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揭秘两仪点穴拳”系列

“揭秘两仪点穴拳”系列

“揭秘两仪点穴拳”系列
“揭秘两仪点穴拳”系列

“揭秘两仪点穴拳”系列之一稀有拳种深埋豫东“四等小县”2009年09月23日06:59 大河网-大河报https://www.doczj.com/doc/3812649732.html,/o/2009-09-23/065916342603s.shtml

记者盛夏/文图

两仪拳传人张震领在自家院落内习武

点穴,是中国功夫中的武功绝技,更是功夫电影和武打小说中的重要卖点。此类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大都有这种情节:高手飞花摘叶打人穴道,伤人于无形。热播剧《武林外传》中盗圣白展堂,花哨地摆个手势,喊着“葵花点穴手”,天天都把别人点上几回,如同家常便饭。但观众分得清楚,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如果现实生活中,你碰到一位71岁的农村老人,膀不动身不摇,不需凝神运气,只要在你身上一点,轻则四肢酸软,走不了道,说不出话,重则或晕或瘫或哑或原地崩溃,你信还是不信?

不信,我也不信。直至亲眼见到。

这个老人叫张震领,这种拳术叫两仪拳,又名两仪点穴拳、过气拳。除了点穴解穴之功,两仪拳有一套完整功法,有两仪棍术、刀术、六路螳镰和两仪暗器,还有两仪药方疗伤治病。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只存留于河南沈丘。

2009年9月中旬,带着许多疑问,我走近这个拳术。

两仪拳的存留地沈丘,是个国家级贫困县。记者在沈丘采访时,所见所闻印证了这点。

河南省方志学家杨静琦先生曾在《中州史志》上发文,对沈丘有如下评述:

“沈丘,位于河南省东南边沿黄河南泛的冲击扇,地处黄淮平原,是古浸丘之地。自古穷得出名,春秋楚国宰相孙叔敖曾对其子孙讲道:…其地(指浸丘)不利,而名甚恶。?请封此地无人相争。后果安延七世不绝。其地所以土地贫瘠,因自古黄河南泛,常注入县……加之境内客水过境,形成县境内地势低洼,湖坡甚多,缺乏治理形成…潦则成湖,旱则成坡?,有雨水灾,无雨旱灾,种不得收,十年九歉。沈丘县在解放前是一个地僻民贫,交通闭塞、工农业十分落后的四等小县,人民苦难深重。旧县志多处记载岁大饥民相食,饿殍载道,民不聊生。”

如此贫瘠之地,偏有尚武之风,为什么呢?这要跳出沈丘看一看。

地理概念上,周口沈丘所处黄淮平原,自古是游侠聚集之地,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湘楚文化融合,培育出当地人仗义尚武、好酒好面子之风。这种民风,至今仍可从日常细节中得窥一二。比如好酒之风,在包括河南周口、商丘及山东西南、安徽大部的淮北之地,大小酒厂几十家,多是地方酒,销售范围有限,大多被这些地方的人喝了。沈丘酒风亦盛,张震领先生自称“年轻时一顿能喝三斤”。好酒者多有豪侠之气,豪侠者又多尚武,两者关系微妙。这是沈丘尚武的原因之一。

生态因素造就尚武之风

专家们还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整个淮北的尚武风尚——因乱世而尚武。

美国著名汉学家裴宜理先生在名著《华北的叛乱者和革命:1845-1945》中,以一个世纪(1845~1945)的淮北地区作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了这片土地上的三个事件——捻军、红枪会和共产主义运动,探讨这一地域经常发生变乱的内在动因。

据裴氏看,生态因素是淮北发生持久变乱的大前提。这里土地贫瘠,人口密度大,常年受黄淮决堤之害,人们被迫采用两种不同的生存策略——掠夺性策略和防卫性策略。淮北有尚武传统,各种拳会组织和秘密结社司空见惯。和其他地区相比,民众更易集结,形成武装力量,为了获得维持生存的资源,投入到这两种不同的生存策略当中。应用掠夺性策略便是“匪患横行”,实施防卫性策略便是民间大兴尚武之风。

在这种区域性生态因素主导之下,沈丘尚武之风一直延续。编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沈丘县志》记载:“1956年,县里开始把武术列为中小学体育课内容,县体委不断举办短期武术培训班,组织各种比赛。县里拳师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现在全县有武术拳师60多名,中心武场50多个,学员4000多人。”

在沈丘采访时,我多次听到沈丘人的尚武之语。周口体育局副局长张志民先生对我讲:“沈丘尚武,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文则武,这都是正事大事,家长很支持。而且学武比学文更费钱费工夫,为啥讲…穷文富武?,一是学武拜师要花钱,二是孩子学了武,惹是生非也不好办。”申段庄老农申耕田讲得更朴素:“练拳,这是正事,男人不练拳,让人看不起。农忙时正收麦子,小孩说出去玩,那不行,说去练拳,丢下活就管走。”

武术,在这个豫东“四等小县”中,有其深厚的生长土壤,这是历史必然。但一个拳种能顽强存活于沈丘县“最偏远的一个乡村申段庄”里,又有其传承上的偶然性。这其中,历代掌门都是关键性的人物。

传承艰难薪尽火传

1958年创刊的权威体育杂志《中国体育》报道:“两仪拳倡盛于宋,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元明两代民间禁武,两仪拳传承出现极大困难,后来只在清朝皇族和大内侍卫间传承。清嘉庆年间,一位武状元开始进入内廷,又由于不满官场龌龊,自愿流入民间,两仪拳流派师承才开始为世人所知,但恐怕语涉宫廷秘闻的武状元惜字如金,只说自己是两仪拳第十代掌门,此前传承渐渐湮没无闻。武状元把自己的武功传给了第十一代掌门人魏洪申,魏洪申传段升堂,段升堂传侄子段勤功,段勤功传女婿张震领,为第十四代掌门人。”

武状元姓甚名谁?“师父原来说过,我忘了。只记得他家是固始县的。师父讲他做大内侍

卫是要断根的,其实就是会武的太监,所以不愿讲以前的事。”张震领说。

武状元回到固始县安度晚年,有一天,尉氏县两兄弟魏洪坤和魏洪申因遭年荒,跑到固始打把式卖艺。武状元的家丁把场子踢了。哥俩不愿意,撵到武状元的府里。

武状元一直想收个好徒弟把功夫传下去。他考察了这哥俩,感到是材料,就说:“留这儿吧,再学五年。”至此,两仪拳流入民间,开始隐蔽的薪尽火传。

五年后,老大魏洪坤去安徽寿州教场子。老二魏洪申立了掌门,他辞别师父,落户到安徽界首北边枣庄集设场子教徒弟。界首离沈丘很近,有一回,他到沈丘县刘桥村探望朋友,碰到了申段庄(两个庄挨边)的段升堂。段身高一米六,形貌瘦小,但天赋卓异,而且有强烈的学武

意愿。为啥?“当时申段庄只有八户姓段的,别的全姓申,再加上他长得那样,受欺。”张震领道。

魏洪申并不看好他,他在刘桥村一带收了七八个徒弟,勉强把段升堂收下了。后来他发现,段升堂为人也好,学得也好,就立他为掌门了。“立了掌门,学的东西和别人都不一样。比如

混元功、解三十六处大穴,只有掌门人才会。”张震领说。

专供新掌门的秘密授课持续了很长时间。刘桥村和申段庄之间的地里有个干坑叫坡坑(现

在还有),两人约好,夜里在坡坑授课,一教半夜。一是没人打搅,二是怕人偷学。

段升堂上年纪后,虽然有儿有孙,却立侄子段勤功为下一任掌门,是因为“他地少孩子多,不够吃,他也不去做个生意打个工,练功一天不停。因为这,俩儿子得病没钱治都夭折了。孩子也舍了家也舍了,这一点感动了段升堂。”张震领说。段勤功念过私塾,这对他以后习武行

医都有帮助。

农民武术家的一世痴迷

西方徒手技击如拳击,崇尚强者哲学。中国武术崇尚运用智慧以弱胜强,武术高手应外表平凡,出手惊人。所以无论霍元甲还是黄飞鸿,从照片看都“土”,符合中国武术哲学中对高手

的形象要求。

张震领也土,因为他本来就是农民。但他外表还是异于常人,身形魁梧,腰板笔挺,头发略白,双颊红润鼓起,眼睛布满红血丝,眼球微凸且精光四射,脑子清楚反应很快,71岁的

老人,整个状态像精干的中年人。

两仪拳传到张震领,时代的变迁令其学武经历更曲折。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次运动,对于大多数民间习武者,练武早失去实用性,也不会获得成就感。

张震领生于1938年,是沈丘北边郸城县人。父亲是民间手工艺人,会扎花轿。张震领不

爱上学,初中毕业就跟着父亲干活。郸城尚武,好动的张震领也学过一点三脚猫功夫。

张震领十三四岁时,因逃学离家出走到安徽阜南县地理城(镇名),碰见个看周易的白师傅,跟了他两个月,师傅说:“你走吧,找你老师去。你老师不是我,是个练武的。”“他在哪

儿?”“从这儿往西北200里地。”张震领拿着白师傅给的30块钱,走了。他一路找,没找到。

但这事,他一直记在心里。

张震领十七八岁时,跟着父亲到申段庄扎花轿,住到段勤功家。段家有二子六女,二子早夭,六女有五个出嫁,只有小女儿待字闺中。

有一天,段勤功练武,“嗬,他往那儿一站,手一动,就听轰隆一声,一恨脚(跺脚),地上恨不能砸坑。我的师父原来在这儿呀,这回可找到了,(不答应)腿跪断也不能起来了”。说起半世纪前初见两仪拳那一幕,张震领十分兴奋。

师父答应了,张震领一晚上都没睡着觉。教了两个月后,师父不教了,说:“你家是郸城的,俺家功夫是家传,传男不传女,功夫不能让你带走。”

张震领很难受,天天闷头干活。有一天,段勤功的师兄弟申永发来了,给张提了三个要求:一是正式磕头拜师;二是和他闺女结婚,女婿也算儿子,功夫就能传了;三是不能出申段庄,他死了以后也不能出。

“俺马上答应了,因为家里兄弟多父母也没反对。听师父的话,俺一直没出申段庄。老家

那边把房子都盖好了,也没回去。俺老师又是俺岳父,我有感恩心,所以从来没亏待过她(指

太太)。”张震领说。

张震领练武过程中,也有诱惑,那就是“参加工作”。当时是一九五几年,农村特苦,张的

大姐从北京一次次寄信来要他到一个学校当后勤,他没去。他二姐在新疆某县有职务,让他去那儿的农机站当会计。张震领讲给师父听,老头坚决不同意:“你出去一天挣一个金石磙,也没

这主贵(指两仪拳)。”

张震领还是去了新疆一趟,但他没去二姐家,而是投奔了一个亲戚,开大拖拉机,一个月挣68元钱。后来亲戚想让他和自己闺女结婚,张震领想,不能干这昧良心事,跑了。去了二

姐家,还是让当会计。张震领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功夫,一跺脚回去了。从那以后,彻底心定了。师父也放心了,觉得这回真有儿子了,教的东西开始和别人不一样了。

习武苦。从1957年到1992年,张震领夜里习武,白天干农活,休息时,大家都打扑克玩耍,他却头枕大坷垃倒地就睡。夜里练武常常饿,秋天还好点,掰个玉米刨个红薯,啃啃充饥。师父管得很严,一个动作练几个月。在张震领印象中,只有一个晚上没练,“那天晚上当河工,挖了一夜河”。

