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人地关系地域系统_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_人地关系地域系统_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_人地关系地域系统_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_人地关系地域系统_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文章编号:1000-8462(2008)02-0177-07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樊 杰1,2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北京 10010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学术思想是吴传钧先生对我国地

理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主要

来源于吴先生长期对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研究对象和主要

研究内容的探究与实践,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学术思想已成

为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石与工作指南。近些年以

来,在吴先生的指导和陆大道院士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地理

科学与资源所的经济地理学者们,正是把发展和应用人地关

系地域系统理论作为主体任务。无论是研究中心的成立和研

究室的组建、研究所长期科学计划的设立,还是重大科研活动

理论支撑和研究目标的选择,始终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作为我们的统领。在2000年以后,承蒙吴先生和陆先生的信

任,我相继担任了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地

理资源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所第二个长

期科学计划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中国区域发展 首席科学

家,在尝试着如何应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指导工作的同

时,思考和体会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的价值与意义。1 经济地理格局是自然综合体和生产综合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在建立新中国之后,我国在许多领域的发展仿照了前苏联的模式。地理学也按照前苏联 自然地理+经济地理 的两分法,进行了学科构建。经济地理学成为我国地理学的重要学科领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地理和矿产 能源资源型的原材料工业地理学科方向上。在阐释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对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影响、部门技术经济在地理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工农业发展布局与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关系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地理学基础,造就了具有相当大规模的经济地理学研究队伍。与此同时,在吴传钧先生的领导下,也形成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色,并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建设产生越来越强的影响作用。我只是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一名初入道者,但也曾耳闻和经历了经济地理学在研究流派和研究方向等方面的讨论。随着自己对经济地理学学习的不断深入,体味吴先生在过去两次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和发展思潮方面讨论中的真知灼见,

越来越理解先生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贡献是多么重要。第一次经济地理学发展大讨论,我只是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有所耳闻,据说是经济地理学派之争,谓之 生产配置 派和 生产力配置 派,起源于1950年代初期。 争论的焦点为在研究对象内包括不包括生产关系 。第二次经济地理学发展思潮的探索,起源于同国际经济地理研究前沿的接轨,由于引入新经济地理学后与经典经济地理学产生的碰撞,简单地归纳为究竟如何定位以社会和文化为主体的新因素研究、与之相关的新机制探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在第一次讨论中,吴先生主张经济地理学是 以研究生产布局为中心内容 的科学,即生产布局的科学 。在第二次新经济地理学潮流涌来的时候,吴先生提醒和告诫我们青年地理学者不能以偏概全、应当吸纳新老经济地理学的合理内核,推进经济地理学健康发展。事实证明,对经济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既要充分认识资源环境系统对经济

地理格局和过程的影响作用,也不能忽视经济地理现象之间

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自身格局形成的作用。同时,应当越来越

重视社会和文化因素与自然圈层、生产生活空间结构的相互

作用。这些作用共同决定了经济地理现象分布格局及其演变

规律。而且,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空间尺度之间这种作用关系

是可能有所差异的;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这种作用关系的基

本特征和规律也可能发生变异(图1)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忽视空间尺度和区域特征、忽视发展阶段,简单地放大某种因

素(无论是新因素或是老因素)的作用、单一地强调某种研究

方法的科学性,都是有违科学性的。

1982年我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

第一门课是经济地理学,第一堂课是由吴先生上的。再读我

保留的先生上课的讲稿,感到先生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的见解,是他形成人地关系地域系

统理论思想的重要来源。先生定义了经济地理学是 界于社

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边缘科

学 而后我既深刻地体会到了经济地理学在中国科学

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的 边缘科学 属性带来的种

种难堪与挫折,更深深地体会到了经济地理学正是由于具备

这种 边缘科学(换个说法是 交叉学科 ) 价值而逐步被上述第28卷第2期2008年3月 经 济 地 理ECONOMIC GEOGRAPHY Vol.28,No.2

Mar.,2008

1982年吴传钧先生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课的讲稿: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油印稿)。收稿日期:2008-01-07;修回日期:2008-02-21

吴传钧先生于1960年发表在 科学通报 第10期的论文: 经济地理学 生产布局的科学 。

曹廷藩,等.关于我国经济地理学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见:中国地理学会1978年经济地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

部门认识和接受、特别是社会发展和决策科学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先生还认为: 经济地理学着重生产布局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有关条件、类型、区划和发展规律。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发现、阐明并运用有关规律来解决生产地域布局上的一系列矛盾,包括:经济生产和影响生产的发展的条件之间的矛盾,一定地区内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和有经济联系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矛盾(吴传钧,1982) 。可见,吴先生对经济地理学的阐释同先生形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内核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先生强调了研究生产布局地域体系形成过程和规律必须探究自然、技术、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因素)的作用,强调了生产布局地域体系内部生产部门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部门结构,强调了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形成

