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淀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2016.1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材料一

一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让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今天,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开拓了人们的思想维度。互联网的问世与发展,不仅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实现人民福祉是互联网发明的初衷,又是互联网发展的依归。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正是本着这样的主旨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21年来,中国已有6.7亿网民,网民规模全球第一;有413万多家网站,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中排名第二。互联网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风口”,互联网经济GDP占比2014年即达7%,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中中国占了4家,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大约2.8万亿元,居全球首位。“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发展,推动变革。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目的就是要让互联网给全体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也必须看到,互联网领域面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和挑战,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更大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还面临诸多难题和障碍。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建构科学合理的规则与秩序。网络空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风险需要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面对机遇不能搞“有你没我”的“零和游戏”,而应是携手共进的互利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当“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归结起来,就是希望互联网这个人类的命运之舟行稳致远。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定能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取材于2015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1.根据文意,简要说明文中画线部分作者运用数据的意图。(4分)

2.请在第四段开头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下列不是

..国际社会应“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由的一项是(3分)

A.互联网已经让世界成为地球村。

B.互联网开拓了人们的思想维度。

C.互联网领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D.互联网共建可以更好地造福人类。

材料二

二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也要有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在这样一个用户数量达32亿的全球网络空间里,良性的运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是“宝库”还是“魔盒”,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治理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鸿沟,到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不完善,再到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公害,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和挑战表明,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多边、民主、透明是基本原则。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容无序运行。

只有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才有前提。只有构建良好秩序,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全球互联网才能良性运行,健康发展。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是重要的价值理念。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不应成为“扳倒”他国的工具,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因而,维护和平安全,

应当也必须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基本要求。“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各国推进

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国际社会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合作,致力

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让互联网释放出造福人类的强大正能量。

(取材于201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4.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请给“材料二”写内容摘要,不超过100字。(5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同一话题下,各自议论的重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材料三

用互联网的力量开启未来

在洋溢着古典风情的鸟镇,又召开了一场可以塑造未来面貌的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古典与未来的美妙结合,不仅体现了互联网的力量,也是中国当前的面貌写照。

今天,互联网已无所不在。会场虽在乌镇,却让人感到就在我们身边。用网络的语言来说,似乎很难有一场盛会,能够像互联网大会那样“酷炫”,一幅未来世界的图景正在我们眼前慢慢展开:互联网建设将如何升级,互联网经济将如何转型,网络规则又该打上怎样的补丁……这一切,都在本次大会的议程里,并将如春风化雨般,慢慢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目前,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世界网民也超过了30亿。无数人的生活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互联网领域的一点小变革,都会放大无数倍,都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互联网大会上,有洪钟之音: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既包括网络主权、构建秩序等宏大议题,也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平台等具体政策。这一项项新提法,都指向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都是独具创造精神的“中国主张”。中国如今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振聋发聩的中国表达,生动描绘了未来的远景。

在互联网大会上,也有百花齐放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未来30年才是互联网应用的最佳机会;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说,人工智能迎来新机遇,将用技术为人类服务;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则在思考,未来用什么产品来颠覆微信……这些互联网世界

的建设者们,正在从细节上逐步探索未来的方向。在鸟镇的这些天,或许某个点子、某次碰面、某句谈话,就足以启发一场变革,带来更多惊喜。

在互联网世界,中国已具备制定未来规则、描摹世界面貌的底气。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创造力的集中迸发。互联网看似是一个虚拟世界,却又需要实实在在硬实力的支撑。它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到位,需要消费人口实力殷实,需要教育、科技提供支撑,若没有这些支撑,世界互联网大会何以开在中国,世界级的人物为何云集中国?

互联网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在互联网世界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也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次新的启程,在未来的航程里,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一道,在互联网这个联通虚拟与现实、穿越既往与未来的世界里,共筑规则,共享繁荣,这才是互联网大会的意义。

(取材于2015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

6.文章中“振聋发聩”“百花齐放”“举足轻重”三个成语,都是对互联网领域“中国面貌”的形象写照。请结合文章内容,任选其一加以解说。(3分)

7.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是独具创造精神的“中国主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中国主张”的核心内涵。(不超过20字)(4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3题。

水北山居记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

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①也。

湖府经历②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然.。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

日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日: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

书丛脞

..,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

莫之辨,官事鞅掌③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

..看山而流连光景乎?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名.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阙④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取材于宋濂同名散文)【注释】①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②经历:官名,职管出纳文书。

③鞅掌:繁忙劳累。④魏阙:朝廷的代称。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注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彝:yí常

B.官书丛脞

..,不暇爬梳丛脞:cóngcuǒ细碎,杂乱

C.其又能漱醪

..看山而流连光景乎漱醪:shùláo 喝酒

D.将冯梦以见之耶冯:féng 凭借,依靠

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

...的一项是(3分)

A.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百战不殆.

B.以求遂.其尺寸之欲天遂.人愿

C.试以伯旼之意逆.之以意逆.志

D.名.一艺者必收一文不名.

