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CTV2《经济与法》报道文字实录

CCTV2《经济与法》报道文字实录

CCTV2《经济与法》报道文字实录
CCTV2《经济与法》报道文字实录

CCTV2《经济与法》2010年5月6日报道文字实录:

家中固定电话莫名奇妙生出费用,究竟何人消费?一起刑事案件牵出电信服务漏洞到底如何堵住,偷天换日经济与法正在播出。

主持人小雨: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欢迎收看《经济与法》。节目一开始,我就要给每一个家里有固定电话的观众提个醒,假如你从来不仔细看你的电话费账单就缴费的话,你很有可能被人盗取了电话费还不知道。春节前夕,四川省江油市的居民王先生来到家附近的电信营业厅,缴纳自家上月的固定电话费,可是,拿到柜台工作人员打印出的缴费单,王先生却皱起了眉头。

王先生:我交电话费,就发现多一个项目,多40块钱。

旁白:平时,王先生家里每月固定电话只产生两项费用,电话费和宽带费,而这次却多出了一项莫名其妙的费用——96160信息费,共40元。

王先生:我就问营业员,这个96160信息费是什么?

旁白:工作人员接过单子,看了看,又在电脑中查了查,随后又递给了王先生。

王先生:营业员说肯定是玩了Q币了,我当时说,我搞不懂啥叫Q币。

主持人小雨:见王先生满脸疑惑,工作人员解释说,Q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用Q币可以购买到一些网络游戏中的道具。充值Q币,是电信的一项增值服务,江油市的固定电话用户,可以通过拨打专线96160,用话费充值Q币。柜台工作人员告诉王先生,话费明细中显示,多出来的40元,是通过96160购买Q币了。

王先生:营业员就反问我家里有没有小孩,我说有个小孩,她说那就回去问你小孩吧。

旁白:王先生家里除了老伴,还有一个上小学6年级的孙子,工作人员说,小孩背着大人买Q币的事情他们经常碰到,回去问问自家的孩子就清楚了。既然费用已经产生了,王先生交了全部费用回了家,恰巧孙子放假在家,一见面他便质问孩子,为什么背着大人买什么Q币,可是孩子却一脸无辜似的不承认。

王先生:我说你要诚实,几十块钱,反正钱都给了,你就是要玩Q币,你给我说一声,打声招呼,有啥子不可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小孙子依然死不松口,还故作委屈状掉了几滴眼泪。

主持人小雨:因为40块钱信息费,这爷俩弄得很不愉快,王先生决定明天再把儿子叫来,一起教育教育孙子,王先生这边生着气呢,无独有偶,与王先生住在同一小区的赵大爷,此时也在家里生闷气呢。

赵大爷:营业员给我话单,我看了一个96160的信息,有个信息费。

旁白:那天早上赵大爷也去交电话费,碰到了和王先生同样的问题。

赵大爷:因为我网费88元,电话费一般10块钱以内,一共不会超过一百的。交话费时,营业员一说130、140元,我就感觉不对头。

旁白:话费单上显示,赵大爷家的电话在十几秒内,连续拨打了两次96160这个号码,两次收费一共40元。

赵大爷:我问营业员了,他说是你小孩上网可能乱打的,我说小孩来都没来。

旁白:孙子上个月根本就没来过,肯定是电信局弄错了,可是任凭赵大爷怎么解释,窗口的工作人员还是听不进去,说电脑系统是不会错的。说来也巧,赵大爷在这边窗口和里面的工作人员争辩着,就在相临窗口,周女士也因为同样的问题和工作人员辩解着。

周女士:我们家里安电脑,只是为了上网,都不用电话了,因为每个人都有手机,就不用电话了,电话线头是给包了的。

旁白:周女士家压根就没有电话,可是话单上却显示周女士家的电话连续拨打了两次96160这个号码,收费也是40元。

主持人小雨:短短几天,200多个用户质疑费用,为了稳定用户的情绪,电信部门一边陆续对产生质疑的用户进行退款,一边查找原因。一番梳理分析得出结论,可能是有人故意破坏电信服务系统,随后他们将这一情况通报给当地公安机关。

旁白:由于案件新颖,涉及受害者众多,江油市警方立刻将此案通报了上级主管单位——绵阳公安局网监支队进行调查。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政委陈峰:春节过后大概一个星期左右,量一下就起来了,就江油就有一千多,不仅江油在发案,还有我们梓潼县,还有我们城区的科学城、游仙区都在发案。这是一千多两千用户,一千多两千老百姓的事啊!

旁白:情况比警方的预想还要严重,仅江油电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之前平均每月的Q 币业务大约为2万元左右,而春节过后仅仅一周时间,就产生了5万元左右的业务费,同时受害的区域也由江油市扩大到了整个绵阳地区。

主持人小雨:先是零星盗取,最后演变成大面积发案,被盗用户数量在上升,涉案地域在扩大,案值也在增加,绵阳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侦破此案。

旁白:专案组首先将被盗用户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希望从近2000户被盗用户的资料中寻找线索,整理出来的记录中显示,犯罪分子作案的时间都是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

江油市公安局中坝派出所民警李勇:我们当时觉得很奇怪,怎么给我们上班朝九晚五一样。当时我们想就是他们电信员工做的,因为他们上班时候做,下班就走了。

旁白:警方分析,盗取电话资费是一种专业犯罪,涉及这么大范围的作案,会不会是电信内部人员所为呢?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支队长缑勇:因为电信的机房,一个是固话,固话必须通过有线来实现通话,电信机房里面要实现这种方式的话,必须要在电信总机里面做这个事情。

