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 国 古 代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中 国 古 代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中 国 古 代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中 国 古 代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历程

;朱健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历程

【考纲要求】分封制;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实行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改革。

【知识整合】

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表现为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表现为地方听命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原因

经济基础: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的需要。

政治基础:维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及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理论基础:韩非子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思想的影响。

3.特征及史实

(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实行县制。

(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3)巩固:汉武帝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全面的大一统。

(4)完善: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5)加强:北宋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进一步发展科举制。

(6)新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辖。

(7)强化:明清时期,废丞相,分别设内阁和军机处;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

4.基本趋势

1、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贯穿始终;

2、皇权日益加强并日趋反动。

5.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秦汉至隋唐时期,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时期,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

(1)进步作用:①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②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③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④有利于大型工程建设和对外战争。

(2)消极作用:(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阻碍了经济文化的进步)

①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

③思想上,专制统治制度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科学发展。文化专制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

(二)中国皇帝制度的演变

1.确立(秦朝)至衰败(明朝):废除丞相、厂卫制度(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

2.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主张法治。

3.19世纪末,维新变法,主张以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专制政体。

4.革命派:推翻君主专制,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5.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成立,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三)古代中央及地方行政和组织制度

1.中央行政制度

⑴三公九卿制度

秦朝统一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政务。

⑵三省六部制:

①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②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总揽中央行政权力。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

割军权管理军事;设三司使分割财政权管理财政收入。

③元世祖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④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制,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另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⑤清初,沿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清朝还在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物。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地方行政及组织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

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显贵。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贡献财物,随从作战。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了疆域但各封国离心力逐渐增大,成为以后春秋战国纷争割据的根源。

(2)郡县制

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县成为以后历朝皆设的一级行政组织。

(3)行省制度

元朝除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在其他地方设置行省,由中央委官管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4)三司制度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和财政,按察司管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事。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归中央。

(5)清初实行行省制度:

把全国划分为18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单位。在各省区分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进行有效管辖。

(6)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元朝创立土司制度,明朝时沿用。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朝永乐年间,贵州等宣慰司发动叛乱,明平叛后,取消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改土归流。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大规模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僧官制度

明朝时对西藏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由朝廷任免,法王实际上是最高僧官。这一制度使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

护中央政府。

(8)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清朝时,达赖和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一制度使班禅的地位得到提升,客观上对达赖的权力形成了制约,便于中央对西藏的统治。

(四)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实行的政治制度

(1)金朝的猛安谋克制

①组织演变:氏族部落组织一军事组织一地方行政组织。

②性质:兵农合一、军政合一的制度,即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③作用:对金的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2)辽朝的蕃汉分治制度

①内容:“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用辽国固有的制度管理契丹人,用汉族的制度管理汉人。

②特点及实质:“因俗而制”,是一种民族分治,其实质仍然是阶级统治。

(3)后金的八旗制度

①内容: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组织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

②性质: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

③作用: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五)古代军事制度

(1)府兵制:①源于西魏的鲜卑族,实行鲜卑族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实行军民异籍。②隋朝沿用,实行军民同籍,兵农合一,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③唐太宗调整和健全府兵制,增加军府数量,兵将分离。④唐玄宗开元年间,实行募兵制,府兵制崩溃。

(2)募兵制:唐玄宗开始实行,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军队,但易于形成割据势力,导致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3)保甲制: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保丁平时务农,战时作战,是一种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4)猛安谋克制:女真族完颜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作为社会基本组织,即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5)八旗制度: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按军事组织把女真人编制起来,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六)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刺史制度

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从而失去了监察的作用,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北宋:中央派文臣任地方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元朝: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设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另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选官制演变的四个阶段:

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科举制(隋唐创立、完善——宋代发展——明清进入困境)

2.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

(1)形成和演变: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明清衰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1905年)废止。

(2)特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

(3)评价:从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略)

(八)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制建设

1.法治思想:

①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这种思想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有积极意义。

②明清时期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2.主要法律:

(1)战国:李悝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秦朝: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秦为创建统一法律时期,以综合性、严密性、严酷性著称,但立法者又践踏法律)

(3)宋代:规定死刑的判决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宋太祖向地方派法官,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

(4)明朝:明太祖制定《大明律》。特点:增加经济立法;实行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量刑原则了;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体现了君主专制意志。

(九)古代重要的社会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1)内容:改革内政,“相地而衰征”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性质: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3)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战国: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1)主要内容: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2)影响: A.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B.商鞅变法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C.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3)性质: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改革。

3.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属于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4.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时弊,侧重改革吏治。

5.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1)内容:以整军和理财为核心

①理财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②军事措施:保甲法、将兵法③教育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2)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 )失败原因:①用人不当②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③失去了宋神宗的支持。

(4)性质:为摆脱封建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诗经.小雅》中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两种制度。以下对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前者是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②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③统治者实行这两种制度的目的相同④导致两者瓦解的根本原因相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

不可不略知也。”为此

A.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

B.西汉实行刺史制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D.明朝实行三司分权

3.唐初与明初君主专制都得到加强。然而唐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前期却很快形成危机重重的局面。形成此现象的根源是

