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板》教学设计

《活板》教学设计

《活板》教学设计
《活板》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

《活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教学重点:疏通全文

教学难点:

1、课文第二段的分析。

2、本文的写作手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本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者作品

1、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2、作品简介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

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四、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和(huò)炀(yáng)更(gēng)互

燔(fán)土讫(qì)予群众(zòng)

2、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活板》音频)。

3、自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4、翻译课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自己翻译,并释疑解难)

5、概括段落大意

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②为第二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看书,完成学习任务,时间5分钟)

讨论后明确:

第一段:介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

第二段:具体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第一层: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

第二层: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

第三层: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

第四层:活版的印刷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

6、归纳全文内容

请同学们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来归纳全文的内容。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文章重点介绍了由毕昇发明的活版的制作和使用流程及显著效果。

五、合作探究:

本文着重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明确:全文采用了时间顺序;主体部分采用了程序顺序:刻字——排版——印刷——拆版。

六、课堂复习整理(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三。

2、熟读课文第二段,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基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重点分析课文第二段以及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二、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吗?

三、研读文本、讨论交流:

1、为什么要先介绍“雕板印刷”?

讨论后明确:既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作铺垫。

2、找出制作活板过程中的动词。

3、怎样用活板印刷?

讨论后明确:制字——设板——排字——炀板——平字——印刷

4、有重复的字怎么办?

讨论后明确: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5、如何贮字?

讨论后明确: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6、有生僻字怎么办?

讨论后明确: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7、为什么用胶泥做原料?

讨论后明确:一是刻起来方便;二是胶泥经火烧后变得坚固,可多次使用;三是拆板方便。(不用木料原因(1)木头遇水容易变形(2)容易和药物粘连)

8、尾段有何作用?

讨论后明确:结构上:与上文“庆历……又为活板”照应;内容上:更加突出毕昇创造活版印刷的真实性,令人可信。

四、释疑探究:

1、提问:写好说明文的关键是什么?

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

2、思考: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说说活板的“活”体现在哪里?

明确:

对象:活板

特征:活

体现:刻字是活的;排板是活的;印刷方法是活的;字印数目是活的;做法是活的;拆

版是活的。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快速浏览,试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明确:

①举例子: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之内有重复者。

②列数字:数百千本,二十余印……

③作比较:A.“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殊不沾污”,通过比较指出木料的缺点“沾水则高下不平”,明确了不用木料而是用胶泥的原因。B.“若止印三二本……则极为神速”,这句话是针对雕版而言,准确说明了活板“印速快”的优点。

④打比方:“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们对胶泥字模的形状、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准确形象。

五、拓展延伸:

除了四大发明,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发明居世界首位?

示例: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八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纸币;公元九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扑克牌……

六、课堂总结:

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七、课堂整理复习(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八、课后练习:

1、假如你是博物馆活字印刷展厅的讲解员,你最想为参观者介绍“活板”的哪一个特点,会怎样介绍呢?请写150字左右的小文章。

2、完成课后练习及《伴你学》同步练习。

活板和核舟记的一词多义原文及译文

活板和核舟记的一词多义 1.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动词,做 (2)皆为板本动词,是 (3)又为活板动词,发明 (4)每字为一印动词,刻 (5)满铁范为一板动词,成为 (6)未为简易动词,算是 (7)极为神速动词,算是 (8)每韵为一帖动词,做 (9)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刻制 (10)为予群从所得介词,被,被动用法 2.以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介词,用,拿 (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把 (3)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用,拿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 (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介词,用 3.其 (1)其法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的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他的 4.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这”;代指“铁板”(3)持就火炀之代指“铁板” (4)更互用之代指“两块铁板” (5)则以纸帖之代指不用的字模 (6)旋刻之代指“奇字” (7)不以木为之者代指活字模 (8)以手拂之代指字模 5.帖 (1)则以纸帖之动词,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 6.就 (1)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 (2)瞬息可就完成 7.若 (1)不若燔土如,像 (2)若止印三二本如果

8.火 (1)以草火烧名词作状语,用火烧 (2)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烧 9.印 (1)每字为一印名词,字模 (2)欲印动词,印刷 10.自 (1)已自布字另外 (2)其印自落自己 11.已 (1)已自布字已经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活板》教案-苏教版

