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鲁迅小说中的

知识分子形象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2006113001

姓名:张金艳

指导教师:农迎春

时间: 2008年7月

河池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制

河池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系别: 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汉语言文学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广西天峨县八腊乡纳碍小学张金艳

[摘要]鲁迅小说描写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五四”到1925年的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既不同于落魂的封建文人的牢骚感慨,也不同于一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我表现。他是将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放在新旧势力的残酷斗争中,从被压迫人民的角度来观察和描写的。本文将其笔下的封建社会、封建教育知识分子众生像划分为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者;反动统治阶级的卫道士;封建伦理文化的牺牲者;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者等几类形象加以论述。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鲁迅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非常熟悉,晚年,他就曾计划写一部关于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准备写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四代知识分子——鲁迅的老师章太炎那一辈、瞿秋白一辈、以及稍后的革命青年一辈。小说准备从一个读书人的大家庭的衰落写起,一直写到30年代中期;在形式方面,鲁迅想打破过去的成例,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很自由地说开去。对于这个计划,鲁迅是十分兴奋的。他想通过对四代革命知识分子的描写,反映出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这40年间中国革命的发展。可是不久,鲁迅就逝世了。这件非他莫属的事情也就搁下了。不过,在他先前的小说中,对旧时代各种知识分子的描写已琳琅满目。在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除了那些封建主义的帮凶们),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

和描写农民一样,鲁迅在观察和描写知识分子时,也是从民主革命的观点,从寻求解除人民苦难的的力量的观点出发的。“五四”时期的鲁迅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新旧交替时代。这个时代文化上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清王朝的遗老遗少依仗封建统治势力在拼命维护封建文化,后来更得到“本领要新,思想要旧”的洋绅士们的支持;另一方面有一些新式知识分子受了西方文化和进步思想的影响,敏感到民族压迫和封建束缚而极力要求摆脱它。这两种知识分子代表了两种社会力量,并随着革命的发展而剧烈变化,有的向旧势力妥协,有的坚持奋战,最后转化成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在鲁迅的生活道路中,不仅接近了这个大剧变中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而且他本身就深刻地经受和体验了知识分子剧变的艰巨而痛苦的历程。这就是鲁迅创作中各种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条件和生活基础。大体说来,鲁迅的小说描写了从清末到五四运动前后代表着两种时代的几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一类是属于封建社会封建教育产物的知识分子,如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孔乙己是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典型形象,关于这个人物我们下面还要系统分析。陈士陈是和孔乙己类似的人物,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的理想是“隽了秀才”,“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象看见神明似的敬畏”。他是破落人家的子弟,脑子里仍然有着浓厚的统治别人的思想。可是连考十六回,始终爬不上去,最后发疯。在求贵不成,求富不得的境况下,茫然走出城外,淹死在万流湖里。他的这种遭遇虽然还能引起读者的一丝同情,但人们却很难在他身上找到任何希望,因为封建教育已毒化他的每个细胞,他始终是个可笑可悲的人物。

另外,《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兄弟》中的张沛君,表面上是道貌岸然、满腹经纶的正人君子,骨子里却是荒淫无耻,庸碌无能的老混蛋。《在酒楼上》的吕韦甫,《孤独者》的魏连殳,是另类人物,他们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中迷失了方向,在孤独、彷徨中沉沦。值得注意的是《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他们是“五四”以后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最终虽然没有冲破封建制度的樊笼,但他们的勇敢和斗争,使人们看到了希望。今天我们读这样的作品,犹如身临其境,不但主人公的痛楚使我们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认清了一个社会。毫不夸张地说,读鲁迅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本文主要将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划分为科举制度的殉葬者;反动统治阶级的卫道士;封建伦理文化的牺牲者;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者等四种类型进行论述。

一、科举制度的殉葬者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集《呐喊》里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本文写在“五四”运动前夕,1919年3月。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因此作者在这篇3000来字的小说里,刻画了孔乙己这个在

精神上、肉体上被摧残的小人物形象,愤怒地控诉了封建文化、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封建教育毁了他。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腐蚀、毒害,说话满口“之乎者也”半文不白,“教人半懂不懂的”然而,他始终没有考取功名,“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到头来穷困潦倒,被人轻贱。但是,他根本不觉悟,没有认识到封建文化对自己的戕害。当别人问他“你当真识字么?”他虽未回答,内心却深以为荣,他“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别人接着问:“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马上“颓唐不安”,深以为耻,“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里写了旁人的两问,也写了孔乙己两种不同的神气。在他看来,读书虽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但毕竟是件高尚的事,提起读书识字,他就盲目高傲,孤芳自赏。他原以为读书可考取功名,挤进士大夫行列。当幻想破灭后,他一文不值,被人们视为草芥就理所当然了。

