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建设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建设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生产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生产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主要设备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规划布局与工程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消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节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项目实施规划与招投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财务基础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不确定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综合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简称“数字城管”。

1.2 项目建设单位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项目可行性研究适应的相关法律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7年)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 213-200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

(CJ/T 214-2007)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 215-200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0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条文说明》(2005修订版)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年1月18日)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2002.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2006年7月印发。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

◆海宁市城市管理现状及建设背景;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项目需求分析;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投资估算;

◆社会评价和经济评价;

◆项目可行性分析

◆项目风险分析。

第2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1 现状及差距

2.1.1 海宁市概况

图2-1 海宁市行政区划图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千米,其中平原占87.94%,山岳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地势平坦,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2005年末,全市有许村镇、长安镇、周五庙镇、盐官镇、斜桥镇、丁桥镇、黄湾镇、袁花镇8个镇和马桥街道、海昌街道、海洲街道、硖石街道4个街道。有村委会161个、社区居委会59个。

海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高。07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4.5%左右;实现财政总收入36.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90亿元,分别增长27.9%和32.9%。

2007年12月29日,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正式揭牌成立,切实解决目前城

市管理中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等问题,加大城管执法力度,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主要承担以下八项职责:一是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依法强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二是行使城乡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三是行使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四是行使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城市饮食服务业排污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五是行使市政公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六是行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室外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七是行使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八是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省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2.1.2 城市管理存在的难题

随着“十一五”期间海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海宁市政府提出的五年工作目标的要求,城市长效管理、高效管理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还需进一步创新。现阶段常见问题主要有:

一、多头管理的局面依然存在

管理事权条块分割,以市政设施管理事权为例,城区的市政设施养护管理由市政处和城管执法局分别负责。

二、信息滞后,管理被动后置

当城市管理方面发生问题后,除了城管执法大队在执勤巡逻中发现以外,大多数情况是群众打电话反映、信访,或者媒体进行曝光后,专业管理部门才知道,使发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城市管理被动后置。

三、信息共享和传递不畅

城市管理涉及领域宽、内容广,更因审批许可和处罚的分离,执法人员经常要为调查取证到各有关部门查阅、调阅、复制相关档案材料。由于这些公共信息分散在多个部门,部门信息共享的不畅,使得执法人员不能及时获取相关资料,使城管执法人员难以与相对人及其他部门进行准确、及时、有效的沟通,执法效率难以提高。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在行政项目信息传输、违法认定等方面出现相互扯皮现象,无形中出现“想管的不管了,该管的管不到位”。

2.2 “数字城管”发展趋势

“数字城管”模式代表了当今城市管理的一种趋势。“数字城管”是指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现代城市管理理念,

依靠法律、行政和信息化技术等手段进行城市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能够实现精确、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它将对城市管理在管理方法、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上进行改造和完善。

通过“数字城管”,使城市管理在管理方法上实现手段创新,运用空间技术、网络技术等10余种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目标;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监管分离和部门协同,实现城市管理协同化目标;在管理机制上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改革城市管理评价机制,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目标。

从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等试点城市(区)的运行情况看,“数字城管”新模式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效果明显,得到了建设部、省建设厅的大力推广。

建设部于2007年1月发文,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提出2005年-2007年为试点阶段,2008年-2010年为全面推广阶段;截至到2007年12月:全国已有25个省、直辖市的29个市、区建设完成了”数字城管”系统;另有23个城市的”数字城管”系统正在实施建设中。

浙江省建设厅也于2006年6月发文,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浙江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规划(2006-2015年)》已通过专家论证。根据规划,到2010年前,浙江省11个设区市将全部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县(市、区)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初步形成全省一体、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全局互动,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城管”体系。目前,浙江省已在杭州、嘉兴、台州、诸暨等18个市县开展“数字城管”试点工作,其中,杭州、嘉兴、绍兴县、诸暨市和龙泉市5个市县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海宁市于07年3月被省建设厅列入浙江省第二批试点城市(区)。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一个城市管理的优劣,从市容环境这块“镜子”上就可映射出管理者的水平,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形象,更体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经过多年的努力,为海宁赢得了“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建立了功勋。但是,随着海宁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所承载的各种矛盾、困难和压力也与日俱增。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寻求管理的新对策、新方法,向管理要效益、要速度。

2.3.1 实施“数字城管”是城市管理发展趋势的需要

当代城市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面临着变革与创新,从研究表明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在城市管理中,体现以人为中心,从对“硬件”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软件”为重点的

管理柔性化趋势。二是在城市管理中,把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建立在数字化、自动化基础上的管理数字化趋势。三是在城市管理中,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扩大市民参与,增强管理透明度的管理民主化趋势。在这“三个趋势”中,信息化管理是关键。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突破口,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要求,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并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这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3.2 实施“数字城管”是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部件和管理对象事件的优化运作,要求城市管理手段不断更新。随着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市民对城市交通、环境、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网络化管理和动态调控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2.3.3 实施“数字城管”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的催化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宁必须站在当代技术的前沿来改变我们的管理手段。借助“科学技术”这个第一推动力,从管理工具的变革来引发管理体制的变革。通过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基础平台,促进城市管理手段创新、以此为催化剂,进而建立起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以数字化为标志的体制协调、运作高效、方式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建成城市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评价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决策支持、执行支持、监控支持新模式。

第3章项目需求分析

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并结合海宁市实际情况,海宁市“数字城管”建设的总体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业务需求

3.1.1 实施范围分析

3.1.1.1 地域范围需求分析

覆盖范围包括海宁全市(一期范围为城区约27平方公里)。

3.1.1.2 对象范围分析

城市管理涉及的所有对象、功能等。主要是: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中和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与数据要求》(CJ/T214—2007)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六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及其他有关设施)和五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为主,另可根据海宁市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新的部件和事件,系统在设计上预留今后扩展到其他领域的空间。

3.1.1.3 涉及单位分析

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现阶段主要涉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政处、园林处、环卫处。

3.1.2 管理模式需求分析

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的要求,通过数字城市建设,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通过体制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高效能服务。从发展的角度,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才能实现城市管理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建立全时段、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是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整合政府职能,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和指挥中心。监督中心是城市管理信息的集