第13课《活板》教学设计 通常,文言文教学总是先串讲文意,然后作文意分析。而我以为这样的教学弊病不少:串讲文意时讲授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枯燥乏味;串讲文意和文意分析许多地方内容重复,效率低下;完整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古汉语教学和文选解读的的拼盘,不伦不类…… 我以为,文言文教学实为文言文阅读教学,其依据是在课程标准中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呈现在阅读教学部分,基于此,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其任务有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习古代语言。受钱梦龙先生《愚公移山》教学实践的影响,我将《活板》一课的阅读教学与古代汉语教学融为一体,引领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学习古代语言,学习古代语言为有效阅读文章服务,以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强化学生学习古代语言的动机;避免交叉和重复,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词语:印、就、板、已、和、更、互、设、炀、布、稍、从、贴、为、讫 2.积累文化知识: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3.学习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火烧令坚用讫再火令药熔 被动句式: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定语后置的倒装句:有奇字素无备者 通假字:已、镕、文、止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文章的意义,理解说明文写作应围绕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作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 由四大发明谈起,轻学生说说印刷术中的活字印刷。(可以读带来的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宋元文化部分有关印刷术的部分) 说明记录活字印刷术的古文献资料最重要的就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其《技艺》部分记载了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印刷术,题目是编者所加。 二、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1.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知识是如何传播的?

《活板》教学设计

《活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词语:印、就、板、已、和、更、互、设、炀、布、稍、从、贴、为、讫 2、积累文化知识: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3、学习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火烧令坚用讫再火令药熔 被动句式: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定语后置的倒装句:有奇字素无备者 通假字:已、镕、文、止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文章的意义,理解说明文写作应围绕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作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 由四大发明谈起,轻学生说说印刷术中的活字印刷。(可以读带来的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宋元文化部分有关印刷术的部分) 说明记录活字印刷术的古文献资料最重要的就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其《技艺》部分记载了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印刷术,题目是编者所加。 二、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1、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知识是如何传播的? 抄书,雕版印刷。缺点是速度慢。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什么身份的人?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3、活字印刷是如何操作的?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先制字,而后设版、排字、炀版、平字,这里是按工作程序来说明的,这也是一种时间顺序。这样的顺序安排是文章富有条理,头绪清楚,便于说明事物。 4、为什么用胶泥作字印?不继续用木头刻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5、活字印刷有何好处?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6、现代汉语中常用汉字有3500个,那时,常用字也不会少,排版时这么多的’字怎样才能迅捷方便地找到呢? 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 7、遇到没有的字怎么办?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8、运用活字印刷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9、当时,活字印刷术传播开了吗?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注意: 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相机进行古汉语教学。这样,学生枯燥的古代语言的学习目的性强,就变得有意义了,可能也有意思有趣得多了。 四、领会探究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其实质的是活字印刷术,而不是雕版印刷术。那么,为什么活字印刷术被誉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呢? 活字印刷为什么比雕版印刷印刷速度快,大大加快了知识传播的速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快是因为活字印刷术“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字模是活的:每字为一印。

活板文言文及翻译

活板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活板文言文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一八。选活板又叫活字印刷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用雕板印刷书籍的方法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活板文言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活板文言文 板印书籍①,唐人尚未盛为之②。五代③时始印五经④,已后⑤典籍⑥皆为板本⑦。 庆历⑧中,有布衣⑨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⑩,每字为一印(11),火烧令坚(1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13)纸灰之类冒(14)之。欲印,则以一铁范(15)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16);药(17)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为简易(20);若印数十百千(21)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2)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23),更互(24)用之,瞬息可就(25)。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26)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7)。有奇字(28)素无备者,旋(29)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30),文理(31)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兼(32)与药相粘,不可取(33);不若燔土(34),用讫(35)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36)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37)所得,至今保藏。 【字词注释】 ①板印书籍:即用木板刻字印书。板印,雕版印书。②盛为之:大规模地做(使用)。之,指“板印书籍。”③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④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20)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21)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22)自:别自,另外。(23)具:准备好。(24)更(g5ng)互:交替,轮流。(25)就:完成。(26)以纸帖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标记。帖,用标签标出。(27)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意思是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28)奇字:生僻字。(29)旋:随即,很快地。(30)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31)文理:纹理,质地。(32)兼:并且。(33)不可取:拿不下来。(34)燔(f2n)土:就是上文所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燔:烧。(35)讫(q@):完毕。(36)殊不:一点也不。(37)为予群从(z#ng):被我的弟侄辈。群,众,诸。从,次于最亲的亲属,例如堂兄弟为从兄弟,侄为从子,伯叔父为从父。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 【诗文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沈括活板原文对照翻译【word版】.doc