的区域结构。图1 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架构Fig.1 Fundamental framework of the research into economic geography 重温先生的讲稿,不只是学术见解的深邃令人景仰 当时因无知肯定没有这些体会了,但此后不断深化、终生难忘、崇尚仿效的是先生展示给我们晚辈们的风采。可以说,对科学院是伟大的科学殿堂的认知、对最高学术机构权威性的折服,最初更多的是来自吴先生的渊博高深而又道地的学术大家风范、举止言谈中高雅风趣的格调、待人接物(无论是面对官员或是国外学者)崇高而又亲切自如的仪容。在后来我

指导研究生时,启迪我的学生们在科学院学习的两大优势: 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学术大家; 可以直接参与重大科研活动。如果这两大优势学生都没有利用上或没有利用充分,在科学院做研究生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应该说,我的进步首先得益于有吴传钧先生的引领、有陆大道先生传帮带、有我的导师李文彦的指导,这是一种幸运。2 区域发展研究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探索

的重要方面

近期读陆大道先生传给我的 吴传钧人地系统研究观点

陆大道整理 的笔札,才知道早在1979年底,吴传钧先生在广州召开的第四次地理学会代表大会上所作的 地理学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的学术报告中,对人地关系的内涵就进行了深入

阐述。提出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

系统 。 也就是说,地理学家侧重在人地关系的空间方面 。

吴先生认为, 人 和 地 这两方面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在一起,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的内部具有

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

便构成了一个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此后,吴先生反复强调

地理学要 着重研究人地系统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

用。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我真

正学习吴先生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始于担任 人地关系

作用机理与调控实验室 主任的1999年。在对人地关系地域

系统一般性理解的基础上,我更关注 怎么把哲学内涵深厚的

命题演变成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如何在方法论层面上实现

这种研究?如何把国际上 区域主义 的复兴的新趋势结合到

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中来? 。因此,在组建 人地关系

作用机理与调控实验室 时,我们确定了研究室的发展目标

为: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

然地理环境的耦合规律。近期重点研究产业空间结构分异的

生成机制与演化规律,空间相互作用 流 的成因、作用特征及

其变化规律,区域PRED 协调发展方案的实验生成与调控模

式,以及关键产业部门合理空间组织的政策设计与效果模拟。

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是

基于经济地理学对区域发展的综合研究。以揭示人类社会经

济活动的空间法则为宗旨的区位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区域发

展研究进入科学探讨的时代。由于工业化是19世纪发展的

主题,区域发展研究也就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领

域。产业结构研究揭示了产业的生命周期与产业发展演进规

律;空间结构研究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

形态与变化规律;区域政策研究则主要是调整地区间发展差

异和地区内部宏观运行机制;区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研究更

侧重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机理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法则。自

1950年代以来,区域发展问题成为全球性重大的社会经济问

题。随着地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区域化进程的不断深

入、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区域发展在基本理论和应用

研究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按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研

究的基本范式,区域发展研究有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图2):不同尺度空间内部的发展问题,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及棋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A 或B 区域);相同尺度空间的差异性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A 与B 区域);以及不同空间的基本格局与尺度转换过程中的相关问题(C 区域)。区域发展研究既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也强调社会经济系统内部传统因素与新因素的综合。这样,区域研究就成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载体,区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成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研究在区域类型的选择方面,除了受实际任务 特别是地方横向任务决定的区域类型(这类区域通常以发展

为主题,以合理选择发展目标、途径和空间组织方案为主要内容)外,对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更具意义的,是主动选择的区域类型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 在陆大道院士主持下,开展了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持续跟踪研究,形成了

178经 济 地 理 28卷 文件名为 吴传钧人地系统研究观点陆大道整理 的陆大道先生笔札。参考吴传钧先生文集 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 ,学苑出版社,1998年。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系列著作和 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

的学术专著。这两部著作是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规律的

系统研究成果,在区域发展地学研究的基础上,连续跟踪全国

及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策、重大举措和态势,并做出相

应的评价;分析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分析性

建议;揭示区域增长差异的因素与趋势;阐明各地区在社会发

展、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生态环境

保护与整治方面的问题与对策。在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的

成果及其在决策层产生的影响,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科学院在

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水平,确立了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

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学术领先地位。 选择我国在人地关系

作用剧烈、特别是在人类活动作用下地理环境改变明显、且在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地位重要的典型区域进行研究。

这些区域主要包括能源矿产资源开采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区、城乡交错地带、农村工业化地区、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大

江大河上游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区域等。科学命题主要是通过

人类活动过程、强度及其与典型区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格局

变化(尤其是退化)关系的系统化分析与尝试性的定量化探

索,重点研究承载相互作用力的地球圈层之间物质与能量流

的特点、驱动人地关系相互作用格局转化的机制;这种转化与

人地关系质量变化的耦合规律及对其资源环境效应的评价;

