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学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学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学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学案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 2-P 5; ②教材P 5练习第1-5题; ③教材P.9习题1.1第1、2、3题 思考题:已知α角是第三象限角,则2α,2

α

各是第几象限角? 解:α 角属于第三象限,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B 1

y

O

x

45° B 2

O x B 3

y

30°

60o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 k ·360°+180°<α<k ·360°+270°(k ∈Z)

因此,2k ·360°+360°<2α<2k ·360°+540°(k ∈Z) 即(2k +1)360°<2α<(2k +1)360°+180°(k ∈Z) 故2α是第一、二象限或终边在y 轴的非负半轴上的角. 又k ·180°+90°<

2

α

<k ·180°+135°(k ∈Z) . 当k 为偶数时,令k=2n(n ∈Z),则n ·360°+90°<2

α

<n ·360°+135°(n ∈Z) , 此时,

2

α

属于第二象限角 当k 为奇数时,令k=2n+1 (n ∈Z),则n ·360°+270°<2

α

<n ·360°+315°(n ∈Z) , 此时,2

α

属于第四象限角 因此2

α

属于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1.1.2弧度制(一)

教学目标

(四)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弧度的意义;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的可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

(五) 过程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能推导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的引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通过对弧度制与角度制下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在弧度制下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弧度的概念.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教学难点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度制:

初中所学的角度制是怎样规定角的度量的? 规定把周角的360

1

作为1度的角,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 二、新课: 1.引 入:

由角度制的定义我们知道,角度是用来度量角的, 角度制的度量是60进制的,运用起来不太方便.在数学和其他许多科学研究中还要经常用到另一种度量角的制度—弧度制,它是如何定义呢? 2.定 义

我们规定,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弧度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弧度制.在弧度制下, 1弧度记做1rad .在实际运算中,常常将rad 单位省略. 3.思考:

(1)一定大小的圆心角α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是否是确定的?与圆的半径大小有关吗?

(2)引导学生完成P6的探究并归纳: 弧度制的性质: ①半圆所对的圆心角为

;ππ=r

r

②整圆所对的圆心角为

.22ππ=r

r

③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 ④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 ⑤零角的弧度数是零. ⑥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α|=. r

l 4.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 ①将角度化为弧度:

π2360=?; π=?180;rad 01745.0180

1≈=

;rad n n 180

π

=

?. ②将弧度化为角度:

2360p =?;180p =?;180

1()57.305718rad p

¢=盎??;180(

)n

n p

=?. 5.常规写法:

① 用弧度数表示角时,常常把弧度数写成多少π 的形式, 不必写成小数. ② 弧度与角度不能混用. 6.特殊角的弧度 角度 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270°

360°

0 6

π 4π 3π 2π 32π 43π 65π π

2

π2 7.弧长公式

l

l r r

a a =

??

弧长等于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例1.把67°30'化成弧度. 例2.把rad 5

3π化成度. 例3.计算:

4

sin

)1(π;5.1tan )2(.

例4.将下列各角化成0到2π的角加上2k π(k ∈Z )的形式:

3

19)

1(π

;?-315)2(. 例5.将下列各角化成2k π + α(k ∈Z,0≤α<2π)的形式,并确定其所在的象限.

319)

1(π

;6

31)2(π-. 解: (1),6

72319π

ππ+=

而6

7π是第三象限的角,193p

\是第三象限角.

(2) 315316,666

p p p

p -=-+\-是第二象限角. .,,2

1

6. 是圆的半径是扇形弧长其中积公式利用弧度制证明扇形面例R l lR S =

证法一:∵圆的面积为2

R π,∴圆心角为1rad 的扇形面积为221R ππ

,又扇形弧长为l,半径为R,

∴扇形的圆心角大小为

R l rad, ∴扇形面积lR R R l S 2

1

212=?=. 证法二:设圆心角的度数为n ,则在角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为360

2

R n S π?=,又此时弧长

180R n l π=,∴R l R R n S ?=??=2

1

18021π. 可看出弧度制与角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可以互化,而弧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显然要简洁得多.

22

1

21:R lR S α==扇形面积公式

7.课堂小结①什么叫1弧度角? ②任意角的弧度的定义③“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联系

与区别. 8.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 6 –P 8;

②教材P 9练习第1、2、3、6题; ③教材P10面7、8题及B2、3题.

4-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与值域、符号、及诱导公式; 2.利用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正切的三角函数值;

3.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两个同名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及表示角的范围。

能力目标:掌握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从而使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有更深的理解。

德育目标: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正弦、余弦、正切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弦、余弦、正切线的利用。

O R l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三角函数的定义 2. 诱导公式

)

Z (tan )2tan()Z (cos )2cos()Z (sin )2sin(∈=+∈=+∈=+k k k k k k ααπααπααπ 练习1.

.____________tan600o

的值是 D 3.D 3.C 3

3

.B 33.A --

练习2. .________,0cos sin 在则若θθθ> B

第二、四象限 第一、四象限第一、三象限

第一、二象限.D .C .B .A

练习3. ____

0sin20cos 的终边在则若 θθ<>θ,且 C

第二象限 第四象限 第三象限 第一象限.D .C .B .A

二、讲解新课:

当角的终边上一点(,)P x y 的坐标满足

22

1x y +=时,有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值的几何表示——三角函数线。

1.有向线段:

坐标轴是规定了方向的直线,那么与之平行的线段亦可规定方向。 规定:与坐标轴方向一致时为正,与坐标方向相反时为负。 有向线段:带有方向的线段。 2.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设任意角α的顶点在原点O ,始边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与点

P (,)x y , 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过点(1,0)A 作单位圆的切线,它与角α的终边或其反向

延 长线交与点T .

