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义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义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义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义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义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肿瘤的发生机制 (4)

第三节癌基因及其致癌的分子机制 (5)

第四节抑癌基因及其抑癌的分子机制 (9)

第五节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11)

第六节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13)

第一节概述

一、肿瘤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肿瘤(tumor)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虽可增长至相当大的体积,但仍保留正常细胞的某些特性,通常在瘤体外有完整的包膜,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基本上是无害的,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宿主损伤。不过有极少数良性肿瘤因其靠近生命中枢或能合成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也可能杀伤宿主。例如,脑膜上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通过压迫使得生命中枢萎缩破坏,最终导致宿主死亡;胰岛细胞良性肿瘤可以分泌大量胰岛素而引起体内胰岛素过量,导致低血糖和死亡。

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cancer),它不同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侵袭周围组织,疾病晚期癌细胞发生远端转移,破坏受侵袭的脏器,最终使机体衰亡,但如能在侵袭转移前切除癌瘤,一般预后明显改善。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临床诊断的癌症患者多处于中晚期。加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不合理饮食习惯,以及环境污染增加等因素,在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各国许多常见癌症的发病率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或维持在高水平,在我国的情况亦大致如此。目前除几种较少见的癌症如妇科的宫颈癌、绒癌等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外,多数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还处于令人忧心的高位态势下。有研究者预测,在21世纪癌症仍将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故应引起预防、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恶性肿瘤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细胞中均可发生。根据组织学来源,癌症的起源可分为三种:癌(carcinoma)起源于上皮细胞,大部分成人癌症属此类;淋巴瘤起源于脾和淋巴结等的淋巴细胞;肉瘤(sarcoma)起源于间叶组织如结缔组织、骨和肌肉等。以上在各种实质性组织、脏器中发生的癌症属实体肿瘤(solid tumor)。白血病起源于骨髓造血细胞,恶性细胞存在于流动的血液中,属液体肿瘤(liquid tumor)。

肿瘤分子生物学,就是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来研究肿瘤的一门科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1、癌症是体细胞遗传病

就本质而论,癌症是一种遗传学疾病或体细胞遗传学疾病,可简称为遗传病。在癌细胞中发生的遗传学变异有:基因内的碱基替代、缺失、插入和基因扩增等,以及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的改变,如非整倍体、易位等;表遗传学改变有:DNA甲基化型式改变、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改型等。这些改变引起了肿瘤抑制基因灭活和原癌基因的活化,它们所产生的恶性表型通过有丝分裂能在细胞世代间传递。上述过程均发生在体细胞,这是占全部癌症中绝大多数的、散发性癌症的发生模式。遗传性癌综合征不同于其他一些遗传病,它遗传的仅是癌易感性,还需要体细胞的多次击中才能产生恶性表型。

基因组内存在两类癌相关基因:一类基因直接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运动与黏着,以及细胞基质的改型等,并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结果得以维持正常组织细胞的自稳性。当这些基因缺陷造成上述过程失衡,随着细胞各种恶性特征的积累,最终癌症发生。这些基因包括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中把关基因(gatekeeper gene);另一类基因并不直接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而是影响第一类癌相关基因的突变速率的管护基因(caretaker gene),这包括各类DNA修复基因,还包括代谢酶多态性在内的一组修饰基因(modifier gene)。

2、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1) 失去了对中止细胞增殖信号和细胞分化信号的反应,并可传出自主的细胞生长、增殖信号。

(2) 逃避了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永生。当正常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和营养缺乏时,就发生凋亡并自动解体;

而癌细胞并不一定会发生凋亡。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即使没有受到损伤,约分裂50后也会自动停止分裂,最终细胞死亡(细胞衰老);而癌细胞能无限制地增殖,获得了永生化。这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基因的缺陷和端粒酶恢复活性相关;有作者认为,细胞增殖的失控与必需的凋亡抑制相结合,构成了进一步恶性演进的最小平台。

(3) 失去细胞的区域性限制,具有了侵袭和转移能力。例如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中增殖至彼此接触时,就停止生长和分裂(结出抑制),故细胞呈单层生长,而癌细胞失去了接触抑制,继续分裂而呈多层重叠生长;同时癌细胞表面的识别能力和黏着性发生了改变,使癌细胞不能像不同的正常组织细胞那样保持彼此分开,而能侵入临近组织。

(4) 自主的血管生成能力,这保证了肿瘤体积增大后和新形成转移肿瘤的血液供应,以维持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之所需。

上述这些癌细胞的恶性特性,使它们能在没有增殖信号的情况下,自主地无限制增殖,当达到一定的体积时就可能侵袭邻近组织,癌细胞还可能脱落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发生远端转移并扩增,最终导致宿主死亡。

3、癌的单克隆起源和异质性

除少数例外,癌是原始的、单个癌细胞增殖的后代,即癌为单克隆起源。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部分是依据来自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观察。妇女有两条X染色体,在卵裂的后期其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如一位基因杂合子的妇女患癌,若是多克隆起源,癌细胞则可能有两种等位基因表达的产物;若是单克隆起源,则癌细胞仅有一种等位基因表达产物,而研究结果证实了癌为单克隆起源。

由于与DNA修复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相关基因的缺陷,使癌细胞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稳定性下降,于是在肿瘤演进过程中,就可能不断产生新的癌细胞干系,它们彼此间免疫系统和治疗等因子作用下,如不能被全部杀灭,就可能选择了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干系,它们继续重复突变、扩增和选择的过程,给治疗带来困难。

三、常见肿瘤概述

1.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北美和北欧国家乳腺癌发病率最高,亚、非地区最低,南美及拉丁美洲居中。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在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发病率高于内陆地区,上海市为全国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省份。

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一个无痛的小包块,此病在20~30岁十分罕见,但在绝经期和绝经期后发病率明显升高。乳房产生泌乳腺泡的干细胞群定位于小导管,也存留于老年人乳房的纤维间质中,这些干细胞是肿瘤发生的靶细胞。大多数乳腺癌就发生于这些腺泡小导管,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绝大多数乳腺癌发展成无痛性孤立小结节,但有些小导管中的乳腺癌,则在小结节开始长大而尚未形成包块前,随血流从乳头渗出。随着乳腺癌的生长,浸润周围组织,最终使深部组织和皮肤粘连固定,从而引起皮肤凹陷,状似酒窝,如果侵袭乳头会造成乳头凹陷。癌肿进一步发展后,首先转移到腋窝淋巴结,然后再转移到肺、胸膜、脊柱和骨盆。患者通常需要取少量组织活检,亦即对瘤块组织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如果确诊是癌,可能就要切除乳房和腋窝淋巴结。仔细彻底检查这些活检标本,可以确定疾病的分期和乳腺癌的分型。分期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肿瘤未发生转移,通常可以治愈;如果累及的淋巴结超过两个,患者的预后就很差;如果转移的腋窝淋巴结少于两个,则愈后良好,治愈率可达50%。

2.肺癌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临床着眼,肺癌可分为两种治疗的类群和四种组织学类型:肺鳞癌、肺腺癌、大细胞肺癌合称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另一类为小细胞肺癌(SCLC)。

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75%,SCLC约占肺癌的25%。这两个类群肺癌均与吸烟有密切的关系。各类群肺癌的治疗方法都不太理想,这反映在其死亡率较高。每一类群肺癌初始诊断几乎都基于慢性咳漱、发热、呼吸困难、咳血、嘶哑或胸痛,而且患者常有长期吸烟史。NSCLC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手术,因为其转移发生较晚。NSCLC的初始诊断处于早期,5年生存率近于75%;如初始诊断为不能切除的NSCLC,可用化疗或放疗,5年生存率为5%。SCLC的临床过程、治疗方法和对治疗的反应不同于NSCLC,它是实体瘤中最易转移的,而且很易致死。这种癌的播散发生早,手术很少作为主要方法。治疗主要靠联合化疗,无转移的病例可附加胸部

照射。SCLC最初对这种治疗很敏感,但常常发生复发和抗性,2年生存率约为14~24%。

3.肝癌

肝癌相关病因的研究中,黄曲霉毒素、酒精的长期摄入,抗结核等药物的医源性损伤,饮食中硒、钼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以及饮水污染等也属于肝癌发生的重要相关环境因子。肝细胞癌能合成α-甲胎蛋白,这是一种有用的肝癌标志物。

肝癌可以是单个病灶,也可以是多个病灶,与周围的正常肝脏组织界限分明。有两种组织类型:一种由分化较好的肝细胞(肝实质细胞)组成,肝细胞排列在小梁(结缔组织纤维索)中,其中间为肝血窦(微小静脉)。其中有许多肿瘤细胞是功能性的,因为有一些结节能被胆汁染色(肿瘤的胆小管不与正常的胆管相连),而且含有多种可以通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出来的肝酶。另一种肝细胞癌是由小胆管发生的间变性腺癌。

4.胃癌

胃癌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7.2%,死亡率占全部肿瘤的20%以上,二者均高居首位。

胃癌的临床分型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指癌组织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的转移(亦有学者认为只要有淋巴结转移即应视为进展期)。对处于早期胃癌的始发阶段,直径小于5mm的胃癌称为微胃癌,介于5~10mm的为小胃癌,统称为微小胃癌,微小胃癌的术后10年生存率可达100%,说明早诊断早治疗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进展期胃癌指癌组织浸润已达肌层或浆膜,故亦称为中、晚期胃癌,其中对局限于肌层者为中期,超出肌层者为晚期。

胃癌的组织分型中的Lauren分型法将胃癌只分为肠型和弥漫型两种,肠型胃癌主要由类似肠道柱状细胞的腺上皮所组成,可伴有刷状缘,在有的病例中还可见杯状细胞,肠化时柱状细胞有黏液分泌,肿瘤附近的黏膜亦有广泛肠化,肿瘤的边界较清楚,恶性度相对较低;弥漫型胃癌可呈腺管状排列,但细胞黏着力差,癌细胞易形成对胃壁的广泛而弥漫浸润,许多细胞含黏液,呈典型印戒形,肿瘤边界不清。肠型胃癌常见于胃癌高发区人群,老人及男性多见,分化程度较高,术后预后相对较好;弥漫型胃癌多见于非胃癌高发区病人,常见于青壮年,恶性度高,预后较差。总体上讲,临床以肠型为多,相对弥漫型而言,肠型胃癌有一个相对较为清楚的发生发展过程。

5.白血病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祖细胞发生恶变,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使细胞阻滞在不同的造血阶段,从而导致一组异质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年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3~4/10万,在各种肿瘤中居第六位。

白血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有许多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包括病毒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等。胚胎的原始中胚层细胞分化成造血干细胞,后者又能分裂并分化成红系、粒系、单核系、淋巴系和巨核细胞系的干细胞。导致白血病的进程可以影响任何干细胞系或原始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因此,此病起源于骨髓,继发性影响脾脏、淋巴结和肝脏。当恶性细胞增殖时,骨髓中正常的造血成分就被白血病细胞取代。为了维持现状,正常细胞在肝脏和脾脏克隆扩增(骨髓外造血)。继之,肝脾及其他器官也因长满白血病细胞而肿大。结果,产生功能性造血细胞的最后储库也丧失了,患者表现为骨髓衰竭。这些症状和体征包括:不能调动有效的防御机制抵抗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不能停止因巨核细胞被取代而引起的毛细血管出血(如瘀点性出血——出现在皮肤和粘膜上的小紫血斑,伴随牙周出血)。当幼红细胞系被取代时就导致贫血。最终白血病细胞将在任何器官的基质中生长。虽然很难精确地描述特定器官的症状,但这些器官都肿大,触之有沉重感,而且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殖可导致恶病质。

四、肿瘤的研究简史

20世纪人类对肿瘤本质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14年Boveri首先提出癌变的染色体异常学说,但未被后人所接受,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众说纷纭,有免疫缺陷说、分化失常说、病毒说和突变说等。70年代后至今,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肿瘤细胞、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使人们认识到原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在癌变过程中起着中心的生物学作用。80年代后,肿瘤病因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的研究表明,人类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是环境因素,而与此相关的代谢酶等修饰基因的遗传多态,决定了个体对这些因素的肿瘤易感性。近5年来癌症研究进入全新的表遗传学(epigenetics)领域,许多实验事实证明,癌相关基因可遗传的表遗传学改变,与遗传学改变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人类肿瘤遗传学作为人类和医学遗传学一个分支,同样既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作为基础科学,肿瘤遗传学研究癌症的遗传学病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中的意义,检测和分析癌变过程中癌相关基因的遗传学、表遗传学改变及其机制,以及肿瘤类型和个体特征性的癌变遗传学途径。作为应用科学,肿瘤遗传学开发、验证上述各类肿瘤的特异性改变;作为生物学标志,用于临床早期诊断、监测、预后,探讨可作为预防、治疗干预的遗传学和表遗传学靶的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家族性癌综合症,研究其癌相关基因的种类突变、世代间传递和表达的规律,并探讨癌高发家族中如何合理地开展遗传学测试、筛查和咨询,研究有效的干预方法,以达到降低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把社会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目的。

第二节 肿瘤的发生机制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顽疾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的科学家和医疗工作者。近一个世纪来,人们致力于探讨和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试图找到预防、诊断、监控和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肿瘤的发生、演变是一个涉及环境与遗传多因素、多阶段、所步骤的生物学过程,这注定人类与肿瘤的斗争是漫长而曲折的。尽管肿瘤的发生涉及许多复杂的机制,但就本质而言,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遗传信息或是遗传物质的改变,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所有肿瘤(包括大多数有明显遗传倾向的肿瘤)都是体细胞突变的结果。

突变定义为遗传物质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广义的突变可分为两大类即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前者主要指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也称为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分子水平上基因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的改变。仅涉及DNA分子中单个碱基的改变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而涉及多个碱基突变的还有缺失、重复和插入等等。

人类的基因组有3×109个碱基对,其中5%的DNA为编码序列,含有约3万个基因。在机体内外环境中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遗传物质会发生损伤和变异,出现大量的基因突变。突变不仅发生于编码序列中,也可发生于启动子区、剪接部位、内含子及多腺苷酸化位点,甚至发生于核外线粒体DNA及RNA中。这些突变一方面形成正常人体生物化学组成的遗传学差异,如ABO血型、血清蛋白不同类型等,是群体中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但大部分的基因突变是有害的,可导致各种遗传性疾病及癌症。

基因突变分为点突变(即指只有一个碱基对发生的改变)、多点突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碱基对的改变)。点突变包括置换、插入、缺失(substitution,insertion,deletion)。置换又可分为两类即颠换和转换。置换和缺失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的突变形式。

从遗传信息的改变来看,碱基替代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可分为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和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同义突变是指没有改变产物氨基酸序列的密码子变化。错义突变是指碱基序列的改变引起了产物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有些错义突变严重影响到蛋白质活性甚至完全无活性;如果在必需基因上发生,往往为致死突变。无义突变则是指某个碱基的改变使得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使肽链的合成提前终止,因而产生无功能的蛋白质。

缺失和插入则通常指较长的碱基序列的增加和缺失。缺失和插入往往引起移码突变,不但改变了产物的氨基酸的组成,而且会出现蛋白质合成的过早终止;对于必需基因来说,常常是致死的。缺失和重复又常分为短序列(20bp左右)和长序列(720bp左右)的变化。