1972年,张震领被立为掌门人,时逢“文化大革命”,不敢张扬。主持接掌仪式的是段升堂的徒弟普济众、张震领的师兄弟段玉明。仪式很简单,焚上香,请仙师,这一门敬的是西天佛祖。没供品,端碗清水,跪下磕头。新任掌门发誓:“杀人放火、拦路抢劫,奸淫恶邪绝不干。”两个主持人也跪下发誓,一定支持掌门人工作。

到了1992年,师父发了话,“你练成了,能出去闯闯了”。张震领骑辆自行车,南来北往

到处跑,听到哪有本事好的,就去找人家切磋。安徽阜南,河南淮滨、商城、固始、息县、潢

川都跑到了,经常“一切磋就收一个,在淮滨收得最多,十几个,练八卦掌、蛇拳、猴拳的都有”。

师父当掌门时,只收了七八个徒弟。张震领经常劝他:“现在练武的,还有几个像你那样,把孩子饿死也要练功。多收几个吧,还能拣拣。”他当了掌门后,师父慢慢解禁,张震领开始多收徒弟。1999年两仪拳开会,有100多徒弟,现在有二三百人。

“揭秘两仪点穴拳”系列之二“一拳打人死,一掌打人活”

□记者盛夏文图

申段庄村民在讲述两仪拳的传奇故事

被两仪拳点穴是何滋味?2009年9月19日夜,记者来到张震领的培训基地,体验点穴,由张震领16岁外孙申亚坤施招。我有点害怕。两人面对面站着,中间有一臂距离,他突然出拳,我只觉如一块很圆的大石头一下子撞进胃部区域,一时有闭气之感,人倒是站住了。

站数秒,略缓,还是不舒服,张老师马上过来解,后背与脖颈附近都有手法,疼痛与不适消失,前后不超过两分钟。我有点生气,因为我感觉打得很重。“顶多用上一两成力,一、你是女同志吃不住,二、女同志解穴好些地方不能摸,所以打穴时好些地方也不能打。打的是中脘,比较抗击打,也好解。”张震领解释。

黑龙江卫视《快活武林》栏目,曾为张震领做过一期节目,节目现场有个敦实小伙子尝试打穴,也是胃部区域,反应远比我强烈,脸色立马通红、额头冒汗,人能站住但全身僵直,腿

动不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术专家、武术硕士生导师郭旭茂现场分析道:“上中下脘即胃部区域,是人体神经核集中的地方,受重力击打,会造成全身性痉挛。如果轻,自己能恢复。如果重,恐怕很难自行恢复。”郭旭茂认为,所谓点穴“其实是打穴,必须有力量和速度”。据我的个人体验,我认同他的说法。

“两仪拳是以点穴为主的拳种,其拳套路简洁明了,处处为打穴服务。其握拳独特,用手关节角棱击打,接触面极小,压强大。就像一公斤重量,你施加在大棒子和针尖之上,针尖更重更狠。它是传统武术内家拳,但有刚有柔,内外兼修,是独立拳种,有鲜明个性,是个好东西。”河南省武术协会常务理事、周口体育局副局长张志民先生告诉记者。

郑州市武协副主席刘一邦先生也对记者说:“它很不错,是内家拳典型拳种,其独特之处是科学合理的阴阳结合,能一招制人而不伤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张震领讲,这个拳种更吸引内行,自己弟子中有好些是原来练别的拳种的。2009年9月中旬,在记者采访的一星期内,就有广东南少林龙形拳第五代传人温国生、山东杨氏太极朱海轮、江苏心意六合拳倪可等人,先后来找张震领交流武学,体验功法。

2009年9月17日,龙形拳第五代传人温国生在郑州的两仪拳培训基地举行了拜师仪式,成了张震领最新的弟子。温国生是清代林家武馆馆主、南少林一代宗师林合第五代传人。他从师学艺38年,深得龙形拳“浮、沉、吞、吐、抽肩、摄肚、蝉羽、龟背”等精要,精通兵器演练。拜师仪式结束后,他用广东普通话告诉我:“最初看到两仪点穴十分好奇,后来感到它发力非常好,特别想学。我本门是南派功夫,劲刚猛,一气呵成。学两仪拳后,能打通经脉。你问我想学到哪个程度?呵呵,我是希望师父能多教一点,越多越好。”

历代武人留下多段传奇

两仪拳绵延百年,一代代民间武人留下许多故事,在沈丘当地已成传奇。

申段庄属沈丘县大邢庄乡,位于沈丘县东南,东、南与安徽省界首市、临泉两地毗连。2009年9月12日,记者抵达村子采访。看上去村子不大,也不富裕,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看到张震领,邻居和他的老朋友都聚了过来,热闹的聊天中,我感受着“功夫之乡”的独特民间风采。

70岁的申玉修住张震领家后面,性格开朗,不说先笑。申玉修说:“我们这一片都叫这拳…一拳打人死,一掌打人活?。过去这庄有十几个人,能打中你再把劲起出来(即会点穴和解穴)。剩下还有一群二八抹(即粗浅功夫)。就这,出了门其他庄一听是申段庄的,都留点面子。”

我问老人咋不学,“俺孩学过,到现在三两个人傍不住他的边。我没学,瞧也瞧会了。有

一回有人家娶媳妇,我去放炮,有人搂住我要烟,我三挣两不挣,对方痛得吃不住,非说我使上本事了(即用了武术),事要闹大,我发誓没学过,就是俺孩学时,我听过一耳朵,记住了,知道给人搂住该咋弄”。

另一位老人叫申耕田,他倒是练过,不过后来师父们都不教他了,为啥?他脾气太暴,和媳妇生气,他一巴掌拍下去,五个手指头印子肿老高,媳妇哭了两天,向张震领告状,张从此不再教他。

问起段升堂(第十二代掌门)和段勤功(第十三代掌门)的事,村里老人们更起劲了。

段升堂生于1869年,死于1957年,享年88岁。“他个小,可一纵身子能上到房顶。村里

唱戏,他往那里一站,大家都往两边闪,气推着呢。刘营村有个姓刘的…瞎唿头?(愣头青),

块头大力气大,叫升堂表叔,说:…表叔,你练五还是练六呢?我一伸手把你扔出去。?升堂没

挨他,手一挥,点了他。没多大工夫他就受不住了,求着给解了。”申耕田讲。

清朝末年,段升堂听说俄国大力士在南京设擂台挑战,打死不少人,就带着方老端、谢老敬两弟子去打擂。那时候打擂吃喝没人管,死了也没人管,段氏师徒全凭一腔正气去的。擂台上,方老端躲闪跳跃,看见破绽,上去一拳点穴,俄国大力士马上撑不住了。后来也没给他解,听说死了。

最为当地村民乐道的是段升堂打土匪的事。那是在民国初期,皖西土匪老德正、霍子鹿组织了白马团、黑马团,都有枪,厉害得很。那年秋天,一股土匪来到申段庄北边一公里的刘桥村,段升堂组织八个徒弟,光脊梁穿裤衩,拿着红缨枪和大刀杀了出来。对方骑马带枪占优势,但这边人动作快,段升堂带头,迅速贴到马跟前,枪扎马屁股,戳得净是窟窿。马上人坐不稳,掉了下去。就这样土匪被打退了。土匪们议论:“这小庄上的人太过种(拼命),以后轻易别

再来了。”

河南方志学家杨静琦先生在《两仪拳文化志》中讲道:“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何志

国部驻扎在这一带,段升堂有个徒弟姓付,是地下党,他找到师父,希望能到何志国部摸底细。以给何司令找武术教练为名,段升堂打败部队五个教官,两人在何志国部住了十天,摸清了情况。”“姓付的后来还到师父(指段升堂)家习武,住到西屋。东屋住的是师父另一个徒弟国民

党沈丘县大队队长张洪亮,估计这两人互相知道对方底细,谁也不给谁答腔。”张震领分析。

段勤功的事也很传奇。抗日时期,日军在安徽界首驻扎。有一次段勤功去界首卖面,在街上迎面看见几个鬼子押着四个中国人过去。周围的人说是四个地下党。段勤功把面一撂,带上八颗流星子(两仪暗器)跟了上去。到了僻静地儿,段勤功见左右没人,摸出两颗流星子先打倒两个,然后冲过去连打带点把日本兵制住,把人救出来了,之后又去卖面了。《两仪拳文化志》中也记载了此事。

流星子是钢珠,有鸡蛋黄大小。用功法甩出去,立马打得人头破血流。至于被救的人,“解放后还有人来寻访过,说要找申段庄卖面的,当时运动那么密,人胆小,不敢吭声。要是

当时说出来应该有奖励”,张震领笑言。

到了张震领这一代,和平年代,没那么多传奇事。他有功夫,但不敢也不能伤人。“1992年,沈丘县粮店会计老普去安徽临泉买麻袋,带钱多怕出事就找我。两个人把钱分装俩包,分开背。到临泉已是中午,我们先吃饭,正吃着,来了十几个人,坐我们边上,眼睛瞟我们的包。我小声对老普说小心。吃完饭我们走,那些人马上跟出来。走到一个开阔地,他们呼啦围过来。老普把钱往我怀里一扔,跑了。我把钱放脚前,不出招,以静制动。他们捡砖头扔,我闪开了。这些人一起冲过来,我一边留神脚下的钱,一边出拳,地下一会儿躺了七个人。剩下几个人都跑了。”

张震领把包捡起来去找老普。到了晚上,两人在旅社正说话呢,有人敲门,进来几个人,说是被打者的家属,恳求道:“他们还在街上躺着呢,求您去解罢。”“我觉得他们丢人也丢到

家了,教训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就去解了。”张震领道。

“闭交通之道,断运输之功”

中国武术流派中点穴有多种,那么点穴产生于何时呢?

点穴之说在历史早有记载,《史记》中有一段关于点穴的文章,是说有人想害汉高祖刘邦,事情败露被“绝肮而死”。对“绝肮”有多种说法,有说是点住穴位导致脑供血不足而死,还有说

是点破颈动脉窦导致心跳反射性停止而死。

清初大学问家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是现存最早记述内家拳名称概念、历史源流、风格特点的历史文献,十分重要。文中生动地描写了内家拳大师王征南的点穴:“有恶少侮之,为征南所击,其人数日不溺,踵门谢过,乃得如故。”意思是恶少被征南点穴后无法排泄,只

能求饶。

据两仪拳老拳谱记载,两仪拳命名,是根据天地形势和宇宙变化而来。混沌过后天地如卵,草木丛生,雾极生黄极,黄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五形,五形生八卦,八卦定乾坤。两仪指清轻上浮为天,黄重下沉为地。宇宙变化天地既分,遂生万物。两仪分阴阳,天地万物离不开阴阳,两仪拳吸收融合了多个拳种精华。

两仪拳武功原理何在?

