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最新版3Dmax2014中英文对照表

2016最新版3Dmax2014中英文对照表

2016最新版3Dmax2014中英文对照表
2016最新版3Dmax2014中英文对照表

2016最新版3Dmax2014中英文对照表

一、File〈文件〉

New〈新建〉

Reset〈重置〉

Open〈打开〉

Save〈保存〉

Save As〈保存为〉

Save selected〈保存选择〉

XRef Objects〈外部引用物体〉

XRef Scenes〈外部引用场景〉

Merge〈合并〉

Merge Animation〈合并动画动作〉

Replace〈替换〉

Import〈输入〉

Export〈输出〉

Export Selected〈选择输出〉

Archive〈存档〉

Summary Info〈摘要信息〉

File Properties〈文件属性〉

View Image File〈显示图像文件〉

History〈历史〉

Exit〈退出〉

二、Edit〈菜单〉

Undo or Redo〈取消/重做〉

Hold and fetch〈保留/引用〉Delete〈删除〉

Clone〈克隆〉

Select All〈全部选择〉

Select None〈空出选择〉

Select Invert〈反向选择〉

Select By〈参考选择〉

Color〈颜色选择〉

Name〈名字选择〉

Rectangular Region〈矩形选择〉Circular Region〈圆形选择〉

Fabce Region〈连点选择〉

Lasso Region〈套索选择〉Region:〈区域选择〉

Window〈包含〉

Crossing〈相交〉

Named Selection Sets〈命名选择集〉Object Properties〈物体属性〉

三、Tools〈工具〉

Transform Type-In〈键盘输入变换〉Display Floater〈视窗显示浮动对话框〉Selection Floater〈选择器浮动对话框〉Light Lister〈灯光列表〉

Mirror〈镜像物体〉

Array〈阵列〉

Align〈对齐〉

Snapshot〈快照〉

Spacing Tool〈间距分布工具〉Normal Align〈法线对齐〉

Align Camera〈相机对齐〉

Align to View〈视窗对齐〉

Place Highlight〈放置高光〉

Isolate Selection〈隔离选择〉Rename Objects〈物体更名〉

四、Group〈群组〉

Group〈群组〉

Ungroup〈撤消群组〉

Open〈开放组〉

Close〈关闭组〉

Attach〈配属〉

Detach〈分离〉

Explode〈分散组〉

五、Views〈查看〉

Undo View Change/Redo View change〈取消/重做视窗变化〉Save Active View/Restore Active View〈保存/还原当前视窗〉Viewport Configuration〈视窗配置〉

Grids〈栅格〉

Show Home Grid〈显示栅格命令〉

Activate Home Grid〈活跃原始栅格命令〉

Activate Grid Object〈活跃栅格物体命令〉

Activate Grid to View〈栅格及视窗对齐命令〉

Viewport Background〈视窗背景〉

Update Background Image〈更新背景〉

Reset Background Transform〈重置背景变换〉

Show Transform Gizmo〈显示变换坐标系〉

Show Ghosting〈显示重橡〉

Show Key Times〈显示时间键〉

Shade Selected〈选择亮显〉

Show Dependencies〈显示关联物体〉

Match Camera to View〈相机与视窗匹配〉

Add Default Lights To Scene〈增加场景缺省灯光〉

Redraw All Views〈重画所有视窗〉

Activate All Maps〈显示所有贴图〉Deactivate All Maps〈关闭显示所有贴图〉Update During Spinner Drag〈微调时实时显示〉Adaptive Degradation Toggle〈绑定适应消隐〉Expert Mode〈专家模式〉

