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2第3章 第2节 第二课时 基因表达的调控与中心法则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2第3章 第2节 第二课时 基因表达的调控与中心法则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2第3章  第2节  第二课时 基因表达的调控与中心法则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2第3章  第2节  第二课时 基因表达的调控与中心法则

第二课时基因表达的调控与中心法则

1.对基因表达过程的调节作用称为基因表达的调控,起调节作用是调节基因和其他调节因素。

2.乳糖操纵子由一个操纵基因、三个结构基因、启动子和调节基因组成。

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比原核生物的复杂的多。基因表达的调控是生物体生存必不可少的。

4.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可以用中心法则来表示。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基因表达的调控是指对基因表达过程的调节作用。

(2)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过程。

(3)调节乳糖分解代谢的根本原因是大肠杆菌染色体上存在乳糖操纵子,它是由一个操纵基因、三个结构基因、启动子和调节基因组成的。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比较

(1)当培养基中没有乳糖时,调节基因的产物调节蛋白会与操纵子结合,从而阻碍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使结构基因无法转录,也就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半乳糖苷酶。

(2)当培养基只有乳糖存在时,乳糖可以与调节基因的产物调节蛋白结合,使调节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从而使RNA聚合酶顺利与启动子结合,促使三个结构基因的转录,

促进了半乳糖苷酶的合成,乳糖被分解成单糖,供给大肠杆菌生长的需要。

1.以下关于基因结构中“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即是起始密码

B.“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转录RNA时与RNA聚合酶的一个结合点

C.“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能够使酶准确地识别转录的起始点并开始转录

D.“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在转录mRNA时,起调控作用

解析:起始密码是密码子,位于mRNA上。

答案:A

[自读教材·夯基础]

(1)真核生物的受精卵含有发育成一个成熟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2)在调节因素的作用下,随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遗传信息有序地表达。

[跟随名师·解疑难]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特点

(1)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在胚胎时期,基因表达数量最多,但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些基因表达增强,有些基因表达减弱或被抑制。

(2)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在调节因素作用下,调整自身的基因表达,产生相应功能蛋白质,通过改变生物自身的代谢以适应环境。

2.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经转录产生有功能的成熟的信使RNA的过程是() A.转录后直接产生信使RNA

B.将内含子转录部分剪掉,外显子转录部分拼接而成

C.将外显子转录部分剪掉,内含子转录部分拼接而成

D.A、B、C三种情况都有

答案:B

[自读教材·夯基础]

1.中心法则的提出

(1)提出人:克里克。

(2)基本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 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如下图所示)

2.发展

(1)遗传信息由RNA 流向DNA ,即逆转录。 (2)遗传信息由RNA 流向RNA ,即RNA 的复制。 3.完善后的中心法则内容(如图所示

)

[跟随名师·解疑难]

1.中心法则中各过程分析

[关键一点] RNA 病毒体内虽然有RNA 复制酶和逆转录酶,但必须在宿主细胞内完成RNA 复制和逆转录,自身不能单独完成复制和转录。

3.中心法则(如下图所示)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 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b 、c 、d 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需要tRNA 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 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

(4)在真核细胞中,a 和b 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

(5)能特异性识别mRNA 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其所携带的分子是__________。 (6)RNA 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DNA ,即DNA 的自我复制(a 过程);也可以从DNA 流向RNA ,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b 过程)和翻译(c 过程)。遗传信息还可从RNA 流向RNA(e 过程)及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从RNA 流向DNA(d 过程)。在翻译过程中需要tRNA 和核糖体同时参与。DNA 复制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期。真核细胞中,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tRNA 能特异性识别mRNA 分子并转运氨基酸。RNA 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RNA 自我复制形成RNA ,RNA 翻译成蛋白质;RNA 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DNA ,DNA 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从而表现出特定的生物性状。

答案:(1)DNA 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2)c (3)间 (4)细胞核 (5)tRNA(转运RNA) 氨基酸 (6)①

②RNA ――→逆转录

DNA ――→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例1] 下列有关原核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 .基因的非编码区位于编码区的上游

C .上游有与RNA 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 .上游有与RNA 聚合酶结合的起始密码

[解析] 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DNA 是裸露的,所以原核细胞的基因位于核区的大型环状DNA 以及质粒上;编码区的上游和下游都有非编码区,上游的非编码区上有与RNA 聚