10.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概括“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特点。(均不超过10字)

(4分)1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伯旼则不然”中“然”所指的内容:___________。(2分)

(2)第三段“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中“是”所指的内容为______。(2分)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

(2)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

13.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作者在最后一段给叶伯吱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7题。

拟秋怀诗

清·蒋士铨

文字何以寿?身后无虚名。

元气①结纸上,留此真性情。

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

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

苟非不朽物,谁复输精诚?

入隐出以显,卓荦②为光明。

庶几待来者,神采千年生。

【注释】①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②卓荦:卓越,突出。

14.下列各项与本诗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曹丕《典论·论文》) B.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杜甫《偶题》) C.夫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臣仆。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 D.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其二》)15.阅读下面赏析《拟秋怀诗》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这首诗虚词的运用能于虚处传神。“确”“当”“苟非……谁复”“庶几”等词,曲尽其妙地表现出作者的口吻、神情,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诗作的思想内涵。

这段文字对《拟秋怀诗》中虚词表达效果的分析略显空泛,请任选一个虚词,对其“于虚处传神”的特点加以具体赏析。

16.《拟秋怀诗》中除“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这一观点外,还有哪一主张对你有所启发,请结合你的阅读或写作体验加以阐释。(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7分)

在中国文学长河中,从古至今富有“真性情”的优秀诗文不胜枚举。它们或表达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趣,如周敦颐的“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或表现迁客骚人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超脱豁达,如苏东坡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__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或抒写青年才俊的壮志豪情,如毛泽东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 22题。

这一代的清风明月

①电影《黄金时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萧军、萧红受邀到上海见鲁迅先生的那一幕:两人站在虹口内山书店的门外,隔着玻璃窗望见坐在书店里的鲁迅。演萧红的演员虽没有太剧烈的肢体语言,却让我清楚地读到萧红当时的兴奋与激动。我当年第一次见董桥先生,表情虽不自知,却亦大约如是。

②初读董先生文章,始自《乡愁的理念》一书。之后因公务来往香港渐频,于是一本本补买,补读,补功课。董先生年轻时写时评,发议论,奇思妙构,引经据典,笔下常埋珠玑。过了耳顺之年多谈旧物、旧人、旧事,往往睹物思人,因人念事,旧南洋、旧台湾、旧香港、旧英伦,一幕幕好像是铁皮饼干盒里翻出来的老明信片,四边泛黄,往事仿佛都镶了楠木镜框,等你挂它上墙。

③老派文人都爱字画古董,都读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董先生尤是。2003年出版的《小风景》,书里用董先生的藏品照片为文章配图,从此甲(一发不可收拾/一发不可收),字画、成扇、竹木、牙角、铜炉、砚台、嵌宝、雕漆、吉金、古玉、印章、葫芦、藏书票,还有手工装帧的西洋典籍。董先生一边收藏,一边考据,一边落笔成文,集结付梓,活脱脱十几部白话版的《前尘梦影录》(清代徐康所撰写的文物考古的专著),也成了我开始接触字画文玩的参考书。无奈“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闲财碎银,都付于那僻摊、冷肆、拍卖行,落得个家有长物,身无余资,倒也不算凄凉。多年后我请董先生为拙作《玉成墨影》题写书名,趁机打趣

..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

④“玉成墨影”四个字写得真好,半隶半楷,五分何绍基,三分倪元璐,两分台静农,融在墨里,变成自己。老先生做事认真,裁了瘦长条的洒金粉笺,用铅笔打了淡淡的格子再写,看了让晚辈感动。写字实难,临古人先贤临到七分相似是本事,是用功;临了几十年,终于在漆黑的墨汁里琢磨出自己的一点风骨,是天资,是造化。北京中华书局最近选编沈从文先生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文章,出版了一本《古人的文化》,书里有一篇谈写字,沈先生说得中肯:“必明白字的艺术,应有的限度,折中古人,综合其长处,方能给人一点新的惊讶,新的启示……这种专家当然不多。另一种专家,就是有继往开来的野心,却无继往开来的能力,终日地乱涂抹,自得其乐……这种专家一多,结果促成一种风气,便是以庸俗恶劣代替美丽的风气。”古人没有书法“专”家,读书人个个都要练字,字写得俊的,也大都学问好,文采佳。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书法好,文章更好。

⑤董先生退休,闲来无事,天天在家读书练字,朵云轩仿古木板水印花笺上写蝇头行楷,有时默几行唐诗宋词,有时录满页笔记旧谈,写完正文更题跋文。跋文要比正文还好看,跋文里你能知道董先生年少时读过什么书,临过谁的字,背过多少诗,能知道董先生与前辈结交的前尘往事,能知道香岛半山,南窗灯下,董先生读书写字,竞到天明。我最喜欢董先生录杜少陵《佳人》后题的那一段:

予小学读杜甫《佳人》,至今不忘,老师谓天宝乱后当是实有其人其事,杜工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合当千古绝唱。甲午年深秋录此旧爱,追念往事不无感慨,古今佳人无数,予有缘相识二三而已,今垂垂老矣,再诵此诗追忆似水年华耳。香岛半山书斋南窗下。

⑥好一个“似水年华”,好一个“不无感慨”!

