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与心理复习纲要

教学设计与心理复习纲要

教学设计与心理复习纲要
教学设计与心理复习纲要

《小学教学心理与教学设计》复习要点

1、教育心理学:它是研究一定社会环境下,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教学心理:它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知识和认知技能的学习以及如何设计并安排学习条件来促进和发展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科领域。

3、教学心理研究的性质: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偏重于应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并且日益独立的学科(交叉学科)。

4、教学心理的发展历史:教学技术思想的影响;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改革;教学心理学的出现。

5、国外教学心理研究的主要领域:教学任务分析;儿童早期教育与教学作用的关系;能力倾向与教学作用处理、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训练;阅读理解模式的探讨;教学目标制定与结果的评定。

6、当前教学心理研究领域中基础问题的状况:认知表征;图式理论;认知策略。

7、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和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

8、建构主义教学心理研究的基本假设:所有的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9、教学心理研究的模式:

(1)宏观模式:教与学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变量,这些变量又

和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与反思过程在一些共同影响课堂教学过程。

(2)微观模式:教学前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中考虑学生学过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备课);执行教学设计(上课);教学后评价与反思(说课)。

10、教学心理的研究方式:归纳——从一般到特殊;演绎——从特殊到一般。

11、教学心理研究策略: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理论)、外推基础科学研究(理论推广)、应用水平研究(经验总结)。

12、教师社会角色:知识的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榜样和模范公民;学生灵魂塑造者。

13、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师范生)、角色认同阶段(新教师)、角色信念阶段(骨干教师)。

14、教师的威信:(1)含义: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2)形成: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严格要求自己,自我批评的精神。(3)维护与发展: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15、师爱:(1)含义: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受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2)特点:职业对象性、原则性、广博性。(3)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4)表现形式: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任、同情和理解、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

16、学习:指学习者凭借经验与相应的环境相互作用,在其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适应环境的活动,这一活动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表现出来。从三个方面理解: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学习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而得以体现;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产生的。

17、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三种意义:心理发展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18、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接受、转化前人的知识经验,是一种接受学习;学生学习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它是从认识开始的,从掌握间接知识经验开始的;学生学习是按预定的教学目的、目标系统地定向进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9、学习的主要类型:加涅分法——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的学习;我国分法——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的学习。

2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含义:学习者通过知觉而将外部事物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事实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通过认知表征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编码系统。(2)步骤:发现学习经历了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3)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21、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1)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

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即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是新旧知识同化的过程。(2)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学习者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内部条件包括学习者必须具有学习的心向(动机)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能与新知识进行联系的知识。(3)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2、学习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1)含义:认知信息加工的学习观是指个体习得和使用信息,该模型把认知学习过程看成是由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三方面协同活动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作记忆在认知学习中起关键作用,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2)条件:外部条件;原有的知识、技能和反省认知;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23、生成学习的模式:(1)基本思想:美国维特罗克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相互作用并主动建构

意义的过程。(2)成分:生成、动机、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3)意义:生成学习中的意义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方面,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学要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提高意义的理解水平。

24、学习与教学的关系:(1)区别: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以习得人类文化知识、社会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教学是指教师的传授活动,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并以传授人类文化知识、社会行为规范为主要活动内容。(2)联系:同处于一个教学活动之中,一是学习与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讲授下进行的;二是学习与教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受教的影响和作用,教受学习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只有了解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并采取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才能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发挥教学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5、知识:主体(学习者)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的即为个体知识,储存于个体外的即为人类知识。

26、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表征就是信息在长时记忆中是如何编码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人个可以有意识地或依据一定的线索回忆出来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形式有命题和命题网络、表象和表象系统、图式。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一套行为步骤,主要形式有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27、概念:(1)定义:用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事物或特性。(2)结构: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属性、概念例证。(3)功能:掌握概念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简化知识;能使学生扩充知识。

概念名称是指人们用某个符号或词汇代表或命名同类事或物。

概念定义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概括。

概念属性是指概念的一切正例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属性。

概念例证是指概念的可知觉的实际例子。

28、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1)定义:概念形成是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进行反复的感知和不断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最终概括出某一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的过程。(2)条件:内部条件——儿童有掌握、辨别正反实例变式的能力;外部条件——教师或成人对儿童分出的实例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反应,儿童从中得到反馈信息。(3)形成阶段:抽象化阶段、类化阶段、辨别阶段。

29、概念同化的心理机制:(1)定义:概念同化就是把新学习的概念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使其纳入原有概念结构之中,同原

