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单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单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单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单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人们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畜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对于立足我县畜牧大县资源优势,加快我县现代化畜牧业建设步伐,由畜牧大县向畜牧强县迈进,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编制依据与规划期

(一)规划编制依据

1.《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山东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4.《**市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5.《单县畜牧业十一五规划》

6.《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10.中央有关支农惠农和发展畜牧业的政策。

(二)规划年限

规划期:2011年2015年

二、十一五畜牧业发展回顾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肉蛋奶总产量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己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09年,全县肉类总产量12.4252万吨,蛋类产量5.1276万吨,奶类产量1.227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7.826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9%。畜牧业转化秸秆9.6 万吨,价值 2880多万元;转化粮食2.4万吨,价值4800多万元。在肉类生产中,2009年牛羊肉生产增长较缓,产量达到2.5844万吨,猪肉生产增长平稳,产量达到6.2002万吨,禽肉生产增长较快,产量达到3.5971万吨。十一五期间,我县畜牧业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县农业中的一个大产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重要渠道。

(二)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加强,兽药和饲料工业产量增加、质量提高,畜牧业二、三产业取得新进展。

1.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成为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支柱。十一五期间,我县畜牧业克服了诸多不利影响,主要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园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指标。肉类总产1

2.4252万吨,完成规划目标的10

3.54%;畜牧业收入17.8261亿元,完成规划目

标的101.05%。2009年肉、蛋、奶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22.43%、-8.48%和57.35%。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104.5公斤、43.1公斤和10.3公斤。畜产品成为我县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成分,成为确保人民群众食物安全的重要支柱。为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饲养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优势区域布局更加明显。

十一五期间,各种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蓬勃发展,我县新建林下规模养殖小区256个,全县专业从事畜禽养殖的规模养殖场(户)1248个。与2005年相比,养殖户下降了15%,户均养殖规模扩大了52%。畜禽规模化养殖(注:指常年存栏奶牛5头以上,蛋禽500只以上,年出栏肉牛10头以上,生猪50头以上,羊30只以上,肉禽2000只以上)比十五末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畜禽平均标准化饲养比重达40%以上,在我县形成了北生猪、东南蛋鸡、沿黄河故道、太行堤河、大**、黄**等河道两岸牛羊的区域布局。认定无公害畜产品3个;建设改造标准化蛋鸡场5个;建设改造标准化猪场25处。

3.动物防疫体系逐步完善,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加强。一是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落实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现了6个100%的防疫目标,确保了我县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二是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初步建立。坚持以监促防、以检促防,防检监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全县动物规模饲养场产地检疫率、定点屠宰检疫率、上市动物产品检疫率基本达到100%。动物发病死亡率显著下降,动物防疫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治、信息交流网络。有效控制和扑灭了重大动物疫病、促进了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

4.畜产品加工销售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化水平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县先后建成了**华英禽业、东盛禽业、莱河乳业、百寿坊食品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成了单县六和、单县希望、华英饲料、单县派力秸秆饲料厂等饲料加工企业,在我县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华英禽业2010年将建成年屠宰能力4000万只的肉鸭屠宰加工厂,东盛禽业年加工能力达1000万只,可带动2000余户养殖户通过养殖肉鸭致富;莱河乳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年可加工乳品2000吨的加工生产线,解决了我县150余户奶牛养殖户的乳品销售问题;百寿坊有限公司建成了日产10吨的羊肉汤生产线,年可加工肉羊100万只,在全国各地开设单县羊肉汤连锁加盟店,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的肉羊生产,提高了单县的知名度。

5.畜牧兽医队伍日益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截止2009年底,全县畜牧系统干部职工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2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68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名。科技推广成就显著。全县配合饲料使用率达到85%以上;生猪出栏率150%,平均瘦肉率58%,料重比3.2:1;牛出栏率48.5%;羊出栏率115.6%;蛋鸡料蛋比2.3:1;肉鸡料重比2.0:1。科技人才培训成效明显。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座谈交流、送技术下乡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培训农民上万人次,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饲养技术水平。

6.畜牧生产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先后成立了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21个,联系农户1000多户。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显著增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饲料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而且带动了食品、制革、羊肠线等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涌现出了许多以畜禽专业化养殖为主的小康户、小康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十分突出的促进作用。

7.畜牧业投入力度加大,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县党委、政府对畜牧业发展高度重视,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先后出台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林下规模养殖、实施标准化生产的政策。从2005年开始实施畜禽良种补贴、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蛋鸡规

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肉牛肉羊高效生产示范、生猪大县奖励等一大批强农惠农的项目,国家和省、市、县财政投入畜牧业资金200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

(三)基本经验

l.党委政府的重视是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近年来,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振兴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列入议事日程,放到突出位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2.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促进畜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我县畜牧业发展己由资源制约逐步转变为资源、疫病、生态和市场四重制约。畜牧业发展既要加快速度,又要防范动物疫病风险,还要妥善解决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矛盾。只有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才能突破多重制约,保持畜牧业持续、协调发展。