⑦董先生水印花笺写了几十张,朋友林道群先生看惯了他的墨迹,说他的字近来越写越好,董先生称之为“养字”,我说看这字能养心。

⑧旧字画、旧文玩就好像旧时代的清风明月,董先生总爱这样比喻,常说他这辈人是有幸乙(如沐春风/沐得清风)、照见明月的最后一代。也是,旧年月文人只要笔头勤快大都小康,运气好,冷摊上能换一两件小文玩。那时候的冷摊真冷,冷得只剩清风明月。丙(斗转星移/白驹过隙),这几年拍卖兴旺,富翁豪客一掷亿金,清风明月身价陡涨,东西一贵,赝品也多,读书人想要一件前辈文人像样的手迹比登天还难。我求董先生匀我些写好的花笺,让我替他办一个精致的文人墨趣展,多少是盼着清风又来,明月再度。

⑨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的清风明月不尽相同,但都相似。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

(取材于潘敦同名散文)18.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发不可收拾如沐春风斗转星移

B.-发不可收如沐春风白驹过隙

C.-发不可收沐得清风斗转星移

D.-发不可收拾沐得清风白驹过隙

1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桥先生酷爱字画古董,藏品丰富,且有深入研究,著作颇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B.文章画线句中的“融”字,含有模仿、借鉴、吸纳、融合等意思,言简意丰,堪称妙笔。

C.沈从文的话,表达了对有继往开来野心而无能力的专家的讥讽之意和对董桥的欣赏之情。

D.作者在第⑧段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难得“清风明月”的遗憾以及对“清风又来,明月再度”的期许。

20.第③段作者与董先生“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根据文章内容,简析作者话中之“趣”。(6分)

21.请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认为看董桥先生的字能“养心”。(6分)

22.文中的“清风明月”喻意丰富,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说。(5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请任选下面的一幅图画,通过描绘画面内容,表现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要求: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1

图2 图3

(2)近日,有媒体呼吁“别被微信朋友圈箍紧了生活”,请对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3)光明网以“诗意·2015”为主题举办创作大赛,请你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投稿参赛。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在文章《这一代的清风明月》中,作者感叹“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这

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请以“找回清风明月”为题,写

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一个课题。请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写

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海淀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答案

语文

2016.1 一、共25分。

1.(4分)作者运用数据,表明中国互联网规模壮大,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造福了中国人民;旨在说明“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意思对即可)

2.(2分)然而(可是、但是)

3.(3分)B

4.(5分)网络空间存在问题,应有良性的运行规则(1分),要以多边、民主、透明的基本原则(1分)及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价值理念(1分),来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1分),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1分)。(意思对即可)

5.(4分)材料一:促进互联网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材料二: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各2分,意思对即可)

6.(3分)“振聋发聩”形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1分),都独具创造精神(1分),具有警醒世人的力量(1分)。

“百花齐放”比喻互联网领域的中国建设者们(1分)纷纷提出未来互联网世界发展(1分)的各种美妙构想(1分)。

“举足轻重”指中国在世界互联网领域已处于重要地位(1分),并足以影响世界互联网及其发展(2分)。

7.(4分)互联互通、共治善治、共享共荣(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二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二、共22分。

8.(3分)D

9.(3分)A

10.(4分)古之君子:身在朝市,心在山林(2分);今之君子:身在山林,心慕朝市(2分)。(意思对即可)

11.(4分)

(1)(2分)忙于求一己之欲。(意思对即可)

(2)(2分)不以出处二其心,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也可答作:不因为出

仕或退隐改变心志,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意思对即可)

12.(4分)

(1) (2分)还是习俗沿袭久远不能够改变呢?(意思对即可)

(2) (2分)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意思对即可)

13.(4分)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2分)。功成名就后再辞官回到水北山居养老,过潇洒从容的生活(2分)。

三、共20分。

14.(3分)D

15.(4分)评分要点:结合诗句(1分),解说虚词的意思(1分),具体分析虚词“于虚传处神”的特点(虚词与作者的口吻神情的关系,虚词对诗作思想内涵的作用)(2分)。

16.(6分)评分要点:诗人主张(1分),所受启发(1分),结合阅读或写作实际(2分),具体阐释(2分)。

17.(7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分,“谁怕”不赋分)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3分)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四、共23分。

18.(3分)C

19.(3分)C

20.(6分)“教”“害”“救”语意陡转,于起伏中幽默地表现出丰富的意趣:以“教”字郑重表明对董桥先生引领自己接触字画文玩、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谢意(2分);“害”字则正话反说,似埋怨董桥先生使自己因收藏而身无余资,实则感激董桥先生对自己迷恋上字画文玩的影响之深(2分);又以“救”字一转,略带夸张地表达了对董桥先生助己小有所成(找到精神寄托)的感恩之心(2分)。