有概念相互作用,融会贯通。(2)三种基本方式:类属性同化(下位学习)、总括性同化(上位学习)、并列结合性同化。

30、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1)个体因素:年龄和年级(受教育程度与概念学习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趋势)、智力(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水平的差别影响着智力)、经验。(2)教学因素:多用变式、多用比较、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

31、规则学习:(1)定义:规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概念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表述。在小学知识学习与教学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法则、原理、定律、定理以及公式等都是规则的学习。(2)意义:使学生通过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找出规律性的关系和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对原理的学习可以简化和系统化;用来指导行为并解决新问题;有助于更复杂的原理的学习。

32、规则学习的方式:规则的发现学习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的,学习带有问题解决的性质。其认知过程比概念形成的发现学习过程要复杂得多,通过发现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规则的接受学习是通过所学规则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

系以后产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或观念在规则学习中起“支撑点”的作用。

33、认知技能的学习:(1)定义:认知技能是人们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2)分类:专门的和一般的。(3)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一个程序化智能操作方式。(4)学习方式:范例中学习、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策略的选择。

34、影响知识保持的因素:学习者知识保持的目的性与主动性;对学习材料意义的理解程度;信息的组块化编码或深加工水平。

35、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课题的性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保持水平;学习提取信息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

36、学习策略:指学习者通过而形成的,能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学习方法选择、运用与调节,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

37、学习策略的几种观点:方法说认为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活动、方法或步骤。其代表是梅耶;控制说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它对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其代表是加涅;统一说认为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的方法、技能与对信息加工进行调控的统一体,其代表丹斯瑞。

38、学习策略的分类(迈克尔分类法):认知策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监视、调节策略)、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其他人支持)。

39、元认知的结构: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元认知控制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40、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41、注意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状态的学习策略。

42、复述策略: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它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被使用最多最广的学习策略。

43、精加工策略:指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使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主要方法有类比法、比较法和记笔记法

44、组织策略:指在信息加工中组织信息的具体方式、方法或途径,如对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主要有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组织策略与精加工策略都是对知识在长时记忆中的深加工,都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

45、开展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教学与训练的条件:(1)学生的自身条件:学生自身的学习策略发展水平、学习动机、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智力潜能。(2)教师的训练指导思想:合理选择教学训练模式(专门化的教学模式和学科渗透式的教学模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

46、元认知策略教学训练的三个阶段: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计划与准备);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意识、方法、执行);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反馈、补救、总结)。

47、问题:(1)定义: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2)成分:给定,即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障碍,正确的解决的方法不是直接显而易见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才能改变给定状态,逐渐达到目标状态。(3)分类:格里诺分法:排列问题、结构类比推导问题和转换与重组问题。

48、问题解决的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

49、问题解决的两个理论模式:(1)奥苏伯尔的问题解决模式(呈现问题情境命题、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填补空隙过程、解答后的检验)。(2)一般认知过程模式(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50、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问题表征、设计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监控解题过程。

5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解题者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动机水平、对问题的分析与表征、心理定势、思维策略。

52、创造性:指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意产品的个性特征或倾向。创造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指人们进行创造活动时的一咱特殊能力或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造力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地对原有知识与经验进行重新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

53、创造力分级:高级、中级、初级。

54、创造力理论:(1)三维模型理论(智力维度、智力方式维度、人格维度)。

(2)多因素理论(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

55、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规律:呈波浪式变化(入降、后升、四无、五升、六无)。

56、小学生创造力的特点: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善于大胆想像和幻想;直觉思维和灵感在儿童创造力中起重要作用。

57、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智力、知识经验、人格、社会家庭教育。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力;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力,也可能缺乏创造力;低创造力的智商水平任意;高创造力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创造力与知识经验的关系:知识经验是创造的原料,创造是知识经验的重新组合,知识经验与创造力有正相关关系,多学科的综合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真正有创造力多伴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创造力的人倾向于有识见,有洞察力,独立判断,兴趣广泛,有雄心,敢于前进,能预计自己的“命运”。

创造力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关系:创造力比智力受环境更大;家庭气氛和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学校教育过分重视纪律和规范,也影响创造力的发展;社会文化和管理体制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58、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心理安全与自由);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消除儿童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儿童与创造性的人接触、培养儿童的恒心和毅力);

着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用发散性思维提问、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做一名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教师(提供条件、教给学生必要的技能、方法和技巧、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注重开发自身的创造性)。

59、创造力开发的几个重要模式: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戈登的训练技术;吉尔福特的多重策略。

