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实验指导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实验指导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实验指导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实验指导

食品化学与营养实验指导

主要内容:

实验一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

实验二方便食品中淀粉α-化程度测定

实验三油脂氧化的测定

实验四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测定

实验五膳食调查与评价

实验六个人日常膳食食谱设计

实验一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模拟实验测定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美拉德反应即蛋白质、氨基酸或胺与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美拉德反应开始,以无紫外吸收的无色溶液为特征。随着反应不断进行,还原力逐渐增强,溶液变成黄色,在近紫外区吸收增大,同时还有少量糖脱水变成5-羟甲基糖醛(HMF),以及发生键断裂形成二羰基化合物和色素的初产物,最后生成类黑精色素。本实验利用模拟实验:即葡萄糖与甘氨酸在一定pH缓冲液中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后测定HMF的含量和在波长为285nm处的紫外消光值。

HMF的测定方法是根据HMF与对—氨基甲苯和巴比妥酸在酸性条件下的呈色反应。此反应常温下生成最大吸收波长的550nm的紫红色物质。因不受糖的影响,所以可直接测定。这种呈色物对光、氧气不稳定,操作时要注意。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试管等。

试剂:均以相应的AR级试剂配制。

1.巴比妥酸溶液:称取巴比妥酸500mg,加约70mL水,在水浴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2.对—氨基甲苯溶液:称取对—氨基甲苯10.0g,加50mL异丙醇在水浴上慢慢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冰醋酸10mL,然后用异丙醇定容。溶液置于暗处保存24小时后使用。保存4-5天后,如呈色度增加,应重新配制。

3.1mol/L葡萄糖溶液。

4.0.1mol/L甘氨酸溶液。

四、操作步骤

1、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1.0mol/L葡萄糖溶液和0.1mol/L甘氨酸溶液,编号为A1,A2,A3,A4,A5。A

2、A4调pH到9.0,A5加亚硫酸钠溶液。5支试管置于90℃水浴锅内并记时,反应1h,取A1,A2,A5管,冷却后测定它们的258nm紫外吸收和HMF值。

连续进行,在1~2min内加完,以加水的试管作参比,测定在550nm处吸光度,通过吸光度比较A1,A2,A5中HMF的含量可看出美拉德反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3、A3,A4两试管继续加热反应,直到看出有深颜色为止,记下出现颜色的时间。

五、注意事项

HMF显色后不稳定,比色时要快。

实验二、方便食品中淀粉α-化程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掌握淀粉糊化的测定方法,了解提高淀粉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熟悉碳水化合物常规的实验方法。

(二)原理

对于淀粉性食品,糊化度的高低是衡量其生熟程度的指标,而糊化度的高低可用淀粉的α-化程度来表示。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葡萄糖,且其糊化度越大,α-化程度越高,转化生成的葡萄糖的量就越多。用碘量法测定转化葡萄糖的含量,根据滴定结果计算α-化程度。

C6H12O6+I2+NaOH——→ C6H12O7+NaI+H2O

I2(过量部分) +2NaOH = NaOI+NaI+H2O

NaOI+NaI+2HCl =NaCl+ I2+H2O

I2+Na2S2O3 = NaI+ Na2S4O6

(三)材料与试剂

1. 实验材料:膨化食品、方便米饭、方便面等常见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食品。

2. 试剂:

糖化酶:11-12波美度的生麦芽汁30-40ml 稀释至100ml。

0.1M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0.1M的碘标准溶液:1.28克碘和3克碘化钾溶解后移入100毫升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置于避光处待用。

10%硫酸溶液。

1M盐酸溶液。

0.1M氢氧化钠溶液。

3. 仪器:水浴锅、真空泵、天平。

(四)操作

1.取3个碘量瓶A,B,C,分别称取粉碎后经60目筛的样品1.00克两份,置于A,B瓶中,以C瓶做空白对照。

2.分别加入50mL水,并将A瓶放在电炉上微沸2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

3.向各瓶加入稀释的糖化酶液2mL,摇匀后一起置于50℃恒温水浴中保温1h。

4.取出,立即向每瓶中加入1M盐酸溶液2mL,终止糖化。

5.将各三角瓶内反应物移入容量瓶定容至100ml后过滤。

6.分别取滤液10 mL置于250 mL碘量瓶中,准确加入0.1M的碘标准溶液5mL及0.1M氢氧化钠溶液18mL,盖严放置15min。

(五)计算

α-化程度=(V0-V2)/(V0-V1)*100%

V0---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1---滴定糊化样品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2---滴定未糊化样品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六)注意事项

1.在酶水解过程中应如何保证充分的加酶量和水解时间。

2.糖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 摄氏度,应控制温度不要过高或过低。

(七)思考题

1.测定淀粉糊化度的其他方法有哪些?

2.如何测定在酶解过程中选用酶的种类?

实验三油脂氧化的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油脂酸价、碘价、皂化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油脂酸价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酸价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进行。即以酚酞作指示计,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中和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

酸价越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250ml、试剂瓶、容量瓶、移液管、称量瓶、天平(感量0.001g)、

量筒 100ml

2.试剂

0.1mol/L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溶剂:临用前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钾中和至刚变色。

1%酚酞乙醇指示剂:

(三)实验步骤

1.按表1称取均匀的油样注入锥形瓶。

2.加入中性乙醚-乙醇溶液50ml,摇动,使油样完全溶解。

3.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碱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秒内不消失,记下消耗的碱液体积V

表1 油样取样量

估计酸价油样量准确度

<1 20 0.05

1-4 10 0.02

4-5 2.5 0.01

15-75 0.5 0.001

>75 0.1 0.0002

(四)结果计算

1.以酸价表示

油脂酸价按下列公式计算

酸价(mg KOH /g 油)=V × C×56.1 /W

C------氢氧化钾溶液浓度(mol/L)

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W------油样质量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mg KOH/g油,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2.以百分含量表示

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的数量除用酸价表示外,还可用游离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来表示:

FFA% = AV ×脂肪酸分子量/56.108×1/10

对于某一脂肪酸,其分子量为常数,于是有

f =脂肪酸分子量/56.108 × 1/10

则 FFA%=f ×AV

显然不同的脂肪酸,其f 值各异,由它们表示的百分含量也不同。用酸价换酸成FFA的百分含量公式如下

油酸%=0.503 ×AV(最常用的换算关系)

月桂酸%=0.356×AV

软脂酸%=0.456×AV

蓖麻酸%=0.530 ×AV

芥酸%=0.602 ×AV

亚油酸%=0.499×AV

(五)注意事项

1.测定蓖麻油时,只用中性乙醇而不用混合溶剂。

2.测定深色油的酸价,可减少试样用量,或适当增加混合溶剂的用量,以百里酚酞或麝香草酚酞作指示剂,以使测定终点的变色明显。

3.滴定过程中如出现混浊或分层,表明由碱液带进水过多,乙醇量不足以使乙醚与碱溶液互溶。一旦出现此现象,可补加95%的乙醇,促使均一相体系的形成。

二、油脂碘价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油脂碘价(IV):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根据碘价的定义,化学反应在碘与双键之间进行,将氯化碘溶于冰醋酸中就得到韦氏碘牙液,过量的氯化碘的冰醋酸可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加成反应,而生成饱和的卤素衍生物:

I2 + Br2 → 2IBr

—CH=CH— + IBr →—CH—CH—

| |

I Br

反应后多余的氯化碘以碘化钾(KI)还原,析出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IBr + KI → I2+KBr

I2 +2Na2S2O3 → 2NaI +Na2S4O6

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并与空白试验,即可求出碘的实际加成量。碘价越高,说明油脂中双键越多,碘价降低,说明油脂发生了氧化。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碘量瓶 250或500ml、滴定管 50ml、大肚吸管 25ml、容量瓶1000ml、分液漏斗、洗气瓶、烧杯、玻棒、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试剂