“死要面子”害了他。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可是那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洗”。为什么不愿脱下破长衫,因为这是读书人的象征啊,他老夫子是万万不能脱下的。于是不事劳作,好喝懒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使他变成社会上的贱人。“窃书不能算偷”是孔乙己的“经典名言”。他不会营生,却以“君子固穷”来维护其尊严和面子,为生活所迫,他“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被抓住挨打,脸上时常“添上新伤疤”,被人取笑时,他却用“窃书不能算偷”来搪塞,并聊以自慰,荒唐至极。“跌断”比“打断”有面子。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当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的时候,人们再也见不到他高大的身材,只见其“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当别人又耻笑时,他只是低声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脸色,很象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否则,他就没面子了。可悲、可笑、可怜!

封建等级“吃”了他。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说穿了是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他们同是读书人,丁是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爬上去的代表人物,成了封建统治的卫道士。他私自处置孔乙己,表现他残酷狠毒,横行霸道。而孔乙己则是科举考试跌下来的典型,穷愁潦倒,被侮辱、损害,成为下层社会的不幸者。这就形象而全面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封建等级的罪恶,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笼络读书人,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它一方面培养象丁举人那样大批的无耻文人,使他们充当爪牙成为迫害人民的刽子手;另方面又是麻醉读书人的精神毒药,葬送他们的思想活力,被摧残得穷困潦倒,造成无数个“孔乙己”。这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必然结果。

在鲁迅笔下,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还有陈士成。《白光》中的陈士成,拼命地追求功名利禄,如醉如痴的梦想通过科举的阶梯“一径联捷上去”,可是,当他第十六回县考发榜又名落孙山时,他由彻底绝望而致狂,终于淹死在万流湖中,成为科举制度下又一个殉葬者。

《白光》中的陈士成一生迷恋仕途,一心想考秀才当大官,从个几岁的孩童考成了两鬓斑白的老翁,参加“初试”十六回,到头来却连个秀才都没捞到。但他仍未有丁点儿的醒悟,更不能正视现实,而却糊里湖涂地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自我陶醉于梦幻毕竟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反而更使自己陷入疯狂的状态,最终疯疯癫癫的落水身亡。

陈士成为科举制度葬送了他的一生,也没能考中秀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落榜、挫折、打击也没能给他有所启示,而他却荒唐地做着升官发财、作威作福的美梦,并以此自慰。陈士成是"功名利禄"浸透骨髓的人物。驱使他屡赴考场的,是这样的梦想:隽秀才,中举人,当进士,绅士们趋之若鹜,赶走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屋宇全新,门口是旗杆和匾额知道了第十六回落第而回家的他,在院子里寻找传说中祖先埋在地下的银子,他被眼前摇动的白光所吸引,尝试着最后的"掘藏",可是挖出来的不过是不知何人的下颚骨。

陈士成是一个穷愁潦倒,上不去也下不来的老童生。尽管作家字面上无一贬词,但在他冷隽讽刺的笔触下,却完全呈现出一种与写孔乙己大不相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小说通篇没有过多的触及到陈士成的生活环境,或者简直可以说,这是一篇精彩的白描。鲁迅以他的锋利的艺术雕刀无情的开掘了陈士成富有个性特征的精神世界。这个陈士成,像孔乙己一样,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一心指望“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侮,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时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多少次,多少次,这铺着锦绣前程的好梦,出现在陈士成的幻觉里,但一次又一次的考场失意,飘散了他的梦境。颓唐,空虚在袭击着他的无聊的私

塾生活,而那好梦却又不因此而消逝。愈失意,愈狂热,为功名利禄燃烧起来的近似兽性的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把那纠缠着他的好梦,雕塑的更美满,更完全……但这毕竟是第十六次了,“这回又完了”,“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阻住了他的一切路。”于是,那功成名就的倒塌的糖塔,又为金银狂想的白光所代替——“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绝望把陈士成引向那无稽的谣传,而幻象又把他驱往变态的疯狂。

陈士成的悲剧根源正和孔乙己一样是万恶的科举制度。陈士成十六次考试,场场落选,以至心理变态,梦想发财,他的性格完全被封建社会给扭曲了。陈士成一辈子没有坑害过人,甚至比孔乙己还要“清白”,连小偷也未做过,但他却被科举制度坑害至死。从这角度看,他和孔乙己一样,都是封建社会可怜的祭品。作品结尾时,有一段关于万流湖里的浮尸的描写,表面上十分客观冷静,实际上显示出作者对“病态社会”的愤懑和对死者的同情。很显然,鲁迅的意图主要还不是批判陈士成,而是向读者提出问题,和孔乙己一样,陈士成为什么会走到穷途末路?他们的结局是由谁造成的?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孕育了这样一代代、一批批孔乙己似的、陈士成似的畸形儿。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更是时代的悲哀。