六、Create〈创建〉

Standard Primitives〈标准图元〉

Box〈立方体〉

Cone〈圆锥体〉

Sphere〈球体〉

GeoSphere〈三角面片球体〉

Cylinder〈圆柱体〉

Tube〈管状体〉

Torus〈圆环体〉

Pyramid〈角锥体〉

Plane〈平面〉

Teapot〈茶壶〉

Extended Primitives〈扩展图元〉

Hedra〈多面体〉

Torus Knot〈环面纽结体〉

Chamfer Box〈斜切立方体〉

Chamfer Cylinder〈斜切圆柱体〉

Oil Tank〈桶状体〉Capsule〈角囊体〉Spindle〈纺锤体〉

L-Extrusion〈L形体按钮〉Gengon〈导角棱柱〉

C-Extrusion〈C形体按钮〉RingWave〈环状波〉Hose〈软管体〉

Prism〈三棱柱〉Shapes〈形状〉

Line〈线条〉

Text〈文字〉

Arc〈弧〉

Circle〈圆〉

Donut〈圆环〉

Ellipse〈椭圆〉

Helix〈螺旋线〉

NGon〈多边形〉Rectangle〈矩形〉Section〈截面〉

Star〈星型〉

Lights〈灯光〉

Target Spotlight〈目标聚光灯〉

Free Spotlight〈自由聚光灯〉

Target Directional Light〈目标平行光〉Directional Light〈平行光〉

Omni Light〈泛光灯〉

Skylight〈天光〉

Target Point Light〈目标指向点光源〉

Free Point Light〈自由点光源〉

Target Area Light〈指向面光源〉

IES Sky〈IES天光〉

IES Sun〈IES阳光〉

SuNLIGHT System and Daylight〈太阳光及日光系统〉Camera〈相机〉

Free Camera〈自由相机〉

Target Camera〈目标相机〉

Particles〈粒子系统〉

Blizzard〈暴风雪系统〉

PArray〈粒子阵列系统〉

PCloud〈粒子云系统〉

Snow〈雪花系统〉

Spray〈喷溅系统〉

Super Spray〈超级喷射系统〉

七、Modifiers〈修改器〉

Selection Modifiers〈选择修改器〉

Mesh Select〈网格选择修改器〉

Poly Select〈多边形选择修改器〉

Patch Select〈面片选择修改器〉

Spline Select〈样条选择修改器〉

Volume Select〈体积选择修改器〉

FFD Select〈自由变形选择修改器〉

NURBS Surface Select〈NURBS表面选择修改器〉Patch/Spline Editing〈面片/样条线修改器〉:Edit Patch〈面片修改器〉

Edit Spline〈样条线修改器〉

Cross Section〈截面相交修改器〉

Surface〈表面生成修改器〉

Delete Patch〈删除面片修改器〉

Delete Spline〈删除样条线修改器〉

Lathe〈车床修改器〉

Normalize Spline〈规格化样条线修改器〉

Fillet/Chamfer〈圆切及斜切修改器〉

Trim/Extend〈修剪及延伸修改器〉

Mesh Editing〈表面编辑〉

Cap Holes〈顶端洞口编辑器〉

Delete Mesh〈编辑网格物体编辑器〉Edit Normals〈编辑法线编辑器〉Extrude〈挤压编辑器〉

Face Extrude〈面拉伸编辑器〉Normal〈法线编辑器〉

Optimize〈优化编辑器〉

Smooth〈平滑编辑器〉

STL Check〈STL检查编辑器〉Symmetry〈对称编辑器〉Tessellate〈镶嵌编辑器〉

Vertex Paint〈顶点着色编辑器〉Vertex Weld〈顶点焊接编辑器〉Animation Modifiers〈动画编辑器〉Skin〈皮肤编辑器〉

Morpher〈变体编辑器〉

Flex〈伸缩编辑器〉

Melt〈熔化编辑器〉

Linked XForm〈连结参考变换编辑器〉Patch Deform〈面片变形编辑器〉Path Deform〈路径变形编辑器〉Surf Deform〈表面变形编辑器〉