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5%碘化钾、0.5%淀粉指示剂、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盐酸、硫酸、碘、高锰酸钾、

1.取25克氯化碘溶于1500ml冰醋酸中。

2.称取纯碘13克溶于1000ml冰醋酸中,从中量出150ml作调节韦氏碘液用,其余碘液通入经过洗涤和干燥的氯气,使之与碘作用生成氯化碘。通入的氯气,使溶液由深褐色变到透明的橙红色为止。氯化过量时,则用碘液调节,或将氯气通至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时,其用量比未通入氯气前大一倍为止。标定方法:分别量取碘液和韦氏液各20ml 各加入20ml15%碘化钾溶液和水100ml,分别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滴定。

为使韦氏碘液更加稳定,可在水浴锅上加热20分钟,冷却后注入棕色瓶,置暗处备用。

3.取三氯化碘7.9g和纯碘8.7g,分别溶于冰醋酸中,合并两液,再用冰醋酸稀释至1000ml储于棕色瓶中备用。(三)油样用量

碘价数值与试样用量见表2

表2 油样用量与IV的关系

油脂碘价油样用量范围(g)

20以下 1.2000-1.2200

20-40 0.7000-0.7200

40-60 0.4700-0.4900

60-80 0.3500-0.3700

80-100 0.2800-0.3000

100-120 0.2300-0.2500

120-140 0.1900-0.2100

140-160 0.1700-0.1900

160-180 0.1500-0.1700

180-200 0.1400-0.1600

(四)实验步骤

1. 按表2数量称取经干燥过滤的油样(准确至0.0002g)注入干洁的碘量瓶中。

2. 往碘量瓶中加入20ml氯仿或四氯化碳溶解油样后。加入25ml韦氏碘液,立即加塞(塞和瓶口均涂以碘化钾溶液,以防碘挥发),摇匀后,将瓶子放于黑暗处。

3. 30分钟后(碘值在130以上时需放置60分钟)立即加入15%碘化钾溶液20ml和水100ml,不断摇动,用0.1mol/L 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直至蓝色消失。

4. 相同条件下,不加油样做两个空白试验,取其平均值作计算用。

(五)结果计算

油脂碘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碘价(gI/100g油)=(V2—V1)×C×0.1269/W×100

式中

V1-油样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V2-空白试验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

W-油样质量

0.1269- 1/2碘的毫摩尔质量,g/mmol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碘值在100以上者不超过1;碘值在100以下者不超过0.6求其平均值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六)注意事项

1.配制韦氏碘液的冰醋酸质量必需符合要求,且不能含有还原性物质。鉴定是否含有还原性物质的方法:取冰醋酸2ml,加×10ml蒸馏水稀释,加入1mol/L高锰酸钾0.1ml,所呈现的颜色应在2小时内保持不变。如果红色退去,说

2.氯气是以盐酸加入高锰酸钾中制得的。

制氯时,浓盐酸要缓缓加入,如果反应太慢,可以微微加热。所产生的氯气应通过水洗及浓硫酸干燥,方可通入碘液内。通氯气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防止中毒。

3.韦氏碘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稳定性较差,为使实验结果精确、可靠,必需做空白试验。另外,实验前需用重铬酸钾重新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

4.韦氏碘液由大肚吸管中流下的时间,各次试验应取得一致。碘液与油样接触的时间,应注意维持恒定,否则易产生误差。

三、油脂皂化价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油脂的皂化价(SV):完全皂化1克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将油脂与过量的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回流加热,使其完全皂化。之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钾,以酚酞为指示剂反应终点。由所耗碱量及试样重量即可算出皂化价。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锥形瓶 250ml、酸式滴定管50ml、回流冷凝器、恒温水浴锅、吸管 25ml、烧杯、试剂瓶、天平(感量0.001g)2.试剂

1%的酚酞指示剂、0.5mol/L盐酸标准溶液

中性乙醇:用0.1mol/L氢氧化钾中和至酚酞指示剂恰好变色。

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称取30克分析纯氢氧化钾溶于己于1升纯度为95%的精馏乙醇中。

本实验所用的乙醇必须精制,因为乙醇内常含有醛,遇碱后缩合,脱水,不断进行下去会生成长碳链的树脂状物质,其中—CH=CH—CHO为一发色基团(呈黄褐色)。因此,如不除去醛,会影响滴定时的终点确定。

精馏乙醇:称取硝酸银2克,加入水3毫升,注入1升乙醇中,用力振摇。另取氢氧化钾3克溶于15毫升热乙醇中,冷却后,注入主液充分摇动,静置1—2周待澄清后吸取清液蒸馏。

(三)实验步骤

1.称取混合均匀试样2克(准确至0.001克)于锥形瓶内。

2.加入0.5mol/LKOH乙醇溶液25ml,接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上煮沸约30分钟。

3.待煮液透明后,停止加热,取下锥形瓶用10ml的中性乙醇溶液冲洗冷凝管下端,加酚酞指示剂数滴,趁热用0.5mol/L 盐酸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

4.同时做一空白实验。

(四)结果计算

油脂的皂化价按下式计算

皂化价(mgKOH/g油)=(V2—V1)×C×56.1/W

式中:

V1——滴定油样用去的盐酸溶液体积 ml

V2——滴定空白用去的盐酸溶液体积 ml

C——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

W——油样质量 g

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0mgKOH/g油,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的结果取小数点后的第一位。

(五)注意事项

1.测定时称取油样的重量应视油脂皂化价的大小而定。通常希望滴定油样所用的盐酸为空白试样的一半左右。

2.皂化完全后,趁热滴定可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否则皂化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所的皂化价偏高。

四、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反应而析出碘。析出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根据硫代硫酸的用量来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碘价瓶250ml、微量滴定管 5ml、量筒 5ml 50ml、移液管、容量瓶 100ml 1000ml、滴瓶、烧瓶

2.试剂

氯仿-冰乙酸混合液:取氯仿40ml加冰乙酸60ml,混匀。

饱和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10g,加水5ml,储于棕色瓶中

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吸取约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10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0.5%淀粉指示剂

(三)实验步骤

1.称取混合均匀的油样2-3g于碘量瓶中,或先估计过氧化值,再按表称样。

2.加入氯仿-冰已酸混合液30ml,充分混合。

3.加入饱和碘化钾溶液1ml,加塞后摇匀,在暗处放置3分钟。

4.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混合后立即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时,加淀粉指示剂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

5.同时做不加油样的空白试验。

表3 油样称取量

估计的过氧化值(毫克当量)所需油样(g)

0--12 5.0--2.0

12--20 2.0-1.2

20--30 1.2--0.8

30--50 0.8--0.5

50--90 0.5--0.3

油样的过氧化值按下式计算

过氧化值(I2%)=(V1-V2)×N×0.1269/W ×100 (1)

式中

V1-----油样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V2-----空白试验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W---------油样重g

0.1269----1mg当量硫代硫酸钠相当于碘的克数

用过氧化物氧的毫克当量数表示时,可按下式(2)计算

过氧化值(meq/kg)= (V1—V2)×N/W×1000 (2)

式中V1、V2、 N 同公式(1)

两种表示法间的换算关系

meq/kg = I2% ×78.9

双试验结果匀许差不超过0.4meq/kg ,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五)注意事项

实验四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测定

实验目的:以蛋清蛋白、大豆蛋白为原料,了解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实验内容:

(一)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水化性质包括水的吸收和保持、湿润性、溶胀性、黏附性、分散性、溶解度和黏度等,这一类性质主要取决于蛋白质-水的相互作用。表面性质包括蛋白质的表面张力、乳化作用和发泡性等。

(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鸡蛋,分离大豆蛋白粉;

氯化钠、δ-葡萄糖酸内酯、氯化钙饱和溶液、水溶性红色素、明胶;酒石酸、硫酸铵。

(三)仪器设备离心机、50ml塑料离心管,磁力搅拌器,酸度计,恒温水浴锅、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