基因重复和倒位是不太常见的突变,其发生的频率不高或者说不易估计。

从理论上讲,DNA分子上每一碱基都可发生突变,但实际上在某些部位上的突变频率大大高于其他部位,被称为突变热点,其形成原因仍不甚明了。另外,人体基因组中一些微卫星DNA即简单重复,其序列数目上的改变也可引起人类遗传病。与基因重复不同,这种突变只发生重复拷贝数的增减,故称为动态突变。

染色体畸变可分为染色体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数目畸变中又分为多倍体(polyploid)、非整倍体(aneuploid),而结构畸变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插入和等臂染色体,以及双着丝粒、断片、环状染色体等等。

突变的诱发因素

各种因素都可以引发突变的生成。由于自然界中诱变剂的作用或由于偶然的复制、转录、修复时的碱基配对错误多产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人类单基因病大多为自发突变的结果。自发突变的频率平均为10-9~10-10/核苷酸·代,其相对发生率较低。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均可高频率诱发基因突变,它们被称为诱变剂。人类常使用诱变剂处理生物体而人为造成突变个体,这一过程称为诱发突变。这些突变个体被称为诱发突变题,它们在遗传学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部分诱变剂也是致癌剂,可在生物体诱发各种癌症。致癌物诱发肿瘤形成的能力被称为致癌作用。

DNA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保持其分子结构的完整性,对于细胞和个体至关重要,各种因素都会引起DNA序列的损伤和错误,DNA损伤直接影响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继而对细胞的遗传、发育、调控、生长、代谢等生命活动产生影响,是引起基因突变的重要原因。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着复杂、高效的修复机制,对各种损伤进行修复,保持和维护遗传信息的稳定,极少数不能修复的损伤产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的恶化和死亡。

基因突变可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部位发生,包括体细胞以及生殖细胞生长周期的各个阶段。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会在个体体细胞中传递,使个体成为“嵌合体”。其突变效应往往不易观察到。只有突变影响到受累细胞的特定功能或性状时,才能发现。而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期对外界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以发生突变的概率较高,如果是显性基因突变,其效应可通过受精卵而直接遗传给后代,并在子代中表现出来。如果为隐性突变,其效应可能被其他等位基因所掩盖。如果突变在配子发育的早期阶段发生,则多个配子都会得到该基因突变,并将其传递给子代,造成遗传疾病及遗传性肿瘤的发生。携带突变的个体叫做突变体。未发生突变的正常个体称为野生型。

影响人类基因突变的因素主要包括:化学致癌物——有机化合物(烷化剂、芳烷基化制剂、芳香羟胺)、无机化合物和石棉、天然化学物质、氡;物理致癌物(辐射)——紫外线辐射、电离辐射、内源性电离辐射;生物致癌物——病毒(乙肝病毒、爱-巴二氏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等)。另外,其它因素,如父龄、性别、遗传背景等,也可影响基因突变的速率。

第三节癌基因及其致癌的分子机制

一、癌基因的发现

癌基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10年,Rous将鸡肉瘤组织的无细胞滤液注射到健康鸡的体内,结果诱发了健康鸡长出肉瘤,从而发现了现在被称为Rous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RSV)的一种RNA急性致癌病毒。然而,这一发现在肿瘤研究中长期遭到漠视。20世纪60年代开始,病毒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Rous终于在1966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时年85岁。

1969年,Huebner和Todaro提出“癌基因假说”,认为在所有脊椎动物的细胞内都含有致癌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其中,与致癌有关的信息称为癌基因。在通常情况下癌基因处于被阻遏状态;只有当细胞内有关的调节机制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癌基因才表达,从而导致细胞癌变。1970年,Baltimore等和Temin等分别报告他们在两种RNA急性致癌病毒(Rauscher小鼠白血病病毒和Rous鸡肉瘤病毒)中分离了一类很特别的DNA聚合酶,能以RNA为模板指导合成DNA。这类酶被称为“反转录酶”。Baltimore、Temin以及Dulbecco由于他们关于致癌病毒的研究而获197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癌基因研究的实质性突破是1970年由Martin用RSV的温度敏感突变体完成的。温度敏感突变体是遗传学在鉴定基因时常用的研究方法。RSV的温度敏感突变体在较低温度(允许温度)下能使体外培养的细胞转化为癌细胞,但在较高温度(限制温度)下细胞于几小时内就恢复正常状态,只有当温度再降低时才会再次被转化。这说明,在RSV基因组内确实有能使细胞转化的癌基因,在限制温度时,该基因发生突变,使该基因本身或其蛋白质产物失活了,所以,导致转化的基因是一种必须不断表达才能保持其致癌特性的基因。Martin证明的基因后来被命名为src。这是人类证明的第一个癌基因。

1971年,Duesberg等用RSV的src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RSV作基因组比较,确定了src基因位于RSV基因组RNA的3,端。RSV的src缺失突变体除了无致癌作用外一切正常,这说明src对RSV的生长和增殖并非必需。1978年,Erikson等用抗体鉴定了src基因编码的蛋白。这是一种能使蛋白质磷酸化的蛋白激酶,其磷酸化的作用位置在酪氨酸上,分子质量为60kDa,称为P60。

所有细胞癌基因都具有真核基因的典型结构——割裂基因(split gene),即基因的编码序列(外显子)被若干间插序列(内含子)所割裂,并且,对同一基因来说,内含子的数目、长度和序列都是固定的。Huebner和Todaro在他们的癌基因假说中曾假定细胞癌基因也许是在早期进化过程中通过病毒感染获得的,这一假定显然需要修正了。不是c-onc起源于v-onc,而是v-onc起源于c-onc。病毒侵染细胞时,c-onc的数量应该多于甚至远多于v-onc。事实证明确实如此。20世纪80年代初,已建立了鉴定人细胞癌基因的有效方法——DNA转染法检测。通常是将人肿瘤组织的细胞DNA以磷酸钙沉淀法转染体外培养的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如出现转化灶,可将转化灶细胞注射入裸鼠体内致癌加以确认,然后,用人基因组特有的Alu重复序列为探针通过Southern 杂交从转化灶细胞和裸鼠瘤细胞DNA中分离出人DNA片段,即为人癌基因。用这种方法以及分析人癌细胞中

染色体断裂点处的序列和人癌细胞中被大量扩增的序列等方法,迄今已鉴定的人c-onc数量已超出v-onc好几倍。表列出的209种是到2002年5月止的不完全统计。

Bishop等又特别强调使用“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POG)一词专指正常细胞中的这些DNA序列,而“癌基因”(oncogene)一词则表示原癌基因的变异形式,即在癌细胞中被激活的形式。Bishop由于在癌基因研究中的贡献而获1989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二、癌基因

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基因即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的一种转化形式。它编码具有显性转化性质的调节蛋白,即改变了的单拷贝序列能转化整个细胞,而另一正常序列不能阻断这种转化能力。

1. 原癌基因的蛋白质产物

(1)生长因子

在正常情况下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分子被包裹在血小板内,每个血小板中大约有1000个PDGF分子,只有在出现创伤时血小板才局部释放出PDGF,刺激伤口附近血管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增殖以充填伤口,实施其参与组织和血管损伤的修复功能。一旦伤口愈合,血小板即不再释放PDGF,增殖的细胞即转入静止状态。假如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而失去了这种正常的调控,使PDGF基因不断产生出PDGF分子,就可能使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肉瘤、胶质母细胞瘤等结缔组织肿瘤显示原癌基因SIS 的表达证实了这一假设。在这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人原癌基因的蛋白质产物是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生长因子刺激静止期或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这一有丝分裂应答需要两个生长因子互补群之间的协同作用。第一互补群是“感受性因子”(competence factors),如PDGF、FGF或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它们刺激静止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G1期。第二互补群是“进行性因子”(progression factors),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保证细胞开始DNA合成。这种双重信号需求能防止静止期细胞于瞬时处于有丝分裂生长因子作用之下时意外地引发进入细胞周期的事件。在某些细胞类型中,生长因子刺激的去除很快导致细胞凋亡。某些生长因子在刺激细胞增殖的同时也能促进祖细胞的分化,而另一些生长因子则阻断分化并促进增殖。所以,某种生长因子的不适宜表达除了导致对细胞分化的阻断之外,还会导致对细胞生长的不断刺激。

(2)生长因子受体

一般来说,生长因子能识别与之相应的生长因子受体(growth factor receptor)。早就知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具有酪氨酸磷酸激酶活性的跨膜蛋白。许多生长因子通过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介导其效应。这些受体都具有一个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一个跨膜结构域,一个胞内催化结构域,负责转导促细胞分裂信号。生长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引起受体二聚化,激活其内源性酪氨酸激酶,导致每个受体在特异性酪氨酸残基上的分子间磷酸化。

不少癌基因编码的是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突变形式。这些受体包括: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编码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 receptor,HGF/SFR);TRK编码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erve growth factor recetptor,NGFR);编码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tem cel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CFR);HER2/NEU(ERBB2)编码神经调节蛋白受体(neuroregulin receptor);RET编码胶质细胞衍生神经生长因子受体(gial cell 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GDNFR)等。

(3)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迄今已鉴定了40多种不同的酪氨酸蛋白激酶。除生长因子受体以外,其余的就是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如src、YES、FGR、FPS、FES、ABL1等原癌基因的产物。所有的酪氨酸蛋白激酶都有约300个氨基酸的序列同源区,是它们的催化激酶结构域。这一结构域负责在转磷酸化和自磷酸化时催化A TP的磷酸基团转移到酪氨酸残基。早已知道磷酸化作用是蛋白质功能的重要调节器。在正常细胞中,酪氨酸的磷酸化是相当罕见的事件,大部分蛋白激酶(即催化蛋白质磷酸化的酶)是作用于丝氨酸或苏氨酸上。但是,酪氨酸蛋白激酶能调节那些控制细胞形状和细胞生长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事件。

这一类原癌基因的产物在细胞内的位置是与质膜相联系,而不是跨膜蛋白。它们中大多数具有豆蔻酰化的N 端甘氨酸残基,可促进其与质膜的联系。激酶结构域在蛋白质的C端,被称为Src同源结构域1(src homolohy 1,SH1)。非受体蛋白激酶中还有未见于生长因子受体中的两个另外的Src同源结构域SH2和SH3。SH2在涉及信号转导和识别磷酸酪氨酸残基的各种蛋白质中非常保守。SH3则能识别信号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中的富含脯氨

酸基序。

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与质膜的联系对于它们的转化活性非常重要。这些蛋白的豆蔻酰化信号突变能完全破坏其与质膜的联系和转化活性,表明它们的信号转导必定是从质膜起始的,很可能是通过与其他膜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而起始的。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是促分裂信号转导途径中处于受体酪氨酸激酶下游的重要组分,而且,它们的活性是由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激活的,这提示,它们在肿瘤中是在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脱调节时才被激活。

(4)细胞质衔接子蛋白

有些癌基因编码仅含SH2和SH3结构域但缺乏任何催化活性的衔接子蛋白(adaptor protein)。1988年,Mayer 等报道了一种新的病毒癌基因v-crk。很快发现它的产物仅含SH2和SH3结构域但导致细胞内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水平增高。此后发现,CRK以及其他仅含SH2和SH3结构域的人原癌基因产物是通过它们的SH2结构域与激活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上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结合,又通过它们的SH3结构域与别的蛋白质结合,发挥其衔接子蛋白的作用。在这种方式下,它们把异聚蛋白复合体弄在一起,使激酶催化这一复合体内的蛋白质磷酸化。这种磷酸化反应与去磷酸化反应一起,在把信号从细胞表面一级一级地传递到细胞核的机制中发挥作用。(5)具有GTPase活性的蛋白

具有GTPase活性的蛋白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最初是通过发现了编码先前未知形式的GTPase的RAS癌基因家族而鉴定的。在正常细胞中,RAS家族成员在整个进化过程中都非常保守。

RAS已被定为生长因子受体下游对细胞形状、游动性和生长的关键调节物。RAS的激活是与生长因子受体的配体刺激作用联结在一起的,并由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GEF)SOS所介导。就受体酪氨酸激酶而言,RAS的激活由与GRB2衔接子分子结合而介导;这种结合是通过GRB2的SH2结构域与该受体上特异性的磷酸化酪氨酸残基实现的。GRB2把SOS蛋白拉在一起,并将之导向到质膜上;它的底物RAS正位于质膜。于是SOS刺激RAS上GDP交换为GTP,使RAS由失活形式转变为激活形式,能与效应物和底物相互作用。相反,RAS的失活部分是由RAS的内源性GTPase活性介导的。通常这一活性很低;然而,GTPase活性可被GAP所刺激,它能将RAS从与GTP结合的激活形式转变为与GDP结合的失活形式。GAP也含有一个SH2结构域,并由激活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募集至质膜。

已在许多种肿瘤中鉴定到RAS癌基因。RAS癌基因与RAS原癌基因的差别是点突变,导致其蛋白质产物在磷酸结合结构域的第12位、第13位、第59位、第61位氨基酸的置换。这些致癌的RAS蛋白通过增加GDP 交换为GTP、或者通过不能与GAP相互作用等途径把自己锁定在激活的与GTP结合的状态。所以它们对GDP 和GTP交换因子的需求就降低,并不再需要由SOS交换因子所起的激活作用。

(6)GTPase交换因子

DBL、V A V、ECT2、OST、TIM、LBC、LFC、DBS等基因由于它们转化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能力已通过基因转移法而被发现。DBL癌基因是这一基因家族中第一个被鉴定的成员。氨基酸序列分析揭示DBL与酵母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24的同源性局限于Cdc24负责GEF活性的结构域,这一结果导致发现DBL是哺乳类蛋白CDC42的交换因子。所有已鉴定的小GTP结合蛋白的致癌交换蛋白都含有一个相似的结构域,现在被称为DBL同源结构域。DBL结构域对于这一类癌基因的转化活性至关重要,提示它们对GTP结合蛋白的交换活性对于转化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现在还不能对这一癌蛋白家族致癌激活机制的特性作完整的描述;然而,DBL或V A V N端序列的缺失将导致致癌激活。这些缺失会丢失一个负调节结构域,这个结构域在正常情况下能调节这些蛋白的GEF活性。

(7)胞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迄今所研究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都是可溶性胞质蛋白,它们是原癌基因MOS、COT、PIM1、RAF等的产物。RAF丝氨酸激酶的致癌形式丢失了N端的调节序列,导致该激酶活性以及促分裂MAP激酶途径的组成型激活。RAF蛋白激酶在正常状态下是受严格调节的。当静息细胞(resting cell)受到促分裂原的刺激,或受到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另一成员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刺激,RAF激酶活性即迅速升高。有若干肿瘤促进剂是通过刺激PKC家族并介导RAF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而起作用。

(8)核内蛋白

位于细胞核内的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产物直接影响细胞增殖与分化所涉及基因表达的控制。这些产物中有许多起转录因子的作用,其致癌机制是组成型激活。例如,致癌的JUN和FOS转录因子带有导致丢失负调节元件的突变,使这些因子具组成型活性。除丢失负调节结构域外,有些致癌转录因子,如像v-Erb A和v-Rel,丢失

