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小学音乐教学论》 教学大纲

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小学音乐教学论》 教学大纲

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小学音乐教学论》 教学大纲
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小学音乐教学论》 教学大纲

小学音乐教学论

龙亚君

二00七年十月

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小学音乐教学论》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前言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师教育获得迅速发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新世纪、新形势下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适应当前音乐教师教育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需要,特制定本大纲。

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小学音乐教学论》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实施音乐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作为未来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了解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熟悉音乐教育的性质、价值、目标等基本特征,了解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了解小学音乐课程、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进行音乐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外音乐活动,能够学习和借鉴国外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与方法等等。《大纲》体现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的培养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渗透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本《大纲》面向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总结课程改革实践中已有的成功经验,继承我国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同时又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音乐教学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今后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成为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音乐教学论》是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课程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是以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为基础,以教学论的基本内容为理论依据,遵循音乐学科的本质特点,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课程。该课程具有下列性质:

(一)人文性。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论》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表现、反思、评价、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形成,注重培养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人文品格。

(二)审美性。审美性是音乐课程的基本属性,在《小学音乐教学论》课程教学中,应把审美的教育理念渗透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重视学生对美的认识与鉴赏,强调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三)师范性。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小学音乐教学论》课程以面向小学为指导,以服务小学为目的。既区别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与义务教育课程,也区别高中音乐课程与音乐专业院校课程,它是着重研究小学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的一门课程。

(四)实践性。《小学音乐教学论》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所讲的理论必须与实际和具体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不仅要讲解与示范,更要让学生参与操作或上讲台进行实践。

(五)时代性。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音乐课程,应结合时代特征,开发与利用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利用网络、媒体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信息,有效的促进学习交流,培养合格的现代音乐教育教学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注重审美体验,培养音乐兴趣

以审美为基本属性的音乐课程,其特点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因此,音乐教学的重要机制,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这个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重视与学生的音乐经验和生活情趣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

(二)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音乐教学论》课程更体现这一特点。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通过艺术实践,增强学生对音乐课堂把握的自信心。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音乐课堂应永远是动态和变化的,同一种课型可有多种设计思路,同一内容可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同一问题,可有多种结论和答案。

(三)突出音乐特点,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课程应以音乐为本,要体现和突出音乐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情感艺术、时间艺术、表演艺术等特征。音乐又是一种整体性与包容性的文化现象,因此应倡导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沟通。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为主线,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音乐教学应将我国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小学音乐教学论》课程的学习,熟悉和了解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特色,热爱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教育。通过对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的学习与了解,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三、课程设计思路

《小学音乐教学论》是面向全体五年制专科层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以提高和培养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全面实施小学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本课程共有36课时,计划开设一个学期。在课程及教学时量分配上,根据音乐教师教育的教学特点,采取分章教学的方式,每个章节分设教学目标与实施建议。

一、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 2课时

二、小学生音乐教育心理 2课时

三、小学音乐实验教材的特点 2课时

四、小学音乐教学领域 4课时

五、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6课时

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与方法 6课时

七小学音乐教学评价 2课时

八、小学音乐教师素质 2课时

九、小学音乐课外活动 2课时

十、小学音乐教育实习 4课时

附一、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点评 2课时

附二、国外音乐教学法评介 2课时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小学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培养五年制专科层次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教育教学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能够从事和胜任小学音乐教师职业。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音乐教育事业。通过音乐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树立从事小学音乐教育的职业道德观和责任感。

2、提高音乐教学能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在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喜爱音乐教学,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功,为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3、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运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创新音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学生综合音乐教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理解和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宽阔的视野,培养其良好的音乐教学评价能力,热爱祖国音乐教育并能接受世界音乐教育文明。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音乐是体验性学科,小学音乐教学论教学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要指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音乐教学的合理方式和最佳途径。

2、比较。通过比较国内外不同音乐教育体系与方法、不同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同的音乐教学策略、不同的音乐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

3、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探究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注意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进行创造性音乐教学,保护和鼓励学生对音乐教学的独立见解。

4、合作。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与他人、与学生的合作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5、综合。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课程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了解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了解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掌握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必备的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唱歌、唱游、欣赏、器乐、识读乐谱、儿童舞蹈编排等各项教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鉴赏与评价能力,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会贯通,形成小学音乐教学的综合能力。

上述教学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选编原则

一、学生为本原则

教学内容应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及学习音乐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学生掌握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知识和方法奠定基础。

二、教育性原则

音乐教材应突出音乐学科的审美育人特点,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通过音乐审美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职业精神。

三、科学性原则

音乐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应体现音乐知识技能的准确性、严谨性和有序性,符合学生的音乐认知规律。