A. 统治者是否励精图治

B.国家是否重视民生问题

C.制度创新的程度不同

D.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4.下列由少数民族创立并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A. 蕃汉分治制度

B.猛安谋克制

C.行省制

D.八旗制

5.在中国古代变法中,既能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又能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是

A. 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庆历新政

6.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7. 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当时宫廷的五月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

8.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

A.西汉刺史 B.唐朝户部C.北宋三司使 D.明朝承宣布政使司

10.史载: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景帝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这段故事表明景帝的根本意图是

A.表达兄弟情谊

B.削弱王国实力

C.巩固皇权

D.分封爵位

11.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决定性因素为

A.统治者的权欲

B.地主阶级的要求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法家思想的启示

12.下列哪一项是北宋初年的法律措施

A.厉行法治,反对人治 B.派文臣到地方管司法,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

C.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D.主张量型“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13.《大明律》的特点包括①内容集中条理分明②增加了经济立法③极力维护皇族的封建特权④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韩非子和黄宗羲都主张“法治”,二人在这一问题上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主张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是否坚持封建道德观念

C.是否主张“法不阿贵” D.是否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潮流

15.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官员产生的主要形式,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任免制②世袭制③文官考试制④察举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6. 当前我国社会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回顾历史,在下列中国古代历史中体现了“关注民生”政策取向的史实有①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③北宋王安石变法④清初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18.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19.公元640年,南方有三人到京城应试:①甲考明经科考中②乙考进士科未中,还因受冻生重病③丙考中武举④乙在殿试时,是高官主持。上述现象不符合史实的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史记》记载,中国古代某位皇帝“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是①促进封建经济的

进一步发展②加强对祖国疆域的管辖③促进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④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21. 隋唐有兵制,可使“士(兵)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其制应为

A.府兵制

B.征兵制

C.募兵制

D.养兵制

22.某学者对14-16世纪中西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对比性研究。他对明清时期中西社会的特征评价概括最准确的是

A.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B.奔向近代社会的竞赛

C.封建社会的无奈悲歌 D.新旧社会的冲突与激荡

23.用人制度是否得当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造成汉唐在选官标准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制度的完善 B.王朝的兴衰更替

C.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24.王安石在变法措施中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提倡私人办学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教育质量需要提高

25.历代知识分子提出的改革与变法方案几乎都代表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要求。《明夷待访录》中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要求

C.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26.秦始皇与明太祖都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帝王,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B.都重视法制建设

C.都曾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战争 D.都采取措施分化相权

27.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东汉改“秀才”为“茂才”

C.唐初称“观世音”为“观音”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28. 汉朝、宋朝、明朝官制的相似之处包括①通过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②实行监察制度③分割相权,加强皇权④分散地方官吏的权力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 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唐在年龄规定方面的这种变化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A.轻徭薄赋,存百姓,政在得民

B.大兴文教,延长初等教育年限

C.尊老爱幼,以稳定扩大统治基础

D.合理选才,以确保干部年富力强

30.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有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王朝的覆灭与此基本无关的是

A.秦朝

B. 隋朝

C.唐朝

D.后周

31.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B.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条件

C.消除了中央的财政危机D.使朝廷有足够的“岁币”议和

3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33. 汉武帝时期出现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各项与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有关的是①汉初休养生息②解决王国问题③设立西域都护④实行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变”体现在①由封邦建国向大一统转变②由分封世袭向中央集权转变③由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④由百家争鸣向独尊儒术转变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5. 阅读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材料与其反映的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①三句破题,两句承题,摇头摆尾便是圣门高第②美国史学家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贫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③“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开始建进士科④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首创武举和殿试

A.①宋朝②明清③隋朝④唐朝

B.①明清②宋朝③隋朝④唐朝

C.①隋朝②宋朝③唐朝④明清

D. ①明清②隋朝③唐朝④宋朝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实为天下福

祉。”——引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摭言》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四北宋在沿袭隋唐科举制的同时,严令举子不得“谢恩于师门”,不得称主考官为恩师,也不得自称门生。举子一旦考取,即不再经吏部考试而直接授官。对录取名额,也屡有增加,后来甚至规定按考生总额十一比数加以录取,并成为定制。

——《天工开物·序》

材料五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五权宪法》)。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

献。

——引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

(1)材料一中提到的“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这里的“察举”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病?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到隋唐时又实施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三图1和材料四,归纳北宋科举发展的特点。(6分)

(4)材料三中图3现象产生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

(5)材料三中图4和材料五反映出明清时期科举制出现了何种现象?

(6)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以及西方人都推崇科举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37.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三: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

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请回答:

(1)在加强中央集权集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试归纳这些矛盾和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3)秦朝、西汉、宋代、明朝的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

(4)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历史发展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38.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称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洪武三十年颁布的《大明律》是中华法系又一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有关经济、行政、军事和司法制度方面的立法,较之前代更为发达;.......在量刑上,明律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将所谓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定为常赦不原的“十恶”——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秦汉两朝法律制度的不同特点。从秦到汉法律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汉朝法律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明律》与秦律相比有哪些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社会法制的特点。

39.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回答:图9和图10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什么相同点?在本质上是否相同?请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

(2)根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的学说的形成体现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

催生人”?

