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八章 康复医疗中的急症

第十八章 康复医疗中的急症

第十八章  康复医疗中的急症
第十八章  康复医疗中的急症

第十八章康复医疗中的急症

美国学者Dodand所著的医学词典中将急症定义为:“一个没有预见到的或突发的情况或事件;一种对于临床救治的急迫的需求。”在康复医学领域中,急症被广义地理解为,在康复医疗过程中所发生并可危及生命或影响康复流程和功能恢复的突发事件。

传统的看法往往认为康复治疗过程是相对平静、安全、节奏缓慢的,与各种急症相去甚远。实际上,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与临床各种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国外关于康复过程中急症发生的观察和报道较前增多,国内也陆续有人报道康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同种类的急症,因此,加强对康复医疗中急症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急症的处理水平,对于保证临床康复的顺利进行是很有必要的。

近年康复医疗过程中急症增多的原因如下:

第一、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康复。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人口的绝对生命长度有所增加,更多的人寿命超过65岁而进入老年期,尤其是80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很快。老年病学家指出:一般而言,解剖和生理年龄与器官系统的功能降低呈线性关系,因而在老年人中,多种疾病的总发病率与相应的功能障碍随年龄而增加。许多老年人患病后,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不愿意给社会和家人增加负担,希望自身的疾病能够得到康复,要求积极参与到康复治疗中来。然而由于他们本身疾病的情况和对康复干预的适应能力降低,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急症。

第二、患者早期参与康复。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由于认识到康复

治疗对防止和减轻继发性功能障碍的作用,越来越注重在其疾病的早期就接受康复介入治疗。这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毕竟在疾病的早期病情有时还不稳定,因而病情变化及意外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第三、更多的患有慢性疾病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参与康复。某些慢性病诸如免疫功能损害、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射血分数低的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肿瘤等,虽然内外科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毕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些慢性病的存在经常是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发生急症的诱因。

第四、在社区中进行康复的患者增多。接受不同项目康复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一些较大的综合医院和康复机构容量有限,因而部分患者转移到社区中接受康复治疗。社区康复机构由于设施相对简陋,医生经验相对不足,对某些疾病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不够,处理不力,也是康复过程中急症时有发生的原因之一。

本章参考国内外康复医疗中急症发生的情况,同时结合工作中的经验,主要论述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精神方面以及骨折等急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泌尿系感染虽然也是康复过程中常见的急症,因另有专门章节叙述,本章中不予重复。

第一节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_cardiac arrest)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有效泵血功能丧失,造成全身血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是临床上最常见、最严重的急症,在偏瘫康复、截瘫康复、骨关节康复及内科心肺疾病康复治疗过程中均会遇

到。

一、原因

能引起心搏骤停的原因有很多种,在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中出现心搏骤停与以下病因关系较密切。

1.患者有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或潜在的尚未明确诊断的冠心病,突然出现急性心肌缺血、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急骤痉挛、严重心功能不全。

2.心电生理异常如传导系统异常、严重心律失常。

3.血管性疾病如肺动脉栓塞、反射性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4.严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由于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其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

(1)心音消失、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2)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时间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内,有时伴眼球偏斜。

(3)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内。

(4)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秒后。

(5)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

2.心电图表现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有三种形式。

(1)心室颤动(或扑动)粗颤、细颤。

(2)心室停搏(心室静止)。

(3)心肌电一机械分离。

三、治疗

无论患者发生心搏骤停时是在医院内、家中或公共场所,都应尽快尽可能采取以下急救治疗措施。

1.迅速将患者放置为正确的抢救体位仰卧、头部不得高于胸部平面。

2.心前区叩击用于心脏停搏1分钟一1分30秒内的患者(此时心脏应激性和传导性是增强的)和心电监护下的室速或室颤患者。术者右手握拳高举20~30厘米,以尺侧基部坚定、快速地叩击患者胸骨中部1次。继之给以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按压力度以每次按压时胸廓下降4厘米为宜。

3.电击除颤心搏骤停时一般采用非同步电击除颤,可根据情况连用3次,能量递增。

4.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提颏法、仰头抬颈法,如有异物阻塞气道应采用正确方法取出,

然后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5.立即开放静脉通道静注肾上腺素,可3—5分钟重复一次,其他药物酌情应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多巴胺等)。

6.尽快移送CCu或ICU病房加强监护治疗,尽早明确引起心搏骤停的原因并给予纠正。

第二节急性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以至在循环血量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脏泵出的血液达不到组织的需要,或仅能在心室充盈压增高时满足代谢需要,此时神经体液因子被激活参与代偿,形成具有血流动力功能异常和神经体液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传统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器官淤血症状,因而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新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可分为无症状和有症状两个阶段,前者有心室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如左室射血分数低),但无典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如不进行有效治疗,迟早会发展成有症状心功能不全。

根据心功能不全发生的缓急和循环系统代偿程度的差别,临床可分为急性、慢性、代偿性和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本节所讨论的主要是康复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急性心功能不全。

一、原因

1.心脏容量负荷急剧加重如康复训练中运动负荷过大超过患者心功能代偿能力;静脉输液或输血过快、过多。

2.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如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感染情况下心肌受到损害等。

3.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快速的异位心律、心室颤动、心室暂停、显著的心动过缓等,使心脏暂停排血或排血量显著减少。

二、临床表现

根据心脏排血功能减退的程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以及代偿

功能的差别有下列四种不同表现。

1.昏厥心脏本身排血功能减退,心排血量减少引起脑部缺血,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称为心源性昏厥。昏厥发作持续数秒钟时可有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紫绀等表现。发作大多短暂,发作后意识常立即恢复。主要见于急性心脏排血受阻或严重心律失常。

2.休克由于心脏排血功能低下导致心源性休克。

3.急性肺水肿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典型法作为突然、严重气急;每分钟呼吸可达30 ~ 40次,端坐呼吸,阵阵咳嗽,面色灰白,口唇青紫,大汗,常咯出泡沫样痰,严重者可从口腔和鼻腔内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发作时心率、脉搏增快,血压在起始时可升高,以后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两肺内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和哮鸣音。心尖部可听到奔马律。X线片可见典型蝴蝶形大片阴影由肺门向周围扩展。急性肺水肿早期肺间质水肿阶段可无上述典型的临床和x线表现,而仅有气促、阵咳、心率增快、心尖部奔马律和肺部哮呜音,如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避免发展成肺泡性肺水肿。

4.心脏骤停为严重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其症状和体征可见上一节心脏骤停的表现。

三、治疗

急性心功能不全一旦发生,应根据病因给予及时、准确的相应处理。如由严重心律失常引起者,应迅速控制心律失常;心脏负荷过重者,应迅速减轻心脏负荷。

(一)治疗原则

1.降低左房压和(或)左室充盈压。

2.增加左室心搏量。

3.减少循环血量。

4.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保证气体交换。

(二)具体措施

1.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使下肢静脉回流减少。

2.给氧面罩给氧较鼻导管给氧效果好。加压给氧不仅能纠正缺氧,还可通过增高肺泡和胸腔内压力,减少液体渗入肺泡内和降低静脉回心血量。

3.镇静静脉注射吗啡3~5mg,可迅速扩张体静脉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左房压,还能减轻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降低周围动脉阻力,从而减轻左室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