* Surf Deform〈空间变形编辑器〉

UV Coordinates〈贴图轴坐标系〉

UVW Map〈UVW贴图编辑器〉

UVW Xform〈UVW贴图参考变换编辑器〉

Unwrap UVW〈展开贴图编辑器〉

Camera Map〈相机贴图编辑器〉

* Camera Map〈环境相机贴图编辑器〉

Cache Tools〈捕捉工具〉

Point Cache〈点捕捉编辑器〉

Subdivision Surfaces〈表面细分〉

MeshSmooth〈表面平滑编辑器〉

HSDS Modifier〈分级细分编辑器〉

Free Form Deformers〈自由变形工具〉

FFD 2×2×2/FFD 3×3×3/FFD 4×4×4〈自由变形工具2×2×2/3×3×3/4×4×4〉

FFD Box/FFD Cylinder〈盒体和圆柱体自由变形工具〉

Parametric Deformers〈参数变形工具〉

Bend〈弯曲〉

Taper〈锥形化〉

Twist〈扭曲〉

Noise〈噪声〉

Stretch〈缩放〉

Squeeze〈压榨〉

Push〈推挤〉

Relax〈松弛〉

Ripple〈波纹〉

Wave〈波浪〉

Skew〈倾斜〉

Slice〈切片〉

Spherify〈球形扭曲〉

Affect Region〈面域影响〉

Lattice〈栅格〉

Mirror〈镜像〉

Displace〈置换〉

XForm〈参考变换〉

Preserve〈保持〉

Surface〈表面编辑〉

Material〈材质变换〉

Material By Element〈元素材质变换〉Disp Approx〈近似表面替换〉

NURBS Editing〈NURBS面编辑〉NURBS Surface Select〈NURBS表面选择〉Surf Deform〈表面变形编辑器〉

Disp Approx〈近似表面替换〉

Radiosity Modifiers〈光能传递修改器〉

Subdivide〈细分〉

* Subdivide〈超级细分〉

八、Character〈角色人物〉

Create Character〈创建角色〉Destroy Character〈删除角色〉

Lock/Unlock〈锁住与解锁〉

Insert Character〈插入角色〉

Save Character〈保存角色〉

Bone Tools〈骨骼工具〉

Set Skin Pose〈调整皮肤姿势〉Assume Skin Pose〈还原姿势〉

Skin Pose Mode〈表面姿势模式〉

九、Animation〈动画〉

IK Solvers〈反向动力学〉

HI Solver〈非历史性控制器〉

HD Solver〈历史性控制器〉

IK Limb Solver〈反向动力学肢体控制器〉SplineIK Solver〈样条反向动力控制器〉Constraints〈约束〉

Attachment Constraint〈附件约束〉Surface Constraint〈表面约束〉

Path Constraint〈路径约束〉

Link Constraint〈连结约束〉

LookAt Constraint〈视觉跟随约束〉Orientation Constraint〈方位约束〉Transform Constraint〈变换控制〉Link Constraint〈连接约束〉Position/Rotation/Scale〈PRS控制器〉Transform Script〈变换控制脚本〉Position Controllers〈位置控制器〉Audio〈音频控制器〉

Bezier〈贝塞尔曲线控制器〉Expression〈表达式控制器〉

Linear〈线性控制器〉

Motion Capture〈动作捕捉〉

Noise〈燥波控制器〉

Quatermion(TC〈TCB控制器〉Reactor〈反应器〉

Spring〈弹力控制器〉

Script〈脚本控制器〉

XYZ〈XYZ位置控制器〉Attachment Constraint〈附件约束〉Path Constraint〈路径约束〉

Surface Constraint〈表面约束〉

Rotation Controllers〈旋转控制器〉

注:该命令工十一个子菜单。具体同Position Controllers菜单。Scale Controllers〈比例缩放控制器〉

注:该命令工十一个子菜单。具体同Position Controllers菜单。Add Custom Attribute〈加入用户属性〉

Wire Parameters〈参数绑定〉

Wire Parameters〈参数绑定〉

Parameter Wiring Dialog〈参数绑定对话框〉

Make Preview〈创建预视〉

View Preview〈观看预视〉

Rename Preview〈重命名预视〉

十、Graph Editors〈图表编辑器〉

Track View-Curve Editor〈轨迹窗曲线编辑器〉

Track View-Dope Sheet〈轨迹窗拟定图表编辑器〉

NEW Track View〈新建轨迹窗〉

Delete Track View〈删除轨迹窗〉

Saved Track View〈已存轨迹窗〉

New Schematic View〈新建示意观察窗〉

Delete Schematic View〈删除示意观察窗〉

Saved Schematic View〈显示示意观察窗〉

十一、Rendering〈渲染〉

Render〈渲染〉

Environment〈环境〉

Effects〈效果〉

Advanced Lighting〈高级光照〉

Render To Texture〈贴图渲染〉

Raytracer Settings〈光线追踪设置〉

Raytrace Global Include/Exclude〈光线追踪选择〉Activeshade Floater〈活动渲染窗口〉Activeshade Viewport〈活动渲染视窗〉

