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_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邵建春

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_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邵建春

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_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邵建春
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_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邵建春

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邵建春

摘要:以二十国集团中的新兴经济体为代表,构造新的贸易引力模型,在对1996-2013年国别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向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互补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我国出口商品档次整体尚能够满足新兴经济体的进口需求,双边稳定的经济增长更是为我国出口扩张提供了坚实的供需保障;然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不断高企的出口运输成本,已对我国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为此从产业和金融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兴经济体;出口;面板数据模型

DOI:10.13510/https://www.doczj.com/doc/3210519320.html,ki.jit.2014.11.008

一、引言

入世以来,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平均增速达到24.5%,高于同期19.2%的总出口增速,更高于对发达国家15.5%的出口增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面对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锐减、贸易保护泛起的严峻形势,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依然维持了年均14.7%的增幅;与之相比,我国向传统发达国家的出口年均增长率仅有7.9%,前者是后者的近两倍。不难发现,新兴经济体已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动力。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发达经济体已走出“大衰退”,复苏逐步增强。诚然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加强是我国外贸出口的利好因素,但糟糕的是,许多发达经济体的潜在增长水平很低,且复苏进程充满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难以再像金融危机之前那样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令人欣慰的是,新兴经济体虽然增速放缓,但经济增长率依然是发达经济体的两倍以上,它们对全球增长的贡献仍然超过2/3,且前景普遍向好。可见,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已变为一种不可逆转的长期发展趋势,它们代表着今后国际需求演变的主要方向。因此有理由相信,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未来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新去向。

鉴于新兴经济体多年来在我国外贸出口中的良好表现,以及其极有希望成为未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服务出口复杂度变迁及提升问题研究”(14CJY055);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质量安全标准对蜂蜜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目标市场的实证研究”(71303222)。

邵建春:浙江外国语学院310012电子信箱:taijishao@https://www.doczj.com/doc/3210519320.html,。

来国际需求的主要来源,我国外贸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理应加快开拓前景广阔的新兴经济体市场。这对于我国外贸寻找新的增长点,保持外需的稳定增长,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拟从基础做起,探析我国出口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影响因素问题。

二、文献综述

如今,新兴经济体各方面的骄人业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自然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从所搜集到的文献看,多数研究集中在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张宇燕等,2010;林跃勤,2011;田春生等,2011;姜跃春,2011;江时学,2014),研究对象也多以金砖国家为主,而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南南经贸合作前景及问题的研究。Michalopoulos&Ng(2013)研究发现,1980-2010年不仅南方国家间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速均高于北方国家,而且南方国家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也在显著提升。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更是认为,南南贸易正展现出强劲活力并日渐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3年《贸易和发展报告》也明确指出,北方国家需求减弱的态势表明,南南贸易可在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由于在世界贸易总量中占比超过40%,南南贸易潜力大于以往;而且随着相互依存和内需增加,南方国家经济增速会逐步提升,彼此间的贸易将会有较快增长。然而,值得忧虑的是,随着更多国家将出口转向南方市场,南方国家的贸易保护压力剧增;事实上,金融危机以来南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举措已远高于发达国家(Bown,2012)。

二是从货物贸易视角对新兴经济体的研究。宏观层面,武敬云(2012)采用贸易结合度等多种指标研究了金砖国家间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竞争性及互补性情况,发现金砖各国间的贸易关系并不紧密,整体上显现出互补性,但也存在较强的竞争性。产品层面,洪世勤等(2012)运用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指标,比较了我国与11个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品技术构成,结果表明:入世之后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虽继续提升,但速度不及印度;同印度、越南相比,我国低技术含量产品的优势已不显著;而与俄罗斯、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巴西和墨西哥相比,我国在高技术和中偏高技术制成品上则处于劣势。与之类似,陈万灵等(2013)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金砖国家的双边经贸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结论指出,我国初级产品劣势突出,但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较强,机械及运输设备上的优势亦日益明显。

三是从服务贸易视角对新兴经济体的研究。聂聆等(2011)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对金砖四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做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同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相比逆差较大且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处于劣势地位。吴贤彬等(2012)的研究结果则显示,金砖五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等传统服务部门,而金融、保险等新兴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呈现出显著劣势。类似地,姚海棠等(2013)的研究也发现,金砖五国非传统商务服务部门竞争力均相对落后。为此,桑百川等(2014)进

一步比较了金砖五国的服务贸易结构、测算了其竞争力,通过与部分服务贸易强国的对比,探析了金砖国家各成员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一方面揭示了新兴经济体之间蕴藏着巨大的贸易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各种指标从行业或产品层面探讨了新兴经济体在商品或服务贸易上的优势与不足。显然这些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参考,但同时也能看出,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进行的量化研究目前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从中国视角阐释出口新兴经济体的具体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丰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

