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语气词偏误分析研究

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语气词偏误分析研究

2011年

Vol.26 No.6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文学艺术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简介:徐春兰(1971-),女,江苏南通人,副教授,从事双语教学,维吾尔语语法方向的研究。

汉语与维吾尔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由于这两种语言在语气词的用法上差异较大,再加上对汉语语气词的使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产生较多的偏误。

一、遗漏

例1我在这儿住了三个月。 我在这儿住了三个月了。例2夏天越来越凉快。 夏天越来越凉快了。例3 快要上课。 快要上课了。

例4生活中每个人的理想是不一样。 生活中每个人的理想是不一样的。

例5我在你的帮助下考上大学的。 我是在你的帮助下考上大学的。

例6我明天还上学! 我明天还上学呢!

例7你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 你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呢(呀)?

偏误句例1指的是变化已经实现, 句末需要用“了”,否则让人觉得话没说完,因为语气词“了”还有成句的功能。例2表示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句末

往往要用语气词“了”。学生常常受动态助词“了”的影响,认为只有在动作完成或在过去时间里已经实现了的动作状态后才可以用语气词“了”。 例3表示马上就要出现或发生某种情况,可以用“就要……了”、“快要……了”等格式,该句缺少了“了”。汉语中用来表示强调的格式之一是用“是……的”,例4中漏了“的”,例5中漏了“是”。例6带有指明事实、不容置疑、略带夸张的陈述语

气,需添加语气词“呢”。例7中有特指问疑问词“怎么样”“为什么”,需要添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呢、啊”,但是不能用“吗”。

二、误代

例1你一定会喜欢他了。 你一定会喜欢他的。

例2他有书呢? 他有书吗?

例3你难道把自己的生日也忘了吧? 你难道把自己的生日也忘了吗?

例4先看一看,以后再说吗(嘛)! 先看一看,以后再说吧!例5那为什么打我哪? 那为什么打我呀(呢)?例1句句末应加上表示肯定同时又带有推测意味的语气词“的”,这样与句中“会”预示着说话者判断你喜欢他更加一致。而“了”往往表示变化已经实现。例2是维吾尔族学生没有搞清楚表达疑问的“呢”和“吗”的区别所致。汉语的是非问句,只能用疑问语气词“吗”表达是非问。“呢”不能用在是非问句中,可以用在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句中。例3是以疑问副词“难道”为标记的无疑而问的反问句,只能用疑

问语气词“吗”。在疑问句中带有探询、推测语气时,句末用“吧”。例4祈使句中表示请求、催促、建议、劝阻语气时要用语气词“吧”,而不用“吗(嘛)”。在新疆汉语方言中往往用“吗(嘛)”表示祈使语气,维吾尔族学生受此影响出现了这样的偏误。例5是特指疑问句,常用语气词“呢、啊”。这句末尾除了可以用语气词“呢”外,还可以用“啊”发生音变之后的“呀”。

三、错序

例1我们开始了上课。 我们开始上课了。

例2他骑了自行车去买菜。 他骑自行车去买菜了。

例1、例2的偏误在于维吾尔族学生难以将动态助词“了1”与语气词“了2” 这两个相关的语言形式加以分化,使其与各自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对应起来,而常常混淆这两个“了”的位置。动态助词“了1”主要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用在句子的末尾,主要表示某件事情、某种情况肯定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有成句的作用。例1、例2都表示某件事情、某种情况肯定已经发生,所以应用语气词“了2”。

四、误加

例1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很感动了。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很感动。例2我们经常见面了。 我们经常见面。例3该怎么办的呢? 该怎么办呢?

在没有完全理解或掌握汉语语气词的某些规则的情况下,维吾尔族学生也会利用类推的方法导致偏误的产生。如语气词“了”有成句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和训练时往往不加分析,就简单地将这一规则扩大化,依此类推,把不能加“了”的句子也加上了“了”。实际上,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的句末不能出现“了”,例1中的“感动”就是这类动词,所以不能用“了”。汉语句中如有表示经常性的状语“常常、经常、通常、时常、不时、往往、总是、老是、每天、每个星期、每个月、每年”,或表示持续性的状语,如“一直、始终、不断、一向、向来、从来”等,那么动词谓语后面就不能用“了”。例2中就有表示经常性的状语“经常”,所以谓语后面就不能用“了”。偏误句例3句末带有语气词“的呢”,这明显是受新疆汉语方言影响的结果。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的呢”除了表示疑问语气,例如“你做萨的呢?(你在干什么呢?)”外,还可以表示判断语气,例如“那个儿娃子抓癞瓜子的呢。(那个男孩在抓癞蛤蟆。)”。而普通话中表达特指问往往用语气词“呢”,表达判断也常用“是……的”的句式。

