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文科综合(一)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4X12=48分)
1、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2、从西周的 “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3、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4、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7、2008年11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成为首位入住白宫的黑人总统。5月英国首相布朗对奥巴马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表示祝贺,并期待与奥巴马密切合作。关于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的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拥有实权 B、英国和美国的政体类型相同
C、二者建立的经济基础、国家性质相同 D、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权利分配特征
8、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②朝核六方会谈③上海合作组织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③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12、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二、材料分析题:(28+24=52分)
13、(28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2分)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2分)
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2分)你怎样评价?(2分)
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

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材料一: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回答:
(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3分)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回答:
(2)试分别概述文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4分)
(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6分)
材料三: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回答:
(4)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8分)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文科综合(二)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4X12=48分)
1、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门下省审核后,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

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2、平遥是著名的 “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曰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的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
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3、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在性质上的区别是: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4、下列有关汉字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避免了方言的差异,有利于各地文化思想的交流 ②统一规范的字体,便利中央政府的管理,促进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③传播保护了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书法艺术,提高了中国人的审美修养 ④不利于白话文的推行,阻隔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5、《神曲》《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
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 剧本 散文 小说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 歌颂民主自由
6、北京大学马克尧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
A.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思想
B.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等的精神
C.儒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D.儒学可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等级制度武器
7、标语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砸烂公检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

“跑步进入社会主义”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①④
8、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提倡马克思主义
9、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国家把每年的6月15曰至21日定为
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现和发明是:①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②内燃机的创制 ③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④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
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了国际先例
④“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
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
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
12、美国众议院2007年3月23日通过一项法案,其中要求政府最晚在明年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出所有作战部队。……如果法案在参议院也获得通过,则两院将召开联席会议统一法案文本,并送交布什签署。如果遭到布什否决,则两院将分别进行投票,但均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才能推翻总统的否决。关于上述材料叙述错误的是
A.反映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B.众议院和参议院是立法机构
C.总统否决的法案需要两院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才能生效
D.美国众议院限期撤军,说明军队的指挥权在议会手中
二、材料分析题:(26+26=52分)
13.(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同经济革命一样,政治革命也是分为几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17世纪的英国革命标志着其开端,随后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标志着其进一步发展,接着它在19世纪影响了整个欧洲,最后它则在20世纪席卷了整个世界。
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并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实际上这两次革命息息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可以说是经济革命决定着政治革命,因为它产生了一个有新利益、有使其利益合理化的新意识形态的新阶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
材料三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新华网:温家宝在2007年3月16日答记者问
请回答:
(1)从古今中外中列举4种不同的民主形式。(4分)

(2)分别概括指出近代史上英美走上民主制的形式和途径。(8分)
(3)英美民主政体孰优孰劣,试作简要评价。(10分)

(4)从材料三观点的角度,分析法国《人权宣言》所产生的影响。(4分)

14、(26分)20世纪以来各国在探索社会发展道路时,有许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纷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6分)
材料二 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
——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论
(2)材料二中艾德礼主张煤炭工业国有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4分)
材料三 由于煤的开采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以及用煤的各种工业之间的缺乏协作,因而矿工们——他们是工业金字塔的真正基础——在工资和工作条件方面处于极恶劣的境地。这是一个悲剧。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国人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

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
——二战后英国首相艾德礼的言论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艾德礼和戴高乐的相同主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6分)
材料四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措施。(10分)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文科综合(三)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4X12=48分)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潜在的主要矛盾之一。下列封建王朝的政治举措旨在分割相权的是: ①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 ②唐代设三省六部
③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④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厢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3、《民法大全》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未成年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注意规范审讯制度②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③注重保护奴隶制度 ④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当时中华民国
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
5、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进化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
格致”。据此可以判断严复主张
A.反对天主教会 B.信仰唯物主义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利用进化论推动思想变革
6、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
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这可以说明当时①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②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④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7、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因为该年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的开放局面
8、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艰苦创业”相关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制定与实施
C.开辟经济特区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
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
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10、下表反映了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外交关系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 ( )
朝鲜战争(1950—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 伊拉克战争(2003年)
参与美国组织的 联合国军入朝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时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苏联成为西欧国家强有力的后盾 B.西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西欧取代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D.第三世界国家日益壮大
11、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12、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说明了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 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④西欧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28+24=52分)
13、(28分)农民是农业社会中的主要劳动者,“稳定小农”是中国历代政府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古代政治制度。(5分)
材料二:建国初,人民政府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平均分配土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不久,多数农民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产积极性下降。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的调查,有10780亩土地被卖出;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的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祁县的调查,在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的有20户。
(2)在稳定的社会条件下,农民与农村的发展出现哪些新问题?(6分)
材料三:1956年后,实现农业合作化,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转变为以自然村为单位的集体经济。但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摁血手印,签“生死契约”:“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3)应如何看待小岗村民的分田举动?(5分)
材料四 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图一 图二
(4)从材料四图一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结果的理由。(6分)

(5)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农民们比较重视亲缘、地缘关系,看重生活快乐,“平安是福”几乎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的传统价值观似乎已经被颠覆。从材料四图二中可以看出,安徽农民价值观念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哪里?(2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14、(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中国大清皇帝康熙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三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五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击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 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各有何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二和三,解释材料四中“反动统治秩序”的含义,说明“近代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4分)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4分)
(5)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中国和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认识。(6分)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文科综合(四)历史部分
一、单选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1、“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
2、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周边国家都臣服中国,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3、历史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4、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促进了自然经济瓦解,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5、 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右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6、“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歌手韩红的一曲《青藏高原》唱响全国,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两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歌曲 《走进新时代》 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
8、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9、“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