三、理论模型设定

学者们通常用贸易引力模型来研究国家间的贸易流量问题。该模型最早由Tin-bergin(1962)和Poyhonen(1963)引入到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其基本思想是:贸易流量与代表供给和需求潜力的经济规模呈正比,与反映贸易阻力的距离成反比。就其本身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引力模型曾一度备受质疑,后来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模型理论基础日渐完善;如今随着面板数据的大量使用,引力模型因早期多用横截面数据而被忽视的个体和时间效应问题,也得到了较好解决。另一方面,就其实际应用而论,尽管引力模型表述简单,但其对国家间贸易流量的解释力却很高,因而被广泛用于测算贸易潜力、估计贸易影响因素、鉴别贸易集团效果以及分析边境效应等方面。事实上,由于引力模型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拓展力,学者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增添新变量,因而该模型衍生出了大量具有针对性解释力的新变体,如Bergstrand(1989)把人均收入和汇率加入引力模型,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

鉴于引力模型的良好适用性,同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以Bergstrand (1989)模型为基础,增添贸易互补性等变量,将其拓展为:

EXP ci=EXP ci(GDP ci,CGDP ci,TCI ci,PGNI ci,REER ci,DIS ci)

上式中,EXP ci表示我国对其他新兴经济体i的出口额;GDP ci代表其他新兴经济体i的GDP,说明该新兴经济体i的市场需求规模等;CGDP ci是我国的GDP,反映我国的产出能力和供给水平;TCI ci为我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i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主要表示我国出口产品与对方进口产品的吻合程度;PGNI ci为其他新兴经济体i的人均国民收入,用于反映该国的需求水平,如对进口产品档次、质量高低、技术含量的偏好程度等;REER ci为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用来展现汇率波动情况;DIS ci是距离变量,体现我国出口贸易运输成本的变动。

将上述模型转化为自然对数线性形式,可得出本文下面将用到的面板数据贸易引力模型的对数表达式:

LnEXP cit=α+β1LnGDP it+β2LnCGDP ct+β3LnTCI cit+β4LnGNI it+β5LnREER ct+β6LnDIS ci+μcit 上式中,α为截距项,β为各变量的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

四、计量分析

(一)样本及资料来源

囿于数据的可得性,为了尽量提高模型估计精度,本文以1996-2013年作为样

本区间。此外,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具体范围目前尚有分歧,考虑到20国集团中除我国外的10个发展中国家(即E10)总体经济规模在国际贸易、资本流动、重点产品产出和国际治理等方面展现出的世界影响力,及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突出地位,本文将样本国家范围设定为E10。具体而言,E10包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俄罗斯。

1996-2012年间我国对E10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数据、所有的GDP 数据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均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数据库(UNCTADstat ),1996-2012年间的人均国民收入(GNI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发展指数数据库(WDI ),以上变量2013年的数据则采自UN Comtrade Database 或世界银行网站的国别数据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全部源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经济监控数据库(GemData );距离数据为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近似距离,依据GoogleEarth 估算得到,为了提高距离变量的可信度,本文按Zakir 和Ismail (2010)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加权处理,即具体数据由对某国的出口额占对该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作为权数乘以实际地理距离得出。

(二)实证过程

本文的实证分析思路为,首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就面板数据做协整分析,最后选择合适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并阐释各变量系数的经济含义。

1.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

可能出现的伪

回归问题,面

板数据同样要

进行单位根检

验。面板数据

的单位根检验

分为两类:一

类是相同根情

形下的单位根

检验,如LLC

检验;另一类

是不同根情形

下的单位根检验,如IPS 检验、ADF-Fisher 和PP-Fisher 检验等。为了稳健起见,本文选用四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详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的水平值均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但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几乎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各种单位根检验,说明各变量的一阶差分为平稳过程,符合进一步做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2.面板协整检验

基于Engle-Granger 两步法的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Pedro-

表1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LnEXP ci DLnEXP ci LnGDP ci DLnGDP ci LnCGDP ci DLnCGDP ci LnTCP ci DLnTCP ci LnPGNI ci DLnPGNI ci LnREER ci DLnREER ci LnDIS ci DLnDIS ci LLC 检验-0.307,0.379-8.746,0.0003.625,0.999-10.20,0.0004.137,1.00052.80,1.000-2.520,0.005-10.79,0.000-0.834,0.201-4.653,0.0004.787,1.000-1.961,0.024-1.516,0.064-7.514,0.000IPS 检验0.542,0.508-6.728,0.0005.346,1.000-6.362,0.0005.446,1.000-2.795,0.0020.056,0.522-7.521,0.0001.863,0.968-3.281,0.0005.549,1.000-5.294,0.0000.150,0.559-4.709,0.000ADF-Fisher 检验15.79,0.72973.53,0.0003.620,1.00071.76,0.0000.574,1.00038.20,0.01720.22,0.44383.44,0.0009.467,0.97643.53,0.0010.670,1.00058.85,0.00027.51,0.12155.82,0.000PP-Fisher 检验26.71,0.14380.64,0.0004.493,1.00067.54,0.0000.051,1.00037.71,0.01921.84,0.349138.5,0.0003.364,1.00032.69,0.0361.413,1.00080.47,0.00027.25,0.12866.96,0.000结论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注:“D ”表示一阶差分,表中数字分别为检验统计量的值和其概率值;检验过程中的滞后阶数按AIC 标准确定;所用软件为Eviews8.0,下同。