孔乙己、陈士成作为鲁迅小说第一揭露面的封建知识分子,其生活时代是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科举制度是依附在封建制度这张皮上的,现在皮之不存,依附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分子,就必然产生“毛将焉附”的悲剧了。鲁讯以孔乙己等为主人公,就反映了他对这类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清醒认识,所以,他通过对这类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就是要告诉读者,随着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历史行程的末尾,知识分子若还要执着于科举道路,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而要求得好的命运,就必须另寻新路。

二、反动统治阶级的卫道士

如果说《呐喊》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作者是含着绝望的眼泪为他们送葬的话,那么《彷徨》中的四铭、高尔础,作者则是毫不吝惜自己的憎恶和讽刺,竭力诅咒他们的死亡。鲁迅创作题材和态度的这种显著区别,乃是对于1925年前后猖獗一时的复古派的迎头痛击。

四铭和高尔础都是封建社会的遗老遗少,他们仇恨一切新事物,疯狂咒骂五四新文化,口口声声要“挽颓风”、“存国粹”。鲁迅用漫画式的手法揭穿这伙“做戏的虚无党”。被激怒了的太太的骂语和最后的何道统的笑声,剥掉了四鸣的“忠孝大节”的遮羞布,让他露出赤裸裸的龌龊心灵。更可笑的是,大街上流氓调戏女丐所说的一句话:“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就居然有那么大的魅力,吸引四铭身不由己地去买了肥皂来,准备如法炮制,“咯支咯支”,其肮脏内心跃然纸上。

高老夫子的不学无术和流氓行径,跟他的提倡整理国故和满纸国民义务,也恰好成了对比强烈的漫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小说的主人公,不是何道统、万瑶圃这类封建遗老,而是“在光绪年间……最提倡开学堂的四铭”,和“留心新学问、新艺术”,仰慕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因而更名的高尔础。对这后来居“上”的封建卫道者的有力鞭挞,是同文化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相适应的。因为当时文化界的复古思潮正是由一些留过“洋”的学者们提倡的,鲁迅小说人物的现实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三、封建伦理文化的牺牲者

在“五四”新文化阵营发生分化,昔日的战士“有的高升,有的隐退。”的时候,鲁迅密切地注视知识分子的动向,剖析他们的思想特点,塑造了《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的魏连殳两个人物形象。他们是从辛亥革命以前至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知识分子,是作者曾经寄予希望,企图在他们身上探索和寻找革命力量的人物。

这两篇小说是被安置在旧的革命风暴已经过去,而新的革命风暴尚未到来的时代背景下,是一段黑暗而令人窒息的时期。作品的主人公曾经是首先觉悟的人物,有理想和作为。可是当革命退潮,封建黑暗势力依然强大地压迫着的时候,他们却软弱、妥协、逃避了。吕纬甫变成一个“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人,他把自己的精力耗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不能自拔,失掉了一切决断的能力和战斗的意志。曾经受过民主和科学教育的他,为了敷衍母亲,竟不辞辛劳回到故乡给已死多年的小兄弟迁葬,并且在看到旧坟中没有任何遗迹时,还是让工人把原尸体所在处的泥土装到棺材中下葬。他就是这样做些“等于什么事也没有作”的事。但是,吕纬甫的变化除了他本身的原因外,社会客观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作品写他虽然消沉,仍然清醒,“深知道自己之讨厌,连自己也讨厌”,这说明他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作者写了他回故乡时做的另一件事,特意买了剪绒花送给过去为想花戴而挨