o x y M T P A o

x y M T P A

x y o M T

P A

x y o M T P A (Ⅳ)

(Ⅱ) (Ⅰ)

(Ⅲ)

由四个图看出:

当角α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有向线段,OM x MP y ==,于是有

sin 1y y y MP r α=

===, cos 1x x x OM r α====,tan y MP AT AT x OM OA

α====

我们就分别称有向线段,,MP OM AT 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说明:

(1)三条有向线段的位置:正弦线为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到x 轴的垂直线段;余弦线

在x 轴上;正切线在过单位圆与x 轴正方向的交点的切线上,三条有向线段中两条在单位圆内,一条在单位圆外。

(2)三条有向线段的方向:正弦线由垂足指向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余弦线由原点指向垂

足;正切线由切点指向与α的终边的交点。 (3)三条有向线段的正负:三条有向线段凡与x 轴或y 轴同向的为正值,与x 轴或y 轴反向的

为负值。

(4)三条有向线段的书写:有向线段的起点字母在前,终点字母在后面。 4.例题分析:

例1.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1)3π; (2)56π; (3)23π-; (4)136

π-.

解:图略。

例2. .1cos sin 2

0>+<<ααπ

α,证明若

π

ππππ

π5

4

tan 32tan )(35

4

cos 32cos )(254

sin 32sin )(1.3与与与比较大小:例

)(2

1

sin ]20[.4的取值范围是的上满足,在例x x ≥π

??

??????????????????????πππππππ,,,65.D 326.C 656.B 6,0.A

例5. 利用单位圆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角x 的范围.

;21sin )1(-

1c o s )2(>x

答案:(1)

71122,66k x k k Z ππππ+<<+∈;

(2)22,66

k x k k Z ππ

ππ-+<<+∈; 三、巩固与练习:P17面练习

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2.会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线;

3.利用单位圆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求角的范围。 五、课后作业: 作业4

参考资料

例1.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32s i n

π与54sin π 2? 32tan π与5

4tan π 解: 如图可知:

32sin

π>54sin π tan 32π< tan 5

4π 例2.利用单位圆寻找适合下列条件的0?到360?的角

1? sin α≥

2

1

2? tan α>33

解: 1? 2?

30?≤α≤150?

30?<α<90?或210?<α<270?

补充:1.利用余弦线比较cos 64,cos 285的大小;

2.若

4

2

π

π

θ<<

,则比较sin θ、cos θ、tan θ的大小;

3.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角θ的取值范围:

(1)3cos 2θ< ; (2)tan 1θ>- ; (3)3sin 2

θ>-.

4-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

3.记住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诱导公式(一)。

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x

y o P 1 P 2 x

y

o

T

A

210? 30?

(2)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与

比值(函数值)的一种联系方式;

(2)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

象限的符号),以及这三种函数的第一组诱导公式。公式一是本小节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难点: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他

们的集合形式表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初中锐角的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在Rt △ABC 中,设A 对边为a ,B 对边为b ,C 对边为c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依

次为,,a b a

sinA cosA tanA c c b

=

== . 角推广后,这样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不再适用,我们必须对三角函数重新定义。

二、讲解新课: 1.三角函数定义 在直角坐标系中,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P (除了原点)的坐标为(,)x y ,

它与原点的距离为2222(||||0)r r x y x y =+=

+>,那么

(1)比值y r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y

r α=;

(2)比值x r 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 α,即cos x

r α=;

(3)比值y x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y

x α=;

(4)比值x y 叫做α的余切,记作cot α,即cot x

y

α=;

说明:①α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α的终边没有表明α一定是正角或负角,以及α

的大小,只表明与α的终边相同的角所在的位置;

②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四个比值不以点(,)P x y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大小;

③当()2

k k Z π

απ=+∈时,α的终边在y 轴上,终边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x 都等

于0,

所以tan y

x

α=

无意义;同理当()k k Z απ=∈时,y x =αcot 无意义;

④除以上两种情况外,对于确定的值α,比值y r 、x r 、y x 、x

y

分别是一个确定的实

数,

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是以角为自变量,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以上四种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

函 数

定 义 域

值 域

2.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注意: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研究角的问题,其顶点都在原点,始边都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2) α是任意角,射线OP 是角α的终边,α的各三角函数值(或是否有意义)与ox 转了几圈,按什么方向旋转到OP 的位置无关.

(3)sin α是个整体符号,不能认为是“sin”与“α”的积.其余五个符号也是这样. (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联系与区别:

锐角三角函数是任意角三角函数的一种特例,它们的基础共建立于相似(直角)三角形的性质,“r”同为正值. 所不同的是,锐角三角函数是以边的比来定义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以坐标与距离、坐标与坐标、距离与坐标的比来定义的,它也适合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实质上,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和研究过程.

(5)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利用两种三角函数定义的一致性,将直角三角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使一锐角顶点与原点重合,一直角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利用我们熟悉的锐角三角函数类比记忆. 3.例题分析

例1.求下列各角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通过本例总结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0; (2)π; (3)

32

π. 解:(1)因为当0α=时,x r =,0y =,所以

sin 00=, 01cos =, tan 00=, cot 0不存在。 (2)因为当απ=时,x r =-,0y =,所以

sin 0π=, cos 1π=-, tan 0π=, cot π不存在,

(3)因为当32

π

α=时,0x =,y r =-,所以

3sin 12π=-, 3cos 02π=, 3tan 2π不存在, 3cot 02

π

=, 例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2,3)P -,求α的四个函数值。

解:因为2,3x y ==-,所以222(3)13r =

+-=,于是

3313sin 1313y r α-=

==-; 2213

cos 1313

x r α===

; 3

tan 2

y x α==-; 2cot 3x y α==- .