合酶结合的位点,它是mRNA开始转录的起始点,而起始密码位于mRNA上,是翻译的起点。

[答案] C

1.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不同之处是()

A.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没有编码区

B.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没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C.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没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

解析: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

答案:D

[例2]在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分别是()

A.①②⑤和③②④⑤B.①②⑤和④⑤

C.②④⑤和③④⑤⑥D.②⑥⑦和②④⑤⑥

[解析]烟草为高等植物,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DNA的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DNA传递到子代DNA,二是通过转录和翻译使遗传信息从DNA传到RNA,再由RNA流向蛋白质。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但不具有逆转录功能,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RNA到RNA的RNA复制和由RNA到蛋白质的翻译两条途径。

[答案] B

2.有关中心法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克里克最早提出来的

B.它表明了遗传信息的主要流动方向

C.逆转录和RNA的复制是对中心法则的发展和补充

D.此法则中的有些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中心法则中的每一个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D

归纳拓展

(一)知识整合

(二)重点关注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重点关注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2.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可用中心法则统一起来,因此理解基因表达相关的知识要点,把握转录与翻译、基因与性状、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等的区别与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3.近几年试题中,以中心法则为核心和纽带的基因知识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可以结合遗传规律这一重点内容,又可以结合基因工程、转基因食品等热点问题进行命题,说明该知识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玉米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B.鼠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蓝藻基因转录出的mRNA链上有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解析:真核细胞(玉米细胞、鼠细胞、酵母菌)基因的编码区中有外显子、内含子,内含子属非编码序列,不编码蛋白质;原核细胞(乳酸菌、蓝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存在于DNA的非编码区,不在mRNA上。

答案:A

2.关于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C.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D.遗传信息可以从RNA流向DNA

解析: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中还包含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所以DNA 不仅仅来自DNA的复制。

答案:C

3.中心法则包括下列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

解析: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在亲子代个体或细胞间传递,揭示生物遗传实质。

答案:A

4.如图所示,下列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

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

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

解析:要判断容器内发生的具体反应过程,必须先明确模板、原料和产物中的两项,再根据中心法则内容进行逐项分析。

答案:C

5.右图所示是生物m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所示的节段①正处于解旋状态,与之有关的酶是解旋酶、

DNA聚合酶

B.图中②上一定有密码子

C.合成②的过程中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T与A、

G与C、C与G配对

D.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解析:图中所示的R节段处于解旋状态,需解旋酶,mRNA合成过程中需RNA聚合酶,不需DNA聚合酶;图中②表示mRNA,其上一定有密码子;转录时涉及的碱基互补配对关系是A—U、T—A、G—C、C—G;图中仅表示信息从DNA→mRNA。

答案:B

6.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A.①②B.③④⑥

C.⑤⑥D.②④

解析:该表达式中的①②⑤过程都能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生;③④只能发生在RNA病毒体内;⑥过程迄今为止尚未发现。

答案:B

7.正常情况下,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酶是()

A.复制DNA所需的酶

B.转录合成RNA所需的酶

C.翻译合成蛋白质所需的酶

D.逆转录合成DNA所需的酶

解析:逆转录酶又称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是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逆转录酶只存在于某些RNA病毒中,正常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其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不存在逆转录,因而也就不存在逆转录酶。

答案:D

8.下面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孢霉,则可能是基因①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从图解中可以看出:精氨酸的合成需要在4个基因控制形成的4种酶的作用下一步步地完成,这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基因②不表达时,基因③④仍可表达。

答案:C

9.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是指()

A.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过程

B.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及表达过程

C.DNA复制及转录、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原则

D.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转录及翻译的传递过程

解析: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的假说主要包括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DNA的自我复制过程以及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一)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 教学重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②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智能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②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五教学过程概述 (一)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提供感性材料获得感知布惑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三) 模拟,探究,剖析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班级:姓名: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S型细菌有毒,会使小鼠死亡;R型细菌无毒,不会使小鼠死亡。 (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 ①实验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无毒细菌转化为S型有毒细菌。 ②此实验只说明有转化因子,并未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 (2)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 ①设计思路:设法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分开,分别单独、直接地研究它们的作用。 ②S型细菌中只有DNA才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此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3)噬菌体侵染细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和蔡斯) ①用32P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另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 ②实验过程: a.标记大肠杆菌:用分别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b.标记T2噬菌体:分别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被标记为32P和35S的T2噬菌体; c.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搅拌、离心(目的); 1)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2)离心: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d.检测放射性。 ③实验结果: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留在外面。 ④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1、DNA的相关知识回顾: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结构:一般为双链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1分子脱氧核苷酸=1分子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1分子含氮碱基(A、T、G、C) (3)脱氧核苷酸不同的原因:含氮碱基不同 ★2、DNA的结构特点: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排列顺序稳定不变)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一《函数概念》说课教案