旁白:经过了解,电信机房24小时有人轮班看守,如果要实现作案的话,不可能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政委陈峰:如果要一个完整的、很规律的作案,它就会涉及到几个人甚至几个部门相互之间必须要沟通、协调,你也作案,我也作案,你下班了我接着干,这样来作案,这种可能性我们觉得几乎没有。

主持人小雨:从电信机房工作流程以及多地区发案角度分析,警方排除了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但是,如果不是内部作案,那后果将更可怕,因为如果人员来自外部,就意味着有人在电信系统之外控制了这些受害用户。

旁白:专案组马上改变侦破方向,他们将之前收集到的资料重新整理。从中寻找犯罪分子作案的规律。侦查员注意到,作案人充值Q币的时间,除了是上班时间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政委陈峰:一千多户人,他都是一二十户、一二十户,排着队充值。它充值的的时间是,一户电话充完接着下一户充,下一户充完,再下一户充。

旁白:相邻两个用户充值的时间不超过20秒。除了排队充值外,警方还注意到,被充值用户的地理位置与电信部门在内部网络中登记的用户记录先后顺序基本吻合。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政委陈峰:这些都是一团一团的在作案,就是说,20多、30多个,作为一个被盗用的用户群体。这些被盗用户呢,跟前面差不多,就是比较近。一栋楼、一个小区,或者就是挨着的两个小区,不会跑很远的。

旁白:有规律的排队充值、被盗用户的地理位置也按照区域分开,手法很像网络黑客所为。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政委陈峰:会不会有犯罪嫌疑人通过外部,在外面通过技术,侵入到他们的系统或者设备里面进行作案。

旁白:要知道,电信网络安全系统有着最高级别的防护措施。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政委陈峰:我们的技术人员和电信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沟通。然后又查验了他们的一些防护措施,就发现他们的防护措施非常好。

旁白:要想通过外部网络攻破电信内部网络,其难度之高是难以想象的。难道真的是顶尖的黑客已经攻破了电信网络安全系统了吗?如果此人真的可以自由进入电信网络,为所欲为操纵目标座机用户,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整个四川乃至全国的座机用户都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对象。

主持人小雨:攻破电信网络完全防护,这绝对是最顶尖的黑客所为。而更让重案组担心的是,目前电信增值服务不只是兑换Q币。犯罪分子下一步很可能对其他增值服务下手。甚至对那些预存话费用户的资费下手。如果真是这样,那后果简直是太可怕了。当务之急,要迅速破案,找到作案人。可是在一个虚幻的网络世界里,如何找到一个行踪诡秘的顶尖黑客呢?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支队长缑勇:我们分析他的作案手法,怎么虚拟和现实结合,就是钱怎么落地。

旁白:侦查员分析,假定犯罪嫌疑人已经侵入了电信部门的网络系统,并且将电信资费转化为Q币,那么接下来,他肯定要将盗来的Q币转移并销售变现。那么在将用户资费转化Q币这个环节中,每一次Q币充值,都有一个相对应的QQ号码。这个QQ号就是黑客在虚拟世界中留下来的影子。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民警李勇:一个机子一个QQ号,很多QQ号,一个QQ号就是40元。

旁白:用固话充值Q币,每个用户每天只能充值两次,一次最多只能充值20元。而且一个QQ号每月用固话最多只能充值60元。因此,犯罪分子便以每个QQ号对应一个电话号码。每个QQ号码充值40元的方法,将5万余元的Q币分别充入了1500余个QQ号里。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政委陈峰:我们当时还想能不能找到一两个被充值的QQ号码这种用户,我们去了解一下,他有没有充值,为什么充值,怎么充的值。但是我们查了他的好友之后,什么都没有。全部都是等级很低,新申请的QQ。

旁白:这1500多个新建的QQ号,只是作案者留下的影子。从这里还是无法追踪到这位神秘人物的下落。不过,这些QQ号更像一辆辆载着赃物的货车,它会驶向哪里呢?

绵阳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支队长缑勇:他把这个Q币QQ号以五折六折的形式卖给淘宝用户。40块钱他至少得到20块钱。

旁白:警方发现,淘宝网上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大量的新注册的QQ号。不仅如此,淘宝网上也有商贩在销售带Q币的新QQ号。这位神秘人物应该是以网络交易的方式将盗购来的大量Q币兑换成现金。

主持人小雨: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但黑客依然留下了影子。并且影子移动的轨迹也清晰可见。随后,网监侦查人员通过技术手段盯住了并发现了现实中的作案人。出于技术保密,我们不便公开侦查人员的破案过程。总之,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之内,此案成果破获。到案人员有8人之多。大案告破,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惊天大案背后的神秘人物吧。

旁白:照片上的这几位便是犯罪嫌疑人。这位就是整个行动的策划及组织者。网名,财神爷。真实名字叫孙权平。是湖南省沅江市南嘴镇的农民。事实上,这几位绝大部分只有初中文化,剩下的仅仅只有小学文化。

主持人小雨:最高学历只有初中文化。这点文化,还网络黑客?不会弄错了吧,我告诉您吧,没错,就是这伙人作的案。而且据这位财神爷孙权平交待。他从来没有来过四川,从开始作案到被抓获,他都没有离开过湖南老家半步,那他们又是怎么作的案呢?