ni 检验,其原假设为面板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并构造了四个面板统计量(针对同质面板数据)和三个组统计量(针对异质面板数据)对原假设进行检验;二是Kao 检验,与Pedroni 检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第一阶段将回归方程设定为每一个截面个体有不

同的截距项和

相同的系数。

基于稳健性考

虑,本文分别

采用这两种方

法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具体

结果如表2。

由表2可见,面板统计量中只有Panel v 和Panel rho 接受了原假设,而Panel PP 和Panel ADF 统计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三个组统计量中也只有第一个Group rho 接受了原假设,另外两个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鉴于Pedroni 检验中Panel ADF 和Group ADF 统计量较其他统计量拥有更好的小样本性质,而本文的样本范围包括10个国家18年的数据,样本整体容量不大,因此可以认为Pedroni 检验倾向于断定面板数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同样,Kao 检验的ADF 统计量也在低于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认为各变量之间有协整关系。基于上述检验结果,本文推断研究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可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3.面板数据模型选择及回归结果分析常用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有三种:混合估计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其中,混合估计模型假设所有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与个体无关,所有个体有共同的截距项和变量系数;变截距模型假设所有个体的解释变量系数相同,但截距可以不同,该模型又可分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变系数模型则强调个体解释变量的系数也可不同。由于本文旨在从总体上说明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不是

检测新兴经济体个体间的差异,故暂不选用变系数模型。

为此,本文先分别运用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然后进行模型设定检验,具体回归结果见表3。由于本文欲以E10新表2Pedroni 检验和Kao 检验结果

检验方法Pedroni 检验Kao 检验检验假设H 0:无协整关系H 1:有协整关系(同质面板)H 0:无协整关系H 1:有协整关系(异质面板)H 0:无协整关系统计量名称Panel v-Statistic Panel rho-Statistic Panel PP-Statistic Panel ADF-Statistic Group rho-Statistic Group PP-Statistic Group ADF-Statistic ADF 统计量值(P 值)-0.321(0.625)3.547(0.999)-6.097(0.000)-2.808(0.002)4.979(1.000)-14.75(0.000)-2.912(0.001)6.553(0.000)表3引力模型面板数据三种回归结果

LnEXP

LnTCI

LnREER

LnGNI

LnGDP

LnCGDP

LnDIS

截距项

(均值)

调整R 2

F 统计量P 值

样本数量混合估计0.7281*(0.0736)-3.5900*(0.6309)-0.0534*(0.0094)0.5201*(0.0230)1.4103*(0.0668)-0.6245*(0.0067)10.256*(2.2832)0.98750.0000180固定效应0.3525*(0.0825)-3.2352*(0.4940)0.2205*(0.0544)0.0797(0.0516)1.4709*(0.0579)0.4746*(0.0470)1.9826(1.9432)0.98360.0000180随机效应0.5646**(0.2802)-3.7263*(0.4466)0.1063**(0.0953)0.3708*(0.1107)1.4305*(0.0858)-0.2392*(0.0888)7.9197*(1.9059)0.92520.0000180注:括号内为稳健标准差;“*”、“**”分别表示在

1%和5%的水平上显著。

兴经济体为样本对总体的效应进行推论,所以理论上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展开分析。事实上,在进行模型设定检验时,混合估计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相比,检测结果显示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而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相比,Hausman检验结果(伴随概率为1.000)表明应接受原假设,即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因此,下面的分析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展开。

从统计意义上看,模型整体拟合程度较高,达到了92.5%;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远低于1%,回归方程总体线性显著程度也较好;解释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为此下面重点进行各变量系数的经济意义阐释。

第一,贸易互补性变量的系数为正,说明它是促进我国向新兴经济体出口的有利因素。由图1可见,1996-2013年间,我国同E10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互补性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究其原因,新兴经济体各自比较优势明显,如从要素禀赋上看,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巴西、阿根廷原材料和农产品充裕,俄罗斯能源蕴藏量丰富,等等;从技术上看,我国有加工制造优势,印度软件技术领先,巴西清洁技术、现代农业优势较强,南非则有矿产开采技术优势,等等。新兴经济体彼此经济结构上的互补性必然表现为贸易上的互补性,进而体现为双边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如我国从巴西、阿根廷大量进口农产品(包括大豆和植物食用油等)和自然资源(包括原油和铜矿砂等),对方则从我国输入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纺织品、服装、空调等商品。可见,贸易互补性一方面表现为我国从新兴经济体进口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我国对其出口的快速增加。展望未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内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相互间的互补性会进一步呈现,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将有望继续扩大。

