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国家发改委一行听取我市情况汇报档

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国家发改委一行听取我市情况汇报档

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国家发改委一行听取我市情况汇报档
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国家发改委一行听取我市情况汇报档

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国家发改委一行听取我市情况汇报昨(22)日,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副司长姜四清一行继续在攀调研,并与我市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制定等情况进行座谈,并听取我市情况汇报。

市委常委、副市长赵辉作相关情况汇报,副市长李章忠出席座谈会,我市有关县(区)、部门和大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介绍,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主战场,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以钢铁、钒钛、能源、化工、生物资源开发等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不仅是西部最大的钢铁基地,也是四川省最大的能源基地。同时,钒制品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80%和20%,钛精矿年生产规模达60万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钒钛原料和世界第二大钒产品基地。“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开创钒钛产业发展新局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工业尤其是传统产业在节能减排、棚户区改造及沉陷区治理等方面压力较大,面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座谈中,姜四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攀枝花在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都有很多创造性的举措,不仅传统产业得以壮大,同时新兴产业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为全国尤其是西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姜四清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加紧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攀枝花发展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为规划的制定起到积极作用。他表示,将与攀枝花积极合作,共同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有关负责人指出,编制《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深入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由老工业基地具有的特殊地位、存在的特殊困难、担负的特殊使命和新形势新要求决定的。“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老工业基地,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础,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老工业基地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特别是内陆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依托。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部分老工业基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在新时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形势新要求下,老工业基地担负着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经济、社会、城市全面转型的繁重任务。做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对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区域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九江新闻网讯(记者邹伟军)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政策,我市有望纳入“十二五”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目前,省发改委已把“将九江纳入规划”的请示上报国家发改委。九江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我省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从建国至今,九江形成了以石油化工、

冶金建材、纺织服装、交通运输制造(汽车、船舶及零部件)为支柱的门类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奠定了九江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先后建成我国石油化工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和以棉纺业为代表的江西省轻纺工业基地。以亚东水泥、海螺公司为代表的建材工业基地,以昌河、船舶公司、清华同方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产业工业基地,以四四一厂、五七二七厂、六三五四所、八0六厂、七0七所、七一三厂、六二一四厂为主体的国防军工产品生产基地。由于这些基地的形成,培育了一批在全国甚至在亚洲具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九江成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促进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财税贡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老工业基地城市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相对突出,制约着我市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调整工业结构速度缓慢,转型困难;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债务重、社会负担重;产业竞争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政策争取到位后,国家将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我市大力扶持,对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区域均具有重大意义。

家发改委召开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座谈会

为做好《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十二五”国家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4月6-8日在湖北省襄阳市组织召开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座谈会暨中期研究成果交流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司、产业协调司、人事司等有关司局的同志出席了会议;20个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同志,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10个规划专题研究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财政部企业司有关同志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由东北振兴司副司长姜四清主持。

东北振兴司巡视员王树年在会上做了讲话。他指出,要充分认识编制《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重要意义。编制《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深入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由老工业基地具有的特殊地位、存在的特殊困难、担负的特殊使命和新形势新要求决定的。“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老工业基地,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础,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老工业基地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特别是内陆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依托。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部分老工业基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在新时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形势新要求下,老工业基地担负着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经济、社会、城市全面转型的繁重任务。做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对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区域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他强调,2003年,中央正式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指出要像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样,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由于东北地区在全国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地位和当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央强调,“当前重点是要做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工作”,同时也指出,“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十分

艰巨的任务,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振兴战略实施八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宏大系统工程。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发展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中西部很多和东部部分区位较差、历史负担较重的老工业基地仍面临很多困难,有些矛盾甚至更为尖锐,迫切需要纳入统一的政策支持范围。去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要认真总结振兴工作实践经验,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研究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并结合新形势和新情况,研究制定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温家宝总理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作的最新指示和组织编制《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预示着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组织编制《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既是巩固和深化东北振兴成果的需要,也是解决中西部老工业基地面临困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一定要深刻认识,抢抓机遇,奋发有为。

他介绍了规划研究编制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座谈会地方发展改革委和专题研究机构交流发言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把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情况和面临问题分析透。二是结合各地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特点,从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布局、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民生事业等多个方面,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点任务理清楚。三是在认真研究测算的基础上,把新时期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措施具体化。

座谈会上,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汇报了本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研究报告,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和建议等。各专题研究承担单位介绍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定位与总体思路、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老工业基地城市综合功能提升、中西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政策措施等专题研究中期研究成果。与会地方发展改革委同志和专家围绕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分类方法、调整改造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配套政策体系等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目前不同类型、不同地区老工业基地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共性问题,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棚户区和老工业区改造、“三线调迁”的后续完善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统筹规划和统一支持。大家表示,目前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希望能在规划编制阶段,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和其他国家级规划,研究设计出一些新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东北振兴司姜四清副司长做了总结讲话,并对规划的研究编提出了三个方面要求。

一是要加强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定位和目标的理解。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托。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扶贫区别开,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明确要求,“经过一段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

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二是要在规划研究和编制阶段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已经成功转型,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城市的老工业基地,要鼓励其继续发挥现有优势,进一步发展;对处于发展中的老工业基地,要通过规划促进其加快发展,打造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对产业衰退仍然较为明显,民生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的“问题型”老工业基地,要作为规划重点扶持对象,协助解决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其全面振兴。

