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前言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突破。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春节亲临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之际实地指导;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到福建,对海西建设细致关心与具体指导;多个中央部委、中央企业协力支持海西战略实施推进,为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福建省迈入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国务院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闽北作为福建生态资源大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生态市,自觉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事关大局、事关未来,意义重大。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要求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3月,福建省第九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同年8月,福建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四个生态省建设试点。2004年11月,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闽委发[2004]15号),明确提出建设福建生态省的目标,并提出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组织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并经同级人大批准颁布实施。

南平市生态优势明显,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00年11月,南平市政府向省环保局报送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请示》,并报请国家环保总局批准。2001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88号文批准南平市为全国第六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2008年12月,南平市顺利通过了环保部授权福建省环保局组织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初审验收,并报环保部审核命名。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建瓯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提出既要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力争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中求先行、当前锋、作贡献,着力打造海西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又要把建设生态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规划,与南平建设海西绿色腹地相结合,与本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建瓯的创建特色和模式,使建瓯的生态市建设走在南平市、福建省前列。创建生态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事关全市乃至南平市跃升发展的战略任务,将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本规划时段为2011~2015年,规划到2014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到2015年初步建成绿色突显、工贸发达、生态休闲、文明和谐的闽北绿色生态经济强市,率先在南平、全省中建设成生态市。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举全市之力投入并参与生态市建设,按照国家生态市考核标准、福建生态省建设和南平生态市建设要求,从全市实际出发,编制了《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生态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思路,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工作措施。本规划纲要是建瓯市建设生态市的指导性文件,是各乡镇和各部门编制相关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市情概况

1.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建瓯市简称芝,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东经117°58'~118°57',北纬26°38'~27°20'之间,疆域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东西长96.5公里,南北宽76.6公里。北与建阳市、政和县相连,南与延平区接壤,东及东南与宁德市屏南县、古田县毗邻,西与顺昌县交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降雨量1600~1800毫米。其中山地519万亩,耕地49.2万亩;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217个村、27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3.891万人[①],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2.自然资源

建瓯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和“酒城笋都”之称。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面积4233平方公里,陆地占96.43%,水域占3.57%。市内地层发育以变质岩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南低,四周环山,中部多丘陵和山间盆谷,坡度较平缓。

——森林资源:现有林业用地面积528.82万亩,林分总蓄积量23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7.9%;竹林面积130.52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可供商品竹2600万根,鲜笋产量26万吨。

——水资源:境内河流主要属闽江建溪流域,水系发育,其流向大多是东北、西南,或是西北、东南方向,区域内水资源量为45.9亿立方米,加上入境水,全市水资源量为111.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7.9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0.5万千瓦。

——矿产资源:地下资源丰富,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29种。

——野生植物资源:建瓯市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全市植被有6个型组,即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9个型,即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常绿阔叶灌;16个群系组,73个群系和205个群丛。维管束植物有177科682属1697种,其中蕨类植物32科37属121种;裸子植物8科15属22种;被子植物137科630属1697种。常见的有杉科、松科、壳斗科、禾本科、豆科等2l科。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甜槠、毛竹、五节芒等70多种。古珍稀树种有银杏、鹅掌楸、水松、香榧、三尖杉、沉水樟、刨花楠、花榈木、红豆杉、榉树、楠木、红花油茶、观光木、莫氏玉兰等14种。大宗经济树种有锥栗、柑桔、茶、油茶、油桐、山苍子等14种。

——野生动物资源:全市野生动物有28目87科330种,属国家保护的有17种,其中属一级保护的有云豹、金钱豹、蟒蛇、黑鹿、黄腹角雉等;属二级保护的有髭羚、大灵猫、麝、小灵猫、穿山甲、水獭、猕猴、白鹇、鸳鸯、褐林鹗、黑熊。动物的分布随种类、地点不同而异,繁殖力强的动物主要分布于原始森林少、人们活动频繁的地带,繁殖力差的珍稀动物多分布于人烟稀少的深山原始阔叶混交林中。

——旅游资源: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境内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 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海拔1822米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佛教圣地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鼓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御焙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有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4处古城门,还有东岳庙、宋朝理学家朱熹主持开凿的艮泉井等名胜古迹,其中东岳庙和北苑御焙园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繁荣活跃,其中建瓯挑幡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人文历史

建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是一座有着1800

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1154名进士、3名状元、10名宰辅大臣,是福建省出进士最多的县。史称“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字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都出自建瓯,李纲、蔡襄、陆游、朱熹、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都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4.基础设施条件

以建设现代中等城市为目标,实施“东西拓展、南北延伸、老城优化”的城市发展战略,计划至2015年,城市人口达2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形成沿江布局三组团和显山露水的山水园林城市景观。建瓯为江浙入闽要地,交通便捷。京台高速浦城至建瓯段、长深高速建瓯至南平段、峰福铁路、国道205线与省道204线、303线穿境而过,建设中的京台高铁在建瓯城西设站,长深高速松溪至建瓯段、京台高速建瓯至闽侯段均在建设中,长深高速和京台高速在我市城东交汇,届时建瓯至福州只需1个小时,至上海只需3个多小时,到北京只需7、8个小时。

二、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建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按照南平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要求,全面推进绿色生态经济强市建设,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在促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为建设生态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临建设的重大机遇。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春节亲临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之际实地指导;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到福建,对海西建设细致关心与具体指导;多个中央部委、中央企业协力支持海西战略实施推进。为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南平市委、市政府要求主动融入海西,加快拓展海西腹地,优化空间布局和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提升闽北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增强对闽赣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为我市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综合经济指标平稳增长,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3.67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927元;财政总收入5.86亿元,年均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3.8亿元,年均增长35%;农业总产值47.41亿元,年均增长5.8%。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笋竹、畜牧、茶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和专业村;第二产业比重大幅提升,食品加工、竹木加工、机械化工等主导产业日益凸显,笋竹深度开发、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汽车4S店等新兴业态取得突破,对市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中国笋竹城建设扎实推进,到2010年累计完成投资22.8亿元,开发利用土地7014亩,引进入园企业67家,2010年中国笋竹城入园企业年产值7.18亿元、税收3000万元;吸引澳柯玛万森医疗器械产业园、特艺科技园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落户园区;笋竹城的核心区—商贸中心开工建设。

交通能源状况明显改善,京台高速浦城至建瓯段、长深高速建瓯至南平段建成通车,长深高速松溪至建瓯段、京台高速建瓯至闽候段、京福高速铁路建瓯段开工建设,峰福铁路电气化改造顺利完成,省道204、303线改造全面开工,农村公路提前两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建瓯将逐渐成为闽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区电网改造基本完成,一批水电站相继建成发电,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构架有效拉开,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由17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实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产业性城建项目;完成城

区部分路段人行道及路灯改造,城市保洁和绿化养护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市立医院病房大楼和门急诊楼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完成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体育馆、闽源文化广场建设,大力实施乡镇文化站综合大楼、村级农家书屋、农坊工程、图书馆古籍库改造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实施城乡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升级,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启动。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土保持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各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扎实推进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沿溪两岸和沿路两侧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单位GDP综合能耗控制在南平市下达基数内,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积极推进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各项配套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为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1.经济社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增大

建瓯经济总量偏小、经构不尽合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将着力增强工业实力,促进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使产业发展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支撑。工业实力的增加意味着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也要求投入的不断增加,如果保持目前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即使在单位产值能耗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以至可以适当降低的情况下,由于总产出的迅速增加,生态市建设依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快速的发展导致建瓯城乡自然平衡的压力增大,削弱了区域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支撑能力,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2.自然环境的制约因素