的是正效应物结构域,导致显性失活蛋白,能防止那些为细胞分化所需基因的表达。

原癌基因在进化中是高度保守的,其产物是从原始真核生物到人类各个物种正常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重要调节物,它们位于细胞的各个部位,调节着维持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序进行的级联事件。所以,“原癌基因”这一名称看来是一个误称,它们原本就是正常基因,并且是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必不可少的基因,即所谓“持家基因”。只有在这种有序进行的级联事件部分地丢失,也就是原癌基因的产物不正常的表达时,才有致癌能力。1984年“癌基因,细胞生长和肿瘤”国际讨论会指出:细胞癌基因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成分。在控制细胞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只有当它的结构域调节区域发生变化,使其被激活,影响了正常生物学功能时,才使细胞发生转化,发生癌变。

2. MYC和MYB

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是从鸟类反转录病毒的分析起始的。在这段历史中,研究得最为广泛和深入的是两个癌基因家族MYC和MYB。

MYC基因的产物MYC蛋白是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蛋白。它能调节细胞周期、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转化、基因组不稳定性,以及血管生成等等。在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是扰乱MYC基因的调节或表达水平的突变。异位表达研究弄清了MYC基因的许多生物学活性,包括转化、无限增殖化、阻断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等。如此众多而诱人的生物学活性使MYC基因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癌基因。核内癌蛋白MYC家族是在大部分人类恶性肿瘤中致癌性激活的主要的细胞生长调节物。自从MYC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鉴定为原癌基因以来,已证明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有异常表达,包括MYC在Burkitt淋巴瘤、非Burkitt淋巴瘤、乳腺瘤、宫颈癌、前列腺癌、胃肠癌、骨肉癌、黑素瘤、畸胎瘤、粒细胞和浆细胞白血病、恶性胶质瘤等,加上神经母细胞瘤中的MYCN和小细胞肺癌中的MYCL的异常表达,MYC基因家族理所当然地成为癌基因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

MYB基因家族由三个成员组成,既MYB、AMYB和BMYB。它们编码三种核内蛋白,其功能为转录的反式激活蛋白。这些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其他转录因子如像ETS2、CEBP、NFM等相互作用。这些基因的表达是受细胞周期调节的,以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它们的表达能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细胞分裂和(或)细胞分化。MYB基因家族成员显示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模式,提示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

3. ERBB2

在众多癌基因中,另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是ERBB2,又称HER2。原癌基因HER2编码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factor 2,HER2)是一种跨膜受体,具有内在酪氨酸激酶活性。胞内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通过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激活与细胞生长有关的基因。HER2的超表达是在许多癌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术后短期复发以及低存活率密切相关。对HER2研究比较集中于乳腺癌。2001年,Riou 等研究表明,对乳腺癌患者来说,HER2基因扩增较之HER2蛋白超表达是不良预后的更好的指标。HER2基因扩增是第一个在临床上用作预后和化疗效果预测因子的遗传学改变的指标。

三、癌症基因组学

1.癌基因的协同作用

在实验研究中已有可能把癌基因分为两个互补群。第一群是使细胞免于衰老和凋亡的基因,或称无限增殖化基因(immortalizing gene)。第二群是使已能无限增殖的细胞改变细胞形状并使之发生致瘤性转化的基因,或称转化基因(transforming gene)。第一互补群包括MYC基因家族、核内转录因子基因FOS和JUN等。第二互补群包括RAS基因家族、SRC基因家族等。肿瘤发生通常需要这两个互补群成员之间的协同作用。一般来说,第一互补群基因的蛋白质产物位于核内,通常不改变细胞形态或贴壁依赖性而是使细胞无限增殖;相反,第二互补群基因的蛋白质产物位于细胞质内,在大多数情况下位于质膜的细胞内一侧,这些蛋白质能降低细胞对生长因子的需求,诱导细胞形状改变,导致贴壁不依赖性细胞生长,但不使细胞无限增殖。

2.癌基因与细胞周期

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在两个主要的决定点上受调节:G1期细胞进入DNA复制的决定点和G2期细胞进入M 期的决定点。

活体内,许多细胞处于静止期(G0期),DNA不复制。TGFβ等可溶性因子、细胞间接触、胞外基质组分的黏着等提供了细胞生长抑制信号;生长因子则提供了细胞生长刺激信号。生长抑制信号与生长刺激信号的抗衡迫使细胞作出是否进入G1期和起始细胞分裂的决定。G1晚期有一个被称为“限制点”的关卡,细胞在此处决定所

接受的信号是否符合生长和由G1期进入S期的要求。细胞是否通过限制点标志着细胞是继续分裂还是离开细胞周期的转换。这一转换的脱调节对恶性生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癌细胞以若干种方式脱离细胞生长抑制。机制之一是激活促进细胞生长的基因、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RAS基因家族成员、使细胞通过G1期的核内癌蛋白等。机制之二是丢失TGFβ等生长抑制因子的受体。

3.癌基因与细胞凋亡

不论是在正常组织还是在肿瘤中,细胞死亡与细胞增殖的抗衡控制着细胞的累积。现在已有证据证明,诱导细胞凋亡是消除那些带有DNA损伤的细胞或具有异常细胞周期的细胞的主要机制,而那些细胞正是致癌性转化的前体。近来已发现有些显性癌基因能抑制细胞诱导凋亡的能力。

4.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实例

“基因组”(genome)是机体的全部遗传物质。1986年出现的“基因组学”(genomics)一词是指综合研究全套基因及其相互作用而不是研究单个基因。

癌症是一种基因组疾病。在癌细胞中,基因组总是在多个位置上发生改变。癌症基因组学就是研究各种癌症中有哪些基因发生了改变,以及它们是如何改变的。迄今还没有一种癌症其所有发生改变的基因被完全描述,但已有一些可喜的探索。

第四节抑癌基因及其抑癌的分子机制

癌基因对细胞的作用是显性的。同一基因座上的一对基因,只要其中一个发生突变,尽管另一个仍然正常,那个突变的基因就可使其蛋白质产物超表达或活性改变而成为致癌蛋白。

细胞中有另一大类对细胞增殖起负调节作用的基因及其产物,它们的作用一般是在同一基因座上一对基因都丢失或失活后方能显示。也就是说,这类基因的产物对细胞生长调节或分化途径是必需的;一旦它们的功能丧失,将促成癌细胞表型。这类基因被称为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一、 肿瘤抑制基因的发现

从1969年起,Harris等用体细胞杂交的方法研究肿瘤。他们发现,小鼠的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小鼠细胞杂交后,产生的杂种细胞失去了恶性表型;接种到适当的宿主体内后不再长瘤。这用显性转化基因的作用是完全不能解释的。这一结果提示,正常细胞中存在肿瘤抑制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

二、 几种肿瘤抑制基因及其产物

肿瘤抑制基因按照失活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两类:I类肿瘤抑制基因,其功能丢失是由于DNA点突变或缺失,如RB1、TP53、WT1等;II类肿瘤抑制基因,其功能丢失则是由于其表达调节受阻,如VCL、MASPIN HREV107等。II类基因的表达调节又往往受控于I类基因,即I类基因的突变能抑制有些II类基因的表达。

1. RB1

RB1编码的蛋白P105含928个氨基酸。免疫荧光技术证明约85%RB1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内,约10%在质膜上,胞质和间质中几乎没有RB1蛋白。RB1蛋白是一种磷酸化蛋白,它能与DNA结合;另外,还有一个GGAAGTGA元件,对TP53的作用敏感,受它的调节。

RB1蛋白在60%以上已研究过的人类肿瘤中失活,肿瘤类型除视网膜母细胞瘤外,包括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乳腺癌等。RB1蛋白的失活可通过多种不同的机制实现,包括基因突变导致直接丢失功能蛋白、RB1蛋白磷酸化,或者RB1蛋白与DNA肿瘤病毒的癌蛋白结合。将RB1正常基因导入几种肿瘤细胞系的实验证明,RB1基因可以完全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致瘤性,但只能部分抑制前列腺癌、膀胱癌、乳腺癌细胞的致癌性,说明这些肿瘤的发生还有其他基因的改变。

2001年,Zheng和Lee综合了RB1蛋白影响有丝分裂、染色体分离、“关卡”控制、染色质重建等方面的近代研究成果后指出,RB1蛋白的功能在于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它很可能是通过其多重生物学活性的效能而抑制肿瘤形成的。他们认为,一种单个蛋白能履行多重抗癌功能也许是RB1和TP53、BRCA1、BRCA2等其他肿瘤抑制蛋白的共同特征。

2. TP53

自从1979年被发现并命名以来,人们对TP53蛋白和TP53基因的认识经历了由癌蛋白抗原,到癌基因,到肿瘤抑制基因,再到DNA损伤激活的细胞周期调节物的转变过程。

TP53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几乎在所有种类的肿瘤中,在80%以上的肿瘤组织中发现了TP53基因的突变。TP53蛋白是细胞核内的一种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它在细胞内的半

寿期仅为20min,所以TP53保持在很低的浓度。有证据提示这是TP53与它的负调节物MDM2结合并引发遍在蛋白(ubiquitin)介导的酶解反应的结果。另外,在有些细胞中,TP53还可能处于失活状态。在这些条件下,TP53必须接受一个激活信号才能发挥其功能。

体内和体外实验都证明了TP53与细胞凋亡的关联。TP53蛋白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是:①DNA损伤引起TP53水平急剧上升,诱导P21的转录而将细胞停止在G1期,使细胞赢得时间通过DNA修复系统在进入S期之前修复损伤的DNA;②如损伤太大不能修复时,TP53诱导细胞凋亡。这样,TP53防止了携带广泛性DNA损伤的细胞通过克隆性生长而导致肿瘤。

3. WT1

当WT1基因的蛋白质产物与EGR1竞争性地结合于CGCCCCCGC序列时,抑制了后者的转录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WT1基因的表达有组织特异性,在胚胎肾上皮、胎儿睾丸和卵巢,以及一些造血细胞中有表达,但在成人肾中不表达。1987年,Weissman等将正常人11号染色体通过微细胞转移技术导入Wilms瘤细胞系,有力证明WT1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

4. NF1

NF1基因可使RAS失去活性。突变的NF1基因丧失这种功能,使RAS活性增强,导致不适当的细胞生长和肿瘤形成。已在神经纤维瘤1型及部分肉瘤中发现NF1基因的缺失、插入和点突变。

5. APC和MCC

APC基因的产物既位于细胞质中又位于细胞核内。APC蛋白是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蛋白,它能调节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黏着、细胞骨架再组织、以及染色体稳定性等等。APC若干各别基序与不同蛋白质结合后的相互作用参与了细胞的各种正常功能,当这些相互作用被阻断时则参与肿瘤形成。

大约10%的结肠直肠癌中有MCC基因的体细胞突变,突变方式包括错义突变、剪接突变,还有1例基因重排。研究表明MCC基因不仅与结肠直肠癌有关,而且还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有关。

6. DCC

1990年,Fearon等报告他们在18号染色体长臂上鉴定了一个基因,该基因由于在结肠直肠癌中有缺失而命名为DCC(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DCC基因的产物是跨膜磷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表达,具有免疫球蛋白样重复序列和纤维连接素相关区域,可能具有调节细胞黏着的功能,也可能是受体蛋白。在大多数结肠直肠癌和癌细胞系中,DCC的表达显著降低或缺失,这符合DCC功能丢失促成癌细胞表型的假说。2001年,Sato 等证明在原发性胃癌中DCC基因通常是表达缺失而没有序列突变。

7. TP16和TP15

1994年,Kamb等和Nobori等几乎同时报告了多肿瘤抑制基因1(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gene 1,MTS1)。由于其蛋白质产物为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4(CDK4)抑制因子,因此又被称为TP16基因,也称CDKN2A基因。TP16通过直接抑制CDK4而抑制细胞增殖;由于CDK4是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转换的关键,所以,TP16比TP53有更直接的细胞增殖抑制效应。TP16抑制肿瘤发生还与细胞周期蛋白D(CCN D)有关。CCN D能与CDK4结合而刺激细胞增殖;TP16可对CCN D形成竞争抑制。如TP16发生突变,则将丧失这种功能,不能竞争性地结合CDK4,使细胞增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MTS1基因的纯合缺失可见于多种人恶性肿瘤,其中以食管癌的检出率最高,然后依次为恶性间皮瘤、胶质瘤、胰腺癌、鼻咽癌、肾癌、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

随后,在MTS1基因附近又鉴定了MTS2基因,称为TP15基因或CDKN2B基因。TP15蛋白可与CCNE 竞争结合而抑制CDK2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由G1期过渡到S期,并能激活RB1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在T 细胞白血病中能见MTS2基因的纯合缺失。1995年,Washimi等报告了非小细胞肺癌中MTS1和MTS2的基因改变。

8. PTEN

PTEN属于一个很大的基因家族,该家族成员在从酵母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无论在结构和功能上都非常保守。PTEN的蛋白质产物位于胞质内,正常人体多种组织中可检测到其mRNA,在脑、心、肺、肾、胎盘、肝等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

PTEN功能丢失导致肿瘤发生,PTEN控制着至少两个已知的细胞癌基因P13K和AKT。PTEN是通过对P13K/AKT信号转导途径的负控制而抑制肿瘤形成。PTEN/P13K/AKT信号转导途径的阐明是分子肿瘤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进展。考虑到在人类肿瘤中此类突变的高发频率,直接针对这一途径组分的新药或现行药会有治疗

上的巨大优势。

2002年,Mayo等在PTEN和TP53这两种主要肿瘤抑制蛋白的活性间建立了直接的关系,并显示它们是共同作用而发挥抑制肿瘤功能的。PTEN保护TP53使其不受存活信号的影响,从而发挥TP53作为基因组卫士的功能。凭借其保护TP53的能力,PTEN使肿瘤细胞对化疗敏感。TP53诱导PTEN基因表达,PTEN又保护TP53,这种正反馈增强了细胞对损伤和癌症的应答。

2002年,Tachibana等认为,核PTEN蛋白的表达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有用的预后指标。

第五节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一、癌转移的级联反应

癌症往往不是一种局灶性疾病,这是因为在发现原发瘤(primary tumor)之前,恶性肿瘤通常已经在患者体内播散并生长为继发瘤(secondary tumor)。癌细胞从原发瘤上脱落下来,转移到远处,在新的解剖学部位形成继发性的“群体”(继发瘤)。形成的继发瘤不再与原发瘤接触,这一过程称为癌转移。正常细胞都严格定域于一定的解剖学部位,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转移到远处生长的倾向,则是恶性的主要特征。

转移包含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是一个“多步过程”,因此,至少从理论上讲,干扰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阻止癌细胞的播散。癌转移级联反应的相关事件:基底膜的破裂、细胞脱落(分离)、细胞运动、侵袭、穿透血管系统、癌细胞进入循环系统、阻滞、外渗和增殖。

1.基底膜的破裂

绝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是上皮细胞的肿瘤。上皮细胞有一层基底膜(一层薄薄的细胞外物质)支持。基底膜把上皮细胞和血管化的结缔组织分开(神经、肌肉、血管和淋巴管周围都有基底膜)。上皮组织中没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上皮细胞必须从下面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中获取养料和氧气。所以,肿瘤细胞要进入血管和淋巴管继而播散形成转移病灶就必须破坏基底膜。基底膜的酶消化作用,使肿瘤细胞得以进入结缔组织,因此,肿瘤细胞的攻击性与各种蛋白质水解酶的水平呈正相关。然而,癌细胞跨越基底膜转移只是转移早期重要的一步,如果发生转移,它们还必须具备播散的能力,即肿瘤细胞必须脱落并远离原发瘤。

