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上课内比教学《换物赛跑》

2014-2015上课内比教学《换物赛跑》

2014-2015上课内比教学《换物赛跑》
2014-2015上课内比教学《换物赛跑》

一、说内容:《换物赛跑》

二、说教材

本课主题是游戏,该教材是二年级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跑步。跑步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并且是具有实用意义的体育项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跑步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富有童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协调灵敏素质,有利用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于是在课中我分别利用情景教学设置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体育课堂掌控难度较大,我就利用游戏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以“换物赛跑”游戏为主,教师在原有游戏基础上进行加工,将“传球接力”游戏与“换物赛跑”游戏结合成新的“换物赛跑”游戏,增加游戏时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体现游戏中的相互配合,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熟练地在奔跑中做出交换物体的动作。

2、技能目标:游戏中相互配合与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

3、情感目标:不怕脏累、积极进取,互相合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熟练地在奔跑中做出交换物体的动作。

教学难点:在游戏中能与同伴相互配合与鼓励。

六、教学过程:

1、收心热身阶段(10分钟)

(1)、课堂常规

(2)、指名带头跑

(3)、队列练习

2、愉悦身心阶段(22分钟)

(1)小游戏:传球接力(头上、胯下、左右传)

(2)换物赛跑

方法:教师发令后,各排头手持沙包迅速跑向本队前的圆圈,将手中的沙包放在圆圈内,拿起圈内的球跑回本队交给第二人,自己站到队尾。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球换回沙包,如此一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4)改变方法游戏

方法:教师发令后,各排头手持沙包迅速跑向本队前的圆圈,将手中的沙包放在圆圈内,拿起圈内的球跑回本队站到队尾,将球依次从后向前传。第二人拿到球迅速向前跑按上述方法进行用球换回沙包,如此一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教法:

1、讲解新游戏的方法并请学生配合示范。

2、组织各小组尝试练习。

3、按规则比赛。

3、恢复身心阶段(8分钟)

(1)小游戏:木头人

(2)课堂小结,收还器材。

(3)带回教室。

七、安全措施:

注意控制学生的前后距离及跑时的速度。

八、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呼拉圈4个、皮球4个、沙包4个。

《换物赛跑》教学设计

1、讲解新游戏的方法并请学生配合示范。

1、告诉学生游戏所需要的器材名称、数量、地点。

2、指导学生分配任务,合作完成任务。

3、指导学生布置场地。

方法:教师发令后,各排头手持沙包迅速跑向本队前的圆圈,将手中的沙包放在圆圈内,拿起圈内的球跑回本队交给第二人,自己站到队尾。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球换回沙包,如此一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学生活动:

1、了解游戏所用器材,了解器材名称。

2、小组商量,在组长的安排下合作完成搬运任务,把所用器材运到活动场地。

3、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布置得又快又好。

组织:分组分散

三、积极游戏,领悟方法

(3)、改变方法游戏

方法:教师发令后,各排头手持沙包迅速跑向本队前的圆圈,将手中的沙包放在圆圈内,拿起圈内的球跑回本队站到队尾,将球依次从后向前传。第二人拿到球迅速向前跑按上述方法进行用球换回沙包,如此一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教师活动:

1、按学生所布置的场地,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尝试换物游戏。

2、提示学生换一种场地布置方法,进行换物游戏。

3、增加换物难度,组织学生换物游戏。

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换物难度的赛跑游戏——从

后向前传换物。

2、在第一次的经验上,大胆在想象纵向换物赛跑,体验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在不断增加的物品和换物点的上进行换物赛跑游戏,体验不同的换物方法、换物次序。

组织:四路纵队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四、放松活动

(1)小游戏:木头人

(2)课堂小结,收还器材。

(3)带回教室。

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呼拉圈4个、皮球4个、沙包4个。

今天这节课我上的是二年级四班的课,内容是《换物赛跑》。开始上课的时候,觉得学生表现的很好,该讲的时候讲,该停下来听的时候就听。今天我把前面学习的队列队形练习了一遍,学生们的动作都很标准,方向也正确,学生们注意力很集中比平时练得要好。