第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量的系数为负,表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有明显负面影响。从国际经济学上看,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以外币标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加之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产品中可替代性强的商品比例较大,势必造成国外需求下降,从而带来出口下滑;另一方面,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中,利润率低的产品比重较多,而人民币升值致使出口价格上涨压力剧增,当面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外贸价格难以相应上调时,出口商的利润空间收窄,从而抑制出口商的贸易积极性,进而对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如图2所示,

图11996-2013年我国同E10新兴经济体平均贸易互补指数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UNCTADstat,经整理而得。

2005年之前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幅度不大,有升有降;2005年第四次汇率改革后,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直至金融危机爆发后,几乎所有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对美元都显著贬值,但人民币几乎一直保持对美元的连续升值并屡创新高,致使我国出口面临极大压力,货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作用显现。

图21996-2013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WDI),经整理而得。

第三,反映新兴经济体进口需求档次的人均国民收入变量系数为正,说明我国出口产品品质整体上能够满足新兴经济体需求水平的提高。根据需求偏好重叠理论,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对制成品质量的偏好也越相仿。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逐年上升,消费者的需求档次也在不断攀升,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我国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眼转型升级,商品品质快速提升,这为出口提供了坚实的质量保障;与此同时,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与新兴经济体的人均收入重叠幅度较大,对商品的需求水平较为相似,因而我国的出口产品档次能更好地迎合新兴经济体的进口需求。由图3也可以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对E10新兴经济体的制成品出口中,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占比总体呈上扬态势,并于2008年之后稳定保持在约75%的高位水平。总之,我国出口商品应通过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出口产品品质、外观设计和技术含量等,这样才能紧跟新兴经济体消费者品味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扩大在新兴经济体的市场份额。

图31996-2013年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我国对E10新兴经济体制成品出口的平均比重资料来源:UNCTADstat,经整理而得。

第四,我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GDP的系数为正,指明双边经济的稳步增长是促进我国对其出口的积极因素。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坚持对外开放,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适时进行各种宏观调控,力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努力使我国经济维持了相对快速的增长;加之,我国健全的工业体系和适用于新兴经济体的设备和技术,这一切使得我国产出水平急剧扩大,极大地提高了出口产品的供给能力。与此同时,大部分新兴经济体也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人均收入稳步提升,由于新兴经济体人口众多,国内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居民购买力空前壮大,物美价优的我国产品在新兴经济体市场大受欢迎。概而言之,多年持续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强大供给能力和强劲内部需求,是我国对其他新兴经济体出口贸易不断扩张的坚实基础。

第五,体现出口贸易成本的距离变量系数为负,说明地理距离是阻碍我国向其他新兴经济体出口的显著消极因素。显然,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大,出口贸易阻力越强。在所选的十个新兴经济体中,我国仅与俄罗斯、印度和韩国搭界,而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南非则相距甚远;除俄罗斯外,海运在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运输方式中占主导地位,距离愈远,海运费自然愈高。事实上,在研究期内,由于国际油价、船舶供需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拥有强势地位的海运公司为转嫁不断攀升的运营成本,多次集体涨价,致使国际海运费已成倍提高。而在实践中,虽然我国多数出口商使用FOB原则,原则上运费由买方负担,但在具体操作中,买方必然会要求卖方分担部分成本,这势必进一步挤压我国出口商原本就微小的利润空间,导致出口商的积极性下降,进而造成出口减少。由此可见,在海运费大涨的背景下,由距离带来的贸易成本的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外贸拓展新兴经济体市场的不利因素。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我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与新兴经济体间的贸易互补性加速推进出口贸易;人民币升值严重影响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增加,急需探讨新的机制缓解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造成的有害冲击;我国出口产品档次虽能满足新兴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但仍需多方面持续创新,方能适应其不断攀升的需求偏好;我国出口供给能力强大,新兴经济体现实和潜在需求旺盛,双边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有助于保持我国对其出口的良好发展势头;我国与多数新兴经济体相距遥远,在国际海运费用高涨的情况下,出口贸易运输成本的高涨已对我国出口造成了消极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建议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产业层面,新兴经济体可利用在产业链各环节上的比较优势,以及广阔的最终消费市场,谋求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价值链,为此我国可拓宽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具体内涵,构建拉美、亚洲和非洲三个方向的相互独立或融合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产业整合和市场整合,扩大贸易基础,充分利用新兴经济体间的互补性,成为利益共同体,如此一来我国即可在增加从新兴经济体进口的同时,全面推动出口贸易,同时还有助于缓解贸易摩擦;此外,还应提前