2.细胞脱落

一般来讲,正常细胞不会离开正常组织细胞群,它们都驻留于原位。然而,癌细胞则表现出一种内聚力的缺陷,内聚力丧失正是癌转移的级联反应的基础。Coman曾研究过正常及恶变的宫颈细胞,发现分开正常细胞要比分开其恶变细胞需要更大的力量。脱落下来的肿瘤细胞经过运动才能穿过细胞外基质,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3.细胞运动

一个多世纪前,德国病理学先驱Rudolf Virchow已报道了类似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即癌细胞具有“变形虫样”运动。后来,Carrel等通过对游走细胞的直接观察证实了体内的这种细胞运动。细胞运动很可能是所有脱离了组织结构约束的癌细胞的特征。能否侵袭邻近组织就取决于癌细胞的运动。目前已鉴定了在细胞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化学诱导物,但运动是由什么触发的呢?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因子,初步研究表明,这种因子由人类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细胞系释放并刺激细胞的运动。这种细胞因子叫自泌运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AMF),既可促进随机运动(化学动力学的),又可促进定向运动(趋化的)。AMF可诱导癌细胞伸出伪足、上调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受体水平。AMF可能也与运动过程中伪足的附着和脱离有关,还可能与运动所必需的酶的产生和释放有关。

胞浆微管复合体(The cytoplasmic microtubule complex,CMTC)由微管蛋白组成,而且参与定向运动。化疗药物长春花生物碱类,如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碱酰胺,及合成的化合物nocodazole都是微管解聚制剂,同时也能抑制侵袭。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丝裂酶素C则不能使微管解聚,离体情况下也不能抑制侵袭。

4.侵袭

从原发瘤块脱落下来的癌细胞穿过基底膜,然后继续运动,并与结缔组织接触。而结缔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才是肿瘤细胞运动的有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地”。在某种意义上,到达毛细血管要解决的问题与破坏基底膜的类似;也就是说,细胞必须消化出一条通往附近小血管的“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是I型胶原蛋白,它是结缔组织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某些肿瘤细胞可分泌I型胶原酶,消化该蛋白。

5.穿越血管和淋巴系统

癌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播散。动脉血管的厚壁是很难透过的。据说比起现存的毛细血管,癌细胞更易

透过新生的毛细血管,因为新生血管有一些缺陷,如上皮细胞间的缝隙、基底膜不连续甚至缺乏基底膜。即使完好的毛细血管,癌细胞产生的IV型胶原酶也能促进其进入血管/淋巴管。肿瘤细胞到达血管后,消化外壁形成小孔,再穿过小孔进入内腔。细胞通过小孔进入血管的过程就像血球渗出一样。幸运的是,进入循环系统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被损伤或破坏了,仅少部分存活并表达其转移能力。也许因为癌细胞在血液中的寿命很短,因此所有癌症患者的血液中都没有发现癌细胞。

6.循环中的癌细胞

一个多世纪前,在癌症患者的血液中就检测到了被认为可形成多种癌的细胞。血管中的癌细胞是血行播散所必需的。这儿值得注意的是,肿瘤中的毛细血管密度与转移呈正相关。显然,毛细血管是癌细胞进入血管系统的通道;通道越多,成功进入的机会也就越大。

尽管对某一特定患者来说,循环系统的癌细胞的意义还不清楚,但外科医生在手术中总是尽可能减少这些细胞的释放。尽管循环系统是一个不利于癌细胞生长的环境,但如果癌细胞能存活(有些显然存活了),它们可能在其中生长,也可能会被赶到远处的解剖学部位。循环系统出现癌细胞并不能预言癌症患者的命运。Tarin等确实曾报道过用分流器转移腹水(含活的癌细胞)回流至体循环的癌症患者,有一半没有出现癌转移。因此,癌症患者癌细胞的血行播散未必引起转移。虽然情况如此,但如果没有血生肿瘤细胞,就不可能有血行癌播散及其后的癌转移。

7.循环中癌细胞的阻止(停滞)

循环中的癌细胞可以相互粘连及与淋巴细胞或血小板粘连,形成瘤栓,粘附于毛细血管内壁。含纤维蛋白的血栓(血凝块)形成后,可以稳定这些栓子。肿瘤细胞的生长可以阻塞毛细血管。被阻止的癌细胞与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引起上皮细胞收缩并暴露下面的基底膜。转移不是一个高效的过程,有些癌细胞会在血栓内死亡,纤维蛋白也可以溶解,导致稳定的肿瘤细胞重新回到体循环。

血栓形成的重要的间接证据来自抗凝药治疗,即有些病人在抗凝治疗后存活率显著提高。据推测,抗凝药物的疗效在于溶解血栓,结果增高了释放的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Salsbury曾写道:癌细胞“在宿主循环系统造成的危害要比在其他部位小”。

肿瘤细胞群纤维蛋白围栏(fibrin enclosure)的形成和溶解在癌转移中的作用是复杂的。纤维蛋白围栏对目前还不确定的或未知的有害因子可起一种屏障作用,稳定了受抑制的肿瘤细胞,导致侵袭增强。因此,消化这种围栏(纤维蛋白水解)就可以减弱侵袭。另一方面,提高纤维蛋白的水解活性则能增强侵袭。消化纤维蛋白屏障,可以增加细胞脱落,激活侵袭作用。因此,对于不同的肿瘤,纤维蛋白水解既可以抑制癌转移,也可以增强癌转移。目前,仍在研究纤维蛋白水解在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8.外渗、转移灶的生长和转移灶的转移

癌细胞外渗需要细胞运动及穿越毛细血管的基底膜。迁移时,癌细胞先在收缩的上皮细胞间移动,再穿过基底膜,进入结缔组织细胞间基质。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的生长可以在转移后立即开始,也可以经历一段长短不一的休眠期。由于血液渗透提供的养料有限,癌细胞肿块只能长到直径0.5~1mm。没有血管增生作用,肿瘤细胞群中间的细胞即会坏死。但是,新生血管可使转移灶存活。转移灶新生血管中的血液可以提供充足的氧和营养物,也可以带走转移灶产生的有毒代谢物,肿瘤继而长大。随着生长,整个过程周而复始,转移灶可以产生其他的转移灶,于是,这些转移灶又转移了。

有些癌是高度转移的,另一些(如卵巢癌)则极少经血液播散。因此,研究者不断寻找控制转移的基因。虽然已经鉴定了一个个在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但考虑到癌转移是一系列事件组成的复杂过程,这一现象和可能由一系列基因控制,当这些基因以协同的方式激活时,就会引起侵袭和转移。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载体情况下都可以穿越基底膜,离体条件下也可观察到类似情况。能否穿过重建的基底膜迁移已被认为是区分正常细胞和恶性细胞的一种方法,据推测前者不能,而后者可以穿过基底膜迁移。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许多恶性细胞不能穿过重建的基底膜,而有些正常细胞却容易侵袭。这又提醒我们: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许多特性是相同的。

人类的受精作用是在子宫外发生的。受精卵在没有获能(植入子宫内膜)之前是不会到达子宫的。植入是一个子宫内膜遭到攻击性滋养层细胞侵袭的过程。滋养层细胞有消化子宫内膜、结缔组织基质及母体小动脉壁的能力。如果这种攻击性侵袭活动不发生,植入将不能成功,妊娠也就终止了。鸡胚(及其他鸟胚)的原生殖细胞在经血管系统由胚芽移动到生殖腺原基的过程中,经历了内渗、播散和外渗的过程。尽管这些细胞没有恶性表型,也不形成肿瘤,但它们还是表现出很多与转移肿瘤细胞相同的行为。

还可以引用更多的例子,如恶性细胞的转移与正常细胞生物学中观察到的现象有许多相似之处。或许这些例子足以提醒你,肿瘤细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潜能,它们只是一些以不当的、超常的方式表达了普通特性的细胞。

二、肿瘤转移的相关基因

在肿瘤侵袭和转移进程中,所涉及细胞黏附、蛋白质水解酶类、细胞运动和血管生成等有关分子及其编码基因,以及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某些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都对肿瘤的转移起着各自一定的重要作用。以下再介绍一些在研究肿瘤转移中或在特定类型肿瘤中发现的有关基因。

1.促进肿瘤转移的基因

(1)EF1A基因

1992年从小鼠乳腺癌细胞中分离到Pgmz1基因,它在高转移能力的小鼠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现已发现它与人编码真核翻译延长因子的基因EF1A有相似的碱基序列,EF1A是GTP结合蛋白,作为一种翻译调节因子同时也是肌动蛋白的结合因子,与细胞的增殖和运动有关。

(2)S100A4基因

S100A4基因是S100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它所编码的蛋白质—S100A4钙结合蛋白也是S100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该蛋白家族是一低分子质量的酸性蛋白质。S100A4蛋白具有调节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间黏附作用并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特性有关。

(3)MTA1基因

研究表明,它在转移肿瘤比在非转移肿瘤中高表达,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该基因的转录物明显增加,且与转移的增强相关。最近报道,美Martin MD等研究腋窝淋巴结阴性原发性乳腺癌,有一些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其中就有MTA1,并位于该区的中心,所以它是乳腺癌转移最有力的候选基因。

2.抑制转移的相关基因

(1)NM23基因家族

NM23基因是1988年Steeg等首先从小鼠黑色素瘤K1735细胞中分离的抑制癌细胞转移的基因。该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在低转移的细胞系约为高转移的10倍。最近一些学者还报道了NM23基因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在肿瘤转移中发挥的功能。

(2)Wdnm基因

1990年Dear等在大鼠非转移的乳腺癌细胞DMBA8中分离出一种高表达的Wdnm1基因,其mRNA的高表达是转移癌的20倍,随后又克隆了第二个基因Wdnm2,其表达水平与非转移细胞呈正相关。序列分析表明WDNM2与大鼠的NADH、维生素K、以及氧化还原酶cDNA完全同源。

(3)H2-K基因

H2-K基因是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系统的一个基因。H2-K抗原决定簇具有强大的免疫原性,细胞失去其抗原表达,肿瘤细胞则可逃脱宿主的免疫监视而增强其转移能力。

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临床意义

1.以不同的基因及其产物作为不同类型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当前的现实是,当患者确诊为癌症时多数已是中晚期并已转移,通过一定现行的常规方法治疗,其生存时间大多都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根据肿瘤的生物学异质性、转移异质性,能在早期发现癌的同时,认识其早先存在可能转移的细胞及其亚群的相关基因和分子,这对癌的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开辟有关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由于肿瘤发生及其转移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不可能有统一的药物和方法解决肿瘤的治疗问题。因此,在诸如克服肿瘤逃脱宿主免疫监视的特点,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利用转移过程中涉及的促进和抑制转移的诸多细胞因子相互拮抗的作用中,试验可能的有效免疫疗法。同时还可应用确定的转移基因(至少在某种类型癌中)作为靶基因,由有效的载体导入体内进行基因治疗。

3.针对转移过程的不同环节的靶标分子开发治疗的新药物

在转移的阶段性环节中涉及那么多的分子和基因,它们都是人们开发新药物的靶目标。

第六节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一. 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目前普遍认为,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因素(指相对于遗传物质而言的体内外因素)引起的。但是,肿瘤这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同样暴露于特定的致癌因素,有些人发生肿瘤,而另一些人则不发生肿瘤。研究表明,个人的遗传性状可能是决定肿瘤易感性的重要因素。概括而言,目前认为与肿瘤易感性有关的遗传因素,主要包括一些经遗传获得的高度外显的基因突变,以及一些低外显的影响个体对环境致癌因素作用的基因突变。高度外显的肿瘤易感性基因(突变)在人群中的频率非常低(<1%),通常称为种系突变(germline mutation)。而频率>1%的种系变异则称为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基因多态包括基因结构中的核苷酸缺失或增多以及单个核苷酸改变即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二. 癌的预防和风险评估

1、大部分肿瘤可以预防

分子流行学研究表明,除少数高风险癌易感基因为主引起的家族性癌综合征(约5%)外,大部分癌是环境与遗传易感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致癌因子与基因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如不存在致癌剂暴露时,癌易感基因不增加癌发生率,代谢酶遗传多态多属此类;二是易感基因型和环境致癌因子均增加癌风险,二者结合出现协同效应。因此,在人群中减少或消除环境致癌因子的暴露(一级病因预防),可显著减少肿瘤发生率,乐观估计可达到80%~90%左右。

2、提供早期警报

在暴露引起临床癌症之前,先发生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的改变。如分子流行学应用这类生物学标记的研究,发现了致癌剂-DNA加合物、基因、染色体,以及细胞、组织结构与功能的特异性改变,或为癌易感个体时,应及早避免致癌剂的暴露,或同时进行化学预防,如用微营养素等抑制原致癌物的活化、诱导或增强II相酶的活性、灭活自由基和活性致癌物,以及治疗癌前病变等。早期警报为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机会,有助于降低高危个体的患癌风险,进而降低人群的癌发病率,此即所谓肿瘤发生学预防。

3、重点保护癌易感人群

因遗传、种族、性别等因素,以及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有既往病史、免疫和营养缺陷等产生的癌易感人群,应作为预防的重点。

三、肿瘤的生物治疗

治疗肿瘤有两种观点,其一,将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全部根除或至少消灭足够的量,从而使患者在生存期内肿瘤不再复发。临床上常用手术、放疗、化疗。其二,是改变癌细胞的特性,使得病程减慢乃至完全停滞,但是癌细胞仍然留在体内(带瘤生存),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采用生物疗法。

肿瘤的生物治疗(biotherapy of cancer)尚无一完整和统一的定义,根据人们对手术、放疗及化疗概念及其含义的认识,生物治疗可理解为应用生物学原理治疗疾病的一切手段。尽管肿瘤的生物治疗是从肿瘤的免疫治疗发展起来的,且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肿瘤生物治疗的外延较肿瘤免疫治疗有明显的扩大,有学者将肿瘤生物治疗定义为利用某些生物学物质或采取某些措施直接地修饰宿主与肿瘤的相互关系,改变宿主对肿瘤的生物反应状态,使之有利于宿主,不利于肿瘤细胞而产生治疗效应的肿瘤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的概念也可纳入肿瘤生物治疗的范畴。

生物治疗的适应症非常广,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生物学物质或生物制剂及所采取的方法种类繁多,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也各不相同,有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者,如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增强肿瘤细胞对其他疗法的敏感性等。有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者,如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作用于肿瘤血管而影响其供血后导致肿瘤细胞的坏死、促进放疗及化疗所致造血损伤的恢复而增强机体对这些治疗的耐受等。

早期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物质主要是一些对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的免疫调节剂,如各种微生物制剂(细菌菌体及病毒有关成分等),真菌和植物多糖以及一些合成的高、低分子化合物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发展,当代生物治疗的概念已扩展为“任何生物学物质或生物制剂的治疗性应用”,除了那些常规的生物制剂及一些天然的物质外,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所生产的高科技产品也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的主要研究和开发应用的对象,这些产品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为核酸、蛋白质、细胞三大类。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发展和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也使生物治疗得以飞速发展,并被誉为手术、放疗、化疗后的肿瘤第四大疗法,

