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若干问题

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若干问题

收稿日期:2004-06-11;修订日期:2004-08-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BJY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重大项目作者简介:狄乾斌(1977-),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地理。E -maiI :c g bwmn@https://www.doczj.com/doc/3d10150315.html,

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若干问题

狄乾斌,韩增林,刘锴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承载力研究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从海洋可持续发展角度,借鉴有关承载力研究的部分成果,从理论上探讨了有关海域承载力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特点及研究趋势等,指出开展海域承载力的研究将有助于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词:海域承载力;海域承载状况;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4)05-0050-04

随着人口的增长,陆地资源逐步减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蓝色的海洋将是未来人类生存需要的食品生产基地、原料供应基地和生活发展空间,是人类

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1]

。开发海洋资源、促进经

济发展和增强国家实力已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主流。海洋的可持续开发主要是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缓解陆域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存空间等方面的危机。但是,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沿海环境污染都很严重,海洋资源环境负荷已经处于过载状态,大量的污染物质排入海内,加之海洋开发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使得近岸海域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洋水质不断恶化,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重开发、轻环保和开发中的无序、无度、无偿现象比较严重,区域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洋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今后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

素[2]。为此,迫切要求深入开展海洋承载能力及其

动态变化方面的研究,提出协调海洋与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的调控对策,实施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对海洋的开发必须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这一限度就是海洋的承载能力,它是海洋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判断依据。目前关于海洋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各种海洋资源蕴藏的种类数量、位置分布、开发方式及保护利用上,有关承载力的研究主要以陆域为对象,研究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及环境要素等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量,或以一定区域为对象,研究区域的承载力问题。以整个海域为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对沿海地区经济社

会发展的承载能力,进而提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从海域承载力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开拓承载力研究新领域,试图对海域承载力的问题做出初步探索。通过海域承载力的研究,以期得到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海洋资源,给沿海地区带来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局面,缓解陆域资源开发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1海域承载力的定义及内涵

“承载力”一词源于生态学,原用以衡量特定区

域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可维持某一物种个体的最大数量。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在人类生态学研究中提出承载力的概念,随后承载力研究相继在经济学、人口学等领域展开。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性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尖锐

等危机,促进了承载力研究向纵深发展[3]

。如20世纪80年代初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主持的土地

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等,对全球和区域经济、社会的

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4]。90年代,

承载力研究逐步扩展到包括土地、水、能源等矿产资源在内的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资源领域的承载力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期内,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等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能够养活的人

口数量”[5]。在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中,

“承载力”概念得到延伸发展,并广泛用于说明环境或

生态系统承受发展和特定活动能力的限度。

海洋是连续、永不停息运动的水体,与陆域环境

第20卷第5期2004年9月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 g ra p 1y anc Geo -Information Science VoI.20No.5Se p tember 2004

明显不同。海洋资源具有公有性、流动性、可再生性等特点,除海洋空间、海底矿产等属于静止外,其他的海洋资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移动,如鱼类等海洋生物的洄游,溶于海水的矿物和污染物随海水的流动而发生位移等[6];海洋也不是单纯以提供资源来支持人类活动,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也为人类做出贡献,因此单从海洋资源角度,并不能完整反映出其承载力的大小。从海洋资源开发角度,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提下对海洋的最大开发程度即为海域承载力,因而它实际上是海洋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支持程度。考虑到海域承载力研究的现实与长远意义,对它的理解和界定要遵循以下事实:l)必须把它置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进行讨论;2)海洋资源与其它资源不同,它既具有可再生性、流动性、共享性与地域差异性,又是可耗竭、可污染、利弊并存和不确定性的资源;3)海域承载力除受自然资源影响外,还受到许多社会因素,诸如社会经济状况、国家方针政策(包括海洋产业政策、管理水平和社会协调发展机制)的影响和制约[7]。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海域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环境的不被破坏为原则,在符合现阶段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通过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海洋能够支持人口、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或限度。可从以下方面来表征:l)海洋资源供给能力。将支持人口、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海洋资源的供给能力则必须作为衡量海域承载力的基本条件来考虑,包括海洋资源种类、数量、可供给量、潜在价值量等。2)海洋产业的经济功能。海洋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其相应形成的海洋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海洋产业产值的比重及增长速率从资源开发角度说明了人类对海洋的开发程度。3)海洋环境容量。它是指在一定的水质或环境目标下,海洋能够允许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这个环境容量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同样影响海域承载力的大小。