建瓯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受特定的自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暴雨洪涝、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时有发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山区腹地经济使得发展和开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3.节能减排任务较重

单位综合能耗降低面临资金、技术和规模等因素制约,主导产业中骨干企业规模较小、投入比例低、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意识有待提高;工业园区的产业生态体系尚未成熟,产业生态链长度、宽度和厚度偏小。农村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村生活污染呈相对上升的态势。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

4.城市发展的生态格局有待优化

城市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亟待完善。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房地产开发建设加快的同时,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符合生态学原则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有待优化。环境基础设施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机动车发展快速,加重了汽车尾气污染,综合治理能力仍相对薄弱。全市防灾减灾能力有待加强。

5.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农业比重仍然偏高,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工业比重有待提高,布局有待梳理,支撑带动作用有待增强。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弱,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

6.企业竞争力需要提升

大部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较弱,发展水平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竞争力有待加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吸引力相对较弱,高层次和技能型人才短缺,就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7.资源环境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有待加强

在制订政策和措施中,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还存在,贯彻落实资源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的能力有待提高。环境资源的有价性还未得到根本体现,水资源费有偿使用制度还不完善,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的现实;某些招商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资源开发利用政策还存在不利于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容;全市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不足,对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在线监控网络还未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

8.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全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市域内科研机构较少,专业技术人员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引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的能力不强,由于受区位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与外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较少,引进外地人才或高校毕业生比较困难。除少数企业外,大部分工业企业技术水平还尚需提高,设备相对落后,缺乏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度开发加工技术。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工作相对滞后。生态文化还没有真正普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解还需大力推广。

四、小结

基于上述分析,建瓯生态市建设具有明显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优势。以生态环境而论,建瓯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境内水系发达、地形地貌多样,生物资源丰富;以社会环境而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良好的经验和基础;就文化环境而论,建瓯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生态文化。但建设生态市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如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多年形成的结构性污染依然存在等。因此,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不懈的努力,从而实现建瓯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省委加快推进福建跨越发展和海西建设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自觉”理念和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先,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以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全面融入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为契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为抓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家生态市,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应用系统的观点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兼顾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效益,促进建瓯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整体提升。确保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和谐。

2.生态优先原则。维持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仅要关注系统内硬件的建设,更必须注意生态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使系统内能量、物质、信息的传递和转化持续进行,并处于动态平衡。

3.发展生态经济原则。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物质文明的基础。只有坚持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改善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4.共同参与原则。生态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全社会自觉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氛围。

5.突出统筹协调原则。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三大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实

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6.体现特色与创新的原则。在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规划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建瓯市自身特点,在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四大重点领域体现活力建瓯、富裕建瓯、绿色建瓯和文化建瓯的特色。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建瓯生态市建设总体目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积极改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合理利用建瓯区内外资源潜力,按照“求先行、当前锋、作贡献”的发展要求,全面融入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以着力打造海西绿色腹地经济强市为目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全力推进中国笋竹城建设,实现生态主导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努力,到2015年把把建瓯市建设成为绿色突显、工贸发达、生态休闲、文明和谐的闽北绿色生态经济强市,率先在全省、南平市中建设成生态市。

2.分阶段目标

本规划纲要的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规划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至2011年,在不断巩固南平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城乡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生态功能有所增强,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自然生态趋于平衡。

——第二阶段(2012—2014年):至2014年,建瓯市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要求。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全面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城乡环境宜人、自然生态平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体现。城乡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生态面貌全面改善,人文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真正使建瓯市成为经济规模较大、产业能级高、资源配置优、商贸机会多、比较成本低、社会服务好的生态区域。

——第三阶段(2015年):至2015年,将全面优化市域生态环境,全市形成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城市展现优美的景观形态,全民形成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共生,物质、精神、生态文明全面进步,基本建成省级以上生态市。

3.规划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生态市考核指标体系和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环发[2007]195号)的规定,结合建瓯市实际,同时兼顾福建生态省建设、南平生态市建设要求,在满足生态市建设五项基本条件(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的基础上,确定由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共22项指标构成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以2010年为基准年,提出2011年、2014年和2015年生态市建设的规划目标(详见表1)。

第三章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设生态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体系,明确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分阶段加以推进。

一、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

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三次产业的生态化、低碳化改造,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1)生态工业。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战略,改造提升竹木、食品、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与扶持生物产业、太阳能产业等新兴产业,推进产业整合、集聚、提升,促进产

业链条延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在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优势。积极推进中国笋竹城等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构建生态产业链,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重点抓好食品加工、林产加工、化学化工、建材及采矿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提高治理技术,降低产品综合能耗、物耗。淘汰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产品和企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清洁产品,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或者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污染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2)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和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扩大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休闲旅游和社区服务业,优化房地产业,加快推动经济结构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的战略转型。

(3)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全省构筑闽北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带,重点发展笋竹、茶果、畜牧三大产业,着力培育粮食、林业、蔬菜、渔业等特色产业。优先培育笋竹、茶叶、蔬菜、锥栗、柑桔、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引导、鼓励发展“一村一品”和“多村一品”,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农业发展布局。以小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为核心,吸收消化台湾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与台湾特色农业的深度对接。积极实施以“三化”带“三农”(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的发展方略,促进“三农”协调发展,培育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功能,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面源污染控制水平。

2、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深化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规划全覆盖,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制定配套的财税、产业、土地、投资等引导政策。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产业、城镇、人口的合理布局和有效集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准入,围绕建设特色型、创新型、生态型园区的要求,加快工业园建设,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重点抓好笋竹城产业园和高速公路沿线若干互通口平台的规划建设,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加快发展的平台,积极推进笋竹城产业园组团式开发。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加快建设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在竹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方面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广企业利用木材加工剩余物生产各种高附加值木制品、毛竹笋废弃物提取生物活性物质、锥栗果壳加工活性炭等循环型产业链和共生产业模式,推广笋竹加工工艺过程的节水改造,实现内部生产工艺间节能和物料循环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循环产业链发展。服务业领域:以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等生产型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工业、建筑、生活废弃物,鼓励企业使用再生资源,建立废物综合利用链,认真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广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实施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市清洁生产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4、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城市建设。

科学制定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加快生态城建设。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加强低碳经济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重点开发再生资源。继续开展以生态林建设为重点的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增加森林碳汇,有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加速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控制碳密集型生产项目的布局。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圣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照明工程太

阳能LED路灯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建设。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竹木三剩物等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以及利用山坡地种植能源植物为原料,发展生物基产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产业,鼓励企业实施以竹屑、木屑、秸秆、锥栗壳等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改造。依托中国笋竹城和高速公路沿线若干互通口平台,引进低碳产业,尝试建立一批低碳社区、低碳产业园区,形成低碳产业新的增长点。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建成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低碳经济、循环型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构建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企业经营和居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中提倡绿色行为理念,引导推进商业和民用节能,加快建立生态友好、绿色文明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出行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资源节约的经济手段和政策约束,形成有序开发、有偿利用、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格局,提升建瓯经济发展的保障力度。