提出引导区域可持续发展、修复和改善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

及其调控途径等等。由于这些区域的人地关系在短期内发生

着显著的变化,作为典型研究的对象区,非常有利于探究人地

关系的地域特征和结构分异状况,并为进一步归纳人地关系

地域系统演变的一般规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图2 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的区域发展研究基本范畴

Fig.2 The fundamental catego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idea about Territotial System of Hum an-Nature Relation 3 综合集成方法是解析人地关系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吴先生提到的大科学家名字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钱学森先生,这主要是吴先生对钱老在划分科学体系时倡导 地理科学 的见解的高度认同。而且,钱老倡议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综合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组成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要以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 研究人地关系的巨系统及其结构与功能,并强调这是地理学重要的基础研究。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被公认为是 综合性 和 地域性 。前者强调,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巨系统。在地理学学科建设过程中, 综合性 用

系统观和整体观研究地理环境,始终是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技术方法层面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采用复杂开放巨系统的研究方法进行整体设计、项目推进、学科建设的范例是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围绕全球碳循环、全球水资源与水循环、食物与纤维三大主题,通过深入探讨地球系统各圈层间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诱发的重大全球环境变化的规律,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综合集成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出现,给了我们地理学者开展综合集成研究一个这样的启示:进行整体研究应当确立具体的研究对象 在 整体性 构成中承担重要功能的载体。地球系统科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是通过物质能量流为载体,通过最具活力的如碳、水等生命物质循环过程,研究他们在地球不同圈层之间的运动规律及其由此产生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特别是能够很好地刻画自然的四大圈层同人文圈层之间的作用关系,由此探究地球的整体性。而地球系统科学应用目标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减灾防灾,体现应用目标的具体研究对象是食物与纤维的永久保障。这种 载体+目标 的思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理学者始终在寻求着通过 自然、人文和技术 等三方面有机结合、发展地理科学的方式,这被认为是能够促进地理科学发生质的飞跃的根本途径。当今地理科学在宏观层面上的综合集成、孕育和滋生统一地理学的同时,微观层面上对过程的研究、在学科研究深化的同时导致地理学内部的进一步分化。微观层面的深化依然是学科发展的主流和学科前沿的集中领域。可以说当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是

在学科内部进一步分化和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综合共同演进

的过程。那么,如果我们把 区域 当作一个整体,我们的 载

体 和 目标 是什么呢?我认为,区域发展研究的 载体 应当

是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格局变动的驱动力及其构成驱动力的

驱动因素,而 目标 则是基于区域均衡下的空间结构有序化。

从方法论和理论支撑来看,地理学的综合集成研究也必

须像地球系统科学那样依靠复杂性系统科学。系统科学的核

心理论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的建立,是系统复

杂性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复杂性系统科学重点研讨包括社会经济系统、资源环境系统、认知思维系统等在内的不同巨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问题,其重要的方法论支撑是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综合集成研讨体系 可操作平台。无论是早期复杂性研究中出现的从整体看待问题的

整体论学说、还是而后兴起的对自适应系统的研讨,以及近年

来试图在不同的复杂性系统之间寻求共性、推动一场跨学科

和学科大整合的科学革命,都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

其综合集成研究的需求有着很大的一致性。

因素法和区域法是地理学综合集成研究的两大方法。无

论是因素法或是区域法,都应当借助复杂性系统科学的方法

论和辨证思维方式,探究地理综合性问题求解的途径。因素

法就是将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各个因素本身及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深入剖析来反

映地球表层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时空演变规律。

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强调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或是在重

大的自然过程中,探究人类活动因素的作用。因素法是地理1792期 樊杰: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学研究的基础。但区域是地理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种需要综合解决的问题无一不在区域中集中和交织,因此当前地理学的集成研究更多的体现在区域研究方面。目前国内重大的、不同层次的区域研究大都趋向综合。在陆大道先生负责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的综合研究 中,我曾针对区域发展综合集成研究做了这样的设计:着眼于 地学要素-区域发展 系统的整体性,揭示不同时期以及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地学要素对区域发展影响作用的消长(单要素)、要素匹配(要素群的结构),以及耦合(地学要素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规律。借助地学要素与区域发展相互影响的区域类型划分,解析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一般轨迹,研究地学要素对区域发展综合影响的时空规律。

区域法研究需要一个团队来共同实现。事实证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之所以在经济地理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得益于发挥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在经济地理内部不同专业(工业地理和农业地理、城镇地理和乡村地理、产业地理与区域地理、交通地理和旅游地理等等)之间进行紧密的合作,综合解决复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问题,以经济地理为主体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资源科学、政策研究、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学者进行有效的大合作解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问题。由此又想到几乎每次春节聚会,吴先生都要谈 团结 的问题。现在就理解了,这不只是一个团队作风和文化的问题,而更是经济地理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一旦小型化、分散化、个体化、短期化,经济地理学就丧失其核心竞争力、将萎缩萧条。