例3.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2)(0)a a a ≠,求α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解:因为过点(,2)(0)a a a ≠,所以5||r a =, ,2x a y a ==

2225

0sin 55||5y a a a r a a

α>=

===时,5cos 55x a a

r a

α=

==;

sin y α= R [1,1]- cos y α= R [1,1]- tan y α= {|,}2k k Z π

ααπ≠+∈ R

15

tan 2;cot ;sec 5;csc 22

αααα====

; 当2225

0sin 55||5y a a a r a a

α<====-

-时,; 5cos 5

5x a a r a α=

==-

-; 15

tan 2;cot ;sec 5;csc 22αααα===-=-. 4.三角函数的符号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我们可以得知:

①正弦值

y

r 对于第一、二象限为正(0,0y r >>),对于第三、四象限为负(0,0y r <>); ②余弦值x

r 对于第一、四象限为正(0,0x r >>),对于第二、三象限为负(0,0x r <>);

③正切值y

x

对于第一、三象限为正(,x y 同号),对于第二、四象限为负(,x y 异号).

说明:若终边落在轴线上,则可用定义求出三角函数值。 练习: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cos 250; (2)sin()4

π

-

; (3)tan(672)-; (4)11tan

3

π

. 例4.求证:若sin 0α<且tan 0α>,则角θ是第三象限角,反之也成立。 5.诱导公式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就可知道: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值相同。即有:

sin(2)sin k απα+=,

cos(2)cos k απα+=,其中k Z ∈. tan(2)tan k απα+=,

这组公式的作用是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0~2π间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例5.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9cos 4π, (2)11tan()6

π

-

, 例6.求函数x

x

x

x y tan tan cos cos +

=

的值域 解: 定义域:cosx ≠0 ∴x 的终边不在x 轴上 又∵tanx ≠0 ∴x 的终边不在y 轴上

∴当x 是第Ⅰ象限角时,0,0>>y x cosx=|cosx| tanx=|tanx| ∴y=2 …………Ⅱ…………,0,0>

…………ⅢⅣ………, 0

,00

,0<><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2.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3.三角函数的符号及诱导公式。

五、巩固与练习

1、教材P15面练习;

2、作业P20面习题1.2A 组第1、2、3(1)(2)(3)题及P21面第9题的(1)、(3)题。

4-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它们之间的联

系;

2.熟练掌握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其它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能力目标: 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

析、解决三角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教学难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确定,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变式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设角α是一个任意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P 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为

2222(||||0)r r x y x y =+=+>,那么:sin y r α=

,cos x r α=,tan y x

α=, 2.当角α分别在不同的象限时,sin α、cos α、tg α的符号分别是怎样的? 3.背景:如果5

3

sin =

A ,A 为第一象限的角,如何求角A 的其它三角函数值; 4.问题:由于α的三角函数都是由x 、y 、r 表示的,则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讲解新课:

(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板书课题: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1)商数关系:α

ααcon sin tan = (2)平方关系:1sin 2

2=+ααcon 说明:

①注意“同角”,至于角的形式无关重要,如2

2

sin 4cos 41αα+=等; ②注意这些关系式都是对于使它们有意义的角而言的,如

tan cot 1(,)2

k k Z π

ααα?=≠

∈; ③对这些关系式不仅要牢固掌握,还要能灵活运用(正用、反用、变形用),如:

2cos 1sin αα=±-, 22sin 1cos αα=-, sin cos tan α

αα

=

等。 2.例题分析: 一、求值问题 例1.(1)已知12

sin 13

α=,并且α是第二象限角,求cos ,tan ,cot ααα. (2)已知4

cos 5

α=-

,求sin ,tan αα. 解:(1)∵22sin cos 1αα+=, ∴22

22125cos 1sin 1()()13

13

αα=-=-=

又∵α是第二象限角, ∴cos 0α<,即有5

cos 13

α=-

,从而 sin 12tan cos 5ααα=

=-, 15

cot tan 12αα==-

(2)∵2

2

sin cos 1αα+=, ∴22

2

2

4

3sin 1cos 1()()5

5

αα=-=--=,

又∵4

cos 05

α=-

<, ∴α在第二或三象限角。 当α在第二象限时,即有sin 0α>,从而3sin 5α=,sin 3

tan cos 4ααα==-;

当α在第四象限时,即有sin 0α<,从而3sin 5α=-,sin 3

tan cos 4

ααα==.

总结:

1. 已知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便可运用基本关系式求出其它三角函数值。在求值

中,确定角的终边位置是关键和必要的。有时,由于角的终边位置的不确定,因此解的情况不止一种。

2. 解题时产生遗漏的主要原因是:①没有确定好或不去确定角的终边位置;②利用平方

关系开平方时,漏掉了负的平方根。

例2.已知tan α为非零实数,用tan α表示sin ,cos αα. 解:∵22

sin cos 1αα+=,sin tan cos α

αα

=

, ∴2

2

2

2

(cos tan )cos cos (1tan )1ααααα?+=+=,即有2

21

cos 1tan αα

=

+,

又∵tan α为非零实数,∴α为象限角。

当α在第一、四象限时,即有cos 0α>,从而222

11tan cos 1tan 1tan α

ααα

+==++, 22

tan 1tan sin tan cos 1tan αα

αααα

+=?=+; 当α在第二、三象限时,即有cos 0α<,从而22211tan cos 1tan 1tan α

ααα

+=-=-

++, 22tan 1tan sin tan cos 1tan αα

αααα

+=?=-+.