3.疫病防控和饲料安全是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动物防疫问题解决不好,既影响畜牧业稳定发展,又影响畜产品竞争力提高,甚至危及到人们生命安全,把畜牧业建成大产业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保障。加快畜牧业发展,必须广辟饲料来源,建立安全优质高效饲料生产体系,大力推广三元种植结构。

4.科技进步是支撑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畜禽品种改良、科学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控等技术措施,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供了强大推动力。面对资源长期紧缺和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现实,建设现代畜牧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5.数量与质量、生态与效益、国内与国外、资源与市场相协调是推进畜牧业科学发展的内因。十一五畜牧业发展充分说明,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注重数量增长的同时,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在提高效益的同时,务必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坚持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加强各方面协调,确保全县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十二五畜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分析

(一)有利条件

1.当前形势对畜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一是科学发展的观念为畜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后,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对于指导我国畜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县畜牧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走什么样的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消费需求的增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我国居民人均动物性蛋白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总量的38%,而我县居民人均动物性蛋白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总量的30%,低于全国水平,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量更是远远低于城市居民。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消费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占总人口60%的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畜产品消费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城市居民也将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阶段,对优质、安全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畜产品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对畜牧业生产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三是农业结构的调整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世界上农业发展的标志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而我县畜牧业产值仅占34.9%,这就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畜牧业通过对粮食、秸杆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条,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由于畜牧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农民增收压力不断增大、农村就业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发展畜牧业始终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增长点。未来五年畜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将成为农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大势所趋。

2.比较优势

一是气候与环境资源优势。单县地理条件优越,地处东经115°48′-116°24′、北纬34°34′-34°56′,苏、鲁、豫、**4省结合部,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是全国粮、棉、油、林业、牧业的重要产区。国道105、定砀公路、单丰公路、单虞公路等交通干线四通八达,乡镇之间村村通柏油;在距单县百公里范围内有七个火车站,一个机场;通讯设备齐备,开通了数字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宽带互联网覆盖全县,可直接同国外交流各种信息;电力供应充足,已完成城市电网、农网改造。良好的配套基础设施,为单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畜禽品种资源优势。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鲁西斗鸡都是驰名中外的地方畜禽良种。鲁西黄牛以其体格大、肉质鲜嫩、大理石花纹著称。青山羊皮肉兼用,过去其猾子皮是我县重要出口物资。现在,以单县青山羊烧制的单县羊肉汤,鲜而不膻、香而不腻、肉质爽滑、汤鲜味美、营养保健,以汤类入中华名菜谱,被誉为中华第一汤。目前我县已开发出羊肉汤方便食品,百寿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百寿坊牌羊肉汤系列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小尾寒羊个体高大,肉裘兼用,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被专家称为国宝、扶贫之星,小尾寒羊肥羔生产开发潜力很大。鲁西斗鸡是我国特有的玩赏型鸡种,外形美观,身似鸵鸟,肌肉发达,动作灵敏,生性善斗,极具娱乐性。单县于1986年被山东省确定为山羊板皮出口基地县, 1996年被列为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1997年被中国特产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山羊之乡,2008年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被确定为国家肉羊优势产区。

三是饲草饲料优势。单县作为国家、省棉花生产大县和商品粮基地县,全县有耕地面积14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0亿斤,每年可提供饲料粮2万吨,主要作物秸秆中可作为饲草利用的约为80万吨,另外各种饼、粕、糠、树叶杂草3万吨,饲草饲料不仅种类多,来源广,且适口性好,开发利用潜力大。特别是在饲草饲料综合开发利用上,随着秸秆微贮、氨化技术的成熟,使秸秆利用率达到50%以上。同时,单县有40万亩草场和荒地,年产牧草15万吨。丰富的饲草资源,良好的发展条件,使单县发展成为苏鲁豫**交界处著名的畜牧生产基地。

四是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县劳动力资源充裕,富余较多。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从种植业转移出来,成为畜牧业的潜在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拓宽拉长畜牧业发展链条就能带动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快增长,实现广大农民富裕。

五是有较好的养殖基础。群众有饲养畜禽的传统习惯,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我们既有传统的饲养经验可用,也有先进的饲养典型可学,生产的畜产品质量较高,有潜在的市场竞争优势。

六是产业化链条相对完整。种养结合,引导和推进畜禽业的规模化饲养,是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迈进的重要标志。全县畜禽规模化程度由2006年的46%提高到2009年的78%,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畜牧产业链条。

(二)不利因素

1.资源和市场对畜牧业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我县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又面临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畜牧资源,特别是饲料资源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2.降低成本与提高质量对畜牧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成本、质量、品牌是现代市场竞争力