60、教学的几种观点: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经历以使学习更加有效的过程。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是指教师引起的,维持与促进(支持)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从信息加工理论和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讲指通过有关信息的传播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特定学习目标的活动。

61、教学设计:指运用现代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62、开展教学设计的意义: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与发展。

63、教学设计的三大特点:教学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设计的灵活性、教学设计的具体性。

64、教学设计历史的三个阶段:教学设计思想萌芽阶段;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影响。

65、教学设计的三大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主要是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依赖于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者构建起自己的意义;学习或知识意义的获得是情景性的;学习问题对学习的帮助;学习依赖于共同具有的理解。

教学系统方法是指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它的整体性。它要求教学设计从整体出发,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问题:理论基础薄弱;作用具有局限性;与先进教学技术相矛盾。

传播学理论:拉斯维尔的5W传播要素:谁(传播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体)、给谁(接受者)、取得什么效果(评价

效果)。伯罗SMCR传播模式:信息源(准确性、科学性)、信息(科学性、可信度)、通道(方式)、接受者。

66、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1)迪克和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2)加涅等人的教学设计序列模式:教学事件与学习过程的对应关系P193(匹配原理)

(3)史密斯等人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教学设计过程是分析、策略和评价三个阶段;

(4)邵瑞珍教授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5)综合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模式。

67、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学习成绩)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

学习需要分析的实质是分析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问题,属于前端分析,是一个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

68、分析学习需要的作用:使教学设计者明确了与具体学习任务或工作有关的需要;使教学设计者明确了关键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设计者明确了对学生进行教学影响时应该优先考虑的需要;为教学设计者提供了一个评估有效教学的起点。

69、学习需要分析的意义:有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助于解决教学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有助于解决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也有助于教学评价。

70、学习需要分析的一般模式:制定学习需要分析的目标并排列出它们的重要程度;决定每一个目标的现有状态或现存条件;分析与确定目标和现有状态之间的差距;指定优先考虑的差距。

71、学习需要分析的具体方法:社会需要;学科需要;内部需要。

72、在学习需要分析中注意的几个问题: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的差距与需要;获得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地反映学习者和有关人员的情况;注意协调参加学习需要分析的所有合作者的价值观念,以取得对期望值和差距的一致看法;要以学习行为结果来描述差距;对学习需要的有效性提出疑问和作出检验。

73、学习准备:(1)定义: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2)意义:学习准备应保证学生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学习准备应保证学生的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而合理”。

74、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指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

75、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设计含义:一是教学使学生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二是教学将决定着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品牌;三是教学促使学生发展显示出个性和差异性。简易之,教学不仅给学生带来知识上的量变,更重要的是产生知识上的质变,即认知结构的变化。

76、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或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即课堂教学目标。影响教学目标设计的三大因素:学生、社会、学科或文化。

77、学习目标的两个主要理论:(1)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这是对行为目标理论的发展,他对教育目标的分类作了系统研究,指导教育的测量与评价,指导学习目标的表述。(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实质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分类,他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具有直接和明确的指导作用。

61、学习目标的功能:有助于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学习目标为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提供标准;学习目标能指引学生学习,提供学习定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2、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体系:认知目标(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目标(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个性化)、心理运动领域目标(知觉能力、心向作用、有指导反应、机械反应、复杂反应、技能调适、创新表现)。

63、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体系: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具有直接和明确的指导作用。

64、学习目标的编写思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马杰提出的教学目标编写的行为目标理论。他认为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因素:行为、条件、标准。

65、教学策略: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即根据教学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

教学意义:从动态的教学活动过程维度上讲是指老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从静态内容构成维度有三个层次:影响教学处理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倾向;对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式的一般性规则的认识;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66、教学策略的形成途径:教学策略一方面是对教学方法和技能的理性思考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对教学经验反思的结果。优秀教师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

67、教学策略分类:从宏观和微观上分为基本教学策略和特殊教学策略。从心理学角度分:促进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促进信息加工的教学策略。

68、教学媒体:指承载和传播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工具、教学资料和教学传媒等。教学媒体的作用: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助于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