三是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下一阶段工作。各地方和各专家组要结合襄阳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完善规划研究报告,并于6月初正式上报。在完善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梳理老工业基地城市面临的问题,辨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进一步深化对调整改造主要任务和政策建议的研究,有效提高针对性和可行性。在修改完善研究报告的同时,东北振兴司将于近期组织地方发展改革委、地方研究专家、专题研究专家共同成立规划编写组,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待规划初稿形成后,再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听取地方对规划初稿的意见建议。

会议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组在襄阳市、荆州市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听取了有关城市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情况汇报。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东风汽车(600006)集团襄阳基地、中航航宇救生公司、航天42研究所、江山重工、湖北(襄阳)深圳工业园等重点企业和园区,并赴荆州市老城区和沙市区老工业区开展了调研。

我市初步列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1-2020)》省发改委下发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2011-2020)(征求意见稿)》,向有关省、市征求意见,我市初步列入了此项规划。

国家发改委东北司于7月份开始着手进行规划前期调研。我委得到消息后,多次向省发改委专题汇报“一五”期间国家在我市布局建设的乐凯集团、恒天纤维有限公司、保定钞票纸厂、风帆集团、保定天威集团、保定铸造机械厂、保定电力修造厂等八大企业情况。在跑办过程中,省发改委给予了很大支持,就我市情况向国家发改委做了详细汇报,并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认同。

全国初步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1-2020)(征求意见稿)》范围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共62个,分布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15个省区及河北省,其中东北13个,西部19个,中部27个,河北省3个,即保定、邢台、张家口。

国家对纳入《规划》的老工业基地将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一是加大调整改造资金投入。2012年起,在中央预算内资金中设立老工业区调整改造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工业废弃地整治、工业遗产保护以及都市新型产业发展等。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十二五”期间设立衰退型老工业基地中央财力转移性支付,用于统筹解决衰退型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棚户区改造地方配套资金缺口、社会保障资金缺口、长期停产倒闭的国企人员身份臵换等重大民生问题。中央和省级政府将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转移支付力度。对老工业基地属于鼓励类产业的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减按15%执行。三是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建立老工业调整改造产业基金,采取市场化方式筹组经营,主要投资于老工业基地的企业技术改造,将并重组、腾退老工业区改造和产业园区建设等。四是加大土地利用政策支持。省、市政府要保障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用地。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加强盯办并积极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力争我市在规划中有更高地位。

建议:《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1—2020)》中确定的“重点老工业区”不含我市新市区,就此项内容我委已向省发改委提出了修改建议,但因八大企业整体搬迁改造未列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我市新市区列入“重点老工业区”困难很大。国家发改委确定重点老工业区的标准有三项,其中之一是重点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已列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建议市委、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八大企业整体搬迁改造规划,并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予以明确,以争取《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将我市新市区列入重点老工业区。

、、、

编者按: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分两批界定了44座资源枯竭城市,并经国务院批准。其中包括湖北省的黄石市、大冶市、潜江市和钟祥市。《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湖北省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出台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省资源型城市提出了具体扶持政策和目标责任。黄石等4座城市也立足市情,做了大量工作,探索总结出了各具特色的转型模式和转型经验,取得明显成效。近期,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现将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和省长王国生同志在本次会议上的讲话予以印发,供交流参考。

李鸿忠同志在湖北省资源枯竭城市

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的会议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非常重

要的会议。这个会筹划已久,准备也很充分,典型经验和会议材料都很丰富。原计划这次会议到黄石召开,考虑到几天前刚在大冶召开了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实际上也已经到了黄石的现场,所以改在武汉召开。黄石是一个依靠资源发展的城市,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大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成效十分明显。黄石市区特别是磁湖那一带变得风景优美,非常生态化了。大冶有几千年的采铜、炼铁历史,通过转型发展、城乡统筹试点,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刚才,黄石、潜江、钟祥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几个省直部门的发言,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国生省长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作了重要讲话,从方针政策、理念转变、创新驱动、民生为本和省里即将加大支持力度等方面,都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黄石、潜江、钟祥、大冶的转型经验在全省具有普遍的推广和借鉴意义。下面,我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 讲三点意见。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根本要义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目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有两条: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者是根本。向黄石、潜江、钟祥、大冶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做法和经验。比如黄石,过去主要是铜矿采掘和加工业,现在有了高新技术产业、服装、食品加工等其他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一定要瞄准产业转型,资源枯竭是个表象,核心是产业。一个城市可以有矿产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但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随着资源的减少和枯竭,必须发展新的产业,这就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种倒逼机制,逼出我们抓产业、转产业。抓产业、转产业不是简单的旧业换新业,更重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才是一个城市保持长久发展的关键。如果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根本点上下功夫,即使用新的产业替代了旧的产业,新的产业也是不可持续的,还是会走下坡路。我们借鉴这几个市的经验,核心是借鉴他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应该说这几个城市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典型,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探出了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黄石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历史上地位很高。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我国现代工业的摇篮,黄石都榜上有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老工业城市都有个特点,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往往是环境差、气味重,但黄石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感觉,而是生态的、绿色的、环境优美的城市。黄石在大部制、综合体制改革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走在全省前面,效果很好。

黄石、潜江、钟祥、大冶的经验是全省普遍适用的,全省各地都要认真学习他们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即使资源再丰富,也要有转型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感,应该在资源没有

