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校必备执教者

名校必备执教者

名校必备执教者
名校必备执教者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语文]

执教者:王志勇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

执教班级:高二(22)班

课题:管仲列传

内容简介:学生以有关本课的一定知识背景(预习)为基础走入课堂,教师按照积累相关文言知识、理解理想人格的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师生围绕教学目标,主要

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就文言知识构建和情感体验、主旨领悟过程中的问

题展开互动;从而实现以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为基础的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研究目的:探讨构建互动高效教学方式的途径、方法。

[语文]

执教者:武海静1991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二(6)班

课题:滑稽列传

内容简介: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及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1、选择重点、难点词语讲解和练习;2、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内涵并适当

拓展。

研究目的:把握教学重点,提高互动教学效率

[语文]

执教者:魏洁200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中教二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一(14)班

课题:敬畏生命

内容简介:在学生课前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诵读品味,激发思考,组织讨论,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使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敬

畏生命”的含义。

研究目的:在师生分享精神、知识、智慧、意义的教学互动中,促进学生知识、意义的深层构建。

[数学]

执教者:齐文友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数学学科主任数学学科首席教师

执教班级:高三(7)班

课题:轨迹问题

内容简介: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当今高考的改革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意

识为突破口,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而轨迹方程这一热点,则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的掌

握程度。由于轨迹就是平面上所满足条件的动点的集合,而动点的运动轨迹

所给出的条件千差万别,因此求轨迹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本节课介绍几种常

用的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直接法、定义法、几何法、代入法、参数法等)。研究目的:教学的变革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巧的教学技艺,娴熟的教学技巧,高超的教学机智,教师应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

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获得,产生交互影响,以

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是我校省级重点课题“新课

程背景下的互动高效教学体系构建”的尝试与探索。

[数学]

执教者:张涛2001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中学二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一(14)班

课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内容简介:由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引入,通过探索圆锥的轴与底面任一半径的关系,得出圆锥的轴与底面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从而引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

并由此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1.1节中正投影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积极讨

论,探索发现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由之解决有关问题。

研究目的: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实现高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以及掌握知识

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

执教者:王雯200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中学二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二(16)班

课题:曲边梯形的面积

内容简介:定积分是高等数学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新课程将其放在选修2-2中,通过探求曲边梯形的面积,让学生了解定积分的概念。由于极限的定义和计算

在新课程中不作要求,定积分的定义成了学生学习这部分的难点。为突破难

点,特依据互动高效的教学理念设计这堂课,并制作了相应的课件。课件充

分利用《几何画板》的计算、作图、“迭代”等功能,动态展示定积分的基本

思想――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全过程。将抽象的定积分方法和极限

思想,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从而突破难点。相信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研究目的: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设置,促使学生置身其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体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真正实现高效互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英语]

执教者:肖明晶1996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徐州师范大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执教班级:高一(10)班

课题:第二模块第二单元Reading

内容简介:In this part, we are going to read a letter from Toby to Aihua. In his letter, Toby describes his adventure to Africa in the coming summer holiday. He talks about

what they will do, where they will go and his expectation of this adventure.

Reading strategy of reading an informal letter will also be introduced in this period. 研究目的:This is an informal letter written by Toby to Aihua. So we mainly aim at two objectives. The first is to instruct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kill of reading an

informal letter. The other is to improving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develop the students’creative, comprehensive and consolidating

abilities as well.