各种生物治疗技术也不断发展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人们所建立的五大生物治疗技术也包括淋巴因子和细胞因子技术、免疫活性细胞过继回输技术、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生物技术、肿瘤疫苗技术以及基因治疗技术已发展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5种模式。这5种治疗模式中,前4种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较明显的疗效,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也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且某些项目也已开始进入临床试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治疗必将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下简要介绍一些各种生物疗法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卡介苗等微生物制剂

卡介苗(BCG)等微生物制剂主要通过激活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这类制剂有多种,包括BCG(或其细胞骨架BCG-CWS和从中纯化出来的胞壁酰二肽MDP)、短小棒状杆菌CP、诺卡菌细胞骨架、溶血性链球菌OK-432、济南假单胞菌细胞壁组分等。其中,BCG的研究和应用最广,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对比试验认为,OK-432的作用最强。这些微生物制剂作用的机制、应用的途径、治疗的适应症等也有所不同。

1.BCG

BCG是较早用于肿瘤治疗的微生物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T辅助细胞(Th)所产生的IL2及IFNγ等激活体内的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或直接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杀伤活性。瘤体内注射的BCG在局部诱发的迟发变态反应所导致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是BCG通过该途径应用时发挥作用的最主要的机制。活菌的治疗效果最好,但毒副作用也最大;日本学者村山等分离出BCG的细胞壁组分,去除其中的蛋白质及脂类成分后,发现这一BCG的细胞壁骨架无论在体外还是在体内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毒副作用大大减轻。但人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过多应用BCG常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其机制可能是因为过多应用的BCG在激活了体内的Th及巨噬细胞的同时,还激活了体内的抑制性T细胞(Ts)并促使体内的巨噬细胞产生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PGE等,因此,BCG的使用途径、剂量、时机及其联合应用的药物等与其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在使用时应慎重;也可以在使用BCG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甲氰咪呱或低剂量环磷酰胺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或联合应用消炎痛以抑制PGE的产生,这种联合应用还可有效地减轻BCG的毒副作用。BCG及其组分的应用途径有皮肤划痕、膀胱内灌注及瘤体内注射,皮肤划痕主要用于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膀胱内灌注用于膀胱癌的治疗(目前该方面研究最多,疗效最好且无严重的毒性作用);内窥镜的发明和应用给BCG及其组分通过瘤体内注射应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术前向瘤体内注射BCG及其组分,使瘤体缩小,为手术根治、防止转移等创造条件;也可用于晚期肿瘤的治疗。此外,BCG 还常用作免疫佐剂以增强其他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瘤体内注射BCG及其组分可引起某些毒副作用如,寒站、高热、低血压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和处理。

2.OK432

OK432(其来源为将溶血性链球菌A组三型低毒变异株Su株,价高浓度青霉素钾,37℃培养20min,再经45℃加热30min后使无毒的菌体成为白色或黄白色冻干粉末状制剂)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是因为其不仅能有效增强荷瘤宿主体内的一些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NK细胞等的功能,对肿瘤细胞还具有直接的杀伤活性且能促进造血损伤的恢复。较BCG优越的是OK432对于T细胞无明显的激活作用且所引起的毒性作用交情,所引起的发热常可自行消退,但注射局部可出现红肿水泡等,因此,OK432可长期使用或间隔使用。其使用途径为皮下、肌肉、瘤体及腹腔内注射,疗效与用药途径有一定的关系,肌肉和皮下注射疗效最差。外科专家认为将OK432注射恶性肿瘤的瘤体内是该药使用的最佳途径。晚期胃癌单用化疗治疗,生存期不超过10个月,联合OK432治疗,常可使生存期提高23%。将OK432与IL2/LAK联合治疗乳腺癌肝转移患者,有效率达64%;治疗胃癌肝转移患者有效率达33%;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有效率达25%。可见,将OK432与化疗药物等的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3.细菌DNA

1988年日本科学家提出细菌的基因组DNA具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促进NK细胞功能、诱导干扰素的产生等免疫刺激活性。随后,该研究小组及其他的研究者分别证明了具有Pur-Pur-CpG-Pyr-Pyr基序的DNA或寡核苷酸具有免疫刺激活性。正是由于细菌及其他低等生物的DNA内存在这样的基序,才具有了免疫刺激活性,而哺乳动物等基因组内缺乏这样的基序,因此不具有类似的免疫刺激活性。CpG-DNA/ODN必须进入细胞内部方能发挥作用,而固定在固体支持物上的DNA不具有免疫刺激活性,而且CpG-DNA/ODN与B细胞结合后并不诱导B细胞内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或三磷酸肌醇的产生,也不动员Ca2+的内流,因此二者结合后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启动细胞的胞吞功能,引起DNA/ODN-受体复合物的内化。CpG-DNA/ODN发挥效应十分迅速。用

CpG-DNA/ODN经腹腔给予小鼠后30min,其脾脏、肝脏和胸腺内IL6的表达即上升。CpG-DNA/ODN可以迅速(仅需20min)提高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用抗氧化剂PDTC处理细胞则可完全消除CpG-DNA/ODN诱导IL6分泌的能力,因此活性氧的产生可能是CpG-DNA/ODN诱导IL6分泌的环节之一。作为一种作用明显、制备简便的新型免疫增强剂,CpG-DNA/ODN在动物体系的多种实验模型中均显示了良好结果,提示了其广阔而光明的临床应用前景。

(二)抗体的导向治疗

利用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已有40年的历史,早期人们使用的是用人的肿瘤细胞免疫动物后获得的血清,这一血清所含成分复杂,疗效非常差且副作用多。20世纪70年代初,Primus及Goldenberg等开始采用纯度及特异性相对较高的抗癌胚抗原(CEA)的抗体对恶性肿瘤进行导向治疗并将这一技术引入临床研究。自从Kohler 及Milstein建立了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在人类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单克隆抗体耦联技术的建立及基因工程技术在抗体制备中的应用,使利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成为近年肿瘤生物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并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1. 未耦联单抗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用效果评价

单抗的特异性使人们自然考虑到利用单抗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人们也一直希望寻找到一些肿瘤特异性的抗原以便有效开展该方面的工作,但因为肿瘤细胞本身的多相性,使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甚小。未与其他药物耦联的单抗在肿瘤的治疗中尽管具有特异性高、与正常组织交叉反应少及易于制备等优点,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影响其疗效的问题,如单抗在体内的多器官分布、半衰期短、肿瘤抗原的异质性及与正常组织的交叉反应等。尤为重要的是,早期应用于临床治疗人类肿瘤的单抗主要是小鼠抗体,这就存在一系列难题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因为小鼠单抗存在免疫原型强、在人体内易于产生人抗小鼠抗体(HAMA)及其靶向性差等。而且,应用此类抗体治疗人类实体瘤效果均较差。目前,未与其他药物耦联的单抗在临床主要用于淋巴瘤及白血病的治疗,对其他肿瘤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2. 抗体耦联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提高单抗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方法是将单抗御某些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物质如毒素、化疗药物、放射性核素等结合,以形成抗体耦联物,利用单抗的导向作用,将这些物质定向地运载至肿瘤细胞以便有效地杀伤这些肿瘤细胞,有学者也称这些与单抗耦联的物质为生物弹头,这即是单抗的导向治疗。

免疫毒素:将单抗与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毒素连接起来形成的耦联物称为免疫毒素,植物及细菌毒素由于对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而常被用作生物弹头与抗体耦联成免疫毒素。目前常用的毒素有:植物毒素如蓖麻蛋白、红豆碱、皂苷等;细菌毒素如假单胞菌外毒素(PE)、白喉毒素(DT)等,此外还有动物毒素和真菌毒素等;最近有学者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研制出了基因重组毒素。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蓖麻毒素、白喉毒素及假单胞菌外毒素。目前,免疫毒素已进入临床II期试验,大多用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这是因为在造血系统内免疫毒素易于与肿瘤细胞结合因而靶向性较好,且易于检测免疫毒素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结合情况及杀伤活性。

单抗导向的药物治疗:与免疫毒素类似,抗癌药物与单抗的耦联物较单独使用这些抗癌药物具有明显的优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更高、毒性作用减轻、可增加耐受剂量且可用更新更具杀伤力的药物。选择单抗与药物时应考虑肿瘤靶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及单抗的特异性、亲和力等问题。单抗导向的药物治疗在以往所进行的体内外实验研究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在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

单抗导向的放射治疗:将单抗与放射和核素耦联后即可开展单抗导向的放射治疗。这种疗法最主要的优点是放射性核素的射线射程可达多个细胞致敬,使不表达相应肿瘤抗原的肿瘤细胞也可被杀伤;它的另一个优点是不需内化即可杀伤肿瘤细胞,且其抗肿瘤作用不依赖于免疫系统的作用。目前,常用于单抗导向放射治疗的核素有125碘、90钇、186铯、188铯等。目前已将单抗导向的放射治疗通过静脉注射用于多种白血病及实体瘤的治疗。单抗导向的其他疗法:有学者将单抗与脂质体耦联,利用脂质体的包被作用将一些药物特异性地导向肿瘤细胞,从而开展了单抗导向的脂质体疗法。国内学者曾研制出包被有阿霉素的针对胃癌的特异性脂质体单抗耦联物,该耦联物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率较单用阿霉素明显提高;Konno等用抗AFP阿霉素免疫脂质体治疗人肝癌裸鼠,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

3. 双功能抗体及抗独特型抗体

单抗已广泛地用于肿瘤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应用的推广,人们发现,常规单抗本身的许多不足对其疗效有明显的影响,对其本身进行改造从而提高其应用价值是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人们

设想可以利用单抗结合抗原的两个臂去分别结合不同的抗原分子,于是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抗体——双功能抗体(bifunction antibody),即指能结合两种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分子。过去常用生物学方法及化学交联法制备双功能抗体;随着抗体工程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常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双功能抗体,这也使人源化的双功能抗体的制备成为可能。根据双功能抗体的两个臂结合的抗原的不同,常将双功能抗体分为能启动免疫效应功能的双功能抗体及能携带毒性物质的双功能抗体,前者一个臂可结合肿瘤细胞,另一臂与免疫细胞表面的活性分子结合后可诱发免疫反应;后者一个臂结合肿瘤细胞,另一臂可结合一些对肿瘤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从而介导对肿瘤的杀伤。

独特型抗体也是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类抗体由特异性抗体Ab1诱导产生(故称为Ab2),具有替代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也有学者将其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这一抗体能较好地诱导患者体内的T细胞出现反应。

(三)细胞因子输注疗法

细胞因子是指一类由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嗜细胞等)和相关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蛋白质多肽分子,不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和一般生理性细胞产物。目前被发现并得以正式命名的细胞因子有数十种,每种细胞因子均有其独特的、其主要作用的生物学活性。目前人们多根据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对其加以分类。在综合了多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并主要参照国际细胞因子研究协会主席Oppenheim于1993年提出的方法,将目前结构与功能比较明确、与免疫学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分为以下4类:①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FN,根据其来源和结构不同,IFN分为I型和II型,I型IFN 包括IFNα和IFNβ;II型IFN又称IFNγ;②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IL2、IL4、IL5、IL7、IL9、IL10、IL12、β型转化生长因子(TGF-β);③具有炎症介导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TNF、IL1、IL6以及IL8为代表的一类(约14种之多)结构相似的小分子质量(8~10kDa)的趋化因子(chemkine);④具有造血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IL3、集落刺激因子(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抑制因子(IL11)等。人们常根据这些细胞因子功能的不同用于不同肿瘤的治疗。

1. 白细胞介素(IL)

目前人们已发现并克隆出了二十多种白细胞介素且大部分的基因工程产品已经问世,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白细胞介素2(IL2)。IL2是由激活的T细胞分泌的约15kDa的细胞因子,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刺激已激活并表达IL2受体(IL2R)的T细胞生长增殖;其他的功能包括:激活T细胞的细胞毒功能、增强单核细胞的抑瘤活性、趋化T细胞、协同其他因子刺激B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诱导释放其他的细胞因子;诱导非MHC限制的CTL的杀伤等。IL2主要通过高、低亲和力两种受体发挥其生物学活性。IL2在体内的半衰期为7~60min,静脉注射后4h其生物学活性达到高峰,这可能是因为IL2的使用所致的其他细胞因子的迟发性释放。目前人重组IL2也已试用于临床。尽管IL2在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仍不完全明了,但它在肿瘤的治疗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2. 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一类由受病毒感染或经抗原、有丝分裂原刺激的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根据其来源及性质,人IFN 分为三类:IFNα(来源于白细胞)、IFNβ(来源于成纤维细胞)、IFNγ(来源于T细胞),目前相应的基因工程重组产品均已问世并已用于临床。IFN主要的功能是干扰病毒Mrna的表达而抑制病毒的繁殖。在体内,IFN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其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有以下三条途径:①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而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②增强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功能;③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三类IFN中,在肿瘤治疗方面应用最广的是IFNα,也有应用IFNγ治疗肿瘤的报道。临床可经多种途径包括肌肉注射、静脉、皮下、腹腔及瘤体内注射等应用IFN,人体对IFN的耐受剂量也较大(一般为5×106~100×106IU/m2),其副作用包括发热、嗜睡、白细胞减少、恶心、腹泻、蛋白尿、出汗等,这些副作用是暂时和自限的,且与使用的剂量、途径、次数等均有关。一旦发生,可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干扰素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应用IFN时较好的途径是和其他疗法联合应用。

3. 肿瘤坏死因子(TNF)及集落刺激因子(CSF)等其他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是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直接抗肿瘤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而且还能和其他许多生物学因子协同扩大其抗肿瘤范围。TNF最大的特点是其专一性的杀肿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其直接的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肿瘤细胞表面的TNF受体介导,缺乏TNF受体的肿瘤细胞对TNF的杀伤作用不敏感,IFNγ能增强肿瘤细胞表面TNF受体的表达,因而与TNF

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增强TNF的抗肿瘤效果。在体内,TNF还能通过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及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破坏肿瘤的血液循环而发挥其间接的抗肿瘤作用。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TNF能使部分结肠癌、胰腺癌消退;胃癌、肝癌转移且有胸腹水者经腔内注射治疗TNF 也有一定的疗效。对实体瘤,TNF局部应用较全身应用效果好。此外,和其他药物如IL2等联合也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CSF类细胞因子的主要功能在于对经放疗、化疗后的肿瘤患者进行造血损伤恢复的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经放疗或化疗后可采用CSF类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是G-CSF及GM-CSF,它们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已经损伤的造血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抗肿瘤能力。

(四)过继免疫治疗

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低下且能分泌多种免疫抑制因子使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有效识别和杀伤。将活化的免疫活性细胞转输给荷瘤宿主,为其提供现成的免疫力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这就是过继性免疫治疗。近年来,随着多种对免疫细胞具有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的克隆和表达,尤其是10多年前,Rosenberg首次报道应用LAK治疗肿瘤以来,过继免疫治疗的研究成为目前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1.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由于IL2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直接反复大剂量输注常引起较严重的毒性反应且效果也不甚理想。将患者的淋巴细胞(一般分离出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250~1000U/ml的IL2共同培养3~5d,即可获得具有较强杀伤活性的LAK细胞。LAK细胞常用于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等的治疗。