两仪拳也叫过气拳,属内家拳术,与人交手常以封住对方穴道为制胜手段。两仪拳套路分为:一路两仪,二路两仪,三路两仪,六路先天八卦,二十四操手,七十二破手,十二大劲点打三十六大穴等。实战时,两仪拳招招直指人体三十六大穴,无不与《脉络学》、《纳卦经》息息相关。两仪拳发力时,将周身内力聚集指尖,气功运用在此拳种中显得尤为重要。

点穴是两仪拳精粹,它是以中医经络学、气学、阴阳学、五行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内劲运气发力,运用手、足、肘、膝等部位,瞬息之间完成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力到的内劲,点中穴位。而穴位被外力强劲击中,气滞血淤,突然关闭,造成经络受阻,经络断则失气,血脉断则失觉,促使人体局部或整体失去控制机能,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打个比方,两仪拳的点穴是“闭交通之道,断运输之功”,作用如同给水管断水、给机器断油一样。

人身体外有五官四肢、内有五脏六腑,经络是它的线索,血脉为它灌溉,经络断会缺气运行的能力,血脉断会失去知觉。

两仪拳劲法式式生风,且动作短而快,浸透力强。其劲在人体表面没冲击力,但向人体内部传导力增大,自然入内。不论一拳一掌一指一趾,所击之处皆人体要穴,以不同的劲,点击不同穴,对手脸上会出现红、黑、青、黄等色,有的低头像斗败的鸡,有的仰头像吊颈的鹅,有的不停打滚,有的骨软如泥。它不是把人撞飞、撞倒,而是原地崩溃。而且两仪拳制人不伤人,点穴后如拳师解穴,对身体并无伤害。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仁恕”的精神。

两仪拳法的点穴与别的门派点穴有何不同?

张震领认为,点穴功夫有很多类别,有的门派点穴主要是“打血头”,即按照子午流注,针

对不同时辰,击打不同经络穴位,达到制人目的。两仪点穴可随时随地点中穴位,制住人。

记者在采访中有个疑问,两仪拳师对像我这样毫无功力者,在不知不觉情况下,自然打穴制住。也就是说,打穴应是手法快速,且攻其不备。但如果是练武人之间激烈比拼,对方肌肉高度紧张,而且对方知觉,拳法功力还能应用吗?

“也能。我们会变换手法和位置,借势寻机,活学活用,随斩随进,后发先制。两仪拳师

还要注意自身保护,注重内功修炼。练好后对方打我,我没事,有时还能将他震伤。”张震领道。

“揭秘两仪点穴拳”系列之三“武医同源”见证武者仁心

□记者盛夏

“行好看病”是做人根本

两仪拳武师行医,“我听说是从十二代掌门段升堂开始,再往上我就不知道了。”张震领先

生道。

段升堂之后十三代掌门段勤功接着行医,“师父(段勤功)老年时看菜园,早晚在菜园干活,上下午看病。30里50里从不让人来请来接,推个洪车子(独轮车)就去了,路再远点骑

个牲口就走了。一辈子行好看病,老(去世)时周围庄上哪个庄不去烧纸?客待了两三天,来了好些人吊孝。”张震领回忆。

段勤功上岁数后,因年老体虚,闪腰岔气的小毛病他看,大毛病都推给张震领了。“现在没有长大疮的了,因为有了消炎药。过去多的是,鲜肉上长个大疮,疼得几天几夜不能睡,我们治过不少。”张震领讲。

在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行政村,我见到了张震领治疗过的一个病人家属肖攀,他讲了一件事。

2002年,肖攀的妹妹在山西晋城做生意,娘家大哥因为生气,打了她一拳,打到后腰左侧后血海穴,在山西看了四五天,越看越重,最后下肢不能动了。后听老乡说到张震领,就回沈丘来治。

张震领一看,难,人身体是“前边深如井,后边薄如纸”,重要脏器都贴在后脊梁骨上,“硬起”(解穴)起不出,易伤及内脏。“我就先发功从颈椎往下推,推到脚后跟上,伤处先补上气,再用混元功解。每天重复两次,治疗了六天,还配了些药丸吃。”六天后,“俺妹是自己买票上车走的,好了。”肖攀说。

《中国体育》也报道过一个类似病例:沈丘县范营乡曲集村的郑全安,赶集时跟人发生纠纷,被打倒在地,对方穿着大头皮鞋踢了他几脚,伤了后血海穴,住院四十多天治疗无效,医院让家属拉回家准备后事,后来找到了张震领。张震领回忆说:“我给他用混元功施用解穴法不到半个小时,他就可以坐了起来,并且喝了一碗稀饭,吃了两个鸭蛋。”张震领先后去了七次,最终这个病人痊愈。

“他伤得比肖攀妹妹重,后腰两侧都被踢。当时我去医院给他治,医生都看不起我。后来一看有效,才转变看法。治好他,同时把打他的人也帮了,当时那几个人都抓起来了要判重刑。”张震领道。

在沈丘县申段庄,几个老人告诉我“四外庄都知道他管治哑巴”,申耕田老先生讲:“冯营乡刘窑村的李玉停(音)和兄弟争地边,兄弟媳妇用土块儿砸中他的哑门穴,哑了四个月,媳妇要离婚,他(张震领)过去解开,能说话了。”

“哑巴我治的不是一个。只要不是器质性病变,哑巴就是哑门穴(也叫凤凰穴,人后脑勺大骨头下一个小窝)被封住了,一掌一拳就解开了,药都不用吃。其实不神,不需要夸大。”张震领解释道。

张震领走路时也捎带着救过人。有一年他到驻马店新蔡办事,路上遇一位老人拉着架子车走,对面走过来一个看书的年轻人,后边有人开四轮车碰着老人架子车后尾,架子车前把一下

子撞到那个年轻人的前胸,老人趴在了地上。四轮车主一看,吓坏了,忙把老人扶起,但老人没多大事,倒是那个年轻人起不来了。张震领正巧赶到,让人把年轻人扶起来,把穴道解开。

“就是撞住中脘了,一时闭过气,解开就没事了。”张震领简单地讲道。

需要指出的是,记者无意神化和抬高两仪拳治病的功能,它能治的主要就是“经络性气机

性疾病”,即人体气机一时性阻滞而没有血管破裂或肌体损伤情况下,导致的疼痛、麻痹的感

觉障碍性疾病。事实上,这也是中国传统武医所擅长的东西之一,人们不可过分迷信它。

制人之法亦“救人”

对两仪拳多有研究的刘合斌先生曾分析其医理为:“应用两仪点穴法加上混元功,配合一

些药方治病救人。点穴伤人,解穴救人,理论上是统一的顺逆两种方法。解穴是根据人的生理原则,五脏合于五行、阴阳之生克,运用不同的手法(包括混元功),施术于对方体表,开通闭塞,导引阴阳,解除被点击而造成的人体机能失常现象。解穴方法主要有:两仪手法解穴和药物解穴治疗,点中或误伤要穴则要用混元功法去解。”

在张震领那儿,我看到其祖传的手抄两仪秘籍和药方,《药方篇》开头有段类如“卷首语”

的话,大意是,凡在外部各处穴位皆与内部脏腑有联络,人之生死,以气血为主,若外部穴受伤,则气血因之而阻滞或完全停止,内部脏腑失之极能,受伤重者,立致殒命,轻伤者若不早治,淤血停滞于中日久必不救,故受伤无论轻重,治宜早,切勿拖延观望。

两仪混元功的混元养生功,其实是一种内气功。气功作为医疗保健的方法,据说起源于唐尧时期,奠基于春秋战国,历代都有发展。先秦医学著作中,就有关于气功的论述。老子、庄子,在其著作中均提到古代气功,如《老子》中的“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庄子》中的“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等。有专家认为,这些均是讲气功的。

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时许逊《净明宗教录》的“气功阐微”,但这个词古代并未普遍使用,直到现代才盛行。在古代,气功被称为导引、吐纳、行气、坐禅、站桩、行功、卧功等。到了两宋金元,道教内丹术兴起,古代气功开始吸收它的一些理论。明朝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中,记载了练功方法,提出了“内景坠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的练功体会。清朝汪切庵所著

《医方集解》中,记载了调息功的详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中医政策指引下,气功疗法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

“两仪混元功和其他气功大同小异,相比较而言,它更简单易学、易懂、得气快,疗效显著。”张震领对记者如是说,至于更深的东西,则是两仪武者的“独得之秘”,张震领不想讲太多。

“揭秘两仪点穴拳”系列之四民间武术家的自我拯救之路

□记者盛夏文图

张震领在沈丘县申段庄自家院里操练徒弟

段升堂生于1873年,卒于1957年;段勤功生于1902年,卒于1984年。他们都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岁月。两人既是师徒又是叔侄,僻居沈丘县申段庄以务农为生。农闲时搭档教场子授徒,老师负责教,徒弟负责杂务。练时徒弟负责打穴,老师负责解穴。我留意到,张震领延续了这个习惯。在各类媒体和电视观众面前,张震领很少动手打,只负责解。解穴功夫更重要,能点必须能解,解不干净,后果严重。

段升堂是两仪拳师中的翘楚,他的故事最多,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时代大背景。

民国时期,武师重要的谋生手段是“教馆”,所谓“穷文富武”,一个人想学武,有钱出钱、

有物出物,钱物出得越多,师父教得越多。段升堂所收弟子中不乏财主。他有个名弟子叫方老端,就是一大款,段升堂去前他家里就有两个武师,段升堂一去,两个武师就商量着把他弄走,于是一使眼色,口称“请坐”,一下子扑上去,要把他摁在椅子上丢脸。段升堂两膀子一开使上

功力,说“咱都坐”,俩武师一下子被推到墙根。这一交手高下立现,两武师拿上行李,灰溜溜

地走了。老师的位子,段升堂靠真本事坐稳了。

段升堂还有个和国民党军官比武的故事。“国民党一支部队驻在界首,部队总教官姓梁,

山东人,武艺好力气大,硬要和段升堂切磋。段升堂说:…真想打咱就文打,你是客,你先打

我三下。?梁教官说:…我体重是你一倍(段升堂很瘦小),一拳就打飞你。?梁教官一上步,打出一拳,段升堂退后把劲泄了。打第二拳,段升堂聚气身子往前一迎,梁教官手脖扭了,第三拳打不了。到了段升堂还打,第一拳、第二拳没使劲撤回了,到了第三拳,段升堂一掌推出,

梁教官从一间屋穿透夹墙(用植物秸秆编的)被推到另一间屋里,刹不住劲,又从屋里冲到院子里,最后跌在喂牲口洗草的大瓦缸里,脖子也扭了,颈椎也扭了。梁教官要拜师,段升堂不收。为啥?老师同意跟你切磋,可收。不同意你硬切磋,不收。”张震领讲。

两个故事都发生在民国时期,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当时“尚武”的社会大背景。民国时期,尊称武术为“国术”,孙中山先生曾聘师学武,题写“发扬中国武术”的题字,认为“中国的拳勇技击,与西方的飞机大炮有同等作用”。还号召国民练习武术增强体魄来“强种保国”。国民党一级上将冯玉祥也鼓励习武。虽然民国武术界鱼龙混杂,但在时代风尚左右下,武人总易找到饭碗。

在民国“国术”鼎盛期,北京等大城市“国术馆”林立,定期不定期会有“国术”比赛,公开对擂,武风甚盛。抗战爆发后,枪炮唱重头戏,“国术”仍能发挥作用。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精通武术,曾徒手打死老虎,他请出师父朱凤军随军搏杀。1933年,在著名的喜峰口肉搏战中,朱凤军十八手截手刀大显神威。

两仪拳传人艰难图存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发展并不顺利。习武的贺龙将军等强调传统武术不能丢,提倡武术实战技击,但无法左右当时的政治局势。1955年“肃反”波及武术界,第一支国家武术队被解散。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武术是“封资修”,一批武术名家被冤死,武术已坚决不能练。僻居沈丘县申段庄的张震领想学功夫,也是半夜躲在庄稼地里偷偷练。“俺住前后邻居,多少年都不知道他练功夫。”申段庄70岁的申玉修说。