海域承载力包括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指海洋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此为海域承载力的承压部分;二是指海洋人地系统内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此为海域承载力的压力部分。此外,海域承载力是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目标。2海域承载力的研究内容

2.l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的构建是对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进行定量化研究的前提条件。模型是对客观世界进行高度抽象化和简化后的一种思维结果,它以客观世界真实系统的各种要素、关系、法则、结构为基础,依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在一个高度概括的层面上对模拟系统的部分重要特征进行模拟和再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系统的基本动态行为。由于模型具有模拟性、可重复性、可实验性和可调节性,因此模型的构建是从抽象到应用的一个重要界面[8]。

2.2海域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的评估,构建一套内容丰富、层次清晰、针对性强的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就是在概念模型中表述系统思想的延伸。可以用一组状态变量来描述系统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这一组状态变量构成了系统描述的状态向量,而该系统向量中的各元素,就构成了海域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2.3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的量化方法及分析

海域承载力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海域承载力。首先必须对海洋人地系统的承载状况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对海域承载力进行量化研究,主要是为了据此来判断海洋人地系统的承载状况。在海域承载状况方面,海域承载力相当于一个评判标准,在获得该评判标准后,就可以使用该标准对现状做出海域承载状况的评价。因此,海域承载力的量化实际上是为评判海域承载状况服务的。尤其是采用海洋可持续发展评判标准衡量海域承载力时,对海域承载状况的任何评价都是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状况而做出的。通过海域承载状况的判断,可以求出海洋人地系统的承载潜力。海域承载潜力的估算为协调海洋人地关系中的人类活动模式、强度及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即可以根据目前载体的现实状况,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海洋还能承载多大强度的人类活动,以及如何控制并在哪些方面调节人类活动等。

2.4海域承载状况及承载潜力分析

研究海域承载力,不仅要求对海域现实的承载状况有清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必须能够对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的动态变化做科学的预测,以便能够规范人类活动的强度、方向和模式,为实施可持续

l

5

第5期狄乾斌等: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若干问题

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预测是一门发展较成熟的技术,通常采用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系统动力学、系统仿真模拟预测、灰色系统预测等。在对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这样复杂关系的变化(如要素变化、要素与要素间关系演化等)进行预测时,用通常的单要素预测方法难以奏效。

2.5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进行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研究就是为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承载状况的计算与判断可以帮助决策者认识到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可通过一系列的调控手段对海洋开发进行有利的人为干预,有目的地协调海洋人地关系。结论分析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协助决策者找出海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计算结果的整体性分析与系统分析。整体性分析从宏观角度向决策者展示海洋人地系统目前处于何种承载状况,并通过整体承载状况时序演变的趋势分析,揭示目前所采取的发展政策、调控手段是否符合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系统分析则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各项承载要素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对策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就目前区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二是在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敏感性因素的人为调控,形成带有不同侧重点的各种调控方案,为决策者在政策选择时提供参考依据。实际上,海域承载力以及承载状况研究的实质就是从整体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协调海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使整个海洋人地系统处于循环再生、协调共生和持续自生的状态,达到系统的整体协调、共生协调和发展协调。

3海域承载力的研究特点

通过定义可以看出,海域承载力不同于陆域承载力或某一资源承载力,这是由载体(海洋与陆地资源)的不同性质与特性决定的。虽然目前对海洋的开发已经很大程度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但人类的生活区域仍局限于陆地,陆地仍是人类生活的栖息地,海域承载力的研究有很大的特殊性。