研究和布局我国与新兴经济体间的物联网建设,降低物流成本。金融层面,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建立为契机,首先探讨金砖国家间的汇率协调机制,进而随着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扩容,逐渐形成新兴经济体间相对稳定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当然中短期内,我国也可通过与新兴市场经济体扩大人民币货币合作范围,建立人民币国际结算通道等方式,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同时也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参考文献]

陈万灵、韦晓慧,(2013)“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的定量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1期。

洪世勤、刘厚俊、叶玲、程永文,(2012)“拓展中国与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关系——基于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比较分析,”《财贸经济》第10期。

聂聆、骆晓婷,(2011)“‘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桑百川、郑伟、谭辉,(2014)“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经济学家》第3期。

武敬云,(2012)“‘金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2期。吴贤彬、陈进、华迎,(2012)“基于SRCA和Lafay指数的‘金砖五国’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第2期。

姚海棠、方晓丽,(2013)“金砖五国服务部门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2期。Chad P.Bown,(2012)“Emerging Econom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outh-South Protectionism,”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6162,Washington DC:World Bank.

Constantine Michalopoulos,Francis Ng,(2013)“Trends in Developing Country Trade1980-2010,”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6334,Washington DC:World Bank.

UNCTAD,(2013)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2013,UN,New York and Geneva.

UN/DESA et al.,(2014)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2014,UN,New York.

(责任编辑蒋荣兵)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Exports to New Emerging Economies:

An Empirical Study Using Country Panel Data

SHAO Jian-chun

Abstract:This paper chooses the new emerging economies in G20as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constructs an expanded Gravity model,and after unit root and co-integration tests on the national panel data between1996and2013,selects a random-effects panel-data model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a’s exports to the new emerging economies.The findings suggest: (1)the trade complementarity vigorously promotes China’s exports to the new emerging economies;(2)the general quality of China’s exports can meet the im-port demands of the new emerging economies;(3)the sou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new emerging economies also provide a solid supply-de-mand foundation for China’s exports;(4)however,the appreciation in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as well as the ever high level of export freight cost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China’s exports.To conclude,this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from the industrial and financial perspectives.

Keywords:New emerging economies;Export;Panel-data model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教学号:21140731 姓名:王月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5年-2015年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支出、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CPI、GDP、投资、预算支出、进出口、经济增长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指出,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大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Y代表GDP有,Y=C+I+G+NX。

从公式可知,GDP主要受这四方面影响,因此本文用公共预算支出衡量一部分政府购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衡量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选取了CPI物价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随着对外经济加强,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出口额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设计 (一)数据的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 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弊端越 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长方式及所 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 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即内 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 即粗放 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 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 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 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 历史性转变。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 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 “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 又积 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一 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 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 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 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 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 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 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能隐蔽 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式, 集约型增 长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 中国政府如果再不下大 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未来将令人堪忧。 二、粗矿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 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低下,投入多、产出少,资源浪费严重。这是我国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社会总体发展方向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切能够发展 经济、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手段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被政府所青睐, 这种发展理念严重 扭曲了中国人的经济价值观。我国目前的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入来增加获取产 品的数量,但是投入和产出的差距很大, 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 《中国资 尽管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 本文试图透过分析我国经济增 入来增加获取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①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 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 1995年党更在提出实现经济 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需求方 需求方是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获取物品的使用权或接受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个有需求的个体或组织均可成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无须拥有产品所有权而获取产品和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经济下,共享经济完美地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供给因能提供“私人订制”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了产品与服

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资料报告

资源与环境学院 计量地理学课程论文 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省的经济一直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2001~2014年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消费、财政支出对省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省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财政支出 一、前言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投资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2001—2014年的14中,我省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1.5%,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省目前

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了2001-2014年的省生产总值等数据,来源于《省统计年鉴》,具体数据表如下:

面板数据的F检验固定效应检验

面板数据的F检验固定 效应检验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面板数据模型(P A N E L D A T A)F检验,固定效应检验1.面板数据定义。 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都是一维数据。例如时间序列数据是变量按时间得到的数据;截面数据是变量在截面空间上的数据。面板数据(panel data)也称时间序列截面数据(time series and cross section data)或混合数据(pool data)。面板数据是同时在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面板数据示意图见图1。面板数据从横截面(cross section)上看,是由若干个体(entity, unit, individual)在某一时刻构成的截面观测值,从纵剖面(longitudinal section)上看是一个时间序列。 面板数据用双下标变量表示。例如 y , i= 1, 2, …, N; t= 1, 2, …, T i t N表示面板数据中含有N个个体。T表示时间序列的最大长度。若固定t不变,y , ( i i . = 1, 2, …, N)是横截面上的N个随机变量;若固定i不变,y. t, (t= 1, 2, …, T)是纵剖面上的一个时间序列(个体)。 图1 N=7,T=50的面板数据示意图 例如1990-2000年30个省份的农业总产值数据。固定在某一年份上,它是由30个农业总产总值数字组成的截面数据;固定在某一省份上,它是由11年农业总产值数据组成的一个时间序列。面板数据由30个个体组成。共有330个观测值。 对于面板数据y i t, i = 1, 2, …, N; t= 1, 2, …, T来说,如果从横截面上看,每个变量都有观测值,从纵剖面上看,每一期都有观测值,则称此面板数据为平衡面板数据(balanced panel data)。若在面板数据中丢失若干个观测值,则称此面板数据为非平衡面板数据(unbalanced panel data)。 注意:EViwes 、、既允许用平衡面板数据也允许用非平衡面板数据估计模型。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 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大形势是积极上扬的,经济一直在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也能做到去旧迎新,不断调整,各个区域的经济差异已经在不断缩小,因此经济增长有质量保证。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呈现一种区域间不平衡的状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也处于不平衡状态,使这种不平衡逐渐变大。国内生产总值与总量的差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差异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是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中差异的具体表现。 1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1.1资本因素。资本因素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进行概念界定的因素,但它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一因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方面来看,资本要素包含很广,人力、物质、土地等资本都是资本要素的一部分。但是一般意义上都用这一要素的狭义概念,抛去其他内容,仅留下物质这一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物质资本又可以进行划分,其中可以划分出流动性的资本与固定化的资本两种。一般在进行研究时,常常需要用“资本形成总额”这一概念进行衡量,这个数值是取存货增加额的数量与固定资本的形成总额累加而得来。这个概念指的就是这两种计算因素的变动值相加带来的总数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的表现。1.2劳动因素。劳动因素也是干预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差异也产生较大影响。现阶段的研究一般都是采用就业人数的权衡和分析进行对劳动因素的衡量。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力数值是计算劳动力因素的现实数据。就业人数的计算,一般来说,不仅包括了现阶段有城市中的在岗职工与个体业主、再就业离退休的人员,也包括乡村中的农村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等就业人员。这些具体有工作就业人员的数量相加,可以比较准确地表现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的劳动力具体实际使用情况。1.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我们国家现在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推动力量,它不仅促进现阶段国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且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据这一地区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技术这一要素本身具有的特征,可以完整的知道这一要素本身内容的广泛性和可以

计量经济学的概念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科学领域内的一门应用科学,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实际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 2、数理经济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的区别。 数理: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计量: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一般形式。 4、计量经济学的数据类型。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 截面数据:一个或多个变量在某一时点上的数据集合。 合并数据(平行数据):既包含时间序列数据又有截面 数据。 5、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 1) 模型的数学形式。③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理论期望 值。 2)样本数据的收集: 差项产生序列相关。②截面数据易引起模型随机误差项 产生异方差。③样本数据的质量:完整性、准确性、可 比性、一致性。 3)模型参数的估计。 4 度检验、变量的显着性检验、方程的显着性检验。③计 量经济学检验:序列相关、异方差法(随机误差项)、 多重共线性(解释变量)④模型预测检验。 6、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 1)结构分析;2)经济预测;3)政策评价;4)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7、如何正确选择解释变量。 作为“变量”的原因:1 2)考虑数据的可得性;3)考虑入选变量之间的关系。 8、回归分析的目的。 1)根据自变量的取值,估计应变量的均值;2)检验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假设;3) 值,预测应变量的均值。 9、总体回归函数(PRF)和样本回归函数(SRF)各变量系数名称及函数方程。 10、随机误差项(Ui)的性质或主要内容。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这种增长,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战略构想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1]。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1]。”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瞩目的工业化过程,其经济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9%,确立了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形象,但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的指标”进行衡量,我们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一定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如果从GDP中扣除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长。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人口及其素质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一、中国人口及其素质 (一)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使人口的增长率得到明显的下降,以至到1998年降到1%以下,但2001年的最新统计表明全国人口已达到12.95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新生人口仍高达2100万,自然增长人口达1350万。虽然我国资源丰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按人口平均计算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且,应该看到,我国人口有70%在农村,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贡献主要来自城市,上海已经趋近零增长,而农村,尤其是内地较贫困地区生育率仍然很高。有资料表明:1990年,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达1.8亿以上,农村就业人员中,文盲和半文盲近36%,据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截止到1995年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达16.48%,农村(县以下)则为19.66%。城乡人口结构失衡,导致整体国民素质的低下,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表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小学生为43%,中学生为108%,大学生为300%。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必然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增长方式的改变,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湖北省农村抽样调查队早在1986年对湖北省农村调查发现,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人均收入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对人口本身的数量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生育率与文化的高低成反比是普遍规律。我们应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初级循环模式向低