语气词的教学一直是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针对维吾尔族学生语气词学习中的偏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讲清语气词使用的必要性。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语气词偏误分析研究

徐春兰

(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摘 要:汉语与维吾尔语语气词在用法上存在着较多的不对应,致使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气词时出现了多种偏误。本文在对偏误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语气词;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1)06-0041-01

(下转第73页)

2011年

Vol.26 No.6郑 溜: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的探讨

针对语气词遗漏严重的情况,我们必须向维吾尔族学生讲清楚: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每个人说话总是带有特定的语气。汉语语气的表达主要借助语调、语气词、语气副词和叹词。在这些表达手段中语气词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比如,同样的词语加上不同的语气词构成的句子,不但可以显示各种微妙的语气还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差别和语用要求。可以说,虽然维吾尔族学生习得汉语语气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汉语语气词的合理使用为表情达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不可随意遗漏语气词。

策略二:在教学安排上要掌握重点。

在语气词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突出重点,照顾面,以点带面。对于常用的要重点讲,要讲透。对于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的要少讲甚至不讲。仅就“呢”的教学而言,我们认为不妨先给“呢”分类,即把“呢”的三种用法先区别开来,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呢”的用法有个大致的了解: 有表示时态的“呢1”,如“我正吃饭呢。”表示疑问的“呢2”,如“谁去呢?”还有表示夸张语气的“呢3”,如“还早呢。”然后再逐个突破。一般来说,表示时态的“呢1”的用法易于掌握,教师可以以“呢2”为重点,从“呢2”用于非是非问句的典型用法教起,可以多加一些这种用法的例子。

策略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针对某个语气词的用法,印发或在黑板上抄写一定数量的例句,引导学生归纳出该语气词的用法。也可以把以往学生的偏误句搜集起来,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并修改,最后教师作总结。

策略四:教学中也可以设计一些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体会语气词的用法。

比如说,教师自编大量对话,但句中语气词需空出,让学生做“完形”练习,教师启发诱导,这样利于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掌握语气词的用法。也可以安排四五个学生就某一内容对话,要求在对话中必须使用表达特定语气的语气词。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对该对话所使用的语气词进行记录并加以评判。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利于激发学习语气词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语气词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徐丽华.外国学生语气词使用偏误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5).

[3]张彦.句中语气词的分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

Analysis of Chinese modal bias of Uighur students

Xu Chun-lan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Language Institute,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 The usage of Chinese and Uighur modal existing more differences, resulting in a variety of bias when Uighur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moda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ias corpus,the paper makes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modal; analysis [责任编辑:毛国涛]

程,如礼仪课程、模拟招聘等课程,教他们怎么应聘,怎么制作一份漂亮的简历等等。同时,邀请资历人士和专家们给毕业生开展专题讲座,为毕业生们解决应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的困难,从应试技巧上面给予他们指导,为他们疏通就业道路,开辟蹊径。

结束语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重要资源,确保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既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了每位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它需要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毕业生本人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的毕业生,真正发挥其为我国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要解决其就业问题,既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也要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哪里适合就到哪里去,坚持长远发展的眼光。到祖国最需要的,也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

智,并为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广华,王文宛.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J].中医药导报,2006,12:133-134.

[2]王雪峰.浅析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调适[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02.

[3]肖海雁.医学毕业生心理健康与干预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9:45.

[4]博伟,马改红.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危机探讨与化解[J].中医药导报,2010,16(8):145-146.

[5]乔建永.中国大学生就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J ].光明日报,2009,3.

[6]李麦样,高燕.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2.

Challenges that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facing in employment and strategies

Zheng Liu

(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310053,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stantly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coupled with the impact of world financial crisis, resulting in worldwid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pression, this series of factors causes the "difficult job" phenomenon of students. Because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professional medical students, especially for the graduation of China’s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s employment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is more seve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tatus of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in China, explains the current challenges that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facing, and on this basis,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views.

Key words: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pressure; competitiveness; employment psychology;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责任编辑:毛国涛]

(上接第41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