1.蛋白质的持水性的测定

(1)取50mL塑料离心管,称量(m1)。

(2)准确1g蛋白质样品置于离心管中,加蒸馏水30mL,用磁力搅拌器使蛋白质溶液分散均匀。

(3)测量样液的pH值,并调pH值至7.0。

(4)在恒温水浴中,于60℃加热30min,然后在冷水中冷却30min

(5)把样品管置于离心机,在18000×g条件下,25℃离心10min后倾去上清液。称取离心管的质量(m2),并计算出每克蛋白质样品的持水力(WHC)。

(6)计算:

WHC=(m2-m1)/1

2. 蛋白质的水溶性

⑴在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0.5mL卵清蛋白并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卵清蛋白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⑵在四个试管中各加入0.1~0.2g大豆分离蛋白粉,分别加入5mL水,5mL饱和食盐水,5mL 1mol?mL-1的氢氧化钠溶液,5mL 1mol?mL-1的盐酸溶液,摇匀,在温水浴中温热片刻,观察大豆蛋白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

在第1、2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3mL,析出大豆球蛋白沉淀。第3、4支试管中分别用1mol?mL-1盐酸及1mol?mL-1氢氧化钠中和至pH4~4.5,观察沉淀的生成,解释大豆蛋白的溶解性及pH对大豆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3. 蛋白质的乳化性

⑴取5g卵黄蛋白加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95mL水,0.5g氯化钠,用电动搅拌器搅匀后,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植物油10mL,滴加完后,强烈搅拌5min使其分散成均匀的乳状液,静置10min,待泡沫大部分消除后,取出10mL,加入少量水溶性红色素染色,不断搅拌直至染色均匀,取一滴乳状液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被染色部分为水相,未被染色部分为油相,根据显微镜下观察所得到的染料分布,确定该乳状液是属于水包油型还是油包水型。

⑵配制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100mL,加0.5g氯化钠,在水浴上温热搅拌均匀,同上法加10mL植物油进行乳化。静止10min后,观察其乳状液的稳定性,同样在显微镜下观察乳状液的类型。

4. 蛋白质的起泡性

⑴在三个250mL的烧杯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0mL,一份用电动搅拌器连续搅拌1~2min;一份用玻璃棒不断搅打1~2min;另一份用玻璃管不断鼓入空气泡1~2min,观察泡沫的生成,估计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时间的长短。评价不同的搅打方式对蛋白质起泡性的影响。

⑵取两个250mL的烧杯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0mL,一份放入冰水或冰箱中冷至10℃,一份保持常温(30~35℃),

搅拌1~2min,观察泡沫产生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用2%的大豆蛋白质溶液进行以上的同样实验,比较蛋清蛋白与大豆蛋白的起泡性。

5. 蛋白质的胶凝作用

⑴在试管中取1mL蛋清蛋白,加1mL水和几滴饱和食盐水至溶解澄清,放入沸水浴中,加热片刻,观察凝胶的形成。

⑵在100mL烧杯中加入2g大豆分离蛋白粉,40mL水,在沸水浴中加热不断搅拌均匀,稍冷,将其分成二份,一份加入5滴饱和氯化钙,另一份加入0.1~0.2g δ-葡萄糖酸内酯,放置温水浴中数分钟,观察凝胶的生成。

⑶在试管中加入0.5g明胶,5mL水,水浴中温热溶解形成黏稠溶液,冷后,观察凝胶的生成。

实验要求:掌握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功能性质。

实验五膳食调查与评价

一、目的和意义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本实验(实习),掌握最基本的膳食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二、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有称重法、查帐法、回顾询问法(24h个人膳食询问法)、化学分析法。本实验采用24h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对大学生膳食进行计算评价。

三、膳食调查步骤

第一步: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食资料,要求不少于5天(节、假日应除开)。每日应有早、中、晚餐,少数同学还有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步:依次计算完成表1~6各项内容。(表中的表格不够可增加,最好直接用Excel做表格,以方便后面的计算)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

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表5 每人平均每日热量来源;

表6 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四、思考题

请你对上述膳食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该膳食的质量进行评价,如果改善是不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应该如何调整?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3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

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表5 每人平均每日热量来源

表6 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实验六个人日常膳食食谱设计

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1. 正确运用已学的普通人群食谱设计原则、我国现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

宝塔》、《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成分表》,掌握膳食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要求:针对特殊人群营养需要(如幼儿、学龄儿童、大中学生、成年男子、成年女子、老年人群等),当地常规食物供应规律和饮食习惯,进行个性化食谱设计,并以组为单位,为某一特定人群编制一周的膳食食谱。

二、食谱设计的理论依据与食谱编制原则

1.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1)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制定DRIs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人们膳食实践,评价人群的营养状况并为国家食物发展供应计划提供依据。DRIs是营养配餐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要量的确定依据。DRIs中的RNI 是个体适宜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编制营养食谱时,首先需要以各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为依据确定需要量,一般以能量需要量为基础。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膳食指南本身就是合理膳食的基本规范,为了便于宣传普及,它将营养理论转化为一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可操作性指南,其目的就是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促进健康。因此,膳食指南的原则就是食谱设计的原则,营养食谱的制定需要根据膳食指南考虑食物种类、数量的合理搭配。

平衡膳食宝塔则是膳食指南量化和形象化的表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膳食指南的工具。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数量既以人群的膳食实践为基础,又兼顾食物生产和供给的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平衡膳食宝塔还提出了实际应用时的具体建议,如同类食物互换的方法,对制定营养食谱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制定出营养合理、搭配适宜的食谱。

3. 食物成分表

食物成分表是营养配餐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要开展好营养配餐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于2002年出版了新的食物成分表,所列食物仍以原料为主,各项食物都列出了产地和食部,包括了1506条食物的31项营养成分。“食部”是指按照当地的烹调和饮食习惯,把从市场上购买的样品去掉不可食的部分之后,所剩余的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列出食部的比例是为了便于计算市品每千克(或其他零售单位)的营养素含量。市晶的食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食物的运输、储藏和加工处理不同而有改变。因此当认为食部的实际情况和表中食部栏内所列数字有较大出入时,可以自己实际测量食部的量。通过食物成分表,我们在编制食谱时才能将营养素的需要量转换为食物的需要量,从而确定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评价食谱所含营养素摄入量是否满足需要时,同样需要参考食物成分表中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数据。

4. 营养平衡理论

4.1 膳食中三种宏量营养素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除了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外,其共同特点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能量。所以在讨论能量时也把它们称为“产能营养素”。在膳食中,这三种产能营养素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证膳食平衡。若按其各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计,则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5%—65%。

4.2 膳食中优质蛋白质与一般蛋白质保持一定的比例食物蛋白质中所含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有9种是人体需要,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必需氨基酸,人体对这9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恰当,人体利用率高,称为优质蛋白质。常见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人体需要的比例,多种食物混合食用,才容易使膳食氨基酸组成符合人体需要的模式。因此,在膳食构成中要注意将动物性蛋白质、一般植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进行适当的搭配,并保证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供给量的1/3以上。

4.3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平衡不同食物来源的脂肪,脂肪酸组成不同,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可使血胆固醇升高,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必需脂肪酸以及鱼贝类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则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理功能。因此必须保证食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一般认为,在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0%范围内,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7%左右,单不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在10%以内,剩余的能量均由多不饱和脂肪酸提供为宜。动物脂肪相对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鱼贝类食物含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对较多。为了保证每日膳食能摄入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须保证油脂中植物油的摄入。

4.4 根据某一特定人群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要。选择适宜的食物种类,组成平衡膳食,符合平衡膳食原则。设计时应考虑到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与数量。设计时应考虑饮食者的习惯和口味,做到品种多样化,每周更换一次食谱,食物丰富多样。定量适宜。