(完整版)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

团结合作力量大 辅导目标:1.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人际合作的重要性,并愿意在学习、生活中与他人团结合作。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 辅导准备:小品表演、多媒体课件、五个“手指”头套、报纸若干张。 辅导方法:游戏、讨论、表演等。 辅导对象:四年级 辅导时间:一课时 辅导理论依据: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在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过程中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正处于思维、智力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在集体生活中容易表现出“我行我素”的特征,这些会影响集体的和谐、统一。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小学生顺利走过“自我中心”阶段,让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去,学会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行为,推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因此,本次活动借助“五指争功”、“同舟共济”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来完成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 辅导过程: 一、导入——评判台(5′) 1.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在上课前,我们一起去一下评判台,那里出了一点麻烦,要让我们去评评看,现在我们去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吧!(引出小品) 2.小品——五指争功 具体内容如下: 拇指:对人来说,我是最重要的,拿东西时,没有我,什么也握不住、抓不牢。 食指:伸出来我就是一,第一;指路时我就是方向。 中指:我站得最高,身体最挺拔、俊美,瞧我多潇洒。 无名指:虽然我没有名字,但你们别小看我,我起的可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指:我特别善于做精细活,什么缝隙、小洞,我都能钻进去,我最重要! 五个手指七嘴巴舌地争来争去,没个结果。 3.教师:同学们,看了刚才五指的争论,大家觉得五个手指,谁最重要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吧!(学生讨论)

心理辅导课教案设计

心理辅导课教案设计 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目前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只有广泛开展这项活动,使它成为学生在校活动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有具备明确具体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成为有效的教育活动。第二,活动的选题首先要考虑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成长密切相关,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其次是选题须小,从小问题、小角度人手,利于操作落实,利于挖掘问题的深度,促进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坚持以发展性目标为主,要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防患于未然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好比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活动是为了增进人的身体健康意识,增强体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则是为了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人的心理锻炼,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两者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是一致的。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有趣,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心理学研究表明,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积极的行为反应,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欢迎的班级活动,教育方案的设计就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启发、诱导学生,如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没有教条的束缚,没有僵硬的说教,更多的是学生兴奋的参与,它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传统教育的戒备和逆反心理,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以下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针对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的教案设计: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角色的含义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 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 角色偏差 性别角色差异 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

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 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陈帼眉 姜勇(1-7章)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 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第一课《学会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合理设计未来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目标对人生的引导作用。思考、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标。 2.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促进学生更加奋发向上,向新的目标迈进。 难点: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制订可实施的计划或方案。三、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白纸、一个信封。 2.一盒舒展、悠扬的音乐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述:引题教师:同学们,你们设想过自己的未来吗?生命的旅行将如何到达理想的彼岸?自己将成为怎样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取得怎样的成绩?……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二、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 1.教师指导学生做“看未来”的游戏 (关掉教室的灯光,有窗帘的把窗帘拉上)请学生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下心来,平稳呼吸。 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将来”。 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5年了,你看到了5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顿) “我们继续前进,时间慢慢地流逝。10年了.这时,你又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稍作停顿) “再往前走,时间不断地流逝。15年了,我们又看到15年之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 (停顿一会儿)“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现实。” (教师在讲导语时,要做到声音低沉、平稳、缓慢,留有空间,令人产生联想) 2.交流分享活动 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看未来”的经历。交流时可提出这些问题: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见了什么?如没看见,想一想,为什么看不见?然后请几位学生参加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归纳 同学们对未来的梦想或设想即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而目标就是你通过活动希望得到的结果。每个同学看到的景象并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理想是不同的,实现的程度也不一样。目标有理想目标(长期目标)和现实目标(阶段目标)之分。理想目标的实现需通过一个个阶段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并在阶段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根据社会需要、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兴趣的转移而不断地修正。一个恰当的人生目标应当介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人生是由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环节组成的连续统一体。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过去,也不在于未来,而在于人的现实活动,在于对现实的突破和超越。 三、情景讨论:目标是海上航行的灯塔 1.出示材料:在一个跳高实验中,实验对象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教练不作任何技术指导,只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差异,每天确定不同的跳高目标。另一组也不作任何技术指导,不具体确定跳高目标,完全随实验者自己的意愿,想跳多高就跳多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案 第十四章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案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1、社会文化变迁2、变迁对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变迁对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影响3、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1/ 15

第一节社会文化变迁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家则常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 我们将一切社会文化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演进的或缓慢的变迁,都称为社会文化变迁。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文化的变迁因素(1)环境和人口(2)经济与技术(3)文化创新与文化移入(4)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3/ 15

阅读: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偏重并强调价值观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的应首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正是新教关于工作、禁欲、积累的新价值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的发展。 在他看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的伦理道德规范从宗教化逐步走向世俗化、合理化的过程。