四、实践性原则

音乐教学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教材应重视实践活动的设计。教材的难度、分量要适应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以便于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五、开放性原则

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音乐教学的关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与教学体系,吸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小学音乐教学论》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总学时为36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

一、教学内容

(一)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 2课时

1、音乐教育的性质、价值与基本理念

2、音乐教育的目标

3、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二)小学生音乐教育心理 2课时

1、小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

2、音乐教学心理

(三)小学音乐实验教材的特点 2课时

1、实验教材的编写理念

2、实验教材的结构分析

3、实验教材的内容选择

4、实验教材的呈现方式

(四)小学音乐教学领域 4课时

1、感受与鉴赏

2、表现

3、创造

4、音乐与相关文化

(五)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6课时

1、音乐教学内容设计

2、音乐教学目标设计

3、音乐教学过程设计

4、音乐教学计划设计

(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与方法 6课时

1、音乐教学策略

2、音乐教学方法

(七)小学音乐教学评价 2课时

1、音乐教学评价概述

2、音乐教学评价的形式与方法

3、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与要求

(八)小学音乐教师素质 2课时

1、小学音乐教师的职责与素质结构

2、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九)小学音乐课外活动 2课时

1、课外音乐活动的目的

2、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与训练

(十)小学音乐教育实习 4课时

1、音乐教育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2、音乐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

3、音乐教育实习的指导与实践

附一: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点评 2课时

附二:国外音乐教学法评介 2课时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2、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3、达尔克罗斯音乐教学法

4、其他音乐教学法

5、学习、借鉴与思考

二、基本要求

(一)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 2课时

1、认识、了解音乐教育性质、价值与基本理念。

2、明确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

3、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用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指导小学音乐教学。(二)小学生音乐教育心理 2课时

1、了解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2、根据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进行施教

(三)小学音乐实验教材的特点 2课时

1、了解和熟悉小学音乐实验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结构、教材内容及呈现方式。

2、了解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各自特点。

(四)小学音乐教学领域 4课时

1、了解和熟悉感受与鉴赏领域的内容标准和教学要求。

2、了解和熟悉表现领域的内容标准和教学要求。

3、了解创造领域的内容标准和教学要求。

2、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内容标准和教学要求。

(五)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6课时

1、根据音乐教学内容确立音乐教学目标。

2、掌握音乐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3、合理选择音乐教学设施与手段。

4、学习撰写规范的音乐教学计划。

(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与方法 6课时

1、了解并掌握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2、初步掌握唱歌教学、唱游教学、器乐教学、识读乐谱教学、儿童舞蹈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七)小学音乐教学评价 2课时

1、了解音乐教学评价的目的、功能与意义。

2、熟悉音乐教学评价的形式与方法。

3、熟悉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与要求。

(八)小学音乐教师素质 2课时

1、了解小学音乐教师的职责与素质结构,树立良好教师职业观念。

2、学习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提高科研与论文写作能力。

(九)小学音乐课外活动 2课时

1、了解课外音乐活动的目的。

2、掌握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与训练方式。

(十)小学音乐教育实习 2课时

1、了解音乐教育实习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2、了解音乐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

3、开展音乐教学观摩与见习、音乐教学试讲等活动

附一: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点评 2课时

1、学习、了解不同形式的教学案例。

2、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设计。

附二:国外音乐教学法评介 2课时

1、认识、了解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

2、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

第五部分教材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遵循音乐教育教学规律,突出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

小学音乐教学论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是教师引导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操作行为模式。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应遵循音乐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教学的理解,充分挖掘音乐教学的审美要素,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丰富教学艺术,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与教学方式方法之中,通过对歌唱、欣赏、器乐、识谱、唱游、舞蹈的教学以及创造性的音乐教学设计,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与教学能力,丰富其审美情感。

(二)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小学音乐教学领域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些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各音乐教学领域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例如“感受与鉴赏”即包含有“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表现的过程同时也是音乐感受和培养、展示创造力的过程。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促进音乐创造力的发展。同理,“音乐与相关文化”也只有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体现。

(三)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和教师要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

(四)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与互动关系。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

交流。

(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

(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

二、评价建议

音乐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一)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树立教师职业社会责任感,培养人生规划意识等提供有益的参照;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学校加强、改进、提高音乐教学工作,促进课程改革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小学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性质,符合大专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音乐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

3、整体性原则

无论是评价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都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个层面和教学的各项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要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肯定其进步与发展,指明其努力方向,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评价融进教学的全过程。使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

(二)评价内容

1、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课程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教学的设计能力,探究音乐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的态度与创造能力,对音乐教学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