4 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亟需建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体系

吴先生经常说,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经济地理学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 在探究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格局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既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作用规律、同时还要重视社会经济活动自身的驱动机制 地理学才始终认为其在科学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上为这门学科成为经世致用的学科奠定基础,也客观上要求这门学科应当把面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需求作为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把增强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的能力当作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的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就是秉承了周立三院士、吴传钧院士等所倡导的经济地理学方向,始终坚持面向国家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紧密围绕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凝炼重大经济地理学科学命题。在不同时期都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和实践研究。走出了一条 在现实需求中凝炼关键科学命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创新和推进学科发展、在学科建设的支撑下提升服务国家需求的质量水平 的发展道路。逐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实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价值,在我国重大战略决策中体现中国科学院的作用,在全世界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经济地理学派 。

近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与国际经济地理学的全面和深度接轨,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强力拉动,给经济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活力。以国家编制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标志,对经济地理学旺盛的社会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空间秩序 、 空间结构 、 区划 、 区域规划 等一系列经济地理学的概念进入国家决策文本。 十一五 规划中,针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特征和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确定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格局,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并开拓性地按照科学手段 如功能区划、区域规划等,构筑合理的空间开发秩序与结构,制定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指导和约束区域的协调发展。这被公认为国家 十一五 规划的创新点,也是最大的亮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再次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的目标要求和发展重点。可以认为,这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不断升华的结晶。是遵循区域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区域发展经验、针对国际大背景和我国发展的现实状态,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对区域发展战略又一次高度凝炼和集成表达。十七大政治报告中阐述的区域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前沿,科学内涵丰富,创新性显著。除了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之外,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亮点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是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指向,这不仅完全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也是符合区域发展科学规律的战略抉择并是能够在近期尽快实现的现实目标。 通过发挥自主创新区域的优势、依托特大城市形成城市群、建设经济圈和经济带等一系列举措,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区域,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加大对老少边穷和资源枯竭地区的扶持力度,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永恒的主题,也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难题。

面向国家日益旺盛的战略需求,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设计和执行了以自然地理和生态科学的研究内容为主体,重点围绕碳循环和水循环等生命物质运动过程、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等科学命题的第一个长期科学计划之后,提出实施第二个长期科学计划的战略部署,研究主体是经济地理科学和资源科学领域,科学计划命名为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中国区域发展 。该科学计划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 五个统筹 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发挥全所综合研究实力雄厚的整体优势,在资源环境与发展数据平台的支撑下,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与监测系统,编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划方案,构筑我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模拟器,发展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揭示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区域规划编制、区域发展状态评价

180经 济 地 理 28卷

2007年樊杰主笔起草的 发挥我院经济地理学交叉学科的优势,为满足国家战略决策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关于我院编制国家及重要地区区域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 (草稿)。

等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基础,带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

发展。

按照长期科学计划的总体要求,启动了前期研究项目 区

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体系与区域规划方法论基础 。项目

的目标是以国家国土规划与区域发展决策需求为导向,在资

源环境与发展数据平台的支撑下,通过水土资源和区域生态

环境承载力的基础性探索、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方法

论的尝试性应用,构建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体系;通

过研制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划、国土开发整治规划纲

要、以及京津冀都市圈综合区域规划方案,发展并应用区划、

国土开发、区域规划等理论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区

域发展的基本规律、构筑我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模拟器奠

定前期研究基础;也为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区域规

划编制、区域发展状态评价等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指南;由

此,推动我国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图

3)

。图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中国区域发展 的总体研究框架

Fig.3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erritoria l Syatem of

Human-Nature Rel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注:2004年樊杰主笔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第二个长期科学计

划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中国区域发展 项目建议书和前期项目 区

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体系与区域规划方法论基础 计划任务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越来越需要发展和完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体系,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体系的超前研究又提升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支撑能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的国家 十一五 发展规划前期研究项目中有关区域发展领域的主要课题,大多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学者负责承担,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几年中,主持承担的研究课题都充分体现了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应用价值。在应用实践中,越发体会到建立和完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体系,是我们工作的理

论基础,也是我们提升竞争力的法宝。以主体功能区工作为例,主体功能区就是不同地域单元根据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确立不同的主体功能;通过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 包括资源交换、生态服务、人口等生产要素流动、财政转移等,构筑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而整体系统又由于层级的不同,具有功能和结构方面的空间尺度转换关系。因此,功能区的基本理念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必将成为支撑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基础,主体功能区又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方法的又一个重要的载体。客观说,当国家产生诸如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样的重大战略需求时,我们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都有很大的差距,亟需加快学科发展和理论建设。5 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指引下振兴经济地理学 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迅速加