3.l研究区域的难确定性

海域承载力的研究区域是海域,是指近岸的海洋部分。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主要是在近岸的一小部分海域,由于海洋不像陆地,有比较确定的地理界限,加上海洋的流动性、资源的公有性等特性,对研究范围的确定有一定的困难。近岸海域是海洋开发的前沿阵地,目前人类活动限制在近岸的部分区域,而且海洋经济主要是以陆域经济为依托,因此对海域承载力的研究必须结合近海陆域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3.l.l近岸海域范围的界定[9]探讨海域承载力必然要关注其海域范围。近岸海域是海岸带的组成部分,为陆地系统与海域系统相互耦合的复合地带,其范围的界定取决于海岸带范围的划分。目前不同的研究者对海岸带范围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l)我国海洋与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规程规定,海岸带的范围:陆域为海岸带向内延伸lO km等距线,海域为海岸带向海洋延伸-lO~-l5m等深线。2)地貌学家认为,海岸带是位于低潮位和高潮位之间的潮间带。3)陈述彭(l996)认为,海岸带向陆应该包括古海岸,即海相与陆相交互沉积所达到的范围,以及现代三角洲河流的潮汐顶点;向海应该包括海洋岛屿、人工岛屿以及岸外辐射沙洲。4)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l998)认为,海岸带的一般定义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因此它包括向陆部分、大陆架被淹没的土地及其上覆水域。这个定义对海岸带向陆域一侧的范围是模糊的和不明确的,向海洋一侧却延伸到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海岸带的概念和划分标准不规范,必然影响着近岸海域范围的界定。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海岸带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其系统概念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可以不必精确定义海岸带的范围界线,而根据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具体的系统边界。近岸海域范围作为海岸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可以定义自己的概念模型,根据需要及时确定研究的边界。

3.l.2近海陆域范围的确定海洋对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承载能力的研究范围不能仅限于近岸海域,加上海洋经济必须以陆域经济为依托,还应该包括与其联系的陆域。海洋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在陆域和海域的经济活动,从空间上来说,包括海域和陆域。但是,由于陆域和海域都是高度开放的系统,确定海域所依托的陆域面积并不是十分清晰,加上目前对海洋区划还很不健全,同时近岸海域范围的界定还要考虑到调控的空间可操作性以及行政的指导性,因此可以由陆域行政边界来确定海洋经济所依托的陆域范围。

3.l.3研究范围的确定从研究目的出发,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范围应是以陆域为依托的近岸海域部分。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近岸海域范围是指由海岸线向海、向陆域延伸的带状区域,包括近岸海域和近

2

5

第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第2O卷

海陆域两部分。陆域部分主要是含有海岸线的地区,鉴于具有海岸线的县、地级市不能覆盖海洋经济的产生地域,可用以省级或更高级行政区域为陆域研究范围,这样更有利于突出海洋经济发生的完整性。海域范围考虑到实际空间可划分性差,并且小地域单元的地理数据在现有条件下难以获取等问题,同时考虑到海洋经济具有覆盖全部海区面积的特征,因此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办法下,以省级行政区管辖的海域作为海域承载力研究范围。

3.2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客观性

由于海域承载力是一项综合横断研究,研究对象是复杂的海洋人地系统,其研究将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不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每个系统内部由众多的更次级系统或要素构成,它们之间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既对立又统一。涉及的要素很多,反映这些要素的变量也必然是繁多复杂的,复杂的变量体系决定了其量纲系统的复杂性。因而,海域承载力研究不同于某一资源或环境等单要素承载力的研究,它是对于某一特定的状态下,海洋系统综合体对整个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的承受能力,这里不是单指哪一种海洋资源或是海洋环境容量,而是在海洋按照一定的资源环境组合条件下,海洋整体的承载能力。因而,海域承载力研究抛开了单要素资源承载力研究的限制,从一个更高的角度,采用全新的理念对海域承载力做出全面探讨,体现了海域承载力研究的综合性。在某种状态下,无论是海洋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弹性限度,还是海洋资源的供给能力与海洋环境的容纳能力都是一定的,因此在特定时期,海域承载力是固定的,是客观存在的。