2.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及细胞毒性T细胞(CTL)

TIL是指将肿瘤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分离出来,并在体外用IL2培养后形成的对肿瘤具有较强杀伤活性的淋巴细胞,据分析其中主要是具有特异性杀伤活性的T细胞即CTL。将这一细胞联合IL2过继回输肿瘤患者,可以取得较LAK等更好的治疗效果。过去主要用这类细胞治疗肾癌、肺癌等,也有用此类细胞治疗其他系统恶性肿瘤的报道。TIL在临床的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制备TIL需新鲜的肿瘤标本,未经手术者不可能用此法治疗;有些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中不一定能分离出浸润的淋巴细胞。且TIL治疗肿瘤的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是一类同时具有效应功能及抗原提呈功能的细胞。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用LPS 等细菌成分激活的巨噬细胞治疗肿瘤的设想并很快在实验研究中获得了成功。随后人们发现IFNγ是一类最强的巨噬细胞激活因子,因而在以后的研究中多用经IFNγ激活的巨噬细胞治疗肿瘤。随着单核巨噬细胞分离扩增技术的建立,德法等欧洲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将其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成效。欧洲学者于1993年对体外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治疗肿瘤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从“效益-风险-代价”等方面考虑,该疗法优于TIL且副作用较微。

(五)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对其生长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一方面是各种因素所致机体的免疫抑制;另一方面是因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太弱。对此加以改善,使机体的免疫系统能有效产生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排斥反应是近百年来人们一直研究的课题。肿瘤疫苗是该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

肿瘤疫苗不能像对一般感染性疾病那样用于预防接种,而只能用于对患者进行治疗或对手术后的复发进行预防。肿瘤疫苗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是其表达的肿瘤抗原,尤其是特异性的肿瘤抗原,进入体内后能诱导机体产生对肿瘤特异性的CTL,进而杀伤肿瘤细胞。早期用于治疗的肿瘤抗原主要是自体的肿瘤细胞经照射、酶解或病毒感染、加热等处理,使其失去致瘤性而保留其免疫原性,再加入佐剂入BCG等,用于治疗肿瘤。但大多数的报告显示,这种常规瘤苗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可能在于用作肿瘤疫苗的细胞不仅含有肿瘤抗原,还含有免疫抑制成分且肿瘤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低下。于是人们转而设法研制出抗肿瘤作用更强的瘤苗,如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出特异的肿瘤抗原再加佐剂制成的瘤苗、经过病毒感染后的肿瘤细胞制备的瘤苗及经过外源基因修饰的新型瘤苗乃至基因工程瘤苗等,目前有些已在进行临床试用,有望进入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

目前研究最为热门的是应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开展的肿瘤免疫治疗。DC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DC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巨噬细胞、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对DC的研究也为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及理论依据。在该方面最引人瞩目的研究工作是应用抗原或抗原多肽在体外冲击致敏DC,然后将之回输或免

疫接种至荷瘤宿主,进行肿瘤免疫治疗,已证明该疗法能显著地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并能治疗已建立的荷瘤模型。但该疗法的临床应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MHC的限制。

无论何种肿瘤疫苗在使用时均面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这一难题。若能将肿瘤疫苗与其他具有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疗法联合应用,可能会取得更好疗效。Cao等曾利用低剂量环磷酰胺及低剂量IL2与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的瘤苗联合治疗实验性肺转移肿瘤,取得了更好的疗效。可见低剂量环磷酰胺及低剂量IL2对于瘤苗的抗肿瘤功能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这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此外,抗独特型抗体可模拟肿瘤抗原,能诱发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保护反应,目前研究比较热门并被认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有学者将其用于临床试治肿瘤患者。

(六)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的概念、策略和应用范围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基因治疗可被理解为将正常有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缺陷基因的方法,从更广义的疾病治疗角度,可以认为凡是将新的遗传物质转移到某个体内使其获得治疗效果的方法均属基因治疗。基因治疗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位基因矫正和置换,即将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校正和精确的原位修复,例如通过同源重组可以用正常基因置换缺陷的基因,目前这种方式尚无突破性进展;两一种方式是基因添加和填补,即不去除异常基因,而是通过具有治疗意义的外源基因做定点的整合,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以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目前绝大多数基因治疗属于此种。

基因治疗的策略主要包括in vivo(直接体内法)和ex vivo(可理解为回体法)。in vivo即将外源性基因直接导入受者体内有关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内以达到治疗目的,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器官内灌输、皮下包埋等,但是基因转染率太低,近三年来随着腺病毒等基因治疗载体的改进和发展,此方面进展较大。目前研究最多的还是ex vivo,即先在体外将外源基因导入载体细胞,然后将基因转染后的细胞回输给受者,使携有外源基因的载体细胞在体内表达治疗产物以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基因治疗的范围已从过去罕见的单基因疾病扩大至常见的单基因疾病和多基因疾病,已从治疗遗传性疾病扩展至治疗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炎等)和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肝炎等)。从临床实际应用的总体角度来讲,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发病机制明确的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目前正式获准临床试用的有5种遗传性疾病,包括腺苷酸脱氨酶(ADA)缺陷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囊性纤维变性、Gaucher症、血友病B。很值得人们进行探索性研究的是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研究集中在艾滋病的基因治疗。由于肿瘤患者的种类和数量众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差,其对于基因治疗这类新型治疗方法的临床迫切性较强,患者和家属易于接受,伦理学问题较少,故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最为热门,且最受瞩目,目前大多数基因治疗临床项目是肿瘤的基因治疗。

肿瘤基因治疗的主要研究内容

1. 免疫基因治疗

从广义上讲,凡是应用基因转移技术治疗免疫性疾病或根据免疫学的理论技术而建立的基因治疗方案,均属免疫基因治疗(immune gene therapy或immunogene therapy)。其中,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研究最多。如同其他的基因治疗一样,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的应用途径也有两大类,一是ex vivo,即“离体”操作后在体内应用的方法,例如应用体外基因修饰的TIL、瘤苗、成纤维细胞等体内回输或接种的方法治疗肿瘤等。二是in vivo,即直接体内应用的方法,例如将细胞因子或肿瘤抗原的基因表达载体(如重组腺病毒载体)直接体内注射或将MHC 基因直接注射入瘤体内等治疗肿瘤。

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研究中,细胞因子基因治疗所占比例最大,它包括:

(1)以过继免疫治疗为基础,将细胞因子基因转入免疫效应细胞(TIL、LAK、CTL、NK、巨噬细胞)中,使之抗肿瘤作用增强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2)以主动性免疫治疗为基础,即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基因转染入肿瘤细胞中,制备出免疫原性更强的新型瘤苗,此种瘤苗在免疫接种部位持续性分泌细胞因子,招引多种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巨噬细胞、B 细胞、NK细胞等的大量浸润并激活其功能,从而有效地激发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3)以呈递抗原细胞为基础,将细胞因子基因转染至呈递抗原细胞以激活其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两类重要并可用于基因转染的抗原呈递细胞。

(4)以成纤维细胞等受体细胞为基础,利用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骨髓细胞等这类易于获取和培养、生命周期较长的载体细胞,通过基因转染后将细胞因子基因携带到体内并有效表达,细胞因子在体内持续产生并维持

较长时间,以充分发挥治疗作用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5)采取注射的方法直接将细胞因子基因导入体内并使之表达以发挥治疗作用的直接体内途径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6)增强细胞因子受体表达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此外,有学者还开展了肿瘤的MHC基因治疗研究。肿瘤的MHC基因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将同种MHC基因转移至肿瘤细胞后,提高肿瘤细胞MHC抗原的表达,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识别和应答,有效地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以上不同途径的免疫基因治疗的原理各有特色,治疗效果亦有所差异,但综观现状,目前单一途径的免疫基因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将以上多种途径综合性地加以考虑,将相互间有相加或协同效应的不同方法联合是一大发展方向。

2. 肿瘤抑制基因治疗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指正常细胞内存在的、能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发生的一类基因群。目前已分离克隆的肿瘤抑制基因有很多,包括RB1、TP53、WT1、NF1、DCC、MCC、APC、NM23、TIMP、MTS等。肿瘤抑制基因一经发现,即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注意和重视,尤其是1989年发现了TP53基因的突变是某些恶性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后,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成为肿瘤基因治疗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热点,人们对这些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寄予了厚望。癌基因的激活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有助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不同肿瘤发生异常变化的这两类基因的构成谱系均不完全相同,可以利用这些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特征及变化对肿瘤进行诊断,也可以通过阻断癌基因的表达或恢复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来抑制肿瘤的发展或恢复其正常表型,称后者为肿瘤抑制基因疗法。

在所有肿瘤抑制基因中,TP53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因而最为引人注目。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包括肝癌、胃癌、大肠癌、食道癌等中均可检测到TP53基因的突变;研究也证实,细胞内正常TP53基因的丢失或结构的变化而导致功能的丧失是使这些细胞出现癌变的重要原因,因而TP53基因治疗这些恶性肿瘤的研究有其较高的应用价值。将正常TP53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拮抗异常TP53基因的表达、恢复其正常功能,也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的策略。

3. 反义基因治疗

肿瘤的反义基因治疗就是应用反义核酸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异常基因的表达,以期阻断瘤细胞内的异常信号传导,使瘤细胞进入正常分化轨道或引起细胞凋亡。研究表明,癌基因的激活与肿瘤抑制基因常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或导致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因此,这些激活的癌基因或异常表达的肿瘤抑制基因常成为反义基因治疗的靶基因,如将野生型RB1基因Cdna以反式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DO,构成RB1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DOLRBAS,用此反转录病毒载体转染SMMC7721人肝癌细胞,结果发现有75%的肝癌细胞通过高表达RB1基因而被杀伤。

除癌基因外,某些与肿瘤恶性表型相关的细胞生长因子及相关受体等亦可用作反义技术的靶点,如TGFα在肝脏的超表达使肝细胞大量增殖从而诱发肝癌,用反转录病毒将TGFα反义RNA转染到大鼠肝细胞后,表达反义TGFαRNA的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此外,有学者构建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反义寡核苷酸的真核表达质粒用于治疗胃癌,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上结果提示,通过反义核酸技术特异性地封闭肿瘤细胞中与之增殖有关的基因,以抑制肿瘤的恶性生长,将是今后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某些研究也已进入临床试用。

4. 自杀基因治疗

人们将正常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死亡也即细胞凋亡形象地称为细胞自杀(cell suicide)。随着对细胞自杀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来自病毒或细菌的基因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其表达产物可将原先对哺乳动物细胞无毒的或极低毒性的药物转换成毒性产物,导致这些细胞的死亡。人们利用这一特点,将这类基因转移至靶细胞,使之对某些药物具有特别的敏感性,可以利用这些药物使靶细胞“自杀”。这类基因即称为“自杀基因”。由于“自杀基因”表达的产物多是能将无毒性前体药物代谢为毒性产物的酶,故又称为“前药转换酶基因”。根据细胞自杀机制,将“自杀基因”作为治疗性目的基因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称为肿瘤的“自杀基因”疗法,细胞的自杀机制是设计该疗法的基础,人们发现和克隆的“自杀基因”有多种,除了较早发现的ICE基因外,尚有tk 基因(包括来自单纯疱疹病毒的tk基因及来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tk基因)、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deaminase,CD)的基因、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XGPRT)等。其中,研究最深入且

(完整版)病理学考试肿瘤习题及答案

第6章肿瘤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下列肿瘤中,哪种肿瘤的实质常由透明细胞组成 A. 直肠腺癌 B. 肝细胞癌 C. 肾细胞癌 D. 胃粘液癌 E. 乳腺髓样癌 2. 下述有关食道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食道上段最常见 B. 鳞状上皮癌多见 C. 可见原位癌 D. 亚硝胺与食道癌发生有关 E. 可以多灶发生 3. 下列哪种肿瘤的恶性型不能归入肉瘤? A. 脂肪瘤 B. 血管瘤 C. 软骨瘤 D. 乳头状瘤 E. 纤维瘤 4. 以下不属于癌前疾病的有 A. 肝硬变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子宫平滑肌瘤 D. 结肠多发性息肉病 E. 纤维性囊性乳腺病 5. 肺癌一般不转移至 A. 脑 B. 骨 C. 心 D. 肝 E. 肾 6. 下列哪项是原位癌的主要特征 A. 是一种早期癌症 B. 未发生转移 C. 发生于子宫颈粘膜上皮 D. 可长期保持原来的结构,甚至消退 E. 癌变波及上皮全层,但未浸润至粘膜下层 7. 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指 A. 细胞层次增多 B. 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 C. 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极性不丧失 D. 细胞局限于基底膜内 E. 不会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癌 8. 诊断腺癌的依据是 A. 发生于腺上皮 B. 呈结节状外观感 C. 有癌巢形成 D. 异型性明显 E. 有条索状,腺状排列 9. 下列哪项是骨肉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A. 血道转移 B. 好发于青少年 C. 发生于长骨骨干 D. 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E. 出现肿瘤性骨折 10. 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A. 直接蔓延 B. 淋巴道转移 C. 血行转移 D. 腹腔内种植 E. 消化道转移 11. 进展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 A. 胶样癌 B. 革囊胃 C. 息肉型 D. 溃疡型 E. 局限浸润型 12. 癌块小,恶性程度高,早期即有症状,临床上最多的是 A. 腺癌 B. 导管癌症 C. 湿疹样癌 D. 硬癌 E. 髓样癌

肿瘤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一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肿瘤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学科,以阐明肿瘤的流行规律、拟订肿瘤的防治对策及检验肿瘤防治对策效果。 肺癌危险因素 1. 吸烟; 2. 职业因素:接触砷的无机化合物、石棉、二氯甲醚、铬及其他化合物,镍冶炼、芥子体、氯乙烯、煤油、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烟草的加热产物、硫酸烟雾等; 3. 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建筑材料中; 4. 空气污染:城市中每天燃烧的大量化石燃料以及柏油路的铺设和机动车辆的使用,均可导致居民密集区空气的污染; 5. 饮食营养失衡:(体重下降)在致癌的环境因素中,饮食和营养是重要构成部分,营养状况能够通过改变表遗传来导致癌症发生,尤其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 6.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7. 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及家庭遗传对肺癌的发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癌基因 基因组中存在的一类能促进细胞分裂并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基因。 癌基因活化的机制 逆转录病毒的转导;病毒插入,进入或靠近宿主细胞原癌基因而增强后者的表达;点突变,在ras癌基因中特别重要;染色体移位,不同染色体的一部分合并,造成基因重排,表达增加,如CML患者9号和22号染色体移位;基因扩增。抑癌基因 是一类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并有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突变或缺失而功能失活后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抑癌基因的失活机制 Knudson氏的两次打击论: 二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缺失; 另一个等位基因突变; 基因5,端CpG岛胞嘧啶(C-5)高度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转录。 P53基因的功能 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调亡;参与DNA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稳定;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三细胞信号传导 G protein G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的GTP结合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和七个跨膜结构域,在细胞信号通路中起信号转换器或分子开关的作用。 Second messenger 第二信使,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胞质溶胶内形成或向胞质溶胶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通过作用于靶酶或胞内受体,将信号传递到级联反应下游,如cAMP、cGMP、Ca2+、IP3和DAG等。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 受体酪氨酸激酶,细胞表面一类具有细胞外受体结构域、可使酪氨酸磷酸化的跨膜受体蛋白,在细胞信号的跨膜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MAP kinase cascade MAP激酶级联式反应,是多种生长因子及其他信号分子与RTK作用后信号传导的下游通路,级联式反应中的最后一个