Material Editor〈材质编辑器〉

Material/Map Browser〈材质/贴图浏览器〉

Video Post〈视频后期制作〉

Show Last Rendering〈显示最后渲染图片〉

RAM Player〈RAM播放器〉

十二、Customize〈用户自定义〉

Customize〈定制用户界面〉

Load Custom UI Scheme〈加载自定义用户界面配置〉Save Custom UI Scheme〈保存自定义用户界面配置〉Revert to Startup Layout〈恢复初始界面〉

Show UI〈显示用户界面〉

Command Panel〈命令面板〉

Toolbars Panel〈浮动工具条〉

Main Toolbar〈主工具条〉

Tab Panel〈标签面板〉

Track Bar〈轨迹条〉

Lock UI Layout〈锁定用户界面〉

Configure Paths〈设置路径〉

Units Setup〈单位设置〉

Grid and Snap Settings〈栅格和捕捉设置〉Viewport Configuration〈视窗配置〉

Plug-in Manager〈插件管理〉

Preferences〈参数选择〉

十三、MAXScript〈MAX脚本〉

New Script〈新建脚本〉

Open Script〈打开脚本〉

Run Script〈运行脚本〉

MAXScript Listener〈MAX脚本注释器〉

Macro Recorder〈宏记录器〉

Visual MAXScript Editer〈可视化MAX脚本编辑器〉十四、Help〈帮助〉

User Referebce〈用户参考〉

MAXScript Referebce〈MAX脚本参考〉Tutorials〈教程〉

Hotkey Map〈热键图〉

Additional Help〈附加帮助〉

3ds max on the Web〈3ds max网页〉Plug〈插件信息〉

Authorize 3ds max〈授权〉

About 3ds max〈关于3ds max〉

2016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4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 、A、B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120次/分; D 100-12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8-10次/分钟 D 12-20分钟 5、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5-6cm;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院外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3、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1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A 1次; B 3次; C 2次; D 4次 15、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6、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 胸外按压; 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 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7、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 A 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 B 行12导心电图检查; C 建立深静脉通道; D 准备电除颤

2016年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2016年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根据《新编临床常用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主编冯雁杨顺秋金丽芬制定) 【评估】 1、环境安全:排除不安全因素,如:电源、有毒气体等。 2、评估患者:心肺复苏是急救技术,需要分秒必争,患者的评估与操作同步进行。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吸)。 3、有无禁忌证:胸部严重挤压伤、大面积肺栓塞、张力性气胸。【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 2、物品: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棉签、脚凳(必要时)、复苏板、屏风或布帘、快速手消毒液、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全,患者床单元周围宽敞,必要时屏风遮挡。 4、体位:仰卧位。 【方法】 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判断意识的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秒)→双手拍击患者双肩膀并大声呼唤(喂/ 呼姓名,您怎么啦)→呼救(快来人啊)或请人拨打“120”,记录时间,安置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在病室内迅速去枕仰卧位,卧于软床者,肩背部下垫复苏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有口腔分泌物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异物→快速判断有无呼吸、颈动脉搏动(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喉结旁开两