[英语]

执教者:刘莎2003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学二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二(1)班

课题:第六模块第二单元 Reading

内容简介:这是一篇对话体裁的采访,主题是“寻求幸福”,通过介绍桑兰的事迹,帮助学生了解桑兰在事故前后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并鼓励学生从中挖掘出生

命的意义,幸福的真谛。

研究目的:本课以师生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力求大容量、多层次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

[英语]

执教者:朱静 200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中学一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三(18)班

课题:Unit 12 Education for all

内容简介:本文叙述了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使人们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有进一步的了解。补充适当练习,重点突出的处

理(复习和拓展)文章中的知识要点。

研究目的:结合高三特点,注重讲练结合,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及细节

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全面提高。此外,对于知识点的处

理,结合高考,有详有略。通过适量练习,实现复习、巩固、提高的目的。

[物理]

执教者:胡伟200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中学二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一(9)班

课题: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内容简介:让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然后各小组根据设计的方案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对探究方案

进行评估,在高效互动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新知,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力。

研究目的:采用“高效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宏观调控教学进度,微观放活学生的探究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造出高效互动的学习氛围,利用电脑

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更加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物理]

执教者:杜微200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中学二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二(14)班

课题:单摆

内容简介:1、知道什么是单摆;

2、理解摆角很小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3、知道单摆的周期跟什么因素有关,了解单摆的周期公式,并能用来进行有

关的计算;

4、知道用单摆可测定重力加速度。

研究目的:在高效互动的理念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物理知识。

[化学]

执教者:何宏199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市区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执教班级:高二(20)班

课题: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内容简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搭配分子模型,了解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学会判断同分异构体,总结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合理利用电脑模

型及球棍模型突破思维的障碍,强化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对分子模型的

探索认识同分异构的各种类型。构建模型,有序思维,拓展视野,接触高考。研究目的:采用“高效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宏观调控教学进度,微观放活学生的探究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高效互动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新知,真

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

执教者:陈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中学高级教师

《离子键》示范课获国家二等奖。

执教班级:高一(7)班

课题: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内容简介: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是铁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应用,Fe2+、Fe3+的性质和检验,Fe2+、Fe3+的转化条件等。本节课围绕核心知识,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演示

实验,学生实验,实验探究,学生发散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手段达

成教学目标。

研究目的:本节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与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发散思考、讨

论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

[生物]

执教者:甄宗秋高级教师徐州市优秀拔尖人才徐州市名教师

执教班级:高二(21)班

课题: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内容简介:人体稳态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免疫系统对于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本节课从免疫

系统的组成、免疫过程等方面研究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研究目的: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探究免疫维持人体稳态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巩固练习的教

学形式,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生物]

执教者:袁维娜 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生物教育专业中学二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一(18)班

课题:细胞器

内容简介:本课是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苏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为即将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

丝分裂等内容的打下基础。

研究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内的几种细胞器,其重点是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模型,从基础和书本入手,创设互动高效的教学

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总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区别和联系。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捕捉书本信息、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政治]

执教者:陈美兰高级教师苏州大学硕士政治学科主任政治学科首席教师

市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和省市级高中政治新课

程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2005年高考政治命题组成员

执教班级:高二(11)班

课题:综合探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建和谐社会》

内容简介:本课运用人生价值的相关理论,围绕探究目标,由师生共同商定探究主题及活动方式,然后分成小组,由各小组自行选择活动内容并分工收集整理材料,

最后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组织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点评、提炼、概

括和升华。

研究目的:通过课前准备、分组汇报、情景设置、自由辩论、现场访谈、热点探究等形式,运用“情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

达到明理解惑、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政治]

执教者:吴敬志199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政治教育专业中学一级教师

徐州市中学政治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

执教班级:高一(16)班

课题:财政收入和支出

内容简介:本课围绕财政这个中心问题展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首先让学生从感官入手,通过观看一系列图片去体会与财政的关系;接着让学生模拟体验,把班

费比作财政,由此展开讨论;然后,根据相关资料,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相

互合作、探究学习,并结合书本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

研究目的:本课突出强调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通过互动达到高

效的目的。

[历史]

执教者:柏琰1996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中学一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一(7)班

课题:美苏争锋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

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美苏“冷战”造成

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理解

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

研究目的:通过生动活泼的问题论证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辩证思维方式;通过设置一定有深度、有梯度、开放式的历史问题,师生互动,

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引发学生对辩证思维的兴趣,培

养学生历史学科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高效、创造性的学习,

逐步形成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互动的效果。

[历史]