4.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通过降低肺楔嵌压或左房压迅速缓解症状。舌下含服首剂一般O.3一O.5mg;静滴硝酸甘油的起始剂量为10μg/min,在血压监测情况下,每5min增加5—10μ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或以下。继续以有效剂量维持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逐步减量至停用。

5.静注地塞米松30—40mg,在利尿作用开始前即可通过扩张静脉系统降低左房压,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给药后15—30分钟尿量开始增多,60分钟达高峰。大量利尿减少血容量,可进一步使左房压下降。对血压偏低的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或主动脉狭窄引

起的肺水肿应慎用,以免引起低血压或休克。

6.静注氨茶碱O.25g,以50%GS40ml稀释,15~20min注完,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还可能增强心肌收缩,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肺动脉和左房压。

7.洋地黄制剂对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肺水肿有显著疗效,可静注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苷K。

8.伴低血压的肺水肿患者,宜先静滴多巴胺,保持收缩压在100mmHg,再进行扩血管药物治疗。

第三节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范围极广,涉及临床各科,许多疾病的发生及发展都证实与血栓栓塞有关。从脏器来讲,血栓性栓塞可遍及大小动、静脉,甚或毛细血管。其总体发病率之高是毋庸置疑的。在康复医疗过程中遇到最多、也最具危险性的血栓性疾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动脉栓塞(PE)。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康复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

1.静脉血流缓慢因残疾或重病而卧床、心功能不全、腹内压增高等原因均可引起静脉血流缓慢。静脉血流缓慢时可因组织缺氧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凝血酶积聚;并由于细胞的破坏而释出血清素和组胺,使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及其下方的基底膜裸露,使血流中的血小板黏附其上,引起凝血物质的释放和激活。此外,血流缓慢使静脉

窦底部氧分压降低,从而导致内皮细胞破坏,在内膜形成许多微小的裂伤。有人报道,外伤性脊髓损伤,特别是伴有双下肢瘫痪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达38%,肺栓塞发生率为5%。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因活动减少、血流滞缓所引起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可达30%~60%。

2.静脉壁损伤病理证实,在静脉入口和汇合处,管壁的结构最为薄弱,淤血可使静脉管腔扩大,薄弱的内膜上发生极为微小的裂伤,从而使血小板黏附,出现纤维蛋白沉积。有人认为,静脉管壁内平滑肌对损伤的反应,也是造成内膜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3.异常的血液高凝状态许多疾病可引起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的改变,即使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也不例外,如脑血栓、心肌梗死后、糖尿病、肿瘤等,血小板粘附性增高,血小板数量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因子增多和抗纤维蛋白溶酶尤其是α1抗胰蛋白酶的含量增高等,均有助于静脉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

DVT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血栓的发生部位、发生速度、侧支循环情况。

1.肿胀、水肿突然发生的下肢肿胀最多见,下肢静脉堵塞的程度不同,肿胀程度自然也不同。应当留意轻度的肿胀,特别是单侧肢体出现肿胀时,应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应做下肢周径的测量和比较。

2.皮肤颜色发绀,立位时更明显。

3.疼痛、压痛在患肢肿胀的同时,小腿肌肉、胭窝、腹股沟内侧等处有压痛。截瘫患者虽然感觉不到疼痛,但当静脉血栓延伸至髂静脉、股静脉时,可在股静脉部位摸到一条索状物。有时,患者可伴有轻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心动过速,并有血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

(三)静脉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并对血栓的范围、程度进行判断,以及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一般检查方法

(1)血常规检查。

(2)凝血及纤溶活性检查凝血酶与抗凝血酶复合物(TA T)、血清纤维胶连蛋白降解产物D一二聚体(D—dimmer)、纤溶酶与抑制纤溶酶复合物(PIP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

(3)血栓性因素凝血酶一m(AT—HI)不足75%为异常;蛋白C、蛋白s、低于50%为异常;纤维蛋白溶酶原;纤维蛋白原。

2.物理学检查方法物理学检查为无创性检查,包括静脉形态和功能的检查,其中有下肢静脉容积描诧图、彩色多普勒超声、cT 和MRI等。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上述检查方法多为联合应用。

3.有创检查方法

(1)静脉造影从足背静脉注入造影剂,可得到深浅静脉造影图像;而髂静脉、下腔静脉的造影检查一般由导管方法完成。

(2)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常用99mTc标记白蛋白的检查方法,与静脉造影符合率达90%。

(3)血管内镜、血管内超声由于有一定的创伤性,适合于手术中血管内检查和治疗。

(四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血流淤滞、血管壁异常、血液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原因,所以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的抗血栓治疗策略主要是纠正上述一个或多个因素,并去除血栓。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1~2周,可减轻疼痛,并使血栓紧贴于静脉壁的内膜上。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患肢需要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面20—30cm,膝关节宜安置于5°一10°的微屈曲位。床脚抬高30°。

(2)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使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3)开始起床后应穿有压差或无压差长筒弹力袜,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根据受累部位和水肿程度的不同,穿着时间为6周一3个月。

2.溶栓方法

(1)静脉溶栓方法适用于发病后24小时内,目前所用的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tPh。

1)链激酶:先用25万IU~50万IU静脉注射,然后10万IU /h静滴24—72h。

2)尿激酶:先用4400IU/kg静脉注射,然后4400IU/(kg·h)

静滴24—72小时。另一方案为UK2000IU/min连续静滴,直至血运建立,再以2000IU/min静滴,直至血栓完全溶解。溶栓率可达88.5%。

3)t—PA:一般推荐剂量为50~lOOmg,滴注共2小时。

(2)介入溶栓疗法适用于发病后10天内或合并肺栓塞时。静脉造影后,将导引钢丝插过血栓,再将灌注导管埋人血栓的近端中进行灌注;血栓溶解后将导管进一步深入到残留的血栓中进行连续灌注。

3.抗凝治疗可用普通肝素静脉滴注,负荷量为2000—3000u /h,继之700~1000u/h或25u/(kg·h)维持。用药时间以急性过程平息、临床情况好转、血栓明显溶解为止,通常为5~7天。用药期间需要监测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至少要大于对照值的1.5倍。

APTT证明已达到有效治疗范围的第一天开始使用华法林,此为维生素K的拮抗剂,阻止凝血因子Ⅱ、Ⅷ、Ⅸ和X的γ羧酸酯的激活,首次剂量一般为3.Omg,以后根据INR调整剂量,长期服用者INR宜维持在2.0~3.0之间。

若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更为安全,不需要监测APTT,每日两次皮下注射,观察认为抗凝效果同样可靠。

4.抗血小板治疗可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或低分子右旋糖酐静点。

5.静脉滤器置入防止血栓脱落造成栓塞。

6.导管或外科取栓术。

7.对于溶栓、抗凝等保守治疗无效的静脉血栓栓塞,如栓子较大或栓塞部位比较特殊,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可在栓塞近心端放置临时滤器后用导管取栓或碎栓。术前、术后抗凝。另外,血管外科取栓也是难治性静脉血栓栓塞的很好方法。

二、肺栓塞

肺栓塞是静脉系统的血栓随血流堵塞肺动脉而发生的疾病,血栓多来自机体的深静脉。学术界的新观点甚至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是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