政府对于武术领域的介入,既有推动作用,也导致武术的最终分化。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武术被列为推广项目,成为供观赏的运动。之后,武术进一步趋于表演化和“去武化”。武术本来包含练和养两类特质,练即实战技击,养即修身养性。武术的“表演化”、“去武化”是将“擒拿格斗”成分剔除,只留存修身养性功能。中国武术走上“官方归官方,民间归民间”的分化路线,很多传统武术就此深埋民间。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传统武术再行提倡,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李德生上将曾说过:“(武术的)好东西,在民间。”“武术是要言传身教的,老师父们死了,这个拳种也就没了。”张震领讲道。历经多次运动和时代变迁,已经有无数武功消失了,它们确曾存在过,并非小说家言。

而张震领所走过的道路,应该是最民间最底层的武人的际遇,虽平凡,也典型。

他一直深埋于民间习武,能苦心向学,一是自己喜爱,二是“家传”。他能生存下去,是“因武而医”,“因医而活”,乡间行医能挣点钱。他不像他的师辈们,有擂台可获取成就感,有武馆能提供生存饭碗。

改革开放后,大气候向好,曾令张震领看到希望。1984年前后,国家体委搞了一次全国

性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周口成立了武术挖掘组,张志民(现周口市体育局副局长)参与了对两仪拳的挖掘整理。

“当时主要是用录音机录老拳师的话,用照相机拍表演,有文有图,整理成书。我亲眼看

见两个两仪(拳)弟子对打,一个被打中下丹田(肚脐向下的小腹部位),他马上往地上一躺,脸色发黄,豆大汗珠往下滚。给他起出来(解穴),是打背后对着心窝处偏上的地方。”张志

民回忆。

参与资料搜集的两仪拳师有张震领、段玉明等人。书整理出来后有五六万字,几经周折。“被收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的《中华武术宝库》,做资料留存。”张志民讲道,但未正

式发行出版,“说是这门功夫模仿性太强,易伤人。”张震领说。张志民对此有不同看法:“没

出书不是因为这,…看了教师不打人?,练武光看书没用。”

张震领当时是沈丘县武协重要成员,段勤功老先生是顾问。张在武协有职务没工资,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几次比赛,在县级比赛中拿到了奖。1985年,河南省体委组织“郑州市特级功

法表演”,全国武术名家来了百十人。“在郑州市体育馆,当时我带了两徒弟打套路练劲法,也

请想试拳的人上来试一下,没人敢试。”张震领道。

到了1985年前后,张震领不再参加这些活动了。问他为什么,“没意思,带几个学生累两

天得个茶缸子茶瓶。忙,我要干农活,要给人看病,种罢麦骑上自行车就去教学生了,学生拿了磕头礼,得把他们教会。”张震领说。生存压力对他而言,还是很大。

2000年后,张震领开始上一些电视媒体做宣传。他曾两上河南卫视的《武林风》,还上

过黑龙江卫视的《快活武林》等栏目,最近的一次,是2009年9月5日山东卫视的《不亦乐乎》栏目。在这些节目中,他带着弟子现场表演点穴解穴。电视的宣传,扩大了两仪拳的知名度。

2007年后,张震领在徒弟们的推动下,在郑州办了培训班,进行推广普及。

张震领离开沈丘到郑州开培训班,目的无非两个,一是传承祖业,这要收些入门弟子。到郑州后张震领收了二三十个入门弟子,他们正式行拜师礼,有学武底子和兴趣,经考察品行不错,会学综合性的东西。二是发扬光大拳术,这需要广收学员。这类学生,张震领总共收了二三百个,学些基础性的东西。

传承祖业的目的,张震领说:“我往下还未立(掌门),教这么些也没选出来,现代人和

过去人不一样,现代人向钱看,吃不了苦。过去(师对徒)说个啥是个啥,很忠实。现在口与心不一致,所以难选。”至于发扬光大拳术,他以古稀之年,穷尽一己之力,其中包括他与外

国武人有过数度交往,收过数位外国弟子,比如俄罗斯的亚历山大曾跟他学过三个月,美国驻韩国签证官李伟(中文名)也曾邀请他去美国大学授课。但总体来看,张震领对现状并不满意。

传统武术流派当下大都面临此种窘境,就小圈子而言,能保证血脉不断。就全社会范围内,张震领等人的“武林绝技”,没能赢得更大市场,他们再难赢回一个霍元甲、黄飞鸿的时代。

记者数度到访张震领设在某大学生活区内的培训基地,给张震领出主意:“武术的未来还

要靠年轻人传承,近水楼台,发动他们来学,啥问题都解决了。”“他们不愿学这个,他们去网吧,离这不远有个网吧,几百台机器,天天挤得满满的。”张震领叹息。

除了张震领外,当代两仪拳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段宝华,他长期在北京发展,为两仪拳的推广普及也做出了贡献。记者多次通过他的朋友联络他,但一直联系不到。“他走高端(即收身

份显赫的弟子),手机常年不开。”他的朋友解释道。

稀有拳种路在何方?

近年来,关于两仪拳,一方面是两仪拳师们“救亡图存”努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

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两仪拳已成功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申报进展顺利,通过省文化厅已经上报,有望明年春上能批下来。”两仪拳弟子、长期负

责搜集整理资料的陈杰道。

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其传承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师承性、长期性和非标准性。民间武术传承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是,武术家们文化水平不高,功夫上境界,表达能力弱,精髓没出处,只好长埋肚子里,人亡艺息。这需要有人帮他们对自己的源流、造诣系统梳理和记录。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一个很好的系统梳理过程。

具体到两仪拳的发掘、整理、保护,在现代社会中有何价值?

“第一是学术价值。它目前仅存于沈丘县一地,有稀有性。第二是实用价值。它既能点穴

又能解穴,制人而不伤人,也能治病救人。对…经络性气机性疾病?疗效显著。第三是有养生益

寿延年之功,它集气学、医学、经络学、力学与武术于一体,由中医理论演变而来,处处有阴阳之分,刚柔相济,以内气催力,调节神经,使全身阴阳平衡,气息畅通,减少疾病。”《两

仪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上如是说。

两仪拳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据陈杰讲,沈丘县体育局牵头办了两仪拳研究会,沈丘县文化局则对其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支持。

更切实可行的支持,应是来自当地“父母官”。沈丘县大邢庄乡(申段庄属此乡)党委书记

赵文琪看上去文质彬彬,做事则颇有魄力,他从1983年就在这个乡工作,熟知社情民意,对

两仪拳也相当了解。他告诉记者:“首先要改善两仪拳存留地申段庄的基本设施,硬化道路。

计划往这个村打通三条路,其中一条南北路宽四米,路线已规划好,马上动工,一个月就完工。已申报乡镇级综合文化站,文化站最近动工。文化站一挂牌,两仪拳武校就开班。你再迟一个月来,肯定不是现在这样了。”

赵文琪还有做大产业的想法,他想建设“华夏两仪拳养生园”,具体分三大块,“养性、养身、养心”,把强身健体和治病救人结合起来。“武医院、两仪拳馆、草药种植基地加在一起,计划达到1500亩。”赵文琪说。

河南是武术大省,少林功夫太极拳天下闻名。太极拳有“国拳”之称,中国功夫中,它在全世界有许多学生。少林功夫美誉度极高,一句“天下功夫出少林”点明其显赫地位。和这二者比较,“两仪拳是小家碧玉,就是咱家自己会炖的小鸡会煮的饭。因自身特点所限,无武德者不能学(点穴太厉害),无天赋者也学不会。”郑州市武协副主席刘一邦道。我翻读张震领所著《两仪拳点穴拳谱》书稿,看到“两仪祖传歌诀”中也有这样的提醒:“得了点穴要保密,轻易不可胡乱传,穴位本来不可打,一旦失手命不全,解穴还得内功好,武功高人不易找。我今留下这几句,传给后人作防身,学了两仪得诚心,佛祖差人后边跟,学生若是干坏事,佛祖惩罚犯开命。”这足以说明历代传承者教授之时均十分慎重。“收弟子收学生时,如学点穴,我们一定要教会解穴,不然就不教。我们更希望他们学了之后用来健身治病。”陈杰道。(全文完)

两仪点穴掌门人张震岭介绍

两仪点穴掌门人张震岭介绍 ——两仪拳武术馆出版 听读者报料,在郑州市文化路北头青寨村,有一位75岁的练武老人,会打拳健身,以“武医”调理身体,并热心于给大家传授武术和养生保健技法,很是神奇。于是记者前往探看。 一点一拍 记者体验神奇武功 这位老人叫张震领,看上去身体健壮、精神饱满,乍看不到60岁。 老人来自沈丘县。他打的拳叫两仪拳。两仪拳是稀有拳种,发源于宋,被国家定为濒临灭绝的拳种,它又名两仪点穴拳、过气拳,与人交手常以封住对方穴道为制胜手段,它既能点穴又能解穴。两仪拳不仅包括拳术,还有两仪棍术、刀术,六路螳镰和两仪暗器,是一套完整的功法。更为神奇的是,与少林拳有以少林药局为名的诸多名药一样,此拳还有两仪药方可疗伤治病。2009年,两仪拳成功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两仪拳发扬光大,张震领应爱武者之邀来到郑州教人学拳。最近,他被郑州市武术协会新成立的两仪拳研究会任命为会长。 与其他拳术不同之处在于两仪拳善用点穴,既可克敌制胜,又能养生健身,而且不受时间限制,随时都能够点穴。功夫高者,甚至能够一劲透多穴。最奇妙的是,这种点穴制人而不伤人。两仪拳点穴一招制敌,得理饶人,令对方原地崩溃,失去应战能力即可,而不是打伤、打残、打死对方,被两仪拳点穴后,及时解穴(不需药物),一式可马上恢复正常。如不解穴,任何药物治疗无效。 被两仪拳点穴是何滋味?近日,记者向张震领提出了体验点穴的请求。他欣然同意,让他的徒弟点我。我与其徒弟对面而立,中间有一臂距离,他突然出拳,我只觉如一块很圆的大石一下子沉重撞进胃部区域,一时有闭气之感,摇晃欲倒,大呼难受。张震领马上在我后背与脖颈附近不知怎么拍打了几下,疼痛与不适立马消失了。前后不超过两分钟。 “气和血同时在人体内运行。我是通过点穴将气锁定在了某个部位,于是你才有这种闷、重感;解穴,就是让气重新畅通。”张震领解释道,用点穴治病也是这个道理。 武医共生 通经脉舒筋血疗效独特 在历史上,很多武林高手也是一代名医,像黄飞鸿、杨露禅、卢仲良等等。遂有“武医”

两仪点穴 5

前言 盘古开天地 上下五千年 中华百家姓 申姓美名传 先有上祖辈 后继元门第 四门同房檐 子孙数百口 才子辈辈出 要知申家事 尽在此书中 —申志勇

第一章概述 据申家老人说:申家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移过来的,又说从山东枣庄迁入至此,我们申家上祖辈是一位清朝时期的一位有名的武绅士(也就是省级的武状元)他有四个儿子:申根龙、申根腾、申根虎、申根越,人丁光旺,美名四方,做官、经商、武术等在晚清、民国时间满誉神州。