散中心、监控中心和评价中心,通过信息采集员上报、视频监控、公众举报等方式,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对全市的城市管理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指挥中心是城市管理的指挥调度派遣中心,根据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传送的信息,统筹协调调度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图3-1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模式图

3.1.3 组织机构需求分析

根据监管分离的原则以及建设部的要求,海宁市“数字城管”在管理机构上设置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下设监督中心、指挥中心、综合办。

3.1.4 信息采集员需求分析

作为信息平台主要的信息源、整个流程的问题发现者,信息采集员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根据海宁市城市管理特色,将会组建专业信息采集员队伍,同时由街道的相关人员加以补充。

根据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整个流程的通畅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信

息采集员的执行力,因此高水平的培训和严格的管理必不可少,主要的培训内容需要涉及法律法规、对城市管理的部件、事件的认知能力,手持移动终端的操作等。

3.1.5 工作流程需求分析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的确定,首先要以建设部推广的“数字城管”模式为基础,涵盖问题上报、核实、立案、任务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监督协调、综合评价等方面。

3.2 功能需求

3.2.1 数据普查

3.2.1.1 基础数据普查需求分析

开展网格划分和城市管理设施普查,在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 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 215-2005)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和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单元网格进行精细划分和编码、对部件进行普查,建立覆盖全市的全面、准确、完整的城市管理部件基础数据库。同时,为了区分各个区的部件,在编码方式上采用行政区划代码进行区别。具体见“3.3.2编码标准化需求”。

3.2.2 配套设施

3.2.2.1 机房现状分析

在海宁市”数字城管”中,机房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综合考虑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功率、机柜结构及机房设备布局的基础上,核心数据机房分成不同的等级,规定了不同等级机房的电源系统安全运行要求、配置原则以及空调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制冷量和送风量的配置原则、气流组织的布局原则。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现阶段暂无机房。

3.2.2.2 网络现状分析

海宁市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市直属单位、市属相关单位以及各下属乡镇单位等。主要用于实现政府内部办公人员Internet接入需求,提供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等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增加政府业务的透明度和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更好的了解政府工作。

海宁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的主要特点:

一、海宁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是以《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为标准建设的,具有开放性、标准性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供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服务,增强政府部门工作透明度。

二、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支持MPLS VPN,实现与海宁市、浙江省MPLS VPN的连接和业务互通。利用多VPN业务的能力,灵活调整不同网络之间的访问关系。

三、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与电信运营商出口相连,市内各单位使用统一的Internet出口,实现政务外网与Internet之间在逻辑上通过防火墙安全隔离。

四、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三网合一,保证在未来开展视讯会议等业务时,无需追加更多的预算,充分保护已有投资。

五、电子政务外网的硬件平台、IP地址规划以及路由规划充分考虑可管理性和扩展性,避免因网络扩容带来。

图表3-2海宁市电子政务外网拓扑图

海宁电子政务外网核心由3台支持MPLS VPN的核心交换机S9508构成,采用千兆环网的连接方式。一台部署在市行政中心,另外两台部署在电信运营商的两个汇聚节点。3台核心设备均启用MPLS VPN,做PE设备。主楼和辅楼楼道交换机通过光纤直连核心设备,实现局域网的高速交换访问。

“数字城管”将依托现有电子政务外网,建立连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和所有相关政府部门、专业部门的网络平台,为相关部门提供安全、快捷、稳定的网络资源保障。

3.2.2.3 呼叫中心现状分析

呼叫中心是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平台,是收集城管问题和建议的重要渠道,承担了”数字城管”受理热线的服务功能;呼叫中心系统也是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的重要指挥调度平台,承载了”数字城管”平台、信息采集员、相关业务单位之间联络和工作调度的功能。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目前未建设呼叫中心系统。

3.2.2.4 视频监控需求分析

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成熟的网络、通信图像、语音传输等先进技术,实现快速获取辖区内多种报警信息,准确、直观、快捷,反映和记录现场的动态情况。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目前未建设视频监控系统。

3.2.2.5 移动终端的需求分析

信息采集员配备具有通话、短信、拍照、录音、手写、GPS、GIS等多功能的PDA 移动终端。

3.2.2.6 车载终端的需求分析

车辆GPS定位监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贴合与这一需求,为科学、快速、高效的车辆管理要求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调用GPS/GPRS定位接口可以实现对城管执法车辆、扫水车等车辆现有位置及历史位置的追踪,显示车辆的移动轨迹。实现对城市管理车辆的科学调度和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可提高车辆管理的工作效率。

通过车载GPS定位的技术,可以实时获得车辆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查询车牌、驾驶员或从地图上直接监视车辆的位置来获得目标车辆的实时运行信息,包括实时位置及行驶轨迹等;同时仅需要设置目标车辆需要回放的轨迹的时间,就可以清楚看到该车辆在该时间段内的行驶轨迹,并在GIS电子地图上显示;车载GPS的移动设置的位置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存储,并将基础信息通过GPRS网络平台导入到”数字城管”协同系统和GIS系统中,实现对车辆的动态监控以及智能化调度。

在监督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文字或利用车载终端的电话功能实现对城管车辆的文字调度或语音调度,城管人员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对调度指令进行回复,实现监督指挥中心与

城管车辆间的信息交互,保证了调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2.3 其它功能需求

3.2.3.1 建设内容及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海宁市”数字城管”的建设内容以建设部标准为基础,一方面要充分整合现有海宁市信息化资源,如电子政务外网、中国海宁、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等;另一方面,要预留与应急指挥系统等系统的接口。

3.3 非功能性需求

3.3.1 数据要求的需求

◆完整性要求

部件、事件的相关属性(时间、空间、位置、权属、对应信息采集员等),要完整无缺地反映在待建系统中。

◆一致性要求

系统的数据来自多个部门和业务系统,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尤其是地下管线附属设施的一致性,必须建立统一的数据编码并能够满足各专业管理单位的要求。