旁白:孙权平平时喜欢上网,但仅仅是玩玩游戏聊聊天。2009年底,孙权平无意间在淘宝网上发现一种交易,有人大量出售带有几十个Q币的新注册QQ号,这种交易被叫做代号Q币。

犯罪嫌疑人孙权平: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去买那个Q币,自己买那个Q币来用。用的时候看到他们上面那时候写那个自己收购那个Q币。

旁白:如果自己能搞到大批量Q币,就可以拿到这里兑现换钱,可是如何拿到大数量的Q 币呢?

犯罪嫌疑人孙权平:这个东西,自己家里面都有电话的嘛,自己琢磨一下就知道了。

旁白:一番琢磨,孙权平决定用别人的固定电话给自己充值Q币。可是一部电话一个月最多只能充两次,一个人到哪儿找那么多固定电话呢,还得需要人手。于是孙权平联系了自己在广州打工的朋友刘立方,绰号阿龙。孙权平告诉刘立方,可以用一种他传授的方法搞到Q币,每充值一个QQ号他就给刘立方13元钱。

犯罪嫌疑人刘立方:他说这个事情朋友讲只要风险不是很大的话,可以去做一下。利润也有这么大是不是。

旁白:王胜,四川省江油市人。他是第三个知道这种方法的人。刘立方告诉王胜,让王胜回老家看看江油的座机电话是否可以充值Q币

犯罪嫌疑人王胜:就是在我家的座机上面试了一下,试了一下可以,最后我就给他回复,回答他说可以,他自己是1月14号,他就自己过来了。

旁白:刘立方来到江油之后不久,便同王胜一起盗用了200多户的座机充值Q币。春节期间,刘立方离开了江油回到了广州。

犯罪嫌疑人刘立方:就是春节回去搞了几千块钱,才十来天。回去说起来,就跟那些朋友说了一下。他们说,认为这个事情也可以,也没那么大风险,就叫几个过来做。

主持人小雨:就这样,春节之后刘立方就召集了8个人一块开始作案。每天作案完毕之后,财神爷孙权平经过验货之后,便会以每个Q号13元的价格,将钱汇入刘立方的账户。而刘立方再以每个5元的价格分钱给王胜等一帮人。那段时间,几个人每天少说也有几千块入账,忙得是不亦乐乎。可是这些人究竟是怎么盗打受害者家电话的呢?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周女士,她家根本就没有电话机,线路的头都包起来了,就算这几个偷偷溜进她家也是白费啊。其实这些人根本没进过受害者的家,事先财神爷已经研究出来了一个盗打电话的方法。

旁白:这个长方形的铁皮箱子,位于周女士他们所在小区内,它是电信部门设立的集线箱,集线箱的作用就是将一片区域内的所有座机电话线汇总到一起便于检修与管理。

犯罪嫌疑人刘立方:这个大街上到处都有,他跟我说了,你看到那个大铁箱,中国电信这个很容易找,中国电信那个箱子上面全部是那种螺丝,那个锁拿钳子一夹就开了。

旁白:刘立方交代,集线箱几乎没有任何防盗措施,很轻易的就能打开。打开之后,用事先准备好的电话与集线箱里的机头一插上,便可以随意的使用里面任何一户人家的电话。

犯罪嫌疑人刘立方:这个很容易,就是把电信箱打开,工具是插线机,插线机一个接头,夹着里面的接头就可以打电话。

旁白:犯罪分子将整个犯罪过程形容的如此之简单,仿佛就跟没有任何阻碍一样。记者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随机在江油市找到了一处电话集线箱。

民警:这是电信的一个交接箱,犯罪嫌疑人需要用简单的钳子就能把它打开。

旁白:碰巧的是,我们所找到的这个箱子居然连一把锁都没有,办案民警只用了一把钳子就轻易地将铁箱打开。民警介绍箱子里每两个接头就代表一户座机用户,一般箱子里通常都有大约七十个用户的接头。

民警:只需要把两个接头接上,拨打电信的96160就可以盗取座机号码充值QQ。

主持人小雨:记者发现,这种集线箱不仅存在于江油,全国各地的集线箱几乎都是相同的,无论是电信、网通、铁通等等都一样。那么观众一定有疑问了,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东西防护措施却如此的薄弱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记者希望得到当地电信部门的解释,遗憾的是中国电信江油分公司拒绝了记者的访问。不过办案民警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旁白:以前的座机电话其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接打电话,那时利用集线箱盗打电话的事情偶有发生,但是由于电话费不能转化为现金,不会太引起犯罪分子的关注,所以考虑到制造成本,这些集线箱安全性极低。电信部门平时对他们也疏于防护,不过近几年,固定电话开发了一些增值服务,并且通过一些渠道可以将资费变现。可是电信部门并未在硬件上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其实不光是硬件上没有达到提供这种增值服务的水平。在软件方面,这些增值服务的提供商,也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用户的安全。采访期间记者以安装电话的名义,向电信部门进行了咨询。

座机业务提供商:首先就是我们来为您登记,您给我提供您详细的地址,还有记住的相关信息,我们就可以为您登记了。

旁白:接线员没有提到电话可以拨打增值服务,但是这些增值服务却在你安装电话后便附加在电话中了,自然风险也附加其中。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受害者,她回忆说,自己以前开网吧时,还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受害者徐女士:2003年我开网吧的时候,当时不知被哪个盗打了20块钱的Q币费。当时我去电信交费的时候叫他们把这个业务去掉,电信当时回答我没法取消。