例3、已知α=αcos 2sin ,求ααα

αcos 2sin 5cos 4sin +-

解:2tan cos 2sin =α∴α

6

1

1222tan 54tan cos 2sin 5cos 4sin -=-=+α-α=α+αα-α∴

强调(指出)技巧:1? 分子、分母是正余弦的一次(或二次)齐次式

注意所求值式的分子、分母均为一次齐次式,把分子、分母同除以αcos ,将分子、分母转化为αtan 的代数式; 2? “化1法” 可利用平方关系1cos sin 2

2

=+αα,将分子、分母都变为二次齐次式,再利用商数关

αααα22cos cos sin 2sin 2-+⑵

系化归为αtan 的分式求值;

小结:化简三角函数式,化简的一般要求是:

(1)尽量使函数种类最少,项数最少,次数最低; (2)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式; (3)根式内的三角函数式尽量开出来;

(4)能求得数值的应计算出来,其次要注意在三角函数式变形时,常将式子中的“1”作巧妙的变形, 二、化简

练习1.化简21sin 440-.

解:原式

22

1sin (36080)1sin 80=-+=-2cos 80cos80==.

练习2.)2

3( cos 1cos 1cos 1cos 1

π

θπθθθθ<<-+++-化简 三、证明恒等式

例4.求证:

cos 1sin 1sin cos x x

x x

+=

-. 证法一:由题义知cos 0x ≠,所以1sin 0,1sin 0x x +≠-≠.

∴左边=2cos (1sin )cos (1sin )(1sin )(1sin )cos x x x x x x x ++=-+1sin cos x

x

+==右边.

∴原式成立.

证法二:由题义知cos 0x ≠,所以1sin 0,1sin 0x x +≠-≠. 又∵2

2

(1sin )(1sin )1sin cos cos cos x x x x x x -+=-==?,

cos 1sin 1sin cos x x

x x

+=

-. 证法三:由题义知cos 0x ≠,所以1sin 0,1sin 0x x +≠-≠.

cos 1sin 1sin cos x x x x +--cos cos (1sin )(1sin )(1sin )cos x x x x x x ?-+-=-22cos 1sin 0(1sin )cos x x

x x

-+==-,

∴cos 1sin 1sin cos x x

x x

+=-.

总结:证明恒等式的过程就是分析、转化、消去等式两边差异来促成统一的过程,证明时常用的方法有:(1)从一边开始,证明它等于另一边; (2)证明左右两边同等于同一个式子;

(3)证明与原式等价的另一个式子成立,从而推出原式成立。 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及成立的条件;

2.根据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其它三角函数值; 五、课后作业:《习案》作业第 五 课时

参考资料

化简12sin 40cos40-.

解:原式22sin 40cos 402sin 40cos40=+-

2

(sin 40cos40)|cos40sin 40|cos40sin 40=-=-=-.

思考1.已知)0(51

cos sin π<θ<=

α+α,求的值。

及θ-θθ33cos sin tan 解:1? 由),2(0cos ,0,2512cos sin ππ

∈θ∴<θπ<θ<-=αα得:

由5

7cos sin ,2549)cos (sin 2

=

θ-θ=α-α得: 联立: 34tan 53cos 54sin 57cos sin 51cos sin -=θ????

???

?

??

???

-=θ=θ?=θ-θ=θ+θ

2? 125

91

)5

3()54

(cos sin 3

3

3

3

=

--=θ-θ 2、已知是第四象限角,

α+-=α+-=α,5

3

cos ,524sin m m m m 求的值。αtan 解:∵sin 2α + cos 2

α = 1 ∴1)5

3()524(22=+-++-m m m m

化简,整理得:8,00)8(21==∴=-m m m m

当m = 0时,是第四象限角不合)

与,α-=α=

α(53

cos ,54sin 当m = 8时,5

12

tan 135cos ,1312sin -=α∴=α-=α,

1.3诱导公式(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理解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⑵培养学生化归、转化的能力.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1)能运用公式一、二、三的推导公式四、五.

(2)掌握诱导公式并运用之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公式四、五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诱导公式四、五的推导,能观察分析公式的特点,明确公式用途,熟练驾驭公式. 教学难点

运用诱导公式对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诱导公式(一)

tan )360tan(cos )360(cos sin )360sin(ααα

ααα=+?=+?=+?k k k

诱导公式(二)

tan )180tan(cos )180cos( sin )180sin(ααα

ααα=+?-=+?-=+?

诱导公式(三)

tan )tan(cos )cos( sin )sin(ααα

ααα-=-=--=-

诱导公式(四)

tan )180tan(cos )180cos( sin )180sin(ααα

ααα-=-?-=-?=-?

对于五组诱导公式的理解 : ①可以是任意角;公式中的α ②这四组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符号。

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前面加上一个把三角函数值,的同名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它ααπαπααπ ,,

, ),Z (2-+-∈+k k

总结为一句话: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练习1:P27面作业1、2、3、4。 2:P25面的例2:化简 二、新课讲授:

1、诱导公式(五) sin )2cos( cos )2sin(ααπ

ααπ

=-=- 2、诱导公式(六) sin )2

cos( cos )2sin(

ααπ

ααπ-=+=+ 总结为一句话:函数正变余,符号看象限 例1.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3

17

sin()4( ,519cos )3( ,3631sin )2( ,53tan

)1(πππ-? 练习3:求下列函数值:

).580tan )4( ,670sin )3( ),4

31sin()2( ,665cos

)1(??-ππ 例2.证明:(1)ααπ

cos )23sin(-=-

(2)ααπ

sin )2

3cos(-=- 例3.化简:.)