枯竭的时候就有一种危机感,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到科学利用、永续发展。我省水资源、绿色资源、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一些非金属矿产如磷、盐等也很丰富,但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做到在开发中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水、空气、林木、旅游等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各地都要有自己的资源储备。防止资源枯竭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各地的任务,不要掉以轻心,一不小心就会枯竭。比如钟祥的明显陵,如果过度开发,周围建很多建筑,失掉了它的神秘性、文化性、高贵感、历史感,它的价值就没有了,就吸引不了人。现在交通方便了,旅游的人多了,这是好事,但还是要好好保护旅游资源。意大利的斗兽场是文化旅游资源,他们采取的是保护性开发,砖头瓦块还是过去那样,所以世界各地去旅游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他们把斗兽场恢复起来了,建成一个现代的,里面再搞点什么酒店,搞点什么经营,那很快就完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转业也好,再利用其他资源也好,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坚持改革创新、走创新驱动型发展之路,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根本出路

资源有限,而创新无限。要通过创新驱动解决动力问题,通过创新驱动解决资源问题,通过创新驱动解决长效机制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创新特别是体制机制创新,开发利用更多的软资源,才会获得更大的空间、更足的动力、更多的资源。软资源是矿产

资源以外更重要的资源,甚至比硬资源还要宝贵。京山的“国宝桥米”一斤要卖1.8元,其他的米才卖1.5元,米还是那种米,但是靠市场信誉,靠品牌资源,靠文化资源,同样的米每斤就多卖了几毛钱,这就是品牌这种软资源的作用。体制机制是发动机,有的时候我们光有资源,体制机制不改革,体制机制落后,那自然资源不但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反而还跑到沿海去了。再比如,技术、文化等都是宝贵的资源,而且这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有人的头脑在,这些都是无限的“矿产”, 所以我们要多吸引人才,搞科技创新,这方面我省是有优势的。自然资源枯竭了,我们这些软资源要好好利用起来,而且这些资源是低碳的、低耗能的,是环保型的,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意义非常重大。我们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比如,香港只有1000 多平方公里,却是世界的贸易、信息、金融、商业、航运中心,著名的购物天堂,还有很多设计中心、公司总部,走的就是创新驱动型道路。还有新加坡、日本、韩国、迪拜、台湾地区,等等,这些都是自然资源有限、但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繁荣的典范。我们沿海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广东都没有什么资源,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呢?就是依靠科技创新、管理资源、外来文化、先进理念等软资源的力量。现在的规律就是,硬资源跟着软资源走。刚才,桂华同志谈到,潜江要做“中国家俱第五极”。我认为,要做大品牌,不甘于做“第五”,要在有些软件上做得更大。如果我们充分利用中部交通枢纽的优势,在信息化的交易、个性化的品牌设计等软

的方面做更大的文章,就可以在潜江实现“买全国卖全国”,到潜江可以买到世界最好的家俱,这个新的全国家俱中心就打造出来了。完全靠硬资源,那是初级阶段,现代发展的重点都是软资源的开发。全省各地要吸收借鉴黄石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经验,高度重视开发软资源,加上我们有硬资源的优势,完全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不等、不靠、不依赖。我们这几个资源枯竭城市在全国不算是最典型的,不算是最严重的,能够进入国务院支持的44

个资源枯竭城市排行榜,是省委、省政府多年争取的结果,也是四个市努力争取的结果。但是,我们要知道政策具有时效性,国家和省里的支持毕竟有限,我们一定要把有限和无限的发展资源都利用好,不等不靠。今后要继续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但同时要不等、不靠、不依赖,靠自力更生、靠政策创新、靠艰苦奋斗。资金是宝贵的,要用在关键处。首先一定要用在开源上,采取以色列的“滴灌”办法,渗透在根上,用在产业培育、开源拓展这个发展根本上。要资以开源、养源、拓源。其次要关注民生。资以人本,人是最根本的,要使有限的支持变成无限的发展动力,支撑创新、推动创新。比如刚才建鸣同志讲到的转型产业的高新化问题,有国家和省里支持,还要自力更生,这就是一种精神。精神也是软资源,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软资源。各市州都要把自己的资源视为有限的,加大创新力度,未雨绸缪,科学利用。

要节约利用资源。温总理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节水是我国根本的方针。其实,这不但是节水的方针,也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总方针。任何资源都如此,要节约为本,节约至上,节约使用,节约开发,少用精用。“资源枯竭型”本身就是资源。刚才潜江讲到将10 万亩的油井废弃地用于种地、用于开发、用于城市建设,都是一笔非常重要的资源,而且开发成本小、产出效益高。钟祥讲到“小米精炊”,也是这种理念。创新驱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要以高新技术来开发利用资源,以更多的软资源节约利用硬资源。我们是中部大省,生态环境很好,两江千湖、环境优美,更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要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增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珍视自然的意识。“天老大、人老二”,不存在人定胜天,天可以毁掉人类。今年的大旱,应该让我们警醒:对自然,我们必须心存敬畏;对资源,要有度使用,永续循环利用,不能做“一锤子买卖”。包括我们现在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磷钾盐等矿产资源,都要按照这个理念来保护、开发和利用,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解决民生问题, 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黄石、潜江、钟祥和大冶经验最宝贵的地方。转型过程一定要以人为本,让人民得到实惠,不是说等到转完了,再给人民实惠。转型的目的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核心、落脚点是民生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里的老百姓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过历