北师大版《函数概念》说课教案 教材分析 一、本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采用北师大版(数学)必修1,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本章节9个课时,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课《函数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教学目标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会求一些最基本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三、重难点分析确定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本章的难点。 四、教学基本思路及过程 本节课《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借助小黑板)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第3章基因的本质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 A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 DNA B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 .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 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 A ?碱基 B ?磷酸 C .脱氧核酸 D ?任一部位 3. 一个DNA 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 A .是DNA 母链的片段 和DNA 母链相同,但T 被U 所代替 C . DNA 子链( B . 和 DNA D . 和 DNA 4. 下列制作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 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母链稍有不同 ) O 代表五碇軸 O 代去錢服 I I 代农育包碱宰 A D DNA 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 .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 5. B . DNA C . DNA a 代表磷酸,b 为五碳糖,c 为含氮碱基 的b 有一种 的c 有一种 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D . DNA 7.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 .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 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 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 . DNA 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 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C . D . 9.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 ) : (T + C ) = 2.5,则 A . 0.25 B . 0.4 C . 1 10 .下述关于双链 DNA 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DNA 双链中(A + G ) : (T + C )的比值 是( D . 2.5

新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一期末测试卷(含详细解析)

综合测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四川理,1)设集合A ={x |-2≤x ≤2},Z 为整数集,则集合A ∩Z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3 B .4 C .5 D .6 2.已知集合A ={x |01,则f [f (1 2 )]=( ) C .-9 5 5.log 43、log 34、log 43 3 4的大小顺序是( )

A.log34log43>log4 33 4 C.log34>log4 33 4 >log43 D.log4 33 4 >log34>log43 6.函数f(x)=ax2-2ax+2+b(a≠0)在闭区间[2,3]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2,则a,b 的值为( ) A.a=1,b=0 B.a=1,b=0或a=-1,b=3 C.a=-1,b=3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函数f(x)=a x+log a(x+1)在[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a,则a的值为 ( ) C.2 D.4 8.(2015·安徽高考)函数f(x)= ax+b ?x+c?2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 A.a>0,b>0,c<0

(完整版)生物必修2第3章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玉米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共有 A. 8 B. 7 C. 5 D. 4 2.关于基因的概念,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DNA片段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 C.基因是DNA上任意一段 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4.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分别注入到甲细菌和乙细菌中,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A.甲细菌 B.乙细菌 C.甲细菌或乙细菌 D.甲细菌和乙细菌 5.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 A.都是DNA B.都是RNA C.是DNA或RNA D.是DNA和RNA 6.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是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精确进行自我复制,保证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C.能够精确地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机会 7.某DNA分子的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30%,那么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应占A.10%B.20%C.30%D.40% 8.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5%的A、20%的C、35%的G、10%的T。它是一段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 9.某DNA分子含腺嘌呤150个,占碱基总数的30﹪,则其复制两次需要多少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参与到新的DNA分子中 A、100 B、150 C、300 D、450 10. 噬菌体在细菌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11.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A.17%B.32%C.34%D.50%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一).docx

必修1全册综合测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新课标文)已知集合M={0,1,2,3,4},N={1,3,5},P=M∩N,则P的子集共有( ) A.2个B.4个 C.6个D.8个 2.(2012·银川高一检测)设函数f(x)=log a x(a>0,且a≠1)在(0,+∞)上单调递增,则f(a+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f(a+1)=f(2) B.f(a+1)>f(2) C.f(a+1)f(2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0y 1>y 2 B .y 2>y 1>y 3 C .y 1>y 2>y 3 D .y 1>y 3>y 2 8.(2012·德阳高一检测)已知log 32=a,3b =5,则log 330由a , b 表示为( ) A.1 2(a +b +1) B.1 2(a +b )+1 C.1 3 (a +b +1) D.1 2 a + b +1 9.若a >0且a ≠1,f (x )是偶函数,则g (x )=f (x )·log a (x + x 2+1)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奇偶性与a 的具体值有关 10.定义两种运算:a ⊕b =a 2-b 2,a ?b =(a -b )2,则函数 f (x )= 2⊕x (x ?2)-2 的解析式为( ) A .f (x )=4-x 2 x ,x ∈[-2,0)∪(0,2) B .f (x )=x 2-4x ,x ∈(-∞,2]∪[2,+∞) C .f (x )=-x 2-4 x ,x ∈(-∞,2]∪[2,+∞)