沈括《活板》原文对照翻译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 印刷五经,此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用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 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想要印刷,就把在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板内密密地排上字模, 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 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 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 快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 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活板教案

活板教案 。 《活板》教案(一) 教学要点: 1、使学生了解本文是文言说明文,了解本文的语言平实、简练和说明的条理性。 2、了解在宋代科学家沈括的笔下,当时的活板印刷技术的具体情况,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抓住对象特征,利用程序顺序及恰当的说明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2、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翻译——学习的难点。 3、解决办法: 通过动手演习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复述、自由发言等解决疑难,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设计: 通过朗读、复述、讨论,对文章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再利用操作、

重点的讲解,发言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突破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及《梦溪笔谈》。 2.学习生字。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的学习。 2.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板印刷。活板是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的,它改进了制板工艺,提高了印刷功效,为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活板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最早记载毕昇这项重大发明的,是北宋人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中的《活板》。

二、简介 1、沈括: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宋史?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2、《梦溪笔谈》: 是沈括晚年隐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梦溪时所作。全书共30卷(现传本作26卷),分辨证、象数、技艺、杂志等17目,后又有所增补,编为《补笔谈》和《续笔谈》,计609卷。 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被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学习生字

最新苏教版《活板》注释及翻译

《活板》词语解释及翻译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板:名词作状语,“用雕板”。尚:副词,还。盛:这里是大规模的意思。为:动词,做。之:指代“板印书籍”。 译文: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 2、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始:才。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已:通“以”。为:是。 译文:五代的时候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3、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布衣:平民。昇:同“升”。为:发明。 译文: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4、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其:指活字版印刷的。钱唇:铜钱的边缘。一印:一个字模。火:名词作状语,用火。令:使。 译文: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变得坚硬。 5、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设:设置。其:指铁板的。以:用,拿。和:混合。冒:蒙,盖。之①:代词,这。之②:代“铁板”。

译文: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好。 6、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欲:想,要。则:就。铁范:铁框子。乃:于是,就。密布:密密地排着。字印:字模。持:拿。就:靠近。持就火即持之就火。炀:烤。之:指铁板。稍:稍微。则:就。其:指排好的字模。如砥:像磨刀石那样平。 译文: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去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 7、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若:如果。止:通“只”。为:算是。若……则:如果……那么。极:很。 译文: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了。 8、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具:准备好。更互:交替,轮流。瞬息:一眨眼一呼吸,形容时间极其短促。就:完成。 译文: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才印完,第二块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快的时间里就能完成。 9、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活板 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活板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知识教学: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 了解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掌握“溶、帖、旋、拂、砥、讫”等6个字。 能力教学:初步学会翻译文言语句;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德育教学: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活板的制作过程及“活”的特点。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利用印章引出“活字印刷”的话题:同学们,我手上是一个印章,上面的字排列组合都是固定的,如果把印章上面的字拆开来就成了一个个字印,一字一印,可以排列组合,这可以说就是“活字印刷”的雏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活板》一文。 二、理顺文章主体部分脉络,解释重点字词。

(一)首先请大家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有关活字印刷的过程。 明确: 1、制作过程:刻字、烧模,可以归纳为“制字”。然后是以药铺底,称之为“制版”。接下来是布字、炀药、按面的过程,称之为“排版”。 “为”:动词,制成。“火烧令坚”:“火”,名词作状语,用火。 (二)版面我们制作完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很简单是印刷这道工序。问:活板印刷有什么特点? 明确:多则简单,少则复杂。所以说活板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止”通“只”。“已自布字”“自”开始。“帖”通“贴”。 (三)课文接下来还向我们补充交代了一个什么问题? 明确:有关活板的选材。 问:活板在选材上为什么不选其他材料,例如木头,课文告诉我们原因在哪里? 明确:“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木头和胶泥材料不一样,实用方便性也不一样,而且胶泥更容易拆卸。

“火令药熔”:“火”名词作动词,用火烧。“殊不”:一点也不。 (四)第二段最前面还向我们交代了活板的发明人和时间。 三、我们知道说明介绍过程中可以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顺序,第二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复习逻辑顺序)从制作到印刷再到补充说明,完全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来写,所以是逻辑顺序。 问:整个第二段是逻辑顺序,那么写制作过程是以什么为序? 明确:以制作过程为序,即时间顺序。 四、这一段中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找出对应的句子。 1、打比方:“薄如钱唇”,“字平如砥”。 2、列数字:“数十百千本”。 3、作比较:“若印……,极为神速。”“不以木……殊不沾污。” 4、举例子:“如‘之’、‘也’等字” 第二教时 一、课文题目是《活板》,第二段已经把活板交代的很清楚了,文章可以收尾了,为什么还要再写首尾两段?这两段主要在向我们交代什么?