国外肺栓塞的发病率很高,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而位居第三。欧美国家报道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可达62%,仅美国每年的发患者数即可达60万,其中约1/10在发病一小时内死亡,余下的仍有1/3死亡。我国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近年随着认识水平和诊断率的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患患者数被报告。

(一)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临床表现谱较宽。小范围的肺栓塞可无明显症状,大的肺动脉栓塞或受累肺血管床范围广泛时,可有以下表现:

1.症状

(1)呼吸困难约占84%一90%,尤其以活动后明显。

(2)胸痛约占70%,突然发生,多与呼吸有关,咳嗽时加重。

(3)咯血约占30%,是提示肺梗死的症状,血量不多,为鲜红色。

(4)惊恐约占55%,可能与胸痛和低氧血症有关。

(5)咳嗽约占37%,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白痰。

(6)晕厥约占13%,主要原因是由大块肺栓塞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2.体征

(1)呼吸频率增快约70%肺栓塞患者呼吸频率增快,≥20次/分即有诊断意义,最高可达40~50次/分。

(2)心率增快、早搏及室上性心律失常;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3)病变部位叩诊浊音,肺野可闻及哮鸣音及干湿啰音,部分患者有胸膜摩擦音及胸腔移液。

(4)发热常有低热,占肺栓塞的43%,可持续1周左右,也可发生高热达38.5℃以上。

(5)紫绀约19%,提示严重缺氧。

(6)颈静脉充盈、搏动增强是肺栓塞十分重要的体征,也是右心功能改变的重要窗口。

(7)低血压或休克通常提示为大面积肺栓塞。

(8)猝死由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引起。

(二)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参照深静脉血栓的实验室检查。特别强调以下几项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肺血管床堵塞15%一20%即可出现氧分压下降,Pa02<80mmHg者发生率为88%,12%患者血氧正常。Cvitanic 等发现急性肺栓塞患者76%有低氧血症,93%有低碳酸血症,86%~95%P(A—a)02增大。后两者正常可能是诊断肺栓塞的反指征。正常青年人P(A—a)02为5~15mmHg;老年人和有肺疾病的患者可高达25—30mmHg。P(A—a)O2的计算公式为:150一[Pa02+(1.25×PaC02)],150为吸入氧分压(mmHg),1.25为呼吸商0.8的倒数。

2.D-二聚体血浆D-二聚体含量异常增高对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在90%以上,小于500μg/L强烈提示无急性肺栓塞,有排除诊断的价值。本测定的主要原理是多数肺栓塞患者有进行性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某些纤维蛋白降解为D-二聚体。因此有人将D-二聚体测定称为肺栓塞化验检查中的金指标。

3.心电图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97%,次大面积肺栓塞的77%可发现心电图异常,多在发病后数小时出现,常于数周内消失。最常见的改变是窦性心动过速、T波倒置和ST段下降。比较有意义的改变是SI QⅢTⅢ型,即I导联S波变深(>1.5ram),Ⅲ导联出现深的Q波和T波倒置;T1-4倒置,出现类似“冠状T”的改变,有时伴有ST段下移或抬高。

4.胸部x线平片急性肺栓塞患者约80%胸部x线不正常,原无心肺疾病患者异常所见占84%。x线征象多在12~36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常见的征象有肺浸润或肺梗死阴影;患侧膈肌抬高;纵隔和气管向患侧移位;奇静脉和上腔静脉影增宽;胸腔积液约占30%;

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纤细,部分或一侧肺野透过度增强。典型的改变是右下肺动脉呈香肠样和Westermark征。前者系血管内径明显增大和变形,后者系血管腔急性堵塞、局部缺血,提示大的中心动脉血管堵塞,此征与灌注缺损的程度呈线性关系。

5.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同时也可检测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但由于费用高、有创和复杂而限制其广泛应用。

6.螺旋CT,电子束cT通过增强扫描和减薄扫描,可以清楚显示血栓部位、形态、与血管壁的关系及腔内受损情况。直接征象有:半月形或环形充盈缺损,完全梗阻,轨道征等;间接征象有:主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扩张,血管断面细小、缺支、马赛克征、肺梗死灶、胸膜改变等。与传统肺动脉造影比较,增强CT对肺栓塞诊断的平均敏感性为90%,平均特异性为92%。最大的特点是无创,对急症患者尤其有价值,对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也是可靠的。

7.M RI检查其影像类似于导管造影,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8.超声心动图检查经胸与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能间接或直接提示肺栓塞存在征象,是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9.放射性核素肺扫描多方位的肺灌注扫描是检查肺栓塞简单而安全的无创性方法。如扫描结果正常,一般可排除明显的肺栓塞。肺通气扫描与灌注扫描的对比分析可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率。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肺栓塞的诊断减少误诊、漏诊的首要条件是临床医生提高

对肺栓塞的认识。其次,要了解急性肺栓塞可能发生的情况并综合分析,如:

(1)哪些疾病容易发生肺栓塞。

(2)下肢无力或下肢瘫痪情况下出现不对称性下肢浮肿和血栓性静脉炎。

(3)原有疾病发生突然变化,呼吸困难加重或胸痛、咯血。

(4)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

(5)不能解释的休克。

(6)晕厥发作。

(7)低热、血沉增快、紫绀等。

(8)心力衰竭对洋地黄反应不好。

2.鉴别诊断肺栓塞的临床类型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临床最易误诊的疾病是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心肌病、胸膜炎、支气管哮喘、心包炎等。

(四)治疗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目的是使患者渡过危急期,缓解栓塞和防止复发,尽可能地恢复和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和组织供氧。

1.急救措施肺栓塞发病后头两天最危险,患者应转入ICU 病房,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和动脉血气等。

(1)应给患者吸氧。

(2)必要时给予吗啡、哌替啶镇静止痛。

(3)为预防肺内感染应用抗生素。

(4)缓解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肺血管痉挛和冠状动脉痉挛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5一1.0mg,如不缓解可每1~4小时重复一次,也可以给罂粟碱30mg皮下、肌肉或者静脉注射,每小时一次,该药也有镇静和减少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5)合并休克者给予多巴胺5—10μg/(kg·min)、多巴酚丁胺3.5一10μ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0.2~2.0μg/(kg·min),迅速纠正引起低血压的心律失常,维持平均动脉压>80mmHg,心脏指数>2.5L/(min·m2)及尿量>50mL/h。

(6)改善呼吸如并有支气管痉挛可使用氨茶碱、喘息定等支气管扩张剂和黏液稀释剂。也可用酚妥拉明10—20mg溶于5%一10%葡萄糖100—200ml内静滴,既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又可扩张肺血管。呼吸衰竭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可短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2.溶栓治疗溶栓疗法是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将血浆蛋白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迅速碎裂纤维蛋白,溶解血块;同时通过清除和灭活凝血因子Ⅱ、V和Ⅷ,干扰血液凝血作用,增强纤维蛋白转变及干扰纤维蛋白的聚合,发挥抗凝效应。

(1)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20000u/(kg·2h),外周静脉滴注;rt—PA 50—100mg/2h,外周静脉滴注。

急性肺栓塞在发病后越早溶栓效果越好,后来发现第6—14天与第1—5天溶栓治疗一样有效,故现已将肺栓塞的溶栓时间窗延长至14天。

(2)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适应证①大块肺栓塞。②肺栓塞伴休克。③原有心肺疾病的次大块肺栓塞引起循环衰竭者。④有症状的肺栓塞。