◆准确性要求

地理位置的偏差不能超过2米;权属信息不能有误;完好情况不能有误。

◆实时性要求

事件数据非空间数据在平台更新的时间不应该超过5秒;空间以及视频数据的传输和转换视数据量和网络负载情况不同,1M数据量在网络带宽不低于1M的情况下,更新(提取、传输、转换、入库)周期不超过5秒。

◆安全性要求

部件的具体位置信息属于保密信息,如要对社会公众开放,需要经过管理员授权,要防止非法使用。整个平台作为城市管理的信息中枢,需要具备较高的灾备、恢复措施。

3.3.2 编码标准化需求

海宁市”数字城管”数据采集、处理、编码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4月29日发布的行业标准,结合海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涉及的内容包括:行政区划编码、单元网格的编码、责任网格的编码、部件编码、事件编码、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

理流程和处理时限等。

3.3.3 系统性能需求

◆基础设施平台性能需求

网络与通信系统,要求数据传输网络畅通、快捷、安全,应具有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管理的能力;主机与存储系统,要求采用通用性好的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以及大型数据库系统,保证系统良好的性能。

◆应用支撑平台性能

要求应用支撑平台为业务应用系统的定制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并具有灵活的可扩充性和高度的可配置管理性。

◆应用系统性能

应用系统应满足用户的要求,稳定、可靠、实用。人机界面友好,输出、输入方便,图表生成灵活美观,检索、查询简单快捷,系统便于维护、扩充;采用结构化系统设计技术,使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升级性,可支持市区两级平台拓展。

◆安全系统性能

应按照国家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密要求,划分网络安全域,根据信息密级,在不同的信息安全域实施相应的安全等级保护;对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实现授权访问;同时整个系统具备健全的备份机制,数据安全可靠。

◆数据性能

系统数据应完整、准确和及时。

3.3.4 系统安全需求

根据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标准,”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为二级,即: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数字城管”信息系统需部署的信息安全产品,包括:防火墙、VPN、网闸、认证网关、代理服务器、网络防病毒、PKI等。

”数字城管”系统安全体系架构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

◆身份认证

系统对不同岗位人员实行分级授权,对用户的访问权限实行有效的管理。

◆访问控制

通过设置防火墙和网段划分,实现有效的安全隔离和访问控制。

◆入侵检测

在系统的关键环节设置入侵监测系统,以便有效防止非法入侵,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漏洞扫描

采用专业漏洞扫描工具,定期对网络系统及计算机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加以防范处理。

◆病毒防范

在服务器端安装防病毒系统,以提供对病毒的检测、清除、免疫和对抗能力;

在网络内安装网络版防病毒系统,客户端可以在内网升级病毒库,做到整体防御。

◆数据安全交换

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内网和外网、内网和专网间的数据安全交换。

◆安全防护体系

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仅有安全技术防护,而无严格的安全管理相配合,是难以保障网络系统运行安全的。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从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安全管理手段建设等方面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3.3.5 应用安全需求

应用安全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集中用户管理

系统用户在不同的业务系统有不同的角色定义,对应不同的功能权限,因此需要针对用户特点,构建相应的用户集中管理模式,实现用户统一身份和标识管理、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

◆无线网信息传输

在城市管理平台中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搭建的,用户的相关信息都通过无线网传输,因此更需要解决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数据

完整性等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用户命名统一

随着海宁市各类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实现用户的集中管理及信息共享成为必然需求,其中统一命名规范是前提条件。

第4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4.1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实现城市“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管理。

一是资源共享,构筑一个统一的综合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已建的政府公共资源(包括政务外网、视频监控等),构建基于“3S”技术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对城市部件进行系统编码和精确定位,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准确采集、网络传输和实时管理。

二是实行指挥、监督、管理适度分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形成统一指挥,监督有力、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统一建设标准,拓展服务功能。统一网格管理数字平台的建设标准,包括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图、物理网格区划、事件部件编码、信息交换和接口等标准,使该系统具备扩展覆盖到其它部门和管理领域的功能。

四是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市民提供快速、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

4.2 项目建设原则

一、遵循规范、结合实际

依据国家、建设部和省的相关规范、标准及政策,结合海宁城市特点,以创新的思路来建设数字城管,建设后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即符合建设部的基本要求,又具有海宁特色。

二、总体规划、分步推行

数字城管是一项整体工程。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规划在前、管理先行、有序实施。重视前期规划涉及,重视管理新体系建设。规划要坚持意识超前、科技含量高、技术手段先进、架构完整融合、系统扩展升级容易等。

三、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海宁市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和优化,利用共享增加信息设施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降低建设成本。

四、突出实效、突显亮点

以解决海宁市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为突破口,吸收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注意时效性,建设具有明显海宁特点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4.3 项目建设规划

根据海宁市的整体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对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分期分阶段建设,初步建议分三期进行:

图表4-1海宁市“数字城管”规划图

4.3.1.1 第一期

在2008年12月底前,在海宁市主城区27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建设海宁市”数字城管”平台,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数字海宁”基础信息平台的雏形;整合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并预留与应急联动等系统的接口。

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建设、工作流程建设、基础资源库建设、硬件设施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办公场地建设,制定标准规范、考核机制等。