横指部位,判断时间5—10秒→无动脉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确定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 3处(男性为双乳头连线的胸骨中点;女性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1/ 3处→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手背上,两手手指相扣,并拢翘起不接触胸壁,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快速、有力、均匀地向下压,使胸骨下陷深度5㎝以上→放松时掌根应紧贴胸壁,并使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按压次数30次,按压频率>100次/分。 人工呼吸: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开放气道→仰头举颏头法→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后仰→ 压额手拇指与示指捏闭患者鼻孔,另一手抬颏→深吸气后张口用双唇紧包住患者口唇(口包严)用力吹气1--2秒/分,使患者胸廓明显起伏→吹气间隙放松鼻翼的手→再次捏鼻吹气连 续2次(吹气频率为成人10—12次/分)。 心脏按压与通气比为30:2,操作共计5个循环在2分钟内完成→再次判断:触摸颈动脉,观察颈动脉有无搏动和呼吸情况→若无搏动,继续心肺复苏→若复苏有效,进一步生命支持→撤除复苏板,头部垫枕→记录时间→洗手→继续后期高级生命支持。

团队心肺复苏操作流程2016.11.12

团队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操作要求: 1、6名团队组员着工作服、戴手套、整洁、大方 2、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电极片,除颤仪,导电糊,呼吸球囊,气管导管,导丝,纱布3张,吸氧管,血压计,药品,注射器,输液器。 组长: 今天展示的是团队心肺复苏。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会对每一个人的效用以及患者的整体存活率产生深远的影响,团队合作越密切,患者的预后就可能越好。 组长介绍病史:病人是一名65岁的女性,因上腹部和背部不适被送入急诊室就诊,患者诉头晕、恶心,,开始是上腹疼,现在是后背疼,现在安置心电监护。 组长:1号组员(护士),患者的生命体征怎样? 1号组员(护士):患者BP:74/40mmhg,心率:46次/分,呼吸:16次/分, Spo2:92%。 组长:1号组员给予患者氧气,氧流量2L/min,女士,我们要给你一些氧气,使得你的呼吸更容易一些。 1号组员:Spo2:95%,氧流量2L/min。 【患者出现病情变化】 1号组员(护士):女士,女士,你能听到我的话吗?患者没有反应。 (2号组员检查脉搏:001/002......006) 2号组员(护士):感觉不到脉搏(同时呼救:王医生、陈医生、廖医生,患者需要抢救,请带上除颤仪及其他抢救器材)。 组长:开始抢救,患者发生室颤。1号组员(护士)建立静脉通道,2号组员(护士)负责记录,3号组员(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4号组员(医生)准备除颤,5号组员(医生)管理气道。(2号组员记录开始抢救时间。)组长:1号组员静脉通路是否建立完成? 1号组员(护士):静脉通路建立完成。 3号组员(医生):23、24、25、26

(5号组员:医生清理呼吸道,球囊支持呼吸) 4号组员(医生):200J,电击准备完毕,各组员离开,数到三开始电击,1、2、3电击,电击完毕(持续CPR) 组长:我们将继续进行2min的CPR,然后评估是否需要再次除颤,2号组员我要靠你来监测胸外按压的质量,1号组员你需要在每次检查心率前抽取好药物,如果心脏持续停博,我们就迅速进行药物治疗,首先抽取1mg肾上腺素。 1号组员:抽取1mg肾上腺素。 2号组员提醒:2分钟到了。 组长:分析患者,交换角色(3号组员负责除颤,4号组员负责胸外心脏按压)患者仍持续室颤,这种情况的治疗方案是加大电量,我们用300J再次电击。 3号组员:充电至300J,充电完毕,离开患者,我数到三开始电击,1、2、3电击,电击完毕。 组长:继续CPR。 4号组员:继续按压1、2、3、4、5、6、7.... 组长:1号组员请注射1mg肾上腺素。 1号组员:注射1mg肾上腺素,并冲管完成。 组长:我们已经进行了两次电击和1mg肾上腺素,接下来,考虑的药物是胺碘酮,1号组员请准备300mg胺碘酮 1号组员:抽取300mg胺碘酮 组长:5号组员患者胸部隆起情况良好吗? 5号组员:是的,患者胸部隆起情况良好。 组长:好的,继续。 2号组员:两分钟到了。 组长:分析患者,交换角色(3号组员胸外按压,4号组员除颤),患者仍持续室颤,我们再次加大电量,用360J,再次电击。 4号组员:充电至360J,离开患者,我数到三开始电击,1、2、3电击,电击完毕。 组长:继续CPR。 3号组员:CPR继续1、2、3、4、5......