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强大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正在越

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演化过

程,也改变着全球及国家总体发展的空间格局,必须加强人地

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研究。从国际需求层面分析,在经济全

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人地

关系地域系统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灵魂和理论基石,是贯

彻实施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战略的重要法则。人

地系统的优化调控直接决定着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成

败。加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及城市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

研究,迫切需要推动中国城市化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

国际接轨,更需要把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推向世界。

从国家需求层面分析,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形成发育和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快速

城市化和工业化,区域发展的无序化与城市建设的盲目化,以

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重点的根本性转变,正在日益加

剧着我国人与自然矛盾的冲突,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

的进程。客观上迫切需要探索地球表层科学体系中 人类活

动地域系统 的发展规律、结构模式、调控机制,以及 人地关

系地域系统 中的人文作用、资源环境效应和人工环境干扰下

的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的演变规律。并依托人地关系地域系

统理论建立强大的科学支撑体系,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跟踪研究和前瞻研究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驱动因素、资源环境基础、发展规律和科学模式,探索节约、和谐和效率有机结合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科学机理和技术途径,从宏观的战略设计、中观的模式 驱动力 机制研究、微观的实验示范研究三大层面,为国家提供持续的科研

咨询,发挥战略思想库的功能。

5.1 继续坚持以区域发展研究为主线

区域发展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未来30 50年,第

一,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简称 两化 )对我国区域发展

将产生更加实质性的影响,区域响应对策与行动将是适应 减

排 约束条件、以及 两种资源 和 两种市场 支撑条件的集成

选择。第二,我国人口规模超过15亿人,70%左右的人口居

住在城市。食物安全、生态保障、城市化等的国土空间需求不1812期 樊杰: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断增长,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面临着持续调整、优化、重构人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核心问题。第三,在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人口、产业的空间集疏过程显著加强,建立在区域功能分工基础上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成型。第四,区域发展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区域发展目标趋于多元化,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间相互作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为此,必须从科学认知区域发展规律出发,立足我国区域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特点,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前瞻世界区域发展科技领域的前沿,制定我国区域发展的科技战略路线图。近期(至2020年),重点揭示 两化 的区域响应和空间过程。完善地域功能的空间识别系统,建立区域间物质能量流动过程、人口产业集疏过程的理论方法,形成支撑区域发展动态监测的数据采集网络和信息平台。中期(2030年前后),健全我国区域发展均衡理论及应用体系。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物质保障、经济社会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构筑符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功能区域及其区域规划、区域政策支撑体系,形成不同类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发挥其科学指导作用。远期(2050年前后),建立 人地关系区域动力学 。开展区域发展复杂性基础理论及其方法论研究,探究环境与发展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 人 地关系 地域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广泛应用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情景模拟、辅助决策与空间分析模型(2007年陆大道先生、樊杰为中国科学院十七个重大科技领域之一 区域发展科技领域到2050年发展路线图起草的初步研究成果汇报稿)。5.2 继续面向地域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需求在我国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经济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体系的主要应用对象,仍然是地域空间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体现建设的状况 尤其是区域发展研究、经济地理学科建设之间密切相关(图4)

图4 经济地理学科建设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Fig.4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geograph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studi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作为支撑地域空间规划的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

要高度重视:

5.2.1 三个维度 中的区域发展。区域发展目标是经济增

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下的综合性的发展

目标。社会发展将不仅仅是社会保障,而是人的全面需求的

满足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的压力愈来愈大,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分析及模拟方法需要重新审视。要建立

适应 三个维度 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环境

之间目标协调、调控模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5.2.2 三个要求 中的区域发展。一个要求是强调区域内

发展的民生问题 解决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体、以人民

生活质量均等化为目标的发展指向,也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

发展原则。一个要求是突出增强针对其他区域的发展竞争力

问题 要求在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的条件下,通过发

挥比较优势、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的升级,提升区域发展的竞

争能力。无论是解决对内的民生问题还是对外的竞争力问

题,必须符合第三个要求,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区

域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5.2.3 三个空间 中的区域发展。即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

非常规空间。基于信息网络基础上的虚拟空间的出现和壮

大,不仅为研究区域发展实体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载体,同

时也为区域发展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虚拟空间的命题,也深刻

地影响着实体空间的格局变动。实体空间将出现许多新的空

间形态、出现许多新的影响区域发展格局变动的因素和机制。

此外,在区域发展尺度上认定的非常规空间 包括地下空

间、海洋空间、乃至未来宇宙空间的开发利用的程度与前景,

都将对区域发展的实体空间格局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5.2.4 三个融合 中的区域发展研究。 进一步加强已有