2

9sin()sin()3sin()cos()

211cos()2cos()cos()2sin(απ

πααπαπαπ

απαπαπ+-----++-

的值。

求:已知例)

sin(2)4cos()3sin()2cos( ,3)tan( .4απααπαπαπ-+-+--=+ 解:.3tan ,3)tan(=∴=+ααπ

.7343

32tan 4tan 32sin 4cos 3sin 2cos =-?+-=-+-=-+-=αααααα原式

小结:

①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 公式一或二或四 任意负角的 三角函数

任意正角的

三角函数

00~3600间角

的三角函数 00~900间角 的三角函数

查表 求值

公式一或三

②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口诀: 负化正,正化小,化到锐角就行了.

练习4:教材P28页7. 三.课堂小结

①熟记诱导公式五、六;

②公式一至四记忆口诀:函数名不变,正负看象限;

③运用诱导公式可以将任意角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四.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

②《习案》作业七.

1.3诱导公式(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理解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⑵培养学生化归、转化的能力.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1)能运用公式一、二、三的推导公式四、五.

(2)掌握诱导公式并运用之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公式四、五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诱导公式四、五的推导,能观察分析公式的特点,明确公式用途,熟练驾驭公式. 教学难点

运用诱导公式对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诱导公式(一)

tan )360tan(cos )360(cos sin )360sin(ααα

ααα=+?=+?=+?k k k

诱导公式(二)

tan )180tan(cos )180cos( sin )180sin(ααα

ααα=+?-=+?-=+?

诱导公式(三)

tan )tan(cos )cos( sin )sin(ααα

ααα-=-=--=-

诱导公式(四)

sin(π-α)=sin α cos(π -α)=-cos α tan (π-α)=-tan α 诱导公式(五)

sin )2

cos( cos )2sin(

ααπ

ααπ

=-=-

诱导公式(六)

sin )2

cos( cos )2sin(

ααπ

ααπ

-=+=+ 二、新课讲授:

练习1.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3

17

sin()4( ,519cos )3( ,3631sin )2( ,53tan

)1(πππ-? 练习2:求下列函数值:

).580tan )4( ,670sin )3( ),4

31sin()2( ,665cos

)1(??-ππ 例1.证明:(1)ααπ

cos )23sin(-=-

(2)ααπ

sin )2

3cos(-=-

例2.化简:.)

2

9sin()sin()3sin()cos()

211cos()2cos()cos()2sin(απ

πααπαπαπ

απαπαπ+-----++-

的值。求:已知例)

sin(2)4cos()

3sin()2cos( ,3)tan( .3απααπαπαπ-+-+--=+

解:.3tan ,3)tan(=∴=+ααπ

.73

43

32tan 4tan 32sin 4cos 3sin 2cos =-?+-=-+-=-+-=αααααα原式

例4. .)3cos(4)

3tan(3)sin(2,0cos sin ,54)sin(的值求

且已知πααππαααπα--+-<=+

小结:

①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

②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口诀: 负化正,正化小,化到锐角就行了. 练习3:教材P28页7. 化简:

);2cos()2sin(25sin 2cos )1(αππααππα-?-???

? ??+?

?? ??

- .)

sin()360tan()(cos )2(o 2

ααα-+--

公式一或二或四 任意负角的 三角函数

任意正角的

三角函数

00~3600间角

的三角函数

00~900间角 的三角函数

查表 求值

公式一或三

例5. .2

73021cos ,sin 2

παπαα<<=+

-的两根,且的方程是关于已知ax x x .)

900sin()180cos()

6cos()2sin()6tan(的值求

αααπαπαπ-??--+--

三.课堂小结

①熟记诱导公式五、六;

②公式一至四记忆口诀:函数名不变,正负看象限;

③运用诱导公式可以将任意角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四.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

②《学案》P.16-P.17的双基训练.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出R x x y ∈=,sin 的图象,明确图象的

形状;

(2)根据关系)2

sin(cos π

+

=x x ,作出R x x y ∈=,cos 的图象;

(3)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并利用图象解决一些

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用单位圆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的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和工

作精神;

教学重点: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作正弦函数的图象; 教学难点:作余弦函数的图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弧度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的角。

2.正、余弦函数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 (x,y )

P 与原点的距离r(0222

2>+=

+=

y x y

x r )

则比值r y

叫做α的正弦 记作: r

y =αsin

比值r x

叫做α的余弦 记作: r

x =αcos

3.正弦线、余弦线: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 ,y),

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则有

MP r y ==

αsin ,OM r

x

==αcos 向线段MP 叫做角α的正弦线,有向线段OM 叫做角α的余弦线.

r

y)

(x,α

P

二、讲解新课:

1、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余弦线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几何法):为了作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自变量要用弧度制来度量,使自变量与函数值都为实数.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坐标轴上所取的单位长度应该相同,否则所作曲线的形状各不相同,从而影响初学者对曲线形状的正确认识.

(1)函数y=sinx 的图象

第一步: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任取一点1O ,以1O 为圆心作单位圆,从这个圆与x 轴的交点A 起把圆分成n(这里n=12)等份.把x 轴上从0到2π这一段分成n(这里n=12)等份.(预备:取自变量x 值—弧度制下角与实数的对应).

第二步:在单位圆中画出对应于角6

,

0π,

3π,2

π

,…,2π的正弦线正弦线(等价于“列表” ).把角x 的正弦线向右平行移动,使得正弦线的起点与x 轴上相应的点x 重合,则正弦线的终点就是正弦函数图象上的点(等价于“描点” ).

第三步:连线.用光滑曲线把这些正弦线的终点连结起来,就得到正弦函数y=sinx ,x ∈[0,2π]的图象.

根据终边相同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把上述图象沿着x 轴向右和向左连续地平行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为2π,就得到y=sinx ,x ∈R 的图象.

把角x ()x R ∈的正弦线平行移动,使得正弦线的起点与x 轴上相应的点x 重合,则正弦线的终点的轨迹就是正弦函数y=sinx 的图象.