最新新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一期末测试卷一(含详细解析)

新北师大版高一必修一期末测试卷(共2套 附解析) 综合测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全国卷Ⅰ理,1)设集合A ={x |x 2-4x +3<0},B ={x |2x -3>0},则A ∩B = ( ) A .(-3,-32) B .(-3,3 2) C .(1,3 2 ) D .(3 2 ,3) 2.(2015·湖北高考)函数f (x )=4-|x |+lg x 2-5x +6 x -3 的定义域( ) A .(2,3) B .(2,4] C .(2,3)∪(3,4] D .(-1,3)∪(3,6] 3.下列各组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中,f (x )与g (x )有相同图像的一组是 ( ) A .f (x )=(x 2)1 2 ,g (x )=(x 1 2 )2 B .f (x )=x 2-9 x +3 ,g (x )=x -3 C .f (x )=(x 1 2 )2,g (x )=2log 2x D .f (x )=x ,g (x )=lg10x 4.函数y =ln x +2x -6的零点,必定位于如下哪一个区间( )

A .(1,2) B .(2,3) C .(3,4) D .(4,5) 5.已知f (x )是定义域在(0,+∞)上的单调增函数,若f (x )>f (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 >1 B .x <1 C .00,a ≠1)的图像如图,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a >1,c >1 B .a >1,01 D .0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作者:————————————————————————————————日期: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一)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 教学重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②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智能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②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五教学过程概述 (一)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提供感性材料获得感知布惑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三) 模拟,探究,剖析(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课本习题全

2.选择题 (1)集合{y ∈N/y=-x 2+6,x ∈N}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 9 B 8 C7 D6 (2)下列表示[1]{0}=?,[2]{2}?{2,4,6},[3]{2}∈{x/x 2-3x+2=0},[4]0∈{0}中,错误的是( ) A[1] [2] B[1][3] C[2][4] D[2][3] 3.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已知集合M={1,3,5},集合P={5,1,3},则M_________P (2) 设集合A={x / (x-3)(x+2)=0},B={x / 033 -=+x x },则A_______B 4.图中反映的是“文学作品”“散文”“小说”“叙事散文”这四个文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请做适当的选择填入下面的空格: A 为_________ B 为_________ C 为_________ D 为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2/{3≤?x x (2)}2/{3≤∈x x (3){}2/{}3{≤?x x (4)}2/{≤∈?x x (5)}2/{≤??x x (6)}2/{≤??x x (7){a,b,c,d}},,,,{g d b f e ? (8){a,b,c,d}},,,,{g d b f e ? 6.已知集合A,B,C ,且A ,,C A B ??若B={0,1,2,3,4},C={0,2,4,8},集合A 中最多含有几个元素? 1.用符号“∈”或“? ”填