2、教师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三)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应给子充分关注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表演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在某一内容的学习结束时进行。教师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做出总体评价。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如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探究性学习能力等,是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注意科学性和可行性。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等做出相应的评价。

音乐教学设计、音乐教学实施,或就某一专题展开的讨论等,是生动活泼、富于实效和具有音乐课程特点的评价方式。这类方式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气氛。通过此类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

学生和教师的自评、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互评、学校对师生的评价,都是必要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可以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一)教科书要依据音乐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确保教科书设计的总体思路与《小学音乐教学论》教学大纲相吻合。

(二)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大专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内容要生动、丰富、多样,应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有助于学生探究式、自主式的学习。

(三)教科书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及音乐教师教育的规律,保证教材内容的准确性、严谨性。加强音乐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发掘音乐的人文内涵。

(四)教科书应重视实践活动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设计内容应联系当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发掘音乐文化的内涵,加强音乐文化与姊妹艺术、其他相关文化的联系。

(六)教科书由文字、乐谱、图片和视听材料共同组成,各部分应紧密结合、整合配套。视听材料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作(CD、VCD、DVD和CD—R等),以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一)《小学音乐教学论》教学大纲和据此编写的教科书是该课程最重要的基本资源。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解《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要依据《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精心地、创造性地实施音乐教学。

(二)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定,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三)教师是实施音乐课程的关键因素,为了弥补专职音乐教师的不足,如条件允许,可聘请符合教师任职资格的音乐工作者到校兼课。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实施教学。

(四)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应配备音乐专用教室和必要的教学设备,除学校常用乐器(如键盘乐器、部分管弦乐器、民族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外,还应配备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音频、视

频设备和多媒体电脑。

学校图书馆和音乐教研组应购置足够数量的音乐书籍、乐谱、杂志和视听资料以及音乐软件,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的学生阅览室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音乐书籍和视听资料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用。

(五)学校的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学校领导不仅应该加强管理。还应要求学校的有关部门配合音乐教育活动及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的礼堂、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室内体育馆等也应视为音乐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举办教学比武、文艺汇演、师生音乐会或音乐讲座等。

(六)学校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有责任承担此项任务。学校应将此项工作合理地计入教师工作量,并在设备、场地、经费上予以支持和保障。

(七)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应重视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并予以积极的引导;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可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采访民间艺人,或请专业音乐家到校表演、举办音乐讲座等。

(八)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交流活动,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信息的沟通。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等渠道交流课程资源。

附:《小学音乐教学论》教学总时数分配建议:(每班每周开课2节)

湖南省教育厅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模板

.. 特种作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嘉兴市万隆工程机械技能培训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

..

.. 目录 特种作业专业教学计划............................................................................... 挖掘机操作教学大纲................................................................................... 厂内机动车驾驶教学大纲 ...........................................................................

.. 挖掘机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了解挖掘机的机械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油路、电路等知识,能够对挖掘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习内容: 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与保养知识。 1、操作知识:挖掘机机械的工作原理、保养及操作技巧,学习独立完成土石方计算、挖方、挖沟、挖壕、甩方、平地、装车、爬坡过桥、破碎、过路、拆楼、上下拖板车、旋转定位、挖地基等操作技术。 2、保养维护:学习挖掘机的保养,易损件的更换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培训时间 脱产培训45天, 教学理念: 1.实现培训与实际操作零距离; 2.学员与教师零距离互动探讨; 3.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4.保持与企业沟通;

.. 5.全面推进使用多媒体教学; 就业方向: 1、路桥建设公司:从事修路、架桥、开挖隧道、大型桥梁建设 2、市政建设公司:从事铺设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管网老城改造、新城开发、高层建筑、农村建设与改造 3、能源冶金,水电站建设、煤炭矿山开发建材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等工程. 4、水利建设、挖污清淤、围堰填污、人工挖湖 5、挖掘机售后维修站从事挖掘机整机的检测、故障的分析、判断与排除,零部件的拆装与更换工作. 6、从事挖掘机配件的采购、仓储、供应、销售与管理等工作. 7、从事挖掘机生产企业的整机装配、生产流水线各种工序的操作.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_4