史性的贡献,这些城市往往都是民生压力最大的,必须使转型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过程,这也是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的重点,不然的话我们也搞不下去。现阶段既是人民群众享受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民生、利益、诉求等新问题凸显的时期。只有让群众在转型发展中得到实惠,我们的发展才能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才能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黄石是老工业基地,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特别是拆迁改造任务很重,他们之所以能够顺利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找准了改善民生和转型发展的结合点。各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一定要抓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决难点、坚持不懈做好事,以真诚的态度和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王国生同志

在湖北省资源枯竭城市

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是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刚刚结束之后召开的,是一次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的重要会议,同时也是分类推进不同类型地区立足自身实际、加快建设发展的会议,还是一次深化改革的会议,因为推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本动力活力在于改革,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刚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以及黄石、潜江、钟祥等几个试点城市,就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

情况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最后,鸿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国家赋予我省的重要任务

自2001年国务院确定辽宁阜新为第一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开始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并逐步展开。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2007 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 007】38 号),对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此后。国家于2008年、2009年先后公布了两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名单,并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通过积极争取,我省大冶市、黄石市、潜江市、钟祥市先后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占全国44 个试点城市的近十分之一,试点城市数量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二。这四个城市

提供的矿产资源是我省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奠定了我省老工业基地的地位。长期以来,这四个城市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加快经济转型。国家将我省四个城市纳入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既是对我省在全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历史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我省开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局面的期待。我们要不负重托。切实担负起国家赋予我省的这一重要任务。

(二)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推进我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并将之确定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2007 年12 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建立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为全国建设“两型”社会提供示范。建设“两型”社会的实质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本质上与建设“两型”社会是一致性的。在我省,四个资源枯竭城市有三个在武汉城市圈内,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可以实现紧密的结合。要把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资源枯竭

城市加快经济转型,力争建成“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三)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在四个资源枯竭城市十分尖锐,而且在全省普遍存在。解决这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既是四个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我省发展中遇到的能源资源等诸多瓶颈制约矛盾。

二、充分肯定我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直相关部门大力配合,四个试点城市积极主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从工作推进看,加强了领导,强化了措施。一是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省政府成立了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四个资源枯竭城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为推进转型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四个城市政府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达成了共同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合作协议,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签署了贷款支持协议,提升了资源枯竭城市投融资能

力。四个城市分别编制了总体转型规划,相关配套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工作方案也正在抓紧编制之中。二是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自2008 年以来,四个城市共获得中央财政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23.82 亿,国家发改委近期又下达总投资6.6 亿元的资源枯竭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专项6 个项目。省级财政对资源枯竭城市配套的转移支付资金累计达到10 0 多亿元。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省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其他各成员单位几年来对资源枯竭城市项目支持资金累计达到12.2 亿元。三是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去年6 月下发的《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0】45 号),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完善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从发展成效看,四个资源枯竭城市在促进转型上都有了良好开端。一是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态势好, 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一业独大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黄石市统筹推进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沿江经济带“三园一带”规划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四大接续替代产业。潜江市以江汉盐化总厂为依托,设立江汉盐化工业园,打造中部地区重要无机化工基地;规划建设城矿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立江汉油田职工创业产业园。大冶市大力建设城北工业新区,改造提升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饮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接替产业集群。钟祥市规划建设1

5 平方公里的胡集经济开发区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建设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产业。四个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都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二是生态修复力度加大,环境建设得到加强。黄石市投入20 多亿元启动城市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潜江市努力再现“水乡园林”特色生态景观,大冶市实施铜录山地质环境治理、城乡供水一体化和污水处理工程,钟祥市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基础设施建设,被确定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市)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三是人民群众在转型中得到实惠,就业等突出社会问题得到缓解。近年来,四个资源枯竭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力度加大,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市低保等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完善。推进采矿沉陷区综合治理、塌陷区农户整体搬迁,实施工矿废弃土地转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疾病控制防疫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度加快。

从转型路径看,开放合作和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大冶有色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进行央地对接,荆襄化工集团引进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进行资产重组,原有企业的品牌优势,所在城市的资源优势都得到有效放大。潜江市与江汉

油田达成“共建矿区、共建城区、共建园区、共同转型、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建设产业园区,承接江汉油田改制后的存续企业转移集聚。

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各市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黄石实行城区“大部制”和扁平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两集中一代办”行政审批制度;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成立黄石众邦城市住房投资有限公司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融资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其经验被住建部在全国推广。

我省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虽然开端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不够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够大、生态修复及环境整治成效不够明显等问题,需要继续下大力解决。

三、坚定不移实现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目标

《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工作目标是:2012 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基本完成传统支柱产业的延伸拓展和接续替代产业的合理布局,初步形成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解决资源枯竭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历史遗留的沉陷区和棚户区得到治理和基本控制。2015 年前,资源枯竭城市传统支柱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接续替代产业形成规模,占GDP比重比2009 年上升10个百分点,矿区和城市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当前,资源枯竭城市要围绕上述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激活内在潜力,以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为根本途径和战略突破口,着力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整治环境和改善民生,努力走出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型之路,走出各具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兴衰系于产业成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建立起适应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新型产业体系。要把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与我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结合起来,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探索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一方面,挖掘资源潜力,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如黄石的铁矿、大冶的铜矿等资源,目前尚未完全枯竭,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和剩余资源的开发利用,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钟祥的磷矿资源还比较丰富,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品位普遍较低,在开采中要注意保护资源,杜绝滥采乱挖,提高选矿能力,综合利用低品位矿,提高资源利用率。潜江要充分利用江汉油田的剩余资源和共伴生资源,主动承接武汉化工企业转移,发展盐化工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这是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像大冶铁矿国家矿山公园、铜录山“青铜文化”博物馆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文化旅游潜力巨大。潜江的小龙虾产业,在国内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从一产业的“稻虾连作”模式,到二产业的甲壳素提取,再到餐饮文化、旅游文化等三产业,产业链长,带动面广,很有特色。钟祥要用好中国长寿之乡和明显陵两张名片,形成旅游文化品牌,打出知名度。另外,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着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的艰巨任务,这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要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化。在替代产业的培育方面必须争取主动,尽早规划,选准项目,抓紧组织实施。