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

东营区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 放飞烦恼,拥抱快乐 ——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东营区丽景小学禹海莉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烦恼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引导学生找到拥抱快乐的方法,培养健康积极的乐观情 绪。 3、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调解烦恼,也让自己学会拥抱快乐。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寻找快乐的钥匙,掌握调解烦恼的几种方法。 难点:让学生学会在别人烦恼或自己烦恼时得以排解。 三、教学准备 1、上课课件 2、烦恼卡(小飞机)、快乐卡、信封 3、课前对学生烦恼小调查,填写烦恼卡 四、教学方法:游戏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表演法 五、设计意图: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个人,如果总是 想着烦心的事,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这节课的设计旨在 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 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整个教学过 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

得,体现心里教育以学生为主题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 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自我调节、以达到提高心里素质 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生:老师上课快乐!师:相信我们一定很快乐!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1、出示喜羊羊的喜怒哀乐的四幅图。引出我们人人都有喜怒哀乐。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齐声)喜欢。 师: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喜羊羊和懒羊羊的的四个表情(喜怒哀乐) 师: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这是我们的心情表现。你们喜欢轻松愉快的心情状态吗?现在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照镜 子》。(师说游戏规则,然后游戏) 2、照镜子的游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心情,调节学生紧张、 郁闷的情绪。 (全体起立,面对面站好,1.3.5.7组听老师口令做动作,2.4.6.8组同学跟对面同学做镜面动作,准备:吃惊、恐怖、难受;好,交换,看谁做得有创造力、有新意,难过、生气、好开心啊、谢谢你,我很好;坐下。 玩了照镜子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 你更喜欢哪种表情?喜欢开心的举手! 我们的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着镜子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

乐国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电子教案 优质文档 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所导致的大动荡促使人们用

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

直面挫折,健康成长 常山县新桥中心小学徐琪瑶 【活动思路】 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四年级的孩子马上进入五年级了,他们正面临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各学科的课程要求严格起来了,令许多学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 本课主要是针对五年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挫折设计的,旨在转变看待挫折的角度,激发学生战胜学习中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抗挫能力,获得精神的提升、唤醒、激励和鼓舞。 【活动目标】 1.知道挫折为人生的正常现象。 2.形成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心理动机,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我要成功”的心理暗示。 【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 【课堂准备】课件、材料视频、音乐、“奋斗脚丫”卡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 游戏:小鸟长大 游戏内容:两个蛋猜拳,胜者变小鸟,小鸟找小鸟猜拳,胜者变人,人找人猜拳,胜者变王,如果输了,就倒退一个。(蛋——小鸟——人——王)明确规则: 1.真实,诚实。 2.不到时间不能停止,王也要找王猜拳。音乐停止,活动停止。 3.结束后记住自己的身份。 (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分类采访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结引出: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有进也有退。 二、认识挫折 1.师:那么在平时的学习中你遇到哪些类似的不顺心的事呢?当时的感受怎么样? 师:你现在做个深呼吸,吸气,然后呼气,呼气时尝试放慢一点,对,就是这样。 再做一次。你注意一下,在呼气的时候,你的肩膀怎样开始放松。对了,把注意力放在肩膀上,每次呼气时它便会放松,再放松。同时,每当肩膀放松时,你发觉整个身体、整个人也渐渐地放松,对了,就是这样。 开始回忆,并慢慢地打开记忆盒子,在你的脑海深处,有很多是你在学习中难忘的、不顺心的事,你一件一件看过来,它们都一件一件地浮现出来,当时的感受又重现了,就好象回到了从前。好,请慢慢地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育心理学教案模板

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五章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计划课时: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不良行为的原因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掌握不良行为的具体原因及其解决方式。掌握行为矫正的概念和原则。理解实用行为分析程序,了解各程序的概念。 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以自学、讨论为辅。即利用多媒体课件(PPT)进行讲授式、讨论式教学。 教学重点:掌握不良行为出现的具体原因及其解决方式。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实。 教学过程: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学生的不良行为决非空穴来风,一定是有原因的。课堂不良行为最常见的强化物就是注意──来自教师、同学或者两者,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想从腻味、挫折、烦躁和不愉快的活动中解脱出来。 (1)赢得教师的注意 有时候,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是为了赢得教师的注意,哪怕是消极的注意。这一原因比许多老师想象的要更普遍。其解决方法也相当容易,尽量地忽视他们,当他们表现不良时只注意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如果实在无法忽视他们的不良行为时,只好暂时请出去,例如让学生站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或者送到校长办公室,这将比斥责有效一些。事实上,斥责对其他学生而言起到了强化作用。 (2)同伴的注意 学生表现不良除了赢得教师的注意外,另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同学的注意和赞赏。青少年时期这一原因就更为普遍。忽视受同伴强化的不良行为是错误的。例如,一个学生将书放在头上晃来晃去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教师忽视了,这一行为就会继续下去,并且还可能鼓励其他人做出类似的行为;斥责,又只会吸引全班更多的注意,甚至更糟的是,增强了他在同伴中的地位。对于受同伴强化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做出以下两个反应:一个就是将犯规者从班上请出去,