材料三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试概括这些成就的本质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外政治制度文明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 一、填空(15分) 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首。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时期,代表作家是、。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集六朝之大成的是。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杨衒之的《》。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 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 ..播物兮,坱圠无垠.。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 8.暧暧 ..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三、默写(10分): 1.《短歌行》(对酒当歌): 2.《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四、简述题(20分) 1.概述乐府的多重涵义。

2.“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赠白马王彪》)四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3.略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五、论述题(40分): 1.以《李将军列传》和《苏武传》为例,谈谈《史记》和《汉书》人物塑造的共同特色。 2.根据你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的了解,试对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特点作一综述。

《微特电机及其控制》(电机本体部分)课程重点内容

绪论1.微特电机的分类。 2.微特电机新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伺服电动机与伺服系统1.从结构上,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分类。 分为两大类,传统型直流伺服电动机,低惯量型直流伺服电动机。 传统型直流伺服电动机其结构与普通直流电动机基本相同,只是功率和容量小 得多,它可以再分为电磁式和永磁式两种;

低惯量型直流伺服电动机可分为空心杯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盘式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无槽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2.直流伺服电机的静态特性 1.机械特性:给出机械特性n=f(T e)的方程,绘制机械特性的曲线。 机械特性: 控制电压恒定时,电机转速随电磁转矩的变化关系n=f (Te) 2.调节特性:给出调节特性n=f(U a)的方程,绘制调节特性的曲线,结合调节特性曲线,掌握失灵区的 概念。 调节特性 负载转矩恒定时,转速随控制电压变化n=f (Ua)

3.直流伺服电机的动态特性 1.机电时间常数的计算公式,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减小机电时间常数的方法。 机电时间常数与转动惯量成正比; 与电机的每极气隙磁通的平方成反比,为了减小电机机械时间常数,应增加每极气隙磁通; 与电枢电阻Ra的大小成正比,为减小时间常数,应尽可能减小电枢电阻,当伺服电动机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并由放大器供给控制电压时,应计入放大器的内阻 Ri,Ra+Ri;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一般<30ms,低惯量直流伺服电机的时间常数<10ms。 4.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 1.不同转子电阻对机械特性的影响,分析为什么异步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电阻较普通异步电动机大。 增大转子电阻的三个好处: 1. 可以增大调速范围 由电机学原理知,异步电机 的稳定运行区仅在: 0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10 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 村题材小说家是( C )。A. 赵树理 B. 孙犁 C. 周立波 D. 柳青 2. 20 世纪 80 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主要有张炜的《古船》和古华的( B )等。 A. 三家巷 B. 芙蓉镇 C. 白鹿原 D长恨歌 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 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 C )等。 A.正红旗下 B. 车站 C.绝对信号 D. 野人 4. "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 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脆诗"的诗人是( A)。 A. 北岛 B. 舒婷 c. 顾城 D. 海子 5.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 D ). A. 雾月牛栏 B岸上的美奴 C亲亲土豆D北极村童话 6.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B )。 A. 竹西 B. 司猜纹 C. 苏眉 D. 庄老太爷 7. 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 1987 年发表的( A )。 A. 十八岁出门远行 B.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 一九八六年 8. 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苏童小说是( B )。 A.红粉 B. 妻妾成群 C. 米 D. 黯粟之家 9.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 D ) A. 韩少功 B. 贾平凹 C. 余秋雨D王小波 10. 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 A )。 A. 龙虎斗京华 B. 七剑下天山 C. 萍踪侠影录 D. 白发魔女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20 分} 11. 《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ABC ) 等。 A. 黎老东 B. 小满儿C 傅老刚D. 双眉 12. 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 )等。 A. 刘世吾 B. 钱文 C. 张思远 D. 犁原 13.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AD )。 A. 白毛女 B. 智取威虎山C沙家浜D红色娘子军 14.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ACD) A.白雪的赞歌B甘蔗林-青纱帐C一个和八个D将军三部曲 15.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主要有(ACD)等 A. 浮躁 B. 废都 C. 秦腔 D. 高兴 16. 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 1991 年至 2006 年,其代表作有(ABD )等。 A. 大浴女B孕妇和牛C.玫瑰门D.笨花 17.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讲述的三个故事是(BCD )。A. 王子光事件 B. 探寻"野人"C. 观看"天葬" D. 顿珠婚姻 18. 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BD )等。 A.风景 B. 祖父在父亲心中 C. 手机D乌泥湖年谱 19.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散文创作中,老作家的人生反思作品主要有陈白尘的《云梦断忆》、 黄秋云的《雾失楼台》和(BCD )等。 A. 杨朔的《香山红叶》 B. 孙犁的《亡人逸事》 C. 巴金的《怀念萧珊》杨缉的《干校六记》 20. 白先勇《台北人》中的主要作品有(ABD) A. 永远的尹雪艳 B. 游园惊梦 C.台湾人三部曲 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 20 分} 1.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 孙犁 )的《村歌》、周立 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擎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22. 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 (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 23.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 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24. 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25. 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 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萧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26.1957 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 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禹的《胆剑篇》等。 27. 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 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减克家的《有的人》等。 28. 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 牧筒》、雁翼的《在云彩上面》等,都是 50 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29. 在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间,莫言的《红高梁》、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陈忠实) 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30. 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 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31.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鹊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瑛