旁白:徐女士表示,2003年时电信部门当时不仅没有告知他电话可以购买Q币。同时,她希望取消这个业务时,电信部门居然表示办不到,那么时隔7年,如今电信部门,是否可以取消这项增值服务了呢。

座机业务提供商:这个很抱歉,因为这边像您说的这种充值Q币,他都要打一些像那种短号码或者信息台那种服务,然后听语音提示来充值的,这个我们无法给您屏蔽。

旁白:安装时不告知有增值服务,知道的人想取消又取消不了。偏偏,电信部门的线路上又是漏洞百出。更让消费者头痛的是,出了问题无法说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消费过这些业务。

受害者王先生:我觉得他们当时态度还不太好,就是说你回去问你孙儿,我孙儿不承认,我就只有认了嘛,这个事情如果是公安机关没有破案的话。

绵阳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枫:运营商在设计开发软件的时候,就不能光注重自己能不能赚钱,而要注重你这个服务的对象的安全问题,他必须考虑。而且我觉得现在基本上网络服务当中,从我们国家讲的话,很多的经销商、开发商,他不注重这个问题,这个必须注重。而且这个最好是要向国外一些先进的发达国家那样子,在开发一种电信产品的时候,必须有要防范的卡口、关口,要进行身份识别,这样子才能够有效地防范。

主持人小雨:难道这个问题就没有避免的方法吗?采访中办案的民警说,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技术上也不复杂,只要在这类业务中,增设一个用户密码确认的环节就可以了。另外,在案发以后,江油电信立刻停止了那些以前没有购买Q币习惯用户的增值服务。看来用户之所以不能取消这项服务,其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限制,而是营运商想不想,愿意不愿意取消的问题。另外,据我们了解这类案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无锡、深圳等媒体,近段时间都曾披露过类似的案件,这些案件在当地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希望固定电话业务的营运商们在不断扩大自身经营范围的同时,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快的弥补这个看起来并不是太难弥补的安全漏洞。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都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大自然的 文字及他们的作用。 4、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咱们一起初读了前苏联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伊林的作品——(指黑板, 齐读课题)《大自然的文字》。 2、咱们就继续来认识大自然中的文字。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速读课文,想一想:课题中的“文字”在文中指什么? 2、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板书后述:大自然好像一本书,大自然的文字指的就是书中的“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一本书,把大自然中的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比作文字。 三、指导学习第一种文字——北极星 师:这些“文字”,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拿起书,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看星座可以辨别方向。 师:你从哪个句子读出来的? 生: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师{示句子}谁再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师:你从这个句子又读出了什么 生:即使没有任何工具,在有北极星的地方也不会迷失方向。 师:看来星星还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板书:辨别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功劳可真不小。 四、指导学习第二种文字——砧状云 师:可是天空这本书的文字还远远不止这些,再读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生: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这座云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每当这时,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否则会毁掉飞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 师:那你来给大家读读。[生读]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的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大自然的文字》公开课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结合学生质疑,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介绍了哪些知识,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3.凭借课文培养学生的批评思维能力。 二、设计思路: 1.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是模仿别人说话,不是用别人说话的方式取代自己原有的表达方式,而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让自己的表达能力自然生长。 2.进行板块设计,力求简洁。预设越充分,越容易控制学生。同时尽量不要表扬孩子的学习表现(这也是一种外在控制),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文本及语言本身的兴趣。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提出问题开始。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判断主旨: 1.导入新课。 2.出示伊林的介绍,指名读。伊林是前苏联作家。他从小就对大自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童年时他常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在厨房里制造肥皂,按照配方制作鞋油……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为孩子们创作了《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kuàizhì)人口的科普作品。他的作品知识性强,文笔流畅生动。 3.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伊林为什么要为孩子们写这篇文章。(二)自读课文,解决疑问: 1.在初读课文时,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出示问题)谁来读一读? 2.自由读课文,自己尝试解决。 3.讨论交流,教师倾听、指导。重点抓住“作者为什么把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称为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文字中蕴含的知识。(三)体会写法,仿写片段: 1.说说你认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介绍给同学们听听。 2.看看课文是怎么生动地介绍“大自然的文字”的?指名读句子,说说体会。(1)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2)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3)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3.仿写片段,交流。(四)尝试进行批判阅读: 1.课文里的哪些知识很有意思,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你? 2.哪些知识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产生了怀疑?(五)总结课文,推荐读物: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理清层次。 3、学习生字新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平时我们喜欢到大自然去游玩吗,为什么喜欢,我的原因是: 大自然丰富多彩,他充满着生命的神奇与魅力 大自然奥妙无穷,她满载着人类的历史与未来 大自然用她那宽广的胸怀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类 大自然用她那美丽的容颜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有关大自然的文章, 它将指点我们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 它将引领我们去领略大自然的风采

这篇文章就是—— (生:《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大自然的文字。 2、知道作者是谁吗,是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 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课件介绍伊林。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速读课文,初步找到自己的答案。明确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什么。 (星、云、石等物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了解历史等,它可以使我们了解信息,增长知识。) 2.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勾出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这些词语在课文中表达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新词。小熊、耸立、预兆、铁砧、砧状云、罗盘、星座 1、读这些词语,你提醒大家那一个字注意读好,(兆、砧) 2、你给同学们介绍那个新词的意思,(学生解析词义) 预兆:于是将要发生某种事情或情况。 铁砧:锤或砸东西时点在地下的器具称为“砧”,砸钢铁材料时用由于铁制成的就是铁砧。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略。