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策略诠释

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策略诠释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例,运用全要素生产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劳动、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量,并就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的培育与发展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即实行区域金融优惠政策,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区域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产品与服务总产出量的增加,可以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计量。而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指产出的增加,还要伴随着产出结构的改善和资源配置(投入结构)的优化,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社会体制进步、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区域市场结构的优化、居民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等。 我们认为,要考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找出影响该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如图1所示。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生产要素的种类及其质与量。其主要作用是形成原始生产要素的供给。斯密认为劳动、资本、土地的数量决定一国的产出。生产要素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投入要素的种类。主要包括:一是资本要素,主要来源于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二是劳动力要素,主要来源于区域内自有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如迁移和打工等因素;三是自然资源要素,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产的种类及丰富程度、气候等因素。 投入要素的数量。资本存量的多寡特别是资本增量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资本形成规模的最重要因素。在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投资又全部形成资本的前提下,资本形成规模便完全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相应的储蓄率,而储蓄率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对应的收入水平。 投入要素的质量。资本要素的质量主要指内涵型资本的形成,即在资本形成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讲义(4-7)

面板数据模型 1.面板数据定义。 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都是一维数据。例如时间序列数据是变量按时间得到的数据;截面数据是变量在截面空间上的数据。面板数据(panel data)也称时间序列截面数据(time series and cross section data)或混合数据(pool data)。面板数据是同时在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面板数据示意图见图1。面板数据从横截面(cross section)上看,是由若干个体(entity, unit, individual)在某一时刻构成的截面观测值,从纵剖面(longitudinal section)上看是一个时间序列。 面板数据用双下标变量表示。例如 y i t, i= 1, 2, …, N; t = 1, 2, …, T N表示面板数据中含有N个个体。T表示时间序列的最大长度。若固定t不变,y i ., ( i= 1, 2, …, N)是横截面上的N个随机变量;若固定i不变,y. t, (t = 1, 2, …, T)是纵剖面上的一个时间序列(个体)。 图1 N=7,T=50的面板数据示意图 例如1990-2000年30个省份的农业总产值数据。固定在某一年份上,它是由30个农业总产总值数字组成的截面数据;固定在某一省份上,它是由11年农业总产值数据组成的一个时间序列。面板数据由30个个体组成。共有330个观测值。 对于面板数据y i t, i= 1, 2, …, N; t = 1, 2, …, T来说,如果从横截面上看,每个变量都有观测值,从纵剖面上看,每一期都有观测值,则称此面板数据为平衡面板数据(balanced panel data)。若在面板数据中丢失若干个观测值,则称此面板数据为非平衡面板数据(unbalanced panel data)。 注意:EViwes 3.1、4.1、5.0既允许用平衡面板数据也允许用非平衡面板数据估计模型。 例1(file:panel02):1996-2002年中国东北、华北、华东15个省级地区的居民家庭人均消费(不变价格)和人均收入数据见表1和表2。数据是7年的,每一年都有15个数据,共105组观测值。 人均消费和收入两个面板数据都是平衡面板数据,各有15个个体。人均消费和收入的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浅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浅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摘要】近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商品价格,还是股市价格,抑或楼市价格,均发生不容乐观的变化。在这其中,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深入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剖析,试图从原因入手提出一些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股价房价消费价格指数 1.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概况。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且平稳,在2006和2007年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较快且平稳的发展速度,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加之近几年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人们的投资热情越来越高,股价和房价涨幅大增。与此同时,其它商品的价格也在提高,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以来,食品类价格更是飞涨,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很多人士撰文评论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这也是政府、经济学界和社会各层所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针对上述股市和楼市价格上涨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2.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因素及其成因。 2.1股票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从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形势逐渐好转,以上证指数为例,2005年在1100点左右,而到2007年,最高时竟达到6100点,短短两年时间,增长5000点。但从2007年11月份开始,股市开始出现下跌情况,至2008年9月已跌至2000点左右。人们也由2007年对股票市场的趋之若鹜,变为现今的想方设法如何从股市抽身。 本轮股市上涨的背景是股权分置改革与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股票的全流通,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说,此次改革无疑是迈向市场化的里程碑,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2%,由原来的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调整到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此次人民币升值时机合适,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市场预期,同时也配合和促进了股改,两者一起推进了中国股市的市场化进程。然而短期内,当越来越多的资金大量涌入股市,而股票本身的价值并未得到大幅增加时,就会产生股市泡沫,而泡沫必然要破裂。另外,国家的紧缩政策也是重要原因。从2007年3月至8月,央行进行了四次加息,使得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分别由2.52%、6.12%提高到3.60%、7.02%。与以往“越紧缩,越上涨”的现象不同,此次紧缩政策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产生了方向性的变化。以上可称之为股市下跌的内因。另外,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也对我国股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2007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也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影响到我国的股市,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股市下跌的外部原因。 2.2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房地产业作为与百姓生计密切相关的一个行业,房价的上涨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衡量房价上涨的指标很多,作