---------------------------------------------------------------最新资料推荐------------------------------------------------------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主编李建华前言这套书是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语文》系列教材的配套参考书。 编写目的一是让教师全面、准确地理解这套教材的设计、编写意图,既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思路,解决备课困难,扩大信息量,又留有再创造空间;二是帮助教师运用科学干预方法,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优化教学过程,能动地让教师在求合作、讲效率、重发展的现代语文教育理念中提高教学质量。 这套书的编写注重实用性,突出了职教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吸收了学界新成果。 这套书共有五册,编排内容与教科书内容相对应,逐单元编写,其内容包括课文说明、教学建议、练习参考答案、参考资料四个部分。 一.课文说明: 主要对课文内容、结构、写作特点以及相关内容作阐释。 既引导教师准确把握课文,又给教师留有钻研的空间,教师可灵活取舍。 二.教学建议: 包括预习指导、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注意事 1 / 3

项等内容,对课文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建议,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做出调整。 三.练习参考答案: 本套书为课内必读课文、自读课文的练习和单元语文能力训练的部分练习提供了参考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看法。 四.参考资料: 包括课文词语的补充注释、时代背景、作者作品介绍、文体知识、图表、课文鉴赏与评价、作者写作体会、引文、参考译文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较为丰富,主要供教师教学参考,不必将其全部纳入教学。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由参加过教材编写的富有教学经验的高职和高级中学一线教师编写的。 他们是: 李建华(第一、二、六单元),王建永(第三、四单元),母汉琼(第五单元)。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不妥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满足不同材料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类植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以及不同培养阶段对营养要求也不相同。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碳源、有机添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凝胶剂。一些组织可以生长在简单的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只含无机盐和可利用的碳源(蔗糖),但大多数组织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生长物质,而且经常还将一些复合的营养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这种由“化学定义”的化合物组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人们已设计了许多培养基用于特殊组织和器官的培养。 怀特培养基是最早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之一,最初作为根培养的培养基。为了诱导培养组织器官发生和再生植株,广泛使用含有大量无机盐成分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和LS(Linsmaier 和Skoog,1965)培养基。原本为细胞悬液或愈伤组织培养而设计的B5培养基,经过改良后,被证实有利于原生质体培养。同时,B5培养基也被用于诱导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尽管Nitshch(1969)为花药培养设计的培养基仍然使用频繁,但另一个称为N6的培养基,专门用于禾谷类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类似的,N6培养基越来越多地

用于大豆、红三叶草和其他豆科植物的培养。该培养基营养成分促进胚性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快速生长。使用这些培养基成功的原因很可能是营养元素的比例和浓度基本上满足不同培养体系中细胞或组织生长和分化的最适需要。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无机和有机成分的浓度用质量浓度(mg/L 或ppm,但现在习惯用mg/L)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按照国际植物生理学协会的推荐,应该用mol/L表示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营养成分浓度,用μmol/L表示微量营养元素、激素、维生素和有机成分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的优点是,每一种化合物每一摩尔的分子数是常数,所以按照特定培养基配方配制培养基时,无论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为多少,原物质的量浓度都可以使用。但是,用质量浓度来表示浓度的话,就不能不考虑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目了。 1、水分 水分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代谢过程的介质和溶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配制培养基母液时要用蒸馏水或纯水,以保持母液及培养基成分的精确性,防止储藏过程中发霉变质。研究培养基配方时尽量用蒸馏水,以防成分的变化引起不良效果。而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如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氯和其他离子,最好将自来水煮沸,经过冷却沉淀后再使用。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模板1

特种作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嘉兴市万隆工程机械技能培训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

目录 特种作业专业教学计划....................................................................................... 挖掘机操作教学大纲........................................................................................... 厂内机动车驾驶教学大纲...................................................................................