1、加强水资源的安全保障

(1)优先水源地的保护。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重点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巩固饮用水源整治成果,加大对水源水质的监控,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要责令拆除或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禁止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要责令拆除或关闭。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治污染饮用水水体。环保、水利、卫生部门和供水企业要按照分工负责的要求,加强对饮用水源地、水文监测点和水厂水质的监测监控,卫生部门做好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疾病控制分析。做好市区备用水源地(小松水库)规划、论证、保护、建设工作,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实施,确保市区饮用水安全。进一步加强乡镇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严格按照《建瓯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的有关规定,拆除或关闭乡镇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确保饮用水安全。

(2)引导畜禽养殖业有序发展。要巩固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的成果,严防在建溪沿两岸各1公里和支流(除建溪外的其它河流)沿河两岸500米区域范围内的禁养区出现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执行《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环保局等部门关于畜禽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南政办[2009]13号)规定,凡未经审批建设的坚决予以取缔。

(3)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新区污水处理设施、笋竹城和莲花坪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及东峰、东游、徐墩等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加快城市生活污水配套管网、脱氮、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和进水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入溪排污量,污水处理运行负荷必须达到95%以上。

(4)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制定城市工业用水定额,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积极开展中水回用试点,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建立中水回用试点工程。通过加强对城市生产、生活的节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运用经济手段和价格机制,调节水资源供求关系,引导节约用水。力争“十二五”期间,建成一个省级现代化节水灌溉示范园区。

2、土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1)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工程。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按照“用一补一”的原则,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坚守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实现保数量、保用途、保地块的“三保”目标,继续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严格土地利用管理,优先保

障重点项目、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用地需求。

(2)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提高土地投资强度,推进土地整理,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年度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各项工程监督管理制度,突出抓好示范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使土地整理成为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针对占用优质良田的非农建设项目,要逐步推行表土剥离并用于异地改良中低产田或新开发耕地。

(3)加强用地管理。改革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供应管理,调控土地供应结构,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有效保证项目建设用地。加强土地批后跟踪管理,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全面推行集约节约用地,通过加强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积极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合理配置城镇工矿用地,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全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4)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征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征地管理的规定,依法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做好征地前的告知,足额及时兑现征地款。建立落实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责任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3、林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

(1)积极推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挥“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优势,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大力培育森林资源,突出特色和重点,变林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毛竹丰产高效林、乡土珍贵树种林、大径材林和工业原料林等林业四大基地建设。加大天然林和阔叶林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生态林采伐管理制度。

(2)加快绿色通道与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和绿色屏障“四绿”重点工程,加快城乡绿化、美化、园林化建设,提高公路、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绿化美化水平,推进全市沿路、沿溪、环城一重山绿色屏障建设,初步形成带、网、片、点结合,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完备的绿色长廊。

(3)加强动植物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对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点)林和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实行长期“全封”,对一般生态公益林实行“半封”。重点保护与恢复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等典型生态系统,建立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等级完善、功能齐全的自然保护区(小区、点)和物种拯救基地网络,有效拯救、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和优良地方畜禽品种。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和建设水平。应加快归宗岩、黄华山、天湖山、云际山等风景旅游自然保护小区规划和建设,扩大景区范围,除保护好现有的树木、景点外,应增加投资,营造珍稀树木和观赏树种,逐步把云际山风景旅游小区列为森林公园,吸引更多的旅游观光者。珍稀树种保护小区及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小区的建设,应采取小区内禁止采伐、禁止猎捕等措施,同时设立保护标牌,明确境界范围,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殖创造良好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把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3、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

(1)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制定市、镇、乡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科学划定矿产资源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建立良好的矿产资源市场秩序,依法打击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现象,商业性勘查市场初步形成,采用招、拍、挂有偿出让探矿权,除了探矿权转采矿权外,所有的采矿权都必须以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方式出让。强化矿山监督,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2)突出解决矿业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严格执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加大生态保护执法力度,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活动。加强生态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做好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重点是对露天开采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建瓯境内水域周围和国道、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治理。到2015年,全市矿山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的状况基本得到控制,矿山工业污染物排放达到规定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规定的指标内。

(3)综合治理“青山挂白”。消除由开发矿产资源引起的“青山挂白”现象,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严禁在禁采区设置新的开山采石场(点)。科学划定禁坟区,严禁在禁坟区新建坟墓,对已建坟墓进行清理,严重影响景观的要限期迁移或深埋,不留坟头。

三、构建自然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建设有利于身心健康、资源节约、城乡布局合理、自然和谐的特色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为居民提供方便、舒适、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制度、城乡社会保障相互衔接体系,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努力提高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协调性,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实现城乡发展良性互动。

1、创建生态城市

(1)加强绿色建瓯建设。全面推进植树造林,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完善中心城镇水网、绿网和城乡生态林网,加快建设环中国笋竹城中心区、高铁站片区的生态防护林带及河道水源净化林带,积极培育碳吸收林,构建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完善水西区城市功能设施,形成政治、文化、物流中心;合理规划、加快推进城北区开发建设,改造提升黄华山公园、芝城公园、绿硒生态园,依托一中、一小等教育品牌,形成商住、教育、休闲养生区;有序实施城南区开发,加快推进云际山、水南江滨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好光孝寺、建安郡遗址,依托酒业、茶业、太阳能等优势产业发展产业旅游,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区。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山地原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本土物种保护,建成生态园林城市。

(2)推进城市环境设施运营产业化。改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投资、建设和运营体制,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和城市垃圾处理费。抓紧制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资源利用技术政策,推进雨污分流、污水回用、污泥利用和垃圾分类收集以及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城市绿化用水、马路洒水等逐步限制使用自来水,鼓励使用回用水。

(3)建设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强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和路网建设,加快市、镇级公路的市政化改造,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和公交线网、场站建设,建立覆盖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快速网络,改善交通微循环,加快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按每年时序进度推进和考核。改造城市路网、路灯、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江滨路、校场巷北段、黄华路、东安口至北坪段公路,改造扇巷、解放路,新建一批垃圾分类收集、中转、压缩和转运设施,完善城市给排水和污水处理体系,实施一批卫生、文化、体育、公交场站和城市绿地、标准公厕建设,合理考虑停车场点布局。充分发挥铁路、水路运输节能环保优势,推动交通运输节能降耗。倡导市民选择节能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4)落实省政府“三旧”政策

落实省政府“三旧”政策,加大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调动街道、社区参与城市管理,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品位。

2、建设生态社区

(1)建设生态住宅小区。推进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专业化、市场化,覆盖面达80%。所有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逐步建立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太阳能利用与节能、立体绿化、创造亲近自然、舒适安宁的居住环境;适应性改造旧住宅小区,使之逐步达到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标准。

(2)推广应用生态环保建材。制定优先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政策,推广使用节能、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构配件和装饰材料,淘汰高能耗、有污染的建材和设备;制定出台加强室内装饰装修管理规定,强化对住宅室内环境质量专项控制措施。

(3)建设生态社区。推行以人为本理念,制定生态(绿色)社区建设规划和标准,加强社区

服务中心、健身、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工作。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普及生态文化。开展创建和谐社区工作,建设规范化(示范)小区。

3、建设生态村镇

(1)强化中心镇的职能。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基本要求,依托交通干线和中心镇建设专业园区,鼓励人口和生产要素向交通条件较好的乡镇集中,增强中心镇的综合实力和集聚功能,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中心镇注重以产业、人口与生产要素的聚集推动小城镇建设,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格局。山区乡镇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原则,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农家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建成重要的区域性生态功能区。