(3)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活动性胃肠道出血,两个月内的脑血管意外或颅内及脊柱手术。

(4)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10天内的外科大手术;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创伤及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溶栓前必须确定诊断,可以用无创方法如增强CT。有时患者病情不允许搬动去做进一步检查或医院无必要的设备去确诊,此时主要依靠临床进行评定,最重要的是询问提示肺栓塞的表现;观察颈静脉,做下肢深静脉检查;结合心电图、x线胸片及动脉血气分析、D 一二聚体等改变;认真全面做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发现肺栓塞的直接与间接征象;并为排除需鉴别的疾病作出判断。

溶栓过程中不用肝素,溶栓结束后,根据凝血活酶时间(APTT)决定是否给予肝素。如APTT小于对照值的2.0倍(或小于80s),开始使用肝素,如果大于2.0倍则每2~4h测定一次.APTT,直至治疗范围再开始使用肝素。

出血是溶栓治疗最重要的并发症,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

总之,当代肺栓塞溶栓治疗已经有很大进步,安全、有效,治疗方案趋向简单和规范化,不一定都必须做肺动脉造影确诊,治疗时间窗延长至14天,剂量固定或按体重给药,外周静脉2小时滴注,

不做凝血指标监测,可在普通病房实施。对康复治疗过程中发生肺栓塞的患者无疑是很有利的。

3.抗凝治疗肺栓塞抗凝治疗无疑是有效的、重要的,某些患者仅通过抗凝治疗1—4周,肺动脉血块即可完全溶解。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和华法林。北京阜外医院常用的肝素给药方法是静脉滴注,负荷量为2000~3000u/h,继之700—1000u/h或25u/(kg·h)维持。用普通肝素治疗需要监测APTT,至少要大于对照值的1.5倍。低分子量肝素有较大的生物利用度,较好的可预测剂量反应和较长的半衰期,而且出血并发症少,可替代普通肝素使用。

用药时间以急性过程平息,临床情况好转,血栓明显溶解为止,通常为7一lO天。在肝素通常应用5~7天,APTT证实已达到有效治疗范围的第一天开始应用华法林,首次剂量一般为3.0mg以后根据INR调整剂量,长期服用者INR宜维持在2.0—3.O之间。口服抗凝药物至少维持6个月。

4.手术治疗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以下手术治疗方法:①肺动脉血栓摘除术。②导管破碎肺栓塞。③安装下腔静脉滤器,用以防止肺栓塞复发。

5.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疗绝不能忽视DVT的检查和处理,以防止肺栓塞再次发作。具体治疗内容见前。

第四节吸入性肺炎

门诊常见急症处理教学内容

门诊常见急症处理

常见急症处理 意识障碍及昏迷 意识障碍和昏迷,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急症。意识是机体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并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有意义的应答,这种应答能力的减退或消失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完全丧失,病人仅存脑干和脊髓反射,主要特征为意识障碍、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但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尚存。 意识障碍分级: 最轻的为Ⅰ级,主要表现为病人嗜睡,处于持续睡眠;第Ⅱ级,病人处于昏睡状态;第Ⅲ级,表现为浅昏迷,对声音、强光等刺激均无反应;最严重的为Ⅳ级,即深昏迷,病人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即使是伤害性刺激的躲避反射也消失,生命体征常有改变。 症状:剧烈头痛、低热、高热、精神症状 现场检查: 病人在出现昏迷时的一些伴随症状往往成为判断病因并进行现场急救提供重要线索。所以,遇到意识障碍的病人分对其进行初步了解检查,重点是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和气道通畅情况,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要特别注意病人有无头部外伤;有无皮肤、粘膜异常(皮肤淤点、淤斑见于流行性脑膜炎、败血症、血液病等,一氧化碳中毒皮肤呈樱桃红色,皮肤潮红见于感染性疾病及酒精中毒);呼出气体的气味如何(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味可能为肝昏迷,尿臭者要考虑尿毒症,大蒜味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 现场救护原则 ㈠保持气道通畅,如有呕吐要将病人头部偏向一侧,以避免呕吐物误吸。

㈡给氧,有条件时可予吸氧。 ㈢拔打急救电话,迅速送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休克 休克是指多种病因作用所导致的、以血液对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的、循环衰竭的状态。由于血液循环障碍,机体不能提供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影响细胞功能,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以必须予以及时抢救。 休克分型: 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症状: ㈠自感头昏不适或精神紧张、过度换气; ㈡血压降低,成人肱动脉收缩压(即平常所说的高压)低于90mmHg; ㈢肢端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有时伴有大汗; ㈣脉搏搏动未扪及或细弱; ㈤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神志淡漠,嗜睡,昏迷; ㈥尿量减少或无尿。 现场救护原则: ㈠病人应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者,可将头部和躯干适当抬高,以利呼吸。

康复科应急处理预案

康复科应急处理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康复科应急处理预案 康复科作为以中老年病人为主的科室,病人常常合并存在全身其他器官组织的病变,容易出现除神经系统以外的器官组织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康复科医疗质量,保证病人生命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保持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效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现根椐本科室特点,制定出可能出现的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预案,总结如下: (一)适用范围 结合康复科的特点,对容易出现突发医疗事件的疾病,要高度注意,重点预防。包括:1:癫痫;2、心脏病变(包括猝死);3:突发脑梗死;3:突发脑出血;3:突发性休克;4:运动中骨折等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强化“三基”培训与业务学习,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知能力,提高科室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事件实行分级管理。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 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三)应急处理 1、病房接门(急)诊电话后,由当班医生及护士,备好床单,氧气,吸痰器,吸痰管,多参数监护仪做好诊疗准备。在应急预案启动前,先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第一时间通知院领导及科室主任。 2、由科主任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负责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抢救设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 3、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如果患者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归属问题存在不能得到解决时,科主任有权判定患者的归属问题。 (四)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终止后恢复工作 由科主任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负责联络协调。事件处理后落实恢复工作,将涉及到的人员、处理事件的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将所用通讯设备、运输设备、医用器材及药品清点、归还相应位置 (一)晕针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一、轻度晕针应迅速拔去所有的针或罐,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二、重度晕针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程序:去枕平卧→针刺水沟、涌泉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

医院急诊科设置和管理规范

医院急诊科设置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设置,加强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急诊科,并按照本规范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医院急诊科是社会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院内急症救治的首诊场所。急诊科负责24小时为来院的急诊患者进行抢救生命、稳定病情和缓解病痛的处置,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急诊救治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 第五条急诊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药品等条件,以保障急诊救治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各类辅助检查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急诊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有条件的可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和安全保卫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半径。 第八条急诊科应有明显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清楚明显,紧急救治相关科室的服务能够保持连续与畅通。 第九条急诊科应明亮通风,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儿科急诊应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 第十条急诊科抢救室应临近急诊入口,设置一定数量的抢救床,每床占地面积以14-16平方米为宜。抢救室内应备有完好的急救药品、器械及处于备用状态的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并应具有必要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理的功能。 第十一条急诊科应根据患者流量和专业特点设置观察床,收住需要留院观察的患者,观察床数量以医院床位数2-3%为宜。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第十二条急诊科应设有专门传呼(电话、传呼、对讲机)装置。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急诊临床信息系统,为医疗、护理、感染控制、医技、保障等部门及时提供信息。 第三章人员配备 第十三条急诊科应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第十四条急诊科应有相对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结构梯队合理。 急诊医师应具有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掌握内、外科常见急诊处理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电除颤、呼吸机使用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间期以2年为