挖掘机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了解挖掘机的机械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油路、电路等知识,能够对挖掘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习内容: 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与保养知识。 1、操作知识:挖掘机机械的工作原理、保养及操作技巧,学习独立完成土石方计算、挖方、挖沟、挖壕、甩方、平地、装车、爬坡过桥、破碎、过路、拆楼、上下拖板车、旋转定位、挖地基等操作技术。 2、保养维护:学习挖掘机的保养,易损件的更换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培训时间 脱产培训45天, 教学理念: 1.实现培训与实际操作零距离; 2.学员与教师零距离互动探讨; 3.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4.保持与企业沟通; 5.全面推进使用多媒体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二十一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3)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4)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地位及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及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8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考试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动物营养与饲料》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与营养源作为统一的研究中心,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并且通过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全过程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源利用的测定,确定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动物营养需要的关系,为动物生产者提供理论根据和实际指南,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达到以最少的饲料、最短的时间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动物产品。本课程培养学生识别常见饲料、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能力;能根据具体饲料条件灵活设计日粮配方。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其主要功能。 2、了解生长、繁殖、泌乳、育肥、产毛、产蛋等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 3、掌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主要相互关系。 4、掌握运用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体内三大有机物质消化代谢特点,合理确定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粗纤维、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的供给。 5、在提供分析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下,独立掌握按规程完成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方法。 6、熟练掌握各种饲料因素对动物产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生物技术概论》(植物)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概论》(植物)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面向专业:全校本科专业 理论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0 课程代号:RX035007 大纲执笔人:刘学春等 总学分:2.0学分大纲审定人:郑成超 一、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生物技术内容多,综合性强,与其它学科交叉性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课程,是生物类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具有其它课程无法代替的作用。课程适应了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临床医学、环境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日益深入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全面讲授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在科技教育、科学研究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与相关学科有机衔接,使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技术体系。 三、大纲改革说明 1、总体设想 生物技术概论是面向21世纪现代生物科技与生产飞速发展而开设的应用性课程,科学系统地讲授了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最新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对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整体优化、完善和发展,不断吸收新的内容,使其适应现代农业及生物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强化理论教学,调动和挖掘教与学各方面的潜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锐意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学时数的改革 现代生物技术内容繁杂且与其它学科多交叉,学时数的分配主要依据高效、精讲、博采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益,充分利用学时,系统讲解基本知识与技术重点、难点及关键环节精解细讲相结合,广泛地采收最新的知识信息,为课堂教学输入新鲜血液。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生物技术概论必需的最低学时数为36。 3、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80年代五年制小学语文汇总

80年代五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1-10册总目录第一册 (汉语拼音方案省略) 1 热爱共产党 2 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3 大桥 4 电 5 水稻棉花 6 鸡鸭鹅 7 我们爱老师 8 读书写字 9 洒水扫地 10 红灯绿灯 11 我们就像一家人 12 太阳地球月亮 13 飞机蜻蜓 14 你长大了干什么 15 秋天 16 小小的船 17 种鱼 18 皮球浮上来了 19 我们是小学生 20 天天做早操

21 鹅 22* 小猫钓鱼 23 过桥 24 她是谁 25 扫雪 26* 小公鸡和小鸭子带*的是阅读课文 第二册 看图学词学句 1 春天 2 花园果园 3 辛勤地劳动 4 努力学习 5 有礼貌 6 风筝 7 跳伞 8 泉水小溪 9 祖国多么广大 10 清明节 基础训练1 看图学文 11 一只小羊羔 12 明明上学 13 小白兔和小灰兔

14 小猴子下山 基础训练2 课文 15 燕子飞回来了 16 一粒种子 17 乌鸦喝水 18 锄禾 19 * 丁丁和小飞机基础训练3 20 画 21 日月潭 22 送雨衣 23 * 我选我 基础训练4 看图学词学句 24 大象起重机 25 奇妙的“眼睛” 26 虹 27 蔬菜 28 庄稼的好朋友 29 讲究卫生 基础训练5 看图学文 30 司马光

31 王二小 32 小八路 33 杨家岭的早晨基础训练6 课文 34 我是什么 35 要下雨了 36 雷雨 37* 谜语 38 学画 39 我们的老师基础训练7 40 大熊猫 41 小壁虎借尾巴 42 捞月亮 基础训练8 生字表 带*的是阅读课文第三册 1. 秋天 2. 温暖 3. 收稻谷 4. 诚实的孩子 5.*蓝树叶