肿瘤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1.肿瘤流行病学: 研究肿瘤在人群中分布和影响因素,探索各种不同肿瘤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以制定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对这些措施加以评价,可以用四个词概括:Distribution、Etiology、Prevention、Evaluation。 2.肺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1).危险因素: 吸烟、新鲜蔬菜摄入少、呼吸系统疾病、低体质指数、心理因素、厨房油烟、大气污染、遗传易感性。 (2).保护因素: 新鲜蔬菜水果、醋、葱蒜、辛辣食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饮茶、常吃奶及奶制品和蛋类、β-胡萝卜素、维生素E、膳食纤维。3.肝癌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一).危险因素: (1).生物学因素: 病毒(病毒性肝炎)、细菌(黄曲霉毒素)、寄生虫(肝吸虫); (2).化学因素: 饮水污染、吸烟、饮酒、有机溶剂、药物(癫痫药物、降压药、避孕药、解热镇痛药、激素类药物); (3).营养因素:油炸食品、非新鲜水果、腌制食品、高脂高盐食品; (4).社会心理因素:抑郁、精神压力

(5).遗传因素. (二).保护因素: 饮绿茶、新鲜蔬菜、无油烟、接种乙肝疫苗。 4.癌基因及激活机制: (一).癌基因: 细胞中固有的一类基因,正常情况下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当基因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异,能促使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激活机制:(1)基因点突变(主要活化方式):单个碱基替换 (2)DNA扩增:原癌基因数量增加或表达活性增强; (3)染色体易位重排:原癌基因可能移至强启动子或增强子附近被激活 (4)癌基因甲基化改变:发生低甲基化改变,导致癌基因或相关因子大量表达。 (5)获得启动子与增强子,基因过量表达(二).抑癌基因: 即肿瘤抑制基因,是指一大类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并有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在特定条件下失去正常功能而导致肿瘤发生。 失活机制: (1).基因突变: 重要方式。点突变、无义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 (2).纯合性丢失: 等位基因丢失,导致编码的功能蛋白不能表达;

肿瘤分子生物学资料

非病毒性生物载体(化学和物理方法) 由于病毒载体是一类外源性的核酸结构材料, 且病毒本身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故不少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一些人体本身的生物结构材料来作为人类基因治疗的载体, 如人体细胞某些核酸结构材料.非病毒载体广义上讲就是除了病毒载体外的所有基因治疗 载体。本质:模仿病毒 非病毒载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需要解决对靶细胞转染的定向性、转染效率低、表达时间短、全身应用及保存不稳定性等问题。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基因治疗将不断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1) 裸DNA(naked DNA)(基因枪,水压法) 将目的基因连接在表达质粒或噬菌体中直接注射而不依赖其它物质介导,是最简单的非病毒载体系统。将质粒直接导入动物组织,诱导动物的免疫系统对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即基因疫苗。Nakamura等将荧光素酶基因的裸DNA直接接种到小鼠胃浆膜下,发现该基因能在胃部明显高表达,一次接种后的高表达时间可持续12h之久,其他临近器官则无明显基因表达。肌内注射后可直接诱导相应的免疫反应,也可检测到DNA明显表达。电穿孔(electroporation)技术和微粒子轰击法(microparticle bombardment,即基因 枪)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裸DNA的转染效率,而且可使DNA直接到达细胞核,避免了各种酶对DNA的降解。Dietrich等采用该方法将白介素12/自介素2基因质粒转染皮下负荷Lewis肺癌的裸鼠,证明能明显减慢肿瘤生长、减少肿瘤转移、延长宿主生存期。 2) 脂质体和脂质复合物(Liposome and lipoplexes) 脂质体能够介导极性大分子穿透细胞膜,携带DNA进入细胞。脂质体可分为中性脂质体、负电性脂质体、正电性脂质体。它一般都带有一个疏水基团,保证脂质体分散在水介质中时形成脂双层结构,有效保护分子中的疏水部分,将氨基暴露在水介质中,后者通过静电引力与DNA结合并将DNA大分子压缩成可运输的小单元,成三明治状,形成脂质体复合物。增加分子中N+数目以及N+与疏水链的距离即有利于基因转移。阳离子脂质体与DNA形成的复合物颗粒大小从50 am到1 pm不等;体外细胞试验中大颗粒的转染效率优于小颗粒。物理因素如Zeta 电位、粒子大小、DNA/J]旨质体比例和介质离子强度等都影响脂质复合物的稳定性、复合物的形成和转染效率。脂质体DNA复合物局部注射,报告基因仅表达在注射点周围;肝门静脉、动脉血管注射后主要分布在肝脏[5]。脂质体或脂质复合物也可直接应用于病变部位,如气管内给药可使肺泡上皮细胞中的p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给予P53凋亡诱导基因可使早期肺肿瘤缩小。使用精蛋白或组蛋白来源的肽压缩DNA后,则DNA被包裹在脂质囊内部,如脂质/鱼精蛋白/DNA复合物,后者是研究的最热门的系统之一。该复合物粒子大小介于100 am 到250 am之间,比传统脂质复合物小3—4倍,介导基因转移的效果优于传统脂质复合物。氯喹可在一定条件下提高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基因传染,因其可提高内吞体的pH而有效抑制内吞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作用,促进复合物从内吞体中释放。联用电穿孔技术或者结合灭活病毒或其肽片段作为膜激动剂能提高复合物进入细胞核的能力。静脉注射脂质体/DNA复合物,对肿瘤部位超声处理可增加肿瘤组织对脂质体/DNA复合物的摄取和表达。 3) 阳离子多聚物(Polyplex) 阳离子聚合物表面的正电荷可与带负电的基因形成带正电荷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借静电作用吸附于细胞表面,通过细胞内吞而将基因导入细胞,并获得表达。目前研究较多的阳离子聚合物主要有多肽类:聚赖氨酸、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多聚胺类:聚乙烯亚胺、聚丙烯亚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义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义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肿瘤的发生机制 (4) 第三节癌基因及其致癌的分子机制 (5) 第四节抑癌基因及其抑癌的分子机制 (9) 第五节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11) 第六节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13) 第一节概述 一、肿瘤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肿瘤(tumor)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虽可增长至相当大的体积,但仍保留正常细胞的某些特性,通常在瘤体外有完整的包膜,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基本上是无害的,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宿主损伤。不过有极少数良性肿瘤因其靠近生命中枢或能合成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也可能杀伤宿主。例如,脑膜上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通过压迫使得生命中枢萎缩破坏,最终导致宿主死亡;胰岛细胞良性肿瘤可以分泌大量胰岛素而引起体内胰岛素过量,导致低血糖和死亡。 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cancer),它不同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侵袭周围组织,疾病晚期癌细胞发生远端转移,破坏受侵袭的脏器,最终使机体衰亡,但如能在侵袭转移前切除癌瘤,一般预后明显改善。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临床诊断的癌症患者多处于中晚期。加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不合理饮食习惯,以及环境污染增加等因素,在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各国许多常见癌症的发病率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或维持在高水平,在我国的情况亦大致如此。目前除几种较少见的癌症如妇科的宫颈癌、绒癌等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外,多数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还处于令人忧心的高位态势下。有研究者预测,在21世纪癌症仍将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故应引起预防、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恶性肿瘤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细胞中均可发生。根据组织学来源,癌症的起源可分为三种:癌(carcinoma)起源于上皮细胞,大部分成人癌症属此类;淋巴瘤起源于脾和淋巴结等的淋巴细胞;肉瘤(sarcoma)起源于间叶组织如结缔组织、骨和肌肉等。以上在各种实质性组织、脏器中发生的癌症属实体肿瘤(solid tumor)。白血病起源于骨髓造血细胞,恶性细胞存在于流动的血液中,属液体肿瘤(liquid tumor)。 肿瘤分子生物学,就是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来研究肿瘤的一门科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1、癌症是体细胞遗传病 就本质而论,癌症是一种遗传学疾病或体细胞遗传学疾病,可简称为遗传病。在癌细胞中发生的遗传学变异有:基因内的碱基替代、缺失、插入和基因扩增等,以及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的改变,如非整倍体、易位等;表遗传学改变有:DNA甲基化型式改变、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改型等。这些改变引起了肿瘤抑制基因灭活和原癌基因的活化,它们所产生的恶性表型通过有丝分裂能在细胞世代间传递。上述过程均发生在体细胞,这是占全部癌症中绝大多数的、散发性癌症的发生模式。遗传性癌综合征不同于其他一些遗传病,它遗传的仅是癌易感性,还需要体细胞的多次击中才能产生恶性表型。 基因组内存在两类癌相关基因:一类基因直接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运动与黏着,以及细胞基质的改型等,并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结果得以维持正常组织细胞的自稳性。当这些基因缺陷造成上述过程失衡,随着细胞各种恶性特征的积累,最终癌症发生。这些基因包括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中把关基因(gatekeeper gene);另一类基因并不直接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而是影响第一类癌相关基因的突变速率的管护基因(caretaker gene),这包括各类DNA修复基因,还包括代谢酶多态性在内的一组修饰基因(modifier gene)。 2、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完整word版)临床病理学

一、乳腺癌 1、病因:多因素 ①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体力活动 ②生育 ③激素失衡 ④特殊环境暴露等 ⑤家族史:乳腺癌相关基因 BRCA1:(染色体17q21)45%遗传学乳腺癌和80%乳腺癌伴卵巢癌BRCA1基因突变 BRCA2:(染色体13q21)突变与1/3家族性乳腺癌相关 2、绝大多数乳腺癌实际上均发生在同一部位,即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 3、双侧乳腺癌——两个月内双侧乳腺发生原发癌。预后较差 4、术后病理分期(pTNM):根据术后病理标本检查获得的资料对临床分期的补充和修正。 意义:帮助更精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和评价疗效、为个体化治疗乳腺癌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5、预后因素及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妊娠、肿瘤大小、炎细胞浸润、淋巴结状况、组织学分级、淋巴管和血管浸润、分子标记和基因表达情况等 6、癌前病变:包括小叶性肿瘤(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包括导管原位癌)、微小浸润癌、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7、肿瘤播散 ①途径: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直接侵犯周围组织 ②转移部位:常见于骨、肺、肝等。少见部位如腹膜表面、腹膜后、胃肠道、卵巢等生殖器官。浸润性小叶癌转移到少见部位的几率比其他组织学类型多见 8、预后 ①组织学相关因素: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增殖状态、淋巴结专业和血管神经侵犯情况、机体反应(淋巴细胞的浸润、肿瘤间质纤维化等) ②临床相关因素:年龄、是否妊娠、肿瘤部位和大小等 ③分子标记基因表达相关因素:ER、PR和ERBB2阳性状态、P53表达、LOH等 ④目前多联合应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指标来评估预后 ⑤有利:ER、PS2+、nm23高表达、P27高表达等 不利:Ki-67、PCNA、Her-2、P53基因突变、CEA等 9、微浸润的定义 乳腺间质中出现一个或多个清晰而独立的肿瘤细胞浸润灶,每个灶的最大径≤1mm 微浸润常见于广泛高级别DCIS伴有显著导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的背景中 10、组织学分级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浸润性癌病理分级系统是改良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 腺管形成的比例、细胞的多形性和核分裂象计数 11、乳腺肿瘤分期: ①使用AJCC/UICC TNM分期系统 ②作用:用于判断复发的危险性,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12、肿瘤分子标志:肿瘤分子标志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异常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反映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大致分类: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Her-1,Her-2,c-myc,ras,p53,muc1 增殖和凋亡相关标志:ki67,p27,bcl2,CyclinD1

肿瘤分子生物学新选.

肿瘤(tumor)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虽可增长至相当大的体积,但仍保留正常细胞的某些特性,通常在瘤体外有完整的包膜,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基本上是无害的,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宿主损伤。 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cancer),它不同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侵袭周围组织,疾病晚期癌细胞发生远端转移,破坏受侵袭的脏器,最终使机体衰亡,但如能在侵袭转移前切除癌瘤,一般预后明显改善。 2、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1)失去了对中止细胞增殖信号和细胞分化信号的反应,并可传出自主的细胞生长、增殖信号。 (2)逃避了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永生。当正常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和营养缺乏时,就发生凋亡并自动解体;而癌细胞并不一定会发生凋亡。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即使没有受到损伤,约分裂50后也会自动停止分裂,最终细胞死亡(细胞衰老);而癌细胞能无限制地增殖,获得了永生化。这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基因的缺陷和端粒酶恢复活性相关。 (3)失去细胞的区域性限制,具有了侵袭和转移能力。例如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中增殖至彼此接触时,就停止生长和分裂(结出抑制),故细胞呈单层生长,而癌细胞失去了接触抑制,继续分裂而呈多层重叠生长;同时癌细胞表面的识别能力和黏着性发生了改变,使癌细胞不能像不同的正常组织细胞那样保持彼此分开,而能侵入临近组织。 (4)自主的血管生成能力,这保证了肿瘤体积增大后和新形成转移肿瘤的血液供应,以维持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之所需。 上述这些癌细胞的恶性特性,使它们能在没有增殖信号的情况下,自主地无限制增殖,当达到一定的体积时就可能侵袭邻近组织,癌细胞还可能脱落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发生远端转移并扩增,最终导致宿主死亡。 3、癌的单克隆起源和异质性 除少数例外,癌是原始的、单个癌细胞增殖的后代,即癌为单克隆起源。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部分是依据来自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观察。妇女有两条X染色体,在卵裂的后期其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如一位基因杂合子的妇女患癌,若是多克隆起源,癌细胞则可能有两种等位基因表达的产物;若是单克隆起源,则癌细胞仅有一种等位基因表达产物,而研究结果证实了癌为单克隆起源。 由于与DNA修复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相关基因的缺陷,使癌细胞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稳定性下降,于是在肿瘤演进过程中,就可能不断产生新的癌细胞干系,它们彼此间免疫系统和治疗等因子作用下,如不能被全部杀灭,就可能选择了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干系,它们继续重复突变、扩增和选择的过程,给治疗带来困难。 二、癌基因 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基因即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的一种转化形式。它编码具有显性转化性质的调节蛋白,即改变了的单拷贝序列能转化整个细胞,而另一正常序列不能阻断这种转化能力。 1. 原癌基因的蛋白质产物 (1)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生长因子刺激静止期或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这一有丝分裂应答需要两个生长因子互补群之间的协同作用。第一互补群是“感受性因子”(competence factors),如PDGF、

肿瘤的病理学基础及与临床联系

肿瘤的病理学基础及与临床联系-2021年华医网继续 (一)肿瘤的概念与形态 1、肠息肉状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主要靠() ·病理诊断? ·询问病史 ·血液检查 ·超声影像 ·尿液检查 2、关于肿瘤的大体形态,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有子宫平滑肌瘤、单发有食管癌 ·有的很小如甲状腺的微小癌,有的很大如卵巢的囊腺瘤 ·有乳头状、绒毛状、息肉状、结节状/分叶状、浸润性、溃疡状和囊状等 ·乳腺硬癌质地硬因为肿瘤的间质较少? ·瘤黄色、血管瘤为红色、色素痣和黑色素瘤瘤细胞产生黑色素因而为黑色