(2)提升村镇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突出生态规划的内容,做到村镇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实施,保护农村自然风貌。其中,重点中心镇要编制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有条件的小城镇要抓紧编制村镇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加强景观建设;合理规划和安排农村住宅用地;规范村镇规划调整、审批制度,将乡镇生态建设年度目标要求纳入村镇建设目标责任制;小城镇规划区内建设和用地必须严格按规划执行。通过对农房建设样式、层数、绿化等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突破传统建设模式和建筑风格,提高农房建设的规模、档次和品味,重点抓好一批户数达百户以上的农民新村点建设,完善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建设农民公园,配备体育健身设施,营造和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推进以“三清六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建立和完善垃圾收集处理和乡村长效保洁制度,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全面启动非规划林地造林工作,逐步实现村庄布局优化、村落绿化、庭院美化、道路硬化、环境洁化、沟渠净化的目标。至2015年,市内80%的乡镇建成环境优美乡镇,各乡镇内80%的村建成生态村。

(4)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继续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与“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抓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做好乡镇环境保护、村庄连片整治、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小流域治理等规划,推进农村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田污染控制和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发展农村沼气,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等污染、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的规划管理和污染整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力争全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规定要求。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确保城区农贸市场果蔬农残超标率控制在5%以下。

四、构建优化发展的环境支撑体系

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进水环境、大气环境的综合治理,控制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实现固体废弃物处置规范化和资源化利用,完善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体系,持续改善建瓯全市域生态环境,实现市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推进水环境治理

(1)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理,全力以赴推进各项治水工程和综合治理措施,努力改善提升建瓯水环境质量,重点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推动向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并重转变,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2)强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抓好松溪流域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和闽北水土流失监测及果茶园坡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有效控制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全市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面积占土地总面积降至30%以下。

(3)全面推进河道的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开展“河长”制,由各部门、乡镇党政主要负责

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及管理范围内河流的污染治理,全面推进河道的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消除城乡河道黑臭现象。切实做好全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4)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河道清淤、埋设两岸截污管、河道生态修复等工程,重点流域开展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工程,完善城镇排水管网体系,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新区污水处理设施、笋竹城和莲花坪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及东峰、东游、徐墩等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实现二级以上排放基础上实施尾水生态净化。

2、提升空气环境质量

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强燃煤总量和氮氧化物控制,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努力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推行新车国Ⅳ准入标准,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和“黄标车中心镇域限行”制度,加快推进机动车“油改气”。强化对建筑、拆迁、市政等施工现场和道路运输扬尘的执法和管理。加强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启动雾、霾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90%以上。全市城市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天数达250 天以上。

3、改善声环境质量

优化声环境功能区划,推广使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加强城市声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对交通噪声和服务业噪声的控制,扩大机动车禁鸣范围并依法从严管理,降低各类噪声对居住区、文教区的影响,严格控制河道船舶噪声,使噪声排放好于国家规定的功能区划标准。开展创建“绿色工地”活动,有效防治建筑施工噪声。强化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减少城市噪声污染,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建成区总面积的90%以上。

4、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建立和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收集、堆存、处置管理网络,加强全市工业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制定严格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放射源的管理和放射性废物的集中收贮,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5、完善环境基础设施

重点推进城乡供水、燃气、水利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配套功能,提升城市的服务和支撑能力。深入开展排水达标中心镇创建活动,做到标准、进度、质量、管理“四到位”,力争2015年基本建成“排水用户全接管、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厂全提标”的省内一流污水治理体系。

6、建设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

强化公共应急综合协调能力,完善并严格执行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处置中心,制定环境污染应急专业技术方案,确保在出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实现污染要素的现场快速测试、快速诊断、快速处理。

五、构建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市、乡(镇、街道)、村三级监测网络,建立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快速反应和援救体系,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围绕防灾减灾防御体系的建设部署,以城乡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林业生态防护、洪涝灾害防御、地质灾害防范、防火减灾和防震减灾工程为重点,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1、城乡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程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框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及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组建市级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全市在现有市立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的基础上改扩建急救中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监督所、卫校业务用房迁建,设备装备基本达到经济中等地区的装备标准;强化卫生监督执法职能,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保证卫生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2、林业生态防护工程

有效管护生态公益林,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林农将经济林改造为阔叶林,逐步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深化林业分类经营体制改革,努力完善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和监督机制、生态公益林监测体系和评价体系,切实管护好划定的生态公益林,有效保护建溪、松溪等流域,以及小(一)型以上水库等重要水源地。合理采伐商品林,控制采伐限额总量不突破。到2015年,农田林网化率达30%,道路两侧基本绿化,将居民点周边山坡上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林逐步改造成阔叶林,村庄绿化率达25%。强化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到2015年,有林地发生火灾率控制在0.1%以内。

3、洪涝灾害防御工程

重点抓好城乡防汛防旱体系建设,建成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着力推进闽江上游防洪工程(建瓯段)二期、四期工程建设。以解决人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为主要目标,大幅度提高水库安全度,基本消除已发现的病险水库隐患,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山地水利建设,使全市2座中型水库,16座小(一)型水库,51座小(二)型水库达到一类标准。建立健全防汛抗洪指挥体系,加强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强化小(一)型以上水库大坝、各乡镇河道视频监控、小流域洪水预警预报。建设防洪预警系统,提高全市防洪减灾决策指挥水平。

4、地质灾害防范工程

在现有气象预报平台基础上,增加地质灾害预报信息。着力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工程,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形成符合我市特点的地质灾害防治运行机制和防灾预警体系。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进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消除灾害隐患。

5、防火减灾工程

按照属地管理和条块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消防并举,抓好城乡防灾减灾工作。全面落实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大火灾隐患整治力度,建立“多警联勤”的消防执法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三合一[②]”企业以及建筑消防设施、城市消防通道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消除火灾隐患。完善公共突发事故抢险救援体系和联动机制,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性事故。建立公共消防服务平台,发布火灾预警信息,开展网络消防宣传教育和在线消防咨询。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③]”建设标准,积极开展创建“无火灾乡村”和“消防安全示范村”活动。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强化责任约束,降低火灾发生率。

6、防震减灾工程

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地震应急基础设施和防震减灾队伍建设,提高震灾防范抗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

六、构建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

着眼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科技和教育支撑作用,促进优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先进技术研发,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民主决策管理机制,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组织保障。

1、加强生态市建设的科教支撑

(1)加强生态环境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与引进。加强环境污染监控、流域水资源保护、重大传染性疫病防治、资源开发和生态重建等基础领域的研究;突出研究开发与引进环保新材料、

生物防治、生物安全、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技术;鼓励生产企业研究开发绿色工业品、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态种养模式等绿色产品和循环经济新技术。

(2)加快环保科研成果的创新与推广转化。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环保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企业科研中心和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培育好生态产业的技术源和项目源,整合科技项目、研究开发、人才资源,重点抓好2~3个生态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拓宽生态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推广生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和高效低耗、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技术,以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重建、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培育形成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产品优势的生态环保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3)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依托武夷学院、闽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的作用,依托福建省资源与环境重点学科,力争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中心与科研基地,发挥其在生态市建设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监测评估、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等方面作用。加强相关部门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引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急需人才。

2、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

(1)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应体系。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摸清我市生态环境基础情况。建设重大生态资源、环境预测的动态监测网络,提高生态监测和环境污染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工程防险除险、地质灾害、气象、地震、水土流失等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强化大风、低温、暴雨、冰雹、雷电等灾害天气以及疫病、生物安全、农林畜牧业病虫害、环境污染事故等的预报,提高预警和防范能力。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系统,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