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12月/6日/第003版 调查与思考 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文彬东胜区监督评价中心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化系统工程,是对过去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一次创新和改革,推广应用过程中肯定会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困难和阻力,如果我们的举措和动力大于困难和阻力,改革就能够成功,反之,改革就会面临失败。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毕竟还是一个新生幼苗,必然要面临着后续建设资金困扰、传统管理理念转变、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诸多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领导要重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大多存在着项目上马时领导高度重视,具体工作中容易忽视,遇到问题时容易轻视这样的弊端。鉴于其专业技术性较强,实施项目的企业为达到中标目的,只侧重于技术层面的宣传,忽视应用环节所面临困难的说明,容易让人理解上产生一种误区,认为只要系统上了,城市管理水平就可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就可以提升,城市面貌就可以改观。其实,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最大的好处就是工作量化、处置及时、考核公开,因此,其应用效果的好坏,关键还要看政府如何利用强有力的手段去实施。从目前全国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决策层意见难统一,后续改革配套措施跟不上,整体工作趋于一头热,分管领导和牵头单位工作热情高,处置部门抵触情绪大、个别单位不配合的被动局面。这就要求地区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带头重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首先统一思想,所有涉及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成员单位都要无条件服从系统的指挥、派遣、考核、评价,并形成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为城市整体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经常带头深入一线调查了解一线基本情况,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适时解决工作过程中造成的棘手问题,从而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第三,要从根本上扭转管理理念,凡城市管理类的问题,党委、政府要全权责成数字城管工作实施机构去指挥、去派遣,从而形成以数字城管工作为核心的大城管格局。否则,数字城管就永远处于边缘化状态,起不到核心作用,也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机构要保障。机构保障是根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明确要求,高位监督是实施数字城管工作的根本,明确一个隶属于政府的相对独立的综合协调部门是数字城管建设的有力保证。从目前已经上了数字城管项目的128个城市的机构运行情况来看,完全实现高位监督的只有浙江省杭州市1家,机构独立运行且为政府一级部门的也为数不多,好多城市都是将机构设置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一个科室。首先,数字城管本身就是对涉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实施指挥派遣和监督评价的一个过程,而成员单位大部分为本地区的重要职能部门,有城建、环卫、园林、环保、市政、城管、工商、供电、通讯运营商等,平级单位都很难协调派遣,让一个新成立的二级部门去完成协调、指挥、派遣多项任务,其运行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好多部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已经养成了一些惰性,一下子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标准完成规定的任务,抵触情绪肯定会很大。解决机构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是将数字城管机构挂靠党委或政府,由政府层领导兼任主要领导;二是成立隶属于政府的独立的运行机构,政府授权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指挥、协调、派遣、考核、评价。 三、考核要到位。考核到位是重点。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加大考核评价力度。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保障部每次组织的联席会议、工作部署会议、培训会议上,从各实施地区的汇报和经验交流座谈会中,我们也能够看出,一些城市该项工作还没有纳入目标责任制考

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工作职能

工作职能、工作定位、工作职责 数字化城市监督指挥中心是城市管理新模式单位,负责东丽区城区城市管理状况的监督与评价。城市管理工作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明确数字化城市监督指挥中心的工作职能、定位与职责,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建设服务型数字城管的有效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城市监督指挥中心职能 1、负责受理采集员队伍、社会公众及媒体等反映的城市管理信息。 2、负责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专业部门及时进行派遣,协调重点、难点的综合治理问题。 3、负责组织城市管理信息传递系统、处理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电子档案。 4、负责“数字城管热线”的日常管理工作。 5、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城市监督指挥中心定位 1、为专业部门服务。通过对全区的城市管理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的动态监控,为专业部门当好发现问题的“眼睛”和收集准确情报的“耳朵”,建设信息化数字城管。 2、为城市发展服务,推动城市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对各专业部门处理城市管理相关工作事项的情况进行核查和综

合考核评价,促进城市管理手段和运行向精细化转变。 3、为全区人民服务,通过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达到改善全区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目的。同时树立“以人为本,以城市管理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城市和谐发展为己任”的观念,构建数字城管系统。 三、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职责 1、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安全保密等工作。 2、负责对分类应办的案卷,依据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部件指挥手册进行派遣、协调和督办。 3、负责对责任主体问题的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做好与各专业部门的沟通处置工作。 4、负责各类城市管理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城市管理现状及各区域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5、负责对我区城市管理采集员队伍及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建设与推进,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飞跃发展。创建数字城管要抓住时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城市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而奋斗。

数字化校园自查报告

数字化校园自查报告 第一篇:“数字化校园”自查评估报告 泰州市胡庄中心小学“数字化校园”自查评估报告 我校现有学生 903人,教学班18个,专任教师62人。近年来,根据区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我校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在硬件建设上,上求支持、下挖潜力;在软件建设上,明确责任、发挥专长;在管理运用上,建章立制、注重实效。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对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认识,我校专门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全面传达了区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会议精神,全文学习了《泰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在每周的工作例会上,不断重申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为了切实加强数字化校园工作创建工作,我校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包括网络管理员)为组员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校长主要负责全面计划和硬件建设工作,分管副校长主要负责软件建设和管理运用工作,网络管理员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各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二、科学规划、积极投入,构建数字化校园软硬件平台 20xx年在高港区教育现代化创建活动中,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宽带信息点通过光纤覆盖全校,信息点覆盖到了所有教室、功能室和办公室。我校现有计算机教室2个,有学生机125台,生机比达8:1;多媒体教室1个,电子白板