最新整理活板文言文翻译沈括

活板文言文翻译沈括 活板文言文翻译沈括 原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译文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

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活板》教案

《活板》教案 《活板》教案(一) 教学要点: 1、使学生了解本文是文言说明文,了解本文的语言平实、简练 和说明的条理性。 2、了解在宋代科学家沈括的笔下,当时的活板印刷技术的具体 情况,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抓住对象特征,利用程序顺序及恰当的说明方法——这是教 学的重点。 2、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翻译——学习的难点。 3、解决办法: 通过动手演习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复述、自由发言等解决疑难,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设计: 通过朗读、复述、讨论,对文章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再利用操作、重点的讲解,发言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突破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及《梦溪笔谈》。

2.学习生字。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的学习。 2.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板印刷。活板是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的,它改进了制板工艺, 提高了印刷功效,为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活板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最早记载毕昇这 项重大发明的,是北宋人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中的《活板》。 二、简介 1、沈括: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著有《梦 溪笔谈》一书。《宋史?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 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2、《梦溪笔谈》: 是沈括晚年隐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梦溪时所作。全书共30 卷(现传本作26卷),分辨证、象数、技艺、杂志等17目,后又有 所增补,编为《补笔谈》和《续笔谈》,计609卷。 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 科学为主。被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学习生字 shēngyángdǐzhùfánqì 昇炀砥贮燔讫

河北省临西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0《活板》教学设计河大版

20、活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2、疏通文意,掌握活板的特征。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理清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活板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印刷术及活字印刷术,你了解多少呢? 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二、了解作者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这部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和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2、疏通文意,掌握活板的特征。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四、初读课文感知活板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 需注意的读音: 昇炀砥贮燔讫 又为活板薄如钱唇蜡和纸灰数十百千本更互用之以纸帖之 需注意的节奏的句子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用讫再火令药熔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五、疏通课文走近活板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同组同学讨论交流遇到的疑难词句。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译文,让学生对照订正。 六、描述过程研析活板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字印刷的过程吗?(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代表一道工序,小组内排好顺序并个人负责解说自己代表的工序。) 七、通观课文理清活板 本文作者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活板的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找出相关的语句。(学生分组找出以后,互相补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整理) 八、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1、搜集并整理有关四大发明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写一篇说明文,用上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

中考文言文《活板》全文详细翻译 - 文言知识.doc

中考文言文《活板》全文详细翻译- 文言 知识- 活板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

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返回查字典首页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短文两篇》活板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活板教学案(1)(无答案)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认识活板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及重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 ②认识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会整理归纳文言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同义词及通假字等文言现象。【教学时间】(第一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1、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释题并简介作者 (二)自学 自学内容(一)走进文本,疏通文意 自学方法1、朗读课文 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 (1)给下面加粗的生字注音。 昇()炀()砥()贮()燔()讫() 又为活板()薄如钱唇()蜡和纸灰