第二章六门第概述 据传申家大院兄弟四人中的老人“申根龙,此人精通文武,官居探花,精通两仪点穴之神功”。老人膝下六子:申文庆、申友庆、申恒庆、申余庆、申红庆、申常庆,真可谓起步做官轿,下轿万人拜,回府儿孙满堂,幸福满院。 在晚清,明国时期,申家大院做官、经商家境甚是殷实。

第三章六门第之首—申文庆 第四章 申文庆,精通经商之道。开办纺织厂,其产品上至皇家,外至西洋各国,其配偶申懂氏,娘家住冯营乡西老庄村。膝下一子:申勤修。 申勤修之四子:申同堂、申同林、申同领,申同勋 (一)申同堂经营祖上传下来的纺织厂,生意甚是红火,其配偶吴彩兰,娘家住赵德营乡王其庙村,膝下一子:申景海,申景海曾在南阳地区地质勘探局工作。其配偶申韩氏,娘家住冯营乡韩庄村,膝下二子,长子申辉涛,次子申光辉。申辉涛之配偶申冯氏,娘家住冯营乡冯营村,生有一子,申子墨,聪明伶俐是个才子,申光辉:大学毕业分配至新乡市工作,其配偶申孙氏娘家住河南新乡市制药厂。 (二)申同林 申同林其配偶高士兰,娘家住冯营乡小高营村,膝下三子:申景玉、申合理、申景峰。 申景玉,高中毕业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在越南自卫反击战中,作战英勇,官居营长,其配偶申李氏,娘家住大邢庄乡李庄村,膝下一子:申伟,其配偶张娜娜,娘家住冯营乡东张庄村,生有五名名为申奥宇,申景玉全家千至大邢庄街。 申合理:其配偶申李氏,生有一子,申帅帅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人体穴位大全 阿是穴 安眠穴 八风穴:八冲穴.阴独八穴 八关穴 八邪穴:八关大刺穴.八关穴 白环俞穴:环俞穴.玉环俞穴.玉房俞穴.解脊窬穴百虫窝穴:血郄穴.百虫窠穴 百会穴: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顶上穴.维会穴. 泥九宫穴.白会穴.岭上天满穴.岭上穴. 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 百里穴 伴星穴:夹上星穴 板门穴 胞肓穴 本神穴 鼻交頞中穴:鼻交穴.别交穴 鼻流穴 鼻通穴 臂间穴 臂臑穴:头冲穴.别阳穴.颈冲穴 臂中穴 髀关穴 秉风穴 不容穴 步廊穴:步郎穴 长谷穴:循际穴.长平穴.循元穴.循脊穴 长强穴:穷骨穴.气之阴郄穴.尾骨穴.龟尾穴. 骶上穴.橛骨穴.尾闾穴.气郄穴.下极穴. 为之穴.阴郄穴.胸之阴俞.畺尾穴.骨骶穴. 龙虎穴.尾蛆骨穴.骶骨穴.曹溪路穴. 三分闾穴.河车路穴.巅上天梯穴.鱼尾穴. 尾骨下空穴.朝天岭穴.上天梯穴.尾翠穴. 脊骶端穴.鱼尾长疆穴.尾骶穴 臣觉穴:巨搅穴.巨觉穴 承扶穴:肉郄穴.扶承穴.阴关穴.皮部穴 承光穴 承浆穴:天池穴.鬼市穴.垂浆穴.悬浆穴.羕浆穴滑肉门穴:滑肉穴.司天穴.滑幽门穴 肓门穴 肓俞穴:盲俞穴.子户穴 环跳穴:枢中穴.枢合中穴.环谷穴.髋骨穴.膑骨穴. 分中穴.环各穴.髀枢穴.髀厌穴.髀压穴。会阳穴:利机穴 会阴穴:下阴别穴.屏翳穴.金门穴.下极穴.神田穴. 平翳穴.海底穴 会宗穴 魂门穴 或中穴 极泉穴 急脉穴:羊矢穴 箕门穴 脊中穴:神宗穴.脊俞穴.脊柱穴 夹承浆穴:颏髎.下地仓.痛关 夹脊穴:华佗夹脊穴.佗脊穴.脊旁穴.侠脊穴. 挟脊穴.华佗穴 颊车穴:曲牙穴.机关穴.鬼床穴.牙车穴.鬼林穴. 齿牙穴 颊里穴 肩根穴 肩髎穴:中肩井穴.肩骨穴.肩尖穴.偏骨穴.尚骨穴. 扁骨穴.肩头穴 肩井穴:肩解穴.膊井穴 肩前穴:肩内陵穴 肩头穴:肩尖穴 肩外俞穴 肩髃穴 肩贞穴 肩中俞穴 间使穴:鬼路穴 建里穴 角孙穴 交信穴:内筋穴.阴跷穴 接脊穴:接骨穴 解溪穴:解谷穴.鞋带穴.草鞋带穴

【点穴解穴秘诀(实用版)】

占\ 伤 穴穴疗诀解秘 ◎ ■ £ 师丁专点穴解穴疗伤秘诀

点穴法功理要点—— 一、点穴总论 拳家言:夫点穴术具闭交通之通,断运输之功。人之一身,外而五官四肢,内而五脏六腑,皆以筋络为线索,血脉为灌溉。经络断,则缺乏活动之能;血脉停,则间其知觉之效。人体有穴365处,(秦朝以前),其中有大穴:108,小穴257 (包括致命穴和主晕穴),诸穴大同小异,主晕穴虽不足以制命,亦可使暴客暂时失去抵抗力;主伤穴可以使歹徒断肢、脱臼、出血,即致残也;主死穴,即致命也,此法万遇不得施也。先师遗训益教旨:“劝君习武尚德葆侠,练体健身,切莫无故伤人也”。 1、为什么用点穴术击人体某些穴位会致人于死晕或伤残呢? 在经络的意义上,古人说得很明白,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主要通道 , 是人体各个部位之间互相连结的途径。它遍布于全身。如《难经》说:“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就是依靠经络luo的沟通和联系,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外邪侵犯人体,通过筋络二由表入里,传入内脏。如《素问?缪miu刺论》说:“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舍去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舍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盛,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 五脏即五脏。中医学中脏腑的理论将人体分成脏与腑两大类:心、肺、脾、肝、肾 , 称为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化生和贮藏精气是五脏的功能;腐熟水谷、传化糟粕po是六腑的功能。《素问?五脏别论》载:“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脏腑功能的产生,主要 赖于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即是真气通过经络输送至脏腑而发生作用时,称为脏腑之气。假如一个人的真气不足,则脏腑之气也就随之虚弱,而脏腑的功能必然相应地减退。而武林中的点穴术恰利用了这一原理。 在人体经络通路上,散布着若干脏腑经络气血出入汇合的“处所”,或称人体内脏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这些“处所”,“部位”就是人门所说的“穴位”,或“气血”,其学名为“腧shu穴”。腧是输送的意思,就是可以于一定脏器具有连系的意思;穴是说治疗穴位都有孔隙的样子。武术中的点穴术则是将人体力量(施予物理刺激的劲力)或体内内气(通过气功发放的外气)通过点穴者手指部(另外也有用手掌、肘拐、膝(xi )盖或脚尖,但属少数)快速猛烈的点击对手的穴位,刺激感由此进入经络后,呈双向性的线状或带状传导,影响(阻止或紊乱)人体经络中气血运行转注的动力一一“经气“,由此而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经气”由此而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经气(沿着经络途径运行的气)不通或阻滞---气血运行受阻或逆乱(根据中医学气行血也行,气滞血也滞的原理)一一人体真气(又名元气、正气、精气、真元之气)不足一一脏腑之气虚弱ruo (根据中医学脏腑理论)一一人身动作机能失调(产生痛疼、酸软、麻木,昏晕乃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一一丧失反击能力。所以,点穴术实具有”隔气穴之运转,使不流通”。 2、点穴术中人体穴位为什么有麻穴、哑穴、死穴及晕穴之分呢?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各个穴位均分属于各条经络,而经络又属于一定的脏腑,所以, 某个穴位受伤后势必影响到某条经络,某个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病症。 如用点穴术点伤少海穴后。因少海穴属手少阴心经,势必导致心气不足,影响心脏功能,就会

中国两仪功上篇易功

上篇-------静斋著 论《两仪功》一 中国气功五花八门,练功之人无其数,有成者甚少。是气功难练?还是人无恒心?有人对气功发生置疑,有人对气功失去信心。所谓“气功”,重在“气”字,下功夫练气,人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收效甚微。为何?中国气功种类之多,奥妙之深,许多自诩气功大师的人都说不明白,何况去要求别人有所曾效呢?也有许多人把气功说的神乎其神,让人望尘莫及。打着气功的幌子,诈骗钱财。其实气功很简单,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我这里介绍一门气功,叫两仪功。无论中国乃至世界有多少种气功,都不是最原始、最科学的气功,许多人所练的有的是假气功,有的是气功之末,树之枝叶而已。 两仪功乃是根本。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清轻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也就是说阳气上升,引起下沉。阴阳为两仪,生于太极。故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两仪功出于太极,始于四象之前,归于万物之后,是宇宙之本,万物之开端。故没有比两仪功还早,还符合自然规律,还具有科学性的气功了。两仪功是气功之母,两仪乃阴阳二气,故又叫阴阳二气功。 论《两仪功》二 天地人乃三才。人立于天地之间惟人病夭寿短,何也?天阳地阴,天刚地柔,人夹其间,受二气交揉,风寒燥湿热,积于全身。邪气侵体,百骸遭挫,久而多病,危及生命。只有善于调神养气的人,才能无病高寿。古有彭祖八百,轩辕千年,虽无稽之谈,可杨子修炼两仪功,《法言》传世,有书可查,毛泽东早年曾练深吸功,《毛泽东的感情世界》一书中有记载,实为阴阳二气功。从古至今许多高寿得道、功成名就之人,大多都修炼过两仪功。 人之三宝:气、血、精。气血通畅,神清气爽。气血不畅,百病顿生。气载血行,无气血不行,无气无生命,故气是生命之宝。 但气有生气死气,清气浊气,正气邪气。统为阴阳二气。上焦为阳,