主题班会教案之心理健康班会课教案设计

主题班会教案之心理健康班会课教案设计 同学们,你们健康吗教学理念:[对相关年龄特征的阐述]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们正在发育成熟阶段,在心理上,初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己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某些观点或看法很深刻且趋向成熟。基于以上两方面发展的原因,初中学生急需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实际上,许多的农村中学,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学习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学生并不真正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讨,引起初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兴趣,了解自己是否真正身心健康,是否有心理障碍,有助于他们调节心态,初步掌握心理调节的一般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宗旨、意义的阐述] 本课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能正确了解自己本身是否身心健康。引起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兴趣。通过本课辅导,使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防止心理疾病导致心理障碍,正确理解健康的含义,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培养同学们保持健康的心态,迎接挑战,迎接生活。教学目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唤起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注意,启发学生们明白怎样才是健康。正确理解健康的含义,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培养同学们保持健康的心态,迎

接挑战,迎接生活。【教师目标】目标1:通过教学加强青少年生理、心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目标2: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主,教师应注意角色转换,积极营造一种宽松、真诚、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与学生密切沟通,提高对学生自尊心要求的敏感情。目标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的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尽力做到有趣味性、有启发性,帮助学生对学习心理健康课的兴趣。【学生目标】目标1:了解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目标2:怎样自我调健康的心态。教学重点: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对学习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教学难点:健康的含义;健康的标准;怎样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心理调节有哪些方法?教学方式:1:展示投影和观看录像。2:讲述讨论。3:短剧、小品表演。4:心理训练、测验。5:案例分析。课前准备:1:收集学生情绪的例子。2:课前编制好短剧,排练表演。3:准备投影片资料。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2]气氛渲染。将课室布置为诊疗室的模式,黑板张挂好视力表,人体解剖图,讲台上摆好两张椅子,将最近班上的体检情况统计表张贴在黑板上。表中分栏列出:近视眼8人;皮肤病1人;肝功能异常2人;血色素低2人;沙眼2人;鼻炎2人;轻度贫血3人,心脏病1人;完全正常32人。目的是尽力营造一个医疗所的气氛,强化学生身体有病就要看医生的思维,为下一步心理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 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第23章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其基本方法是什么?教学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教学设计的涵义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安排与确定。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等)进行选择、安排与规划。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向教学技术转化的关键。 ①教学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在对有关教育教学、学生学习、能力与品德的本性以及学习规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也是衡量某种教学设计效能的尺度。教学理论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原理或原则,只有通过周密而详细的设计,才能转化为方法或技术。 ②教学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必须与学校实际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来,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正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的。因此,为了改进教学,除了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外,同时也必须加强教学设计工作,使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技术。 (2)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科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其指导思想,必须采用现代系统论所创导的系统方法。系统论方法是应用系统原理,综合研究事物的性质及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在应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进行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 ①活动分析 由于作为教学目标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活动的内在调节机制,因而必须通过活动

的分析才能确定教学的目标系统。通过活动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系统时,应选择确定各学科领域的典型活动;区分各典型活动的层次或水平;确定目标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层次与序列。 ②任务分析 目的与任务是指具有相属关系的两个层次的不同目标项目。上层的目标项目称为“目的”,其下属的目标称为“任务”。目的与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总目标与次目标的关系,是上层或上位目标与下层或下位目标的关系。任务分析目的是确定教学活动中的作业内容。通过任务分析以确定教学作业时,必须确切规定并明确表述教学任务所含的各种目标因素;任务配置必要的教学作业,则教学任务不仅要有确切的规定,同时要有明确的表述;注意区分不同的任务系列;注意区分同一任务系列的不同要素。 ③作业分析 教学系统中的作业是教师用以完成教学任务,借以构建学生能力与品德结构的手段,通常称为教材。在教学系统中教材即教与学的一系列作业。这种作业是用来实现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构建一定的能力与品德结构的手段。作业既是实现教学任务的手段,又是制定教学活动程序的依据。作业分析的目的就是加深对作业的认识,为制定教学活动程序提供依据。 (3)教学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系统包括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活动、教学成效的考核与评估,他们分别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①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中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为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其设计必须遵循教育方针制约性原则、活动分析原则、类化经验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明确化原则。