21.(6分)①董桥先生的书法有自己的风骨,令人赏心悦目;②董桥先生书写的作品富有文化内涵,可以陶冶人的性情;③董桥先生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品格、体悟,给人启迪。(每点2分,三点共6分,意思对即可)

22.(5分)“清风明月”既指字画文玩等藏品(1分),又代表了高雅的传统文化(2分),

还寓指董桥先生这一代文人身上所具有的认真勤勉、提携后进等美好品格(1分)及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1分)。(意思对即可)

五、共60分。

23.(10分)

符合题目要求,以7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超过字数不扣分。

(1)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2)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3)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24.(50分)

附录1: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缺少题目扣2分。

附录2:文言文译文

水北山居记

(明)宋濂

古代的君子,他们身在朝市,虽然(面对)繁华纷乱, 却能安然自得地看待,常有身处山林的遐想。如今的君子,他们身处山林,虽然(山林)清静空阔有余,(他们)常常不屑地认为不够,多有对山林之外朝市的向往之意,唯恐失去。难道人的常性或许原本就是这样吗?还是习俗沿袭久远不能够改变呢?有坚定的志向操守而不被改变的人,大概就(像)是所说的凡庸粗俗器物中的尊贵器物吧!

湖府经历叶伯旼,世代居住在永嘉城中。永嘉是海右著名的郡县,南边连通七闽,东边与二浙相接,是官宦士子的车马歇息之所,外国的商船珍宝纷集之处,气势盛大,声名深入人心。人们生活在其中,谁不是听到鸡鸣便起,在昏暗无涯的尘世中奔走,来追逐(自己)小小的欲望?伯旼却不是这样。在蜃江的北面建起房舍,茅草的房檐儿、竹制的门扇,仅仅能够遮蔽风日,给它取名为“水北山居”。空闲时与二三好友带着酒壶, 由白鹿城出发,登上著名的华盖山,手持酒杯放声高歌, 歌声高亢响彻山林;有时划着小船,准备好鱼篓,在江中垂钓;有时叫上小童仆相随,行吟在梦草堂上,诗句不接近古人不罢休。当他顺心合意时,(感觉)天地空旷辽阔,竟然不知道荣辱变化,寒暑交替。人们都说:贤明啊,叶伯旼!高尚的情趣、超逸的风韵,高洁脱俗,虽然身在朝市,然而心却归于山林,他真是近于古代的君子啊!

然而我私下却对此存有疑问:假如叶伯旼是平民百姓,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但)现在他辅佐上官,身为僚佐,担任七品职务,受四民仰望,也可以说是(职责)重大啊;然而(他)还不忘山居生活,恐怕不行吧。试着站在叶伯旼的角度来揣测:官府的文书细碎、杂乱,没有时间梳理,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还是认为(时间)不够,哪里能有时间在清静的水边寻求佳句呢?上要承命于府公,下要管辖掾曹, 认为上级尊贵不敢违抗,认为下属卑微不想压制,考虑得应该很详尽了,哪里能(有心思)于碧波之中垂钓呢?民情真伪而不能分辨,公事繁忙却不能完成,思考得深远细致,又怎能饮酒观山流连风景呢?这三

种情形,叶伯旼如今都没有,还说不放弃,(难道)将依靠梦境来实现吗?或者记载下来以表示自己不能忘怀吗?我知道了:士君子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所以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超越(众人而)成为名臣。叶伯旼的贤明之所以值得称道,大概就是这样罢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想法,向叶伯旼告知:当光华照耀天宇,万物普照,拥有一技的人一定会被招收,拥有一才的人一定会得到任用。就像叶伯旼美好的才学,谁不羡慕,岂有不被委以重任之理?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待他日功成名就,辞官到水北山居养老,衣着简率不拘,洒脱而坐,与二三好友追述昔日的游览,烹鱼畅饮,从容赋诗,还不晚啊。