执教者:周俊宏毕业于扬州大学历史教育专业中学一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二(11)班

课题:《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内容简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重点指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等四个方面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理解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的严重障碍。

研究目的:引导学生经由互动、探索“情景创设”教学法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情怀。

[地理]

执教者:李志坚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执教班级:高一(19)班

课题:大气的结构和受热过程

内容简介:本节课是“大气圈层与天气、气候”的第一课时,是第二单元学习的第二个圈层。主要是介绍大气圈的概况,了解天气、气候变化产生的基础。重点内

容是掌握大气的结构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1、通过课前学习提纲预

设互动,学生自学掌握大气组成成分及作用;2、关注生活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产生互动交流。采用教材活动内容,分析飞机飞行和温室栽培,深化对基本

原理知识的掌握。

研究目的:新高考模式下互动高效的地理教学。

[地理]

执教者:王茜2001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中教二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二(16)班

课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内容简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以南水北调为例,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方案和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研究目的:本节在高效互动理念的指引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南水北调的背景、方案及其影响的自主建构和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处理地理

问题的能力。

[信息]

执教者:张乐199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中学一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一(16)班

课题:在word中绘制几何图形

内容简介: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使学生学会利用word2000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实例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图形、文本框的属性设置。

研究目的: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合作互助能力。尝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互动的新型教学

模式。

[美术]

执教者:杜丽颖1995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中学一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二(10)班

课题:行为与形式

内容简介:行为艺术是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它是采取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包装、造型,学生从

中感悟形式美,相信所有人都有创造艺术作品的天赋。

研究目的:本课从时下最受人关注的“行为艺术”入题,通过数位同学共同行为,综合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形式要素,并考虑到与空间环境的结合,进行形

式美的探讨。通过有效互动,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培养创造性思维以

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体育]

执教者:施鹏2002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体育专业中学二级教师

执教班级:高三男生

课题: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

内容简介:本节课是一节篮球基本技术教学课,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交叉步突破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及灵敏性等体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研究目的:在持球交叉步突破的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热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的交流,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突出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促进了师生之间的

互动。游戏与比赛贯穿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

识。

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经典习题汇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 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 B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 C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加或减小了 D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1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放在倾斜为θ的木板上,在木板倾角逐渐增大到某一角 t/s 0 2 2 1 3 -2 v/ms -1 第 5 题 F 第 6 题

最新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

最新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所示,质量2kg M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质量1kg m =的滑块(可 视为质点)以03m/s v =的初速度从左侧滑上木板水平地面右侧距离足够远处有一小型固定挡板,木板与挡板碰后速度立即减为零并与挡板粘连,最终滑块恰好未从木板表面滑落.已知滑块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2μ=,重力加速度210m/s g =,求: (1)木板与挡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 (2)木板与挡板碰撞后滑块的位移s ? (3)木板的长度L ? 【答案】(1)1m/s (2)0.25m (3)1.75m 【解析】 【详解】 (1)滑块与小车动量守恒0()mv m M v =+可得1m/s v = (2)木板静止后,滑块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2102 mgs mv μ-=- 解得0.25m s = (3)从滑块滑上木板到共速时,由能量守恒得:220111 ()22 mv m M v mgs μ=++ 故木板的长度1 1.75m L s s =+= 2.如图,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楔形物体A 。A 的上表面水平,A 上放置一物块B 。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θ,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m ,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 最大静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推力。求: (1)物体A 、B 保持静止时,水平推力的大小F 1; (2)水平推力大小为F 2时,物体A 、B 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运动距离x 后撒去推力,A 、B 一起沿斜面上滑,整个过程中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L ; (3)为使A 、B 在推力作用下能一起沿斜面上滑,推力F 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 (2) (3)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习题汇总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 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 5 题 第 6 题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例题(含解析)