的经济地理学等与资源环境科学的有机融合。 高度重视与

数据 计算 模拟 分析技术的融合,要实现解析城镇化、能

源、水土、食物等相互关系的大系统,并进行模拟、跟踪评估与

预警,没有必要的技术手段是难以实现的。要充分发挥科技

在区域发展决策、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实效的数据、及时的反

映、可视化的表达、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途径,是不可能

的。 加大与以经济学为主体的社会科学的融合,充分发挥

交叉学科的优势。 社会 经济 生态 系统的整合,缺失经

济学的表达是难以实现的。

5.3 继续健全和壮大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5.3.1 以城市地理与城市化研究为主体,探究城市化过程、

城乡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城市化过程与途径选择

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资源环境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支撑

与约束;揭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的资源支撑系统及其不同

区域城市化的环境影响,以及资源环境优化下的区域城市化

发展模式与途径。 大都市区空间集聚 扩散过程与机理研

究。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化驱动机制,探讨人口、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区域城镇体系结构的深层影响。 城市演化轨迹的动力机制与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研究。研究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运动轨迹和动力机制,确定城市发展系统类型与我国城市功能主体类型;建立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经济和空间格局优化模式。 我国宏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研究。研究新时期城乡土地资源统筹配置的基本途径、城乡产业与就业的互动关系和城乡差异的时空分异特征;阐述未来城乡转型发展的时空走势

182经 济 地 理 28卷 2004 2005年编写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中心第三期知识创新工程规划方案 。

和要素的有序流动;提出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我国城际物质流的发生机理及其人文 环境效应研究。探索我国城市间物质流的发生机理、规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探索人 地系统的物质流交互模式。

5.3.2 以农业地理与农村发展研究为主体,探究区域农业、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协调发展模式及其机制。 中国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产业带发展新格局。模拟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动态变化;着眼加入WTO后 两种资源 与 两个市场 的宏观背景,揭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趋向;研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基地化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产业带发展的新格局。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及经济社会动力机制。定量评估近20年来农村发展状态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梳理不同类型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重点区域问题;剖析一些典型模式成长的地理基础、空间行为及区域效应;揭示不同类型地区引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动力机制。 典型类型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战略规划研究。基于典型案例,研究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特色资源开发模式;探讨农村发展主导产业的培育机制与优化路径;总结提出农村乡镇体系空间布局优化原理、农村发展战略规划的理念、方法与规范;开展不同类型的典型模式的示范。 中外农村发展的宏观背景及其模式比较研究。利用与欧盟、日本、韩国开展合作研究的良好基础,深入开展国内外农村发展的宏观背景、阶段特征、制度政策、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总结提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处理城乡协调发展关系的经验和模式;提出现阶段解决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及咨询建议。 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农业区域分异规律研究:研究农业资源与环境演变的区域性差异,揭示新因素影响下的中国农业格局变化与驱动机制;提出中国农业优势区的布局与调整思路。 都市型农业与城乡协调发展模式研究:研究都市周边地区生态与环境友好的产业路径,提出城市与乡村互惠互利的互补发展模式。

5.3.3 重点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与发展格局演变规律及其调控。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区域合成研究。重点研究外贸出口的资源环境载荷、全球环境框架的制订与实施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等。 产业空间形成、演变规律和机制的研究。探讨产业空间集聚过程及机制,揭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不同类型产业空间的形成和演变规律。 我国综合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体系发展的人文 环境效应研究。重点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区域发展的 协同 过程;探讨快速综合交通走廊和节点建设对城市化、区域发展格局演变的影响以及在高效利用国土理念下的 紧凑型 城市发展的科学基础。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休闲产业空间组织研究。研究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及其对地方社区发展的影响;探讨新型休闲产业发展的演变规律,提出大都市区休闲空间组织模式。 区域生态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研究生态经济区划与生态经济类型区;揭示资源 生态 经济地域分异规律与时空演变格局;通过区域资源 生态 经济要素互动机理和效应综合分析,探讨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5.3.4 探索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机理与分析模拟方法。 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模拟分析研究。探讨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区域发展管治模式和状态模拟分析模型研究。 不同空间尺度区域人地关系的优化调控与整合途径研究。探讨从多学科综合交叉和多种技术手段综合应用的角度,开展典型区域人地系统动态优化调控的示范研究;研究区域人地关系优化调控的集成整合手段及途径,总结区域人地关系优化调控的基本范式。 区域生态经济演化规律与模拟研究。通过区域生态经济流和能值分析、区域生态经济信息系统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综合评估,以及区域资源 生态 经济要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模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趋势,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 人地关系信息化与地域系统动态模拟平台。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数据库,逐步建立不同类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过程模拟分析模型,进行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预测和预报工作。