中医点穴解穴与穴位的合理利用

中医点穴解穴与穴位的合理利用 任何好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穴位是人体的调节开关,没事不能乱点,穴位的气机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气机出入口,就机器的按钮一样,很多能量在那里运行,自我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好东西不可多用,如果你没事也一味的点他,揉他,时间长了,穴位会变得不敏感,慢慢的会点麻木,呈现慢点死、慢封死现象,这是有害处的,如果再有病的时候,点穴调理就不起作用了,万物都是恰到好处,讲究平衡。点穴轻了是养生,中等是治病,重了是伤人,被点住穴了,是真的,原理就是点穴者在一瞬间,用一股强大的传导力,把人体点的超级痉挛,造成身体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动。如果点穴者有一定的内力,渗透力强,点穴精准,又是要害部位,不但可以点住不能动,束手就擒,甚至还会造成病症,如果点穴者内力再强,被点者气血随即会出现凝结现象,会瞬间造成气绝而亡。点穴不解穴,或者解穴不充分,对身体是很不利的,会在以后的日子造成气血紊乱,身体不适,甚至得病。解穴也很简单,王春亮解穴法分为快解穴、慢解穴两种,根据被点者的缓急灵活的选用,解穴原则就是松解气结,理顺筋骨,解除痉挛,活化气血,恢复功能,只要尽早而又彻底的解开穴,是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的,如果被点者时间长,症状明显,邪气入里了,凝固成结,就要通过推拿踩跷等慢解法按疗程治疗,加以时日也可以痊愈,如果时间太长,气机不化,筋骨不开,就不太好治了,会留下终生的病根,推拿理疗只能缓解。 那么点穴治病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具有多年点穴理疗经验的王春亮师傅说出了其中的奥秘,他说内有病必反之于外,身体的任何疾病都会反映在体表的某一个地方﹝有可能人和人不一样﹞,这个反应点就是此病的解决之地,如何找准找对这个反应点﹝穴位、阿是穴或不定穴﹞很重要,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康复进展,我们通过望闻问切,摸体诊病,找到反应点之后通过专业的手法加以施术,给他良性的刺激,会产生一些正气,这一股正气就像一股电流一样,再通过经络的传导到达病灶深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调整功能,加强愈合,起到不断自我愈合的良向发展,患者病灶区的炎症、溃烂、黑洞、结瘤、脓肿就会加强自我修复功能,继而通畅、软化、活血、消失、化散、愈合,点穴调理师通过不懈的努力扶正,慢慢的疾病就会通过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气血的旺盛而痊愈,而疾病的康复效果又和点穴调理师的经验、手法、力度、方向以及病人的配合有直接关系。 中医推拿点穴并不是非要推拿师傅给你做才行,更高的层次还是学会自疗自治,自我拉筋健骨,导引点穴,不花一分钱,把自己的一些病症调好,通过自我点穴疏通,刺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懂得如何强健身心,内外通达,让身体变得坚韧,免疫力提高,从而不生病,少生病,把病邪挡在身体之外,即使已经形成的病灶也可以强力的自愈,虽然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苦于没有老师的指点,让人望而却步,不敢操作,怕出问题,王春亮推拿导师说,其实这没有什么,所谓的走火入魔那都是内行人吓唬你,推拿点穴没有任何副作用,因为平常人根本就没那个内力,自我点穴调理无非就是出现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一般,那也很好,就当养生健体了。

本派武功 武当两仪点穴术

本派武功: 武当两仪点穴术 两仪拳是我国古老而又神秘的拳种。拳名“两仪”原出《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拳宗法自然,招法奇特,式式生风,且点打穴位,制人可以不伤人,它是人们自古以来所向往的绝世功法。能用不同的劲点不同的穴,可使对方呈现不同的状态,使之失去应战能力,且吃药打针也无效,必肯求击者治疗,可一掌恢复正常,故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要,堪称武林一绝。两仪拳是一整套完整的功法,其主要内容有一路两仪,二路两仪,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二十四路操手,二十四路破手,二十四路进军,脚四阴,咏四阴,八方图,老八劲,小鹋子,六棍头,齐首棍,十八混,六路大刀,春秋刀,一百二十式双刀、镰。五百四十式漫架拳,劲力拍打,地功,流星,经络穴位等。下面介绍两仪拳老四手: 1、手秀手出于四方符金打直劲 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注视前方,右脚向前跨一大步成右弓步,同时两手在胸前挽手后沉肩坠肘,右手由胯眼出,腰眼送,拳眼向上,向前猛发抖劲,发力时右手变实拳,拳稍低头,脚到拳到,上下一音,着力点是中指和食指,但必须是空拳,速发速回,回时变手,回到原来的位置有柔过劲刚之说。 注:此拳点黑虎偷心穴,也叫中心穴,此劲万万不要点太深,点后对方脸色发黄,两腿发软,口吐黄水,心里明白但四肢不能支配。

解法:将患者扶起,施术者站在患者的左边,左手掌按住患者中心穴,右手沉肩坠肘,以右前方伸掌向患者的后心穴猛给一掌,力要适当,患者立刻恢复正常,但必须在老师的辅导下施用,如方法不当,患者会口吐鲜血。 2、无极拳出于南方符火攥劲 自然站立,目视前方,右脚向前跨一步,同时沉肩坠肘,两手在胸前挽手变空拳,拳心向上,同时向前上方猛发抖劲,着力点是拳,速发速回,回到原来的位置,腰、脚到拳到,上下一致。 注:此拳点击对方血海穴,气海穴,击点后对方出现抬头,两眼上翻,后倒,有话说不出,脸上出现红色。 解法:将患者扶起,施术者站在患者的左方,右掌猛刻患者的凤凰穴,患者两眼立刻恢复正常,然后右手掌猛平击患者后心穴,立刻恢复正常。 3、混眼手出手东方符木打抖阴 自然站立,两眼注视前方,左猛转身90度,右脚向前跨一步,成马步,同时右手从胯眼出,拳心朝下拳眼朝上,手腕上挑,向前上方变空拳猛发抖劲。着力点是中指和食指,速发速回,回到原来的位置,腰、

点穴术秘传

点穴术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无人能窥其全貌。而其中尤以点穴术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难识庐山真面目。现在我们来稍稍揭开其面纱,一睹其风彩。 点穴术是一种通过点击对方穴位阻截气血,从而伤其内脏,使对方身体机能失调,达到致伤致残致死对方的技击术。 点穴术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说和子午流注。中医认为,在人体的内部与体表之间以及内脏相互之间,体表各部位之间存在着一个沟通联络并运行气血津液的经络系统,在经络上遍布着大大小小三百多个穴位。气血就在这些经络和穴位中按照次序,循环不息。而气血在经络穴位中的充盈程度依季节和时辰而不同。如果某个穴位成果条经络受到创伤或阻截,则必然骤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相应内脏的功能,进局使全身阴阳失去平衡,身体受到损害。 点穴根据击打方式大体分为三大类:即阳刚性点穴法、阴柔性点穴性,器械点穴法。下面分向述之。 一、阳刚点穴法:阳刚点穴法即以刚力猛和点戳对方穴位。这种点穴方法在许多内外家武术门派中都流传有,但都是当作最高机密深自珍藏,仅为极少数人掌握,濒临失传。 练习点穴术首先要求识穴。即要把全身十二经及奇经八脉和365穴位的位置认准。并且要知气血在经络的运行顺序及在十二时辰中充盈于什么部位。只有熟识,以上经络穴位才可言点穴。在此基础要求练的是自身的功力。首先应该修习内功,以使自己气血充盈并增强整体爆发力。然后修习手指硬功,常用方法有指禅功、鹰抓功、插沙功、戳扳功,总而言之要增加手指硬度和点击力度。也有一些用肘部脚尖点穴的,则要练习时功,脚功。 在点击手型上有金针指(食指)、金剪指(食中二指并出)、鹤嘴指(中指拇指上下压紧中指)、凤眼拳(突出食指第二关节)等,也有用肘尖、脚尖点穴的。 接下来要练习准确度,可以悬一棉球,以各种手型配合身法步地击点之;也可定一木人桩,上标各穴位,以各种身法步法配合乎法点击。另外可以练习一些套路,以增加手眼身法步的协调性。也应当练习一些简单的有针对性的单招,反复练熟,进而熟能生巧,实战时做到有感之应。最后找一同伴模拟实战,以增加距离感和时机感,并感觉一些实战气势氛。当然,首先要注意安全,要穿上护具。 二、器械点穴术:器械点穴术只是以各种手型代之的器械,以增强硬度和打击力度。其基本原理和修练程序和刚阳点穴术一样,专门的点穴器械有判官笔、点穴镢等。 三、阴柔点穴法: 阴柔点穴法即以阴柔内劲点摸对方穴位,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穴位受损,伤敌于无形。阴柔点穴术目前所知仅有武当字门拳有此秘法。武当字门拳目前仅在江南的某些地区秘密流传,掌握此门拳术的人深藏不露,不求闻达于江湖,因此都是籍籍无名,不为人知。字门拳是一种内餐兼修,软硬并练的好功法。在功力上它要练内功硬功,在劲路和手法上却走阴劲柔劲,有些外形劲路甚至和太极拳相似。表现在点穴术上,它以内功硬功为基础功夫,以阴劲暗劲为高级用法。字门拳点穴术有阳刚点穴法,但它更为独到之处是阴柔点穴法。字门拳点穴法又叫五百钱。不家个俗称叫“摸人”,其内涵意思都是点穴时人不知鬼不沉,伤人于无形。修练阴柔点穴术,首先修练阴柔指劲。主要功法有把手和抓?子,和另外一些特殊练功法,据说前人功夫深的,乎指头变得如透明一样,把手指放近身上,有股阴冷气直透皮肤里。字门拳秘传有一些穴位,配合不同的手型、手法,在不同的时辰中,抓好时机抚拍其上,即可使阴劲透入对方穴位,使其经络受阻,内脏

中国两仪点穴功夫揭秘

两仪拳,是一种融搏击、强身、养生、健身为一体的功夫,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点穴。而两仪点穴和其它门派点穴的不同点是,不受任何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劲法不同,所点穴位不同,对方可出现不同的状态,均能使对方声带不能发音,四肢不能支配,失去应战能力,且任何药物治疗无效,必恳请击点者一掌疗效,方可恢复正常;制人而不伤人。故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堪称武林一绝。两仪点穴有柔过劲,刚过点,九柔一刚,百蓄一放之说。此功练到一定程度时,动、静皆易点,将阴阳二气所聚产生的能量,可在寸间瞬间发放,突然而猛烈,像核爆炸一样,浸透力极强,且不易被发现,有一劲透多穴之说,实为中华武术之宝。本人愿将此功法奉献给《中华昌龙网·中国武术》网友,让它服务子社会,服务于人民。两仪拳名称起源于《周易》。《系辞》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据传宇宙混沌过后,天地如卵,清轻上浮为天,黄重下沉为地,两仪是指阴阳结合,五行生克,宇宙变化,天地暨分,随生万物。华夏的先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学习天地自然。历代弟子们集武术、中医、经络、针灸、气功之精华,创立了以武术技击、气功养生、中医诊疗为一体的两仪拳。两仪拳属内家拳术,崇尚高尚武德,历代宗师授徒非常谨慎,从不轻意外传,所以此拳在世间流传很少,精通此拳的更是为数更少。两仪拳昌盛于宋,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经过元明两代政府推行的民间习武禁令,两仪拳的传承出现极大困境,民间的习武者销声匿迹,只有在清王朝的皇族和大内侍卫之间传承。但他们所拥有的盖世武功,仅局限于用来保护皇帝。清朝嘉庆年间,河南固始县一个武术世家出了个武状元(约1795年—约1878年)。他自幼习武,在成年后中了武进士,进而又中了武状元。因为羡慕大内的高超武术,他放弃了出仕作武官立功边疆的机会,而做了一位大内侍卫。四十多年间他研习了各种武术,学习了两仪拳,并与《脉络学》、《纳卦经》、《内功经》、《五禽戏》等相结合,取不同流派的技法之长,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内功练法,完善了点穴绝技的巧妙手法,尤其在两仪拳阴阳手中的身法:进高打低,轻灵,稳固,抬腿踢脚,轻如鸿毛,重如山岳,以智胜蛮,刚柔并济,乘势如飞,形成独到之处。最终成为两仪拳的第十代掌门人,而后告老还乡了。武状元家乡河南固始县,他遇到了街头卖艺习武为生的魏洪申(生卒约1838年—约1925年,尉氏县人)。经过交谈,他发现魏洪申不仅身强体壮,认真刻苦、天分极好,而且孝顺父母,心地善良。便萌生了把自己所学的绝世武功传给他的想法。于是武状元把魏洪申兄弟俩带回家中,并教授武功,成为其关门弟子。魏洪申经武状元亲手指点,苦练两仪功夫五载(约1860年前后),最终因出类拔萃,被立为两仪拳十一代掌门人。约1865年前后,魏洪申辞别恩师,回到家乡河南尉氏县,至此两仪拳功夫就开始流传到民间,开始了隐蔽地薪火相传。因为武状元不愿提起以前的往事,为此没有给魏洪申说过历代传人的姓名。只提到两仪拳第一代掌门人是明朝一位军功卓著的将军。约1888年春,魏洪申来到沈丘县刘桥村。自幼习武的段升堂(1873—1957年,沈丘县大邢庄人)通过亲戚关系拜魏洪申为师,魏洪申把两仪拳教授给段升堂等八位弟子,后来又立段升堂为两仪拳第十二代掌门人。其后段升堂又将功法传给侄子段勤功(约1904年—1984年,沈丘县大邢庄人)等八位弟子,并立段勤功为第十三代掌门人。段勤功晚年定居沈丘县大邢庄乡申段庄,对两仪拳功夫勤练不辍。为了将两仪拳传承下去,他招张振岭(河南郸城人,1938年生)为女婿。并传授两仪拳给张振岭等八人。1972年立张振岭为第十四代掌门人,并邀请普继众、段玉明二位见证接掌仪式。