(2)余弦函数y=cosx 的图象

探究1:你能根据诱导公式,以正弦函数图象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图形变换得到余弦函数的图象?

根据诱导公式cos sin()2

x x π

=+

,可以把正弦函数y=sinx 的图象向左平移

2

π

单位即得余弦函数y=cosx 的图象. (课件第三页“平移曲线” )

y=cosx

y=sinx

-6π

-5π

-4π

-3π

-2π

6π5π

π

1

y -11

o x

y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

高 中 数 学 必 修 4 教 案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⑵ B 1 y ⑴ O x 45° B 2 O x B 3 y 30° 60o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四 全册教案

按住Ctrl 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 2-P 5; ②教材P 5练习第1-5题; ③教材P .9习题1.1第1、2、3题 思考题:已知α角是第三象限角,则2α,2 α 各是第几象限角? 解:α 角属于第三象限,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1 任意角 【学习目标】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正确理解正角、零角、负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能判断其为第几象限角,熟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 【学习重点、难点】用集合与符号语言正确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问题1:回忆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学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在体操、跳水中,有“转体0 720”,怎么刻画? 720”这样的动作名词,这里的“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建构数学 1.角的概念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______绕着它的_____从一个位置_____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射线的端点称为角的________,射线旋转的开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称为角的______和______。 2.角的分类 按__________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_________。 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_________,它的______和_______重合。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终边相同的角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_________ ,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 4.象限角、轴线角的概念 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使角的________与__________重合,角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合。那么,角的_________(除端点外)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4全套教案

第1,2课时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始 边 终 边 顶 点 A O B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β|β=α+k ·360°,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⑵ B 1 y ⑴ O x 45° B 2 O x B 3 y 30° 60o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优秀教案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1.1任意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360?角和负角;(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4)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三、学法 回忆-观察-讲解-归纳-推广.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 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0360 ?? ~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 【探究新知】 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0360 ?? ~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

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 ,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 叫做角的始边,OB 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 叫做叫α的顶点. 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 (即转体2周),“转体1080?”(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360?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360?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 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 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 如教材图1.1.3(1)中的角是一个正角,它等于750?;图1.1.3(2)中,正角210α?=,负角150,660βγ??=-=-;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为了简单起见,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α”或“α∠”可简记为α. 3.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象限角这个概念. 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如教材图1.1-4中的30?角、 210?-角分别是第一象限角和第三象限角.要特别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

高中数学 新人教A版必修4导学案全套

任 意 角 高中数学 1.1.1任意角导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4 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2.会写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且会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判断任意角所在的象限。 二、重点、难点: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用集合和符号来表示终边相同的角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知识链接: 1.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2.什么是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 四、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本1-3页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按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按 - 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____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零角的与重合。如果α是零角,那么α= 。 问题2、 问题3、象限角与象限界角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总是把任意大小的角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加以讨论,具体做法是:(1)使角的顶点和坐标重合;(2)使角的始边和x轴重合.这时,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的角(有时也称这个角属于第几象限);如果这个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那么这个角就叫做,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问题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o (2) -75o(3) 855o(4) -510o

问题6、以上各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这些有相同的始边和终边的角,叫做 。 把与-32o 角终边相同的所有角都表示为 ,所有与角α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 在内可构成集合为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 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例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80; (2)?-760; (3)03932'?. 变式练习 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 o (2)—54 o18′ (3)395o 8 ′ (4)—1190o 30′ 2、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 o β≤<360o 的元素 写出来: (1)1303o 18, (2)--225o 问题8、(1)写出终边在x 轴上角的集合 (2) 写出终边在y 轴上角的集合 变式练习 写出终边在直线y =x 上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 ≤β<720o 元素β写出来。

高中数学必修四学案:2.3向量的坐标表示 Word版缺答案

2.3向量的坐标表示 2. 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A 设向量23,42,m a b n a b =-=- 32p a b =+,试用,m n 表示p ,则p =__ 2.A 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 D 满足2BD DC =,则AD =________ 3.B 向量a ,b ,c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c =λa +μb (λ,μ∈R ), 则λ μ = . 4.B D 、E 、F 分别为△ABC 的三边BC 、CA 、 AB 的中点,且BC =a ,CA =b ,给出下 列命题: ①12AD =-a -b ; ②BE =a +2 1b ; ③12CF =- a +2 1 b ; ④0AD BE CF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 5.B 设a ,b 是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已知 2AB a kb =+, BC a b =+, 2CD a b =-,若A 、B 、D 三点共线, 求实数k 的值. 6.B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M 是AB 的中点,点N 在BD 上,1 3 BN BD =,求证,,M N C 三点共线. 7.C 如图,//OM AB ,点P 在由射线 OM 、线段OB 及AB 的延长线围成的 阴影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且 OP xOA y OB =+ → → → ,则x 的取值范围 是 ;当1 2 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8.C 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 作直

线与AB 、AC 两条边分别交于M 、N ,且AM x AB = → → ,AN y AC = → → .求11 x y +的 值. 2.3.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专题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1.1 任意角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 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 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顾角的定义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 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①角的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②角 的名称:始边 B 终边③角的分类: O A 顶点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④注意:⑴在不引 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 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 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y y B 145° 30° x x o60 O O B 2B 3⑵ ⑴ 例2.在直 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1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⑴ 60°;⑵ 120°;⑶ 240°; ⑷ 300°;⑸ 420°;⑹ 480°;答:分别为1、2、3、