7.14作业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看书:《大一轮》第一讲 基础热身 1.2012·模拟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图K12-1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3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F4的反作用力是F1 2.2011·模拟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只有在地面上的1 6 ,但是惯性没有变化 B.卫星的仪器由于完全失重,惯性消失了 C.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可增大铁饼惯性,使其飞得更远 D.磁悬浮列车能高速行驶是因为列车浮起后惯性小了 3.2011·模拟跳高运动员蹬地后上跳,在起跳过程中( ) A.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大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 B.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 C.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相平衡 D.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小于重力 4.2011·海淀模拟物体同时受到F1、F2、F3三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状态,则以下说确的是( ) A.F1与F2的合力一定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F1、F2、F3在某一方向的分量之和可能不为零 C.F1、F2、F3中的任何一个力变大,则物体必然做加速运动 D.若突然撤去F3,则物体一定沿着F3的反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技能强化 5.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 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 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速度适当,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急转弯的目的 6.2011·模拟计算机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图K12-2所示是利用计算机记录的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图K12-2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D.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不再适用 7.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

牛顿运动定律典型例题分析报告

牛顿运动定律典型例题分析 基础知识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要点: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 (4)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ma.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要点: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

F x=ma x,F y=ma y,F z=ma z; (4)牛顿第二定律F=ma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顿(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作用力为1N,即1N=1kg.m/s2.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要点: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4.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 (1)确定研究对象; (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 (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场力; (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5.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失重的物体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例题(含解析)

7.14作业一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看书 :《大一轮》 第一讲 基础热身 1.2012·厦门模拟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图K12-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F 2的反作用力是F 3 C .F 3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 .F 4的反作用力是F 1 2.2011·芜湖模拟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只有在地面上的16 ,但是惯性没有变化 B .卫星内的仪器由于完全失重,惯性消失了 C .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可增大铁饼惯性,使其飞得更远 D .磁悬浮列车能高速行驶是因为列车浮起后惯性小了 3.2011·金华模拟跳高运动员蹬地后上跳,在起跳过程中( ) A .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大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 B .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 C .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相平衡 D .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小于重力 4.2011·海淀模拟物体同时受到F 1、F 2、F 3三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F 1与F 2的合力一定与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在某一方向的分量之和可能不为零 C .F 1、F 2、F 3中的任何一个力变大,则物体必然做加速运动 D .若突然撤去F 3,则物体一定沿着F 3的反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技能强化 5.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 B .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 C .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 .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速度适当,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急转弯的目的 6.2011·台州模拟计算机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图K12-2所示是利用计算机记录的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图K12-2 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D .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不再适用 7.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典型例题精选讲解解析

2012牛顿运动定律典型精练 基础知识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要点:(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4)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ma.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要点:(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 x =ma x ,F y =ma y ,F z =ma z ;(4)牛顿第二定律F=ma 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 顿(定义使质量为1kg 的物体产生1m/s 2的加速度的作用力为1N,即1N=1kg.m/s 2.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要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4.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场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5.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失重的物体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 ,即F N =mg -ma ,当a=g 时,F N =0,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6、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二、解析典型问题 问题1: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 牛顿第二定律F=ma 是矢量式,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在解题时,可以利用正交分解法进行求解。 练习1、如图1所示,电梯与水平面夹角为300,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梯面压力是其重力 的6/5,则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对人受力分析,他受到重力mg 、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作用,如图1所示.取水平向右 为x 轴正向,竖直向上为y 轴正向,此时只需分解加速度,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macos300, 0 图1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典型例题精选讲解