微特电机答案全解

2-2 若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励磁电压下降,对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会有哪些影响? 励磁电压下降则电枢电压减小,又由于机械特性是线性的,所以将导致理想空载转速降低,电磁转矩减小;调节特性是指:电机负载转矩恒定时,电机转速值控制电压变化的关系,所以励磁电压下降将导致电机转速n下降 2-3 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的两相绕组匝数不同时,若外施两相对称电压,电机气隙中能否得到圆形旋转磁场?如果得到圆形旋转磁场,两相绕组的外施电压要满足什么条件? 不能;即控制电压和励磁电压大小相等相位差90°电角度 2-4 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控制信号消失后会产生自转现象,如果转子电阻足够大,则电动机转子在脉振磁场作用下的合成电磁转矩始终为制动转矩,可以消除自转现象,并且可以扩大其稳定运行范围。不过若转子电阻过大,会降低启动转矩,影响其快速性。 2-7

3-2 直流测速发电机带负载工作,其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征?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答: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和转速的关系称为输出特征性即Ua=f(u) 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Φ、Ra 和Rl都能保持为常数,斜率C=LRRaKe+1也是常数,输出特性便有线性关系。原因:1.电枢反应的影响:(1)对电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在定子磁极上安装补偿绕组Wc。(2)在设计电机时,选择较小的线负荷和较大的空气隙。(3)在使用时,转速不应超过

最大线性工作转速,所以负载电阻不应小于最小负载电阻。 2.电刷接触电阻的影响,为了减小电刷接触电压的影响,缩小不灵敏区,在直流测速发电机中,常常采用导电性能好的黄铜-石墨电刷或含银金属电刷。实际使用时,选用较大的负载电阻和适当的转子转速。 3.电刷位置的影响 4.温度的影响:1设计电机时,磁路比较饱和,使励磁电流的变化所引起磁通的变化较小2在励磁回路中串联一个阻值比励磁绕组电阻大几倍的附加电阻来稳流;对测试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可在励磁回路中串联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并联网络3励磁回路由恒流源供电 5.纹波的影响:增加每条支路中串联的元件数,可以减小纹波;电枢采用斜槽结构 3-3 为什么直流测速发电机在使用时转速不宜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而负载电阻不能小于规定值? 答:因为电枢反应和延迟换向的去磁效应使线性误差随着转速的增高或负载电阻的减少而增大。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发电机的转速不能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负载电阻不能小于规定的最小电阻值。 3-4. 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否—样?为什么? 答:当直流测速发电机带负载运行时,若电刷没有严格地位于几何中性线上,会造成测速发电机正反转时输出电压不对称,即在相同的转速下,测速发电机正反

中国当代文学史

◆表示老师说的重点 1、当代文学含义: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当代文学一体化逐步形成 2、文革文学(1966~1976)文学一体化达到顶峰 3、新时期文学(1976~)80年代文学 逐步解体,走向开放90年代文学 4、文学思潮 ◆5、中国当代文学史开端: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三个主要报告:A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B周扬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是把解放区文学当作新中国文学的楷模和雏形来论述的。 C茅盾关于国统区文艺情况的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从反面为解放区文学做了铺垫。 (2)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3)新体制的组织建设:(1)建立了文联、作协等各种社团(2)创办《文艺报》(全国文联)、《人民文学》(作协) (4)文代会的意义:“当代文学”的起点。 6、建国后三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1954-1955)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与胡风集团冤案(1955年开始) ◆7、文艺界短暂春天:百花文学含义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 ◆“干预生活”的作品,(1)加强了对现实政治的“干预性”,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刘宾雁 《在桥梁的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耿周《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国文《改选》 (2).创作题材突破了不能描写爱情等禁区,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 (3)讽刺和象征的诗歌形式体现了同样的现实战斗精神:流沙河《草木篇》 11、十七年诗歌(主题) 主要特点:(一)颂歌、战歌成为诗歌的主导潮流 (二)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异 主要诗人: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12、郭小川: (1)主要作品:①政治抒情诗:《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组诗) ②长篇叙事诗:《将军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回避战争的直接描写,着力写主人公的心理和内心活动) 13、贺敬之:诗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回延安》、《放声歌唱》等 18、十七年小说的两大题材(注意作者和作品,会有选择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讲义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讲义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的学生。本课程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包括以下12个专题: (1)17年农村题材小说; (2)当代小说中的革命叙事; (3)“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 (4)“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 (5)新时期乡土小说; (6)女性文学; (7)先锋小说; (8)新写实小说; (9)当代散文的多样化; (10)新派武侠小说; (11)台湾小说; (12)台湾诗歌。(其中,第3、5、7、8四个专题为本课程的重点。) 2.本考核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大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多种媒体教材编制的,是该课考试命题的依据。学生可同时使用辅助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品点评》和专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李平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以及补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李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及其他媒体进行复习。 3.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与本课程有关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了解与掌握。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A.“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有一般的、全面的认识; B.“掌握”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并具有归纳