的主要因素。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了提高数量与质量上,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县畜牧业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有所增强,但在发展速度上明显落后于一些先进地区,生产成本上升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3.落后的生产组织方式对畜牧业的制肘越来越突出。我县畜牧业生产仍然存在着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饲养形式。落后的生产方式,薄弱的基础设施,对市场和价格等信息变化反应滞后,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弱,质量安全隐患严重。从千家万户分散饲养逐步转变为规模养殖,进而走上产业化经营、工业化发展道路,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从目前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现实看,畜禽分散饲养和规模养殖将长期并存,但落后的生产方式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桎梏。

4.自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畜牧业的挤压越来越严重。十一五时期,我县畜牧业产量以年递增8%的速度高速增长,满足了人们对畜产品的需要,实现了畜产品的供给有余,但是畜牧业对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的第二大污染源。尽管近几年我们十分重视畜禽粪便及污水处理,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生态环境污染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随着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一些脱离周边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发展的大规模养殖场,其污染控制难度和成本也随之加大。

5.投入相对不足对畜牧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畜牧业是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种植业一样,属弱势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很差。虽然国家对畜牧业的投入扶持逐步加大,但总的来看,财政投入还难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致使良种繁育、科技推广、疫病防控、信息监测、产品流通等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服务难以到位,支持补贴、风险应对政策不尽完善,限制了畜牧业竞争力的提升。虽然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对畜牧业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与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入的严重不足,成为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6.畜牧兽医体制不健全,对畜牧业的技术支撑能力较弱。目前,我县还没有完成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没有形成完善的畜牧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三大体系,畜牧系统存在经费不足、人员编制不足等问题,不能保障有人干事、有钱干事,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保障动物产品安全不相适应。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做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网破、线断、人散是目前的现实情况。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工资生活没保障,经费没保障,设施设备不健全,造成基层服务能力薄弱,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十二五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统筹兼顾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走农林牧结合、肉蛋奶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推进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为创建知名品牌、为将我县打造成畜牧强县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推进12322工程。1即一个中心,以保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中心。 2是两个确保,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3是三个创新,即创新观念,用工业化管理的理念谋划发展畜牧业;创新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规模饲养,标准化生产,建设各类畜禽标准化生产基地;创新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整合各类畜牧资源。第一个2是两个突出建设,即突出建设畜牧龙头企业,突出建设各类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生产基地。第二个2是在着力推进牛、羊、猪、禽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县要

重点推进肉禽、青山羊两大优势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华英禽业,大力发展肉鸭生产,打造江北养鸭第一县;紧紧围绕单县中国青山羊之乡这一品牌,加大对青山羊的保种开发,突出我县的发展特色。

(三)发展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循环经济运行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

做好市场环境分析,预测畜牧经济发展趋势,不论是商品基地建设、区域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的确立、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发展等方面,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3.产业化经营原则

集中力量培植一些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布局科学、竞争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群体,带动畜牧业生产、加工和营销上规模、上水平。同时,培育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牧业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和各种类型的专业大户,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组织管理职能,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

4.区域优势原则

立足资源优势搞好区域布局,大力推行规模化生产,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道路,突出特色,形成品牌。

5.比较优势原则

发展与保护并重,提升质量与提高效益并举,立足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集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调优畜牧业生产结构。

6.科技先导原则

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抓住农业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要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武装畜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经营意识指导畜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7.依法治牧原则

牢固树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社会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树立动物防疫是长期的、正常的工作的观念,正确处理规范管理与扩大规模的关系,依法监管与搞好服务的关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维护畜产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障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

(四)任务目标

1.总体任务目标

加快畜牧业发展,初步建立起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大力推动林下养殖,走农林牧结合、肉蛋奶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全力打造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由畜牧大县向强县转变。

2.具体任务指标

2015年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2500元,纯收入达到1000元。

2015年全县肉牛存栏达到12万头,出栏8万头;肉羊存栏180万只,出栏230万只;家禽存栏1500万只,出栏5500万只;生猪存栏60万头,出栏90万头;奶牛存栏5000头,奶产量2.0万吨;肉类总产18万吨,蛋类总产8万吨,奶类总产2万吨。

畜禽规模化饲养比重:肉禽达到100%,蛋禽达到95%,生猪90%,肉牛50%、肉羊30%,奶牛90%。标准化饲养比重:肉禽80%,蛋禽达到90%,生猪70%,肉牛40%、肉羊20%,奶牛80%。

培育建立起肉牛、肉羊、生猪、家禽、奶牛五大产业为主的畜牧业产业体系,五大产业产值达到66亿元。

畜产品加工、饲料和兽药产值大幅增长。全县饲料产量30万吨,年产值达7.5亿元。

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控制,常规动物疫病明显减少;无重大药物残留中毒事件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显著提高。

五、畜牧工作的重点及建设项目

(一)畜牧工作的重点

按照单县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建设意见的总体部署,及市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我县畜牧业生产实际与工作重点,规划期内我县发展畜牧业的重点是:

1.培育壮大畜牧龙头企业。重点培育我县畜产品加工龙头**华英禽业、百寿坊食品、莱河乳业三大企业的发展,在用地、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拿出具体扶持政策,完善产业链条,协助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协调与养殖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一体化联结机制,通过龙头带基地的模式促进我县肉禽、肉羊、奶牛产业的发展。华英禽业建成集种鸭孵化、商品鸭养殖基地、羽绒加工、肉鸭分割、生物制药、饲料生产、熟食加工、物流运输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以上,产值28亿元。百寿坊食品建成肉羊养殖基地,扩大生产能力,开拓新产品,争创品牌,发展单县羊肉汤连锁经营店100家以上,产值过5亿元。莱河乳业建成存栏奶牛3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基地,研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能力,拓展销售市场,产值1亿元以上。规划期内引进培育1个以上可带动农户1000家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集养殖基地、饲料生产、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畜牧龙头企业,企业年产值5亿元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生猪、肉牛、乳品加工企业,引进一个年屠宰加工生猪150万头的加工企业和年屠宰加工肉牛15万头的企业,带动我县畜牧业全面发展。到2015年全县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达到6家,新增各类质量认证10个。

2.建设专业乡镇。2015年发展品牌村40个,专业乡镇达到3个,畜禽饲养量占到全县的50%以上。

3.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2015年全县累计新增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区)100个。其中建设5个以上存栏30万只的商品鸭标准化养殖基地(小区);1个以上存栏30万只以上的蛋鸡标准标准化养殖基地(小区);2 个以上存栏20万只以上的肉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小区);2个以上存栏5-10万头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小区);1个以上存栏3000头奶牛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小区);2个以上存栏1000头以上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小区);20个以上存栏1000只以上的青山羊养殖专业村。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推行畜禽粪(沼)种植业等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新模式,自然养猪法等生态养殖覆盖率达到50%;无公害肉、蛋、奶比重达到50%。

4.完善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建成以县为重点、以乡镇为基础的家畜改良网络,重点推广肉牛、肉羊、奶牛、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猪牛羊改良率达到90%以上。努力引导社会力量创建畜禽品种繁育场,良种畜禽自给率达到80%以上。

5.发展合作经济组织。2015年全县新建或规范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30家,社(会)员总数达到2000个。规划期内重点扶持1家投资型农民畜牧专业合作社,达到机构完善、运作规范、带动规模养殖场(户)数量在1000户以上,合作社投资配套建设饲料厂、加工厂、仓储、物流等下属企业,形成完整的畜牧业产业链条,探索打造合作组织发展的新模板。

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工程治理和大型粪污处理项目。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粪污治理,规划期内重点完成16个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治理,COD及氨氮排放削减90%以上。为科学解决养殖场粪污污染,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国家沼气工程项目,利用畜禽粪污,建设1个大型粪污综合处理项目,进行沼气发电、沼气液化、生物有机肥生产,形成完整的粪污资源化环保利用体系,年可处理粪污2万吨。

7.加强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监管

完善防疫监督体系,切实做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和监督,防止疫情传入和传出,保障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安全。

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制度,规模饲养场(小区)、动物屠宰加工企业、兽药饲料生产企业100%实现官方兽医派驻,实现饲养到屠宰加工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兽药饲料经营企业经营规范,全部实现GSP认证。

畜禽标识和动物疫病可追溯管理系统网络覆盖全县。

县实验室配备专业人员及相应检测设备,具备重大动物疫病常规检测能力。

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畜禽扑杀补助、疫病监测、基层防疫人员误工补助、应急防疫物资储备等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达到6个100%。

全面完成基层兽医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解决县、乡两级体制、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不到位的问题,为基层兽医站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逐步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

实现执业兽医资格认证和动物诊疗从业许可。

8.构建畜牧业管理数字化与信息化服务平台

建立畜产品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数字技术,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控和可追溯体系,改变传统的畜产品质量监控方式。实现全县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及其产品质量的可追溯。

建立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与应急处置系统。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动物防疫关键控制点连接起来,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数据库、应急决策咨询专家库,实现对动物疫情的及时采集、科学评估、快速检测、早期预警、高效处置。

建立畜牧生产资源与预测预警系统。提供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畜牧资源、生产情况、畜产品价格、市场需求、分析预测等信息。定期公布市场预警信息。

建立畜牧科技咨询服务系统。逐步建立养殖与畜产品加工适用技术数据库、技术专家与人才数据库、畜牧科技成果数据库,实现网上技术咨询、指导。

(二)畜牧业重点建设项目

1.畜禽良种体系建设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影响范围广,技术含量高,投入大,又涉及到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基础性和社会性的事业。要建成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网点的家畜配种改良网络,重点推广肉牛肉羊、奶牛、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猪牛羊良种改良率达到90%以上。努力引导社会力量创建畜禽品种繁育场,良种畜禽自给率达到80%以上。加强鲁西黄牛、青山羊等地方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规划期内要建成1处存栏优良种公猪200头以上,种母猪1000头以上的种猪原种场;1处存栏基础母羊500只以上的青山羊良种保种场;1处存栏基础母牛300头以上的鲁西黄牛保种场。