教学-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中学生物教学资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000年3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21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遺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自我保健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解剖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等操作技能。 (2)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它信息资料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3)学会科学观察的方法,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4)初步学会生物学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5)进一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附件一: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语文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特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的基本依据。它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指导性。适用于省内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必须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理念 (一)坚持文道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要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未来发展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要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综合功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坚持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 (一)母液配制与保存 配制培养基时,如果每次配制都要按着杨成分表依次称量,既费时,又增加了多次称量误差。为了提高配制培养基的工作效率,一般将常用的基本培养基配制成10~200倍,甚至1000倍的浓缩贮备液,即母液。母液贮存于冰箱中,使用时,将它们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混合,可多次使用,并在配制较多数量的培养基时,降低工作强度,也提高试验的精度。 基本培养基的母液有四种:大量元素(浓缩2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铁盐(浓缩200倍),除蔗糖之外的有机物质(浓缩100倍) 1大量元素 配制大量元素母液时要分别称量,分别溶解,在定容时按表1中的序号依次加入容量瓶中,以防出现沉淀。倒入磨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可常温保存或放入冰箱内保存。 表1大量元素母液(配1L20倍的母液) 序号成分配方浓度/(mg.L-1)称取量/mg 配1mL培养基吸取 量/mL 1 硝酸铵NH4NO3 1650 33000 50 2 硝酸钾KNO 3 1900 38000 3 磷酸二氢钾KH2PO 4 170 3400 4 七水合硫酸镁MgSO4.7H2O 370 7400 5 氯化钙无水CaCl2 440 6644 2微量元素母液 在配制微量元素母液时,也应分别称量和分别溶解,定溶时不分先后次序,可随意加入溶量瓶中定容(表2),一般不会出现沉淀现象。倒入磨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可常温保存或放入冰箱内保有存。 表2微量元素母液(配制1L100倍母液) 成分配方浓度/(mg.L-1) 称取量/mg 配制1L培养基吸取 量/mL 碘化钾KI 0.83 83 10 硫酸锰MnSO4.H2O 22.3 2230 硼酸H3BO3 6.2 620 硫酸锌ZnSO4.7H2O 8.6 860 钼酸钠Na2MoO4.2H2O 0.25 25 硫酸铜CuSO4.5H2O 0.025 2.5 氯化钴CoCl2.6H2O 0.025 2.5 3铁盐母液 由于铁盐无机化合物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只有基螯合物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需要单独配成螯合物母液表3)。 配制方法:称取5.56g硫酸亚铁和7.46g乙二胺乙酸二钠,分别用450ml的去离子水溶解,分别适当加热不停搅拌,分别溶解后将硫酸亚铁溶液缓缓加入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将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最后用去离子水定溶于1000mL,倒入棕色贮液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放入冰箱内保存。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案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案 篇一: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使个体逐步具备言语交际能力、提高人文素质、确定综合职业定向和具有高等教育元素的课程。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功能。为此,对五年制高职语文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语文课程功能的需要,是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建立,能够切实推进语文教育创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实现优质课程的共享,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现就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说明如下。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1.深入学习了学校下发的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理解精品课程建设对促进我校实际教学的重要意义,统一了思想,确定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 2.广泛查阅了国内关于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资料,调查、

了解和分析了我校各系各专业对语文教学的需求,评估了我校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水平,为做好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打下了基础。 3.组建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师资团队,明确了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4.填写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表格提交学校审批,制定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指向 1.课程建设的总策划、任务安排、工作协调、课程建设指导由宗长俊负责。 2.课程介绍说明目标,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定位、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计划、教材建设等的制定、归类及文字形成由宗长俊负责。 3.课程建设目标: ①高职《语文》(苏大版)第一册必讲内容的电子教案及其配套的教学课件(沈晶负责)。 ②高职《语文》(苏大版)第二册必讲内容的电子教案及其配套的教学课件(张永影负责)。 ③高职《语文》(苏大版)第三册必讲内容的电子教案及其配套的教学课件(刘介华负责)。 ④高职《语文》(苏大版)第四册必讲内容的电子教案及其配套的教学课件(王素玲负责)。 ⑤拓展课程《普通话与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的电子教案(苏荧负责)。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高技)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高技) 一、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电子商务应用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案例教学、实验室操作、顶岗实习、互动式教学、以赛促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整体需求。主要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技能型和执行型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可组织考取营销师、助理电子商务师、因特网应用(高级)、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级)等资格证书。毕业生可从事商务网站的网络营销和服务人员、电子商务服务商相关岗位、能独立从事电子商务应用的自由职业者和创业者。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系统分析问题并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局观。

2.系统掌握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勤于思考,专以学业,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熟悉国家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了解经济法、劳动法、刑法等基本内容,熟悉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 4.具有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能力,能系统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中所出现的问题,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计算机技术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熟悉相关专业书籍和主要期刊,熟悉电子商务业内的主流观点和知名专家的情况,能自如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完成预习以及自学课程。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踏实做事的理念,较好的亲和力,广博的知识面,尊重科学,尊重生命,坚强、自信。 三、学制与授予证书 (一)学制 标准学制3年。 (二)授予证书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及格者,准予毕业,并可授予中技毕业证书。