总结的能力; C.“分析”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4.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A.“平时作业”按教学进度每学期安排4次,“作业册”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分别在学习完教材“专题三”、“专题六”、“专题九”和全部内容(“专题十二”)后进行,作业题型与期末考试题型相一致。每次作业的时间为120分钟(两个小时),卷面总分为100分。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20%(各地电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计分方法)。 B.“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考试的方式。半开卷考试时学生只能携带一页由各分校或教学点印制并加盖专用章的A4纸(分校或教学点考试前2周发放到学生手中),此专用纸只能由考生用签字笔、圆珠笔手写。可正反面书写。 5.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30%、30%、40%。 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五种,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10%、20%、20%、30%。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客观性试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和教材的熟悉程度; 简答题和论述题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果仅仅是简单地照抄教材,不能给高分,甚至完全不给分。其中,分析题的范围仅限于本课程的四大重点(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专题五:新时期乡土小说;专题七:先锋小说;专题八:新写实小说;)之内。 试题类型与三个层次的考核要求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每一种试题类型,都可能涉及“了解”、“掌握”和“分析”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期末考核试卷卷面分数为100分,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两个小时)。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试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试题汇总 北京大学2009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试题 古代文学专业 一、名词解释: 《庄子·天下》丁卯集弹词“新文体” 二、解释诗歌划线的句子并赏析(两首诗选一) 泛颍苏轼 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 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 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 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淄。 赵陈两欧阳,同参天人师。观妙各有得,共赋泛颍诗。 过白岸亭诗谢灵运 拂衣遵沙垣,缓步入蓬屋。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空翠难强名,渔钓易为曲。援萝临青崖,春心自相属。 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萍鹿。伤彼人百哀,嘉尔承筐乐。 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慽。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 三、“诗三百”的抒情艺术。 四、建安诗风对唐代诗人影响的具体表现。 五、比较《西厢记》中崔莺莺和《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 六、《水浒传》的叙事艺术。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 25个填空 班固的汉书里,史记的别称是()。 九歌有()篇,最后一篇是(),是送神的曲。 介子推和传统节日()有关。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变革,音有转移”是()在()书里说的。山海经属于四部中的()部()类。 25个选择(题目太多,没记得下来几个,故略之,见谅) 下列哪个学说与柏拉图无关() 模仿;灵感;形象;-- 下列哪个属于康德的三大理性批判() 绝对理性;判断力;历史理性;纯粹理性 下列哪个不属于吴方言区() 上海;苏州;昆山;南京 08年去世的王元化先生在哪部著作里进行了中西--的比较() 文心雕龙创作论;--;--;--

中国古桥的科学分类

中国古桥的科学分类 孔庆普 (北京市政集团古建筑专家北京市) 1. 古桥分类的原则与科学依据 桥梁的总体分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基础三大部分,其中上部结构是承载其自重力和活荷载及其它外力的主体部分,上部结构中主要杆件的受力性质决定上部结构的类型,故以上部的基本结构划定该桥的结构类别。 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拉杆件为主的桥梁则为索桥,如泸定桥。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弯杆件为主的桥梁则为梁桥,如灞桥。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轴向压力的弯杆件为主,则为拱桥,如卢沟桥、安济桥。 2. 古桥的三大类型 中国古代桥梁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结构的承载状况和杆件的受力性质分析,所有桥梁共分为三大类型——索桥、梁桥、拱桥。 2.1索桥: 其上部结构无论是采用何种材料制成的索,下部结构无论是何种形式,均属于索式桥,简称索桥。 中国古代的索桥,由于索所用的材料之不同,又有铁索桥、竹索桥、藤索桥之分。 1、铁索桥:此种桥梁的“索”是由铁环套铁环而构成的链条,通称为“铁索”。其下部结构均系圬工桥台,铁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铁索悬挂于两个桥台之间而成桥,故称其为铁索桥。 如泸定桥,该桥的上部结构是铁索(铁链条),铁索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在底面的铁索上铺设桥面板,在侧面铁索上安装栏杆,构成上部结构——桥面系。下部结构(桥台)是以石砌实体构造为台,桥台建筑在基岩上。 2、竹索桥:此种桥梁的“索”是用竹子劈成细丝拧成的绳索,故称其为竹索桥。桥的下部结构是圬工桥台,竹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构成整体桥梁。如四川的安澜桥。 3、藤索桥:将藤蔓编或拧成索,用于桥梁的主受力构件,故称其为藤索桥。桥的下部结构是圬工桥台,藤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构成整体桥梁。 2.2 梁桥: 梁桥,顾名思义其上部结构的主体受力构件是以“梁”为主。古代的梁式桥有木梁桥和石梁桥两种,其纵梁均系简支梁。 1、木梁桥:木梁桥的上部结构是以圆木或方木为纵梁,由于其构造形式有所不同,又分为复合(双层)木梁桥、悬臂式木梁桥、撑架式木梁桥。由于其墩台所用建筑材料之不同,又分为木墩台木梁桥、圬工(砖石)墩台木梁桥。 (1)木墩台木梁桥:古代的木墩台木梁桥,其上部结构,多数采用疏铺圆木梁或方木82