2.饲料体系建设

建立与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饲料生产体系,发展牧草、饲用玉米种植,结合林下种草,搞好饲草饲料开发;大力推广饲草、青贮饲料加工贮藏技术,鼓励和支持建立饲草、青贮饲料专业化公司,争取国家饲草储备库建设项目,推进饲草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推广秸秆利用技术,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转化率;大力发展饲料工业,鼓励饲料生产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强饲料监测体系建设,加大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

监管。

3.动物疫病防治与食品安全体系

坚持预防为主和依法防制的方针,完善手段,强化监督,确保畜产品安全。一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结合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强化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病控制,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完善免疫监测、检疫监督手段,实施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有效的监控;严格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动物防疫屏障建设,建立疫病防控中心,建立疫情测报站,监控疫情。

4.畜产品加工与营销体系

政策性项目向培植龙头企业倾斜,对原有畜牧龙头企业进行科技改造、技术嫁接,实施科技创新,扩大生、鲜、熟畜产品加工。建立健全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培育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一是引导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建立营销网络或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等方式,实现企业与市场的对接;巩固和发展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产业发展牵动能力。二是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具有专业性、时效性、准确性的市场信息平台和系统,提供市场信息,正确引导畜产品生产和流通,提高畜牧业市场化水平。三是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联合会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传递信息、协调产销的作用,增强农户自我服务功能,解决养殖户与市场对接难的问题。

5.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畜牧兽医服务机构,重点完善县、乡、村畜牧兽医站(室),为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强化机构,改革体制,稳定队伍,完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功能,以具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生产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技术推广、信息服务、防疫检疫等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要在资金、人员方面给予保障;对于治疗、配种、饲料供应、产品收购等,引入市场机制,开展有偿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其他力量参与创办畜牧业服务组织,实现畜牧兽医服务的多元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将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点,也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乡镇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要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指导畜牧业,用抓工业的力度抓畜牧业,在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制定激励政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畜牧业发展氛围,确保全县畜牧业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加大扶持,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土地技术保障

一是资金方面。每年县财政要列支1000万元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用于发展林下规模养殖、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生态养殖、规模养殖场环境治理、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及畜牧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和建立担保公司,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的导向作用。二是土地方面。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将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总体规划,在每年的土地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预留,将畜牧业用地与农业用地在政策上同等对待,并以文件的形式加以固定,便于操作。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畜牧业专项用地。同时加强对畜牧业用地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及省国土资源厅、省畜牧兽医局《关于规范畜禽养殖用地管理的意见》(鲁国土资发[2008]61号)文件的规定严格审批程

序,新增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实行项目备案和土地备案制度。大力推行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有机结合的生态养殖方式,形成田中有场、林中有场等新格局,据专家推算,每500010000亩耕地可建设1个存栏20005000头标准畜的养殖场,既实现养殖场粪尿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养殖场污染控制,又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技术方面。县畜牧部门要抽出专业骨干组成畜牧技术服务队,为养殖户提供免费的技术服务,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相结合,加强对规模养殖户的培训,全面提高养殖户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力推广畜牧新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三)制定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充分利用现行国家政策,加大对畜牧业的投资力度,设立科学合理的技术推广和工作经费。以动物防疫体系、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环境治理等为重点,加强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与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支撑保护设施。完善和规范畜禽良种扶持政策,尽快启动畜禽政策性保险。扩大畜牧业投入渠道,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畜牧业,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畜牧业投入机制,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四)加强畜牧兽医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完善畜牧业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三大体系,特别是要扎实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劣实畜牧业发展基础,保障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增强畜牧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和疫病控制体系,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畜产品安全。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及推广体系,不断优化种质资源。逐步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完善组织形式

一是积极协调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抓好龙头带动,形成畜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订单畜牧业,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积极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打破所有制和行政区域界限,创办规范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使生产者实现效益最大化。

(六)实施科技兴牧

一是加大畜牧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广泛整合、集成和优化畜牧产业关键技术,积极探索市场条件下的技术成果转化与扩散机制,加快畜牧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步伐,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吸收、消化一批国内外畜牧生产、加工先进新技术,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科技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充分利用各级畜牧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组织、科研院所和养殖场的技术力量,积极组织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采取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等方式,广泛推广自然养猪法、林下养殖等畜牧兽医配套技术,促进畜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三是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建成以县为核心、以乡镇为重点、以村为基础、以专家团为依托、以饲养场(区)为服务对象,连通全国、功能完善的畜牧业服务与信息网络体系。加强基层科技培训,全面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