三、科学配餐的要求

1. 符合平衡膳食原则

2. 讲究美食与传统饮食习惯相结合的原则

3. 注意食物丰富多样原则

4. 营养素与热量定量适宜原则

四、营养食谱的设计步骤

1. 食谱设计前的理论培训及分组。

2. 以小组为单位分头到有关单位伙食科或家庭调查某人每周膳食结构和膳食营养素搭配。

3. 调查当地当前市场提供的食物品种。

4. 列出已选择的食物,并查对食物成分表,确定每种食物的各种营养成分。

5. 初步设计某人一周(7天)三餐的膳食组成及作用的原料。

6. 根据所用原料占每餐的用量(百分比),计算出每种食物可提供的营养量。

7.参照我国DRIs,对三餐食物进行合理调整和搭配,设计出较为理想的一周食谱。

8.制作一周食谱一览表,填写相应数据,并进行各种营养素的核算。

9.设计每周膳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占能量的分配比例。

10.计算三餐能量的分配比例。

11.计算动植物食物蛋白质供应比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参照下列各表,提交某人一日的膳食食谱,并加以营养学解释。

2.核定与矫正营养素供给(营养分析)。

3.核定和矫正饭菜用量。

4.最终确定交某人一周的膳食食谱表格。

六、撰写实验报告

七、注意事项

1.上述项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文字评价,注明用餐单位、年龄段人群、测定项目的数据等。

3.写出试验报告并加以分析。

附表格:

表1 每人每日膳食食谱计算表

续表1 每人每日膳食食谱计算表

记录人___计算人______年___月___日___页表2 每人每日膳食营养素计算表

表3 每人每日食物源的营养素分配比例表

表4 每人每日三餐能量分配比例表

具体案例分析

附录:计算法食谱编制举例

我们以一位30岁的成年男性轻体力劳动者为例,用计算法进行一周食谱的编制。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该男子每日需要热能约为 2 400 kcal (10.03MJ)。

第一步计算该成年男子一日膳食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给量

表-1能量供给量快速查询表

表-2 不同体重成年人每日单位体重能量供给量表

按照蛋白质供给量占热能供给量的12%,脂肪占热能供给量的25%,碳水化合物占热能供给量的63%计算,则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给量分别为:

蛋白质=2 400 × 12%÷4= 72(g)

脂肪=2 400 × 25%÷9= 67(g)

碳水化合物=2 400 × 63%÷4= 378(g)

第二步计算该成年男子一日膳食主食与副食的供给量

根据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计算一日主食的供给量。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主食以米、面为主,考虑到合理营养的需要,可以增加一些杂粮品种。一般性况下,每100g主食中含碳水化合物 75 g ,则主食的供给量为:

主食供给量= 2 400 ×63% ÷75%= 411 (g)

考虑到其他食物,特别是一些蔬菜、水果中也含有碳水化合物,因此,可以将主食的供给量定为4 00 克。

第三步计算该成年男子一日膳食动物性食物的供给量

动物性食物的品种和供给量可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结构”中的要求与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一杯牛奶(250ml),一个鸡蛋(50g), 肉类(100g),鱼类(50g)计算出该男子一日膳食蛋白质总重量,如果不足72 g, 则补充豆制品达到蛋白质供给量72 g。第四步计算该成年男子一日膳食副食种类与营养素的供给量

表-3某成年男子一日膳食副食种类与营养素的供给量表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论文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课后体会 民以食为天,我们人生于世,最密切相关的就是吃!可以见得食品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我们机体运动或者思考都需要能量,而这些都需要我们从食物中获得。但是,仅仅获取能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人体,体内的各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含量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得我们健康正常的生活。这些对人体密不可分的物质我们称之为营养。 营养是人类从外界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过程,即食物在体内经消化、吸收、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防病、延年益寿的综合过程。平衡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不可一味摄取单一的营养素,也不可毫不选择的摄取各种营养素,要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平衡。我们人体的构成大致可以总结 为: 不难得看出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依赖着必需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通过合理膳食而获得。营养因素对疾病的防治以及衰老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晚年的健康状况更为密切。营养良好的人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膳食呢?第一是全面平衡,即样样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达到平衡膳食之目的。营养学家建议: 1、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以提高膳食蛋白质数量和质量,但要防止过剩。 2、改变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结构,增加鸡和鸭等禽类、水产品和乳类的摄入量,防止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过剩。 3、增加大豆制品的摄入量,以改善膳食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 4、稳定粮食的摄入量,保持我国"五谷为养"的优良传统,但要限制蔗糖摄入量,目前可以纽特健康糖代替蔗糖,防止热量摄入过多。 5、保证蔬菜摄入量,最好每人每天能摄入各种蔬菜500克左右,以确保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来源。 6、食用菌应纳入膳食结构,因其所含蛋白质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含多种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营养学实验

营养学实验 自编教材

营养学实验指导 何计国戴蕴青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月修订年20065 实验一体格测量 原理: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体形的维持不

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营养因素的影响,所以常常把身长、体重、以及体形方面的测量参数用作评价营养状况的综 合观察指标。 一.测量指标 1.体重 2.身长 3.胸围 4.上臂围、上臂肌围 5.皮褶厚度等。 上述指标中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它综合反映了蛋白质,热能等心摄入利用和贮备情况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二.测量方法 1、体重:被测者在测量之前1小时内禁食,排空尿液粪便。测量时脱去衣服、帽子和鞋袜,只着背心(或短袖衫)和短裤,安定地站(坐或卧)于秤盘中央。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 数点后两位。 2、身高:测量身高应当固定时间。一般在上年10时左右,此时身长为全日的中间值。

3、胸围:成人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平静呼吸时的中间数读至0.1厘米。 4、上臂围:左臂自然下垂,用软尺先测出上臂中点的位置,然后测上臂中点的周长。 5、皮脂厚度:测量一定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表示或计算体内脂肪量。脂肪的变动与热能供给十分密切。 (1)三头肌部: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2厘米处。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后方,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姆指及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姆指下测量1厘米左右之皮脂厚度。 (2)肩胛下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2厘米处。上肢自然下垂,与水平成45°角测量。 (3)腹部:用左手姆指及食指将距脐左方1厘米处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与正中线平行 捏起呈皱褶,不要用力加压,在约距姆指1厘米处的皮肤皱褶根部,用皮褶计测量。一般要求在一个部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 三、评价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书 编写整理人员: 丁长河鲁玉杰王争艳布冠好杨国龙田双岐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2013年4月

实验一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食品水分活度仪器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样品在密闭空间与空气水汽交换平衡后,其分水活度近似等于密闭空间空气的相对湿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水分活度仪LabSwift(瑞士Novasina)。 测量样品:小麦、面粉。 四、实验步骤 1.接上电源线,将电源线插头插入带电插座内; 2.按MENU键开机,仪器自动运行“WARM UP”模式,经几分钟后,稳定并显示出测量腔的温度和水分活度值; 3.将标准品放入测量腔内(体积不要超过塑料器皿的上边缘),盖上仪器的上盖,默认模式为F模式,按MENU键开始测量; 4.仪器显示器上方会显示数据,下方会显示ANALYSIS及温度,下方数字会闪烁; 5.待仪器到达分析终点后会发出蜂鸣声并所有数字停止闪烁,此时即为测定平衡终点; 6.按MENU键,然后按ACTURAL键至屏幕显示CALIB页面,再按MENU 键进入校正程序; 7.仪器页面此时会显示数字,下面会有CAL XX字样,XX代表着放进去的标准品的浓度,然后按MENU键; 8.仪器页面会显示0000提示输入密码,按ACTURAL及MENU键输入8808,具体是按ACTURAL选择数字,按MENU确认; 9.密码输入后仪器显示为CAL NO,此时按ACTURAL使之变为CAL YES,按MENU确认,仪器会显示WAITING至DONE,此时校正结束,仪器页面显示水活度值; 10.将待测样品放入塑料盒(去掉塑料盒的盖子)后放入测量腔内,盖上盖子,默认模式仍然是F,仪器自动进行测量; 11.仪器显示器上方会显示数据,下方会显示ANALYSIS及温度,下方数字会闪烁; 12.待仪器到达分析终点后会发出蜂鸣声并所有数字停止闪烁,此时即为测定平衡终点; 13.分析结束后,长按MENU键仪器会显示OFF,并自动关机,拔下电源线,将仪器及电源线放入便携箱内。 注意:实际试验操作过程中,由于设备已校准,第3-9步不需要操作。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目的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二、原理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 一、目的 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原理 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比双缩脲法高100 倍,定量范围为5~100μg 蛋白质。Folin 试剂显色反应由酪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引起,因此样品中若含有酚类、柠檬酸和巯基化合物均有干扰作用。此外,不同蛋白质因酪氨酸、色氨酸含量不同而使显色强度稍有不同。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绿豆芽下胚轴(也可用其它材料如面粉)