(2)严格推行绿色标准认证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省、市以上在各行业以及生态功能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城市、社区、住宅区等生态园(社)区的绿色建设标准,明确生态市建设的技术规范。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和年检制度。

3、建立和完善生态市建设的决策管理机制

(1)建立生态市建设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领导,统筹解决生态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部门的行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形成市、镇、村分级管理、上下联动、务实高效的管理决策系统。

(2)建立生态市建设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按照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落实年度工作责任单位;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列入各部门、各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环保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结合领导干部考核,对其任期内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所出台相关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建立约束机制;每年组织对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生态市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纳入政府绩效考评,完善奖惩机制。

(3)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的监督机制。发挥市、乡(镇、街道)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形成由部门执法、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等构成的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第四章生态市建设的功能区划

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支持鼓励房道镇、玉山镇、小桥镇、迪口镇、水源乡、顺阳乡、龙村乡等乡镇创建国家级或省级生态示范乡镇,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建设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建溪、松溪及小流域和中小型水库为主的水生生态保护和水源地保护区,全面建立区域生态调控系统

在全面进行生态环境现状、生态脆弱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从建瓯市现有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区域环境特征出发,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省、市的主体功能区划,从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进行市域生态空间格局划分,构建保障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态。生态功能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区划必须具有现实性,即以一定的时期作为区划的阶段界限,并以相同的时限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分析归类,使之具有同期可比性。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国家和省上的主体功能区划的确定,区划的内容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态环境,更好地起到指导区域发展的作用。

一、生态功能区划分

在全省一级生态区划中,南平隶属闽北闽西山地盆谷生态亚区,包括建溪、富屯溪、沙溪流域全部地区。在全市一级生态区划中,建瓯隶属中、东部低山、丘陵农林牧小区,因此,基于保持与省级区划、南平市级区划的一致性,并能展示建瓯市生态系统内部特征的区划要求,本规划将全市划分以下五类生态功能区。

——建溪流域东北部山地水源涵养和林业生态功能区。建瓯市的北面,地理坐标118°16′~118°54′E,27°12′~28°00′N2。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山坡开发果茶园引起的水土流失加重;农业面源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加重;局部地区矿产开发引起生态破坏和地面塌陷。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管护好区内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发展可持续林产业;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保护好区内水库及饮用水源水体的水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规划、有步骤地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工业区,保护和修缮好文化遗产地,加强沿205国道的绿色通道建设及南浦溪两岸的景观建设,发展生态旅游。

——建溪流域东南部山地水源涵养和林业生态功能区。建瓯市东部,地理坐标118°30′~119°09′E,26°46′~27°30′N。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由于本区地处政和-大埔断裂带上,地质构造破碎且不稳定,属自然灾害敏感区,经常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福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区。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做好森林分类经营和管护,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控和防治,加强水土保持和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加强沿省道一重山景观生态建设和风景区开发中的生态保育;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

——建溪流域西南部山地水源涵养和林业生态功能区。建瓯市的西部、顺昌的东部,地理坐标117°41′~118°17′E,26°49′~27°20′N。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部分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森林的针叶林化和局部地质灾害。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合理调整林种结构,保护和恢复天然次生林为主,提高毛竹林和用材林生产的集约水平;加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和加工;对区内矿产资源实行有序开采,加强矿区生态恢复。

——建溪流域河谷盆地复合农林业生态功能区。建瓯市中部,地理坐标117°38′~118°59′E,26°39′~28°10′N。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山坡开发果茶园引起的水土流失加重;农业面源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加重;局部地区矿产开发引起生态破坏和地面塌陷。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管护好区内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发展可持续林产业;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保护好区内水库及饮用水源水体的水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规划、有步骤地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工业区,保护和修缮好文化遗产地,加强沿205国道的绿色通道建设及南浦溪两岸的景观建设,发展生态旅游。

——鹫峰山南段东坡河源地水源涵养和林业生态功能区。建瓯市东南部,地理坐标118°19′~118°59′E,26°27′~27°01′N。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针叶化现象严重,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服务功能减弱;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采石采矿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处理好林业生产、食用菌生产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强化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逐步改善树种结构,提高常绿阔叶林比重,提高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做好采矿区生态恢复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二、生态功能区控制策略

在以上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分区主导功能的不同,遵循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分区控制策略。

(一)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控制策略

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育,禁止砍伐天然阔叶林,对生态公益林逐步进行改造与建设,使其向常绿阔叶林演化,提高其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功能。科学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倡营造阔叶林及混交林,建设以生态公益林为生态廊道相连接的自然保护区群网,保育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功能。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努力减少森林资源灾害性损失。加大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的造林和抚育力度,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严格控制新开发耕地和园地,逐步把现有土层薄、自然坡度大(25°以上)的耕地和园地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退耕退园还林。积极进行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控制农药的使用,从源头控制水资源的污染。发展农村新能源,进一步加大沼气池建设和推广力度,普及高效省柴节煤炉灶,通过以沼、电、气代柴,保护森林资源。规范水电开发建设,科学规划小水电发展,加强河道及其两岸和水库周边一重山的管理和保护。逐步清理区内采矿以及林木加工等资源消耗型项目和污染型企业,禁止一切不符合本区生态功能的开发活动。根据环境容量和环境特点,按生态旅游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促进旅游方式生态化。

(二)中低山、丘陵农林牧区控制策略

本区域应在不危及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引入适度的开发,迁村并点,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合理施用氮肥和磷肥。发挥区内复合农林业生态优势,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牧-沼-果”结合、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丘陵山地综合开发”、“庭院生态经济综合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果园套种经济绿肥”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加强丘陵坡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矿区生态恢复。在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较高的地区,可在保障其主体功能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一些旅游业,但必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和适度发展,以保证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

(三)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区控制策略

按现代化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尽快开展城市绿地、水体和湿地保护专项规划,确保足够比例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制订相关政策,保护好城市绿色生态保障区,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深入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城市公园、绿化带、片林、草坪的建设与保护,大力推广庭院、墙面、屋顶、桥体的绿化和美化。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引导和推动人口和非农产业向中心城镇集聚,建设生态城镇。严禁侵占城市绿地和自然湿地,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严格限制高能耗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现有污染型企业的改造,禁止新建高污染型企业,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重点抓好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快整治城市内河污染。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粉尘等污染;实行噪声分类管理,消除噪声污染。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持续建设的系统工程,必须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突出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协调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序扎实地开展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夯实生态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发挥重点工程的支撑作用,推进生态市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为了实现建瓯生态市建设目标,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把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近期实施的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共分8大类132个项目(详见表3),总投资约234亿元,包括“十一五”续建项目、“十二五”新开工项目和储备项目。

一、生态工业、服务业建设工程

包括建瓯.中国笋竹城生态工业园、乡镇生态工业园、新武夷制药科技园、福帝食品果蔬综合加工、笋竹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中国笋竹城商贸中心、建瓯汽车仓储物流中心、海西蔬果茶批发市场建设等23个重点项目。到2015年,约需投资106亿元。

二、生态农业建设项目

包括粮食产能项目、现代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休闲、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龙村乡茶叶产业化等20个重点项目。到2015年,约需投资14亿元。

三、生态林业建设项目

包括生态公益林和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林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珍贵树种造林等12个重点项目。到2015年,约需投资6亿元。

四、生态旅游服务业建设项目

包括万木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归宗岩—北津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绿硒生态娱乐园、钟楼休闲农业大观园、闽北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城、东岳五星级酒店等12个重点项目。到2015年,约需投资14亿元。