(七)强化畜牧业执法

认真贯彻执行《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畜牧业法律法规,强化动物防疫、检疫、兽药、疫苗、饲料、种畜禽的执法管理,严厉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建立良好的生产和市场秩序,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八)狠抓招商引资

畜牧业发展,龙头是关键。必须坚持畜牧业招商,加大畜牧业招商力度,坚持外招、内

引、上争的全方位招商引资思路,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紧紧围绕我县牛、羊、猪、禽等品牌,招引龙头企业,实现就地加工,就地增值,切实提升我县畜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提升我县畜牧业的赢利能力,提升我县畜牧业的产业水平,实现财政增收,农民增收,调动全社会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促进我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好又快发展。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市加快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必然选择。为指导我市“十二五”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增强我市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制定《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明确我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政策措施。规划期限为 2011-2015年。 一、发展背景 (一)服务业发展基础 1、总量不断扩大、贡献不断增加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1亿元,同比增长1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7%,“十一五”年均增长14%,实现了总量翻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3%,比2005年的29.3%提高了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9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7.1%;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7.6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46.9%;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末的6.7万人增加到2010年末的11.9万人,占比从24%提高到24.8%。 2、投资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不含嘉兴港区,服务业投资完成5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8.1%,“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37个,累计完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

渝农发〔2011〕373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农业水利)委(局),畜牧兽医局,市级有关单位: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编制,衔接了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农业农

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按专家论证建议意见认真进行修改,经过市农委2011年第8次主任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畜牧业现有基础与面临形势 (3) 第一节发展成效 (3)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5) 第三节主要任务 (10) 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11) 第一节总体目标 (11) 第二节战略重点 (15) 第三章产业布局 (18) 第四章体系建设 (21) 第一节畜禽良种繁育 (21) 第二节饲草饲料生产 (22) 第三节动物疫病防控 (24) 第四节产业化经营 (26) 第五节质量安全监管 (28) 第六节科技创新与推广 (30) 第七节信息化服务 (33) 第五章重点工程 (36)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标准化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

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

张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注意相关语句通顺) 通过对家港市服务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对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分析,确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研究和总结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当地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和地区部产业的各种联系,定位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大致方针;借鉴国外和国先进的发展模式;运用合适的专业分析模型预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策略,地区性的重点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之间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带动家港市服务业的长效持续的发展,促

进家港市城市整体性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域的产业正处于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纵向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分工并行、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正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态势,家港市必须准确定位,捕捉机遇,主动承接国际及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转移,实现与大都市地区服务业互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快速构建家港服务业经济,提升家港在南各县级市中地位。 本次家港的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十二五”期间,指导和制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使家港市经济的持续有力的发展,解决当前服务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年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模式。 1.1.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家港市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家港市服务业目前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服务业发展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家港市服务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 3.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服务业规划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个案分析法: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服务业规划方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中

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畜牧产业发展 (一)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畜牧业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11年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7.1万头,其中牛存栏7.08万头。生猪存栏68.61万头,羊存栏52.27万只,家禽存栏1043.14万只,兔存栏309.94万只,肉类总产量13.2万吨,蛋类3.78万吨,奶1.53万吨,畜牧养殖业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可达到180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县畜牧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畜牧业生产正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结构亟需调整。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沂水六合凯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及山东金泉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对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肉鸡养殖业将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但是全县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与生猪生产能力不相适应,加工能力

滞后,对外市场开拓能力低,防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受市场波动大。目前产业化建设刚刚起步,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还不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畜牧业生产和购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畜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比较脆弱。三是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衔接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养殖与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流通环节处于强势地位;风险保障政策不完善,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 2、畜牧标准化程度仍需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受生产经营者思想观念和某些条件的限制,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没能形成系列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粪尿污染与废弃物污染等畜牧污染源治理工作需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养殖、加工、市场流通的监管工作滞后,非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3、土地流转调整困难、供应不足成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土地实行分散承包,造成土地流转困难。二是受基本农田保护和“四荒地”交通、水、电条件限制,养殖用地可利用资源紧缺。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 序言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是依照《中共无锡市委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规划编制的政策依据是: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6月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服务业提速打算》以及2011年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无锡市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打算》等有关文件精神。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要紧分析“十二五”期间无锡服务业进展面临的形势、进展目标、进展任务、空间布