27《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2013级生物科学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授课学时:36 学分:2 总纲 课程的性质: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本课主要向学生传授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设计,培养基制备,灭菌以及各种植物器官、无毒苗、原生质体等的无菌接种及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驯化栽培的基本技能。 课程基本任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操作原理和操作规范,并能较比较熟练地操作组织培养的相关技能,最后达到掌握系统的组织培养技术,为未来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工作奠定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内容概要: 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培养基制备、灭菌以及各种植物器官的无菌接种及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驯化栽培等。 课程教学形式: 课程教学形式分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18学时。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 考查成绩由平时表现、作业、提问和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等组成,平时表现考核占10%、实验报告占60%、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30%,考查时间可随堂进行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考查成绩采用总分百分制或五级制计分方式。 1、平时表现:由学生到课情况决定,缺课一次扣2分,8次不到,取消该课程考核资格。 2、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有原始数据记录、结果正确,在课后整理完成。 3、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在培养基制做、灭菌、接种、培养检查等基本方法中选择1-2个常规的操作技能,分数评定主要依据操作规范程度和污染率及成活结果等来决定。 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植物组织培养》李胜,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7。 参考书: 1、《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谭文澄、戴策刚主编,1997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2、《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浚明中国林业出版社 3、《植物组织培养手册》颜昌敬,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1 4、《林花果菜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李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6 5、《花卉组织培养》韦三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8 6、《组织培养技术》沈海龙,中国林业出版社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 一、总目标(一)加强积累整合,巩固语文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围绕职业能力和人生规划,进一步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适当地运用,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和成效的语文学习方式. 通过语文实践,融汇整合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培养并长久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感受语文在社会交往、职业活动与提升人生境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增强语文鉴赏和感受能力通过作品鉴赏活动,能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思想内容,欣赏艺术魅力,发展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独特体验,培育人文情怀.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 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养分,尊重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拓宽文化视野;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自尊自信,学会尊重他人,提高道德修养,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提升人生境界. (三)加深思考和领悟增强思考和领悟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勇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不断加深领悟.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在阅读欣赏和表达交流中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加深专业理解.激发热爱自然、热爱职业、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四)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和语文应用能力能在语文课堂内外的广阔领域里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发展语文学习潜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针对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加强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的沟通,强化读、写、听、说等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利于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激发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形成探究自然奥秘、关注社会发展的兴趣,增强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逐步养成自主探究意识,学习探究和创新的方法. 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表达中要追求新意,能平中见奇,同中求异.尊重他人的成果,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加强知识的创造性迁移. 二、分目标(一)必修课程1.基础知识应用 (1)进一步达成正确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汉字的要求;正确认读常用多音多义字,准确理解字词含义,准确运用常用词语,积累专业词汇,能熟练使用常用的汉语字(词)典和专业工具书. (2)熟练、规范地书写正楷字和行楷字,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3)正确地遣词造句,辨析和改正常见病句;恰当地运用常见修辞手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辨析词语、句式、修辞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4)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正确辨识常见文言句式. (5)能借助语文工具书和其他媒体搜集、处理信息. 2.阅读与鉴赏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糖类作为碳源物质,因此糖类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高中生物教材中明确指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的糖类是蔗糖。那么为什么不添加葡萄糖呢?很多资料上解释为蔗糖较葡萄糖便宜,易被植物细胞吸收。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以蔗糖作为碳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同样作为碳源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来源,蔗糖较葡萄糖能更好地调节培养基内的渗透压。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培养基,蔗糖形成的渗透压要明显低于葡萄糖,因此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易使植物细胞脱水而生长不良。同时,植物细胞吸收蔗糖的速率要明显慢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所以蔗糖形成的渗透压可相对长期的保持稳定。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培养基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最常用的是葡萄糖,一般很少利用蔗糖。因此,采用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3)诱导作用。在培养基成分中,增加生长素的浓度,导致木质部形成,增加蔗糖浓度则导致韧皮部形成。当生长素水平恒定时,2%蔗糖使分化出的全部是木质部,4%蔗糖使分化出的几乎全部是韧皮部,3%蔗糖则可以分化出两者。所以,生长素和蔗糖浓度决定愈伤组织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数量。因此,在植物组培中要选用蔗糖而不选用葡萄糖。 通过细胞膜内外的液体的浓度差来调节 当细胞膜内的浓度小于细胞膜外的时候蔗糖救能进入细胞中了 植物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培养基的碳源是蔗糖,已知葡萄糖和果糖也能使某些植物生长得很好。植物细胞可以分解蔗糖,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的,蔗糖是可以直接进入细胞的,蔗糖跨质膜从质外体进入细胞是由载体介导并需要消耗能量的质子-蔗糖共运输机制进行的,另外,植物能够利用的某些其他形式的碳源有麦芽糖、半乳糖、甘露糖和乳糖等。葡萄糖更不稳定,培养基需添加葡萄糖一般都在灭菌后再兑换。实在要添加葡萄糖那么灭菌温度一般控制在108~110左右,120度灭出来的就有一定程度的碳化了。所以用蔗糖更简单 动物细胞只能吸收葡萄糖,二糖蔗糖是无法吸收的。 以蔗糖为植物培养基碳源有两个原因: 1.抑制杂菌生长.细菌等不能直接以蔗糖为碳源,故可起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2.蔗糖被植物细胞利用机理目还无定论.主要有以下两个学说(1)植物细胞先以次级主动运输的方式在细胞内外形成质子梯度,然后蔗糖就会利用这个梯度被吸收进细胞. (2).植物的细胞壁中含有能分解蔗糖的相关酶,蔗糖先在细胞膜外被分解为单糖,然后这些单糖再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从而被细胞利用.