(二)突出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和谐城市

要把改善民生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和落脚点。切实抓好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让人民群众在城市转型和发展中得实惠,实现资源枯竭城市的社会和谐。

要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城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就业的作用,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落实好国家关于鼓励中小企业和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文章标题: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 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___县是一个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电力改造设计方案.doc

目录 一、工程概述 (2) 1.1方案论述 (2) 1.2经济技述指表 (3) 1.3优化后的总平面布置图、主接线图 (3) 二、设计组织机构 (3) 三、工程主要负责人简介 (5) 四、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质量的措施 (6) 五、设计进度计划和设计进度及保证措施 (22) 5.1设计进度计划 (22) 5.2设计进度及保证措施 (22) 六、设计方案概算书 (24) 七、降低工程造价的建议及措施 (25)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包含变压器10台,开关柜82台,电力电缆11.23公里,低压铝芯电缆3.8公里,低压分支箱105只,改造接户线 21公里,改造用户1067户。 1.1方案论述 10KV电源引自车站开关站405线出桩头(电缆桩头拼接),采用YJV22-8.7/15KV-3*400高压电缆引至西演茅城中村村集体层边上新建西演茅开关站。西演茅开关站一路出线采用YJV22-8.7/15KV-3*95高压电缆引至区块三箱变后采用YJV22-8.7/15KV-3*50高压电缆环出至区块一箱变,另一路出线采用YJV22-8.7/15KV-3*185高压电缆引至区块二箱变后采用YJV22-8.7/15KV-3*95高压电缆环出至区块四箱变再采用YJV22-8.7/15KV-3*50高压电缆环出至区块五箱变。 根据所有建筑一层按商铺考虑,二、三层为住宅考虑。根据负荷计算每一个台区配置一台两进三出环网型欧式箱变。其中区块一采用630KVA环网型欧式箱变,区块二采用800KVA环网型欧式箱变,区块三采用500KVA环网型欧式箱变,区块四采用800KVA环网型欧式箱变,区块五采用630KVA环网型欧式箱变。根据用户所需容量区块一配置六面低压开关柜,区块二配置七面低压开关柜,区块三配置六面低压开关柜,区块四配置八面低压开关柜,区块五配置七面低压开关柜。为了给日后的检修和维护提供必要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决定每一幢设置低压电缆分支箱,低压开关柜出线采用YJV22-4*120 低压铜电缆至各低压电缆分支箱。低压供电线路采用BLV-120沿支架廊下敷设,进户线采用VLV2*25铝芯电缆接至表计。考虑到底层商铺用电容量已在低压电缆分支箱内预留低压出线开关。应西演茅村村委员会要求已在村集体大楼预留专变位置,同时电缆管沟已考虑到位。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Investigation report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县委组织第十二期青干班学员赴江苏考察了苏州工业园。期间,我们了解了苏州工业园的有关情况,参观了工业园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收获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

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 关怀和高度重视。十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 岗位超过20万个。XX年,园区以中央领导多次视察园区和中 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成立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为动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主动适应宏观经济调控,在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42%;进出口总额达281亿美元,其中出口119亿美元,分别增长96% 和99%;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增长39%;新增合同外资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50%;新增注 册内资174亿元,成为了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 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实训室建设调研报告

实训室建设调研报 告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报关实训室建设 调 研 报 告 财贸学院 一、调研背景 随着江苏省外贸的发展,淮安市作为苏北地区的主要城市,正在着力打造“台资新高地”,势必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此投资,也

会进一步带动整个外贸的发展,因此与外贸息息相关的报关与国际货运或是物流、外贸兼具型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幅上升。 报关专业是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适应了苏北地区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这种人才的需要状况。可是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实训条件还远不能满足市场营销专业群学生实训的需要。虽然当前我们已经拥有一个国际贸易实训室,可是缺乏报关专业软件支撑,加之实训场所紧缺,使得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提升实训室的功能,满足学生实训、教师能力提升的要求,更好地建设报关实训室,特进行此次调研。 二、调研范围和方法 为了充分调研,更广泛的了解兄弟院校的报关实训室的建设情况,我们参观学习了淮安本地周边兄弟院校的实训室,并经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联系了淮安以外其它兄弟院校的报关实训室,并就实训室环境和软件问题与相关老师进行了交流。 具体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考查法、访问法。 三、调研结果分析 对于调研结果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清建设思路,找出最佳的方案。本次调研的关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此特进行简单的分析。 1、关于实训室的建设模式: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报关实训室的建设模式有三种:一是