新编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导学案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1.三角恒等变换中角的变换的技巧 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三角恒等变换离不开角之间的变换.观察条件及目标式中角度间联系,立足消除角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改变角的表达形式以便更好地沟通条件与结论使之统一,或有利于公式的运用,化角是三角恒等变换的一种常用技巧. 一、利用条件中的角表示目标中的角 例1.已知cos ? ????π6+α=33,求cos ? ??? ?5π6-α的值. 分析.将π6+α看作一个整体,观察π6+α与5π 6 -α的关系. 解.∵? ????π6+α+? ?? ? ?5π6-α=π, ∴ 5π6-α=π-? ?? ??π6 +α. ∴cos ? ????5π6-α=cos ???? ? ?π-? ????π6+α =-cos ? ????π6+α=-33,即cos ? ?? ??5π 6-α =-33. 二、利用目标中的角表示条件中的角 例 2.设 α 为第四象限角,若sin 3α sin α =13 5 ,则tan 2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要求tan 2α的值,注意到sin 3α=sin(2α+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代入到sin 3αsin α=13 5中,首先求出cos 2α的值后,再由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求出tan 2α. 解析.由sin 3αsin α=sin (2α+α)sin 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 sin α =2cos 2 α+cos 2α=135 . ∵2cos 2 α+cos 2α=1+2cos 2α=135.∴cos 2α=45. ∵α为第四象限角,∴2k π+3π 2<α<2k π+2π(k ∈Z ), ∴4k π+3π<2α<4k π+4π(k ∈Z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全套)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n(n>1)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但让计算机去执行“倒一杯水”“替我理发”等则是做不到的。 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 四、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 70页)——————————————

高中数学必修四学案及答案(人教B版)

2014级必修四 编号:4001 课题:角的概念的推广 编制人:李敏 审核人:王国燕 编制日期 :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 会判断角的大小; 2. 能够会用集合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3. 会用集合表示表示象限角区间角以及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 二、自主学习 1、回忆初中所学的角是如何定义?角的范围? 初中所研究的角的范围为 . 2、举例实际生活中是否有些角度超出初中所学的范围? ①体操比赛中术语:“转体720o ”(即转体 周),“转体1080o ”(即转体 周); ②时钟快了5分钟,现要校正,需将分针怎样旋转?( 时针旋转 度) 如果慢了5分钟,又该如何校正?( 时针旋转 度) 3、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角显然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识范围. 如何重新给出角的定义?研究这些角的分类及记法? 4、如何将角放入坐标系中讨论? 角的顶点与 重合,角的 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象限角的定义: 5、终边相同的角 与60°终边相同的角有 , , …都可以用代数式表示为 . 与α终边相同的角如何表示? 6、终边在以下象限中的角如何表示? 第一象限角: 第二象限角: 第三象限角: 第四象限角 三.尝试练习 1、基础过关 (1)(A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填序号) ①三角形的内角必是第一二象限角 ②始边相同而终边不同的角一定不相等 ③第四象限角一定是负角 ④钝角比第三象限角小 (2)用集合表示下列各角:“第一象限角”、“锐角”、“小于90o 的角”、“0o ~90o 的角” 2、难点突破 (A) (1)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360°≤α<720°的元素α写出来. -15° 124°30′ (A) (2)求所有与所给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求出其中的最小正角,最大负角: 210-; 731484'- . (B) (3)若α是第二象限的角,试分别确定2α, 2α,3 α 的终边所在位置. (B) (4)如果α是第三象限的角,那么—α,2α的终边落在何处? 四.巩固提高 (A)1、下列角中终边与330°相同的角是( ) A .30° B .-30° C .630° D .-630° (A)2、-1120°角所在象限是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B)3、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那么A 、B 、C 关系是( ) A .B=A ∩C B .B ∪C=C C .A ?C D .A=B=C (B)4、已知角2α的终边在x 轴的上方,那么α是 (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一、二象限角 C .第一、三象限角 D .第一、四象限角 (B)5、若α是第四象限的角,则α- 180是 . A .第一象限的角 B .第二象限的角 C .第三象限的角 D .第四象限的角 (C)6、设集合{} Z k k x k x A ∈+?<<+?=,30036060360| , {} Z k k x k x B ∈?<<-?=,360210360| , 求B A ,B A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 全册)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 §1 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周期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2)感受周期现象对实际工作的意义;(3)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4)能熟练地判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周期;(5)能利用周期函数定义进行简单运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单摆运动、时钟的圆周运动、潮汐、波浪、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感知周期现象;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周期函数的定义;根据周期性的定义,再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周期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周期现象的存在,会判断是否为周期现象。 难点: 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于生活。在大千世界有很多的现象,通过具体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思考、交流、讨论,

感知周期现象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周期性的定义,再应用于实践。 教学用具:实物、图片、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南岛非常幸福,可以经常看到大海,陶冶我们的情操。众所周知,海水会发生潮汐现象,大约在每一昼夜的时间里,潮水会涨落两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周期现象。再比如,[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每经过一周就会重复,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所以,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我们已经知道,潮汐、钟表都是一种周期现象,请同学们观察钱塘江潮的图片(投影图片),注意波浪是怎样变化的?可见,波浪每隔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请你举出生活中存在周期现象的例子。(单摆运动、四季变化等) (板书:一、我们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2.那么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周期现象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3——P4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何理解“散点图”? ②图1-1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人教A版】2020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第二章平面向量_含答案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 向量和差作图全攻略 两个非零向量的和差作图,对同学们是一个难点,这里对其作图方法作出细致分析,以求尽快掌握. 一、向量a 、b 共线 例1 如图,已知共线向量a 、b ,求作a +b . (1)a 、b 同向; (2)a 、b 反向,且|a |>|b |; (3)a 、b 反向,且|a |<|b |. 作法 在与a 平行的同一条直线上作出三个向量OA →=a ,AB →=b ,OB → =a +b ,具体作法是:当 a 与 b 方向相同时,a +b 与a 、b 的方向相同,长度为|a |+|b |;当a 与b 方向相反时,a +b 与a 、b 中长度长的向量方向相同,长度为||a |-|b ||.为了直观,将三个向量中绝对值最 大的向量沿与a 垂直的方向稍加平移,然后分别标上a ,b ,a +b .作图如下: 例2 如图,已知共线向量a 、b ,求作a -b . (1)a 、b 同向,且|a |>|b |; (2)a 、b 同向,且|a |<|b |; (3)a 、b 反向. 作法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BA → =a -b .事实上a -b 可看作是a +(- b ),按照这个理解和a +b 的作图方法不难作出a -b ,作图如下: 二、向量a 、b 不共线 如果向量不共线,可以应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

