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化学试卷.doc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化学试卷.doc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化学试卷.doc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化学试卷.doc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

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烷、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B.“酸可以除锈”,“洗涤剂可以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被蜂蚁蜇咬会感觉疼痛难忍,这是由于人的皮肤被注入了甲酸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D.苯酚皂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均在子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羧酸简介;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有机反应;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乙酸乙酯含有酯基,都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酸可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B.洗涤剂去油是利用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

C.甲酸能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盐;

D.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等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解答】解: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乙酸乙酯含有酯基,都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故A正确;

B.酸除锈是酸和铁锈反应生成盐,属于化学变化,涤剂去油是利用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甲酸是酸性物质能和碱反应生成盐,所以甲酸和氨水、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盐,从而减轻疼痛,故C正确;

D.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等都能使蛋白质变性,病菌属于蛋白质,酒精能使病菌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目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侧重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氯化镁D.食盐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CO、H2还原金属氧化物,铵盐与碱的反应;结合题意可知水与固体碎片混合时放出热量,即为放热反应来解答.

【解答】解:A、硝酸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故A错误;

B、生石灰(CaO)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故B正确;

C、氯化镁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C错误;

D、食盐溶于水也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放热和吸热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牛胰岛素、蚕丝、人造奶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

B.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

C.测定有机物结构方法较多,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同位素示踪法等

D.色谱法通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纸层析法就是一种简单的色谱分析法

【考点】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分析】A.人造奶油主要成分是油脂;

B.李比希燃烧法是元素定量分析法,钠熔法定性鉴定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氮、卤素、硫)的方法,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

C.质谱仪其实是把有机物打成很多小块,会有很多不同的分子量出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该有机物的分子量;

D.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

【解答】解:A.人造奶油主要成分是油脂,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或盐)和甘油,故A 错误;

B.李比希燃烧法是元素定量分析法,故B错误;

C.质谱仪其实是把有机物打成很多小块,会有很多不同的分子量出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该有机物的分子量,不能测定结构,故C错误;

D.纸层析法是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与结构、化学研究方法等知识,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4.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g);△H=﹣393.5 kJ/mol

B.2H2(g)+O2(g)=2H2O(g);△H=+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

D.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解答】解:A.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生成CO,反应热小于393.5kJ/mol,故A错误;B.H2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为液态水,故B错误;

C.CH4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为CO2和液态水,故C正确;

D.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燃烧热为2800kJ/mol,则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放出1400kJ热量,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特别是水,稳定状态为液态.

5.只用一种试剂,区别甲苯,四氯化碳,己烯,乙醇,碘化钾溶液,亚硫酸6种无色溶液,应选用()

A.酸性KMnO4溶液B.溴水

C.碘水D.硝酸银溶液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从物质的物理性和化学性质的差异性的角度分析,甲苯和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二者的密度不同,乙醇与水互溶,己烯含有C=C官能团,可发生加成反应,碘化钾和亚硫酸都具有还原性,但生成的单质碘为紫色.

【解答】解:A.甲苯、己烯、乙醇、碘化钾溶液、亚硫酸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无法鉴别,故A错误;

B.苯和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加入溴水,苯的有色层在上层,四氯化碳的有色层在下层,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且生成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溶液的下层,乙醇和溴水互溶,溴水加入到碘化钾溶液中,生成单质碘,溶液变为紫色,亚硫酸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无色,以上现象各不相同,故B正确;

C.碘水与乙醇、碘化钾均不反应,无法鉴别,故C错误;

D.AgNO3溶液与苯、四氯化碳、己烯、乙醇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特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6.在探究下列物质性质或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体积膨胀,发生C与浓硫酸的反应生成气体;

B.铜片放入浓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C.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在酸性溶液中可检验溴离子;

D.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有机层在上层.

【解答】解:A.体积膨胀,发生C与浓硫酸的反应生成气体,由现象可知,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强氧化性,故A错误;

B.铜片放入浓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则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可知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故B正确;

C.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在酸性溶液中可检验溴离子,由生成淡黄色沉淀可知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故C正确;

D.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有机层在上层,则溴水褪色上层有机层为橙红色,故D错误;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萃取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7.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能在故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C和D.且C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则A的可能结构有()

A.4种B.6 种C.3 种D.5 种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和D,说明有机物A为酯,根据分子组成可知应为饱和一元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且C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说明C和D的碳原子数相同,C为醇、D为羧酸,且C的结构为C4H9﹣CH2OH,根据烃基﹣C4H9异构体数目判断.