仅有软件,这种主要是经过购买软件转入普通机房,让学生经过网上模拟实现操作,这种模式能够满足学生的流程需要,基本上能够支撑日常教学,可是因为外部环境建设的缺失,往往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工作环境;二是仅有硬件,这种实训室将建设重点放在外部环境的建设上。这种实训室跟仅有软件的刚好相反,让学生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实训室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可是实际操作性不强;三是软硬件兼备的实训室,这种实训室兼备了上述两种建设内容,功能比较全面,当前大多数兄弟院校均以软件加硬件的模式来建设报关综合实训室,大概比例在70%左右。 图一:实训室的建设模式图 2、关于实训室软件功能选择 关于报关报检软件,当前市面上的产品很多,可是功能基本上能够按模块来划分,主要包括报关功能、报检功能、综合实训功能、单证功能,当前实训室建设中,大家主要看重的是综合实训功能和单证 66.67%20.00% 13.33% 软硬件兼备仅有软件 仅有硬件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

项目认知: 老旧居住小区是指建设年代久远至今仍在居住使用建设称准不高、使用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齐、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缺乏物业服务不能满足人们正常或较高生活需求的居住小区。 当前我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多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维护保留,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居住区,通常采取维护的方式,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加强,对外观进行修缮恢复,维持小区原貌。二是修缮升级,对于城市较多数的普通老旧居住小区,这些小区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多为上世纪单位集资建房,其结构较为稳固,还可以继续居住,只是外观落伍、小区配套设施不齐全,特别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私家车的增多,老小区停车紧张,对于这样的小区通常采取修缮升级的方式,对外立面进行出新,对小区配套设施进行加强。三是雨污分流,在老小区中,由于雨污分流工作没有做到位,从而使得小区环境受到影响,此项也属于修缮升级。四是拆迁重建,对于年代更为久远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结构不很稳固,环境较为脏差,已经不适于居住,但是地理区位又相对较好,相比于改造,重建的价值更大,所以通常采取拆迁重建的方式,合理规划增加建筑面积,原地安置原住户居民。目前,大多数城市小区改造还是以修缮升级为主。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谋划和稳步推进。因此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既要扎实做好前期科学规划,保留城市文脉,明确改造标准和对象范围,又要探索一条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改造模式,并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服务基层治理。 在前期规划环节,老旧小区改造要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历史文化记忆是城市的灵魂,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气质。要以城市发展的全局视角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用科学规划描绘城市的“成长坐标”,用匠心建设塑造城市的“骨肉之躯”,用高效管理打通城市的“血脉之源”,为城市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设计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整治提升工作,为确保如期全面完成改造整治提升目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业主自治,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属地负责,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陈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XX区。目前,园区以占XX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我的观察,两区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苏州工业园区,但在城市建设、整体形象、区域管理服务等方面,与苏州工业园差距很大。一、城市建设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苏州工业园区城区建设超前谋划,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突出特点是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大效果,给人感觉是不计成本.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苏州东部地区是长三角“区域中轴”重要区段的判断,确立了未来苏州中心城市将由“苏州主城"和“苏州新城"组成“双城”结构、东部新城是首要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的城市发展战略。苏州工业园区根据这一发展定位,提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追求完美全力打造苏州东部XX 区的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从开发伊始,园区就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近年园区重点围绕新十年发展目标和“洋苏州新天堂”的发展定位,通过国际招标等方式先后开展了30多项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赢得了主动。二是区域环境展现新的面貌。超前投入300余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特点是:第一,绿化高标准,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绿地覆盖率超过45%,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创业环境。沿湖沿河沿路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方洲公园、沙湖生态公园、独墅湖湖滨公园以及金鸡湖风之园、玲珑湾、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

2020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 根据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我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根据国家教财司(2019)12号文件的要求,根据教财司函(2019)158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的具体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拟申请“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简介 伊春林业学校是国家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晋升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9教育部2019(1)号文件批准首批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省级花园式单位,省教育厅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伊春市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先进标兵单位。2019年,伊春林业学校被伊春市政府授予“伊春市就业培训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黑龙江省森工系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评估优

秀单位。学校是国家CEAC认证考试定点单位。设有林业生产类技能鉴定站,是国家计算机水平与资格考试考点,伊春再就业教育培训中心。 学校坐落在风光秀美的小兴安岭红松故乡,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黑龙江省伊春市,始建于1958年8月,隶属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由伊春林管局(市政府)进行管理,是我省森工系统目前仅有的唯一一所林业中等职业学校。建校近50年来,累计培养各类林业人才两万余名,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9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229平方米。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有各专业实验室40个:多媒体电教类5个、林业及多种经营类10个、工艺类10个、基础类10个、机电类5个;实习工厂5个;有信息网络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新产品生产实验中心、产品展销中心、装备维护中心;有光明集团、侨艺公司、郎乡林业局、北药集团、北山植物园、?龙湾旅游度假村等校内外实训基地14个,有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一处,300平方米花卉温室一处、实习林场一处,林地2,583公顷、木材蓄积近10万立方米、耕地面积200亩,并建有我校的药材花卉基地,与同类职业院校相比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校现有在校生2388人,教职工156人,专任教师1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6.92%,具有高级职称80人,占教师总数的51.28%(教授1人,高级讲师66人,高级实验师10人,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20人,中级实验师13人),双师型教师57人(高级实验师10人,注册会计师3人,会计师9人,经济师3人,律师