183

2期 樊杰: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第29卷第10期2010年10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29,No.10Oct.,2010 收稿日期:2010-01;修订日期:2010-07.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60697004)。作者简介:张洁(1982-),女,陕西西安人,主要从事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zhangxiyue1982@https://www.doczj.com/doc/3510933202.html, 1178-1184页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张洁1,李同昇2,王武科2 (1.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32;2.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710127) 摘要: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 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仿真模拟;渭河流域 1引言 除了干旱的和寒冷的地区,全球陆地表面的大 部分区域都是由流域构成的[1]。流域是以河流为纽带的,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自然、经济、社会相互融合的,上、中、下游之间紧密相连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纵横交错的多维复杂的带状区域[2]。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是人与地以流域为依托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变量、时间和空间相协调的耦合系统[3-4],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相互反馈过程是推动人地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5]。随着人类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扩大,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流域区逐步成为生态脆弱地区和敏感地区,流域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的关注点之一。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是建立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基础上的,以反映反馈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特征的一类动力学模型,其突出特点是擅长处理非线性、复杂性、长期性和时变性等系统耦合问题[6]。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寻优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找系统较优或次优的结构与参数,以求得较优的系统功能。SD 模型通过 设定系统各种控制因素,以观测输入的控制因素变化时系统的行为和发展,从而能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实验。 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用动态的、系统的、内部紧密关联的观点来研究流域,能很好的反映流域人地系统的独有特征,对研究和规划复杂的未来行为和相应的长期战略决策有独到的优点,因此有很多学者借助SD 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进行研究,王武科等[7]、喻小军等[8]、鲍超等[9]、王慧敏等[10]、秦丽云[11]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产业结构等要素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方创琳等[12-13]、李同升等[14]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优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此外,李林红[15]将SD 模型与投入产出表、郭怀成等[16]将SD 模型与多目标规划模型(IFMOP)有机结合研究流域环境系统。借助SD 模型既可以进行时间动态分析,又可进行部门间的协调,它能对系统内部、系统内外因素的互相关系予以明确的认识,对系统内所隐含的反馈回路予以清晰的体现[17-19]。本文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支撑,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实例建立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模型,并进行多种方案调控试验,求解流域人地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

《经济地理学》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概念题: 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人地关系系统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共50分) 下图是每隔5年的世界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年龄分为:未满15岁(少儿人口)、15岁以上65岁以下(劳动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三个区间。据图完成1~3题。 1.图中的字母B和X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A.未满15岁人口比重、1950年 B.15岁以上65岁以下人口比重、2030年 C.未满15岁人口比重、2030年 D.65岁以上人口比重、1950年 2.人口总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得总负担系数在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负担老年系数和总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总负担系数变化趋势先升高后降低 D.总负担系数变化趋势先降低后升高 3.负担系数高,不仅意味着劳动负担较重,还意味着较高的教育和养老等社会压力,图示中总负担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A.1995年B.2000年 C.1975年D.1965年 解析:1.C 2.C 3.D第1题,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青壮年人口最多,老年人口最少,居中的是少年儿童人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是逐渐增加的。第2题,由图可知,总负担系数先逐渐升高,然后下降。第3题,通过材料和图可知,1965年人口负担最重。 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增加)。据此完成4~6题。

4.A .城市化水平提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 C .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 D .老龄化进程加快 5.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6.目前该省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可能是( ) A .性别比失调 B .人口老龄化 C .人口素质下降 D .城乡人口融合 解析:4.C 5.D 6.B 第4题,由表可知,该省的户籍人口增加,说明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值;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由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人口流动速度加快造成的。第5题,由616.7÷(6 862.0-616.7)÷10≈9.87?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9.87?,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第6题,由表中数据信息可推知,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全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而人口性别比、人口素质和城乡人口融合问题在表中未体现出来,故无法判断。 (2013·南京四校联考)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3 972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下图为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最新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5)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与篇章安排 1.何谓经济地理学?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与其意义。 6.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7.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8.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9.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5)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五节交通与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4)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1.概念题: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 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 (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 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 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 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经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考研配套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考研真题解析

人文地理学考研配套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考研真题 解析 一、真题 一、名词解释 《货殖列传》[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真题] 答:《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二、论述题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研] 答: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如下: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①20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就是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区位论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区域经济的整体研究。 ③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 ②一些学者根据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①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思维方式。 ②20世纪60年代末,规范区位论和实证区位分析受到行为学派的冲击。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③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第1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名词解释 通达指数[中科院2012年研]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通达指数是指交通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通达指数越小,点的通达性越好,指数越大,点的通达性越差。 交通网的连接度[西北大学2012年研] 答:交通网的连接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经济活动区位[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经济活动区位作为人类活动区位一个主要方面,在地理空间之中存在,同时地理空间也通过经济活动区位而发生作用。经济活动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容 经济活动的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_土地利用变化