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10、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消除封建割据 B 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C完善国家管理职能 D确定土地私有
11、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末中、俄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市场经济体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
C.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
D.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
12、普朗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于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认定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B.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捍卫人类和平正义是科学家的必需价值观

二、非选择题(13题27分,14题25分,共52分)
13、(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 均给天下之田,还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技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 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悉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4分)
(2)它能抑制“富者兼山泽”吗?为什么? (4分)
材料三 从苏联的整个历史看,农业在其经济中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令人不解的是,在100年前俄国却是世界两大谷物出口国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苏联每年需进口数千万吨小麦和玉米。……苏联农业生产陷入这种困境并非是对农业漠不关心或努力不够造成的。斯大林去世后,每一位苏联领导人都重视提高粮食产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兑现其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许诺。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苏联时代,农业成为其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最初是如何造成的?(6分)

(4)为什么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农业仍未能走出困境?(4分)
材料四 (2005年12月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农业税终于走进了历史)9亿农民是我们共和国大厦的基石,9亿农民不富,整个国家就不算富裕;9亿农民不稳,整个国家就难以稳定;9亿农民不能实现小康,全国人民实现小康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取消农业税,决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31日
(5)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业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为解决农业问题而采取的关键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一措施能取得成效?(4分)
(6)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仍较突出,结合材料二、四,指出我国取消农业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分)

14、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文明的进程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历史。”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
材料三:“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联合国宪章?序言》(1945年10月)
材料四:1999年1月,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谈判中,南联盟表示其他条款均可接受,只有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涉及南领土主权的条款不能接受。谈判最终破裂,北约于是迫不及待地对南联盟动武。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

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科索沃战争的规模虽属局部,但影响却十分深远。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受到了粗暴地践踏,联合国的权威大大受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先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恣意妄为。
——肖璞 一兵《科索沃战争告诉世界什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卢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你如何理解“亚里斯多德当然是对的”?(3分)
(2)材料二是如何阐明“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4分)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3分)

(3)在“争取人权”方面,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欧美和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6分)

(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人权问题国际化”,试结合两则材料对此作出简要评价。(6分)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文科综合(五)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2、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
3、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跃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4、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资

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 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C. 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D. 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
6、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7、从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上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8、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时,一位前英国政要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使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说“安全网”是指
A.人民资本主义 B.培植新中间阶层
C.福利制度 D.促进知识经济壮大
9、<<中国近代历史纵横谈>>中提到, “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付诸实施的却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广大农民的生活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长期出现的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10、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11、美国众议院2009年1月28日晚以244票赞成、188票反对通过了奥巴马提出的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中包含 “购买美国货”条款,即所有经济刺激计划项目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设备和商品。上述材料表明美国面对金融危机
A.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B.扩大国际国内市场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12、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籼型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D.火炬计划和211工程启动
二、非选择题。(共2题,52分)
13、(26

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2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材料五: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4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6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8分)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婚俗背景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客观评价以江南“士大夫”为代表的这种道德伦理上的变化?(2分)

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緬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

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此后三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中、美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2年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10分)
(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4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4分)
(五)1-12 CBDDA BBCDC AB
13.(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4)政治因素:从专制皇权到国民革命和近代民国政府的建立;
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5)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突破传统趋于平等自由但这种变化总是滞缓的、渐进的。
14.(1)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长期战争消耗,外援更显重要(4分)。
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
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4分)。
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2分)
(2)从物质上支援了中国抗战,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将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4分)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文科综合(六)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

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 “经学时代”盛行的是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2、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以史为鉴,下列制度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推动历史长远发展的是
A 皇帝制度 B 刺史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军机处制度
3、《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则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 官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4、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A 出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 B 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
C 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D “几乎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
5、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下列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因素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鼓励扶持 ②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③帝国主义侵华产生的
客观积极影响 ④人民群众的反帝斗争和封建政府自始至终的支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民国十一年,孙中山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进行了一系列不懈努力,其中不包括
A.提出“耕者有其田” B.颁布《临时约法》
C.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D.接受“三大政策”
7、下表为我国l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粮食 植物油 猪肉
1957年 203 2.4 5.1
1960 163.5 1.85 1.55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D.“文革”的“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
8、有一记录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12集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反映了20世纪后半期中美关系特点的标题是
A “分道扬镳”“冤家路窄”“峰回路转” B “一往情深”“患难与共”“情深意长”
C “求同存异”“风云突变”“重归于好” D “若即若离

”“冰释雪融”“锦上添花”
9、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 )
A.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B.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10、2008年6月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加强合作,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2008年12月,经联合国授权和应索马里政府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这说明
① 安理会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
② 中国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③ 各国的根本利益因共同打击海盗而趋于一致
④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承担了应尽的责任
A.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1、“张一凡,1966年就读于无锡第二中学高三,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下乡。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80年代公派前往美国深造,获得博士学位,90年代回国,创办了一家网络视频网站……”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① 60年代《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保障他完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
② 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
③ 70年代末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他获得博士学位至关重要
④ 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了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A. 在很大程度上纵容犯罪 B. 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 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 主张重罪轻罚,轻罪免罚

二、材料分析题(2题,共52分)
13、现代化(亦作近代化)指的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其基本内涵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全球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多元化。其中,思想理性化,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

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学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五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2分)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3分)

(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3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4分)
(4)材料四中“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主要哪些领域进行的?请以典型的史实加以说明。(6分)

(5)材料四中“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2分)

(6)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4分)

14. (28分) 2009年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亲切会晤,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现实,踏上新的旅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商船横渡太平洋,从美国驶抵中国通商口岸——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返抵纽约。这是迄今所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交往。随船而来的萧卫少校曾有一则这样的手记:“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
材料二 37年前的一个冬日,尼克松总统在北京机场主动向周恩来总理伸出手。尼克松激动地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