某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某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富阳城区北入口,在入城口城标大转盘的东南侧。地块北临大桥路,南至光明路,东临北渠,西为迎宾路。总用地66038㎡,为城市综合用地。 二、设计依据 1、某规划设计所勘测红线图电子版。 2、建设单位关于富阳市迎宾路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策划及设计委托任务书。 3、迎宾路旧城改造项目(电力城)方案专家意见汇合(2004年4月2日)。 4、迎宾路旧城改造项目情况汇报会纪要(2005年4月22日)(附件一)。 5、省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富阳迎宾路城市设计》控制性详规。 三、规划设计理念 地块位于迎宾路东侧,作为迎宾路改造工程的首个项目,我们根据省规院的《富阳迎宾路城市设计》的分析,“迎宾路段处于富阳城区与受降之间,能为郊区化提供商务办公、商业、金融等配套服务的合适区域”。经过对地块进行了仔细地现场踏勘、有关技术资料收集和系统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地布局地块内商务功能、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来完善城市的功能与空间关系,改善城市形象。 四、规划目的 区域整合,功能提升,交通改善,景观改造。 五、现状分析 目前地块上主要有富阳供电局及其他单位企业厂房建筑、零星住宅、堆场等,布局凌乱,建筑陈旧,因此市政府及有关领导专门成立迎宾路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项目的实施。 从城市总体布局看,该地块位于将要改造的迎宾路的南端,富阳城区北部,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是迎宾路改造的重点区域,该地块的开发有利于推动富阳城区北扩,扩大城市建设空间。从交通区位看,该地块位于富阳北部的入城口,交通区位较好,是杭州进入富阳城区的大门。从自然景观看,东有舒姑坪和北渠,西为城市发展区的,是具有人工与自然过渡之利的场所。 六、功能定位 根据富阳市迎宾路地段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保留地块内变配电所和市供电局大楼,其余建筑全部拆除,并对变配电所和市供电局大楼进行改造,将室外变改为室内变。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与论证报告

枞阳县牛集高级职业中学农民移动学校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与论证报告 ——枞阳县津牛绿化公司 牛集职高农民移动学校是我县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渠道和重要阵地之一,在我县农民培训、职业农民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农业、农村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和“服务三农”的新理念,大力推动与行业企业的联动互动,建立农民工培训实训基地。 一、津牛绿化公司基本情况 枞阳县津牛绿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15日,公司地址位于拥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安庆,安徽安庆枞阳县义津镇牛集职高校园。公司具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施工,抚育管理、园林绿化苗木栽培、销售及承揽街路、公园、广场、住宅小区、工厂区、单位庭院等绿化景观设计、施工、绿地养护能力。公司拥有苗圃用地400多亩,综合开发生产基地1万㎡;苗木品种齐全,长势良好。公司以牛集职高为技术依托,汇集一支集科研、生产、施工为一体的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队伍和一批具有丰富经验,作风严谨,有素质,善打硬仗的管理人才。 公司机械设备齐全。拥有运输车辆4辆,绿化喷洒车1辆,高压打药机1台,铲车1辆,推土机1台,绿篱修剪机1台,割灌机2台,草坪修剪机6台。 几年来,公司不断的开拓创新,引进人才,广交朋友,开发新品,拓展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园林绿化经验。作为学校园林专业的实训基地,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便捷快速高效的实习实训场所,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

二、专业需求和建设必要性 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繁荣,全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园林绿化水平也不断提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等,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园林绿化的热潮,植物景观设计与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国家把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奋斗目标之一,人民群众也迫切要求生态大环境和居住小环境的改善。因此,各地都大幅度增加绿化建设投资,加大绿化建设力度。 枞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有近百万人口。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许多农民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已派不上用场,人们要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牛集职高农民移动学校对园艺专业,培养树木、花卉等方面农民工进行培训不但是用工企业的需求,也是服务“三农”,繁荣我县地方经济、富裕地方百姓的迫切需要。 我县2011年农业总产值39亿人民币,有渔业、畜牧、蔬菜、花卉4大支柱产业,畜牧养殖、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潜力巨大,需要园艺专业中等职业技术人员1000人以上。 我县麒麟镇的苗木花卉产业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到目前已成功申报新安花木专业合作社1个,吸纳会员300余户,“党员领办”示范基地6个,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大户10多户,从事苗木产业农民更是多达4千人,人均年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新发展花木近5000亩,麒麟的小叶榆树嫁接技术申请了10多项国家专利,有力地提升了麒麟花卉苗木的特色品牌,从上海的世博览会,到北京的奥运村用于绿化的苗木都有来自于新安花木专业合作社员的身影,此项产业已实实在在地成为麒麟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因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背景

1995年版总体规划图 附件二: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 区位 1 ● 原规划编制过程 1 ● 规划调整的原因 2 ● 规划调整思路 2 ● 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2 ● 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2 ● 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3 中新合作区总体规划图 5 中新合作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6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一、 区位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西距苏州市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75公里,包括一区、二区、三区三个组成部分,由西向东顺序展开。本规划的范围为其中二、三两区,位于中新合作区东部。 二、 原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编制过程 1994年—1995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199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4—1996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初步报告》(二期、三期的用地总范围即为第二区、三区的用地范围,二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北部,三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南部)。 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与以后陆续编制的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等组成了完整的规划系列,对园区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被实践证明是一个高水平的规划。