常见急症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常见疾病急救与护理 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原则:迅速、准确、有效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急诊室救护 二、现场救护: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1)脱离危险环境 (2)解除呼吸道梗阻:松开衣领,侧卧位偏向一侧,清除异物。 (3)处理活动性出血:加压包扎、伤部抬高。 (4)处理创伤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无菌敷料封口。 (5)保护好断层肢体: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 (6)伤口处理:外漏部分严谨回钠。 (7)抗休克:止血、输液、扩容 (8)现场观察 三、转送途中的救护:力求快速,保证途中抢救 1、伤员体位:依据伤情选择,一般仰卧位,颅脑外伤侧卧或头部偏向一侧,胸部伤半卧位,休克取中凹位。 2、搬运方法:脊柱骨折平卧位,担架运送,3—4人一起搬运。 3、途中注意:头在后,下肢在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急诊室救护 1、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加压输液。 2、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伤口,抬高肢体。 3、胸部伤口的处理: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快速穿刺引流。 4、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使用高渗液。 5、腹部内伤处置:尽快输血、抗休克、手术。 昏迷的急救与护理 一意识障碍程度分为: 1、嗜睡:处睡眠状,可唤醒,又很快入睡。 2、昏睡:较深睡眠状,不易唤醒,答非所问,各反射存在。 3、昏迷:意识丧失,外界刺激不能感知。 二、急诊处理: 1、病因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供氧,必要时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抢救药物,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 3、护脑治疗 三、救治原则 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 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 3、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 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和抽搐。 6、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 四、护理重点

常见急症处理

1.高热 10%~25%安乃近2~3滴每侧滴鼻 复方氨基比林2ml im st! 柴胡2~4ml im st! 口服可选用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吲哚美辛(消炎痛)冬眠疗法:氯丙嗪25mg im st! 异丙嗪25mg im st! 2.上消化道出血 A. 积极补充血容量(1)右旋糖酐-40 500ml 静滴 (2)输入足量全血,另开通路 B 止血药(1)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葡萄糖500ml 静滴0.2~0.4U/分 垂体后叶素6~8U 10%葡萄糖10ml 静脉推注即继而以25~50ug/小时的速度持续静滴 奥曲肽(善得定)0.1ml 消化性溃疡出血 处方一:生理盐水20ml 静推每12小时一次 雷尼替丁0.15 处方二:生理盐水20ml 静推QD 奥美拉唑(洛赛克)40mg 处方三:去甲肾上腺素8mg 分次口服或经胃管注入胃内 冰盐水150ml 处方四:生理盐水20ml 口服4~6小时/次 凝血酶2000u 注:同时可以应用酚磺乙胺(止血敏)、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等常规止血药。 3.过敏性休克 处方一: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st! 极严重时生理盐水10ml 静推st! 肾上腺素1mg

处方二:生理盐水10ml 静推st! 地塞米松5~10mg 或生理盐水250ml 静滴st! 氢化可的松200~400mg (1)扩容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静滴st!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 (3)抗组胺药物应用,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4.颅内高压症 (1)脱水治疗 处方氢氯噻嗪75mg Tid 螺内酯60mg Tid 间断静脉注射呋塞米20mg ∕40mg 病情危重者用 50%葡萄糖40~60ml 静推每6小时一次 或20%甘露醇200ml 静滴每8小时一次 脱水治疗用至颅高压症状控制 (2)地塞米松10~20mg 静推QD (3)低温疗法常在人工冬眠下行物理降温,体温降至34~36度,根据病情需要维持3~5日 (4)脑室穿刺引流只适用于侧脑室扩大者 (5)病因治疗 (6)颅内高压危象--------脑疝的处理 A. 50%葡萄糖60ml 静推st! 20%甘露醇200~250ml 静推st! B. 侧脑室穿刺可用于抢救颅高压危象,尤其为中线或后颅窝 C. 前囟门未闭的小儿,可从此穿刺 D. 病因治疗 5.咯血 (1)小量咯血, 如痰中带血,无需特殊处理,可给予卡巴克洛(安络血)10mg ,肌注,BID。主要为病因治疗 (2)大量咯血者 嘱其安静休息,勿紧张,酌情给予镇静及止咳药物 取患侧卧位,轻轻咳出气管内积血 药物处方一10%葡萄糖40ml 静推st!慢! 垂体后叶素5U

最新急诊科常规处理医嘱

急诊科常规医嘱 抢救室常规: 中流量给氧、血氧监测、心电监测、重症监护、一次性中心吸氧管、监护病房床位费、静脉穿刺置管术、静脉留置针护理、门诊快速血糖监测、急诊常规心电图(十二导或十八导)。留观区常规:急诊观察床位费、门急诊留观诊查费。 急救车医嘱:救护车费1车/次,出诊2人/次,担架员抬护服务(随车出诊)2车/次。(必要时院前急救费1次)。 微量泵医嘱:输液延长管、微量泵前管150cm(避光型)、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每小时加收(几小时)。(备注:硝普钠+微量泵前管150cm(避光型),其他输液延长管) 胃管医嘱:胃肠减压,一次性胃管,鼻饲管置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冲洗器。 导尿医嘱:导尿,留置导尿(如有需要:记24小时出入量)。 吸痰:持续吸痰护理(第1d),吸痰护理(第2d及之后开,按吸痰次数开)。 洗胃医嘱:洗胃(使用洗胃机)(含插胃管及冲洗),一次性胃管,鼻饲管置管,冲洗器。 无创辅助通气:无创辅助通气,呼吸回路。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术,一次性气管切开套管(进口),气管切开护理,呼吸回路。 经口气管插管医嘱:气管插管术(使用气管插管观察用内窥镜)、一次性气管插管(进口)、气管插管护理、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回路。 CPR医嘱:心肺复苏术+经口气管插管医嘱。 防压疮护理:防褥疮护理,压疮护理(144元),多爱肤有边敷料(10*12.5)。 中央静脉置管术医嘱: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导管套件(贝朗),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0.1g/支),大换药,小清创缝合。 输血医嘱(如:蛋白<60g/L,或Hct<0.2):门诊静脉输血(若超过1袋则需开:静脉输液连续输液第二组起,静脉输血连续输血第二组起),急诊血常规(静脉血),急诊ABO和RH (玻片法、凝胶法—较佳)、输血前传染病8项、急诊交叉配血(输几袋几次),急诊不完全抗体筛查,输血知情同意书(要求家属签字)、输血申请单(红色手写)、输血申请单(电脑打印)、手写处方单(输血成分及量)、备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1.5u或2u(*几次)、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1.5u或2u(*几次)、输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1.5u或2u(*几次),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注(输血前15min),生理盐水250(冲管)。