局及政策措施,是无锡以后五年服务业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营造服务业进展良好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编制实施服务业进展规划及相关重点领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进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十一五”进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锡服务业呈现健康快速进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我市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服务型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服务业贡献程度不断增强 “十一五”以来,无锡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5—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1055.74亿元提高到2479.57亿元,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37.8%提高到42.8%,上升5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编制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畜禽养殖方式逐步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在面临禽流感、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威胁和“瘦肉精”、三聚氰氨奶粉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冲击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稳定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畜牧富民计划”、“畜牧强农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X创建活动”,畜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 (一)养殖总量明显增加。2010年全县出栏生猪25.3万头、牛0.55万头、羊7.3万只、家禽1675万只,肉蛋奶总产5.9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5.2%,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规模养殖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2104户,规模养殖比重达73.2%,比“十五”末增加了11.2个百分点,生猪、肉禽和奶牛养殖已被列为全省优势发展区域。 (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XX绿健种猪XX荣获“XX省AAA种猪企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生猪、优质黄羽肉鸡、青脚麻鸡、樱桃谷肉鸭、天府麻鸭、皖西白鹅、XX 白鹅、波杂山羊、荷斯坦奶牛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猪、牛、

羊、禽良种率分别达92%、73%、85%和94%。 (四)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先后有25个养猪场被列为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XX温氏小王种鸡场、XX华农喻河原种猪场和XX绿健种猪场、金凤凰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X场和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X小区(场)认证。 (五)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XX达诺乳业、全椒未来饲料跻身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XX华农、管坝牛肉和隆盛禽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累计投资近2亿元建设一座产能20多万吨的饲料厂、年孵化苗鸡1600万只的小王种鸡场、年产8万头商品仔猪的小王种猪场和中心种猪场,发展合作养殖户500多户。XX雨润集团独资的全椒福润禽业XX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项目已经建成。全县78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密切了养殖户与市场的连接,推进了全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六)品牌建设显著增强。创立了“达诺”和“妙客”乳制品、“管坝”牌五香牛肉、“咯咯宝”牌鸡蛋、“华山”牌草鸡、“未来”牌系列饲料等优质品牌,并获得国家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申报并获得“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畜产品)”8个。 (七)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35元,比“十五”末增加500元,年均增速达7.9%,农民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13.6%提高到2010年的20.25%。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面是我们的给大家推荐的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供大家参阅! “十三五”开篇在即,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转型跨越急需创新引领、投资结构急待提档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十三五”招商引资发展规划,对xxxx经济产业全面升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因此,我局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引,结合xxxx实情,立足资源优势,总结先前经验,明确发展需求,继续尽职尽责,充分发挥招商引资职能,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科学规划,努力实施,以项目为核心,以服务为重点,制定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与具体措施,全面勾勒xxxx未来五年招商引资发展新蓝图。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商务局外资处的大力指导下,我局积极招商选商,大力营造投资环境,加大对外交流和项目推介力度,使全区招商引资工作逐步规范,服务意识和质量逐步提升,投资环境明显改善,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明显提高,项目建设速度显著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局大力发掘引进重点产业、打造精品项目,使我区经济实现了质与量的协同发展。 (一)主要成绩

1、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引资,我区经济总量快速提升。xx年-xx年6月底,外来投资(市外国内投资)累计完成407.56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境外)68605万美元,名列全市各县区前茅。累计征集到39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达1140亿元,涉及到特色农业和物联网高科技产业、城中村改造及城市综合体建设、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装备制造业、大型集团总部基地建设等多个领域。 五年中,恒大地产、星河湾地产、保利地产、首开地产、万科地产等一线大型房地产企业来我区投资建设,先后引进了北美新天地、茂业天地、华宇商业广场、千禧世纪广场、汾酒文化商务中心等一大批商业项目落户我区,星河湾酒店、凯宾斯基酒店、万豪国际酒店、阳光酒店等一批五星级酒店或已开业或正在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区项目储备、项目落地、项目建设、项目投产等项指标均位列太原市前茅。外来投资逐年增加,特别是外来投资服务业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xxxx区经济总量快速提升。 2、努力打造精品商业街区,我区发展质量全面优化。“十二五”期间,xxxx区积极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精品特色商业街区。素有“山西中关村”之称的太原南内环街,已成为集批发、零售、开发为一体的电子一条街,云集了赛格、青龙、颐高、阳光、云天、赛博等综合批发市场,其辐射效应,极大地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长风街--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 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总则 (2)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重点 (2) (三)规划依据 (2) (四)规划原则 (2)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 (二)面临的挑战 (7) 三、发展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目标 (9) (三)总体思路 (10) (四)发展指标 (10) 四、重点任务 (12) (一)优先发展民生品质商业 (12) (二)大力发展特色时尚商业 (14) (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 (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 (五)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20) 五、优化布局 (22) (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 (二)发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 (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 六、保障措施 (2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 (二)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环境 (26) (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 (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7)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 (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与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典当、拍卖、租赁等特殊流通业。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养殖业规划报告