接下来上的还是很顺利的,首先让学生复习了报数,学生们报了2遍,接着练习队形跑步。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认识老师手中的器材,讲解今天学习的是什么游戏并组织学生开始比赛,在第一次比赛结束后我发现有一组少了一个学生,在征求所有学生同意后我加入了那组进行比赛,并且在每次比赛结束后公布名次,进行了2次换物赛跑比赛后我组织学生挑战难度,将球从后面传到前面再向前跑继续游戏,由于今天学生们练习的次数多,长时间的比赛,许多学生已经坚持不住了,感觉也没意思了。本来长距离比赛我也安排了两组,看学生坚持不住了,于是临时取消。

课后,我回想了一下这堂课,我觉得在复习跑步时要及时强调手脚协调的动作,有很多学生出现同手同脚的情况我没有及时纠正,此外还有在比赛时出现了很多不遵守规则的情况,每轮比赛后可以讲解,或者在第一次比赛时和学生们说第一轮我们不比哪组快,比一比哪一组最遵守规则。有一点做的很好的就是我将准备跑的学生和下一轮跑的学生分开,等到轮到自己的时候在站到前面一条线上,这样避免了准备时的推挤。

在以后上课时还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语言,把话讲清楚了,慢慢讲。所谓:取长补短!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月光曲》教案+教学反思

22月光曲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陶醉、霎时间”等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4.想象第9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贝多芬弹琴给盲姑娘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的原因。 2.能想象第9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重点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一、钢琴曲导入,引入情境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共同欣赏一首钢琴曲——《月光曲》(课件播放《月光曲》)。大家知道关于这首曲子的美丽传说吗?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课就会有所了解。(教师相机板书:月光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们是否都认识了呢?(检查字词) 2.指名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介绍贝多芬,点明题意;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叙述了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穷鞋匠兄妹俩演奏;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讲了贝多芬奔回客店,记录曲子。 四、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课件出示问题): (1)《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 (2)乐曲表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学生勾画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同桌交流。 4.师:是什么激发贝多芬创作出了《月光曲》?这中间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2课时

【《上课的时候》教学设计】上课了教学设计

【《上课的时候》教学设计】上课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能说会写这一板块中的能说(口语交际)部分,安排了两幅情境图和一句提示语。明确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主要目标是: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在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的过程中弄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理念 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巧设交际情境,力求促成多向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互动。同时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 使学生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说说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 2 在表演中互动交流,互相评价,增加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口语应对能力。 教学准备 1 情境挂图或实物投影和评语表。

2 指导两个小组准备好情境图二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看谁观察得最细致,说得最好,听得最明白,演得最像,评得最恰当。(边讲边板书课题:《上课的时候》) 二、看图交际 师这儿有两张图片,大家先来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展示情境挂图) 观察图一时要求:

1 仔细观察,上课的时候这位小朋友的表现怎么样? 2 先给这位小朋友起个名字;说的时候要注意把这位小朋友的表现说清楚,把话说完整;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听完后评一评,可以提意见或作补充,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不同表达方法。 3 学生看图发言。(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提意见等,并适当点拨,指导) 例: 生1:上课的时候,小真端端正正地坐着,全神贯注地听课。(讲述) 生2:我有补充,他一边专心致志地听课,一边做着笔记。(讲述) 生3:××我建议把词语×××换成××会更通

月光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的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继续学习围绕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容 3、在理解课文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辩事物和联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2、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贝多芬画像。 1、这是谁的画像?谈谈你们对他的了解。 2、学生交流。 3、揭示板书课题。 4、指名读题,读准多音字“曲”。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配乐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说说课文容。 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盲姑娘弹琴的事,主要是