五、自然资源生态体系建设项目

包括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工程、吉阳溪小流域治理、龙村乡小流域综合治理等8个重点项目。到2015年,约需投资4.5亿元。

六、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项目

包括市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徐墩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城区水厂扩容、市立医院儿科病房大楼、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搬迁、市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督所、进修学校综合大楼和检验大楼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工程等12个重点项目。到2015年,约需投资25亿元。

七、生态环境保障建设项目

包括闽江上游二期防洪工程(建瓯段)、小农水重点县、城市江滨路建设、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全市路灯、公共照明系统改造等24个重点项目。到2015年,约需投资55亿元。

八、生态文化建设项目

包括建瓯市博物馆综合大楼、建瓯大剧院建设、孔庙维修保护、北苑御焙遗址保护、历史文化文物保护、东峰镇文化综合活动中心开发、数字电视工程、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广电宽带扩建业务等21个重点项目。到2015年,约需投资9.5亿元。

表3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一览表(附后)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加强协调,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把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轨道,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规范有关管理行为,完善配套政策,保证全市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生态市建设的其他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成立由建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宏观指导,部署协调,检查督促,并制定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下发工作目标任务书。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组建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对应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完善配套措施,强化职责分工,健全责任体系,落实推进举措,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规划决策

完善规划体系,将生态市建设作为我市“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编制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注重规划之间的统一性,确保与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等有机衔接,以及与南平市各类规划区域间的统筹协调。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生态市建设的重大决策进行预先咨询和评估论证,完善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完善评估制度,贯彻落实区域及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对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全局性优化配置的定期评估制度,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和危机控制研究。

三、加大政策扶持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地方新增财力的10%~20%用于环境保护。不断完善扶持机制,建立清洁生产激励扶持机制,支持企业制度创新,对采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规定给予税费优惠。积极创新扶持手段,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推进收费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多元化融资机制,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目录,积极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公开招标投标形式参与土地整理、复垦等工程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对鼓励发展项目给予政策优惠。

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有偿使用机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资源初始产权配置机制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建立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初始权有偿分配、排放权交易等制度,建立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创新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模式,按照“谁收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恢复制度;按照“协调、统筹”原则,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谁保护、谁收益”的互补互利原则,互补共生,建立异地发展生态补偿制度;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实行按排污总量进行收费。

五、加大生态建设投入

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制定有利于筹集生态建设资金的各项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界和群众投入的积极性,形成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利益导向机制。深化拓展政银合作,加大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力争将建瓯市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尽可能多地纳入生态省,南平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项目管理,并争取获得生态省、市建设重点项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加强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和合作,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对建瓯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资金。

六、注重立法执法监督

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促进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污染防治、

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循环型园区建设等方面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按照“统一环境规划、统一执法监督、统一发布环境信息”的要求,完善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应急监测三位一体的环境预警体系,提高现场执法和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严查环境违法行为,责令违法排污企业公开道歉和作出环保承诺,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或吊销排污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七、强化责任考核

完善考核体系,将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体系,编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体系。健全考核制度,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乡镇实行生态市建设定期报告制度。明确考核对象,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地区和部门,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限要求。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严格的规划实施领导问责制和领导干部生态市建设绩效考核,规范问责程序,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把是否完成生态市建设任务与领导实绩考核挂钩,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八、营造浓厚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通过广电栏目、系列报道、图书杂志、专题讲座、展览活动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我市生态市建设的相关信息,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市建设的知晓度和关注度。引导公众参与,鼓励建立各类环保志愿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出台政策和提供资金加以支持,对在生态市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积极给予表彰奖励,广泛调动全社会的创建积极性,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生态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

[①]第六次人口普查户籍人口数。

[②]三合一:是指企业员工集体宿舍与生产作业、物资存放的场所相通连的家庭作坊式的企业。

[③]四个能力: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即:查用火用电,禁违章操作;查通道出口,禁堵塞封闭;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查重点部位,禁失控漏管。

2、扑救初级火灾能力;即:发现火灾后,起火部位员工一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火灾确认后,单位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

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即:熟悉疏散通道,熟悉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掌握逃生技能。

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即:有消防宣传人员,有消防宣传标识,有全员培训机制,掌握消防安全常识。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 1. 总则 1.1 任务的由来 1.2 规划编制的范围(行政辖区) 1.3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4 规划编制的依据 (1)国家和地方环境、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2)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3)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 (5)相关生态省建设规划 2. 基本情况与趋势分析 2.1 自然地理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生态环境现状 2.4 主要资源状况 2.5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趋势分析 2.6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对比《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3.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以人为本,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

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2)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3)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攀比。通过规划编制,选择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作为突破,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4)便于操作的原则。规划要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相衔接,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规划目标与措施应尽可能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 3.2规划时限 以规划的前一年为基准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应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或中长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 3.3规划目标 3.3.1 总体目标 对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预期目标进行定量与定性的描述,以充分展示规划远景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可按规划的不同时限确定总体目标。 各地根据实际,生态县创建一般以5-10年为期,生态市创建一般以5-15年为期。 已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地区,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目标、任务,要与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相衔接。 3.3.2具体建设指标 具体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参见《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对指标进行补充。指标的确定应与不同规划期的目标相一致,并便于阶段工作考核。 3.3.3规划指标体系 列表表述生态县、生态市规划建设时段和指标值。 3.3.4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4. 生态功能区划(依据省域生态功能区划制订) 4.1 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4.1.1 生态功能区的基本概况 4.1.2 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生态敏感性、生态功能服务重要性评价,以及主导功能定位 4.1.3 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 4.2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关系 重点说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阐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明确禁止、限制和鼓励、倡导发展的产业方向及建议。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导读:本文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概况简述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201131160707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发言

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发言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生态市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要求生态市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 生态市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形成并不断发展;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市有六个基本条件:一是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同级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二是全市以上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或通过验收,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标准。 三是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 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四是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五是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 六是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内其它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生态市的创建,坚持国家指导、地方自愿的原则进行;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考核验收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通过后命名。 生态市的建设考核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共项。 这些内容全部体现在《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中。 二、《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情况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生态诸城的决议》,对生态市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 这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决议,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好应遵循的原则《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潍坊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抓住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三大重点和产业结构优化、污染综合防治、水资源优化

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六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 年 3 月


第一节 规划依据 按照市委、 市政府提出的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 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 国家、省、市关于“十三五”规划的相关精神,结合我市工业 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主要依据如下:b5E2RGbCAP 1.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 2.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3. 国 家 《 高 端 装 备 制 造 业 “ 十 二 五 ” 发 展 规 划 (2011-2015)》 4. 国 家 《 “ 十 二 五 ”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2011-2015)》 5.《中国制造 2025》 6.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
1 / 33

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 指导意见 9.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 意见 10.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5-2020) 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011 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 见 13. 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 意见 1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1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 16.《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2020)》 17.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 18.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9.安徽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 级的实施意见 2015 21.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 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 22.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2 / 33