心理辅导-想法不同-心情不同--教学设计及反思

《想法不同心情不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烦恼是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用正确的方法消除烦恼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本领;能体会到换个角度看问题,会使人心情愉快。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面对消极情绪时的应对能力。能采用正确的方式解除自己的“烦恼”。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通过改变想法而调节情绪的动机,体验到消除烦恼之后的快乐心情,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想法不同,性情就不同。 难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改变看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学生在面对不快乐的事时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按班级学生人数准备“烦恼倾诉卡” 2.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导语:大家好!第一次和大家见面,老师感到很高兴,希望在这节课里每位同学都能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老是想知道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既然同学们那么喜欢做游戏,那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喜怒哀乐”。谁愿意参与?选择四个同学上台,在多媒体上选择序号(序号后藏着不同的小故事按照故事里发生的事情,作出相应的表情。), 2、游戏玩后,教师小结:同学们,就在这简短的几分钟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也是这样,情绪时时伴着我们,有时它使我们精力充沛,精神焕发;有时它又使我们精疲力,不知所措。 (二)“小烦恼”叙烦恼事 1、这不就在刚才有位四年级的同学给老师发来信息说他遇到了许多不开心的事,让老师帮帮他,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帮助他妈?那我们赶紧看看小烦恼遇到了哪些事情。(找同学朗读:我的烦恼可多了,就比如说今天吧。一大早,我一进教室,毛手毛脚的同桌就把我的铅笔盒碰翻在地,把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一支漂亮的钢笔的头摔得不成样子。下午第一节是音乐课,老师挑选了5个同学参加跳舞,我也想参加,可老师就是不选我。你说生活中的烦恼怎么就这么多呢?) 2、你们瞧,小烦恼遇到的烦恼事还真不少呢!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会经常在我们不经意间发生,让我们感觉到烦恼。 3、你最近有什么烦恼的事吗?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请学生拿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电子教案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

第二课:请让我来帮助你 主题:克服依赖心理 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2、小品2: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看板书指导。并贴上小红星。 2、指名表演。 (1)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冬冬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第七课当别人欺负你的时候 一、档案馆

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学设计考试题

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 学设计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是() A: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 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 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A:十进制数35 B:二进制数10101 C:八进制数26 D:十六进制数1A 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____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4、《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作者是() A:海涅 B:雨果 C:巴尔扎克 D:狄更斯 5、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A:传统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6、当喝酒的“老习惯”与驾车的“新方式”遭遇的时候.有的人想“鱼与熊掌兼得”,既喝酒又驾车。因此,如果不从社会传统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刚刚走进汽车社会的人们进行引导教育.而只靠疾风暴雨的执法运动,很难根治酒后驾车的顽疾。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舆论的深入讨论和专项行动的持续展开,“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的基本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____ A:根治酒后驾车顽疾不一定要开展专项行动 B:社会习惯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C:转变生活理念是解决酒后驾车问题的根本途径

D:专项行动对于解决酒后驾车问题治标不治本 7、以下和“太阳和金子是会发光的”判断不相同的是。 A:宋祖英和谭晶晶是歌唱家 B:李健和张亮是同事 C:冰箱和洗衣机是家用电器 D:汽车和火车是交通工具 8、”私德教育”的核心是() A:家庭美德教育 B:尊老爱幼教育 C:做人处事教育 D:交往礼仪教育 9、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的雏形。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10、爱国主义情感属于下列哪种情感?()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 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样化 D:个别化 12、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__ A.认识动机 B.成就动机 C.赞许动机 D.交往动机 13、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__。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14、(2007年10月)我们通常认为刀子的作用是切割,而忽视刀子的其他用途,影响这一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A:问题的特征 B:已有的知识经验 C:功能固着 D:个体智力水平 15、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的提出者是()