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三)、朗读感悟 1、轻声朗读课文,想想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琴?弹了几首曲子? 2、体会句子。(1)、出示句子:一天夜晚--- ----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师:从“幽静”一词能想像到什么?当时这是怎样的一种环境? 师:听到有人说话。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他的心情有什么不同。你觉得此时贝多、心理会怎么想的? 过渡:贝多芬走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 (2)、出示:“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这一句是姑娘说的,其实她是“随便说说”。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3)、出示: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过渡:理解得好!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个能够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他此时的心情一定——师:此时对贝多芬来说,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师:是的,他想为姑娘再弹奏一曲,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就在他要再弹一曲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呢?请读课文第八小节。理解格外、清幽。齐读

《月光曲》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

22.月光曲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著名的钢琴曲,现在就让我们坐得端正,双手放在桌面——闭上眼睛,一起来欣赏这段优美的乐曲。 (播放《月光曲》,师朗诵第9自然段。) 看到大家陶醉的模样,就知道大家喜欢这首曲子,让大家喜欢让大家陶醉,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2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知道它是谁谱写的吗?对,它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板书:月光曲贝多芬) 媒体出示,指名读,贝多芬 3、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贫苦的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将是多么幸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月光曲》,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两个学习目标:一是体会月光曲的美妙,二是体会贝多芬先生关心同情穷苦人民的博大情怀。二、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目标一:您的乐曲如此美妙 1、刚才老师朗诵的那段话是课文第九自然段的部分内容,也是月光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像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能用几个四字词来概括文字所描绘的内容吗? 2、出示文字,按小节交流描绘:展示:他好像涌过来……,展示:月亮升起……3、多美的意境啊,那么你能不能听着音乐,借着画面通过你的朗读把大海的变化表现出来呢?自己准备。(媒体出示三幅画面) 4、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大家听听他们读的有没有变化,像不像微波粼粼、穿过

微云、波涛汹涌。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曲调:舒缓、柔和)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曲调:明快有力、逐渐增强,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曲调:高昂激荡,高亢急促) 5、同学们的朗读描绘和《月光曲》一样美妙动听,现在大家集体朗读一下《月光曲》所描绘的画面。配乐齐读。 目标二:您的心灵如此美好。 1、《月光曲》美妙动听,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这是一个怎样的美丽传说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2~8自然段,想一想贝多芬共弹了几首曲子?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⑴对话一: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a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对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兄妹情深) b:盲姑娘是随便说说的吗?(对音乐热爱又无奈,怕哥哥伤心,善解人意)C:哥哥会是怎样的心情?(愧疚,不安,难过) D:听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会怎么想?(太可怜了,太感人了,我要为他们弹一首曲子。) 师总结:正是由于兄妹间的谈话,使得贝多芬深受感动,为了哥哥的矛盾心情,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材分析: 《上课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教学内容。通过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他们认识了新老师、结交了新同学,但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将进一步帮助一年级学生全面的认识校园,体验学校的生活,适应并逐步喜欢上学,帮助一年级学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 第8课《上课了》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课堂的学习乐趣。本课主题共四个话题,第一课时将完成前两个话题的交流学习,话题一“课前准备好”既引导学生课前学会准备用品,又引导学生放松心情,愉悦地进入课堂学习。话题二“多提问题勤举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学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离开幼儿园步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然而在他们兴奋、好奇的同时,又会有些陌生、疑惑。 与幼儿园时相对自由、宽松的集体生活相比,小学学习和生活的内容更多、节奏更快、要求也更高了。他们需要从基本规则开始学习,作为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各种话题、各种活动了解小学的课程,认识小学的课堂,教给他们完成课堂活动的方法,帮助他们适应全新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让他们能够以愉悦的心情、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懂得做好课前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 3.初步学会借助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具的方法。

4.引导学生课前在做好用品准备的同时做好情绪准备。 5.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 教学重点: 1.懂得课前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 2.初步掌握借助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具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借助课程表准备用具,知道课前准备的好处并能够做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铃声响上课了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刚才下课时,或平时下课时,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心情会怎么样? 预设:下课铃声打响后,小朋友们的各种表现:有的在喝水,有的在讲话,有的看课外书,有的跑出去上厕所、玩游戏,有的在准备完下节课的上课用品之后才出去玩……(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是对第7课的回顾,也是“上课了”的铺垫,可以让小朋友们谈谈下课时快乐游戏的场景,也可以谈谈自己为后面上课要做的用品准备和情绪准备。 2.引导交流:下课时,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为什么不继续玩下去,全都回到教室里了呢?