室1个,移动多媒体10套,固定多媒体2套;各科室(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会计室)、各功能室(图书室、仪器室、档案室)都配备了计算机,教师有专门的电子备课室,师机比达2:1.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建成了校园广播系统,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上述硬件的投入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数字化教学工作,有力的推进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在软件建设上,20xx年8月我校就建立了学校网站,学校网站内容丰富、勤于更新,在参加区20xx年、20xx年学校网站评比中均荣获三等奖。在资源建设上,创建数字化校园任务下达后,我校就对校本资源的收集和整理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要求教师及时上传。目前我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各栏目内容已经上传、充实,各功能也在正常使用中。 三、加强培训,落实措施,推进数字化校园的教学应用 本次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面广量大,技术培训工作显得非常紧迫与重要。从去年暑假开始,我校就对数字化校园平台使用、校本资源收集上传、电子白板使用、泰州教育通等工作进行集中培训,领导带头参加,教师边听边练,网络管理员现场解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浓厚数字化校园创建氛围,促进教师熟练使用数字化教学设备,提高数字化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效率,我校规定了教师电教设备使用频数,凡是公开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每学期每一位青年教师必须到多媒体教室上两次课,每一位课堂教学获奖者必须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同时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情况、电子备课情况和网络教学情况,及时向全体教师反馈,促进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对于现代化城市的管理建设工作,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当前成熟的信息、网络、视频等技术。为了配合《规定》的制定,我市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成立市中心指挥平台和各个区县分指挥平台,实现网络互联。建设管理平台的目的是将及时发现的问题快速传递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内容发放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信息同步至数字管理平台。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建设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调研,科学论证,创新机制,建立了石家庄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分散的城市资源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极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以让违法行为有据可查,比如采集违规违法行为的现场情况,可能是信息采集员现场采集,也可能由城市监控系统采集,采集结果反映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留下真凭实据。 一、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基本架构 该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十个子系统: 三个平台分别是指数据交换平台、呼叫平台和城市管理gis基础数据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涵盖城市管理范围内各行业(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如城市供水、道路、桥梁、排水、夜景照明、环卫等企业基础数据,是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职能管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基础。呼叫平台是城市数字化管理的主要纽带,它将政府、企业和公众有效联系起来,是实现城市管理监管、指挥、考评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转变政府服务职能、解决市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一)带动了城市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原来的管理模式是领导指示多,运动频繁,但长期效果不明显,属于开环管理,粗放而又没有效率。新模式通过对管理对象空间上、时间上和责任上的精确定位,再造工作流程,使各区、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城市管理也由粗放转向了精准。 (二)促进了城市管理手段的创新 过去我们的管理是静止、被动的,往往是出了问题之后再去被动地解决,见事迟、动作慢、效率低。而新的模式是主动发现问题在现场、处理在现场、监督在现场、反馈在现场、最后检验还在现场,真正做到了动态管理和及时处理。比如:过去市政设施的维护主要凭借主观判断,或者等到破损严重时才去维修。现在通过道路桥梁分析系统可以精确地掌握每条道路、每座桥梁的各项数据,通过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它的现状,制定科学地维修计划。 (三)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一直困扰城市管理效率不高问题,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首先,实现了实时管理和动态管理,极大地缩短了工作流程,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服务水平。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方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xxx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集约型模式 建设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xxx分公司 2011年12月

目录

1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1项目建设背景 xxx位于重庆南部,素有“重庆南大门”之称,全县幅员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95万,辖3个街道、17个镇。 xxx是重庆主城的卫星城市.xxx位于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县城处在重庆“二环”与“三环”之间,是重庆南部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重庆近郊休闲避暑养生的最佳目的地;是重庆最重要的煤化工、机械、冶金、能源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是渝湛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目前,xxx市政府坚持高标准、大手笔、大气魄做好城市规划,着力把xxx建设成为45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城特色、水城神韵”的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全力打造重庆主城卫星城。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与之相配套的城市管理模式和理念却显得落伍和滞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脱节的矛盾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并日益突出,相关业务处理部门权责不明、方式粗暴等现象日渐凸显,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造成人与人、人与城市直接的和谐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发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和制约,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与时俱进,成为xxx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根据国家建设部批复的《关于在远郊区县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示范建设的请示》(渝市政委交[2008]120号)文件的指示,并在重庆市市政委

2020年学校管理自查报告范文合集

对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校着力体现管理制度的系统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结果的高效化,成立了常规管理领导小组,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并完善了《宜陵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和教师教学常规等管理制度。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爱国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扎实,灵活求新”的教风和“勤学好问,精练多思”的学风,“爱国团结,勤奋守纪律”的班风。 一、师资培训系统化 1、强化班子建设。几年来,我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观念,确立了领导班子的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吃苦意识,班子成员能处处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学校领导做到了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为教师排忧解难,保证了教师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限度地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工作中有思路,重过程、重管理。在实践中做到了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积极实施了校务公开,加强了民主管理,强化了民主监督。校长带头上好课,做好老师的榜样。他还直面学生和教师,深入课堂,并且充分利用他的校长博客以及学校的教师论坛与老师进行网上交流探讨,获得了强有力的教学指挥权,也对提高我校品位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同时,其他校级领导也从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等方面对教师的日常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监控。我们要求全体领导成员深入课堂听课,同时自己认真上好每一堂公开课,认真辅导年轻教师上好公开课。每人分工一条线,带领一个徒弟,联系一个年级,蹲点一个村小,工作职责明确,思路清晰,分工不分家,互相团结合作。 2、狠抓师德建设。 (1)加强学习。我校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巩固,狠抓规范的贯彻落实。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搞有偿家教。同时,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扬州市教育局“八不准”和市局的《五条禁令》要求自己,有效遏制了教师的不良行为。教师都把弘扬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意识作为锐意进取的方向。全校教师做到了上下团结,密切合作。特别是广大青年教师全面领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规范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师德水平提高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2)发挥组织职能。 党支部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所有党员教师帮扶一名

数字城管 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 20171017 - 副本

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精细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方式,建立“一个中心、两个统一”,形成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综合型“大城管”格局为手段,以信息化为核心,围绕标准化管理、精细化作业、人性化服务的城市管理要求,在全县建立监督、处置、评价“三分离”,作业、管理、执法、监督、评价有机衔接的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而达到管理区域数字化、管理内容数字化、部件和事件处置标准化,推进城市管理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现代化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按期完成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任务,成立翼城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住建局、县编办、县监察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文明办、县爱卫办、县政府法制办、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民政局、及电信、自来水、供电等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重要决策和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宋保国兼任。成员由县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和各区分管领导组成。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日常工作。 三、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通过建设“翼城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实现城管工作全方位、全区域、全时段远程监管 城市管理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次建设,将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GPS定位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智能移动终端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翼城县城市管理工作人员、作业区域全方位、全区域、全时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引入科学管理手段,提升城市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 2、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 情况介绍 ****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是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以创新社会管理和紧贴实际需要为导向,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资源整合、需求共享、平急结合、有效应对的工作原则,将全区涉及常态社会管理和非常态应急处突部门、单位的有效资源,统一整合,集预测预警、信息总汇、通信指挥、应急处置四位于一体,形成平时能管理、急时能处置的多功能指挥中心。 我区数字化城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在市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的目标任务,在全区各单位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城市管理案卷受理质量不断提高,案卷派遣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发展渐趋成熟。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于2010年3月建成,同时投入试运行,2010年6月正式运行。管理中心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接入应急指挥3G视频联动系统、公安技防视频监控系统、城管热线呼叫系统、DLP多媒体显示系统、人防联动会议系统和北辰在线视频编录系统实施统一整合,全部接入到了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全区网格化、精细化、多角度全方位的监控管理,形成了功能完