牛顿运动定律典型精练 基础知识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要点:(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4)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ma.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要点:(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 F x =ma x ,F y =ma y ,F z =ma z ;(4)牛顿第二定律F=ma 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顿(定义使质量为1kg 的物体产生1m/s 2 的加速度的作用力为 1N,即1N=1kg.m/s 2 .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要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4.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场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5.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失重的物体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 ,即F N =mg -ma ,当a=g 时,F N =0,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6、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二、解析典型问题 问题1: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 牛顿第二定律F=ma 是矢量式,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在解题时,可以利用正交分解法进行求解。 练习1、如图1所示,电梯与水平面夹角为300 ,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梯面压力是其重力的6/5,则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对人受力分析,他受到重力mg 、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作用,如图1所示.取水平向右为x 轴正向, 竖直向上为y 轴正向,此时只需分解加速度,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macos300, F N -mg=masin300 因为 56=mg F N ,解得5 3 =mg F f . 练习2.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 ,如图3-1-15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 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B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练习3.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的小车中,加速度为a ,如图3—1-16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大 B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问题2: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与其所受的合外力F 有瞬时对应关系,每一瞬时的加速度只取决于这一瞬时的合外力.若合外力的大小或方向改变,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立即(同时)改变;或合外力变为零,加速度也立即变为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以突变). 2.中学物理中的“绳”和“线”,是理想化模型,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A .轻:即绳(或线)的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等于零,由此特点可知,同一根绳(或线)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 B .软:即绳(或线)只能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因绳能变曲),由此特点可知,绳与其物体相互间作用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且背离受力物体的方向. C .不可伸长:即无论绳所受拉力多大,绳子的长度不变,由此特点可知,绳子中的张力可以突变. 30a F m g F f 图1 x y x a a 图图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计算题归纳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例题分析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二、牛顿定律的适用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解析典型问题 问题1: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 牛顿第二定律F=ma 是矢量式,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在解题时,可以利用正交分解法进行求解。 例1、如图1所示,电梯与水平面夹角为300,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梯面压力是其重力的6/5,则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对人受力分析,他受到重力mg 、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作用,如图1所示.取水平向右为x 轴正向,竖直向上为y 轴正向,此时只需分解加速度,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f =macos300, F N -mg=masin300 因为56=mg F N ,解得5 3 =mg F f . 问题2: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是表示力的瞬时作用规律,描述的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产生加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该物体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的。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F=ma 对运动过程的每一瞬间成立,加速度与力是同一时刻的对应量,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图1

最新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试题经典

最新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试题经典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质量分别为m A =2kg 、m B =4kg 的A 、B 小球由轻绳贯穿并挂于定滑轮两侧等高H =25m 处,两球同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已知两球与轻绳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其重力的0.5倍,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侧轻绳下端恰好触地,取g =10m/s 2,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A 、B 两球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 (2)A 、B 两球落地时的动能. (3)A 、B 两球损失的机械能总量. 【答案】(1)2 5m/s A a =27.5m/s B a = (2)850J kB E = (3)250J 【解析】 【详解】 (1)由于是轻绳,所以A 、B 两球对细绳的摩擦力必须等大,又A 得质量小于B 的质量,所以两球由静止释放后A 与细绳间为滑动摩擦力,B 与细绳间为静摩擦力,经过受力分析可得: 对A :A A A A m g f m a -= 对B :B B B B m g f m a -= A B f f = 0.5A A f m g = 联立以上方程得:2 5m/s A a = 27.5m/s B a = (2)设A 球经t s 与细绳分离,此时,A 、B 下降的高度分别为h A 、h B ,速度分别为V A 、V B ,因为它们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则有:212A A h a t = 21 2 B B h a t = A B H h h =+ A A V a t = B B V a t = 联立得:2s t =,10m A h =, 15m B h =,10m/s A V =,15m/s B V = A 、 B 落地时的动能分别为kA E 、kB E ,由机械能守恒,则有: 21()2 kA A A A A E m v m g H h = +- 400J kA E =

(完整版)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基础练习题(带答案)