月光曲教学设计22

月光曲 教材简析 本课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偶然的机会,贝多芬被一对穷苦兄妹的境遇感动而触发了灵感,即兴创作此曲,因为这个传说体现了贝多芬同情贫苦人民的善良品格,所以流传甚广。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二是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三是引导学生从鲜明的形象中领略人格美。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等词语。 2、背诵课文的8、9、10三个自然段。 3、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5、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感悟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2、难点: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将紧紧围绕“一支曲子、两条主线、三幅画面、四种美”,实施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根本的教学策略: 1、围绕创作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完成知识、能力、情感的主动建构。 2、学科间融合,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借音乐形象解读语言文字,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3、课内外联系,读与写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升华学生对《月光曲》的情感体验,同时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真情 1、课件出示,营造氛围

课堂教学设计完整.docx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4— 65 页《认识分数》 学科数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数1 设计者彭锦荣所属学校晓阳中心小学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已学过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了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 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 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节课认识这样的几分之一。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 现实情境,根据 4 只小猴平均分 4 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 几的问题,学生通过具体的感知及已有的经验,理解把 4 个桃看作一个整体, 这样的一份表示这盘桃的 4 分之 1。教材又安排了“想一想”把 4 个桃平均分成 2 份,提出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刚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SETC·S)3~6 年级 B 级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充分感知整体“1”的意义;明确用分数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

几与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内在联系;经历、感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思想方法;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用几分之一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分数。 过程和方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亲历构建分数“几 分之一”实际概念的探索过程,亲尝收获快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认识分数”的生活价值和数学价值。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1.认识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 或几份的数。 2.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对具体、形象事物兴趣浓厚,对生活充满亲切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弱。 初始能力:1. 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 2.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3.具有初步小组讨论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信息素养: 1. 懂得简单的信息知识。 2.具有初步的对具体的信息获取、处理、加工、表达、评价等的能力。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模板

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模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简介,激趣导入 1.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吗?是的,《月光曲》。请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谁听过这支曲子?既然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我们想一想,《月光曲》,该是什么样的旋律呢?从音乐声中仿佛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呢?请你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2.生自由回答。 【点评】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月光曲》是陌生的。他们也许在课前预习时知道了这个传说,但未必有机会领略到曲子的妙处。这里设计了猜测、设想的教学环节,引出学生学习任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自读课文,感知传说 1.现在请同学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2.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莱茵河盲姑娘蜡烛琴键谱成幽静

请大家从上面的词语中找出一个形容环境的词语,那就是“幽静”。通过对“幽”字查字典和不同语境的意义选择理解词语的意思,想想此处使用这个“幽静”的妙处。 3.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点评】了解了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进行了“幽静”一词的学习,为下文贝多芬听见琴声埋下了伏笔。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动 (一)走近茅屋后的感动 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贝多芬走近茅屋后被哪些话所感动,从中你听出了什么? 学生反馈: 1.“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这句话流露出盲姑娘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听出了那份对音乐执着的追求与热爱。 指导朗读:想听贝多芬弹琴,对于盲姑娘来讲,不是愿望,不是希望,而是渴望!来,把这位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读出来。 2.画出的句子是"......太贵了,......又太穷",从这句话里看出了哥哥的伤心和内疚。 指导朗读:哥哥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实现妹妹的心愿而内疚、伤心,把哥哥这份伤心和内疚读出来。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小学六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月光曲教学反思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Moonligh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月光曲教学反思 《月光曲》教学反思 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一直是我教学的主旨。 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在体会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心中的感受来,读出音乐所蕴涵的深情来,所以在导入课文时,我播放了月光曲的钢琴音乐,使学生先对这段音乐有了最初的感受。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师生角色的变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了《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文中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