高二上语文期末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 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离骚》中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都很典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春望》、孟郊《游子吟》……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形成了精美的诗歌艺术奇观。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语言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用字凝重有力。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名篇、佳句迭出。宋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李清照以“绿肥红瘦”(《如梦令》)描绘雨后海棠,用“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 中国古典诗词彰显了诗词艺术的形式美。格律诗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情感。如杜甫《绝句》、苏轼《饮湖上初请雨后》、李清照《声声慢》等,历来受到人们的激赏。 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在这种诗歌理论的引导下,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由此既显示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给读者创造了内容理解和艺术想象的广阔空间。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三吏”、“三别”等著名诗篇,更是意味隽永深长,赋予了更丰富更鲜活的思想内容。 诗词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创新出奇则是文学创作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诗词以情、景、事、理、意、趣为主要创作元素,创造出情感深厚充沛、形象鲜明生动的优美意境。如王维《山居秋暝》、贺知章《咏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作品的奇特想象无不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新奇,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夏县胡张初中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张典明 本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一、成绩统计表 九年级139班语文学科学生参考人数10人,平均分数 75.4,及格率50﹪. 二、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2、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统观试题,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试题亮点:融入了主题实践性活动的考查,考查形式内容多样化,涉及知识点全面。本次大作文内容贴近生活,选材较易。 三、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考试人数10人,及格5人,5人不及格,最高分103,最低分57.5。 第一部分读写:失分较多的是理解性填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不够牢固。失分原因在于学生审题不仔细,表意不清。 第二部分是读思:古诗文考查,形式活泛,内容简单,但得分率较低,学生失误原因是语言组织不够恰当。 课内外文言文考查,失分关键在于不会学以致用,不多做思考。再则教师对文言文复习的局限性,这也让我看到了教学中的漏洞。 第三部分考查的是读写,共70分。都是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段文字,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些难度,总体得分不高。接下来是大作文。从得分看,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好的文章主题鲜明,言辞流畅、精彩、字迹也漂亮、工整;而差的主题确立有误,甚至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主题;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同时,卷面的差异也很大,因而一定要加强写字训练。 四、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今后采取以下措施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全卷共四个大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三、现代文阅读(20分);四、写作(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上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课有所倾斜,三篇文言文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语文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简单分析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一、积累与运用(20分)(四)综合性学习。(4分) 我爱我班,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员,这里有优秀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老师们各有千秋,同学们各有专长,组成了我们共同的家——竞技体校初一班 假如班级内开一个“我爱我班”主题班会,请你为这个班会写一个简短的开场白。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爱班的心里话。(不少于50字)。 再如:四、写作(40分) 题目:长大的_____________ 要求:可以选择“烦恼”“滋味”“责任”等词语,主要是利用这个半命题表达你现在对“长大”的真实感觉。请写出真情实感,描画出自己的生活。不少于500字。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对初一班48位学生试卷进行抽样分析,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生字生词(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3分) ②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③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失分比较多。 2.找出下面文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莫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韧改为忍做对的不多,反映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好。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二)(11分)比较《伤仲永》和《与友人书》完成9-11题失分最多。 总体来看,最高分96分与最低分2分,学生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平均分与预期值基本一致,区分度好。 最高分96分,最低分2分,平均分61.65分(预期60分左右). 2、知识掌握不全面、记忆不牢固。 例如:(二)诗句默写。(5分)是学生知识不牢造成的。 3、知识理解存在缺陷。 例如:三、现代文阅读(20分) 4、书写的不规范。比较严重的是作文。 5、做题时马虎,不注意审题。

2016 海淀期末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16.1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9分) 闲章,是印章的一脉,是区别于姓名印、斋室印、职官印、藏.书印一类的印章。书画家或自拟词句,或①(采取/撷取)格言警句刻在闲章上,以示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好的闲章,【甲】内容广泛,【乙】意趣盎然,除了让人玩味,【丙】可体现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 闲章有的【丁】。如徐悲鸿画白梅用“一尘不染”印,李苦禅画鹰用“搏击万里”印,李可染画牛用“师牛堂”印。有的【戊】。如齐白石出身木匠,半生②(漂泊/漂移)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卖画为生,他常在其书画中钤盖“木居士”“鲁班门下”印,以示其独特的经历;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两方闲章,表明自己的出身和处.境。有的还【己】。如郑板桥有名的闲章“难得糊涂”,幽默隽.永中带有几分苦涩,书写人生况味可谓入木三分;邓石如的闲章“胸有方心,身无媚骨”,直抒胸臆,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 闲章虽小,却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言情亦言志,造景亦绘心,故而闲章不“闲”了。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藏.书(cáng)处.境(chù)隽.永(jùn)刚正不阿.(ā) B.藏.书(zàng)处.境(chǔ)隽.永(jùn)刚正不阿.(ē) C.藏.书(cáng)处.境(chǔ)隽.永(juàn)刚正不阿.(ē) D.藏.书(zàng)处.境(chù)隽.永(juàn)刚正不阿.(ā)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①②处,①处应填,②处应填。(2分)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即使也并且 B.虽然但是也 C.尽管还又 D.不但而且还 (4)根据语境,在文中【丁】【戊】【己】处依次填写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表现书画家的生平、境遇 ②反映作者的主观认识、情趣志向 ③紧密配合作品内容,深化作品主题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1、本试卷题型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题、阅读理解题与作文,分值分别为25分、45分、30分。满分100分。试卷总体难度中等,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一定的分数区分度。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题目,直接考察学生对书后生字词的掌握,对古诗文的背诵与记忆,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对文字大意的概括,贴合教材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3、注重考察学生多种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本试卷中,分为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和课内文言文、古诗词阅读。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文体,在期末考试中有所体现,同时覆盖学生比较熟悉的记叙文,考察的课内文言文也是近年来中考的重点篇目,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4、作文题目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不少学生能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叙事手法多样灵活,高分作文比较多。 二、做得较好的试题及原因分析 1、纵观学生的试卷,做得较好地试题为:基础部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以及作文。 2、原因分析如下: (1)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始终将字词的理解运用和课内文言文背诵作为重点,经常利用早读课给学生听写课后字词,默写课文,利用正课给学生讲解病句,总结积累知识要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字词功底较为扎实。课内文言文也是教学重中之重,让学生反复记忆,并经常以中考原题佐之,使学生如临实景,增加实战经验。 (2)将随笔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作业中,使学生形成时常动笔的习惯,做到提笔有话说,看到题目之后心里就能有思路。故而此次作文学生整体进步较为明显。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一班韩志华 一、试卷及命题评 1、指导思想: 整份试卷以新课标为指导,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命题范围、目标要求 整份试卷以七年级上册百分之六十为出题范围,内容涉及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段理解与阅读,写作与综合探究,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延续了上一年的期末考试试卷的形式,共有三个大题,分别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语段阅读、写作。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卷上的提示语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难度系数:本次抽样的得分率是81.64,基本符合0.8的难度,易于检查学生的整体情况。 5、题型、题量: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两小时内完成。 6、命题自创或使用成题: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含盖了学习范围,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这一点无疑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点滴,便于学生动笔,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7评分标准是否科学: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大都有“意思相符合即可”,体现了答案与思维的多样化,易于学生表达个性化的答案。 1、整份试卷的得分率为81.64,基本符合难度系数0.75—0.8左右的要求。 2、得分率较低的是5,11,18小题,说明初一学生在阅读能力特别是整体把握能力及对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欠佳。 二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一)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 题1:根据加点字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考察学生舌前音与舌后音,题4:考察学生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的理解。学生答题错误的关键在于对书中出现过的词语的含义理解不到位而造成了选错答案的现象。题6: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运用。题7: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掌握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 包括科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科内阅读由于老师讲过,大部分做的不错,针对课外阅读题由于贴近生活实际和文本,学生便于回答,而且评分尺度较宽,因此得分率较高题17:考察学生对文中侧面衬托儿子孝心的句子的理解。典型错误是学生把本句中的描述对象只放在自己身上,而未提及其他人。答案不完整。。从而导致学生在解题时解答不全面。好在评分尺度较松,否则本题失分会较多。 第三大题