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8—2020.doc

浙江省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课程代码:024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评价汽车动力性能好坏的指标有( ) A.汽车的最高速度和最小稳定速度 B.汽车的行驶状态和行驶速度 C.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和横向稳定性 D.汽车的行驶速度和制动性能 2.在题图汽车一个排档的动力特性图中,下列哪个速度是汽车稳定运动的临界速度?( ) A.V1 B.V K C.V2 D.V max 3.下列哪个指标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 A.基本通行能力 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4.某微丘区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V=100km/h,μ=0.04,i=2%,则计算得到圆曲线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 ) A.3937m B.1312m C.2564m D.4529m 5.两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宜为大于或等于_______的计算行车速度值。( ) A.2倍 B.3倍 C.4倍 D.6倍 6.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竖曲线最小长度为_______m。( )

A.40 B.50 C.60 D.70 7.在计算行车速度较大的高等级公路上,因车速较快,_______的行程已能满足行车操作需要及最小坡长的设置要求。( ) A.3s B.6s C.9s D.15s 8.为了行车的安全和舒适,一般应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_______倍数值作为条文中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值。( ) A.4~5 B.3~4 C.2~3 D.1.50~2.0 9.公路路基宽度一般为_______与_______之和。( ) A.行车宽度、路面宽度 B.行车宽度、中间带宽度 C.路面宽度、中间带宽度 D.行车宽度、路肩宽度 10.下列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的是( ) A.最大最小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大最短坡长 D.坡度角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横向力系数μ值的选用需考虑到以下哪两个因素?( ) A.汽车的行驶速度 B.汽车的制动距离 C.汽车燃料与轮胎的消耗 D.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12.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容易出现的两种不稳定的危险是( ) A.向外滑移 B.向外倾覆 C.纵向倾覆 D.纵向倒溜 13.超高坡度的设置与什么因素有关?( ) A.计算行车速度和圆曲线半径 B.计算行车速度与竖曲线半径 C.路面最大横坡与圆曲线半径 D.路面类型与自然条件 E.公路等级与自然条件 14.对于线形组合形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平面上为直线,纵面也是直线,具有较好的视距条件,行车条件较好 B.平面上为直线,纵面上是凹形竖曲线,可能会出现“暗凹”等不良视觉现象 C.平面上为曲线,纵面上为直线,设计时需要检查合成坡度是否超限 D.平面上为曲线,纵面上为凹形竖曲线,线形效果视平纵面线形几何要素设计而定 E.平面上为直线,纵面上是凸形竖曲线,视觉舒顺、视线诱引良好 15.路线纵断面计算机辅助设计有以下哪两种方法?( ) A.传统方法 B.人工定坡法 C.交互式设计方法 D.数字模拟法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1)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1 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 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 高效性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 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 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 区域性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 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 目前的城市状况“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 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一、市域规划人口 2015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56万人左右,2020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75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规模为710万人左右。 二、市域城镇化水平 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52%,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58%,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72%。依据市域人口预测,2015年总人口规模按656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340万人左右;2020年总人口规模按675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390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按710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495万人左右。 三、次区域划分 整个安庆市域划分为安庆中心都市区、桐潜重点发展区、西南沿江发展区、西北生态发展区四个次区域。 1、安庆中心都市区.区域空间范围 安庆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市辖三区和皖河农场;枞阳县城所在地(枞阳镇)、官埠桥镇、铁铜乡;怀宁县城所在地(高河镇)、洪铺镇、月山镇、凉亭乡、茶岭镇、石镜乡;桐城的鲟鱼镇。 2、桐潜重点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 桐城市区所在地、孔城镇、范岗镇、青草镇、大关镇、金神镇、新渡镇、双港镇、吕亭镇、嬉子湖镇;潜山的县城所在地(梅城镇)、源潭镇、余井镇、黄铺镇、王河镇、油坝乡、黄泥镇;怀宁的金拱镇、马庙镇、公岭镇、三桥镇、黄墩镇、平山镇、黄龙镇、江镇镇、小市镇、秀山乡、清河乡;枞阳的汤沟镇、义津镇、钱桥镇、项铺镇、横埠镇、周潭镇、麒麟镇、浮山镇、老洲镇、函山镇、陈瑶湖镇、风仪乡、长沙乡、会宫乡、雨坛乡、金社乡、白湖乡、钱铺乡、白梅乡。 3、西南沿江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 望江全县域;太湖县城所在地(晋熙镇)、新仓镇、徐桥镇、江塘乡、大石乡、小池镇、城西镇;宿松县城所在地(孚玉镇)、复兴镇、许岭镇、下仓镇、长铺镇、破凉镇汇口镇、凉亭镇、河塌乡、高岭乡、程岭乡、千岭乡、九姑乡、五里乡、佐坝乡、洲头乡、趾凤乡;怀宁的腊树镇、石牌镇、雷埠乡。 4、西北生态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

2007-2020年深圳市宝安区生态区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区建 设实施办法》(深宝府【2007】1号),缓解宝安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 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各类矛盾,顺利实现建设环境优美的 国家生态区的发展目标,遵循国家《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 纲(试行》、《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要求,编 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指导宝安区生态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提 供指导和依据。 第3条法律效力 本规划提交宝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后,由宝安区人 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宝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执行。 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与措施应纳入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实 施。 本规划为开放性规划,应定期评估实施情况,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第4条规划范围 宝安区行政辖区内的全部陆域及近岸海域,总面积712.95 km2,包括 光明新区和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石岩、观澜、龙华、大 浪和民治十个街道。

第5条规划时限 鉴于本规划编制主要目的,规划时间范围确定为2007~2020年,规划 的基准年确定为2006年。规划近期为2007~2010年,规划中期为 2011~2015年,规划远期为2016~2020年。以规划基准年为基础,以 规划近期为重点。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6条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社会、绿色城市为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关系,以人为本,以自然生态、环境支撑、生态经济、资源保 障、生态社会、能力保障六大体系建设为重点任务,走绿色生产、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7条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高效原则、循环经济原则、针对性原则、便于 操作原则。 第二节规划控制目标与指标体系 第8条规划控制目标 持续推进生态区建设工作,构建绿色城区。 ——经济发展: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清洁生产企业和通过ISO14000认 证企业比例不断提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单位能耗、水耗持续 降低,2010年和2020年单位GDP能耗分别控制在0.5吨标煤/万元、 0.4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分别控制在20 m3/万元和 16 m3/万元。 ——生态环境保护: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保持在40.62%,不断提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指标;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010年和2020年COD排放量分别控制在 排放量控制在1240吨。加大环保投入,全面16700吨和9600吨,SO 2 提升环境质量,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远期进一

官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及线网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规划单位: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五年九月

一、规划基本情况 (一)规划背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都市规划部门开始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立了由十字骨架构成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形态,2000年编制完成第一版《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08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4-2015年)》,2011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线网基础上重新编制新一轮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7年),201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 随成都城市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引导支撑天府新区规划发展、支持“双核共兴”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心城线网、缓解中心城拥堵、城乡统筹发展、支持外围新城的发展需求,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进行修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规划概况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及线网规划》方案新建项目为: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修编后规划共新建线路124.2km,其中地下线78.1km,高架线46.1km,规划新建车站66座,车辆段4处,停车场4处,主变电所9座,工程总投资774.6亿元。