() 数十百千本()更互用之()以纸帖之()予群从() (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用讫再火令药熔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要求: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解决。 方法指导:留、换、增、删、调。 (三)当堂检测(归纳总结): 1、通译全文。 2、通假字 (1)活板板通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 (3)若止印三二本止通 (4)文理有疏密文通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A、板印书籍 B、火烧令坚 C、木格贮之 (2)名词作动词 A、则以纸帖之 B、用讫再火令药熔 4、一词多义:(1)为 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又为活板 每字为一印 满铁范为一板 未为简易 每韵为一帖 不以木为之者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以《活板》为例,浅谈新课标中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以《活板》为例,浅谈新课标中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发表时间:2015-07-09T08:46:58.48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60期供稿作者:孔祥美 [导读] 课上同学们按组落座。将本组刻的泥活字和实验报告放于桌上。 孔祥美河北省文安县新镇中学065800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指出:“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的是为了追求共同的教学目标而谋求高效合作、共生共创、协调发展的交往互动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往共事的能力和学会合作探究、资源共享、分享吸纳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我就以《活板》为例,浅谈一下新课标中合作、探究的具体运用。 一、文本特点。《活板》是一篇优秀的文言说明文。但是,作者为了追求语言表达的简洁,对说明内容做了概括性的处理。进而,造成了语言信息的大量流失。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许多的探究点。进而为合作、探究、模拟、再现,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设想。布置预习时,分组合作,民主选题,确定探究点;预习中,合作探究;教学中,扫清文法障碍,交流共享、分享吸纳;结尾处,保存成果,心意沟通、形成共鸣。 三、具体步骤 第一步:布置预习时,分组寻找、确定探究点(民主选题)。 在布置预习时,让同学们通过读书有意地寻找探究点,从中确定四个最有价值,并根据探究点将学生分成四组,各组推举出本组组长,并有所侧重地将预习任务布置如下: 共同任务:读译课文,找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每组试制泥活字印二十个,泥活字印均制成边长为一厘米的正方形;根据实验具体情况写出实验报告。 各组任务: 第一组,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是否可以用其他泥来制活字?行否都必须说明理由。 第二组,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字印厚于或薄于钱唇是否也行?行否都必须说明理由。 第三组,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烧泥活字印时,用强火好,还是用弱火好?并说明理由。 第四组,通过合作、探究,找出一种常人可行的刻反字的方法。 第二步:课中检查合作、探究情况,交流共享。 课上同学们按组落座。将本组刻的泥活字和实验报告放于桌上。通过检查,我说:“同学们做的都很好!恐怕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吧!”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来了兴致,有的说:掘土时,手上磨了泡;有的说:刻字时划破了手;有的说:烧字时烧破了衣服……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但是在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喜悦。我看时机已到,便请各位组长汇报本组研究成果。一组说:“我们选用了沙土、肥土和黑胶土,但是经过实验发现:这些土的质地都比较疏松、黏度不够,一刻就裂、一烧就碎,惟有胶泥最合适。”二组说:“泥活字比钱唇薄时,则容易刻裂、且容易烧碎;当厚于钱唇时,又会延长烧制时间,且容易因受热不均而炸裂。经实验发现:只有‘薄若钱唇’时正合适。”三组说:“烧泥活字印时,用强火容易烧裂,用弱火时间过长,不能‘瞬息而就’。用柴草中火最好。”四组说:“经过翻阅书籍和实验验证,我们发现:用格纸一张(纸越薄越好),先写上所需刻之字(尽量将字的线条写粗些),再将纸翻过来倒扣在泥印板上,依照纸上的字痕去刻,刻完后取下纸,反字既得。”读报告时,组长们都神采奕奕,班内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 第三步:简单设问、讲解、点拨,知识点达标、打好实践基础。 接着,我用几个简单的问题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讲解、点拨,让同学们重点研读了关于 “活字排版、印刷”部分,并让同学们反复地进行了口述。 第四步:合作探究、模拟再现(分享吸纳)。 我在上课前就准备了如下实验用具、药品:酒精灯四个;铁架台四个;石棉网四块;正方形薄铁板八块;火柴四盒、蜂蜡末(古时印刷并非石蜡)、纸灰粉、松脂粉四包;平模板四块;墨水四瓶、墨水刷四把;镊子八把;纸十六张;按纸刷四把。分成四份发放给四组同学,由组长口述排版、印刷步骤,其他组员依令分工操作、按步完成。这样就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通过语言探究、实践进行了模拟与再现。排版印刷时,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兴趣十足,有的同学不小心烫了手;有的弄脏了衣裤;有的汗流浃背;有的满脸墨痕……但各个喜笑颜开。…… 经过努力,版排好了、压平了,印出了书页。虽还很幼稚,但是看上去还蛮不错的。 第五步:宏扬合作、探究、敢于成功的精神(心意沟通、形成共鸣)。 快下课了,我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成功了,我非常高兴!因为成功毕竟来之不易,是我们合作的成果,这个成功属于你、属于我、属于大家!”(课堂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我有一个请求——希望每组送我一张印纸、四个活字,我想留做纪念,好吗?”同学们都把最好的活字、最好的印纸送给了我。我郑重地将活字与印纸按组编号、放入档案盒中。“谢谢!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一定把它们保管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们什么时候想看,我准保把完好如初的它们拿给大家,我保证!它们永远是属于大家的!……”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真正地学会了活字印刷术。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了合作、探究、勇于创新、敢于胜利的习惯与精神,这种习惯与精神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活版翻译+问题(附答案)

