46.1%和3.9%,下降到2002年的15.3%和1.9%。由于工资薪金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都实行了源泉扣缴的办法,税收流失相对较小,在同等的税收环境中,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下降,唯一的理由就是这部分群体偷逃税比较多。另外,从查处案件中也可以看出,演艺明星、私营企业主、建筑承包人等高收入群体的偷逃税款还相当多。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筹集财政收入的原则。增加政府的净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这是任何税种的共性。 2、让纳税人感觉公平的原则。一方面要让作为少数群体的穷人和富人的权益都能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对相同财务状况的纳税人应有相同的所得税纳税义务。 3、税收中性的原则。个人所得税不应成为调节个人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工具。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应尽量减少对资源配置、经营行为选择的扭曲作用。

浅论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浅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摘要 个人所得税具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及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另外个税能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18.12的个税改革减轻了工薪阶层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此次改革也是我国个税从分税制到综合纳税的一个试水过程,也是大数据与个人税收结合的一个开端。目前的征税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征管的简单、方便、易于理解。根据《新时代中国税收的主题和使命》中指出新时代税收发展和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把促进社会公平、增加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全面审视各方面的现行税收制度和政策规定,从中找准短板和弱项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又要把促进社会公平、增加人民福祉作为一项原则,针对有违税收公平正义的矛盾和问题持续发力,通过创新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政策安排,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穿于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各环节和全过程。所以个税改革还是任重道远,下文我将讨论个税改革中的短板和弱项。 关键词:养老附加扣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课税对象选择

目录 一、个税专项扣除对个税的影响及专项扣除中可以进行的调整 (3) 二、养老专项扣除的中所涉及的实际养老问题 (4) (一)城市与乡镇农村老人经济收入差距问题的探讨 (5) (二)赡养老人中的医疗、护理支出问题探讨 (6) (三)非独生子女之间的费用分摊扣除不够灵活 (6) (四)进一步的完善养老加计扣除的实施建议 (6) (五)进一步完善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扣除方式的建议 (7) 三、浅谈我国目前的人口生育情况 (8) (一)我国目前的人口增减状况 (8) (二)浅析生育意愿低下的原因及政府对改善生育率所做的措施 (9) (三)目前设置抚养子女方面的加计扣除的必要性的解读 (10) (四)增加0-3岁年龄段子女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必要性 (10) (五)对子女附加扣除的项目的范围的探讨 (11) (六)适当的提高二胎的扣除标准配合国家生育政策 (12) 四、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的选择探讨 (13) (一) 按家庭申报纳税与“婚姻中性”守则的相悖问题讨论 (13) (二)按家庭申报中女性的就业问题的考虑 (13) (三)以家庭为单位纳税的合理性的原因 (14) (四)以家庭为基础的综合申报方式的构想 (15) 五、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美英日个人所得税发展历史1

英美日个人所得税发展历史 1、个人所得税综述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与每个公民的直接经济利益紧密相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此税种。自从1799年在英国诞生以来,个人所得税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变革,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和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个人所得税一般占税收收入的30%-50%左右,有学者称其为经济的“自动稳定器”。日本以及其它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作为基干税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仅承担筹集财政资金的职能,同时又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任务在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如何发挥和激活个人所得税的上述双重功能,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当个人所得税的筹集财政资金的规模达到相当程度,使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充分发挥,进而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 本文将就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发展进行综述并对三个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现状进行总结,最后探讨对中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的借鉴意义。 2、美国个人所得税发展 2.1、美国个人所得税的理论发展 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军费需求大增。为了缓解财政收入压力,国会通过了《1861年收入法案》,该法案开始对个人所得征税。所得税规定,对年总所得超过800美元部按照3%的税率征税。个人所得税的开征标志着以消费税和关税为主体的联邦税收体系的新发展。 但是,随着内战的结束,为了顺应民众的减税要求,一方面减免了战时消费税,许多商品也不再征收消费税。1868年,联邦税收主要依赖于酒税和土豆税。另一方面,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并于1872年完全废止。 1913年10月,国会通过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该法规适用于年所得在50万美元以上的个人,最低税率为1%,最高税率为7%。在当时,美国仅有不到1%的个人缴纳个人所得税,所得税筹集收人功能十分有限。 2.2、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实践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筹措足够的军费,1916年国会通过了一项收入法案。该法案把个人所得税最低税率由1%提高到2%,最高边际税率由7%提高到15%,适用于年所得超过150万美元的个人。1917年,随着战争经费需求的增加,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在40000美元的税率提高到16%,所得在150万美元以上的,税率提高到67%。1918 年,又通过了一项新的收入法案,个人所得税税率再次提高,最低税率提高到6%,最高边际税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根本问题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根本问题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根本问题来源:360期刊网更新时间:2010-10-1 点击数:88 论文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根本问题 论文摘要: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已成为各收入阶层关注的焦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因为目标定位不准确,征收模式未能适时调整,致使税负确定、税率设计不合理、税制复杂,难以征僻,偷逃严重,渊节无力。本文对目标功能定位、征收模式选择、税率设计、征收管理这些个人所得税的根本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自1980年开征以来,收入增长异常迅速,1980年不足l7万元,1985年突破l亿元,1989年突破l0亿元,1995年突破100亿元,2000年达到660亿元,为我国所有税种中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税种,在聚集财政收入、公平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运行中日益暴露出的税制设计本身和征管方面的许多问题,也正严重阻碍着其功能的更大发挥,迫切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一、目标功能定位 个人所得税的目标功能定位是指一国个人所得税在某一时期应主要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作用,这是设计和改革个人所得税的首要问题。个人所得税有聚集财政收入和公平收入分配两大功能,因此,一国个人所

得税的目标功能定位又有三种选择: (1)以调节收入分配为主,只对少数高收入者进行特殊调节;(2)以聚集财政收入为主,对大多数人进行普遍调节;(3)同时兼顾聚集财政收入和公平收入分配,对中等以上的收入阶层进行调节。对我国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的争论正好形成以上三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因为我国日益增大的GDP、GNP总额和个人所得在GNP最终分配中份额的不断上升,表明_『居民个人的纳税能力日益增强,决定了个人所得税应在解决财政困难,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中更有作为;日益扩大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又决定了个人所得税必须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按第一种目标功能定位进行税制设计,必然规定较高的起征点,这便相应降低了高收入者的应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从而将弱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由于个人所得税收人总额减少,政府没有足够财力转移支付以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反而会加速贫富分化,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果用开征社会保障税或提高社会保障税税负的手段解决问题,则由于社会保障税的普遍征收和比例税率的累退性,必然增加中低收入者的负担,这比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更有碍公平,这一切正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目标背道而驰。事实上,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就因为目标功能定位瞄准高收入阶层,以公平收入分配为目标,便过分强调区别对待,为此选择了分类征收模式。将个人收入划分为l1个类别,设计了税负不同、形式各异、扣除有别的税率进行征收,结果使税制异常复杂,加之征管基础制度不完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