心肺复苏2016

2016年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看上看下看左看右后报告“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患者有无意识: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分别对患者双耳呼喊:“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应答、没有意识。 3、检查呼吸脉搏:俯下身子,脸颊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患者有无气息;眼睛观察患者胸部轮廓是否起伏;触摸颈动脉,看有无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至胸锁乳突肌前缘 凹陷处(颈动脉搏动处),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告之无呼吸无脉搏,立刻呼救:“快来人呐,快打120!”。 4、摆放抢救体位:端正体位,宽衣松裤。 5、胸外心脏按压:跪在患者左侧,自己的左膝盖与患者肩部持平;找准两乳头连线中点,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十指相扣,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半身力量用力垂直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6、清除口腔异物和假牙:把患者头偏向一侧,用衣领擦拭口唇。 7、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左手压住发际线,右手捏住患者下巴一侧并抬起至垂直地面;人工呼吸吹气时左手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完全包住密闭,吹完一口气放开患者的鼻子,4秒后再吹一口气。 8、五个循环后再次判断(同第3步骤),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说:颈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缩小,光反应恢复、皮肤嘴唇甲床颜色转红润,收缩压大于等于60mmHg。

抢救成功操作完毕)。 9、把患者头偏向一侧,等待救援。 流程程图:确认现场安全——轻拍患者肩部,呼唤患者无反应——检查无呼吸无脉搏,呼叫帮助拨打120——端正抢救体位——胸外心脏按压30下——清除口腔异物,取出假牙——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5个循环后再次检查呼吸脉搏——把患者头偏向一侧,等待救援

2016年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2、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呼唤双耳,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没有意识。 3、检查呼吸及颈动脉搏动:用左手小鱼际压前额以保持头后仰,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胸廓起伏5----10秒(默念1001、1002、1003、100 4、1005…1010)告知无呼吸,无颈动脉搏动。 4、呼救:来人啊!请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 5、将患者放在硬板上,去枕平卧,使头、颈、躯干、下肢在同一直线上,上肢位于躯干的两侧,松解衣领及裤带,打开衣服,暴露胸壁。施救者位于病人右侧,靠近病人,双膝跪下,与肩同宽,左膝与病人肩部同一直线。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2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按压时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 7、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双手抬颌法(适用于颈、脊椎损伤时),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假牙等异物。 8、人工呼吸: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连续吹2口气,每次缓慢吹气,持续大于1秒,

不要过分用力,吹气毕,松开口鼻,确保胸部升起,频率:成人8-10次/分,当口腔有伤时可行口对鼻人工呼吸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呼吸、心跳是否恢复,若未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继续心肺复苏,往复循环,直至到达终止心肺复苏指征。 11、尽早电除颤,进一步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500-600毫升,最大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 2、双人抢救时,有高级气道时,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通气频率设定为每6秒1次(即10次/分),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3、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4、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 1、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2、收缩压可达8kPa(60mmHg)以上 3、散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CRP2016心肺复苏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2016) 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当场目击倒地的成人心搏骤停患者。 抢救者上场,面向评委站立,向评委报告:“报告评委,N号选手参加单人法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比赛,准备完毕,请指示。”待评委说“开始”。 1、评估现场环境:抢救者上场双臂伸开看天看地(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报告:“现场环境安全”。然后做看表动作,表示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 2、检查意识:抢救者到达患者身边,跪于右侧,就地抢救。如果是俯卧倒地先将患者紧急翻滚为仰卧位。跪姿应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分开、距离与自身肩部同宽,左膝盖平患者肩部水平(操作过程中膝盖无来回移动)。判断患者反应的方法为给予声音和疼痛刺激,观察患者是否有睁眼反应。 先给予声音刺激,要求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大声呼唤,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大声呼喊一遍:“喂、喂,你怎么啦?”、如果对声音刺激无反应,再加以疼痛刺激:“喂、喂,你醒醒!”,观察患者能否睁眼。疼痛刺激的方法采用用手拍打患者双肩的方法,不能击打或摇晃其它部位,检查意识限时4秒钟完成。 3、启动BLS:一旦发现患者无反应,立即高声呼救:“患者无反应,快来人、准备抢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携带急救物品”。 4、观察呼吸及判断循环征象:发现患者无反应,抢救者低下头,抢救者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规范手法在正确部位触摸患者右侧颈动脉搏动(如果部位正确,模拟人显示器的颈部指示灯将会点亮绿灯)。用眼睛从口鼻快速扫描至患者胸部,观察呼吸是否正常(例如有无呼吸急促、呼吸缓慢甚至临终前异常呼吸)。要求规范数数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五”,接着起身用眼睛沿顺时针方向巡视患者四肢,检查肢体是否有抽动,最后将目光停留在脸部看有无咳嗽反射、观察病人面色。数数计时(“一千零六”数到“一千一零”),