板印书籍①,唐人尚未盛(shèng)为之②。五代③时始印五经④,已后⑤典籍⑥皆为板本⑦。 庆历(8)中,有布衣(9)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⑩,每字为一印(11),火烧令坚(1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huò)(13)纸灰之类冒(14)之。欲印,则以一铁范(15)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16);药(17)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为简易(20);若印数十百千(21)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2)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23),更互(24)用之,瞬息可就(25)。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26)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7)。有奇字(28)素无备者,旋(29)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30),文理(31)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32)与药相粘,不可取(33);不若燔土(34),用讫(35)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36)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37)所得,至今保藏。 字词翻译: (1)板印书籍:即用木板刻字印书。板印,雕版印书。板,通“版”,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2)尚:还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盛大,这里是大规模的意思。之,指“板印书籍。”为:是 (3)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 (4)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5)已后:以后。已,通“以”。 (6)典籍:重要的文献书籍。 (7)板本:板印的本子。 (8)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9)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0)钱唇:铜钱的边缘。 (11)印:印模。 (12)令坚:使坚硬。 (13)和(huò):混合。 (14)冒:蒙、盖。 (15)范:框子。 (16)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 (17)药:指上文所说的松脂、蜡等物。 (18)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平。 (19)止:同"只"。

《活板》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 《活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教学重点:疏通全文 教学难点: 1、课文第二段的分析。 2、本文的写作手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本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者作品 1、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2、作品简介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

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四、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和(huò)炀(yáng)更(gēng)互 燔(fán)土讫(qì)予群众(zòng) 2、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活板》音频)。 3、自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4、翻译课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自己翻译,并释疑解难) 5、概括段落大意 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②为第二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看书,完成学习任务,时间5分钟) 讨论后明确: 第一段:介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 第二段:具体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第一层: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 第二层: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 第三层: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 第四层:活版的印刷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 6、归纳全文内容 请同学们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来归纳全文的内容。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文章重点介绍了由毕昇发明的活版的制作和使用流程及显著效果。 五、合作探究: 本文着重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明确:全文采用了时间顺序;主体部分采用了程序顺序:刻字——排版——印刷——拆版。 六、课堂复习整理(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三。

《活板》教学设计

《活板》教学设计 《活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活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词语:印、就、板、已、和、更、互、设、炀、布、稍、从、贴、为、讫2、积累文化知识: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3、学习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火烧令坚用讫再火令药熔被动句式:其印为余群从所得定语后置的倒装句:有奇字素无备者通假字:已、镕、文、止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文章的意义,理解说明文写作应围绕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作的顺序。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由四大发明谈起,轻学生说说印刷术中的活字印刷。(可以读带来的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宋元文化部分有关印刷术的部分)说明记录活字印刷术的古文献资料最重要的就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其《技艺》部分记载了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印刷术,题目是编者所加。二、读课文,正音。三、再读,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1、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知识是如何传播的?抄书,雕版印刷。缺点是速度慢。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什么身份的人?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3、活字印刷是如何操作的?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先制字,而后设版、排字、炀版、平字,这里是按工作程序来说明的,这也是一种时间顺序。这样的顺序安排是文章富有条理,头绪清楚,便于说明事物。 4、为什么用胶泥作字印?不继续用木头刻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5、活字印刷有何好处?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6、现代汉语中常用汉字有3500个,那时,常用字也不会少,排版时这么多的’字怎样才能迅捷方便地找到呢?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 7、

《活板》

文言文复习八(下)之《活板》 一、解释下列字词 二、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所通的字。 1、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通 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通 三、辨析下列字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为:唐人尚未盛为.之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又为.活板 每字为.一印满铁范为.一板未为.简易 每韵为.一帖不以木为.之者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就: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 3、帖:以纸帖.之(动词)每韵为一帖.(名词) 4、印:每字为一印.欲印. 5、火:“火烧令坚”,。名词做状语。 “再火令药熔”,。名词做动词。 6、以:以蜡和纸以备一板 7、若:若止印三二本不若燔土 8、板:活板一板已具 9、已:以后典籍第二板已具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2、持就火炀之

5、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五、回答问题: 1、课文主要是写活版印刷的,为什么开篇先介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历史? 2、文章第二段分别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活板印刷? 3、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是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的,请写出简要的工作流程图。 5、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2)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4)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6、请你用自己的话说明“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 7、本文写活字印刷术,紧扣“活”字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 8、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