2.仪器 (1)722 型(或721 型)分光光度计 (2)4 000r/min 的离心机 (3)分析天平 (4)容量瓶(50mL) (5)量筒 (6)移液管(0.5mL、1mL、5mL) 3.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0. 5mol/L NaOH (2) 试剂甲: (A)称取10g Na2CO3,2g NaOH 和0.25g 酒石酸钾钠,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B)称取0.5g CuSO4·5H2O,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每次使用前将(A)液50 份与(B)液1 份,即为试剂甲,其有效期为1d,过期失效。 (3)试剂乙: 在1.5L 容积的磨口回流器中加入100g 钨酸钠(Na2WO4·2H2O)和700mL 蒸馏水,再加50mL 85 %磷酸和100mL 浓盐酸充分混匀,接上回流冷凝管,以小火回流10h。回流结束后,加入150g 硫酸锂和50mL 蒸馏水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 填空题10个空,10分(全部来自习题册);选择题20个,20分(全部来自习题册);名词解释5个,10分;问答题5个,30分;综合应用题1个,30分。 一、名词解释 1、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2、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3、抗生酮作用:当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过多酮体,会产生酮症酸中毒;当碳水化合物充足时,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这种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4、碱性食品::指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包括蔬菜、水果、豆类、牛奶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5、血糖生成指数: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GI值越高,说明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效应越强。 6、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7、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或缺乏,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8、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9、营养质量指数:即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热能密度(待测食品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比)之比,作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 10、酸性食品:指含硫、磷、氯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酸性,包括肉、鱼、蛋、禽类、谷类及硬果中的花生、榛子、核桃等 11、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12、蛋白质互补作用:由于食物蛋白质中限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如将几种食物进行混合,能起到取长补短,使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量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3、节约蛋白作用: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能量为基础,当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时,将由蛋白质、脂肪产能来弥补,即为糖类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 14、混溶钙池: 在人体内,99%的钙元素以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式存在于牙齿和骨骼中,其余1%的钙元素大多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血液中,这部分钙统称为混溶钙池。 15、膳食营养状况变迁:从膳食匮乏低劣和体力活动强大为主的状况,向膳食能量、脂肪过多,同时缺少运动占主导的状况转变。 16、反式脂肪酸 : 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 17、n-3PUFA:n-3(或w-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 n-6PUFA :n-6(或w-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数,第一个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间。 18、产能营养素: 在人体摄取的营养中,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能产生能量,营养学上称这三种营养素为“产能营养素”或“热原质”。 19、氨基酸需要量模式: 是蛋白质仲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用来反映人体蛋白质即食物蛋白质在必需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上存在的差异。 20、膳食指南: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本国国情提出的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知道人们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已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 21、营养调查:是通过膳食调查,实验室检测,体格检查,能量消耗观察,了解个体或群体营养状况的方法。营养调查是营养监测的基础。

食品化学与分析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一章绪论 1、食品化学的定义:从化学角度与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 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与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 贮藏与运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与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与安全性 影响的科学。 2、食品化学的分类:㈠根据研究内容分为:食品营养化学、食品色 素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工艺化学、食品物理化学与食品 有害成分化学㈡根据研究对象分为:食品碳水化合物化学、食品 油脂化学、食品蛋白质化学、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化学、维 生素化学、食品矿质元素化学、调味品化学、食品香味化学、 食品色素化学、食品毒物化学、食品保健成分化学。 3、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1、确定食品的组成、营养价值、安全性 与品质等重要特性2、食品贮藏加工过程中各类化学与生物化 学反应的步骤与机制3、确定影响食品品质与安全性的主要因 素4、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与动力学行为及其环境因素 的影响 4、食品分析的定义:对食品中的化学组成以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 因素的研究与探讨食品品质与食品卫生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 5、食品分析检验的内容:㈠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㈡食品添加剂的 检验㈢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㈣食品新鲜度的检验㈤掺假 食品的检验

6、食品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㈠感官分析法(所使用的感觉器官 不同,感官检验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听觉检验。常用的检验方法:差别检验法、类别检验法、分析或 描述性检验法)㈡理化分析法(根据原理与操作方法不同可以分 为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⑴光学分析法⑵电化 学分析法⑶色谱分析法)㈢微生物分析法㈣酶分析法 第二章食品成分及其结构与性质 1、生物体系的基本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核酸、 维生素、矿物质与水。 2、自由水:食品中与非水成分有较弱的作用或基本没有作用的水, 这部分水主要靠毛细管力维系,称为游离水或体相水。 3、结合水:存在于食品中的与非水成分通过氢键结合的水。就是食 品中与非水成分结合的最牢固的水。水通过氢键与大分子结合 的那部分水又称为束缚水,通过氢键与离子结合的那部分水又 称为离子化水。 4、单分子层水:与食品中非水成分的强极性基团如羧基、氨基、羟 基等直接以氢键结合的第一个水分子层。在-40℃下不结冰,也 不能为被微生物利用。一般来说,食品干燥后安全贮藏的水分含 量要求即为该食品的单分子层水。 5、多分子层水:单分子层水之外的几个水分子层包含的水,这部分 水占据单分子覆盖层旁边未覆盖的非水物表面位置以及单分子 覆盖层外位置。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2016.3.2

食品化学实验讲义 2016.3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用品均用洗涤剂刷洗,自来水冲洗7-10遍。 2.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3. 实验废物去除水后,倒入垃圾桶中。 4. 实验废水没有毒、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可以倒入下水道;对环境有污染的分类倒入废液瓶中。废液分类:有毒废液,有机废液,含卤素废液,无机废液,碱液,酸液,含重金属废液(重金属指的是原子量大于55的金属。重金属约有45种,一般都是属于过渡元素。如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 5. 实验完毕后,清洗自己组的实验用具,并摆放整齐。 6. 配制好的剩余试剂留给下一个班使用,不要倒掉。 7. 不要用滤纸做称量纸,试剂会粘在滤纸上。 重金属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