大工《微特电机及其控制》课程考试模拟试卷B答案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2月份《微特电机及其控制》课程考试模拟试卷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试卷类型:B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逆变器 2、小 3、电流 4、功率变换器 5、低 6、30 7、混合式8、电流9、中间转子结构 10、非接触式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APC控制——即角度位置控制模式,在SR电机高速运行时,通过调节开通角θon和关断角θoff的大小来 控制SR电机。 2、T法测速——通过测出相邻两个转子位置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来计算转速的一种测速方法。 3、步进电动机的角度细分控制——又称为微步距控制,是步进电动机开环控制的新技术之一。所谓细分 控制就是把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减小,把原来的一步再细分成若干步,这样,步进电机的 运动近似地变为匀速运动,并能使它在任何位置停步。 4、压电执行器——即超声波电动机,它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即电致伸缩效应),把电能转换为弹性 体的超声振动,并通过摩擦传动的方式转换成运动体的回转或直线运动。 5、动子——直线感应电机的运动部分,对应旋转感应电机的转子。 6、PID调节器——即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是调速系统中转速环与电流环最常用的调节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答:对于最常见的两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工作方式,除了换相的瞬间之外,在任意时刻,电机总有一相绕组处于断电状态。当断电相绕组的反电动势过零点之后,再经过30?电角度,就是该相的换相点。因此,只要检测到各相绕组反电动势的过零点,就可确定电机的转子位置和下次换流的时间。 评分要点:1)检测反电动势过零点3分 2)经过30?电角度是换相点3分 2、答: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也是由定子(振动体)和转子(移动体)两部分组成,其定子由弹性体和压电陶瓷(PZT)构成;其转子为一个金属板。定子和转子在压力作用下紧密接触,为了减少定、转子之间相对运动产生的磨损,通常在二者之间(转子上)加一层摩擦材料。3分 它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即电致伸缩效应),把电能转换为弹性体的超声振动,并通过摩擦传动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3

作业3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2.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3.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6.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7.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9.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11.苏童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 12.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来来往往》。 13.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14.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15.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16.巴金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17.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无味巷》、《黄土高原》、《入川小记》等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秦腔》。 18.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19.张洁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发轫者之一。1980年前后发表的《挖荠菜》、《拣麦穗》等“大雁”系列的散文,大多是对作家童年的回忆,情感细腻。20.余秋雨出版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奔丧》、《瀚海》和《极地之侧》等先锋小说的作者是深受马原影响的( B )。 A.格非 B.洪峰 C.苏童 D.余华 2.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C )。 A.《拉萨河的女神》B.《上下都很平坦》C.《冈底斯的诱惑》D.《西海无帆船》 3.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A )。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一九八六年》

-古代文学真题

2002年真题

2003年真题 一、指出下列著作或作品的作者(13分) 《子虚赋》《兰亭集序》《五柳先生传》《高常侍集》 《昌黎先生集》《玉奚生诗笺注》《李娃传》《乐章集》 《答谢民师书》《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空同集》《四声猿》 《虎丘记》《小忽雷》《文木先生房集》 二、诗词曲填空(15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鸣,_____________. 2、带长剑兮挟秦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4、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 5、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 6、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_. 7、永忆江湖归白发,____________________. 8、霜落熊升树,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10、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 1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_. 12、天地也,_____________,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13、想人生有卿限杯,___________________? 14、风吹黄蒿,望见垣堵,________________. 15、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 三、解释下列词语(30分) 1.诗之六义 2.正始之音 3.近体诗 4.诗庄词媚 5.章回小说 6.唐宋派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先标点断句,并回答问题(30分)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魉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所积益夥…...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1、此段话出于何处? 2、断句,错三个扣一分,直到扣完为止。 3、“青林黑塞”指的是什么? 4、“黄州”在此指的是什么意思,请具体解释其出处。 5、“自鸣天籁不择好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6、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做出自己的分析评价。 五、作品分析(30分)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中国古桥建筑欣赏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中国古桥建筑欣赏 设计意图: 中国土地上既有大江大河的豪迈,又有小桥流水的恬静;在漫漫的历史中,无数桥梁沟通了交通,便利了生活,同时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多姿多彩的桥梁造型体现了昨日的辉煌。 在中班年段我已引导幼儿欣赏了部分中国古民居建筑,幼儿感受建筑美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幼儿对桥梁的已有认识是桥梁的功能,而本次活动旨在带领幼儿从欣赏古桥不同造型的角度去感受桥的美感,能够扩大他们的欣赏视野,进一步领略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提高幼儿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古代拱桥、梁桥的图片,感受造型简洁流畅和对称结构的均衡稳定,体验柔美与稳固的视觉感受。 2、欣赏桥洞、桥墩、桥柱等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的设计,感受不同的韵律带给我们的不同美感。 3、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不同造型的桥,再现自己对不同造型美的理解,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造型各异的古桥图片,辅助讲解的示范卡片若干,供幼儿创作的各种材料。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张古代梁桥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桥的用途和结构。 1、提问:这是什么?桥有什么作用?这座桥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这样的一座桥给你什么感觉?(很直、很平)如果你走在这座桥上,你放心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这座桥看起来很牢