善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应急指挥平台)。 该指挥中心总面积为860平方米,按功能分为“数字化城管工作厅、小型会议厅、视频会议厅”。数字化城管工作厅主要功能是把常态的城市管理与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紧密结合,并能实现对突发事件的监控管理、应急指挥、有效处置及通信保障。小型会议厅主要功能是研究城市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召开小型会议和出现突发事件时保障领导指挥使用。视频会议厅,主要功能是接收和召开紧急视频工作会议和发布预警信息。实现了有限资源的有效整合、使用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城市应急管理与常态管理的迅速转换。 ****数字化平台(应急指挥平台)日常管理由区政府考核办负责,编制主任1人(由政府办副主任兼任)三个科室分别为网络管理科、综合科、指挥考核科。三个科室编制公务员编8人,事业编工人16人(3名值班长、12名坐席员、1名维护管理员),社会招募信息采集员20人。 目前,该指挥中心已经实现了平时的城市常态管理、视频监控、便民服务等功能以及应急条件下的监测预警、救援指挥、通信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逐渐成熟,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作用越发明显。

2019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安定区团结初级中学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整体推进方案》,我校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并选拔一名专职计算机教师负责学校的网络建设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在现代化硬件、软件建设,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对照《安定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达标评估方案》,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李勇担任组长,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对信息化工作实施指导,副校长姚凤堂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规划的推进,教导主任马国福、总务主任焦庆、电教员员逸群及各学科组长为组员,主要负责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校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着重建立了信息化发展的各项制度,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教师考核。这些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学校信息化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挥持续不断的推动力。由于意识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近3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硬件配置,实现了多媒体化。现有学生电脑室1间,配备电脑35台,其中学生用机45台(另外10台电脑在语数教研组,师生共用),另一间学生电脑室逐步淘汰,生机比达到7.6:1,教师用机56(含电子白板教室电脑),实现了专任教师人手一机的标准,师机比为0.8:1,

电子白板教室19间,实现了班班通。建有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音乐教室,购置了教学用多媒体设备,数码摄象机1台,照相机1台,DVD2台(远教工程项目配发)。这些设备的配置,优化了信息技术环境,基本实现了教学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经费投入,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2.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对外交流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学校建有教师QQ办公群、微信办公群。外网于2012年建成后经过逐步改造,目前已实现了20M光纤连接,为教师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学校认真落实《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保证每学期信息技术培训量达到人均每月1课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2)电子白板使用及课件制作。(3)办公软件的使用。经过培训,目前100%的老师能网上获取资料,存储上传资料。截止2016年12月,教师全部注册了安定区教育云平台的个人学习空间,参加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和甘肃教师学苑网上研修学习,合格率为100%;学校领导积极参加了教育信息化管理能力研修培训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领导能力,能从宏观上掌握学校信息化管理、建设和应用情况,制定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所有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90%的学科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且有一部分教师能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多媒体教学大赛中获得荣誉。 4.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个性化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每学年总有一部分教师上传录课视频至甘肃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上,而且校级资源库在学校领

数字化设计艺术的未来

7 数字化设计艺术的未来 20 世纪50 年代末以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逐步和艺术联姻,由此而诞生的数字艺术后来居上,在世纪之交崭露头角,一大批精通电脑的新型艺术家大量涌现,网上艺术资源空前丰富,新的用于艺术创作和辅助设计的硬件、软件、载体层出不穷,毫无疑问,数字化设计艺术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自己的活力,甚至在艺苑中独占鳌头。 7.1 数字化设计艺术的现状 7.1.1 艺术队伍的新气象 电脑与艺术本来属于迥然有别的天地,因军事需要而诞生、由头脑高度精密的科学家所设计的电脑,以发达的计算能力见长,但一涉及诸如非理性因素、形象思维、灵感等问题时便步履维艰;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则是人们驰骋想像、表现灵感、诉诸直觉、情感之类的心理因素,至今难用定量化方法来加以检测。在多数情况下,20 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程序员和职业艺术家之间存在着某种鸿沟,一方不谙“美的规律”,另一方将计算机语言的运用和程序设计视为畏途。目前,在发达国家,电脑正由科学家的利器向孩童的玩具转变;在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发展中国家,电脑也正在迅速普及。 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兼具电脑技能和艺术素养者将不再是少数,新型的艺术家将从这些人当中脱颖而出。目前,某些有远见的大型公司,正致力于推动上述进程,设立专项奖学金、组织少年儿童开展以电脑为手段的艺术竞赛就是它们经常采取的措施。在艺术队伍内部,分工曾经成为艺术进步的主要动力,除了其它因素之外,艺术媒介的专门化是促成艺术分工的重要原因。随着兼综合视听媒介的有声电影、电视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出现,20 世纪已经提出了打破分工局限、促进艺术家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新世纪内,由于传感技术、记录和复制技术、播放技术的进步,对视听媒介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将变得更加容易,嗅觉媒介、味觉媒介、触觉媒介的利用将显得日益重要(这种趋势在20 世纪的“嗅觉唱片”、“触觉电影”和虚拟现实游戏等产品中已露端倪)。也许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艺术家” 来称呼未来艺术队伍中的新人,他们是和新的艺术形式相联系的多面手。 7.1.2 网上世界的新天地 出现于19~20 世纪不同时期的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网络,目前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走向融合。对网上世界的营造已经起步,而且,这个“虚拟世界” 正在变得越来越精彩,成为艺术的新家园,围绕艺术而展开的视频点播、电子游戏和远程教育将为网上服务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长期以来,艺术享有“寓教于乐”的美名,但是,只有在游戏中,“寓教于乐” 才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自从游戏电脑化之后,许多传统艺术的受众(或潜在受众)便被吸引过去,在全身心地投入中感受空前强度的刺激。青少年们了解古典名著,不再从印刷文本开始。对他们来说,《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作品的电子游戏版无疑更有魅力。电子游戏目前已经上网,而且还成为某些“网络之门” 用来增加点击率的法宝。受众的消费需要是生产的动力,因此,将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致力于电子游戏的开发,传统的名著将有越来越多的游戏版,电子游戏本身的艺术性也将获得增强。我们可以断言,网上教育在21 世纪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接受必要的艺术训练,获取所需的资料和软件,发布自己的作品(网络出版),得到相应的证书以及学位。当然,专家们也可以通过发布数字化录像教材、开通会议电视、在电子公告牌上组织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种跨时空的远程交互式授课,将开创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7.1.3 数字化技术的新成果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艺术和科技的联系变得空前紧密。艺术生产越来越依赖于高效能、高质量的硬件、软件和载体,我们将可以看到新的艺术硬件、艺术软件和艺术载体层出不穷的情景。20 世纪末成为一种时尚的数字化艺术,基本上是以PC 机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图形工作站等专门化设备固然早已商品化,却只有专业人员才用得上。进入21 世纪,专用计算机在艺术领域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不仅如此,微型化的芯片将配置于各种传统艺术工具(如画笔、乐器等),而使它们增加前所未有的功能。能令艺术家“心想事成”的新型电脑化工具将不断发明,艺术家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习惯、个性和风格定制各种专门化系统,将来,家用艺术电脑也可能拥有当今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因此,“艺术硬件”的整体效能势必大大改善。由于各种平台的开发、源程序的公开、演化计算等新方法的应用,原来相当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报告