F F m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练习(一)姓名 要求:(1)画受力及运动分析图;(2)g 取 10m/s2;(3)不计空气阻力 1.如图,用F = 5.0 N 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 = 5.0 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2)物体运动 2.0 s 时的速度v. 2.如图,用F = 16 N 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 = 2.0 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 6.0 N 。求: (1)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2)物体开始运动后t=2.0 s 内通过的距离x。 3.如图,一个质量m = 20kg 的物块,在F = 6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10。求:(1)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速度达到v = 6.0m/s 时移动的距离。 4.一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6N 水平拉力作用,从静止出发经过2s 速度增加到24m/s, 求: (1)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2)此物体的质量。 5.一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质量为 m=20kg,现在用一个大小为 F=60N 的水平推力使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 块移动x=9.0m 时,速度达到 v=6.0m/s.求: (1)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6.如图,一个质量m = 10kg 的物块,在F = 50N 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 37o。假设水平面光滑,求:(1)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速度达到v = 4.0m/s 时移动的距离。 F θ F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 = 37°的足够长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 2kg 、长度L = 1.5m 的极薄平板 AB ,在薄平板的上端A 处放一质量m =1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将小滑块和薄平板同时无初速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薄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薄平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sin37°=0.6,cos37°=0.8,取g=10m/s 2。求: (1)释放后,小滑块的加速度a l 和薄平板的加速度a 2; (2)从释放到小滑块滑离薄平板经历的时间t 。 【答案】(1)24m/s ,21m/s ;(2)1s t = 【解析】 【详解】 (1)设释放后,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对滑块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11sin 37mg f ma -= 其中01cos37N F mg =,111N f F μ= 解得:00211sin 37cos374/a g g m s μ=-= 对薄平板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122sin 37Mg f f Ma +-= 其中002cos37cos37N F mg Mg =+,222N f F μ= 解得:221m/s a = 12a a >,假设成立,即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设滑块滑离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21112x a t =,22212 x a t =,12x x L -= 解得:1s t = 2.我国的动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高铁出海”将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占据重要一席.所谓的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某中学兴趣小组在模拟实验中用4节小动车和4节小拖车组成动车组,总质量为m=2kg ,每节动车可以提供P 0=3W 的额定功率,开始时动车组先以恒定加速度21/a m s =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再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直至动车组达到最大速度v m =6m/s 并开始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求: (1)动车组所受阻力大小和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动车组变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为10s ,求变加速运动的位移.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例题分析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例题分析 例1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两单摆M与N,它们只能在如图3-1所示平面内摆动.某一瞬时出现如图3-1所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单摆相对车厢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 A.车厢作匀速直线运动,M摆动,N静止 B.车厢作匀速直线运动,M摆动,N也摆动 C.车厢作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摆动 D.车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 分析作用在两个摆上的力只有摆的重力和摆线张力. 当车厢作匀速直线运动时,N摆相对车厢静止或摆动中经过平衡位置的瞬间,此时摆所受重力和摆线张力在同一竖直线上,可以出现如图3-1中所示情景.M摆所受重力和摆线张力不在一 直线上,不可能静止在图中所示位置,但可以是摆动中达到极端位置(最大偏角的位置)的瞬 间.A、B正确,C错. 当车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在摆球上的重力和摆线张力不再平衡,它们不可能在一直线上,其合力使摆球产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所以,M静止在图中位置是可能的,但N也静止不可能,D错. 答A、B. 说明M摆静止在图3-1中情景,要求摆球所受重力和摆线张力的合力F=mg·tgα=ma,因此车厢的加速度与摆线偏角间必须满足关系(图3-2),即 a=gtgα. 例2电梯地板上有一个质量为200kg的物体,它对地板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3所示.则电梯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7s内上升的高度为多少?