例3 如图,已知向量a 、b . 求作:(1)a +b ;(2)a -b . 作法1 (应用三角形法则) (1)一般情况下,应在两已知向量所在的位置之外任取一点O . 第一步:作OA → =a ,方法是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边与a 重合,再将直尺一边与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重合,最后将三角板拿开,放到一直角边过点O ,一直角边与直尺的一边重合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取|OA →|=|a |,并使OA → 与a 同向. 第二步:同第一步方法作出AB →=b ,一定要保证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此处最易错的是把AB → 作成与b 的方向相反.) 第三步:作OB →,即连接OB ,在B 处打上箭头,OB → 即为a +b . 作图如下: (2)第一步:在平面上a ,b 位置之外任取一点O ; 第二步:依照前面方法过O 作OA →=a ,OB → =b ; 第三步:连接AB ,在A 处加上箭头,向量BA → 即为a -b . 作图如下: 点评 向量加法作图的特点是“首尾相接,首尾连”;向量减法作图的特点是“共起点,连终点,箭头指被减”. 作法2 (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 ,以点A 为起点作AB → =a , AD → =b ,以AB ,AD 为邻边作?ABCD ,则AC →=a +b ,DB → =a -b .作图如下: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高 中 数 学

必 修 4 教 案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

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完整版

§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 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a、b(黑体,印刷用)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④向量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3.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就叫做有向线段,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 (1)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 (2)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4、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0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0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5、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2)向量a、b、c平行,记作a∥b∥c. 6、相等向量定义: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 的起点无关..... . 7、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 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 说明:(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A(起点) B (终点) a

高中数学必修4全套学案

第一章三角函数 [基础自学] 一、角的概念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 顶点:用O表示; 始边:用OA表示,用语言可表示为角的始边; 终边:用OB表示,用语言可表示为角的终边. 2.角的分类 按旋转方向可将角分为如下三类:

1.象限角:若角的顶点在原点,角的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则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称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2.轴线角: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则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三、终边相同的角 设α表示任意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本身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可记为{β|β=α+k·360°,k∈Z}.[自我小测]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研究终边相同的角的前提条件是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 (2)锐角是第一象限的角,但第一象限的角不一定是锐角.() (3)象限角与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提示:(1)×(2)√(3)× 2.做一做 (1)下列各组角中,终边不相同的是() A.60°与-300°B.230°与950° C.1050°与-300°D.-1000°与80° 答案 C (2)将-885°化为α+k·360°(0°≤α<360°,k∈Z)的形式是________. 答案195°+(-3)×360°

课堂合作探究KETANGHEZUOTANJIU 1 终边相同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与α终边相同的角,可表示为β=k·360°+α(k∈Z),即两角相差360°的整数倍. 2 如何表示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和象限角? 提示:终边在x轴非负半轴上的角:α=k·360°(k∈Z); 终边在y轴上的角:α=90°+k·180°(k∈Z); 第二象限角:90°+k·360°<α<180°+k·360°(k∈Z). 题型一正确理解角的概念 例1下列结论: ①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 ②第一象限角一定不是负角; ③第二象限角是钝角; ④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直角或锐角. 其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写上). [解析]①锐角是大于0°且小于90°的角,终边落在第一象限,故是第一象限角,所以①正确; ②-330°角是第一象限角,但它是负角,所以②不正确; ③480°角是第二象限角,但它不是钝角,所以③不正确; ④0°角小于180°,但它既不是钝角,也不是直角或锐角,故④不正确. [答案]① 角的概念的理解 正确解答角的概念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象限角与锐角、直角、

辽宁省人教b版高一数学必修四导学案:3.2.1倍角公式

3.2.1倍角公式 (一)倍角公式 sin 2________________α= 简记为_____________. cos 2________________α=简记为_____________又可写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n 2________________α= 简记为_____________. (二)公式的变形应用 21si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α±== sin __________.α?= 1cos 2_______;1cos 2_______.αα+=-= 22sin _______.cos _______.αα?== *(三)相对2倍角 sin _________.α=(利用2 α表示). cos3_________.α=(利用32α表示). 一、求值问题 例1 已知3sin 5α= ,求sin 2()4 πα-及tan 2α的值. 二、利用公式化简求值 例2 (1)化简: 000cos 20cos 40cos80 (2)化简:000sin10sin 50sin 70 (3)若00180270α<<

例3 已知5sin(),04134 x x ππ-=<<,求cos 2cos()4x x π+的值. 三、证明 例4 变式: 求证:1sin 2cos 2tan 1sin 2cos 2θθθθθ +-=++. 求证:2sin 2sin tan 2cos 22sin cos θθθθθθ +=++ (理) 已知cos 26(),()cos sin 5 x f x f x x α==+,求2()f α-的值. (二)(第24届数学家会标) 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大正方形面积=1,小正方形面积= 125,每三角形中较小的角为θ,求22sin cos θθ-.(利用倍角公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