上海市XX职业高级中学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校内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保障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我校成立了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了安全检查的相关措施,加强了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力度。下面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完善组织机构 成?员: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了《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同时也制定了《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制度》、《校园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等相关制度。学校还和相关部门签订了《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责任书》,和第三方运维服务企业达成相关协议,同时坚持对学校的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随时检查监控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校园网络的安全。学校对外网络信息发布帐号由专人专管,信息发布由领导审核后推送。 三、严格执行备案制度

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要求下对学校所使用的域名https://www.doczj.com/doc/3710958650.html,进行了工信部、公安部的备案,并上报至区教育局,对IP地址进行排摸和梳理,同时建立对系统的调整和更新根据要求进行备案变更制度,坚持网络与信息运维管理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 四、加强技术防范措施 我校的技术防范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安装了防火墙,防止病毒、不良信息入侵校园网络、Web服务器。 2.安装杀毒软件,实施监控网络病毒,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3.及时修补漏洞和各种软件的补丁,进行相关软件的升级。 4.对学校重要文件、信息资源、网站数据库做到及时备份,创建系统恢复文件。 5. 建立服务器日志,对服务器的运行和使用进行自动记录。 6.学校门户网站每年接受由市教委组织的安全检测。 7.定期和第三方运维服务企业共同对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 8. 实时监测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 五、加强意识和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无线网络达到校园全覆盖,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校领导非常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通过教工大会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的传达和动员宣传,加强教职工对网络和信息使用的防范和安全意识,并通过学生管理处对学生开展网络使用安全的相关教育。另外通过网络技术人员组建学生社团进行计算机安全使用方面的培训,随时对全校师生使用中的问题和故障进行了解和排除,提高对网络和信息系统使用的规范和服务,尽力做到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无漏洞、无缺失。

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法制办已审定)

晋城市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促进城市管理手段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部门协作效率的重要模式,也是现代化城市科学管理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为强化城市管理工作,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规范城市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规范建设和高效运行,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量化管理标准,细化管理行为,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相关信息发现、处置,以及对处置情况实施监督的完整闭合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市管理部件,是指纳入城市管理,与公用事业、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有关的各类设施。 本办法所称城市管理事件,是指人为或者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道路交通、治安秩序等受到影响或者破坏,以及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相关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状态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利用信息采集器,收集网格内的部件和事件信息,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问题处理、结果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进行城市管理活动。

第三条市政府设立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导组,统筹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在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日常工作,具体职责为:(一)负责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规划、建设及管理,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县(市、区)政府及经济开发区和市公安、城管、国土、建设、规划、环保、民政、信息等责任部门按照晋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需要及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职能分工明确责任、履行城市管理职责。 (二)负责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系统的建立、运行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检查、监督、指导各县(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的工作。 (四)负责巡查列入监督范围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接受并处理来自监督员巡查发现、新闻媒体曝光、市民举报、有关部门移送以及上级交办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审核立案后将案件派遣到主管部门或责任单位。 (五)负责受理、校核部件、事件等信息和监督、评价处置工作。对城市管理部件维护、事件处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分析、评价、考核,定期将县(市、区)政府和责任单位履职情况、系统评价结果报告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导组,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六)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信息数据库的定期更新。 (七)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整合。

数字化城市管理

一、技术规范、总体目标 XXX市数字城管信息服务业务外包是本着信息采集“群专结合”和“政府花费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将单元网格范围内的城市事、部件委托给社会上具有信息采集、且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法人单位,按照城市事、部件管理标准、巡查监管要求,根据部件、事件的多少,综合考虑,并以一定量的网格数作为基础单位,进行定时、全覆盖、公正、及时的监管和有效信息数据采集,准确传输核查、核实等,保证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全面处置。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依托空间信息技术、工作流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无限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并实现政府信息化建设和相关资源的共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品味。同时,将信息员岗位外包,通过采集公司负责对城市管理问题信息采集工作,及时发现、解决各种部、事件问题,从而实现对xxx市建成数字城管覆盖范围的全覆盖,保证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运营效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信息采集实施细则 为了确保信息采集工作符合X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要求。特制定了信息采集项目实施方案,对信息采集项目的实施进行了明确划分,以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保证信息准确性、