【解答】解: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和D,说明有机物A为酯,根据分子组成可知应为饱和一元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且C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说明C和D的碳原子数相同,C为醇、D为羧酸,且C的结构为C4H9﹣CH2OH,烃基﹣C4H9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2、﹣C(CH3)

,故符合条件的A有4种,

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书写、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等,关键是确定醇的结构特点,也利用取代法确定醇的同分异构体.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4 一二乙基﹣6﹣丙基辛烷

B.月桂烯()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向浓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将产生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苯酚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D.在盛有试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70%的硫酸边搅拌边加热5分钟,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说明淀粉水解能产生还原性糖【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命名;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化学用语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A.主链选择不合理,最长碳链含有10个C;

B.分子中含2个亚甲基,均为四面体结构;

C.醋酸易挥发,醋酸能与苯酚钠反应;

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葡萄糖可发生银镜反应.

【解答】解:A.为烷烃的键线式,最长碳链含有10个C,主链为癸烷,编号从右边开始,在3号C含有一个甲基,在5、7号C各含有一个乙基,该化合物的名称应为:3﹣甲基﹣5、7﹣二乙基癸烷,故A错误;

B.分子中含2个亚甲基,均为四面体结构,则所有C原子不一定共面,故B错误;C.醋酸易挥发,醋酸能与苯酚钠反应,则该实验不能比较碳酸、苯酚的酸性,故C错误;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葡萄糖可发生银镜反应,则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说明淀粉水解能产生还原性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酸性比较等,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C2H4B.CH4 、C3H6C.C2H4、C3H4D.C2H2、C3H6

【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专题】压轴题;计算题.

【分析】有机物燃烧前后体积不变,可设有机物的平均式为C x H y,根据燃烧的方程式计算分子组成特点,进而进行推断.

【解答】解:设有机物的平均式为C x H y,则有:C x H y+(x+)O2→xCO2+H2O,有机物燃烧前后体积不变,则

1+x+=x+,y=4,

即混合气中平均含有H原子数为4,

A.CH4、C2H4中H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符合题意,故A不选;

B.CH4、C3H6中H原子数分别为4、6.平均值不可能为4,故B选;

C.C2H4、C3H4中H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符合题意,故C不选;

D.C2H2、C3H6H原子数分别为2、6,只有1:1混合才能使平均值为4,不符合以任意比例混合的要求,故D选.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有机物燃烧的方程式,用平均值法计算.

10.已知:

2CO(g)+O2(g)=2CO2(g)△H=﹣566kJ/mol;

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

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压轴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

B、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图象中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物质的量;

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

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

【解答】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已知:2CO (g)+O2(g)=2CO2(g)△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A错误;

B、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图象中一氧

化碳和氧气物质的量为1、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判断,2Na2O2(s)+2CO2(g)=2Na2CO3(s)+O2(g)△H=﹣226kJ/mol;所以反应

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故C正确;

D、已知:

①2CO(g)+O2(g)=2CO2(g)△H=﹣566kJ/mol;

②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

依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到:2Na2O2(s)+2CO(g)=2Na2CO3(s)△H=﹣1018KJ/mol;即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

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反应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mol,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用,盖斯定律的应用,燃烧热概念计算分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计算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1.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得:则烃A应是()

A.乙烯B.乙醇C.乙二醇D.乙酸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根据逆合成分析法可知,由于C是脱水生成了1,4﹣二氧六环,故可知C为HOCH2CH2OH,而C是B通过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得到的,故可知B为卤代烃,由B到C发生的是卤代烃的水解,又结合B是烃A和溴反应得到的,故B为BrCH2CH2Br,继而可推知A的结构.

【解答】解:根据逆合成分析法可知,由于C是经浓硫酸做催化剂、脱水生成了1,4﹣二氧六环这种醚类,即可知由C生成1,4﹣二氧六环发生的是醇分子间的脱水,即C为HOCH2CH2OH,而C是B通过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得到的,故可知B为卤代烃,即B到C发生的是卤代烃的水解,又结合B是烃A和溴反应得到的,故B为BrCH2CH2Br,而B 是由烃A和溴反应生成的,故此烃最好是乙烯,是和溴通过加成反应能生成纯净的

BrCH2CH2Br,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烯的性质,应注意逆合成分析法的运用.是考试的常考点,难度不大.