1995年版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1995年版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三、规划调整的原因 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来自周边地区激烈的竞争,促使园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其空间发展结构,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2、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园区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促使园区在区域协调和自身功能完善等方面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3、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形势迅猛,园区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近两年园区土地批租速度明显加快,在项目选址、建设控制等方面极易对规划产生冲击;另一方面,新进项目数量多,投资额高、用地需求大,对园区建设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4、园区首期建设基本完成,二、三区开发已全面启动,一些近期建设项目逐步明确,急需规划的宏观把握和详细指导。 5、根据《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备忘录》的要求,每5—10年应调整或修订一次规划。 四、规划调整思路 立足宏观背景的思考,在深入分析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园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对首期规划全面检讨的基础上,调整总体布局规划,进而完善园区的功能结构、交通体系、绿地系统以及基础设施规划等。 五、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1、规划指导思想: 体现“总体框架不变”的原则,反映整体协调的规划思路,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园区发展目标: 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 有吴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新城区 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化园区 六、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1、进一步确立园区作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拓展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发展空间,承担起苏州市部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职能,进而提升园区的国际

办公楼改造设计方案

*************分公司办公楼改造施工 设 计 规 划 书 设计方: 公司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项目概况 大厦介绍 *****************公司地处************交叉口东北150米,地理位置优越,是集办公、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大厦。大厦配套设施完善,有大型中央空调,直梯一部智能化停车系统。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地上部分4层,一层为餐厅、车间、办公室。二层为会议室及行政办公室。三层为接待室和普通办公室。四层为会议室、办公室、报告厅和资料室。 本次设计规划涉及空调系统更换、新风系统安装、监控系统更换维修及加装、报警系统可视化、数据点布线、消防报警系统更换、办公室装修、停车场规划等楼体综合施工。 系统设计建议 从智能化大厦的角度来说,技防、人防和物防是公共安全防范体系缺一不可的条件。采用高科技的手段,预防入侵、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和重大政治事故,就是技防―安全防范工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监控及电子防盗系统,建设一个完整的、集成的、可靠的、易操作的安防系统,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大厦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接入大厦智能化管理系统。这是建立安防系统着重要达到的目标。有效地对所有通道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利用报警系统对无人活动时的重点区域进行自动监测;利用CCTV系统的可视手段满足监督管理要求及发生案件后的查证;从而有效地提高预防和抵抗事故、灾害的发生和加强防御控制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综合利用保安人员和安全防范工程为大楼安全服务(如可作为消防系统的火灾复核确认及其指挥、调度、疏散的管理手段等),是安防系统建设的总要求。 空调及新风系统,鉴于旧空调系统以无法满足当前的办公需求,我公司采用全空气系统,该系统具备投资最小,性能也非常可靠,对于风冷冷/热水机组而言,中央空调机采用了一台主机带多个末端装置(风机盘管),满足了办公场所的空调要求,制冷剂的充注量也很少,减少了制冷剂可能的泄漏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及导致的维修费用,机组可采用微电脑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各房间独立控制,又可集中控制,方便实用、便于节电。大多数用户对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首选的是风机盘管机组,这是由于风机盘管形式多样,可根据业主喜好、功能使用、室内装饰等进行选择,且安装方便,质量可靠,可与室内整体装修融为一体。该系统的室外机设于阳台上,

2020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千米,南北最宽约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区县。到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万人。 二十世纪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的增长速度,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登记在册文物点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 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 “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旧城改造设计方案

对招标项目的理解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春市朝阳区旧城区原有的城市格局、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明显暴露出与现代社会的不适应,例如旧城区功能过度集中、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落后等问题。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和改造城市,这无疑是城市规划研究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本次项目主要针对旧城改造问题,结合长春市朝阳区的具体情况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旧城改造,就是旧城区的再开发,是指对旧城区中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部分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粗放利用、闲置浪费现象较为普遍,为了集约用地,国家加强了土地的宏观调控。最近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指出,要用3至5年时间,把主城区的危旧房全部改造,未来几年旧城改造将成为长春市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总体设计方案 工程总体设计 初步设计原则 (1)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确定合适的建设方式,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分析各条道路的功能定位和交通流特征,合理确定道路的更新方案及标准。 (3)以城市次干道或支路的技术标准建设园区内部高新大道等五条道路,使得更新后的道路能充分发挥长春市朝阳区区块内部联系的重要功能,并能迅速疏解区块内部与外部交通联系,并满足未来15年的交通需求。 (4) 结合周围地块的环境,根据规划确定的红线宽度,结合近远期交通量的特点,合理选定横断面的形式,在保证道路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工程

投资。 (5) 从方案选择到工程实施都要重视对环境的影响和社会效益,对环境敏感路段采用适当的措施和对策。 (6) 通过研究论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 (7) 既要考虑沿线单位和居民区的出入交通,同时又要考虑各条道路对外辐射路网的有机联系,以利网络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设计标准 (1) 道路性质:高新大道为城市次干路,桂丰路等其它道路为城市支路; (2) 设计车速:高新大道为40 km/h,桂丰路等其它道路为30km/h; (3) 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4) 设计年限:道路、排水 15年,桥梁 100年; (5) 纵坡度:0.3%≤i≤3.5%; (6) 设计洪水位(1/50):4.3m; (7) 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 (8) 暴雨重现期:TE=2.0年; (9)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3.5kN/m2; 设计目标、功能与规模 本次长春市朝阳区中心道路更新工程全部为城市次干路或城市支路。其中高新大道是紧邻杭宁高速公路及杭宁高速铁路的南北向联系通道之一,北侧与东西大道相接,南侧连接桂丰路,是现状长春市朝阳区一条重要的疏解道路。道路的功能主要是承担长春市朝阳区与外部联系以及内部联系的作用。该项目建成后,对提高长春市朝阳区的交通设施水平,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加强区块内部及对外交通联系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改善该地区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加快沿线地块开发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