2016—2017海淀初二期末语文试卷

海淀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17.7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10分) 【甲】九曲风涛的黄河,由内蒙草原掉头向南,辟开黄土高原,直泻华夏腹地,浩浩荡荡的大河将这胜地分为河西与河东,成为秦地与晋域的天然分界。【乙】黄河以她金色的乳、旋转的浆,溉泽着永济这片丰土吉壤。 位于河东的永济,南傍中条山。名山藏古寺,胜地多道观。中条山中那星罗棋布的名庵古刹.分明在告诉我,中条山和山中那造物主的杰作五老峰,是多么的(①雄奇秀丽②栩栩如生)。【丙】晋代郦道元《水经注》中对五老峰褒扬有加:“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中条山中多清泉流溪,那清粼粼碧玉般的泉水,是大山梳(zhuāng)的明镜;那条条流溪里柔美舒展的涟漪叮咚作响,是奇峰怀抱里拨动的琴弦.。驻足其间,大自然的景色不禁令人(①叹为观止②流连忘返)。 永济城西,有蒲津渡遗址。就在这遗址旁,还深埋过连当今六岁稚童也知晓的名楼——鹳雀楼。【丁】一代诗翁王之涣登临鹳雀楼,即兴吟诵的那首妇孺皆知的五言绝句,仍令今人怀着“欲穷千里目”的憧憬,去进行心灵的登高 .......。 (取材于李存葆《飘逝的绝唱》)(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汉字笔顺的判断,下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刹.(shà)琴弦.(xuán)梳装“仍”字的第3画是“丿” B.古刹.(chà)琴弦.(xián)梳妆“仍”字的第3画是“ㄋ” C.古刹.(chà)琴弦.(xuán)梳妆“登”字的第5画是“乀” D.古刹.(shà)琴弦.(xián)梳装“登”字的第5画是“丿” (2)根据语境,文中两处括号内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 B.①① C. ②① D.②② (3)下列对文中画线内容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甲】句运用“辟开”“直泻”等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 B.【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颜色、形态等角度来描写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C.【丙】句引用《水经注》中的语句,赞美了五老峰的秀美绝伦,增添了文化底蕴。 D.【丁】句中“进行心灵的登高”是指王之涣的诗句启迪胸怀高远的人们不断奋进。(4)根据文意,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 五峰列嶂,①,想它鹳雀栖身,定是沉迷此景; 三省闻鸡,四围眺胜,问尔黄河②,莫非留恋③?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狼吞虎咽( 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 B 力能扛鼎( káng)数见不鲜( 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 C 东船西舫( f áng)歆享(yīn)宵柝(tuò)贿赂(lù) D 瞠目结舌( ch 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 chǎn)度长絜大( xi é)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自怨自艾( yì)锲而不舍( qi è潸然泪下( sh ān)如火如荼(t ú) B前仆后继( pú)翘首远望( qi áo)拾级而上( shí断瓦残垣( yuán) C屡见不鲜( xi ǎn)揠苗助长( yā)因噎废食( yē)日臻完善( zhēn) D为虎作伥( ch āng)奄奄一息( yān)鳞次栉比 (ji é)弄巧成拙( zhu ō)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神涣散火中取粟良辰美景明察秋豪 B 功亏一匱墨守成规不可明状情投意合 C 再接再厉黄梁美梦棉里藏针鸦雀无声 D 天伦之乐飞扬跋扈轻歌曼舞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貌和神离各行其事广袤踌蹰 B 瞋目杯盘狼藉甘拜下风百无聊赖 C 反馈殓声屏气慢不经心别出新裁 D 寒喧五采斑斓头晕目眩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 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 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 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 称为“君子之国” 。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 为万人。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度一度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卷面由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口语交际、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五个板块组成。现对本次学生答题情况逐一进行分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本版块以选择与填空为主要考察方式,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考察,内容涉及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句子排序、诗文默写、综合运用。就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掌握不够仔细牢固,诗文默写相对理想,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够仔细,分辨不够准确,以后应该加强生僻字词的积累,并巩固课内所学生字词,以及对语文常识的记忆,争取在字词方面和语文知识正确率100%。 二、口语交际 主要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满分的同学不多,主要存在三点问题:1. 缺少称谓;2. 阅题不够仔细:应该劝解一方很多同学却在劝解双方,达不到劝解目的;3. 不能熟练运用语气的变化,过于生硬,无法让对方心悦诚服接受自己的意见。 三、文言文阅读 主要考察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狼》两篇古诗文,主要暴露两个问题:1. 对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2. 对文言字词的词性、释义掌握理解不牢,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加强背诵的基础上,注意文言字词的古今差异及灵活运用,理解重点常用字词,必须多次强调反复运用,带领学生归纳。 四、现代文阅读 本次现代文阅读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考察题目,主要考察的方向是文章的整体理解、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修辞方法的运用。从卷面答题情况看,失分比较严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归纳能力较弱,不能准确找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另外对本文中拟人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不深,如19题,对“卧“字表达效果失分最为严重,对20题修辞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答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却对它的表达效果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的引导及答题思路的认识开导,各种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也应多加归纳和体会。 五、作文 本次作文相对简单,写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结构合理,详略得当,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是同学们擅长并经常联系的文体,得分情况较好,二类文数量较多,也有一些一类文,最高分为38分,只有少数同学