实验一碳水化合物功能性质测定 1 淀粉糊化度和老化度——碘量法 此法利用了淀粉糊化后容易生成糖的性质,以加热试样至完全糊化时所生成的糖量为基准,与未加热过的原始试样所生成的糖量比较,其百分比即为“糊化度”。测定生成的糖采用次碘酸法,是根据醛糖在碱性条件下被碘氧化的原理进行测定的。因为碘溶液的消耗量与糖生成量成正比,所以此法不计算糖的生成量,而是根据碘溶液的消耗量求得糊化度。 (1)原理对于淀粉性食品,糊化度的高低是衡量其生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糊化度的高低可用α-化度来表示。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葡萄糖。其糊化度越大,α-化度越高,转化生成葡萄糖的量就越多。用碘量法测定转化葡萄糖的含量,根据滴定结果计算α-化度。 (2)试剂 ①0.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五水合硫代硫酸钠25.00 g,溶于约200 mL水中,稀释 至1000 mL,放置2-3 d,稳定后备用。 ②0.1 mol/L碘标准溶液。称取碘化钾20 g,溶于约150 mL水中。再加入12.7g碘,使其溶解, 用1000 mL容量瓶定容,摇匀,保存于棕色瓶中,置避光处待用。 ③10%硫酸溶液(大约10ml浓硫酸滴加到90ml水中,定容到100ml)。 ④⑤1mol/L盐酸溶液(9ml浓盐酸滴加到90ml水中,定容到100ml)。 ⑤⑥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定容到100ml。用经煮沸排去二氧化碳的 水进行配制。 ⑤淀粉指示剂:称取1 g可溶性淀粉,加入20 mL水,充分混匀,边搅拌边加入到约80 mL的沸 水中,搅拌,加热煮沸2-3 min,放冷,再加氯化钠约20 g,使之溶解。如果溶液混浊,则需过滤。 (3)操作步骤 ①分别称取粉碎后过60目筛的淀粉质样品1.00g,置于2个具塞三角瓶A, B中,分别加入50mL水, 摇匀。另取一个具塞三角瓶C,不加试样,加水50 mL作空白试验。 ②将A瓶放在沸水浴中加热20 min,然后迅速冷却至20℃(在夏天高温时,B,C两瓶同样和A迅 速在水中冷却到20℃)。向各瓶分别加入100mg糖化酶,摇匀后一起置于37℃恒温水浴中保温1 h,在保温过程中随时摇动。取出后,立即分别加入1mol/L HCl溶液2mL,终止糖化。将各三角瓶内反应物移入容量瓶,定容至100 mL后,过滤备用。 ③各取滤液10mL,分别置于250 mL碘量瓶中,各准确加入0.1 mol/L碘液10 mL,水100mL,以及 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18 mL,盖严放置15min。然后分别迅速加入 10 %硫酸2 mL,以0.1 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当碘残留量很少时(溶液呈黄色时),加淀粉指示剂2-3滴,至显示无色为终点,记录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 (4)计算 α-化度=(V0-V2)/(V0-V1)×100% 式中: V0为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理论上应为20ml左右) V1为滴定糊化样品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V2为滴定未糊化样品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5)说明 ①此法用于淀粉转化为糊精的转化率的测定。 ②一般膨化食品的α-化度为98%-99%,方便面为86%,速溶代乳粉为90%-92%,生淀粉为15%。 ④酶糖化时的条件,如加酶量、糖化温度与时间等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操作时应适当控制。 2 美拉德反应能力测定 ①材料。葡萄糖、蔗糖、赖氨酸、甘氨酸、或脯氨酸。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目的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二、原理Folin-酚试 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 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 一、目的 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原理 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比双缩脲法高100 倍,定量范围为5~100μg 蛋白质。Folin 试剂显色反应由酪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引起,因此样品中若含有酚类、柠檬酸和巯基化合物均有干扰作用。此外,不同蛋白质因酪氨酸、色氨酸含量不同而使显色强度稍有不同。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绿豆芽下胚轴(也可用其它材料如面粉) 2.仪器 (1)722 型(或721 型)分光光度计 (2)4 000r/min 的离心机 (3)分析天平 (4)容量瓶(50mL) (5)量筒 (6)移液管(0.5mL、1mL、5mL) 3.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0. 5mol/L NaOH (2) 试剂甲: (A)称取10g Na2CO3,2g NaOH 和0.25g 酒石酸钾钠,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B)称取0.5g CuSO4·5H2O,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每次使用前将(A)液50 份与(B)液1 份,即为试剂甲,其有效期为1d,过期失效。 (3)试剂乙: 在1.5L 容积的磨口回流器中加入100g 钨酸钠(Na2WO4·2H2O)和700mL 蒸馏水,再加50mL 85 %磷酸和100mL 浓盐酸充分混匀,接上回流冷凝管,以小火回流10h。回流结束后,加入150g 硫酸锂和50mL 蒸馏水及数滴液体溴,开口继续沸腾15min,驱除过量的溴,冷却后溶液呈黄色(倘若仍呈绿色,再滴加数滴液体溴,继续沸腾15min)。然后稀释至1L,过滤,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使用前大约加水1 倍,使最终浓度相当于1mol/L。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作 (1)配制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0.0250g 结晶牛血清白蛋白,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烧杯内的残液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数次,冲洗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则配成250μg/mL 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

食品检验工(高级工)培训计划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企业员工职业能力提升培训 食品检验工(高级工)培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升学员的操作能力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培训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统筹安排各类培训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综合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的培训形式,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使学员既掌握本工种的操作技术与技能,又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专业理论 通过培训使学员具备本专业必需的无机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分析化学及其实验技术知识;掌握食品营养与安全知识;熟悉食品分析与检验和食品加工工艺规程;了解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会用专业知识指导解决生产岗位中的实际问题。 2、专业技能 (1)具备食品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机械与设备等专业知识。 (2)掌握各类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实际生产中能自觉遵守各类食品的生产工艺规程。 (3)具备各类食品生产相关生产单元诸如流体输送、沉降、过滤、离心分离、混合、乳化、蒸发、结晶、干燥、冷冻、包装以及相关操作岗位的操作能力,并能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定。 (4)掌握焙烤食品、肉类食品、水产品、果蔬制品、乳制品、软饮料、冷食品等食品生产的原料、半成品、产品的检验标准,具备较为独立的常规检验能力。 (5)了解各类食品生产设备的性能,具备维护设备的基本能力。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 一、引言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及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等。 本实验以卵蛋白、大豆蛋白为代表,通过一些定性试验了解它们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蛋清蛋白; 2%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g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液; 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分离大豆蛋白粉; 1M盐酸;1M氢氧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硫酸铵溶液;酒石酸;硫酸铵;氯化钠;δ—葡萄糖酸内酯;氯化钙饱和溶液;水溶性红色素;明胶。 三、实验步骤 (一)蛋白质的水溶性 (1)在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2)在四个试管中各加入0.1-0.2g大豆分离蛋白粉,分别加入5ml水,5ml饱和食盐水,5ml 1M 的氢氧化钠溶液,5ml 1M的盐酸溶液,摇匀,在温水浴中温热片刻,观察大豆蛋白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在第一、第二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3ml,析出大豆球蛋白沉淀。第三、四支试管中分别用1M盐酸及1M氢氧化钠中和至pH 4-4.5,观察沉淀的生成,解释大豆蛋白的溶解性以及pH值对大豆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二)蛋白质的乳化性 (1)取5g卵黄蛋白加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95ml水,0.5g氯化钠,用电动搅拌器搅匀后,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植物油10ml,滴加完后,强烈搅拌5分钟使其分散成均匀的乳状液,静置10分钟,待泡沫大部分消除后,取出10ml,加入少量水溶性红色素染色,不断搅拌直至染色均匀,取一滴乳状液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被染色部分为水相,未被染色部分为油相,根据显微镜下观察所得到的染料分布,确定该乳状液是属于水包油型还是油包水型。 (2)配制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100ml,加0.5g氯化钠,在水浴上温热搅拌均匀,同上法加