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大纲

江苏电大职业技术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 (三)教学要求 《语文》(三)是2007级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和前提。教材仍然采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胡大奎主编的第二版《语文》(第三册)教材。该教材依循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遵循“打好基础,突出应用,强调能力,适当延伸”的原则,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必需、够用为度,力求具有较为鲜明的实用性、规范性和先进性。由于该教材已在“前言”中详细列出了有关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因此,只对教材作几点补充说明: 一、关于教材各单元的课文问题 精讲课程:重点掌握的课文 第十二单元信息精品 一、透过遗产看世界: 1、《尼罗河文明的象征——金字塔》 二、浏览名著知人文:《爱弥儿》 三、《天地人之道——于丹〈论语〉心得之一》 四、《父母于与孩子之间的爱》 八、《信息爆炸与媒介素质》 第十三单元文学作品赏析(I) 一、诗经:蒹葭(秦风) 二、楚辞:国殇 三、汉魏诗:西北又高楼《古诗十九首》之一、短歌行 四、唐诗:春江花月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锦瑟 五、宋词:鹊桥仙、醉花阴?重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现代诗:致橡树、雨巷 七、外国诗:生命的礼赞 注意:诗歌要求背上。 第十四单元文学作品赏析(II) 二、空山鸟语 六、森林与草原 八、前赤壁赋 第十五单元文学作品欣赏(Ⅲ) 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婴宁 三、项链、 五、麦琪的礼物 七、微型小说:雨伞 第十六单元艺术作品鉴赏 一、绘画作品鉴赏: (一)中国人物画的鉴赏:《清明上河图》(局部) (二)中国山水画的鉴赏 (三)齐白石的《虾》与徐悲鸿的《马》:妙趣横生的《虾》、徐悲鸿的《奔马图》(四)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蒙娜?丽莎》 二、雕塑作品鉴赏

2020年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是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学大纲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过程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人们经常 使用但又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的概念。这些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分几组对它们作一些辨析。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方案 1.教学计划:有两层含义: (1)通常指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 (2)意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属后者。 2.教学大纲: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要点的指导文件。它以纲要形式规定着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范围和结构,体现着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实

际作业(实验、练习、实习)的内容与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3.课程标准: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后,前者改称“教学计划”,后者改称“教学大纲”,其关系如下图所示:来源:作者:zj[字体:大中小] 4.课程方案:与课程总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同义,国内外 的有关课程文献中间或有人使用这一术语。 在以上几种概念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系由苏联引进,是从俄语直接翻译过来的。从1952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课 程标准”实际上是在我国使用最早的一个概念。1912年1月,中国 政府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之后曾长期沿用这一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曾颁布过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至1952年刚好沿用约四十年。目前台湾的中小 学仍使用课程标准一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课程标准是我们本民族长期使用过的一个固有概念,而教学计划、大纲则是舶来品。并且,教学计划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歧义,让人误解为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中,国家教委已正式用“课

《园艺学概论》教学大纲

《园艺学概论》课程导学 同学们好! 欢迎参加《园艺学概论》课程的学习。 《园艺学概论》是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科园艺学专业的学习者提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可用于提高园艺生产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水平。本课程课内学时144,电视授课26,实验实习18,学分8。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园艺学概论》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既为学习园艺专业的学生打下专业的基础,又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园艺学概论》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园艺植物的品种选育、改良及繁殖、栽培管理、设施栽培、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园产品采后处理及贮藏、园林艺术和园艺产品市场等内容。 二、学习《园艺学概论》应具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遗传育种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果树栽培》、《蔬菜栽培》、《花卉栽培》、《园林规划与设计》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介绍了园艺植物的共性的基础知识,把果树、蔬菜、花卉及园林作为一大类介绍,避免了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 三、本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园艺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应认识主要的园艺植物,认识其主要的种类、品种及产品器官。掌握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园艺植物的繁殖改良原理及技术、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及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了解园产品的采后处理与贮藏,了解园艺艺术原理与园艺产品市场的基本知识。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考试的要求与此相同,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考试以这两部分内容为主,基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即使考试也仅占很小部分。 四、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中央电大配套的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部分。重点串讲型录像教材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专题型录像以演示操作为主,以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并开阔视野。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省电大的责任教师联系,有问题也可以由各分校或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以及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验和实习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