上乘功法,太极门点穴秘谱

上乘功法,太极门点穴秘谱 太极门点穴秘谱此谱当年由杨露禅从陈家沟带回,相传至今。一、理盖世者习拳者多,得拳中精髓者少也。天下练太极者多如牛毛,成者似牛角,得之太极大成者更少也。世曰:拳不打力,力不打功,功不打术,术不打仙。吵架是骂人之苗,骂着是打斗之源,打斗是拼命之根。盖世拳法,无非内外两种拳法。然而太极者,阴阳之母,天地人合一。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宫为九宫,练法九九归一。无手到有手,有手到无手。乃炼精化气,练气成髓,练髓还虚。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失真艺。太极者,拳中之母。阴阳变化,能生万物。一动俱动,形似车轮,绵里藏针。静如山岳,动如长江波浪。内外合一,刚柔相济,乃是四两神气破千斤之力。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穴;年有十二个月,人有十二经络;年有四季,人有四肢;年有二十四节气,人有二十四关节;天有多少星辰,人有多少毛孔;人有二十四筋脉,天有风、雨、雷、电尔;人有心、肝、脾、肺、肾,地有金、木、水、火、土。二、门规太极者,上层练法,内有点穴闭户,分筋错骨更不轻易传人。本门有三不传,何为三不传?一曰:不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者。二曰:不传好奇者、不敬师者、贪酒色财气者。三曰:不传不勤学苦练者、好斗者。

传其真法必须遵守这三不传,不可轻易传人。三、本门乃有点穴、打穴、拿穴是也。点穴乃为单指点、双指点、三指点。打穴乃为拳打、掌打、肘打、气打、足打。拿住对方要穴为拿穴。手指抓住对方主要学位为抓穴。上者几种方法要毒、准、狠、意透其背。要做到不动则静,动者准、猛、狠。四、本门点穴法为三十六穴其十二大穴、十二中穴、十二小穴。 五、本门有绝命三穴练其本功法须功到、手到、敌到。按时辰点穴法乃为十大穴。不分时辰点穴为十二穴。点穴有绝命三穴当场死亡,或不出十二个时辰命亡。六、本门还有叫门法点穴者关键在于叫门,门叫不开,点身无效。叫门法乃为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辰期巳手执,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期亥骨续。先师曰:时到者经到;经到穴到;手点穴到人倒也。七、太极点穴之法有十二大穴、十二中穴、十二小穴。有点死打活之法,有引进落空之法。点、拿、抓、打,阴阳不分,各有奥妙。点穴分为四季,即春东、夏南、秋西、冬北。每到一季节,把敌人引进一方去点,自有点穴道之法。 八、本门明知点穴之法苦练点穴之功,无功不为点穴之大成也。练点穴之功,得点穴之功。练太极指之功法,各家不一,乃为内外结合练也。药水洗手之练法:一日两次苦练,百日苦练得成。太极阴阳金刚指练法分三部:一曰内丹功,即青龙探爪势(为静坐功)、松紧练法(即桩功,手法若干势)。后用药水洗法,练功时将药水烧热,将手泡进药水之中,待

两仪拳简介

两仪拳简介 编者按:两仪拳点穴功夫神奇绝妙,两仪拳历史源远流长,两仪拳文化博大精深,对外公开传承以来,在武林界和广大武术爱好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下边是一些两仪拳相关介绍及近年来安徽两仪拳研究会挖掘整理的相关资料 两仪拳又称过气捶、二不通,是一种古老的将门内家拳。此拳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风格是动静相随、快慢相兼、刚柔并济、出拳带声、式式带风,有行如龙、坐如虎、闪如电、发如雷的特点,有后发制人的实战效果,堪称武林一绝。 两仪拳融搏击、强身、养生、健身为一体的功夫,其最主要的特色是点穴制敌,两仪拳有“柔过劲,刚过点,九柔一刚,百蓄一放”之说,施术者运用特殊劲法击打对方穴位,于(寸间)瞬间将阴阳二气所聚产生的能量浸透进对方穴位,阻滞经脉气血,造成局部器官功能失效,呼吸失常,肢体无法自主活动等症状。 两仪点穴和其它门派点穴的明显不同点是:不受任何时间的限制;劲练成后终身不退,在动、静状态下皆能点穴,且有一劲透多穴之功效;并且解穴后完好无损,不需要药物治疗,具有一拳打人死、一掌使人活之妙,实乃武林奇葩。 现存两仪拳传自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刘氏家族。此拳是泰州刘氏家族的家传功夫,刘氏家族是典型将门世家,老牌武功门第,代有俊彦百战沙场,“兄弟两状元,一门五都督”,冠绝明清两

代五百年。据史料记载,姜堰本无刘氏,明永乐初年,明燕王朱棣“靖难之变”以后,苏州卫指挥副使刘福春为避祸从苏州迁居姜堰刘家埭,称为一世祖。清朝道光年间(约1836年),75岁的刘荣庆(泰州刘氏第十三世祖,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武状元,历任御前一品带刀侍卫、副将、总兵、两广陆路总督等职)打破祖规,将祖传两仪拳传授给安徽魏洪申、魏宗申魏氏兄弟,道光十九年(1839年)刘荣庆奉旨进京参加鹰扬宴,魏氏兄弟才不得不拜别师父回原籍。 由于历史特殊原因,两仪拳在原传地泰州已经失传,姜堰刘氏后人只是知道历代祖宗武功卓绝。而两仪拳外传后,从魏洪申到段升堂、陈子亮等三代传人,皆生活在偏僻、交通不便的农村,遵照师训不问外事,不离故土,忙时耕种闲时游医教徒,决定了两仪拳只能仅限于界首及周边农村隐蔽地薪火相传,遂而默默无闻不为外人所知道。 由于点穴功夫的特殊实战性,加之门规甚严,择徒从严,老一辈相继谢世,以致至今流传甚少,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能够系统掌握两仪拳的更是凤毛麟角,为避免两仪拳失传,以高金星为首的两仪拳传人以继承、弘扬两仪拳文化为己任,积极对外传承两仪拳。为了更好的挖掘、抢救、传承发展两仪拳文化,让古老神奇的两仪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2014年4月,安徽省界首市两仪拳研究会成立,会长高金星、秘书长陈庆勋。

两仪拳武术馆之两仪拳简介

两仪拳武术馆之两仪拳简介 ——两仪武术馆出版 两仪拳又称两仪点穴过气神拳,拳名是根据天然形势和宇宙的变化来形成的。混沌过后,天地如卵,草木丛生,雾极生黄极,黄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向,四向生五形,五形生八卦,八卦定乾坤;两仪指清轻上浮为天,黄重下沉为地,宇宙的变化天地暨分,随生万物。对于两仪的记载最早可以追述到《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分阳阴,天地万物离不开阴阳;两仪拳是根据太极、两仪、四向、五形、八卦五种拳的精华聚集在一起,演变出“两仪点穴过气神拳”。 混元初早,就有了气功,混沌过后,随着气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融合养生之道,一种全新的气功分支——混元养生功渐渐从气功中分离出来,并得到了传承和大力发展。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两仪拳与混元养生进行了充分融合,并经过历代宗师的不断完善、修整形成了以武术技击、点穴、解穴、气功养生、中医诊疗等为一体的独特两仪拳法。 两仪拳属内家拳术,需有高尚武德,历代宗师授徒甚慎,从不轻意外传,所以此拳在世间流传甚少,精通此拳的更是为数不多,仅局限于皇宫及大内高手之间。此拳昌盛于宋,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实为满清王朝皇族近身侍卫所拥有的盖世武功,用来保护王朝最重要的人物——皇帝,清朝政府统治中国共二百六十余年,经历过十代皇帝。清朝武状元之中有一位是河南固始人(生卒约1795年—1878年),因为羡慕大内高手的高超武功,他放弃了做官的机会,而做了一位大内侍卫,后来看到了清王朝的日益腐败,他心灰意冷,也没有把两仪拳点穴功传授下去,便告老还乡,随后,巧遇卖武为生的魏洪申(生卒约1838年—1925年,尉氏县人),在机缘下,魏洪申随武状元回府并成为其关门弟子,至此两仪功夫就开始流落民间,隐蔽地薪火相传下去。苦练两仪功夫五余载,魏洪申最终学成两仪拳并被立为两仪拳第十一代掌门人,因为武状元不愿重提旧事,也没透露历代传人的姓名,随后魏洪申拜别武状元回到家乡尉氏县,翌年春,魏洪申来到沈丘县刘桥村探友,段升堂(生卒1873年—1957年,沈丘县大邢庄人)通过亲戚关系拜魏洪申为师,魏洪申授功于段升堂,并立其为两仪拳第十二代掌门人;其后段升堂又将功法传给其侄段勤功(生卒1902年—1984年,沈丘县大邢庄人),并立段勤功为两仪拳第十三代掌门人。段勤功晚年定居沈丘县大邢庄乡申段庄,勤练不辍,将两仪拳与《脉络学》、《纳卦经》、《内功经》、《五禽戏》相结合,取不同流派的技法之长,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内功练法,完善了点穴绝技的巧妙手法,尤其在两仪拳阴阳手中的身法:进高打低,轻、灵、稳、固,招腿踢脚轻如鸿毛,重如山岳;以智胜蛮,

人体穴位大全

人体穴位大全 熟悉人体穴位对练武防身,学习点穴、打穴、解穴、擒拿、格斗、防卫自保是一门必修知识。头颈部\躯干部(1) 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9、素髎: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 16、脑户:在后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19、哑门:在项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 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 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后、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结喉相平处。 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 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下一寸处。 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 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 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 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 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 41、日月: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即期门下一寸。 42、上脘: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五寸处。 43、京门:在第十二肋骨头下。 44、急脉:在大腿内侧面上部,从耻骨联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 45、梁门:在腹上部、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处 46、章门: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 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即华盖穴旁开四寸。 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五分处。 49、渊腋:在腋下三寸,乳头旁开四寸陷中。 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间,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处。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二寸处。