园区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园区内农业板块所开展的有蔬菜瓜果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但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禽养殖业却未建设。据公司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在形成支柱产业的同时,开展特种养殖,养殖具有独特的集食用、观赏、互动体验的服务于园区旅游项目的品种,以增加园区的可看性、可玩性,最终以“乡村动物园”的形式展现。 畜禽养殖业在贵州特色山地农业发展项目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园区内及其附近多以山地夹杂小平地的地形为主,且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是做畜禽养殖的理想场地。养殖业投资较种植业安全、保险,进入门槛较低、投资周期短,竞争小、市场大,是实现短、平、快的最佳涉农产业。 二、养殖品种选择 1、猪的养殖品种的选择:从直接经济效益的创收角度来看,三元杂交猪的养殖是实现最快最大收益的品种。经实地考察,朱家场镇的温氏养殖小区养殖场以及霖峰种猪养殖场等均以三元杂交猪的养殖为主。三元杂交猪的长势快、抗体良好、适应性强,因此可作为养殖的首选品种。生态黑猪、宁乡土猪、生态野猪等品种生长周期较长,但品质良好,可作为特种养殖亮点吸引游客,丰富园区元素,增添养殖产品的附加值。其饲料来源于主要有玉米、小麦、青草、秸秆、

粉渣、豆腐渣等,自配饲料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利润空间,运用生态养殖方式进行饲养,产出优质、放心、健康的产品。 2、养殖牛的品种选择:肉牛养殖的品种有西门塔尔、利木赞、鲁西黄牛等。其特点为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在考察朱家场青山养牛场时发现,其养殖规模为200头的西门塔尔品种,据养殖场负责人余总介绍,其巴西玉米草青饲料的配套种植为0.5亩/头。在对新晃县肉牛的养殖业的走访考察时发现,其养殖的品种以利木赞为主。另外以养殖新晃本地的具地域特色小肥牛为辅。因此在养殖牛品种的选择上首选西门塔尔以及利木赞利润空间较大的品种。 3、鸡的养殖品种选择:养鸡主要是为丰富园区的元素以及增添园区的旅游项目。在品种选择上有生态本地鸡、麻鸡、野鸡、乌骨鸡等集食用、观赏、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品种。特色品种的养殖作为食材独具特色,其口感以及保健作用是肉鸡等品种所不能比拟的。鸡的养殖较简单,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卫生疫病,在保证卫生的条件下,其饲养就相对容易进行,鸡主要以玉米、稻谷、幼虫、青草、菜叶等常见食材为主,也极具经济效益。 4、鸭的养殖品种选择:鸭的养殖主要也是丰富园区元素。作为特种养殖其可选择的品种有生态大余鸭、本地土鸭、麻

2020年(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 划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存在问题 (6) 二、面临的形势 (7) (一)工业转型升级引导民爆行业健康发展 (7) (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拉动民爆行业市场需求增长 (7) (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民爆行业产能布局调整 (7) (四)一体化模式成为民爆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8) (五)倡导绿色发展和强化社会公共安全对民爆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8)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9) 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11) (一)推动结构调整 (11) (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11) (三)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3) (四)推行绿色发展 (13) (五)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 (14) (六)加快行业市场化进程 (14) (七)扩大国际贸易与交流合作 (15)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6) 五、保障措施 (16)

(一)坚持依法行政和政策引导 (16) (二)加快技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 (17)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17) (四)强化产品质量监督 (18) (五)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18) (六)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服务功能 (18) (七)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18)

“十二五”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以下简称“民爆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爆行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础性产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为继续促进行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十一五”是民爆行业发展较快的五年。在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能源及资源性工业品的需求持续旺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拉动下,民爆行业产能逐步释放,结构不断优化,安全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效益明显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发展现状 1.行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民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效益状况明显改善,运行态势趋稳向好,经济规模总量和企业利润大幅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总值分别由2005年的137.8亿元、1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2亿元、278.3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1%、15.2%;销售企业的销售总值由2005年的12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8.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9%;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不足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亿美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13.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6亿元。

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售后服务}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近年来,鹤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9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2.4%左右;201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 图1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时间序列 (注:2000—2005年数据为公报数据,2006—2010年数据为市统计局修订后数据)图22010年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 税收贡献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已经成为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服务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33.3%;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高达30.5%,高于全市总税收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鹤壁市作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经过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10年,鹤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25.38亿元、6.45亿元、7.7亿元、4.05亿元和26.83亿元,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5%、33%、8.4%、10%、5.3%、34.8%。

图32010年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许可)“两集中、三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功组建,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成立各种担保机构27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并通过各类高层次人才兼职、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为鹤壁提供智力服务。 (二)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即长-鹤-泰铁路横穿东西,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中心。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可以就近与郑州共享航空港。距天津港口500公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产品可直通海外市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鹤壁市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道路

有关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doc 8页)

有关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doc 8页)

日期:2010-03-29 14:26 发布单位:农业部畜牧业司

农牧发[2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的精神,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肉 品供给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仍然面临规模养殖比重低、标准化水平不高、粪污处理压力大等问题的挑战。因此,当务之急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逐步形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新格局。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农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