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 樊 杰, 吕 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骨干项目(CXIO G E010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0131010) 地理学的学科性质被认为是“综合性”和“地域性”。前 者强调,由于研究对象是由自然圈层和人类智慧圈层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是一门在理论体系与方法论构成等方面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综合性”———用系统观和整体观研究地理环境,始终是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地理学者努力探讨着“有机地综合集成”的途径,但从对当今地理科学所呈现出的两大发展趋势———宏观层面上的综合集成、孕育和滋生统一地理学;微观层面上对过程的研究、在学科研究深化的同时导致地理学内部的进一步分化———比较分析来看,微观层面的深化依然是学科发展的主流和学科前沿的集中领域。 近年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越来越受到地理学者的重视。除了采用地理学经典的方法———区域研究解决区域性综合问题之外,更多探索性的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经济发展中,强调自然环境的作用,包括发展状态评价、发展目标选择,如国土开发与区域规划中,越来越重视资源合理利用、减灾防灾、环境保护等问题。其二,重大的自然过程中,探究人类活动因素的作用。除了国内重视驱动力问题研究之外,国外还非常重视对自然过程调控对策体系的经济评价等。如全球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因素。这种探索性工作都没有能够从有机整体去探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应当成为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地域系统的视角研究人地复合系统,应当有3个重要方面内容:第一,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尺度间的转换规律;第二,相同(近似)大小的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作用的差异性及其特征;第三,不同人地复合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机制及其由此形成的更大尺度人地系统的整体性。此外,从时间维度认识以上3者的变化规律,将有助于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深化。以上所有作用过程和结果的可见形式,从平面效果看主要是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从立体效果反应主要是综合景观 形态与演替。即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平面投影。 对人类活动进行地理研究的人文(经济)地理学,其核心概念是区位,区位的组合形态是空间结构,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区域发展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发展则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与主要目标。由于“区位”包涵着地理学科学机理层面的研究内容,在应用层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其选择是多种过程和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说它也是统一地理学的理论内核。土地利用是区位选择的集成结果或综合呈现形式,是人文(经济)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由于人文(经济)地理诸现象的空间分布在土地利用上的映射关系不是单一的平面投影效果,其中非物质形态的地理现象往往需要通过相关人类群体的活动空间、人造景观等方式,间接地在土地利用上给予呈现,给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土地利用仍不失为研究人文(经济)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综合呈现形式。 驱动区位选择和土地利用的行为动机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消费需求、经济利益以及(理性)行为方式。其中,对经济利益的驱动研究是以往土地利用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在人类自身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在产业经济活动层面和社会生活活动层面的分异,使土地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从驱动主体而言,是产业结构演替与城乡聚落变化;而从驱动力的核心机理分析,是土地利用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遵循着区位租金定理,区位租金曲线决定着生活和生产场所的选址。城市用地的扩张越来越多地占用农用地,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中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显著增加,工业企业从市区外迁而让位于第三产业,城市核心区逐步由一般商贸业转换为包括金融保险等在内的高级服务业等等,这些过程,是高地租土地利用方式替代低地租土地利用方式的过程。如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相应的土地利用不是从低效益向高效益转换,那么,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也将难以实现。在现实中,一些非经济的因素会影响到土地利用的方式,如国家政策、消费者偏好等。非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除了强制性手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理解

如何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概念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由吴传均院士提出的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我将这个其拆开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部分的综合。(1)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和进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人类在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能够认识地理环境,进而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生产服务。无论历史上的何时,地理学的研究都没有脱离过对人和地的探讨。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最传统的主题。 研究地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地理知识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同时保障地理环境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变动达到可持续。因此,人地关系的最优化协调,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 (2)地域 人地关系是地理研究的核心,但并非是地理学的专属特性。地理学最终还是研究“地”的“理”,是建立在对地球表层中地理要素的分布、发展、演化、规律的探究上。地理学者的应当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将目光放在地表不同范围不同尺度下的人地关系的地方差异,究其缘由,然后根据地域特点规划调控。 区域性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别导致区域间人地关系差异,这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独到的地方。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地理学能够站在不同地区、不同尺度下的差异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生产潜力和适宜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 (3)系统 地理学研究不同区域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异现象和规律,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这些要素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一个变化但是要素间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可叠加性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耦合相干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是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 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分别是两个子系统,可以单独成研究但实际上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强行切割开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只作为独立个体势必会产生片面的结果。应当将二者融合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地理学的优化调控目的也是整个系统的协调、平衡和最佳产出,而不是某一个子系统甚至地理要素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地理学应将人地作为系统整体来看待,依照不同地域系统的特点制定优化策略。 总的来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指的是以探究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域系统,其目的是探究使得系统间各要素相互作用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平衡的调控机制,协调区域内、区际间和代际间的人地关系,得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整体最优化,最终在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类社会的产出量向人地系统中的最大投入产出潜力靠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