常见急症与急救试题及标准答案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常见急症与急救试题单位学号姓名得分 选择题(A型题, 每题只选一项答案)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心搏骤停(B) A.未能预见时间内突然发生 B.慢性病终末期心脏停搏 C.有效循环突然中止 D.心电图表现为心电—机械分离 E.心室颤动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非心源性停搏(D) A.电击或雷击 B.心脏手术 C.心导管检查 D.原发性电生理紊乱 E.麻醉意外 3.心搏骤停最可靠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C) A.意识突然丧失 B.大动脉搏动消失 C.意识突然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D.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 E .瞳孔散大 4.心前区捶击的适应证为(C) A.1分钟内目击心搏骤停 B.心电监测有心室颤动 C.1分钟内目击心搏骤停或心电监测有心室颤动 D.电击除颤无效者 E.现场没有除颤仪 5.有关胸外心脏按压,以下哪一项不正确(D) A.下压深度4~5cm B.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C.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相等 D.放松时掌根部须离开胸壁 E.这一方法于1960年提出 6.双人复苏人工呼吸与胸部按压之比应为(B) A.1:5 B.2:30 C.1:15 D.2:15 E.以上都不对 7.以下哪一项不是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同义词(D) A.二期复苏 B.高级生命支持 C.ALS D.基础生命支持 E.高级生命维护 8.复苏用药以何种途径为首选(B) A.心内注射 B.静脉注射 C.气管滴入法 D.皮下注射 E.肌肉注射 9.有关电击除颤,以下哪一项正确(B) A.电击除颤后,一般需要45~60秒才能恢复正常窦律 B.电击后仍应继续进行CPR

C.电击能量成人第一次为300J D.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不能提高除颤成功率 E.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使室颤波由粗变细而容易被电除颤 1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现场急救基本技术(A) A.清创 B.止血 C.包扎 D.固定 E.搬运 11.关于指压止血法,适用于以下哪一项(E) A.小动脉出血 B.中静脉出血 C.小静脉出血 D.毛细血管出血 E.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 12.包扎是外伤急救常用方法,以下哪一项不确切(E) A.具有保护伤口作用 B.具有减少污染作用 C.具有固定敷料作用 D.具有压迫止血作用 E.具有减轻疼痛作用 13.固定材料中最理想的是(C) A.竹板 B.木棒 C.夹板 D.镐把 E.枪托 14.固定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关固定,以下哪一项欠确切(B) A.可以限制骨折部位的移动 B.不能减轻伤员的疼痛 C.可避免骨折断端因摩檫而损伤血管、神经及重要脏器 D.有利于防治休克 E.便于伤员的搬运 15.几种特殊伤员的担架搬运不包括(C) A.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 B.昏迷或有呕吐窒息危险的伤病员 C.四肢损伤的伤员 D.骨盆损伤的伤员 E.脊柱损伤的伤员 16.轻度血气胸属于二级伤情,一般来说可延迟多少小时手术不至于有危险(C) A .1-2h B .2-6h C .6-8h D .8-18h E .18-24h 17.成人窒息的站位急救,一般为快速向上、向后用力冲击患者上腹部(D) A.1-2次 B.2-4次 C.4-6次 D.6-8次 E.8-10次 18.鼻衄出血时间持续超过多少分钟应寻找医疗救助(D) 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E.30min 19. 关于急性呼吸衰竭,以下哪一项欠确切(D) A.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急症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程序

急诊科常见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 二、常见急性化学中毒的抢救预案及程序 三、急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应急预案及程序 四、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及流程 五、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及程序 六、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七、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八、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九、失窃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十、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 十一、患者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十二、患者留观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十三、留观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十四、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十五、处理医疗投诉及纠纷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十六、复合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十七、输液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十八、急诊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十九、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二十、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风险预案及程序二十一、留观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二十二、脑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二十三、患者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抢救预案及程序二十四、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二十五、创伤性休克的应急抢救预案 二十六、开放性骨折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 二十七、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二十八、急性胸部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二十九、膀胱破裂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三十、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三十一、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三十二、急性喉阻塞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三十三、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三十四、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应急预案及程序三十五、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及程序 三十六、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三十七、惊厥患者的应急抢救预案及程序

康复科应急预案

康复医学科常见急症的应急预案 (一)晕针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一、轻度晕针应迅速拔去所有的针或罐,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二、重度晕针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 程序:去枕平卧→针刺水沟、涌泉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送急诊科进一步抢救。 (二)滞针 滞针时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滞针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而中间未行针。主要表现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病人常痛不可忍。发生滞针时,对精神紧张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周围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单向捻转所致者,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解除滞针。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行针时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则应注意与提插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三)断针 断针即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时,针灸针折断于患者肌肤内的现象。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强烈收缩或患者改变体位;滞针和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 [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

急诊急救规范及标准

妇产科危重症 1. 阴道出血。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1)根据出血原因对症处理,控制出血。 2)出血量多者应立即补液,积极预防和纠正休克, 积极配血输血治疗。 3)积极明确出血病因,请妇产科会诊协助诊治。 2. 产后出血。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1)一般治疗。 2)针对下列病因进行止血。 1)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2)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3)胎盘因素所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3. 胎膜早破。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1)足月胎膜早破处理原则。 ①测体温及脉搏,急查血常规及 CRP 了解有无感染征 象,若可疑感染,则应用静脉抗生素治疗。 ②诊断胎膜早破后,若无规律宫缩,则即刻引产以减少 宫内感染的发生机会。 ③若胎儿头浮未入盆,则应注意脐带脱垂征象,卧床, 适当抬高臀部。

④若为胎位异常或可疑胎儿窘迫者,宜及时行剖宫产终 止妊娠。 2)早产胎膜早破处理原则。 ①监测有无感染征象。 a. 动态监测孕妇体温及脉搏。 b. 动态监测血常规及CRP。 c. 宫颈分泌物培养。 ②孕周大于36 周者,处理同足月胎膜早破。 ③孕周35?36周,顺其自然:无感染征象者,期待疗 法,不保胎治疗;有感染征象者,行引产术。 ④孕周33?35 周:促胎肺成熟,无感染征象者,期待 疗法,不保胎治疗;有感染征象者,及时终止妊娠。 ⑤孕周28?33 周者,住院、卧床休息,抬高臀部,垫 无菌会阴垫,保持外阴部清洁。静脉点滴抗生素7 天,后若 无感染征象可停用。地塞米松5mg 肌注每12 小时一次共4 次促胎肺成熟,以避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注意宫缩状况,可根据情况应用宫缩抑制剂。注意羊水情况(性状和气味)、体温、血常规、CRP的动态变化情况,若出现宫内感染征象,则应及时终止妊娠。若B 超监测残余羊水量明显减少,最大羊水深度W 2cm,胎儿生长迟滞时应考虑胎儿宫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一、高热惊厥 【临床表现】 先兆表现:激惹、或神志淡漠、或精神不振。 惊厥常常发生在发热后12小时内,多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或阵挛性发作,15%为一侧性或局限性发作。 发作时间一般较为短暂,仅数秒到10分钟;发作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引起脑部损伤。 【紧急处理】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2.让患儿保持合适的体位,防止外伤; 3.物理降温:冰袋冷敷(额部/枕部/颈侧/腋窝腹股沟);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热药或退热栓纳肛; 二、小儿急腹症 【临床表现】 肠套叠:腹痛(突发阵发性,屈膝缩腹,面色苍白);呕吐;便血(果酱样);腹部包块(腊肠样)。 小肠扭转:腹痛(突发腹部绞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呕吐(频繁)。 急性阑尾炎:高热、呕吐、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 外伤致脏器破裂:受伤局部红肿/瘀斑/压痛,面色苍白 【紧急处理】 1.禁食、禁饮、禁用止痛药 2.保持气道畅通 3.尽快送医院 三、软组织挫伤 多为钝器所致,常为浅表软组织的挫伤。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痛、淤血等 紧急处理:局部制动、冷敷,忌按摩及热敷 1.血肿:早期可冷敷(减少皮下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2.擦伤: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有无污染,用冷开水清洗伤口表皮擦伤:涂消毒水。 3.暴露伤口利器割伤:伤口深,有渗血,包扎后送医院 4.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后送医院。 5.未出血:成人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观察中如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送医院。 注意:平时教育幼儿头部摔伤后务必告诉成人