2016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腹部起伏,告知无呼吸。 3、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 1-3于10秒内完成 4、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5、摆放体位,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2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按压时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 7、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双手抬颌法(适用于颈、脊椎损伤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假牙等异物。 8、人工呼吸: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连续吹2口气,每次缓慢吹气,持续大于1秒,不要过分用力,吹气毕,松开口鼻,确保胸部升起,频率:成人8-10次/分,当口腔有伤时可行口对鼻人工呼吸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

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呼吸、心跳是否恢复,若未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继续心肺复苏,往复循环,直至到达终止心肺复苏指征。 11、尽早电除颤,进一步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500-600毫升,最大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 2、双人抢救时,有高级气道时,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通气频率设定为每6秒1次(即10次/分),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3、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4、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 1、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2、收缩压可达8kPa(60mmHg)以上 3、散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 5、神志恢复,有眼球活动或某些反射恢复 6、出现自主呼吸

心肺复苏CPR2016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CPR2016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CPR2016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px)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

2016年心肺复苏呼吸气囊评分标准

2016年心肺复苏(呼吸气囊)操作考核 项 目 分 值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得 分 A B C D 准备 5 1.仪表端庄,服饰整洁。 2.反应迅速、敏捷。 3 2 2 1 2 操 作 流 程 5 一、确认环境安全:脱离危险环境,病人体位舒适、安全。 5 4 3 2 10 二、判断病人意识,立即呼救,确认心跳停止。 1. 术者跪于患者右侧,双膝分别平患者肩与脐。 2.迅速判断病人意识:轻拍双肩,双侧呼叫,意识完全丧失。(5秒) 3. 求助:立即呼救:“快来人呀!准备抢救!”,计时。 4. 判断病人颈动脉搏动;同时观察呼吸:“颈动脉无搏动!”,确认病人心跳停止。 2 3 2 3 1 2 1 2 1 1 0 5 三、准备胸外按压。(5秒) 1.迅速将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或胸下垫胸外按压板)。 2. 立即解开病人衣领、腰带. 3 2 2 1 1 20 四、立即胸外按压30次。(18秒) 1.立即进行胸外按压30次,抢救者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下1/3,双乳头连 线与胸骨交界处,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叉,手指不触及胸壁。 2.双肘关节伸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3.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与放松比例1:1。. 4.按压幅度5-6cm,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时间的至少60%。 5 5 5 5 4 4 4 4 3 3 3 3 2 2 2 2 20 五、清理口、鼻腔,开放气道。(10秒) 1.按压之后,将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取下假牙。 2.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实施人工呼吸 仰头抬颏法要点:一手的小鱼际(手掌外侧缘)部位置于患者的前额,另一手 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 1.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注意上提下颌,使面罩与患者口鼻保持密闭,并保 持气道通畅。 2.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频率至少8次/分,见到胸廓起伏,注意观察胸廓复原 情况,挤压俩次后进入下一个循环,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5 5 7 3 4 4 5 2 3 3 3 1 2 2 1 0 5 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共进行5个循环。(余下的四个循环约在 2分钟内进行) 5 4 3 2 操 作 流 10 七、判断抢救成功 1.抢救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复。 2抢救成功指征:口述患者复苏指征:(10秒) 3 7 2 5 1 3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