了父亲打骂的顺姑;顺姑已病死了,他只好托人把花送给顺姑的妹妹。过去有的评论者对这一细节持否定态度,把它和迁葬一样看作说明吕经纬什么事也没有作。其实,透过这一细节可以看到作者对吕纬甫的肯定,即说明他昔日的同情心尚未泯灭,更重要的是暗示读者,知识分子的吕纬甫和贫女顺姑的命运实际上相去无几,不同者是一个被打扫出了这个世界,一个则还在苟延残喘,在这个世界里痛苦地挣扎着活下去。吕纬甫一些看来显得颓唐的话,表现了对现实的不平和不满。“你看我们那时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这句话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它不仅是了解吕纬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线索,也是作品主题思想的核心——作者是要通过吕纬甫的生活变化,对黑暗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而魏连殳这个曾经挂着新党头衔的人物,黑暗势力给他的打击显然更大,把他逼得没有容身之地,他几乎挨饿要乞讨了。这就需要他有更大的承担这种打击的力量,可惜他却让这种打击把自己完全扭曲了,他向黑暗势力妥协了,当了一个师长的顾问。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但是魏连殳并不是没有痛苦的,在精神世界里,他使自己和周围隔离开来,成为一个冷漠、阴沉的人物,而以一种愤懑的心情和玩世的态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其实这只是个人主义的消极反抗和自我戕贼,实质上仍然是对封建势力的屈服和投降。自然这种生活是难于持久的,他终于凄然死去。这些都说明社会对魏连殳是怎样苛待。后来他做“顾问”,围绕他的是“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拱,新的打牌和猜拳。”这难道就使他感到愉快和满足么?不,这对他是更大的灾难。鲁迅显然是把魏连殳当顾问看作知识分子的绝路,是在封建势力高压下遭到的更大屈辱和不幸。他有意写魏连殳吐血,苦心描绘魏连殳死后的情景,让读者看到这个刚直正派的知识分子是怎样被封建社会撕碎了肉体和灵魂!“在不妥贴的衣冠中”“很不妥贴地”躺在棺材里,魏连殳至死都和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鲁迅还两次写到魏连殳长嗥般的哭声,“象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不是指出魏连殳是被侮辱被伤害者吗?作品还借大良祖母的口,表面上似乎说魏连殳不爱惜自己,实际上是告诉读者,正是黑暗势力逼得他自暴自弃。很显然,作品提示出,魏连殳不是病死而是被人杀死的,凶手不是别人,就是他生活着的社会!

四、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者

《伤逝》里的子君和涓生,可以说无论从作品的基调和表现方式看,鲁迅都是在为他们说话,替他们控诉。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在冲出封建牢笼的时候,的确表现出一个勇敢者的姿态。“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她的可贵“宣言”,也表现了人物的时代特色。可是当她争得婚姻自由后,却以为自己目的达到,可以捶着涓生的衣角走路,每日饲油鸡,喂阿随,在家务琐事中消磨青春,让所谓宁静和幸福的生活麻痹自己的翅膀。很显然,黑暗中国的地基是难于安置一座“宁静和幸福”的爱巢的。涓生失业了,子君立即显出她的软弱来。在经济重压下,他们的爱情裂缝也越来越突出,最后不得已分手。

子君回到她父亲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的环境中去了。从旧家庭冲出来,进入新家庭,最后回到旧家庭,这是子君的生活道路,也是子君的人生悲剧。

至于涓生,作者同样表现出他抵敌不过强大的封建黑暗势力,而成为生活的失败者。不过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作者终究在涓生身上看到了更多希望,让他在失败中清醒,让他去寻找新的生路。但新的生路在哪里?涓生还是迷惘的。子君与涓生的恋爱悲剧表明,任何脱离群众、集体的斗争,单凭个人主义的力量去争取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必然是要失败的;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等问题是不能离开整个社会解放的问题而单独解决的,如果社会不解放,这些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即使暂时取得了,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也终于会失掉。

通过对鲁迅小说所描写的知识分子几方面的人物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除了封建教育下的知识分子以外,他们中的大部分是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分子,但他们带着个人主义的思想,行动往往是软弱动摇的,当他们没有和工农群众结合以前,他们一事无成。知识分子的自由、解放等问题,都离不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这就是鲁迅从被压迫群众的角度,以革命民主主义观点观察和研究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几个重要阶级、阶层的命运和动向以后所作出的艺术上的结论。它表现了鲁迅小说的思想性和现实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革命的出路在哪里?当时的中国社会究竟还有哪种更坚强、更先进的力量可以把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起来、领导起来呢?由于鲁迅当时还是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他还受着旧思想的限制,因此未能找到和认识这种力量,也未能在作品中把它表现出来。特别是没有塑造出和工农群众结合的知识分子形象,所以他描写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地涂上了彷徨、苦闷的感情色彩。

长期以来,评论者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显示的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说来分析切合实际,即认为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

注释:

[1] 鲁迅.南腔北调集 [M].(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参考文献:

[1]程光伟.中国现代文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讲[M].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

[3]鲁迅作品教学参考资料[J].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编

[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华东师大出版社

河池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一

学号:2006113001姓名:张金艳年级:天峨3班专业:汉语言文学

河池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学号:2006113001姓名:张金艳年级:天峨3班专业:汉语言文学

河池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二

学号:2006113001姓名:张金艳年级:天峨3班专业:汉语言文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