四、关节脱位(脱臼)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压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紧急处理:(复位)、固定、局部制动、冷敷。 五、烧烫伤 【临床表现】 局部:干燥、红肿、疼痛、水疱、焦痂、喉头水肿 全身: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急救处理】 1、中、小面积烧伤:冷疗——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 四肢:用10~20℃的清水浸泡或冲洗躯干。 2、大面积烧伤:用清洁单子覆盖,及时送医院治疗 3、水泡:用消毒纱布覆盖,避免破损。 4、酸、碱烧伤:立即脱掉被浸湿的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 5、眼部烧伤:清水彻底冲洗,严禁用手或手帕揉擦。 六、鼻出血 1、先让孩子坐下来,安抚他的情绪,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鼻子。按压姿势要保持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在压迫5分钟后,轻轻地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 2、幼儿坐直、头前倾;蘸1%麻黄素或0.05%肾上腺素消毒棉球或消毒干棉球塞住出血侧鼻翼,同时压迫两侧鼻翼,张嘴呼吸; 3、额部、鼻根部冷敷;如处理后仍出血不止,应送医院;止血后2-3小时避免运动。 错误做法:将孩子的头向后仰,然后不停地拍击他们的额头。 注意①不能让幼儿头后仰,会使血液通过鼻后孔流入气道引起窒息。②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鼻塞,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血液性疾病的可能。 七、咬(刺)伤 昆虫咬(刺)伤 1、局部伤口可用醋涂搽,消肿止痛; 2、若伤口较多,全身红肿,过敏反应大,应及时送院抗过敏治疗。 动物咬伤 1、局部伤口可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2、及时送医院注射破伤风和狂犬病疫苗 毒蛇咬伤 1、在伤口上方的3-5厘米处结扎; 2、对一对毒牙伤口作竖形轻轻划开1-2cm后,用水反复冲洗20分钟, 不要有力挤压伤口; 3、送大医院注射特效蛇毒血清。

急诊科常见预检分诊流程.doc

急诊科常见预检分诊、接诊工作流程一、院前院内衔接流程 信息传递 120 调度室120 到达现场 信息传递 信 息传递终端 120送入急诊科 预检分诊护士做好准备立即接诊 I 级 II 级患者由分诊护士、 120医生护送入抢救室 III 级病人IV 级病人启动绿色通道流程各诊室就诊 各诊室就诊 <30min<1H 抢救室复苏1、 <5min 开通静脉、氧气、心电监护通道 2、<15min 医生完成处置1、通知首诊医生接诊 2、120 医生与首诊医生交接病情(包括患者既往史、现病史、抢救治疗等具体情况) 1、首诊医生接清后在“120”出诊病历(一式两份)确认签字,并将一份“ 120”出诊病历附在急诊病历粘贴页或存档备查

二、急诊科病人预检分诊、接诊流程 患者入院 护士预检分诊 I 级病人II 级病人III 级病人IV 级病人 即刻分诊即刻分诊分诊 <5min 分诊 <5min 启动绿色通道、抢救组长 挂号 抢救室复苏 通知首诊预检分诊台护士指派首诊医生1、<5min 开通静脉、 氧气、心电监护通道医生 2、<15min 医生完成处各诊室就诊各诊室就诊置 <30min <1H 1、急诊护士执行医嘱并开单 2、完成相关检查: X 片、 CT、B 超、化验、 ECG 等 3、专人护送检查 4、执行”先抢救后付费”原则 1、启动各医院急诊入需留院观察离院 : 死亡: 1.护士尸体料理 院流程(依据医院急诊 病情许可离院, 入院相关文件执行)。急诊科留观 2. 尸体移送医院 急诊医生进行离 液 太平间或当地殡 2、完成急诊入院交班 一、腹痛急诊医生根院有关事项交代 仪馆 记录。 3、抢救组长总负责协据病情处理 调住院、转归。 护士执行

急诊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抢救流程

急诊科各种常见疾病的 抢救流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第一节高热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注意热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 (2)降温措施开放静脉输液通道,补充电解质;物理降温法;药物降温法。 (3)舒适护理: ①口腔护理。 ②休息高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 ③皮肤护理应协助其改变体位,防止压疮。 (4)饮食护理高热时,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 (5)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抢救流程 高热抢救流程见图10-1. 1.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缩小、角膜反射及框上压痛反应等。 (2)安全护理:

①躁动不安者,加用床挡或保护带。 ②牙关紧闭、抽搐者,使用牙垫垫于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 ③经常修剪指甲以免抓伤。 ④室内光线宜暗,动作宜轻。 ⑤给予热水袋时水温不可超过50℃,以免烫伤。 (3)呼吸道护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呼吸困难、紫绀时给予氧气,必要时行气道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 ③每2-3h翻身拍背,避免受凉。预防肺部感染。 2.皮肤黏膜护理 (1)压疮预防及护理: ①床单位保持清洁、干燥、平整。 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④骨隆起处出现局部红肿、硬块者,可用50%乙醇按摩。 ⑤如出现溃破可使用红外线照射以保持创面干燥,每天做好压疮换药。 ⑥增加营养摄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2)预防口腔感染。 3.营养护理 昏迷患者一般禁食3-5d,如无不良反应,可正常鼻饲高热量、高营养的流质食物。 4.大小便护理

常见急症处理

幻灯片1 常见急症处理 惠城区卫生局邵曰杰 幻灯片2 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一、心绞痛 ●(一)诊断要点: ●1、痛有阵发性心前区绞痛特别是胸骨后阵发性痛,绞痛,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种 有时几分钟,常向右臂及左前臂,甚至颈部、喉部放散,其性质可表现不同程度的压迫性,紧束性闷胀性疼痛。 幻灯片3 一、心绞痛 ● 2 诱因:情绪激动、饱餐、劳累、受寒等。 ● 3 缓解用硝酸甘油片可缓解。 ●4、心电图在发作时大多无变化,部分病人可有S-T段降低及T波扁平或倒置。 幻灯片4 一、心绞痛 ●5、多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病变、重症高血压、心率极度加速、充血性心 力衰竭、甲亢、严重贫血。男性较多,常见于50~60岁。 ●6、心绞痛须与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胆囊疾病、溃疡病、膈疝、自 发性气胸、颈胸段脊柱疾病等鉴别。 幻灯片5 一、心绞痛 ●(二)抢救措施 ●1、绝对卧床。半坐位,解开领扣,皮带. ●2、立即口服硝酸甘油片,并鼻管充分给氧或通风。(扇风,喝冷水) ●3、单纯心绞痛: ●★针刺:内关、神门、膻中、合谷、膈俞。 幻灯片6 二、急性心肌梗塞 ●(一)诊断要点 ●1、有心绞痛病史近期加重或发作频繁及心前区突然出现持续性绞痛或紧迫感,可持续 半小时以上到1~2天,休息或用硝酸甘油片后均不见好转。 幻灯片7 二、急性心肌梗塞