六年级心理辅导教案

辅导内容:小学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 活动主题:快乐备战、轻松迎考 活动班级:6.2班 活动时间:2020.6.12 活动目标: 1.学会调控自己的心态,把握好考试。 2.了解几种考试心理紧张调节方法。 3.学习几种考试的应对策略。 活动过程: 一、认识心理紧张的形成。 从心理角度说,心理学家大量的研究表明,考试时的心理紧张的程度与考试成绩呈“∩”(马鞍形)状态,即学生在缺乏努力要考好的动机,心理毫无压力时,水平发挥的差的,而当要考好的动机,心理毫无压力时,水平发挥也是差的。这是由于在第一种情况下学生缺乏动力,兴奋不起来,不易进入最佳状态;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学生心理压力太重,会导致高焦虑,直接影响水平的发挥,甚至出现怯场。 社会的竟争辐射到学校是学生的竟争,学生的竟争焦点是学习成绩的高低。每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如何,都要面对家长、老师、同学,甚至是亲朋戚友。他们心里感到,成绩好的脸上就有光,父母高兴、老师喜欢、亲朋戚友称赞,在同学面前能昂起头做人。反之就低人一等,没脸见人。有一种自悲和负罪感。所以考试成绩高低,家长、学生都看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故此,每个学生考试前都产生或大或少的紧张心理。 二、考试心理紧张调节方法。 1、给予自信 自信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应考时如缺乏自信,必然会影响水平的发挥。所以要多给学生自信心,除了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复习外,还…… 2、及时调节紧张情绪 临考时或考试过程中如果感到十分紧张,则要及时调节,主要方法是:1.自我暗示,例如可以安慰自己:“我不怕考试,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考出水平。”

如此等等。2.深呼吸。考试过程中如果产生紧张、焦虑,可以作几次深呼吸,以调节情绪。3.暂时转移注意。如果深呼吸仍不能控制紧张情绪,可以停下笔来,默念数字或熟悉的诗词等,将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从而可使原来紧张情绪迅速平缓。 三、注意讲究应试策略。 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考试过程中采用下列策略是有益的。 ⑴第一印象策略。当你遇到某题有几种可能答案而又无法确定哪个答案正确时,应选择最先想到或判定的那一个答案。尤其是解答选择题时,这个策略最有用。选择最先判定的答案(即第一印象),可使你成功的概率大大地增加,这已为心理学研究所证明。 ⑵先易后难策略。一般而言,应先做容易的题目,后做难题,这样既可以有利于维持自信心及避免出现紧张情绪,又有利于时间的合理安排。有的学生喜欢按照顺序答题而不管其难易,有的人甚至喜欢先解答难题,他们往往会被一两题难题而“卡”住,不仅花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导致紧张情绪及失去自信心。 ⑶统筹安排策略。考试时不要一接到试卷便忙于答题,应先花几分钟将全部试题阅读一遍,估计难易,并将考试时间大约分配到各大类题目上,最好留下15—20分钟作为机动,整个考试有一个统筹安排,一方面使时间有较合理的安排,不致于先松后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你对整份试卷有一个整体感,将可能有关的知识有效地调到记忆的备用区域中。 ⑷解除抑制策略。考试时如果遇到你本来复习得十分熟悉但一下子记不起来的题目时,千万不用焦急,也不应拼命追忆,想不起来誓不休。因为该题的答案虽然已在你头脑中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可能由于情绪紧张或其他原因,这种联系会暂时被抑制而无法回忆出答案,在这种情况下,硬抓住这道题不放,往往会徒劳无功,是不明智的。最好的策略是将它暂时放下,先完成别的题目,隔了一段时间,暂时的抑制往往会解除,该题的答案会自然地回忆出来。 四、师小结。 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实的知识基础,考试紧张的心理就能克服。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放录像) 我校一名初一女生冰,活泼向上,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各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板书时,冰的同桌浩不停地拉址她,冰忍无可忍,对浩说:“请你别吵,用心听课。”老师顺着声音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冰,并说了句:“你,怎么变了?”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冰心里极不好受。从此以后,冰一看见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了,她怕上语文课,看见语文课本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渐渐地,冰心的挫折感愈严重,致使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冰因为承受了老师误解的挫折,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顺利呢?引出课题,今天讨论:[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里状态是由于人有各种需要不能满足,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所造成的。请问:同学们有过类似的心态吗? 二、说挫折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老师归纳: ①心中愿望不能实现;②父母不理解你;③与同学相处不好; ④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那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键。)我们先回到我刚才放的一段录像:冰因被教师误解受挫事例。请问:1、假如你是冰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冰走出困境。 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与老师的想法大致相同。请看老师是怎样帮助冰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放录像)冰之所以能走出困境,是因为她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最基本的方法: 冷静对待 自我疏导 请求帮助 积累经验 其实,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些方法,也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的秘诀。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下面就请刚才谈了挫折的同学说一说: 2、“我应该怎么战胜自己的挫折呢?并请同学们帮帮忙?”能否提出更好建议?(提示:可以运用刚才四种方法,还可以借鉴其它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