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层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只是作为教师的我,情感的融入还不是非常到位。 《月光曲》教学反思 《月光曲》主要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来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本课时是第二课时,重点学习第6一10自然段。整个教学过程把读读、议议、体会、想像、说写当作最基本的手段,配以电教媒体的辅助手段,使教学进行的顺畅,主线突出,重点明确。同时使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让更多的学生都获得实践和表述的机会,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学科融合自读自悟”,体现现代教学理念 1、“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策略,应当是二十一世纪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本教案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了这一现代教学理念,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这里教师把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读语言文字,触发学生的情感情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的领悟文章的中心。

月光曲教学设计doc

《月光曲》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相关生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想象力及音乐的鉴赏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四)美育渗透点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心灵;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与点拨。(二)学生学法朗读法、直观感受法、讨论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难点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二)疑点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和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有什么联系?(三)解决办法 1、围绕重点段和重点词句,反复读、思、议,穿插教师的点拨。2、倾听《月光曲》,感受曲子的情绪变化,想象其意境。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读书与交流,给学生播放《月光曲》录音,布置作业。(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读书、感悟。2、小组内交流与研讨。 3、班上汇报。 4、听钢琴曲《月光曲》。第一课时(-)音乐导入 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2、让

学生自由畅谈听后感受。3、简介《月光曲》。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钢琴曲,它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那么它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它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10月光曲(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汇报初读收获。(1)字、词的掌握情况。①认读生字、生词。(出示生词卡片)②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3)交流初读感受。①贝多芬为贫穷的盲姑娘弹曲子,说明他有同情心。②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是他即兴创作的。(4)质疑问难。贝多芬在给盲姑娘弹奏一曲后,为什么还要弹第二首?第二首曲子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与此曲有什么联系?(三)课堂练习熟读课文。第二课时(-)复习导入 1、读读课文,说说已懂了什么。2、明确本节课探究目标。(学生提出的疑点)(二)探究课文 1、自读,围绕重点段、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将感悟结果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书上。2、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时加以引导或点拨。3、班上汇报。针对“贝多芬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这一问题进行交流。(1)贝多芬在各地巡回演出的空闲散步时,

《上课了》教学设计

上课了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3.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4.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2.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3.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4.知道课间放松心情,积极休息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知道课前准备的好处并能够做到。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猜是哪位好朋友 1.猜猜看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猜猜它叫什么名字好吗? “小个头,本事大。所有课程都装下,啥时该上哪节课,看他一眼就知道。” (1)你猜出它是谁了吗?

(2)它有什么用? 2.故事会 (1)听大姐姐讲自己和课表的故事(高年级同学讲每天的课间和晚上都会利用课表换书准备用具的方法)。 (2)你有课表朋友吗?你是怎样和它相处的?(每天带,存放好,常看望,听它话) 3.小课表大用处 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刚才大姐姐说的课表故事,编排一个小短剧《没看课表》。 (1)小组展示。 (2)看了这个小剧,我们想说点什么? 小结:是啊,一张小小的课表看着很普通,但是,如果我们忘记了它就会给上课带来麻烦。 所以,一定要存放好,每节课后按照课表把下节课的书本用具准备好,再上课时就方便了。 活动二:课前准备歌 1.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小儿歌,看谁最聪明,能记住里面都说了什么内容:“下课铃声响,先把课表看,下节什么课,学习用品摆放好。喝水上厕所,一样不能少。聊聊天,唱首歌,轻声漫步走,心情真舒畅,上课铃声到,早已安坐好。小伙伴,互提醒,都做到,大家都是好学生” (1)你从小歌谣里听懂了什么? (2)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吗?(每人只说一句) (3)书本摆放好是什么意思? 2.学习用具摆放好 (1)看图学摆物: 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削好,要不要再用转笔刀削一下。 (2)请一名学生演示。 (3)两位同学一组,按上面说的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活动三:课堂勤举手,提问助思考。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月光曲》精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2《月光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的教育。 2.学习掌握“谱、莱”等9个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纯熟、陶醉”等词语,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体会由实在事物展开的适当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体会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 2.范读课文,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说起月光,你一定会想起许多优美的诗句,回忆起许多与月光有关的故事或传说。这一课我们就看看《月光曲》是如何诞生的。【出示课件1:课题】(板书课题:月光曲)这篇课文很美,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读后提问 (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提示:《月光曲》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不是,是一个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懂得《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个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 4.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课件2】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5.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三、理解结构,引导分段 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2.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个传说? 3.那么课文可以分成几大段? 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4.这是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你们听老师读课文。范读课文第二大段。 四、读后提问,分清层次。 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 2.第二部分按照贝多芬弹第一首和第二首为根据,分成两层。 出示【课件3】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 第一层:第2—6自然段 第二层:第7—10自然段 五、进入情境,体会内心 读讲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