3.3研究要素的动态性与发展性

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要素都具有动态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要素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海洋产业结构、增长率等),而这种变化又往往受制于许多因素,这就给研究者的预测带来了许多困难;另一方面表现在研究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表现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的行为心理等方面)。另外,在自然界中没有一个系统是绝对稳定的,所有系统的平衡都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即围绕中心位置有自然波动。如果人类活动强度超过了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系统则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建立新的平衡和新的状态下的相对稳定;反之,如果人类通过一些手段,充分发挥潜力类因素的作用,也可以使系统恢复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状态[l0]。对于海洋系统也是这

样,海洋开发对海洋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只要在承受范围之内,海洋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与自我维持,来达到某种平衡与稳定。如果人类的活动强度超出海洋承受范围,则会破坏海洋的平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可开发的范围与程度越来越大,海域承载力也越来越高。因此,人类可以按照有利的方式去积极地提高海域承载力,使海域承载力不断地向前发展。

4海域承载力的研究趋势

海域承载力研究尚属首次,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内容和方法体系。为使海域承载力研究更加深入,取得更精确和实用的成果,今后应该加强以下工作。

(l)加强主要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潜力研究。目前制约海域承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数据资料的获取,因此加强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潜力的研究尤为关键,具体包括:海洋水产资源调查与海洋水产业解决食品供应的潜力研究;海上石油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调查与开发潜力研究;海上运输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主要是集装箱运输)研究;滨海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潜力研究;海水利用潜力研究等方面。

(2)加快技术方法的创新。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也是进行海域承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利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典型调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方法相结合等,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计算机技术,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等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域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定量的分析。加快构建适当的、能够同时描述海域承载力的复杂性与模糊性的综合模型,进一步优化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能够对海域承载力模型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的方法。

(3)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研究。海域承载力研究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涵盖了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社会经济科学及规划科学,并以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遥感与GIS方法等作为技术手段,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因此需要多门学科协助完成。

参考文献:

[l]韩增林,栾维新.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下转第7l页)

3

5

第5期狄乾斌等: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若干问题

应建立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产业联动机制,协调整合各地产业发展政策,以产业的有序竞争与合作来促进地区经济的联动发展。第三,加强协调市场组织培育、市场法规、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为地区的产业联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区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1)

补偿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作用下,为保证地区联动发展的整体利益,地方发展又必须放弃某些已有的、不具比较优势、价高利大的产业,从而使地方的既得利益受损。因此,除了中央相关补偿政策外,还应建立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该机制可保障受损地区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获得优先援助和支持。2)鼓励机制。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各地政府既要积极改革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来鼓励本地优势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地区发展,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3)约束机制。除了中央政府要对抑制市场开放、政策无序优惠、放任污染扩散等行为制定相关约束制度外,地方政府间还要对破坏统一“游戏

规则”的行为进行约束。例如,可建立同级政府间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下的“责、权、利”对等关系的相关法规。

国家提出的实现“五个统筹”发展目标,明确了新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在20世纪90

年代经济合作的良好基础上,实施区域统筹发展战略,重点展开产业、国际化、金融保障等领域的合作与联动,并采取发挥核心城市作用、加强区域市场联动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等主要对策来深入推进区域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秀英.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与我国对策分析[J ].世界地理研

究,2000(3):14-15.

[2]王何,顾朝林.我国三大都市圈域中心城市功能效应比较[J ].

城市规划汇刊,2003(2):74-75.

[3]肖云,倪前龙.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J ].上海综合经

济,1999(8):21-22.