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途径与案例研究

摘要:本文论述了国际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背景、理论、科学内涵及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的内容,并以上海市和崇明绿华阳光生态示范区规划为例,从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城乡生态关系协调性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示范园区规划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建设途径与措施上海崇明 一、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进展 国际上正式提出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学术思想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过“理想国”的设想,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M.Vitruviius)在《建筑十书》中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和罗马城市的建设经验,对城市选址、城市形态与规划布局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把对健康、生活的考虑融汇到对自然条件的选择与建筑物的设计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阿尔伯蒂(L.B. Alberti 1452)、费拉锐特、斯卡莫齐等人师承维特鲁威,发展了“理想城市”的理论。16世纪英国摩尔(T.More)的"乌托邦",18-19世纪中,傅立叶的"法郎基",欧文(Rowen,1852)的"新协和村",西班牙索里亚(A.Soria,1882)的“线状城”等设想中都蕴含有一定的城市生态规划哲理。 19世纪末叶,以玛希(Geoge Marsh)为代表的生态学家和规划工作者的规划实践,标志着生态规划的产生,玛希(1864)首次提出合理地规划人类活动,使之与自然协调而不是破坏自然;鲍威尔(Powell 1879)在规划实践中指出,要制定法律和政策,促进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发展;英国霍华德(E.Howard,1898)的"田园城", 法国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930)的“光明城”,英国恩维(R.Unwin,1922)的“卧城”,赖特(F.Wright,1945)的“广亩城”等工作丰富了生态规划的内容。后来的芝加哥大学人类生态学派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均进一步强调了发展要与自然相协调;美国景观生态学家麦克哈格(McHarg,I.L.)在1960年代指出, 生态规划(Ecological planning) 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境况下或在多数无害的情况下,对土地的某种用途进行的规划。后来直至1980年代,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生态规划仍大部分倾向于土地的生态利用规划,王祥荣(1995,1998)提出,从区域和城市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发展趋势和生态规划所应解决的问题来看,生态规划应不仅限于土地利用规划,而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从以上学者的论点可以认为,生态规划的目的是: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现代城市的需求,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就目前我国的总体情况而言,城市化水平虽然仅达30%左右,处于初始阶段,但作为全国经济改革开放龙头的上海以及整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已进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阶段”,城市建设、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前景广阔。但是,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时也存在不少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缺乏远景规划和生态规划。因此,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基础上,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我国在新世纪城市建设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将为此提供科学的依据。

(岳政办函[2011]65号)关于印发《长沙市岳麓区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岳政办函[2011]65号 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长沙市岳麓区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机关各单位,麓山景区及桔子洲景区管理处,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岳麓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长沙市岳麓区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长沙市岳麓区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善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提升区域生态品位和城市价值,根据《长沙大河西先导区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长先管发[2011]11号)、《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和2011年市政府环保考核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这一主题,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保证,突出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环境治理、环境创建等重点,全面深入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氛围浓厚的环境友好目标。 二、具体任务 (一)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优势 1、切实保护原生态。按照《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基本生态控制线》要求对我区范围内面积大于2公顷的湿地、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相对高差大于30米的山林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生态廊道等都予以重点保护,除市政公用设施外禁止开发建设。一是通过严格环境前置管理,切实保护现有原生态不被破坏。各街道(乡、镇)引进的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新、改、扩建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严格环 1

03-101206六安道路网专项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2 -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规划目标......................................................................................................... - 2 - 第三章对外交通规划......................................................................................................................... - 3 - 第四章城市内部道路网规划................................................................................................................... - 4 - 第五章道路要素控制......................................................................................................................... - 6 - 第六章规划实施............................................................................................................................. - 7 -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前言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突破。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春节亲临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之际实地指导;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到福建,对海西建设细致关心与具体指导;多个中央部委、中央企业协力支持海西战略实施推进,为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福建省迈入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国务院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闽北作为福建生态资源大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生态市,自觉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事关大局、事关未来,意义重大。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要求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3月,福建省第九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同年8月,福建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四个生态省建设试点。2004年11月,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闽委发[2004]15号),明确提出建设福建生态省的目标,并提出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组织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并经同级人大批准颁布实施。 南平市生态优势明显,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00年11月,南平市政府向省环保局报送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请示》,并报请国家环保总局批准。2001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88号文批准南平市为全国第六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2008年12月,南平市顺利通过了环保部授权福建省环保局组织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初审验收,并报环保部审核命名。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建瓯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提出既要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力争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中求先行、当前锋、作贡献,着力打造海西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又要把建设生态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规划,与南平建设海西绿色腹地相结合,与本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建瓯的创建特色和模式,使建瓯的生态市建设走在南平市、福建省前列。创建生态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事关全市乃至南平市跃升发展的战略任务,将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本规划时段为2011~2015年,规划到2014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到2015年初步建成绿色突显、工贸发达、生态休闲、文明和谐的闽北绿色生态经济强市,率先在南平、全省中建设成生态市。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举全市之力投入并参与生态市建设,按照国家生态市考核标准、福建生态省建设和南平生态市建设要求,从全市实际出发,编制了《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生态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思路,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工作措施。本规划纲要是建瓯市建设生态市的指导性文件,是各乡镇和各部门编制相关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市情概况 1.地理环境

六安总规产业布局

第一条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强化合肥经济圈副中心经济职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工业园区建设,充分考虑工业园区用地预留配置;依托六安优势资源,加大对农业产品深加工,新型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扶持,着力打造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乃至长三角经济区的加工制造配套基地,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供应基地,能源输出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原生态休闲度假及红色旅游等六大基地。第二条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1)六安中心城区 发展定位:六安城区是南京-武汉两大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安徽省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链承接基地,具有滨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城镇规模:城镇人口规模为2015年68万人,2020年80万人,2030年1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015年68平方公里,2020年80平方公里,2030年120平方公里。 发展指引:中心城区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综合加工业,成为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配套基地之一;第三产业重点壮大商贸流通业,强化科技教育、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和旅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2)霍邱城关镇: 发展定位:霍邱城关镇是霍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铁矿经济区的服务中心,市域六大城镇集聚区中霍邱城关镇—霍邱钢城集聚区的核心之一。 城镇规模: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35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5平方公里。 发展指引:霍邱城关镇应强化其在市域西北部的核心功能,依托铁矿经济区,大力发展对铁矿经济区的服务功能和商贸流通功能。 (3)寿春镇: 发展定位:寿春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域六大城镇集聚区中寿春-正阳关集聚区的核心。 城镇规模: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35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5平方公里。 发展指引:寿春镇应强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在第二产业方面,寿春镇应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积极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建材、新能源利用、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在第三产业方面,寿春镇应依托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新型服务业,以打造旅游休闲基地为目标,走资源整合、发挥优势的旅游发展道路。 (4)叶集镇: 发展定位:叶集镇是叶集改革试验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省西部门户,以市场为先导的312国道与宁西铁路线上重要工贸城镇,是市域六大城镇集聚区中金寨-叶集-姚李集聚区的核心之一。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 杭州市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七月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胡锦涛

前言 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循环经济和生态服务为标志,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于一体的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城市是以更新人的观念、调节人际关系、诱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为抓手,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带动城市品质的升华和文化的彰显,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经济的高效运行、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与自然的持续共生的可持续城市。 十七大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2009年环境保护部将杭州市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动员大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好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推动杭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建设“富足、秀美、宜居、和谐”的生态型城市。

优美的生态环境一向都是杭州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近年来,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中华环境奖、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桂冠,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产业发展与环境容量不协调、环境状况与群众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仍较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仅是杭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应有之义,是提升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杭州城市新跨越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杭州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有效指导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究和编制了《杭州市

(完整版)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0505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建设管理水 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文 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 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 应遵守本规划。如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 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 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 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 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 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本构架,创造 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排、均匀分布,充分 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 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 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注重植物景观的塑 造和树种选择,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 期开发建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 建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为2003 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年) ●《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 ●《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号令) ●《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