及时性。通过整合流程,明确相关人员和岗位的职责分工、管理权限,完善管理权限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以信息采集服务质量为考核依据,以市场的杠杆激励信息采集的运作,提高信息采集质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使信息采集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运行。 管理内容是将XXX市建成区内被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覆盖的区域内的区域巡查、问题信息采集、公众投诉问题核实、专业部门处置结果核查这四项工作统一外包给信息采集公司完成.通过实施信息采集的市场化运作,聘请专业公司组建信息采集队伍,全区域进行信息采集、上报、核查以及统计分析等,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只需负责对采集公司的业务考核和质量抽查,从而实现信息采集的公正、客观、及时、有效。同时,考评队伍的优化降低了数字城管的运行成本,减轻了人员管理的负担,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的效能。 依据相关城市管理标准,以人工巡查的方式负责对城市事件动态问题及部件完好、变更信息的限时采集;对热线投诉等途径反馈问题进行核查;对所发现问题结案前进行核实。(1)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范围 XXX市信息采集面积共XXX平方公里,包括XXX个街道,XXX个社区,划分了约XXX个单元网格,XXX个工作网格以区,项目覆盖区域为市主要中心城区。 按照管理要求的不同将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区域分为五大区,每个区再划分三级区: 一级区域:中心城区繁华区域及城市出入口、广场、主 2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方案

xxx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集约型模式 建设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xxx分公司 2011年12月

目录 1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 1.1项目建设背景 (1)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1) 2项目建设目标 (2) 3项目建设方案 (2) 3.1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及部署 (2) 3.2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建设 (7) 3.3城市管理区域的网格划分及部件普查工作 (10) 3.4视频监控子系统建设 (29) 4项目组织施工方案 (30) 4.1项目需求分析 (31) 4.2项目实施计划 (31) 4.3项目组织机构 (31) 5投资估算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系统建设投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运营商垫资模式的费用预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1项目建设背景 xxx位于重庆南部,素有“重庆南大门”之称,全县幅员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95万,辖3个街道、17个镇。 xxx是重庆主城的卫星城市.xxx位于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县城处在重庆“二环”与“三环”之间,是重庆南部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重庆近郊休闲避暑养生的最佳目的地;是重庆最重要的煤化工、机械、冶金、能源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是渝湛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目前,xxx市政府坚持高标准、大手笔、大气魄做好城市规划,着力把xxx建设成为45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城特色、水城神韵”的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全力打造重庆主城卫星城。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与之相配套的城市管理模式和理念却显得落伍和滞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脱节的矛盾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并日益突出,相关业务处理部门权责不明、方式粗暴等现象日渐凸显,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造成人与人、人与城市直接的和谐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发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和制约,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与时俱进,成为xxx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根据国家建设部批复的《关于在远郊区县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示范建设的请示》(渝市政委交[2008]120号)文件的指示,并在重庆市市政委的数字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要求,xxx县可以通过建立集约型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整合xxx县各种城市管理资源,与市级平台对接,创新城市管理手段与模式,转变政府职能的。 通过集约型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利用部件普查数据,结合城管通终端,以监督指挥中心为轴心,对各种城管事件进行有效处理,大大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运

校园APP、互联网群组使用和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校园APP、互联网群组使用和管理工作 自查报告 东王营乡朱营小学 2019.3.25

校园APP、互联网群组使用和管理工作自查报告为切实维护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切身利益,根据市县教体局通知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各类APP软件应用情况排查工作,现将排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高度重视,摸清底数。 学校成立了APP软件应用情况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开展了一次全面摸排,迅速了解和掌握师生通过中小学信息化校园、数字化课堂、计算机教室等网络载体下载、安装使用的教辅APP终端,或者学生、家长在手机上购买安装的教辅APP终端使用情况,没有发现非法教辅APP进入校园。 二、建立工作机制,严把入口关。 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了教辅APP进校园监管机制,严厉查处并抵制带有不良信息(色情、游戏、迷信等)内容的教辅APP软件进入校园,严厉查处学校和教师假借推动信息化教学名义向学生推荐和使用未审核、带有不良信息的教辅APP软件,加强过程监管,严禁非法教辅APP进入校园。 三、规范教材使用,抵制不良教辅。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要求,学校严格采用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进的教育云平台及智慧(数字)校园平台等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及服务。坚决不使用教辅APP向学生布置作业、不向中小学生推荐教辅APP。目前没有一位老师使用或向学生、家长推荐教辅APP。

四、开展专题教育,提高师生认识。 学校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科学对待教辅APP,提高对不良教辅APP的认识,自觉抵制使用不良教辅APP。

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工作总结

积极推进数字城管新模式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2009年度工作总结 2009年,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部分市人大代表的热切关怀下,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全面投入运行。中心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突出抓好“建设、服务、监督、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精神文明,加强城市管理文明创建”的号召,深刻把握建设我市和谐文明首善之区的定位,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的监督和指挥,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系统在我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使我区城市管理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根据蚌埠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和《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管委会成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高标准、高品质的要求,建成了覆盖全区、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数字城管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并于2009年6月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数字城管中心具体负责区内有关城市管理的综合协调、监督指挥工作,充分发挥了问题发现、协调指挥、协调监督及科学评价的重要职能。截至到2009年12月……日,监督员共上报案件……件,立案……件,已经结案……件,结案率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已初步取得成效。 一、2009年度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管理体制 中心筹备伊始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要求配臵资源,完善办公场所建设,在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下,建立了符合我区快速

发展实际和创新性工作模式要求的高标准的办公环境,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参照其他地市成熟的工作模式和我区的工作方案,在中心内设综合部、监督部和指挥部三个部门,确定了各部门负责同志,主持部门日常工作。按照实际需要聘用了12名信息处理员,负责群众电话举报、监督员上报案件的受理、核实、立案、核查等工作;通过招聘建立了15人的城管监督员队伍,负责城市事(部)件专业信息采集。合理分配布臵工作,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积极加强制度建设。根据本单位工作性质和有关要求,起草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蚌埠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工作守则》、《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工作职责及各部门工作职责》、《蚌埠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蚌埠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管理标准及责任单位》、《城管监督员工作考核试行办法》等,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工作局面。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管理信息发现机制、问题处臵机制、综合评价机制以及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为中心的正规化管理和制度化运作奠定了基础,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推进数字城管体系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 为达到数字城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心稳步推进运行环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数据建设和管理模式建设。建立了科学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平台,制定了合理的运行程序,切实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 中心着力打造新的城市管理流程, 以城管通系统为抓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