[4]沈玉芳,张超.中国加入WTO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影

响[J ].世界地理研究,2003(4):65-70.

[5]谷人旭,殷为华.论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及其核心城

市上海的功能定位[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1):28-30.

Strate g ic Consideration of Re g ional Linkin g Develo p ment of the Yan g tze Delta durin g New Sta g e

YIN Wei -hua

(The Academ y o f Yan g tze Rioer Basin Deoelo p 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oersit y ,Shan g hai 200062,China )

Abstract :This p a p er mainI y discusses the issue of re g ionaI Iinkin g deveIo p ment in the Yan g tze DeIta.FirstI y ,based on the anaI y sis of

some new chan g es of internationaI and domestic econom y ,

it p uts forward that it is im p ortant to reaIize re g ionaI Iinkin g deveIo p ment in the Yan g tze DeIta.SecondI y ,the p a p er anaI y zes some d y namicaI mechanism in this re g ion.FinaII y ,it raises the ke y fieI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 romote the deveIo p ment.

Ke y words :the Yan g tze DeIta ;re g ionaI Iinkin g deveIo p ment ;d y !!!!!!!!!!!!!!!!!!!!!!!!!!!!!!!!!!!!!!!!!!!!namicaI mechanism

(上接第53页)

[2]于大江.近海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3]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

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陈百明.国外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述评[J ].自然资源译丛,

1987,4(2):23-24.

[5]聂庆华.土地生产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述评[J ].水土保持通报,

1993,13(3):53-59.

[6]陈学雷.海洋开发与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韩增林,狄乾斌.辽宁省海洋水产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探

讨[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2):52-57.

[8]余丹林.区域承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中国科学院,2000.[9]栾维新.海域一体化建设研究[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10]徐建华.地理系统分析[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Some 0uestions of Research on Carr y in g Ca p acit y of Marine S p ace

DI Oian -bin ,HAN Zen g -Iin ,LIU Kai

(Center o f Marine Econom y and Sustainable Deoelo p ment ,Liaonin g Normal Unioersit y ,Dalian 116029,China )

Abstract :To research the carr y in g ca p acit y is one of im p ortant contents to achieve the harmon y deveIo p ment of p o p uI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theories about carr y in g ca p acit y ,this p a p er creativeI y p ro p oses the conce p t ,content ,characteristic and direction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carr y in g ca p acit y of marine s p ace ,and p 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 wiII contribute to the sea sustain-abIe deveIo p ment strate gy .

Ke y words :carr y in g ca p acit y of marine s p ace ;carr y in g status of marine s p ace ;sustainabIe deveIo p ment

17第第5期殷为华:新时期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若干问题

作者:狄乾斌, 韩增林, 刘锴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9

刊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英文刊名: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年,卷(期):2004,20(5)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10条)

1.栾维新海域一体化建设研究 2004

2.余丹林区域承载力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以环海地区为例[学位论文] 2000

3.韩增林;狄乾斌辽宁省海洋水产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探讨[期刊论文]-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3(02)

4.陈学雷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0

5.聂庆华土地生产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述评 1993(03)

6.陈百明国外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述评 1987(02)

7.徐建华地理系统分析 1991

8.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 1991

9.于大江近海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2001

10.韩增林;栾维新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 2000

引证文献(6条)

1.韩立民.罗青霞海域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探[期刊论文]-海洋环境科学 2010(3)

2.王恩辰海域综合承载力视角下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基于投影寻踪模型[期刊论文]-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9(11)

3.韩立民.任新君海域承载力与海洋产业布局关系初探[期刊论文]-太平洋学报 2009(2)

4.刘康.韩立民海域承载力本质及内在关系探析[期刊论文]-太平洋学报 2008(9)

5.刘康.霍军海岸带承载力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体系初探[期刊论文]-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6.韩增林.狄乾斌.刘桂春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期刊论文]-世界地理研究 2008(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d10150315.html,/Periodical_dlxygtyj200405012.asp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