六年级语文: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24、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实录)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星座罗盘…… 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本书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请大家速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读课文,教师画书样)明确:大自然好像一部书,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书中的星、云、鸟、石等物。 2.大自然这本书可分为两个分册。下面,请大家依据课文给分册取书名并编写目录,让我们共同尝试编书的滋味,好吗?明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word

8*时间的脚印 岩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变化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留下了时间的印记。岩石仿佛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这样的“石头记”,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可以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为人类造福。 1.理解文章的说明层次及方法。 2.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 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一、新课导入 时间是一个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来人们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不同人的眼里,它有不同的含义。那么,在地质科普作家的眼里,时间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粗糙.(cāo) 龟.裂(jūn) 消逝.(shì) 沟壑.(hè) 腐蚀.(shí) 沙砾.(lì) 山麓.(lù) 孔隙.(xì) 倾.斜(qīng) 覆.盖(fù) 包裹.(guǒ) 琥珀.(pò) 犀.牛(xī) 帷.幕(wéi) 2.解释下面词语。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山麓:山脚下。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粉碎。形容经历久远的时间。多指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交流点拨】岩石记录时间的方法和内容。 2.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交流点拨】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工具;岩石记录时间的方法;岩石记录的内容;研究岩石记录的大自然的文字的意义。 3.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交流点拨】逻辑顺序。 4.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说明层次。

最新六年级《大自然的文字》教案(精品)

六年级《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破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品读、美读,赏析语言,理解重点。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祖国大好河山风光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二、介绍作者: 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三、字词: 淫雨铁砧漂砾毒蕈 四、介绍伊林作品特点: 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深入浅出回味无穷 五、串讲课文: 主要内容:⑴说明书本上的文字及其作用,引出大自然的文字 ⑵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说明其中蕴含的知识和生活的智慧。 ⑶学会大自然文字的方法及意义。 结构形式:总——分——总结构清晰详略得当 说明方法: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 写作特点:

1.语言生动浅显,明白如话 2.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 3.说明与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 4.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六、作业 1、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一种你熟悉的大自然的文字。 2、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生存手册》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本书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请大家速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读课文,教师画书样)明确:大自然好像一部书,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书中的星、云、鸟、石等物。 2.大自然这本书可分为两个分册。下面,请大家依据课文给分册取书名并编写目录,让我们共同尝试编书的滋味,好吗?明确:这两本分册,一本叫神奇的.天书;一本叫有趣的地书。神奇的天书的目录有星、云、鸟;有趣的地书的目录有石灰石、漂砾。(板书) 3.大自然这部书就像老师画得这么厚吗?这有多厚、多重?(请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大家看板书,根据你所掌握的说明文知识,说说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教师小结:本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然后分天空和大地,列举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加以说明,读来趣味盎然。 三、品读课文,感悟重点 1、保请学生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段文字,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可以按照这种形式叙述:文字-情态-破译的内容。(情态主要包括位置、形态、高度、飞姿、叫声等)启发引导:(用多媒体)出示一个画面(雷雨云图片),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语段,带领学生体味文章是怎样描述和破译这种云的。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赏析自己喜欢的语段。

24、大自然的文字_教案教学设计

24、大自然的文字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星座罗盘…… 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本书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请大家速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读课文,教师画书样)明确:大自然好像一部书,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书中的星、云、鸟、石等物。 2.大自然这本书可分为两个分册。下面,请大家依据课文给分册取书名并编写目录,让我们共同尝试编书的滋味,好吗?明确:这两本分册,一本叫神奇的天书;一本叫有趣的地书。神奇的天书的目录有星、云、鸟;有趣的地书的目录有石灰石、漂砾。(板书) 3.大自然这部书就像老师画得这么厚吗?这有多厚、多重?(请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大家看板书,根据你所掌握的说明文知识,说说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教师小结:本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然后分天空和大地,列举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加以说明,读来趣味盎然。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重点 1.请学生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段文字,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可以按照这种形式叙述:文字-情态-破译的内容。(情态主要包括位置、形态、高度、飞姿、叫声等)启发引导:(用多媒体)出示一个画面(雷雨云图片),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语段,带领学生体味文章是怎样描述和破译这种云的。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赏析自己喜欢的语段。 2.引导深入:品味本文语言生动有趣的技巧,重点赏析第

大自然的文字

课题 24.大自然的文字 (第二教时)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语言通俗,脉络清晰,内容有趣,教学时主要着眼于学生 自学学习,概括等能力的发展,通过一些句子训练,字词的玩味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 重心理还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读写结合,在语言的运 用中加强知识构建,语言艺术,语言情理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理解大自然的文字指什么?(指知识)了解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文字” 同学们,从老师的表情中你读懂了什么?(微笑----)真聪明,你们读懂了老师脸上 的文字。对,是高兴,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有限的四十分钟。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但今天, 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也不是印在书本上。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前苏联自 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读题) 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作者,他写了好多好多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认识它,了解它,破译它。那么课文中到底具体写到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文 (二)品悟方法,趣识“文字” 1.请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圈出课文分别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星、云、石灰石、花岗石) 2.小游戏: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文字移动) 3.如果说大自然是一本书,这本书分上、下两册,请同学们依据课文内容给上、下册分别取书名并编写目录,让我们一同来尝试着编书,好吗? 4.让学生自由读第2—6节,想好后倾听同桌的书名。 5.交流展示书名。 学生的书名很多,大概分为天书和地书两类。 让学生再依据课文内容填取()的天书和()的地书,于是书名为神奇的天和有趣的地书(师板书)。 6.总结刚刚取名方法,师生交流,上册概括了2、3自然段内容,下册概括了4、5、6自然段内容。 7.课件出示课文中第4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全文的作用?(过渡),哪