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只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mg=2000N,地板支持力F.在t=0-2s内,F>mg,电梯加速上升,t=2-5s内,F=mg,电梯匀速上升,t=5-7s内,F<mg,电梯减速上升. 解若以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t=0-2s内电梯的加速度和上升高度分 别为 电梯在t=2s时的速度为 v=a1t1=5×2m/s=10m/s, 因此,t=2-5s内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为 h2=vt2=10×3m=30m. 电梯在t=5-7s内的加速度为 即电梯作匀减速上升,在t=5-7s内上升的高度为 所以,电梯在7s内上升的总高度为 h=h1+h2+h3 =(10+30+10)m =50m. 例3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 v=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下,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 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

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应用典型例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应用典型例题

【例1】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的恒力F, 历时1s;随即把此力改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1s;接着又把此力改为向东,大小不变.历时1s;如此反复,只改变力的方向,共历时1min,在此1min内[ ] A.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min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 B.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min末静止于初始位置 C.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min末继续向东运动 D.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min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 【分析】物体在第1s内受恒力作用向东作匀加速运动.在第2s内,受力向西,加速度方向向西,但速度方向仍向东,物体作向东的匀减速运动.由于力的大小不变,前、后两秒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仅方向相反,所以至第2s末,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恰减为零,且第2s内的位移与第1s内的位移相同. 以后,力的方向又改为向东、继而向西……如此往复,物体则相应地向东作匀加速运动、继而向东作匀减速运动,……在1min内物体一直向东运动,至1min 末恰静止. 【答】D. 【说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必与受力方向相同,但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若以向东方向为速度的正方向,物体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物体依次作着加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加速运动、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整个1min内v>0,表示物体一直向东运动. 【例2】汽车空载时的质量是4×103kg,它能运载的最大质量是3×103kg.要使汽车在空载时加速前进需要牵引力是2.5×104N,那么满载时以同样加速度前进,需要的牵引力是多少? 【分析】由空载时车的质量和牵引力算出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和满载时的总质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算出牵引力. 空载时,m1=4×103kg,F1=2.5×104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经典习题合集”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1、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B.该实验永远不可能实现,因此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C.实验说明物体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只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实验说明要物体静止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表现出来的保持原来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 D.物体受力大时惯性大,受力小时惯性小,不受力作用时无惯性 3、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到外力作用 B.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牛顿第一定律才有意义 C.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4、在人造卫星中,下列哪些仪器不能使用() A.天平B.弹簧测力计C.机械手表D.水银温度计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原来以10m/s的速度运动,后来速度变为20m/s,同时惯性也增大了 B.已知月球上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上移到月球上惯性减小为原来的1/6 C.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故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对“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正确理解是() A.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加速度的改变 B.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 C.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D.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速率的改变 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对支持力的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作用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地球上 B.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 C.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物体上 D.当支持力消失时,反作用力不一定同时消失 8、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运动,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竖直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被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9、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和6N,当两个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1m/s2B.3m/s2 C.5m/s2 D.7m/s2 10、设雨滴从很高处竖直下落,所受空气阻力F和其速度v成正比,则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先加速后减速至匀速 C.先加速后匀速 3- 1 -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木板在水平粗糙面上向右运动。某时刻速度为v 0=2m/s ,此时一质量与木板相等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 1=4m/s 的速度从右侧滑上木板,经过1s 两者速度恰好相同,速度大小为v 2=1m/s ,方向向左。重力加速度g =10m/s 2,试求: (1)木板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从滑块滑上木板,到最终两者静止的过程中,滑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 【答案】(1)0.3(2)1 20 (3)2.75m 【解析】 【分析】 (1)对小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2)对木板分析,先向右减速后向左加速,分过程进行分析即可; (3)分别求出二者相对地面位移,然后求解二者相对位移; 【详解】 (1)对小滑块分析:其加速度为:2221114 /3/1 v v a m s m s t --= ==-,方向向右 对小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1mg ma μ-=,可以得到:10.3μ=; (2)对木板分析,其先向右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到: 1212v mg mg m t μμ+?= 然后向左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到: 2 122 2v mg mg m t μμ-?= 而且121t t t s +== 联立可以得到:21 20 μ=,10.5s t =,20.5t s =; (3)在 1 0.5s t =时间内,木板向右减速运动,其向右运动的位移为: 1100.52 v x t m += ?=,方向向右; 在20.5t s =时间内,木板向左加速运动,其向左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