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9.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晾-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晴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恩障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取材于林峰《文章不会写了吗?》)1.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D.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2.下列对文中所举例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了批判的靶子。 B.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高二语文上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期末测试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同胞.(bāo) 蓓.蕾(pèi) 烜.赫一时(xuǎn) 管窥蠡.测(lí) B.解剖.(pōu) 埋.怨(mán) 高屋建瓴.(línɡ) 畏葸.不前(sǐ) C.湍.急(tuān) 斡.旋(wò) 良莠.不齐(xiù) 审时度.势(duó) D.整饬.(chì) 恫.吓(dònɡ) 以儆.效尤(jǐnɡ) 佶.屈聱牙(jí)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音的正确识记。A.“蓓”应读“bèi”;B.“葸”应读“xǐ”;C.“莠”应读“yǒu”。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浮躁肇事伸张正义奇貌不扬 B.喝彩抉择轻歌曼舞各行其是 C.简炼提炼引疚辞职涣然冰释 D.磋商屏除爱屋及乌唾手可得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正确识记。A项“奇貌不扬”的“奇”应为“其”;B、D两项全对;C项“简炼”的“炼”应为“练”,“引疚辞职”的“疚”应为“咎”。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________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________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________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富余有关 B.核定富余关于 C.核实富裕关于 D.核定富裕有关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古诗词名句的“默写”,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答题中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词语释义题,这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成语中某个字词的理解就能力显得非常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言连贯题。此题着重考查句子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此类题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黔之驴》。第18题解释加点的字;第19题翻译一句话;第20题是对文中某句话的描写内容及其目的。 第18题,跟第17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1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三个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体现了语文新课标“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此外,试卷中出现的课后原题,也有助于教师钻研教材,重视课文教学和关注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4、作文 作为情感话题作文,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二、今后教学建议: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2016年高三年级海淀区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爱智康高考研究中心郑会英眼看着语文在高考改革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北京市的师生家长对2016年的新高考说明可以说是翘首以待。然而,往年在期末考试前准时现身的高考说明,今年却迟迟不见踪影。到底考不考《三国》《红楼》,到底考不考《巴黎圣母院》等外国名著,到底考不考《红岩》等红色经典?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高考说明到现在都还没有出,证明今年的高考改变不大,改变大肯定出得早,要不然高三的学生来不及复习啊。也有人说,高考说明到现在都还没有出,证明今年的高考变化太大,迟迟不能下最后的决定。而海淀区每年期末考试的命题都在走在改革前例的,基本上是最早体现改革精神的教育大区。今年形式尚且不明的情况下,海淀区的期末语文试卷无疑更令人期待。 自从社科文阅读摇身出现在语文试卷的头阵,就以占据极大分值的选择题形式牵引着考生们的神经,民间流传着这种说法“社科文选择题错一道,诗歌鉴赏的主观题白答了;错两道,微写作白写了;错三道,相当于做散文阅读时眼瞎了。”虽是学生们的自嘲自语,却也可以看出社科文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遇到有关文艺理论或者中西美学对比的文章,考生们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这方面的课堂教学几乎为零啊!