食品化学实验2014

食品化学实验 课程名称:食品化学实验 授课教师:鲍晓华 授课时数:6个实验(18课时)2组 授课班级:2011级化学8班 采用教材:无 参考资料: 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以平时实验考核为主,实验课堂操作、实验报告各占50%。实验成绩与理论课成绩一并计算,占总成绩的40%。 教学内容: 实验一果胶的提取及应用 一、引言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含量为0.7~1.5%(以湿品计),在蔬菜中以南瓜含量最多,为7~17%。果胶的基本结构是以α-1,4甙键连结的聚半乳糖醛酸,其中部分羧基被甲酯化,其余的羧基与钾、钠、钙离子结合成盐,其结构式如下: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是以金属离子桥(特别是钙离子)与多聚半乳糖醛酸中的游离羧基相结合。原果胶不溶于水,故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的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为商品果胶,从柑桔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在食品工业中常利用果胶来制作果酱、果冻和糖果,在汁液类食品中用作增稠剂、乳化剂等。 【板书】实验目的 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板书】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柑橘皮 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讲述】实验仪器及用品 恒温水浴锅、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纱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柑橘皮(新鲜)、95%乙醇、无水乙醇、0.2 mol/L盐酸溶液、6 mol/L氨水、活性炭、pH试纸。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 试卷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食品加工07-1,2,3班、营养检测07-1,2,3班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 食品: 2、 消化: 3、 自由水: 4、 食品添加剂: 5、 食品营养强化: 二、选择题(共10空,每题1.5分,共15) 1. 食品中的主要成分,一般不包括: ( ) A.蛋白质 B.水分 C.脂肪 D.维生素 2. 人激烈运动时肌肉有酸痛感,原因是 ( ) A.肌肉中糖经乳酸发酵生成乳酸 B.肌肉糖经酒精发酵生成酒精 C.肌肉被拉伤 D.其他 3. 下面式子能正确表示蛋白质水解过程的是 ( ) A.蛋白质→胨→肽→氨基酸 B.蛋白质→肽→氨基酸→胨 C.蛋白质→氨基酸→肽→胨 D.蛋白质→胨→氨基酸→肽 4. 淀粉糊化温度一般为多少? ( ) A. 100℃以上 B.20℃~40℃ C. 60℃~80℃ D.60℃以下 5. 绝大多数的酶是 ( )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脂肪 D 多糖 6. 米淘洗后,从膳食营养来看,下列哪种营养素的损失最大? ( ) A.维生素B 1 B.维生素A C.蛋白质 D.淀粉 7. 果胶酶在水果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软化肉类 B.软化果蔬 C.产生风味 D.导致褐变 8. 绿叶蔬菜久煮变黄,这是由于其叶绿素发生反应生成何种成分之故? ( ) A.脱镁叶绿素 B. 叶绿醇 C.叶绿酸 D.脱叶醇基叶绿素 9. 烹调异味大的动物原料常加入香辛料,这是利用气味间的什么作用? ( ) A.夺香 B.消杀 C.对比 D.协同 10. LD 50是动物的 ( ) A.半数致死量 B.致死量 C.75%致死量 D.25%致死量 ……………………………………………………………装………………订………………线……………………………………………………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植物营养学实验技术》

实验一植株粗灰分及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一、植株粗灰分的测定(直接灰化法)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植株灰化的条件和判断灰化完全的标准; (2)灼烧的温度必须控制在适宜温度; (3)样品应先炭化,以防灰化时爆燃,引起残灰飞失。 2、实验原理 将样品在高温下灼烧,有机物化分解挥发,剩下的部分即为植株粗灰分。 3. 需用的仪器和试剂 仪器:高温电炉、万分之一天平、调温电炉、瓷坩埚。 4. 实验步骤 样品预处理:吹干→烘干→粉碎过筛→混匀→装瓶。 测坩埚重:洗净→灼烧→冷却→称重 炭化、灰化:称样→炭化→灰化→冷却→称重。 5. 教学方式 每个班分成两个小班,每个小班安排一个老师负责讲解、指导,每个学生动手操作。 6. 考核要求 (1)能正确判断植株样品是否灰化完全; (2)明确要先碳化的原因。 7. 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清楚项目测定的目的意义、测定方法、原理、操作步骤、结果计算、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分析或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 二、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⑴实验目的 掌握H2SO4—H2O2消化—蒸馏定氮法测定植株全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⑵实验要求 溶液中残余的H2O2必须分解除去;消化完全标志是溶液无色透明;检查2%硼酸溶液pH值是否变化;蒸馏定氮时注意消化管密封;确保待测液中NH3蒸馏完毕。

2.实验内容或原理(不包括硝态氮) 植物样品首先经浓硫酸的脱水碳化、氧化等一系列作用后,而未被硫酸破坏和分解的有机物和碳又经过双氧水分解出的新生态氧的强烈氧化作用,从而使有机氮等转化为无机铵盐,消煮液中的铵用半微量蒸馏法定氮,从而计算出植株中氮的含量。 3.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⑴需用的仪器 150ml(细口)、250ml三角瓶;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电热板或普通电炉、定氮仪等 ⑵需用的试剂 浓硫酸、双氧水、2%硼酸溶液、定N指示剂等 4.实验步骤 称植株样品→加浓硫酸和H2O2消化→容量瓶中定容→准确吸取一定体积待测液用蒸馏法定氮→结果计算。 5.教学方式 实验操作过程分小班进行,即指导学生人数每位教师不得超过16人;学生实验过程是一人一组。实验前老师先检查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情况,再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们再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中老师应随时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或指出操作不当等问题,最后检查每位学生实验过程所得原始数据。 6.考核要求 ⑴植株样品的消化过程和消化完全的标志 ⑵定氮仪的测定原理和使用 ⑶待测液定量体积估算 ⑷标准铵态氮的回收实验 ⑸硼酸吸收液和氢氧化钠加入量的估算 ⑹硫酸标准溶液浓度的选择 7.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写明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原始数据记录、结果计算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分析或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 三、植株全磷含量的测定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 姓名:学号:班级:分数: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关系。 2. 了解水分活动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都随环境条件的变动而变化。当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食品的水分活度时,食品中的水分向空气中蒸发,食品的质量减轻;相反,当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高于食品的水分活度时,食品就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使质量增加。不管是蒸发水分还是吸收水分,最终是食品和环境的水分达平衡时为止。据此原理,我们采用标准水分活度的试剂,形成相应湿度的空气环境,在密封和恒温条件下,观察食品试样在此空气环境中因水分变化而引起的质量变化,通常使试样分别在Aw较高、中等和较低的标准饱和盐溶液中扩散平衡后,根据试样质量的增加(即在较高Aw标准饱和盐溶液达平衡)和减少(即在较低Aw标准饱和盐溶液达平衡)的量,计算试样的Aw值,食品试样放在以此为相对湿度的空气中时,既不吸湿也不解吸,即其质量保持不变。 三.实验设备 干燥箱(1个),干燥器(8个),称量瓶或培养皿(数个),精密天平(2 台),水分活度仪(1)。 四、实验步骤 1、水分含量的测定:称量瓶的重量为m1,称量2g左右的样品(记录样品和称量瓶的重质量,m2),放入干燥箱内(温度为103℃±2℃)干燥至恒重(恒重:两次的质量差不超过2mg),恒重后的总质量为m3,计算样品的水分含量。计算公式:(m2- m3)×100%/(m2- m1) 五、思考题 绘制样品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曲线,并讨论两者的关系。

实验二、油脂氧化酸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油脂酸败的概念及机理。 2.研究影响脂肪酸败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由于化学结构的特点,不饱和脂肪酸和油脂容易氧化降解,这就是所谓的氧化酸败。这是一类自由基链式反应,从脂肪酸链上脱除一个有反应性的烯丙基上的氢,随之产生一系列的化、重组、链的断裂和风味化合物的产生。脂肪酸败是肉眼看不见的,胡萝卜素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其结构与脂肪酸相似,当氧化发生时能从明亮的橙色变为无色。本实验中,用胡萝卜素作为脂肪酸败反应的标记物,胡萝卜素颜色变浅的速率可以作为脂肪氧化酸败的速率指示,研究光、温度、抗氧化剂和促氧化剂对脂肪酸败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 炼好的猪油(50g),胡萝卜素(10mg),氯仿,0.01%CuSO4,0.001%BHA(丁基 羟基茴香醚,一种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5%血色素,饱和盐溶液,萝卜叶提取 物,新鲜洋葱顶部提取物,马铃薯提取物。 四、实验步骤 取50g炼好的猪油,添加10mg溶解在少量的氯仿中的胡萝卜素。用塑料钳子、骨 头钳子或覆盖聚乙烯的钳子,将小滤纸(直径7cm的较方便)浸到熔化的油脂中并 保持20s。转移到培养皿中,并做如下的处理: 1. 温度和光对脂肪氧化的影响 (1)将培养皿盖住并在室温下储存于暗处。 (2)将培养皿盖住并储存在光下(可能的话直接阳光照射)。 (3)将培养皿盖住并储存在冰箱中。 (4)将培养皿盖住并储存在60℃的培养箱中。 2. 抗氧化剂和促氧化剂对脂肪氧化的影响 实验中,将浸入待测溶液中(如下)的小圆形滤纸片放置在浸有胡萝卜素-猪油混 合物的滤纸上。将内含滤纸的培养皿扣在含有水的培养皿盖上(水封),不同测试 使用单独的培养皿。在6℃的培养箱中储存器皿。 待测的溶液包括: (1)水对照 (2)稀释的铜溶液(0.01% CuSO4) (3)稀释的血色素溶液(0.5%) (4)Vc(0.01%) (5)饱和氯化钠溶液 (6)将20g切碎的蔬菜和80ml水加热到沸腾制备浸出物(萝卜叶,新鲜洋葱的 顶部,马铃薯皮),在使用前轻轻倒出并冷却。