月光曲教学设计方案

月光曲 一、概述 我所教授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十课《月光曲》。本课时第二课时,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大连湾小学的学生。这班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预习效果比较好,有比较强的分析课文的能力。 ·学生对音乐和贝多芬本人非常感兴趣; ·学生的观察能力欠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小组交流、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设计特色: 教师不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进行大量的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网络上大量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上机自学,小组质疑、协作学习、口语交流、分组汇报,完成课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写作表达,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飞速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上课的时候》教学设计-word文档

《上课的时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能说会写”这一板块中的能说(口语交际)部分,安排了两幅情境图和一句提示语。明确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主要目标是: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在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的过程中弄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理念 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巧设交际情境,力求促成多向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互动。同时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 使学生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说说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 2 在表演中互动交流,互相评价,增加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口语应对能力。 教学准备 1 情境挂图或实物投影和评语表。

2 指导两个小组准备好情境图二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看谁观察得最细致,说得最好,听得最明白,演得最像,评得最恰当。(边讲边板书课题:《上课的时候》) 二、看图交际 师这儿有两张图片,大家先来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展示情境挂图) 观察图一时要求: 1 仔细观察,上课的时候这位小朋友的表现怎么样? 2 先给这位小朋友起个名字;说的时候要注意把这位小朋友的表现说清楚,把话说完整;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听完后评一评,可以提意见或作补充,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不同表达方法。 3 学生看图发言。(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提意见等,并适当点拨,指导) 例: 生1:上课的时候,小真端端正正地坐着,全神贯注地听课。(讲述) 生2:我有补充,他一边专心致志地听课,一边做着笔记。(讲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四

月光曲教学设计《月光曲》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要求: 1、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2、巩固刚学过的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纯熟、陶醉等词语,通过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自学课文,理清文章层次,范读课文,讲读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部分。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总结课文、练习。 教学课件:《月光曲》200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传说,那就是《月光曲》的故事。(运行课件《月光曲》,音

乐声起,幕徐徐拉开)这篇课文很美,也写得比较深,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的录音朗读。(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课文原文,当第一遍录音朗读完后点击课件右下角的按钮,关闭录音,让学生自由阅读思考)。 三、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板书()曲子。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子。)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了解乐圣并点击生平逸话,拖曳文本

月光曲教学设计及评析

月光曲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小结: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大音乐家他的传世作品有许多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传说中,关于这首曲子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看看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二、预习探究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同时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讲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2-8自然段,边读边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把有关句子画下来体会体会生1:贝多芬认为这对穷苦兄妹热爱音乐生2:可是,入场券的门票太贵了……师1:老师听出来了,是兄妹俩的对话打动了贝多芬的心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妹妹是怎么说的师2: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生1:我听出了姑娘特别喜欢音乐生2:我听出了姑娘特别想听贝多芬亲自弹曲子师3: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盲姑娘的渴望,带着她对音乐的热爱,来读这句话,来打动贝多芬的心师4: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听出了盲姑娘是