小学语文_《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1.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文字,就能读文章,读书,从而了解世界上的一些事情,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诗,看看你能读懂吗? 出示小诗,生读,谈理解:你真会读诗 2.作者从一片叶子了解了秋天来了,这就是所谓的一叶知秋啊。你看我们从一片落叶就能知道秋的信息,而这一片叶子我们就可以称为这是大自然的文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了解一些大自然的文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出示任务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画下来。 孩子们读书姿势很好,做到了不动笔墨不看书 出示课件:纠正字音,提示根据字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兆范写,指导占格,学生描红,写字姿势 5.学生交流:课文讲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板书,学生交流 6.出示任务三:小组讨论,这几种文字你能读懂吗? 小组讨论,代表交流 及时板书,读课文 记得我们学过的《石头书》一文,能读懂石头书的人,能判断出那座山下有煤矿,那座山下有矿石等,石头书的学问可大着呢。

及时总结写法,板书:比喻、拟人、设问等 就是这样的写法,才使得大自然的文字活灵活现,以后我们写作文时要学会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 7.回顾板书,学生总结。 8.大自然丰富多彩,这样的文字也有很多很多,要想了解去了解,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交流 出示最后一段,生读,交流:观察、读书、请教 9.出示任务三:大自然不是缺少文字,而是缺少发现和阅读文字的眼睛,我们平时就能见到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你能读懂吗? 学生交流 10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能读懂不少大自然的文字,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带着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走进大自然,去发现、了解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让大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出示作业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 星座辨别方向 云朵观察气象比喻 石灰石地质变迁拟人 花岗石设问

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背景】苏教版第十一册小学语文 【教学课题】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以课文第六自然段为突破口,进行写法指导,读写迁移,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大自然的文字》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及辨识它的意义,难点在于通过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围绕课题去说清相关知识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本课运用的是导学案来实施教学。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并且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小诗《秋》感受大自然的文字,加深对大自然文字的了解。 【出示:湖泊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 过渡:的确,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作者,除了落叶,他还写了好多好多的文字,上至天上的星星,下至地上的石子都是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知识。认识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所写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文字》。 (二)初读 预习反馈:正音,认识铁砧。 1、读课文,向同学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哪些知识呢? (学生交流“预习导学”第2题)

《大自然的语言》案例分析_教案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不但是课程的实践者、课程的改革者、更应该是带领学生做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者。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更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三者融为一体。不仅告诉了我们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而且重点叙述了辩识这些自然文字的方法和意义。本课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容易把握,但本课涉及的科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以议为主,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开启思维,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科普性文章的重点应是弄清楚相关的科普知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透过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围绕课题去说清相关的知识并了解

它们的重要作用以及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也应该是本课教学不可忽略的一点。 【教学情景】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2、通过课文知道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中,也存在于大自然中,懂得要善于观察、了解、研究大自然。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理解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提问: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都露出水面,这种现象通常会告诉人们什么?(指名回答自己熟知的大自然的文字) 2、同学们,大自然的文字是新奇的、有趣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3、作者伊林简介(伊林是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他创作了《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科学文艺著作,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伊林的文笔流畅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大量运用优美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情变得生动形象。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 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 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3 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4. 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步骤: 1. 提出疑问。课文中(包括题目中) “文字”的含义有几种? 2. 跳读课文。根据文字的不同含义大体勾画出全文的内容结构。 3. 重点解读关于“大自然的文字”的部分。按照课文对“大自然的文字”的分类介绍再划分出它的层次。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明白作者介绍了哪些自然现象,作者怎样引领我们来破译它们,而且要掌握如下知识点:

(1) 霍雨、铁砧、漂砾、毒意等 几个加点字的注音,在文中划出有这些字词的句子。 (2) 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 落实一些重要语句的领会) 。 (3) 讨论交流。 (4) 质疑问难。就文中仍有疑难的地方,师生互间互 答。 (5) 布置作业。 ( 解说:本过程体现了置疑激趣法、整体掌握法及研究学习法这几种适应新大纲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动机肯定是兴趣,有兴趣带着问题去探究,不仅能发挥主动性,而且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教学中,基本理念要贯穿始终,使教学在和谐共振中愉快地进行。) 自读点拨 1. 课文中“文字”的含义。 课文中的“文字”有两个意思: 第1、 2 段中指书本上的字; 第 3 段一转,从“也有另外一套文字'往后,“文字”就指大自然中各种能给予人对自然进行认识、了解和推想以预示和启发的自然现象。这样,课文从读者的生活经验人手,显得亲切,使人产生联想; 接着引出一个科学问题,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