12.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已知某有机物结构如下:

具有光学活性,当它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然一定具有光学活性的是()

A.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B.与NaOH溶液共热

C.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知,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如果反应后的生成物的碳原子上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其生成物就含有手性碳原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C原子仍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具有光学活性,故A正确;

B.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2OH 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B错误;

C.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CH2OH生成﹣CHO,有2个相同的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C错误;

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CHO生成﹣CH2OH,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2OH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明确“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有机物的结构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13.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NO2,说明反应v正=v逆,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NO2、NO、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可能为2:2:1,也可能不是2:2:1,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③错误;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⑤错误;

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不变,故⑥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前后计量数大小的关系.

14.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C8H8O2.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如图.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B.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有两种

C.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分子式为C8H8O2且分子中含苯环和﹣COOR(﹣R为烃基)的物质共有6种

【考点】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分子式C8H8O2,不饱和度为=5,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吸收峰,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H 原子,峰面积之比为3:2:2:1,则四种氢原子个数之比=1:2:2:3,结合红外光谱可知,

分子中存在酯基等基团,且苯环与C原子相连,故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具有酯的性质.

【解答】解: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分子式C8H8O2,不饱和度为=5,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吸收峰,说明分子中含有4

种H原子,峰面积之比为3:2:2:1,则四种氢原子个数之比=1:2:2:3,结合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存在酯基等基团,且苯环与C原子相连,故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A.A含有酯基,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

B.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为,只有一种,故B错误;

C.1mol有机物A含有1mol苯环,可以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含有酯基、苯环,若为羧酸与醇形成的酯有:甲酸苯甲酯,苯甲酸甲酯,若为羧酸与酚形成的酯,可以是乙酸酚酯,可以是甲酸与酚形成的酯,甲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故6种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的推断、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图、官能团性质、同分异构体书写等,难度中等,推断A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分子式与红外光谱含有的基团进行判断.

15.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判断.注意每摩尔P4中含有6molP﹣P键.

【解答】解:各化学键键能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

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所以反应P4+5O2=P4O10的反应热△H=6akJ?mol﹣1+5dkJ?mol﹣1﹣(4ckJ?mol﹣1+12bkJ?mol﹣1)=(6a+5d﹣4c﹣12b)kJ?mol﹣1,

故选:A.

【点评】考查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难度中等,注意从物质能量、键能理解反应热.

16.有关如图所示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C.既能催化加氢,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有机物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含有碳碳双键,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烃基,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酚羟基,则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故B正确;

C.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故C正确;

D.酚羟基酸性比碳酸弱,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球棍模型与结构简式的关系、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酚、烯烃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7.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升;

②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升;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升;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升.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压轴题;差量法;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在反应A+3B2C中,A、B的消耗量和C得生成量之比为1:3:2,反应后,C 体积变化量为0.1V,可以获得A、B的消耗量;根据C的体积增加量确定原来混合气体体积.

【解答】解:根据反应:A+3B 2C

各物质体积变化量0.05V 0.15V 0.1V

则生成气体C的体积等于反应中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即为0.1V,气体A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一半,气体B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1.5 倍,由于平衡时总体积减少10%V L,则原混合气体的体积应为1V L+10%V L=1.1V L,建立平衡时,气体A的消耗为:0.5×10%V L=0.05V L,气体B的消耗为:1.5×10%V L=0.15V L.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气体差量法的有关计算,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某烃的组成为C15H24,分子结构非常对称.有关实验证明该烃中仅存在三种基团:乙烯

基(﹣CH=CH2),亚甲基(﹣CH2﹣)和次甲基(),并且乙烯基和次甲基之间必须通过亚甲基相连.当该烃含有单环结构时,分子中的乙烯基和亚甲基数依次为()A.4、6 B.2、3 C.3、6 D.3、3

【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分析】C15H24的不饱和度为:=4,由题意知,该有机物为单环结构,故一定含有三个碳碳双键,乙烯基和次甲基之间必须通过亚甲基相连,且分子结构非常对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C15H24的不饱和度为:=4,由题意知,该有机物为单环结构,故一定含有三个碳碳双键,且碳碳双键的数目为4﹣1=3,乙烯基和次甲基之间必须通过亚甲基相连,且分子结构非常对称,那么需要亚甲基数目为3×2=6,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结构的确定,难度较大,依据分子式计算出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依据题意得出双键数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总结.