固。)如果我们想把这座桥画下来,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呢?(直线)因为直线可以用来表示比较坚硬的牢固的东西。 2、出示直线条画成的梁桥的造型。 二、出示一张古代单拱桥的图片,欣赏拱桥的造型美 1、提问:这座桥和刚才看的那座桥有什么不同?(它是弯弯的)看到这种造型的桥,你会想到什么?它的样子看起来像什么?你从这座桥上还看到了什么? 2、介绍桥洞、桥墩、桥栏等结构名称 3、用曲线来表现拱桥的造型,引导幼儿感受曲线的视觉效果。这种曲线造型让你想到什么?(很柔美、很流畅、很美、看起来很舒服-----) 三、欣赏桥洞、桥墩、桥栏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的设计,感受不同的韵律带给我们的不同美感。 1、欣赏三个等高桥洞和多个等高的拱桥,了解连续的半圆拱产生的韵律美。引申出桥柱的连续重复设计产生的美感。 2、欣赏七个逐渐变化的桥洞。感受桥洞大小、高低不同产生的渐变的规律,形成的另一种美感。 3、欣赏高低配合的主从协调的造型,领会古桥丰富多彩的造型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四、请幼儿运用卡纸、塑料玩具、橡皮泥、吸管、水粉颜料来再现对古桥造型的感受。 1、提醒幼儿想想如何用不同长度的卡纸来表现大小、高低不同的桥洞,如何运用相同长度的卡纸来表现连续重复的规律设计。 2、引导幼儿怎样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高低起伏的古桥造型,再现自己对古桥造型美的理解。 五、互相欣赏作品。

微特电机及其发展趋势

微特电机及其发展趋势 AP1008331谢志恒 1.引言 微特电机是指原理、结构、性能、作用等与常规电机不同,并且体积和输出功率都很小的电机。一般地,微特电机的外径不大于130m m,功率在数百毫瓦和数百瓦之间。在军事、民用的各种现代化装备及其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火炮控制、导弹制导、飞机自动驾驶、数控机床、无梭织机控制、工业缝纫机控制、遥测遥控、音像设备、自动化仪表及计算机外围设备等,都大量使用了各种微特电机[ 1 ]。 如今,在实际应用中,微特电机已由过去简单的起动控制、提供动力的目的,发展到对其速度、位置、转矩等的精确控制,特别是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方面,几乎都采用了电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子化是微特电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微特电机的应用领域 现代的微特电机技术综合了电机、计算机、控制理论、新材料等多项高新技术,正从军事、工业走向日常生活。因此,微特电机技术的发展要与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微特电机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2 . 1 家电用微特电机 为了不断满足用户要求和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实现节能化、舒适化、网络化、智能化,甚至网络家电(信息家电) ,家电的更新换代周期很快,对为其配套的电机提出了高效率、低噪声、低振动、低价格、可调速和智能化的要求。家用电器用的微特电机占微特电机总量的8 %:包括空调机、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电风扇、吸尘器、脱排水机等。全世界每年需求量在4 . 5~5 亿台(套) ,此类电机功率不大,但是种类繁多。 家电用微特电机的发展趋势有: ①永磁无刷电动机将逐步替代单相异步电动机; ②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③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2 . 2 信息处理设备用微特电机 信息处理设备用微特电机占29 %:包括信息输入、存储、处理、输出、传导等环节,其中也包括通信设备。全世界每年需要1 5 亿台(套),主要有永磁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微型同步电机等。微型计算机(P C 机) 年产量2 0 0 0 年约1 亿台,2 0 0 5 年预计 2 亿台,为其配套的关键部件微电机需求量大,要求越来越高。这类电机绝大部分是精密永磁无刷电动机和精密步进电机。 它们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是: (1)高投资类产品 这类电机对转速的稳定度和转轴的跳动度要求非常之高,所以这类电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电力电子技术结合的高技术、高投资类产品,国际上一般集中在大公司开发和生产。 (2) 小型化、片状化 为了满足信息产品小型化和随身携带的需求,对其配套电机提出了小型化,片状化的要求。 (3) 高速化 随着计算机外设存储密度的不断提高,要求为其配套的电机转速应在8000r/min之上。 2 . 3 汽车用微特电机[ 2 ] 汽车用微特电机占13 %,包括起动发电机、刮水器电机、空调及冷却风扇用的电机、电动速度表电机及摇窗电机、门锁电机等。2000 年世界汽车产量约5400 万辆,平均每辆汽车需用15 台电机,则全球需要8 . 1亿台。

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

一、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当代文学的性质:现代文学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倾向的文学; 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当代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延续发展。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提法和划分,并不一定科学与合理。 新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新文学是相对于旧文学,传统文学而言的,是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产生的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学样式,最早的新文学定义是由胡适、周作人奠定的,它的理论起源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周作人《人的文学》。 因此,胡适将新文学称为:“活的文学”和“人的文学”。 当代文学的命名 新文学这个概念沿用到50年代中期,它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在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中,把新文学定义为“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学史观”,并用现代文学取代了新文学,与现代文学同时出现的是当代文学的概念。 50年代中期,新文学被分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段。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新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 当代文学诞生的依据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新民主主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