3、有关非肿瘤性增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非肿瘤性增殖见于正常的细胞更新代谢,对机体有利 ·肝炎时肝细胞再生修复坏死的肝细胞或损伤引起修复 ·非肿瘤性增殖引起细胞增殖的原因消除后仍然继续增生? ·增殖的细胞或组织,能够分化成熟 ·的修复、肉芽组织、炎症等的细胞增殖为非肿瘤性增殖 4、关于肿瘤性增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肿瘤形成是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这种细胞增殖称为肿瘤性增殖·肿瘤性增殖的病因是环境或内在致瘤因素 ·性增殖特点是自主性、失控性,消除病因仍继续生长 ·性增殖形态、和功能代谢异常,仍具有分化成熟的能力? ·肿瘤性增殖与机体不协调,肿瘤细胞具有破坏性和转移性,对机体不利 5、据近年的统计资料,我国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仍是() ·恶性肿瘤? ·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肺栓塞 6、关于肿瘤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过度增生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局部肿块,称为肿瘤 ·所有肿瘤都形成肿块? ·形成异常组织团块不一定是肿瘤,例如结合球 ·甲状腺微小癌属于肿瘤 ·白血病属于肿瘤,但不形成肿块 7、关于早期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早期癌患者常常因无症状不去看医生 ·对于肿瘤高危患者,应自己提高警惕 ·早期癌与原位癌的概念不同 ·食管早期癌通过早期食管镜检查,可看到粘膜轻度糜烂或颗粒状,常常有肿块形成?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解学习

肿瘤分子生物学

肿瘤(tumor)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虽可增长至相当大的体积,但仍保留正常细胞的某些特性,通常在瘤体外有完整的包膜,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基本上是无害的,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宿主损伤。 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cancer),它不同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侵袭周围组织,疾病晚期癌细胞发生远端转移,破坏受侵袭的脏器,最终使机体衰亡,但如能在侵袭转移前切除癌瘤,一般预后明显改善。 2、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1)失去了对中止细胞增殖信号和细胞分化信号的反应,并可传出自主的细胞生长、增殖信号。 (2)逃避了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永生。当正常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和营养缺乏时,就发生凋亡并自动解体;而癌细胞并不一定会发生凋亡。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即使没有受到损伤,约分裂50后也会自动停止分裂,最终细胞死亡(细胞衰老);而癌细胞能无限制地增殖,获得了永生化。这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基因的缺陷和端粒酶恢复活性相关。 (3)失去细胞的区域性限制,具有了侵袭和转移能力。例如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中增殖至彼此接触时,就停止生长和分裂(结出抑制),故细胞呈单层生长,而癌细胞失去了接触抑制,继续分裂而呈多层重叠生长;同时癌细胞表面的识别能力和黏着性发生了改变,使癌细胞不能像不同的正常组织细胞那样保持彼此分开,而能侵入临近组织。

(4)自主的血管生成能力,这保证了肿瘤体积增大后和新形成转移肿瘤的血液供应,以维持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之所需。 上述这些癌细胞的恶性特性,使它们能在没有增殖信号的情况下,自主地无限制增殖,当达到一定的体积时就可能侵袭邻近组织,癌细胞还可能脱落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发生远端转移并扩增,最终导致宿主死亡。 3、癌的单克隆起源和异质性 除少数例外,癌是原始的、单个癌细胞增殖的后代,即癌为单克隆起源。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部分是依据来自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观察。妇女有两条X染色体,在卵裂的后期其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如一位基因杂合子的妇女患癌,若是多克隆起源,癌细胞则可能有两种等位基因表达的产物;若是单克隆起源,则癌细胞仅有一种等位基因表达产物,而研究结果证实了癌为单克隆起源。 由于与DNA修复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相关基因的缺陷,使癌细胞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稳定性下降,于是在肿瘤演进过程中,就可能不断产生新的癌细胞干系,它们彼此间免疫系统和治疗等因子作用下,如不能被全部杀灭,就可能选择了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干系,它们继续重复突变、扩增和选择的过程,给治疗带来困难。 二、癌基因 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基因即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的一种转化形式。它编码具有显性转化性质的调节蛋白,即改变了的单拷贝序列能转化整个细胞,而另一正常序列不能阻断这种转化能力。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考点模拟考试练习.doc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考点模拟考试练 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癌前病变( )A.乳腺导管内癌 B.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C.胃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 D.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E.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肉瘤易发生血道转移的原因是( )A.恶性程度高 B.实质和间质分界不清楚 C.间质中血管丰富 D.生长速度快 E.多发生于血管丰富的部位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瘤细胞呈栅栏状或不完全漩涡状排列(Verocay 小体)的肿瘤是( )A.神经鞘瘤 B.平滑肌瘤 C.纤维腺瘤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D.胶质瘤 E.滑膜肉瘤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A.胸椎内鳞状细胞癌 B.胃溃疡癌变累及深肌层 C.乳腺导管内癌 D.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E.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上皮内瘤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指的是上皮性恶性肿瘤浸润前的肿瘤性改变 B.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 C.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与浸润癌同时存在 D.属于一种早期癌 E.用于描述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连续过程 本题答案: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上皮组织特异性标记物的是()A.CK B.desmin C.vimentin D.CEA E.Ⅷ因子相关抗原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下列表现为激素分泌过多的肿瘤不属于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的是()A.肺癌 B.肝癌 C.胃癌 D.垂体腺瘤 E.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分子生物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论文论文题目: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恶性肿瘤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尽管诊断和治疗水平 有所进步,但很多肿瘤生存率一直很低。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肿瘤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涉及多种受体或信号通路网络。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多靶点药物 的治疗效果优于单靶点药物,多靶点抑制肿瘤信号转导是肿瘤防 治药物重要的研究方向。人类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在肿瘤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肿 瘤治疗新靶点。本文根据化学结构分类,对多靶点蛋白酪氨酸激 酶抑制剂及其发展前景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肿瘤;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蛋白酪氨酸激酶 1.前言 长期以来,肿瘤治疗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医药研究面临 的一项挑战。近年来,人们对肿瘤学和肿瘤病灶部位分子水平研 究的深入、及许多新的治疗靶点的发现,为新型抗肿瘤药的开发 提供了可能。随着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新 型抗肿瘤靶向药物的设计与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年发现了几种新的抗肿瘤靶点。其中酪氨酸激酶已成为一 种新的很有前景的抗肿瘤靶点。蛋白质酪氨酸在一系列细胞活动

(例如细胞长、分化和死亡)的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类型的肿瘤因为有功能紊乱的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从而导致不正确的有丝分裂信号。因此在包括癌症和其他许多疾病的治疗研究中,酪氨酸激酶(PTKs)都是研究的目标和对象。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tyrosine protein kinase PTK)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PTK途径的激活属于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有关的信号途径[1]。在肿瘤细胞中PTK的活性非常高,PTK的活性已经成为衡量细胞增殖恶变的标志,用来衡量某些分化诱导剂对肿瘤细胞的作用[2]。PTK的这些作用提示我们可以用PTK抑制剂抑制肿瘤和增生类疾病,例如牛皮癣,骨关节炎[3]。 目前PTK抑制剂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是抗肿瘤[4]。在合成PTK 抑制剂的研究中,针对各种受体和非受体上的PTK的药物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研究对象,尤其抑制EGF-RPTK的抑制剂是研究的最多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一类抑制剂[5],这就为抗肿瘤药物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因此,PTK不仅在癌基因机制研究方面。而且在抑制肿瘤疾病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酪氨酸激酶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机理

肿瘤分子生物学

肿瘤(tumor)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tumor)。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虽可增长至相当大的体积,但仍保留正常细胞的某些特性,通常在瘤体外有完整的包膜,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基本上是无害的,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宿主损伤。 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cancer),它不同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侵袭周围组织,疾病晚期癌细胞发生远端转移,破坏受侵袭的脏器,最终使机体衰亡,但如能在侵袭转移前切除癌瘤,一般预后明显改善。 2、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1) 失去了对中止细胞增殖信号和细胞分化信号的反应,并可传出自主的细胞生长、增殖信号。 (2) 逃避了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永生。当正常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和营养缺乏时,就发生凋亡并自动解体;而癌细胞并不一定会发生凋亡。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即使没有受到损伤,约分裂50后也会自动停止分裂,最终细胞死亡(细胞衰老);而癌细胞能无限制地增殖,获得了永生化。这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基因的缺陷和端粒酶恢复活性相关。 (3)失去细胞的区域性限制,具有了侵袭和转移能力。例如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中增殖至彼此接触时,就停止生长和分裂(结出抑制),故细胞呈单层生长,而癌细胞失去了接触抑制,继续分裂而呈多层重叠生长;同时癌细胞表面的识别能力和黏着性发生了改变,使癌细胞不能像不同的正常组织细胞那样保持彼此分开,而能侵入临近组织。 (4)自主的血管生成能力,这保证了肿瘤体积增大后和新形成转移肿瘤的血液供应,以维持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之所需。 上述这些癌细胞的恶性特性,使它们能在没有增殖信号的情况下,自主地无限制增殖,当达到一定的体积时就可能侵袭邻近组织,癌细胞还可能脱落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发生远端转移并扩增,最终导致宿主死亡。 3、癌的单克隆起源和异质性 除少数例外,癌是原始的、单个癌细胞增殖的后代,即癌为单克隆起源。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部分是依据来自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观察。妇女有两条X染色体,在卵裂的后期其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如一位基因杂合子的妇女患癌,若是多克隆起源,癌细胞则可能有两种等位基因表达的产物;若是单克隆起源,则癌细胞仅有一种等位基因表达产物,而研究结果证实了癌为单克隆起源。 由于与DNA修复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相关基因的缺陷,使癌细胞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稳定性下降,于是在肿瘤演进过程中,就可能不断产生新的癌细胞干系,它们彼此间免疫系统和治疗等因子作用下,如不能被全部杀灭,就可能选择了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干系,它们继续重复突变、扩增和选择的过程,给治疗带来困难。 二、癌基因 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基因即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的一种转化形式。它编码具有显性转化性质的调节蛋白,即改变了的单拷贝序列能转化整个细胞,而另一正常序列不能阻断这种转化能力。 1. 原癌基因的蛋白质产物 (1)生长因子growthfactor 生长因子刺激静止期或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这一有丝分裂应答需要两个生长因子

病理学肿瘤

6.肿瘤(12分) (1)掌握肿瘤的异型性、生长与扩散。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组织之间的差异称为异型性。机体的组织、细胞从幼稚发育到成熟的过程称为分化。肿瘤的异型性越大,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差异越大,分化成熟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的异型性越小,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差异越小,分化成熟程度越高,恶性程度越低。异型性是病理学上诊断和鉴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学依据。 (一)瘤细胞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分化成熟成熟高,异型性小,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成熟程度低,异型性大,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细胞差异大。瘤细胞的异型性具体表现如下: 1.瘤细胞的多样性大多数恶性肿瘤,瘤细胞的形态不一,大小不等,一般比起源组织的细胞大,常可见到瘤巨细胞;少数恶性肿瘤,瘤细胞小而一致,不呈多形性。如肺小细胞癌等。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恶性肿瘤细胞的核,一般明显增大,核浆比例增大,且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可出现双核、多核、巨核等;核染色加深,呈粗颗粒状;核膜增厚,核仁大而且数目多,核分裂相明显增多,可出现不对称性、三极、多极、顿挫型等病理性核分裂相。核的多形性对诊断和鉴别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3.瘤细胞胞质的异型性瘤细胞胞质染色大多偏嗜碱,且染色深浅不一。有时胞质中出现特异性物质,这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来源。 (二)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是指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上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良、恶性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异型性,但良性肿瘤异型性小,恶性肿瘤异型性大。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是确定肿瘤良恶性的重要形态学依据。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见部分视频文件夹中第六章> (一)肿瘤的生长 肿瘤的生长包括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两方面,是以瘤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为机基础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上有很大差异,这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意义。 1.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膨胀性生长:是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由于瘤细胞分化好、生长慢,不侵袭周围组织而像吹气球一样逐渐膨大,挤压周围组织形成纤维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因此,触诊时活动度大,手术易切除,术后不易复发。 (2)浸润性生长: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由于瘤细胞分化差、生长快,像树扎根一样,侵袭并破坏周围组织,且可侵入血管、淋巴管,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因此,触诊时活动度小,手术不易切除干净,术后易复发。

病理学 第五章 肿瘤 课程复习

第五章肿瘤 知识框架 重点内容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熟悉什么是肿瘤(tumor)。 在致瘤因素作用下,细胞在基因水平丧失了对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优势克隆增生。这种克隆性增生与机体需要不相适应,而且是相对无限制地增生,多数在局部形成肿块。增生的细胞具有异常的功能、代谢、结构和生长方式,不同程度丧失分化成熟能力。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 了解肿瘤的大体形态及组织形态。 1.肿瘤的大体形态 肿瘤的大体形态观察包括:数目、大小、形状、颜色、硬度等方面。

2.组织形态 (1)肿瘤的实质: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不同的肿瘤具有不同的实质。根据肿瘤的实质可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并可判定肿瘤的良恶性。(2)肿瘤的间质:支持营养实质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 第三节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掌握肿瘤的分化;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和肿瘤细胞异型性。 1.肿瘤的分化 肿瘤的组织和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与起源组织和细胞的相似之处,而相似的程度称为肿瘤的分化。相似性大、分化程度高为良性肿瘤;反之,相似性小、分化程度低为恶性肿瘤。 2.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与起源组织细胞的差异性称为异型性。 3.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 结构排列紊乱、层次增多、极性丧失。 4.肿瘤细胞异型性 4.1细胞多形性奇形怪状、大小不一、数量增多。 4.2核的多形性核大、核/浆增大(1:1)、核多、奇形怪状核、染色加深、染色质粗糙分布不均、核分裂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4.3核仁大、多 良性肿瘤:分化高、异型性小、相似性大。 恶性肿瘤:分化低、异型性大、相似性小。 第四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掌握肿瘤的命名原则。 了解肿瘤的分类。 1.原发肿瘤的一般命名原则 1.1良性肿瘤部位+组织来源(形态)+瘤(-oma)。如:皮下脂肪瘤、皮肤乳头状瘤。 1.2恶性肿瘤 1.2.1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部位+组织来源+癌(carcinoma),如:宫颈鳞癌。 1.2.2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部位+组织来源+肉瘤(sarcoma),如:皮下脂肪肉瘤。 2.转移瘤的命名原则 转移部位+转移性+原发肿瘤,如:肝癌转移到肺命名为——肺转移性肝癌。 3.肿瘤命名的特殊情况 3.1来源于幼稚组织及原始神经组织的肿瘤 (1)良性:骨母细胞瘤。 (2)恶性: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3.2以“恶性”命名恶性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 3.3以学者名字命名的恶性肿瘤 Hodgkin lymphoma,Ewing瘤。 3.4来自两个胚层以上成分肿瘤的命名 (1)良性:畸胎瘤。 (2)恶性:畸胎癌、恶性畸胎瘤。 3.5习惯命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