19.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ν(NH3)、ν(O2)、ν(NO)、ν(H2O)(摩/升?分)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ν(NH3)=ν(O2 )B.ν(O2)=ν(H2O)

C.ν(NH3)=ν(H2O)D.ν(O2)=ν(NO)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

【解答】解:A、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O2=VNH3,故A错误;

B、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νH2O=νO2,故B错误;

C、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H2O=VNH3,故C错误;

D、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NO═νO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明确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0.某高聚物的结构片段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它是缩聚反应的产物B.其单体是CH2=CH2和HCOOCH3 C.其链节是CH3CH2COOCH3D.其单体是CH2=CHCOOCH3

【考点】聚合反应与酯化反应;有机物的结构式.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A、链节中主链上只有碳原子,为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

B、找出链节,根据链节判断单体;

C、单体转变为在化学组成上能够重复的最小单位,即链节;

D、找出链节,根据链节判断单体.

【解答】解:A、链节中主链上只有碳原子,为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故A错误;

B、该高聚物的链节为,所以该高聚物单体为其单体是CH2═CHCOOCH3,故B错误;

C、该高聚物的链节为,故C错误;

D、该高聚物的链节为,所以该高聚物单体为其单体是CH2═CHCOOCH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高聚物的结构与单体,难度不大,先判断链节再根据链节寻找单体.

21.已知:①NH3(g)+HCl(g)═NH4Cl(s)△H1=﹣176kJ?mol﹣1

②NH3(g(aq)△H2=﹣35.1kJ?mol﹣1

③HCl(g HCl(aq)△H3=﹣72.3kJ?mol﹣1

④NH3(aq)+HCl(aq)═NH4Cl(aq)△H4=﹣52.3kJ?mol﹣1

则反应NH4Cl(s)NH4Cl(aq)的△H5为()

A.+16.3 B.﹣16.3 C.+335.7 D.﹣335.7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燃烧热的计算.

【分析】根据盖斯定律②+④+③﹣①得:NH4Cl(s)NH4Cl(aq)△H5=(﹣35.1KJ?mol

﹣1)+(﹣72.3KJ?mol﹣1),据此进行计算.

﹣1)+(﹣52.3KJ?mo l﹣1)﹣

(﹣176KJ?mol

【解答】解:①NH3(g)+HCl(g)═NH4Cl(s)△H1=﹣176kJ?mol﹣1

②NH3(g(aq)△H2=﹣35.1kJ?mol﹣1

③HCl(g HCl(aq)△H3=﹣72.3kJ?mol﹣1

④NH3(aq)+HCl(aq)═NH4Cl(aq)△H4=﹣52.3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②+④+③﹣①得:NH4Cl(s)NH4Cl(aq)△H5=(﹣35.1KJ?mol﹣1)+(﹣52.3KJ?mol﹣1)﹣(﹣176KJ?mol﹣1)+(﹣72.3KJ?mol﹣1)=+16.3KJ?mol﹣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盖斯定律的含义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22.间二甲苯的二氯取代物种数为()

A.8 B.9 C.10 D.12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其中一个甲基中一个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时,一氯代物中有6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两氯原子均处于苯环,苯环上任意2个H原子被取代,共有4种组合.

【解答】解:其中一个甲基中一个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时,一氯代物中有6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则有6种;两氯原子均处于苯环,苯环上任意2个H原子被取代,共有4种,故共有10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书写,注意利用取代法与定一移二法书写,避免漏写与重复,难度中等.

23.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图: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A.B.C. D.

【考点】烯烃.

【专题】压轴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根据题所给信息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可双键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为新的烯烃,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解:A、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生成物中新形成的环为六元环,且新环中所形成的碳碳双键位置符合要求,故A正确;

B、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合成的是五元环,故B错误;

C、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合成了六元环,但是碳碳双键的位置不正确,故C错误;

D、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得到的是五元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信息的接受能力,难度不大,烯烃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两种烯烃中的碳碳双键分别断裂,相互交换成分形成另外两种烯烃.

二、非选择题(满分54分)

24.(1)写出甲苯制TNT的化学方程式

+3HNO3+3H2O;

(2)某烷烃A的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氧气密度的4倍,经测定得知该分子中共含有6个甲基.

①若A不可能是烯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CH3)3;

②若A是炔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H3)2C(CH3)3.(3)①某烃1mol与2molHCl完全加成,生成的氯代烷最多可以与4molCl2发生光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CH≡CH;

②已知烯烃在氧化剂作用下,可按下式断裂其双键

分子式为C10H18的有机物A催化加氢后得化合物B,其分子式为C10H22,化合物A跟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作用可以得到三种化合物:

由此判断A的结构简式为(CH3)2C=C(CH3)﹣CH2﹣CH2CH=CH﹣CH3或CH3CH=C (CH3)﹣CH2﹣CH2CH=C(CH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