这种划分是错误的、片面的,它完全依靠政治行为把文学人为的切成两端,忽视了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80年代后,对于这种命名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对当代文学的概念,有三种论调。 一、打通论试图用整体的眼光来重新审视20世纪文学。1985年以后,钱理群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要求打通近代、现代、当代历史; 陈思和提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取消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概念。 二、不宜论认为当代文学不宜写史,代表人物是严家炎。 三、重写文学史1988年陈思和、王晓明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因此,在1999年,同时出现了两部当代文学史著作: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出现这三种论调的思想依据: 李泽厚的“新启蒙主义论”,他认为80年代的思想状况是五四启蒙传统的继续。李泽厚1986年发表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一、当代文学的特征1、当代性2、开放性 当代性:既是当代文学,当代性就是它不同于既往的历史文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当代文学与当代社会现实的运动同步而行,与当代人的精神情感同感共鸣。﹙1﹚选取当代题材。﹙2﹚作家的观念。 作家以当代观念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这使得当代文学常常充当当代思潮 开放性:社会主义文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文学形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创建自己的文学。恰恰相反,一方面,它与本国本民族的文学有着直接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对世界文学中的积极成果有着吸取和交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中国古代桥梁类型 - 副本

俄罗斯联邦交通部 联邦铁路运输公司 联邦国家预算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远东国立交通大学 外语教研室 专题报告 《中国古代桥梁》 学生:ПаньПэн 老师:АнохинаЕ.О 哈巴罗夫斯克 2011

目录 1.古代雏形 (3) 2.梁桥 (3) 3.吊桥 (9) 4.拱桥 (10) 5.浮桥 (11) 文献 (13)

1.古代雏形 蹬步 蹬步早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代就已出现,这类桥式虽可达到跨河越谷的目的,但它并不具备桥梁的本质,桥梁应以架空飞越为标志。然而这种早期的梁,是道路向桥梁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是古代桥梁的雏形。 现存的湖南省永丰蹬步就是这种原始桥型之一。永丰蹬步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永丰镇,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河心有一口水井,为便于汲水,在水井和西岸之间,设有近20米长的蹬步,每块石蹬约一尺见方,间距为20至30厘米,并设高矮两组,以便在不同水位时使用,蹬步表面凿有石槽,防止行人滑落水中。这种蹬步桥已考虑到了泄洪问题,比之截水而就的堤梁进了一大步。 河南永丰蹬步蹬步 2.梁桥 梁桥外形平直,古时称为平桥。把木头或石梁架设在沟谷的两岸,就成了梁桥。梁桥的构造最简单,出现也最早。早在原始社会时,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1972年对春秋战国时齐国的国都山东临淄的挖探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8米左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录了在山西汾水上有座有三十柱,柱径5尺的

木柱木梁桥,桥始建于春秋晋平公,是见于古书记载的最早的一座梁桥。 闻名中外的渭水三桥——中渭、东渭和西渭桥,座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河上,是三座多跨木梁木柱桥。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中渭桥全长约合525米,宽约13.8米,接近南京长江大桥汽车道宽度;它由750根木柱桩组成了67个桥墩,68个桥孔,平均每孔跨径7.72米,中间桥孔跨径达9米;在木柱桩群上加盖顶横梁组成排架墩,再在排架上搁置大木梁,然后铺上木桥面,桥两侧设雕花木栏杆。中间桥孔高而大,两边桥孔低而小,呈八字形,既能使高大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腐朽。两端桥堍〔tù〕上竖立着华表、镇水妖石件、石灯柱等,作示标、照明之用。这座桥始建于战国时的秦昭王,秦始皇时又作了改建和加固。到了汉朝,又重修了中渭桥,增建了东渭桥和西渭桥。东汉末年董卓入关时焚毁了中渭桥,魏文帝曹丕修复了它。咸阳地区文管会在七十年代初发掘了唐朝东渭桥的遗址。该桥座落在今天渭河耿镇公社周家大桥,桥宽约20米,桥梁基础由青石砌成。青石一般长1米,宽0.5米,厚0.2米。青石之间有用铁水浇铸的铁栓板相连,石缝中灌以铁水,石头之间打有松木桩,规模之大,施工之精细,在古桥梁史上是罕见的。 《唐六典》说:天下石柱桥有四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西安的灞桥。灞桥位于西安东北二十里的灞水上,是一座石柱墩木梁桥。自汉朝建桥后,两千年间一直是长安与潼关以东的交通咽喉,千百年来屡毁屡建,直到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化了九个月才建成了今天的多跨梁桥。桥长近400米,67孔,每孔净跨6米左右,桥宽约7米。桥墩由六根石柱组成;每根石柱用四层石磙叠砌,底部用石盘承托,石盘下打了十一根柏木梅花形桩;六根石柱顶端盖上一根石梁,把六根石柱合成一体,形成了今天所说的石排架墩,是桥梁史上最早的一种轻型墩。又在桥墩之间和桥墩上下游各4米宽的河床内筑有厚约1米的白灰三合土护底铺砌,以防止冲刷桥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