而海淀区试题最有意思的就是跟社会时事热点结合紧密。这不?让人眼前一亮的社科文阅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不久前召开的互联网大会,把“网络空间”和“公共安全”以及“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用网络的力量开启未来”密切结合,既能考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又能把握当下现实.题目有选择有问答,难度适中,出得不错。最关键的是,高三的考生们要记得:一心要读圣贤书,两耳也要闻窗外事。总分值高达25分,超越散文阅读。 文言文的考察向来是纪传类打头阵,选择题的考察也非常的成熟和固定,文言文基础好的学生,起码可以做到前三个选择题不看文章直接出答案的。海淀区的命题老师总体来说水平在各区中属于佼佼者,期末考试的《水北山居记》虽然也算是常见的情景类散文,但是有景有情,夹叙夹议,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匆匆浏览便可以把握的。后面的题目设置一改之前一道实词一道虚词一道理解内容一道提炼信息共四个选择的考察,仅仅设置了两个选择题,而且都是实词。后面的题目设置全是主观题,高达16分,文言文的整体分值更是高达22分之多。而且明明白白直接把文言文翻译出到了试卷上面,这可是许多年来北京第一次把文言文翻翻译正式出现在区统考中啊。 目测本次期末考试文言文将极大拉开优秀生和中等生的成绩差距。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赵营一中单秋丽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太低,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

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6个小题,共27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4题名著考查。第5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祝贺短信格式不正确;②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两则材料。 2、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两篇,失分比较多,尤其是《十枚分币》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3、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6个小题,共16分,学生失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夏县胡张初中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期末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张典明 本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一、成绩情况 七年级141班语文学科学生参考人数18人,平均分数 79.3,及格率77﹪. 二、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2、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统观试题,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试题亮点:融入了主题实践性活动的考查,考查形式内容多样化,涉及知识点全面。本次大作文内容贴近生活,选材较易。 三、测试结果分析 第一部分读写:个别同学失分较多,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不够牢固。失分原因在于学生错别字较多。 第二题,读·思。 (一) 3小题,错字改正,有难度。学生完成较差,老师应该加以补充说明。 4小题,考查诗歌朗读情况,学生完成较好。 5小题,名著阅读,这种考查形式,大多完成较好,部分学生不会作答。应加强指导。 (二) 6小题,考查概括能力,7小题,写议论文片段,学生完成较好。 (三)8—11题,文言文基础知识,都是平时要求识记和过关的,还是一半学生全对,一半学生完成不够好,有的答得不准确。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章较为简单,只有认真阅读,12、13小题完全能够很好作答。但是部分学生文言知识缺失,有待加强。 三、读·写。(70分) 14题,据图写文,写一段文字,学生完成有难度。教师要加强

海淀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15.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和文言短文,完成1—6题。 甲午元旦① 孔尚任 萧疏自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释: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1、甲午元旦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3分) A.儿童却立避其锋,当街击地雷霆吼。 B.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屠。 D.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2、下列诗句与《甲午元旦》一诗尾联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B.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C.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D.钱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3、下列对联不适合做“春联”的一项是(3分) A.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B.家居光天化日下,人在春风和气中。 C.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D.百福尽随新节至,千祥俱自早春来。 4、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言浅意浓,请以“竟”“催”“倾”中的一字为例,对这一特点加以赏析。(3分) 5、请根据诗歌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过一个和谐文明的春节,100字左右。(5分) 6、用(/)给下面文言短划横线部分断句。(5分) 元旦应酬作苦且阅岁渐深韶光渐短添得一番甲子增得一番感 慨庄子曰大块劳我以生此之谓乎吾所取者淑气临门和风拂面;东郊农事,举趾有期。江梅堤柳,装点春工;晴雪条风,消融腊气。山居之士,负暄而坐,顿觉化日舒长,为人生一快耳。(取材于卫泳《闲赏·元旦》)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阴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 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

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学校和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地方。3.所有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卷上交,将本试题卷自己收存好。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诗骚”传统, 又称“风骚传统” , 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 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 “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 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 在当代中国, 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 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 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 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 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 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 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 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观念。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 不是神道, 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 其次, 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 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慧, 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 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价值系统, 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再次, 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 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 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 ,其 的表述, 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传的。《诗》《骚》在被儒家经典化的过程中 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随着历代文人的讽诵, 儒家的思想也代代相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