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

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4大自然的文字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大自然的文字——星座可以辨别方向,看云识别天气,脚下的石头告诉我们地质变迁。 2.学会“熊、耸、兆”三个生字,并能书写美观;理解“预兆、耸立、迷失、汪洋、铁砧”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平舌音“耸”和翘舌音“兆”、“砧”,会用“苔”、“岗”、“壳”不同的拼音组词。 3.反复朗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点,用心体会第六段中的动词“搬、爬、带、走”的巧妙,理解作者借助拟人的手法,活灵活现的写出了地质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解读和破译大自然的文字,并能利用大自然的文字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5.领会“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明白走进自然,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善于请教,才能懂得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中思考、发现、体会,了解课文中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以及它们的意义。 教学难点:揣摩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等句子;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品读大自然的文字,并学会解读大自然文字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检查学生预习环节中,通过查看预习单、检查朗读,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包括生字词的掌握,正确、流利读书的情况等,以便课堂学习时,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侧重指导一下。 2.在精读感悟环节中,通过圈画,理解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第二段,紧扣关联词“即使……也……”,体会看星星辨别方向的巨大作用,第六段让学生找到文中的动词“搬、穿、爬、带、走”让学生反复朗读,用心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推进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朗读妙趣横生。 3.借助拓展小练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二课时 部编版. doc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世界的奇妙和发现的快乐; 2.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世界的奇妙; 3.抓关键词语,学习整合各种信息,表现世界的奇妙。初步学习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美。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观察奇妙的事物。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件激趣,巧入课。 1.课件播放大自然食虫草视频。学生欣赏谈谈感受。 2.师过渡:是呀,不管动物植物……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奇妙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外《奇妙的世界》。教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3.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回顾课文内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奇妙世界,即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体会了奇妙,从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 板块二:品读课文,巧感知。 (一)感受天空的奇妙。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天空的奇妙呢?自读课文2—8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相关景物。(提醒学生美美地读、细细的想。) 2.汇报交流:下面咱们就七嘴八舌论天空吧!你觉得哪些地方神奇了?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指导体会朗读。 奇妙一:天空变化,想象日出情景,课件欣赏日出,再读课文。 奇妙二:云彩会有些什么形状?自由发挥想象画一画,会告诉我们什么故事?指

导说话。 奇妙三:雨后水洼,看见这样的水洼你最想干什么? 奇妙四:落日余晖。 3.在天空这个奇妙的世界里,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学生汇报,相应出示词语(升起带来飞行呈现告诉降落映射变幻涂上闪烁)。 4.你们发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表示动作的,都表示事物在发生变化)是的,色彩形状都在变,因为是在变,所以就是动的,所以说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设计理念: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天空的奇妙,以学生的批注阅读为主,反复朗读,读出世界的奇妙之美,说话练习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并且动手画一画,更能体会出天空的奇妙。) (二)感受大地的奇妙。 过渡:天空是这么的奇妙,大地又是怎样的呢? 1.出示学习单,自由朗读课文9-16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体会朗读。重点指导描写冬天的句子,朗读比较,你喜欢哪一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3.师过渡: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许多看似普通的事物都很美。瞧……配乐播放一组表现美好事物的图片,将学生带回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说话。 4.师小结:你们都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是呀,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齐读。你读懂了什么?出示罗丹的话,反复朗读。(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创设由内化到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的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而教学时,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中迁移和运用。) 板块三:总结全文,巧拓展。 1.根据板书,小结全文。 2.布置写话:我们的世界一切都是奇妙的,孩子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下面把你看到的事物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吧。咱们下节课再交流。(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学是为了用,通过写话训练,巧妙地将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理论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第二课时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体会并学习文章通俗浅显,生动有趣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了解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天上的每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方法 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制作PPT课件 学生 查阅有关大自然文字的资料。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齐读)由此,我们知道在作者的眼里把大自然的文字分为头顶上的……(天书)和脚底下的……(地书)(板书:天书地书)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打开大自然这本厚重的书,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吧! 二、新授 (一)品读天书

1.大自然的天书上都有哪些文字呢?这在文中的哪些段落里作了介绍?(指名答)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星云 3.出示第二自然段。问:这一段介绍的是哪一种文字?(指名读) 认识这一种文字对人类有什么帮助呢?(生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回答 投影星空图,找到小熊星座中的北极星 除了小熊星座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星座?(举例:大熊星座狮子星座等) 4.出示第三自然段。问:这一段又介绍了哪一种文字呢?(指名读) 认识这一种文字又有什么作用或者意义呢?(生轻声第三自然段) 回答上述问题 齐读第三自然段 对于“云”这一种文字大家一定并不陌生,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联系生活中看到过的云的形状和颜色特点) 投影认识几种云的形态 师可用几条谚语激发学生兴趣(天上鱼鳞云,地上雨淋淋。云向东,车马通;云向西,披蓑衣。) 5.试想想,在这本天书上,还有可能会有哪些文字呢?(思考后回答:霞、风、雷……)相关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先打雷后刮风,下起雨来也不凶; 先刮风后打雷,下起雨来冲倒圩。 6.不要忘记课后再去搜集其它的天书上的文字相关的谚语。 过渡:这可真是一本神奇的天书啊!我们可要感谢作者的引领。作者还告诉我们,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 (二)解读地书 1.在伊林的指导下,你们学会解读大自然的文字了吗?那么这本地书就留给你们自己去解读了。 2.生根据要求自学第五、六自然段。要求: (1)文中介绍了地书上的哪几种文字? (2)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

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 基本信息 课时名称:《大自然的文字》 授课学科:语文课例类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六年级授课教师:杨梅 一、学情分析 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易懂,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科普小品文,课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作者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学生较容易掌握。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 (二)过程与方法: 1.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让学生抓关键词句,品味文章的语言;学法迁移,通过自读自悟、组内交流,让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表达,形成敢于探索、积极思维、合作交流的互动气氛,以突破文章重难点。 2.把语文的基本功训练落到实处,“情动而发”,让学生的多元解读从口中,从笔下泻出,内化为语文素养,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3.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同时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更好地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五、理解大自然的文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六、教学策略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文字(教案文本)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文字(教 案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文字(教案文本) 教学建议 一、结构内容 这篇文章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作者引领我们去认识、了解这些大自然独特的“文字”。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5段)通过文字人们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同样,了解了“”,人们便可以认识大自然。 作者由日常生活中的文字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引出了对“”的介绍,启发读者细心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 第二部分(第6段至第19段)旨在说明通过星、云、鸟等,人们可以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