●2、有时伴有四肢厥冷、青紫、脉搏细弱、血压有下降、并发心律失常,左心衰呼吸困 难,咳泡沫状血痰及肺底出现湿性罗音,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3、胃肠症状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甚至疼痛而产生触痛或腹肌强直和呃逆现象。 幻灯片8 二、急性心肌梗塞 ●4、几小时后可有白细胞增高,体温略升,血沉加快,血清酶如谷草转氨酶、肌酸磷激 酶、乳酸脱氢酶等升高。 ●5、心电图改变S-T段升高或下降,并出现病理性Q波。 幻灯片9 二、急性心肌梗塞 ●注意:心电图无急性典型心肌梗塞图形,如年龄大于35岁,有下列情况者应高度警惕:●1)、持续心前区疼痛或上腹部疼痛伴胃肠道症状。 ●2)、原有高血压而血压突然下降。 ●3)、突然出现不典型胸痛。 幻灯片10 二、急性心肌梗塞 ●4)、原有心绞痛,此次发作剧烈,频繁,伴有出汗、烦躁不安。 ●5)、原因不明的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突然出现频繁期前 收缩,奔马律。 幻灯片11 二、急性心肌梗塞 ●(二)抢救措施 ●1、病人绝对卧床。 ●2、即刻持续吸氧(流量2~4升/分) ●3、镇静止痛:杜冷丁50~100毫克 ●4、扩张冠状动脉:含化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酯。 ●5、静点硝酸甘油 幻灯片12 脑血管意外 ●(一)诊断要点 幻灯片13 诊断要点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年龄老年中年、老年青年青年、老年 过去史高血压、动脉硬 化糖尿病、动脉硬 化、红细胞增多 二尖瓣狭窄、心 房纤维颤动、心

最新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生。 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要进行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有关制度及环境。 3.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并根据病例性质,调节温湿度。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建立急诊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每天测3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5.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治疗效果、副反应等情况,做好记录,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给药、输血及相应准备。 7. 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 随时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味和性质,做好记录。 9.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卧位。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意外。

10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各类相应标本(呕吐物、尿液等)送检。 11. 对诊断不明的服痛患者禁用止痛剂。 12.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和传染病报告。 13. 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4.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 15.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班工作。 16.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整洁、舒适。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17.出院患者应予以出院指导,床单做好终末处理。 高热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表或在里。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最新最全康复科应急预案

九、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 HIV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 1 个月 3 个月、6 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 1 片,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十一、护理行为过失应急预案 1、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护理工作是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的大事,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因护理行为过失而发生差错事

故。 2、仔细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当班医生汇报,给予正确的处理。 3、如发现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应立即停止用药,及时向医生及护士长汇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护理过失行为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4、如发生烫伤、小儿坠床、褥疮等严重情况,在安置病人的同时,立即汇报护士长、科主任,作相应的急救处理。及时与院领导汇报,争取更多的力量给予应急支持,责任者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交书面材料。 5、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和功能完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杜绝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或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十二、住院患者跌倒预案 1.病人下床时,应先坐稳于床沿,再有家属搀扶上床。如厕时有人陪伴。去卫生间时注意门槛,防止跌倒。 2.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以防滑倒。 3.请将物品尽量放置于橱柜内,以免妨碍走路。 4.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5.当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如家

康复科应急预案13931

康复科应急预案1393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康复医学科常见急症的应急预案 (一)晕针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一、轻度晕针应迅速拔去所有的针或罐,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二、重度晕针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 程序:去枕平卧→针刺水沟、涌泉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送急诊科进一步抢救。 (二)滞针 滞针时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滞针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而中间未行针。主要表现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病人常痛不可忍。发生滞针时,对精神紧张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周围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单向捻转所致者,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解除滞针。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行针时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则应注意与提插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三)断针 断针即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时,针灸针折断于患者肌肤内的现象。

急诊科常见急症及处理

临床常见急症及处理 1. 高热10%-25%安乃近2-3滴每侧滴鼻 复方氨基比林2ml im st!柴胡2-4ml im st! 口服可选用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吲哚美辛冬眠疗法:氯丙嗪25mg im st 异丙嗪25mg im st! 双氯芬酸钠半枚/一枚塞肛 2. 上消化道出血 A. 积极补充血容量(1)右旋糖酐-40 500ml 静滴(2)输入足量全血,另开通路 B 止血药(1)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 葡萄糖500ml+垂体后叶素6-8U 静滴0.2-0.4U/分10% 葡萄糖10ml +奥曲肽0.1ml 静推继以25~50ug/小时持续静滴 (2)消化性溃疡出血 <1>.生理盐水20ml +雷尼替丁0.15静推每12小时一次<2>.生理盐水20ml+ 奥美拉唑(洛赛克)40mg 静推QD <3>.去甲肾上腺素8mg 分次口服或胃管注入<4>冰盐水150ml 口服4~6小时/次生理盐水20ml <5>凝血酶2000u 注:同时可以应用酚磺乙胺(止血敏)、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等常规止血药。 3. 过敏性休克(1)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st 极严重时生理盐水10ml + 肾上腺素1mg 静推(2)生理盐水10ml 静推st!或生理盐水250ml 静滴st! 氢化可的松200-400mg (1)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静滴st!(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 (3)抗组胺药物应用,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4. 颅内高压症(1)脱水治疗氢氯噻嗪75mg 螺内酯60mg tid 间断静脉注射呋塞米,病情危重者用50%葡萄糖40~60ml 静推每6小时一次或20%甘露醇200ml 静滴每8小时一次 脱水治疗用至颅高压症状控制 (2)地塞米松10~20mg 静推QD (3)低温疗法人工冬眠下行物理降温,降至34-36度,根据病情需要维持3-5日(4)脑室穿刺引流只适用于侧脑室扩大者 (5)病因治疗 (6)颅内高压危象--------脑疝的处理 A. 50%葡萄糖60ml 静推st!20%甘露醇200-250ml 静推st! B. 侧脑室穿刺可用于抢救颅高压危象,尤其为中线或后颅窝 C. 前囟门未闭的小儿,可从此穿刺 D. 病因治疗 5. 咯血(1)小量咯血,无需特殊处理,可给卡巴克洛(安络血)10mg ,肌注,BID。病因治疗 (2)大量咯血者嘱其安静休息,酌情给镇静及止咳药物,取患侧卧位,轻轻咳出气管内积血 1.10%葡萄糖40ml 静推st!慢! 2. 10%葡萄糖500ml 静注st! 垂体后叶素5U 垂体后叶素10-40 同时辅以氨基己酸、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等常规止血药。 6.心脏骤停于心肺复苏 (一)心脏复苏的药物治疗 1. 心室静止或心肌电—机械分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