食品营养学实验1-3

实验一烹调前后食物总抗坏血酸含量的改变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一)目的意义 食物中的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形式。当食物放置时间较长或经过烹调处理后,有相当一部分抗坏血酸转变为脱氢型,脱氢型的抗坏血酸仍有85%左右的维生素C活性,测定总抗坏血酸可以评价烹调方法对食物中抗坏血酸的影响。 (二)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根据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1. 恒温箱:37 ±0.5℃。 2.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3. 捣碎机。 4. 4.5mol/L硫酸: 谨慎地加250mL硫酸(比重1.84)于7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5. 85%硫酸:谨慎地加900mL硫酸(比重1.84)于100mL水中。 6.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溶解2g2,4-二硝基苯肼于100mL4.5mol/L硫酸内,过滤。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用前必 须过滤。 7. 2%草酸溶液:溶解20g草酸(H2C2O2)于700mL水中,稀释至1000mL。 8. 1%草酸溶液:稀释500mL2%草酸溶液到1000mL。 9. 1%硫脲溶液:溶解5g硫脲于500mL1%草酸溶液中。 10. 2%硫脲溶液:溶解10g硫脲于500mL1%草酸溶液中。 11. 1mol/L盐酸: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12.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溶解100mg纯抗坏血酸于100 mL1%草酸中,配成每毫升相当于1mg抗坏血酸。 13. 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 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检验铁离子方法:利用普鲁士蓝反应。将2%亚铁氰化钾与1%盐酸等量混合,将上述洗出滤液滴入,如有铁离子则产生蓝色沉淀。 (四)操作步骤 1.样品的制备 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1)烹调处理将食物分为两份,一份不进行烹调处理,另一份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 (2)样品提取均匀取未经烹调及烹调后的样品100g加100g2%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打成匀浆,取10~40g 匀浆(含1~2mg抗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滤液备用。

食品化学实验

实验一淀粉糊化及酶法制备淀粉糖浆及其葡萄糖值的测定一、实验原理及目的: 淀粉可用酶法、酸法和酸酶法使淀粉水解成糊精、低聚糖和葡萄糖。淀粉糖浆或称液体葡萄糖(DE38-42),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和糊精,是一种粘稠液体,甜味温和,极易为人体直接吸收,在饼干,糖果生产上广为应用。 双酶法水解淀粉制淀粉糖浆,是先以α-淀粉酶使淀粉中的α-1,4甙键水解生成小分子糊精、低聚糖和少量葡萄糖,然后再用糖化酶将糊精、低聚糖中的α-1,6甙键和α-1,4甙键切断,最后生成葡萄糖。 淀粉糖浆的分析方法是根据国家标准GB12099-89,采用菲林滴定法测定淀粉水解产品的葡萄糖值(DE),例如DE值为42,表示淀粉糖浆中含42%的葡萄糖。 本实验的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淀粉糊化及酶法制备淀粉糖浆的基本原理。 (2)掌握淀粉双酶法制备淀粉糖浆的实验方法,以及酶的使用。 (3)熟悉淀粉水解产品的葡萄糖值测定方法。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材料:马铃薯淀粉。 试剂:液化型α-淀粉酶(酶活力6000单位/g),糖化酶(酶活力为4-5万单位/g),菲林溶液A、B,亚甲基兰指示剂,D-葡萄糖标准溶液。 (1)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04·5H2O)及0.05g亚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2)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 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5)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称取l.000g经过98~100℃干燥至恒量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葡萄糖。 仪器:150ml锥形瓶,容量瓶(100ml),移液管(1ml, 5ml, 20ml), 25ml酸滴定管,100ml量筒,搅拌棒,恒温水浴锅。 三、实验步骤 (一)淀粉糖浆的制备

植物营养学实验

实验一根系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淋洗法) 根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重要器官,作物根系阳离子代换量(Cation Exchange Content, CEC)的大小,大体上可反映根系吸收养分的强弱和多少,因此,测定根系阳离子代换量(CEC)对于了解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与指导合理施肥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方法原理 根系中的阳离子,在稀HCl中,能被H+代换出来,而根系所吸收的H+量与代换出来的阳离子量相等。在洗去多余的HCl溶液后,用中性KCl溶液将H+代换出来,以KOH溶液滴定至pH 7.0,根据消耗KOH的浓度和用量,计算出阳离子代换量(以每1kg干根的厘摩尔数表示)。 二、操作步骤 从田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株若干(尽可能不要损坏根系),先用水冲洗根系,再放在筛子上置于水中轻轻振荡,至洗净为止,后再用蒸馏水冲洗数次,然后切去地上部分,置于30℃烘箱中烘干(一般烘8 h以上),将烘干根样取出磨细,过18~25号筛(0.7~1.0 mm),混合均匀,贮于广口瓶中备用。 称取烘干磨细的根样0.1000 g,放入180~250 mL烧杯中,先加几滴蒸馏水使根系湿润,避免以后操作时根浮在液面上,再加0.01 mol·L -1HCl 100 mL,搅拌5 min,待根样下沉后,将大部分盐酸连同根样倒入漏斗中过滤,然后用蒸馏水漂洗至无Cl-为止(用AgNO3检验)(一般用110~200 mL蒸馏水,少量多次即可洗至无Cl-)。再用尖头玻棒将过滤纸中心穿孔,以100 mL KCl(事先调至pH 7.0)逐渐将过滤纸上的根样全部洗入原烧杯中,用pH计测定根-KCl 悬浮液pH值,然后加7~8 d酸碱混合指示剂,用0.01 mol·L -1 KOH滴定至兰绿色(保持30 s 不变),记下所消耗的0.01 mol·L -1 KOH 毫升数,并以此计算出根系的阳离子代换量(以每1kg干根的厘摩尔数表示)。 三、结果计算 CEC(cmol·kg-1)= N KOH×V KOH ×100 根样干重(g) 四、注意事项 1、过滤及漂洗时,溶液不超过漏斗的2/3处,并遵守“少量多次”的洗涤原则。 2、滴到终点后,以摇荡10下不变色为准,如时间过长,终点会变到原来的颜色。 五、试剂配制 1、1 mol·L -1 KCl溶液;称取分析纯KCl 74.55 g,溶于800 mL蒸馏水中,用KOH调至溶液pH 值到7.0后定容于1 L容量瓶中。 2、0.01 mol·L -1 KOH溶液;称取分析纯KOH 0.561 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 L。 3、0.01 mol·L -1 HCl;吸取比重1.19的浓HCl 0.83 mL,用蒸馏水定容至1 L。 4、酸碱混合指示剂;1份0.1%中性红酒精溶液与1份0.1%次甲基兰酒精溶液混合。 5、2 %的AgNO3溶液;称取2 g AgNO3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 mL。 六、思考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