其中,第6段至第9段生动地说明了认识、掌握星、星座的知识可以指导人们充分利用自然。 第10段至第12段介绍云这种天空大书上的字母不仅可以向人们讲述现在的事情,也能预示将来的事情。 第13段至第18段介绍鸟也是“”,留心观察它,人们也能认识了解自然。 第19段是对第6段至第18段的内容的总结。 第三部分(第20段至第24段)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石头也是。 第四部分(第25段至第27段)说明要认识和了解自然,就要从小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要学会。 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 二、细致的观察与生动的表达 要想生动准确地说明自然现象的特征,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如“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季,天空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像铁匠铺里的铁砧了。”其中“耸立”“伸出”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云的变化,写出

大自然的文字

【导入】复习导入,体会“有序” 1.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伊林认识一种奇特的文字,《大自然的文字》(读题) 2.课文依次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 能不能把这几种文字调换一下顺序介绍呢?(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相应出示: (1)中心句“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2)过渡句“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 你们真会读书,介绍科普小品文就应该科学严密,这样写条理清晰、层次清楚,能够做到“言之有序”(板书)。 3.过渡: (1)这几种文字分别能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呢?(表格呈现) 北极星 砧状云 石灰石 花岗石 (2)大自然的文字给你怎样的感受啊?(神奇,有趣) (3)(出示作家卡片)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读作家卡片,你发现伊林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要用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什么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呢?(在介绍科普知识的时候,既要科学严密,同时又不枯燥乏味,让读者感到生动有趣)那么,伊林又是如何运用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文字的神奇有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重点探讨学习。 评论(0)活动2【活动】品味语言,“有理”“有趣” (一)默读并思考:作者哪些语言极具表现力,让人感受到科学严密、生动有趣的,请圈画批注。 (二)学生交流分享。 A、交流“北极星” 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北极星的神奇呢?出示,自读。

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如果我们不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其实这段文字就是介绍什么内容,你能够加以提炼吗? 2.(出示)星星是天上的文字,在小熊星座中,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3. 师:这种方法介绍更加简洁明了,为什么作者不直接用下面的文字来介绍呢?看看伊林是如何借助语言向我们传递出北极星的神奇的呢?(文章部分使表达的内容更加具有情境感、画面感,符合我们学生的阅读兴趣,他所呈现的语言是为阅读对象服务的)指名读,让听者一起走进这幅美丽的画面中。 4.这就是伊林文字的魅力,用故事的形式,用描述性的语言,创设了一个美好情境,让人身临其境,把科学知识化为无痕的表达,他就是在“用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让我们也一起去边想象边感受北极星的神奇。 5.小结:看来,一幅幅画面,确实是极具表现力,我们领略到了作者语言的生动。 B、交流“砧状云” 1.“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打比方,生动形象。 比较“炎热的夏季,远远出现了砧状云。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比较一下,哪一种表达更好?让学生懂得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使表达更加具体。 2.上面一句通过摹状貌、打比方,使表达更加直观生动,这就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这一段中还有那些语言极具表现力? 作者通过怎样的介绍让我们明确其危险性?如果没有这个假设,我们会对砧状云非常危险这个知识那么印象深刻吗?这种说明方法叫作假设。 3.小结: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摹状貌、打比方、作假设,多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层层相扣,在生动表达的同时,又科学严密,让读者对砧状云有了全面的认识,作者的语言真的极具表现力。 C、交流“石灰石” 1.师:石灰石,是我们脚下的文字,这一文字的出现,告诉我们——(指答)这里曾是一片汪洋。 2.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出示:石灰石、贝壳、海洋)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有石灰石的地方曾是一片汪洋这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 4.小结:这就是科学家得出结论的推想过程,科普小品文,是介绍科学知识的,不光要有科学的道理,还要有严密的推理(板书:言之有理)。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让人信服,让人毫不怀疑。事实上,伊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一.doc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一- 新课程提倡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那么,这种学习方法如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和培养呢? 在上《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我就充分利用了教材的特点,很好地落实了这一学习方法。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性文学作品,作者用生动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星、云、石这三种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如何去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应该说对于这样的文章,学习阅读起来并不困难,那么,如何来落实语文教学的训练点,上出语文味呢?在反复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我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作为了教学的首要任务。 因为作者在介绍这三种大自然的文字上使用的介绍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运用的是来自书上的资料,有的采用的是描述法,还有的则来自于作者的亲自观察与实践。特别是在介绍花岗石这一部分,作者采用了连续设问和拟人化的手法来向我们进行生动的介绍。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一写作上的特点,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比较二段的写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一段在写作上的妙处。尽管一开始学生遇到了一点困难,只能发现作者采用了连续设问的方法,但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对学生说:你们再仔细地读读这几句呢?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在反复的阅读中,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接着,我再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们一下子就读出了其中的有趣。 由此可见,学生不能不能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而是看教师能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敢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学。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学习的本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老师一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永远成为不了高飞的雄鹰。同时,作为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道路,特别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更要有耐心,巧妙地化解学生遇到的难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学生成功的乐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