一分钟看懂计量经济学

一分钟看完计量经济学!!!------开学后的计量笔记 建模是计量的灵魂,所以就从建模开始。 一、 建模步骤:A,理论模型的设计: a,选择变量b,确定变量关系c,拟定参数范围 B,样本数据的收集: a,数据的类型b,数据的质量 C,样本参数的估计: a,模型的识别b,估价方法选择 D,模型的检验 a,经济意义的检验1正相关 2反相关等等 b,统计检验:1检验样本回归函数和样本的拟合优度,R的平方即其修正检验 2样本回归函数和总体回归函数的接近程度:单个解释变量显著性即t检验,函数显著性即F检验,接近程度的区间检验 c,模型预测检验1解释变量条件条件均值与个值的预测

2预测置信空间变化 d,参数的线性约束检验:1参数线性约束的检验 2模型增加或减少变量的检验 3参数的稳定性检验: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邹氏预测检验----------主要方法是以 F检验受约束前后模型的差异 e,参数的非线性约束检验:1最大似然比检验 2沃尔德检验 3拉格朗日乘数检验---------主要方法使用 X平方分布检验统计量分布特征 f,计量经济学检验 1,异方差性问题:特征:无偏,一致但标准差偏误。检测方法:图示法,Park与Gleiser检验法,Goldfeld-Quandt检验法,White检验法-------用WLS修正异方差 2,序列相关性问题:特征:无偏,一致,但检验不可靠,预测无效。检测方法:图示法,回归检验法,Durbin-Waston检验法,Lagrange乘子检验法-------用GLS或广义差分法修正序列相关性 3,多重共线性问题:特征:无偏,一致但标准差过大,t减小,正负号混乱。检测方法:先检验 多重共线性是否存在,再检验多重共线性的范围-------------用逐步回归法,差分法或使用额外信息,增大样本容量可以修正。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 响因素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用SWOT方法分析 摘要:虽然河南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省内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性。本文用SWOT分析方法,从区域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河南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机遇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河南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区域经济 SWOT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经济发展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地理位置、技术条件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经济综合体。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的经济大省,区域发展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较大提高,但随着河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省内的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增大,这又进一步制约了河南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缩小各区域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SWOT分析法是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并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进而选出最佳经营战略的一种分析方法[1]。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中,通过SWOT方法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 二、文献综述 曾国良[2]从自然条件、文化意识观念、教育以及人才因素、资本因素、政策因素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认为消除区域差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共同富裕和社会的稳定。朴银哲,金兆怀[3]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延边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提出了延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发挥优势,利用机遇,规避风险,迎接挑战,实现延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代琳琳[4]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基础条件和社会发展是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河南省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以及利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进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河南省全省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增长。由表1可知,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亿元,较上年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继续处于合理区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工业效益也取得较高的水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亿元,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下降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处于平稳运行状态。由其他资料可知,2014年,河南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增长率分别

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

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 摘要:由于我国政府逐渐对旅游业的重视,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不断增加,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得作用日益显著。旅游业作为当今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只有详细分析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才能真正使得旅游经济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关键词: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人力资本;制度变迁;环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旅游业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出来。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综合性的产业。因此,对旅游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由《中国统计年鉴》可知,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在2011年旅游人数已经达到26.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已经达到1.93万亿元。虽然旅游经济每年都有良好的发展,但是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尤为重要。 一、内生因素 (一)旅游经济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既离不开旅游经济总量的增长,又离不开旅游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经济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旅游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不能片面追求旅游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在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促进旅游经济结构的优化。优化旅游经济结构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旅游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使旅游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使旅游产业外部和内部各种重要的比例关系不断趋于协调,并不断向高级化发展,从而充分有效的发挥旅游经济的产业功能和经济优势,全面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二)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 1.旅游资源的理论分析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和不断深化的。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它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 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旅游的客体,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2.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联系 在现代旅游经济中,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的对象物或客体与旅游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资源的本质就是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行为,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因此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

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 姓名:葛文 学号:20808172

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2000年到2007年各月股票市场流通市值(value),成交金额(turnover),GDP现价和居民储蓄(saving)的相关数据,试图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数据来源为CCFR数据库和证监会网站。具体分析如下: 一、绘制四个数据变量的线性图,查看2000年到2007年他们各自的走势。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GDP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SAVING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turnover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value 二、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分析

回归表达式:gdp=10433.48+0.191218*turnover 其中:Prob低于0.05,说明对应系数显著不为零;R2=0.195641,说明拟合程度一般;Prob(F-statistic)=0.000013<0.05,说明至少有一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不为零。 回归表达式:gdp=8470.567+0.196853*value 其中:Prob低于0.05,说明对应系数显著不为零;R2=0.154730,说明拟合程度一般;Prob(F-statistic)=0.000125<0.05,说明至少有一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不为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