这样想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此时,贝多芬已经来到这个小镇上举办音乐会,姑娘为什么不去听?学生1: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师:用心体会哥哥的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哥哥疼爱自己的妹妹师:那么妹妹又说了什么?你怎样理解呢?生:说明妹妹很体谅哥哥,很懂事,体贴人,为哥哥着想师:是啊!穷哥哥爱妹妹,盲姑娘又是多么的体谅哥哥啊!贝多芬非常同情他们,同时被他们这种精神深深的打动了,因此为他们演奏了一首钢琴曲分角色朗读过渡:同学们,贝多芬非常同情盲姑娘为她弹奏了一曲,已经圆了盲姑娘的心愿,那他为什么又弹了一曲呢?生: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师:对比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不说“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而是说“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师: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竟然来到她贫寒的家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师:盲姑娘在她贫寒的家里听到了如此至真至纯的音乐,她是这样激动,作为贝多芬,当他看到他的音乐给盲姑娘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时候,他心情怎样?生:高兴幸福激动师:小结:通过刚才读书交流我们体会到,刚开始贝多芬是怀着对穷兄妹俩的同情来弹一首曲子给他们听的,可是接着他发现盲姑娘不仅非常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音乐,他感到非常高兴、激动,于是产生了激情,要再弹奏一首过渡:同学们,当贝多芬怀着激动的心情,借着清幽的月光,再一

一年级上册《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课、了、的、不、要、里、皮”7个生字;认识偏旁言字旁、白字旁和基本笔画横折提;理解上课小鸟等词语;会用“我们”看图说一句话。 2、会正确朗读课文。 3、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说话要有礼貌。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1个新笔画,2个新部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生字“皮”的笔顺,课文用分段的形式写。 教学准备: 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看图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节及有关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4’

1、卡片读生字:女、子、大、上、你、的、好、我们。 2、指名认读音节:shubuyaokelechandaiqiushuixiaojiao 二、揭示课题:5’ 今天我们学习:5我们上课了 1、学生拼读音节后齐读课题 2、说说上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出示生字“课、了” 4、自己分析字形,认识横折提、言字旁 5、齐读课题 6、导入:我们上课了是这么做的,那么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三、看图说话:5’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上课专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连起来说话: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四、拼拼读读:6’ 1、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学: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 2)、生字拼一拼,想想用什么方法记? 2、指名按课文顺序读带有拼音的字。要求读正确,组词读。 3、齐读:正音 4、老师范读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上课时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五、学习第一段12’ 1、看图说话: 1)、仔细看图,说说上课时,飞来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请你听一听,(播放鸟叫),说说小朋友这时候想对小鸟说什么呢? 2)、想象:看到小朋友这样专心,小鸟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看看课文中是第几节,指名读第一段,评议 3、自由读,想想,再说说: 1)、这一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说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的、不、要”学生分析字形认识白字旁,并书空 4、朗读这两句话 1)、说说这里怎样称呼小鸟,说说“吵”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鸟的叫声是很吵的呢? 2)、用“请”,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丁丁真是个懂事,有礼貌的孩子,我们在读时用怎样的语气?听录音,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六、复习巩固4’ 1、卡片认读字、词。 2、认读“白字旁,言字旁”并说说它们在哪个字中? 七、书写指导4’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的教育。 2.学习掌握“谱、莱”等9个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纯熟、陶醉”等词语,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体会由实在事物展开的适当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体会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 2.范读课文,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说起月光,你一定会想起许多优美的诗句,回忆起许多与月光有关的故事或传说。这一课我们就看看《月光曲》是如何诞生的。【出示课件1:课题】(板书课题:月光曲)这篇课文很美,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读后提问 (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提示:《月光曲》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不是,是一个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懂得《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个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 4.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课件2】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