点穴与解穴

点穴功夫并不神秘 ——两仪拳点穴与解穴方法简介 看过武侠小说或武打片的都会被神奇的点穴功夫所震撼,那是文学艺术;不少武林门派的拳谱也多有关于点穴的记载,不知何因,可惜仅停留于纸上;加之科学昌明,人们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大部分人(包括很多的武术界和医学界大家)都认为点穴功夫纯属虚无。点穴功夫很神秘,点穴功夫究竟有没有?列位别着急,也别忙着下结论,请让笔者为大家剖析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做一个介绍吧。 穴位是指神经末梢密集的地方和神经干线通过的地方;点穴是两仪拳的精粹,是武术击技中的一种独门绝技,是依中医经络学、气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内劲运气发劲,技击招势运用手、足、肘、膝等部位,在瞬息之间完成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力到的内劲,点中穴位,造成经络受阻,经络断则失气,血脉断则失觉,促使人体局部或整体失去控制的机能,从而达到先法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 点穴是施术者用不同的手法(包括潜能),点中对方要穴,使穴位突然瞬间关闭,经络失常而不能发挥它的联络和传导作用,使气血受阻不能周流,人体就出现各种生理病变,轻者出现口不能发音,四肢无力酸软,周身关节不能支配;重者或晕或瘫或哑或原地漰溃; 解穴与点穴是相对而言,两仪点穴制人而不伤人。解穴与点穴理论上是统一的顺逆的两种方法。解穴是根据人的生理原则,五脏合于五行,阴阳之生克,运用不同的手法,施术于对方体表,开通闭塞,导引阴阳,解除被点击而造成的人体机能失常现象。解穴方法主要有:两仪手法解穴和药物解穴治疗。点中或误伤十大绝命穴必用混元功法去解,解开穴位后立即恢复正常。 两仪拳是天人合一、身心并练、性命双修的文化技术,通过独特的习练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唤醒、开发人体本能与潜能,练出来的特殊内劲不但渗透力极强,而且具有核聚效应,用不同的劲法点不同的穴位,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被点者或口不能发音,或四肢无力酸软,或晕、或瘫、或哑,打滚不止,内脏疼痛等。共同点就是当场原地崩溃,失去反抗能力!用任何药物医治无效,必须用本门的技术一掌解之即可即刻恢复如初。 两仪拳点穴功夫是仁心良术,点穴是以制人和救人为目的,制人而不伤人,当然若不及时解开穴道,要害穴位的,则会应时不治身亡,即使是普通穴位,也会造成长期的、渐进性的局部疼痛或功能丧失! 笔者一介书生,内向生性胆小怕事,手无擒鸡之力,然自幼也喜欢武术(喜欢但不练),小时候曾经听老人说过那个凤阳婆会点“血路”,谁谁会点“拍脉”,谁谁被点血路而死亡,从此,我幼小的心灵(呵呵呵)就对点穴功夫特别的神往,12岁时用复写纸描过我大舅的少林寺点穴秘籍,买过不少关于点穴的书籍和地摊手抄本,什么五百钱、武当派、少林寺、太极门等多家武林门派都有,学说虽杂陈,但基本功大同小异,都是要练气或手上功夫,且信且疑,混乱练几天,不效而作罢。当然点穴功夫没有练成,不过对点穴功夫还是深信不疑并且留心注意。 因特殊因缘,有幸拜结缘两仪拳(过气捶),幸得韩东岳和高金星两位恩师的厚爱,传我两仪拳穴位神功,终于了却学习掌握点穴功夫的多年的心愿。

十二大劲法详述

一、直劲 在手法上叫手袖手,手袖手又叫两仪手,在方位上出在西方,西方属金,蹭蹭音打直劲,出手为阳打出去为阴,左属阳,右属阴,拳背属阳,拳心属阴。 按照太极图所示,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拳心向里,拳背向外;练时分双手和单手,定步和活步;双手做时为马步,提着腰劲,挂着顶劲,气沉于丹田,松肩坠肘。两手在胸前交叉画立圆,打出去,臂伸出九分而止,握拳发力,握拳时是空拳,空为响,响为灵。单手做时为弓步,方法同上。练好定步后再练活步,不管是定步还是活步,都要做到,手脚齐动,上下音合。 从养生来说,人身体五脏的肺,在五行上对应是金,肺气充盈,肺动如雷鸣。在练功时,握拳不发力,如练太极,滋养肺脏。直劲又曰直灵劲,是长距离的发劲,也是入门必练劲法之一,点打的主要穴位是颤中穴、气海穴、分水穴。 二、里勾劲 在手法上叫混元手,在方位上出在东方,东方属木,掂阳扔阴打邪劲,阳掌变阴拳。混元者,无气之始也。寓意天地初开,阳气上升,阳在上;阴气下降,阴在下。拳背属阳,拳心属阴;因而拳背在上,拳心向下。练时也是定步和活步之分,马步扎好,提着腰劲,挂着顶劲,气沉于丹田,松肩坠肘。双手在胸前交叉画斜圆,一手拔,另一只手握拳发劲,拔和发劲是同时的,一个点,一个音。 从养生来说,肝脏在五行上对应属木,锻炼此劲对肝脏有好处,肝脏得到滋养,肝动似箭声;在中医上有疏肝理气之说,特别是那些应酬多,经常喝酒的人士,能减轻些肝脏的负担。但要轻、柔去练,不要上来练就发劲,特别是年龄偏大的爱好者,待内气充盈、劲稳、气畅后,才可发劲。里勾劲也属于长劲、大劲。点打的主要穴位,有期门穴、章门穴、太阳穴、后血海穴、后气海穴。 三、篡劲 在手法上叫无极手,在方位上出在南方,南方属火,扑扑阴,出手平掌为阴,打出去变拳为阳。无极者无形也,即无上无下,无形之意,外形实意,为虚意;内无之形,为实意。即无极手点穴的手型是拳心向上,拳背向下。 篡劲练法也是分定步和活步,弓步扎好,身法同上,右弓步右手打篡劲,左手在胸前画立圆,右手在身体右侧画立圆斜的抛物线打出去,成手时变掌为拳,向右前发力,左边同样。火在脏腑对应的是心,心动勇气生,就像师傅所讲,握拳发劲时要急、狠、准。 练此劲对心血管有好处;虽然发劲的路线是向上的。但练时必须心平气和,使心火下降,溶于肾水。才达到养生的效果。此劲点打的穴位有华盖穴、乳根穴、上脘穴、颤中穴。四、泄劲 在手法上叫太极手,在方位上出在北方,北方属水,崴胯阴,打胯跨劲,有阳变阴,拳背属阳,拳心属阴,手型是拳背向里,拳心向外,水往下走,泄劲的劲路是向下的。 此劲是定步练习法,身法同上,半蹲马步,两手在胸前交替绞手,右手发劲时,右在脚尖提起,向右侧发崴劲,上下相合,劲点在右脚后跟,左边同样。肾属水,肾动疾如风。 练此劲对足少阴肾经上的太溪穴、水泉穴、照海穴、大钟穴有好处。如《内经图》所示,阴阳玄踏车,坎水逆流。久练之,水不求而自出,清气上升,浊气自降;坎离交媾,练后天于返先天,达到益寿延年养生效果。此劲点打的穴位有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百会穴(太极手点天门,)。 五、颤抖劲 它是一种身法劲,在方位上出在中央,中间属土,万物土里生,土是人本身;手型是五指自然合拢的瓦隆掌,出手为阳掌,阳极而变阴,成手变阴掌,掌心向里,掌背向外。出手为阴掌时,则反之。练到整个身体通灵处,不但用手掌可以发劲点穴,身体的头、肩、肘、

中华点穴两仪拳入门简介

中华点穴两仪拳入门简介 ——淘宝两仪拳武术馆 两仪拳又称两仪点穴过气神拳,拳名是根据天然形势和宇宙的变化来形成的。混沌过后,天地如卵,草木丛生,雾极生黄极,黄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向,四向生五形,五形生八卦,八卦定乾坤;两仪指清轻上浮为天,黄重下沉为地,宇宙的变化天地暨分,随生万物。对于两仪的记载最早可以追述到《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分阳阴,天地万物离不开阴阳;两仪拳是根据太极、两仪、四向、五形、八卦五种拳的精华聚集在一起,演变出“两仪点穴过气神拳”。坊间流行一句话,“南京到北京,就怕一锤通”讲的就是两仪过气捶的实战性。其实很多朋友会问到,两仪拳跟过气捶到底是不是一样的呢?在这里可以很肯定的告诉您:两仪拳包含过气捶,过气捶只是民间对点穴一种俗称,是两仪拳的一部分,但过气捶不代表整个两仪拳。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都知道两仪拳是集武术、中医、经络、针灸、气功之大成,创立的以武术技击、气功养生、中医诊疗为一体的特殊拳术。可以这样说过气捶只是两仪拳武术技击方面的民间称谓,当地百姓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过气”顾名思义就是把气灌入人体穴位中,就是两仪拳中的点穴一说,河南话习惯性把拳叫作“捶”,所以过气捶只是当地百姓对点穴解穴术形象的称呼。两仪拳除了包含过气捶之外,还有还有两仪混元养生功、两仪棍术、刀术、六路螳镰、两仪暗器和两仪药方疗伤治病等两仪拳的其他特色。 因为两仪拳历来属于秘传拳种,历代单传,都是由师父口传心授,精通此法之人必定只在少数,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所以很多人只学到了两仪拳的点穴解穴之功,并没有真正学到两仪的精髓——混元养生、两仪武医、两仪药方。有的也只是略懂一二就开始大肆宣扬两仪拳,有句话说的很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就是那些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人孰不知被别人看作跳梁小丑当热闹看了。 两仪拳又名太极快拳,是有太极拳派生而来。道曰:“阴阳和合为太极,分开曰两仪。”

解穴手法

少林解穴手法 在习武及实战对打中,难免会发生伤残甚至休克的事情。如何及时地解救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少林武功的显著特点之一,不武技超绝,在实战中能即刻制对方于伤、于残、于死亡,而且还在于它有一套自救及解救他人的秘方。 所谓解穴,是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和所受伤的部位,用不同的手法,使受伤者的身体由表及里开通血道、扫除闭塞,解除被点成的机能失常现象,使受伤者从痛苦和危险中解除出来,从而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解穴手法一般分为气功点解和按摩解穴两种。 1.解点休克 受伤者可躺、靠在椅子上或仰卧在床上。取人中、合谷、百会、十宣、目窗、涌泉等穴位,以人中穴、十宣穴、百会穴、目窗解穴者气运手掌拇指、中指指尖,然后分别点按上述穴位5~10分钟,将自己的内气由穴位传导给伤者,从而使伤者体内发生一系化,复醒还阳。 2.解点晕厥 受伤者可仰卧在床上或地上。取人中、内关、足三里、合谷、百会、大敦等穴位。解穴者气运拇指、中指指尖,利用点、按结在上述穴位上点按约10分钟可恢复正常。 3.解点眩晕 受伤者坐在木凳上或平躺均可。取太阳、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解穴者气运拇指和中指尖,利用点按结合之手法,点按约10分钟可恢复正常。 4.解点不能言语 受伤者直坐或仰卧。取少商、前顶、膻中、人中、哑门、合谷等穴位。解穴者气运中指尖,用中指肚按压伤者上述穴位约5~恢复正常。 5.解点气急欲绝 受伤者仰卧。取伤者膻中、肺俞、神门等穴位,解穴者气运中指尖,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约10分钟可恢复正常。 6.解点口吐白沫 受伤者仰卧。取伤者巨厥、足三里、中魁等穴位,解穴者气运中指指尖,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将自己的内气由穴位传导给10分钟可恢复正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