0_____N 0_____N + -1_____N -1____Z 1_____Q 1/2_____Q 3.14____Q 3.14____Z π__Q π___Z π___R 23___N 23____Z 23___Q 23___R N __0 Z _____1 4.3 Q ______π 若{}x x x A 22==,则A _____2- 若{}0322=--=x x x B ,则B _____3 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20的素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 2 -4=0的 解的集合 (3)由大于3小于9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4)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 3.下列四个集合中,空集是( )A{0} B {x/x>8,且x<5} C{x ∈N/x 2 -1=0} D {x/x>4} 4.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并指出哪些是无限集,哪些是有限集,哪些是空集? (1)直角坐标系中纵坐标与横坐标相等的点的集合 (2)方程x 2+x+1=0的实数解集 (3)满足不等式1<1+2x<19的素数组成的集合 5. 填空题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 ∈R/(x-1)2(x+1)=0}为 (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 ∈N/X -66 ∈N}为 (3)用描述法表示集合{2,4,6,8,}为 (4)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1,1/2,1/3,1/4)为 6.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B={y ∈N/y=-x 2+6,x ∈N} (2) C={(x,y)/y=-x 2+6,x ∈N,y ∈N} 7.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直角坐标平面内第四象限内的点集(2)抛物线y=x 2-2x+2上的点组成的集合(3)大于0的偶数。 (4)用描述法可将集合{} ,11,9,7,5,3,1---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次函数12+=x y 与421 +-=x y 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517,56? ?????517,56区别是什么? 9.集合(){}N y x y x y x A ∈=+=,,7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10.1){}2__1,2,3 2){}__,a a b 3){}{}_____,,a a b c 4){}__0? 5){}{}1,4,7____7,1,4 6){}0,1____N 7){}2____1x R x ?∈=- 11.已知集合{}2,0,1A =-,那么A 的非空真子集有_________个。 12.求下列四个集合间的关系,并用维恩图表示。 {}{}{}{}A x x B x x C x x D x x ====是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是矩形,是正方形 13.若集合X 满足{}{}0121012X ??--,,,,,,则X 的个数有几个? 14.已知集合A={x ∈R/ax 2+2x+1=0,a ∈R}中只有一个元素(A 也可叫做单元素集合),求a 的值,并求出这个元素。 15.当a,b 满足什么条件时,集合A={x/ax+b=0}是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测试题及答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生物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 D.任一部位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 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 A.B.0.4 C.1 D.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复习提纲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知识梳理 第一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 (1)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是英国的科学家胡克 (2)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的科学家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2、意义:它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调光圈;三调反光镜 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 (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三、【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结果:1、不同的细胞形态、大小千差万别。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构成生命的元素 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种类:(1)最基本元素:C(2)基本元素:C、H、O、N(3)主要元素C、H、O、N、P (4)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5)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注意:(1)细胞组成中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N,其中基本元素是C。 (2)人体细胞组成中的主要元素,鲜重:O>C>H>N;干重:C>O>N>H (3)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作用 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进而构成细胞,如核酸、蛋白质等。 ②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缺硒导致患克山病。 3、研究意义(课标要求)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体特有的。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第二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一)水: 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人教版是60%-95%)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 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如(1) 阿Q正传中出现的不同汉字(2)全体英文大写字母集合的分类: 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 A∪B={x|x∈A,或x∈B}交集: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 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B∩A),读作―A交 B‖(或―B交A‖),即A∩B={x|x∈A,且x∈B} 差:以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差(集) 注:空集包含于任何集合,但不能说―空集属于任何集合 注:空集属于任何集合,但它不属于任何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 集合的性质: 确定性:每一个对象都能确定是不是某一集合的元素,没有确定性就不能成为集合,例如―个子高的同学‖―很小的数‖都不能构 成集合。 互异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不能写成{1,1,2},应写成{1,2}。无序性:{a,b,c}{c,b,a}是同一个集合 集合有以下性质:若A包含于B,则A∩B=A,A∪B=B 常用数集的符号: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级做R 集合的运算: 1.交换律 A∩B=B∩A A∪B=B∪A 2.结合律 (A∩B)∩C=A∩(B∩C) (A∪B)∪C=A∪(B∪C) 3.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1.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且 A∩B={-3},求实数a的值. ∵A∩B={-3} ∴-3∈B. ①若a-3=-3,则a=0,则A={0,1,-3},B={-3,-1,1} ∴A∩B={-3,1}与∩B={-3}矛盾,所以a-3≠-3. ②若2a-1=-3,则a=-1,则A={1,0,-3},B={-4,-3,2}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第一章认识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分为有细胞结构的: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有无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 4、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包括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 5、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包括动物、植物(除蓝藻外的所有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 用菌)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 二、使用显微镜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 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 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 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组成细胞的元素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是C、H、O、N、P、S、K、Ca、Mg等,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B、 Zn、Cu、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基本元素:C、H、O、N。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无机物 单糖(葡萄糖、果糖等) 糖二糖(麦芽糖、蔗糖)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脂肪 有机物脂质固醇类物质(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磷脂 蛋白质 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第二节组成细胞的无机物 一、水 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 DNA分子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特点: ①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异性:DNA分子中每个DNA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DNA的复制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 ①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由ATP提供; ④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简记:一所、二期、三步、四条件 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实验过程:该实验共分四组,分别由 R型、S型、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感染小鼠,最后由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混合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的死活,并试图从死亡的 小鼠体内提取S型细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